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電影她影評

電影她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3-02 18:27:23

『壹』 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輯技巧、道具的作用、轉場流暢度等都可以進行評論。

例:《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

而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



(1)電影她影評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內容是多樣的。有著重評論影片的題材、主題、人物或它的社會意義,也有專門論述不同片種、樣式或影片的藝術風格、造型表現手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的;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流派的電影創作進行專題評論的,也有為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等電影藝術家撰寫評論的。

既有在報刊上對當時上映的影片或某種創作問題寫專欄評論的,也有對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進行評論的。由於讀者和觀眾的欣賞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電影專業工作者研究用的專題論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觀眾欣賞水平的影評文章。

『貳』 如何寫一個電影的影評

寫書評前要讀書,寫影評前得要電影。咱們看電影不能光看個熱鬧,還得看看門道,准備工作做好才能寫出優秀的影評。

怎麼看電影?
人人都愛看電影,可並不是人人都會看電影。

想要寫好影評,第一遍看電影之前,我們需要為自己想一些預設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非常基礎,譬如,

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

為什麼電影如此開場?

為什麼又如此結束?

帶著問題去觀影,同時記錄下電影中打動你的地方和看電影時產生的疑惑,看看能不能在第一遍的時候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想要寫好影評,一部電影不能只看一遍,因為只看一遍是不可能捕獲電影所有細節的。我們需要反復地觀看,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而且在第二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譬如,

電影的敘事是如何構建的?

故事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講述的?

劇中的角色是否很真實?從那些方面表現出來的?

第二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時候,要做盡可能詳細的筆記,不僅僅是影片中的人物和內容,一些攝影形式,角度,燈光等也要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後續的影評寫作材料。

請記住:重復是理解電影的基礎。

2. 確定主題

好了,現在電影看了幾遍了,筆記也記了好幾頁,接下來該做什麼?

我們在回顧自己筆記的時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確定電影的主題,想一想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什麼。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閱讀文章時總結的中心思想,啟示意義等,而是電影中用來幫助人們理解電影情節的諸多概念。舉例說明:

誰是主角?

電影傳遞的故事為什麼不是連貫的?

角色本身和其他人的關系意味著什麼?

我們在回顧電影和整理筆記的同時,從這些信息中整理出一些關於電影的主題,這些就是我們接下來寫影評的基礎。

寫影評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專業術語和和技術層面的內容,電影與其他藝術的聯系,電影的場面調度,電影的剪輯,電影中的聲音,這四大方面是我們入手寫影評的專業角度,當我們確立好主題後,就可以考慮從這些方面展開影評的寫作。

3.如何寫影評?

電影看完了,筆記也做好了,主題也確定了,終於要到了正式開寫的時刻了,蒂莫西·J·科里根在書中介紹了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和寫影評時應該注意的寫作方法。

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
歷史方法:這是影視批評里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寫作時,可以依據它們在電影史中的地位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考慮清楚歷史背景是不是能夠幫我們解釋了電影中的敘事或者技術技巧,或者哪部分歷史適用於我們的寫作等問題。

民族電影:除了歷史方法,從民族和文化的特點來進行影評的寫作,也是常用的影評角度。一部電影,必然有它的文化環境,把電影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們不熟悉的文化進行學習,有助於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影片反映的社會環境。

類型:根據形式和內容的模式對電影進行分類,這種類型的區分是檢視一部電影如何組織故事和觀眾期待的有效方式,譬如我們常說的科幻片,歌舞片,西部片等,就是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的分類。

作者論:作者批評是現在被廣泛接受的電影批評方法,它是將影片和影片的導演或者主角相關聯,因為每個導演或者演員都有自己強烈的風格,他們或她們的電影都有著自己相似的特點,這種方式的影片創作是把主演或者導演、編劇等主創人員當作「作者」來進行分析的,因此被叫做「作者論」。

形式主義的種類:討論一部電影的風格和結構,以及電影是通過什麼方式組織起來的分析方法,就是形式主義的種類,這種方法分析的重點是關於電影的模式的,譬如電影如何開始和結尾,鏡頭如何切換,剪輯如何變化,通過對這些手法的分析來討論對電影的作用。

意識形態:這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來討論電影的立場,一部電影必然有它想要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意味著什麼,暗示著些什麼,這些價值觀刺激到了觀眾的哪些神經?在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電影分析的時候,一定不能將自己局限在電影內容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意識形態的分析與人物和情節,攝影機和人物的關系聯系起來。

