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脫俗影評

脫俗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3-05 10:21:28

❶ 傲慢與偏見電影影評

前幾天看了一個網評,說《傲慢與偏見》是很差的電影!不過沖著「名著翻拍」,還是忍不住拿來看看!
清新的畫面
優雅的音樂
傳統的故事敘述
全新的視覺表現
美麗的田園風光
美麗的愛情故事

看著看著就被這一切吸引,最後完全投入到劇情之中! <傲慢與偏見>真是一部製作很精緻的電影,而且可以感覺到是女性視角的電影!

不象現在很多翻拍的影視作品,演員總帶著現代人的氣質或者都市人的浮躁,看著很別扭。而<傲慢與偏見>卻不同,女演員都脫去了現代的特質,從她們的表演上看完全把我們帶到了那個年代的人的狀態! 女主角把主人公的情感表現的很有分寸,很有激情! 絲絲入扣,逐步深入,歡笑、悲傷、厭惡、驚喜、憤怒。。。。。,一切都恰倒好處!這樣的文藝片考驗的就是演員的表演功力。

除了演員有點「地包天」外,沒別的毛病。她那清純的笑臉,使她那麼脫俗,在眾多俗人中那麼「獨樹一幟」,看來導演很有眼力。在姐妹們都在議論男人的財富、地位、外表的時候,只有她在追求著一中自然的情感!「愛情真是永恆的話題」,故事是發生在過去,那時的背景我們好象很陌生!但,他們對愛情的表白,其實,與現在沒有多少 不同!即使現在,有多少人可以外了真正的情感去愛一個人,而不去考慮他的外表、財富和勢力呢?

電影的節奏有張有弛,逐步展開情節和沖突,耐人尋味!在現在快節奏的時代略顯得緩慢,但,配合著優美的畫面,那是歐洲典型的田園風光,在優美的音樂映襯下,使得電影表現的很精緻,配上家庭影院的效果,真是享受啊!這樣的電影,靜下心來看,真的很舒服。

好久好久沒有正式地看一場電影了,也好久沒有回味過這些經典的作品了。《傲慢與偏見》還是在高中的時候看的。今天我看了奧斯卡的頒獎禮,才想到要做一些內心一點的,別那麼淺表的事情。

我想不光是我自己,現在的社會中,我們身邊的人們,誰還能一點雜念都沒有地靜下心來慰問一下自己?慰問一下自己可能已經很疲勞的心靈?一點功利心都沒有地單純地因為喜歡做點事情?反正我真的越來越發現,在表面的平靜和歡樂下,我的心需要營養了,來自各方面的,一些高雅的、端莊的、一些愛,一些美好。

傲慢與偏見中的人們,離我們很遠很遠,我也不想絞盡腦汁把我的生活和內心活動與他們的聯系在一起。不過,他們確實是一種營養,滋潤了我。看這個小說,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久違了的平靜的歡樂,是發自內心安靜的笑,也許只從眼睛裡流露出一點溫馨罷了。但是,這樣的平靜,我很懷念嚮往,我也好久沒有這么享受過什麼東西了。那種感覺就像是我在這本書里或電影里游泳,自由、舒展,漂浮、飄逸……

受夠了速食的文化,厭倦了瞬間的刺激,那些恐怖片、驚悚片、犯罪片我真的喜歡嗎?看完了以後我累、但是高興嗎?我受刺激,瞬間覺得不無聊了,但是仍然還是有些空虛。這些好象有點像化肥,短期內可以促長莊稼,但是土壤始終是枯竭的,而且愈加枯竭。趕流行,隨大眾,都是一個後果。我想,在我的心變成沙漠之前,用一些時間來思考、認真地回饋我的內心、我的思想,不僅僅是用那些可笑的專業知識,那些所謂理性的自我約束。當然,無論在專業還是在自製這兩方面,我做的都不好,但是,我還是要規劃出一段時間來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用人性化的關愛,在我變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強迫症之前。

我承認,回顧過去,我不是什麼強者,尤其是在上大學之前,那時候的我知道什麼啊?就知道學習好了就行了,天天看比賽,看電視劇最開心。直到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學,我才知道,我什麼都不太會,除了哭是真正擅長。但是我一直不認為哭是任何丟臉的事情,哭又怎麼了?我一邊哭著,我還一邊堅持著呢!我什麼也沒有放棄啊!但是這樣逼自己成長的過程就是矯枉過正的一個過程,就是感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沒有共同進步似的,不均衡。總覺得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感性的東西。太浮躁,天天就跟一個鞦韆一樣不停盪,在半空中忽悠,總有時間想要回歸到平衡點,靜止不動。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寫到這里,我意識到了這篇日誌的名字叫做〈傲慢與偏見〉。如果老媽看見了我寫成這樣,她肯定要告訴我,你這片文章應該寫〈傲慢與偏見〉這個小說寫了什麼,對你有什麼觸動,如果寫成這樣,就要改一個名字,叫什麼兩個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什麼的。呵呵~我還是不打算改了,就叫這個名字,寫的東西呢,算是一些胡言亂語,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我的生活應該更豐富一些,成熟的人即使做再多的事情也不會把自己累著,因為他們懂得用兩個腳走路,並且同時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心肺功能。

看,我又進步了吧。人總是在進步著,哈哈,我認識到了一些自己的錯誤,並且試圖改善。但是我這個寫東西跑題的毛病真的讓我很頭疼,現在已經無法懸崖勒馬了,怎麼也無法回歸到題目上面了……

❷ (紅與黑)的影評、1000字左右。謝謝

法國電影《紅與黑》是19世紀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品是根據司湯達同名小說創作的一部影視作品。巧妙的構思和演員完美的演繹使沒讀過該名著的觀眾萌生一種對大師的敬仰和想讀名著的沖動使讀過該名著的讀者產生共鳴深刻地回味。這正是《紅與黑》這部影視作品的魅力所在。歷時4個小時的影片情節緊湊畫面精美給人一種深遠的回味。故事是圍繞主人公於連.索萊爾展開的。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但有著俊俏的外表和脫俗的氣質。他熱愛讀書崇拜拿破崙掌握一門拉丁語種種與眾不同註定他有著與其他身份低微的人不同尋常的命運。電影通過描寫主人公於連的個人奮斗的經歷與最終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慾熏心。因此小說雖以於連的愛情生活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主人公於連通過一種畸形的方式來獲得成功的最大速度是貫穿整個電影的導火線。 司湯達是善於從愛情中反映重大社會問題的文學大師。於連的兩次愛情都與時代風雲緊密相連這是當時階級角逐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對德· 雷納爾夫人後來的確也產生了真正的感情,但開始是出於小市民對權貴的報復心理.因此,於連第一次佔有德·雷納爾夫人的手的時候,他感到的並不是愛情的幸福,而是拿破崙式的野心的勝利,是狂歡和喜悅,是報復心理的滿足。如果說於連對德·雷納爾夫人的追求還有某些真摯情感的話那麼於連對瑪蒂爾德小姐的愛情則純屬政治上的角逐瑪蒂爾德既有貴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氣質又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刻影響。她認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會的必定是像於連這樣富於朝氣的平民青年。同於連結成伉儷既富於浪漫氣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於連則認為與瑪蒂爾德小姐結婚可以爬上高位青雲直上因此不惜去騙取她的愛情。但是於連的兩次愛情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在復辟時期封建勢力向市民階層猖狂反撲。於連不是統治階級圈子裡的人那個階級決不會容忍於連那樣的人實現其宏願。 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發現原來於連也是個犧牲者可悲者是當時社會的產物。不可否認於連是自私的甚至是變態的他的文化程度很高但他的私慾更高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毀在了那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當斬刀落下時或許我們會為他感到可惜但我想更多的還是感到可悲„„我想作者就是想通過於連這樣一個虛無的人物來批判當時的社會斯丹達爾說過:"一個人的幸福不取決於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決於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這句話相當受用。入獄後的於連正恰恰詮釋了這句話他把自己定在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上使得自己都夠不到自己了最終無法控制的走上絕路 看過《紅與黑》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在為主人公感到可悲的同時也為女主人感到傷心惋惜。女主人身世顯赫卻活的孤獨寂寞恰好這時於連出現在她的面前給她帶來了歡笑、希望所以她無法自拔的愛上了於連但是她或許太單純了又或許太「不小心了」她更本沒有考慮於連的動機於是就毫無懸念的被於連利用也許她是知道的但她知道時已經沒有能力來改變這一切了。 作者也許是想通過這部作品沖擊當時的社會通過人對慾念的執著追求不到的痛苦來批判那個時代特定的社會現實為我們展示了在紅道勢力和黑道勢力統治下的法國社會的黑暗和丑惡。作者用《紅與黑》來命名這本書也有著其意義我認為紅色可以象徵於連的追求人生意義和女主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拚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吧 !

❸ 《桃姐》觀後感,原創,低調點、、、、

電影《桃姐》觀後感
電影桃姐內地未上影之前,葉德嫻已經在多個影展奪得影後,上星期有機會去睇完之後,唯一感覺就是,Deanie姐獲獎真是實至名歸,成部戲幾乎靠她一個人撐了起來。在電影里,Deanie姐演的是一個傭人桃姐,一生照顧華仔所在的家庭60年,任勞任怨,格守自己做為一個傭人的本份,連吃飯都是等主人吃完後才一個人呆在廚房裡吃,並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大資格老而跟主人同桌吃飯。桃姐一生都低調做人,不願輕易接受別人對她的幫助和賞賜。電影裡面沒有太多刻意煽情的情節,更多的是一種近乎平鋪直述的一個個生活故事,桃姐中風,在病床上連吃飯都成問題,但她卻不願開口求人幫助,出院後,第一次去到老人院,對於陌生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生活規律,桃姐無要求換一間更好的養老院。而是默默重新學習適應。過年了,其他院友都走了,桃姐寧願獨自一人留在養老院也不願麻煩別人,她期待和華仔一齊外出回家散心的日子但又願意開口,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在門口響遠處張望。電影好現實,而且現實得來還令人心痛,過節了,一大群"善長人仕"聯群結隊來養老院慰問,又唱歌又發禮物,但攝像機一離開,歌手臉上不屑的表情,禮物又被收回,一句冰冷的話語:"禮物中要羅去其他地方繼續做道具",實在另人心寒。片中一位年僅40的婦女,因為無力夠買昂貴的機器,而不得不住入養老院。為的只是方便治療,而這些不也正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反映嗎?
睇完桃姐另外一個感觸就是,桃姐的身份雖然是一個傭人,但類似的角色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例如我們的父母,中國的社會觀念和外國不一樣,我們的父母退休後幾乎都都從事著和桃姐一樣的工作,幫年輕的一代照顧BB,買菜煮飯。而我地卻覺得這一切都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忽視父母的需要,往往自以為事,直頭理開才像片中的華仔一樣,連最簡單的洗衣機都不會用。
如果講對電影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個人認為只有兩點,第一、導演可能擔心題材的問題,於是就請來佐一大堆明星就配角、跑龍套,徐克、洪金寶、寧浩、黃秋生。眾星捧月固然好,但一定程度上也稍弱的電影的可觀性,第二,就是華哥身上了,華哥當了幾十年的偶像,在電影里依然無法放下偶像的身份,同葉德嫻的表演對比之下,真是高下立見。

一直期待的金馬獎多項獎項獲得影片《桃姐》終於在3月8日問世內地。很倉促的約了好友去電影院。觀影前,我對於這部電影的了解僅止步於它的獎項,這片子是什麼類型,除了劉德華影片還有誰,我都全然不知。甚至我們是在影片開場7分鍾之後才匆匆忙忙的跑進電影院。那個時候,劉德華正在拿著飯碗吃桃姐做好的飯菜。

