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鼠怪人影評
Ⅰ 超凡蜘蛛俠觀後感
超凡蜘蛛俠觀後感
今天我媽媽帶我去看電影——超凡蜘蛛俠2,而且還是3D的,主人公是蜘蛛俠和電光人。
電影的內容是,帕克的父親是科學家作文www.zuowenren.com,而他把自己研製的變異蜘蛛給全部殺死了,有一天,帕克的父親和母親瑪麗需要完成一項任務,所以就去了羅斯福,但在客機上他們遇到了敵人,帕克的父親在客機上用槍破了個大洞,最後客機墜入了水中,不知道他們死了還是活著。
帕克長大後,被變異蜘蛛咬了一口,成為了蜘蛛俠,用自己的超能力懲奸除惡,人們都很喜歡他,有一個罪犯帶著兩個兄弟去搶奪一種珍貴的物品,但在半路上被蜘蛛俠抓住了,有一個拿著圖紙的人,他的名字叫秋龍,而他被人們碰掉了圖紙,這時,蜘蛛俠飛了過來幫他撿起了圖紙,還給了秋龍,就這樣他們成為了朋友。
有一天,秋龍該下班了,可是一個領導讓他把電源修好,而秋龍沒辦法,只能按照他說地去做。秋龍讓一個工作人員把電源關死,可是,那個人已經走了,秋龍把電源插好的那一瞬間,被電著了,他掉進了一個裝滿電鰻的水缸里,電鰻一咬他,他就會觸電,他被電的不堪設想,但是它變成了電光人,一個電人。
電光人走進了人群密集的時候,他才知道了自己很不受歡迎,警察拿這槍對著電光人掃射,這時蜘蛛俠來到了現場,人們高興急了,電光人十分憤怒,下定決心要殺掉蜘蛛俠,而蜘蛛俠知道了他的弱點,然後就用水槍把他給暫時打敗了。但是有人把它放了出來,並送給他了一套盔甲,一場大戰即將上演了,而在戰爭中,蜘蛛俠的女朋友前往此地,幫助蜘蛛俠打敗了電光人,電光人就這樣死了,可惜,她也在戰爭中死去了。
帕克非常傷心,這時候他找到了一個U盤,聽了聽他女朋友的錄音,鼓足了勇氣繼續作蜘蛛俠,消滅敵人。
這就是電影的內容了,讓我們一起作那個勇敢的「蜘蛛俠」吧!
Ⅱ 叫我第一名的影評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名為《叫我第一名》,給我感觸頗深。這部電影改編自BradCohen的真實故事。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妥瑞式症的男童布萊德,從小受到歧視,被學校老師與同學視為愛搗蛋的怪人。但在其生母的努力之下,才給這樣的怪毛病一個正確的認識,源於一項目前無可醫治的疾病。
他憑借著對人生的樂觀心態與追求夢想的執著,如願成為人們眼裡妥瑞症不可能從事的職業教師,他用心用情用智慧投入到他熱愛的事業中,以其優異的表現,最後取得了最佳教師獎項。
布萊德的成功大部分取決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心態與追求夢想的執著,他為了實現自己的一生的夢想,一次又一次的向困難進攻,但也被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敗:他參加面試,但是由於他時不時發出的怪聲,面試官都對他產生了不好的印象。盡管他的背景資料有多好,但等待他的也只是一個:NO!但他沒有放下,他幾乎嘗試了城市中的所有學校但都被拒絕了。最終,一所學校錄取了他,他成為了教師,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夢想!
布萊德的成功,不光取決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心態與追求夢想的執著,也與他媽媽的鼓勵有著直接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布萊德泄氣的時候,他媽媽就會帶他去散心,或者用一些道理去開導他。若沒有媽媽的開導,估計布萊德也沒有此刻的成就。
成功,不僅僅取決於自己的自信心,上進心,或自己自強不息的精神,還取決於自己背後的強大的支撐我們的家長!家長此刻是我們的頂樑柱,定心丸,為我們遮風擋雨,安撫心境,長大了,我們必須要做以回報!必須!
