監守自盜的觀後感
[觀電影《致命伴旅》觀後感]2011年2月13日,我們去沃爾瑪3F新開的銀都電影大世界觀看了兔年第三部電影《致命伴旅》,太精彩了!是劇情/驚悚片,由好萊塢安吉莉娜·朱莉和約翰尼·德普主演,劇情環環相扣,一路緊張迭盪起伏,,觀電影《致命伴旅》觀後感。到了影片的最後才知真正的結局。【劇情簡介】《致命伴旅》講述了一個國際刑警去海邊度假時,邂逅了一位美麗的神秘女子。在短暫的美好時光後,女子卻突然失蹤。這個偶然出現在他生命中,後來又神秘消失的女子被證實是一名罪犯。可在追捕過程中,一場更加險惡的陰謀也在悄悄展開。朱莉在《致命伴旅》中飾演一名國際刑警,在追捕與自己有過情史的罪犯過程中,讓德普扮演的美國遊客捲入陰謀。影片翻拍自2005年法國驚悚片《逃之夭夭》(Anthony Zimmer),原定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和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擔當主演,但是經過一系列的換角風波後,男主角曾從最先的克魯斯換成了薩姆·沃辛頓,但最終製作方又把目光鎖定在了約翰尼·德普身上。該片導演是德國的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這是他繼憑《竊聽風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之後,進軍好萊塢的第一部電影。這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翻拍之作,朱莉和德普在本片產生的化學反應足以讓看過原版的觀眾同樣對本片感到不可思議。--《娛樂周刊》《致命伴旅》雖然沒有差到讓人崩潰,但它那跳躍式前進的劇情對本片的打擊是致命的。--《娛樂周刊》【影片看點】朱莉&德普夢幻組合氣場十足安吉麗娜·朱莉配約翰尼·德普,這是怎樣的一個組合,也許只能用"性感、夢幻"兩個詞來形容了,雖然德普在片中沒有《濃情巧克力》中的瀟灑,又不似《加勒比海盜》中古怪,而是個十足痴情的憨男,但渾身上下依舊充滿不可抵擋的魅力;而朱莉則放下女中豪傑的身段,變身優雅女郎,尤其是她在片中造型多變、風情萬種,無論緊身短裙還是黑色禮服均是高貴優雅又不失性感,更有紅唇睡袍的致命誘惑;愛家出名的約翰尼·德普近年很少在大銀幕與女明星有肌膚之親,但因為《致命伴旅》主題建構在"性與謊言"之上,潔身自愛的他免不了被安排和朱莉來段養眼的激情戲碼,被美色電暈的德普就算被追殺圍剿也不悔陷入愛情騙局,最後還死心蹋地的對朱莉深情告白說:"我一點都不後悔親吻了你",一語道出他在片中為愛痴狂的純情表現,不過,我們應該相信德普嗎?也許他只是用表相欺騙了我們。德普和朱莉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吸金猛將,單只是2010年,由德普主演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在全球收獲了逾10億美元,而朱莉的上一部作品《特工紹特》也賺取了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如果你想看看離開蒂姆·波頓的德普和不再大打出手的朱莉如何擦出愛火,《致命伴旅》剛好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局中局&謎中謎希式懸疑一路到底《致命伴旅》迷局開場,一路吸引觀眾直到揭開懸念,有著典型的希區柯克式架構,畢竟,懸疑片的觀影快感就在於謎底揭曉的那一刻,在這方面,影片做得還是比較到位,《致命伴旅》翻拍自2005年蘇菲·瑪索和伊萬·阿達勒聯袂主演的法國驚悚片《逃之夭夭》,既然能被好萊塢相中,自然是原作劇本有特色,影片獨特之處在於"愛情計中計",約翰尼·德普就好像希區柯克名作《謎中謎》的奧黛麗·赫本,無端捲入各路人馬追殺,偏偏又有著"明知道險路勿近,偏要勇往前行"的一片痴情。說到底,德普和朱莉的身份之謎始終是懸疑劇情的重點,當然,最後還會套用"變臉"公式來破解謎局,不過,兩位巨星的氣場顯然蓋過了這一切,觀影快感究竟是來自於最後的揭曉謎底還是對俊男美女愛情歸宿的關心,就看你的個人感受了。歐陸之旅相伴威尼斯美景盡收眼底從大衛·里恩的《艷陽天》到伍迪·艾倫的《人人都說我愛你》,再到《偷天換日》、《皇家賭場》,歐洲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一向都是導演們最鍾愛的外景地,這里不僅僅是談情說愛的浪漫之地,亦是華麗動作戲的秀場,不過在大多數電影是浮光掠影或者蜻蜓點水,當這座性感的城市迎來了德普與朱莉這兩位頂級性感"致命"男女,一座古城的現代魅力才得以真正彰顯出來。《致命伴旅》從法國巴黎出發,歐鐵行駛在風景如畫的歐陸平原,約翰尼·德普邂逅了神秘冷艷的女郎安吉麗娜·朱莉,隨後朱莉精心設局在美輪美奐的水城威尼斯色誘德普,還主動玩起老公老婆游戲,一步步讓他掉入復雜的跨國犯罪陷阱,最後成為警界與黑道追殺的通緝犯。片中出現了眾多威尼斯的經典地標性建築,比如主角們乘遊艇兜風時,鏡頭中出現的是宏偉的里亞托橋、聖馬可廣場,安康聖母教堂,還有威尼斯最受歡迎的奢華觀光酒店丹涅利宮酒店均在其中。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還能領略到義大利獨特的地中海式風光。索尼億元投資精心打造動作升級既然是重金翻拍,就必須要是升級版,何況這又是一部好萊塢重新包裝的歐洲電影,無論是卡司還是場面都要超越原版,顯然,原版的奇情故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雖然整部影片主打的是"愛情"主題,但還是揉入了不少驚險動作的成分,由於索尼哥倫比亞公司斥資一億美金的大手筆翻拍,自然令視覺效果得以升級,而威尼斯水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是打造"快艇追逐"的絕佳場所,於是《致命伴旅》中你可以看到朱莉駕船躲避黑幫槍林彈雨、冒險救出德普的動作戲橋段,當然,再炫目的動作,最終都是為了愛情,觀後感《觀電影《致命伴旅》觀後感》。此外,如果你是007系列的影迷,也許還有個意外的小驚喜,第四代邦德的扮演者提摩西·道爾頓也在片中客串了一角,有意思的是,他這次的身份成了手下有很多情報員的特工頭子Jones,從James到Jones,一音之別,身份不同,手下也不似007那般干練,尤其下令開火的橋段,更是帶出淡淡的喜感。《竊聽風暴》金獎導演進軍好萊塢說起導演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的名字,既不容易記,又感覺很陌生,不過提到斬獲第79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德國影片《竊聽風暴》,相信影迷再熟悉不過,要知道,這可是弗洛里安的長片處女作,當年不僅橫掃當年的德國電影獎,更是獲得歐洲電影獎的青睞,當然,奧斯卡小金人的分量才是最足的,好萊塢投資商敢於把《致命伴旅》這樣量級的大製作交給一個德國導演手中,自然是相中了他的才華橫溢。在《致命伴旅》中,開場依舊可以看到特工監聽的戲份,不過完全已經沒有了《竊聽風暴》中厚重的歷史背景,這部"貓鼠游戲"般的商業片也成為弗洛里安進軍好萊塢的頭炮作品。重現經典時代明星風采近年歐洲電影當紅,西班牙、法國、瑞典等國的影片先後受到好萊塢青睞,《死亡錄像》被翻拍為《隔離區》後,《生人勿近》也被《科洛弗檔案》導演馬特·里夫斯翻拍成美版,《遊客》同樣也追隨這股歐洲電影翻拍潮,影片翻拍自2008年根據帕翠西亞·康瓦的暢銷小說改編的法國驚悚片《逃之夭夭》,蘇菲·瑪索與伊萬·阿達勒的組合則變成了約翰尼·德普與安吉麗娜·朱莉。一開始,許多該原著書迷對朱莉很不買帳,認為她的外型太異國風情,與書中那個短發干練的主人翁大相徑庭。原著作者康瓦也坦承她的第一人選是朱迪·福斯特,可惜朱迪婉拒此片。不過導演馮·多納斯馬則認為,自己沒有理由拒絕朱莉,"她演過很多動作片,但其實她很女性化,溫柔而且聰明,我想將影片拍得輕松和充滿娛樂性。"