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紀念館觀後感
㈠ 「游四平戰役紀念館有感」這篇作文該怎麼寫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四平市英雄大街,與烈士紀念塔相對,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正門上方鑲嵌著「四平戰役紀念館」七個鎦金大字,為彭真同志親筆題寫。該館初建於1958年,時稱「四平市展覽館」。此後該館多次易名(1961年改稱「四平市博物館」,1963年稱「四平戰役紀念館籌備處」,1965年稱「四平市博物館」,1973年恢復「展覽館」名稱,1980年更名為「四平市博物館」),1987年最後定名為「四平戰役紀念館」該館現有工作人員36名,分設文物部、陳列部、保管部、群工部、辦公室等機構。紀念館內設有一個序廳、四個展廳和一個電影錄象廳。
館內所陳列的內容包括《四戰四平文物陳列》和《四平地區出土歷史文物陳列》兩個部分:《四戰四平文物陳列》是為紀念解放戰爭期間聞名中外的「四平戰役」而設。陳列內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展示了抗戰勝利後的國內形勢和中共中央關於爭取東北的戰略決策,突出了東北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部分,通過四戰四平的歷史進程,展示了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第三部分,展示了四平戰役在東北、乃至全國解放戰爭中的重大歷史意義。該館陳列展出的文物共計500餘件,均是解放戰爭期間、特別是在四平戰役中敵我雙方的武器裝備、電報文件、獎章錦旗,以及我方人民群眾支前所用的器具等。
《四平地區出土歷史文物陳列》主要陳列內容為四平及周邊地區出土的歷史文物。該陳列以考古分期和歷史編年為序,展出不同歷史階段的各類歷史文物共計780餘件。其中絕大多數為近年四平地區出土的文物精品,透過這些文物,可以窺見四平地區古代文明之一斑。
本館館藏文物極為豐富,多達七萬余件,其中歷史文物與考古發掘品居多,以遼金文物為大宗;其所收藏文物的另一特點是較完整地保存了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四平戰役期間的文物資料。
該館擁有一批素質較高的專業研究人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別是在歷史研究方面如遼金史、滿族葉赫部史和四平戰史及有關東北解放戰爭史的研究。陸續出版了《四平市文物志》、《四戰四平》、《四平英烈》、《血沃英雄城》、《松遼文物》、《東北古代民族史論著索引》等一批有影響的著作。此外,還編印了《四戰四平文物陳列簡介》、《四平地區館藏歷史文物陳列簡介》等一些書籍。
㈡ 彭真故居游記作文600字
參觀彭真故居心得體會 2014年4月14日,我隨全局同志一同來到了侯馬市垤上村彭真故居紀念館,回1902年10月12日,彭答真同志出生於垤上村西溝的兩孔窯洞中,窯洞坐西向東,洞內除了土坑、鍋灶和幾件簡陋的木製傢具外,別無它物。 彭真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彭真原名傅懋恭,1902年生於侯馬市垤上村,並在這里度過他的青少年時代。 1937年中共同蒲鐵路工作委員會成立,工作地點就在彭真家的窯洞里。彭真同志生前曾三次回到故居,並在這里向鄉親們發表了講話。 彭真故居是革命的象徵,現有院落一處,佔地約...
