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別練影評
⑴ 求鋼琴別戀,又名鋼琴課 影評
這是我前兩天上小課剛寫的哦。就是在豆瓣上傳過,但這是我絕對原創的
如果親是學編導的,可以跟我聊一聊哦。O(∩_∩)O
正文: 用身體打開情感
——————淺析【鋼琴別戀】
一架鋼琴貫穿影片始終,可以說,它是本片女主人公作為啞巴情感宣洩的全部訴求點與表現物。而隨著女主人公情感斷變化,鋼琴與之的意義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本片以女主人公開場敘述整個故事,介紹了她本身的人物身份以及接下來的行程目的,故事就此展開。當她下船得知自己的鋼琴無法搬運時,臉上的神情及手語的「啪啪」作響表達出了她對於生活的無奈與憤怒。此時鋼琴是改嫁到異鄉的唯一的情感寄託,在這片對於她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鋼琴的失去令這個本就脆弱的女人更加敏感不安。陌生的男人,家族,隨時有可能掛起來的風加深了這些不安定的潛在因素。在「陌生丈夫」家庭里參加完冒雨前去的照相儀式,回來後撕碎紗巾走到落地窗前,借著在玻璃窗上映出的水汽模糊了女主人公此時臉上的表情,淚水與雨汽模糊不清……在沒有鋼琴的情況下,艾達在木頭桌子上刻出了琴鍵跟女兒一起演奏可愚笨的丈夫非但不能理解反而懷疑她是神經病,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孤獨令她去找在她看來「粗俗不堪」的毛利人頭領貝恩斯。貝恩斯起初的不同意在看到艾達眼中倔強的光和不懈的等待之後終於同意帶領他們去靠岸的海灘。這時的海灘對於艾達來說是一種歸屬地的安全感,當她彈奏起鋼琴時,貝恩斯的眼神中流露出不經意的憐惜為情感的發展線索做下了鋪墊。此時畫面的顏色是溫馨的暗黃色夾雜著一些透明的粉色,而艾達與貝恩斯在這種特殊光調下兩人並不搭調的衣服經顯示出了相同的色系-暗示兩人心靈上做出了第一次的契合。配以悠揚輕快的鋼琴曲直接作用於觀眾的感官——體會到了艾達此時心裡的輕松與暢快。是鋼琴-從五六歲就開始與她為伴的心靈寄託暫時撫平了她心裡的狂躁與不安6
於是接下來貝恩斯買下鋼琴並要求艾達教他的心理活動也就順理成章。而艾達此時的心理表現則體現在兩次咳嗽聲上,第一次是當貝恩斯提出要艾達教他彈鋼琴要求的時候,此時的艾達還活在自己的條條框框內也因為她認為貝恩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粗人,不配彈她的鋼琴而發出的不自然緊張,尷尬的聲響。第二次咳嗽則是在貝恩斯要求摸她 的手臂時,此時此刻的艾達心理上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對於貝恩斯買回她的琴並且找人調好音的行為她心存感激。而後續因為丈夫的對比,也令她更加重視起來貝恩斯在她生活中的作用。而其後貝恩斯用自己的貼身襯衣撫摸鋼琴的時候,這其實是一種性暗示,貝恩斯希望與蒼白美麗的艾達發生更加親密的舉動。當艾達逐漸一步一步走向貝恩斯並眼神帶著期許與歡欣的目光脫下衣服時,貝恩斯卻把鋼琴送給了艾達,以為著放棄了剩下換琴鍵的契約。此舉令貝恩斯完成了一次自我感情的完整表達-I do really love you just by my heart.也令艾達審視自己的內心,終於她也明白,貝恩斯給了她渴望的安全感,她也一直依賴並以此為生活重心,只是她一直在逃避。
接下來就是艾達狂奔到貝恩斯小木屋以猛烈拍打貝恩斯完成兩個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情感交流。之後就是兩個人的一段交合場面。作為觀眾的我再觀看這段幾乎完全寫實的性交場面時並沒有絲毫的性沖動,有的只是純粹的感動,聖潔以及希望時間就此停住的柏拉圖希冀{伴著悠揚音域寬廣的鋼琴曲】。之後的艾達回到自己丈夫家中與女兒打鬧,顯示出了生理以及心理得到滿足宣洩的幸福感,甚至在親吻著鏡子,可能是在回味與貝恩斯親密的舉動。這不禁令觀眾感到心酸與悲涼,作為一個擁有女兒的女人居然眼中第一次閃動著這樣的光芒……而後被關起來的艾達會主動撫摸她並不喜歡的丈夫,這並不表明艾達的情感傾向有任何的變化。她只是需要,在與貝恩斯有過真正意義的性經驗以後,她想過為愛而性的正常生活。而在丈夫拿著槍對准貝恩斯的腦袋卻讓他們來遠走高飛時,丈夫拯救了貝恩斯與艾達的愛情與罪惡,也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影片的最後,艾達主動提出要扔掉曾經無比珍視的鋼琴。這意味她已經有了最真實飽滿的情感世界,而不需要有任何的外力支撐了,回歸到了女性的正常生活中,擁有了內心真正的平靜。當她掙脫自己的鞋子游上船時,她就把過去的自己一並扔在了海里,獲得了新生^^
