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規劃觀後感
❶ 十二五規劃感想
摘要:
「十二五」規劃以
科學發展
作為主題,以加快轉變
經濟
發展方式作
為主線,第一次在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來,成為全黨的意志,具有鮮明的時代
特徵,這標志著我們黨對
中國
發展
規律
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關鍵詞:
「十二五」規劃;科學發展;經濟,能源。環境
中國是從
1953
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
個「五年計劃」
,我們就簡稱為「一五」
,然後以此類推。
「十二五」規劃的全稱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二五」規
劃的起止時間:
2011-2015
年。
2011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前期工作非常重要,今年國際局勢動
盪,國內物價持續攀升,食品危機再次出現,通脹相當嚴重。所以十二五在開
局相比於十一五困難的更嚴重。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中國公民,雖然我
們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小小的力量為「十二五」規劃
的實現付出自己的一點點貢獻。我就簡單從環境和資源方面談一點自己的感想。
目前,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人類對資源的過度開采,
對能源依賴日趨嚴重。
當然,造成的後果大家也有目共睹。如今,環境惡化,氣候異常。十二五規劃
正是為這一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方案。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
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
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
力。
同時,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還提到:
「
1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把大幅降低
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強化
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完善節能法規和標准,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和對企業的激
勵與約束,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
管理,抓好工業、建築、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增加
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蓄積量,增強固碳能力。加強適應氣
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和節能減排
統計監測制度,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逐步建立
碳排放交易市場。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國際合作。
「
2)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提高資源產出效率為目標,加強規劃指導、財稅
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規,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進生產、流通、
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加快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
用,鼓勵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垃圾分類回收制度,推
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發應用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再製造、零排放和產業
鏈接技術,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
「
3)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落實節約優先戰略,
全面實行資源利用總量控制、
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加強能源和礦產資源地質勘查、保護、合理開發,
形成能源和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系。完善土地管理
制度,強化規劃和年度計劃管控,嚴格用途管制,健全節約土地標准,加強用
地節地責任和考核。高度重視水安全,建設節水型社會,健全水資源配置體系,
強化水資源管理和有償使用,鼓勵海水淡化,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
「
4)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
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
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環境質量。落實減排目
標責任制,強化污染物減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種類,加快城鎮
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氣、
雜訊污染,加強重金屬、危險廢物、土壤污染治理,強化核與輻射監管能力。
嚴格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環境影響評價,強化執法監督,健全重大環境事件和污
染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保護科技和經濟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制
度,建立多元環保投融資機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
5)
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
從
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天然林保護、退
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好草原和
濕地。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增強涵養水
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
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質災
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加大重點區域
地質災害治理力度,加強救援隊伍建設,提高物資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災害風
險評估,科學安排危險區域生產和生活設施的合理避讓。
」
所以,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做節約能源,愛護環境的好公民。建設節約型
社會,普通百姓能做些什麼?在西方發達國家,節約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但在我國,尤其是在城市裡,相當一部分家庭還處在「乾打雷不下雨」的階段。
家用桑拿浴房、電採暖、用大理石或花崗岩裝飾牆面„„炫耀性消費像病菌一
樣蔓延。專家指出,這些奢華消費方式,代表著某些人對於生活質量的誤讀。
「節約的生活一樣是有質量的生活,而且節約下來的生活成本,有助於我們更
好地提升生活質量。」
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社會觀念:
你有花錢的自由,
但是任何人沒有隨意浪費
社會公共資源的權利,因為資源不是屬於個人的,不是錢能夠買來的。浪費的
行為,應該遭到全社會的譴責和鄙視,並被相關的法律法規所禁止。要使大家
認識到,整個世界都面臨著資源全面短缺的嚴峻現實,只有選擇正確的發展模
式和生活方式,發揚勤儉節約的美德,唾棄浪費的行為,才能建成文明節約的社會。
❷ 《面向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800字觀後感
每個青年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然而成功者是少數,多數人不能如願。是這些人沒有努力?沒有奮斗?不是。不少人兢兢業業,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卻一事無成,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事業的發展需要技術與方法。這種技術與方法就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青年人成才,是青年人成才的有效方法。
目前的我是在學習計算機專業,現在的知識完全不夠我的學習,所以我必須從課外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立足於社會。
近年來,計算機專業已經不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按目前軟體產業的發展速度來看,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共需要軟體開發人員兩到三萬人,其中急需三類人才:第一類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體高級人才;第二類是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即軟體工程師;第三類是熟練的程序員,即軟體藍領。而現在中專生的我們學到的知識,我們是屬於哪一類的人才呢?社會在進步,人才濟濟,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現實生活中,本科生輸給中職生的例子不是沒有,一位招聘經理曾說過:"很多時候,學歷在實踐中已不是重點。如何用最小的勁做最大的事才是用人單位關心的。"可見,中職生不斷"武裝"自己,增加實踐經驗才是正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所以現在的我們中專生,不應該氣餒,從現在開始我們為自己的人生道路規劃、設計一下,從而走向成功!
