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科舉觀後感

科舉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27 23:51:18

① 關於南京夫子廟科舉博物館的作文

科舉博物館分南館和北館,我們先去南館參觀,進了南館,走到了長廊里,我們看見了狀元牌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狀元名單,如我們熟悉的詩人杜牧、白居易、王安石、文天祥等狀元。走進長廊我們看到了「一路連科」糕模、「狀元跨馬」糕模、「狀元及第」銅鏡、「五子連科」銀飾、「連升三級」銀飾等等。參觀完南館我們又到了北館,在北館我看了一個視頻,那個視頻是講怎樣審音,審音是通過口音來檢查有沒有人替考,只要一查出來,本人和替考人就要把手銬起來,然後跪下來認罪。以前,中國的科舉考試檢查很嚴,考前要仔細搜身,帶去吃的食物要切成薄片,以免裡面有夾帶,毛筆不能太粗,硯台不準太厚、帶進去的籃子要用竹子編成,必須編的是一個方格一個方格不能太密,防止夾帶……仔細搜查完後,考生們就提著考籃進入貢院,籃內放著各種用品和食品。這時貢院的大門就關上了,考生對號入座。考期結束前不能離開,就是失火也不能離開。我們參觀完室內來到了室外,只看見有一排排小屋子媽媽告訴我這就是號舍是考生考試的地方,南京的江南貢院有2萬多間號舍,這個號舍長5尺,寬4尺,高8尺,它是完全敞開的。

② 百家講壇觀後感

您好!提問者:這是我費了半天時間寫的2份,多支持一下啊!看看哪個好點就用,謝謝!

心得:《三字經》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大約成書於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三字經》來歷無從精確考證,但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了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而且經後世學者不斷增補,歷久彌新。《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為「三百千」。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獲得了崇高的文化地位,被尊稱為「經」。《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許多觀念已融刻在中國人的思想血脈中,如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數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雖然在中國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惡沒有定論,然而《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觀念體現了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美好信念和期望。《三字經》一方面認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強調後天環境對於人成長的重要性,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得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歷史故事來印證成長及教育環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沖四人同是曹操的兒子,但由於成長經歷不同,差距越來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三字經》認為,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後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污染。同時,學習是一種生命的過程,學任何一樣東西,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去 經歷,才會有所成。

.................................《百家講壇》觀後感............................ ..............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我們主要說說近期的錢文忠講的《三字經》吧:

錢文忠的《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許多觀念已融刻在中國人的思想血脈中,如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數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雖然在中國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惡沒有定論,然而《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觀念體現了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美好信念和期望。《三字經》一方面認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強調後天環境對於人成長的重要性,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得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歷史故事來印證成長及教育環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沖四人同是曹操的兒子,但由於成長經歷不同,差距越來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三字經》認為,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後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污染。同時,學習是一種生命的過程,學任何一樣東西,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去 經歷,才會有所成。

這就是錢文忠講《三字經》的根本目的。 今天我看了百家講壇,主要講的是貞觀之治之李世民奪位。
當時漢高祖時期,皇帝李淵治國有方,當時全國上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時,李世民就起了奪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齊王開刀,他設計計謀在玄武門把太子和齊王殺了。這就是所謂的玄武門政變。為什麼當時皇帝不處罰李世民呢?是因為他的聲望太高了,殺了他天下就會暴亂。殺了齊王和太子後,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員大將去找皇帝要兵權。當時,皇帝和幾個大臣在劃船,看見一名全副武裝的將士來到他的面前,就被嚇著了,明白了此人的來意,但皇帝還是故作鎮靜地問他:你來干什麼?此人就說外面有人生亂,請你把兵權交給秦王,讓他來統一安排,全部聽從他的指揮,旁邊兩位大臣也幫李世民說好話,皇帝沒有辦法,也只有交了兵權。從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讓了,因為當時兵權就等於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帝。

李世民當上了皇帝,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他篡位,有的又說是繼位。史書是史書,說法歸說法,我認為李世民的做法是錯的。因為他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殺兄囚父。雖然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卻失去了手足、父子親情。

百家講壇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欄目。從紀連海的《正說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國》。這幾天我就關注著於丹教授的《論語》。