誠然,朱莉與德普的加盟給影片增加了很多關注度和娛樂度,但對於這兩個演員的選擇,馮·多納斯馬有著自己的初衷,"人們常說這個時代已經再也找不到像格蕾絲·凱利或加里·格蘭特這樣的演員,但我對此並不認同。在我眼裡,約翰尼·德普和亨弗萊·鮑嘉一樣出色,安吉麗娜·朱莉比麗塔·海華斯更有魅力,他們只是沒有像老演員一樣經歷那個黃金時代。如今各種大製作的類型片中掩蓋了他們作為演員的天賦,因此我想通過這樣一部電影吧他們的才華展示出來。"為了呈現導演希望達到的這種效果,兩位演員也都非常努力。朱莉認為,《遊客》的感覺接近於《捉賊記》和《西北偏北》這一類的影片,而為了演活片中那位受過教育、舉止優雅的英國女人,她還專門去上了儀態課,"可能因為我是美國人,習慣用快速的時間和方式去辦事,然而片中那卻是個優雅的英國人,所以我的拍子也要變慢一點。"同樣難倒兩位大明星的還有一場跳舞戲,朱莉說,"我和約翰尼都跳得不好,上了多次舞蹈課程也常跳錯。那場戲導演要求拍得嚴肅和優雅,所以對我來說挑戰性很高。"導演則透露,"起初德普要求只是站在轉盤上,我請求他去學跳舞,並找到很好的排舞老師安排每周練習,他開始被大家的努力打動,結果效果非常好。"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所以伊利斯愛上了亞歷山大--一個壞男人,監守自盜地偷走了黑幫老大的七億四千萬英鎊,被十四個國家通緝,耍的各國特工團團轉,也讓他最愛的女人團團轉。伊利斯不是普通的性感女郎,她是蘇格蘭的精英特工,設下粉色陷阱來套住那隻狡猾的狐狸,沒有人可以拒絕她,但她卻失職了,因為她愛上了那個壞男人。她已經兩年沒有見過他了,只是偶爾會收到一隻神出鬼沒的信封。為了見到愛人,不喜歡受人擺布的她也只好踏上了去威尼斯的快車。他讓她找一個替罪羊!好吧,她選擇了弗蘭克,一個平凡拘謹的數學老師,規矩地抽著電子煙,看到漂亮女郎會手足無措。不過他是一個好男人,任勞任怨地聽從她任性的指派,不去追究她的小秘密。在威尼斯的豪華酒店,壞男人亞歷山大如同魔法師一樣留下了一衣櫥的華麗禮服和珠寶--每個女人都會為這份小禮物心動的,所以好男人弗蘭克只能乖乖地去睡沙發,在夢里與邂逅的神秘女郎送上一個吻。壞男人亞歷山大惹了大麻煩,蘇格蘭要抓住他,黑手黨要殺了他,於是遇到禍水的好男人弗蘭克遭了殃,笨拙地穿著條紋睡衣在威尼斯屋頂玩跑酷,被不明所以的警察塞進拘留所,還在半夜同黑手黨來了一次驚魂的水上追逐,但他卻沒有對讓他遇到這一切的伊利斯抱怨一句。"我沒有後悔吻了你。"看著弗蘭克無辜的表情,伊利斯後悔了,她讓他離開,可是他又回來了,穿上筆挺的晚禮服,笨拙但是堅定地邀請她跳上一曲。那神秘的情書又來了,壞男人亞歷山大邀伊利斯來到了一座優雅的豪宅,可是她在這里只看到了心狠手辣的黑手黨。蘇格蘭為了抓住壞男人亞歷山大花了八百萬英鎊,抓狂的特工寧可犧牲伊利斯也要抓住他,他會出現的,他不會拋棄她。所以,他來了,好男人弗蘭克站在了黑手黨面前,堅持說自己是壞男人亞歷山大,要他們放了心愛的女人伊利斯。最後一刻,特工們還是沒有浪費納稅人的鈔票,救下了這對情人。他驚喜地看著她:"你說你愛我。""是的!""亞歷山大呢?"伊利斯柔腸百轉:"我也愛他!".他微笑著打開了只有一個人能夠打開的保險櫃。"那麼現在你可以愛我一個人了!"天吶!好男人和壞男人就是一個人。無關劇情,無關演技,在這個情人節里,伊利斯得到了一個最完美的情人!沒有女人會拒絕Johnny Depp,無論他是在搞怪還是滿臉無辜地看著你。〔觀電影《致命伴旅》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㈡ 保安臨守自盜讀後感
其實我一直對紀錄片不怎麼感興趣,因為覺得它很枯燥、乏味,聽到紀錄片總是讓我提不起精神。最近,應社會實踐部的要求,我們看了一部名為《監守自盜》的紀錄片。但是說實在,在教室里看的效果不怎麼好,連畫面都看不清楚。不過為了完成「任務」,我又重新將影片看了一遍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紀錄片。
《監守自盜》紀錄片在2011年2月27日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整個紀錄片採用了訪談的方式,受訪人物論述自己的觀點,結合各類數據分析,從華爾街,到政府,到經濟學家,受訪人物都很知名,涉及美國高級行政人員、諾貝爾經濟學家、頂級銀行家、金融分析師,大學教授和記者,甚至新加坡、中國和法國的政府官員等等。影片探討了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本片一開始,從冰島的美麗風景和國家破產說起,到紐約華爾街的金融巨頭,一眾金融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粉墨登場,並以各種細致的數據與不同的條理邏輯分析,犀利而又准確地揭示這場危機背後發人深省的缺陷與漏洞,揭示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真相,也揭示了世界金融危機的真相。
丘吉爾在二戰結束後的「鐵幕演說」里曾經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或許這句話用在這部美國金融風暴紀錄片《監守自盜》裡面再貼切不過了。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影片中給我們展現了金融危機錯綜復雜的產生原因和形成機制、監管體制的鬆懈、法律的漏洞、金融結構體系的弊病。我們能夠看出,這場危機可以說是由企業高管、政府高官和某些學者共同造成的一場慘劇。他們是體制的運行者,也是體制的監管者,甚至其中有體制的創立者。但是可悲的是,他們明知此舉犯法,明知這是泡沫經濟,卻依然高唱贊歌,依然闊步向前。這些所謂的金融工程師們,以及那些依賴於金融政治的政客們,利用大眾的短視、貪婪、脆弱等心理來進行大規模的投機活動,使得這場次貸金融泡沫越吹越大。而最終的結果,正如中文片名「監守自盜」一樣,他們自己竊取了自己看守的財物,給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釀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悲劇。但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那些拿著高薪攪亂全球經濟的金融工程師,最後卻都賺得盆滿缽溢全身而退。
觀看完此片,我不禁聯想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到頭來也許真的就只是一場空。華爾街和政府勾結,僱傭知名學者來游說,但是這些導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卻能在這場浩劫中安然無事。
甚至在金融風暴過後,繼續坐收名利。受害的,依然是那些普通民眾。也就是說,最後的最後,在美國,90%的財產落入了1%的人的腰包;而全世界的人都要為這1%人的行為埋單。在這里,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為什麼?雖然我對金融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這絕對是不合理的。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慾望這個東西更是得到愈多愈難滿足。這些人對於財富的追求真的達到了一種讓人心驚膽寒的地步,他們人性中的良知在缺失,道德在淪喪。權力與資本的結合,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極為可怕的。正因如此,世界的財富正不斷的從大多數人的手裡流向那極少數人。究其原因,就是金融領域缺乏廣大群眾的監督、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在如此強大的力量面前,我們這些弱勢群體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財富就這樣被無情的掠奪嗎?答案當然是「不」,我們要奮起反擊,齊心合力建立一種健全、公正、合理的秩序來保衛我們的利益。即使這個世界本身並不是很公平,但是我們依然要勇敢面對現實,勇敢的生活。