要想設計出好的人生規劃圖,第一就應該學會確定目標;
所謂確定目標就是:現在的我們即將走向社會,面臨著兩者選擇,第一,繼續就讀;第二,接受學校的安排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目前,我們更應該確定自己的目標,選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基礎是對自我的分析,所以第二就應該學會認識自我;
所謂認識自我就是:目前的我們即將走向社會,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價值何在?自己的能力何在?自己的特點何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何在?自己的氣質,修養何在?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學會自我認識,職業選擇也一樣,比如說,一個人天生好動,比較粗心,那麼他(她)將不能勝任此工作,這樣的人在工作上有丁點錯誤時,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中專生,在確定自己的專業的時候,就應該考慮自我的認識,這樣在選擇的時候才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完成了認識自我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第三就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定位;
所謂的合理的定位就是:目前的我們首先確定我們還只是一名中專生,現在來說,只有定位,你才能理性地去選擇職業。這個定位很有講究,如果定得太高,工作找不到;定得太低,又覺得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所以心理學家指出:專科生覺得自己不如本科生,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來比較。專科生的知識比本科生更具針對性與專業性,是比較傾向實際操作方面的,這點就是專科生的優勢。所以在規劃職業生涯時,必須考慮到這個優勢。這個優勢就是自己的定位,就是自己擇業的資本。要告訴自己,我也是一個領域的人才,不會輸給本科生,有些專業性強的領域,我們懂得更多,實際操作能力更強。所以合理的定位是我們規劃人生的重要階段。
我們中專生即將走向社會,即將邁向人生的第一步,所以我的第四個規劃是基於一切之上,努力創造未來,制定更高的目標;
所謂制定更高的目標就是:單單一個中專文憑是不可以滿足我們自身的,所以我們現在不單單學好現有知識,更應該掌握課外的知識,也積極學習社會上舉辦的多個學習活動,充實自己,給自己一個伸展的空間,和那些所謂的人才進行一次拼搏!
最後一步規劃就是學會我思我悟,所以我的第五個規劃是我思我悟;
所謂的我思我悟就是:當我的規劃有了一丁點的成功之後,我就應該總結一下,下一步我該怎麼做,我該怎麼去領悟更高的境界,我該怎麼去思考我接下來的應該做的事情,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比如說,當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我們應該怎麼去安排更多的時間去放鬆我們的「腦細胞」或者是怎麼去進一步的向上發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和思考、領悟的!
中職生也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必不比本科生差,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只要我們有一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自己來選擇,自己來規劃!
❸ 《互聯網時代》和《五年規劃》觀後感300字
這問題我不願意回答!因為觀後感300字太少了!