《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與他的弟子的言行的書。孔子說,一個人要有人格的尊嚴.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為冤冤相報何時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說那是一種浪費.是對人生的浪費.試想,人家很對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負重,還在那裡對他人寬容,忍讓,會讓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這樣會讓那個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於丹教授把孔子說的文言文給予大家解釋得惟妙惟肖.讓人容易懂得為人處世道理,她講述的人生哲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認真做著筆記.我需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因為在我的面前總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百家講壇>是央視製作的一個很成功的節目,也是為數不多我所能堅持收看且喜歡收看的節目之一,就象是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女孩兒時常聯系,而她又與我"心有戚戚焉"於是就總想一睹她的芳容一樣,看久了學者們在電視上談笑生風揮斥方遒的瀟灑神態,也就萌生了去現場看一看<百家講壇>的想法,機緣巧合,偶然在網上看到了最近的一期錄制節目的時間安排表,正好有空,而地點又在 央視附近,正好不遠,當下興奮不已.
真沒想到收視率如此之高,影響如此之大的<百>是安排在一個賓館的地下室錄制的,左拐右轉才尋覓到了拍攝現場,真有點"里尋她千網路,暮然回首人卻在那黑不隆冬處"感覺,進了演播室門,左側是六排呈階梯狀的椅子,右側就是哪個熟悉的大講台,總共有300多平米大,能容納將近100人,三個攝象機機位,整個演播室簡朴到近乎簡陋的程度.想想也是,<百>只是一個傳播文化與交流知識的媒體平台,側重的是內容,要的是實打實的東西,外表樸素內心華麗就行了,這到是對包裝艷麗奢華到發指的地步但內容空洞虛假無聊到及至的春晚一種莫大的諷刺!
我聽的是易中天老師的講座,他是我在<百>中相當欣賞的一位主講人,我不太喜歡用崇拜這個詞,記的一位哲人說過:"偉人之所以為偉人,是因為我們跪著."崇拜豈不就是趴下了,還是站在一個相對平等的角度較為理性的去看一個名人比較明智些!中午一點開講,來聽講的人很多,易老師的人氣還是很旺的,他來的稍微遲了些,個頭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但人很精神,舉手投足間一股儒雅之氣迎面而來,開始先和現場的觀眾做了一些交流,隨和,睿智,不端架子,平添了我對他的好感,然後全場肅靜,講座開始!
易老師的專業是中國古典文學,在<百>中講的卻是歷史,這與他除在專業領域的底蘊之外兼修中西方哲學,美學,歷史學等諸多方面的深厚造詣是密不可分的,他用現代甚至是後現代的語言去解構歷史人物,使得原本枯燥的歷史突然象個身著紅巾綠襖的小姑娘---鮮嫩生動了起來,也使得那些"化為塵泥拈作土"的歷史人物一個個活了起來豐滿了起來,語言的生動幽默,個人獨到的見解與視角,博覽眾家的信手拈來,舉重若輕,造就了易中天那極具個人魅力的講史風格,而閻崇年,周汝昌,紀連海等人無不是此中的高手,<百>為他們打造了一個百家爭鳴的舞台,他們為<百>注入了無窮的魅力.而這正是這個節目長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也有很多對<百>,對主講者個人的非議甚至否定,有象牙塔中其他學者傲慢的嗤之一鼻,有世俗功利主義者的不屑一顧,誠然,<百>就起內容而言也有它的缺憾與不足之處,但我們不能用非此極彼,打倒一片的文革思路去看問題,不能用放大鏡去看它的缺憾,畢竟,瑕不掩玉.首先,它是一個面向大眾的節目,自然不能用寫學術論文的標准去看它,<百>使很多人對歷史,對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學術與知識從廟堂走向了江湖,它們不再是學者們高高在上,閉門造車,陽春白雪的東西,高山流水也能象我這樣的夏里巴人所認同,所理解,所吸引,<百>在這兩者間能搭起一座互通的橋梁,在這個浮躁,功利,物慾橫行,到處是追名逐利而視文化知識如糞土的行屍走肉的社會中,一個節目能做到這點,能影響到這么多人,善莫大焉!
至於主講者個人的觀點見解看法的對於錯,是與非,我想應該盡量看到自己的偏見與感情情緒,將其與理性剝離開來,盡量客觀的去看歷史,去看他們講的歷史,不偏信,不盲從,保持懷疑,自己漫漫的去甄別,去分析,去觸摸歷史,.我們沒有經歷過那些歷史,自然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理論觀點去統領歷史,每個人都因學識,興趣,個性等因素的影響對歷史有著各種各樣的偏見,因此,越是接近真實接近歷史的偏見才是應該去堅持去相信的,至於這個"度"的把握,則要同過自己大量的閱讀比較推理等去把握,<百>這個節目從整體的角度看,在一個極其簡陋的環境中,通過這些學者嚴肅,認真,平易,人性化的整理並介紹歷史的記載,展現了知識的美麗,歷史的事實以及對當今人心的啟迪,我們有什麼理由去否定它?去不屑它?去嘲笑它?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欣賞它呢?
<百家講壇>觀後感

看於丹的《莊子》心得,很受啟發。特別是其中的一個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讓我感觸很大。她說,我們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樣,只要看好最後一隻羊就好了。最後一隻羊趕上了,其他的羊就會跑得快了。而現實中,有很多人只看著自己的頭羊沾沾自喜,卻不曾想他的有的羊已經落下了很多了。和這個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個木桶是由許多片木板組成了的,要看這一個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塊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塊木板。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學生,其實你看一看,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其實在日常的學習中,並不需要老師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是那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我們只有抓好了學習落後的學生的成績,那麼我們一個班的成績也就會好了。那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就像是那隻最後的羊一樣,只有抓好他們的成績才是最主要的。當然任何的比喻都有其不恰當性。我們對於學習一帆風順的學生還要有更高一層的要求。要讓他們有一定的學習方法。能夠自主學習,老師只是給予一定的指導就好了。
這一次的《百家講壇》讓我有了很大的感悟。
《百家講壇》是個好欄目。有時間會常看的。