看完整部電影,身邊多愁善感的姑娘已經開始抹淚了。我並沒有哭,也沒有覺得故事有多溫情多感人,只是覺得整個電影所闡述的故事太現實,以至於我要慢慢回味,一絲一毫的摸索才能想明白在某個瞬間導演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從一開始,故事便發生在市井小巷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僕人身上,在世家做了一輩子僕人,耳融目染有主人一家對生活質量的保證,有對自身干凈利索的要求。也有面對自己身份的自知之明與自卑。從一個小人物到一個相似的群體,乃至整個社會現狀。導演巧妙的利用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將整個社會現狀通過桃姐這個鮮明的角色展現在觀眾眼前。

影片從桃姐這個特殊的身份入手,圍繞療養院及院里的老人們將故事展開。桃姐與其他老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她膝下無子,從進入主人家開始乃至到療養院,與劉德華的扮演者Roger的階級身份永遠是主僕。但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從習慣到失去,從擁有到回憶,從親眼目睹別人的逝去,Roger漸漸以感恩回報的方式為桃姐安度晚年付出了許多感情與金錢。於是桃姐這個原本卑微渺小的角色從一個看著大家族四代人成長的老僕人,慢慢發光發亮,變成了猶如一家親的「干媽」。

這個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老無所依」,當一個人慢慢走向衰老,對於自己的身體無法掌控,力不從心之時,無人陪伴左右會是怎樣一種心情。療養院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壓抑,即使影片中會穿插著引人發笑的片段,但笑也是那麼讓人疲憊。覺得整個氣氛都被行將就木的人們帶出一種絕望的黑白色。面對老人院里簡陋的設備,毫無隔音效果的隔板房間,以及連假牙都可以錯帶的衛生條件。這樣的養老院其實真真實實在我們身邊,甚至比影片中描繪的還要差很多。或許電影想要以Roger的角色極力展現出社會溫情的一面,呼籲大家懂得感恩,關愛老人。但我所理解的,更多是對於父母和自己年邁時深刻的思索。

電影里有一個老人的女兒幾次三番因為哥哥不交養老院的費用與母親吵架。老人卻有偏有向一心只想著不孝的兒子。最後老人忽然逝世,女兒辦理手續時悲痛欲絕,泣涕漣漣,而兒子卻始終未露面。我不想去評價這個女兒的做法,因為相信所有人都不難理解她的行為。不過我身邊有一位年近50的阿姨,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母親患有老年痴呆,一生偏心於姐姐和小兒子,而她卻在母親無意識的情況下跑前忙後端屎端尿的伺候老母親。別人贊美她孝順,同時也為她不平母親對於孩子的不公待遇,而她也只是淺淺一笑。其實我要說的很簡單,父母只有一對,無論如何,生養都是恩情,足夠你用生命來奉養他們終年。我們都有為人父母之時,或許年輕難以理解,但當親身體會那種骨肉至親的情感,就能完全理解自己父母對於子女的恩情。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再後悔都來不及。

相信看過《桃姐》的人都對療養院的老人「校長」印象深刻,這個人嚴謹認真,一生立於講台之上,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老人,從筆直的腰板直到影片最後力不從心的衰老形象,讓我為之揪心。有人說離現實越近就越讓人敬畏。這部片子的確太現實,讓我在許多個情節里浮想聯翩,比如會不禁想起自己的父親,他曾說過,將來不用我管,他帶著母親去養老院。當時覺得是句玩笑話,也並沒往心裡去。現在突然回想起來,覺得特別心酸。父親一生倒與「校長」有很多相似之處,想到父親老去的樣子,高大偉岸的身軀也將佝僂下去,內心便抑制不住的難過。

桃姐最後離開,是Roger選擇了斷葯自然死亡。並且放棄了對桃姐的看護。事實上很多人到最後用葯物營養來維持生命都是毫無意義的,僅僅是讓心臟跳動,而意識早已離開肉體了。最後劉德華眼中泛著的淚花讓人驚嘆他的演技之強悍。那一個不舍的,感激的,傷心的眼神,將對桃姐所有的感情淋漓盡致的展現。最後一個回頭,黯然離開。

桃姐是一個堅強的形象,她中風不需要人扶,努力做恢復運動康復身體,她要強的性格鑄就了她獨立的人格,所以她被人們記住。與Roger的一生,互相在最需要彼此的時候幫助對方,讓彼此知道對方並不孤獨。我想,無論是來自家庭的親情也好,還是來自社會的關愛也罷。這個世界有年輕的新生命,也有老去的年邁人。他們都需要人文主義關懷和幫助。無論高低貴賤,無論貧富美醜,都有被愛的權利。

最後,用影片中未說完的一句話原版來作為結束語,出自《傳道書》。凡事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舍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本片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港片,面對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環境,觀影的感受自然不同,這也無可厚非。在看到葉德嫻時,面對她不斷的變化,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這固然是生活和表演的真實,但也解釋了她為什麼可以連摘影後桂冠。看她的表演,自然而又熟悉,這些只有面對自己的奶奶時才有的真實感,在她的呵護下才感覺到桃姐對羅傑的那種愛。而華仔的表演也是完全看不到演的痕跡了。在觀眾看來,羅傑就是羅傑,他不是劉德華,你在看時也會完全投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就像是我自己在其中一樣,原汁原味的港片在大陸上映,唯一不足的就是老大在裡面自己配音,雖然有點讓內地觀眾有點不太舒服,有待改進,但是老大的普通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呵呵……

華仔的演技決對是金馬獎評委說的那樣洗盡鉛華、脫胎換骨。華仔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最真實的感情去演繹羅傑。的確放下許多包袱和光環。看了之後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沒有了以前的影子。作為一個劉德華的影迷,我自認不是那種身上裝有文藝細胞的潮人。也許會為了一部文藝類型的電影居然會有別人想像不到激情,但對於劉德華的表演我終究還是舒心的為之贊嘆。還記得從【暗戰】開始,老大的減法式演出已經大為讓我贊嘆和驚訝。不在像以前的「華弟」和「混混」瀟灑式演出,而在【桃姐】中的極致生活化,或者說與之融為一體式的表演模式終於也能有菱有角的淡然呈現於我的眼前。

何謂減法式?許鞍華導演說:「那是要你拋棄自己演員的身份,因為你演的是一個普通人!」老大說:「我一直可以,因為我原本就是個普通人!」

看完電影,他們問我,能不能感受到什麼,我說不多,但是我相信有些人能感受的更多,就是那些真正有過相同經歷的人能夠真正明白那份情,而我說實話沒有過這種經歷,而從小到大家裡的老人都還在,所以我可能不能真正感受到面對自己親人離去的悲傷和無奈。但是,不可否認,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但因為《桃姐》這部真的是用心做的電影,所以我完全能夠融入到裡面的角色,所以我能夠感受到那份情,以及讓我自己思考了我身邊的桃姐是誰。或者說有一天我自己成為那個「桃姐」我又會怎麼樣呢?

看罷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護是悲涼現實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繼而深感這部包含著愛、尊重以及尊嚴的影片來的正是時候。富了口袋,癟了真情,當真心已稀缺為奢侈品,人們內心深處大多趨於乾涸冰冷、怠慢疲憊。在現實中即便是血緣親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況非親主僕?然而,如果徹底舍棄了這種真情實意,生命又有什麼意義?《桃姐》的出現恰如一場及時的綿綿春雨,在無聲無息間流淌進現代人干癟而空虛的內心世界,深深滋潤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一段兩年的平靜生活,濃縮成120分鍾的精華,表現的是人一生的一個過程,笑有時,哭有時,生有時,死有時。一切都得經歷,不管是否傷痛,誰都逃不掉的就是人生。

知道《桃姐》緣於三個多月前的48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這部由許鞍華執導、劉德華主演的小成本電影,一口氣拿下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爾後又得知這部電影還讓女主角葉德嫻問鼎201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後,便暗生傾慕,心嚮往之,欲睹《桃姐》豐采。
觀影前曾粗略看過國內的一些影評訪談,大概都是推崇《桃姐》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之類,各路媒體故作一副慈祥仁愛的菩薩模樣,油滑世故之下掬一把辛酸淚,以示與威尼斯的洋人同一境界。但兩個小時電影看完,雖然心中難免感傷,卻沒有一點流淚的慾望。也許《桃姐》拍的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不會讓你流淚的,因為生活里的眼淚在每個人的心中,看不到,也拭不去。
《桃姐》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講述葉德嫻飾演的傭人桃姐,照顧劉德華飾演的傑少祖孫四代,最後終於患上中風,傑少出資將桃姐送進養老院,偶爾探視,最後陪伴桃姐終老。
故事很平淡,沒有洶涌跌宕的戲劇沖突,也沒有感人肺腑的情感宣洩,六十五歲的女導演許鞍華,用一貫克製冷靜的執導手法,細膩無痕的將故事娓娓展開,如同沉默寡言的長者,偶爾跟你講述一段陳年往事,言辭淡然客觀,甚至略顯笨拙,但卻真實真誠,讓你沉思嚮往。好的故事原來未必是炮製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讓你去忘乎本能的接受,而是拾起一些可以共鳴的過往,讓你心生一段屬於自己的感情。
我看《桃姐》,並未因傑少和桃姐的主僕情而多生旖旎感觸,卻有種冷靜切膚的感同身受。桃姐自小照顧傑少,忠心耿耿,在傑少做心臟搭橋手術時期更是悉心照料,無微不至,傑少一直心存感激,更何況父母長居國外,又中年單身,桃姐是他身邊唯一親人,所以當桃姐老年中風時,家境頗豐的傑少就出資將桃姐送入養老院,讓她至少有地方可以安度晚年。這些情感,並非主流空洞的一味鼓吹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友愛,而是更近乎於一種情感補償。桃姐對待傑少,始終恪守舊時僕人的忠誠和責任,雖然關心愛護,但卻謹慎謙卑,不忘謝辭。而傑少對待桃姐,則是力所能及的補償和義務。傑少在桃姐中風後,在醫院表現出一絲淡淡的不耐煩,略帶愧疚的提出將生活不能自理的桃姐送進養老院,情節略近殘酷,但觀者置身處地,卻也無可奈何,最後桃姐病危,傑少囑咐醫生幾句,未等訣別,便踏上僕僕征塵,繼續生計奔波,真實的讓人心疼。
《桃姐》讓我感慨和沉思的是人將老去時的唏噓和無奈。置身物慾橫流的大都市,猶能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冷漠,每個人都需要為最終的歸宿而未雨綢繆,不僅要儲備老無所依時的暖屋便車、錦衣玉食,更應修身養性,有所追求,抵禦那韶華湮滅時的絕望空洞和無盡空虛。
以前看香港電影,只關注過杜琪峰,對許鞍華了解不多,看她短發矍鑠,粗笑豪邁,以為又一個故作個性的闊家巾幗,誰知拍出來的電影竟如此細膩溫婉,恬靜淡然,清新脫俗,自成一家。後又得知如此一位堪稱大師的名導,居然家境窘迫,與老母偏居香港北角,更無端被昏庸眾人冠以「票房毒葯」,常常無片可拍,真令人唏噓不已,但世事,豈非大多如此?
末了談談劉德華吧,年過半百的劉天王,雖然早已是娛樂圈鏡前幕後的大鱷,但至今仍甩不掉偶像頭銜,實可謂香港娛樂圈最無奈的奇跡。他在《桃姐》里的表演,真實自然,不露痕跡,無愧影帝稱號,但偶像就是偶像,舉手投足,都有著小人物 「傑少」本不該具備的迷人魅力。或許這樣的偶像,即使無奈,卻更值得尊重和珍惜,因為被人當作偶像擁愛了三十多年,絕非成為偶像那麼容易。

