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視劇觀後感
A. 韓劇《有你真好》觀後感 越多越好
看過這部片子的人~~~一定對他們祖孫發展出來的情感難以忘懷..
聽說這部片子當初在韓國並沒大肆廣告...但票房卻造成很大的回想...我想這是當初導演始料未及的...
剛開始看的很氣..因為那個ㄚ嬤是啞巴..而這個城市來的孫子不但嫌她臟..還欺負她...但相處久了..這孫子漸漸喜歡上他的ㄚ嬤...而最後他媽把他帶回城市..他還跟他ㄚ嬤說:如果想他的話.就畫一張圖寄給他..他就會回來看她..真的讓我粉感動^^...
這是一部非常動人溫馨的片子,從他一直再第四台廣告時我就一直不敢去看,知道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吧!?因為他在廣告時我就知道這部片子我一定不敢看,但是卻很想看,很矛盾吧!因為,我是屬於感性的人,我知道我看這一片有你真好一定會哭個淅哩嘩啦~~~後來不小心看到了,只是短短的一小段,因為我不敢看太多,就讓我哭了好多眼淚,讓我想起我的外婆,看到小五真的好想把他抓起來打一打喔!我真的好心疼那個奶奶喔!!嗚嗚嗚~~~>_<~~~
很含蓄的一部電影
我是和我侄子一起看的
剛看的時候邊看邊罵小武這麼不懂事
尿尿在奶奶的鞋子上
藏奶奶的鞋子
拿奶奶的發簪....
到後來阿嬤為小武所做的一切
讓小武有了改變
我跟小武一樣學到手語的對不起
沒事就比一下ㄏㄏ...
這一部韓國電影是一%恰巧遇到第四台播出
剛開始是因為不知道要看哪一台電視節目
所以亂轉遙控器發現到的
一開始覺得有點......小悶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隨著劇情的發展
反而認為好想一直看下去
那個小男孩剛開始對她的阿嬤應該是反感的吧@@
也沒有尊重長輩的觀念
還為了滿足自己買電池的念頭
去偷阿嬤唯一的頭簪
害阿嬤一覺起床後找不著頭簪
而拿了飯杓代替~"~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以後
1%真的哭了好久好久都無法平復心中的情緒
阿嬤雖然不能言語
但從日常生活中對小男孩的包容與疼愛
可以強烈的感覺到阿嬤的慈祥和藹
最後小男孩也體會到阿嬤這一段時間對他的照顧
(也可說小男孩稍微長大點了吧@@)
為了怕阿嬤萬一生病卻無法打電話求救
在離別的前一晚
小男孩細心認真的畫出一張又一張的名信片
並在上面寫上小男孩與母親的住址
其實這一部電影真的讓人突然有種想念起自己的祖母或是外婆
尤其在描繪祖孫從一開始的沖突到互相相依為命的情節上
是非常細膩又令人動容
1%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欣賞
唔~比較感性的女生
記得要在電視旁邊准備好衛生紙喔^O^
這部片好像有得獎吧!我租片子來看~到最後哭的兮哩花拉~贊喔!值得推
對阿!!我是在新年看ㄉ~雖然旁邊有人在打麻將~
不過我還是看ㄉ很入迷!!因為真ㄉ很好看~
很感人~其中有也一些很好笑ㄉ~
值得一看~!
這是我從網上轉過來的 你看下把~
B. 求一篇韓國電影的韓語寫的觀後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韓國災難片【釜山行】觀後感
拷問人性
在一個封閉的列車中,一種不知名的喪失病毒正在蔓延,感染了病回毒的人就會成答為行屍走肉,攻擊他人。這時《釜山行》中的一幕。在這場災難中,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女兒,盡力逃出困境。但是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因為小人的坑害,他的女兒成功逃出,自己卻犧牲了。
這部電影體現的最多的就是人性。沒錯,父親對女兒的愛,戰友間的患難與共,無疑體現著人性最光輝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人性黑暗的一面。影片中有一位常務,為了自己的地位無惡不作,他當著小女孩的面傷害一個流浪漢還義正言辭地說這是為了小女孩好。他還為了自己的生存,把乘務長當作誘餌吸引喪屍便於逃跑。他還把主人公一行人鎖在門外,原因是「不安全」。他偽善,怕死,還用流言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他也是害死男主的人。就這一點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但是為什麼其他乘客竟然會成為他的「幫凶」呢?這就是人的共性。這就是自私。
D. 韓國電影<美麗>觀後感