簡.坎皮恩的這部影片依舊帶著獨特的女性視角為我們闡述了兩性關系的平衡處理,在這部影片中,對於性與愛之間的過渡做出了明顯的界定。而對於這一段本不該發生的感情導演卻選擇丈夫作為成全者與救贖者,也許,不斷的自我救贖就是導演心中最高程度的愛。
世界文明的不斷演變,使得女性權益不斷被提上各個國家的議事日程。女性,這一天生力量弱勢群體,現今擁有了從前難以想像的地位。而簡.坎皮恩中艾達的人物設定就像是不斷自我及外界解放的女性形象,導演似乎用挨打的故事告訴我們,女性只有自己努力走出陰影晦澀,丟掉過去的自己。才能朝向更美好的未來。
借用利用片中鋼琴曲改編的【暗涌】歌詞來結束: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歷史在重演,這么煩囂城中,沒理由,相戀可以沒有暗涌………………
⑵ 求電影《鋼琴家》影評800字
一、對於鼎鼎大名的《鋼琴家》,一直心而往之。因為是2002年的片子,再加上,聽說獲獎不少,沖著好萊塢模式的電影去看的,我又自以為是了一把。呵呵,還好自己之前的自以為是讓我對這電影有了新的理解。
片中以二戰為背景,以德國迫害猶太人為導火索,表現一個猶太鋼琴家在長達近13年的戰爭時期內如何生存,並堅持下來。說實話,情節很簡單,這么說下來,任何人想的都會是那個鋼琴家是如何如何的堅毅,如何如何的堅強,如何如何的英雄,扛過那麼久,並生存下來。其實,不然,片中的鋼琴家就是一個人,一個超級普通的人,先是活著。
導演沒有將我們的主人公描寫的那麼偉大,那麼英雄,完全不是好萊塢喜歡的英雄模式。我們的鋼琴家,會為了五斗米折腰,該有的氣節在戰爭面前統統不見了。惱人的袖章,一邊罵著不帶,一邊掛在自己的胳膊上;為了飯,乞求一份工作;為了家人,架子是啥?為了生存,跪了,求了,哭了;哪怕低聲下氣求之前的愛慕之人,哪怕裝死人,哪怕那水到嗓子里快惡心的想吐,哪怕像過街老鼠一樣居無定所……我們的主人公,在努力的,活著……
中間鋼琴家對於自己的處境到處找人幫忙的時候,我有點氣憤,為什麼不站出來,為什麼不跟他們一起去奮斗,哪怕死了,也是光榮的。
從一開始鋼琴家拒絕朋友的當警察的介紹,到後來鋼琴家被那個警察朋友救了,與父母分散,真的是成也鋼琴,敗也鋼琴。到中間,鋼琴家乞求朋友幫忙送信,朋友說「出去很容易,難的是你怎麼在牆的那一邊生活」,再到鋼琴家賣表時說「飯比時間重要」,最後,鋼琴家找到一個罐頭,打開的時候撞見俄國上校,繼而彈琴,繼而交流,從始至終,鋼琴家帶著罐頭,生怕不見了似的。處處彰顯著一個人的活法。
電影終究是電影,就算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那終究是電影,那麼就有電影特有的潛台詞。德國大兵對一個猶太老人的羞辱;一個孩子的夭折;「若你刺我們,我們不會流血嗎?若你們抓我們癢,我們不會笑么?若你對我們下毒,我們不會死去嗎?若你加害於我們,我們不應該復仇嗎?」;20波蘭幣一塊牛奶糖,全家人最後的一餐;只有自己的時候,面對這鋼琴只能動動手指頭,使勁幻想著音符;生病的時候,手指依然在彈。
全片沒有將鋼琴家打造的像個英雄似的,就連搬磚的時候失誤被德軍打,一直受著,從未用手擋,朋友揶揄他說:真希望你彈鋼琴比你搬磚強。我想做為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出點力氣應該不算什麼,那麼,就是我們的鋼琴家在保護自己的手。
最後,翻過牆去,一片狼藉,渺小的他在廢墟中無限被放大。在給德軍上校彈琴的時候,那種自由奔放。戰爭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人的事情。上校手邊的全家福,我想上校幫助鋼琴家也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鋼琴家吧。
「戰爭結束後,你准備干什麼?彈琴吧。」「你為什麼穿那件德軍的大衣?我冷。」
片中主人公台詞不多,但是戲挺足。一個鋼琴家,要演出的不僅僅是他的隱忍和堅毅,還有那雙手。