Ⅲ 大家幫我弄一篇高考編導的《羅馬假日》的影評
淑女與紳士的邂逅-《羅馬假日》影評
--------------------------------------------------------------------------------
http://blog.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18:15 paopaoyu69
標簽: 影評/樂評《羅馬假日》
「古今世界,在情海、人海中,現實總是很多的無奈,不怪人情,不怪戀情,只怪——不生活在同一世界」——劉墉語
淑女與紳士的邂逅
—《羅馬假日》影評
奧黛麗·赫本,這一個名字永遠與高貴,典雅相聯系,她是淑女的典範。格里高利·派克不久前去世了,世人稱電影界最後一位紳士走了。這兩個名字激情碰撞,產生了一部經久不衰的浪漫經典愛情片——《羅馬假日》。
應該說本片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是在幽默,輕松的氛圍中產生的。他們互相吸引對方的是單純的心地,也就註定是一場單純的戀情,沒有結果的戀曲。
奧黛麗·赫本扮演的安公主,厭倦了整天機械式說「謝謝」的生活。有一天晚上她逃離禁錮的牢籠,奔向自由的天地。就在這天地里她遇到了格里高利扮演的記者。一段以金錢為目的開始的游戲開始了,在羅馬城裡兩人瘋狂了一天。淑女的禮節似乎在這一天消失殆盡,隨便睡在陌生男人的床上,在警察局裡說謊,用大提琴砸來帶她走的人等等。男主人公不忍心她留宿街頭,帶她回家,後來雖陪同她玩的時候動機不純,可卻流露出真摯的情感。最後愛情戰勝金錢,這是紳士的風采。
沒有人會介意這是一場起因是以金錢為動機的愛情,金錢誘惑只是這一場浪漫愛情故事的導火線。也許大家看完電影後,會覺得故事發生的太快,剛產生的愛情就被現實無情的拆散,這也就是影片的一大魅力所在。悲劇總是比喜劇更能牽動我們的心,更能沖擊我們的心靈深處。人們在痛惜兩人從此各奔東西命運的時候,便更能回憶起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個細小的情節處去挖掘出他們之間微妙的愛情發展,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當兩個人經過愛情的分別後,第二天以不同身份相見時,心中的火在燃燒,可是表面上都是理智的。淑女和紳士的握手,竟是這樣的無奈,這一握,彼此都知道愛情從此只能深埋心中。也許這一天的邂逅是他們今生都難以忘懷,也許這一天的留念,會珍藏到年老時,但現實畢竟是現實,淑女經過一天的瘋狂後回歸自己的角色,紳士也顯現出內心的本能,沒有將淑女的瘋狂公布於世。
他們的相遇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但卻不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們各自的本色都決定了一顆紅心只能埋於心底。現實世界也是如此,他們之間帶有朦朧性質愛情的友情,一直維持終身。愛情也許不是要得到回報,只要對方過得更好,這就是淑女與紳士的愛情觀吧。
通過本片可了解兩位巨星之間朦朧愛情,非常值得一看!
文章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a257b010009ew.html
Ⅳ 求關於日本動漫電影《惡童》的影評,尤其是那個帶著面具的惡魔出現的那一段的揭秘,看了好幾遍沒看懂!
整部電影結束,除了故事外,令人最有印象的必然是五光十色的寶町,我想管那叫樂園色,無論是人們一直在重申寶町過往的繁華,還是它那粉藍、粉紅,一堆粉囊囊讓孩子們喜歡們的顏色,只是都加了灰度,讓整個城市看起來就像被時光的雨水沖涮洗舊,露出水泥無奈又憂郁的灰。時間,更迭的人潮,把色彩變成往事,一切真是被洗舊了。
把孩童與黑社會糾纏在一起,原本就是極具戲劇沖突的設定。
在寶町,會飛的流浪兒叫「貓」,老派的黑手黨叫「老鼠」,中庸、性冷淡的警察還是叫警察(笑……)。原本三支勢力看似對立,但其實在寶町卻是一種互相牽制又互相依託的平衡。到那像外星人一樣的新黑暗勢力加入時,蛇與三個背後寫著龍虎?的殺手出現,寶町原來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原本那些人都像是從一個中心點往各個方向走出了一步,當外界力量侵襲時,他們又退回了原點,於是警察收養了小白,老派黑手黨的頭子鈴木可以和小黑平心靜氣的聊天。
寶町的設定中真有不少怪人。
兩個主角就不用說了;
差點被黑暗吞噬的小黑:以為只要用原始的力量保護著小白,因為沒有信仰,最終不得不在是徹底放棄黑暗的立場投靠光明,還是篤信更加黑暗的力量之間進行抉擇,為了繼續活著而做抉擇。
沒有愛,不知道為什麼活著。從前的小黑代表著一種極端,比黑手黨們更鮮明的極端,黑手黨們的存在只是體現了篤信黑暗和質疑黑暗的N種結局。
所以小黑是幸福的,因為他是主角,他最終選擇了光明,他有小白,導演給了他幸福的結局。(笑……)
