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血鑽的觀後感
九十年代非洲獅子山,連連戰火使這片土地飽受摧殘,非法鑽石貿易日益猖獗。
阿徹(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飾)是一個地道的戰爭販子,靠倒賣戰區鑽石為生,他在監獄中無意得知漁夫所羅門手裡有極品粉鑽。意識到這是自己離開非洲的機會,出獄後,他找到所羅門,准備和他一起找出鑽石,離開非洲。
所羅門是普通的漁民,因為內戰和家人分離,被叛軍強制開采鑽石,他發現一顆極品粉鑽,藏了起來;戰亂來臨,所羅門進了監獄,後被阿徹救出,並在戰地記者麥迪•鮑文(珍妮弗•康納利 飾)的幫助下,找到了失散的家人,此時,他的兒子迪亞卻被叛軍帶走,生死未卜。
悲憤的所羅門答應和阿徹合作,在叛軍的控制范圍內尋找鑽石,並尋找兒子。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因為一顆血鑽將命運聯系在了一起。
㈡ 急求《血鑽》觀後感,500字左右,謝了!!!!
馬上就是新的一年來到了,本來不應該寫這樣如此讓人悲觀和感到內心震撼的影片的話題的,但是我不得不去說,因為,在我們歡快的度過2006年年末選擇自己喜歡的禮物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時候,在世界上有的角落或許某些人因為貧瘠、戰爭和疾病離開這個世界,甚至不能看到新的一年到來的曙光,可以說我被這部影片深深的震撼了,《血鑽》一部講述非洲獅子山政府和反叛軍為了各自的利益連年征戰和歐美一些鑽石商的不法走私開采鑽石的非洲人民的血淚史。看過後有了如此深深的感觸,那一粒粒晶瑩剔透、小巧玲瓏、價格高昂,讓無數女性期待的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粒能夠代表地位、身份、品味、金錢的鑽石後面是由多少非洲人的鮮血澆灌出來的,是由多少隱藏的罪惡鑄就的。
非洲大陸長期以來流傳著一句俗語:「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如果想獲得長久,千萬別碰鑽石)。Danny(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是一個遊走在戰爭和死亡邊緣,靠非法交易鑽石和走私武器為生的黑市商人,在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一個生活在獅子山的偏僻漁村本來有著幸福和美滿生活的普普通通老實本分的漁民Solomon(迪傑蒙•豪索飾),在自己的村落被反叛軍屠殺後抓到開采鑽石的礦山工作時,偶爾發現並擁有了一顆世間罕見「小鳥心臟」般大小的粉色鑽石;Maddy(珍妮弗•康納莉)一個有著職業冒險精神的想報道和調查有關非洲血鑽交易黑幕的記者在無意中認識了Danny。一個想要擁有那顆價值連城的鑽石並離開非洲的黑市商人Danny;一個想要和自己家人在一起並把自己的兒子從反叛軍手中奪回的黑人Solomon;一個想要報道血鑽內幕的記者Maddy;三個陌生人,為了三個不同的目的,被命運安排在了一起開始了一場生命的冒險。
有關非洲戰亂的片子我們看過了很多,無論是反映種族屠殺的《盧安達旅館》,還是反映政治黑幕的《不朽的園丁》,到尼古拉斯的反映國際軍火黑幕的《戰爭之王》,非洲人民那不幸的生活一次次撞擊你我的心靈,使我們不得不深思究竟什麼在導致非洲長年的戰火連連、生靈塗炭,那些非洲的當權者們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把一粒粒靠壓迫和剝削本國人民非法開采出來的鑽石賣給歐美鑽石商後,換來武器再次投入到互相殘傷的戰爭中,於是更多的人又為之死去,周而復始,於是非洲人民的苦難也就連綿不斷。就像片中的Solomon對Danny所說的:「我明白白人想要鑽石,但是不明白自己的兄弟為何要互相殘殺!當和平到來時這里會成為天堂。。。」為何自己的兄弟要互相殘殺,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對於Solomon來說要求真的很簡單,只要有飯吃、家人幸福、自己的兒子能好好上學,當上醫生就好。可是,當我看到片中像Solomon兒子那般大小的孩子被反叛軍抓走洗腦、教育後充當起了新的戰爭炮灰,「少年殺手」、「災難大師」、「苦難使者」、「死亡天使」。。。當這一個個令人膽戰心驚的名字從一個個稚氣的臉上說出來的時候,當他們和殺害他們父母的劊子手一樣端起槍面目表情的在殺害其他無辜的受害者時,他們已經淪為一個個冷酷戰爭的機器,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那一粒粒小小的鑽石背後的高額的利潤。
