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撒切爾夫人影評

撒切爾夫人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3-02 06:01:50

『壹』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始末觀後感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始末》觀後感

一次面對未來的抉擇,兩位偉人數度交鋒,香港回歸塵埃落定。這部紀錄片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依次是鋼鐵碰撞、峰迴路轉和過渡風雲。

1981年9月底,葉劍英委員長宣布了中國政府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對港政策雖然與對台政策有所不同,但在許多基本政策上是相通的。鄧小平和其他中央領導人決定依照對台政策的路子,加快制定具體的對港政策。

1982年1月,英國副外交大臣兼掌璽大臣艾金斯訪問中國。中國政府明確表示,中國將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但保持香港的繁榮;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和商業、金融中心的地位。同年4月上旬,英國前首相希思作為民間使者,為進一步了解中國政府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政策,專程訪問中國。

鄧小平會見了這位老朋友,並透露:中國政府已經確定了解決香港問題的政策,這些政策與中國對台灣的「九條」方針的精神是基本一致的,還請希思把中國的這種考慮轉告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登上英國首相寶座後,推行強硬的內外政策,以使英國重新振興,也醞釀著解決香港前途問題的方案。這年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撒切爾夫人。會談原定時間一個半小時,但實際上整整延長了50分鍾,足見雙方較量的激烈程度。

會談開始前,鄧小平就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香港不是馬爾維納斯,中國不是阿根廷。」兩人見面的「寒暄」亦頗微妙,撒切爾夫人對鄧小平說:「我作為現任首相訪華,看到你很高興。」鄧小平說:「是呀!英國的首相我認識幾個,但我認識的現在都下台了。歡迎你來呀!」

會談進入正題後,撒切爾夫人擺出強硬姿態,堅持「三個條約有效」和「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離不開英國」,堅持三個條約必須遵守。她恐嚇鄧小平說:「如果中國收回香港,就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要想繼續維持香港的繁榮,就必須繼續由英國來管理它。」鄧小平寸步不讓,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國在這個

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鄧小平重申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不承認19世紀三個不平等條約的一貫立場。

激烈交鋒後,兩位領導人商量會談公報問題。鄧小平建議會談能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即「雙方同意通過外交途徑開始進行香港問題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在這個基礎上磋商解決今後15年怎樣過渡以及15年後香港怎麼辦的問題」。但撒切爾夫人堅決不同意,特別是拒絕以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為前提。經過一陣爭執,雙方同意發表一個不作任何實質性承諾的會談公報。

1983年,中英談判舉步維艱。談判桌上唇槍舌劍,針鋒相對。談判桌外,英國人想盡辦法,來增加其在談判桌上的籌碼,甚至不惜犧牲香港的經濟,製造了香港股市的「黑色星期六」事件,這就是所謂的「九月風暴」。

香港一片混亂,人心惶惶,市民舉行集會示威,要求港府盡快採取措施穩定局勢。眼見「經濟牌」再打下去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月15日港府宣布實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同時取消港元的存款利息稅。英方打出的「經濟牌」以失敗而告終。

直到1984年,雙方才達成一致意見,於12月19日中國總理和英國首相正式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鄧小平出席了簽署會議。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協議,它正式確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權。

香港的歷史,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貳』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角Tim Roth還演過什麼電影

代表作:

演出: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海上鋼琴師 (1998)

Deceiver 說謊游戲 (1997)

Rob Roy 赤膽豪情 (1995)

Little Odessa 小奧德薩 (1994)

Captives 真情俘虜 (1994)

Murder in the Heartland (1993) (TV)

Reservoir Dogs 落水狗 (1992)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1990)

Vincent & Theo 梵谷與提奧 (1990)

The Hit (19840)

Meantime (1984)

Made in Britain (1982)

導演:

The War Zone 家園禁地 (1999)

他於1961年5月14日生於倫敦南郊Dulwich, 猶太血統,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二戰之後他的父親為支持大屠殺中的倖存者, 也為方便出入於敵視英美的國度,將Smith改成猶太姓氏Roth。

他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父親是位記者, 英共黨員, 晚年定居於利比亞沙漠, 以致於現在TR手裡都有一張父親與卡扎菲上校的合影; 他的母親也是一個思想左傾的自由主義者, 風景畫家, 為貼補家用兼做教師。 後來TR曾經很驕傲地說: 他的父母都很開明, 對他起的都是"促進作用"。
但他的童年並不幸福, 可以說正好相反: 他遭到過性虐待, 父母的離婚更是向傷口上撒鹽。 這些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進而徹底毀掉他的學業。 等到了小學結束, 他沒能和Dulwich區其他孩子一起升入優等中學, 所有的卷子他一筆未動的交了回來。

他進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惡校, 在那裡一呆六年。期間他迷上了朋克, 做過學校里反種族歧視社團的負責人, 也吸過毒。15歲的一次遊行中, 因為同行者與警察發生沖突, 他被連帶抓進監獄, 做了一夜牢。