缺心眼的小白:在寶町代表純粹、純真、愛與真理的孩子,他與天性殘暴的小黑在一起,他為了小黑也能殺戮,面對烈焰與鮮血也會笑。但他卻能不斷去發現美好的事物,一粒蘋果籽,一種海邊藍天自由的幻想,每天向天神的匯報,他自稱保護地球和平的白隊員,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守護著小黑,和他一起快樂的生活,消滅一切要消滅他們快樂生活的壞人,還有就是不斷告訴小黑,他們的未來其實可以不用堅守著寶町,為這個正在衰弱褪色的城市堅守著沒有任何意義的權利。寶町不是任何人的,權勢財富也不是任何人的,每個人只有自己能選擇的那一個未來,它可以是比權勢財富更令人快樂的生活——自由的生活。他一直想讓小黑明白這一切,而小黑最終懂了,完美結局。
鈴木與那個殺他的手下:後者的名字想不起來了,或許是類似題材的電影並不少見的原因,看完《惡童》,並不覺得有多大的心理沖擊。一切淡淡的,覺得挺好。
鈴木是老派黑手黨的頭目,一手提拔出的手下,待他如子,但最終死在他手上,當他把槍對准自己,還在教他完事後擦掉槍上指紋,燒掉衣服,殺人時不要羅嗦……鈴木這個老男人,雖然骨子裡有黑手黨的狠,但說起將舊有的脫衣舞館拆掉改造成兒童樂園,卻流露出對舊寶町和記錄著他成長的那個時代的感情,當他在舞館看完最後一次脫衣舞表演,他已經清楚的體會到自己老了,被新勢力所代替,他開始變得像一個平凡的老頭,變得絮叨,變得家長里短,關心手下的結婚生子問題,甚至一早預見了自己的結局,因此他才會對小黑說:「那我們地獄見吧……」
但地獄只有他那個沒有因為殺了他就保護住家人的手下,沒有小黑。
他們沒有絕對的力量從黑暗中脫身,沒有小白,從配角的角度來說,那也是必然的結局……
至於外星人一般的新黑暗勢力:符號一樣的人物,代表著絕對、壓倒性的力量,必需存在,必需面對的挑戰,它們存在就是為了讓主角們醒悟,讓配角們淪為悲劇角色的,所以……和其他電影一樣……不用多解釋了。
(也許這就是我覺得淡淡的原因,太明白故事的套路了,畢竟黑手黨的殺戮與孩子的天性都是很直接的,殺就是殺,暴力就是暴力,血腥就是血腥,沒有解釋,沒有鋪墊,如果你對這樣的直接反映不過來,應該是你生活的太幸福了。)
性冷淡的警察:一出場就聲明自己性冷淡,對轉職到寶町當警察也無所謂,對生活在哪裡都無所謂,最後卻能讓小白抱著,並且在小白歇斯底里時感覺到他需要小黑,那個麻木不仁的警察,那個像大多數人一樣越來越麻木的警察……真是遠離純粹和純真太久了,才最終將要被它們所觸動……
我們都愛看孩子,不喜歡看老人。因為前者代表未被腐蝕的心靈,後者代表看盡世事後只會向你絮叨最好的時代過去了的腐朽。寶町有孩子也有老人,寶町是一座被越洗越白、人情被越洗越淡的城市——孩子不純粹了,罵著粗口,學著暴力行為;不識時務的老人會被年輕人所唾棄;永遠沒有穩固的勢力,任何強大的勢力都會被更新更強大的代替。
這兒生活著許多中庸的人,包括警察,誰都厭惡著這座沒有人味的城市,但誰也不敢最終的離開它。
這就是寶町,寶町也是現實中的每一座城市。
牛頭神告訴小黑:我是光明投向你的影子,只有我和你永遠永遠在一起。
(這個世界越變越快,人類越來越喜新厭舊;
只有死亡與黑暗是永衡不變的規則。
當不知道何去何從時,我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會是小黑,常會迷思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的小黑;但我們未必是小白,純粹的種著蘋果籽的小白;所以請好好發現值得你珍惜的那些朋友,那個愛人,當有天你覺得迷失自我,覺得累時,請將黑暗交給光明去守護。
Ⅳ 求怦然心動的影評
豆瓣上一抓一大把。
Ⅵ 誰給我份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
前幾天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感受頗深。
簡介
年輕的銀行家因被判決謀殺自己的妻子罪名成立,被送往美國的肖申克監獄終身監禁。他外表看似懦弱,但內心堅定,從進監獄的那天開始就決定一定要離開這里。
他在監獄里遇見了因失手殺人被判終身監禁的摩根·費曼,兩人很快成為好友。肖申克監獄是當時最黑暗的監獄,點獄長利用罪犯做苦役,為自己撈了不少好處。獄警對囚犯亂施刑罰,甚至將囚犯活活打死!
面對這樣的環境,他沒有自甘墮落,他辦監獄圖書室,為囚犯播放美妙的音樂,還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大家打點自己的財務。點獄長很快的發現了他的特長,讓他幫助自己清洗黑錢做假帳。
在監獄的黑暗生活里,他從未放棄過對自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對自己的救贖!
影片的最後鏡頭 ——看到Andy和Red在海邊相擁,我胸中暖暖的。換作我如果是Andy肯定會被監獄體制化,最後變的和布魯克斯一樣。 這影片種還有幾點感受
1. 環境改變人!