③ 曾國藩家訓觀後感2000字

一直不願讀晚清這段歷史,也不願了解那時代的人物。畢竟這是段國勢日漸衰弱、列強虎視眈眈、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屈辱歷史,讀來讓人心情沉重。一個偶然的機會,讀了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這邊書,竟然有種相見很晚的感覺。
現代人有多少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頭疼心煩,有多少人為家庭事務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讀讀酈波教授評說的曾國藩家訓,沒有古代漢語的生澀難懂,並且尊重歷史,把曾國藩家訓的精髓剖析的深入淺出,最適合我們這些古代文學功底薄弱的大眾閱讀,現代教育專家的各種教育理論,各種家教方法,原來我們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總結。一書在手,所有的家庭教育問題、提升自身修養問題都已迎刃而解。時間關系,只是閱讀了上部,已是感覺受益匪淺。感觸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 讀書改變命運
曾國藩出身於農民世家,天資並不聰穎,如何能夠成為晚清一代鴻儒呢?讀書是一個重要因素。少年時的曾國藩科舉落榜,用借來的100兩銀子買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見對書的痴迷程度。他在家書里是這樣說的「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以圖自衛其身。」我們知道,曾國藩是個個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強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這些信仰信念,完全來自於讀書。曾國藩總結出的讀書方法主要有三條,要讀經典;一書不盡,不讀新書;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這三條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鑒。
二、 自省的力量
曾國藩一生不僅「無一日不讀書」,他修身養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後人稱道。32歲的曾國藩,寫下了有名的《日課十二條》: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日知其所亡;月無忘所能;謹言;養氣;保身;作字;夜不出門;最難能可貴的是,自寫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歷程,他幾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國藩最驚人的地方。他自己總結為一個字-----恆。曾國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恆,事無不成,」這種恆心和毅力,試問有誰能望其項背?這種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三、 高超的家教水平
曾國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是他治家的寶典。曾國藩要求曾家每個子弟,都要身體力行,堅持不輟,他自己就一絲不苟的帶頭去做,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惜在繁忙的公務中抽出時間,了解孩子的學習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們感興趣的學問,哪怕這種學問他自己並不在行,也能盡自己所能去努力學一點,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國藩的子孫、曾孫、甚至玄孫里,有很多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不論從事什麼工作,總能以高尚的人格與品行彰顯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傳承的輝煌。
我們現代人學習曾國藩,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習他身上的那種努力與實踐的精神。————————————
誰都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但是再溫馨的家也會有俗務瑣事、閑言碎語,甚至是小吵小鬧。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家庭中,為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子女?為人子女,又應該怎樣孝順父母?一個家族如何才能綿延興旺地傳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國藩,就通過與家人的書信中,慢慢體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曾氏後裔卻能歷經百餘年而不衰,這與其嚴謹的家訓、家教都是緊密相聯的
曾國藩如此重視家訓,第一是因為他是一代大儒、理學傳人。第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他也是一個非常愛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愛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個證明,他說過一句名言,說什麼呢?說「今人都將學問看錯了,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為什麼這樣說呢?還是從家庭小事來破解一下。33歲時,他發了一筆橫財,但是物極必反,引發了他的家庭危機。他在翰林院當翰林。工資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農民家庭,本來就窮。花了血本上了學,端了鐵飯碗了,得往家裡寄錢,他家人多,兄弟九個呀。欠了一屁股的債。他自己過得也是緊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非常拮據。終於時來運轉,開心極了,上半年陞官了,侍講,工資高點。下半年來了肥差,去四川鄉試做主考官,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著呢。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費與資助。考中的得謝師宴呀。沒見過這么多錢呀。一下收入一千幾百兩呀。真高興呀。立刻拿出一千兩寄回老家。寫一封長長的家書。匯報一下這個快樂的人生際遇。最後還提了一下一千兩的用法。「付銀千兩至家,以六百為家中完債及零用之費,以四百為饋戚族之用。」拿出六百還債,剩下四百分給親戚族人,這個想法不說怎麼樣,錢是寄回去的,本應有發言權,寄給父親的,應該是父親決定怎麼花。但他一高興忘了。鄭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計劃。結果,父親看過沒生氣,沒覺得過分,就這樣劃分了。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弟弟們意見大。六九弟氣憤之下,兩人寫信給大哥強烈抗議。甚至說他是沽名釣譽。主要有三條:一是寄錢回來是曾家的錢,不是來路不明,憑什麼給別人?二,六百兩還債,你知道欠多少嗎?剛好一千兩。三,寄錢回來,老爸還在,得他說了算,你這樣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裡?這幾個弟弟是他帶大的,常訓他們,看到信,本會寫信教訓他們,可是這時他寫了更長的家書。這是他有名的一篇。「來書雲,『非有未經審量之處,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語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內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話,想作秀,沒必要做這種事呀。這話重了,尤其在兄弟間。但他說這兩句話,覺得你們說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當時想法有沒有作秀,好象沒有。雖然沒有,對我也是重要的鞭策與提醒。所以我感謝你們提醒我。下邊列舉了他聽說的親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資助也不是不對。還說,我確實失察了,沒想到欠了那麼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還不同意,就聽父親的。最後還有好長,寫看到你們的信,好高興呀。文風與字都有進步。還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課。還說,我最近的修身養性,可以跟你們交流一下。一封長長的家書,出人意料。他在這封家書里是長兄的風采。弟弟們羞愧難當,財務危機安然度過。還有兩點疑問。
不寬裕時,為什麼要堅持拿出一部分來資助族人?倔強的他為什麼如此溫良?他是標準的儒生,號稱朱熹之後理學唯一傳人,修身與平天下間不是斷裂的,最現實的是齊家。家國天下,中國人對家非常重視。家這個字,文化信息豐富。上邊是房子,下邊為什麼是一頭豬呢?寶蓋是陽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給人住的,一是部落會議場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時,遠古最重要的是豬。那時都是野豬,不容易得到。當時家祭,所以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對這個家自然無與倫比的重視。他的家觀念是:
曾國藩認為家庭是人生的根據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性,四分由於家教。」一個人能否有成就,有沒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環境決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決定的小環境就是家庭環境,所以給他們曾家的老屋起了個名字,叫什麼呢?叫八本堂。他們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蓋完之後要題個門匾,現在你去湖南,已經改名叫富厚堂了,後來他兒子曾紀澤改的這名字,原來曾國藩起的叫什麼?八本堂。為什麼呢?他說人生有八件根本:「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是從齊家、治國、平天下各方面說過去的,說了人生的八條根本。

