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的禮物觀後感
1. 一篇閱讀禮物後的讀後感450字
禮物,是每個來人都收到過自的,但你收到過十年後的禮物嗎?十年後的禮物,那個送禮物的人有可能記得嗎?他又怎麼送到達格妮手中的呢?那就讓我們走進故事中,去感受一下十年後的禮物吧!
這天,十八歲的達格妮要去首都奧斯陸去參加一個音樂會,這個音樂會是她最激動的音樂會。因為,她收到了大音樂家愛德華十年前答應要送給她的禮物,這個禮物是那樣特別,因為這是愛德華嘔心瀝血創作出的音樂——《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他的樂曲會傳遍四方,也就將禮物送給了達格妮。對一個十八歲的少女來說,這是最好的禮物。音樂會結束了,達格妮走到大海邊,對大海說:「生活呀,我愛你!」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深有感受。愛德華雖然聞名遐邇,卻遵守諾言,送給了達格妮這個珍貴的禮物。愛德華之所以要送給達格妮,是因為他希望達格妮能熱愛生活!
愛德華把這個禮物送給了達絡妮,作者把這個故事帶給了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熱愛生活!
2. 2010年春晚聯會作文觀後感
2010年虎年春晚觀後感
還是那麼一個舞台,一年比一年奢侈豪華;還是那麼大量現場觀眾,一年比一年增多;還是那麼靠主觀決定的內容,而且庸俗節目一年比一年增多,等等。可見,央視所謂的創新,也無非就是內容的雅俗共賞,形式的觀眾增多、舞台燈光的豪華奢侈這種錢搭建出來的擺設,無實際意義上的創新。
實際上,春晚談創新已經談了十幾年了,每一次換導演時總會有創新一說,場地的變化試驗過,節目內容的創新試驗過,但從觀眾反饋看並不成功。艾君認為,創新不是信口開河,修修補補,創新要有靈感,創新需要神醫來診斷病因對症下葯,創新要有超前的思維和意識,打破舊的模式來一次完全的革命--
春晚走不出固有套路難現新意
cctv春晚需要形式上來次變革
虎年春晚落於固有俗套急需形式上的革命
企盼已久的虎年春晚,在平平淡淡中落下了帷幕。盡管央視調查又會顯示,觀眾滿意度佔多數,但是網路上、生活中人們的評論不滿呼聲很高。應該說,虎年春晚,包括艾君在內許多觀眾期望值很高,可看後要說感受,無論內容和形式艾君只能是說是依舊--依舊的不是精彩也沒有創新,依舊的而是內容和形式的俗套。
是不是央視春晚質量在下降了呢?是不是央視就沒有出眾的才人了?答案是否定的。艾君認為,其主要原因,20多年來,盡管春晚的內容在不斷創新,但春晚的主體形式卻始終沒有變化;20多年來,社會上各種晚會多如牛毛,人們的欣賞口味、審美意識都在發生著變化,可央視春晚的主體形式、主體內容卻萬變不離其宗。
還是那麼一個舞台,一年比一年奢侈豪華;還是那麼大量現場觀眾,一年比一年增多;還是那麼靠主觀決定的內容,而且庸俗節目一年比一年增多,等等。可見,央視所謂的創新,也無非就是內容的雅俗共賞,形式的觀眾增多、舞台燈光的豪華奢侈這種錢搭建出來的擺設,無實際意義上的創新。
說心裡話,面對著輿論壓力、娛樂多樣化以及各種形式春晚的挑戰,央視春晚該如何走路,如何跳出框框套套,往往成為央視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導演面前的難題。
盡管擔任虎年春晚總導演的金越面對媒體曾經虎視眈眈聲稱要大打創新牌。但創新一詞,人人都會說,說說容易做起來則難。
實際上,春晚談創新已經談了十幾年了,每一次換導演時總會有創新一說,場地的變化試驗過,節目內容的創新試驗過,但從觀眾反饋看並不成功。
艾君認為,創新不是信口開河,修修補補,創新要有靈感,創新需要神醫來診斷病因對症下葯,創新要有超前的思維和意識,打破舊的模式來一次完全的革命。記得1985年左右,艾君曾經寫過一篇春晚創新問題的建議文章認為,如果不在形式上下點功夫,春晚要再鑄造輝煌幾乎是個遙遠的夢想。
春晚到底能不能創新?是不是曾經創造輝煌的春晚已經很難走出禁錮了呢?
