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影評
1. 魔戒的影評
電影別出心裁的用了咕嚕從前的經歷承上啟下,作為《雙塔奇兵》過渡到《王者無敵》的引子。像是咕嚕回歸現實的夢之通道。即而,新的故事開始。自然委婉,不露一絲人工刻意的痕跡。
關於咕嚕不甚掉入河底恰拾魔戒,心生邪惡掐死哥哥的這段插敘。很多人認為是用來表現魔戒惟我獨尊的強大惡勢,以此暗示弗羅多一路上重重的精神磨難。其實從另一種角度觀望,魔戒不過是面魔鏡,它不是讓人變壞而是將你內心險惡反射進而無限擴大在你的瞳孔。我哥說,不見得咕嚕幾百年前每天釣釣魚你就看得出他曾是個單純善良的霍比特人吧。這個小怪物後來之所以變得人不人鬼不鬼,多半是由於長久來永無休止的內心掙扎。一個人最恐懼的事莫過於自己封鎖暗處的隱私抖落眼前。一個生命最艱難的事莫過於和自己靈魂上的負面持續斗爭。
弗羅多也並非聖賢。他雖然心地善良卻到底不過凡夫一介。日常生活中他不可能完美的毫無瑕缺。魔戒自靠近弗羅多那一天起,不僅使他踏上了千辛萬苦的征途,更意味著他與自己潛藏的靈魂負面進行一場持久較量的開始。最終弗羅多也沒能將魔戒扔下熔岩。而我分明讀見他藍寶石般的雙眸中,那交錯著不忍卻無奈的絕望。他終是無法戰勝外力所致的另一個自身。
《西遊記》中,孫悟空那樣一個曾經大鬧東海地府天宮的朋克,一樣在西行時屈服於唐僧和如來的管轄。最後連自己都難免變為統治階級。西行81難如激光般炸平了石頭尖銳的稜角。同時亦成了孫悟空打敗自己的過程。
且不論托爺爺本意如何,對於我們這些沒看過原著的人來說,一千名觀眾心中自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用某種深入的尺度來衡量,無疑上述論說更能體現價值感與可觀性。
壯麗的戰爭曼陀羅
剛多國古堡留給印象的清晰輪廓,是宛如白銀玉石般層層圍裹在懸崖峭壁上的雄偉城池。當甘道夫騎駕白馬盤繞飛馳,奔越民眾和集市,直達頂端居高臨下的國王寢殿。我已不難想見,佩蘭諾一戰的爆發將會導致怎樣一種覆滅性的殘酷美感。
佩蘭諾戰役因為有擊鼓巨獸,戒靈飛龍,戰象甚至一片好似《加勒比海盜》里搬來的亡靈軍團進行海陸空三重參戰,其場面自然要比第二部中的聖盔谷戰更顯壯觀。飛龍時而展翅高翔時而俯沖低鳴的視角變換著賞識史詩氣魄的立體切面。亡靈援軍如潮如浪地蜂湧蔓延現身不為人知的冥界力量。烽火跨越山脈起伏,峰嶺延綿,千年冰雪托起它在雲霄之上的升騰,最終落到羅翰國繚望的邊境頂點。如同一道天啟星光,接連燃燒著人類共有的希望。
如此氣勢在恢宏程度上絕對勝於《雙塔奇兵》。但是缺乏上部那種讓五臟六腑為之顫抖的強烈震撼。《雙》因為有美麗出塵的精靈神箭手們參戰,魔軍的丑惡在反襯下更加無限放大。視覺反應便是超越光速觀望遠古神話的上演。加上陰暗流派的背景音樂,給戰場慘烈的畫面增添一抹淡淡蒼涼的顏色。晝之明終歸不如夜之暗來的深重。所以佩蘭諾光天白日下的戰爭,始終不及聖盔谷那種深不可測的無盡黑夜更具壓抑感和緊迫感。
領略過魔戒的特技製作,什麼哈里波特,什麼星戰終結者蜘蛛俠,真的都可以見鬼去了。我不敢這么說黑客,因為黑客蘊涵著太多晦澀難懂的哲學。但是黑客系列的戰爭場面顯然不如魔戒系列扣人心弦。前者帶來的更多是新鮮,刺激和喧嘩。恍如小時候看變形金剛打來打去那般精彩而空洞的心情。隱存在機械中的人性只剩下些許冰冷的殘余。然而中土平原卻是充滿人性情感的戰地。人類無力到達善與邪的彼岸。但遙相守望的各族生靈終會重見惡勢在勇氣中竭盡的寬慰和釋然。
觀影時我無從所知。為何沒有煽情的情節,不見悲劇的收場,亦無現代都市劇的孤獨空虛感,沒有原因沒有理由卻足以使我熱淚盈眶。直到告別朋友們,獨自回家的路上陷入冥思,才慢慢理解原來那是被高科技的社會濁蝕的本性。血液里喪失多年的溫熱再度沸騰,激撼著靈魂底處就快逝去的某些東西恢復了電流感應。
奇幻故事中的人性世界
西方神話無論人神,都是以人性結構為主的。古希臘神祗宙斯與眾女神的感情糾葛這樣體現,北歐異教的奧丁神與其眾兒女亦是如此。因此魔戒故事裡便有了精靈公主阿爾溫和人類勇士阿拉崗之間的曠世戀情。而東方文化素來將人和神的性情以不同境界劃分等級。天蓬元帥何以被貶下凡成了豬八戒,為得就是這個清規戒律。所以氣質脫俗的精靈可以主動熱吻阿拉崗,卻始終不必像嫦娥那般寒氣凌人。
但是這位神仙公主除了擁有不食人間煙火的容顏,除了透明純藍的眼珠和飄逸的行走姿態,幾乎讓人想不起她的存在理由。雖然pj導演認為叫阿爾溫上戰場純屬蛇足,但是僅憑聲色影像的直觀,確實令我無從感受她那所謂的精神意念。滿眼盡是她目光呆滯,黯然失色的模樣。怎麼看怎麼都像是等人家把仗打完了,她趁機跑去嫁給阿拉崗坐享其成。
倒是羅翰國公主伊奧溫,個人感覺影片中血肉豐濃的人物之最非她莫屬。自她身穿白色長裙佇立城頭那一刻起,我已能想見這個女孩心中的廣闊天空。她懂得如何爭取自己的幸福。而面對情感的失落,她更加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理想追隨。沒有棲息的愛是比死亡還要冷酷的冰川。伊奧溫執意上了戰場。金發起舞如風中白帆,深綠眼瞳目光炯炯。與身邊那群英勇男兒毫無差異。她和他們一樣放聲吶喊,預見自己終有可能倒在滾燙的血泊中央。但無論是生是死,得到的自由早已覆蓋住那一點點微弱的傷。
伊奧溫不是童話里的公主。她不是只會坐在華美幽黯的後宮持續無用的想念。亦不會讓萬段柔腸在荒野林間譜寫流亡曲。她才是真正手持神劍,飛身駕馬的絕世精靈,於戰火硝煙的百里沙場上縱橫馳騁。
電影一直用相交的兩根線索編繪故事。我不理解為何很多影迷覺得弗羅多惹人厭惡。在我看來,他是人性善面的極致代表。「善良」 一詞不僅僅是心腸柔軟的意思。它同樣包含一個人對理想的詮釋和對責任的實行。這個身材矮小的霍比特人所承載的,或許是連天神都無法企及的靈魂。所以薩姆對弗羅多那種拚死護送的忠誠,絕對不能和同性傾向混為一談。因為一個真正純潔正義的生命,他身上自會散放出令任何人感到震攝的光芒。
聽說原著語言優美非凡。不過電影台詞大多採用了簡明的方式。可就是這些簡潔的對白,卻有一股直搗人心的份量。比如開頭不久薩姆把所有食物留給弗羅多時說的那句:i am not hungery。短促的言語暗中凸顯薩姆作出自我犧牲時所下的決心。而當弗羅多體力不支在石壁上倒下的時候,精靈女皇向他伸出帶著光和熱的手掌。this task is appointed to you. if you don』t find a way, no one will。這句話並非冥冥中精靈女皇帶給他的力量。而是自己必須完成的這個使命,扎在內心根深蒂固的重量。
伊奧溫戰勝戒靈巫師後,伏在父親身旁哀哀哭訴:i am going to save you。國王平靜說道:you always did。即爾安詳地永恆沉睡。這個「did」 已是不會再有下一次機會發生的過去時。國王記憶中最後一幕長新的情景,是公主那令人即使面對死亡都會感到安慰的勇敢堅強。然而生死無情絕不為此遲疑。它依然在瞬間築就永遠不可逾越的圍牆。
印象較深的還有決戰前精靈哥哥對矮人說得話:what about if we die side by side with friends?記得他們以前總喜歡比試戰績。精靈哥哥輕功征戰象時矮人還斤斤計較了一句:that couldn』t be counted as one。有趣的小心眼使人發笑。既然一切都將可能終結,假如死亡能讓友誼和希冀永恆,那麼生存的盡頭又有什麼值得恐懼呢?
