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觀後感
⑴ 求2篇歷史書籍的讀後感
第一篇。。我用了三個月讀了《史記》.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先談《史記》。讀它,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談話。司馬遷,好人。好人經常倒霉,我對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覺得他這一輩子沒有白活。 《史記》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書,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羅多德之於希臘,我們也是把司馬遷當「史學之父」。但此書之意義,我理解,卻並不在於它是開了紀傳體的頭。相反,它的意義在哪兒?我看,倒是在於它不是一部以朝代為斷限,乾巴巴羅列帝王將相,孳孳於一姓興亡的狹義史書,像晚於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現在稱為「正史」的書。我欣賞它,是因為它視野開闊,胸襟博大,早於它的事,它做了總結;晚於它的事,它開了頭。它是一部上起軒轅,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的「大歷史」。當時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當代史」,它都講到了。特別是他敘事生動,筆端熔鑄感情,讓人讀著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馬遷作《史記》,利用材料很多。它們不僅有「石室金匱」(漢代的國家圖書館兼檔案館)收藏的圖書檔案,也有他調查采訪的故老傳聞,包含社會調查和口頭史學的成分。學者對《史記》引書做詳細查證,僅就明確可考者而言,已相當可觀。我們現在還能看得到的早期古書,它幾乎都看過。我們現在看不到的古書,即大家講的佚書,更是多了去。這些早期史料,按後世分類,主要屬於經、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經書,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官書舊檔,年代最古老。它們經戰國思想過濾,同諸子傳記一起,積淀為漢代的「六藝之書」和「六家之學」。司馬遷「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是我們從漢代思想進窺先秦歷史的重要門徑。不僅如此,它還涉及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包含後世集部和子部中屬於專門之學的許多重要內容,同時又是網路全書式的知識總匯。它於四部僅居其一,但對研究其他三部實有承上啟下(承經、子,啟史、集)的關鍵作用。借用一句老話,就是「舉一隅而三隅反」。據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舉時代的老先生,而是風氣轉移後的老先生,他們就是拿《史記》當閱讀古書的門徑,甚至讓自己的孩子從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國維和楊樹達,他們的古書底子就是《史》、《漢》。所以,我一直認為,這是讀古書的一把鑰匙,特別是對研究早期的學者,更是如此。讀《史記》,除史料依據,編纂體例也很重要。這本書的體例,按一般講法,是叫「紀傳體」,而有別於「編年體」(如魯《春秋》、《左傳》、《紀年》及後世的《通鑒》)和「紀事本末體」(如《國語》、《國策》和後人編的各種紀事本末)。但更准確地說,它卻是以「世系為經」,「編年」、「紀事」為緯,帶有綜合性,並不簡單是由傳記而構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貴族的譜牒。司馬遷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譜」。它是照《世本》和漢代保存的大量譜牒,按世系分衍,來講「空間」(國別、地域、郡望)和「時間」(朝代史、國別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間」、「時間」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是講「本」,即族譜的「根」或「主幹」;「世家」是講「世」,即族譜的「分枝」;「列傳」是講「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譜的「葉」。這是全書的主體。它的本紀、世家都是分國敘事、編年敘事,用以統攝後面的列傳。本紀、世家之外,還有「十表」互見,作全書的時空框架。其「紀傳五體」,其中只有「八書」是講典章制度,時空觀念較差,屬於結構性描述。原始人類有「尋根癖」,古代貴族有「血統論」,春秋戰國「禮壞樂崩」,但「擺譜」的風氣更盛(「世」在當時是貴族子弟的必修課),很多銅器銘文,都是一上來就「自報家門」,說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孫」。司馬遷雖生於布衣可取卿相的漢代,但他是作「大歷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聯貫,還是以這樣的體裁最方便。這是我們應該理解他的地方。 司馬遷作《史記》,其特點不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還能以「互文相足之法」,節省筆墨,存真闕疑,盡量保存史料的「鮮活」。比如初讀《史記》的人,誰都不難發現,它的記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與篇之間會有這種問題,就是一篇之內也能擺好幾種說法,讓人覺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記》體例的人,他們都知道,這是作者「兼存異說」,故意如此。它講秦就以秦的史料為主,講楚就以楚的史料為主,盡量讓「角色」按「本色」講話。這非但不是《史記》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謹慎。如果吹毛求疵,給《史記》挑錯,當然會有大豐收,但找錯誤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記》這部書偉大,它的作者更偉大。我們「讀其書而想見其為人」,一定要讀他的《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太史公自序》當然很重要,因為只有讀這篇東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學術背景和創作過程,知道他有家學淵源、名師傳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筆也老道。但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他還有一封《報任安書》。如果我們說《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的「學術史」,那麼《報任安書》就是他的「心靈史」。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將就死」之人的心靈對話,每句話都掏心窩子,裡面浸透著生之熱戀和死之痛苦。其輾轉於生死之際的羞辱、恐懼和悲憤,五內俱焚、汗發沾背的心理創傷,非身臨其境者,絕難體會。小時候讀《古文觀止》,我總以為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一篇。 司馬遷為「牆倒眾人推」的李將軍(李陵)打抱不平,慘遭宮刑,在我看來,正是屬於魯迅所說敢於「撫哭叛徒」的「脊樑」。他和李將軍,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武將,趣舍異路,素無杯酒交歡,竟能舍飯碗、性命不顧,仗義執言,已是諸、劌之勇不能當。而更難的是,他還能在這場「飛來橫禍」之後,從命運的泥潭中撐拄自拔,發憤著書,成就其名山事業。讀《報任安書》,我有一點感想:歷史並不僅僅是一種由死人積累的知識,也是一種由活人塑造的體驗。這種人生體驗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貫穿於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歷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類「超越」中尤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虛有數」的眾多生命匯為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首先就在於,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馬遷之為司馬遷,《史記》之為《史記》,人有俠氣,書有俠氣,實與這種人生經歷有關。一帆風順,缺乏人生體驗,要當歷史學家,可以;但要當大歷史學家,難(我以為,「大歷史」的意義就在通古今,齊生死)。 