艾君在回顧改革開放30年活動中講過,「春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並誕生在文藝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文藝形式中的變異兒。艾君認為,改革開放後伴隨著電視的普及為打造綜合文藝晚會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電視主導了大眾文化的勁勢傳播的時代。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電視的普及發展,如果沒有電視機的普及,或許也就不存在被廣泛認可和引起關注的「春晚」。因此,「春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並誕生在文藝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文藝形式中的變異兒。
3. 亮晶晶這本書的讀後感
讀《亮晶晶》有感
這是一本感人肺腑的書,它描寫了親人之間的感情,血濃於水,因為那絲血緣關系,凱蒂和姐姐有著深厚的感情,她們互相扶持,互相幫助。
凱蒂學會的第一個詞是姐姐教的「基拉——基拉」,日語譯為「亮晶晶」。在搬家以後,因種族異於常人和貧困而受到人們的歧視,是姐姐化解了凱蒂的悶悶不樂,教她用勇氣去面對一切,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可惜,天意弄人姐姐因得了重病而早逝。凱蒂帶著姐姐留下的願望和理想,用姐姐給予她的勇氣和力量,走向了未來...... 這是扣人心弦同時又震撼人心的故事,像我們孩子一樣的調皮與稚氣,卻也不乏詼諧和睿智。甚至,讓人感受到了淡淡的憂傷......
這份親情珍貴無比,如果每個人都像凱蒂和姐姐一樣,那麼,一家人會開開心心的,親情是維系一個家庭的紐帶。「基拉——基拉」,生活只要有了親情,就會亮晶晶。文字中的憂傷,告訴了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家人,不等為時以晚才後悔,才去珍惜
生活是復雜的,但同時又是無比美妙的,任何時候,都要善於從哪怕是最細微的實物上發掘並品味生活的美好。
雖然現在打多數人都是獨生子,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善待我們的父母,十月懷胎,我們打娘胎起,就肩負著一個責任,長大以後,要回報自己的父母。親情,不僅限於兄弟姐妹之間,父母也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們默默付出,我們不能置他們的辛苦不理,我們必須好好做人,因為這才是我們給親人最好的禮物。
4.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課文.題目《十年後的禮物》.課文里有這樣一個人.她叫達格妮·彼內得遜.
有一次達格妮·容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來到了奧斯陸,達格妮·彼得遜第一次參加一個在公園舉行的露天音樂會.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使她沉醉如入夢境.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睜大了眼睛,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那句話:下一個節目是我們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德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 想起來了,在8歲的時候,我見到一個穿著風衣的大人.那個大人准備送給她一個禮物,在十年之後.
這個禮物就是這首歌,這首歌帶給我無比的熱情和勇氣.
5. 求王開嶺《當她十八歲的時候》讀後感
當她十八歲的時候
康·巴烏斯托夫斯基在《一籃樅果》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挪威少女達格妮是一位守林員的女兒,美麗的西部森林使她出落得像水仙一樣清純,像花朵一樣感人。十八歲那年,她中學畢業了,為了迎接新生活,她告別父母,投親來到了首都奧斯陸。
六月的挪威,已進入「白夜」季節,陽光格外眷戀這個童話般的海灣,每天都賴著不走。
傍晚,達格妮和姑母一家在公園邊散步。當港口邊那尊古老的「日落炮」響起時,突然飄來了恢宏的交響樂聲。
原來公園在舉行盛大的露天音樂會。
她擠在人群中,使勁地朝舞台眺望,此前,她還從未聽過交響樂。
猛然,她一陣顫動,報幕員在說什麼?她揪住姑母的衣服,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下面,將演奏我們的大師愛德華·葛里格的新作……這首曲子的獻辭是: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
達格妮驚呆了。這是給自己的?為什麼?