④ 儒林外史 觀後感 要自己寫的 不少於600字

既然寫讀後感,就必寫作者經歷,以之結合,才可感而寫。作者吳敬梓,一個厭惡世俗,憤度全倫的清代文人,身在官場的他,更是看透了不知多少沉浮,多少糾葛,也由此著作了《儒林外史》。

此書以故事的形式,塑造鮮活人物,其故事人物的刻畫代表了作者對封建事態的一定看法。魯迅先生曾評價此書表述的委婉,犀利卻直白,不失為現實主義文學的經典,可見此書的成功。

《儒林外史》讀後感: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最後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後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十分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最後出頭,從他發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痴情一片,像周進哭號著為秀才名分磕頭撞板。

但他們的痴情並不是為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而是純粹的個人陞官發財。還有范進中舉前後判若兩人,中舉前萎縮地向老丈人低頭稱事,中舉後便有了老爺大人們的官腔。

甚至在為母親守喪時,在打秋風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僅僅是中舉,不出兩個月,什麼房產、田地、金銀、奴役,不請自來。

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為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戶來說,也是好處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著性子來,一旦中舉後,因范進發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說:(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戶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餘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還有那些鄉紳,都在第一時刻忙不迭的為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為政府傳播科舉毒推波助瀾。跳出范進的故事。

作者詳細描述了臨死伸著兩指頭,唯恐兩個燈芯廢油的嚴監生和強搶人豬,用雲片糕當葯訛詐船家的嚴貢生兄弟倆作為代表。

綜上所述的人物,無一不受科舉的毒害。事實上不只這些人。還有舉著科舉飯碗的名士們,還有科場屢屢落敗的如看西湖風景都要擠出幾句經典的馬二先生之類的人。

還有佛門弟子,一聽胡屠戶為女婿范進母親做法師,屁滾尿流地立刻安排起來。甚至是賈寶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魯小姐受其父影響只認八股文,什麼都以八股文馬首是瞻。

自己終日練習八股,之後正因丈夫對科舉毫無興趣,終日長嘆。書中充斥著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系。

作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後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

正因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和,並稱其為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述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如今時代不一樣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提及科舉這類的話,也沒有了書中迂腐的現象。但是,我們常常看見家中老人為了讓下下代的認凌晨排隊報課外班。

諸多考生正因中考高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沒有人為了什麼秀才、舉人磕頭撞板,卻有人為碩士、博士不擇手段。很多人拿著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後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4)科舉觀後感擴展閱讀:

《儒林外史》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

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採用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籠士人,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

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程晉芳《文木先生傳》),共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

吳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由於不善於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後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

但他「堅以疾篤辭」(顧雲《吳敬梓傳》),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至晚年,常處於飢寒交迫。這樣的個人經歷,令他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

書名上,「儒林」一詞源出《史記》「儒林列傳」。是「儒者之林」,指學術界等。[6]國史列傳,自然是「正史」,作者專門以「外史」為書名,正是為了作區別。

正如作者的摯友程晉芳在《懷人詩》中所揭示的:「外史記儒林,刻畫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史傳。」

則是作一正統記史之外的的儒林傳記,並且作者有意把書中故事假託發生在明代,以類「正史」,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時代的文人在科舉制度毒害下的厄運。