剛看完美麗,覺得女人公跟男人公都比較不成熟,說實話漂亮跟醜陋都是必然存在電影就是把一些社會現象和本質濃縮在一兩個小時來表現啊.這樣才能讓觀眾在短
E. 韓國電影《老男孩》的主要內容和觀後感
韓國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中的一部(2003年)。2013年美國翻拍了同名電影,情節大體類似。
(版本一)
影片開始,一個頭發蓬亂的男人,也就是吳大秀,發現了一個想跳樓的男人,就揪住他,沒讓他跳,還講了自己的故事:十五年前,吳大秀因為醉酒惹事警察局,他很不爽,因為那天是女兒的生日,他買了一對天使翅膀當女兒的禮物。朋友珠樺把他帶離離開警察局後,朋友電話解釋他為何遲到時,莫名其妙地被人綁架,關進一間屋子,看到電視報道:妻子被殺、自己是嫌疑犯,女兒也不知所終。這么一關就是十五年,每天只能看電視,食物只有煎餃。他痛不欲生,振作起來後天天鍛煉身體,在牆上挖洞,洞挖得差不多時,他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在外面了,其實已經被人催眠了。他講了自己的故事後,沒聽那個想自殺的人訴說,揚長而去了,結果那個男人還是跳樓了。
吳大秀後來做的事就象是有人指引,有人給送錢和手機(李有真安排的),他去一家料理店,見到了年輕的女廚師美桃,美桃對他頗有好感。吳大秀住進美桃家,先調查了女兒的下落,得知女兒生活在國外,於是開始了自己的報復。他找了朋友珠樺,在美桃和朋友的幫助下,先設法找到了送煎餃的店,又找到了與此事有關的一個老闆(以前關押他的秘密監獄頭目),總之一路打打殺殺,後來找到了幕後的李有真。當然這個過程很復雜。李有真與他打賭,若是吳大秀能弄清為什麼會被關十五年,李有真就自殺。吳大秀後來訪問舊日同學,再加上自己的回憶,一點一點明白了上學時的一件事。
原來,李有真與自己的親姐姐有私情,正好被吳大秀看到,就隨口告訴了別人,這事越傳越過分,吳大秀轉學走了,而李有真的姐姐最終自殺了。知道了真相,美桃勸吳大秀放手,她覺得吳大秀有錯在先,這事就不要追究了吧。但吳大秀一心復仇,他把美桃託付給那位老闆。吳大秀來找李有真時,有這樣一個細節,他想用電梯,但電梯始終告訴他密碼是錯的,這暗示了他找李有真是錯誤的決定。果然,把吳大秀關十五年只是李有真報復的一部分,他是用這段時間等吳大秀的女兒長大。他給吳大秀看了一本相冊,吳大秀就這樣看到自己年幼的女兒一點點長成美桃。此時的美桃正在老闆那裡,打開一個禮物盒子,裡面是一對天使翅膀,正是十五年前父親給他的禮物。李有真說,那位老闆手裡有一本一樣的相冊,現在就可以給美桃看,吳大秀差點急瘋了,他用各種各樣糟蹋自己的方式懺悔,最後剪掉了自己的舌頭。李有真終於沒讓美桃看那本相冊,離開時在電梯里自殺了,對姐姐的死,他始終懷有愧疚,姐姐掉下水庫時,他放手了。吳大秀想讓催眠師幫他消除這部分記憶,但見到女兒時,他發現自己的記憶還在,所幸女兒不知道真相。
(版本二)
《老男孩》是朴贊郁導演的「復仇三部曲」的第二部,它的故事十分有戲劇性。接下來我把時間線弄順來講一下,因為電影不是順序講述的。
它講了男主(吳大秀)因為在讀書時看到了另一個學生(李有真)和他的姐姐(李素兒)在做親熱的事情,但其實並沒做,而男主看到這個事情後本來想保密的,結果告訴了他的基友(珠樺),然後基友又去告訴別人,一傳十,十傳百,而且越來越離譜,越來越嚴重,最後姐姐忍受不那個學生的姐姐忍受不了這樣的羞恥自殺了。
長大後,男主有了妻子女兒,女兒三歲那天,他被陌生人綁架了在一個秘密監獄關起來,這一關就是十五年,從電視里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經被殺,自己是嫌疑人,他先是消沉,之後又振奮精神鍛煉身體,用鋼筷子挖牆打算逃走,15年過去時,幕後黑手放過了他,他出去第一件事就是想到去復仇,他來到曾經被綁架的那個地方,遇到了一個年輕女子(壽司店女廚師,美桃),美桃得知了這件事,就想要去幫助他,而男主不願意,但後來看到她跟一個網友聊天發現那網友竟然知道自己的事情,於是就以為這女子也是他們的一夥,但女子說自己不是,後來男主通過調查確定了那網友就是那幕後黑手,而女子也是無辜的,就在要去報仇的時候,幕後黑手卻又抓住了他,並問他:「如果你知道了我為什麼要綁你,我就自殺。」
原來這幕後黑手就是讀書時候的那個學生李有真,他也因為內心的復仇心理而找到了男主,但男主此時也十分憤怒,當他想要殺了他時,幕後黑手丟出了自己的大招:
其實他被綁架的地方是故意安排的,就是為了讓男主和那女子相遇,而也是特意讓男主發現那女子聊天的網友就是他,讓他找到自己發現真相,然後錄下了男主和那女子做愛的音頻,並記錄在一個盒子裡面,裡面還有一個可怕的證據,那女孩原來是男主的女兒。男主此時羞恥和痛苦縈繞於心,而且幕後黑手告訴他此時他的女兒也收到了這樣的盒子,男主於是上去哀求他不要把盒子給她,甚至剪掉了自己的舌頭。原來的復仇竟變成了現在這樣子,跟之前幕後黑手的姐姐的狀況如出一轍。而那幕後黑手告訴他你現在知道原因了嗎?而男主此時也想起了前因後果(電影里男主是最後才知道了真相),痛哭了起來,幕後黑手看到了男主已被「毀」得不成樣子,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自殺了。這一場復仇的戰役,幕後黑手全勝。
最後,男主請求催眠師去消除自己對於那件事的記憶,催眠師告訴他這不能保證能百分百成功,後來他女兒找到了他,很明顯,幕後黑手並未把盒子給她,當他女兒抱住了他時,女兒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面容,而男主卻是百味雜稱,他並未被消除記憶,他的一生,都將被籠罩在羞恥和黑暗之中,他也不能告訴他女兒真相,因為這也會毀掉她。
長話短說——
長話短說:——影片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吳大修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囚禁在一個私人監牢中長達15年之久,在得以重見天日之後,他展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在復仇的過程中,他遇見了年輕的壽司女店員,並藉助同窗老友追尋仇人,成功懲罰了監獄看守一番。與此同時,幕後仇人李有真也浮出水面。
故事的最後所有理由得以解釋:囚禁主使者也是為了自己的復仇,他與姐姐當年的不倫之戀被男主無意發現,姐姐自殺,於是主使者經過周密的計劃,讓男主愛上了自己的女兒(女店員)並發生了關系,這一切在他看來,就是自己最好的報復。
男主與女兒已經相愛,因為一些原因,他用催眠讓自己忘記這一切,依舊和女兒生活在了一起。——編劇導演居然這么搞?!
F. 求韓語寫的韓國電影觀後感
以下是 韓國naver網民對 無間道 的觀後感 我要是早看到你的提問就好了。
若想要特定的電影影評 留言即可 什麼電影都能復制到
나를 나일 수 있게 만들어 주는 것은 무엇일까?
본래의 내 모습과는 전혀 다른 모습으로 살아가야한다면 어떨까...
우리들은 살면서 다양한 모습을 연기한다.
아들로써, 딸로써, 어머니로써, 아버지로써.
그리고, 친구, 직장인, 학생, 사업가, 그외의 수많은 역할을 수행하면서 살아간다.
때로는 원치않는 행동을 해야할 때도 있을 거고, 슬픈 일이 있어도 웃어야 할 때가 있을거다.
내가 알고 있는 나의 모습이 있고, 다른 사람들이 알고있는 나의 모습이 있다.
과거에는 이런 모습이었는데, 지금은 다른 모습으로 바뀌었을 수도 있다.
그리고, 나를 둘러싼 사람들과 상황에 따라서 원래의 나와 보여지는 나를 적절히 조절하며 행동하기도 할 것이다.
하지만, 자신의 세계에서는 다시 본래의 모습으로 돌아옴으로써 원치않는 가면을 쓰고 있던 스트레스에서 해방될 수 있는 것이다.
그러나, 그렇게 돌아갈 곳이 없는 사람들은 어떻게 해야하나?
평생을 다른 모습으로 살아가야 한다면 말이다.
더군다나 살얼음판을 걷듯, 본래의 자신을 들키면 목숨까지 위태로운 상황이라면?
과연 원래 나는 누구였을까...
어느 것이 진짜 나이고, 어떤 것이 가면을 쓴 나의 모습인지 헷갈리게 될 수도 있을거다.
그런 상황에서 본래의 자신을 기억하고, 자신을 증명해줄 사람마저 아무도 없게 된다면 그 상황은 그야말로 지옥이라 부를 수 있을 거다.
지옥에서 빠져나갈 것인가? 지옥자체를 없앨 것인가?
환경이 사람을 지배하고, 자신이 어디에 속해있느냐에 따라서 변하는 것이 사람이라고하지 않던가.
원래의 나란 존재하지 않는것이 아닐까?
다만, 과거에 내가 처했던 환경과 나의 역할이 지금과 달랐을 뿐이고, 지금의 나나 과거의 나의 모습이나 결국은 모두 똑같은 것이 아니겠는가.
그저 항상 올바른 편에 서고 싶어하는 마음이 자신을 과거에 붙들어매고서 놔주지를 않는 것일 뿐이라고 말이다.
모든 상황을 바로 잡음으로써, 혹은 상황과 관계없이 자신을 드러냄으로써 지옥같은 상황에서 빠져나올 수도 있겠지만, 뒤바뀐 환경에 원래의 자신을 잊고서 완벽하게 다른 사람이 되버린다면 그 지옥같은 상황 자체를 없애버릴 수도 있지 않을까?
원래의 나를 찾으려하면 할수록 지옥은 계속될 것 같다.
결국 바뀐 환경을 지옥으로 만드는 것은 과거에 집착하는 인간의 상념이 만들어낸 허상에 불과한 것이 아닌가.