2.恰當的文字表述

我們在寫影評的時候,為什麼總是不自覺得將影評寫成了觀後感

因為每一個觀影者對電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許在影評寫作過程中不自覺就講這些感情帶了出來,吐槽或者喜愛模式一開啟,立馬就收不住車了,最終一篇主題精彩的影評可能就淪為平庸的流水賬。

影評寫作時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個人情緒表露在文章當中,因為這會讓你的文章非常沒有說服力,一旦在文章中表現出這種態度,會很快被讀者識破,讀者馬上就會認為影評作者抱有太多的偏見,不能夠客觀地進行評價。我們需要盡可能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分析和描述電影所呈現給我們的一切,而不是我們看了電影以後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和寫其他文章一樣,影評的寫作也要簡潔而生動,特別是結構一定要清晰,主題鮮明。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和拓展我們的主題和想法,豐富文章的內容。

最後,修改和完善我們的文章,檢驗是否符合邏輯,論點和論據是否充分,一篇精彩的影評就此完成。

電影是生活中特別美好的事,我們在黑暗中把自己交給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用兩個小時讓我們體驗一遍從來沒經歷過的人生,我們從電影中汲取力量,盡情歡笑,肆意流淚。我們需要,也應該用多種方式來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闡釋和書寫觀影經驗的樂趣。

『叄』 電影《歸來》的影評有嗎/

歸於沉寂來日方長

——《歸來》

《歸來》的電影海報有很多張,其中有一張印象很深。大雪紛紛的荒野,白雪覆蓋了整個畫面,中間一條小道從近處綿延向遠方,一人一雁相伴在孤寂的旅途中歸來。黑白的色調大氣簡約,隱隱的透露些許落寞傷感,但循著那個孤獨的背影,還能感受到一份真誠的心和堅定的守候。

該電影改編自享譽世界文壇的作家嚴歌苓的長篇小說《陸犯焉識》,只針對該小說的最後一部分花費筆墨改編成電影,而小說前面對陸焉識整個人生的描寫卻沒有著力去介紹,這就很考驗演員陳道明對角色的把握了。事實證明,老戲骨的表演非常出色。作為一個經歷過人生大起大伏的中年人,文革平反後一身樸素的回到家裡,面對忘記自己的妻子,還有多年來未曾照顧長大的女兒,陳道明把這個丈夫和父親的角色演繹的感人至深


有人說,這電影怎麼可以就這樣結束?她還沒有認出他,他對於她還是一個隨時會忘掉的人。可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的坦然接受,是平淡中的相伴終老。電影的畫面處理跟故事中人物情感很是契合,沒有光鮮亮麗的色彩,只有樸素的黑白印象。沒有濃郁的別後重聚的情感,只有淡淡的哀愁中默默的相守。沒看電影之前,以為會是蠻沉重的電影,因為講文革時期的愛情嘛。但看過之後,非但不覺得沉重,反而有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覺得這種洗盡鉛華歸於平淡的愛情最是真摯感人。看過電影之後,和閨蜜唏噓不已,覺得這樣純凈的感情在現實中不易實現。走好腳下路,且行且珍惜吧!

