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記觀後感
⑴ 《投名狀》觀後感
投名狀」,語出《水滸》。兄弟結義,一命見證,誅一人,取首級,立誓言,共富貴。
很久沒有看到華語古裝片拍出這么史詩般的場面和氣質了,陳導不錯,劉德華、李連傑、徐靜蕾、金城武演繹的也都很到位,所以影片很耐看。但我不想隊影片本身評論過多,只想說說這4位主人公的命運和他們各自的價值觀。
龐青雲,一個權欲熏心的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多情的人,一個讓人恨不起來的悲劇人物。他出身軍營官場,自打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便決心與「魁」字營一絕高下,為死去的整營兄弟報仇,為自己雪恥,所以,他的不擇手段在他的字典里沒有錯。他唯一的錯誤就是他不該遇到蓮生,不該視投名狀如無物,那樣的話,他還是會尋找到成功的機會,但錯誤就在於他了解官場,但不了解江湖,只知軍令如山,不懂義薄雲天。他雖然死了,但他視快樂的,他成功的復仇了,他追逐到了真愛,他死的明明白白。
趙二虎,一個草莽英雄,一個視兄弟如手足的人,一個把憐憫轉變成愛情的人,一個單純而快樂的山匪。年輕時自以為是的「救」了蓮生,對孤兒姜午陽如親生兄弟,對後來結拜的大哥龐青雲深信不疑。「當匪,我們要當最大的!」
趙二虎為了兄弟不挨餓可以去劫軍糧,也可以為大哥那種賭博式的戰爭去做炮灰,但攻克蘇州之後他曾經疑惑過,但在大哥的一跪之下他又繼續攻下了南京。他單純的沒有痛苦,至死不知被大哥所出賣,也不知妻子的不忠,可以說趙二虎是他們中最最幸福的一個。
姜午陽,悲劇中悲劇人物,他聰明而堅毅,為報養育之恩跟隨二哥做匪,為報擋箭之情隨大哥賣命,又為救二哥性命手刃二嫂,再為替二哥報仇殺死大哥,最終為投名狀而自殺。「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可以說姜午陽是為誓言而活,為投名狀而活,他的聰明讓他知道了很多,所以他痛苦;他按照自己的邏輯想拯救兄弟間的情誼,但一次次的都失敗了,最終他只能不知所以的為投名狀而死去,悲!
蓮生,一個揚州瘦馬出身的多情女子,卻被二虎「救」出做了匪妻,她不愛這個目不識丁的男人,卻愛上了文人書卷般的浪漫的龐青雲。為了真愛而大膽追求幸福,最終卻死在了三弟的手上,這個看似悲劇的結果中,她也是幸福的,畢竟她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和激情,她的錯誤就是在多次的逃跑中不夠堅定,哪怕只要堅定那麼一次也就夠了,也就沒有了被三弟所手刃時的留戀,畢竟她還沒有掛上心儀的紅色的紗簾。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
⑵ 求雷雨觀後感 2000字
《雷雨》是一出話劇。話劇和小說不同,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構造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而話劇則是由一個個性格不一的人所構成的故事。《雷雨》之所以會成為名著,正是因為它成功的塑造了8個個性鮮明不一的人物。
都說《雷雨》是曹禺的第一個藝術生命,也是現代話劇成熟的標志。看過以後,的確正如旁人所說的那樣他將中國話劇推上了歷史上最轟動熱烈的顛峰時期。
《雷雨》所描寫的是一個家庭幾代人之間的矛盾,誤會,以前種種恩恩怨怨,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恨情愁,混亂而不清的家庭倫理。僅僅一天的時間,牽扯,披露了他們多年苦心隱瞞的事實。表現出兩個家庭之間前後三十年的錯綜復雜的糾葛,寫出了那種不合理的關系所造成的悲劇。
我為之著迷的是《雷雨》之中的這些人物。
周家的僕人魯貴,我認為是一個成功的人物。通過曹禺的描寫,覺的他是一個很奴隸的奴隸,表面對主人恭恭敬敬,其實在背後卻做出有違良心的事情,他已經完全身陷於奴婢的生活,沒有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想法。抓到了主人的把柄,卑賤的威脅著,那種小人的勢力,完全體現出來。而他同時又在向自己的妻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女兒顯示自己,不以做奴婢為恥,反以為榮。也看不起他妻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的窮骨氣,為了點尊嚴兩年才回一趟家,甚至他認為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女現在這樣好的生活都是拜他所賜。魯貴在主人前是一隻畢恭畢敬的綿羊,而在背後卻是一個頤指氣使的老頭兒。他很精明,很狡猾,像一隻獵犬一樣,周圍任何事情他都能有所察覺,來作為他的護身符。
同樣也是身為僕人的四鳳,她有著自己的感情,想法,並不以自己的身份而難堪。但是畢竟身份有別,她想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卻又不敢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四鳳也非常單純,不了解社會的復雜性。她的想法,她所想像的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情,是很單純的,很聖潔的。但是她的這種善良,對最後的打擊來說太不堪一擊了。
魯大海是四鳳的哥哥,是礦工工地上的工人。他是一個充滿精力的人,剛正不阿,和魯貴是一個強烈的對比。魯大海是一個正義的,不會被其他事物所打動的人。他的這種獨一無二的性格在雷雨中很與眾不同,給讀者帶來了一點不一樣的感覺。他不認為人之間有三六九等,所以鄙視魯貴,恨周家,他的正義感使他厭惡周家。
周家的大少爺周萍。他是一個郁悶的人。他所做過的事情,不堪回首。周萍拚命想要忘記,忘記過去的一切,一切由於他的沖動而犯下的過錯。我不知道他對四鳳的感情是真是假,但是我清楚周萍是需要人來拯救的。他想忘記一切,可是他辦不到。