我本是個感性的人。就連《海底總動員》這種動畫片也能讓我鼻腔酸楚。觀看魔戒更是不止一次地濕卻雙眼。這種經由人性相通的連接點引發的共鳴,是否就是遺忘在成人世界裡,淚水的恆溫?
瑰絕的音樂詩篇
大概本身迷戀另類的關系,總覺像魔戒這樣的電影,應該由深受古文明熏陶的歐洲音樂人但當配樂製作。事實上魔戒系列的原聲音樂拋不開和歌特及新古典流派一脈相承的關聯。起初精靈族行走林間那個場景,如詩如畫,彷彿一出夢境顯形在時空隧道的彼端。多麼像歌特金屬和darkwave一貫表達的典型意境。
由於影片需要,背景音樂的主調是澎湃激昂的。而有些場面加入些許蒼涼的調子,便是喧鬧背後令人動容的寂靜。好比法拉墨出征時梅利的那段清唱,以及高潮處如歌劇般的男女高音合唱,都蘊含幾分歌金的神秘色彩和darkwave的幽暗氛圍。音樂是比畫面和文字更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有時戰爭場面的氣魄,或許只需一篇冰涼而慘淡的曲章,就能表現淋漓。記憶中那些沉鬱悠揚的旋律,聽起來彷彿遠遠傳至的天籟。優美,似有,似無。到達耳膜深處卻有一段遙遙無期的路途。
很難想像一部壯闊而漫長的史詩,如何能每個情景和細節都製作的如此精緻,完美無瑕。這種感慨猶如前陣我反復聆聽的速度金屬。那種追求旋律速度的東西,竟也能做到重型和古典的並存。聽說魔戒原本有意請奧地利樂隊elend製作配樂。且不論真假,黑暗樂系的氛圍與神話故事的主旨總是最貼切的。
有人說,魔戒系列實為現代科技和人力結合的智慧結晶,卻是電影界的悲哀。可為什麼一定要把它嵌進傳統電影史的固有模式中去呢?它為我們帶來絕美的視聽享受,令我們重拾迷失在都市樓群中的人性情感。比起史詩的悲壯浩瀚,人類藝術觀也只不過是相對渺小的產物。如果沒有電腦特效的輔助,所有這些輝煌又如何燦爛在我們的瞳孔?
寫到這里,室外已是暮色漸暗之時。華燈初上,紛繁夜景,恍若隔世。能夠觸覺到任何一種豐富的感動,生活都是個美好的存在。
作 者:紫夜精靈
真正的勇士
總會在朋友危險時第一個拔刀相助
總是會對待兄弟和朋友心口不一
卻在暗處關心他們
帶給你光明的友情 帶給你愛情的純真 帶給你奇跡的知識
帶給你溫柔的誠實 帶給你希望的勇氣 =轉
2. 求一篇任何電影的影評
讓子彈飛 集黑色幽默 動作 感情等於一身 很好看
讓子彈飛》的一些暗線,隱喻,野心和吹捧。 姜文拍電影,也圖個被認同。他的四部風格各異的電影,都有強烈的自我表達慾望。每一個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內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電影表現出來的選本、選角的眼光,節奏、鏡頭的把握,講故事談思想的水平等硬實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聖。但姜文不滿足,他追求更廣闊的認同。《鬼子來了》被禁,《太陽》票房不佳,這些不認同的聲音在姜文心裡絮絮叨叨揮之不去。
兩年多後,姜文射出來的,是經過精心構化,尋求破局的子彈。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眾,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認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著」也能把錢賺了。
我從沒見過國產導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這野心聽起來又如此的不可實現。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脫離大眾,大神要高於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認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認同。大眾同行還算容易同時取悅。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這三群,在態度上冰炭不容。
現實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贊之後,電影自身素質迅速贏得了同行和大眾的青睞。 廣大小裝青年們在短暫的觀望後,看到寧財神同學的一句「姜文王朝來了!」後立即拜倒投誠。羅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來,「日,評價這么高,不至於吧。(這電影沒啥思想啊)」,「下次拍個更有追求的電影」,「你們到底為什麼激動啊」。 更極端一些的人開始咒罵,「姜文背叛了我們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著,也能掙錢」這種事在他們眼裡是沒門的。 「你媚俗了大眾,讓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經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諷刺了,你就已經跪下了!」。
連我這個不合群的小裝青年,看完後也充滿了疑惑。前兩小時被導演帶著高速狂飆,爽透了,結尾的節奏變化卻讓我無所適從。張麻子打倒了黃四郎, 最後卻一無所得,兄弟女人也離他遠去。他騎著白馬緩緩離去的場景讓我十分落寞。雖然最後的那場「起義」傾向危險…但這就是姜文電影里想說的么?
子彈呼嘯而來,透體而過,我卻沒一點感覺,好像沒打中一樣。搞的我連影評都不想寫了。
姜文說:「讓子彈飛一會兒」。
電影的開頭,張麻子對著白馬開了一槍,這槍瞄準繩結,打中卻不打斷。白馬繼續跑,繩索已不能吃力。讓「子彈飛了一會」,繩索終於斷裂,白馬才四散跑開。電影的結尾,姜文對我開了一槍。 白馬在我腦中賓士一夜一天,繩索終於斷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見了那思緒拖出來的暗線,就會明白寧財神說錯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到來」
影評這么多,吐槽點最多的就是周潤發飾演的黃四郎了。這個地主惡霸,說單詞,玩「介錯」,還總要拽拽文,錢也多的離譜。這些特質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開暗線的線索,就在於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線,幾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姜文專輯看《讓子彈飛》《鬼子來了》《太陽》的朋友可以到銳影網www.ruifilm.com在線高清觀看 。
問題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1920.