❹ 急需!!關於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觀後感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社會各個方面在思想認識上,還沒有跟上畢業生將成為城鎮新增勞動力的主要成分的現實,缺乏對高校畢業生即將成為社會就業主要矛盾的思想認識和心理准備。二是在政府促進就業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例如,在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上百億元就業工作經費中,長期沒有安排用於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專項經費;出台的鼓勵畢業生創業的政策與再就業的創業優惠基本相似,不能滿足和適應畢業生創業的需要等。三是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階段性滯後與畢業生高速增長的階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創業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變革的滯後,增加了就業崗位與畢業生需求之間的錯位。四是勞動力管理、社會保障體系和戶籍制度改革沒有到位,分割的勞動力市場的體制和機制性障礙,嚴重影響高校畢業生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和就業。五是教育費用分擔機制設計上存在缺失,政府對公共事業的財政投入不足。例如,高職、二級學院的高收費與學生畢業後低回報的矛盾,違背了高投入、高回報的普遍認知和經濟規律,造成就業慾望與社會崗位需求的錯位,促使有業不就狀況的增加。
面對這些問題,首先,社會各個方面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即將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矛盾的認識,增強對就業形勢變化的心理承受的准備,形成良好的社會主流輿論環境。政府要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重要目標,加快社會、經濟轉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進創業的環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其次,堅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的方向,完善和發揮政府主導畢業生就業改革的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環境和效益;完善國家的公共事業財政政策,調整教育費用分擔比例;調整政府促進就業的工作重心,建立適應高校畢業生成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主要競爭者的就業政策體系、就業服務的組織構架;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經費方面要有保障和傾斜性的安排。第三,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規范就業,防範畢業生大量出現體制外就業。制定促進各種所有制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的相應優惠政策;加強勞動執法,維護高校畢業生的合法權益,保障他們在體制內就業。如果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在體制外就業,失去了社會保障,很容易成為邊緣人群,必然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影響和諧社會的建立。
因此,促進大學生就業需要尋求四個突破:
第一,大學生就業應在就業觀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學畢業生要明確就業的目的。二是倡導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大學生要擺正心態,正確地認識自己和就業環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業機會。考研的學生也要處理好考研與就業的關系,不要輕易錯過難得的就業機會。
第二,大學生就業應在技能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完善的 「預備就業」機制。 「預備就業」是大學生在 「學校待業」與正式 「上崗就業」之間,學生根據企業工種需求再學另一種職業技能的過渡階段。在校學習有餘力的大學生,也應多學一門應用技能,以增加就業機會。二是要在高等職業院校全面實施和完善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雙證書」制度。
第三,大學生就業應在打工型向創業致富型就業方式轉變中求突破。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政府提供的免費創業培訓,結合自己所學知識來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由 「找飯碗」向「造飯碗」模式轉變,以創業促就業,通過成功創業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就業,掀起創業致富的熱潮。
第四,大學生就業應在人才資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一是高校應建立人才庫,對最優秀的人才向企業等用人單位輸送,進行重點培養。二是企業和學校實行聯合辦學,為企業培養和造就適用人才。三是利用並進一步完善現有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四是通過與更多的國家的合作,拓寬大學生出國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讓越來越多的學子在全球范圍內擇業。