⑤ 求五篇400字觀後感。

往事悠悠
——讀《朝花夕拾》有感
富有深刻寓意的文章一直是魯迅先生寫文章的宗旨,但是對於《朝花夕拾》這一篇散文,魯迅少了對現實的批判,多了一些趣味,一些回憶,少了《孔乙己》中似懂非懂的封建情潮,多了一些童年時代不可觸及的享受。通過這十篇散文,體現了魯迅先生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和對往事的無盡追憶。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一個舊學老先生的形象躍然紙上;讀《阿長與{山海經}》,勾勒出一個真實,鮮明的農村婦女形象。《藤野先生》中的描寫將藤野先生生活中的馬虎與治學嚴謹形成的強烈對比。而《貓.狗.鼠》中一個神往「老鼠成親」的充滿童趣的我,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捉蟋蟀,捕鳥的頑皮好動的「我」《五猖會》中有著對背不出不準去看會的封建家長制和封建教育不滿和反抗的「我」,以及在《藤野先生》《范愛農》《瑣記》中,則有著苦苦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我」。
《朝花夕拾》語言潔凈優美,親切感人,而且色彩紛呈。有的尖銳辛辣,有的質朴清新,有的精闢,有的機警。讀它,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動,親臨了魯迅先生孩提時代的地方,渲染了真摯感人的悲情氣氛,闡述了身為革命者肩上的重任,啟發了我的愛國熱情。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裡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著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然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裡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裡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則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裡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裡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鍾。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裡與一隻仇貓的敘事。作者與貓的關系和對貓的討厭。這說明魯迅在童年裡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著美好的回憶。
魯迅的童年 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初讀《朝花夕拾》不覺得這像一本名著,反而覺得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閑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常」這一篇章時,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這「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這樣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一定也很貪玩,不過這里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是覺得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含意,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論。
說起《 狗、貓、鼠》 和《 阿長與〈山海經〉》可是我在這半本書最感興趣的文章了。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說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的,也是因為它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我最愛的紅燒魚。不過,如果當時的我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的話,就能和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雖然我平時不太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其實有隻「隱鼠」也不錯啊!可當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的那一段時,感覺真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隱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禍強加在了貓的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山海經>》開始,如今我已不記恨她了。在《阿長與<山海經>》中的她,雖然多嘴,禮節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的內容簡短但不缺乏經典,看來我想讀透這前半本書,還得好好體會、體會!

朝花夕拾讀後感
「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為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二十四孝圖》。
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讓人憑有感觸的。雖是白話文,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初一時學了《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知道《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那個本應該是個快樂的童年卻籠罩在那封建社會里,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於是魯迅要罵,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罵得淋漓盡致,罵得溫和婉轉,罵得你都要很難猜他到底在罵什麼。但柔軟的舌頭在那個時候通常是最傷人的武器,魯迅先生或許也就是利用這一點!
再接觸本學期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讓我感到魯迅先生是一個多麼可愛的人兒。長媽媽這個角色,需要分一為二看待。因為當時封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要在新年的早晨對她說恭喜,然後還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的對「長毛」的故事亂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最喜愛的隱鼠。因此,那時的魯迅對她懷恨在心。
呵呵,這個粗俗、守舊的婦女卻做了些讓人對她要刮目相待的事——賣《山海經》。在長媽媽知道「我」喜歡《山海經》後,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由此,「我」又認為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在這,我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人格。對長媽媽,他說不出敬愛,也說不出仇恨。也許說這是他善良,抑或說這是他憂郁。因為,文字的創造者賦予了文字的內心一種更加深厚的感情。表面或許是你看到的樣子,內在你卻是那麼難琢磨到的。
放開心去想,放開心去看。你會在這本書里,看到另外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只屬於那時侯的魯迅一個人的。讓我們敞開心扉,去體會體會。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狗·貓·鼠》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葯》,《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蘇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凄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葯》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凶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裡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讀《吶喊》有感
《吶喊》是一篇抒情文章,感情真摯,讓人真正感覺到什麼是情感。雖不能與魯迅的《吶喊》相提並論,但也足已感人肺腑。
本文從殘運會開幕式上盲童們演出的一句台詞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想恐怕沒有人會為了一群盲童而提出對大家尖銳的批評。作者盡情地贊頌了盲童的精彩表演,他們企望的夠看見前方。盲人,似乎在「我們」的眼中地位不平等,這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保護他們,因為他的是盲人,我門能否感覺到他們心中的光明,面對一群無助的兒童,你忍心把他們推下萬丈深淵嗎?對於他們一句發自肺腑的話「我看見了」,我們可能不曾聽見,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心可以勇敢的面對一切,他們的舞台雖小,但蓋不住那完整的心靈。換一個角度,如果你是一個殘疾人,你難道不希望他人給你無盡的關愛嗎?他門勇敢地努力奮斗,為得就是明天的燦爛。連殘疾人都敢於做到的難道我們不能嗎?他們出自真心的吶喊裝滿了多少辛酸,但他門仍覺得自己在幸福之中。朋友,你需要認識到你生活在幸福之中,連殘疾人都能感覺到的,難道我們不能嗎?只有你意識到你生活在幸福之中,你才能明白千萬殘疾人的吶喊,才能看見一顆顆炙熱的心``````
殘疾人發自肺腑的吶喊驚醒了每個人,他們讓我們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吶喊》小說集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吶喊》文集卻讓人讀過後盪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裡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凈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復雜,充滿矛盾。他質朴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著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

吶喊》讀後感——自然的身影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葯》,《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蘇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凄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葯》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凶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裡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蘇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魯迅先生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作家。他筆下的三味書屋、閏土、社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這些文章就像小草一樣清新自然。可他的另一本小說集《吶喊》卻像聲聲驚雷,在那個陳腐黑暗的年代喚醒了很多鐵屋子裡的清醒者,讓黑暗的舊社會有了反抗的氣力與希看。《吶喊》是拯救民族,為革命先驅助威的號角,是讓沉睡者覺醒,讓勇士們振奮的戰鼓!