葛優演的馬縣長,在剛進鵝城不久就說:「不好,我們來晚了,前任縣長已經把稅預徵到90年後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發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問題2:黃四郎只是個地主惡霸么? 沒那麼簡單
黃四郎交給假麻子(胡軍)地雷時,說了很多:「北中國我不知道,但這種限量版地雷,整個南國只有兩個」;「第一個在辛亥革命時炸了第一響」;「驚天,動地,還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這1910年才生產。 黃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麼型號,還擁有唯一一顆雙胞胎地雷。 請問,黃四郎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黃四郎參與了在武昌起義的核心策劃,是辛亥革命的老資格革命黨!不信?下面還有佐證
問題3:張麻子只是個土匪么? 當然不是
電影里很明白的說了, 張牧之,早年追隨松坡將軍(蔡鍔),17歲時即為其麾下手槍隊長。是講武堂出來的(考慮到蔡鍔,應為1909年成立的雲南陸軍講武堂)。蔡鍔在日本死後(1916),張牧之回國,落草。
蔡鍔何人?梁啟超高徒,民國開國元勛,護國軍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後20日,蔡鍔就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響應革命。1915年又發動護國討袁並取得勝利。張牧之早年即追隨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黨對老資格。
張牧之和黃四郎還曾是革命戰友? 影片給出了明顯的線索
問題4:1900的一面之緣?
張牧之與馬邦德赴黃四郎的鴻門宴時, 黃四郎說。「20年前,我和張麻子曾有一面之緣」。從影片可以看出,黃四郎一開始就知道假縣長就是張牧之就是張麻子。這句一面之緣,是他刻意點開的敲山震虎。影片確鑿的發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黃四郎和張牧之在這一年見過面?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 我們繼續從張17歲當上蔡鍔手槍隊長入手。
問題是,張牧之現在多少歲,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鍔的呢?
蔡鍔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時務學堂的老師唐才常德資助下赴日本留學,190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回國後先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練兵。
如果張是1904年後見到的蔡鍔,那麼1900年時張牧之不超過13歲。 這樣的孩子不應引起黃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時33歲,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鍔活到此時也不過三十七歲。 1899年之前的蔡鍔不過是個16歲不到的學生,雖然已經聲名不弱,但也不至於配個手槍隊長吧。 張蔡相逢,應為1899-1904年蔡鍔留學時發生。17歲的張牧之,又為何會給一個留學生作手槍隊長呢?
查了一下,1900年時,唐才常策劃在武漢發動「自立軍起義」。 蔡鍔聞訊即回國響應老師。但唐看他年紀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後來唐才常被張之洞拍平, 蔡鍔身在湖南躲過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實這時候他才改名叫蔡鍔,才去學軍事)。我以為,張牧之當上蔡鍔手槍隊長,正是這一年。 估計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鍔一個人走,派了張牧之這個同齡毛頭小夥子,給他當的保鏢--」手槍隊長」(估計是光頭小隊長)。 這樣算,1920年影片發生時張牧之37歲,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黃四郎會在1900年認識張牧之,兩種可能。1是黃也參與了自立軍起義,在武漢或者湖南見過蔡鍔與張牧之。 2是蔡鍔把這個手槍小戰士一起帶到了日本,然後在日本和黃有過一面之緣。
我更傾向於後者, 因為黃四郎和張牧之,顯然都在日本混過不短地時間。
問題5:張牧之黃四郎都混過日本? 應該是,他們都對介錯很熟
先來介紹一下介錯:
日本人不愛上吊愛切腹,他們覺得切死自己挺光榮的。 但切腹挺難操作,一刀捅進去,一時死不了還特別疼。身體倒得七扭八歪,掙紮起來滿地的血,死相難看,特別不體面。故很多時候切腹者會讓一個信賴的朋友當「介錯」。介錯人手持長刀站在其身後,在自殺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間砍下他的腦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錯就相對冷僻。 更別說在沒網路和電視的1920年, 如果不是對日本文化相當熟悉的人,根本說不出這倆字吧。
黃四郎在鴻門宴上說「要是這三個人供出我來,我就切腹,請兄台當我的介錯」。 張牧之說「你搞錯了,介錯人用的是長刀」。兩個人應該都在日本待過相當長的時間。 尤其是黃四郎,好端端的中國人沒事誰能扯到切腹去。張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為1904年蔡鍔回國後就沒怎麼去日本(其實我也不熟,蒙的),作為蔡鍔的手槍隊長,張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鍔病重去日本治病,當時張牧之一定跟著去了日本,但估計這段時間他可沒興趣研究什麼切腹。何況11月初蔡鍔就病逝了。
回答了這5個問題後, 我們重新看黃四郎這個人。 他留過西洋,也留過東洋。說話愛拽文,冒成語,國學功底算不錯。你若把他看作一個土財主,這些設定顯然有很蹩腳;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隨孫中山的革命黨, 那些設定就很恰當。
黃四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土財主。 他是一個腐化的前革命者,現當權派。 在鵝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總結一下暗線:
1900年,張牧之追隨蔡鍔到日本,並與黃四郎有一面之緣。
1900-1911年,張牧之和黃四郎在同一個革命陣營,但無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義,黃四郎為核心成員。 10月30日,蔡鍔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張牧之也算核心成員。
1911年-1920年.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黃四郎,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利斂財。他投靠了實力軍閥張敬堯(還是張宗昌? 其實我沒聽清楚。 總不能是張孝准吧)這座靠山後,愈發肆無忌憚,橫征暴斂,更以故鄉鵝城為根本苦心經營,控制了民國小半的煙土交易,大發其財。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張牧之,不求權錢,繼續追隨蔡鍔。 1916年蔡鍔死於日本,此後張牧之對時局失望,乾脆落草為寇。
1920年, 張牧之馬邦德來到鵝城,電影開始。張黃鬥法,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鵝城起義,勝利後張牧之分文不得,心愛的女人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走了。這場「革命」,正如當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麼也沒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別的man抗走了。
這就是姜文在此電影里內藏的政治隱喻。 誰會投入革命?蔡鍔這樣的英雄會,袁世凱這樣的梟雄會,但最後得權的一定是袁世凱;張牧之這樣的爺們會,黃四郎這樣的投機者會,但最後得利的一定是黃四郎。 當張牧之再次掀起鵝城革命,他不為財也不為權,不為女人也不為大眾。他對黃四郎說:「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如果你們覺得這個隱喻還不夠過癮, 鴻門宴上還有句台詞。「彼時彼刻?」 「恰如此時此刻」(謝絕聯想,請勿跨省)。
問題6:姜文要干什麼? 「讓子彈飛一會」
解決了前5個問題,我們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時取悅小裝,大神和官府三個群體了。 那就是打時間差。這是一部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被解讀出的電影,子彈中的火葯藏在喜劇和商業的外殼之下,躲過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無誤的指出黃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統治階級的惡棍,配合最後的「鵝城運動」,那這片死的絕對比寧浩的《無人區》還慘烈。等子彈飛完,官府醒過神兒來,影片都下映了。
從技術手段來說,姜文為追求這個飛一會兒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將每一條重要的線索後埋一個包袱以轉移注意力。 比如張牧之剛剛自陳身份,說自己跟松坡將軍混過。 觀眾還沒轉過筋想清楚松坡是誰,葛優就跳出來插科打諢:「那一年,我十七歲,她也十七歲...」。在逗笑大家之餘,將觀眾的注意力從「松坡」,「十七歲」這樣的線索上轉移開。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電影愛悄悄的牽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彈對著官府打,未免自討死路。他准備打向誰? 這就是本文最後要討論的問題,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們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別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寫。我覺得他把槍口對准時下電影界,對准某位電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著,也能把錢掙了」。這點野心,觀眾都看的出來,也不難理解這句有點揶揄悶頭掙錢的馮小剛。馮導豈是在於這點揶揄的人?還主動客串了湯師爺,和葛優聯袂出演賺錢眾。(馮導不但拍片賺錢發揮穩定,客串也是穩定的頭五分鍾就死。)湯師爺落水而死, 葛優演的馬邦德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湯師爺。 可以說,在電影里,葛優代表了馮小剛。馬邦德說的,就是湯師爺說的。也是馮小剛說的。
湯師爺要賺錢,他向誰跪? 官府代言人「黃四爺」。 他怎麼著掙錢? 黃四爺帶頭出錢,其他人就得跟著出錢,回頭把錢還給黃四爺,得利三七開。
張牧之要站著掙錢,也得在湯師爺的配合下,先忽悠「黃四爺」先出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才行。
關鍵問題來了,湯師爺想賺錢得跪官府代言人黃四爺,馮導演想賺錢得跪那位爺?