影片中有一句台詞「體制化」。該片中被體制化的象徵人物是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他被關押了50年,這幾乎耗盡了他一生的光陰。然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精神近乎崩潰,他竟要製造一起「殺人」事件,因為他已經離不開這座監獄,他要繼續留在肖申克。 監獄使他們完全有時間被環境所征服,老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一旦脫離了原有的環境,一切失去了意義。他從內心深處依戀著那間剝奪了他的自由的監獄,所以在出獄後,完全迷茫了,他終於選擇了自殺來尋求自己永遠的寧靜。
2.即便別人有錯誤,也要在自身找找原因
安迪的妻子背叛了他,難道都是妻子的錯嗎?安迪成功越獄後也不得不反思了自己,從某種程度講,是他導演了這場悲劇,安迪不是直接的殺妻兇手,心理卻背負著深深的愧疚,他先前在事業、後來在肖申克都是是成功者,然而他卻是一個失敗的婚姻經營者。
3.勿以貌取人。
安迪外表柔弱,以至於入獄第一夜勞瑞為他輸掉了兩包煙。當監獄上空飄著《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所有犯人都驚呆了。最難忘是當獄友們在樓頂上喝著安迪用勇氣和智慧換來的啤酒時,安迪倚著矮牆那一次難得的微笑,就如同刺破黑暗的一縷強光。
4.這個世界終究是少數精英的世界。
就像片中那句膾炙人口的台詞: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幾十年裡,人們只有承受,當絕大多數囚徒早已麻木,慢慢失去了對自由的渴望的時候,可在安迪的內心世界一直堅守者自己最初的信念,那就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偌大的肖申克,漫長的時光里,只有一個安迪改變了肖申克的世界。
5.不放棄,堅持信念
「希望是人最美好的東西,只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隨。」
犯人走進肖申克,典獄長的第一句話就是:「把靈魂交給神,把身體交給我。」可是真 正可怕的還不是肖申克的高牆,而是被犯人們被監獄的體制化所逐漸打磨掉的勇氣與希望。 然而,當安迪冒著被看守長推下房頂的危險,用替警官逃稅為夥伴換來啤酒時,當安迪堅持6年給政府寫信終於迎來了肖申克的犯人圖書館和講習班的時候,當監獄上空飄起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原因只有一個: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和不羈,怎樣的失去光明,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
電影中經典台詞:hope is good thing, maby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件美麗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 東西。 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死的。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r
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些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
Ⅶ 求大開眼界的影評
網上對大開眼界的影評真的不敢恭維,太特么膚淺。看到的要麼是「性」,要麼就是「金錢」。我就不信老庫能低俗到那地步,那樣的電影隨便找個導演都可以詮釋。無聊的人才會對這兩個東西進行探討,也不會弄出什麼境界。
網友對下面幾個地方沒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1.湯姆的職業代表什麼?為什麼找一位醫生當主人公。
2.他的朋友說了,這可以完全是他人一手安排的,如果你真想知道真相,我可以告訴你,那個女人的死和面具女郎沒直接的聯系。
沒人解釋,第一個是無關緊要,第二個則是必須要回答的,否則答案永遠別讓人信服。
我在此從心理學角度給出我的解釋:
1.心理學角度:
電影23:00分鍾竟然辯論起男人和女人從人類出現以來的各自所得(男人可以得到任何東西,女人所想得到的只是關於安全的承諾)。哪個世界級導演能在電影開篇八分之一處就亮出觀點並在此後小題大作想盡各種詮釋手法去表達低級趣味的東西?那就是做影評的人2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在這里,不是它們真正要表達的觀點,我只把這些東西看做劇情鋪墊。
我們把湯姆的老婆從心理學角度可以分為三個性格的人。
電影1:20分鍾的她,在廁所方便的那個她(這里老庫的拍攝很直接),我們稱之為【自我A】;這是女主人公的表面面目。這個她遵守現實規則,調節B與C的矛盾,往往占據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角色。(其給人的表現就是:電影16:00分鍾,女主人公和陌生男子跳舞,【本我B】想主導身體,而【自我A】因為道德約束最終把【本我B】按捺住了)
電影7:00分鍾的她(被男人吸引時),我們稱之為【本我B】;這個是女主人公最真實的面目:具有先天的本能、生理需要、追求快樂的她。(其給人的表現就是:回到家後,沒有了約束力,【本我B】占據了身體的主導,向自己的男人大吐自己有喜歡和他人fuck的意願,並且樂於讓她的男人受到嘲諷。長期的哭訴,導致她患有嚴重的性幻想)
電影91:50分鍾的他(夢到自己在老公的眼底干聚眾淫穢的勾當),我們稱之為【超我C】。夢中發笑,【超我C】占據了身體,醒後全細節地向老公描述而不感到羞恥。
以上是對湯姆老婆的性格分析,她的人格分裂是導火索。湯姆是個專業的醫生,他知道老婆患有嚴重的性幻想,想挽救她。結果老婆在床邊長期的表白給了他極大的心裡暗示(這就是湯姆的老婆和小白臉亂搞的畫面老是重復出現的原因,其實他老婆只是說」很想,真的想「,他則認為那就是!)。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救助一個裸體的吸毒女人後,他也性格分裂了。因此整個劇情是夫妻倆互相暗示的結果。我記得有個電影,是從政治觀點切入,也是講男女主人公性格分裂的,只不過沒這個高明。
那麼情節就變得清晰了。湯姆的老婆有長期的性幻想, 【湯姆的本我B】開始了實施」背叛"(他去找妓女,結果老婆的電話喚醒了【自我A】,把【本我B】按捺 了下去,他沒做那種事離開了,這里和他老婆的發展情況完全是一致的、對應的)。【湯姆的自我A】 在生活中占據主要角色,作為一名正直的醫生,真心地投入其中想解救她,但床邊的長期哭訴,使湯姆反復地 得到暗示:老婆有強烈的性需要。於是湯姆的【超我C】出現了,他進入了她描述的內心世界。他看到了他老婆在眾人注目下魚水之歡的場景。但是【自我A】極力的想占據身體的主導,要把【超我C】按捺下去,結果在大腦中虛擬出一個女人(其實就是道德約束力),最終把【超我C】按捺住了。他重新回到了現實。在瀏覽一則新聞的時候,發現"有個女人因用葯過量致死「這個信息很符合夢境中解救他的那個女人。於是,他去問朋友。朋友跟他說」你一整天都在亂想,你真的想知道我可以告訴你。你可以認為這件事是有人一手安排的,報刊上的那個女人其實只是現實世界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因吸毒而死的人,和你所看到的根本沒有任何聯系「。那個一手安排就是你和你的老婆。
他覺醒了。他知道是自己的人格分裂了,清醒中的他告訴了他清醒中的老婆。於是出現了她老婆口中的台詞:「我們應該感到慶幸,為我們的冒險。不管他是不是真實的或者只是一場夢」 而清醒的湯姆不曉得老婆是否神志清醒,於是出現了台詞:「你確定么,確定么?」
OK,解釋完畢。純心理學巨作!電影很有對稱美,提供了事件所有的原由及高超的學術表達。
希望別拿此片當純情色、純批判拜金主義之類的看待了。很多人否定湯姆克魯斯在此的表演力,那是以為湯姆表演的不是他們想要看的而已。呵呵,換句話說,湯姆在表演一個很簡單不必太用心的東西。
絕對原創,謝絕模仿!