最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當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都在看什麼?看電影的原因總是千奇百怪的,淺層次的是打發時間,消遣,或者約會只用。那這么一來一定要找些輕松的片子來看才好,或者奔著大片的噱頭就了,因為這種情況下看電影的目的一定不是在電影本身。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再深一點的層次是一種嘗試,當我們通過別人,雜志,或者其他的媒體聽說一部片子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想看看到底是不是如他們說的那麼好。尤其是那個人,那本雜志等是你喜歡的認同的,這樣你會在某個空閑欣賞一下然後做出自己的評價。
更深一點的,我們看電影其實就是在找我們自己,找我們內心的自己或者期望中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現實中的自己。人生難得遇到一部與自己百分之百契合的好片子。年少的時候我們應該喜歡看愛情片,因為憧憬美好的愛情,但是年歲增長,愛情已經不在是生命的主題曲,我們開始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奔波,這個時候你才開始深切的體會到什麼是生活,它是有艱難困苦組成,安定平淡就是幸福甜蜜的代名詞。歲月已經經不起我們折騰了。
許鞍華作為一個女性導演,幾乎是把生活這種東西用母性的視角娓娓道來,用一種隱忍的方式。當年她獲獎的片子《天水圍的日與夜》其實講述了一段慘淡的生活,中年獨身的母親,一個人在超市做著工,供應自己的兒子上學,早年自己供弟弟妹妹上學,他們都出息了,自己卻還在苦苦掙扎。想想很可憐。但是導演並沒有這么拍。她鏡頭下的女主角是很樂觀的,臉上時時掛著笑容,而且還主動幫助別人。生活縱然艱難,但是卻也樂觀。
如果換做別人我不知道會用什麼角度描述這樣的人的生活,但是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內地電視劇導演滕華濤的《裸婚時代》和《蝸居》這兩部電視劇,主題非常鮮明,而今的生活要把咱們年輕人逼瘋了!多艱難的歲月!多困苦的人生!能給我們點活路嗎?!表現的歇斯底里,但是細細看看有這么慘嗎?尤其是和許鞍華的人生比起來。人生的每個階段也許都會有不同的追求,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會不安於現狀,好好奮斗,努力前進。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滿足。海藻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外地小姑娘,不是富二代,能力也一般,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在宋思明眼裡她是個小年輕。想想看,海藻父母健康,有姐妹,還有個愛自己的男友,這樣的生活就很好了,可是,海藻這個普通的女孩卻還是想追求比自己的實力還要高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不屬於她。
都市的人,有時候想一想其實就像是生活在懸崖邊上,你千萬別往前想,總是要著要那,你的心態稍一不平衡,就容易掉下,而不是爬上來!裁員,生老病死,福禍所依....這些就夠讓人受的了,還要什麼呢?
而《桃姐》這部電影,講的又是這樣一個非常接近生活的故事。我看簡介的時候上面說是一個少爺照顧傭人的故事,我還期待是少爺怎麼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顧桃姐呢,我以為劉德華會把葉德嫻接回家,然後悉心照顧,無微不至...但是這樣看看,矯情泛濫。
華仔不是有錢不少爺,開著豪車穿著西服如韓劇台劇中少爺的形象,得得瑟瑟,他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背著個書包,做著自己喜歡的職業。僅此而已,更加接近生活,華仔的表現真的很好,只有這樣性格的人才會這樣的對待桃姐,不管華仔是不是特別有錢,但是他總是盡力為之,不遺餘力照顧桃姐。
而桃姐的表演更是到位,她雖然扮演的是個傭人,但是在故事中她確實與華仔情同母子,更重要的是,桃姐通過她的表演,透露出她對羅傑一家的忠誠,雖為僕人,但是卻把她服務的這個家當做自己的家,處處為羅傑著想。養老院不是個什麼好地方,一群快走不動的老人,處處需要人照顧,怎麼能夠好的起來?桃姐不適應,但是卻不想麻煩羅傑,桃姐總是為別人著想。看這部電影會讓你想起你的未來,你的父母的未來,你將來會怎麼對待你的家人,當你父母老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怎麼樣照顧他。
生活我認為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往低了看,看到生活的不易和艱辛,生命不僅僅是我們的,我們還與很多的人相關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們的伴侶孩子,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工作,這一系列的關聯,任何人出現任何閃失都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一想到這些,我們就感覺到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就是幸福。也就是常言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另一個層次就是往高了看,因為作為社會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都是有活在這個社會的價值,我們活著,與周遭的人有關聯,而且還要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可以做的更好,更優秀,那我們就要好好努力!但是記得保持一顆淡定,感恩的心。這樣我們才更能接近生活的真諦。

❹ 魔戒的影評

電影別出心裁的用了咕嚕從前的經歷承上啟下,作為《雙塔奇兵》過渡到《王者無敵》的引子。像是咕嚕回歸現實的夢之通道。即而,新的故事開始。自然委婉,不露一絲人工刻意的痕跡。
關於咕嚕不甚掉入河底恰拾魔戒,心生邪惡掐死哥哥的這段插敘。很多人認為是用來表現魔戒惟我獨尊的強大惡勢,以此暗示弗羅多一路上重重的精神磨難。其實從另一種角度觀望,魔戒不過是面魔鏡,它不是讓人變壞而是將你內心險惡反射進而無限擴大在你的瞳孔。我哥說,不見得咕嚕幾百年前每天釣釣魚你就看得出他曾是個單純善良的霍比特人吧。這個小怪物後來之所以變得人不人鬼不鬼,多半是由於長久來永無休止的內心掙扎。一個人最恐懼的事莫過於自己封鎖暗處的隱私抖落眼前。一個生命最艱難的事莫過於和自己靈魂上的負面持續斗爭。

弗羅多也並非聖賢。他雖然心地善良卻到底不過凡夫一介。日常生活中他不可能完美的毫無瑕缺。魔戒自靠近弗羅多那一天起,不僅使他踏上了千辛萬苦的征途,更意味著他與自己潛藏的靈魂負面進行一場持久較量的開始。最終弗羅多也沒能將魔戒扔下熔岩。而我分明讀見他藍寶石般的雙眸中,那交錯著不忍卻無奈的絕望。他終是無法戰勝外力所致的另一個自身。

《西遊記》中,孫悟空那樣一個曾經大鬧東海地府天宮的朋克,一樣在西行時屈服於唐僧和如來的管轄。最後連自己都難免變為統治階級。西行81難如激光般炸平了石頭尖銳的稜角。同時亦成了孫悟空打敗自己的過程。

且不論托爺爺本意如何,對於我們這些沒看過原著的人來說,一千名觀眾心中自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用某種深入的尺度來衡量,無疑上述論說更能體現價值感與可觀性。

壯麗的戰爭曼陀羅

剛多國古堡留給印象的清晰輪廓,是宛如白銀玉石般層層圍裹在懸崖峭壁上的雄偉城池。當甘道夫騎駕白馬盤繞飛馳,奔越民眾和集市,直達頂端居高臨下的國王寢殿。我已不難想見,佩蘭諾一戰的爆發將會導致怎樣一種覆滅性的殘酷美感。

佩蘭諾戰役因為有擊鼓巨獸,戒靈飛龍,戰象甚至一片好似《加勒比海盜》里搬來的亡靈軍團進行海陸空三重參戰,其場面自然要比第二部中的聖盔谷戰更顯壯觀。飛龍時而展翅高翔時而俯沖低鳴的視角變換著賞識史詩氣魄的立體切面。亡靈援軍如潮如浪地蜂湧蔓延現身不為人知的冥界力量。烽火跨越山脈起伏,峰嶺延綿,千年冰雪托起它在雲霄之上的升騰,最終落到羅翰國繚望的邊境頂點。如同一道天啟星光,接連燃燒著人類共有的希望。
如此氣勢在恢宏程度上絕對勝於《雙塔奇兵》。但是缺乏上部那種讓五臟六腑為之顫抖的強烈震撼。《雙》因為有美麗出塵的精靈神箭手們參戰,魔軍的丑惡在反襯下更加無限放大。視覺反應便是超越光速觀望遠古神話的上演。加上陰暗流派的背景音樂,給戰場慘烈的畫面增添一抹淡淡蒼涼的顏色。晝之明終歸不如夜之暗來的深重。所以佩蘭諾光天白日下的戰爭,始終不及聖盔谷那種深不可測的無盡黑夜更具壓抑感和緊迫感。
領略過魔戒的特技製作,什麼哈里波特,什麼星戰終結者蜘蛛俠,真的都可以見鬼去了。我不敢這么說黑客,因為黑客蘊涵著太多晦澀難懂的哲學。但是黑客系列的戰爭場面顯然不如魔戒系列扣人心弦。前者帶來的更多是新鮮,刺激和喧嘩。恍如小時候看變形金剛打來打去那般精彩而空洞的心情。隱存在機械中的人性只剩下些許冰冷的殘余。然而中土平原卻是充滿人性情感的戰地。人類無力到達善與邪的彼岸。但遙相守望的各族生靈終會重見惡勢在勇氣中竭盡的寬慰和釋然。
觀影時我無從所知。為何沒有煽情的情節,不見悲劇的收場,亦無現代都市劇的孤獨空虛感,沒有原因沒有理由卻足以使我熱淚盈眶。直到告別朋友們,獨自回家的路上陷入冥思,才慢慢理解原來那是被高科技的社會濁蝕的本性。血液里喪失多年的溫熱再度沸騰,激撼著靈魂底處就快逝去的某些東西恢復了電流感應。
奇幻故事中的人性世界
西方神話無論人神,都是以人性結構為主的。古希臘神祗宙斯與眾女神的感情糾葛這樣體現,北歐異教的奧丁神與其眾兒女亦是如此。因此魔戒故事裡便有了精靈公主阿爾溫和人類勇士阿拉崗之間的曠世戀情。而東方文化素來將人和神的性情以不同境界劃分等級。天蓬元帥何以被貶下凡成了豬八戒,為得就是這個清規戒律。所以氣質脫俗的精靈可以主動熱吻阿拉崗,卻始終不必像嫦娥那般寒氣凌人。
但是這位神仙公主除了擁有不食人間煙火的容顏,除了透明純藍的眼珠和飄逸的行走姿態,幾乎讓人想不起她的存在理由。雖然pj導演認為叫阿爾溫上戰場純屬蛇足,但是僅憑聲色影像的直觀,確實令我無從感受她那所謂的精神意念。滿眼盡是她目光呆滯,黯然失色的模樣。怎麼看怎麼都像是等人家把仗打完了,她趁機跑去嫁給阿拉崗坐享其成。
倒是羅翰國公主伊奧溫,個人感覺影片中血肉豐濃的人物之最非她莫屬。自她身穿白色長裙佇立城頭那一刻起,我已能想見這個女孩心中的廣闊天空。她懂得如何爭取自己的幸福。而面對情感的失落,她更加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理想追隨。沒有棲息的愛是比死亡還要冷酷的冰川。伊奧溫執意上了戰場。金發起舞如風中白帆,深綠眼瞳目光炯炯。與身邊那群英勇男兒毫無差異。她和他們一樣放聲吶喊,預見自己終有可能倒在滾燙的血泊中央。但無論是生是死,得到的自由早已覆蓋住那一點點微弱的傷。
伊奧溫不是童話里的公主。她不是只會坐在華美幽黯的後宮持續無用的想念。亦不會讓萬段柔腸在荒野林間譜寫流亡曲。她才是真正手持神劍,飛身駕馬的絕世精靈,於戰火硝煙的百里沙場上縱橫馳騁。
電影一直用相交的兩根線索編繪故事。我不理解為何很多影迷覺得弗羅多惹人厭惡。在我看來,他是人性善面的極致代表。「善良」 一詞不僅僅是心腸柔軟的意思。它同樣包含一個人對理想的詮釋和對責任的實行。這個身材矮小的霍比特人所承載的,或許是連天神都無法企及的靈魂。所以薩姆對弗羅多那種拚死護送的忠誠,絕對不能和同性傾向混為一談。因為一個真正純潔正義的生命,他身上自會散放出令任何人感到震攝的光芒。
聽說原著語言優美非凡。不過電影台詞大多採用了簡明的方式。可就是這些簡潔的對白,卻有一股直搗人心的份量。比如開頭不久薩姆把所有食物留給弗羅多時說的那句:i am not hungery。短促的言語暗中凸顯薩姆作出自我犧牲時所下的決心。而當弗羅多體力不支在石壁上倒下的時候,精靈女皇向他伸出帶著光和熱的手掌。this task is appointed to you. if you don』t find a way, no one will。這句話並非冥冥中精靈女皇帶給他的力量。而是自己必須完成的這個使命,扎在內心根深蒂固的重量。
伊奧溫戰勝戒靈巫師後,伏在父親身旁哀哀哭訴:i am going to save you。國王平靜說道:you always did。即爾安詳地永恆沉睡。這個「did」 已是不會再有下一次機會發生的過去時。國王記憶中最後一幕長新的情景,是公主那令人即使面對死亡都會感到安慰的勇敢堅強。然而生死無情絕不為此遲疑。它依然在瞬間築就永遠不可逾越的圍牆。
印象較深的還有決戰前精靈哥哥對矮人說得話:what about if we die side by side with friends?記得他們以前總喜歡比試戰績。精靈哥哥輕功征戰象時矮人還斤斤計較了一句:that couldn』t be counted as one。有趣的小心眼使人發笑。既然一切都將可能終結,假如死亡能讓友誼和希冀永恆,那麼生存的盡頭又有什麼值得恐懼呢?
我本是個感性的人。就連《海底總動員》這種動畫片也能讓我鼻腔酸楚。觀看魔戒更是不止一次地濕卻雙眼。這種經由人性相通的連接點引發的共鳴,是否就是遺忘在成人世界裡,淚水的恆溫?
瑰絕的音樂詩篇
大概本身迷戀另類的關系,總覺像魔戒這樣的電影,應該由深受古文明熏陶的歐洲音樂人但當配樂製作。事實上魔戒系列的原聲音樂拋不開和歌特及新古典流派一脈相承的關聯。起初精靈族行走林間那個場景,如詩如畫,彷彿一出夢境顯形在時空隧道的彼端。多麼像歌特金屬和darkwave一貫表達的典型意境。
由於影片需要,背景音樂的主調是澎湃激昂的。而有些場面加入些許蒼涼的調子,便是喧鬧背後令人動容的寂靜。好比法拉墨出征時梅利的那段清唱,以及高潮處如歌劇般的男女高音合唱,都蘊含幾分歌金的神秘色彩和darkwave的幽暗氛圍。音樂是比畫面和文字更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有時戰爭場面的氣魄,或許只需一篇冰涼而慘淡的曲章,就能表現淋漓。記憶中那些沉鬱悠揚的旋律,聽起來彷彿遠遠傳至的天籟。優美,似有,似無。到達耳膜深處卻有一段遙遙無期的路途。
很難想像一部壯闊而漫長的史詩,如何能每個情景和細節都製作的如此精緻,完美無瑕。這種感慨猶如前陣我反復聆聽的速度金屬。那種追求旋律速度的東西,竟也能做到重型和古典的並存。聽說魔戒原本有意請奧地利樂隊elend製作配樂。且不論真假,黑暗樂系的氛圍與神話故事的主旨總是最貼切的。
有人說,魔戒系列實為現代科技和人力結合的智慧結晶,卻是電影界的悲哀。可為什麼一定要把它嵌進傳統電影史的固有模式中去呢?它為我們帶來絕美的視聽享受,令我們重拾迷失在都市樓群中的人性情感。比起史詩的悲壯浩瀚,人類藝術觀也只不過是相對渺小的產物。如果沒有電腦特效的輔助,所有這些輝煌又如何燦爛在我們的瞳孔?
寫到這里,室外已是暮色漸暗之時。華燈初上,紛繁夜景,恍若隔世。能夠觸覺到任何一種豐富的感動,生活都是個美好的存在。
作 者:紫夜精靈
真正的勇士
總會在朋友危險時第一個拔刀相助
總是會對待兄弟和朋友心口不一
卻在暗處關心他們
帶給你光明的友情 帶給你愛情的純真 帶給你奇跡的知識
帶給你溫柔的誠實 帶給你希望的勇氣 =轉