二、戰火中的無聲演奏者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傑作,——[鋼琴家] 「二戰時,波蘭斯基被無情地捲入了時代的風暴,最終,他獨自一人逃離波蘭的集中營,幼小的身軀里鍥著無法磨滅的陰影頑強地活了下來。這個兩世為人、現今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垂暮之際,回首往昔,開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傷痛。為了記憶中碎片似閃爍的烙印,為了六十多年前那場人類的劫難,波蘭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說性質的集中營電影——【鋼琴家】。」影片剛開始,鋼琴家正在波蘭電台彈鋼琴,他完全沉浸於優美的音樂之中。突然間,一聲巨響破壞了他的演奏,電台遭到了德軍的轟炸,他的指尖還在鋼琴鍵上停留,他不願意終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繼續,這一刻炸毀的是牆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己。在電台同事的崔促下, 他不得不停止錄音,逃離了電台。現實總是那樣殘酷,無情的炮火不會憐惜再美妙的音樂,而是繼續猖獗。而德軍迫害一切猶太人,無論他是乞丐,還是鋼琴家。看過這部電影我們就會發現,它的影像風格與波蘭斯基一貫的黑色陰暗有所不同,反映戰爭殘酷的電影,卻用了較為明亮的色調。可正是這種明亮,反襯出戰爭所帶來的那些殘無人道德罪惡,使它們暴露於陽光之下,無可掩飾,真可謂是一場「白天的惡夢」。「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廖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在這些鏡頭下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德國人讓猶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個六角星標志以易辨別,斯皮爾曼認為這是一種屈辱,他說:「我不戴。」很多人都這么說,可是他們最後只能妥協。再比如剛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歡樂的樂曲,兩眼含淚的跳著歡快的舞步。還有那個因殘疾而無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連人帶輪椅從樓上扔下捽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猶太苦力們挨了一頓皮鞭,理由是那幫德國兵在慶祝新年。而類似的場景在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戰爭中被壓迫的人民,只能無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絲生的希望。對於一直在逃亡的鋼琴師來說,音樂一定就是他求生的精神支柱。而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那個用於藏身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但鋼琴師卻不能出聲,於是他將手指懸在琴鍵上盡情演奏,完全沉於一個存在於內心的純粹而美好的音樂世界。也正是鋼琴師彈奏的音樂,觸動了他遇到的那位德國軍官,那位軍官的良知與善心也促使他幫助了鋼琴師,使鋼琴師得以在一片廢墟中存活了下來。影片臨近結尾處,還有一幕令人難忘。德國人已經被打敗,這時終於敢走上街的鋼琴師卻又因穿著德國人的大衣而遭到誤會,別人問他:「你怎麼會穿著那鬼東西?」回答是:「因為冷。」這是最真實的回答。而真實的總是不會那麼圓滿,救過斯皮爾曼的那位德國軍官最終死在了戰俘營。影片的最後,在那場戰後的音樂會上,鋼琴家彈奏了一隻完整的曲子,這一次將沒有人會打斷他。而觀眾們也在能這支曲子中,慢慢體會這部電影所贈與我們的一種真實的回望,和深入靈魂的震撼。
⑶ 兒子學習鋼琴兩年,中間我逼他練的時候近乎抓狂,我感覺他太痛苦,我也痛苦,就放棄了,半年多過去了,他
你應該問問孩子喜歡什麼?應該依據孩子的愛好投其所好,他不喜歡的,就算你逼他,也不會有什麼成果的
⑷ 鋼琴師的影評
給你一點靈感 一首小詩寫道:「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版因權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助你成長的人。。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通過鋼琴老師的盡心知道和對你的關愛從爾抒發出情感;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Buy the way;你是男的吧,名字:青夜♂糖糖 的:♂就知道啦!