監守自盜觀後感(2)
《監守自盜》這部影片闡述了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影片通過冰島債務問題展開,討論了這場危機的前前後後。從片名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他本身就是非常確定並帶有譴責的以為去將危機的始作俑者如何暗地操作並策劃了這場危機的始末呈獻給觀眾。
看過影片後,我不光對整個金融危機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還得到了一些啟示。影片在痛斥那些貪婪的壞蛋的同時,更是將矛頭對准了社會的管理者。那些壞蛋再壞,他們的目的還是合理的,那就是逐利。但是對管理者來說逐利就是另一種性質的錯誤了。管理者是被人民選出來服務大眾的,他們的報酬就應該取決於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好壞程度,他們的逐利正途應該是把服務工作做好,跟著社會進步提高酬勞。作為規則的制定者,自己也通過不正當手段進去撈一筆,這就是性質錯誤了。整個市場缺乏監管,每況愈下,最後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小小的推動就觸發了整個危機。那些下定了決心要推行「金融衍生不收監管合法化「法律規定、熱心推動放寬政策、頒布「利富」的稅收政策、可以逼迫放棄對某些公司譴責的官僚,那些把客戶的儲蓄存款當做風險投資,狠心推銷反投保的有價證券的投資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那些為了獲得高額報酬而書寫虛假文章的專家學者,都在印證著「實用主義」的影響。沒有監管的整個市場在爾虞我詐中變得愈發不可控制。在危機過後的蕭條中,人們終於開始意識到監管的重要性,可是制定這些規劃、條款的人呢?很諷刺的還有當初吹鼓要經濟自由的那些理論家們。
在影片即將結束的時候,導演重申了影片的批判主題,「導致災難的人和機構仍在掌權」,「他們保證這一切不會再重演,當然這一切不會很容易,但那至少還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奮斗」影片拍攝的很應景,內容挖掘恰如其分值得人們深思,也引起了我對金融的興趣。
《論語》有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要改變現狀,實現金融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固然任重道遠,但我們依然要充滿信心,相信一切遲早會步入正常的軌道。
監守自盜觀後感(3)
「真正的工程師造橋,金融工程師造夢,一旦變成惡夢,其他人為他買單。」影片結尾中國人說的這句話,成為我所有感想的源頭。
影片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評價紀錄片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拍攝者的立場。我一直覺得中立是紀錄片應持有的態度,而影片中對商界人士如劍出鞘咄咄逼人的提問,卻使得影片處在了中、低階層人民的立場。但或許在這部影片中帶有這樣的立場也是可以接受的,犀利一點的提問,才能用核心問題直抵問題的核心。於是影片中多次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眼看問題就要揭開一個謎團時,鏡頭前的人也將太極打到了極致。
看完全片,感覺監守自盜並非真正描述2008年的金融危機或闡述經濟問題,它真正著眼點,是披在金錢外衣下的人性與道德,以及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時的抉擇。對人性和道德的探討讓全片升華。本次的道德拷問,槍口指向了美國上流階級——銀行家、華爾街寵兒和政府高官們。
然而拿道德的眼光審視經濟能有多大意義呢,我不知道。作為學生,我的道德建立在中、低產階級的立場上,雖然代表著大多數人的東西興許就是正義,但帶著偏頗的道德去質疑他人,總讓我不能理直氣壯。換成上層階級的立場,眼前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上、中、下階層的人們,各自持有自己的立場,他們站在立場之上看待著問題,獲得自己的利益,守護自己的利益,這是相當正常的行為。我相信能量和物質守恆,一個人獲取利益時必將一定程度損害另一個人的利益,無所謂階級。銀行家、資本家們,他們其實和我們一樣做著同樣的事,只是他們獲取利益時傷害了更多的人,於是需要被批判。
我承認他們需要被批判,但使用道德這個武器進行判斷和批評,並不顯得那麼正義。換成那幾個主張監管的人或者道德水平更高的人來管理,世界就會平安無事嗎?「保護最底層者的利益,並不是他們的偏好」,但其實保護其他階層的人們,也不是我們的偏好。我們打著「大多數人」的旗號,似乎考慮到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我們真正擔心的只是「大多數人里自己」的利益,依舊自私,並不比上流的經濟流氓們更高尚。問題根源在於社會讓我們有著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階級,我們也只是憑此行事。挖掘之後發現根於社會,令人頓感無奈與無力。也許共產主義,才是解決人吃人社會的終極方法了。
明白了需要吃中葯慢慢調理治本時,也應該吃點西葯治標,表面的症狀仍需要解決。首先是監管。縱觀美國對於金融的監管法律,監管還是放鬆監管一直都相爭不下,如果前一個法案是放鬆監管,那麼通常會出現危機,導致政府不得不重新監管。而等一切都平復下來,政府又被利益集團游說著放鬆監管,說市場經濟由市場自由解決,政府不能多加干預。每一次金融市場的放鬆監管,幾乎都是自由派經濟學家游說政府(或者自己成為政府決策者,如保爾森成為財政部長)。而每一次對於金融市場的松綁,幾乎都會帶來嚴重後果。如果不是08年全球化金融危機爆發了巨大問題,美國政府也不會重新走上監管的道路——通過加緊對華爾街監管的法案。
其次想談的是大資本家們的算盤。又提到了這個階級,我需要指出他們的自私,盡管我並沒資格,但誰讓你傷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呢。保爾森先前是高盛的老總,格林斯潘以前做過多家投資銀行的董事,這些人或成為了總統顧問,或成為了財長部長,甚至是金融監管者。政府和華爾街的淵源,可以說比一條街還深。在國外,政府總是和大財團利益集團們聯系在一起,互相牽制或幫助。正是這樣的人進入政府,他們帶著大資本家的立場,你不可能指望他們做出的決策真正考慮到中下資產階級,不帶偏向性。這里有個我比較關注的地方,為何他們要放棄在公司的高薪,轉投政府呢?影片給出的答案是,就任財長後,保爾森之流可以冠冕堂皇地拋售股票,又可推遲納稅,因而商而優則仕何樂不為呢?影片提到了08年美國救市的法案,拿納稅人的錢,居然是去救濟保爾森所在的高盛和其他銀行,並且在退休之後,他們還可以回到華爾街和銀行里去。貪婪是人的本性,但是貪婪過度,就必須受到責罰了。
通貨膨脹,房價飛漲,兩極分化,教育昂貴,政經一體,權錢交融......其實提到這些四字經,讓我最先想到的不是美國,是中國。在這些問題上,我們真的有必要以美國為鏡,好好目視自身現狀了。監守自盜,監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責任。監管者相當明白問題和漏洞,格林斯潘說「金融市場已經復雜到金融制度很難監管」的論調太蒼白,監管者缺乏的不是金融知識,也不是觀察力,而是去改變現狀的動力。當經濟危機發生了,民不聊生時,他們才會因為輿論壓力而做出監管的樣子。而等市場一旦復甦,監管松綁,又將再度惡性循環。這是否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呢?