Ⅷ 求 夏日痴魂 Suddenly, Last Summer 的影評
本次周期始於凱瑟琳·赫本。製片人山姆·斯皮格准備將田納西·威廉姆斯的戲劇《夏日驚魂》打包給哥倫比亞,並讓伊麗莎白·泰勒主演。同時,他還點名要了赫本。這部戲於1957被威廉姆斯創作完成並轟動一時。他利用沉溺毒品中的角色,去反映其自身的恐懼與罪惡感。他最大的恐懼來自於吸毒過量而喪命和同性濫交。他最不饒恕的罪孽是同意他的母親切除姐姐的前腦葉白質。二十年後,他對母親依然是又愛又恨。而劇作家的內心掙扎、自省的結果就是《夏日驚魂》的問世。故事講述腦殼專家卡克洛維奇,受迫於專橫的貴婦維納波的壓力,對她的侄女凱瑟琳做了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而實際上她只是焦躁而非真的失常。手術的代價是,如果醫生能夠制止凱瑟琳的胡言亂語(她話透露的正是維娜波夫人兒子塞巴斯蒂安的死亡之謎),那麼醫院將會得到一大筆錢。
斯皮格希望赫本出演維納波夫人,但是不能掛頭牌。這個位子要讓給扮演女兒凱瑟琳的,當時世界一號票房明星伊麗莎白·泰勒。上一次赫本屈尊次席還是在1933年。而泰勒則希望她的好友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出演大夫一角。盡管克里夫特當時因酗酒和毒品正處在事業低谷,但依然與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齊名。不過這里有個保險的問題。如果一個明星可能突然不能履行合同,大公司是不會僱用你的。斯皮格准備為克里夫特身體健康投保。克里夫特第一次爽約。第二次倒是露了面,可又安靜的嚇人。醫生犯了嘀咕,認為他可能進入深睡狀態。宣布不能為其投保。無奈之下,斯皮格還是用了他。之後,所有劇組成員都飛往倫敦,而只有老狐狸斯皮格去了海斯法典管理局的辦公室,從原來對本片劇本完全沒有好感的傑弗里·歇洛克那裡騙取了審批通過的印章。
回憶那段往事時,斯皮格說,「性變態或者任何相關暗示都是被禁止的,」 歇洛克告示他,導演約瑟夫·曼凱維奇不能拍那場戲。即,凱瑟琳透露說,塞巴斯蒂安有超能力可以用她和她母親招小男孩來進行性游戲的情節。這段情節來自塞的閃回,表現他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已失去了超能力。而被他玩弄過的人因看出他的現在的弱點,群起攻之,用一種無法形容的方式懲罰他。這片子講一群魔鬼的故事。極權的母親,殘忍的同性戀,濫交的罪犯。對此,歇洛克顯然不能接受。而斯皮格則不服,他告訴曼凱維奇開始拍攝。此時,導演卻在忙著應付克里夫特。
即使清醒的時候,克里夫特也在製造麻煩。一次正式晚宴中,他咬的手指頭,扔餐具,還大聲的胡言亂語。泰勒曾試圖安撫他,可是她也有自己的問題。第三任丈夫麥克泰德因飛機失事死了一年,一直處於悲痛中她,剛剛又與已婚歌手埃迪·費舍爾結婚。莫希迪斯·麥克坎普雷奇在片中扮演泰勒的母親。她回憶說:
「伊麗莎白,始終懷念麥克泰德。而赫本小姐也在為屈塞的病痛而揪心。導演曼凱維奇的手似乎有皮膚病,所以他始終帶著手套。你很難想像編劇威達或田納西·威廉姆斯會是是特別快樂的人。當然,克里夫特在受折磨。每個和影片有關的人都在經受各自的苦難,而且表露無遺。」
《夏日驚魂》於1959年5月25日,在倫敦西南五十五英里的斯皮爾登的攝影棚開機。時逢盛夏,熱浪滾滾。為了驅熱避暑,克里夫特自備保溫壺。裡面裝的是清涼的水果酒。編劇愛德華·安赫特不幸喝了一口,「這什麼鬼東西?」 他咧著嘴問道。
「波旁,壓碎的鎮痛劑,還有新鮮果汁,」 克里夫特微笑著回答道。
曼凱維奇自從「晚宴」事件之後,就對克里夫特態度冷淡。現在,一旦他發抖,忘詞,或者放空,導演就會告訴製片准備替換之。斯皮格讓泰勒找克里夫特談談。「我試過,沒用。」 她回答到。之後赫本主動擔負照看他的任務。曼凱維奇不喜歡赫本,但卻開始和泰勒套近乎。「曼凱維奇似乎很想贏得伊麗莎白的好感,」 斯皮德說,「但他對凱瑟琳不夠尊重。」 赫本認為,導演公開談論棄用克里夫特對他過於殘酷。不過,個人問題的困擾反倒成就了泰勒鏡頭前的表現。特別是高潮段落的那段獨白:
十分鍾台詞的結尾,泰勒開始哭泣。可謂真情流露。在場的同事,紛紛跑上前安慰,鼓勵她。可她止住悲聲,推開眾人,一個人跑進化妝間。
一天,赫本完成自己表演後,走到導演曼凱維奇身前,面對著對他問,「你確定拍完了嗎?」 且重復了三遍。當他確認不需要再重拍時。赫本停了一下,然後猛地跳起來就給了他一巴掌。以此表示對導演的不滿。旋即離開。