魯迅原本是要學醫拯救病人的生命的。可在那民不聊生、戰火紛飛的年代,手術刀的氣力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把手中的刀換成了拯救國人靈魂的槍。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留意、為新文化運動吶喊助威,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先驅。

開學第一天第一課堂里愛心大使李連傑叔叔說我們這一代的任務是繼續五千年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把它們發揚光大。讓我們祖國不但國富民強而且精神上也要站在世界頂端!

是呀,我們盛唐時期,一走出國門,迎來的都是崇敬羨慕的目光。比如唐僧。外國人一聽說是中國來的,都會贊嘆道:您是大唐來的高僧啊!語氣是多麼崇拜嚮往啊!不像前些年我們往日本。導游不敢給我們發隊帽,他怕我們大聲喧嘩,在外國人跟前丟了中國的臉;還老提醒我們在公共場合不要擁擠、插隊;男同胞上廁所要上前一步可見我們在老外的眼中素質是多麼差啊!是呀,這些年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但精神文明沒有跟上。這就像一個跛腳巨人,是無法跑到世界前列往的!

今天,我也要學學魯迅先生當年吶喊的精神,大聲呼喊: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祖先們深厚優良的文化傳統,接過建設精神文明的大旗,努力學習,為發揚祖國文明而奮斗!來吧,小主人們!讓我們就從現在開始,人人講文明,懂禮貌:向老師敬個禮,向同學問聲好;幫媽媽掃掃地,幫老人捶捶背大家都從小事做起,先管好自己再幫幫別人。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中華民族一定會成為物質精神的巨人,邁著強健的腳步走向世界。加油!