『肆』 電影《她》影評:和操作系統談戀愛很奇怪嗎

電影一直是最好的圓夢師,光影的映話中任青春回轉一個驚奇的夢,《奇怪的她》卻告訴了你我相伴便是最好的愛。 作為曾執導驚世之作《熔爐》的黃東赫,其電影對於

『伍』 看一部好電影寫一篇影評

《暖春》影評
現在說《暖春》似乎有些晚了,但是好的電影,幾年後相遇,依舊怦然心動。
《曖春》是由烏蘭塔娜導演、山西製片廠攝制的一部農村題材、弘揚真善美、呼喚人間真情的影片,以朴實無華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逃離了養父養母家的孤兒,被一個好心的老人收養。她不被老人的兒子兒媳接受,幾經坎坷,老人和孩子用真情感動了兒子兒媳,一家人終於其樂融融在一起生活。
好的演繹才會真正使影片感人至深。片中沒有明星大腕,卻有著表現出色的老人、孩子,她們表演的相當到位。影片最感人的幾處幾乎都有哭戲,面對數目眾多的哭戲,老人與小孩的扮演者用毫不華麗的演技,感動著觀眾。老人臉上的皺紋,孩子的大眼睛,在一個個鏡頭中,傳神的表現了人物內心的世界。
感人的畫面有多處,給人印象深刻的如:爺爺拿出零碎的錢給小花買了一雙新鞋;小花偷偷學習漢字,並教爺爺念字、識詞;小花冒雨去找爺爺,爺爺在半路上暈倒等等,都反映了爺爺與小花之間最純潔的「親情」,突出了爺爺的善良與小花的聰明和機靈。
有一個長鏡頭,小花考了年級第一名興奮的跑回來告訴爺爺,爺爺還沒有回來。大雨來臨,小花頂著雨披去接背著樹枝的在雨中走都走不穩的爺爺。一老一小兩個身影在風雨中搖擺,音樂特別的感人。爺爺摔倒了,昏迷不醒,我當時特別怕爺爺就這樣去了,那麼小花剛剛擁有的愛也要隨之而去,也許這樣處理,更具有悲劇的效果。終於,爺爺醒了過來
細節描寫主要圍繞在小花的嬸娘身上。如:小花的嬸娘把雞蛋打破,又怨小花,並踩爛小花的風車;吃雞肉的時候,寶桂多挑了幾塊雞肉給爺爺,香草又用筷子劃回鍋里,還說他胳膊往外拐;突出了一個農村婦女的吝嗇,潑辣性格;香草的腳被葯燙到,小花來扶她,她卻一把把她推開;小花的手被玻璃割破,這些細節描寫反映出香草的性格特點,也是使小花感動香草的原因。另外,影片中音樂與環境的搭配十分和諧。在感人的畫面時,音樂便會抒情而柔美,一到風雨交加時,音樂就會變得急速而沉悶,因而反映當時的情景,襯託了人物心情。
受了那麼多即使是大人也無法想像的苦楚,終於有一個人愛她,照顧她,她有多開心。顛著一雙小腳不肯停歇的跑來跑去,盡力去做所以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盡管不能生養的嬸娘視她為肉中刺,叔叔嫌她是多餘的一張嘴,可終究還有爺爺的愛。這愛,是她曾有過又失去的,再次出現在她面前,無比的珍惜,唯有用自己的小身軀不斷的動作來告訴愛她的人:她是懂事的,可愛的孩子
終於,嬸娘被她的善良感動了,小花不再叫她為「嬸娘」而是「娘」。
一個落後的小山村的兩個普通的小人物的普通故事,就是這樣,沒有大片的華麗、喧鬧,卻能發人深思,讓人感動。感動於劇中爺爺的人生信條--人不能見死不救;感動於村裡像胖嬸一樣善良的人們,更感動於小花那顆像花兒一樣美麗的心靈。與其說是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牽動著觀眾的心,倒不如說是她的美麗心靈打動了所有的人。
我們感動過,流淚過,並不代表就此結束,真愛是我們必須深藏於心並且時刻銘記的。感動後我們更該懂得去珍惜真情,明白它的來之不易,親情,友情,甚至是愛情。
學會感恩、學會寬容,這樣的口號我們會喊,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但我們並非都能做得到;而小花,一個七歲的孩子做到了。看罷片子,再仔細想想,其實感恩也好,寬容也好,都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在我們的一舉一動當中。有時,人生真的就像一場劇,而我們既是編劇、導演,又是演員。劇情的發展,全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當你徘徊於A與B之間時,不要讓邪惡遮住你的眼睛。

『陸』 her電影觀後感英文200

《她》是講述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慧相愛的科幻愛情電影。主人公西奧多(傑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飾)是一位信件撰寫人,心思細膩而深邃,能寫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他剛結束與妻子凱瑟琳(魯妮·瑪拉 Rooney Mara 飾)的婚姻,還沒走出心碎的陰影。一次偶然機會讓他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OS1,它的化身薩曼莎(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聲)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西奧多與薩曼莎很快發現他們如此的投緣,而且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慾望,人機友誼最終發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
《Her》是一部很不尋常的愛情片。

這並不僅是因它選擇了「宅男愛上了電腦操作系統」這樣的詭異角度,而是至少斯派克瓊斯導演以一種小清新到「細成渣」的方式,非常「不自量力」地探討了「關於愛情的一切」。

大部分經典愛情片,個人以為其實處理得都像戰爭片。主人公怎麼相愛不是重點:一次偶遇就期盼天長地久,一個眼神就約定至死不渝,著力描述的大多是克服障礙的過程:《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抗家族恩怨,《羅馬假日》有階層差距,《斷背山》就是性別藩籬了。說白了,性沖動做起點後,接下來都是「為了在一起」展開的戰斗——觀眾樂於接受「一見鍾情」的設定,然後揪著心看主人公一路打怪通關。