바뀌는 것은 내가 아니라 환경일 뿐인데, 자신이 바뀌었다며 본래의 나를 찾으려는 것이야말로 헛된 노력이며 지나간 시간을 되돌리려는 부질없는 노력이라고 생각된다.
끝내 환경에 저항하며 본래의 자신을 붙잡으려는 두 남자는 모두 지옥을 맛보며 고통속에 번민하지 않는가.
본래의 나를 찾기 위해 저항할텐가, 지옥같은 고통에서 벗어나기 위해 순응할 것인가?
G. 韓劇《女人香氣》觀後感
[韓劇《女人香氣》觀後感]我為何常常被韓劇吸引?慢慢再說,韓劇《女人香氣》觀後感。這個周末加中秋,我就是打算在繁瑣的工作之餘給自己好好放個短假,於是網上找韓劇,想起來我以前很喜歡的《金三順》就循著那個女演員的名字找去了,於是,找到這部《女人香》。這部劇在韓國大約是7月23號或者是26號開播的,每周兩集,到昨晚第15集,我是因為找不到居然追蹤到了韓國的SBS電視台,去看韓語的直播,今晚最後一集,16集,剛剛結束了。李妍在(金善雅飾演)已經32歲,她十年來不顧一切的工作、攢錢,但無論是學歷、家境還是外貌都略低於平均值。最害怕的事是被公司炒魷魚,這種不安感使得她面對部長的人格侮辱和性騷擾,還會說"謝謝您對我有興趣!"少得可憐的工資還要撫養媽媽,甚至還有養老准備,嫁妝,房租金…隱憂重重、毫無亮點的人生。但她仍堅信未來一定比今天更好…突然有一天,妍在收到了患有膽囊癌而且只有6個月生命的死亡通知書。對於之前不吃不喝不穿不用的人生,她後悔莫及。死之前還有很多事沒做,她在一本遺願存摺上列出了20個願望,准備一一去實現,其中最渴望是談一場戀愛。在一次部長的訓斥後她把手裡的材料摔向部長並遞交了辭呈,取了積蓄籌劃好未來安頓母親的存款,買了高檔的衣服、頭等艙的機票,一個人去日本旅行了。韓國最頂尖line tour旅行社社長的獨生子姜智旭(李東旭飾演),與一個大財團的女兒世景訂婚,觀後感《韓劇《女人香氣》觀後感》。智旭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完美男人,有著傲人的外貌,數不清的財富以及父親一手創辦的大企業,但是他卻覺得這一切了無生趣。他小時候因拚命工作的父親不顧他和母親離家去闖盪,8歲時母親意外的早逝而受到很大的傷害,所以冷酷的態度面對周圍,從不打開心門。機緣巧合,在日本出差的時候遇見了妍在,他的生命漸漸有了色彩,他也陷入了愛河,並和財團女兒悔婚去准備追尋自己期待的人生。但由於現實的殘酷,妍在的生命只有6個月之短,經過一系列殘酷的現實考驗,這一對有情人終於沖破一切阻力走到一起,演繹了一段美好又凄美的生死戀情…結局是個令人去遐想的結束,雖然鏡頭中女主角妍在(金宣兒飾演)沒有死去,是在一個河邊,依偎在愛人(李東旭飾演)的懷里,暢想著明天要去哪裡?但給我的感覺還是實現了她的第20個遺願,也是最後一個遺願:在愛人的懷中死去。按照劇情的脈絡發展,結局就應該是我感覺的這樣的。但網上,大家都很期待這個李妍在能活下去,能好轉起來,因為明天就是中秋了,在韓國,中秋節就是我們的春節;2007年的中秋節我正在韓國的首爾,有所體會。韓劇這種邊拍攝邊播出的模式會吸引很多人,大家希望奇跡發生,希望善良的人有好的結果,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我也懷著一份美好的期待,也希望劇情中不管是醫生還是主角本人,都會在病情的發展上留點餘地,畢竟這部16集的電視劇在韓劇里是相當短的了,面對這一對剛剛沉浸在美好愛情中的戀人,生死訣別是在是太殘酷了!我最近看的幾部韓劇都拍的認真、細致,演員們看起來很敬業,看著鏡頭中那些流著淚述說著真情的俊男美女,那些享受著愛情的幸福和家庭的溫馨的人們,總是能引起我的共鳴,能打動我的心靈;電視劇中那些穿著時尚的演員也很養眼。韓國人好像很注重細節、注重人情冷暖,注重倫理道德,注重長幼尊卑,注重禮節,所以我愛看;特別是這部《女人香》甚至一分一秒都不想錯過。妍在的高中老師說得好:人生沒什麼大不了的,錢和名譽都帶不走,只要能和喜歡的人朝夕相處著過日子,走的時候,就應該是幸福的人生了。
〔韓劇《女人香氣》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H. 求一篇韓國電影《流感》的觀後感 2000字啊
流感觀後感
毋庸諱言,這是一部非典型韓國災難片。影片信息量較大,有好萊塢大片的韻味,但各個層面的滲透、部分環節的處理略顯青澀。
該片延續偶像劇風格,啟用帥哥美女作為主角。開頭偷渡情節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氣氛渲染比較成功。正片開始後男女主角的對手戲使電影節奏明顯慢了下來,並且「蛇頭」、倖存者的情節和主角情節沒有融為一體,出現了分層。
男主是憨厚堅毅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女主則延續了偶像劇中矛盾叢生情節下的母親形象。
片中小女孩這一角色定位準確、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與之相比較,男女主角間的感情戲反而顯得拖沓又多餘。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劇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這一人物設定比較合理,給這部災難片注入了一絲清新氣息。
總統的出現是該片又一大亮點。角色性格鮮明,既具備沉穩冷靜的政客風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邁。這個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華,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幾處細節值得注意:
「蛇頭」打開集裝箱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男主闖入禁區看到慘不忍睹的萬人坑。這兩個場景遙相呼應,看得出導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那個機槍手在連續接到開火命令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預警式掃射。地上的一排彈坑讓觀眾的心懸到了半空,而這種由遠及近的預警式掃射給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也是機槍手作為軍人所能做到的極致。這個細小的環節體現了導演心思之縝密。