影片在富有非洲特色的打擊樂中,給我們展現了非洲哪本來美麗、如詩如畫、生機勃勃的大陸,那本來是一片可以幸福生活的樂土,卻被那一粒粒小小的鑽石帶來了連年的炮火,打破了這里美好平靜的一切,苦難、飢餓、血腥、死亡隨之而來。「你認我我是惡魔,是因為我生活在地獄。」一個人間的地獄,一個可以把人類的所有道德、倫理拋棄的地獄。就像中校對Danny所說的,非洲的土地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傳說被爭奪土地人的鮮血染紅的,非洲很久以前就已經漩入苦難的深淵,但是鑽石又加深了這種苦難。片中Solomon在Danny和Maddy的幫助下逃離非洲後,走在沒有戰火的倫敦街頭,看到名貴珠寶行中那璀璨奪目的一串串鑽石項鏈等其它首飾和他與其他非洲同胞在槍口和死亡下開采鑽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為之震撼和反思。最終Danny還是沒有離開這片紅色的土地,在夕陽的金色余暉中放眼展望非洲這片廣闊而又美麗的土地中,他把自己的鮮血也混入了這片紅色的土地。。。。。。我認為這是這部片子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鏡頭。
眾多演員在這部片子中表現很是出色。特別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好萊塢的無數年的摸爬滾打中,漸漸的成熟起來,臉上少了稚氣,多了分成熟和穩重,從《泰坦尼克》到《飛行大亨》到今年的美版《無間行者》再到這部影片,讓人看到了一個努力使自己擺脫被人稱之「奶油小生」的形象而努力成長著,如今我們的奶油小生的演技也已日漸成熟和老成,盡管他跟奧斯卡小金人一再錯過,但是,他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是如此的細膩和真實,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生活在無奈中的黑市商人的人生,他的表演是如此有張有弛,讓人很容易的進入到他的內心深處,為之感動、落淚。
導演愛德華•澤維從《秋日傳奇》、《最後的武士》再到《血鑽》,他的影片中的畫面常常壯觀、規模宏大、又帶史詩色彩,本篇中非洲的那廣袤的紅色土地在導演手中是那樣美麗、如詩如畫而又時刻透露的殘酷的現實和血腥,整部影片結構緊湊、環環相扣、讓人覺得在一場場殘酷的現實沖突中度過的兩個小時是如此之快。而導演對一些大場面的把握和人物心理的刻畫是如此恰到好處。
看完本片後我明白了血鑽的含義,盡管沾滿鮮血仍然眩目的讓人趨之若鶩。在震撼之餘,我深深感受到我們是如何生活在一個奢侈的社會中,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是否在將來人生中的某一天中,還會去去買自己曾經期待的那一顆鑽石?還是或許更多的是在震撼之後不過多久的忘卻?剛剛和一位朋友討論,非洲或許真的不會因為我不去購買一顆鑽石而改變什麼,盡責和現實之間永遠不能劃等號。但是,我得想法和導演的目的或許很相似,那就是讓人們更多的人為非洲連年的生靈塗炭的原因去做去更深入的思考,看著那一個個因戰亂躲在難民營中的非洲人民苦難的表情,或許那些還在收購血鑽的人或為此感到心靈不安,或許還是唯利是圖不為所動,但是最終的審判總會到來,有些人最終會為自己的所做的罪惡承擔後果。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盡管我們都在黑屋子中也總要吶喊幾聲,來引起共鳴和深思。
最後強烈在本年末推薦此片,因為它是如此震撼你我的心靈,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
滴血的鑽石、生命的思考——評《血鑽》 作者:紫薇花開
㈢ 如何評價血鑽這部電影有什麼內涵
《血鑽》評價:該影片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從一個看似合理實則血腥的角度上,直接地向世界各個國家報道了一個最真實的非洲貧窮的、看不到更多希望的非洲。該片無論從藝術性還是商業性上,都可以被看作奧斯卡最大的競爭熱門電影。
在非洲從事鑽石走私的事情以及在遇到一位記者後,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扭轉,最終領悟了生活和愛的真諦的故事。該影片於2007年獲得包括奧斯卡金像獎以及美國金球獎在內的七項大獎的提名。
(3)電影血鑽的觀後感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血鑽》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處於內戰時期的獅子山。主人公丹尼·阿徹爾一個來自辛巴威的前雇傭兵,和所羅門·梵迪一個漁民。就是這樣擁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生活環境本不該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他們的命運卻被一顆罕見的粉鑽石緊密聯結在一起。
而在非洲,這樣一顆鑽石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或是終止那個人的生活。所羅門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漁民,但是生逢亂世,被叛軍強制帶離他的家人去開采鑽石。在開采過程中所羅門發現了一顆罕見的粉鑽並冒險藏了起來。他知道如果事情敗露他將必死無疑。
㈣ 哪位高人替我寫一份電影《血鑽》的英文觀後感!在線等!!!