音樂響起,如夢如幻的旋律似遙遠的松濤在蔚藍的月夜中洶涌,漸漸,少女的心被震撼了,她雖從未接觸過音樂,但這支曲子所傾訴的感覺、所描述的景象、所傳遞的語言……她一下子就懂了它!那裡有西部大森林的幽靜、清脆的鳥啼、黎明的霧、露珠的顫動、溪水的流唱、松軟的草地、牧童和羊群,雲雀疾掠樹葉的聲音,還有一個拾樅果的小女孩顫顫的身影……她被深深感動了,隱約想起了什麼。
十年前,她還只是個滿頭金發的小丫頭。
深秋的一天,小女孩挎著一隻小籃子,在樹林里撿拾樅果。一條幽靜的小路上,她突然看見一個穿風衣的陌生人在散步,看樣子是從城裡來的,他望見她便笑了……他們成了好朋友,陌生人非常喜歡她,幫她摘樅果,采野花,做游戲……最後,陌生人一直把她送回家。就要分手了,她戀戀不舍地望著他:我還能再見到您嗎?陌生人也有些惆悵,似乎在想心事,末了,他突然神秘一笑:「謝謝你,美麗的孩子,謝謝你給了我快樂和靈感,我也要送你一件禮物——不,不是現在,大約要十年以後……記住,十年以後!」
小女孩迷惘著用力點點頭。
時光飛逝,森林裡的樅果熟了一季又一個季,那位陌生人沒有再來……她想,或許大人早就把這事給忘了吧。
小女孩也幾乎把這事給忘了。
此刻,達格妮什麼都明白了。那曾與自己共度一個美好秋日的,就是眼前曲子的主人:尊敬的大師愛德華· 葛里格先生。
音樂降落時,少女流淚流滿面,她竭力剋制住哽咽,彎下身子,把臉頰埋在雙手裡。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
演出結束了,達格妮再也抑制不住激動,她像一隻羞紅的小鳥,朝著海灘拚命跑去,似乎只有大海的胸懷,才能接納內心的澎湃。
在海邊,在六月的白夜,她大聲地笑了……
巴烏斯托夫斯基如此評價道:「有過這樣笑聲的人是不會丟失生命的!」
最初讀到這個故事,我立即被它的美強烈地攝住了。被大自然的美,童年的美,少女的美,尤其被它通體洋溢的那股幸福感,旋渦一樣的幸福……(後來我才知,大師賦予這首曲子的主題,恰恰就是「女孩子的幸福」)
這樣的經歷,對一個孩子的靈魂將產生多麼高貴的影響啊!少女明亮的笑聲中包含了多麼巨大的憧憬,多少對生命的信心、感激和熱愛……誰也不會懷疑,這個幸運的少女會一生勇敢、善良、誠實……她會努力報答這份禮物,她要對得起它,不辜負它!她決不會墮落,決不會庸俗,決不會隨波逐流……她會用一生來追求美,她會在很久以後的某個夜晚,深情地將這個故事講給子孫聽。她會在彌留之際,在同世界告別的時候,要求再聽一遍那支曲子……
後代也將像她一樣熱愛這支曲子。和她一樣,他們是不會丟失生命的。
一切美好得不可思議!