以個人榮辱看歷史,固然易生偏見,但司馬遷講歷史,卻能保持清醒客觀,即使是寫當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膚之痛,也能控制情緒,頂多在贊語中發點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歷史,寫史和評史,絕不亂摻乎。 對司馬遷的贊語和文學性描寫,我很欣賞。因為恰好是在這樣的話語之中,我們才能窺見其個性,進而理解他的傳神之筆。例如,在他筆下,即使是「成者為王」的漢高祖也大有流氓氣,即使是「敗者為賊」的項羽也不失英雄相。就連當時的恐怖分子,他也會說「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就連李斯這樣的「大壞蛋」,他也會描寫其臨死之際,父子相哭,遙想當年,牽黃犬,逐狡兔的天倫之樂。很多「大人物」寫得就像「小人物」一樣。 同司馬遷的「發憤著書」有關,《李將軍傳》也值得一讀(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傳》和《衛將軍傳》的前邊)。他講李陵之禍,著墨不多,對比《漢書》,好像一筆帶過。這種省略是出於「不敢言」還是「不忍言」,我們很難猜測。但他在贊語中說: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准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第二篇
越王勾踐觀後感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強盛是因為有了伍子胥,伍子胥侍奉了兩朝君王,幫助吳王治理朝政,建立了真正強大的吳國,吳越兩國交戰,所以吳國才戰勝了越國。越國失敗的原因:一是國力不如吳國;二是越王發動了一場不合時宜的戰爭;三是沒有聽取范蠡軍師的勸告(勸告是逆耳的)。
吳國戰勝越國之後,伍子胥一直勸吳王殺掉越王勾踐,以解除吳國的後患,吳王夫差總是聽不進去,伍子胥設計想替吳國殺掉越王勾踐,計劃也屢屢受挫於吳王。吳王決定討伐齊國的時候,伍子胥一再提出反對意見,直言討伐齊國之前一定要先滅了越國,並且以身家性命來勸誡吳王,聲明吳國真正的敵人是越國,勾踐一天不除,吳國的危險就存在一天。這些建議都不和吳王的心思,吳王是根本聽不進去的,時間長了,反而覺得伍子胥煩叨,礙手礙腳,於是終於找了一個借口殺掉了伍子胥。伍子胥一死,吳王再也聽不到相反的意見了,耳朵里聽到的全是誇贊之詞,順心又順耳,時間一長,吳王的自大就膨脹到了及至,認為自己就是天下老大了,可以向其它國家發號施令了,結果老大還沒當上,就被越王勾踐給滅了。
歷史給我們的是沉痛的教訓,一個國家的興旺,當政者必須要聽取兩種不同的意見,特別是相反的意見。當身邊有兩種相反的意見時,當政者可以從中辨別方向和好壞,兩種相反意見可以使當政者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事事都有警覺,自己也更有智慧;而當身邊只有一種贊頌的聲音時,當政者就會糊里糊塗地迷失方向,變的自大,變的無知,其結果就是衰敗、滅亡。吳王如此,商紂王何嘗不是如此,楚霸王、隋文帝、宋徽宗等都是如此。
歷史是這樣,科學也是這樣。當只有地心學說的時候,科學停止不前,當日心學說和地心學說相互碰撞的時候,科學就在進步,就在發展;波動學說一統天下的時候,人們對波的認識是不完整的,當出現了新的粒子學說的時候,兩種學說爭論、碰撞,光的理論學說才向前發展了,建立了光的波粒二向性學說,科學又向前發展了一步。這樣例子舉不勝舉。
所以,一個國家和一個單位的當政者,還有個人都得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牢牢記住:「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要進步一定要聽到相反的意見,要虛心聽取相反的意見。 「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的是那些提反對意見的人,是他們讓我們少犯了很多錯誤。」評論如是說。
(呵呵。。就這樣了。。。採納吧)
⑵ 中國通史 讀後感 2500字
版本一:
讀《中國通史》有感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劫不衰,必將復興的堅實基礎,並造就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歷史蘊含著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以及透過事件表象所飽藏著的成敗之道與內在規律,以歷史作為審視現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是每一個中國人所必須正視的課題,學習歷史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然而關於中國歷史的書籍浩如煙海,如《史記》、《資治通鑒》、《二十四史》及各類野史可謂多如牛毛。但是宗史著舊式的觀念、晦澀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道與歷史隔絕的鴻溝。而《中國通史》則突破了古典模式,以「章節體」編纂為代表體裁。敘述內容的重點已由王朝轉向國家,由傳統「貴族精英」轉向社會民眾,由政治、制度擴展至文化、經濟、社會、宗教、美術,大都不再以「褒貶人物、臚列事狀為貴」。章節體裁的逐級分編、分章、分節列題形式,有利於敘述內容自由剪裁、有機編織的靈活優勢,較之傳統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內容敘述的內在邏輯聯系。
懂得中國的歷史,才能使我們無愧為中國人,才能對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有信心,才能是我們擁有中國人應有的優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說,中國的歷史書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為主,對我們這些對古文向來不怎麼「感冒」的人來無疑是一味難咽的苦葯。《中國通史》以白話文的形式對中國歷史進行闡述,對我們來說無疑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滋潤我們那早已乾涸的歷史細胞。
中國的興衰成敗,五千年滄桑流變.自中華文明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勃興,仡今已有五千年.我們有過沉默,也有過輝煌;當然,也有過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們奮進,輝煌使我們自信,屈辱使我們清醒。
在我們古中國,有著無數的英雄。
說到秦始皇,無人不說他是一個暴君,但誰又能否認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統一了我們中國,是他修築了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他,建築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馬俑,也是他建築了規模宏大的阿房宮。
這些事,在當時的百姓眼裡,是一個苦不堪言的結果,都認為他是暴君,而在我們21世紀人的眼裡,則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遠古雖然已經逝去已久,而他們所創造的奇跡卻留了下來,他們的事跡都記在了人們的心裡。雖然他們可能當初並未意識到。
《中國通史》浩如煙海,可就一點,如智慧來自實際,英雄從平凡起步等入手,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更能做好。當然,作為嘗試未嘗不可。
我們不是搞歷史的,不許對中國的歷史有細致入微的理解與獨到的見解,然而我們卻不能容忍對我國歷史的無知,《中國通史》對中國歷史進行一簡要描述,對於增加我們的歷史文化素養還是很有幫助的,就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
版本二:
自從階級的產生與建立以來,人類就步入了政權的建立和破壞之中。羅貫中曾言: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題記
我個人認為,封建社會的兩大輝煌成就是:中央集權制度和科舉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是全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都依據中央的意識,即封建社會皇帝的大權獨攬,掌握大臣百姓的生死大權,維持其封建專制統治地位。在其建立之前的周朝,天下處於「士,大夫,諸侯,天子」的統治利益鏈,故後來儒家提出「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之道。孔子也提出「大同」思想,游說列國,建議魯國等國君恢復周朝的安邦之道,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治理理念。中央集權制度建立以後,使分封的諸侯邦國的意識形態和文化祭祀禮儀,都能夠統一到中央,也為後來的秦王嬴政統一整個中華民族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科舉制度的創立,為讀書人打開了一扇實現個人抱負和奉獻國家的大門,從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國人造反的念頭,並且從表面上,為每個百姓實現人生的價值提供了公平正義透明的平台。維持中華民族2000多年的這兩大制度,仍然在發揮這它的巨大作用,形成了國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封建觀念。