本片於1959年12月22日正式公映。這要歸功於斯皮德。是他決定刪掉一句台詞,一個鏡頭後,才最終擺平了管理局。這句台詞是 「我們為他招妓。」 而刪掉的鏡頭是表現兩個赤背男孩互相撫摸。這種審查似乎只能裝裝門面,它糊弄不了任何人。「我估計下面坐著的最年輕的觀眾都能理解銀幕上發生了什麼。」鮑林·克爾曾經寫到。的確,他們理解了,而且馬上跑去告訴了他們拍攝這部影片的朋友們。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驚魂記》身上,它是1960年最賣座的影片之一。綜藝評價《夏日驚魂》是,「好萊塢大公司有史以來拍過的最怪誕的一部電影。」突然一個夏天(這句話就是《夏日驚魂》的片名),一下冒出兩部恐怖片,而裡面還都有個令人毛骨悚然精神失常的母親。
精神失常躁是要點,而作家菲利普·維利可以作為象徵。他在那部1942出版被很多談論的《惡毒一代》的書中,就曾經攻擊了威廉姆斯現在所描寫的這種母子關系。「奧,塞巴斯蒂安,」 維納波夫人對兒子說。「多美好的夏天,就我們倆。總是這樣,該多幸運!互相擁有,不須他人。直到永遠。」 一個關於年漂亮的老女人主宰她的日漸衰老的兒子的念頭,讓維利進入到某種誇張的亢奮中。「當我們認可美國偶像美女(全美夢少女,魅力女孩)的同時,卻在侮辱女性,剝奪數百萬女性的愛的權利。去製造媽媽的魔爪,去嘲笑青春那燃盡的殘渣。」
《惡毒一代》重印二十多次,影響很大,但也毀譽參半。特別是維利抨擊數千萬士兵,說他們有戀母癖,寧可和漂亮姑娘聊天也不會把她們拉進灌木叢。「那他們要把誰拉進去?在維利那對《科學怪人新娘》中教授的「我創造了你....惡魔!」的直白的詛咒般的回應聲中,美國健康男性的母親都可能把自己兒子變成下一個塞巴斯蒂安的警示,正在變得越發響亮和清晰,
「我製造了你,媽媽,」 維利寫到,「我製造了,這個毀滅性的母親!」
不過,維利不用費勁了。好萊塢的魅力明星在銀幕內外的表演足以給科學怪人中怪物授課。
Ⅸ 關於《美麗心靈》的影評,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評寫
《美麗心靈》提供了一種對於天才的幸運與不幸的獨特認知方式。從某種意義上回說,納什是幸運的,答不論是依照世俗的標准還是按照納什自己的尺度,都是如此——事業上的巨大成就、情深不渝的美麗妻子、哈佛就讀的英俊有為的兒子。
看了西爾維婭·納薩爾的小說後更加堅定了他將納什生平搬上大銀幕的決心。在爭取到小說的改編拍攝權之後,格雷澤找來《星際迷航》的編劇阿齊瓦·高斯曼執筆劇本。
為提升該片的真實感和情感的感染力,主創人員決定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進行拍攝,雖然這意味著拍攝費用將大幅增加,但卻有助於演員更投入的表演。
Ⅹ 終極面試 影評
難得有如此佳作出爐,不寫點東西覺得對不起導演對不起自己,只怕表達不清諸多感想,寫出來反而對不起觀眾了。
敢說沒有人能在謎底揭曉前猜到真正答案,這是部值得好好思考的影片,換句話說,這又是一部需要慢慢欣賞咀嚼,隨劇情發展而不能提前看結果的影片。所以。劇透慎入。
中文字幕未出,只能用英文字幕啃了一遍,也許一些小細節理解有誤,但不影響大局,畢竟這類情節劇著重的是對心理活動的發展和反映,是思維交鋒時的樂趣,而不是研究透到底是事情發生的時間背景為何。
——————————————————————————————
首先按劇情發展順序交代一番,好讓一些有疑惑的同學明白影片究竟怎樣發展,唯一一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怎樣得出的。
從無數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的八個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人被選入參加一個超大型的神秘葯物巨頭公司的最後一輪面試,面試在一個類似於密室的房間中進行,八個座位,每個人身前有一份試題或者說一張紙
首先一個人講述面試的要求(很重要,是整個影片的線索):
"There's no law in this room but our law,
and the only rules here are our rules.