⑸ 鋼琴師影評
]《鋼琴師》是在我記憶中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一部電影,它給了我一種心靈上的洗禮和一種美的享受。在這部電影中許多美的形式都表現的近乎完美。
首先,《鋼琴師》這部作品是電影。電影是一種藝術創造,藝術美就在這部電影中很好的展現。因為藝術美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進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產物。藝術美是存在於各類藝術作品的審美意象之中。雖然《鋼琴家》的劇本來自波蘭猶太鋼琴家伍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該書的力量在於在華沙猶太人區中求生的痛苦與內心的掙扎,正如波蘭斯基所說"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而電影《鋼琴師》卻是一部電影,他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導演所拍的,他是經過再加工的,其中多多少少的情節、景象和當時經歷的人有所出入。這就符合了美學中所說的藝術美的本質:藝術美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物態化形式,因此,藝術美也就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凝聚並顯現於特定物質符號形態中的美。還有他選了這個自傳作立足點,把鏡頭帶進了二戰的屠猶浩劫中,這段可怕的歷史里,有他躲閃著的童年影子——他母親死在集中營里,他父親倖存下來。所以藝術創造是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交融並舉的實踐—精神活動。這種審美反映活動本身具有的心靈激盪,又推涌審美創造的同步展開。這種審美的反映和創造活動,包含對現實美和自然美的真切關照和加工美化。
其次,藝術美的主觀性是強烈的、又往往是隱蔽的。一般地說,藝術家的強烈感情都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的。這是因為藝術家的任務不是直接出面說服欣賞者,而是通過藝術本身的力量感動欣賞者。因此,藝術家總是把客觀性融入具有客觀性的物態化形式之中。在電影中,鏡頭和場景的細節就成了藝術家展現個人情感的工具。在《鋼琴師》這部作品,鏡頭語言多數都是第三視角轉切第一視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戰爭的殘酷,羅曼·波蘭斯基在表現屠殺和局部戰爭的絲毫沒有含蓄的成分,德軍連續近乎荒誕的屠殺的場景被直白地表現出來。他採用了圍牆分割的對比鏡頭,使人感覺到圍牆兩邊就是天堂與地獄。表現了猶太民族被納粹毫無人性的虐待。羅曼·波蘭斯基他還用審視的鏡頭表現了極端環境里人性的殘酷悲歌,當然猶太人也是有好有壞,從隨即在街頭死去的流民,為了搶奪食物無奈的錘打和哭泣。猶太酒吧里,肖邦的音樂和自私地驗證金幣的商人。這就表現了他比較客觀的視角。細節刻畫中從主角在極端困頓情況下依舊顫動的手指,在腦海里響起的旋律,在飢餓和恐懼中揉搓泥灰的雙手,鋼琴上端放的德國軍服,依舊憂傷、動情的旋律;甚至連德軍軍官辦公桌上的全家合影都一一鏡頭留意了,德軍軍官最後的話也具有深刻的意味。就表現了導演對人性的探討和他對和平的渴望。前後有三個長靜景對比鏡頭,一是嬉戲的華沙廣場,指引遠方的銅像;二是德軍浩盪地行進的廣場,依舊指引遠方的銅像;最後就是依舊指引遠方殘破的銅像,逐漸出現大規模殘垣斷壁的遠景。這種滿目蒼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是奠定了全篇的基調。最後也在《降A 大調波蘭舞曲》里結束這段文字,有太多值得反思的,有太多悲哀的,但沒有仇恨和報復;有太多哀傷,有太多期望,卻依舊是謳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再次,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很好的藝術形象,甚至創造了一個典型的猶太人的形象。這部電影其實說的是個倖存者的故事。剛開始我認為那個人可以是任何人,鋼琴家,電影導演,或是街邊小販,家庭婦女。 為了生存,每個人都使盡看家本領。這個故事裡的人碰巧是個音樂家,他靠音樂支持精神,靠音樂打動敵人,無他,只因音樂是他最擅長的東西。而慢慢地開始我懂得了劇本中為什麼主人公的職業是特定的,並且片名叫《鋼琴師》。因為導演要強調藝術是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堅韌.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遭遇不同。這個鋼琴師,他有音樂傍身,比別人可能要堅強一點,柔韌一點,淡薄一點,所以他活下來的機會比較多。就這樣這種故事就具有獨創性,他也不僅體現在藝術家對自己所表現的對象的特質的把握上,而且更體現在他對這一特定對象的獨有感悟和發現上,體現在他嶄新的藝術形式的創造上。作者就這樣創造了個典型的人物,他是具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鮮明而又獨特的人物形象,他是栩栩如生和獨一無二的。