16歲上, 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經驗: 學校排演音樂劇《Dracula》, 他是男主角。 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 因為極度的緊張, 他不但冷場還尿了褲子。

他開始選擇職業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歷讓他一直對社會的變革有近乎狂熱的興趣。 11, 2歲的時候, 他曾立志要一名傳教士, 但他很快就像父親一樣 believe in no God了。首次演出的經歷雖然失敗, 表演卻深深吸引住了他。 他說"Acting is a political thing "---也許對他來說, 他所投身的事業首要不是自我宣洩和慰藉的手段, 而是他想要改造社會的途徑。在大學里學了18個月的雕刻之後, 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退學去做了一名演員。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 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里, 他開始了職業生涯。 不排戲的時候, 他就去做推銷員以維持生活來源, 這樣度過了最初的幾年。

某天晚上他騎車回家的路上, 在給自行車打氣的時他受到了注意: 那時他正為排演《奧塞羅》中的凱西奧剃成了光頭, 有人走過來問他是否願意扮演一個光頭黨。

這部電視電影是Alan Clarke 的Made in Britain。 TR以前一直很尊崇的Clarke的作品, 尤其是Scum, 他提到過Ray Winstone 是他做演員的動力之一。 而交談之後Clarke對他很滿意, 決定了他就是那個四處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適人選。 Made in Britain描寫的是撒切爾夫人執政初期倫敦底層社會的生活。 它冷靜的寫實風格以及Alan Clarke 提倡的integrity, 日後都深遠地影響到了TR。 並且在這部影片結束以後, Clarke將他推薦給了Mike Leigh, 那時後者正准備籌拍MeanTime, 同樣是倫敦底層家庭的電視電影: 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true class actor。

他在MeanTime中的這個角色有一點點發育遲緩, 故事圍繞著他和他的女朋友, 他的哥哥, 以及好友(Gary Oldman扮演)展開, 從現有的視頻材料看, 也許是他最撼動人心的角色。 隨後他出演了首部大銀幕上的電影The Hit, 一個剛出道的菜鳥殺手。

到了85年, 一切都很順利。 The Hit 讓他拿到包括 BAFTA在內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 那一年, 他和女友還有了一個兒子, 他目睹了那個小東西的降生, 給他取名Jack Earnest, 並將J.E.R及他的生日紋在了右臂上。

評論界提到當時的他, 把他與Daniel Day-Lewis, Gary Oldman放在一起, 所謂的Brit-Pack名單上的中堅。 但他們走了不同的路。 其他人接拍像樣的角色, 頻繁拿獎的同時, 他什麼也沒有。 他頑固地抗拒他認為全是shit的商業片, 堅持著走獨立電影的路線。 不過經濟衰退時期, 當時的英國電影工業也幾乎陷入死路, 哪有那麼多他想拍的東西。 何況在英國, 本來競爭就很激烈。 (他曾經形容為"it's like 'Fuck you! I want it!' ")

有整整四年的時間, 他沒有合適的工作, 也沒有朋友, 在赤貧線上生活。
88年, 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 為了生計, 他去了一家超市做工, 負責把新進的貨擺到貨架上; 而另一份工作是在電話里向人搞推銷, 他兩個都干著。 他和Jack的母親也在那一年分手。 痛苦的情緒開始彌漫, 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覺。 隨後, 對工作發瘋般的渴望驅使著他去了荷蘭, 法國, 捷克, 澳大利亞, 甚至非洲. . . 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他被Peter Greenaway 發現並帶回英國, 在《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中扮演Theif 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帶給他以國際性聲譽的電影, 與Robert Altman合作, 反映梵谷晚年生活的: Vincent & Theo. 他對梵谷相當熟悉, 因為梵谷不僅是他的偶像, 更是父親的偶像。 然而這個時候, 他父親去世了。他的遺體火化之際, 身邊只有一張兒子從梵谷劇組寄來的照片, 以及一束向日葵。工黨派人出席了父親的葬禮, 但是TR並不在場, 他那時正在埃賽俄比亞。那一夜, 為了父親, 可能也為了自己, 他向著英國的方向痛哭。

" . . .But when I was in my twenties, I realized how wonderful he was . . . The male figure in my life . . .for good or for bad." 他的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年後在巴黎接受采訪, 提到父親他依舊熱淚盈眶 : " I wanted to be there, but I was in the middle of hell . . . you don't want to know . . . my father never believed in God, so I felt I could cry for him over there in Ethiopia."