裡面的女主人公,周公館的太太,繁漪是被曹禺稱為最富有「雷雨「性格的人物。那段對她的描寫,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標致的女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身材高佻,長相秀美。盡管她是受抑制的,但是她心的火仍在燃燒。她在忍耐,不休止的忍耐。為了誰,為了她的兒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還是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人?她是一個不屬於周家的人,她骨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的里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她是與周家對立的人,不甘心生活在抑鬱的花園般的「牢房」里。她不是一個好母親,不是一個好妻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但是她是一個肯為自己的未來努力的人。
《雷雨》結尾就像一場暴風雨,將所有的人都卷進了這場家庭的悲劇。每一個人都難逃宿命。不得不感嘆,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太黑暗了。剛剛才讓你感到曙光的來臨,馬上卻又將人打入萬丈深淵。這是一出悲劇,是一出非常可怕的悲劇,在一天里三個人死了,兩個人瘋了。黑暗陰郁是《雷雨》的調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是在雷雨來臨之前的預兆。我們都認為是我們在主宰著自己,可是時常又不是自己在主宰。不知是命運在向我們開玩笑,還是我們在向命運開玩笑。
《雷雨》里的人物的命運是黑暗的,他們對命運沒有一絲絲的反抗就已經被征服了。假如四鳳和周沖沒有死,也許他們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周萍假如再冷靜一些,也許就不會自殺,兩位母親也就不會因此而瘋掉。命運有時是黑暗的,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命運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對命運低頭。這黑暗就猶如劇場的幕一樣,我們知道會有閉幕的時候,有我們在黑暗中等待的時候,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在瞬間漆黑之後會有更精彩的劇目。而不是應該讓黑暗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理智,甚至於心靈。
我們自始至終都應該明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應該去朝著光明前進。
⑶ 求一篇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600字
眼前赫然呈現的,是一排陳列整齊的「動物瓷玩」,分別有獅、象、羊、蛙、鳥、龜等造型奇特的動物。它們一個個造型渾圓,神態栩栩如生,或正襟危坐,或懶散趴卧,都十分逗人可愛,讓人看後玩味無窮。
往前走,便是「青瓷館」。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大清的「釉下五彩鳳尾瓷瓶」。高大的器形上主要繪紋花卉,如芙蓉,牡丹,牽牛等,口沿下還繪有雙龍搶珠,右上墨書:「梗陽尚書鈞鑒,屬吏晏光書監制。」也就是在這時,中國瓷器開始進入了「五顏六色」的時代。
步入另一個樣館,小巧玲瓏的綠松石宛如一顆豌豆,它色澤艷麗,質地細膩,呈藍綠色,微微透明,散發出淡黃綠色的熒光。而它身邊的瑪瑙璜,形如半環,璜體光潤,質地晶瑩,色澤艷麗明快,自然純正,紋理自然流暢,使人身心得到慰藉。
古人最大的特點,便是他們獨一無二的想像力,這種特點在他們的帛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一號T型帛畫」很明顯被分為了天上、人間、地下。天上繪有金鳥九隻(太陽)、蟾蜍(月亮)、燭龍等;人間繪有一名老太太正在三個侍女的簇擁下緩緩升天,她的家人正在祭祀;地下繪為巨人托舉天地。此畫用浪漫的手法,表現了古人對天國的想像和永生的追求。
「三號T型帛畫」的布局和構圖與「一號T型帛畫」略有差別。天上只有一日而非九日,滿天的星斗,天門移至中間部位,蛟龍亦無玉璧相扣,龍首相背,下部巨人未托舉天地,而是雙手擒龍。人間部分為墓主人肖像,是名身著紅袍,腰間配有長劍的男子。
歷史有時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讓人無法相信。千古遺容「辛追」夫人,舉世聞名的大清皇陵,震驚世界的商周青銅器······或許還有更多我們人類不知曉的史事,在等著我們的挖掘,探索。
有幫助請記得好評,新問題請重新發帖提問,謝謝
⑷ 《城南舊事》電影觀後感!只要600字,太多了不要,復制的走!
從自己童年的角度來寫的,可以哈?
總覺著自己不是個喜歡回憶往事的人,沒有保留記憶的習慣,也沒有兒時的老友可以敘舊,況且,有知覺的歲月何其得少,老停留在回憶里,作什麼?直到看了《城南舊事》。
總覺著混沌中的童年,沒有門前澄澈的小溪,沒有月夜籬下的蛙聲,沒有夏日老槐樹的蔭蔽,甚至沒有呼朋引伴采蝶去,應該是忘卻了吧!直到看了《城南舊事》。
覺著忘卻的東西,覺著忘卻的那些人那些事,卻原來一直潛藏在心的某個角落裡,此刻竟像潮水一般慢慢涌來。覺著了無印象的童年,覺著早已消褪殆盡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臉,此刻竟又鮮活起來,彷彿就在眼前。其實每個人記性都一樣好,只是芸芸如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失落了那把鑰匙,無從開啟罷了。慶幸有《城南舊事》。
一個孩子的眼眸,純凈得容不下任何塵埃,給這世界蒙上一層夢幻般的明朗。人世的掙扎與苦痛,在孩子的眼裡濾去了浮世悲歡,還原成生命本來的 模樣。瘋子也好,賊也好,貧窮也好,富庶也好,在孩子的眼裡,絲毫不帶有任何人間烙印,她的眼裡只有生命本身。孩子的眼神,是非人間的。
不禁覺得好笑,我們苦苦糾結的有關人本的思考,其實早有答案,因為人人生來就有一副純凈的眼眸,只是我們聽任它一天天蒙塵而銹蝕了。悲哀么?有點,亦不盡然。敏感如孩子,我們又何以沉浮在這世上?麻木與世故是成長的代價,少有人能逃離這樣的宿命,何況大多數是欣欣然的。