時下電影圈裡, 有沒有一個「爺」,是公認的官府代言人呢。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惡劣,已成中國電影的毒瘤,就夠好了。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發家,先投身於「導」,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攏,終究成「爺」,就再好不過了。
有沒有這樣的一位爺,讓姜文這種爺們電影人覺得。「X爺,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線索還在電影里
理解子彈的政治隱喻,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故事發生時間的改動。
理解子彈的現實所指,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角色姓名的改動。
在原著里,黃財主的原名叫黃天榜,」黃天棒」. 在電影里,叫作黃四郎,「黃四爺」。
韓三爺,您得多麼的無畏,才敢於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這片兒的出品人上? 您給這電影投了多少錢來著, 別是一千八百萬
(原著師爺姓陳,沒縣長這人。 電影里分別安上湯,馬二名。將將是個「馮」字,有點附會,放括弧里圖個好玩吧)
在電影後半, 張麻子對著黃四爺派出來的馬車,虛射一槍,「讓子彈飛一會」。 片刻,槍聲四起。
《讓子彈飛》上映一會後,終會成燎原之勢。其它手裡有槍的導演,編劇,演員,雜志,評論家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彈打出去。
姜文必將瓦解一個「三爺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讓黑馬們倒下,白馬們得以掙脫沉重的束縛。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來臨。他會從容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讓別人搬走。自己騎上白馬,悠然的離開我們的視線,化為一個傳說。
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3. 就你所看的影片,寫一篇簡短的影評(100字左右)
[影評]赤壁影評: 其實我很喜歡 文/ 布衣蘇夢枕
昨天打定主意去看<赤壁>,有朋友知道後,給我留言說:希望你活著回來.在影院,和同去的朋友也戲言說:
我是抱著被雷死的准備前來的.從沒有見過哪部電影像<赤壁>這樣觸目驚心的,難道這電影周傑倫有客串不
成?(媽B的,我又冒犯周董了).豆瓣上,剛上映兩天的電影竟然就有兩百多條評論,首頁更是創紀錄的被《赤壁
》的評論淹沒,縱觀這些評論,多是調侃諷刺,經過這些標題黨的強制教育,我便也無法避免的多了幾十層厚的
防雷護服走進電影院,但卻沒有想到的是,<赤壁>完全不是這些人所說的那麼糟糕,我活生生且樂哈哈的走出
影院,一邊還對朋友說:還不錯,我挺喜歡。
也許是有著先入為主的低要求,所以《赤壁》看的我是驚喜連連,不得不承認,這是我看過的最氣勢磅
礴的歷史片(僅國產片而言),甚至拍著大腿說它是史詩大電影(與好萊塢那部無關)也不為過,如《指環王
》一樣反復出現的俯拍拉伸鏡頭呈現出來的畫面令人激動澎湃,壯觀的場面設計實在是有好萊塢大片的,峰
巒壯闊,人馬飛馳,腥風血雨,旌旗遮日,千里江面上艦船如螞蟻潰堤似的急速前進,大戰前肅穆宏偉的氣
氛烘托的是相當到位。要說電影中最好看的,當然還屬那場八卦陣,拍出了真正大片的范兒,敢說是冷兵器
戰爭場面的經典之作,畫面陣勢龐大,在漫天黃沙之中,萬人井然有序,幾個來回的鳥瞰鏡頭更是震撼人心
,關張趙甘輪流上陣,各有所長,朴刀大刀長矛還有拳頭,簡直是七種武器的三國版,看得人鮮血噴涌。
歷史片就像女人的胸部,場面越大越好,不大哪裡顯得出八十萬軍力,不大你哪裡又能感受得到齊分天
下的浩盪,《赤壁》的場面夠大,但一個女人光有胸部不行,電影光有臉面也是不行的,還需要有飽滿的內
核,〈赤壁〉的劇情設置十分細致,錯亂有致,從孔融祭旗,趙雲救子,出走東吳,智激孫權,孫劉聯盟,
大破曹軍,相比於《三國之見龍御甲》的粗陋難看,〈赤壁〉要顯得嚴謹許多,縱然因為交代細節過多,使
得電影有些許漫長拖沓的感覺,但這些必要的劇情設置對於人物心理性格的激發是很有必要的,《指環王》
不也有讓人看得昏昏欲睡的時候嘛。吳宇森有多年好萊塢大片的製作經驗,必然也知道引導觀眾投入到角色
感情當中去的。他自己也說:「我並非想拍一部叫人沉重得抬不起頭來的《赤壁》。我是想拍一部既有新意
,情感動人,又令人十分興奮的歷史片。如能同時表達出氣壯山河的浪漫,則叫人更為興奮。」吳宇森擅長
拍男人情懷,無論是〈英雄本色〉還是〈風語者〉,都是深情濃郁,悲壯撼人,雖然劉孫之間的惺惺相惜有
些許往日周潤發與李修賢的風采,但〈赤壁〉里人物眾多,感情戲攤薄下來,與宏偉的戰爭場面相比,顯得
氣勢差了很多,達不到情深意透,令人無法深同其受的積壓感情,在血戰之際來個暢快的心潮澎湃。另一方
面,〈赤壁〉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特別的用力,都想演好這個古代模樣,把演技都神乎其神的發展成了眼技
,每一次的人物之間的對視,都透出意味深長的曖昧,有時還真讓人寒毛直豎,大嘆受不了。
也許是吳宇森太想拍出浪漫三國,對於人物之間感情的處理是太過於細膩,與古代人物含蓄隱忍的性格
不符,《赤壁》被許多人咬住不放的地方也在於此,說是篡改歷史,惡搞三國,與李仁港的《三國之見龍御
甲》同等而論,認為《赤壁》也和《功夫之王》一樣,是對中華文明無禮的顛覆,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是一
部從骨子裡都透著不真誠的電影。其實不然,只怪對我們對三國太熟悉,腦海里根深蒂固的形象太具體,我
們怎麼可以讓關公不在馬上耍大刀,又怎能讓趙雲長得像陝北農民一樣,再要算上諸葛亮替馬接生,孫尚香
的葵花點穴手,這樣的顛覆,就更加讓人急燥惱火,大罵四方了。
依我看來,這都是雞蛋里挑骨頭的小家子脾氣,對這些人來說,走進電影院,彷彿都是花了巨大的代價
去似的,受了點氣,就好象被導演迷奸了一樣,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受侮辱了,於是一看完電影就把所有的憤
怒都發泄在嘴角之上,舌纏罵得過癮,全然不把電影當人看,試問,如果你不把電影當人看,又怎麼好好的
理解一部電影,又怎麼能接收到電影傳達給你的情愫呢,一部電影終究是眾多人的心血所注,誰也不會那麼
無聊花幾個億隨便拍個片出來。何況,費里尼也說:一部電影,表達真誠比真誠本身要困難的多。他們在真
誠的表達,換成影像傳達至你面前,就變成了不真誠的表述。在我看來,〈赤壁〉盡管在對白和人物表演上
有著不小的垢病,但依然還有壯觀的場面設計,細致的劇情設置,激動人心的視覺特效,怎麼說,這都是一
部有著好萊塢血統的真正大片。對待〈赤壁〉,寬容一些,與其咬住不放(會咬斷的,於它於你都不好了)
,不如把嘴巴鬆鬆開,如錢鍾書說的那樣「為沉悶的人生透上一口氣吧」。
4. 大量徵集優秀的影評,要求寓意深刻,文筆犀利,數量不限,選中者必加高分,請速行動!!!