美軍戰機的起飛和韓方地對空導彈的出現只是短短幾秒鍾的時間,卻將影片瞬間推向高潮。這里足以看出導演鏡頭運用的功力。
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有些觀眾認為韓國演員的表演誇張、過火,個人認為也不盡然。樓主就是吉林人,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了解的。
要知道他們是朝族不是漢族,他們說的是韓語不是漢語。無論是南方、北方還是吉林的朝鮮族,他們的語言中有長音和滑線音,說話時面部表情豐富。就像印度人說話喜歡聳肩歪頭比手勢一樣,都屬於民族習慣問題,並不完全是表演的問題。
中闋:引人深思戲中戲催人淚下情外情
感情戲一直都是韓國電影的強項,本片同樣是一部感情戲十足的電影。
當小女孩面對槍口擋在媽媽面前時;當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媽媽的輪椅前時,有多少觀眾潸然淚下?
這是親情。
當男主面對母女二人和更多需要營救的人左右為難時,男主的同事出現了,頂替男主砸開柵欄,使男主可以專心保護母女二人。
這是友情。
當男主得知女主有過婚史並有孩子時沒有放棄;當母女面對死亡威脅時男主挺身而出,捨生忘死保護母女二人。這種經歷了死神考驗的情感已超越了普通的友誼。
這是愛情。
無論男主、女主、倖存者、總統、議員、美方代表、軍官,每個人都有問題和錯誤,但每個人又都有苦衷。本片沒有任何一個成年人是絕對的正面或反面人物,這也是該片的一大特點。
想重點談談總統這個角色。
瘟疫流行,死傷無數,青瓦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勢態發展到近乎絕望的程度時,在白宮強硬態度的壓力下,議員們妥協了。他們決定放棄病患,全部處死。千鈞一發之際,是總統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置各方壓力於不顧,救萬千生靈於水火。無論此舉正確與否,至少能讓觀眾群情激奮,拍手稱快。
那麼事後這個總統一定會火吧?支持率一定會直線飆升吧?
明者自明之,不明者說了你也未必相信。沒有什麼可歌可泣,沒有什麼表彰會,沒有什麼災難面前涌現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更不可能有「災區人民目前情緒穩定」的報導。而總統,必定下台。
民眾方面:雖然有些國家的憲法中規定了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但民眾並不買賬。無論起因怎樣、過程長短、結果如何,總統的支持率下降已成定局。
執政黨方面:為確保執政地位,執政黨會遵循國際慣例,採用「丟卒車」的方式,讓總統辭職以平息事態。
白宮方面:半島的特殊局勢使韓國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戰略部署的重要環節。美韓聯盟是一個大方向,是不允許破壞的,在這個大方向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韓國總統的舉動已經觸碰了美韓聯盟的底線,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將是持續的,不可忽視的。
至於在野黨方面就不用多說了,他們連晚飯都來不及吃就已經在起草不信任案了。
這是本片最值得我們深思的戲中戲。
下闋:高句麗突破舊路思密達再譜新篇
西方人提起亞洲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和印度。而近十年間泰國和韓國電影蓬勃發展,大有趕超前者之勢。泰國的優秀電影主要集中在鬼片和恐怖片上,而韓國電影卻是全面發展。
言情片和偶像劇一直是韓國影視代表。唯美的畫面、緩慢的劇情、坎坷情路、帥哥美女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韓國影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他們不斷拓寬思路,借鑒經典,尋求突破,自我完善,高質量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呈現,近年來更有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的勢態。
從《老男孩》到《假面》、從《不可饒恕》到《蒙太奇》,韓國復仇片撕心裂肺。
從《共同警備區》到《殺人回憶》、從《七天》到《盲證》,韓國懸疑片精彩紛呈。
從《鐵線蟲入侵》到《摩天樓》、從《恐怖直播》到《流感》,韓國災難片驚心動魄。
從《薔花紅蓮》到《考死》、從《看見惡魔》到《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韓國恐怖片血雨腥風。
看到韓國電影的崛起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就涉及到一個電影是否有國界的問題。
應該說電影既無國界也有國界。
個人認為我們不該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韓國電影,認為棒子的電影都有一股泡菜味不值一看,那樣只能讓我們的觀影旅途錯失一道亮麗的風景。而那些冰天雪地赤身裸體後空翻360度跪地不起的影迷也大可不必偏激,韓國電影還沒好到令影迷膜拜的程度。只要是個人認為好的電影就應該加以肯定,認為不好的電影也沒必要愛屋及烏。
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無國界。
至於中韓兩國電影質量的比較,竊以為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小范圍的一個鏡頭、一段劇情之類的比較還是可以的,但任何整體性的比較都是不具說服力的。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體制、不同的追求方向、不同的欣賞人群……難道我們看個電影還要繞過這么多的不同點而在人種上尋找相同之處從而強行比較嗎?