看《城南舊事》的時候,我一直在驚異:作者和編者何以能葆有這樣清澈的眼眸,讓年輕如我亦覺出自己的衰老?他們在現實中是否也這般率真,壓抑或戴著面具?孩子般率真的人,多是不入世而短壽的,盡管其中的一部分發出過耀眼的光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童年的回憶大多是片段,因為不懂人世離合,因為無力探究世事紛擾, 只能聽任一切隨緣而來,又隨風而去。仔細想想,又有幾個童年玩伴可以交代明了他們的今昔。這樣的別離,比起成年之後,猶更痛切,因為多數只能留作一生的回憶。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這樣的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這樣的純凈淡泊,彌久恆馨,這樣的滿 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看《城南舊事》吧,如果你累了,倦了,想念母親的懷抱了。你想要的,她會給你。如果你願意,還可以做一個有關童年的玫瑰色的夢。夢猶酣暢,人已遠離。
⑸ 西遊記讀後感5000字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遊記》的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聖,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並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慈的父親,終於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後,觀世音的出現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工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
,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遊記》帶給我們不再是對神話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西遊記》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妖為鬼域必成災。」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著一些危害人民、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具有一定的現實生活的真實內容。
過去曾有人把妖魔指為「農民造反者」,而現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為「敢於觸動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秩序的『嬌魔』」。這些說法,實在非常牽強。實際上,《西遊記》里的妖魔都是一些超越了常人的「特殊」階層,他們與仙佛一樣,是可以長生的,是擁有法力的,而這里的所謂法力實際上就相當於現實中的權力。
所以與其將他們看做是「農民造反者」,更實際的劃分應該是將他們看做「神」這個大范圍的一員,他們其實就是「神」裡面的蛀蟲。不但不為民謀福利,而且時常勞民傷財,大肆搜刮剝削。孫悟空,就是這些蛀蟲們的剋星。他對付這些人從來都不手軟,盡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義無返顧地將他們掃除。哪怕事後又被滿天仙佛將「妖魔」領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驅逐,除害護航之心全不曾改。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八千里,遇到的妖怪頭子就有幾十個,但他一條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並且他同妖怪斗爭,大多數都是主動進攻,只要一聽說妖怪擾亂人間,就決不放過。收伏八戒之後,他就對引路的高才說:「以後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幾個,還有謝你處哩。」第67回駝羅莊主人請悟空捉妖,悟空當即向上唱個喏道:「承照顧了。」八戒在一旁就這樣說:「你看他惹禍!聽見說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很能說明悟空斗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此外,作者一再通過書中人物之口,贊揚孫悟空「專救人間災害」,「與人間報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僅救下了兩個「祭賽」妖精的幼兒,而且除滅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災害。比丘國、朱紫國等故事,都是孫悟空主動進攻,為民除害。他每次捉住妖怪頭子之後,總要把小妖消滅干凈,以免給百姓留下禍患。可見,孫悟空已經脫離了專為自己斗爭的性質,而是為了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為了弱者而斗爭。
「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造上,就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的象徵。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塗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也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葯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系,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孫悟空的形象實質不僅在於敢斗,更在於斗則必勝,故為「斗戰勝佛」。他取得斗爭勝利有兩個法寶:一是武藝高強——這在大鬧天宮中表現得尤為精彩;一是善於斗爭,亦即有勇有謀,鬥智斗勇。他經常變成蚊子、蒼蠅、蟭蟟蟲,鑽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細(如黃風怪);或者根據蛛絲馬跡推斷妖怪的來歷,然後根據這些妖怪的特點,尋找相應的對策(如黃袍怪);有時他又化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騙妖精(如三調芭蕉扇)。