there's one question before you,
and one answer is required.
If you try to communicate with myself,or the guard,
you'll be disqualified.
If you spoil your paper,intentionally or accidentally,
you'll be disqualified.
If you choose to leave this room for any reason,
you'll be disqualified.
Any questions?"
意譯如下:
「在這個房間里沒有法律,有的只是我們的規則。
在你的面前有一個問題,你需要給出一個答案。
如果你試圖與我交流(在影片中即為對攝像頭講話)或與保安交流,
你將被取消資格。
如果你有意或無意的圖畫你的考卷,
你將被取消資格。
如果你因為任何原因離開這個房間,
你將被取消資格。
有什麼問題么?」
之後限時為八十分鍾的面試正式開始。所有人發現所謂的考卷只是一張白紙。
很尷尬,第一個淘汰的人是唯一的亞裔,廣東話,大概是按照香港同胞形象設計,她秉承了中華民族勤奮好學刻苦認真的優良傳統,打算在白紙上寫下一整篇庄嚴肅穆的自薦書。寫下第一行字後便被驅逐,此時大概是77分鍾。後來,應聘者由此推出,要求中所謂的圖畫考卷不一定是畫花,而是根本不能有任何書寫痕跡。
之後影片主角之一,姑且稱作WHITE,在整場面試中都起著推動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如果真的是群面,大概真的會脫穎而出。他說出一個重點,即關鍵不是HR說了什麼,而是他沒說什麼,亦即所有未被禁止的行為都是被允許的,由此,剩下的七個人可以站立走動說話甚至破壞房間中一切,當然,也可以互相殘殺。
然後,主角們做出了第一個推測,紙上的字也許不是肉眼可見而是光顯的,所以他們試了很多種方法,包括正常的燈,應急燈等。之後第二個推測,是否是鉛筆畫陰影之類的顯示,再次推翻。第三個推測,水顯,推翻。第四個推測,紙張照相顯影,假設防火噴頭中噴出的是顯影液,而應急燈光則是暗室環境,最吸引人的推測,可惜結果還是失敗。
這時,Brunette被White坑害,燒掉了自己的考卷,失去資格,此時為四十分鍾,還剩六人。之後,White又誘導Deaf撕掉自己的考卷,失去資格,此時為三十四分鍾左右,Deaf大概是與愛情片《亞當》中男主角相似的亞斯伯格自閉症患者,或者說是比《The Big Bang Theory》中Sheldon更嚴重的多的天才型交流障礙。Black崇尚合作對White的行為忍無可忍,一拳擊昏,綁了起來。29分鍾時White發病,從影片中可知這是當時十分流行的一種不治之症。
曾當過兵的Brown猜測一切是場游戲,而剩下人中有HR安插的內部間諜,遂拷問學心理的Dark,未果。White病情加重,為救White,Dark與攝像頭交流,被逐出房間,取消資格。Blonde終於找出葯,救了White。
之後,White終於說出了自己對問題和答案的理解(和我一開始的想法一致)問題就是他們八個人,而答案就是只有一個人能留下,按照White的想法他們必須用盡手段,直到只剩下一人。這一想法把在場應聘者都雷倒了,但是他們馬上陷入一場關於保安配槍的爭奪戰,White最終勝利。在槍的逼迫下Brown主動退出,Blonde在推出時耍了個小手段,結果使Black中槍,二人皆以為Black身亡,此時計時器到點,而屋中還剩二人,White渴望與幕後人交談卻被逐出,原來在三十五分鍾時,Deaf曾對計時器做了手腳,把時間播快。於是,只剩下Blonde一人。
最後,Blonde靈光閃現(不得不說這個結果安排的巧合性太強),用Deaf遺留下的眼鏡和燈罩的玻璃碎片自製放大鏡,在考卷上找到如下字樣 "question 1",再回憶起開始的考試要求,提的問題只有一個,那便是前面引用的考試要求的最後一句話,"Any questions?"所以這場面試的唯一答案便是"No."(當然,也許Yes也算對)而最後我們也終於發現,Deaf便是整個公司的幕後老大,所選的人便是Deaf的助手。
結局,Black並沒有死,子彈中含有該葯物公司最新研製出的神奇膠囊,rapid cell regeneration,即給人超強殺毒自愈能力的葯,讓Black獲得了新生。而Blonde也接受了這一份工作,可以想見,人類的未來會被這種葯完全改變。