燃情歲月
自由的氣息是殘酷的,Tristan流淌著熊的血液,追逐著自己的沖動。在Samuel的墓前痛哭的男子,長發飄揚,柔情似水,任何女人都難以逃脫那樣深情地懦弱,susan也不例外。愛上狂野的自由,就意味著接受他殘忍的選擇,「即使我有了孩子,你還是要走嗎?」Tristan幾乎沒有遲疑的翻身上馬,塵土飛揚中拋下流涕泗流的愛人。他是愛她的,我堅信。只是,自由的天性高於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如此又怎麼能顧全愛情的美滿?年復一年的等待,只有莫名的玩意從孤島或荒地寄來,還有鋪天蓋地的寂寞和深入骨髓的絕望。她沒有想到過還有重逢,「永遠太遠了」,這是Susan的借口,因為那個以為永遠到不了的等待終點居然出現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的後悔和驚異,命運是如此的捉弄,小伊莎貝爾的禮服、跨坐在Tristan脖子上玩耍的samuel,那原本都是她的,熬過了那些年空洞無望的等待,還要忍受將愛人和夢想拱手送人的悲哀。
susan身上流淌著我們自己的影子,因為愛和夢選擇堅持,因為理想太遙遠而不得不放棄,因為我們不是堅定地追隨自己內心聲音生活的俗子,所以不能像小伊莎貝爾那樣,從小就堅持「他是我的男人」並固執的等到了那一天。或許,時間再開一個玩笑,讓我們像susan一樣,總是錯過最愛的人,總是和最美的夢想擦肩而過,於是相信緣分和等待,從哭著嫉妒到笑著羨慕,安慰自己平淡就是真諦。
而那些咆哮著的聲音,壓抑在心底,總在深夜不斷響起,所以,愛上他鄉的秋日傳奇,感動於自己的燃情歲月。
小情人
電影里的種種似乎我都經歷過。跳皮筋: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扮家家酒:我回家了,你辛苦了,我們來做菜;男生會拿諸如毛毛蟲之類的嚇唬女生;還會被男生欺負,過幾天,就會有小朋友告訴你,那個男生說喜歡你;參加學校表演,由於緊張站在台上便一動不動;第一次高年紀的大姐姐給自己戴上紅領巾,臉上滿是自豪。。。
班上必須有個飛揚跋扈的胖子,他身邊必須有一堆死黨,比如電影里的吉扎。以前在哪看到一本書,說的是胖子同學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高大強壯的形象其實很大程度上中和了男生周圍都是女老師的陰性教育方式,也使女同學對於優勝劣汰的生育法則有了初步的認識。照這種說法,我真的要好謝謝這位同學,雖然你經常把我氣哭,搶我的旺仔牛奶喝,但是你讓我初步的認識了男人的力量。
班上還必須有個近似於領導的女同學,她強大的可以跟男生對抗,她們通常是發育比較早的女生,比如說電影里的奈娜。你像一個小貓一樣躲在她的身後,也許你還會有些崇拜她。對於男生來說,他們是母性形象的另一種延續,而對於女生來說,是女性解放的象徵。
你總能在自己的小學班級上找出這樣旗幟鮮明的人來,在你的童年時期,他們都深深的影響著你。女生和男生各有世界,玩的東西不一樣,三八線劃在中間是常有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最好有個青梅竹馬的朋友,便能輕易的把兩個世界連接起來。比如電影里的奈娜和阿捷。
阿捷背叛奈娜是遲早的事,這是源於他男性意識的覺醒。他意識到他與奈娜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對於跳皮筋辦家家酒之類的事興趣缺缺。他更希望像吉扎他們一樣,無手騎單車,脫光光去小河裡游泳,去某位大叔家偷蘿卜或是番薯。當阿捷用一把剪刀剪掉他與奈娜的聯系時,便是他真正要變成男人的第一步。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青梅竹馬,就連我們班的那位高大的胖子同學也會欺負一個人特別厲害,這是年少時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越是喜歡就越會想要以極端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在很多年後,當阿捷參加奈娜的婚禮的時候,說:「對我來說,有一件事情是永遠不會忘記的,這個有著長長的雙辮子,紅紅的臉頰,水靈靈的大眼睛的女孩。在我的記憶中一點也沒有改變過,今後也永遠不會改變。」對你來說,在你記憶中永遠不會改變的他,是什麼樣子呢?