最後,我想說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情節,就是當主人公去找東西吃的時候,被一個德國納粹軍官遇見。當時主人公已經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當看見德國軍官的時候,他的眼神已經很絕望了,但是也有一種知道總有那麼一天的心情,他其實等待的是命運的安排。可是那個德國納粹卻動了憐憫之心,他叫主人公彈了一首肖邦的第一敘事曲,令我吃驚的是德國軍官居然叫他彈的是蕭邦的,波蘭人彈蕭邦固然是自然,而一個德國人要彈波蘭人的曲子,可是看到後來才想到這是自然,美的事物是不分國界的。一個德國人喜歡波蘭人的曲子又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呢?現在想來當時認為德國人喜歡這種曲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想法,我到覺得當時我的那種想法是不可思議的,我怎麼有那麼多民族主義的想法呢?其實一部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可以引起全人類的共鳴的。肖邦的第一敘事曲就把主人公和德國軍官帶回到和平的年代,其實哪個人沒有家庭和親人,也許那個德國軍官以前也做過許多滅絕人性的事,但是他在聽主人公彈奏的時候,好像心靈得到了凈化,他就恢復了人性,放過了主人公。而後,當德國戰敗時,德國軍官在戰俘營看見了一個和主人公一樣的藝術家,他哀求的求著那人,講出了他曾救過主人公一命,他那種眼神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他是多麼渴望活下來。那種悲切的眼神是一種人類求生的慾望,甚至是一種生物的本能,讓人看了哪有人不能動容,我留下了眼淚。我想要是我曾經做過一些錯事,那我也一定想得到原諒,我也相信人是寬容,而那個猶太人主人公也是這樣。當他得知那個德國軍官在哪裡時,他也就立即去,可是為時已晚,戰俘已經轉移了。其實他這樣的行動也表示了猶太民族的寬容和知恩圖報。戰爭中,很多人死去,也有很多人活了下來,軍官一絲人性的閃光,就救下了鋼琴家的一條命,而其他千千萬萬死去的人呢?片尾的鋼琴曲又一次響起,有生以來頭一次,我覺得鋼琴曲是那麼的憂傷。我也就真切的覺得戰爭是多麼的可怕。這也就體現了欣賞藝術美的一種特殊作用。我們以為藝術美的特殊價值,可以從欣賞者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來加以分析:藝術美在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藝術所能發揮的作用,和藝術欣賞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藝術美在推動社會生活前進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所以在我看的時候相信許多人包括現在的德國人、日本人一定也不想有當時二戰時候的景象,而那些現在的新軍國主義一定不敢去看這部影片,因為他們一定怕看見戰爭的結果。藝術美能夠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們心頭燃起為現實理想的生活而斗爭的火焰,以達到推動社會生活前進的最後目的。
死亡是一種可怕的事,但主人公一次次逃過了死亡,每一次經歷著死亡,他都感覺到絕望,當時他並沒有倒下,他是為了他的家人活著,也許是為了一切的一切。他一個個逃脫死亡的同時,雕刻著死亡,給我們一種生需要的希望,給我們勇氣面對我們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其實我們遇到的和主人公所遇到的挫折簡直是差的太多了。這部電影也給我們令一種啟示:
⑹ 海上鋼琴師的影評,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情節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著一浪的優秀劇作。
在狂風暴雨中一版邊任鋼琴自由滑權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
(6)鋼琴別練影評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