這是我所知道的,由音樂送出的最爛漫的花籃,最貴重的成年禮。而達格妮,也是世上最幸福和幸運的少女。
(收自《精神明亮的人》)
[解題]
提起王開嶺的散文,人們往往首先提到《為何我們沒有自己的大師級》、《我們能發出那個聲音嗎》、《俄羅斯課本》、《是「國家」錯了》、《一個人的遭遇》等膾炙人口的篇章,贊美他那深刻的批判和憂憤的吶喊。然而,如果只是把王開嶺看作一個批判型的作家,肯定是片面的,因為他雖然對黑暗和窒息有深刻的感受,並且因此而成為一個緊鎖眉頭的思索者,但他同時也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這兩句詩也可以作為王開嶺的寫照。他有對黑暗、污濁的深刻感受和思考,有憤怒也有吶喊,但更為獨到也更值得注意的,卻是於精神暗夜中對光亮的尋找。應該說,他是一個痛苦的思想者,又是一個為人們摘取星光和傳遞溫暖的人。
王開嶺的寫作大多建立在閱讀基礎上,閱讀是一種尋找,寫作則是一種推薦。尋找精神暗夜的燈光,是因為知道沒有星光的夜空是多麼無聊,沒有光亮的生存是多麼可怕。他努力尋找人類文明遺產中那些當代中國人所緊缺的火種,通過自己的思考將其吹旺,以動人的筆墨呈現出來,以此燭照我們早已習慣的愚暗。在他關注的這些遺產中,有奧威爾、茨威格、昆德拉、哈維爾、索爾仁尼琴等那些「勇敢的心」,有華盛頓等人所承載的現代文明精華,也有人類應有的精神之美和心靈之美。王開嶺多角度地審視人類成長的精神軌跡,尋找那些能把人從黑暗中解救出來的光亮和溫情,其發現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比如,終日埋頭寫作卻每天必需「按時看日出」的福樓拜,在戰場上「決不向提著褲子的人開槍」的奧威爾,等等。《當她十八歲的時候》所給予讀者的,則是一麴生活的贊歌,一份富於震撼力的美好。
18歲的少女達格妮·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而來到首都奧斯陸,晚上到公園散步。公園正在舉行一個露天音樂會。美妙的旋律使她沉醉,但更讓她沉醉的是她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樂曲《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達格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演奏開始了,那的確是大音樂家愛德華的作品,的確是獻給她的禮物。她想起來了,那是在她8歲的時候,音樂家愛德華曾經來到西部森林,獨自漫步在幽靜的林間,他們相遇了,並且成了朋友,分手時愛德華說過要在十年後送給她一件禮物。
這份禮物的確珍貴。它使達格尼感到了這個世界的美好,使她對生活心存感激,使她更加熱愛生活。眾所周知,一個夢想,一個承諾,可能讓人在期待中走過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尤其是青春少女,夢的天空本來純潔而又美麗,卻常常會因為美麗的諾言最終成為謊言而使內心改變了顏色。愛德華的禮物使達格妮充滿幸福而感謝生活,王開嶺重新講述這個故事,則是讓更多的人看到生活中的美好,提醒我們怎樣尊重和愛護美好,怎樣使這個世界更美好。
[王開嶺作品集錄要]
《激動的舌頭》,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
《黑夜中的銳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有毒的情人》,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跟隨勇敢的心》,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
《精神自治》,台海出版社,2004年
《精神明亮的人》,書海出版社,2009年
《古典之殤:紀念原配的世界》,書海出版社,2010年
《當年的體溫》,書海出版社,2011年
《當她十八歲的時候》,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親愛的燈光》,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每一個故鄉都在消逝》,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作者自述]
論資質和學識,我太匱乏太貧瘠,更談不上睿智或深刻。之所以在苦苦支撐生存的隙間,擠出一點靈魂的膽汁,那是因為我覺得生命要有尊嚴,再卑微也要有尊嚴,再貧賤也要自由地表達意志,再伶弱也要抗拒那些強加於己的東西。
——《激動的舌頭·後記》,《激動的舌頭》,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
我想尋找那些被大雪吞沒的人的影子,他們冷得發抖的工作,那僵紫得說不出話的嘴唇,那快要被遺忘、被「人工」打掃干凈的生命轍印……為了打撈和紀念,我選擇了讀書的方式。其實更是推薦的方式。願你們在合上這本薄冊子之後能踏上真正的書梯,能與偉大的「他們」會師。
——《跟隨勇敢的心·前言》,《跟隨勇敢的心》,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
你提到我那本閱讀札記《跟隨勇敢的心》,不錯,正像自序所說,這是我深夜精神私奔、與大師對話的結果,也記載了我青春歲月的心路,當時我客居在一個小城,大運河邊,很閉塞,很安靜,我的家當是幾紙箱書,那是我唯一的人生行李。在那兒,我度過了最重要的讀書時光,那時候,感覺白天很小,夜晚很大,因為一亮燈,紙箱一打開,時空即變了……
——《讀書,最美好的生命舉止》,《當她十八歲的時候》,海天出版社2011年
[評論摘要]
他在一個措詞不清的黃昏里具有罕見的說是與不是的堅決與徹底的能力,他在一個虛無主義的沙漠中以峭拔的姿態和鋒利的目光守護著美與良心。
——王剛:《王開嶺:鋒棱的瘦骨》,《中華讀書報》2000年8月9日。
王開嶺的文章是以生命體驗的深刻與思想的銳利取勝的,而他的表達卻是文學的,充滿了詩意,這兩者的結合產生了一種震撼力。
——錢理群:《喜讀「新青年文叢「》,《書屋》2000年第6期。
在今天這個塵囂日上的商業時代,是怎樣的使命感使得這顆年輕的靈魂如此沉重,充滿了懷疑的精神與批判現實的力量?又是怎樣的責任心使他自願承擔起如此深刻的思想重負,獨自堅守著精神良知的家園去表達如此悲愴的生命血性?