或者賺來妖怪的法寶,反置妖怪於死地(如計盜紫金鈴)。他還善於運用鑽到敵人肚子里去的戰術來制服妖精(如黃眉怪)。他機智靈活,隨處設計,常常令妖怪防不勝防。他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
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大鬧天宮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相比似乎改變許多,其實悟空的個性仍然沒有變,比如在騙取妖怪的二件寶物,讓玉帝派人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觀世音菩薩所派,咒她「活該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呼」孫悟空,這么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漢子,躍然紙上。
《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除了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還創造豬八戒這個不朽的藝術形象。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
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讓我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⑹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
「妖為鬼域必成災。」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著一些危害人民、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具有一定的現實生活的真實內容。過去曾有人把妖魔指為「農民造反者」,而現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為「敢於觸動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秩序的『嬌魔』」。這些說法,實在非常牽強。實際上,《西遊記》里的妖魔都是一些超越了常人的「特殊」階層,他們與仙佛一樣,是可以長生的,是擁有法力的,而這里的所謂法力實際上就相當於現實中的權力。所以與其將他們看做是「農民造反者」,更實際的劃分應該是將他們看做「神」這個大范圍的一員,他們其實就是「神」裡面的蛀蟲。不但不為民謀福利,而且時常勞民傷財,大肆搜刮剝削。孫悟空,就是這些蛀蟲們的剋星。他對付這些人從來都不手軟,盡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義無返顧地將他們掃除。哪怕事後又被滿天仙佛將「妖魔」領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驅逐,除害護航之心全不曾改。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八千里,遇到的妖怪頭子就有幾十個,但他一條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並且他同妖怪斗爭,大多數都是主動進攻,只要一聽說妖怪擾亂人間,就決不放過。收伏八戒之後,他就對引路的高才說:「以後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幾個,還有謝你處哩。」第67回駝羅莊主人請悟空捉妖,悟空當即向上唱個喏道:「承照顧了。」八戒在一旁就這樣說:「你看他惹禍!聽見說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很能說明悟空斗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作者一再通過書中人物之口,贊揚孫悟空「專救人間災害」,「與人間報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僅救下了兩個「祭賽」妖精的幼兒,而且除滅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災害。比丘國、朱紫國等故事,都是孫悟空主動進攻,為民除害。他每次捉住妖怪頭子之後,總要把小妖消滅干凈,以免給百姓留下禍患。可見,孫悟空已經脫離了專為自己斗爭的性質,而是為了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為了弱者而斗爭。
孫悟空的形象實質不僅在於敢斗,更在於斗則必勝,故為「斗戰勝佛」。他取得斗爭勝利有兩個法寶:一是武藝高強——這在大鬧天宮中表現得尤為精彩;一是善於斗爭,亦即有勇有謀,鬥智斗勇。他經常變成蚊子、蒼蠅、蟭蟟 蟲,鑽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細(如黃風怪);或者根據蛛絲馬跡推斷妖怪的來歷,然後根據這些妖怪的特點,尋找相應的對策(如黃袍怪);有時他又化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騙妖精(如三調芭蕉扇)。或者賺來妖怪的法寶,反置妖怪於死地(如計盜紫金鈴)。他還善於運用鑽到敵人肚子里去的戰術來制服妖精(如黃眉怪)。他機智靈活,隨處設計,常常令妖怪防不勝防。