他的名字再度與Gary Oldman聯繫到了一起。 黑色喜劇《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贏得的是熱烈的贊揚。但他在英國的前景依舊黯淡。他與保守黨政府的矛盾也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在一次頒獎典禮上, 他公開指稱撒切爾夫人為cunt . 這太過份了, 他被趕出了英國 。

中文名: 蒂姆·羅斯Tim Roth(中譯: "蒂姆·羅斯",或"提姆·羅斯")

英文名: Tim Roth 本名Timothy Simon Roth

性 別: 男

生 日: 1961-05-14生於倫敦

角 色:導演,演員

家族本姓"史密斯", 其父因同情二戰中的猶太人,改做猶太姓Roth.但是有關Tim是猶太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Tim沒有猶太血統。1961年5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善於模仿各種口音,常被誤認為美國人。他在坎伯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塑,之後退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第一個突破是在英國電視電影《英國製造》(1982)中扮演的角色。1984年演出處女作《The Hit》,獲得高度評價。在《梵谷於提奧》中扮演的文森特·梵谷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嗚呼》中於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得到了業界注意。昆汀·塔倫蒂諾原本打算讓羅思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者粉先生,但是羅思爭取到了橙先生一角,從而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巨大突破。《低俗小說》中,昆汀再次邀請了羅思;1995年的《四個房間》則是羅思與昆汀的第三次合作。同一年,羅思憑借他在古裝片《赤膽豪情》中的反角贏得了奧斯卡題名。接著。他還在伍迪·艾倫的音樂電影《人人都說我愛你》中一顯歌喉。1996年以《赤膽豪情》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扮演那麼多壞人和罪犯之後,羅思在《海上鋼琴師》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純潔無辜的鋼琴天才,這個角色使他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1999年晉身導演之林,《The War Zone》為他奪得歐洲電影獎年度發現獎。今日的羅思已是受人尊敬的演技派,頗得導演和影評人青睞。

父親為自由撰稿的記者,母親是教師和畫家, 家中還有一姐。幼年父母離異, Tim與姐姐由母親撫養。由於瘦弱矮小, 青少年時代常受欺負。在坎布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刻,之後輟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

1981年,英國大導艾倫·克拉克啟用幾乎沒有表演經驗的Tim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中擔綱主演,演出聰敏而不知悔改的新納粹少年,這也成為Tim的代表作之一。 1984年演出電影處子作《The Hit》,獲高度評價。 Tim在《文森特與提奧》中扮演的文森特·梵谷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嗚呼》中與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在業內口碑很高。

1991年前後Tim赴美發展,後結識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昆汀原本打算讓Tim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粉先生,但是Tim爭取到了橙先生一角。 此片使Tim開始贏得了美國影迷的注意。 1993年和1995年, Tim和昆汀又再度合作了《低俗小說》和《四個房間》。 1996年,Tim還憑借古裝片《赤膽豪情》中的反角和在小成本電影《小奧德賽》中的出色表現,分別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和"獨立精神"最佳男主角獎。 接著,他又在伍迪·艾倫的歌舞片《人人都說我愛你》中一展歌喉。 扮演了無數罪犯和邊緣人之後,Tim在1998年的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的鋼琴天才,這個角色使他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1999年Tim晉身導演之林,《The War Zone》被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評為1999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今天的Tim接拍電影時依舊遵循嚴肅和藝術的准則,不計報酬和戲份地撲向任何與大師級人物或有才華的初出茅廬者合作的機會,是一位倍受尊敬的獨立影人。

Tim目前和身為時尚設計師的妻子Nikki、他們的兩個兒子(11歲的Timothy Hunter Roth,9歲的Michael Cormac Roth)以及一條寵物狗生活在距洛杉磯不遠的帕薩迪納家中。22歲的長子(和昔日女友)Jack則在倫敦做了一名演員。

1961年蒂姆·羅斯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優越的家庭,母親是一名教師兼畫家,父親是一名記者。蒂姆非常善於模仿各種口音,所以常常被誤認為是美國人。在他從事演藝事業以前曾在Camberwell藝術學院學習雕塑,不過很快就放棄並轉向表演。1982年蒂姆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Made in Britain),他在片中飾演的角色Trevor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蒂姆又與導演邁克·李(Mike Leigh)合作拍攝了《Meantime》。蒂姆的第一部電影是1984年的《撞擊》(The Hit),不過他表現更為出色的電影卻是6年後的《梵高與提奧》(Vincent & Theo)以及與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配戲的《《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蒂姆在洛杉磯尋找機會的時候被正在為影片《落水狗》(Reservoir Dogs)選角的年輕導演昆丁·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相中,本來想讓他出演犯罪集團中Mr. Blonde 或者Mr. Pink,但蒂姆本人卻更青睞流血過多而亡的Mr. Orange一角,並最終贏得出演機會。這部影片證明了蒂姆的選擇是多麼正確,因為觀眾們對Mr. Orange始終難以忘懷。1995年,羅斯與導演塔倫蒂諾在《四個房間》(Four Rooms)中再度合作,同年他因在影片《赤膽豪情》(Rob Roy)中的表現而獲得了一項奧斯卡提名。蒂姆·羅斯的作品還包括《人人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浪子回頭妙事多》(Gridlockd)、《海上鋼琴師》(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戰爭地帶》(The War Zone)、《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銀城競選》(Silver City)和《鬼水怪談》(Dark Water)等。