必須看過這部電影才能寫啊,那你最起碼要等兩個小時了。呵呵
㈤ 電影《血鑽》反映的問題是什麼你如何看待它
血鑽石又稱沖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其令人寒心的稱號出自於鑽石的主要出產地-非洲。非洲僅有少數國家真的因出口鑽石而獲得顯著的經濟利益,在其他國家,如中非的安哥拉和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西非的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等國,鑽石卻成為當地叛亂分子購買軍火的資金來源。他們為了搶奪這些價值不菲的原始鑽石,不惜強拉壯丁,甚至年幼的村民入營,在十分艱苦不堪的環境下采礦,並經常非人道地對待這些人。叛亂組織最後使到手的鑽石輾轉通過走私混入一般的鑽石出口管道,經過第三國的加工後,進入先進國家的鑽石成品行列。這時,人們再也無法分辨出其來源是否清白了。
環球目擊組織在1998年正式開始了打擊沖突鑽石行動(Combating Conflict Diamond campaign),將血鑽石背後不堪的來源揭露出來。在環球目擊和其他非政府組織的要求下,國際社會逐漸對全球的鑽石產業賦予了更多的注目和檢驗。2000年,主要鑽石交易國、鑽石產業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齊聚於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y, South Africa),對鑽石來源的問題進行談判;三年後,各方終於達成協議,正式創立名為「金伯利進程」(Kimberly Process)的驗證機制:各國政府和鑽石商允諾將對鑽石的來源嚴格把關,以防止來自沖突地區的鑽石流入市場,讓消費者在購買鑽石時,不必為它們「血淋淋」的來源而背負良心的譴責。環球目擊也因為它對打擊血鑽石的長期努力而被提名角逐200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然而,根據長期追蹤血鑽石銷路的環球目擊的調查,「金伯利進程」於2003年正式實施後,來自非洲戰亂地區的原始鑽石流入先進國家消費者口袋的情況仍然屢見不鮮。主要的原因在於貪心的珠寶商們「利字當頭」,不顧鑽石是否有合法的認證而予以收購,而各國政府的執法不力更是讓不肖鑽石商有機可乘,非法的血鑽石因而繼續潛伏在珠寶市場上。一無所知的消費者常常不知自己在戴上一隻光彩奪目的鑽石戒指的同時,手上已經沾滿鮮血了。
㈥ 血鑽石的影評
初看名字,不知「血鑽」何意,原來是「血腥鑽石」。極炫目的鑽石和刺目的鮮血在一起應該是怎樣的風采?這部電影拍得很穩,不做炫耀,不做誇飾,對非洲這片富饒而災難深重的土地進行投射出深沉的關注。這次,甚至白人也拯救不了他們,因為每個人都對利益俯首稱臣:白人的軍方首領、本土黑人的反政府武裝、鑽石販子、甚至那個黑人的小兒子(在最後一刻把手槍指向自己的父親)——復雜的人性和所謂的政治在此暴露無疑。這是一部頗具野心之作。黑人們的種種行徑讓我想到「凡可憐者必有可恨之處」。這部影片讓我對萊昂納多奶油小生的形象改觀了許多,他將男主角的復雜性格展現地立體豐滿。黑人男主角的表現也不錯。至於詹妮弗·康納利,成年之後真是不敢恭維,也許還能從那矯厲的目光中找到一絲當年在《美國往事》中驚鴻一瞥的影子。我對娜塔莉·波特曼的感覺也是如此。 怎麽樣的影片才能稱上是一部好電影?有一個真實嚴肅的主題素材、有大量火爆的動作場景、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有發人深省的人性話題、有傾情努力的演繹詮釋,而這一切綜合成了一張有冠軍相的臉,於是有人說這始終是一部好萊塢式的商業片,不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華麗的外表與深刻的內涵,取決於你更注重哪一面?是否它産自好萊塢,所以人們才會更多看中它的商業性與娛樂性;如果這是一部法國片、伊朗片、或源於非洲本土的小製作成本電影,我們才能認定它爲真正意義上的講述故事的電影麽? 在鑽石閃耀著獨特光芒時,沒有人會想到它的來曆,或許它正好走私於非洲,帶著血腥與殺戮,那些部落的屠殺、家庭的破裂、童心的泯滅、人性的貪婪--這就是現實,在我們所陌生的另一塊大陸上,每天都在上演的慘劇,猶如人間地獄。成年人被迫開礦挖鑽石,而兒童則從小被訓練成殺人機器,重複著一代又一代的毀滅。 我想我們都會被震憾,也會認同影片的優秀之處,這與電影類型無關。雖然說這不是一部人文電影,但是它真實且深刻的內涵未被華麗的外表所掩蓋,正如同鑽石那樣,在洗盡鉛華之後才能折射出奪目的光彩。只是,它是血色的……