童年真的是單純和美好,就跟這部電影一樣,那麼簡單,實在找不出什麼更深刻的含義。有些可笑的是,越是長大就越是懷疑事情的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越是不容易相信別人。我費盡腦子想要寫點深度出來,發現真的是黔驢技窮。不如放下防備,好好的看一部關於童年的回憶電影,你能從中找到很多共鳴。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影片的第29秒,出現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話: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我把它蹩腳地翻成了: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這句話有幾個地方沒有翻准確。其一當然是惡心到要死的「聽覺、嗅覺以及視覺」,一點美感都沒有。其二是「grows」這個詞,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來」,其實更准確的應該是「萌發」。
換句話說,dark hour of reason應該是生存在我們每個人體內的,一到時候,它就會抖掉身上的塵土,慢慢地萌芽開來。
所以布魯諾的姐姐(叫啥來著… Gretel?)才會在自己的房間里貼滿納粹的海報,所以布魯諾的爸爸(貌似叫Ralph)才會口口聲聲地用「軍人的職責」為自己辯護。所謂「理性」總能披上這樣或那樣的外衣企圖讓人信服,而一旦被說服,就會永遠浸泡在荒謬的泥淖里,無法自拔。
而我們穿著條紋衣服的男孩則永遠留在了他的童年,永遠留在了對牆那一邊的「農場」慌亂的第一印象里,永遠分不清楚真實與謊言,永遠篤信自己所認為是正確的事情,永遠夢想著探險,永遠保持著對純真友誼的盼望。
這種結局似乎不僅僅是一種批判與控訴,更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美麗結束。
說回到電影本身。在片頭就赫然打出了BBC FILMS的字樣,看完之後發現果然是BBC味很濃的一部電影。先不提所有演員出奇一致的滿口英音(甚至包括應該是波蘭人的希姆爾- -),配樂顯得很低調又不失大氣,整部影片也顯得很平靜,沒有太大的波瀾起伏。這種近乎平鋪直敘的情節推進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劇中最常見)。影片最濃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後布魯諾的媽媽哭喊的一幕,為時也不過一分多鍾,然後鏡頭淡出。這種平平靜靜的殘忍倒與書的風格如出一轍。
電影相對於小說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於兒童的視角。原著中作者的敘事是站在布魯諾的角度,將許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貼到一起,讓讀者自己體會其中的涵義。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應該算是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誤讀(書中的布魯諾將其理解為「一起出去/Outwith」,與奧斯維辛諧音),而父母和家人爭執的片段,以及與姐姐鬧的小情緒,也都是從布魯諾的角度去寫,讓敘述充滿了童趣。電影為了講故事的需要,將時間線完全拉平,祖母與父親發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開頭,台詞也沒有書中那麼激烈。而布魯諾童真的展現主要體現在了愛探險和對「猶太人是壞人」這一理論的不理解與不信任上。這種缺失誠然是一種很大的遺憾,但幸而不至於是致命的。
總體上來講,電影對原著的傳遞十分忠誠。最後布魯諾死去的場景處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點,把投放毒粉的場景都直接加了進去(是怕有人看不懂么…),少了書中那一種委婉。而自我感覺書中那種綿里藏針的殘忍本來才該是這個故事的精髓所在。
如果說原著是在從一個天真的孩子的視角為人們呈現戰爭的荒謬與殘忍,電影則側重將這種童真通過鏡頭放大化,以彌補為了適應拍攝需要而刪除的大量心理描寫,布魯諾張開雙臂學戰機飛行的橋段很有殺傷力。兩個孩子面對面的談話,時而海闊天空,時而靜默無語,尤其是倒數第二天下棋的頑皮一幕,也處理得非常精妙。演員的表演似乎沒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簡而言之,看過電影會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故事,是個會讓人痛心的故事。而看過書會把這種痛心的感覺一直持續,直到刻骨銘心。
一個是戰爭中的童真,另一個是童真眼裡的戰爭。
5. 《最好的時光》影評
影評:《最好的時光》 戀愛夢 在自己最美的時候,去遇見一個最想遇見的人,然後,再擁有一場十指相扣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如清新素雅的茉莉,純潔又美麗,想起來時,心頭總是那麼淡淡的,淡淡的……這樣的愛情,是留存於許多人心底的永恆經典。這樣的愛情,是導演候孝賢鏡頭里的一個戀愛夢。這樣的愛情,是一個非常樸素非常純潔的愛情故事,沒有離奇曲折的情節,更沒有光怪陸離的構思,只是展現出1966年台灣小鎮上的撞球室,讓即將服兵役的張震,遇見了舒淇,只是透過一封男主角寫給女主角的信,講述了屬於那個年代的暗藏於心的愛戀,只是用了一段並不太復雜的尋找,表達了青春年少人無法按捺的相思,只是配了一首經典英文老歌<<rainandtears>>,描繪出雨中美侖美奐的兩個人的車站…… 或許正是這樣的平靜和淡然才可以構建出我們心中的唯美。盪氣回腸的愛情固然令人震撼,但想想其中要承受的種種磨難和痛苦,其實最初又有幾個人是心甘情願地去擔負的呢?如果不是迫於無奈,我想誰都喜歡選擇一段輕柔溫暖的戀愛時光。深刻是時過之後留給別人感受的,而只有甜蜜才真實地屬於自己。所以,年輕時的相愛,越自然越簡單越透明也就越美麗。不知為什麼,片中六十年代的台灣戀愛夢,卻讓我看到了八十年代末江南雨巷裡愛情的影子,同樣的木信箱,同樣的花布傘,同樣的小平頭,同樣的馬尾辮,同樣的心動,同樣的牽手,同樣的唯美,同樣的含蓄,,同樣的不去問將來,同樣的屬於最好的時光。也許這就是候孝賢作品的藝術魅力吧,總是讓人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他的電影里,出來時,卻已發現,早已分不清哪個是戲里的她哪個是戲外的你。 自由夢 當時光隨著鏡頭倒流回1911年時,我們看到了一個風塵藝妓和進書生相愛的故事,而這樣的愛情同樣是註定了不會有任何結局的。文人的筆下可以生出滿天下的道理,卻只是說給別人聽的,反對納妾的他,已有家室的他,卻還是在妓院里有了紅顏知己,不知道是因為怕不能自圓其說還是因為終歸是將她當成歡場女子的,文人面對她想要個交待的說法,卻只是沉默,沉默。文人可以四海漂白,追隨梁啟超追求自由和民主,文人可以解囊相贖她的小妹走出花樓嫁給茶樓小開,卻唯獨給不了她一個承諾給不了她一個自由身。到後來,也只是收到文人那一紙上的「維回首」,令她心裡有著說不盡的悲涼和哀怨。於是,青樓女子的對自由的渴盼便化作了一個遙遙沒有期限的夢。 這個「自由夢」,拍得極為精緻和華麗,那一屋子的雕花紅木傢具,那銅制的臉盆和茶水壺,那白瓷碟子里裝著的小點心,沒來由地讓就我想到了奶奶的家,奶奶出生於清末年間的一個官宦人家,所以,那樣的擺設,那樣的氛圍,其實是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中期的。如今看見它們呈現在電影里,倒是勾起了我對家鄉那個大宅院里的不少回想,雖然都只是些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印象。在「自由夢」里,導演的處理也很特別,整場戲里沒有一句台詞,只有那錚錚的琴音和著戚戚的閩語唱腔回響在畫外,就如同一段配了樂的默片,看起來非常耐人尋味。而女主角舒淇的著裝和扮相則彷彿是來自於陳逸飛油畫里的女人,千嬌百媚,含蓄溫婉,令人驚鴻一瞥,如此看來,也難怪那些清末年間的書生都喜歡跑到青樓里覓一覓傳說中的愛情了。唉,只嘆是片中紅顏太薄倖,枉為他付出滿腔深情,卻換得空空一場流水夢啊! 青春夢 或許是為了商業賣點吧,電影廣告宣傳畫選用的是「青春夢」里舒淇和張震被慾望糾纏在一起的鏡頭,亦或許它恰好是代表了這個夢要表達的主題。這三個夢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夢,前面的夢或唯美或凄楚,而這個,卻只能用糜爛頹廢來形容了。我不知道導演為何要將這樣一個邊緣人的故事拿來作了青春夢的題材。舒淇飾演的歌手靖是個雙性戀,她愛男人張震,同樣也愛女友Micky。而她的女友則因不滿她的不專情,揚言要自殺,最後到底有沒有自殺,影片中沒有交待,我們只能在片尾中看到,舒淇坐上了男人的摩托車,留給我們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也許,也許出生於1947年的候孝賢導演,離2005年的愛情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只好用在酒吧間最常見的看客圍著歌手不停拍照的鏡頭,來表達他所想表達的年輕人的相愛,看後卻讓人覺得有種說不出的輕佻和造作。那麼,2005年的愛情該是怎麼樣的呢?或許我可以用下面的這個故事來說出我想說的答案。 故事的女主角是個旅遊雜志社的編輯,因為大學畢業才兩年,所以我叫她小編。小編的男朋友是個學建築的,所以長期都駐守在工地。完全可以想像,一個女孩子要獨自在深圳生存下來會遇到多少困難,不高的薪水讓她除了吃飯,租房,手上幾乎所剩無幾。有一次,單位遲遲不放工資,令她很快就要面對著生活的尷尬,就在那一晚,她的男朋友連夜坐著中巴從東莞趕了回來,第二天早上五點鍾就啟程趕回去上班了。他這么辛苦地奔回來,卻只是為了給她送交房租和買房租的錢。記得當時我眼眶潮濕地對她說,這是我在2005年聽到的最溫暖的一個愛情故事了。而正是這樣平凡而又朴實的愛情才最能打動人心。也只有這樣的故事才能配得上叫「最好的時光。」如果上帝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將候導的第三個片斷換成小編的故事,但是,但是上帝總在我許願的時候打瞌睡,所以,所以,我還是給這篇影評畫個感嘆號就算了吧!