『叄』 《鐵娘子:堅固柔情》英文觀後感

1918年,英國國會通過「全民代表法案」,使30歲以上的婦女擁有投票權,但是直到1928年才達成婦女普選。時過約莫50載,1979年英國出現首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的女首相,她就是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Thatcher,1925-)。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看似成功打破性別的限制,在男性至上的社會──特別是男性政治傳統──中獲得一席之地,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英國導演菲麗達‧羅伊(PhyllidaLloyd)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鐵娘子:堅固柔情》,表面上是以撒切爾夫人的事跡為題材的人物傳記電影,實則隱藏著令人玩味的「性別」(Gender)論述。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兩面性

「鐵娘子」(IronLady)源自於前蘇聯媒體對撒切爾夫人的戲稱,卻也如實反映出她的兩面性:鐵,其性質剛硬、冰冷,可視作「男性」的表徵;想當然,娘子則強調「女性」(這里「男性」與「女性」指的是後天形成的「社會性別」)的部分。一如台灣片商所下的副標題,鐵的堅固與娘子的柔情,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同時顯現於片中的撒切爾夫人(MerylStreep飾)身上。

電影是以現在與過去不斷交錯而進行。現在指的是早已退出政壇,記憶力衰退,身形痀僂的撒切爾夫人所處的時空;過去的時空則是包括年輕時的瑪格麗特(AlexandraRoach飾),以及擔任首相時的撒切爾夫人。透過過去的片斷,我們便可看到尚未涉入政治的瑪格麗特與當時一般女性的不同之處,例如:站在一群男性中間,聆聽社會公共議題相關的演說;在晚宴桌上高談闊論,發表「我們應自立自強」等的言論。在傳統觀念中,「女性」應擁有緊閉的嘴巴,也就是無聲的角色,顯然,這時的瑪格麗特已流露出性格中偏屬「男性」的部分。

然而,當瑪格麗特正式走入政治,甚至是成為撒切爾夫人時,「男性」卻從她的性格變質為一層不得不佩戴的面具、偽裝。片中,撒切爾夫人的幕僚向她說:「沒有人想被女人說教、威嚇。」尤其是在涉及經濟、軍事、國防、外交等方面的男性化的政治領域中更是如此,這表示撒切爾夫人必須以「男性」的身分站上政壇。因此,我們看到撒切爾夫人改變發型,使自己看起來更有氣勢;練習發聲,讓自己的聲音更有力,提升說話時的威嚴。氣勢、有力與威嚴,這些形容詞往往套用於「男性」身上,撒切爾夫人將之加諸於己,說穿了只是為了能夠躋身由男性所掌控的政治世界。

相較於處理政治時的「男性」身分,撒切爾夫人在面對丈夫丹尼斯(JimBroadbent飾)時則不時顯露出柔情的「女性」面相。這部分可藉由以下幾場戲看出:即使丹尼斯早已過世多年,撒切爾夫人仍不願收拾、整理他的遺物;當幕僚希望撒切爾夫人拿掉長久佩戴的珍珠項鍊時,她不願配合,只因那是丹尼斯在雙胞胎子女出生後送她的禮物;在旅館爆炸後,看到丹尼斯平安無事,撒切爾夫人害怕地說:「我以為我失去你了。」相信觀眾從這些片斷不難感受到撒切爾夫人對丹尼斯的深情與依賴。此外,撒切爾夫人的情感不僅用於丹尼斯身上,也用在人民身上,特別是她親自提筆寫信慰問戰爭受害者家屬的一幕最令我印象深刻。

撒切爾夫人以其「鐵娘子」形象闖盪政壇,即使招致正反兩面的評價,亦無損於她在英國歷史上的位置。不過,如同張小虹在《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中所提:「但當我們說『女性同男性一樣傑出』的同時,也許只是『女性依循男性的方式在男性的社會中,獲取男性的認可與贊許』。」撒切爾夫人之所以能有現在的地位,很難說不是藉著披上「男性」外衣而成功,但是,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我這一輩子每天都在打仗,也被男人低估。」撒切爾夫人如是說。女性想要在男性主導、充滿性別歧視的政治叢林中生存,甚至是佔有一席之地,將自己包裝在「男性」之下或許是一條無從選擇的路徑,只是,這也使得年老的撒切爾夫人看到電視新聞中過往的自己時,不由得感嘆道:「我不認得我自己。」

回歸身為女人的自己

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曾說:「今日男人代表『肯定的』與『中性的』──也就是說,『男性』與『人』──而女人則只是『否定的』、『女性的』。」由此可見,當我們提及「人」時,泛指的其實是男人(這點從英文更能看出)。那麼,女人呢?又,以「男性」身分包裝的女人呢?