❺ 跪求 讓子彈飛的 超強影評。

1、馬拉火車

有人從歷史的方面來解讀這個東西,不是不可以,但姜文從來不是一個這么矯情的人。

他的每一個看似不合理的場景,都有一個理所當然的解讀,而這個解讀,往往並不需要你去翻歷史書才能明白。

馬拉火車的隱喻,就是在暗諷我們當今的制度。雖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經濟火車,走在市場經濟的鐵軌上,可是實際上跟以前的馬車並沒有本質區別,依然是靠一群無腦的勞動力在前面拉著,暗諷現在雖然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可是經濟結構卻和真正的西洋火車有著天壤之別。

一旦子彈打穿了馬和車之間的鏈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懇懇拉車的廉價勞動力,過不了多久火車,就將摔得灰飛煙滅。這是姜文的第一個隱喻,也正是點中了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和最主要的問題所在。

2、關於黃四郎

很多人說姜文把他比喻成韓三平,雲雲。不是不可以,不過未必每個人都知道韓三平是誰。實際上,姜文的這部電影也不是僅僅拍給文藝圈的那幾個人看的,其實從一段黃四郎和張麻子的對話,就很明顯可以看出來了。

張麻子:「你覺得對我來說是你重要還是錢重要」就是這一段,張麻子把黃四郎和錢擱在了一起對比,這個答案就很明顯了!什麼能跟錢擱在一起呢?那就是權。所以黃四郎在電影里象徵的就是權力,是通過權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這個隱喻,無非也就是那些與權力直接掛鉤的壟斷集團和一些以權謀私的guan當然乾脆可以說白了就是咱們guojia的權力機構,然後姜文說的話也就不難索解了:「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就是權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絕對的權力這點對我很重要。

3、明白了黃四郎在影片中的定位,其他的一系列問題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來說說一開始黃四郎給姜文的那頂帽子。那頂帽子是什麼意思?就是邀請你來一個桌子喝酒的意思。這點後來葛優也給姜文解釋了,隱喻的就是咱們現在的 guanchang現象,比如一個地方官走馬上任之後就會有一個當地的權力集團邀請你來喝酒,然後共同刮分百姓,這就是那頂帽子。後來黃四郎對姜文說: 「如果我一開始不是找人給你送去那頂帽子,而是自己親自去接你,後果會有什麼不同嗎?」「我家裡還有一頂好帽子,回頭我給你」意思就是:如果我一開始不是以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哥姿態來邀請你入伙,分給你一點錢,而是以一個合夥人的姿態來邀請你入伙,把我這個位子讓給你,你會跟我們同流合污么?這是諷刺 guanchang里的那些人物眼裡只有「帽子」!

4、然後再來說說跟他們一起去進攻黃家的那幾只鵝。

「大哥沒一個人跟來就那群鵝跟著來了」這些個鵝比喻的就是現實中那些盲目喜歡姜文,甚至無腦追隨的粉絲們,而實際上這些人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是被其他人魚肉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姜文到底要說什麼,但是就會一直跟著來。可事實是,他們根本沒有一點用處。姜文用了一個隱喻,諷刺了那些無腦的追星族一把,也是告訴我們大家:想要顛覆權力天平顛覆鵝城,靠一群鵝是沒有一點用的。

5、關於鵝城。

鵝城,也就是人民任人魚肉的城市。這個暗指啥大家當然都明白,然後要說的是姜文全片中最精彩的一點隱喻,就是他對權利的理解:從人們三番幾次不敢撿銀子半夜偷偷撿,不敢撿槍半夜偷偷撿,到最後人民發現黃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是權力?權力就是恐懼,權力就是施加給人民的畏懼。而對於人民來說,他們畏懼的也根本不是黃四郎本人,而是他們腦海中的那個黃四郎,回到現實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害怕似有若無的最高權力,我們都有一種恐懼,而實際上我們知道那到底是什麼?其實我們恐懼的,僅僅就是我們自己的恐懼,而一旦人們看到自己腦海中營造的那個「黃四郎」被打倒,人民一旦真正拿起槍沖向黃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權力那裡去拿回自己的東西,黃四郎家那個千瘡百孔的鐵門是根本沒有任何辦法阻擋人民的力量的。

還有後來的那個黃四郎手下看到人民反了,馬上轉頭跟著反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真的要推翻現在的權力,那麼那些在維護當前權力的人,比如什麼城管呀、警察呀、保安呀之類的,會馬上跟我們站到一起。因為他們也是人民,這點跟開頭的馬拉火車有個呼應,就是說權利這個火車跑的再快,實際上都是馬拉的。一旦沒有了馬,權力只能歇菜。

6、說說千瘡百孔的鐵門

姜文讓他的小弟打個嘆號那段戲,的確是姜文有點自戀的意思,就跟很多人解讀的一樣,他在諷刺其他的導演,他把自己比喻成槍,把自己的電影比喻成子彈,不論是子彈打斷了馬韁,還是子彈射穿了黃四郎家的鐵門,包括電影名字——讓子彈飛,都是一個意思,就是他要把這個一直束縛著人民恐懼著人民的鎖鏈鐵門打穿掉,讓人民奔向自由,得到自己的財產。然後那個嘆號的意思就很明顯了,他諷刺一些個小導演也想打穿鐵門,可是太直接了,想打個嘆號結果就沒打好,而他老人家打的是個問號,然後子彈就能從那個問號裡面穿出去了!這個問號呼應的,是一開始片頭的讓子彈飛後面的一會,這點別的網友分析的很到位了:姜文很清楚他的電影里想說的,這些話影響到了權利核心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黃四郎為啥一直要除掉張麻子,因為「霸氣外露」!所以是不可能通過審批的,可是他又想掙錢又不想跪下,而他同時又很清楚審電影的那群既得利益者的智商,所以他打的是個問號:讓子彈飛一會兒!現在電影已經上映了,那些人後悔也晚了,恰如正在在演摺子戲的郭志堅之流!

7、既然說到審批,就可以再說說一開始小六子自己剖腹那段戲。

姜文把小六子這個兄弟設計成他自己的兒子,對一個導演來說什麼是兒子?電影唄!他用小六子祭奠的,是他自己的「鬼子來了」!因為影響了權利的核心既得利益者,出師未捷身先死,而賜死的理由,就是一碗莫須有的涼粉。後來他在墓前對小六子說的話,都可以理解為他《鬼子來了》被砍之後的反省,他認為太沖動是不行的,直接打嘆號也是會死人的,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打穿鐵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馬才能掙脫鎖鏈!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為啥在鴻門宴上讓一群兄弟撤了,實際上也是隱喻。我估計他可能也是為了拍這部戲跟領導喝過酒啥的,鴻門宴應該就是在映射他自己,然後他說:「讓你們撤了才能保證我的安全」,意思就是他跟領導面前不能把這些表現出來,才能拍成這部戲,而小六子也就是《鬼子來了》的死,也是給他的教訓,他才會明白怎麼跟領導打交道...