❺ 看先「五年規劃一工業強國」心中有何感想
蘇聯是劍走偏鋒。蘇聯是工業國沒錯,但它不是發達國家。
蘇聯當時因為國情考慮,所以重專點發展的是重化工業和軍工業;而蘇聯輕工業是相當不被重視,結果到了80年代蘇聯太空梭(暴風雪號)都飛上了天,和平號空間站都在太空中運行,而一管牙膏居然需要外國進口!你說這叫工業強國嗎?蘇聯的重化工業高度發達,但是蘇聯的輕工業極其落後,包括到現在的俄羅斯,輕工業仍然是軟肋。
蘇聯和中國有一個不同。蘇屬聯的前身是沙俄,沙俄是世界列強之一,有一定工業化現代化基礎;而中國在晚清和民國時期是徹頭徹尾的傳統農業國家,全國人口90%以上都是農民。所以二者的基礎差了很多。
但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2009年我國工業總產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大國。如今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不僅要從我國進口大量輕工業產品(服裝,鞋帽,文具,日用化學等),而且我國的重工業產品水平也超過了他們。比如俄羅斯的重型卡車(民用)就沒有中國做得好。
❻ 《五年規劃》觀後感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如何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如何確保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確保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3月8日起將連續播出大型電視紀錄片《五年規劃》,講述從 「五年計劃」到「五年規劃」,中國如何通過一幅幅治國藍圖,提升百姓福祉,推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始於1953年,這是佔世界上人口1/5的中國實施的一項偉大實驗。60多年來,從「一五」到「十三五」,每一個五年計劃和規劃,都是一幅治國藍圖,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變革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構成了中國由羸弱走向富強的一串串腳步,勾畫出一幅中國經濟發展的「K線圖」。
紀錄片《五年規劃》,通過記錄、展現普通中國人對自己和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的故事,表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民期待。該片以 「規劃意識」,解讀當前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實踐、新戰略背後的思想精髓和演進脈絡,展現中國的前進歷程。
《五年規劃》是我國第一部系統梳理「五年規劃」的紀錄片,希望通過一個個中國故事,通過每一位主人公的家國情懷,呈現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表達百姓對國家奮進的信心。
每一個人的未來,匯集成的就是中國的未來。每一個人的夢想,匯聚而成的就是中國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國寶評價,我們通過規劃的科學地實施、科學地制訂,確實使我們的綜合國力每次都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林毅夫則說,發展中國家成敗經驗的一條規律就是,既要求有有效的市場,也要有有為的政府,必須兩只手同時用。我國的五年規劃已經做了12個了,現在是第13個。每一個五年規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全面發展的目標是什麼,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有哪些困難必須克服,以及我們具備哪些有利的條件,然後怎麼樣來組織協調這些有利的條件,克服前進當中的困難,來實現我們的經濟發展可以從一個台階進入到下一個台階。應該肯定的是,五年規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則用幾句古話強調規劃的作用。他說,不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大國要有藍圖,大國要有目標管理。
2016年,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即將出台。這是實現中國的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五年。
對於百姓而言,每一位個體憧憬的未來五年,集結的正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五年;每一位個體的親身經歷,記錄的正是一個國家的故事。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之交,紀錄片《五年規劃》直觀呈現的,既有大開大合的宏觀敘事,也有人文感性的人物故事。它有溫暖人心的細節,有震撼靈魂的感悟,有歲月雕刻的歷史縱深,有人生命運的嬗變 ——以人物故事來承載「十三五」的宏大主題,立足當下,關照未來,是本片「講好中國故事,表達中國觀點」的誠意創舉。
❼ 讀互聯網和5年規劃讀後感
8月25日,由中央電視台歷時近三年創作的大型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正式播出。這部拍攝足跡遍及全球十四個國家,采訪互聯網領域各界精英近二百人的大型巨制,將呈現互聯網誕生後,個人憑借互聯網浪潮譜寫改變世界的產業傳奇和創業人生,並在由互聯網引爆幾乎所有經濟社會領域的裂變與重構中,以人類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實現未來夢想的史詩景觀。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