撒切爾夫人不願受限於傳統的「女性」框架里,在丹尼斯求婚時,她說:「我絕對不會當小女人。」強烈要求丹尼斯理解她不想一輩子窩在廚房,困在「家庭主婦」的角色中;接著,她還說:「人一定要活得有意義。」顯見撒切爾夫人意圖打破「人=男人」的傳統,也不想委身於「女性的」之中,企盼單純以「人」的身分使自己完滿。然而,如同前述,在踏入政壇後,撒切爾夫人被迫偽裝成「男性」,汲汲營營於政治事業中,致使她失去了某些珍貴的東西:親子之情與自己。

片中一幕:年邁的撒切爾夫人翻找出過去拍攝的家庭影像光碟,看到當中年幼的一雙子女在海邊玩耍,不禁興起萬般感概;此時,丹尼斯的身影說:「你可以倒帶,卻不能重來。」下個鏡頭,撒切爾夫人趕著開車到議會,拋下追著車,想跟她分享照片的子女。時間拉到現在,子女早已長大成人,兒子不在身邊,丈夫又過世,撒切爾夫人唯一能抓住的只有幻影與過去的記憶,因此導演選擇破壞時間順序,不斷交錯現在與過去,讓觀眾更能體會記憶的片斷性;同時,藉由過往的意氣風發與現在的柔弱身軀的鮮明對比,襯托出隱藏在撒切爾夫人這位不凡女性之下,其實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位平凡的母親,以及平凡的瑪格麗特‧撒切爾。


In 1918, the congress on behalf of "civil law", with more than 30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vote, but it was not until 1928 that women's suffrage. In about 50 years, first appeared in Britain in 1979, so far the only female prime minister, she was Margaret thatcher (MargaretThatcher, 1925 -). Margaret thatcher became prime minister, seemingly successful break gender restrictions, in a sexist society ─ ─ especially male political tradition ─ ─ for a place, but the fact is really the case? British director Mr, lida Roy (PhyllidaLloyd), directed by the second plot long piece "the iron lady: strong tender feelings", on the surface is Mrs Thatcher's biography movie depicting the story, but in fact it was entertaining to get hidden in the "Gender" (Gender) in this paper.

The iron lady, Margaret thatcher's always two sides to everything

"Iron lady" (IronLady) derived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media of Mrs Thatcher's calls, but also truthfully reflect her two sides: iron, its hardened, cold natur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ma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lady emphasizes "female" (" male "and" female "here refers to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gender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s Taiwan's procers under the subtitle, iron fortified with lady tender feelings, expressed by two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slice of Margaret thatcher (MerylStreep).

Movie is now continuously interlaced with the past. Now is already quit politics, memory loss, rolls for grain shape 痀 of Margaret thatcher's time and space; The space and time are used to include Margaret (AlexandraRoach act the role ofing), as a young and when he became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Through the fragments of the past, we can see Margaret has not been involved in politics and the common women's difference, for example: standing among a group of men, listen to public topics related to speech; Talk about at the dinner table, the speech we should free-standing self-improvement, etc. In traditional ideas, the "female" should have closed mouth, also is the role of the silent, clearly, at this moment Margaret has showed partial is a "male" part of the character.

However, when Margaret formally into the political, and even become a Margaret thatcher, "male" from her to a layer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metamorphic had to wear the masks, camouflage. Proction, Margaret thatcher's chief of staff, said to her: "no one wants to be a woman's sermon or intimidation." Especially in involving economic, military, national defense, diplomacy, etc, the masculine especially in the political field, which means that Mrs Thatcher must with the identity of "male" on politics. So we see Margaret thatcher change hair style, make yourself look more momentum; Vocal, let his voice is more powerful, spoke the majesty of the ascension. Momentum, powerful and majestic, these adjectives are often set for "male", Margaret thatcher will add to the already, after all is in order to be one of the political world dominated by men.

Compared with the "male" identity when dealing with political, Margaret thatcher in the face of her husband Dennis (JimBroadbent) from time to time when they are show tender feelings of "female" faces. This part can see by the following scene: even if Dennis had already passed away for many years, Margaret thatcher are reluctant to pick up, sort out his belongings; When staff wish Margaret thatcher removed when wearing a pearl necklace for a long time, she don't want to cooperate with, because it was Dennis in children after the birth of twins to send her gift; After the explosion in the hotel, see Dennis safe, Margaret thatcher afraid, and said, "I thought I lost you." Believe the audience from the fragments are not difficult to feel Margaret thatcher affectionate to Dennis and rely on. Moreover, Mrs Thatcher's emotion is not only used for Dennis, also used in people's body, especially her pen to write personally condolences to relatives of victims of war scene impresses me the most.