——王淼:《一本真正的書會讓人感到沉重》,《書評周刊》2003年第1期。
一本書,讓我看到了一個智者,一位詩人,一顆良心,一個浪漫而冷峻的同時代人。這樣一個夜晚,攜上這樣一本書,與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歡愉和春天的臨近。
——吳散人:《閱讀的盛宴》,《精神明亮的人》,書海出版社2009年
6.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和孩子一起閱讀欣賞《十年後的禮物》已經好多天了。此短文實在讓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其間記敘的是大音樂家愛德華用一曲《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實踐了十年前的諾言。達格妮聽了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與幸福,面對大海高聲說:「生活啊!我愛你——」
孩子說這禮物的確珍貴,作為大音樂家能對一個素不相識的8歲小姑娘如此信守諾言,還有什麼比它更珍貴呢?他們說如果有哪個自己心底的明星為自己獻歌一定會激動得暈倒。我說當年的達格妮也給了愛德華創作的靈感。於是他們想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不也是窮兄妹倆的對話促動了他,而後成就了這偉大的曲子嗎?他們又概括出大音樂家往往喜歡獨自漫步在幽靜的林間、河畔尋找他們的創作靈感。
文章的結構安排,情節描述也非常有亮點。以達格妮參加音樂會時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沉浸到樂曲中去了」,「她明白了」,自然引出十年前的那件事。「當她漸漸成長的時候,有時會微笑著想起這次相遇,期待著那件禮物……」當那麼厚重的禮物收到時她包容在幸福里,以至於不知道應該怎麼感謝上蒼對她的厚愛。
誠信我們現在說得很多,提得很高。然而,學生能真正感受到誠信確實不易。
很多的時候,不經意間一句輕輕的承諾,就讓人在期待中心甘情願地等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尤其是對愛做夢的青春少女。從花季走來,曾經有那麼一個美麗的諾言如海市蜃樓般在生命中出現過,然而十年過後,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事事休,悲哀地發現諾言再也無法實現,記載它的只有曾經拭擦過的淚滴。
窗外的雨聲驟然間停了,寧靜中讓我清醒。一心在寫教學日記,寫著寫著文筆又劃出了軌道,就如這場突然落下又突然停息的雨。當我讀完這故事,我沒孩子那份激動、嚮往與雀噪。震撼我的還是那個「十年」。把十本日歷堆積在一起誰能輕易把它掂起?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課文.題目《十年後的禮物》.課文里有這樣一個人.她叫達格妮·彼得遜.
有一次達格妮·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來到了奧斯陸,達格妮·彼得遜第一次參加一個在公園舉行的露天音樂會.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使她沉醉如入夢境.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睜大了眼睛,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那句話:下一個節目是我們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德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 想起來了,在8歲的時候,我見到一個穿著風衣的大人.那個大人准備送給她一個禮物,在十年之後.
這個禮物就是這首歌,這首歌帶給我無比的熱情和勇氣
7. 求《忠犬八公》的影評要求800字,急急!!