㈢ 四平戰役紀念館導游詞
四平戰役紀復念館是紅色之旅的聖地制,是青少年教育基地。位於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60號(郵政編碼為136000),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正門上方鑲嵌著「四平戰役紀念館」七個鎦金大字,為彭真同志親筆題寫。按使用功能共分為陳列區、藏品區、辦公區、綜合服務區和中央控制區等五大區域,其中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陳列區內設有序言廳、戰史廳、支前廳、英烈廳、半景畫館、影視廳、臨時展廳等8個主要展廳。
㈣ 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的概況
與已經建廠復110年的二七機車廠制相比,1987年2月7日才正式對外開放的二七紀念館要年輕許多。可是在許多老工人心中,二七紀念館里保存的是他們為之奮斗多年的「二七精神」。
位於豐台區長辛店火車站西花園南里甲15號的是一座革命歷史紀念館。1983年動工興建,1987年2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館舍是由四合院連接而成,佔地面積約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82平方米,館內共8個展室。「紀念館是彭真親筆題寫的館名。」王偉利介紹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工人俱樂部就是在這里建立的長辛店工人俱樂部,而這就是後來中國工會組織的發源。」 在館藏的數百件文物和歷史照片中,主要都是關於發生在1923年京漢鐵路「二七」斗爭的歷史與文物。包括「二七大罷工」時工人糾查隊員用過的斧子和大錘把、被捕工人在保定監獄戴過的手銬腳鐐、1923年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委會副委員史文彬用過的座鍾和修表工具等。
㈤ 彭真故居英語作文該怎麼寫
參觀彭真故居心得體會2014年4月14日,我隨全局同志一同來到了侯馬市垤上村彭真故居紀內念容館,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於垤上村西溝的兩孔窯洞中,窯洞坐西向東,洞內除了土坑、鍋灶和幾件簡陋的木製傢具外,別無它物。彭真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彭真原名傅懋恭,1902年生於侯馬市垤上村,並在這里度過他的青少年時代。1937年中共同蒲鐵路工作委員會成立,工作地點就在彭真家的窯洞里。彭真同志生前曾三次回到故居,並在這里向鄉親們發表了講話。彭真故居是革命的象徵,現有院落一處,佔地約
㈥ 《伊通滿族民俗館》觀後感作文
二龍湖風景區 二龍湖向來以碧水藍天,天上人間的形象令遊人難以忘懷。二龍湖是吉林省第一大水庫,水面跨二省三市五縣,這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其森林覆蓋率達96%,有城市氧吧之美稱。區內風光秀麗,環境幽雅,氣候宜人,現已成為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的勝地,是鑲嵌在松遼平原上的一顆璀燦明珠。湖邊的燕國古城遺址是漢民族最早開發東北的見證,湖底的赫爾蘇城遺址代表著清代東遼河畔的繁榮,他們的存在給二龍湖風景區更添神秘色彩。,呈民族文化特色,再現葉赫那拉歷史雄風。 兩代皇後的故鄉--葉赫 葉赫鎮,坐落在四平東南 35 公里處。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狹長地帶。它南北寬 12 . 5 公里,東西長 35 公里。全鎮三萬多口人,分布在十三個村,雖然我們生活的地方距葉赫只有百里之遙,可是對這個遐邇聞名的鎮子的面孔卻是陌生的。不過早就耳聞過這個鎮子景色優美、歷史悠久。誘人的轉山湖象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這塊土地上,有名的葉赫河象一條溫柔的白色飄帶深情地躺在這塊土地上,葉赫古城遺址猶如一幅歷史畫卷,記載著戰亂時期的風雲,壯麗的石龍山不但蘊藏著動人的故事還飄盪著古老的傳說。 