最終,當取經事業完成之後,取經集團所有成員都修成了正果。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所謂的「正果」應該只是一種喻意,和佛教的教義並不完全一致。五人中,孫悟空成佛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呢?如來給他的「政治鑒定」認為孫悟空成佛是因為其「煉魔降怪有功」,可見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類的事業,為人類群體做出了貢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完成了偉大的事業,最終達到了造福於人群的目標。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像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充滿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⑺ 紅岩的讀後感
紅岩讀後感(一)
最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岩》這本書。《紅岩》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熏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斗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
在紅岩里,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岩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幹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因為她知道共產黨託付給她的命令還沒完成,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著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當敵人用竹簽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後江姐將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
面對這些敬佩的同志,國民黨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現實生活中,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岩之後,我知道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走,越是艱巨的任務我們更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岩中新中國成立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更因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戰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紅岩讀後感(二)
烈士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岩石,他們的斗爭意志和必勝的信念,如岩石般的堅硬。
——紅岩
在那遙遠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抹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刺眼的光芒。
小說發生在1948-1949年解放戰爭臨近尾聲,蔣介石集團反動統治最黑暗日子的山城重慶。
小說主人公江姐是一位傑出的共產黨員,她對黨忠貞,對敵戰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靜,對革命同志意往情深,當她正滿懷憧憬的想像出未來的生活時,卻發現自己的丈夫——華溶山縱隊政委,彭松濤被敵人殺害,人頭被高掛在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烈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去。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渣洞里,在獄中,她受盡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食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是竹做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為了不暴露越獄計劃,保護同志們,江姐毅然走向刑場,就義前,她從容地向同志們告別,庄嚴的實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人物是無產階級真善美的化身。
為了不暴露越獄計劃,保護同志們,江姐毅然走向刑場,就義前,她從容地向同志們告別,庄嚴的實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人物是無產階級真善美的化身。
在這,我不禁思考,江姐,一個柔弱的女子,是怎樣的勇氣支撐著她的意志,那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使得她對黨如此忠誠。
而現在,生活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忘了本,忘了那些為抗日戰爭,為解放戰爭灑過汗,流過血,甚至獻出了生命的先輩。很多人都在這個花花世界迷失了著我與方向。他們忘記了,忘記了對黨該忠誠,忘記了為人民而服務。多少人假公濟私,動用公款來滿足私人的貪欲,多少人又濫用職權的做著危害一方的事!