我是個普通人,看問題必須帶著道德角度去看,最讓我心痛的,是納稅人成了最後埋單人。上流金融精英搞出了亂子,這些勤勤懇懇普普通通踏踏實實的納稅人,他們交的稅被用在少數人惹出的亂子的善後上。舉一個片中的例子,美國政府為了挽救其最大的保險公司AIG投入巨額,納稅人的錢到了AIG,又從AIG最後到了高盛口袋中。(高盛從AIG手中買了大量保險,賭自己的客戶買的金融產品CDO會大貶值,而金融危機後,的確如此,(AIG必須賠高盛巨額保險金,瀕臨破產)這種欺騙客戶利益的行為反而讓高盛賺到了。
回過頭說說第一段開場白。自己讀農水這門工科出身,在課程里聽過一些頗有名氣的教授們談過工程,他們的著眼點其實早已超越了工程技術和工程本身帶來的收益。他們放眼的是自然,是工程帶給人們的福利,考慮的是工程和人、自然的和諧共存,目視當下,思及未來。「金融工程師」所做的卻差強人意,利用大眾的投機、貪婪、短視、脆弱等心理弱點謀求自身利益,同時給社會帶來災難。
金融行業左右手來回過過錢,依靠投機賺取高回報,這樣的「經濟發展」有多少意義呢,他們的付出不見得比真正工人、農民、工程師企業家這些階層人民多。我相信真正的勞動和科技,他們是世界向前真正的動力、財富創造的根源,如果沒有勞動與科技,拿錢生錢的行業無非是把錢從大多數人手中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游戲。真正承載這個世界的,更多的是勞動者和實業家們。
最後,站在道德角度說了很多經濟問題也不知道有多大意義。人性本善本惡都好,自私貪婪是人的原罪不置可否,慾望急劇膨脹之時都應該收緊自己的心。只是希望不同立場的人,能站在互相的立場上思考世界,願共產主義不是在彼岸獨自盛開的夢想。
監守自盜觀後感(4)
《監守自盜》是探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紀錄片,本片主要是通過采訪華爾街金融精英、經濟學家、政府要員、金融消費者等和展示客觀真實的數據材料,給觀眾呈現出了金融危機爆發的諸多原因。
從影片中可以找出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如下:低利潤和寬松的信貸條件;貪婪的華爾街金融精英對金錢的無止盡的追求;信用評價機構的錯誤引導;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失職。在上述原因中,美國金融機構監管的缺陷和失職是主要原因,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馬斯金教授曾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責任在政府的監管失職。在影片中「監管」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幾乎每次提到監管都意在指出金融監管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失職。
美國在金融危機前採取的是「多重多頭」的監管體制,多重是指聯邦和各州均享有金融監管的權力,多頭是指在一個國家有多個履行金融監管職能的機構。美國危機前的監管機構在聯邦層面主要有美國聯邦儲蓄系統(FRS),貨幣監管署(OC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儲蓄管理局(OTS),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等七個機構。上述機構的分工是:FRS、OCC、FDIC三家機構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SEC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CFTC負責期貨交易機構和期貨市場的監管,OTS負責對儲蓄存款協會和儲蓄貸款控股公司的監管,NUCA負責對信用合作社的監管。美國這種專業化分工和多重監管機制很長時間是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這套制度在自由主義主導的美國確實支持過美國經濟大繁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套制度確實讓美國經濟秩序極度失控。
危機並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由某個行業失控引起的,某個行業就是金融行業,而金融行業的失控的主要責任在於監管的失職。1982年裡根政府實行的是金融監管寬松政策,放寬了對儲蓄貸款公司的限制,允許貸款公司動用儲蓄存款進行風險投資,這最終導致了80年代末上百家儲蓄貸款公司倒閉,直接經濟損失1240億美元,無數人損失了一生積蓄。在這場儲貸危機中,OTS並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有效監管。OTS是不是應該存續存款公司的存款進行核計,是不是該對風險投資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監控,進而限制儲蓄存款風險投資。在90年代末發生的危機中,針對投資銀行對網際網路泡沫的股票投資崩潰導致5萬億美元憑空蒸發的事實,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此毫無作為。這些只是監管不力的具體表現,對於影片中所展示的金融監管失職遠不於此。
在危機前美國實行的是「多邊監管」機制,這種機制隨著次貸證券化、金融創新以及監管者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放鬆監管的發展,就會出現監管重復和監管疏漏。花旗在危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監管它的不僅有貨幣管理署、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存款保險機構、儲蓄機構監管署以及交易委員會,還有其他50個州的監管機構,這些機構存在監管重復的現象。不同的監管文化、監管理念、監管標准,沒有統一的監管標准確要做到高效監管確實不易。另外監管重復也可能會在造成無人監管局面,有一名美聯儲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沒有對不斷發放的抵押貸款進行深入的調查是因為他們以為有人在進行調查,這種推脫中可以看到多重監管缺失是會導致無監管局面的出現。當一個金融機構處於低效監管或者無監管狀態時,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出現類似抵押貸款呈倍數增加的不合理現象。
多標准監管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各監管機構監管區存在監管漏洞是很正常的,於是就出現了影片中呈現出的諸多監管真空。隨著金融創新,各種金融衍生品蓬勃發展,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各類金融企業把焦點瞄準了衍生品交易。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薩默斯部長合作提議金融衍生品不應受到監管,2000年12月國會通過了商品交易現代化法案,規定禁止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不受法律約束的衍生品交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愈演愈烈。除了傳統的期權、期貨等衍生品,新出現的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在不受監管的前提下為投資銀行所用來大發財。抵押債務責任證券和信用違約互換都是風險分散、收益極高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都處在資產證券化的鏈條中,具有明顯的蝴蝶效應。由於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放貸者不再擔心還款,投資銀行同樣也不在乎,於是銷售的CDO越來越多,在短短三年內抵押貸款總量增加了四倍,這使得原本就不穩定的金融交易市場不穩定性倍增。除了金融衍生品不受監管外,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高杠桿率運作等也都處於監管真空或監管不充分。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產品和交易逐漸釀成此次金融危機。
08年金融危機追本溯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打上「3A」標志的次債是一切問題的根源。「3A」是誰給的,當然是美國的評級機構。我記得影片中對沖基金經理說:「有價證券沒有評級機構的認定就買不出去」。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評級機構的重要性,在整個金融交易鏈條中,評級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向標和導向。但是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卻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一方面評級更新比較滯後,另一方面美國的評級機構評級與評級費用呈正相關,評級越高,評級費用也就越多。穆迪作為最大的評級機構,其利潤從2000年到2007年番四了倍。於是「3A」證書也就成百上千的發放出去,每年都有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被評級,甚至五大投資銀行在破滅前其評級仍至少是A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於評級機構的貪婪行為並沒有採取措施,這也助長了評級機構進行虛假評級。如果對美國的信用評議制度進行規范化和立法化,把它作為金融監管體系的一部分,那麼次債的破壞程度就不會那麼深,次債危機的影響也會減少。可以說疏於監管的評級機構發出的引導投資者投資的「3A」次債是此次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
此次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銀行利潤上漲以及房地產價格下降帶來的資金斷裂,這其中監管失職負主要責任。業主公平保護法案廣泛授權聯邦儲備委員會對抵押貸款行業進行規范,但是格林斯潘拒絕使用,抵押貸款行業處於放任自由的狀態。一些金融機構為了更快更多的發放次級貸款,有意放鬆對貸款人基本貸款資質和條件的審查,由於過度競爭一些機構和開發商達成「默契」,部分借貸人購房時可以是「零首付」。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抵押貸款,借款人用高額的次貸置地,房價和對房的需求急劇增加,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泡沫期間沒有對投資銀行進行任何調查。疏於監管的抵押貸款行業發放巨額得到貸款並且獲得巨額利潤,全國信貸公司放出970億的貸款從中獲利110億美元。在次貸證券化的鏈條中,風險巨大在於消費者的還款能力是個未知數,當消費者還不起次貸時,次級債就欠款,進而使得銀行或者信託倒閉,接著聯儲調控,從而信貸緊縮,之後帶來一系列的資金斷裂短缺,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就是如此。
把油輪比做的市場,為了防止巨大的油輪傾覆後原油泄漏所以要把巨大的油輪用水密隔艙加以分割,而市場中的監管機制就相當與於水密隔艙,監管失職或放鬆監管就相當於去掉這些隔艙,沒有隔艙的油輪容易發生原油泄漏,所以要預防金融危機的發生就必須要監管有效充分。
㈢ 寫一篇關於《too big to fall》的觀後感 幫忙寫一下大家!!!!