Margaret thatcher, with its "iron lady" image to make politics, even cause both sides of evaluation, also hurt her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Britain. But as hsiao-hung chang in the postmodern/woman: power, desire and gend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ut when we say" women, like men out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maybe it's just the way women follow men in male society, get recognition and praise of a man"." Margaret thatcher can have status, it is hard to say not through a "male" cloak and success, however, this also is helpless. "I this lifetime fighting every day, also was underestimated by the man." Margaret thatcher said. Women want in a male dominated political survival in the jungle, full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even a place of their packaging under the "male" may be a no alternative path, just, it also makes the old lady thatcher saw television news in the past, I sighed: "I do not know myself."

Return to yourself as a woman

Simon, boa (SimonedeBeauvoir, 1908-1986) once said: "men today on behalf of the" yes "and" neutral "─ ─ that is to say," male "and" people "─ ─ and women are only" negative ", "female"." Thus, when we refer to "people", referring to the actually is a man can see more from English (this). So, a woman? Again, as "male" packing of woman?

Margaret thatcher won't limited by the traditional "female" in the framework, in Dennis to marry him, she said: "I will never be young woman." Strongly asked Dennis to understand she didn't want to a lifetime nest in the kitchen, trapped in the role of "housewife"; Then she said: "people must live meaningful." Obvious Mrs Thatcher's intent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 the man", also don't want to be committed in the "female", looking only to the identity of "person" to complete. However, as mentioned, after entering politics, Margaret thatcher was forced to pretend to be "male", homelands in political career, that she had lost some precious things: parents of love with her.

Movie scene: elderly lady thatcher rummage shooting family video discs in the past, see among young pair of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sea, can not help but rise so kindness; Figure at this time, Dennis said: "you can rewind, but not again." The next scene, Margaret thatcher was driving the drive to the parliament, left chasing the car, want to share photos with her children. Time to now, their children have grown up, and don't have my son, her husband died, Mrs Thatcher only to capture only the phantom and the memory of the past, so the director choose destruction of time sequence, continuously interlaced with the past now, and let the audience can understand more memory PianDuanXing; At the same time, by passing the high-spirited and frail body now stands in stark contrast, foil a hidden under Mrs Thatcher the uncommon women, is really just an ordinary man, an ordinary mother, as well as ordinary

中英的,如果嫌多可以照著翻譯刪一下,,,,,望採納

『肆』 急求一篇關於鳳凰衛視播出的《制高點》的影評…

站在「制高點」的弗里德曼

一百年是一個世紀,米爾頓·弗里德曼享年94歲,接近一個世紀了。2006月11月16日星期四,在美國三藩市,在自己的家中,因為心臟衰竭,偉大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與世長辭。(11月19日《楚天金報》)

· 天域6萬8車房到家

· 銀行卡 安全快捷換Q幣

· 溝通無極限手機Q時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變心情

· 管中窺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個性真自我

弗里德曼是公認的20世紀5位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是經濟學的一代宗師,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之父,是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反凱恩斯主義」先鋒,是「芝加哥學派」的領軍人物,是貨幣主義理論創立者,是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通公眾可能不熟悉弗里德曼,但一定熟悉一句名言「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其作者就是弗里德曼。

自由,是弗里德曼的核心字眼。1988年,弗里德曼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總統自由勛章,從某種意義上說,「自由勛章」比「科學獎章」更為珍貴重要。弗里德曼出身於貧困的俄羅斯移民家庭,是美國的多元文化氛圍,讓他成長為「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泰斗。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就毫不客氣地嚴厲批評政府過度干預市場;他在1962年出版的《資本主義與自由》掀起的是一場革命,他的自由經濟的主張,深刻影響了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執政理念,並為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繁榮,直接或間接地作出了傑出貢獻。

弗里德曼與「芝加哥學派」,佔領的是經濟學理論的「制高點」。里根與撒切爾正是明白了這樣的「制高點」的重要性,所以用激越的變革方式,結束了國家對市場嚴管,政府撤出了管理經濟的「制高點」,讓競爭和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體製成為「制高點」。剛剛在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欄目中,看到專題片《制高點——百年世界經濟風雲錄》,其中描述了站在制高點上的「芝加哥學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智利經濟振興所起的關鍵作用與根本性幫助。

公眾的福祉、社會的和諧,離不開自由的市場經濟。有學者說得好:「弗里德曼的思想是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忘記他,我們將與財富絕緣;牢記他,我們的財富與自由將一同成長。」弗里德曼曾三次訪問中國。在這個全球化時代,沒有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就沒有中國的經濟奇跡。

哈耶克曾說:「只是個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就不可能成為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與哈耶克緊緊地站在一起,兩人深信凱恩斯的干涉理論將最終造成一個無所不包的「大政府」。與哈耶克整個自由主義思維一樣,弗里德曼的理論目標,同樣是要孕育深刻人文內涵的自由文明社會。然而,自由與專制、文明與奴役,總是一種艱巨的拉鋸戰。在掙扎過後、沉思過後,歷史終將做出抉擇。

毫無疑問,偉大的經濟學家都是真正以增進民眾的福利、增進社會的文明、增進世界的自由為己任的,也只有具有這樣的「大師情懷」的人,其理論才有真正深刻的人文內涵。反觀我們的一些有「經濟學家」名頭的人,在這里講話,在那裡發言,背後卻忙於增進自己的「福利」,收獲種種直接的「好處」,可是,這種以自己的利益為「制高點」、以飽滿自己的阮囊為「內涵」的作為,在「名利雙收」之後,會給世界最終留下些什麼?