⑥ 大明宮觀後感800字數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學識真是淺薄的夠可以,初聞《大明宮》,還以為是講明朝的一座有名的宮殿,當看了這六集大明宮的紀錄片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錯的是多麼的離譜,大明宮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大抵相當於明清兩代的故宮。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們大都在大明宮居住和處理朝政。大明宮不但代表了唐代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還是唐王朝繁榮鼎盛的象徵。
那麼大明宮是為什麼建成的呢?
我們都知道大唐歷史上有一次非常有名的政變——玄武門之變,事情的起因和經過我們不去討論,因為歷史總是由勝利者去書寫的,但這次政變的結果就是李世民殺了他的兩個兄弟,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退位,李世民繼承帝位,史稱唐太宗。縱觀整個大唐,在我看來,明君不多,但李世民算是一個。在唐太宗的苦心經營下,帝國開始走向興盛之路。大唐在蒸蒸日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部歸順,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帝王被周邊的游牧民族如此尊崇,非常罕見。但李世民內心對此並不滿足,他不僅希望建功立業,而且希望自己有一個孝子的名聲。退位之後的李淵成為太上皇,晚年更是鬱郁寡歡,而當時的皇宮是太極宮。太極宮正處在長安城地勢最低的一塊窪地上。長安的夏天經常下雨,太極宮因此很潮濕。所以唐太宗下令為太上皇營建避暑行宮。新宮殿稱為永安宮,後更名為「大明」。李世民真心希望,「大明宮」可以成全自己的一片孝心。但大明宮尚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修建於是停止。中國歷史上,唐太宗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帝王,他開創了最值得稱道的治世——「貞觀之治」。
唐太宗的下一任繼承者是唐高宗李治,到高宗時代,大唐立國將近半個世紀,經歷了貞觀之治的大唐日益富足,也有能力進行大明宮的建造,為了迅速建成大明宮,國庫劃撥了帝國十五個州的賦稅收入,又停發了長安各級官員一個月的俸祿。這是大唐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建築工程。在中國歷史上,如此宏偉的工程,大概只有秦始皇沒有完工的阿房宮可以相比。次年,大明宮尚未完全竣工,皇室就開始遷入大明宮開始執政了,從此,帝國的權力中心從太極宮轉移到大明宮。
讓我們來看看新建成的大明宮的樣子。大明宮周長約7.6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1]共11個城門,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唐大明宮是中國古代最為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同時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史書記載,唐高宗身體羸弱,患有嚴重的「風」症。期間一直由武皇後武則天執掌政權,武則天曾是李世民的妃子,這也許會讓很多人驚訝,不過我們後面提到的楊貴妃楊玉環還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個兒子的妃子,這也許和李氏一族擁有鮮卑血統並非純正的漢族有關吧。唐高宗去世後,武皇後獨掌大權。公元690年,六十七歲的武皇後在洛陽登上帝位, 世人謂之「武則天。」從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算起,兩百多位帝王統治中國兩千多年,而武則天是其中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統治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洛陽度過的。但她不僅參與修建了大明宮,而且在大明宮開始垂簾聽政。正是在大明宮,武則天逐漸走向權力的頂峰。
武則天離世後,大唐的江山重新回到李氏家族手中。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帝位,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宗。唐玄宗開始改革科舉制。在限制官員數量的同時,大力提高官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在中央和地方官員之間實行輪換制度。帝國還設置了專門的采訪使,對地方各級官員進行有效地監督和考核。經過唐玄宗的勵精圖治,大唐的朝綱煥然一新,一個空前的盛世——開元盛世即將到來。在大明宮皇家生活區,分布著各式各樣的離宮別殿。金鑾殿在太液池的南岸,皇帝經常在這里召見文人墨客。大明宮的西邊有一個夾城,夾城的邊上就是翰林院。大唐最具有才華的詩人李白就是靠賀知章的推薦,憑借自己舉世無雙的才華打動了唐玄宗最終進入了翰林院。在太液池的東邊,有一座梨園。梨園以梨花得名,本來是皇室游樂和休閑的地方。唐玄宗統治期間,梨園逐漸成為帝國的藝術中心。晚年,這位傳奇的締造者——唐玄宗卻開始厭倦權力,沉迷於藝術創作,開始慢慢地疏遠帝國的管理事務。最終導致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雖然最終安史之亂被平定了,但大唐的江山,也開始在風雨中飄搖。後面的「甘露之變」,更是令大唐的政權搖搖欲墜。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點光芒。黃巢的起義軍向長安挺進,大明宮中的唐僖宗逃跑,黃巢的軍隊佔領長安。唐代詩人韋庄親眼目睹了這個繁華都市的命運。「華軒綉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綉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大明宮就此結束了大唐權力中樞的歷史使命。從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宮存世二百二十二年。公元907年,大唐帝國滅亡,立國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他們有包容一切的心態,這樣的大氣是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所沒有的。魯迅曾說,「盛唐之盛,盛在心態。」唐人博大的胸懷註定了大明宮的建築 風格,這是一個亘古未有的宮殿群。這六集記錄片運用現代電腦技術復原了大明宮的雄偉,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大明宮見證了大唐前所未有的榮耀,也目睹了這個大帝國不可逆轉的衰落。大明宮毀滅之後,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那樣的宮殿,再也沒有一個朝代在長安建都。中國文化的中心從此東移。
全片以敘事的口吻娓娓道來那一段令無數人魂牽夢繞的歷史場景。從玄武門之變開始講述了唐朝兩千年的盛衰史,涵蓋了唐朝宮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戰爭生活、娛樂生活等多個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一個王朝曾經多麼的繁華和強大,最終都有滅亡的一天,我們能做的只有把當下的事情做好,讓自己不會後悔。

⑦ 《科舉制的歷史》觀後感500字

大型電視紀錄片《科舉》以寬闊的視野、翔實的史料、生動活潑的形式

⑧ 看完《科舉》這個紀錄片的觀後感

大型電視紀錄片《科舉》以寬闊的視野、翔實的史料、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了中國科舉制度的興革存廢,探索至今懸而未決的科舉起源之謎,揭秘王朝如何嫻熟運用科舉手段,實現「牢籠英才、牧馭天下」的政治訴求;解析鮮為人知、聞所未聞的科舉舞弊,聚焦作弊手段與防弊措施的精彩拉鋸。

紀錄片《科舉》還彰顯了一種成熟的制度背後的重重玄機。學而優則仕,是如何締造古代中國完備的官僚政治體系,並形成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士大夫階層。而科舉制度盛行千年,又為何在晚清走向了窮途末路。

紀錄片《科舉》共分五集,分別為《隋唐煙雨》、《牧馭天下》、《學優則仕》、《道高一尺》和《窮途末路》,每集片長50分鍾。《科舉》跨越戰國、秦漢、隋唐、宋、明、清等多個朝代,戲劇再現經典歷史場面堪稱大視野!大手筆!大製作!

紀錄片《科舉》觀後感

1、 講故事是一種態度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罷廢於晚清,歷時1300多年。如再上溯到其它選官制度存在的春秋、秦漢時期,則時間更為久遠,歷史跨度驚人。而史家記載歷史,大多隻喜歡記述結果,留下的是枯燥無味的大事年表。對於現在每天有無數個網路信息和電視頻道可供選擇的觀眾來說,他們當然不會對這些故紙堆感興趣。

確實,我們的觀眾早已過了觀賞溫飽期,他們不會再像信息匱乏時代那樣,如飢似渴、飢不擇食地吸收信息了。今天的觀眾已進入觀賞精細化時代,不僅要求精神食糧富含營養,更要求色香味俱全,換句話說,也就是故事要講得更好。因此,在《科舉》的創作過程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戲劇、民間故事甚至坊間傳說,我們都如獲至寶。我們用被史界反復論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研究成果,來構築我們的歷史觀,搭建完整的歷史空間,而野史、傳說則作為補充,為歷史空間打開多個另類天窗,以便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歷史。我們相信,無論是寶石還是玻璃,珍珠還是水滴,都可以折射事物,關鍵在於創作者擁有怎樣的世界觀和歷史觀。