文強,多好的一個例子,現在他被法律所制裁了,不會再危害一方了,那麼誰又敢保證全中國不會再有第二個,第三個文強!
再說本書的另一主人公許雲峰,重慶地下黨工人運動書記,一個地下黨領導人,他經驗豐富,膽識過人,沉著機智,顧全大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感,多少次在嚴峻的關頭,挺身而出,表現出顧全大局,獨當危難,赴湯蹈火的英雄氣概,在沙坪書店敏感的意識到潛在的危險,在茶園為保護同志機智冷靜地面對叛徒,在宴會上巧妙識破敵人的陰險陷阱,在地牢里用雙手為同志們挖出一條生命通道,就義前他的慷慨陳詞使我至今難忘。
在內戰戰爭中,無數的共產黨員,在與敵人鬥智斗勇的過程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有許多還不是共產黨的,但卻有著滿腔熱血的青年、兒童,也在內戰中起到積極作用,例如「小蘿卜頭」,很多人都知道他,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宋振中,他從出生開始便被敵人關在監獄中,從未出去過,他渴望自由的同時又不想離開監獄,因為他能為監獄中樓士與外界共產黨人建立聯系,為中國共產黨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
有多少人在做著危害人民與社會的事,而當今社會,有多少人為了私慾而置黨和國家的利益而不顧;又有多少人因為利益,名譽和金錢而放棄自己的尊嚴,我不得不說,時代進步著,人的思想卻麻痹了。
從毒奶粉,到地溝油,瘦肉精,再到今天的染色饅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人被利益所牽制,使他們缺失了城信,道德也已經開始嚴重的滑坡。( 勵志天下 www.li123.net )
前些日子,微薄博友轉發的微薄,貼出了一張付款單位「上海盧彎區紅十會」的餐飲發票,這種消費了9859元的發票一經發布,很快被微薄友轉發,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表示,會迅速調查此事,並公布結果,上海市紅十會也表示將調查此事。如果就吃喝的次數和消費金額而論。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9859元一餐飯,比起去年山東省糧食局12人一頓總共吃掉14810遠,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之所以這張消費了9859遠發票一經公布,網有的圍觀迅速成井噴趨勢,原因是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一餐不僅吃掉了貧困地區農民一年的純收入,更重要的是褻瀆了數以億計的國人甚至包括國際友人的愛心。
這種行為,不僅是對自己名譽的一種摧殘,更是一種對國家利益的毀壞。
什麼是紅岩精神?紅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堅持的真理,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支柱。
絕大部分人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早已忘記了紅岩精神,忘記了對黨對國家對人民負責。先輩們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五星國旗,在我們享用現代文明的時候,怎能忘記和平的生活源於血染的歷史;怎能忘記曾經發生過的戰爭;怎能忘記曾為此付出了生命和鮮血的先烈們;怎能忘記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庄嚴意義。我們沒有資格忘記這些歷史,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而幸福的生活,現在他們都已沒入歷史的長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將先輩們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驕傲地飄揚!讓紅岩精神在我們的心中永存。
⑻ 林家鋪子 觀後感
《林家鋪子》讀後感
《林家鋪子》寫的是1932年一二八上海戰爭前後的動亂生活。「一二八」後茅盾曾經回到過他的故鄉,在那裡他親眼看到帝國主義經濟對中國的壓迫,帝國主義軍事上的侵略加速了農村經濟的崩潰。原先曾是相當富饒的家鄉呈現出一片蕭條的凄慘景象。