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撫養1900的丹尼意外喪生,幸而奇跡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循著琴聲而往,居然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⑺ 韓國四指鋼琴家喜芽觀後感
韓國四指鋼琴家李喜芽彈奏其人生瑰麗樂章
鋼琴家韓國瑰麗
點擊「藍色」關注
盡管她只有四根手指,膝蓋以下沒有腿,身高僅一米零三公分。周圍人們異樣的眼光無法阻擋微笑在李喜芽臉上綻放,上天錯漏地少給了她手指和小腿,但她並非有缺陷。來到這個世界,她有她特殊的使命,或許這個使命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正常人」,去探照和省視自己的生命。
出世時沒有小腿兩手無法張開
一九八五年生於韓國首爾,李喜芽天生殘疾,出生時不足二點五公斤,沒有小腿,兩手無法張開,除大拇指能看出形狀,另外四根手指全扭曲成一團。她大腦輕度受損,身體部分肌肉也無法發揮功能。
喜芽的母親禹甲仙傷心欲絕,但在悲苦中她愈發顯出母愛的偉大。她接受采訪時說:「喜芽是上天賜我的禮物,我既然給了她生命,就一定要讓她堅強的活下去。」
長到一歲半的時候,李喜芽依然不會說話,兩歲以後勉強能坐起來,直到五歲才學會用膝蓋蹣跚走路,但她的雙手依然沒有一點力氣,生活起居完全不能自理。
為了讓女兒能自立自強,禹甲仙在喜芽六歲時開始讓她學習鋼琴,希望她能把軟弱無力的手練出力氣,以後好獨立生活。
就在母親的逼迫下,李喜芽開始艱苦的訓練過程,每天練琴10小時,半年後,才終於彈出了聲音。李喜芽說:「那時覺得母親真是狠心,但現在我要謝謝她,要不是她,我怎麼可能會有今天?」
與鋼琴王子克萊德曼同台演出
李喜芽現在是著名的「四指鋼琴家」,名字在韓國家喻戶曉,曾多次受邀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巡迴演出,美國CNN、日本NHK等具影響力的媒體都為她作過專題報道。二零零五年六月她和倫敦泰晤士愛樂樂團合作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同年十二月,她與鋼琴王子克萊德曼(RichardClayderman)同台演出。
李喜芽出過三張專輯,收錄她鍾愛的古典作品,包括蕭邦的《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舒伯特的《小夜曲》、莫扎特的《第21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以及馬丁尼(GiovanniBattista Martini)的《愛的喜悅》(Plaisir d'Amour)。
用五年學會彈蕭邦《幻想即興曲》
李喜芽會演奏五十多首曲子,都是苦學苦記下來的,比別人要多付出好幾十倍的努力。她說,一首蕭邦的《幻想即興曲》,她就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學會彈奏。她就是一直練一直練,把四根手指當十根來用。
李喜芽酷愛蕭邦,她喜歡所有浪漫的東西。她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時,歌聲非常悅耳動聽。
有了音樂她覺得自己是美女
五年前李喜芽的父親因病去世,於是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在母親嚴格而溫暖的教育下,李喜芽先天的殘缺,似乎沒有影響她健全的人格發展。她言語活潑個性開朗,英文名叫HappyLee,終日笑嘻嘻,熱愛生活,也熱愛音樂。
「我曾經多麼想放棄,但音樂給予我慰藉、尊嚴和勇氣。我經歷了很多困難,掙扎著克服我身體的殘障。直到現在,我每天都還在掙扎,但能夠用上天賦予我的音樂才華來跟大家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的內心覺得無比的快樂和滿足。」
李喜芽說,音樂是她的「化妝品」,有了它,她覺得自己是個美女。和所有美女一樣,李喜芽喜歡俊男,心儀的「對象」有台灣的F4和香港的黎明。
她對生活不無憧憬,最大的願望是通過鋼琴演奏,為所有正經歷苦難的人送去溫暖和希望,也讓四肢健全、生活無憂的大多數人,懂得珍惜所有,更努力去面對每一天。
李喜芽說:「我希望別人能夠從我的演奏中得到啟發,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告訴自己說,是的,我一定做得到!」
采訪外記
訪問結束後,臨時向酒店借來鋼琴拍照,順便請李喜芽彈奏一曲。她利落地坐上鋼琴椅子,彈奏了貝多芬的《歡樂頌》,叫人怦然動容。我內心澎湃,請她再演一曲,「就彈那首蕭邦的《幻想即興曲》好嗎?」
李喜芽欣然答應,但她需要特別的裝置才夠得到鋼琴的踏板,一時間沒准備,她靈機一動說:"Mymummy will be the pedalist."
李媽媽於是坐到喜芽的身邊,代替她腳踩踏板。就這樣,李喜芽的一雙手像插上翅膀,在黑白分明的琴鍵上跳躍、舞動,把蕭邦這首我從來沒彈好過的《幻想即興曲》從頭到尾演一遍,琴音清澈純美,如行雲流水,叫人心馳神往。