㈦ 如何評價電影《血鑽》
鑽石固然有著自已的美麗,但它的背後侵染著多少血色,電影《血鑽》中不回僅有著親情與愛情的奠基,更答揭露著非洲動盪的原罪,長達兩個多小波瀾壯闊的非洲史詩,暴力血腥的渲染,令璀璨的光芒湮沒了非洲這塊失落大陸的光明,但縱然人的貪欲永遠無法滿足,人們對於家國的情懷卻並無法被抹去,即便窮困不堪,戰爭不斷,這種鄉土的情懷,令人所見人類社會的未來雖然不可預測,但人性的光芒亦然永痕。 ——夢里詩書
㈧ 血鑽觀後感英語80詞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元素融入到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在當下的年輕人當中,結婚買鑽戒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可是,當新郎在神聖的婚禮上,將璀璨的鑽戒戴到新娘的纖纖玉指上的時候,他肯定想不到為了得到這顆鑽石有多少人付出了鮮血甚至是生命的代價,他也肯定想不到他用來買鑽戒的錢中的一部分將會被用來購買武器去屠殺更多的人。
非洲土地貧瘠,氣候乾旱,那裡的人們窮困潦倒,可是那裡卻蘊藏著令全世界的人都著迷的一種石頭--鑽石。鑽石,那一粒粒閃亮美麗而價格高昂的小東西,是夢露心中「女人最好的夥伴」,是情人眼裡愛與忠誠的象徵,是富裕、魅力和不俗的代言,我們早已習慣了鑽石的珠光寶氣,卻不知那璨然生輝的正八面體背後,掩藏著何種的罪惡!走私鑽石,往往來自戰亂中的非洲國家,那些源源輸出的晶體,被換作了更多的武器,成為了死亡的使者。後來,為了警惕大眾,幾個人權組織為它取了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名字--血鑽,因為它帶來的是死亡,是屠殺,是沾滿鮮血的一雙雙貪婪的手。 事實上,非洲大陸長期以來流傳著一句俗語:「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如果想獲得長久,千萬別碰鑽石)
給非洲帶來這樣的災難就是那些所謂的文明的、富裕的國家,由於他們對鑽石的熱烈追捧,才使它的價格越來越高,而使貪婪的人們為了得到它而不擇手段。如果沒有這些鑽石消費大國對鑽石的巨大消耗,那麼鑽石也就是埋藏在非洲土地下面的普通石頭而已。
㈨ 《血鑽》這部電影大家喜歡看嗎
很喜歡!好看,非常有教育意義!這布電影徹底改變了我對鑽石的看法 擁有一顆大大的美鑽,我想不光是我一個人的夢想,而是全球大部分女人的一個夢想。因為它不僅代表了永恆的愛情,更代表了主人的地位。成了我們炫耀榮華富貴,不凡身價的資本。在沒有看《血鑽》前,這就是我對鑽石的看法。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美麗的石頭背後,隱藏的卻是無數苦難非洲人的血淚。說它是浸在骯臟的慾望和腐敗屍體中的冰冷的石頭一點都不過分。當然,石頭本身沒有罪過,罪過來自於人貪婪的內心。然而,這就是事實,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處於內戰時期的獅子山。這似乎幾近瘋狂的畫面,震撼了我的心。搖晃的畫面,孩子狂笑時雪白的牙齒和無辜者的鮮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只有觸目驚心。作為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們肯定不能去左右聯合國,也沒有能力去解救苦難中的非洲人民。但我們肯定有選擇不去讓這種卑劣交易繼續循環下去的權利。如果,你知道這鑽石背後的故事,你還會去迷戀它的絢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