[稿源:紅網]

[作者:徐迅雷]

[編輯:瀟湘行

『伍』 《鐵娘子》觀後感,這句話翻譯成英語

review of the movie《The Iron Lady》 ---電影鐵娘子觀後感
....................................譯佳林

『陸』 《鐵娘子》《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皇室需要進步,皇室也在變革。」今年來隨著民主制度進程的深入,近幾年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岌岌可危,英國王室存在的必要性也同樣受到了質疑。再加上英國王室近年來諸多醜聞:查爾斯王儲的再婚,黛安娜王妃之死,哈里王子吸毒等等,英國王室的存續與否問題已被提上內閣議程。皇室的變革也是現下英國民眾的心聲。此時推出如此一部電影,其用心也顯而易見,修復岌岌可危的王室形象,也同時宣傳英國的國家形象。在電影中莎士比亞的作品被大量的引用,如一開始伯蒂被要求朗誦的「To be or not to be」,羅格和兒子們玩莎士比亞名篇的猜測和背誦等等。眾所周知,莎士比亞作為英國古典文學的代表可以說是英國文化的象徵之一,本片通過運用「莎士比亞」不僅添加了片子的「英國味」更是想世人展示著這個古老帝國的深厚文化,以期重振昔日大英帝國的雄風吧。

『柒』 鐵娘子的獲獎記錄

最佳化妝獎
2012年2月27日,備受矚目的電影《鐵娘子》奪得第84屆奧斯卡最佳化妝獎。影專片擷取撒切爾夫人政治生涯中的關屬鍵結點,以倒敘的方式講述,展現了她是如何從一個雜貨商的女兒走向政壇的鐵娘子。
最佳女主角
2012年2月27日,現年63歲的梅麗爾·斯特里普憑借在《鐵娘子》中的精湛演技,勇奪第84屆奧斯卡影後。
第77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最佳女主角 梅麗爾斯特里普
第6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第6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主角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捌』 一部剩女電影為什麼打動全英國

《BJ 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 Diary) 的女主布雷吉特·瓊斯被評選為7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七位女性中版排第六(撒切爾權夫人名列第一,英國女王甚至沒有進榜),原來剩女問題是世界性的。

飾演布雷吉特·瓊斯的蕾妮·澤爾維格因為這部輕喜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很長時間大家都誤以為她是英國人。《BJ 單身日記》第一部製作成本為2千多萬美金(大部分都是因為兩位重量級男主角的片酬吧),票房高達2億多美金;事隔25年重來,第三部續集第一周就登上英國院線票房第一名。
最主要的是我的每一位朋友都看過《BJ單身日記》,而且他們還用非常誇大的口吻問:你居然沒有看過BJ單身日記。好像我不知道瑪雅人存在過一樣。
聽說當年所有單身女郎都會用Bridget Jones 作為一種暗號的時候,並會心的一笑的時,我把這三部電影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用我當年《看電影》雜志影評人的功底,我終於看明白BJ單身日記為什麼這么受歡迎了。
除了剩女問題,還有久治不愈的女性面臨的社會問題:工作、婚戀、生育。這些問題就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女性身上,除了國籍不同,有程度的不同之外,在性別差異上,女性永遠面臨更多的壓力與焦慮。

『玖』 《鐵娘子》影評

《鐵娘子》影評

——三個女人的撒切爾

影片《鐵娘子(TheIronLady)》以暮年撒切爾夫人佝僂著身子的背影,躑躅地走過廚房門,來到樓梯口,又緩緩右轉,蹣跚地消失在觀眾視線中,作為全片的落幕,接著那個樓梯口的光漸漸黯淡以至於全部消失,彷彿想藉此來表達一種悲戚:即便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曾經叱吒風雲,但如今的她只是一個老人,一個羸弱而孤獨的老人。

許是影片導演和編劇均為女性的緣故,該片風格趨於溫婉哀傷。導演菲利達•勞埃德還長期從事戲劇行當,這是她的第二次觸電執導筒,許是表現手法和拍片經驗的問題,影片的呈現總給人一種比較重主觀「feel」的感覺,而片中晚年的撒切爾曾說過:「知道這個時代的最大問題嗎?我們被這樣的人領導著,他們注重感覺多於思考和想法。」似乎該片的問題也在於此。