我非常受震撼,不敢相信這是用區區四根手指彈出來的,心情久久不能平伏。此情此景,以及李喜芽母女那合二為一的畫面,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⑻ 《鋼琴課》到底想表達什麼
《鋼琴課》表達了成熟女性艾達的「女性覺醒」,巧妙地刻畫了幼女弗洛拉的「女性覺醒」。影片對女性感觸的描寫細膩圓潤,心理刻畫優美含蓄。
(8)鋼琴別練影評擴展閱讀
《鋼琴課》主要劇情:愛達(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飾)是語言表達上有障礙的女人,她所有的心思情緒全都憑著那美妙的鋼琴樂曲飄然而出。
丈夫早逝,她只好帶著女兒一起遠赴紐西蘭改嫁給當地的殖民者斯圖爾特。當他們到達紐西蘭的海灘時,丈夫嫌搬運鋼琴麻煩,想把它扔在海灘。愛達在海灘邊瘋狂地彈奏 著鋼琴,宣洩著內心的不滿與苦悶。
鄰居貝因(哈威·凱特爾 Harvey Keitel 飾)聽出了愛達內心的苦悶,於是用八十畝土地和斯圖爾特交換了鋼琴,並請愛達天天到他家來教他彈鋼琴,承諾一堂課可以換回一個琴鍵。愛達欣然同意了。貝因深愛著愛達,通過一節節鋼琴課,兩人的情感漸漸滋長。
⑼ 鋼琴家影評
給你找了2篇:
1.鋼琴家:最好的與最壞的年代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和故事背景,我開始遐想,這應該是一個執著的鋼琴家用音樂抵禦恐懼、抵禦侵略,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堅持自己音樂理想的故事,而作為對一個藝術家的展示,瀟灑的彈奏和悠揚的琴聲應該是貫穿始終。但是這一切的遐想都隨著戰火的到來的消失,隨即跟隨著導演的構思和斯皮爾曼的經歷,我們再次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所不同的是我們看到了又一處曾被我們無數次提起,卻又不曾真正了解的歷史,我開始明白到這部電影所展示絕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故事,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故事。不過這樣一個故事,作為局外人的我說要感同身受,肯定是假的,拋開這些背景因素,我更想說的是人物本身。
影片採用了人物電影的慣用手法,用人物個人的命運和感受來展示時代的變遷,「猶太人」——這個提及二戰就不得不提的名字再次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我也再次震驚於生長在那個時代的人,他們心理上到底承受著什麼。當一粒小小的方糖也要分成很多塊來吃;當看著族人、家人一個個被殘酷的殺害;當每天躲在暗無天日的房間里,害怕被世界所遺忘,但唯獨遺忘才能生存;當一顆番薯甚至一粒米也成為生命延續的動力……這樣的生活,不說親身經歷,在現今的人有多少可以想像呢?
影片更多採取了一種平鋪直敘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斯皮爾曼從始至終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甚至沒有在痛失親人之後的怒吼或者在解脫後的吶喊,這種心理狀態前期應該說是一種隱忍,而後期逐漸走向麻木吧!實際上這樣內化的表現方式才是對導演和男主角最大的考驗,事實上他們成功了,雙雙問鼎奧斯卡正是這種處理方式的直接結果。
影片結束之後,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一部名叫《鋼琴家》的影片充斥著硝煙和死亡,是什麼讓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鋼琴家每天都生存在恐懼與驚愕中,我們總是抱怨我們所處的時代,沒有了曾經的大鍋飯或者鐵飯碗、面對著前所未有的競爭、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忙碌奔波、作為獨生子女的壓力與不幸……有時候連我自己都不明白為何抱怨總喜歡光臨我們,包括我的以及我周圍朋友的。我害怕《鋼琴家》這類電影,他總是把一些曾經發生過的真實鮮活的事件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生存在今天是多麼的幸運,自己的抱怨是多麼的蒼白和膚淺,我們這一代人總是缺乏一種韌性,總是在困難和打擊面前直來直去,事實上上天對我們是何等眷顧,他們沒有用戰火來考驗我們的神經,沒有用死亡來洗滌我們的靈魂。當陽光再次灑在綠油油的草坪上,當斯皮爾曼在結尾處再次彈奏的時候,我的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滴,每天能夠沐浴燦爛的陽光,能夠盡情展現自己的能力,這並不是每個時代、每個人能輕易做到的啊!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了最好的時代!