8、最後的一幕

他的幾個兄弟跟他一起推翻了權力,然後覺得跟他在一起壓力太大,就去上海了。也是坐著馬拉的火車去的。這個寓意也很明顯了,意思就是姜文這次比以往拍的深了一層,不僅僅是想怎麼推翻權力,而且想到了推翻權力之後,會是怎麼樣的結果?就是又會有一個權力出現,而這個權力很可能還是以前自己的戰友。

如果說他想表達什麼,可能是表達人都不能抗拒權力金錢的誘惑吧,這些足夠把麻匪再次變成黃四郎。

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有很多細節,都是有內在含義的。比如,周韻用兩支槍一支指著自己一支指著他,後來姜文跟她說:「這個樣子的你是最好看的」,那是周韻想要加入他們,也就是加入追求自由追求公平的隊伍,要加入這一行列,首先要有拿槍的勇氣,還要有拿槍指著自己的勇氣。後來,周韻穿上了制服,跟著老三去追求權力了,姜文說還是那個時候的你最好看,也是表達了一下他的價值取向。

還有留音機里莫扎特的那個曲子,應該也有所指!懂音樂的朋友可以考證一下,姜文拍這個片子拍了三年,我估計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這上面了。

總的來說我覺得姜文這個電影拍的很好,的確不愧於中國目前為止最好的電影一說。

他這部電影不僅給鵝城的人民發了槍,同時也用這部電影打爛了黃四郎家的門,換句話說:他不僅拍給百姓看,也同時是給郭志堅主子們的一個警告:就是別以為你們的權力是牢不可破的,人民一旦覺醒,你們根本不堪一擊。

❻ 誰能幫我想一些寫影評的套用句子,越多越好~

1、電影開場鏡頭掃過房內的物件,導演用半分鍾的時間直觀展現了小人物形象,同時還交代了他的職業以及與故事發生相關聯的印度信息。

2、電影《×××》講訴了一個×××的故事(用簡單的一兩句話概括,不宜長)。

3、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電影《×××》在敘事選擇上很獨特,能夠從不一樣的視角詮釋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曾說「編劇應該執著於內心的好故事」,基於這點,影片編劇從多元的空間流程發展結構展開,運用多重視角的敘事結構,打破了傳統的單一敘事模式,從而構成更為完整、客觀的真實,多角度、多層次的展現出人物復雜而豐富的性格。

4、在影片《×××》中,導演旨在通過敘事過程中細節段落集中處理所構成的藝術張力而獲得一種戲劇張力的效果。《×××》強化了影片後半部分段落的哲理寓意,裡面帶有導演強烈的主觀訴求,雖然仍舊向生活中攫取藝術的真實,但是,導演的視點已經超越故事本身,開始想向更深層次的哲理追尋邁進!

5、鏡頭語言的變化運用對於影片基調、細節、質感的把握,刻畫人物細膩的情感十分重要。影片《×××》中採用不同的鏡頭語言的變換運用來表現人物和敘說故事。在電影開頭部分,多次運用大場景拍攝手段,將影片的氛圍襯託了出來,向觀眾交代了故事背景。

6、電影敘事的推動、藝術形象的塑造,除了視覺畫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聲音。在電影《×××》中,影片的人物語言,處處彰顯著鮮明的人物風格,將人物真實的心理傳達給觀眾,如:「××××××」能夠讓銀幕內外的人直觀地了解其情感處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7、影片的某某的社會意義是不可否認的,它集中代表了導演某某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理念,成功塑造了現代社會一個某某的形象,為人們反思現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藝術摹本。

❼ 求一篇觀後感~~400以上

觀後感一:
《阿凡達》觀後感
「說實話,在看人類狂轟亂炸靈魂樹的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植物大戰僵屍。」這就是在看完阿凡達之後,我對著我們這一眾男男女女所說的話。

別誤會,這絕不是對卡梅隆大叔的不敬和對阿凡達的調侃,而是覺得這正是卡梅隆大叔的成功之處。能把一個看似很俗而且都讓人覺得俗不可耐的故事拍得這么有創意估計也就卡叔能做到了。

很多人都在狂批這故事實在是俗。我也承認。但好萊塢經過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高度統一的流水線,商業電影的模式限定了他的故事結構只能按照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發展,否則人們就不買賬。對於商業電影,這就是災難。況且,生活在這個網路信息普及的時代什麼樣的故事才會讓大家拍案驚奇,連呼不俗、不俗、不俗呢?

在對待商業電影創新性的態度上,我覺得卡叔真的是牛到了讓大家膜拜的地步。想想今年賣座的幾部電影,邁克爾曼只會利用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讓一群會變身的機器人在古代奇觀上打打殺殺;艾默里奇也就用用特技對地球毀滅做個模擬;而像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但就是這些都讓我們嘆為觀止。估計卡叔只是撇撇嘴,然後想愚蠢的地球人,地球留給你們打打殺殺去吧。然後自己又造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潘多拉星球。這就是創意!這是那些天天喊著阿凡達庸俗、騙錢的所謂的資深影評們戳穿了腦子也想不出的創意。不說納威人及潘多拉星球上各種動植物的造型圖是卡叔親手繪制,單就用神經元傳遞思想交流感情這種交流方式,我就願意在這個經濟危機的年頭花上近百塊到電影院去為美國人增加票房。清朝人的辮子在我們眼裡是古董,但在卡叔和他的製作團隊面前便成了交流工具。某些愚蠢的中國導演別在天天想著潛規則誰了,電影的最高境界是用一個看似很俗的故事拍出脫俗的效果。

最後說說所謂的觀影效果吧。雖然觀影的位置並不好,很熱,眼鏡很重(順便給領導們提個建議,現在不是鬧寒潮限電么,那就讓影院多放幾場阿凡達,這集中供暖的效果真的很不錯~~)。但仍然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視聽享受。當聖樹的種子從屏幕上方緩緩飄下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看清它是什麼樣子,而是下意識的動了動手—想去摸摸它是什麼感覺。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3D效果吧

觀後感二:
看過《阿凡達》有幾天了,一直沒有動筆寫點什麼,不是不想寫,除工作忙沒有時間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人,只要不是以挑刺為職業的人,剛看完《阿凡達
》心情肯定是激動的,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溢美之辭全部用盡估計都不足以表達自己的
心情,所以,先讓自己冷靜了幾天,要不然腦子一熱,指不定說出什麼來呢,君不見陸
川,把「下跪」都說出來了。

這年頭,大師很多,凡是能拍幾部能看得過去,叫座或叫好能挨一個邊的,都可
以稱為大師了,所以如果把詹姆斯.卡梅隆稱做大師都覺得委曲了,於是,網友們都稱他
為「卡神」以示崇拜。稱為「神」,且不是自稱,世間唯卡梅隆一人了。

這些天人人皆議《阿凡達》,見面打招呼都是:噯,看阿凡達了嗎?如果一方說沒有,
另一方若看過,肯定會說,趕緊看吧,好看,值得一看。說起講得什麼?因人而異了,
有人說,是一部釘子/戶反/抗bao力chai遷的故事,也有人說,是一部愛情童話,還有人說,是部科幻戰爭大片。到底是什麼片,去了電影院看完就知道了,不過不知道也正常,大部分人是被震撼得「暈菜」了。

《阿凡達》的故事情節是好萊塢一貫的風格,簡潔而緊湊。其實僅此一點就夠中國的「大師」們學習了,中國導演擅長講故事,擅長把電影拍成電視劇,其實能把電影拍成90分鍾電視劇讓觀眾看明白,觀眾就應該感恩戴德了,更多的導演是一個人在那跳大神般自彈自唱,故弄玄虛,陶醉得全然不顧觀眾死活,觀眾如果不懂,那是你們素質不行,欣賞水平不行,電影是一種藝術嘛,不是隨便拎個人就能看懂的,誰叫你們「不懂外語,沒有能力,還不神秘」來著?

《阿凡達》作為一部商業巨片是超級成功的,因為使觀眾花錢看了電影後感覺物超所值,而不是看了某國產大片後追悔莫及。《阿凡達》讓我們享受了兩個半小時的夢幻之旅,在銀幕前,自己彷彿重回孩提時光,夢想乘著想像力的翅膀翱翔在一個絢爛唯美的世界。

我想用一句話來評價《阿凡達》她讓我們重拾了本屬於自己但確被遺忘的兩顆心,一顆是童真之心,另一顆是悲憫之心

觀後感三:
先說下題外話當我們看完的時候,全體觀眾自發的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買到的是2點40的票,很激動阿 ,我們提前20分鍾進的場,選了個好位置坐下,然後很快人就滿了,很火爆阿! 裡面的世界太漂亮,預告片完全不能展示這個世界全部的美!懸浮在空中的島,夜晚踩上去會亮的大,碰一下就縮得很小的巨大花朵,摸一下就發光的葉子,齊形怪狀的生物,大的無法言語的樹,能自由飛翔的龍(暫且叫它龍吧 我不知道這叫什麼),還有那個紅色的龍的王!這個世界太美麗!但也極度危險,主人公就像個孩子啥都不懂得突然闖進,然後跟著當地人形生物學習(稍微劇透下,主人公其實是人,但有項技術讓人類的思想進入人類抓回來的當地人形生物大腦里,但一睡覺就醒來,思想回到本體里,所以主人公基本是以當地人的形象出場)! 裡面的愛情也是本片的重要成分,說實話我也愛上了女主角(女主角是當地原始居民一個部族首領的女兒),女主角開始看覺得不好看,看久了就發現很漂亮(雖然和人類長得不一樣)。男主角的選擇也是受愛情的影響很大吧!這真是跨越種族的愛情,但最後愛情很完美,大家期待吧! 裡面的人類(大部分人類,像主人公那一夥幾個就很好)太可恨了!當巨大的飛行機器開過來來時,大家就會感覺和這個世界多麼的不協調,這里的世界不需要那樣的東西!當人類的慾望膨脹時,他們的行為簡直令人發指!人類的文明確實強大,但當這個世界的全體生物的憤怒時,人類就變得不堪一擊!人類還是無法和整個自然抗爭啊! 其實如果是我意識轉換到本地居民身上去,我將不願醒來,這個世界美麗紛呈啊,這些外星人也很友愛更和諧(相信大家也會和我一樣得想法得)。所以每個人都會支持主角最後的選擇的! 現在說下特技,史上最大投資讓電影史的特效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視覺沖擊力就不說了,電影院的人驚嘆聲就可以說明了,這完全是一個全新的被特效創造出來的世界,美麗得你無法相信,但特效真實得讓你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存在的,沒有任何一點讓你感到不真實的地方,讓你覺得導演就是去那種地方實地拍攝的,! 最後影片結束的時候,全放映廳的人都自發的起立鼓掌,掌聲很熱烈,這一切證明了卡梅隆又一次成功了! 這部電影太精彩,有太多可說,可說多了就容易劇透了,大家就沒新鮮感了,大家一定去看啊!

觀後感四:
2010年1月4日晚上七點,吹著微風,我准時的來到惠州美博城的5樓大地影院的門口。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拼客的活動,因為是集體拼,所以很優惠,才30元RMB。於是乎,我今天還告訴了很多朋友和同事,只可惜同事們都沒時間,且……我第一次約男性朋友竟然被拒絕(糾結),不過這不是重點了,人嘛,總有第一次滴。。

話說我們進去劇院的時候,電影已經開始演了,原來有人遲到,這部電影是7點10分開播的,但是我進去的時候已經是7點20了,這些通通都可以忽略。。重點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3D電影,而且是很精彩的3D。。

先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下故事情節好了,這個在許多官網上都有視頻的說。

原來地球人到潘多拉星是為了開采一種稀有礦產,「1公斤2千萬美金」的售價讓RDA(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資源開發管理局)不惜一切代價開始在潘多拉星的資源掠奪。在潘多拉星的環境正慘遭破壞的情況下,納美人的村落卻剛好坐落在礦產最豐富的地方,Selfridge下令格雷絲·奧古斯汀博士(西格妮·韋弗 飾)解決這一問題,這才有了「阿凡達計劃」(AVTR)。格雷絲和他的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將人類DNA和納美人的DNA結合,製造了克隆納美人,可以讓地球人類的意識進駐其中,成為地球人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活動的化身--「阿凡達」。「阿凡達」正是全片展現奇幻想像的樞紐,也是影片主題展開的動力。
於是,本已斷腿的殘廢軍人傑克·薩利被再度徵召入陸戰隊,他的任務是混入納美人族群,「從內部了解納美人,贏得他們的信任」。然而,最後與納美女土著涅提妮(佐伊·索爾達娜 飾)相戀的傑克卻背叛了他的使命,化身「阿凡達」的他率領納美人對入侵的地球軍發出了誓死捍衛家園的宣戰「這里是我們的潘多拉!」,影片中傑克將痛苦地掙扎於地球和納美族群之間,而他的選擇也將決定潘多拉星的命運……

看完這部電影後,作為一個平面黨,我也不得不說,這是第一次讓我覺得3D比2D更加出色和精彩……說實話,跟看《阿凡達》的預告片,我更喜歡帶3D眼鏡看這部電影,果然立體多了!