這類愛情片催眠觀眾的利器,是主人公全過程抱定決心「無論如何,我要我們在一起」,終點是什麼呢?感人肺腑的愛情片,結束於我方英勇,有情人終成眷屬;催人淚下的愛情片,終止於敵人強大,我方一死一傷(也有雙雙陣亡的),雖敗猶榮。這不是戰爭片,是什麼?

這就是我喜歡《Her》,以及覺得它新鮮的地方。劇本台詞對話太有意思:影片雖然講「人機畸戀」,但斯派克聰明地用」未來世界「的設定,化解公眾對這種畸戀的接受程度。他只是借這個特殊角度,抽絲剝繭地研究身體吸引之後費洛蒙發酵的原因、探討外界阻力之外愛情消亡的規律——戀愛的一方設定為無肉體的電腦操作系統,這種觀察才更加極致和純粹。

也許在斯派克看來,性吸引是無法逾越,卻又讓人沮喪的。無論是開篇主角地鐵上偷瞄色情圖片,或者極其愚蠢可笑又失落可悲的「Cyber-Sex」,還是系統OS後來租借身體的嘗試,導演都在闡述這樣一件事情:性是人類關系中最原始重要,又不那麼重要的部分,它是人類交往體系裡無法割除的闌尾,也是阻礙我們自我認知的障眼法。

擺脫身體桎梏後,人類交往的本質障礙,是要跨越自我意識的鴻溝。
建立與他人牢靠的關系,一靠溝通,二靠妥協,兩者都不容易。

溝通,是人最緊迫又最困難的事。除了生存,人解決孤獨、恐懼等所有精神層面的問題,都要靠溝通。小的時候,餓了就哭,怕了就喊,青春期,荷爾蒙旺盛,就急於表白說「喜歡」,這些都足夠直接,卻缺乏技巧。人自以為隨著年齡越增長,技巧越純熟,溝通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可恰恰相反,越是修正表達的精度,越偏離表達的目的;越是熟稔表達的分寸,越會懷疑自己表達的真誠,當然,同時也會懷疑對方的。

影片《Her》中,作為一個郵件代理寫手,傑昆菲尼克斯扮演的Theodore精於「傳遞「情感,卻因此陷入了更大的表達障礙中。他既然比別人更擅長營造假的抒情,在現實世界,就越缺乏表達真情感的窗口。這就是為什麼Theodore能在餐桌上成功地調情把妹,那是技巧,卻因對方一句誠意十足的問話而倉皇失措那是實質——善良的成年人說假話容易,說真話很難,說心裡話就更難了。

成年人溝通成本是很大的,有時候都跟勇氣和誠意無關,而是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喜歡電影里艾米亞當斯扮演的Amy鼓足勇氣,給她丈夫和Theodore放自己拍攝的紀錄片那段,她滿懷期待卻令兩人不明所以。那種「你以為你懂我其實不懂我」的尷尬,真是讓任何一句Theodore的寬慰和Amy丈夫的建議,都顯得愚蠢和多餘。

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表達欲,事實上他人卻並不關心,如果你懷疑這個結論,反過來想想就明白:我們和他人對話時,有多少時候都是在敷衍,假裝我們很關心,甚至配合誇張表情,給出誠懇建議,其實一點兒都沒往心裡去。OS系統在給Theodore做基礎測試時,不等Theodore抒情完就冷漠打斷,才是人類交往正常的內心戲。

既然最完美的親密關系都是意淫的產物,那麼Theodore會喜歡上操作系統OS一點兒也不奇怪,這世界突然有這么一個「它」,是專屬的、私密的、忠誠的,至少一開始是。你能放下防備,毫無負擔地袒露脆弱、孤獨和彷徨,而這個「它」又如此聰慧的理解你的喜怒哀樂,恰如其分地安慰你、鼓勵你、滿足你,還有比「它」更能讓你釋放傾訴欲、感受安全暖的「soul mate」嗎?