也許韓國導演會說:給我十億人口我能領跑亞洲;也許中國導演會說:給我幹掉廣電我能稱霸全球。但這並不可信也並不現實。沒有人原意在太多的不同中進行比較,沒有人原意在太多的假設中尋找真相。
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也有國界。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科幻片,那一種挑戰可以給我們樹立典範;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涉朝片,那一灣海峽同樣讓我們夢繞魂牽;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生活片,那一份不羈不再令我們自命不凡;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律政片,那一張癬漂又該讓我們情何以堪……
I. 韓劇 聽見你的聲音 觀後感
兩個字 好看!
J. 韓劇未生觀後感3000字
「未生;至今未能存活,能存活嗎?是要救活還是棄子?」這是電影版《未生》開篇打出的字幕。
張克萊在26歲之前是完全沿著社會邊緣走的人,一味地沉溺在自己的圍棋世界中,與周圍的世界打著擦邊球,微微碰觸,既而分離。他曾一邊為攻讀圍棋研究生努力,一邊兼職無數,但也只是在社會的大染缸上淺嘗輒止,並未深入。
拋棄圍棋的瞬間,他也被社會拋棄了。作為一個社會的「棄兒」,他沒有朋友,連整理文檔也像是在寫一個人的日記,沒有人脈,也沒有資歷。圍棋對他人生的占據令他喪失了作為一個基本的社會人應該在26歲的年紀里擁有的一切資源,又或者說,是他自己的選擇,令他在26歲的時候仍然沒有找到一絲歸屬感。
沒有歸屬感的滋味是可怕的,這種感覺在我人生的前十幾年歲月里已經嘗盡,父母總是帶著我一次又一次的搬離我早已經熟悉的居所,我不得不與那些早已能直呼綽號的小夥伴一一告別,去到一個完全陌生又不知要居住多久的房子,與周圍人再度建立不知能維持多久的」友情「。以此往復,當我對「搬家」這件事已經友好到如朋友時,父母卻停止了搬遷,令我與這個好友艱難建立起的友情,也戛然而止。
張克萊令我想起更多的不是初入職場的自己,而是那時的自己。他像個不諳世事的初生兒冷眼又急切地注視著周圍各有所忙的人群,他們在日落之後的酒館里沉淪放縱,他們在激烈的酒精里慶祝一天工作的勝利與彷徨,可是黑夜下,玻璃窗外的自己卻像顆病毒般徹底地與他們和他們的情緒隔離開來,我在時完蒼白迷茫的臉上彷彿與過去的那個孤獨地望著小夥伴玩耍的自己再次重逢,那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卻在這場重逢中再度隱隱作痛。
張克萊曾在扭轉身走過耍弄自己的同事後,拋出一句很酷炫的勵志語,我是因為不夠努力,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一度將之聯想到上帝與原罪,將「未生」聯想為真正的出生。然而當我從時完臉上捕捉到越來越多初生嬰兒時的孤獨無助時,我想,「未生」代表的是在26歲以後從圍棋世界出生,像個新生兒一樣在職場世界裡成長,直至成熟。
正如吳科長與金代理一次又一次地對張克萊質問的話一樣,26歲才開始一切,是不是太晚了?但現實社會里多得是考完博,考完研走出社會比張克萊的年紀還要大上很多才開始職場生涯的職場人。張克萊與他們的最大不同也許就是有著同樣不佔優勢的年紀,卻沒有同樣占優勢的學歷。
他是只鴨子,要像鴨子般拖著第一眼看見的人如看見媽媽般嗷嗷待哺地求助,要像鴨子般孜孜不倦地模仿著第一個看見的人。他不僅對第一眼看見的她產生了鴨子心理,也產生了愛慕。他是只合格的鴨子,迅速地學會了看眼色行事,迅速地學會了掌握各部門的所在地,迅速地學會了無條件地執行上司的一切命令。中間的過程雖有些笨拙,但他畢竟是學會了,他唯一沒有學會的仍是如何與人相處。
這里就涉及到了張克萊作為一個職場新鮮人與其他人之間最本質的一個區別,他不僅僅是不懂得與職場人相處,他是完全不懂得與人相處的,被吳科長一語擊中沒有朋友的他不僅是在圍棋世界裡孤獨地活著,在整個世界裡他都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獨立地活著的。
所以當安英依定義他為「MAMABOY」時,他只能尷尬地撒謊自己並不餓,然而肚子里「咕咕」地響聲還是不折不扣地出賣了他。他如此緊張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初入職場,被看透心思的對方還是自己愛慕的女人,而是與人相處的焦慮感讓他坐立不安到,甚至連西裝外套都忘記了脫下來。