6. 如何評價《追隨》這部電影
ok,回到這部來講,即便我黑了這么久,我還是打了8分,三歲看到老,處女座便拍出風格,並且得以延續本身就說明它的成功。
故事沒有人們吹的那麼復雜,正常智商的人都能夠看明白。作為諾蘭的第一部作品,即便它再怎麼空洞怎麼故弄玄虛,也還是比國產懸疑片平均水準領先出好幾個催眠大師(當然我覺得催眠大師也蠻好)
電影有些台詞很棒,直戳文藝青年們的膝蓋:
7. 急需《暖》的影評
影評:《暖》
流淌在心底的溫度
一:
霍建起導演的電影作品特點很濃,基本上自成一派,就是恬淡加清雅,善於製造朦朧氛圍,和那種感染觀眾的文化氛圍及高級情趣等等。具體反映到各自心中,往往比你我想像里的任何藝術片還要讓人看好經他手執導的影片質量,以至由衷地信賴導演的美譽度和別的方面。
比如《那人那山那狗》、《生活秀》、《暖》和最近的《情人結》,慕名依舊,拍攝痕跡仍保持獨行風格與唯美的運鏡,水準不但沒因創作力想像力自然下滑反而順其直上,輕車熟路,一種升級習慣,手法也愈演愈濃。在分別觀賞幾部代表作後,我更滿足於對自己貫來支持對象的盼望主張,還捎帶因欣慰滋生出一些眼光有選擇正確的穩准感,稍頓,小喜,既而繼續追隨打探,搜集掰析。
《暖》於前年底攝制完成,去年底在東京電影節上獲金麒麟我才聽聞消息,如今時隔三年。
二:
清楚記得那天,倒回今年二月初的一個無眠里,如常,照例迎接厭倦襲來,上網逃避,瞎逛,漫無目的點擊著網頁,突閃靈犀,用搜索引擎查找關於霍導影片的任何消息,查詢結果卻多是些《暖》的獲獎喜訊和劇情簡介,還有劇照,海報等等。通過資料了解到部分淺顯議論和主角形象若干,然後把原著小說《白狗鞦韆架》用大半夜看完了,小說很悲,透著當下深夜的寒,令人不忍。第二天起早我便瘋狂地穿梭於半座城市間,焦躁毫無累欲的逛音像店找DVD,三步並作兩步,生怕晚進門一秒種就會遺失付錢的機會,急走忙尋。
小說作者為莫言,或應該劃分成小小說,因為短暫,徒具四章,只簡單地構成一個故事中情景的必要幕幕,包括組織主題,女主角命運轉變的伏筆,撩痛人性的細節描寫與戲劇化的結尾設計,字里行間外露著無情與故意傷心,把原本美好的戀愛活活沖突成驚痛立意,閱覽過程中就不免讓人揪著擰著地慨嘆世界源何苦多了,文字在此顯然要比影象更猛,更加虐心。
電影劇本由霍建起的夫人秋實改編,很明顯,從大眾口味出發,有意照顧了某些觀眾的審讀承受力,遂將小說中殘忍的類似人道毀滅的一些描寫淡化處理過,並適當添入女性特有的細膩,演變成各種溫情脈脈的元素在影片中穿插,五次修改後的劇本對比小說原著,不乏巧墊枝節,轉折甩尾,渲染柔化,及建造意識的順理成章。
三:
罷了小說,電影如此這般。
男主角井河的扮演者是郭小冬,女主角暖由李佳飾,兩位新人。啞巴由日本籍演員香川照之擔當,既巧妙避開了語言限制還迎合了日本投資方。原創音樂為三寶,旋律樸素配器隆重,聽出許些《我的父親母親》的熟悉,交響樂隊用在農村題材里,化腐朽為神奇。
拍攝地選址江西婺源,如其他農村題材的影片基調,淳樸故事加秀麗風光,用畫面標志著官能直覺,誘人享受直到每個鏡頭,徽派建築,窮街陋巷,黃牛背,戴斗笠的鄉民,竹橋,蘆葦葉,淡淡的土黃,還有電影里時時散發出的一絲哀傷,冷在心底,揮之不去,感染全身,在嘴邊,在胸角,聞得見,是故鄉的味道。
井河與暖是兒時夥伴,井河暗戀暖,素生情縈,而暖對井河僅僅是在漫長友誼中萌發了些對愛情的淺層好感,舉棋不定,同村的啞巴也喜歡暖的漂亮善良,卻自知配不上。村裡來了縣城的京劇演出團,暖傾心於英俊的小武生,並將全部夢想寄託在小武生空口描繪的未來里,遙盼著幸福之外。小武生離開後無聲無息,暖初嘗先拋棄人再被人拋棄的痛苦,並在一次盪鞦韆時跌落,意外摔斷了腿。暖回心轉意善對井河,井河舊情不改,答應去城裡念完大學後回來娶她,但整整十年,三封信,井河藐無音訓,暖被身邊啞巴無時不刻的細微關心感動,也難堪於殘缺之身,最終嫁給了啞巴。
這一等就是十年,也許,一生。
十年,三千日,飛逝如常,曾經的青梅竹馬早已各謀家計。井河回來了,受村民委託,幫長輩私忙。事畢妥當,臨行至橋頭時,竟不期間與暖偶遇,面前的初戀對象卻被現實磨列出寥寥不遜,邋遢世故的性格,嘿嘿然,樂觀主義,或說小村婦,令井河冰心徹骨,像眼睜睜看著年少時美麗的夢在眼前變噩變醒,變成真實得難能接受,難過難忘。暖那因勞累而蒼老憔悴的臉和幾句似答又避的搪塞問候,刺激著井河每一根與回憶關聯的神經,使他欲贖回心靈的罪,償還一句拖欠十年的誓言。
登門拜訪,暖似乎沒有對生活現狀不滿,與啞巴維持不冷不熱的水平日子,平靜地接受消沉,在命運前磨滅頑列,心如止水,冷眼旁觀。喜在夫婦倆養育了一個同母親般美麗無二的女兒,沒有遺傳父親的生理遺憾,福氣平均地施捨給她幾絲慰籍,一個快樂理由的表面。井河想補償,徒勞無功,因為已經欠下太多,情債還不起也必須絕口不提,像任何龐大的悲劇降臨時只求挨過,不敢反擊,默默盼望傷痛越小悲哀越少,時間此刻一樣,但流速慢得出奇。
記憶閃回。曾經天使般能歌善舞,如今落魄得計較生活短長,感傷如影隨形,擬人化發動,聚眾似的糾集周遭所有力量,催人動容。暖寡學但同樣建立過夢想,同樣因年輕的清高氣傲,早早把心寄往村外的活色生香,小武生背棄愛她的惜辭,另井河舊情又有所往,也許,多半同情。井河臨走前予暖盼頭,許諾她一個等待的期限,但城市的大學生活繽紛異常,割斷了殘留在她身上的全部牽掛,經不住考驗。井河畢業結婚,自謀一面天,自私的代價,讓暖認命。
相隔十年的聚首終將道別,啞巴瘋了樣讓井河把暖領走,暖沒有像井河曾經對自己那樣的背叛伴侶,轉身推著啞巴走回後半生的路,迎接一成不變的平凡。井河補償給丫(暖的女兒)又一次應允,等丫長大後要接她去城裡念書,彷彿圓曾經對暖的雙倍虧欠,這次,他保證不會食言。
難忘當初,初戀的懵懂還是承諾的責任,都隨光陰遷移虛立得脆弱不堪。世間繁冗的愛恨,多在普通隨常的片段內重復表現著,何止影片中女人對生活的無奈與掙扎,就如同影片結尾的畫外音:學會彌補之法對當事者的良心來說,他是幸運的;自己不忠於賦予她的真誠與執著等待,被暗戀者代替履行了,對她被迫降低的要求來說,她也是幸運的。
女主角的名字也是電影的片名,《暖》,微笑中我肯定到那一脈流淌在心底的溫度。
8. 央視:對話 馬雲:憑什麼讓人追隨觀後感
11月11日晚,央視財經頻道對「雙十一網購狂歡節」進行特別報道,全程聚焦網購改變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新亮點。以下是精彩內容集錦: 馬雲:原來的暢想今天變成了現實 說起雙十一,大家肯定很想聽聽馬雲的看法。昨天上午,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接受了我們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的獨家專訪,馬雲說, 我看到這么多年輕人守在那。前面的幾秒鍾出來的那種,暢通無阻地過洪峰線的時候,大家鼓掌,這還是挺震撼的...