遠古時代,是華夏文明的傳說歲月。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領袖能臣。伏羲,華夏文明的始祖,初演《易經》,把原始社會華夏兒女對於龍的崇拜和未知世界的迷惑,用八卦的樣式,推演自然和人生的相命,以至於後世我國很流行巫蠱之術(把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寫在此人的木偶上,然後用針刺等等,此人就會遇到災難疾病而死),特別是漢武帝時期,宮廷爭寵,很多妃子皇子被卷其中而死。典型的例子就是《紅樓夢》中,王道婆用巫蠱之術陷害賈寶玉和王熙鳳,幸虧有通靈寶玉護體。祭祀禮儀,巫蠱之術,最終演變成為儒家。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授民狩獵耕作製作簡易的生活必須工具。維護著整個華夏文明的文化脈絡,現代人也每年都會去黃帝陵去祭拜黃帝。堯舜禹時期,隨著原始居民對農業的重視,黃河的絕提,對大量農田的淹沒,歷史推出了這三位偉人。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資料生產工具,貧富差距的擴大,生產關系也在發生變化,人類自私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度過了漫長的遠古原始社會,人類前進的步伐,邁向了奴隸社會。
隨著大量的古跡遺址被挖掘和考古人員的考究,夏朝是華夏文明有歷史記錄的第一個王朝。奴隸,作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和生產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勞動密集型才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歷史的進步夏歷,天文,地理,數學等,為後來中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夯實的基礎。商朝,殷商文化基因,司母大方鼎等青銅器的製作工藝,讓後人敬畏。正如今天的商人。周朝,有很多的值得回味的人和事。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的溫文爾雅,
民請纓之心,萬世流芳。周公旦,肱股之臣。還有周厲王時期的國人暴動,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春秋戰國,是一個中華文明多產的歷史時期。春秋筆法,百家爭鳴;戰國七雄,逐入中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提倡「無為而治」歸隱山林,不問世事。他們的《道德經》《逍遙游》等,就是這種消極入世,積極出世的反應。他們的文章充滿了對立辯證的思想。如「道可道,不可道;名可名,不可名」。而與老子其同時代的孔子,面對天下倫理道德的淪喪,禮崩樂奎,游說列國,闡述治國安邦之道,提出「仁義禮智信」,勸告君王實行他的仁政思想,一部《論語》,令萬世敬仰。孔子學生3000,72賢士。戰國時期,爾虞我詐,生靈塗炭。秦穆公,齊桓公等粉墨登場,管仲,商鞅,范蠡等文臣中流砥柱。
秦朝經過幾代國君的嘔心瀝血,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橫掃六國而稱帝,從此,中國社會步入了漫長的封建專制社會,皇帝為九五之尊,天下大權獨攬,享有三宮六院,3000佳麗身居宮闈,皇帝本人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免除了百姓的連年戰爭之苦上,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維護整個華夏文明的一統,功不可沒。但是,他焚書坑儒,大興土木(修長城,建陵寢)迫使大量的儒士和普通百姓卧死屠刀和勞累之下。陳勝吳廣起義,算是「官逼民反」的最原始的案例了。項羽的剛愎自用,劉邦的老謀深算,楚漢之爭,最終以劉邦建立漢朝而告終。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對匈汝作戰,告別先祖的和親妥協政策。自古以來,中原就和匈汝,鮮卑,女真等少數民族部落發生戰事,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司馬遷《史記》,記錄了黃帝---漢武帝之一漫長之史,史家之絕唱,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至關重要。東漢末年分三國,以魏蜀吳為代表的三國寒士階級,最終被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所取代,政治混亂,民不聊生,浪花淘盡英雄。魏晉南北朝,更是一個以竹林七賢為奠基的時代,他們崇尚玄學,沉迷酒葯用於排解內心的掙扎和痛苦。嵇康的《廣陵散》(金庸在《笑傲江湖》借鑒此曲),王粲登樓,劉伶醉酒等,他們內心渴望被社會所用,但黑暗的統治階級,卻不能接受。
隋朝,在宇文化及等人的推動下,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但是,一個搜刮民脂民膏,荒淫無度的皇帝和他所代表的王朝,註定是短暫的。雖然隋煬帝楊堅力主下修建的京杭大運河,促使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但是腐朽的封建統治者並沒有借鑒秦漢滅亡的歷史教訓。胡人唐朝步入了歷史的門檻,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給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注入了生機。唐朝詩歌,踧踖,陶瓷遠播海外。通波斯,日本,冊封國高麗等互通音信往來。唐朝GDP更是占據全世界的80%,唐朝婦女更是以胖為美,女權運動也很先進。但盛極必衰,沒落的封建貴族階級,並沒有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五代十國,南北割據,作為歷史的一個過渡時期,在後唐主李煜的一聲《虞美人》之下,趙匡胤陳橋兵變,以和平方式,贏得大宋江山,杯酒釋兵權,直到南宋的靖康之變,岳飛慘死風波亭,大宋苟延殘喘,水滸英雄,也在施耐庵筆下,化為歷史的陰影。蒙古鐵騎,從遙遠的草原揮師而下,擴疆開遍。歷史總是在重復著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規律。大明王朝在史學上的成而下,擴疆開遍。歷史總是在重復著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規律。大明王朝在史學上的成就是朱棣動土興建紫禁城,並慢慢的,中國的政治中心移師今天的北京。還有就是派遣鄭和七下西洋,開啟了我國和南洋各國交流的先河。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康雍乾盛世,直到道光光緒帝的1840年,中國邁開現代史的步伐。弱肉強食的競爭社會,《進化論》的學說的創立,告誡國人必須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一個個華夏民族的屈辱史,世界是平的,並沒有什麼「天朝上國」之夢,我們的發展必須和全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孔子雲: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
⑶ 孫登與竹林七賢的故事讀後感
山濤任吏部郎,推薦嵇康代替自己。嵇康寫信給山濤,說自己無法忍受流俗,並且有菲薄商湯、周武的意思。司馬昭聽說後很生氣。嵇康與東平人呂安是好朋友,呂安的哥哥呂巽誣告呂安不孝,嵇康為呂安作證證明他並非不孝。鍾會藉此事挑拔說:「嵇康曾經想幫助毋丘儉,而且呂安、嵇康在世上享有盛名,然而他們言語放盪,為害當世,擾亂名教,應該藉此機會殺掉他們。」司馬昭就把嵇康和呂安殺了。
嵇康曾經拜訪隱士汲郡人孫登,孫登說:「你才華多而見識少,想要在當今之世界避免被殺,恐怕不容易啊!」
西晉統一中國以後,王戎擔任了高官。他隨著時勢變化而升降,卻不做任何積極的努力。他把事務都交給手下人去辦,自己則出去遊玩。他性格又很貪婪吝嗇,土地田產遍布天下,常常自己拿著統計用的算籌,不分白天黑夜地在那兒計算,總是彷彿還不滿足的樣子。他家裡有品種很好的李樹,賣李子時害怕別人獲得種子,就用鑽子把李核鑽透,讓人無法再種。他所賞識和提拔的人,也都只看重虛名。
讀完這本《竹林七賢》已經四五日了。從釋卷那一刻起,就一直想寫點什麼,因為讀書時總感覺自己像是感悟到了一些東西。但卻遲遲未能動筆,怕是寫不好,抑或又是千頭萬緒無從下筆。這幾日總是忽而想起嵇康那半人半仙之風骨,忽而又想起阮籍那半人半瘋的氣節,忽而想起向秀那奇才之《莊子注》,忽而想起阮咸靈動的樂音,忽而又想起劉伶醉卧高情之歌,忽然想起山巨源那練達的沉穩,再忽而又想起琅玡王戎大隱於朝!