《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是美國HBO電視台於5月23日播出的一部電視電影,改編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的同名暢銷書,是一部直擊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的紀實性影片。
此前同題材的影視作品已經出過不少,最優秀的一部是索尼經典2010年出品的紀錄片《監守自盜》,以宏觀的視角記錄了金融海嘯的成因以及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而《大而不倒》對事件的深入角度則更微觀,以劇情片的方式聚焦了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及其引發的金融動盪,以及此後美國政府為避免金融動盪為國家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所做出的救市努力。影片放大了決策的艱難和阻力以及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性,使得全片以一個高節奏的商戰對抗的情節模式向前推進,尤其是前半部分雷曼破產經過的段落,緊張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後半段美國政府通過給各大銀行注資的方式購入有毒資產,向中小經營者放貸的決策和實施過程,則更像是一部好萊塢主旋律電影,其中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在國會動員通過援救提案時說的一段話尤為驚心動魄:「信貸支撐著現代經濟,缺乏信貸也能摧毀經濟,如果不能大膽快速地行動,就會重演30年代的大蕭條,只不過這次會更嚴重,如果不通過方案,下周一就沒有經濟秩序可言了。」《大而不倒》之所以被譽為金融界的《2012》,就是因為其對這段關乎美國乃至全世界經濟民生的危亡之秋的再現。
《大而不倒》以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為中心,打造了一個包括美國政界精英及華爾街巨子在內的群英會,而眾多演技派明星的加盟讓整部影片星光熠熠,氣場十足,其中威廉·赫特扮演亨利·鮑爾森,詹姆斯·伍茲扮演雷曼兄弟公司CEO迪克•富爾德,保羅·吉亞瑪提扮演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比爾·普爾曼扮演摩根大通銀行CEO詹姆斯·迪蒙,愛德華·阿斯納扮演股神巴菲特……而影片導演則是曾執導過《狂野之河》、《洛城機密》和《8英里》等片的柯蒂斯·漢森。對於一部電視電影來說,這可謂是超豪華的陣容了。這里肯定有對有關人物美化的成分,但還是有一些尖刻的東西值得玩味的,如在雷曼公司破產問題上,鮑爾森渾渾噩噩的手下錯過了請英國人施以援手的最佳時機,而迪克•富爾德由一開始的不可一世,到後來不顧一切撈取救命稻草以致遭韓國人唾棄的窘態等等,而忍痛坐視股價狂瀉的情景則再現了《華爾街2》中類似的一幕。
《大而不倒》獲得了今年艾美獎最佳迷你劇和電視電影的提名,威廉·赫特、詹姆斯·伍茲和保羅·吉亞瑪提則分獲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的提名。取材於真實歷史的電視電影是HBO的強項,如講述伊麗莎白一世中老年生活的《伊麗莎白一世》,反映1890年白人對印第安人大屠殺的《魂歸傷膝谷》,和記述2000年大選時發生在小布希與戈爾之間的佛州選票丑聞的《選票風波》,都曾在艾美獎上大放異彩。不過今年《大而不倒》面臨的是實力強勁的同門對手,由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幻世浮生》,前景並不明朗。
inside job是紀錄片,來自普通人,非金融業人士的視角。而本片著重於美國政府行政分支的決策者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
由於這些決策者本身都曾經是,或依舊是金融業界人士。在inside job里,他們都是主要的批評目標,其代表就是前財長鮑爾森、現財長蓋特納、聯儲主席伯南克。不過,由於立場轉變(尤以鮑爾森為甚),決策者必須為經濟景氣負責(而非為所在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而且要依法制定政策。這意味著他們的政策如果沒有先例,沒有法規支持,他們就必須獲得國會(美國政府立法分支)立法批准。
08年是總統大選年,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執政的共和黨在立法環節也猶豫不決,出些差錯。
Too big to fail實在是太准確了。對這些大銀行,政府也無法干涉他們的經營策略。拿到廉價的政府資金,卻不貸款給中小企業,而借機收拾小銀行。政府如果不救他們,金融市場崩潰,大家都倒霉。真是左右為難啊!
HBO將安德魯•羅斯•索爾金(Andrew Ross Sorkin)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濃縮在98分鍾的電影里.決對是一部看上去充滿恐怖,懸疑,又很無奈的電影.
金融戰鬥智斗勇,要有黑幫的能耐,還不能用黑幫的手段.
在看過二部紀錄片"監守自盜 Inside Job"和邁克爾•摩爾( Michael Moore)的"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 Capitalism: A Love Story"後,再看這部講述08年次貸危機的事,就更清楚了,更有故事性,更吸引人.
可以用三巨頭智斗投行來概括其故事.
財政部長:保爾森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
紐約聯儲主席:蓋特納
保爾森在危機後是當學者了,也算養老了吧,在高盛當老闆時已經掙夠了,他的高盛背景,也讓坊間流傳的陰謀論:美國財政部哪一個不是高盛出來的.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有空看一看寫高盛的作品,聽著就震撼.
伯南克能接格老的班的人,你想會是什麼樣的,片中人顯的很內斂.
蓋特納我想是次資危機中表現太出色了,所以接了保爾森的班了.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財長.對中國是決對的有研究.
片中的世外高人股神巴菲特,天啊,哪個投行不給他面子,簡直像不管江湖事的隱居大老.保爾森要向他求主意,高盛CEO求他注資幫忙.他卻在陪兒孫們吃快餐,太諷刺了.
在介紹各位投行CEO時所用的詞語,也很有意思,美林是明顯下一個就是他,很務實,沒什麼辦法,只有求自保.高盛深不可測,摩根大通表現最好,它掙錢了.已經買了貝爾.花旗是,不知道誰在控制誰(說明亂啊).
片中還有兩個描寫中國的細節:
一是中國出賣了俄羅斯,沒有聯手拋售「兩房」的債券.結果還是我們虧損了.俄羅斯拋了,中美戰略合作,描述的咱們像主權黑幫一樣.
一是中投在談判時等保爾森的鏡頭,周西慶和一幫中國人在寒風中抽煙,郁悶啊,當蓋特納說世界上最大主權投資公司中投時,這也太不給中國人面子了,韓國人還給個在辦公室談判的鏡頭,中投只有這一閃.
片中的說法沒什麼創新,但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為什麼那麼擔心政府幹預市場表現的很到位.咱們是政府不能不幹預市場,這就是差別.這次的干涉按許小年的言論,怕是對三十年市場改革的否定.