2.戰火中的無聲演奏者
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傑作,——[鋼琴家]
「二戰時,波蘭斯基被無情地捲入了時代的風暴,最終,他獨自一人逃離波蘭的集中營,幼小的身軀里鍥著無法磨滅的陰影頑強地活了下來。這個兩世為人、現今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垂暮之際,回首往昔,開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傷痛。為了記憶中碎片似閃爍的烙印,為了六十多年前那場人類的劫難,波蘭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說性質的集中營電影——【鋼琴家】。」
影片剛開始,鋼琴家正在波蘭電台彈鋼琴,他完全沉浸於優美的音樂之中。突然間,一聲巨響破壞了他的演奏,電台遭到了德軍的轟炸,他的指尖還在鋼琴鍵上停留,他不願意終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繼續,這一刻炸毀的是牆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己。在電台同事的崔促下, 他不得不停止錄音,逃離了電台。
現實總是那樣殘酷,無情的炮火不會憐惜再美妙的音樂,而是繼續猖獗。而德軍迫害一切猶太人,無論他是乞丐,還是鋼琴家。
看過這部電影我們就會發現,它的影像風格與波蘭斯基一貫的黑色陰暗有所不同,反映戰爭殘酷的電影,卻用了較為明亮的色調。可正是這種明亮,反襯出戰爭所帶來的那些殘無人道德罪惡,使它們暴露於陽光之下,無可掩飾,真可謂是一場「白天的惡夢」。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廖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在這些鏡頭下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德國人讓猶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個六角星標志以易辨別,斯皮爾曼認為這是一種屈辱,他說:「我不戴。」很多人都這么說,可是他們最後只能妥協。再比如剛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歡樂的樂曲,兩眼含淚的跳著歡快的舞步。還有那個因殘疾而無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連人帶輪椅從樓上扔下捽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猶太苦力們挨了一頓皮鞭,理由是那幫德國兵在慶祝新年。而類似的場景在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戰爭中被壓迫的人民,只能無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絲生的希望。
對於一直在逃亡的鋼琴師來說,音樂一定就是他求生的精神支柱。而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那個用於藏身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但鋼琴師卻不能出聲,於是他將手指懸在琴鍵上盡情演奏,完全沉於一個存在於內心的純粹而美好的音樂世界。也正是鋼琴師彈奏的音樂,觸動了他遇到的那位德國軍官,那位軍官的良知與善心也促使他幫助了鋼琴師,使鋼琴師得以在一片廢墟中存活了下來。
影片臨近結尾處,還有一幕令人難忘。德國人已經被打敗,這時終於敢走上街的鋼琴師卻又因穿著德國人的大衣而遭到誤會,別人問他:「你怎麼會穿著那鬼東西?」回答是:「因為冷。」這是最真實的回答。而真實的總是不會那麼圓滿,救過斯皮爾曼的那位德國軍官最終死在了戰俘營。
影片的最後,在那場戰後的音樂會上,鋼琴家彈奏了一隻完整的曲子,這一次將沒有人會打斷他。而觀眾們也在能這支曲子中,慢慢體會這部電影所贈與我們的一種真實的回望,和深入靈魂的震撼。
⑽ 求鋼琴課影評 一千字以上
語已多,情未了
-------淺談《鋼琴別戀》
昨晚看完這部電影,不覺得怎麼好,本不想寫點什麼。
今晚偶然間記起牛希濟的詞句:「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恍然想起零落的幾個景象,那個啞女的彈琴的手,肉體相擁,鋼琴沉入海底,女孩。盡管我還是不欣賞本片,但是我還是想說點什麼。
關於鋼琴的電影很多,如《鋼琴家》,《海上鋼琴師》,《鋼琴教師》等等。我想導演拍攝本片要說的是一個啞女用琴聲就可以表達一切,而一個用琴聲表達心聲的人,她的內心最渴望的就是一個能懂得琴音者,至少是能夠坐在她身邊靜靜地傾聽者。可悲的是他再嫁了一個不愛琴的人,甚至還一時憤怒斬了她的手指,他稱之為,「你的翼」。他折斷了她的翼為的是不讓她在音樂中四處翱翔尋找自己的愛人,為的只是留住他,可是他對她的愛太自私了,這就是為什麼她不可能愛她現任丈夫的原因。當她終於遇到一個喜歡她彈琴者,她能不去動心?開始是由於生疏與道德的禁忌,後來是知音的惺惺相吸與奔騰的愛欲。
既然能用琴聲來表達一切,那麼所有的語言已屬多餘;既然所有的感情都已經用琴聲表達了,那麼琴已屬多餘。於是,啞女可能是會說話而不願浪費口舌去發聲;啞女可能認為那架鋼琴已成過去,所以要求把它葬於大海。
至於她的女兒,那個可愛的女孩,也許象徵著天使。一次女孩無意中見到媽媽裸露著身體跟一個男人摟抱在一起,她的純真善良對她說,那樣是不對的,媽媽應該和爸爸抱在一起。或許在此刻女孩已經決定叫那個人爸爸,而在先前她說自己決不叫自己的繼父為「爸爸」。從此以後,女孩為了保護媽媽不再犯錯,屢次阻攔媽媽去見情人,還通風報信給「爸爸」,她天真的以為這樣就是為了媽媽好,當她見到媽媽被怒不可遏的「爸爸」斬掉一根手指時,她痛苦欲絕。我想天使是為了拯救人類是降臨在人間的,但是天使太過單純天真了,他們用的是天界的清規戒律來指引人類,以為這樣可以緩解人類的痛苦。殊不知人類的慾望不是一般的清規戒律可以守得住的。人類不像天使可以一個人玩,一個人唱歌,一個人聆聽天籟,人類需要表達,人類不僅需要表達還需要傾聽者。人類一旦遇上知己便會欲罷不能,但是愛情永遠都如天使般單純而不完美,而天使不知,以為愛情就必須完美無缺。
最後,這部電影的結局讓我感覺有點倉促,也不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