他們的文學思想影響了後世千年,他們的文風詩路斷乎於空前絕後,散體文被後世文人高士盡仿之,兩宋那些璀璨的大文豪無不趨之若鶩,爭相推崇。四言詩體後世已絕,嵇康已絕唱至今。以一部奇書開創一門學派的曹沾,在其紅樓中主人公及其各色人物所寫詩詞文章皆有七賢所創魏晉之風。
林林總總,太多的信息交織在一起,以至於擱筆數日。今日突想七賢所處之時,亦非獨立存在,寫他們評他們亦皆不能拋離當世當時,何不就當時當世而言之呢!七賢的根本理論思想為「道本儒末」,就是說,道家老莊學說為一切事物思想的根本之源,而儒家孔孟學說皆是在道家基礎之上的所有表現。為此他們開創了一代玄學之風。我要說的不是評論這七賢玄學的意義和理論,本人尚未具備這樣的水平。但我要講的是七賢所處年代是魏末晉初之時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祖孫四人對於這七賢所創立當代之文風的包容與接納,甚至趨顏附和、盡量扮粉啊!歷史上對司馬家這祖孫四人評價可是不怎麼樣,但作為當政者,他們卻能夠接受影響政體的七賢文化思想,足以可圈可點了。相輔相成,七賢在這樣思想開放的時代,才會有如此之成就。
文化崛起是我們大國崛起的又一重要標志。文化是從我們的優秀古籍中來,文化是從我們的歷史先賢中來。
⑷ 求一篇關於竹林七賢與宋啟期磚畫的讀後感,急求。
竹林七賢是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動區域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西北一帶。
⑸ 竹林七賢800字讀後感
《竹林七賢》內容概要:全書以竹林七賢的人生為線索,深入解讀了歷史上最特殊的改朝換代——「魏晉禪代」的整個歷程,揭示出在這歷程中,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中國文人們,他們和嚴酷的政治曾發生過的驚心動魄的撞擊……
《竹林七賢》讀後感,來自卓越網的網友:我喜歡這本書,它真實披露了竹林七賢的內心歷程。本書條理清晰,立場鮮明,用事實說話,用歷史證明,活生生地再現了竹林七賢。他們的歡歌,他們的狂嘯,他們融於自然的音樂-天籟之音。當然還有他們的沉醉,他們的無奈,以至於後來的覺醒。這些都被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 說實在的,竹林七賢當中,我欽佩嵇康,他的玄學,他的超脫,激勵著我。但是,他參與呂安事件乃至於被殺害,由於他最初的達觀演變成世俗的禁錮,令人不解。但他在就義之前的覺醒,仍然令人欽佩。他走的坦然,他走的覺醒,走的酣暢淋漓。是佛家的徹悟,是世俗的覺醒。廣陵散絕矣,但嵇康 的精神永存天地之間。 劉伶酒後的悲音,對現實的吶喊哀嘆,多麼落寞多模無奈。想超然物外,可又驚悚於紅塵禮教,所以借酒放歌,瘋狂狷介。可以一身不掛,身心溶於天地,可以大醉狂言。天生劉伶與酒為名,除了酒在沒有讓他存活下去的勇氣了。 山濤是個智者達人,七賢中他的智慧可稱第一,他對嵇康一雙兒女的撫養照顧,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嵇康罵他最狠,他最理解嵇康。阮籍是最苦痛悲哀一個,他的侄子阮咸彈彈琵琶,起碼生活得比他自在。王戎雖說摳了一些,但是腦袋靈活官做得大,後人借力不少啊。向秀不只會打鐵,還幫了莊周一個大忙。 我這么多年只喜歡看書,因為自小愚笨,看的不太明白。但是,劉老師這本《竹林七賢》,我實在是太喜歡了。劉老師的《風流》我也買了回來,正讀著呢,希望與大家共享……
竹林七賢的讀後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說實話,如果單單看到這個名字,不是很敢買;但是看了評論,覺得還行;到現在看完,打算下單買作者的另外2本書。一直以來,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是最不熟悉、最沒印象的;當年課本中背過的內容都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存留的印象可能就只有幾個名字:嵇康、謝安、王羲之;也許是最不了解慢慢的會變成最吸引,那幾個名字在心中又都一直是健康、瀟灑的代名詞,心嚮往之。。。就一直想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可是一搜索卻內容不少,怎麼選擇呢?到前陣子看完一本書評《老而不死是為賊》里提到了一本《華麗家族》,由那本書網頁的鏈接中,才找到了這本。題目,就借用一下書評里的一句話。書里大部分的篇幅是被阮籍和嵇康占據,不可否認他們是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精神標桿;用書寫平凡人的手法刻畫不平凡的人;而且結構不錯,每一章的開頭都是先說明了當時的大局勢和竹林名士的基本情況,再展開說明,有個閱讀的主線。剛剛翻開書沒幾頁,只是看到作者對竹林的大概介紹,心裡開始有個想法,其實不論是竹林中的哪一位,都有自己的堅持,也都是在堅持。有人堅持人生的境界,有人堅持才情的境界,有人堅持理想,有人堅持愛好;不論哪樣,堅持的過程才是重要的,這也許才是瀟灑的嵇康、謹慎的阮籍,想位列三公的山濤,學者的向秀,好酒的劉伶,愛樂的阮咸,吝嗇卻維護家族的王戎這幾位能夠聚在一起的原因,他們都是任性的,只是任性的方式不同、堅持任性的原因不同。總結:這本書能滿足我的要求——簡單了解,有個大概……
⑹ 《洛神賦》讀後感1000字
「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時賦洛神。」
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寫的關於曹植的詩。他是說曹子建終生不得志,不能為國一展雄才,多半是因他當年寫了《洛神賦》表達了他對嫂子,甄妃,甄皇後的極為熱烈的柏拉圖式的愛情。
東晉山水派大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詩才有一石,曹子建一人佔八斗,我謝某人佔一斗半,剩那半斗留給別人吧!」我看這基本上是胡說八道。除了自吹之外,也過分的吹捧了曹植。乃父曹操,乃兄曹丕都是詩歌大家,曹操在詩歌領域的地位和影響並不比曹植差什麼。更不要說還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賢」了。不知什麼原因曹丕明知其弟戀嫂,偏把甄妃用過的玉鏤金帶枕賜給了曹植。此時甄後早已殘死。「你去想吧,你不是情種嗎?想到死,怕是也想不出什麼明堂!」這好像是一種精神折磨。吃飯時曹丕讓甄氏所生的明帝曹睿陪同皇叔,曹植一見明帝,不但睹物思人,而且見侄子思嫂子,為什麼曹植又叫「陳思王」呢?妙在那個「思」字。於是他寫成《感甄賦》,明帝覺得太不雅觀,才改成《洛神賦》,很快地出現了大批抄本,一時洛陽紙貴。
讀《洛神賦》就像走進漫無邊際的迷霧之中。是謳歌洛神,還是懷戀嫂嫂?是耶?非也?文辭流光溢彩,曹子建把洛神描繪成天地之間就這一女人合乎黃金分割原理。洛神也對他秋波頻頻,難割難舍,最終還是飄然而去。留給這位風流王爺的只是無限的哀傷,日坐愁城。
曹植的一生是不幸的,是動盪的,生於魏王之家,卻又偏偏迷戀於文學,但在那個年代,戰火紛飛,狼煙四起,王侯將相之子弟無不是期望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戰績彪彪,封妻蔭子,抑或是充當謀士之值,決勝於千里之外。而子建無疑是與他們格格不入的,文采斐然,卻慘敗於自己的親兄弟之手,是他斗不過他嗎?也許是吧,因為他在心底已經放棄了,但卻歸隱不得。
但他也是幸運的,否則他何來那麼豐富的情感,何來那老少讀之皆淚下的《七步詩》,何來那美名遠揚的《洛神賦》,何來那段刻骨銘心的……
是巧合,還是命運的規則原本就是這樣,與黛玉類似的,讓人不舍,卻感覺這樣最好,他們的魅力也許就在於此吧。
⑺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笑逐言開)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拚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弔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雲: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么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
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著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說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遠略高瞻屬武侯,奈何壽盡命天收。 煩將三顧茅廬義,便起獨滅漢室憂。
赤壁敗操引明策,成都扶備獻良謀。 至今提念仍心泣,雲雨翩翩空自流。
將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紛紛蹈亂狂。 生不逢時難享受,命徒隨古怎憂傷。