《林家鋪子》中的林先生是一個小城鎮的商人,他精心的經營他父親留給他的店鋪,然而農村經濟的蕭條,使他店鋪的生意極為不景氣。林大娘打嗝的病越來越厲害,女兒的學校抵制洋貨,林小姐也因穿衣服的事愁眉苦臉。打折的商品已經是賠本賣出,可就是這樣也很少有人買得起,林先生無奈而懊惱。但他依然能精神抖擻的坐在帳台上等著他意想中的下午的顧客。作者通過細致的語言、表情描寫展現出當時已林先生為代表的那些小資產階級為生活所迫而掙扎,如每當有客人來到林先生和他的店員便大忙特忙,「異常敏感地伺察著」,「瞧見他的眼光瞥在什麼貨物上,就趕快拿出來請他考校」。
混亂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都十分窘迫,林家的店鋪還要受到同行的排擠傾軋,它們落井下石。林家鋪子終於在這重重壓迫下倒閉了,林先生從他父親手裡繼承了這樣一個小店鋪,資本原本就不雄厚,也沒有政治上的優惠扶持,雖然也有一小股商人惟利是圖的剝削思想,但處在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經濟雙重壓迫等種種打擊下,除了小心翼翼做些小生意謀生外,也很難有更多的奢望。他在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下百般掙扎,盡一切力量使自己的店鋪免於倒閉,但這一切都是白費苦心,林先生是安分守己的人,林家鋪子的命運就更加典型的表現了當時悲慘的經濟狀況。小說里有句話很經典:「林老闆,你是個好人。一點嗜好都沒有,做生意很巴結認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發財嗎?可是現在時勢不同,捐稅重開銷大,生意又清,混得過也還是你的本事。」
小說還寫到了林家鋪子的倒閉給朱三、阿太、張寡婦那樣自己僅有的儲蓄存在林家鋪子里貧民的打擊,說明這決不是個人的破產,林先生並不是最不幸的受害者,此外還牽連到許多人的生活。因為林先生在破產後可以一走了之,另做打算,而這一群人則是無路可走,失去了僅有的賴以生存的的最後的那一點依靠。小說就在這些不幸者慘叫聲中結束。這篇小說展示出當時社會「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殘酷社會現象,作者表現出既同情有批判的態度。
所以人民要幸福,就要拿起反抗的武器。
⑼ 西遊記每回讀後感
可以一些有趣的情節,如三打白骨精,一些動作和經典語言啰!
⑽ 陶淵明的文章讀後感
讀《歸園田居》有感
讀《歸園田居》,讓我領會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宏偉氣魄。他的這種崇高精神讓我十分敬佩和欣賞。
縱觀歷史長河,試問:有幾個人面對誘惑而不動心,又有幾個人不想當大官呢?我想能夠做到的人微乎其微吧。但陶淵明卻能做到。他厭惡「樊籠」中爾虞我詐的生活,毅然拒絕了一個物質的世界,拒絕了一個他不喜歡的世界,把立足點落在了自己內心的田園。「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他嚮往著自由,渴望重返大自然的懷抱。鳥和魚自然成了他傾訴的媒介。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亂世,在那樣的一個生存的環境中,他除了選擇自己,不能獲得其它更多的選擇。於是,他選擇了拒絕,拒絕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我認為拒絕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權利。然而,我們應該擁有這種勇氣和權利。就像是《孔雀東南飛》中女主人公劉蘭芝一樣,不為榮華所動心。
在現實生活中恐怕很難找到第二個「陶淵明」和「劉蘭芝」了吧。相反貪官污吏越來越多。這些人就是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從而使自己走上歧途成為階下囚,甚至被判死刑。「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我真為他們感到惋惜呀。因此,我們應該從中汲取教訓,懂得拒絕善於拒絕各種不良誘惑。讀了這篇詩歌後,讓我知道其實平淡的生活更能體現生活的快樂和心靈的安慰,體現其生命的變奏,人生的變調。
人生猶如旅途,旅途中的風景固然美麗,但我們卻不能停滯不前。我們應該懂得舍棄,懂得拒絕各種誘惑,學習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