第一集《時代》
從冷戰這個偶然的歷史背景展開,本集描述互聯網技術的誕生過程,它如何在技術、社會、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步發展為連接起每個人的互聯網。同時,回望人類歷史長河中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比照農耕時代、工業時代和互聯網創造的社會變革,理解互聯網技術正開創人類一個全新的時代。
第二集《浪潮》
互聯網技術在短短二十年的商業化浪潮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譜寫著改變世界的產業傳奇和創業人生。本集從個人興趣的創造、風投資本的力量、創新創業的精神,解析互聯網商業化過程和企業成長背後重要的動力,描繪新技術與需求在市場運動中,如何彼此發現並掀起一波波智慧創造與創業人生的浪潮,成長為今天俯瞰和照耀人類生活所有層面的新行業。
第三集《能量》
互聯網在經濟領域引發各產業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建構。本集對比傳統工業時代和互聯網時代,不同的分工協作方式、產業鏈關系、消費與生產的關系等,解析互聯網如何改變、解構原有的價值鏈條和產業格局,創造全新的產業生態和經濟模式。當然,互聯網帶來的效率變革,必然同時給人與機器的賽跑提出新的時代性命題。
第四集《再構》
互聯網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組織的特性,解構並重構著社會結構,創造新的組織方式和組織形態。本集對比工業時代和互聯網時代不同的組織特徵,解析人類因互聯網實現充分、即時的彼此連接、相互影響,讓矗立千年的傳統社會組織呈現出自組織、扁平、多元和碎片化的趨勢。傳播方式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必然也深刻影響各國政府的執政理念和施政方式。
第五集《崛起》
互聯網賦予每一個人無限的可能,讓個人力量增強、個人價值釋放。本集通過群體智慧創造、新聞傳播變革、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等,描繪互聯網時代個人的崛起。互聯網讓普通的個人越過幾百年塑造的專業屏障、權威評價和路徑依賴,獲得平等而充分的展現機會,個人和個人力量的匯聚釋放出以往不曾有過的創造力與自我價值。
第六集《遷徙》
互聯網催動了人類一場新的遷徙,由傳統社會向網路化生存的「新大陸」的一次集體遷徙。本集從工作、社交、游戲與人生三個側面,描繪人類的生存與生活方式如何由線下到線上、由物理空間向網路空間遷移,在這場向時時在線的未來生活不可逆轉的大遷徙中,有收獲也有失去,伴隨的人類的,將是種種不適和情感的、觀念的沖突。
第七集《控制》
技術是中性的,但人性有善有惡,互聯網的能量同樣讓人性惡的一面的破壞力放大。新時代涌現的網路犯罪、網路暴力、網路安全等問題,使管理和控制變得更加迫切、重要而復雜。人類探索著新的管理規則與方式,學習對互聯網進行科學、必要、合理的治理和應對。如何共同努力在治理與發展的平衡中尋求新規則,這項新的技術已經向整個人類發出了叩問。
第八集《憂慮》
隱私,是人類精神秩序、自我尊嚴的基本體現和保障。在互聯網時代,使用網路和獲取服務常常會以犧牲隱私為代價。在保護與出讓的博弈中,在選擇個性服務還是保留隱私的兩難中,一個近乎全透明的時代環境漸漸到來,人類的隱私變得脆弱不堪。這是伴隨網路發展將長久存在的挑戰,人們需要建構新的隱私觀念和保護制度,來適應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九集《世界》
世界是多元的,人類過去、現在和長久的將來,都將依然是文化傳承和價值觀的多樣化。互聯網進入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化和社會特性的國家,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影響,也影響著各國的現在和未來。本集選擇七個代表性的國家,描繪互聯網如何受到不同本土文化的影響,每個民族國家、文化傳統與互聯網之間的融合與沖突。同時,解析各個國家正如何選擇自己的互聯網戰略,面對未來的發展與競爭。
第十集《眺望》
在時代開啟的黎明,人類未知的遠遠大於已知。本集基於今天的科技試驗和技術展望,眺望互聯網時代可能的未來。晶元技術、感測器、雲計算的飛速發展讓萬物相連和無處不在的智能化成為普遍,計算機、互聯網與生物技術的結合正呈現出人機共同進化的可能……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2000字
從齊總開始,到了張老師,到了胡院士,到石秘書長,包括石強,大家總結的詞已經非常凝練,從禮物,這是一個禮物,內涵非常豐富。張政講這是一個儀式,當然不是今天簡單的一個儀式,我覺得儀式感貫穿人類文化幾千年的歷史,所以這個儀式一定有它豐富的內涵。到胡院士這里,我覺得它已經很情不自禁地豎大拇指頭說震撼,我覺得可能我也想不出更多的詞彙來描繪我再次看這一集時候的心情。
我也想模仿他們,我自己在想找什麼詞,這個詞就是點燃。因為畫面剛好開始是蒸汽機的流淌,有一個普羅米修斯之火,似乎哪一個時代的變遷,都跟火有天然的聯系,所以點燃是我剛才心裏面萌動的一個詞彙,我把這個點燃理解成三種,第一種,像老石,說這個老石,這個我也比較熟,跟石強更熟了。他的網名大家知道,叫「瘋狂的石頭」,他的網名詮釋了不光他瘋狂,當他的屬下更不容易。所以坐在後面,還不完整,有很多的團隊,我一看剛才上來的16位我基本都認識,基本都打過照面,都一起陪你們吃過飯,我屬於陪伴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他們自我點燃的能量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因為在他們面前,像胡院士剛才講的,他是有難度的,講包交換、舒爾茨協議,胡院士一下子抓住了這個問題的技術難點。說實在的,他們一開始的時候真的不懂,但是他們不懂,他們怎麼辦,這么厚的書去看,去讀到可能想吐,但是接著起來還要看,還要讀,還要畫,還要不停地去彼此來論辯。所以你只要到影視之家看一看,剛才跟齊總監見面的時候,我說您的屬下真的是不簡單。我說他們的不簡單體現在哪裡?第一他們不講究,真的很不講究,你看看他們吃講究嗎,穿講究嗎,或者工作環境講究嗎,真的不講究,很隨意,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❽ 高中生看十二五規劃的感想