池魚駁躍攪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 事主兩朝人贊譽,英雄從此姓名彰。
讀三國的時候,覺得人物形象很生動鮮明,有很多讓我覺得喜歡的人物,其中有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備.關羽……但是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和曹操.
被稱為是儒家倫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學"."識"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內容,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尖絕"曹操是個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藝術典型家,作為一個陰謀家,他具有無窮的權勢和貪欲,與"仁義"的劉備形成鮮明的對照.他交織在陰險.奸詐.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權在握,則為所欲為 ,與諸葛等人的形象是鮮明的反叛,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汗獻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對手罵為"名為汗將,實為汗賊".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雖不為人喜愛,但也深刻的體現出當時的歷史環境!
(此書中也有不少的戰役,其中赤壁之戰是最重要的戰役,也是小說的最精彩的戰役,戰線長,場面大,也最為突現作者藝術功力的筆墨,你們看了我的讀後感後可以將此書好好閱讀一下哦,真的,會讓人受益匪淺哦,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乾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准,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乾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⑻ 《生命里的善與美》的觀後感200字
我不知道,我從來沒有覺得講這個話題會覺得這么心虛,我想心虛的原因是我自己在我熟悉的領域常常會提一個字是「美」,但是我很少談到「善」,甚至有時候在記憶力搜索,我好想從來沒有特別去跟很多朋友談說我覺得「善」是什麼。我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因為這個題目定下來以後,我反而開始去思考,就是為什麼我常常在談「美」,而很少很少在談跟「善」有關的問題。
我們大概在哲學的領域里,有時候我們會把「善」歸在倫理學領域裡面來討論,「美」是歸在美學,這是學術范圍。在現實生活里,我們大概又會發現善跟美其實很難分開來談。所以我們大概都有印象,不管是在老子的哲學,或者是在孔子的哲學里,當他談到「善」的時候,大概也都會帶到「美」的問題來看。那在孔子的世界,比較儒家的世界,當他談「美」的時候,他往往覺得有時候是不夠的。所以他談武王的音樂,他覺得武王的音樂好漂亮,像一個大交響曲,有一種華貴燦爛,可是他覺得不夠,因為當他聽到堯舜韶樂的時候,他覺得那是至善至美,能夠超越美,好像在孔子的世界裡,他會把善的定義放在美的上面。
可是在老子的哲學里,他有時候,我覺得他有一種很精彩的論辯,他是覺得如果天下的人都在談「善」的時候,那個善很危險,因為他可能會變成一個外在的形式,所以「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他可能有點危險,因為它太形式化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如果都知道那個美是美,都模仿那個美的時候,可能已經不是美。我對於老子這樣的一個詮釋其實很感興趣,可能也因為如此我在問我自己,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很不敢去談善,因為如果積極的談善的時候,有沒有一個可能,這個善會相對的彰顯出不善,那如果當我們不斷的談善,而彰顯出不善的時候,有沒有一個可能我們寧可不去談善,而把善意當成一個不容易看見,一直默默在做的一個行為,而不只是一個掛在口頭上的東西。
我想這些是我自己拿到這個題目以後,我覺得有很多的困惑,也有很多的猶疑,我在問自己,為什麼我很少觸碰「善」的這個領域,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在我自己學歷史的過程當中,我會發現漫長的一個中國的文化史當中,有一些人是刻意去揭發甚至去對抗,甚至去顛覆偽善這件事,當我用到這個字的時候,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沒有發現,我們為什麼會在「善」上面裝一個「偽」、偽裝的,假的,不是真的,偽善這件事情。
我想大家很熟悉的故事,在魏晉的時代出來一些很特殊的人物,這些人物對社會裡面流傳著、甚至標榜著一種善的行為,他其實是不以為然的。我們舉出竹林七賢裡面的阮籍,阮籍在他的生命行為當中,有兩個事件我們可以談一下,可能會觸碰到善和不善的問題。
第一個我們知道阮籍隔壁鄰居住了一個蠻漂亮的年輕少婦,大家都覺得那個女孩好漂亮,也都很愛看她,人的本能的慾望。可是大家都不敢去她家,因為覺得你去她家就有嫌疑,八卦雜志也會報道,所以大家最好別去。阮籍不太管,阮籍就去了,也很喜歡跟這個年輕漂亮少婦聊天,丈夫在不在他都去,不在的時候更麻煩,八卦雜志更愛報道。他聊天聊得開心了,他就會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那更糟糕了,別人在窗口偷看一下,就覺得這個阮籍怎麼在這么漂亮的一個少婦的家裡聊天,私下聊天,然後丈夫不在家,然後最後他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就太多嫌疑了,這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很多的史傳當中我們會看到。可是我們看到阮籍在那個時代當中,所謂的竹林七賢,他有一個活出他自己的某一種堅持。就是他的一清如水,他覺得他自己知道,所以他不在意世俗裡面沸沸揚揚的傳聞,他也不在乎這些八卦雜志的報道。
好,我們沒有下結論說,我們贊成阮籍的行為,還是不贊成阮籍的行為。我們只是說阮籍不是聖人,竹林七賢都不是「聖」,是「賢」。「聖」是儒家裡面達到生命最完美的狀況才稱為「聖」,他們大概有小小人性上的缺陷,他們也有人性上小小的慾望,他們就在完成他們自己,可是他們很真性情。那個真性情是他覺得這個鄰居很漂亮,我喜歡跟她聊天,也很聊得來,我就去跟她聊天,他回來做一個很真性情的、單純的自己。等一下我們可以討論這個故事,在座的朋友可能都有不同的解讀跟看法,特別是你必須把它還原到,如果你家裡旁邊有一個很漂亮的鄰居少婦,你的行為應該是什麼。我想今天如果我們談善跟不善,它必須是具體的,它必須是現實生活行為里的東西,如果善變成一個很抽象和空洞的理論,可能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這個善意如何在我們的生命行為裡面,變成非常現實的一個議題,我們可以討論。
阮籍的第二個故事我們再來談一下,我們大概知道從東漢以後,中國的文化裡面非常的講究孝道。儒家最重要的兩個道德,兩個善,一個是忠,一個孝,對國家的盡忠,對長輩父母應該盡的盡孝。那個「孝」變成了一個善意裡面的核心,如果不孝你其他的道德行為都不要提了。甚至帝王會說「以孝治天下」。孝成為一切治理國家、管理國家的一個核心的道德價值就是「孝」。孔子也很強調,在古禮當中喪禮是很大的一個禮。
可是我們慢慢看到在東漢以後,一旦這個變成一個善,社會里標榜的價值,甚至「舉孝廉」,就是如果一個人是社區裡面的孝子,他就可以出來做國家領導了。所以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發現,這個「善」變成了一個非常有目的性的東西的時候,它可以做假的。所以舉孝廉是推舉你社區裡面的孝子,所以很多人就被推舉出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看到喪禮裡面很多人就會跑來錄影,看看你母親去世了,你哭到什麼程度,你悲哀到什麼程度,然後去斷定你孝順的分數,去打那個分數。我不知道這樣講大家會不會已經感覺到,當我們講善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不安。就是善可以打分數嗎?善意可以打分數嗎?然後在一個社會裡面,如果這個善被標榜成這樣一個行為的舉止,然後它可以很快的因為這個善在社區裡面傳揚開來,他可以立刻做官的。