影片是以平淡的方式來敘述這個故事,沒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劇情,有的只是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溫情片段。
有人說八公會忽然去撿球是因為主人忽視了它,這只是它討好主人的一種方式而已,與什麼預感主人會離開無關。可我卻更願意相信,這是八公與主人間的微妙聯系。為什麼它會那麼反常,不願意送主人去車站,甚至對著他不停地吠叫,更令人驚訝的是,訓練了那麼久都不肯去撿球的它,居然主動將球送至主人的手中,並乖乖地將球撿回。
「等有一天它會給你撿球的時候,一定有什麼特殊的理由」
是的,八公感覺到了。它感覺到他的主人這一去或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所以它用它,一隻狗所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挽留它的主人。
遺憾的是,老教授沒能懂得八公反常的原因,他只是為八公的第一次撿球而異常興奮。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八公撿球,但也是最後一次。最終,老教授還是踏上了啟程的列車,卻再也不能搭乘上那輛回程的列車。
老教授走了,但八公不明白,它還是像往常一樣,在同樣的時間,來到車站,在同樣的位置上,等待著老教授的歸來。
雖然它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歸,但是在每天的那個時刻,八公總會蹲坐在老地方,等待他的主人像往常一樣,在五點零五的時刻,推開車站的大門,親切地叫它「八公」,並慈愛地摸摸它的頭。
可是,對不起,八公,你的主人永遠不會回來了。
我難以置信,一隻狗可以忠誠到用它的一生來等待他的主人。
你可知,十年是什麼樣的概念,它或許只佔取你人生的幾分之一,但十年,是狗的一生!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詮釋了什麼是忠誠,什麼是愛。
當十年後教授的妻子歸來,她看到八公的一霎那,她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她哽咽地對八公說「你居然還在等」「我陪你等下一班車」時,我的眼淚,瞬間落下。
最令我動容的是影片的最後,八公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他卻在風雪之中毅然選擇走向車站。依舊是那個位置,它趴在那兒,有些疲憊的,緩緩地閉上了自己的雙眼,恍然間,它彷彿看見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樣,推開車站的大門,對它說「八公,我們回家」……真好,八公,你終於等到他了。
寫這么長長的影評不為什麼,只是被感動了,真的很好,在這個年代,還能有這么一部影片,能觸動我的心靈。
再加一段話:
其實在影片中還有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話。那是老教授的外孫問她外婆「外公是在哪裡發現八公的?」時,老教授妻子的回答「實際上是八公發現外公的」。
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句話讓我發愣了很久。
茫茫人海中,唯獨發現了你,這是一種怎樣的緣分在牽扯著他們走進彼此的世界。
這部影片,我不敢再看第二遍,我怕我會再次淚流滿面。只要一想起影片,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八公在車站門口苦苦等待的鏡頭,就算這樣,我的眼眶也總會在回想中逐漸濕潤。
8. 王開嶺的《十八歲》作品讀後感500字
南開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史教材之一《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評》修訂並改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散文部分增補王開嶺一篇——
王開嶺(1969- ),男,山東滕州人,現為中央電視台編輯。1987年考入曲阜師范大學政治系,在校期間即在《人民文學》發表詩作。大學畢業後從事中學教育,同時開始散文寫作。作品結集有《激動的舌頭》、《精神自治》、《跟隨勇敢的心》、《古典之殤》、《精神明亮的人》等。
當她十八歲的時候
康·巴烏斯托夫斯基在《一籃樅果》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挪威少女達格妮是一位守林員的女兒,美麗的西部森林使她出落得像水仙一樣清純,像花朵一樣感人。十八歲那年,她中學畢業了,為了迎接新生活,她告別父母,投親來到了首都奧斯陸。
六月的挪威,已進入「白夜」季節,陽光格外眷戀這個童話般的海灣,每天都賴著不走。
傍晚,達格妮和姑母一家在公園邊散步。當港口邊那尊古老的「日落炮」響起時,突然飄來了恢宏的交響樂聲。
原來公園在舉行盛大的露天音樂會。
她擠在人群中,使勁地朝舞台眺望,此前,她還從未聽過交響樂。
猛然,她一陣顫動,報幕員在說什麼?她揪住姑母的衣服,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下面,將演奏我們的大師愛德華·葛里格的新作……這首曲子的獻辭是: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
達格妮驚呆了。這是給自己的?為什麼?