正如簡介一般,故事相當傳統,但正如R.E.所說的,環保~反戰~同時最重要的就是《AVATAR》是一次精彩異常的娛樂歷程!!我在看的時候,特別是勇敢堅強的納美族人和動物一起反戰的時候,我一直有抱以掌聲,並且鼓掌了無數次,盡管都只是輕輕的,但氣氛真的相當感染我…… 仿如一頓視覺盛宴,真的太美了!!

畫面和音樂都很大氣,節奏感特別強。厚重神秘的大森林,千奇百怪的植物和動物,其中我最喜歡就是愛娃的精靈,它們是那麼地友善,那麼地善良,以及它的根,那棵美麗的神聖的而又靈魂的大樹……這一切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還有看著納美族和人類共同抗擊邪惡勢力的時候,為了存亡而團結共戰。這也使我聯想起《亮劍》里的一句經典的台詞:「狹路相逢,勇者勝!」……在人類受傷的時候,拋開種族歧視,互相幫助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雖然這片中也有無奈的地方,就如故事主人公傑克一般,當他在潘多拉之星時,在另一邊的他卻做不了任何事情,而當他回到現實的另一邊時,阿凡達會自動休克。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虛擬與現實之中,當我們清醒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真實而殘酷的世界,限制、約束、不情願等等等等,被逼無奈的我們每天都在從事著自己並不情願但又必須去完成的事情……當傑克駕御著魅影,在眾人面前降落,表明他就是百年難遇的「魅影騎士」時,「英雄強者!永遠是亂世中的主角」,我們需要強者……在面對巨大無比的太空艦艇,手拿木箭和短刀,損失慘重時,弱肉強食給了我們警示,但堅強團結總能戰勝一切……所以我們不需要想太多,因為世界本就如此……

個人強烈推薦這部影片(事先聲明,我們國產影片也有很多值得推薦的說),不禁是因為它具有強烈的視覺和音樂震撼,而是這其中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比如人類為什麼要戰爭,為什麼要破壞,綠色環保不是更好嗎?人類發展到今時今日,科技的發達,信息的更替,也許我們不可能像片中一樣回歸原始,但我們可以盡力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對水源的污染……正如之前的2012毀滅片,這是告示,我們如果每個人都能更加熱愛這片土地,更加熱愛大自然,少些污染,多些環保,多些愛護身邊的環境的話,這將是地球的福氣,也是人類的福氣……貌似扯遠了,但環保我會一直做,並且有空就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偉大和美好~~

觀後感五:
最看不過的是,在地球能源即將枯竭的重要關頭,身為地球人的男豬腳,帶領外星人大量射殺地球人,把地球人趕出潘多拉星,最後更是留在潘多拉星做了外星人。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地球人本意並不想殺害納美人,地球人只想獲得賴以生存的能源,在這件事上無法達成妥協,所以才發生戰爭。
而男豬腳,身負同外星人進行搬遷談判進而和平解決的重任,卻沒有按時完成,光顧著和女豬腳戀愛享受去了,搬遷的事一點都沒說。
後來,戰爭開始了,由於男豬腳和外星人產生了感情,左右為難也可以理解。但是,男豬腳見了外星人的慘狀後(其實也不算多慘,虧男豬腳還當過兵,地球上的戰爭比這慘的多的去了),棄地球人的命運於不顧(沒有能源人類將滅亡,而電影的背景是地球能源即將枯竭,人類為了生存前往其他星球尋找能源),為所謂的「和平」而戰,組織大量納美人射殺地球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那時候,男豬腳在潘多拉星愛情名利雙收,既有一副完整矯健的身軀,又有美女相伴,更有納美人的支持和崇拜,真是完美到不能再完美。
最後男豬腳把地球人趕回老家,自己留在了潘多拉星,由上分析,動機實在令人懷疑。
先祭奠那些為人類的生存尋找能源但不幸被男豬腳帶領外星人射殺的戰士。地球人為了生存,不會停止尋找能源,男豬腳的行為其實發出了一種信息,我們地球人只能去沒有外星人的星球或者外星人是壞蛋的星球尋找能源。真是很囧。
很多網友可能會說地球人破壞環境要自己為自己買單什麼的,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地球人是應該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但從這部電影的背景去看,沒有能源活都活不成了還買什麼單,生存要緊,先找到能源讓我們活下去再慢慢還環境債吧。有些網友還建議我們要設身處地去想,我們侵略外星,掠奪外星人的資源,哪一天他們也侵略我們怎麼辦,首先,生存比什麼都重要,先侵略外星掠奪資源讓我們活下去再考慮其他,其次,我們不侵略外星人就能保證他們就不會侵略我們?再次,雖然現在大家都很有博愛精神,這很好,但由於本人太入戲,已經設身處地到了電影中地球人的處境,地球人被一個變成外星人的地球人帶兵攻打,對外星人我實在是沒什麼博愛,打個比方,中國人被日本人打了,不管在中國領土被打還是在日本領土被打,我都不會同情日本人。中國勝利之後我對戰死的日本人可能還有點同情(事實上一點沒有),如果中國失敗了(地球人被納美人打敗了,還死了一大堆人,又被趕出來潘多拉星),我對日本人(納美人)可是一點同情也沒有。難道因為電影鏡頭是對准納美人,所以我們就應該支持納美人?可能有人說是因為納美人善良,難道地球上就沒有善良的人了?只不過導演沒拍而已。
雖然卡梅隆把潘多拉星上地球人的「頭頭」刻畫得很邪惡,說是為了在自己的報告上添上光輝的一筆,但追其本質,邪惡的「頭頭」是為了全地球人的利益啊!
如果我們面臨阿凡達中地球人的處境,自己的生存重要還是納美人的生存重要?(PS我們沒有能源就掛掉,納美人不過是搬個家而已)

觀後感六:
由《未來戰士續集》、《異形續集》到史上最賣座電影《泰坦尼克號》,金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每次都把最意想不到的東西呈現給觀眾,其新3D電影《阿凡達》也不例外。自小迷上科幻作品的詹姆斯,早在十四年前便寫好了《阿凡達》劇本,故事講述在未來,地球為爭取罕有的物質,進行阿凡達計劃,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取物質。男主角Jake(薩姆-沃辛頓飾)曾是海軍士兵,因半身不遂渴望能再次站起來,便參與計劃,用意識穿上其阿凡達到潘多拉這個星球再次獲得步行自由。期間,認識了擁有藍橫紋皮膚的星球族人Na『vi公主(佐伊-薩爾達娜飾),並因而在一場人類與族人的戰爭中陷入兩難。由於當年特技所限,詹姆斯只好將心愛劇本擱置一旁。

史無前例

近年3D電影雖然大行其道,但詹姆斯這次所拍的3D《阿》片,卻為3D技術帶來歷史性的突破。詹姆斯手持3D攝影機拍攝穿上動作感應緊身衣的主角的一舉一動時,現場已可在電腦上看到主角變身成藍皮膚的Na』vi在特技森林場景中演戲的畫面。這個實時觀看3D拍攝效果的技術是史無前例的,同時詹姆斯又在實景中拍攝,令觀眾難分真假。

雖然主角是藍色外星人,但所有演出均是演員的努力而不是只為角色配音。演員除了親身上陣打鬥外,片中他們經常與飛天野獸作伴,並騎著它們到四處飛,原來演員也要騎在類似野獸體形的物體上來演繹,所以他們必須學習「真騎野獸」,怎樣移動及平衡身體,並要掐算好時間配合同樣轉動的3D背景。演員穿上感官緊身衣,戴上吊著一個微型攝影機的頭套。

結局精彩

詹姆斯提到全片中最享受的是男女主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騎著野獸飛行的場面,但要數最精彩的則是結局的動作場面。他花兩年時間研究怎樣拍攝結局,2。7米高的Na『vi人利用箭與人類的吉普車及直升機對決會是怎樣,詹姆斯說:「類似《未來戰士續集》最後二十分鍾那樣一氣呵成,包含空中、陸地、裝甲部隊及步兵等等上陣,絕對是所有戰爭的始祖,是我平生做過最大的東西,這部片也代表了我的畢生成就」。

創造語言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片中的潘多拉星球也花盡心思,設計潘多拉的生態環境及星球上的文化,甚至找來語言學家創造一種全新的Na』vi語言,將其想像的星球呈現在銀幕上。他又根據地球上的生物,創造了各種在潘多拉生存的野獸,每種野獸至少由上百張設計圖產生出來,並要花一年半時間完成設計。他又用電線製成野獸模型,用人手移動模型,拍下野獸在空中飛翔的場面。「潘多拉」可說是詹姆斯嘔心瀝血的作品。

觀後感七:

《阿凡達》另類觀後感
剛剛看完3D大片《阿凡達》,場面確實宏大、製作精良!耗資5億美元的製作投入所言非虛!商業片做到這份上相當難能可貴了!

不過據說本片劇情方面飽受爭議,有藝術細胞的人評說劇情是硬傷,老套,沒啥藝術含量,是俗片。偶是俗人,看不懂啥藝術,只是覺得有些劇情有點意思值得玩味,咱們就俗人看俗片了,說說一些另類觀後感:

1、潘多拉星球的原住民納美人身材真的很棒。納美人身材修長:腿長,細腰,翹臀,無啤酒肚。納美人中的女性身材纖細、皮膚細膩(清一色的潤滑藍皮膚)、骨感十足、絕對是天生的超模。反觀片中人類女性:水桶腰、粗胳膊、皮膚粗糙干澀。難怪我們的男主角會被色誘,繼而背叛人類。反觀納美人男性,雖然身材也修長,但是欠缺男性陽剛之美。人類男主角傑克的阿凡達,因沾了人類DNA的原因,是片中所有納美人男性身材最魁梧的。傑克的阿凡達可不是空架子,在與納美人首領繼承人威泰的單挑中,三下五除二就搞定威泰。難怪納美人美女奈蒂麗會愛上他。猛帥哥遇超模美女,如乾柴碰烈火,不燃燒真對不起觀眾啊!看來,奈蒂麗背叛威泰愛上傑克,傑克背叛人類愛上奈蒂麗是有充分客觀原因的。一切應了那句古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繼續猥瑣滴聯想,邪惡上校犯得著武力解決問題嗎?以他的魁梧威猛身材復制出的阿凡達,不知道有多英武偉岸,色誘納美人女精神領袖的可能性有十之八九。到時候一切問題豈不迎刃而解?到時候人類和納美人犯得著兵戎相見?

2、阿凡達馴服飛龍坐騎的過程堪稱「強×」(罪過罪過)!我不知道導演對於納美人馴服飛龍坐騎的過程設計,靈感取材於哪裡?是西部牛仔馴服野馬?還是××××?從場面上看,一開始飛龍不願意被馴服,居然反抗,阿凡達霸王硬上。。。飛龍還反抗。。。阿凡達繼續硬上。。。看到這里,場面著實也符合西部牛仔馴服野馬的過程。但猥瑣的事情在這之後就不一樣了,旁邊的納美人看阿凡達如何也馴服不了飛龍,著急得不停催阿凡達——「接上!接上!」,我不知道負責原聲翻譯的相關工作人員是否是故意隱去或者篡改了納美人的原意——「插上!插上!」。只見阿凡達將寶物塞進飛龍的寶物上,兩者實現了對接,飛龍在一陣掙扎之後與阿凡達水乳交融!旁邊的納美人得意說道:飛龍第一次給你了,從此就是你的「人」了(原話記得不太清楚了,差不多就這意思)。
繼續猥瑣滴聯想,邪惡上校犯得著武力解決問題嗎?以他的魁梧威猛身材復制出的阿凡達,不知道有多英武偉岸,色誘納美人女精神領袖的可能性有十之八九。到時候一切問題豈不迎刃而解?到時候人類和納美人犯得著兵戎相見?