當一個長期與周圍人不在同一個節奏上成長甚至是逆行的人來說,要調整步伐適應一群已經朝著同一個方向走了很多年的人,對張克萊來說,並不僅僅是像剛出校門的學生入職那麼簡單,事實上,在學校里的學生本來也是那群與張克萊逆著方向走的人群之一,就是因為這種長期的逆行,才導致張克萊的孤獨顯得那麼特別,他在職場世界裡的那一切比起職場新鮮人來說,更像出初生嬰兒的行為才顯得那麼合理。
然而,這個初生嬰兒一樣的傢伙並沒有真得如嬰兒般嚶嚶啼哭,在我的弟弟還上躥下跳的年紀里,他已經很安靜地面對著電腦按照圍棋的方法去整理文檔了,這種安靜的活法一如他在公司面對周遭人質疑時,所選擇的方式。作為一個略有職場經驗的人,沉默的原因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你真得沒有開口說話的資格,又或者,你明白辯駁也許可能會令你丟掉飯碗,只能為五斗米所折腰。站在張克萊的角度,也許除了沒有資格和要糊口外,他是卯足了勁兒要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因為不夠努力,才從圍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所以來到這個世界後,一切被質疑的原因都被他歸咎為仍然不夠努力,所以即便是被耍,也要穿著充滿了魚腥味的西服套裝在辦公室奮戰到底。
他將圍棋的毅力與膽識恰如其分到運用到了另一個世界裡,但他忘了圍棋是可以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因為它是一個人的游戲和戰爭。但在職場里,團隊作戰又隱晦地忌諱著「個人英雄主義」,大多數時候,你的才氣也要建立在你與周圍人擁有了一個良性的關系網之後,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一味地埋頭悶干,並不一定有好的收效。
吳科長在恰當的時候,給了他當頭一棒。「在這里,你並不是一個人。」可是極力地跟自己的心理,生理以及體力作戰,要自己適應大多數人的方向的他仍然因為各種並不受他個人意志轉移的外部條件被質疑嘲笑著,別人質疑的是他「降落傘」的身份,然而,身份無法改變,只能讓能力增強。
然而,有一天,當你認為是因為你的能力增強得到認可時,卻遭受了更加大的打擊,原來你仍然是個炸彈,別人是為了襯托自己的偉大,才自願抱著你犧牲,用犧牲的方式脫穎而出。你仍然是個墊背的,你仍然是個什麼也沒有洞悉到的傻瓜。
張克萊應該是那種天生情緒管理就比較強的人,這點還是要參照他自小就很安靜地擺弄電腦里的文檔開始,況且圍棋需要一種天賦,一種安靜的天賦,不是後天修為,而是先天形成。他在公司逆來順受式的默默承受一切,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拜性格里的這種因子所賜。但是這樣一個逆來順受的人竟在公司的電梯里對著頂頭上司發難,「為什麼不給我機會呢?是你們讓我一個人的啊。」這樣的發難讓的確是因為忌憚著張克萊是被派來監視自己才並未對之指派任何任務的上司也心頭發虛,答不上話。
但張克萊在說出這番話的瞬間,立刻就後悔了,在職場里對上司發難,除非是你馬上就要炒他魷魚,瀟灑走一回。不然的話,你就是吃錯了葯,找死。張克萊再不諳世事,也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麼作死的事,然而他用頭撞電梯的行為,應該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反省,他擔心的更多的不是上司會對自己做什麼,而是自己為什麼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從自身找原因。圍棋就是一項必須要善於從自身找不足,卻要從對方身上找優點的游戲,此時,張克萊的「圍棋性格」又再度突顯出來,導致他在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與別人的側重點並不相同。
在一間貌似看起來「沒什麼」的公司里,對於別人來說,那隻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張克萊來說,無疑像是又服了一次兵役,連膠水如何粘貼,復印機如何使用都成了人生的基本問題。天台成為了他的「秘密基地",那是別人工作間隙透口氣的地方,卻是他如杉菜般嘶吼滿腔郁積的不滿,和被進行體罰銘記錯誤的恥辱地。
現實世界裡的職場或許沒有《FIRST CLASS》裡面那樣如炫技般地撕逼,或許也並沒有如此這般地勵志,它更殘酷,又或者說它更復雜,復雜的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由它蔓延出的的枝枝節節所形成的一團看似亂麻實則要在其中摸索良久才可以找到規律學會如何自處的長期課程。就如同此劇所描繪出的職場眾生相,有對別人指指點點時刻想著為別人下套兒自己卻絲毫不能吃苦的實習生,有像安英依這般巾幗不讓須眉,在一群男人中間自力更生的女人,有如張白旗這樣左右逢源,四面討好,背地裡不知打著何等的小算盤的「優等生」,也有看似忠厚老實撒謊說自己新婚燕爾,實則早就有了孩子的男人,更有面兒上嘴尖牙硬,實則有著十足人情味兒的上司。