—————————精疲力竭的分割線——————————
看過很多部關於密室中發展,眾人智慧交鋒的影片,看過此片的人大概很容易想起《電鋸驚魂》系列,由此也想到《死神來了》等,但不得不說,《電鋸驚魂》中編劇顯現的智慧是遠高於我們水平的,就好像《名偵探柯南》中的劇情一樣,哪怕給我們再多的線索,也只能等待導演去揭穿謎底,且《電鋸驚魂》是以血腥搏出位的商業片,而此片則更類似於一般的劇情片,你能推出一些結果,但結尾卻又讓你驚訝。如果你看完會聯想到《心慌方》系列,那就又接近了些,但此片還是少了些許血腥,多了絲推理和心理變化的樂趣。有些人可能還會聯想到《大逃殺》但我想牢騷幾句,《大逃殺》只能算是題材出新,從劇情的設置和節奏上來講都擺脫不了幼稚不現實的問題,而相比之下德國的《死亡實驗》則優秀了太多,嚴重推薦同學們去觀賞,赤裸裸的人性的實驗,重在真實。此外,此類推理影片還有《九死》,《玩命記憶》,《致命ID》甚至《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等,小成本卻有大樂趣。也有人用《電話亭》來做比較,不得不承認《電話亭》導演對節奏的掌握堪稱無人能敵,結尾也巧妙無比。但其中封閉環境中推理的發展交鋒的樂趣便不及此片。畢竟二人對話的發展不如八人來的容易。
說現實了也許導演想反映經濟危機下找工作的難度,想反映傳染病的流行對人類的危害。但如果只看人物內心,White是典型的真小人,而Brown則是假君子。但其餘人又能倖免於這場人性的考驗么?在Deaf被騙的時候沒有人阻止,在Dark被拷問的時候沒有人站出來,在White生命垂危的時候Brown還是眼睜睜的旁觀,在最後,每個人都有勇氣去按下扳機,為了一個工作或者說一個不甚明確的目標,每個人都自私到能犧牲掉別人的生命,犧牲掉不屬於自己的一切。合作與自私該如何選擇,只有在不涉及個人利益的情況下才會有美好的合作么,或許合作就是要有犧牲精神,而在這個個人英雄主義的年代,我們缺的正是這種犧牲精神。但在利益的世界裡沒有聖人存在。
可能會有人研究BUG,諸如最後一隻腳在門內究竟算不算出去。但我覺得如此一部超現實而注重反映內心交鋒的電影,有BUG再正常不過,也實在沒有什麼必要去深究。導演要表達的,我們接受理解並思考了,過於形式化的東西又何必去管。
最後一句:一直覺得劇本劇本乃萬劇之本,沒有那麼高的欣賞水平去研究諸如長鏡頭的使用諸如光影效果諸如剪輯水平等,但光以劇情而論,如果你也是有點小小的變態,喜歡研究心理的話,此片是難得的佳作。
——————————補充於6月10日————————————
又回來看了一些別的影評,關於臨床試驗及洗腦的說法很新穎,當時英文看的頭大,看過就沒有過多思考。現在可以拿出來討論一下,也算是延續影片中推理的快感,如果有更多人參與進來想必會很有意思。
持臨床試驗觀點的人的證據主要就是影片開始的清理血跡,腳後跟的創可貼,科學怪人DEAF臉上的挫傷,還有被拷問女身上的其他幾處刮傷。好,如果我們假設這真的是臨床試驗,而且試驗真的是反復進行的,那隻有兩種可能,第一,除了極少數人,剩下的大部分人都一直是托,從劇情發展來看,我認為這個可能性極小,Black或者Deaf都是托?能演的這么像也未免太不易了,而且既然是試驗,那隻對一兩個人反復試驗也實在是不值得。那結果就應該是第二種,所有人在試驗後都被下葯失去記憶,那自然得出一個結論也就是一切都是這家公司演的戲,關於DEAF是老大的說法也就站不住腳,也就是這八個人都是棋子而已,他們都是在一個虛擬的劇情之中罷了,但是最後Blonde又是真真切切猜出了問題的答案,如果是試驗又何必真的設計出這個問題呢。加之考慮到他們開始清理血跡的時候相當鎮定,創可貼應該是防止高跟鞋磨腳?(這個女生可能會更有發言權),後來面試的整個過程也很正常。我覺得只有腿上的挫傷最不好解釋,但也有可能如片中所說是家庭虐待等原因。包括面試官一開始所說的「我很抱歉你們受到的待遇並不好,但一定的壓力是面試必須的」而導演也並沒有交待他們到底受了何種待遇。
綜上,我個人的結論是,導演也許是故意留一個小的開放性的可能,但如果說是臨床試驗或失憶,證據未免不足,所以我還是更傾向於正常結果。歡迎大家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