舉個例子,《科舉》講述晚清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這段歷史的時候,先是借用了一個坊間傳說,繪聲繪色地描述慈禧太後是如何欽點末代狀元的戲劇性過程,接著再由歷史學家來分析坊間傳說的可疑之處,去偽存真,以正視聽。這樣,既避免了以詐化詐,又讓觀眾從中看到獨裁對科舉公平的踐踏以及王朝對當時局勢的失控,感受到清末撲朔混沌的亂世情態,從另一個側面解讀了這段歷史。

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講故事既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我們對待觀眾的真誠態度。而讓我們學會用故事片的表達方式去拍攝紀錄片,這是上天對我們的豐厚賜予!

2、 再現歷史經典場面

要拍攝一部歷史跨度超過千年的紀錄片,資料奇缺是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除了晚清因西方照相術的發明尚有斑駁信息殘存於影像之中,其它朝代無論是紙質資料還是建築實體,或因江山易幟,毀於戰火,或因歲月風化,無跡可尋。那麼,如何重現漫長的科舉歷史呢?難道我們只能將鏡頭對准那些被歷史瓦礫層層覆蓋的殘跡遺存,作空泛的歷史回望嗎?

情景再現無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比較好的方案之一,從《北方的納努克》到《智人》,再到《凱撒大帝》,紀錄片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舉個例子,關於科舉起源於什麼朝代,至今說法不一。其中一說是科舉起源於漢代的一次日蝕,漢文帝目睹日蝕,驚駭不已,以為是上天譴責帝王無能,於是慌忙下《求賢詔》,讓天下有識之士參加宮廷考試,勝出者封官,幫助帝王治理國家。另有一說是科舉始於隋煬帝偶然的心血來潮,稱隋煬帝為了奪取帝位,長期壓抑性情,故作不好聲伎,以此騙取父親的信任。而一旦即位,本性還原,不僅東征西狩,還設立「進士科」,舉辦全國性的詩歌達人賽,聲色犬馬,窮奢極侈。

如此富有戲劇性的歷史細節,《科舉》又怎能舍棄呢?有一組數據似乎可以說明問題,紀錄片《科舉》共搭建古代場景84個,租用和製作陳設道具一萬余件,動用演員1500餘人次,共拍攝117場情景再現,將經典歷史場面一一再現出來。

當然,我們的情景再現是有態度的,那就是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告訴觀眾,哪些屬於坊間傳說,哪些是當前史界比較認同的說法。

3、 透過「歷史的夾角」

紀錄片《科舉》大約有三分之二篇幅是運用情景再現的方式來表達的。為了傳遞一種沉靜的力量,我們沒有使用目前比較流行的大幅度的、花哨的運動鏡頭,而是運用一些樸素的鏡頭語言,以一種安靜的、凝望的方式去表現歷史。但這么做的風險是,因為你不使用流行語匯,別人就很可能認為你不會使用這些語言。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把故事講得更好。

《科舉》約有八千多個分鏡頭,我要求攝影師和美術師每一個鏡頭都帶前景。這是十分苛刻也是極難做到的要求,甚至在眾多中外紀錄片作品中也是比較罕見的。我說服他們這么做的理由是:希望透過「歷史的夾角」去「偷拍」歷史。歷史空間和我們的現實空間是互不交融的兩個空間,我不認為紀錄片創作者可以肆意闖入歷史空間,驚擾歷史老人的沉睡。我更願意站在層層時間年輪之外,透過「歷史的夾角」去「偷拍」歷史。而前景,就是構成「夾角」的原素。

舉個例子,我們在再現「杯酒釋兵權」的歷史場面時,美術師在四周燃起熊熊爐火,而攝影師則透過爐火去拍攝宋太祖利誘威逼武將們放棄兵權。所有的鏡頭都是透過火光拍攝完成的,這一方面讓酒宴透露出強烈的殺機,另一方面也營造了「隔岸觀火」的效果,讓觀眾可以更冷靜更理性地觀察宋朝初年詭譎莫測的政治風雲。

為什麼斑駁的青銅器躺在博物館里會美輪美奐?因為幽暗的光線,安靜的姿態,以及由防盜玻璃隔出的觀賞距離,這就是「夾角」效應。只有透過「夾角」,鏡頭里的人和景才會更深邃,更神秘,更有質感。

運用情景再現手段拍攝的紀錄片,很容易被人詬病,說拍得像電視劇。確實,不少紀錄片的情景再現實在拍得太直白、太沒有神秘感。幸運的是,從《刺客令》到《北洋軍閥》,從《秘境尋蹤》到《心靈捕手》,再從《大辛亥》到《科舉》,我們團隊拍攝的紀錄片雖然大量運用了情景再現手段,卻很少被指責說拍得像電視劇,原因可能就在於我們找到了「歷史的夾角」。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