每個人都並非大奸大惡之輩,卻都有著各自的心思和秘密,每個人之間的關系微妙而緊張,只有在回到家的一瞬起,才能夠徹底撕掉那層或多或少的偽裝,只是作為某個人的女兒,某個人的父親,某個人的兒子,自由自在地活著。
我曾經透過家裡的陽台看到過一個冒著傾盆大雨送快遞而來的男人,卻因稍微淋濕了物件,被物主在大雨里訓斥了1個小時,當我再度回到陽台上的時候,才看到他拖著疲憊的背影緩緩離開。我當時就心想,不知這個打擊會不會令他以後就此喪失了送快遞的積極。如果把快遞公司也當做是一個職場的話,他這種臨時工會不會更快地轉移到下一份「臨時工」,喪失了對工作的興趣,而只是將之當做糊口的工具麻木地做著。還有我以前的一個朋友,在異地租房找了份工作,起初每日打電話給我,訴說工作和生活的苦楚,1年後,電話漸少,也不再如開始時動不動就崩潰不做,再後來,就杳無音訊。也許是她已經找到了自處的方法,也許是她已經擁有了另一個傾訴對象,對我不再需要。
不過,某天,經歷了這一切起承轉合後,你也許會如張克萊一樣發現已經由那個雲里霧里的世界來到了這個你曾經隔著玻璃遲遲不能融入的煙火世界,你已經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被喝醉的上司搭著肩膀走在你曾經孤獨一人走過的回家路上,周圍實實在在地環繞著人間煙火,而且他稱呼你為「我們孩子。」
作為一個已經26歲卻仍然有著比實際年齡要稚嫩清秀很多的臉蛋兒的愛豆來說,任時完的臉上很適合露出孩子般的神情,那種委屈的,迷茫的,倔強的,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天真神情,放在他這樣一個26歲的青年身上卻仍然是宛如少年般的適合,如果此劇的開端講述的只是一個26歲才進入職場打拚的一般職場新鮮人的故事,也許任時完並不是唯一與之契合的,但它所講述的是一個連朋友都無如初生嬰孩般降落在職場中的降落傘的故事,這個適合有著孩子般神情的26歲愛豆就無疑是與之契合度很高的人選了,以至於你不會懷疑他輕拽安英依衣角時的無措,安英依在一旁已經打好領帶,他卻在電梯里連看都不敢看她時的緊張尷尬,甚至是穿好母親新買好的昂貴西裝時,面對鏡子的淚眼朦朧。
他就像是那樣一個孩子,一個曾經聰明地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裡,安靜地活過了26年的孩子。
「未生」也許可以看做是棋盤上一個可能會被拋棄的棋子,也可以看成是久久與社會隔離,被社會拋棄的孩子。這個長久被拋棄的孩子終於像個找到了娘的娃一般,聽到了吳科長的那句「我們孩子」,這句「孩子」的呼喚就像母親回盪在屋舍上空催促他吃飯的名字一樣,在這個名為「社會」的家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而那條看起來與自己越走越遠的圍棋世界卻在不遠的地方對自己露出了善意的微笑,它幫助並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張克萊與外國客戶建立了一種不必說話,也不會覺得等待時間太長的有趣方法,它幫助張克萊形成了一種冷靜,謹慎,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自由遊走的「圍棋性格」,又或者說這種「圍棋性格」本身就是張克萊性格最本質的那部分。當他拋棄了圍棋世界後,這個世界卻成為了他與現在所處的這個職場世界的一個橋梁,他比別人多出了這樣一個世界,他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韜光養晦,在另一個世界就必定可以鋒芒畢露。而當他的「社會性格」逐漸也被打磨至成熟時,他也許會更懂得在人與人的交際中如何更加巧妙地取勝,也許會更懂得趨利避害地收斂光芒,在迂迴之後令光芒更加耀眼。「圍棋性格」令他出世,「社會性格」令他入世。當這兩種性格相交到最後一個完美的點時,也許就會形成第一局開篇時的張克萊。
勇猛如將軍,冷靜如智士。
而事實上,在這一局結束的時候,張克萊已經褪去了初生嬰兒般的不安,對那個奇葩的長發捲毛男發出了一起共做PPT的邀約,露出了成人世界裡自信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在他不停地在頭腦中重復播放吳科長的那句「我們孩子」的一刻起,他已經不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