2、阿凡達馴服飛龍坐騎的過程堪稱「強×」(罪過罪過)!我不知道導演對於納美人馴服飛龍坐騎的過程設計,靈感取材於哪裡?是西部牛仔馴服野馬?還是××××?從場面上看,一開始飛龍不願意被馴服,居然反抗,阿凡達霸王硬上。。。飛龍還反抗。。。阿凡達繼續硬上。。。看到這里,場面著實也符合西部牛仔馴服野馬的過程。但猥瑣的事情在這之後就不一樣了,旁邊的納美人看阿凡達如何也馴服不了飛龍,著急得不停催阿凡達——「接上!接上!」,我不知道負責原聲翻譯的相關工作人員是否是故意隱去或者篡改了納美人的原意——「插上!插上!」。只見阿凡達將寶物塞進飛龍的寶物上,兩者實現了對接,飛龍在一陣掙扎之後與阿凡達水乳交融!旁邊的納美人得意說道:飛龍第一次給你了,從此就是你的「人」了(原話記得不太清楚了,差不多就這意思)。
有介於此過程過於猥瑣,估計導演不堪將此過程復制給鬼魅飛龍。所以阿凡達馴服鬼魅飛龍而成為鬼魅騎士的一幕被隱去。。。這無形中造就本片一大硬傷。不過換位思考,鬼魅飛龍難道是這么容易被強×的?我猥瑣的聯想:是否要成為鬼魅騎士,不是納美人強×鬼魅飛龍,而是要反過來被鬼魅飛龍菊爆,直到把鬼魅飛龍服侍爽了才作罷?歷史上只有五位納美人成為鬼魅騎士所言非虛,那是需要付出男人的尊嚴與無限的勇氣滴。。。(我太猥瑣了,此部分純屬猥瑣聯想與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3、靈魂樹的聖母就是一位明哲保身的主。按片中所言,潘多拉星靈魂樹的聖母是潘多拉星萬物的主宰,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

一開始人類到潘多拉星亂砍亂伐挖礦藏,聖母沉默中;接著人類過分了,把納美人生命之樹炸了,連帶著造成無辜的納美平民傷亡,聖母繼續沉默中;再接著納美人不堪忍受人類的侵略,龍族、馬族奮起抵抗,卻遭人類殘酷鎮壓、傷亡無數,聖母繼續淡定的沉默;終於不識相的人類邪惡上校要炸靈魂之樹了,丫這還得了,屎尿都撒在聖母頭上了!聖母終於坐不住了,出手了,什麼潘多拉星上的禽獸畜生一律出動,毫無防備的人類焉能不敗?這里最無辜的當屬人類士兵和納美人武士—— 人類士兵:早知道聖母要出手就提前說一聲嘛,我們就不炸靈魂之樹了!聖母你懂不懂啥叫外交啊,跳過譴責和警告的程序,直接動武,丫太不專業了!
納美人武士:早知道聖母你要出手,我們之前啥都別幹了,緊密團結和圍繞在你靈魂之樹周圍。聖母你不出手,我們要死一起死;你出手,我們要活一起活。犯得著我們之前為了你浴血奮戰死傷無數嗎?

觀後感八:

下面按先揚後抑再揚三步走,簡單評析《阿凡達》。這無疑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如果不在電影院看等於沒看」的電影,難怪項目策劃了很久,直到幾年前才啟動。理由很簡單:如果CG技術不進化到眼下這個階段,要表現「潘多拉星」的動植物是根本不可能的。從製作的角度講是這樣,商業層面也如此,多虧《指環王》三部曲、《哈利·波特》六行詩(今年底、明年夏還有兩部)的施肥澆水,為全世界的影迷們准備好了適合《阿凡達》生根發芽的土壤——今天,觀眾已經能見怪不怪地欣賞充斥著虛構幻想角色的正劇了。
整部電影最讓我驚訝的並非CG技術和立體效果,而是(對人類來說)色彩構成不自然的潘多拉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可以感同身受的現實世界。拿下這一關,恰恰是詹姆斯·卡梅隆無愧為奧斯卡金像導演的證明,因為沒有縝密的計算和高明的執導,絕對攻不破。巨鼻、貓耳、長首、窄腰的藍盈盈的納威姑娘,看過一小時後竟給人「可愛」的感覺——豈止是可愛,再過半小時,甚至能從她身上捕捉到女性的嫵媚和妖冶,恰在此時男主角跟女原住民終於……這絕對是經過對觀影者生理接受程度的反復考察與計算之後的安排,此時,傻乎乎的觀眾從官能感受到思想感情,完全被老卡操控。 為滲透到意識領域帶領大家行進,老卡准備了無數跌宕起伏的豪華戲碼。男看場面、女看浪漫的「泰坦尼克法則」依然故我,無視性別地通吃,堪稱他作為商業巨匠的標簽。結尾處,當老卡全心全意全神貫注、任難以抑制的熱情泄洪時,甚至看得我很不好意思,如此過剩的羅曼蒂克,正是老卡的招牌!你可以說這是弱點,但也是他誘人動人之所在。

也就是說,老卡先故意在審美上製造歧視與偏見,一小時過去,被代入的觀眾在他的執導下摒棄了原先的「門戶觀念」,待到片尾大戰,情感已然轉移至納威人的陣營。再結合掠奪能源、推行文化同化政策的情節,《阿凡達》的反省意識都顯而易見。
作為美帝的文化代言人,曾經炮製了《真實的謊言》的老卡,在伊拉克問題漸漸把美國拖入一個深不見底的泥潭的當下,拍出如此自省的電影,是一件不僅令人慶幸、而且要起立鼓掌的事,12年的小樓成一統,讓浮出海面的老卡在許多問題上換位思考。在此基礎上,更有禁錮在灰暗的機器世界的殘疾主人公,以化身狀態重獲自由並與萬物以心傳心溝通的自然主義思索,一部盛傳耗資5億美元的商業巨制,具備這種程度的人文關懷,應該說已經達標了。
我的想法大抵如此,但《阿凡達》的快感只可體驗、不可言傳,各位朋友一看便知。

❽ 影評範文點評的目錄

總序/1前言/1
緒論影評寫作概述/1
概念/1
特徵/2
基礎/2
基本要求/3
應試技巧/4
幾點說明/6
第1篇 文藝片影評範文點評/8
春天裡尋夢的歌聲
——評《立春》中的王彩鈴形象/8
在傳統的含蓄美和形象美之間
——評《小城之春》的長鏡頭/10
語義混亂的浪漫狂想
——評電影《太陽照常升起》/13
魅惑之音與倫理悲劇
——淺談牛余和電影《黑白往事》與小說原著的人性深度/20
淺談馮氏電影的幾點特色
——兼論馮氏賀歲片風行內地的社會性心理因素/25
欲說還休的愛情之旅
——析散文電影《暖》/31
山路彎彎情長長
——筒析《十七》的美/34
百花深處的文明
——評電影《百花深處》的主題/37
清新脫俗雪蓮盛放
——評電影《岡拉梅朵》/39
青春:不可言說的灼灼年華
——評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42
都市:精神的漂移和傳統文明的失落
——評電影《綠茶》/44
手法精湛韻味無窮
——評《紅高梁》畫外音的藝術特色/46
哀婉凄涼悲愴
——評《撞車》中聲音元素的運用/49
賈樟柯《三峽好人》獨特的影像內涵/51
四場「夢」一段旅程
——對影片《野草莓》夢境的文本解讀/54
第2篇 社會生活片影評範文點評/60
韓國式的道德激情狂想
——評韓國電影《老男孩》/60
美國精神的寓言
——評電影《阿甘正傳》/66
這場望穿秋水的愛情
——評《雲水謠》的主題/71
愛情與理想的守候承諾與責任的交織
——評《雲水謠》之陳秋水/73
痛苦掙扎的一粒沙
——筒評《看車人的七月》中杜紅軍的人物塑造/75
在陣痛中成長
——評《茉莉花開》/78
餘震的心跳聲
——評影片《唐山大地震》/81
第3篇 家庭倫理片影評範文點評/84
遙遠的回響
——《天上草原》的文化解讀/84
黑白影像下的溫情守望
——評電影《不能沒有你》/89
肥皂泡.魔鬼
——評電影《菊豆》中楊天白的人物形象/91
生命的底色
——評電影《不能沒有你》的黑白色調/95
第4篇 社會問題片影評範文點評/98
被陽光遺忘的角落
——評影片《盲井》/98
在罪惡中反思挽救自己
——解讀《盲井》中的人物形象/102
那駛向靈魂的火車
——評影片《天下無賊》導演的創作風格/104
第5篇 戰爭片影評範文點評/107
集結號:在家國和個體間吹響
——評電影《集結號》/107
自然美質朴美色澤美
——評《沂蒙六姐妹》之張月芬/109
戰爭中迷失的靈魂
——評《折彈部隊》中的人物形象/112
第6篇 驚險勵作片影評範文點評/115
《漢江怪物》:遊走在國族形象和家庭倫理中的驚悚影像/115
在冷酷與感傷中探尋生與死
——解析日本影片《座頭市》/121
命懸一線
——評《保持通話》的細節和導演風格/125
多元視角傳統模式
——《英雄》《天地英雄》敘事策略的比較/127
第7篇 史詩片影評範文點評/130
心靈救贖的人性光輝
——《辛德勒名單》賞析/130
戲劇人生從一而終
——評《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形象/134
真作假時假亦真
——筒析《霸王別姬》中三組人物關系/136
一個偉大的政黨一部復興的史詩
——評電影《建國大業》/139
第8篇 傳紀片影評範文點評
附錄
後記