客觀地說,影片既沒有好到令人叫絕,也沒差到看不下去。如果將這部飽受爭議的影片作為一部傳記片來看,它顯然拍得有點「寫意」了,它虛擬了撒切爾夫人晚年的心境,試圖以回憶的方式串聯起撒切爾11年從政生涯的片段和家庭生活的點滴,擬刻畫出出身平凡卻努力不懈攀上時代權利頂峰的女性形象,同時再現出在男性權利角逐圈奮斗的女性的辛酸和不易。只是該片的節奏略顯凌亂,過多的缺乏連貫性的閃回妨礙了敘事的流暢性,細節部分又有堆砌瑣碎之嫌,往往給人細膩有餘,底氣不足的感覺。而作為一部講述特殊政治人物的電影,它顯得缺乏說服力,缺乏一種叫做力量的東西。另外,影片劇情分布失衡,晚年境況表述得過於充實,而首相生涯的片段又趨於簡潔。

不可否認,該片的立意本是可期許的,即試圖從人性化的角度來再現「鐵腕」夫人人生的幾個時段,如今最終的成色還不算差,畢竟想在有限的片長內梳理一個重要政治人物的人生,提綱挈領地拋出可圈點之處,還想將人物再現得豐滿立體且充滿深意,這是很多傳記片導演的「野心」,但這是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當然,該片也有突出的強項,如畫面呈現得頗具美感,很多場景對色彩的運用也充滿了意味,如撒切爾一身鮮亮的藍色衣裙坐在一群情緒激昂的著深色西裝的男士中間,這凸顯了這位政治女性的孤獨和特殊。而影片最大的強項和看點都來自梅麗爾•斯爾麗普,《每日電訊報》甚至如此盛贊;「雖然英國有那麼多出色的女演員,但是很難找出一個能扮演好撒切爾夫人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很難想像有誰能比斯特里普做得更好。」無疑,梅姑又奉獻了一次精彩的表演,雖然部分戲略顯用勁稍大,但瑕不掩瑜,她依舊很有說服力地塑造出了一位經歷和內心同樣繁復的女性形象,不論晚年時那個蹣跚佝僂神情恍惚的老婦,還是從政時剛毅果敢硬朗犀利的鐵娘子,梅姑都拿捏得當,詮釋自如。

在表現不同時段撒切爾的形象時,除卻化妝師的協助,梅姑的眼神很具表現力,女首相的目光是堅定而自信地,即便在遭遇非議遇到坎兒時,對比孀居的痴呆老婦,那眼神是游離的猶豫的,還透著股子不確定與隱隱的恐懼,輔以發僵的腿腳、扶著門框的手臂、語無倫次的自語,梅姑已將昔日首相如今的耄耋殘年、沉痾心頭塑造得形神兼備。對比,曾經在議會發言的意氣風發,在唐寧街辦公的一錘定音,反襯出了一種深沉的無奈和滄桑。其中,關於撒切爾為了參選改變說話語氣而做的發聲訓練中,梅姑所發出的聲音令人一下子想起了她主演過的那部充滿了奇怪口音的《朱莉和茱莉亞》。

「注意你所想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嘴裡的話,注意你所說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實際行動,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們會形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為它們會影響你的命運。我們想的是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片中撒切爾的話,觀眾花時間看完全片,也的確看到了很多,言語、行動、習慣、人格、命運一應俱全,這是梅姑完成的部分,而歸根究底,撒切爾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命題就顯得飄渺了,不得不說,這是編導的缺失。於是,三個女人著力打造的撒切爾,只有梅姑拿到了A。

『拾』 求香港回歸觀後感

1997年7月1日凌晨1點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飄揚了一百五十年的米字旗緩緩降下,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方人員在大雨中離開了碼頭。鮮艷的五星紅旗與紫荊花展放的香港區旗相伴,冉冉升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三軍啟發,去捍衛國家主權的神聖。歷史翻轉,「百年圓夢」。這一刻,中華兒女熱淚滿眶,激情回盪,心中無比的自豪。
今天,再一次回顧這一歷史,心中不禁感慨萬分——香港終於回家了。
回顧歷史,1841年,英國強佔香港島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帝為此下了幾十道諭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沒有能力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北京政府時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問題。但終因英國的頑拒和當時軍閥混戰、政局不穩和缺乏實力作外交的後盾而嚴重受挫。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的奮斗目標,其中將取消列強在華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從來沒有向英國正式提出過歸還九龍租借地。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本來有兩次機會收回香港和九龍租借地。可是,蔣介石政府執行錯誤政策,又兩次坐失收復良機。
而今,再一次重溫香港回歸的感人畫面,祖國人民怎能不激動,怎能不感慨萬分?97年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它不僅是香港回歸的一年,更是宣告了全體中國人民新紀元的開始。它宣告了中國國家地位已顯著提高,連素以鐵碗著稱的撒切爾夫人也對我國表示敬意。從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個國家如果要得到尊重,必須先發展自己。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