溝通帶來安全感、愉悅感、被需要感,正是一切美好情感的起點。
可惜親密感的消亡,遠比建立容易得多。
因為越想溝通,越溝不通,人生只能派妥協出場了。

要花費許多心血才能建立溝通的信任,卻會隨著溝通中隨時出現的問題,頃刻瓦解。因為本質上,溝通越多,會發現差異越大。兩個平等的個體之間,要想維持長久而穩定的關系,就像齒輪的咬合,咬合得越緊,意味著妥協越多,這種犧牲的底線在哪裡,全看兩位各自的心情。因為希望了解而在一起,因為了解過多而離開,對於過分在乎獨立人格的人而言,愛情只能是小心供奉的佛龕。

無論是Amy,還是Theodore,他們扮演的角色在片中失敗的婚姻,都證明了這件事,開始時節奏一致,最後眼睜睜無話可說,兩個人與各自伴侶在婚姻關系中,學到的東西、去往的地方,都不對等。值得諷刺的是,Theodore寄予無限厚望的OS操作系統,學得更快,拋棄得也更快,2000多段關系,600多個親密愛人,掌握人際關系就赤裸裸是個不對等的智力游戲。

OS真是個無辜的的大BITCH。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她溝通的坦誠,一開始讓Theodore感到安心的坦誠,最後卻是無法直視的殘忍。這不就是你要的真相嗎?當電腦擁有人的獨立人格,以它的學習能力,甩掉人類,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吧。

以人機戀為題材的《Her》,很容易讓人想起《黑鏡子》里的故事,但兩者無論是劇作,還是表現手法,都鮮明體現出了電視和電影的差距。

《黑鏡子》設計了精巧的故事,急於傳達編劇的意圖,網路虛擬功能的出現,加速和加劇了人類對溝通的排斥,和對孤獨的恐懼。可問題的關鍵是,人類自身的孤獨,並非網路或什麼新技術帶來的,它從未消失,也無法治癒。《Her》並不嘗試危言聳聽,而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營造氛圍、傳遞情緒,影片影像風格以多彩映照寡淡,以熱鬧鋪陳冷清,魔都上空永遠PM2.5超標的霧霾就是天作之和!

《Her》不刻意追究問題的成因,也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比《黑鏡子》深入和深刻得多。《黑鏡子》靠理性對社會進行分析,《Her》則靠感性對自己進行挖掘。也許有人會說,影片情緒過於個人缺乏節制,但自己不做作,誰幫你裝逼?如果不夠細膩,也就沒法碰這樣的題材,「小清新」也沒什麼,問題在於你是否把「小清新」做到了極致,斯派克瓊斯算是把許多人的路都堵死了,能把傑昆菲尼克斯大叔都整清新,別人還是嚴肅深刻荒誕地另尋他路吧。

對於《Her》,我只是不滿意它的結尾,導演似乎鋪開了一張巨大的網,卻不知從哪裡收。聊了許多命題,每個命題都自己枝蔓開去:思想和肉體的關系。人的自我相處和社會相處?人情感世界的歸屬感?但並沒有什麼可責怪的,在這里口水了這么多,也不清楚該怎麼結尾:「人類情感」這么宏大的問題,能把問題表現生動就不錯了,給出答案,純屬奢望。所只能如電影結尾般,草草營造一點小溫暖,緩解一點小憂傷。

這種感覺,很像和人聊了一次異常坦誠的天,卻不知該如何結束。
最後只好說:你看天涼了,咱們回屋睡覺吧。
轉自豆瓣 頓河 影評

『柒』 求經典電影,以及影評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1946年,年青的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這意味著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渡過餘生。銀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里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鮑勃·岡頓 Bob Gunton 飾)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 私人助理。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偽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派人殺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

影評:
這些天按時上下班,衣冠楚楚,與時俱進,過得頗麻木。於是夜裡心情便有些低落,尋了肖申克的救贖來看。

距離 Frank Darabont 們締造這部偉大的作品已經有十年了。我知道美好的東西想必大家都能感受,但是很抱歉,我的聒噪仍將一如既往。
今夜在我眼裡,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與信念、自由和友誼有關。

[1]、信念

Red 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確有資格這么說。因為從進來的那一天起,獄長就說過,「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除了他能弄來的香煙和印著裸女的撲克牌,任何其他異動在這個黑暗的高牆之內似乎都無法生長。

然而 Andy 告訴他,「記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於是 Andy 能夠用二十年挖開 Red 認為六百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當他終於爬出五百碼惡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潑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時候,我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亮光之下,我們懦弱的靈魂紛紛在 Andy 張開的雙臂下現形,並且顫抖。