所以阮籍母親死了,所有人都來看,來吊喪,大家都看他怎麼哭。孝子是要大哭的,是要嚎啕大哭的,表現那個悲哀,要用你的額頭去撞那個棺材的,要撞到流血的,因為表現悲哀,如果你哭不出來,你要花錢去請五子哭墓。台灣現在還有這個習俗,就是有專門的拿別人的錢去幫別人哭的,而且哭出腔調。而且現在在台灣都是用大喇叭,對著每一家,讓你聽到說我多悲哀、有多痛苦。我們看到阮籍在整個的喪禮過程當中一滴眼淚都沒有掉,可是《世說新語》裡面有一個非常動人的結尾,他說:「賓客散盡,阮籍吐血三聲。」那個血就這樣「啪」的噴出來。所以我不曉得當我講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大概知道為什麼在很長期我不太講「善」這個字,害怕這個字,如果我沒有足夠的行動的力量、能量去擔待這個字的話,他會流於一個口頭上的空洞的東西。
因此我先從阮籍這樣的一個善與不善的問題,我想多少人就開始說,你看這個阮籍多不孝,回去告誡他的子女說,你們千萬不要像阮籍。可是這是一個留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動人的活出自我的人的風范,那阮籍的善與不善,我想還是留給大家去思考。我覺得善、美這些問題最精彩的是,經由我們拉回到跟自身行為的對話,不是一個學術上或者研究上寫一個論文去探討的問題,所以我很少談這個字。
⑼ 竹思讀後感
我國人民歷來喜愛竹子,中國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從竹子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竹子與中國詩歌書畫和園林建設的源遠流長的關系,以及竹子與人民生活的息息相關中不難看出,中國不愧被譽為"竹子文明的國度"。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像竹子一樣對人類的文明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我們把竹子給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作用和影響,稱為竹文化。
一、 竹子與中國歷史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已經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系。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元號來表示。
研究證明,我國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種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簡,即把字寫在竹片(有時用木片)上,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書",漢字"冊"即由此而來。竹簡和木簡為我們保存了東漢以前的大批珍貴文獻,如《尚書》、《禮記》和《論語》等都是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的。殷商時代用竹簡寫的書叫"竹書",用竹簡寫的信叫"竹報"。竹筆的發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開拓性的一頁,在殷代文化遺跡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戰國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證。利用竹子的另一項偉大成果是造紙。早在9世紀我國已開始用竹造紙,比歐洲約早1000年。當然竹紙的大發展還是此以後。關於用竹造紙,明代《天工開物》中作了詳細記載,並附有竹紙製造圖。用竹造紙,標志著我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巨大發展和成就,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實際上在竹紙出現以前,制紙工具也離不開竹子。從竹簡開始到竹紙出現,竹子在文化發展史上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對保存人類知識、形成中化民族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間接的作用。
我國古代竹子的利用還有許多方面,比如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製造了利用杠桿提水的竹製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轉筒車"。竹子在武器發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時期的拋石機、宋代的火葯箭和竹管火槍等都是古代竹製武器。
從漢字中竹部文字的情況來分析,也可看出中國竹子利用的古老歷史,古人把"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的植物稱之為竹。從形態上認識開始,把竹子進行加工,製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隨著人類對竹子的認識不斷提高,竹類利用日益廣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隨之增加。我國辭海(1979年版)中共收錄竹部文字209個,如筆、籍、簿、簡、篇、筷、籠、笛、笙等等。歷代各類字典收錄的就更為可觀。而諸如"竹報平安"、"衰絲豪竹"、"青梅竹馬"、"日上三竿"一類的成語也都包含著與竹子有關的有趣典故。這些竹部文字和成語涉及社會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為人類所認識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在工農業生產、文化藝術、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二、 竹子與精神文化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竹子均並列其中,可見竹子在我國人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其稈挺拔秀麗、葉瀟灑多姿、形千奇百態;它四季常青,姿態優美,獨具韻味,情趣盎然。當人們有閑情逸致漫步於青青翠竹之下時,一種無限舒適和遐意便會油然而生,難怪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因此,公園里,村寨旁,一叢叢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華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松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艷,但它虛心文雅的特徵,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頌。它坦誠無私,朴實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玄耀自己,默默無聞地把綠蔭奉獻給大地,反財富奉獻給人民。
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態特徵總結升華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疇,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象徵。的確,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和獨特,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學、繪畫藝術、工藝美術、園林藝術、音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竹是中國文學的重要題材,從《詩經》時代開始,歷代皆有詠竹賦竹的詩文佳作,創作了難以計數的文學作品,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竹文學,在中國文學中獨樹一幟,異彩繽紛。
