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看我不是潘金蓮觀後感

看我不是潘金蓮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3-01 18:13:46

1. 作為一名軍人怎麼寫我不是潘金蓮的觀後感

我看完了由馮小剛導演、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這這部電影將主人公李雪蓮上訪20年的酸甜苦辣描繪得淋漓盡致、形象生動、入木三分。

李雪蓮上訪20年,她周圍的人也懷著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真想幫他,但大多的是想借著李雪蓮的大腿搓麻繩,有的明哲保身,有的想色要官圖財,有的炫耀領導水平,有的因此丟了烏紗帽。就連李雪蓮上吊時,果園的主人也跟著她,讓她去鄰居家的果園上吊,打掉自己的競爭對手。

可以說,《我不是潘金蓮》在某種程度上是眾多信訪人的一個縮影。

信訪其實是個名詞,到現在為止也是個名詞。信訪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所謂信訪,就是人們群眾來信來訪。

信訪工作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接待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幫助他們解決各種訴求,解決不了的轉達給其他部門解決。用一句洋氣話說,就是化解矛盾解決訴求。

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其實很正常。經濟發展越深入,法治建設越全面,人們的各種訴求也越來越多,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維權意識越強,信訪意識也越強。

人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對待,覺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感到冤屈,或者是看不下去某些部門、人員的作為,或者是向黨委政府和有關機關寫信或者到黨委政府和有關機關申訴、控告、舉報等,希望得到解決。

有時候,某種訴求能得到及時解決,有時候某種訴求得不到解決,甚至永遠也得不到解決。還有些訴求,只要努努力、使使勁、用用心,就能解決。

中國人有時候很倔但很講理,他們不怕窮不怕吃苦,就怕輸理丟面子,信訪的理由有時也很簡單。《我不是潘金蓮》中的李雪蓮20年上訪的理由很簡單,其一是一件事,想證明「離婚是假的」,後來變成一句話,只要其前夫承認是假的就行;其二是一句話,前夫說她是潘金蓮,她為「我不是潘金蓮」討說法。

於是,解決不了滿足不了自己訴求的那些人就不斷地信訪、不停地上訪。

慢慢地,信訪成了動詞。有的人開始相信信訪、迷信上訪了;也有的人害怕信訪、拒絕信訪了。甚至只剩下「訪」,沒有「信」,不再信來信往,直接人來人往了。

相信信訪、迷信上訪,是因為嘗到或者看到了別人信訪上訪帶來的好處,有的因為信訪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處,甚至可以藉以要挾有關部門。

有的人害怕上訪、排斥上訪,是因為信訪已經成為考核政績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到自己的前途命運;有的人害怕上訪、排斥上訪,是因為自己沒有錯,覺得自己理直氣壯;有的人害怕信訪、排斥信訪,有錯不想承認,寧錯不彎腰,甚至連一句軟話也不說。無形之中,加劇了信訪。

應當看到,信訪的根源在於有些人員和部門無視或者漠視群眾利益,沒有依法依規辦事,作風簡單粗暴造成的。

解決信訪說簡單也簡單。中國人很講理。只要實事求是,明確是非,該認錯的認錯,該糾正的糾正,該道歉的道歉,該追究責任的就追究責任,特別是有些國家工作人員和部門要敢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把信訪引導到依法依紀解決的軌道上來,信訪的群眾肯定會信服。

願信訪的人越來越少。

2. 《我不是潘金蓮》豆瓣影評:這電影到底想表達啥

不談感動 但講幽默

文/夢里詩書

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的改編,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不僅呈現著一場用黑色幽默所寫實的現代官場現形記,而對三種不同畫幅的善用,更使電影在觀感上呈現出一種別具一格的意蘊,可以說馮式喜劇的魅力在這部電影中即有著延續也有著創新。

圓形、正方形、寬銀幕三種不同畫幅的善用,成為了電影一道鮮明的亮點,在主人公李雪蓮故事所發生的地方,電影採用了圓形畫幅,這一占據了絕大多數時間的畫幅,不僅形成了一種對人物和內心的聚焦,契合電影水墨丹青般的質感,也使電影仿若一場唯美的畫卷,而當李雪蓮上訪進京的時候,電影又採用了方形畫幅體現法制社會的天圓地方,李雪蓮不再告狀,回憶新生活的時候,畫符也變回了正常的寬銀幕,體現主人公對執念的放下,這使《我不是潘金蓮》在頗具意境之美的同時又做到了與人物劇情的高度契合。

電影劇情上以一個假離婚不料被丈夫假戲真做,還污衊為「潘金蓮」的女人李雪蓮為展開,她為了去還自已清白,執拗不肯妥協的四處告狀希望各級官員給她幫助,但電影中的官員,看似在幫助她試圖去解決問題,但實則只是明哲保身的求和諧求穩定,甚至阻撓她繼續上訪,以此所引發的諸多黑色幽默在逗人捧腹的同時。也令電影的深度從一個情感糾葛的故事轉化成了一場將矛頭直指體制,極具諷刺意味的現代官僚主義現形記。