庸常生活里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按部就班,習慣了先說「那不可能」,習慣了沒有奇跡,習慣了,習慣了。可是正如《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coo』s Nest)中說的那樣,「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試著留住一些信念,在它們喪失殆盡之前。它們也許無法最終實現,也許無法讓我們更有意義的活著——甚至對於我自己而言,它們只會愈加帶給我來更多的虛無感。然而我知道我有多需要這樣的虛偽與自欺,因為你可以說我在做夢,但我不會是僅有的一個。
——我們已經看到監獄長打開藏有 Andy 鑿石錘的《聖經》時,翻至那頁正是《出埃及記》。這個章節詳細描述了猶太教徒逃離埃及的過程。

[2]、自由

我到今天也始終不明白,這兩個義大利女人在唱什麼。事實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東西不說更好。我想,那是非筆墨可形容的美境。然而卻令你如此心傷。
那聲音飛揚,高遠入雲,超過任何在禁錮中的囚犯們所夢,彷彿一隻美麗的小鳥,飛入這灰色的鳥籠,讓那些圍牆消失,令鐵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

當 Andy 不顧一切在監獄的喇叭里放《Le Nozze di Figaro》時,鏡頭緩緩劃過正在廣場上放風的犯人們和獄警們。他們叫人感動地靜立當地,拋卻所有憤懣,狠毒和怨怒,沐浴著我從未覺得如此自由的陽光。莫扎特的樂聲鋪灑在這些人們身上,來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將他們都濯洗得純凈無比。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我這才明白 Andy 的用意。修屋頂的時候,他為大家爭取來啤酒,事實上是為大家爭取到那種像在修繕自家的屋頂一般自在的感覺,所以他不喝酒,微笑卻帶著巨大的幸福;放費加羅的婚禮,也是要喚醒他們已快喪失的自由感。

然而強者終究是少數。自由面前,更多的人們紛紛選擇禁錮。在監獄圖書館呆了五十年的 Brooks,為了不被假釋,竟然想通過傷害獄友來達到留在監獄的目的。很奇怪嗎?自由、平等、博愛,本來應該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理想。可是 Brooks 們卻早已經被監獄的規則之下規則了自己,他們需要規則,需要秩序,如果沒有它們,甚至無法生存。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假 Red 之口,Darabont 直指卑微。

Brooks 得到了身體的自由,靈魂卻已經被無可挽回地體制化。他終於沒有能夠擺脫對自由無法適應的困境,懸梁自盡。而睿智如 Red,在出獄之後也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連撒尿都要向經理報告,否則一滴尿都擠不出來。他也考慮如何違規以便回到監獄,甚至考慮與 Brooks 一樣離開。

Busy for living, or busy for death。步履匆匆的人們也許應該偶爾駐足,跳出來看看自己的模樣。我們終會知道,習慣於服從規則的人們將付出巨大代價來習慣本來屬於每一個個體的自由。

[3]、友誼

此片無關愛情,除了背叛。有的只是監獄中的男人間的友誼。Red 和 Andy 的那種友誼置放在高牆之下,似乎比我們紛繁俗世中的友情來得更加純粹和干凈。他們都是內斂的人,然而洞悉一切,心意契合。我喜歡這種感情。所以在他們終於相會在太平洋小島的陽光沙灘之上的時候,忍不住一人笑了。


如果我在肖申克,我會是誰?如果你在肖申克,你又會是誰?肖申克的救贖,十年散記。

『捌』 求一部電影的影評和《父與女》的影評。

《父與女》,一部感人至深的短片。

他說講述的到底是什麼?情感,我想是這樣的。女主人共用她的一生去等候她的父 親,很遺憾,終其一生也沒有等到父親的回來。可很幸運的是,她和父親一直都沒有離開過。每當她在樹下等候的時候其實他的父親一直都知道的,他的父親就在水中靜靜的躺著,守望這他的女兒。其實隨著女孩的慢慢長大,她已經想到父親可能不會再回來了,但她依舊在等。那她到底在等什麼?情感,情感的回歸,七歲、十七歲、二十七歲、三十七歲、四十七歲、五十七歲、六十七歲、七十七歲、八十七歲. . . . . . 不管她多大、多老,她都知道父親航行還沒有回來,她都要等!因為她知道她的爸爸去了很遠的地方航行,一個人!爸爸會想到女兒在岸邊等他回去,所以自己一定要回去,要回去見他的女兒!