(開看 許小年: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㈣ 西遊記10-70回讀後感
孫悟空沒拜師前很謙遜,很堅韌 尋訪了十年, 祖師處學了本領開始傲慢的炫耀變專松樹,不把師傅放在眼屬里。離開了師傅去搶東海龍王的寶物,完全流氓痞子作風。當個官又監守自盜玩忽職守吃桃子,坑蒙拐騙,擾亂秩序 被關進了監獄。刑滿釋放後和謹慎膽小的唐三藏遇到,相互磨合,取長補短。之後終於走上了正路,成了一個成功人士。由此得出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然而不能有了點成就就得意忘形,要時刻反省自己不要走上邪路,岔路。不能被慾望領著走。 要學會審視自己的缺點,學習別人的優點去中和。
㈤ 西遊記每20回的讀後感
孫悟空沒拜師前很謙遜,很堅韌 尋訪了十年, 祖師處學了本領開始傲慢的炫內耀變松樹,不容把師傅放在眼裡。
離開了師傅去搶東海龍王的寶物,完全流氓痞子作風。當個官又監守自盜玩忽職守吃桃子,坑蒙拐騙,擾亂秩序 被關進了監獄。刑滿釋放後和謹慎膽小的唐三藏遇到,相互磨合,取長補短。之後終於走上了正路,成了一個成功人士。
由此得出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然而不能有了點成就就得意忘形,要時刻反省自己不要走上邪路,岔路。不能被慾望領著走。 要學會審視自己的缺點,學習別人的優點去中和。
㈥ 《西遊記》讀後感200-300字
西遊記讀後感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㈦ 《密戰》觀後感
[《密戰》觀後感]《密戰》在央視一經熱播就賺住了我的眼珠子,《密戰》觀後感。整部劇集環繞著一個星訊6葇諀牽涉到的三個地點;一個小組調查的三群科學研究單位員工;一個國外的間諜團體;緊鑼密鼓、環環緊扣、撲朔迷離、經過跌宕……在一窩蜂的全是解放開始的一段時間的諜戰劇適當口,這樣一部牽涉到現代高新技術犯罪的諜戰大劇,真如一顆熠熠生輝的耀星,份外耀眼抓人眼珠子。《密戰》,沒有疑問是一部十分優秀適當代諜戰體裁電視劇力作。 俗語說的好經驗豐富看門洞兒外行湊熱鬧,咱這個完全的看客想從門外的角度發些感想。 一、高新技術吸引人 《密戰》在著意表達安全局部的幹部職工忠於祖國、忠於百姓的崇高崇奉和尊貴質量的同時,所展覽的高新技術內部實質意義,也是一大獨特的地方。高新技術系統的手機網路、電腦網路,對大多人來說,或者一知半解,不明所以。而當今已是網路時期,滿眼充盈著高新技術的高深莫測的電波。《密戰》展出的故事物節,不只是對廣大看客高新技術知識的迅疾普及,並且也是對廣大人民大眾的一堂可視性、形象化地避免高新技術泄露機密的深刻教育課。 《密戰》戲劇的情節跌宕起落,令人慾罷不可以,顯露了《密戰》在編劇藝術上的深厚功力。但也許是因為現代諜戰劇的初次試驗,《密戰》還有點許不充足,如多少技術環節的不夠嚴緊、伏線的可預知性等,但都是美中不足,擋不住這部現代諜戰片的刺目光焰。發自內心希看更多像《密戰》同樣優秀、同樣有感染力和事實色彩的力作精品問世。 二、鬥智不血腥 《密戰》環繞著我國星訊6葇諀衛星整個兒開發、組裝和發射過程,各個方面地展出了高新技術時期竊密泄露機密、保密守密、間諜反諜等多種方面復雜多樣的事情狀況。更關緊的是,它還以資為環境,將我國國安、公安、保密陣線辦公者,科學技術員工、政府官員、境外竊密團體、間諜和平常的老百姓納進那裡面,描畫了一幅當代保密領域的眾生相。 雖然同為諜戰劇,但《密戰》與此前火暴一時的《暗中算計》、《潛伏》等影視作品有著表面化的不一樣,除開在時代上等一次試驗「如今時」,《密戰》在人物關系的設置上更顯尤其。它已經擺脫了卧底英雄打進敵人內里、假伉儷弄假成實在老套橋段,而是依照違法案件偵查的手續,把全部人物編制在同一張極大的關系網之中,又在不斷收網的過程里,揭開令人驚悚的事情的真實情況***。與此同時,作為一部涉案劇,《密戰》卻超脫了普通涉案劇中的暴力、殺害、血腥、毒品等,而把氣力集中用在「智斗」上,用在塑造人性和人物思想情意上,同時它的科學技術含量、當時的風尚元素也很吸引人。 三、布滿人格吸引力 「集伶俐、美艷、事業於一身的出色女性」,借龐劍這句話來形容女1葇諀武梅,正好象其分,十分之恰當。隨著違法案件的展開和深進,武處的出色從多方面展覽出來:分辨斷定精準、思惟周密、感受敏感、做事不猶豫。凡是在辦公中,她的一切便是盡對為辦公讓道。她女孩子的話:「我媽呀啥子時刻都是辦公得排老大!」這或許是辦公性質養成的生業習性吧,因為要不沒有事,只要有事就是牽涉到***和安全的事件,觀後感《《密戰》觀後感》。故而在崗位上,她務必隱藏溫柔的感情發揚硬朗果斷,因為她是決策者;她務必深躲對親人的牽腸掛肚而關心注視案犯明察細毛,因為這時候她是打獵者;有時候她又要居心裡頭的情意往感化案犯,因為她也是人性化的執法者。 當她有短時間之內的休息喘息時,她對女孩子那一個溫淳、仁慈憐愛,一皺鼻子的令人喜愛;恨不得集全部的愛於親自做飯做的飯食里,來補救她心裡頭調解不出的慚愧不安。面臨親人,她的情緒可以一瀉千里,於是乎離婚的丈夫周總(在她的心裡頭深處有可能從沒把他逐出親人的行列呀,這或許更是周總可以一直寬容忍耐她的理由)就是她的出氣對象,在他的眼前她無須隱藏、無須忌憚、無須設置防衛。她可以蠻不講理:「想要孩子你自個兒生一個呀,幹嘛跟我搶婷婷!」她更可以無理狡猾強辯:「她(婷婷)說你總給她打電話!」她也可以肆無顧忌:「若非為了孩子,真是厭煩給你打電話!」所以極其了解武梅的老同學秦風怎奈地指著武處言:「我算是曉得老周為何煩你啦!」 隨著戲劇的情節的深進武梅的鮮亮的個性躍不過出——沉穩不失果斷,硬朗不失溫柔,細潤又帶點兒潑辣,英明有遠見里透著點兒幽默,風格上更趨於生存,更成熟老辣,多了一分內斂和朴質。看見她抿嘴和怎奈時一揚下巴頦兒吹氣的這些個小動作,真是既知道得清楚又令人喜愛。這又是一個頗具佳人獨特的風格的布滿人格吸引力的人物。 四、有現心意真實義 革命戰爭時代,保密就是保保存生命、保勝利;和平建設一段時間,保密不止要保保存生命、保勝利,並且要門衛全、保進展。不過,長時期的和平背景,使眾多人淡化了困苦患難認識,造成泄漏機密、泄露機密、竊密事情時有發生。《密戰》的播出,具備很強的現心意真實義。 這些個年,一點人的價值觀、好處觀變樣,遭受崇拜金錢主義和享受主義的腐蝕,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概率淡化,監守自盜,以犧牲國度好處牟取單位和私人好處,使***受到損害到。正如劇中展覽的那樣子,濱陽市委受雇為上級處理事務的人長佟一凡和十九院門衛隊長羅兵被境外機密團體謀反、「老保密」的兒子沈小涵在網上應聘時被境外機密團體盯上、322所研討員吳倫在學術論文中泄漏國度隱蔽的事、十九院倉房治理員老張倒賣廢舊元件被間諜利用……《密戰》經過險象環生、動人心弦的戲劇的情節告誡看客:在和平背景下,境外機密團體仍在無孔不進地偷竊我國國度隱蔽的事,我們務必進步提高戒懼,不要做有損***和國度好處的事物,防守保衛好我們來之不易的***家園。 當然,不不承認《密戰》在八下里還有不充足之處,但瑕不掩瑜哦,有時候間的話可以欣賞滴!