讓變革為我們贏得歷史的機遇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於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其基本要求是: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中學生,我關注於以下幾個重點:
重點一: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
原文: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解讀:強調「富民」是重大轉折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十二五規劃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歷史拐點。過去,我國一直在做大蛋糕,但如何分配好蛋糕,如何使蛋糕在做大的過程中能夠均衡的發展,這是我們沒有銜接好的問題。
所以,這次十二五規劃,整體上強調了以和諧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這是一個結構性的變化,如果說我們過多注重「強國」,那麼接下來我們可能更加註重「富民」,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意見中特別強調了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收入分配不公,或者說收入分配的結構不合理,這是我們內需戰略一直不能起來的原因。過去這些年,我們在收入分配中,不管是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可能都存在問題。‖第一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持續下降,由九十年代左右的50%多,下降到去年的39%,這在世界上算比較低的。這說明我們在第一次國民收入分配中蛋糕切的不合理。這塊蛋糕的60%被國家和企業拿走了,留下了不足40%給老百姓。‖第二次國民收入分配調節也不合理,教育、醫療、社保、就業這四大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是衡量第二次國民收入分配合理不合理的重要參數。據我所知,我國去年已經下降到28.8%,而世界絕大多數四大支出占當年財政支出的百分比會達到50%。
兩次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使多數老百姓沒有很強的購買能力,加上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比較大,這樣使得分配問題越來越突出,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所以說,必須下定決心解決收入分配的問題。這次規劃中也列出了很多重要舉措,可見政府的決心。
重點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原文: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解讀:過去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這次十二五規劃意見,把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轉變發展方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縱觀整個十二五規劃的意見,是圍繞轉變方式這條主線展開的。
這個時候,為什麼特別強調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性。這是我們應對經濟危機以後,中國社會暴露出來的生存發展問題相聯系的。
以前我們一直兩位數高增長,全球經濟危機以後,中國的經濟增長掉下來了,這時候中國經濟發展體制中所有的問題都暴露無遺,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發展下去了。低成本出口戰略,低端產業主導的經濟結構,資源和環境的剛性元素,勞動在收入分配中佔比持續下降,以及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引發的社會問題使過去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現在必須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拼資源拼環境。
重點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原文: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解讀:不過度強調GDP增長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這次十二五規劃,沒有像過去一樣,過多地強調十二五期間GDP要增長多少,它強調的是長期平穩的較快發展,這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描繪與過去是有顯著不同的。沒有強調GDP,而是過多強調了如何富民,如何實在解決民生,讓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從改革開放過程中得到實惠,這是令人鼓舞的內容。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邁著堅定的步伐,去迎接這場波瀾壯闊的變革,讓變革為我們贏得歷史的機遇!
2010年,這是一個需要想像力的年份。中國與世界,在這一年穿行在巨大的挑戰中。
國際金融危機像一場強震,撼動了全球經濟板塊結構和政治生態氣候。新世紀頭幾年那段二戰以來世界經濟少有的陽春歲月,什麼時候才能重返?原有的國際經濟增長格局,是否真的已難以持續?