工藝美術是美學和生活的結合,是科學和藝術的產品,竹是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材料,數千年來,中國先人們用竹子編織和雕刻各種賞心悅目的工藝美術作品,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考古資料證實,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開始用竹編織器物,春秋戰國時期竹編藝術已達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國最為發達,品種極為豐富,以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而著稱於世。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藝,漢代有竹雕刻藝術品存世,六朝時期文獻中有竹雕刻藝術品的記載。唐代以後,竹刻名家輩出。宋代出現詹成,明代出現了嘉定朱松鄰祖孫三代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則出現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陽、四川江安和浙江黃岩等地的翻簧竹雕,並成為竹雕刻藝術的主流,民國初期出現北京張志漁開創的北派竹刻。竹還是工藝美術中表現題材,寄寓著福、祿、壽、喜、財、發順、吉等吉祥內容的圖案,數千年來一直在民間裝飾美術中流行,被廣泛應用於雕刻、織綉、印染、陶瓷、編織、剪紙等各種工藝品的創作中。
竹與中國的音樂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竹是製作樂器的重要材料,中國傳統的吹奏樂器和彈撥樂器基本上是用竹製造的。竹子,對中國音律的起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自周朝以後,歷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晉代就有以"絲竹"為音樂的名稱,有"絲不如竹"之說,唐代把演奏樂器的藝人稱為"竹人"。可見竹是中國音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質載體。
竹對中國的宗教文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先民奉竹圖騰,視其為圖騰崇拜物,把竹作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於教義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構築的環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聯系著口承文藝和游樂活動以及信仰習俗;進入了人類的儀禮制度之中,在祭祀、婚喪、交際、節日、朝規等社群文化中構成了民間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 竹子與中國詩畫
青青翠竹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面對竹子有感而發,創作了數以千計的竹子神話、詩歌、書畫,形成了中國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詩,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現7次;間接提及的有幾十首之多。如《詩·衛風淇奧》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歷史上對《詩經》中上述有關竹的記載有不同看法,但事實上指竹子是確鑿無疑的。《詩經》編成於春秋時期,此後各朝代各種典籍中都有竹詩畫記載。
在敘竹詩畫時,我們不可不提到幾個動人的愛竹故事。據《太平御覽》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他平生愛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蘇東坡對竹子的評價也很高,他在一首《於潛僧綠筠軒》中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清代傑出藝術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特別喜愛和擅長畫竹,他題於竹畫的詩也數以百計,豐富多彩,獨領風騷。他在《竹石》圖的畫眉上題詩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難還堅挺,任爾東南西北風",高度贊揚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在中國革命史中,先輩們以竹題詩作畫也頗多,其中以方誌敏烈士最為典型,他自撰對聯掛於卧室以自勉:"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甚至自己的兒女也以松、竹、梅、蘭命名,足見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在革命的艱難關頭寫下了氣貫長虹的史詩:"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升,依舊與天齊。"
我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自古就重視畫竹,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不但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而且也成為藝術家推崇的楷模。
畫竹藝術在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相當的地位,中唐時期,竹已形成專門的繪畫題材;北宋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被後世人尊為墨竹繪畫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瓚,明代的王紱、夏昶、徐謂,清代的石濤、鄭板橋、蒲華、吳昌碩,都是樹一代畫竹新風的畫竹大量,促進了畫竹藝術的發展,對畫竹技法和理論的發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時至今日,中國的畫竹藝術仍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唐代畫竹已經盛行,國畫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創始的。宋代以後畫竹更具成就。畫竹名家層出不窮。大詩人蘇東坡是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的次子蘇過是畫竹名手,他的至友文與可也是畫竹的大家,在畫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藝。蘇東坡關於"胸有成竹"的繪畫理論,為千古墨竹畫家所趨尚,傳統繪畫創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稱為奇作的《墨竹圖》,能得"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可動,不筍而成"的綽約風姿。他的著名文章《文與可畫賞笛谷偃竹記》是一篇傳頌千古的佳作,文章說:"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各朝代畫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繪畫實踐中形成了各種流派。他們畫竹都十分傳神而逼真, 因此白居易曾在《畫筆歌》中稱贊"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清朝畫竹也相當興盛,"揚州八怪"的異軍突起又為畫竹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國繪畫的傳統要求是真實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觀形態,鄭板橋畫竹則不但表現了客觀對象的天然特徵,而且表現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對社會的態度。他不僅留有許多絕妙的翠竹圖,還留下了《題畫竹六十九則》,他贊美"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
四、 竹子與中國園林
竹子是我國古典風格園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國的造園史從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築靈台、靈沼、靈囿"開始,可以說是最早的皇家園林。據《尚書·禹貢》"東南之美會稽之竹箭",說明古人懂得欣賞秀麗的竹林風光更早。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興土木,為建"上林苑"從山西雲岡引種竹子到咸陽(見《拾遺記》"始皇起虛明台,窮四方之珍,得雲岡素竹"),這是竹子用於造園的最早記載。當時的種竹、建竹園大多隻限於營建狩獵場和戰略物資基地,竹子造園還處於萌芽狀態。