四平戰役紀念館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四平市英雄大街,與烈士紀念塔相對,建築面積 2700 平方米 ,正門上方鑲嵌著 「 四平戰役紀念館 」 七個鎦金大字,為彭真同志親筆題寫。該館初建於 1958 年,時稱 「 四平市展覽館 」 。此後該館多次易名( 1961 年改稱 「 四平市博物館 」 , 1963 年稱 「 四平戰役紀念館籌備處 」 , 1965 年稱 「 四平市博物館 」 , 1973 年恢復 「 展覽館 」 名稱, 1980 年更名為 「 四平市博物館 」 ), 1987 年最後定名為 「 四平戰役紀念館 」 。2007年四平戰役紀念館遷到四平英雄廣場新址。 伊通滿族民俗館 伊通滿族民俗館始建於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所展示滿族傳世文物和民俗風情的博物館,迄今為止,館藏文物已達六百一十個種類,三千餘件展品。共接待各級各類參觀團體一千五百多個,社會各界參觀人士二十餘萬眾。慕名前來參觀的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的國際友人和港、澳、台同胞翹指嘉許,留言盛贊。一九九五年三月,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將本館作為學術基地。 葉赫風景名勝區 葉赫風景名勝區位於吉遼兩省結合部,吉林省梨樹縣東南部--葉赫滿族鎮內,是四平旅遊經濟開發區內的重點景區,是連接開發區內山門、二龍湖風景區旅遊線的紐帶。總面積 68 平方公里,集滿族歷史文化特色與自然山水風光於一體,風格獨特,是我國北方少有的旅遊勝地。自 2000 年起,每年 7 月,由四平市政府主辦,四平市旅遊局、葉赫鎮政府承辦,開展「葉赫滿族風情游」大型主題旅遊活動。屆時將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邀請國內外各界人士來平旅遊,活動歷時一個月時間。 山門二郎山莊風景區 山門二郎山莊風景區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山門鎮境內,建在海拔 293 米 號稱「長白第一山」上,它是楊二郎趕山神話故事的發源地,山高勢險,景色壯觀。建於 1992 年 5 月,佔地面積 15 萬平方米,總投資 510 萬元。現已開發 9 處景點,是吉林省重點旅遊風景區之一。 伊通大孤山旅遊區 大孤山坐落在伊通。這里山巒疊嶂,澗溪成網,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交相輝映,花草植被與珍禽異獸聲色和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孤山素以伊通「七星山」之首而享譽國內外。「浸出式」火山機制形成了大量形狀復雜,粗細各異的玄武岩柱狀節理,構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獨特火山風光。 四平解放烈士紀念塔 四平解放烈士紀念塔位於四平鐵西區英雄大街與新華大街交匯處廣場中央 , 西與四平戰役紀念館毗鄰 , 東距四平市火車站約 600 米 。為紀念四戰四平中英勇獻身的我軍將士 , 弘揚英烈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1949 年 1 月 , 中共遼北省政府提出修建紀念塔方案。同年 9 月 19 日 ,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軍區予以批准。 1950 年 5 月 7 日 ,由中共四平市委書記魏奇、市長周健破土奠基, 1953 年 6 月 30 日 竣工。 轉山湖水庫轉山湖水庫為人工水庫,建於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一年,水城面積5000畝,蓄水量3,700萬立方米,水面呈「S」型,纏繞葉赫那拉城所處的東山,形成龜駝城的美麗景緻。 轉山湖水庫截葉赫河成湖,湖岸四周青山環繞,湖山一色,美不勝收。湖面遊艇穿梭往來,水中魚翔淺底,岸邊釣者悠然自在。 轉山湖游樂園內塑有神鷹海冬青的雕塑,神態逼真,呼之欲出。
㈦ 本溪烈士陵園觀後感!!!一定要本溪的!!!快啊!!!急啊!!!