❾ 求好的電影影評 高分贈送

《畢業生》本片儼然已成為60年代後期的電影代表作。即使今天來看,本片題材仍然相當辛辣及有趣!本片為達斯汀霍夫曼第一部擔任男主角的電影,一鳴驚人!全片的歌曲則是由當紅團體 "Simon and Garfunkel" 所譜寫及演唱,和電影情節相輔相成。Buck Henry(客串了飯店櫃台人員)和 Calder Willingham 改編自 Charles Webb 的小說。導演則因在當年新銳的拍攝手法而獲得了一座奧斯卡獎。當時尚未成名的奧斯卡影帝李察德萊佛斯擔綱了一個小角色,就是問房東要不要報警的那個房客。
《低俗小說》影片的環形結構可謂精巧,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種結構的改變乍一看上去總是脫俗的吸引著大家的眼球,《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和《記憶碎片》(Memento)等影片的成功都是來自都敘事結構的把玩。對於敘事電影來說,好的故事和好的講故事的方法一樣重要。今年來《木蘭花》、《通天塔》、《撞車》等影片無不是在敘事手法與影片結構上大做文章,而結構本身也是上述影片最重要的突出屬性。當然,花巧的結構只有緊緊圍繞著為影片內容服務這一個中心才不至於成為空洞的花架,而不幸的是為了花巧而花巧的影片也不在少數。而對於《低俗小說》這部影片來說,其無序的結構相較之其情節來說,更像是一種必要——也就是說影片這樣的情節安排如果換作其他,比如順序結構去講述,一定會讓影片本身顯得臃腫不堪而失去戲劇效果。當然,這樣的結構本身也只是一個容器,造就本片經典地位的主角卻還是對話台詞、黑色幽默類型元素及普通類型片角色所發生的奇特事件的故事安排。
台詞是成就本片的第一功臣。片中的人物對話及個人獨白占據了大量的時間,這些台詞在塑造了一個個鮮活人物的同時也是影片的劇情發展的主要助推力。片中即使是看似最漫不經心的對白也有其特定的含義,它們或是為後來情節作了鋪墊,或是有著某種隱喻。
當拳擊手沒有如約輸掉比賽,而是痛快將對手斃命於拳壇後回到家中,女友正在焦急的等待,看到拳擊手回來,女友說「我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我好想要有一個大大的圓肚子。」拳擊手依偎過去,「你會有的。」「如果我有圓肚子」女友接著說,「我就會穿一個小兩號的T恤來顯示我的肚子。」一段情節後,女友接著評論「很不幸,我們認為好看的並不是同一個東西。」……
上面這一段對話就體現了本片台詞設置之精巧,如果按照一般類型片的套路,拳擊手回到家後應該告訴女友自己都幹了什麼,怎麼乾的,把這些觀眾們都已經知道的情節再復述一遍,然後討論下一步的計劃。而塔倫蒂諾則在這里安排這樣一段對話,巧妙的點出了兩人的關系,直接描寫了拳擊手女友並進一步刻畫了拳擊手的內心世界。如此的對白設置,即不落俗套又貫串了影片始終所秉承的類型角色+非類型事件的整體風格。在片中所有出場的角色都是犯罪電影中所常見的,包括黑幫人物,強悍的拳擊手等等,但是他們所經歷的事件卻又不同於一般類型片的設置。各種黑色幽默的橋段和本片精巧的台詞一道讓《低俗小說》成為了一部從不講笑話卻又讓觀眾時常哈哈大笑的影片。
比如,在片中老大女友磕葯過多,文森特在毒販家中將針頭扎進她心臟注射腎上腺素那一幕。這本來是影片中比較令人反胃的鏡頭設置,而在弗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中表明,觀眾大多數都是笑著觀看這一段的。這當然是塔倫蒂諾的精心安排所致。在這段之前,文森特預見了毒販的老婆——一個渾身穿刺的女人,並與她就穿刺有過對話。而在之後扎針時,鏡頭也並沒有直接的描寫針入胸口的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觀眾的緊張感,並且隨後老大女友觸電般跳起也足夠滑稽,聯想到之前的毒販老婆的穿刺,我們會覺得她也只不過是在胸口穿刺了一個針頭。
這樣的獨特的黑色幽默在片中也俯拾皆是,如拳擊手用上武士刀、黑幫老大被搖滾店主玩弄、文森特走火轟暴小斯等等。而這些看上去血腥的場景被巧妙的包裝之後都變得更容易為人們接受甚至都頗具喜劇效果。
影片從一開始似乎就故意要成為人們巷議的話題,從神秘的手提箱到朱爾斯每每對聖經的引用,似乎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卻又秘而不宣。在影片上映後至少一年內,它也確實成為了大眾對於電影討論的中心。在拿下嘎納金棕櫚後,影片證明了它自身的經典,也將塔倫蒂諾寫進了一代大師的名單。
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影評
9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DanceswiththeWolves
1990年,好萊塢影圈中名氣不大的凱文?科斯特納以執著的信念,費一年半時間,自製自導自演了一部名叫《與狼共舞》的西部片。此片格調清新、情節嚴肅,筆法理性。同時還揭示了美國政府軍豪奪印第安人領土、圍殺印第安人的不光彩的歷史。影片上映後,立即受到評論界的推崇和觀眾的青睞,被譽為是"一部不落俗套的史詩般的西部片"。
1991年1月,《與狼共舞》壓倒了呼聲很高的《教父第三集》和《四海好夥伴》,入選素有奧斯卡獎"晴雨表"之稱的好萊塢金球獎最佳影片。2月份,在第41屆柏林電影節上,集制、導、演於一身的科斯特納榮膺最佳個人成就獎。同月,該片榮獲第63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等12項提名。在過去5年裡,獲過12項奧斯卡獎提名的其他影片只有1981年的《赤色分子》。最後揭曉,《與狼共舞》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7頂大獎。
《與狼共舞》是自奧斯卡獎頒獎以來第一部獲獎的西部片。該片導演凱文.斯科特納曾主演過《鐵面無私》和《軍官與間諜》等影片,但建樹平平。《與狼共舞》是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沒有序幕,也沒有對人物和情節的辯解,以直接了當的方式,凱文.科斯特納開始了他出色而激動人心的《與狼共舞》。
現代印第安人的生活習俗與其他美國人已經沒有多少差別,《與狼共舞》則使觀眾有機會飽覽裹獸皮插翎毛的西部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活習俗。印第安人的部族決策會議、歡慶勝利的篝火舞會、狩獵放牧的遷徙生活、生食牛肝的原始習性以及夫妻恩愛不避外人等鏡頭,對觀眾的求知慾無疑有著很大的刺激作用。甚至連印第安人的名字,也是一種很獨持的文化現象。蘇克斯部族人沒有姓,他們的名字是根據自然界的動物或人的某個動作而隨意取的,如族長叫"十頭熊",首領叫"踢鳥",那個白人女子叫"握拳而立",鄧巴則被呼為"與狼共舞",緣由是印第安人看見鄧巴與一頭同他親近的野狼滾在一起。此外,該片的三分之一對白使用印第安語言(配以英文字幕),但觀眾並不感到厭煩,反而覺得新鮮有趣。所有這些,說明導演既注意尊重和宣揚印第安人的傳統文化,又竭盡可能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理。
《與狼共舞[1]》本來片長4小時,後應發行公司的要求剪成3小時。出乎意料的是,許多觀眾反映說3小時還不過癮,他們還想知道主人公的結局。現在的結尾是,由於政府軍要來趕殺已經叛逆的鄧巴和他所在的蘇克斯部族,鄧巴只好與妻子一起遠走他鄉。最後一行字幕說明,18年後,蘇克斯部族被迫與政府軍簽約割讓他們祖祖輩輩所棲居的全部疆域。發行此片的奧利安(Orion)影片公司宣布,他們在發行錄象帶時將恢復到4小時的長度。
這個影片有很多都在反應「人性」的東西,從鄧巴與印地安人的接觸來看,從一個不值得信任,反感,到讓大家都很捨不得就是一個人性的寫照嗎?然而,看看白人這邊似乎缺少了這份信任,他們更多的猜疑,陷害;從鄧巴與狼在一起的那短時間,和最後狼在遠處看著鄧巴送往另一個基地,到白人沒有人性的開槍射擊他,不管白人怎麼射擊它都不跑,看著鄧巴這也反映了那些所謂的高級動物,正在做一些低劣的行徑讓人唾棄!《與狼共舞》完全是現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
我們可以站在一個角度窺視這個社會:我們一直在說創造一個和諧社會,但我們真正做了些什麼?那些不和諧的因素太多太多,人如果只是一為的唱高調,那麼他永遠都不會有和諧環境。勝者為王,人定勝天,都是什麼狗屁理論,那是原始社會!看看現在的社會缺失了信任,理解,交流,公平,等等等等!我們能找回那些人類應該有的,最基本的人性化東西!I like the film very much!!

❿ 傲慢與偏見電影影評論文

清新的畫面
優雅的音樂
傳統的故事敘述
全新的視覺表現
美麗的田園風光
美麗的愛情故事

看著看著就被這一切吸引,最後完全投入到劇情之中!<傲慢與偏見>真是一部製作很精緻的電影,而且可以感覺到是女性視角的電影!

不象現在很多翻拍的影視作品,演員總帶著現代人的氣質或者都市人的浮躁,看著很別扭。而<傲慢與偏見>卻不同,女演員都脫去了現代的特質,從她們的表演上看完全把我們帶到了那個年代的人的狀態!女主角把主人公的情感表現的很有分寸,很有激情!絲絲入扣,逐步深入,歡笑、悲傷、厭惡、驚喜、憤怒。。。。。,一切都恰倒好處!這樣的文藝片考驗的就是演員的表演功力。

除了演員有點「地包天」外,沒別的毛病。她那清純的笑臉,使她那麼脫俗,在眾多俗人中那麼「獨樹一幟」,看來導演很有眼力。在姐妹們都在議論男人的財富、地位、外表的時候,只有她在追求著一中自然的情感!「愛情真是永恆的話題」,故事是發生在過去,那時的背景我們好象很陌生!但,他們對愛情的表白,其實,與現在沒有多少不同!即使現在,有多少人可以外了真正的情感去愛一個人,而不去考慮他的外表、財富和勢力呢?

電影的節奏有張有弛,逐步展開情節和沖突,耐人尋味!在現在快節奏的時代略顯得緩慢,但,配合著優美的畫面,那是歐洲典型的田園風光,在優美的音樂映襯下,使得電影表現的很精緻,配上家庭影院的效果,真是享受啊!這樣的電影,靜下心來看,真的很舒服。

好久好久沒有正式地看一場電影了,也好久沒有回味過這些經典的作品了。《傲慢與偏見》還是在高中的時候看的。今天我看了奧斯卡的頒獎禮,才想到要做一些內心一點的,別那麼淺表的事情。

我想不光是我自己,現在的社會中,我們身邊的人們,誰還能一點雜念都沒有地靜下心來慰問一下自己?慰問一下自己可能已經很疲勞的心靈?一點功利心都沒有地單純地因為喜歡做點事情?反正我真的越來越發現,在表面的平靜和歡樂下,我的心需要營養了,來自各方面的,一些高雅的、端莊的、一些愛,一些美好。

傲慢與偏見中的人們,離我們很遠很遠,我也不想絞盡腦汁把我的生活和內心活動與他們的聯系在一起。不過,他們確實是一種營養,滋潤了我。看這個小說,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久違了的平靜的歡樂,是發自內心安靜的笑,也許只從眼睛裡流露出一點溫馨罷了。但是,這樣的平靜,我很懷念嚮往,我也好久沒有這么享受過什麼東西了。那種感覺就像是我在這本書里或電影里游泳,自由、舒展,漂浮、飄逸……

受夠了速食的文化,厭倦了瞬間的刺激,那些恐怖片、驚悚片、犯罪片我真的喜歡嗎?看完了以後我累、但是高興嗎?我受刺激,瞬間覺得不無聊了,但是仍然還是有些空虛。這些好象有點像化肥,短期內可以促長莊稼,但是土壤始終是枯竭的,而且愈加枯竭。趕流行,隨大眾,都是一個後果。我想,在我的心變成沙漠之前,用一些時間來思考、認真地回饋我的內心、我的思想,不僅僅是用那些可笑的專業知識,那些所謂理性的自我約束。當然,無論在專業還是在自製這兩方面,我做的都不好,但是,我還是要規劃出一段時間來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用人性化的關愛,在我變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強迫症之前。

我承認,回顧過去,我不是什麼強者,尤其是在上大學之前,那時候的我知道什麼啊?就知道學習好了就行了,天天看比賽,看電視劇最開心。直到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學,我才知道,我什麼都不太會,除了哭是真正擅長。但是我一直不認為哭是任何丟臉的事情,哭又怎麼了?我一邊哭著,我還一邊堅持著呢!我什麼也沒有放棄啊!但是這樣逼自己成長的過程就是矯枉過正的一個過程,就是感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沒有共同進步似的,不均衡。總覺得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感性的東西。太浮躁,天天就跟一個鞦韆一樣不停盪,在半空中忽悠,總有時間想要回歸到平衡點,靜止不動。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寫到這里,我意識到了這篇日誌的名字叫做〈傲慢與偏見〉。如果老媽看見了我寫成這樣,她肯定要告訴我,你這片文章應該寫〈傲慢與偏見〉這個小說寫了什麼,對你有什麼觸動,如果寫成這樣,就要改一個名字,叫什麼兩個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什麼的。呵呵~我還是不打算改了,就叫這個名字,寫的東西呢,算是一些胡言亂語,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我的生活應該更豐富一些,成熟的人即使做再多的事情也不會把自己累著,因為他們懂得用兩個腳走路,並且同時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心肺功能。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