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中國這個製造大國、貿易大國、消費大國,同樣經歷著「成長的煩惱」。外部環境的變化,內部調整的壓力,交織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面對嚴峻的挑戰和復雜的局面。
從力圖「跨越危機攜手成長」G20峰會硝煙暗起的首爾兩日,到高揚「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第十六屆亞運會煙花漫天的羊城之夜,當2010年的腳步邁入最後的時段,歷史不經意完成了一次耐人尋味的敘述。在這個獨特的時空縱深中,人們一起體驗從危機中緩慢復甦的世界的焦灼與震盪,一起感受新興經濟力量難以抑制的激情與活力。「挑戰」與「機遇」,這兩個形影相隨的主題詞,讓即將結束的這一年仍有懸念。
「十一五」、「十二五」交替的特殊時段,我們有了一個認清歷史方位的難得機緣。什麼是機遇?我想任何一個合格的大學生都能夠知道:機遇不是那種靠天賜就能得來的運氣福氣,而是在一定的歷史過程中,靠不斷的作為和努力,累積起來的有利環境和發展要素之和。
翻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我們其實不難看出「機遇」的所在。如果鄭和的寶船沒有止步東非,而是繞過好望角讓中國率先擁抱整個世界;如果馬嘎爾尼的火器操練沒被視為奇巧淫技,而是激起清廷官員的憂患與危機;如果洋務運動沒有局限於「器物」,而是引入觀念與制度的變革……歷史是否會走上另一條道路,世界是否會演繹另一盤棋局?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那些錯失機遇的往事,只能作為一個民族的教訓,沉澱到歲月深處,警醒我們時時牢記。
「能不能始終牢牢抓住機遇、積極用好機遇,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對我們民族自強能力的重大考驗,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論斷,展現了我們黨在機遇問題上的清醒與堅定。由此《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誕生,作為一名光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新機遇誕生,能不能始終牢牢抓住機遇、積極用好機遇,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重大考驗。
當我們的人民經歷現代化之路的風雨洗禮,機遇與憂患的激烈交織之中,時代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變革推開機遇的大門,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必須更加奮發有為:保持高度的覺悟,在憂患面前絕不止步,抓住機遇,勇往直前。為我們的偉大祖國、和諧的社會、美滿的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以百倍的信心與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❾ 談談自己對未來的規劃500字
生活總是充滿了未知,在未來的生活中滿面充滿荊棘。因此,我們應當擺正我們自己的態度,面對未來的困難,我們更重要的是應當激流勇進。因此,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規劃。
人生規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它就像我們前行道路上的指明燈,告訴我們前行的方向!我的人生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作為一個初入社會的青年,我先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讓自己多年的學業可以學以致用,實現自我價值。具體到目前來說就是努力通過這次考試。在我大學即將畢業至今的這段時間里,我認真考慮過自己的志願:就是最大限度的為我們的社會做貢獻,為祖國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公務員這個工作的本質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完全符合我的個人預期。當然,我知道,在公務員的道路上一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更重要的是堅定自己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迎難而上。
如果,我有幸成功通過面試,那麼我在進入單位之後,首先要做的是想領導學習,向老同事請教熟悉單位情況,明確自身業務,並且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之後,將自己所學切實的運用到我的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堅持我的理想。可以預想,在我初進公務員行業,我所面對的困難肯定會層出不窮,那麼我更應當勇於面對,不能退縮。在熟悉業務之後,我更重要的任務是將自身的價值有一個切實的發揮,立足基層,扎實自己的基本功,切切實實的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做好長期立足基層服務民眾的思想准備,在基層工作中來充實和發展自己。成為一名可以真真正正的服務於人民,切實貫徹黨和政府各種利民政策,切實保障人民利益的小小的公務員。
如果我能通過這次考試,我知道,我會面對很多的艱難困苦,因為公職隊伍要求有對群眾的熱情,肯吃苦的決心,踏實前行的決心!短短的幾句話,雖說來容易,但有幾人能切實踐行。因為我的熱心可能會被困難打擊,我的耐心可能會被困難消磨,我的決心可能會被動搖。《離騷》當中有這樣一句話「亦於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意思是,這些都是我內心所真正嚮往的,為了他們,付出再多的艱辛我也不會後悔!因此,在確定選擇加入公務員隊伍之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備,並且相信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