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觀後感500字
㈠ 大國崛起的觀後感600字
《大國崛起》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近日推出12集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引起強烈反響。對於眾多國人來說,這部紀錄片無疑稱得上是一次「歷史教學片」,是對公元1500年以來世界9個主要大國發展史的一次集體學習。
用電視畫面展現曾經的大國興衰,顯然沒有浩瀚的歷史典籍來得深刻。但是,電視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轉變形象地將歷史上曾經的輝煌、榮譽、血戰前行和繁華散盡形象地在大眾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將歷史反思從精英的書齋挪移到草根大眾思考的有益嘗試。央視將9個大國的500年興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濃縮,絕非大眾娛樂的電視劇快餐,而是品讀歷史的鏡鑒和對中國未來的深深思索。
在過去的500年間,中國所謂的盛世已經持續至清康乾時代,期間還包括明初鄭和浩大船隊的遠洋。但這只不過是古老的「中華龍」慣性繁華的迴光返照。而從14世紀開始的300年間,歐洲文興復興擊碎了中世紀宗教的神學桎梏,將人們從蒙昧主義、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解放出來,在精神方面為近代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奠定了基礎。從1500年開始,歐洲的強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引領了歐洲作為全球翹楚的新時代。
無論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過海洋冒險成就的海洋霸權,抑或荷蘭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創立的商業帝國,還是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推動自由貿易成就的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以及法德兩國的隨後興起。這些歐洲強國都是通過制度和體制創新、科學和文化的發展、將商業和自由貿易作為大國崛起的基本要件。至於繼承歐洲文化譜系的美國在另一塊大陸的崛起,日本和俄羅斯的後發制人,除了自覺的趕超意識,也經歷了制度轉型的陣痛。當然,這9大強國的輝煌中也都沾染了窮兵黷武的戰爭殘酷和侵略他國乃至滅絕異質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來的500多年間,這些強國或有興衰,但他們的一個或多個在21世紀依然佔有全球主導地位。即,西方社會主導全球的大趨勢並沒有逆轉。
對中國而言,讀懂這9個大國的興衰起伏,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9個大國在過去的150年間和中國都發生過直面接觸,對中國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但沉浸在歷史的傷痛和仇恨中是沒有意義的,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嘲弄和怒斥資本主義的罪惡更是無謂的。在全球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首當其沖地要融入這個世界。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理念等等,這些既是中國從既往強國的興盛中總結的經驗,也是從某些強國的滅亡中汲取的教訓。
半個世紀前毛澤東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對新中國如何擺脫歷代王朝「興勃亡忽」的質疑時,給出的葯方是「人民民主」。今天,這句話對中國如何實現民族復興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現實意義。當綜合實力成為衡量大國地位的標准時,作為硬實力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同作為軟實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影響力一個都不能少。美國的強國之路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將「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並列。
必須釐清的是,和上述9個大國不同的是,中國的強國之路有著5000年和平包容文化的深厚根底,絕少侵掠他國的文化傳統的貪婪品格。也正因為如此,在學習9大國優點的同時,中國可以避免其他強國最終「亡乎」的歷史宿命。
不過,僅有和平的理性,經濟的勢力和開明的政治依然不能實現強國之夢。如中國兩宋,經濟文化發展俱佳,政治也相當開明,但依然是偏安一隅最終被異族所滅。去年5月22日,美國《紐約時報》在評論版中罕見地以中文標題發表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評論文章:「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雲」。這雖是對美國提出的警醒,但也給我們以警醒,強國之路,必須要保持軟硬力量的綜合平衡,綜合國力的哪一個要素都不能偏頗。
㈡ 求《大國重器》1500字觀後感,原創最好,網上拼湊的不要同一篇文章,通順就行
我可以邦你寫 要的密我
㈢ 大國重器觀後感作文
《大國重器》最近剛在中央2台播完,看後可歸納為4個字:「振奮,自豪。」
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工業基礎很差,經過幾十年的追趕,我們國家在許多方面已經趕上發達國家,(當然,沒趕上的也不少)。在這方面,50,60,70,80,90年代的中國人都付出了許多。中國許多老牌企業:上海汽輪機廠,北京第一機床廠,濟南第二機床廠等等,歷經風雨,掌握了世界一流技術,終於成為行業巨人。後來的振華重工,徐工,山推,正泰電器,雙良等企業集團也後來居上,成為世界著名的企業集團。