音樂響起,如夢如幻的旋律似遙遠的松濤在蔚藍的月夜中洶涌,漸漸,少女的心被震撼了,她雖從未接觸過音樂,但這支曲子所傾訴的感覺、所描述的景象、所傳遞的語言……她一下子就懂了它!那裡有西部大森林的幽靜、清脆的鳥啼、黎明的霧、露珠的顫動、溪水的流唱、松軟的草地、牧童和羊群,雲雀疾掠樹葉的聲音,還有一個拾樅果的小女孩顫顫的身影……她被深深感動了,隱約想起了什麼。
十年前,她還只是個滿頭金發的小丫頭。
深秋的一天,小女孩挎著一隻小籃子,在樹林里撿拾樅果。一條幽靜的小路上,她突然看見一個穿風衣的陌生人在散步,看樣子是從城裡來的,他望見她便笑了……他們成了好朋友,陌生人非常喜歡她,幫她摘樅果,采野花,做游戲……最後,陌生人一直把她送回家。就要分手了,她戀戀不舍地望著他:我還能再見到您嗎?陌生人也有些惆悵,似乎在想心事,末了,他突然神秘一笑:「謝謝你,美麗的孩子,謝謝你給了我快樂和靈感,我也要送你一件禮物——不,不是現在,大約要十年以後……記住,十年以後!」
小女孩迷惘著用力點點頭。
時光飛逝,森林裡的樅果熟了一季又一個季,那位陌生人沒有再來……她想,或許大人早就把這事給忘了吧。
小女孩也幾乎把這事給忘了。
此刻,達格妮什麼都明白了。那曾與自己共度一個美好秋日的,就是眼前曲子的主人:尊敬的大師愛德華· 葛里格先生。
音樂降落時,少女流淚流滿面,她竭力剋制住哽咽,彎下身子,把臉頰埋在雙手裡。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
演出結束了,達格妮再也抑制不住激動,她像一隻羞紅的小鳥,朝著海灘拚命跑去,似乎只有大海的胸懷,才能接納內心的澎湃。
在海邊,在六月的白夜,她大聲地笑了……
巴烏斯托夫斯基如此評價道:「有過這樣笑聲的人是不會丟失生命的!」
最初讀到這個故事,我立即被它的美強烈地攝住了。被大自然的美,童年的美,少女的美,尤其被它通體洋溢的那股幸福感,旋渦一樣的幸福……(後來我才知,大師賦予這首曲子的主題,恰恰就是「女孩子的幸福」)
這樣的經歷,對一個孩子的靈魂將產生多麼高貴的影響啊!少女明亮的笑聲中包含了多麼巨大的憧憬,多少對生命的信心、感激和熱愛……誰也不會懷疑,這個幸運的少女會一生勇敢、善良、誠實……她會努力報答這份禮物,她要對得起它,不辜負它!她決不會墮落,決不會庸俗,決不會隨波逐流……她會用一生來追求美,她會在很久以後的某個夜晚,深情地將這個故事講給子孫聽。她會在彌留之際,在同世界告別的時候,要求再聽一遍那支曲子……
後代也將像她一樣熱愛這支曲子。和她一樣,他們是不會丟失生命的。
一切美好得不可思議!
這是我所知道的,由音樂送出的最爛漫的花籃,最貴重的成年禮。而達格妮,也是世上最幸福和幸運的少女。
(收自《精神明亮的人》)
[解題]
提起王開嶺的散文,人們往往首先提到《為何我們沒有自己的大師級》、《我們能發出那個聲音嗎》、《俄羅斯課本》、《是「國家」錯了》、《一個人的遭遇》等膾炙人口的篇章,贊美他那深刻的批判和憂憤的吶喊。然而,如果只是把王開嶺看作一個批判型的作家,肯定是片面的,因為他雖然對黑暗和窒息有深刻的感受,並且因此而成為一個緊鎖眉頭的思索者,但他同時也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這兩句詩也可以作為王開嶺的寫照。他有對黑暗、污濁的深刻感受和思考,有憤怒也有吶喊,但更為獨到也更值得注意的,卻是於精神暗夜中對光亮的尋找。應該說,他是一個痛苦的思想者,又是一個為人們摘取星光和傳遞溫暖的人。
王開嶺的寫作大多建立在閱讀基礎上,閱讀是一種尋找,寫作則是一種推薦。尋找精神暗夜的燈光,是因為知道沒有星光的夜空是多麼無聊,沒有光亮的生存是多麼可怕。他努力尋找人類文明遺產中那些當代中國人所緊缺的火種,通過自己的思考將其吹旺,以動人的筆墨呈現出來,以此燭照我們早已習慣的愚暗。在他關注的這些遺產中,有奧威爾、茨威格、昆德拉、哈維爾、索爾仁尼琴等那些「勇敢的心」,有華盛頓等人所承載的現代文明精華,也有人類應有的精神之美和心靈之美。王開嶺多角度地審視人類成長的精神軌跡,尋找那些能把人從黑暗中解救出來的光亮和溫情,其發現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比如,終日埋頭寫作卻每天必需「按時看日出」的福樓拜,在戰場上「決不向提著褲子的人開槍」的奧威爾,等等。《當她十八歲的時候》所給予讀者的,則是一麴生活的贊歌,一份富於震撼力的美好。
18歲的少女達格妮·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而來到首都奧斯陸,晚上到公園散步。公園正在舉行一個露天音樂會。美妙的旋律使她沉醉,但更讓她沉醉的是她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樂曲《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達格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演奏開始了,那的確是大音樂家愛德華的作品,的確是獻給她的禮物。她想起來了,那是在她8歲的時候,音樂家愛德華曾經來到西部森林,獨自漫步在幽靜的林間,他們相遇了,並且成了朋友,分手時愛德華說過要在十年後送給她一件禮物。