9. 求1000字影評
如樓主所願。(活著)影評
「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1]
所以《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在談到死去的親人的時候,「眼睛裡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徐福貴活著,好像就是為了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在這出關於殘亡的戲劇上演之前,他夜以繼日地吃喝嫖賭,曾經在女人的胸脯上找尋快樂和眼淚,在她們的肩膀上招搖過市風光無限,在賭場上心旌搖動體味快感——然而一切都如海市蜃樓般轟然倒塌了,盪然無存了。他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卻並不自知,終於在一夜之間由闊少爺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而他的父親,在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之後,死於由老宅遷到茅屋的當天。破敗前的少爺不懂得傷心而破敗後的福貴沒資格傷心,因為他已經成了佃農。此後的日子裡,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白頭人送黑頭人,而他卻沒有這種「幸運」。他因為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不斷付出沉重的代價,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他至親的生命,毫不憐惜,毫不同情。[2] 他只能活著,因為這是他的命運,一個人在挑足他應挑的擔子之前,上天是不會讓他的生命提前逃離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貴——葛優。他善於表現小人物的內心,對小人物詮釋的也比較得當,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台詞:「千好萬好,活著就好」。另外,還有他跟春生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活著不容易,要好好活啊!」,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壓力和喪失親人的悲痛中能活下來的精神力量吧。這種知命術的敘述可見跟劇本及編劇的深刻功力是分不開的。一個富家公子,賭的什麼都不剩,然後開始苦澀的人生經歷,給我感覺他很堅強。還值得贊揚的就是,一個富家公子,借了別人一箱皮影戲(片中曾多次提及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戲箱子——富貴的撈食工具),他可以說是盡力保護,這很讓人感動。
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鞏利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首先在片頭,她表現出了一個舊社會女人在那個特定時代所不具備的一些性格。一看她就不貪財,在舊社會,嫁入大戶的哪個不貪財,起碼電影里都是這么處理的,可是他卻可以帶著孩子離開丈夫,也正是這點,對一個講究三從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後來見到落魄的丈夫後又回來支撐起這個家,她給給人總的感覺就是一個值得佩服的中國女性——執著而可愛[3]。而後來,當上區長的春生倒車撞倒了牆,壓死了她兒子有慶時,她曾對春生冷言冷語,怒目以待,「死活不讓他進門」。但當春生被判為走資派,妻子自殺,旁人疏遠並劃清界線,他不想活下去的時候,她說他還差徐家一條命,勸他不要自尋短見,好好活著。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影片中顯然易見。
此部戲的時間跨度是很大的,一直從40年代到文革後期,劇中人物的發揮都很到位。從這部電影的結構來看,每一段落之間用明顯的字幕分隔,赫然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那些完全是關乎國家大事的小字背景資料一次次地將福貴等人在故事還沒發生之前就冷冰冰地扔到了一個沉重的背景之下。該片恰當運用了轉換、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藝術手法。如果你真的把之下的所有故事,細節都與前邊給出的字幕資料聯繫到一起並且還推而廣之想到了什麼的話,張大導演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可以這么說,《活著》在余華的小說中算是最有理性的一個,而在張藝謀電影中算是最有人味的一部。活著有兩個最重要的主題[4]:
1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都應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控訴在某些年代的某些人對生命的漠視。
3、 活著中死去的人,都是非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說,是死於非命的。
4、 有些東西看似是命運的安排,但其實何嘗不是人為的原因?
5、 張藝謀對原著的把握是很好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個人的少見的黑色幽默風格。
總的說來,電影《活著》和小說《活著》已經不是同一個作品。當然不同的藝術手段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和策略。小說中富貴幾十年來只有承受著生存的痛苦和痛苦後的麻木或者說是達觀。[5] 而電影的表現重心已經從個人轉向社會歷史,給予了一個更大的主題空間。但無論二者有多麼大的不同,有一個主題卻沒有改變,那就是:活著,便要承受活著或者死亡的痛苦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