文藝片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她在講述人性!畫面將人引向感情,感情將人引向思想。短片的結尾是傳統的經典回溯,故事本身和手法並沒有什麼出新的地方,可《父與女》極其聰明的抓住人的情感面。

《父與女》所講述的情感並不僅僅是父女之情,而是人終其一生對情感的渴望與執著,片中過度佔了大部分,而卻形象的勾勒出了人生對感情的追求!影片最成功的不是開頭與結尾的安排,而是整個故事情節的安排。

娓娓道來的風格,延綿的音樂,含情脈脈的表達延續在短短八分鍾里,卻產生了一股強大的情感沖擊波,這才是電影最寶貴的。不管用什麼手法、用哪種類型的影像、用什麼風格的音樂,最終的成功與否就是要看是否讓觀眾感受到真摯的情感,引起內心的共鳴,直達思想深處。

很多影片都做到了,並被奉為經典,而《父與女》只用了八分鍾!

『玖』 求一篇電影影評.

《男孩別哭》(美國電影):在邊緣的邊緣,有純藍色的眼睛幾年前,當我第一次看完《男孩不哭》的時候,直覺地不喜歡,覺得這部電影沉悶不堪,再不願看第二遍。我討厭它陰暗的畫面,討厭它慘烈的故事情節,討厭Hilary Swank的扮相。但是直到幾年後的今天,當我再一次重溫這段悲慘故事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對它的排斥,來自於心底的哀傷。

播放電影的時候,身邊不時有人發出恍然大悟的聲音:「哦,原來她是同性戀。」我只能很無奈對他們解釋,「她不是同性戀,她是異性癖。」 Brandon這樣的角色,已經邊緣化到了這樣的地步,連我們這些心理學「專業人士」都無法為其定位,實在是很可悲的。更是難以想像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異性癖呢?人們只會賜予這樣的人一個詞:變態。

對於現代社會,同性戀群體是個逐漸浮出水面的邊緣群體。但是異性癖,卻往往被掩蓋在同性戀群體後,在邊緣的邊緣。報紙上誰誰誰又決定變性這樣的新聞,往往只是人們茶餘飯後懷著獵奇心理閑聊的時候才會想到的。

無知往往帶來恐懼,隨後產生的,就是排斥和迫害了。什麼是正常的?什麼又是不正常的?這樣的問題,似乎三言兩語是解釋不清的。可是對於大眾而言,與多數一致的就是正常,反之就是反常,似乎真理如此簡單。在本片中,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了一個男權社會對一個邊緣女子的暴行,卻無能為力。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竟然在現實生活里發生過。然而,藉由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電影是否能喚醒人們的理解,人們的良知呢?如果一個渺小生命的消逝僅僅帶給觀眾一聲驚嘆,這是否說明人們早已經麻木不仁了呢?

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弱者,而任何打破這一規則的人都將受到懲罰。John的眼中,女人永遠只能是男人的附屬品,是不能和男人並駕齊驅的。所以當他發現Brandon居然是個女人的時候,他感到他所謂的尊嚴受到極大的侮辱,因此他殘暴地羞辱了Brandon以恢復自己的權威地位……那一系列暴行,是怎樣低劣的人渣才做得出來的!

許多人在看《男孩不哭》的時候,幾乎都會產生對Brandon等人同情和對John的憤怒和譴責。但是,電影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人們是否考慮過在生活中,他們是否仍有意無意地漠視或者歧視著像Brandon這樣的人呢?

想起《逆女》里經典的台詞,「我們沒有傷害別人,別人為什麼要來傷害我們?」可悲的是,這個世界,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的。

性別只是一個符號嗎?你愛上的是他的人?還是他的性別?還是包含他的性別的他的人?很拗口。可是很多人無法回答。什麼是愛?愛能超越世俗的偏見么?

世界如此豐富多彩,可是人類社會卻如此狹隘。像Brandon這樣的異性癖,還將長期生活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但是,隨著愛和理解在人們身上逐漸蘇醒,社會對邊緣的邊緣也日益關注。

影片中最安靜的畫面,莫過於三個女生曾在麥克風前低吟淺唱:「the bluest eyes in the Texas……」如果可以,讓我們拋棄心中的偏見,你會發現,在邊緣的邊緣,有純藍色的眼睛。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