這份禮物的確珍貴。它使達格尼感到了這個世界的美好,使她對生活心存感激,使她更加熱愛生活。眾所周知,一個夢想,一個承諾,可能讓人在期待中走過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尤其是青春少女,夢的天空本來純潔而又美麗,卻常常會因為美麗的諾言最終成為謊言而使內心改變了顏色。愛德華的禮物使達格妮充滿幸福而感謝生活,王開嶺重新講述這個故事,則是讓更多的人看到生活中的美好,提醒我們怎樣尊重和愛護美好,怎樣使這個世界更美好。
9.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和孩子一起閱讀欣賞《十年後的禮物》已經好多天了。此短文實在讓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其間記敘的是大音樂家愛德華用一曲《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實踐了十年前的諾言。達格妮聽了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與幸福,面對大海高聲說:「生活啊!我愛你——」
孩子說這禮物的確珍貴,作為大音樂家能對一個素不相識的8歲小姑娘如此信守諾言,還有什麼比它更珍貴呢?他們說如果有哪個自己心底的明星為自己獻歌一定會激動得暈倒。我說當年的達格妮也給了愛德華創作的靈感。於是他們想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不也是窮兄妹倆的對話促動了他,而後成就了這偉大的曲子嗎?他們又概括出大音樂家往往喜歡獨自漫步在幽靜的林間、河畔尋找他們的創作靈感。
文章的結構安排,情節描述也非常有亮點。以達格妮參加音樂會時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沉浸到樂曲中去了」,「她明白了」,自然引出十年前的那件事。「當她漸漸成長的時候,有時會微笑著想起這次相遇,期待著那件禮物……」當那麼厚重的禮物收到時她包容在幸福里,以至於不知道應該怎麼感謝上蒼對她的厚愛。
誠信我們現在說得很多,提得很高。然而,學生能真正感受到誠信確實不易。
很多的時候,不經意間一句輕輕的承諾,就讓人在期待中心甘情願地等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尤其是對愛做夢的青春少女。從花季走來,曾經有那麼一個美麗的諾言如海市蜃樓般在生命中出現過,然而十年過後,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事事休,悲哀地發現諾言再也無法實現,記載它的只有曾經拭擦過的淚滴。
窗外的雨聲驟然間停了,寧靜中讓我清醒。一心在寫教學日記,寫著寫著文筆又劃出了軌道,就如這場突然落下又突然停息的雨。當我讀完這故事,我沒孩子那份激動、嚮往與雀噪。震撼我的還是那個「十年」。把十本日歷堆積在一起誰能輕易把它掂起?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課文.題目《十年後的禮物》.課文里有這樣一個人.她叫達格妮·彼得遜.
有一次達格妮·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來到了奧斯陸,達格妮·彼得遜第一次參加一個在公園舉行的露天音樂會.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使她沉醉如入夢境.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睜大了眼睛,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那句話:下一個節目是我們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德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 想起來了,在8歲的時候,我見到一個穿著風衣的大人.那個大人准備送給她一個禮物,在十年之後.
這個禮物就是這首歌,這首歌帶給我無比的熱情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