㈧ 清明上河圖的讀後感
24.清明上河圖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
阡陌縱橫:指田地間小路縱橫交錯。阡,田地中間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地中間東西方向的小路。
錯落:交錯紛雜。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本課指「古柳」有高有低。
茶肆:茶館。
宛若:好像。
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
宅第:多指較大的住宅。
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排列著。本課形容房屋密集。
市招:指店鋪門前掛的幌子。
士農工商:士,指讀書人;農,指農民;工,指手工業者;商,指商人。泛指各行各業的人。
摩肩接踵:肩碰肩,腳碰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戛然:形容聲音突然中止。此處指畫面到此一下子沒有了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早年游學汴京,後習繪畫,宋徽宗趙佶(1101年—1124年在位)時期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中國畫中以界筆、直尺劃線的技法,用以表現宮室、樓台、屋宇等題材,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他的畫自成一家,別具一格。張擇端的畫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圖》卷完好地保存下來了。這幅畫高25厘米半,長525厘米。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總之,《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北宋年間的汴京極盛,城內四河流貫,陸路四達,為全國水陸交通中心,商業發達居全國之首,當時人口達100多萬。汴京城中有許多熱鬧的街市,街市開設有各種店鋪,甚至出現了夜市。逢年過節,京城更是熱鬧非凡。為了表現京城的繁榮昌盛,張擇端選擇了清明這個重要節日的景象進行59表現。《清明上河圖》著重描繪了北宋首都水陸運輸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圖》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面組成。粗粗一看,人頭攢動,雜亂無章;細細一瞧,這些人是不同行業的人,從事著各種活動。大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許多遊客憑著橋側的欄桿,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隻。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大橋南面和大街相連。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可是街上還是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來往船隻很多,可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有的停泊在碼頭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駛。有的大船由於負載過重,船主雇了很多纖夫在拉船行進。有隻載貨的大船已駛進大橋下面,很快就要穿過橋洞了。這時,這只大船上的船夫顯得十分忙亂。有的站在船篷頂上,落下風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勁撐篙;有的用長篙頂住橋洞的洞頂,使船順水勢安全通過。這一緊張場面,引起了橋上遊客和鄰近船夫的關注,他們站在一旁吶喊助威。《清明上河圖》將汴河上繁忙、緊張的運輸場面,描繪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畫作的生活氣息。
張擇端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圖》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清明上河圖》豐富的內容,眾多的人物,規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圖》的畫面疏密相間,有條不紊,從寧靜的郊區一直畫到熱鬧的城內街市,處處引人入勝。
北宋以前,我國的人物畫主要是以宗教和貴族生活為題材。張擇端雖然是在翰林圖畫院供職,創作的作品都稱為「院體畫」或「院畫」,但他卻把自己的畫筆伸向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之中,創作出描寫城鄉生活的社會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畫了大量各式各樣的人物。而且,張擇端對每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情,都刻畫得非常逼真生動。這充分說明,張擇端生活的積累非常豐厚,創作的技巧非常嫻熟。
千古絕唱《清明上河圖》
坐落在市府廣場東南隅的遼寧省博物館,將於11月中旬隆重開館。屆時,曾在沈陽「生活」了6年的國寶《清明上河圖》,將回沈「省親」。《清明上河圖》問世近900年以來,經歷了大起大落的顛沛流離,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撲朔迷離的謎團。9月13日,記者探詢了《清明上河圖》的身世,以及鮮為人知的經歷———
千古絕唱《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北宋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他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北宋徽宗時期,張擇端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來「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曾為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為絹本、淡設色,高24.8厘米,長528.7厘米,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是《東京夢華錄》、《聖畿賦》、《汴都賦》等著作的最佳圖解,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它繼承發展了久已失傳的中國古代風俗畫,更繼承了北宋前期歷史風俗畫的優良傳統,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期,首都汴京(今開封)清明時節郊區、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城內建築和民生的繁華景象。
據齊藤謙《拙堂文話·卷八》統計,《清明上河圖》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動物208頭(只),比《三國演義》的1191人、《紅樓夢》的975人、《水滸傳》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稱價值連城的國寶。顛沛流離《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流傳後世後,以獨具的藝術價值及史料價值,受到後人的關注。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遜位之後的11年中,受到「清室優待條件」庇護,仍在北京紫禁城裡稱孤道寡,並且監守自盜,乘機大肆竊取宮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為數之多,竟有千餘件之巨。借口賞賜盜國寶
溥儀12歲時,在張勛策動下,重登太和殿寶座,但沒多久便再度遜位,處於「小朝廷」風雨飄搖之中。此刻,溥儀著手下一步打算:留學國外。
他們留學國外的第一步是籌備經費。於是,他便把宮廷內最值錢的字畫和古籍運出宮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運出的字畫、古籍皆為出類拔萃的珍品,大約有1000多件手卷字畫,200多種掛軸、冊頁,200種左右的宋板書。其中,便有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盡管有「清室優待條件」作後盾,但溥儀還是不敢公然盜竊宮中寶物。他便以賞賜弟弟為名,行盜竊文物之實。1922年前後,北京局勢動盪,他的父親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號路,代溥儀買了一所樓房。從1922年起,他們就秘密地把宮內收藏的古版書籍、歷朝名人字畫等文物,以賞賜為名,分批盜運出宮。
溥儀正式「賞賜」弟弟們,從1922年、所謂「宣統十四年七月十三日」開始。溥儀利用兩名弟弟每天上午「進宮」陪同溥儀讀書的機會,將珍貴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們每天下學時運出紫禁城。從開始「賞賜」起的兩個多月中,有時是逐日「賞賜」,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沒有一天間斷過。這些宮中文物積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後,便運到天津英租界的樓房裡存放。攜帶國寶投他國
直到1924年11月5日,當時的北京衛戍總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率領20名短槍手突然闖進紫禁城,攆走了溥儀,拆散了「小朝廷」,溥儀竊取宮中所有文物的計劃因此中斷。
1924年11月5日,溥儀回到父親的「醇親王府」;11月29日,溥儀逃往日本兵營,要求「避難」,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館居住,在日本軍國主義卵翼下恢復「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護衛下,溥儀潛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張彪私宅「張園」中安頓下來。可是,當時的經濟來源遠遠滿足不了他那浩繁的開支,於是,他便打起了變賣宮中國寶的主意。國寶流落偽皇宮
通過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的陰謀策劃、天津日軍的密切配合,將溥儀喬裝成日本軍人,於1931年農歷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經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潛到營口,至鞍山湯崗子小住,然後前往旅順口,進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儀進入長春偽皇宮,登上了偽滿洲國皇帝寶座。
溥儀從天津出逃,必須經過國民軍的駐扎地區,所以他只能輕裝簡從,大批的宮中國寶,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間,由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中將參謀吉岡安直,將存放於天津靜園的法書名畫、宋元善本、珠寶玉翠等約70箱,運到長春偽皇宮內,將裝有書畫的木箱,存放在偽皇宮東院圖書樓樓下東間,即「小白樓」;將裝有古玩珠寶的金庫,存放於「內廷」緝熙樓客廳。攜逃國寶被俘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偽滿洲國漢奸們聞風喪膽,各奔生路。當時,一直由日本關東軍擔任警衛的長春偽皇宮,改換成偽滿軍隊警衛。傀儡皇帝溥儀見大勢已去,惶惶不可終日。他最為憂慮的,是不可能將存放在偽皇宮的所有國寶統統帶走,而只能有選擇地將晉、唐、宋、元的法書名畫大批攜逃。為了能夠多帶國寶,他把保護法書名畫的楠木盒、花綾包袱皮等統統扔掉,將這些國寶硬塞進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小田乙三宣布:偽滿國都由長春遷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儀從長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溝;8月17日,溥儀乘坐一架小型軍用飛機企圖逃往日本。當飛機經過沈陽時,溥儀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蘇聯紅軍俘獲。溥儀隨身攜逃的法書名畫和一批珠寶玉翠,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繳獲後,上繳東北人民銀行代為保存。專家揭秘《清明上河圖》
1949年7月7日,東北博物館(現遼寧省博物館)在沈陽成立並開館,成為新中國第一個開放的博物館。東北博物館的大部分展品,為東北人民銀行撥交、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溥儀處繳獲的名貴書畫、珠寶翠玉飾品。獨具慧眼鑒瑰寶