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的工業國家,中國有許多工業產品已經是世界第一,中國已經由弱變大,下一步是由大變強。看看那些企業負責各個項目的中國人年輕、自信的面孔。我相信這一天很快會到來。
很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有時間看看《大國重器》,尤其那些熱衷於「追星」的人。在今天的社會里,那些「娛樂至死」的人,可能也是兢兢業業的從業者。個性自由和國家責任應當是今天中國人的人生信條。以強大的國家實力維護世界和平,造福人類是中國必然的大國責任。從中國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對世界各國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那些盲目信奉歐美治國理論的人,應當改變觀念了。
㈣ 大國重器觀後感600字
南湘:「 我今天下午要去工廠里把乙烯壓縮機的設計圖修改一下,那個顧里你可以還我上周借你的游標卡尺嗎?」
顧里:「好,我下午正好要去車床車間,我會叫林瀟順路稍給你的。」
唐宛如:「今晚下班你們去廠子里組織的羽毛球大賽嘛?聽說隔壁數控廠的焊工師傅宮銘也會來哎。」
以上純屬重度意淫中,不過也不難發現,為什麼郭小四隻會把小時代們打扮成時尚圈與金融界的驕子。
因為也不知道是從哪個電影里看到的台詞,工廠一點也不酷。
長久以來,我對工業界或者說是工科都有一種異常模糊的認識,或者說是沒有認知。因為我身邊大部分朋友都是文科的朋友,鮮有工科的朋友,即便是有也常常被扣上「木訥」這種刻板印象,淹沒在文科生唧唧喳喳的自我表現當中。最近CCAV的紀錄片《大國重器》卻給我狠狠的補上了一課,讓我看到了一個與我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工廠。那些工程師說的話,句句簡單質朴,沒有跟我們一樣講究說話的起承轉合抖包袱,但卻讓你願聞其詳,那種釘是釘鉚是鉚的句式和語氣讓我看到了踏實的語言一樣可以靜水流深,真的很酷,這個酷卻是慢慢酷。
緘默無言的機器,流光溢彩的金屬,敲打鍛造的碰撞,這一切都離不開技巧和知識的積累,更要有」相對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氣度和等待。和我的生活,或者大多數心浮氣躁的白領,或者知識分子相比,這種如同稀有元素般的喜馬拉雅氏氣質給我的思想帶來前所未有的深刻自省與反思。
同樣,有著同樣工程師氣質的日本大和民族也同樣在這幾個月不斷刷新我的三觀。看到豆瓣一篇日誌叫做,世界上不能沒有日本人,說的是日本學者勤奮執著於世界知識海洋的「邊邊角角」,卻樂此不疲。這個深刻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斷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大日本帝國對一件件小器具的鍥而不舍,孜孜不倦,即便這個玩意兒研究100年也不會成為世界的中心,可人家日本人就是抱著死磕的精神捨命陪君子。抱著這種慷慨赴死的自嗨的節奏,難免不把這些個精密儀器,大重機械做成世界第一,宇宙第二。
而啃咬青山不放鬆主義,在我們生活的環境里,也漸漸失去了它的市場。投機主義、媚俗主義盛行的今天,郭小四又怎麼會讓瑪麗蘇出生在工廠車間,數控機床,氣壓機場,這些個違和的世界觀里呢?
㈤ 以大國重器為題的作文800字
第六集將雖然中國在機電設備、數控機床、港口設備、船舶製造等諸多行業裝備製造量佔有領先地位,中國裝備正在裝備著世界,但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問題依然是困擾中國的大問題,使中國從裝備製造大國變成裝備 製造強國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集里講到正泰集團變壓器生產、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光伏
太陽能製造、飛機、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內容比較多。雖然我們已經開始轉變,但是距離裝備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實施五大戰略將實現我們從裝備製造大國到裝備製造強國的轉變。中國在路上,在追趕中,距離自己的強國夢越來越近。
㈥ 大國質量觀後感
大國質量 觀後感
該影片是我國首部反映「質量」的記錄片,剖析了古今中外質量管理的一些生動案例,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把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梳理了各國質量發展歷程,理性、全面理清中國現階段的質量問題,詮釋了「質量強則國家強,質量復興則民族復興」的真諦。
通過觀看學習《大國質量》,感受頗深,尤其作為一名剛踏入企業並從事質量管理工作的大學生,在各方面還不夠成熟,通過本片讓我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質量意識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感想:
第一,領導的重視是提升質量意識的關鍵。通過近期學習質量管理相關知識,其在八項基本原則之二就是領導作用,指的就是領導的行為,因此,要想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良好的質量意識,首先要在企業領導層面樹立正確的質量意識,在對待每一個工作的疏忽和差錯應嚴肅認真。其次,應在公司營造一個良好重視質量氛圍;
第二,教育對質量意識的形成非常重要。要提高質量意識,就要對員工進行不斷的教育和培訓,讓他們真正理解下道工序就是客戶,自己的工作結果關繫到產品質量和用戶滿意。眾所周知:「100-1=99」,但搞質量工作,必須遵循「100-1=0」,因為1%的不合格品送到用戶那就是100%不合格;
第三,產品質量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換位思考」。對於客戶而言,「質量好是最大的節約,質量差是最大的浪費」,這種意識也同樣適用於每一位員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質變,才能不斷滿足「為客戶服務是雷沃存在的唯一理由,下一個流程節點也是我們的客戶,我們的責任就是讓客戶滿意」的要求;
第四,堅持「零缺陷」標准。每一位員工都要養成「第一次做對」的質量意識,不接受、不製造、不傳遞缺陷,這樣不僅大幅度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迅速增長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