到了魏晉、南北朝,中國園林從萌芽期進入了發展期。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動亂和宗教處世思想影響,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訪名山大川成了一時之風尚,謳歌自然景物和田園風光的詩文及剛萌芽的山水畫,刺激了園林,產生了有別於皇家宮苑的"自然山水園",竹子隨即融入了造園之中。當時的皇家林和官宦私家園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應得到發展。《水經注》介紹北魏著名御苑"華林園"稱:"竹柏蔭於層石,綉薄叢於泉側。"《洛陽伽藍記》記錄了洛陽顯宦貴族私園"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
由唐代文人王維規劃的"輞川別業"中有"斤竹嶺"、"竹里館"等竹景;"壽山艮獄"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親自參與規劃的,從宋徽宗本人所寫《艮獄記》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宮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南宋定杭州為行都,改稱臨安,貴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宮苑、私家園林之盛不言而喻,為後來發展的江南園林起了推動作用。竹子在唐宋兩代運用較為廣泛。北宋李格非所寫《洛陽名園記》共評述了19座私園,對其中的歸仁園、董氏西園、富鄭公園、苗帥園等10座宅園作了專門的竹子景觀描述。從南宋周密《吳興園林記》也可了解到吳興的宅園"園園有竹"。竹子造園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明清園林繼承了唐宋傳統,且逐漸形成地方風格,其中以宅園為代表的江南園林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園林發展的一個高峰。竹子與水體、山石、園牆建築結合及竹林景觀,是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滄浪亭、獅子林等蘇州六大名園及揚州個園、惠州逍遙堂等在竹子造園上運用相當成功,許多造園手法仍為今人造園所採用。明清時期刊行多冊造園技術理論書籍,有王象晉《群芳譜》、屠隆《山齋清閑供箋》、李漁《閑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響的要數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長物志》,都對竹子造園作了詳盡、精闢的論述,為後人推崇、仿效。明清園林,特別是竹子園林發展進入成熟階段。
隨著詩、書、畫及造園藝術、技術的發展,人們已不滿足於庭院造景,於是,就產生了能在屋宇內隨時欣賞、掌玩的自然風景縮影--盆景。中國盆景的出現,據考證是在唐代,以竹子為材料製作的盆景從宋代的諸多名人畫卷上可以見到,到明清年間,"歲寒三友"類盆景廣為流傳。《考盤余錄》、《群芳譜》等都對竹子盆景的製作、欣賞進行了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館還珍藏著一座用翡翠製作的竹子盆景,這是乾隆皇帝弘歷的八旬壽節上群臣貢獻的一件珍寶。竹子盆景發展到今天出現了許多精品,如周瘦鵑先生的《竹林七賢》、《竹趣圖》等,還有揚州的《瀟湘流水》、《翠野圖》、《竹林逸隱》、《東坡遺風》等一大批竹子盆景代表作。
中國盆景一直被稱作"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倍受東西方人民的喜愛。
五、 竹子與人民生活
竹子生長快,適應性強,同時又具有廣泛的用途。竹子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竹子用於建築的歷史久遠,在遠古時代,人類從巢居和穴居向地面房居演進的過程,竹子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草鞋山遺址發現有用竹作建築的材料,漢代的甘泉宮竹宮、宋代的黃岡竹樓,皆是取竹建造並負有盛名。
從服飾方面看,竹對中國人的衣飾起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製布,取竹製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傘,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嶺南地區一些州縣的重要貢品之一,竹還是古代人裝飾的材料,說明竹對人類服飾文化的貢獻。
從食用方面看,竹筍和竹蓀是極受人們喜愛的美味山珍,竹實是歷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獻中記載,3000多年前的竹筍就是席上珍饌。竹筍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烹飪數千種美味佳食。竹還具有特別的醫用價值,在中國最早的醫書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歷史記載。竹的全身都是寶,葉、實、根及莖稈加工製成的竹茹、竹瀝,都是療疾效果顯著的葯用材料,竹黃、竹蓀也是治病的良葯。
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產生與發展,是中國文明的標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運行工具和設施的起源與發展,均與竹子有極密切的關系,古代人取竹製造竹車、竹筏和船以及橋梁工程,創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許多第一例,對世界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考古資料證明,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代先民們就已開始用竹製造竹器。屬於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遺址發掘的陶器底部有竹編織物的印痕,南方良渚文化遺址發掘了大量的竹器紋飾的印紋陶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發掘有200餘件的竹器實物。隨著社會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竹器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到春秋戰國時代,竹器製作已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個重要生產部門--竹器手工業,竹器製品已在當時廣大民眾生活中,成為"養生送死"不可缺少的物品。漢代有竹器生活物品60餘種,晉代有100多種,唐宋時近200種,到明清時期達250餘種。例如炊具的簞、籩、簋、碗、箸、勺、盤、厄、蒸籠等,盛放物品的筐、籃、笥、箱,傢具有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櫃,算具有算籌、算盤,量具有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燈籠、燭炬,衛生用具有帚、熏籠,裝飾用具有簾、花瓶,把玩用具有扇子、手杖,賭博用具有籌、葬用具有竹棺材,均是用竹為材料製成的。
從人類的生活環境看,竹子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古代先民很早就發現了竹子的特殊防護作用,注重發揮竹子的防護城池和居宅安全的屏障作用,歷代取竹子做圍籬牆垣,防禦盜寇,保護城池和居宅安全。竹林因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弱噪音、凈化空氣、防止風害的作用,備受人們的青睞,古今人們都不得取之以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
由上可見,竹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領域中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展示了竹文明的風采。因此,竹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