人民鑒賞家楊仁愷先生,是在溥儀攜逃的眾多法書名畫中,獨具慧眼發現了《清明上河圖》。
歷來,以張擇端之名流傳的《清明上河圖》繁多,楊仁愷先生過目的就有10餘件之多。1950年秋,從東北人民銀行撥交來的一批《佚目》書畫尚未整理,良莠雜存、玉石不分。當時,楊仁愷先生在東北博物館臨時庫房裡整理書畫作品時發現,其中有3件同名為《清明上河圖》的作品。楊仁愷先生當時以為,這些都是過去常見的「蘇州畫片」一類的東西,根本沒想到會在此中出現奇跡。
然而,使楊仁愷先生大為出乎意料的是,數百年來始終埋沒在傳聞中的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真跡,會在這個偶然的時間、偶然的地點被意外發現!楊仁愷先生頓時「目之為明,驚喜若狂,得見廬山真面目,此種心情之激動,不可言狀。」真本解開百年謎
楊仁愷先生當時的激動心情是有根據的:因為在此之前,專家學者們對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究竟是個什麼面貌,一無所知。他們只能從經常接觸到的許多蘇州畫片上,推斷《清明上河圖》與其大同小異,以為《清明上河圖》原作大體是蘇州畫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圖》的本來面目,數百年來一直是個不解之謎。難怪楊仁愷先生看到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真本後,「目之為明、驚喜若狂」。
至此,楊仁愷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蘇州畫片的作者根本沒有見到《清明上河圖》原作,只是參照歷來文字記載構圖鋪陳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圖》東水門前的虹橋為木結構,而蘇州畫片則為石頭建築;人物衣著、民房、鋪面的形制等,也都與蘇州畫片大相徑庭,尤其是船隻寫實描繪技巧生動自然,已達到出神入化境地。張擇端能將北宋京城開封的復雜紛繁景象繪入畫圖,要比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敘述得更為概括、更為形象,難怪《清明上河圖》歷代以來一直膾炙人口、經久不衰。仇英臨本辨真偽3件《清明上河圖》中既然已經發現了真跡,其餘兩件自然便是贗品。然而,另外一個奇跡又在楊仁愷先生面前出現了:兩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筆《清明上河圖》,並具名款。該作品參照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構圖形式,但描繪的是蘇州社會生活現實內容。從此,揭開了「蘇州畫片」的奧秘:明代蘇州坊間所繪制的《清明上河圖》,原來都出自仇英此圖。由於歷來的《清明上河圖》贗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圖》臨本為背景,於是,仇英臨本也就成為衡量《清明上河圖》真偽的一個條件。
1949年7月7日,東北博物館(即現今的遼寧省博物館)開館後,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便始終珍藏在沈陽;1955年,被國家有關部門撥交到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清明上河圖》中畫有八百一十五人,各種牲畜v
㈨ 誰有一篇《監守自盜》讀後感,涉及金融管理與犯罪內容的給我分享一下,謝謝
----《監守自盜》觀後感
《監守自盜》是探究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紀錄片,本片主要是通過 采訪華爾街金融精英、經濟學家、政府要員、金融消費者等和展示客觀真實的數 據材料,給觀眾呈現出了金融危機爆發的諸多原因。
從影片中可以找出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如下:低利潤和寬松的信貸條件;貪 婪的華爾街金融精英對金錢的無止盡的追求;信用評價機構的錯誤引導;美國金 融監管機構的失職。 在上述原因中, 美國金融機構監管的缺陷和失職是主要原因, 200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馬斯金教授曾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 責任在政府的監管失職。在影片中「監管」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幾乎每 次提到監管都意在指出金融監管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失職。 美國在金融危機前採取的是「多重多頭」的監管體制,多重是指聯邦和各州 均享有金融監管的權力,多頭是指在一個國家有多個履行金融監管職能的機構。 美國危機前的監管機構在聯邦層面主要有美國聯邦儲蓄系統(FRS),貨幣監管署 (OCC)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 易委員會(CFTC) ,儲蓄管理局(OTS) ,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等七個 機構。上述機構的分工是:FRS、OCC、FDIC 三家機構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 SEC 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CFTC 負責期貨交易機構和期貨市場的監管,OTS 負責對儲蓄存款協會和儲蓄貸款控股公司的監管, NUCA 負責對信用合作社的監 管。美國這種專業化分工和多重監管機制很長時間是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這套 制度在自由主義主導的美國確實支持過美國經濟大繁榮,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套 制度確實讓美國經濟秩序極度失控。 危機並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由某個行業失控引起的,某個行業就是金融行 業,而金融行業的失控的主要責任在於監管的失職。1982 年裡根政府實行的是 金融監管寬松政策,放寬了對儲蓄貸款公司的限制,允許貸款公司動用儲蓄存款 進行風險投資,這最終導致了 80 年代末上百家儲蓄貸款公司倒閉,直接經濟損 失 1240 億美元,無數人損失了一生積蓄。在這場儲貸危機中,OTS 並沒有很好 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有效監管。OTS 是不是應該存續存款公司的存款進行 核計, 是不是該對風險投資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監控, 進而限制儲蓄存款風險投資。 在 90 年代末發生的危機中,針對投資銀行對網際網路泡沫的股票投資崩潰導致 5 萬億美元憑空蒸發的事實,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此毫無作為。這些只是監管不力的 具體表現,對於影片中所展示的金融監管失職遠不於此。 在危機前美國實行的是「多邊監管」機制,這種機制隨著次貸證券化、金融 創新以及監管者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放鬆監管的發展, 就會出現監管重復和監管疏 漏。花旗在危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監管它的不僅有貨幣管理署、 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存款保險機構、儲蓄機構監管署以及交易委員會,還有其他 50 個州的監管機構,這些機構存在監管重復的現象。不同的監管文化、監管理 念、監管標准,沒有統一的監管標准確要做到高效監管確實不易。另外監管重復 也可能會在造成無人監管局面, 有一名美聯儲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沒有 對不斷發放的抵押貸款進行深入的調查是因為他們以為有人在進行調查, 這種推 脫中可以看到多重監管缺失是會導致無監管局面的出現。 當一個金融機構處於低 效監管或者無監管狀態時,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出現類似抵押貸款呈倍數增加 的不合理現象。 多標准監管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 各監管機構監管區存在監管漏洞是很正 常的,於是就出現了影片中呈現出的諸多監管真空。隨著金融創新,各種金融衍 生品蓬勃發展, 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 各類金融企業把焦點瞄準了衍生品交易。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薩默斯部長合作提議金融衍生品不應受到監管,2000 年 12 月國會通過了商品交易現代化法案,規定禁止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不受法 律約束的衍生品交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愈演愈烈。除了傳統的期權、期貨等衍 生品, 新出現的 CDO 和 CDS 等金融衍生品在不受監管的前提下為投資銀行所用 來大發財。抵押債務責任證券和信用違約互換都是風險分散、收益極高的金融產 品,這些產品都處在資產證券化的鏈條中,具有明顯的蝴蝶效應。由於資產證券 化的發展,放貸者不再擔心還款,投資銀行同樣也不在乎,於是銷售的 CDO 越 來越多,在短短三年內抵押貸款總量增加了四倍,這使得原本就不穩定的金融交 易市場不穩定性倍增。除了金融衍生品不受監管外,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高杠 桿率運作等也都處於監管真空或監管不充分。 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產品和交易 逐漸釀成此次金融危機。 08 年金融危機追本溯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打上「3A」標志的次債是一切 問題的根源。 「3A」是誰給的,當然是美國的評級機構。我記得影片中對沖基金 經理說: 「有價證券沒有評級機構的認定就買不出去」 。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評級機 構的重要性,在整個金融交易鏈條中,評級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向標和導向。但 是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卻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一方面評級更 新比較滯後,另一方面美國的評級機構評級與評級費用呈正相關,評級越高,評 級費用也就越多。穆迪作為最大的評級機構,其利潤從 2000 年到 2007 年番四了 倍。於是「3A」證書也就成百上千的發放出去,每年都有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被 評級,甚至五大投資銀行在破滅前其評級仍至少是 A 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對於評級機構的貪婪行為並沒有採取措施,這也助長了評級機構進行虛假評級。 如果對美國的信用評議制度進行規范化和立法化, 把它作為金融監管體系的一部 分,那麼次債的破壞程度就不會那麼深,次債危機的影響也會減少。可以說疏於 監管的評級機構發出的引導投資者投資的「3A」次債是此次危機爆發的重要原 因。 此次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銀行利潤上漲以及房地產價格下降帶來的資金斷 裂,這其中監管失職負主要責任。業主公平保護法案廣泛授權聯邦儲備委員會對 抵押貸款行業進行規范,但是格林斯潘拒絕使用,抵押貸款行業處於放任自由的 狀態。一些金融機構為了更快更多的發放次級貸款,有意放鬆對貸款人基本貸款 資質和條件的審查,由於過度競爭一些機構和開發商達成「默契」 ,部分借貸人 購房時可以是「零首付」 。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抵押貸款,借款人用高額的次貸置 地,房價和對房的需求急劇增加,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證券交易委員 會在泡沫期間沒有對投資銀行進行任何調查。 疏於監管的抵押貸款行業發放巨額 得到貸款並且獲得巨額利潤, 全國信貸公司放出 970 億的貸款從中獲利 110 億美 元。在次貸證券化的鏈條中,風險巨大在於消費者的還款能力是個未知數,當消 費者還不起次貸時, 次級債就欠款, 進而使得銀行或者信託倒閉, 接著聯儲調控, 從而信貸緊縮,之後帶來一系列的資金斷裂短缺,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就是如 此。 把油輪比做的市場, 為了防止巨大的油輪傾覆後原油泄漏所以要把巨大的油 輪用水密隔艙加以分割,而市場中的監管機制就相當與於水密隔艙,監管失職或 放鬆監管就相當於去掉這些隔艙,沒有隔艙的油輪容易發生原油泄漏,所以要預 防金融危機的發生就必須要監管有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