在看這部作品的同時,其不經會令人聯想到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雖然不論是從拍攝手法,還是從構思形式來說,《我不是潘金蓮》都顯得更勝一籌,但從故事的根本來看,李雪蓮或許很可憐,但她所做的種種卻並不值得認可,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種《秋菊打官司》那源於對公平正義的堅守,在法律對她不利的時候,她選擇了鑽空子,假離婚,而當被騙了,又希望法律能給她以幫助,甚至偏執的想利用他人幫自已殺人,如若並非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那麼這個故事又應該走向何處?以如此手法所形成的官場諷刺,並無從反襯小人物的苦難與對正義公知的告解。

雖然電影在感情上很難給人以何般真摯的動容,但我更願意相信馮小剛這次已然在嚴苛的審核制度下做到了極致,對比如今浮誇盛行的中國電影,不談感動,但講幽默的這場官場現形記仍顯得如此彌足珍貴。

3. 你怎麼看《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

11月18號,也就是昨天,馮小剛的最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小格期待已久,開心地買了早場票,幫你們先鑒定了一把。

在140分鍾觀影結束後,小格想說,雖然並不贊同「《我不是潘金蓮》是馮小剛最好的電影」這種粗暴的說法,但是電影絕對值得一看。包括前期宣傳中反復提到的圓形畫幅和范冰冰的演技爭議,看完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張嘉譯、於和偉、李宗翰、劉樺、高明、還有李晨(壞笑),裡面能說的男演員太多了!!!你們自己去認臉吧TT-TT(噗通一聲跪下了)

4. 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我不是潘金抄蓮》是一部嚴肅的現代「官場現形記」,明線是李雪蓮的上訪,探討的其實是官司背後的生活邏輯。電影基本尊重了原著的故事和細節,尤其承襲了原著的黑色幽默風格,范冰冰演村婦惟妙惟肖,眾男星戲份不多但表現亮眼

5. 你怎樣評價《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影片

影片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被丈夫污衊為「潘金蓮」的女人版,在十多權年的申訴中,堅持不懈為自己討公道的故事!


6. 對於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應該如何評價

《我不是潘金蓮》這本書有三個部分,前面兩章都是序言,最後一章是正文,很簡短也有一個很簡短的名字:玩呢。我特別欣賞劉震雲的幽默之處,不低俗,用看似荒誕的情節和寫作手法引人發笑,別具一格。小說與電影情節基本一致,先來說說幾個我重點注意到電影不同於小說的部分:

1. 小說中官員以及其他群眾對李雪蓮的態度是更加惡劣的,而電影中官員對待李雪蓮只是沒有耐心,並沒有發展到言語攻擊她這么嚴重。

2. 李雪蓮和趙大頭在小說里去的是山東泰山而不是安徽黃山,小說中的李雪蓮在出行前就想通了,因為她的牛死了,經過趙大頭的勸解倆人一同東去了泰山。

3.電影中的結尾是史縣長多年後偶遇李雪蓮後敞開心扉的談話,而相比小說之下電影的結尾的確過於潦草。老史全名史為民,正是當年被撤職的縣長。


對於劇情的問題,官僚主義的問題,我就不做評論了。因為我對原著是敬重的,縮短成兩個小時變成劇本必有不足。無論你對某個角色抱有任何看法,it doesn't matter.每個人都有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一個電影的劇情並不需要天衣無縫,需要的就是給觀眾帶來感觸和想像的空間。劇情和標題相映起來十分諷刺,李雪蓮自始至終都沒有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所有的跑題都是有緣由的。

7. 如何評價《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

馮小剛導演復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制,依然使出每次必使的互撕的招數。


8. 看完《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有何感想

看完這部電影,感觸挺深。可以說反映了很多的社會問題,也反映了家庭的問內題。
首先說社會問題,人與人之容間相互利用,基層領導幹部濫用職權,遇到事情不去處理,而是躲起來,不是以一種解決問題的態度來關心人民群眾。法院辦事只能根據證據辦事,既然領了離婚證,那就是離婚了,所以法院也沒干錯事。所以有的時候就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那李雪蓮其實是一個矛盾體,因為她自己說是假離婚,但是成了真離婚,而且這個冤屈只能自己含著,告誰都沒用,只能怪自己沒看準丈夫,被自己丈夫騙了。局外人只能同情他,但是影片中別人處處想占她的便宜,顯得李雪蓮很無助。她自己也只是個農村婦女,什麼也沒有。還有中國還是很重視處女這個觀念,很迂腐,但是很無奈。
這部影片看完之後,我其實很無奈。因為作為一個局外人,我什麼也幫不了她,所以我只能告誡大家,知人知面不知心。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