我們步行兩小時到了本溪烈士陵園,一到那,呵!陵園中央4米高黑色大理石基座之上矗立一座高5米用漢白玉雕塑的無名烈士塑像。真威武!白色大理石貼面高11米、兩層1200平方米的烈士紀念館位於陵園的後半部,徐向前元帥在1987年9月題寫的館名「烈士紀念館」5個楷書大字用青銅鐫刻,鑲嵌在紀念館正門上方墨玉橫額上。館內,水抹石地面,寬敞明亮,一樓大廳正面牆壁用紅色絲絨裝飾,壁前是一座高2.5米的大理石紀念碑,碑上鐫刻著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在1987年9月為陵園的題字:「英烈光輝照本溪」。大廳左側牆壁的墨玉上鐫刻著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呂正操在1987 年12月題寫的「民族精英浩氣長存」和中顧委委員程世才在1988年3月題寫的「革命英烈浩氣長存」。右側牆壁的墨玉上鐫刻著解放戰爭時期本溪的領導王?在1988年10月為陵園題寫的「烈士光輝永照山城」和汪之力在1988年10月為陵園的題詞:「讓為各歷史時代無數英雄的鮮血所澆灌的本溪壯麗河山永開解放革命與前進之花」。
一樓右側是放映廳。後廳是英烈室,牆壁上用墨玉雕刻介紹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斗中犧牲的1401位本溪英烈的生平。 紀念館二樓有正廳和三個展廳,正廳的三面牆壁上懸掛著三幅題為「摩天嶺大捷」、「老禿頂子密營」、「平頂山戰斗」的巨幅繪畫。三個展廳分三部分介紹了在不同時期本溪著名英烈的生平業績。第一部分以「武裝抗日、保衛家鄉」為題,介紹了東北民眾自衛軍總司令鄧鐵梅、遼寧民眾自衛軍總司令唐聚五及苗可秀、黃拱宸等烈士的業績。第二展廳以「渾太兩岸的抗日烽火」為題,介紹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宋鐵岩、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韓浩、一師參謀長李敏煥及韓震、李向山、解麟閣、劉福林、管毅、高曦等烈士的業績。第三部分以「解放戰爭中的本溪」為題,介紹了本溪縣委委員、清河城區委書記翟嘯、草河掌區委書記馬驥、區長白東海及鍾本才、馬忠駿、陳大光、李明、李惠春等烈士的業績。本溪市人民政府為陵園撰寫了碑文。
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報效祖國!!!!!!!!!!!!!
㈧ 參觀太原彭真紀念館心得體會2000字
2000字20分?你慢慢等吧
㈨ 參觀聶榮臻紀念館所受到的啟發有哪些
聶榮臻(1899-1992),字福駢,四川江津(現重慶市江津區)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我國人民解放和日後國防軍事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終年93歲。
在此列舉幾個聶帥的幾個小故事,
1.抗日戰爭初期,聶榮臻深入日本侵略軍後方創建根據地,更顯示出獨擋一面的統帥之才。1937年秋平型關大捷後,115師主力轉往晉西南。聶榮臻遵照八路軍總部的指示,帶一部分兵力與主力分手,從五台山區向周圍廣闊的地域發展,創建了敵後第一塊最大的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當時,中共中央對此給予高度贊揚,稱這些經驗將成為全黨全國在抗戰中最有價值的指南。1938年3月,毛澤東曾對准備前往晉察冀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風趣地說:「中國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說,叫做《水滸傳》,裡面寫了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晉察冀。五台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
2.新中國成立之初,聶榮臻任代總參謀長,為抗美援朝事務日夜繁忙,一次竟累昏倒地,被迫休養。1956年10月,當時的總書記鄧小平來到聶榮臻家中,徵求意見說:「中央設想了三個方案,一是中央已決定調陳毅專搞外交,他分管的科學技術工作由你來抓;二是接替彭真任北京市市長,因為你以前當過北京市市長,現在算是官復原職;三是繼續主管軍工生產和裝備工作。三個方案由你選擇。」聶榮臻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對科學技術工作我倒很有興趣。」 經報中央批准,聶榮臻上任後首先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學規劃。1959年7月,中央決定用八年的時間製造出原子彈,接著又提出國防工業應以抓尖端為主,「兩彈為主,導彈第一」。毛澤東當時戲稱,造原子彈是造一個「大炮仗」。在蘇聯撤走專家,國內又遇經濟上的天災人禍時,原子彈研製工作是「上馬」還是「下馬」也出現了爭執。聶榮臻堅決主張「兩彈」也繼續搞下去。他操勞過度住院,陳毅來看望他時說:「我這個外交部長,現在腰桿子還不硬,你們把導彈、原子彈搞出來了,我的腰桿子就硬了。」 1940年,八路軍發動了有105個團參戰的大規模對日作戰,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百團大戰。當晉察冀軍區正向井陘礦區進攻時,救起了兩位日本小姑娘,她們的父母是井陘礦站的工作人員,日軍投炸彈時把她們的父母炸死了,這會兒兩姐妹正在哭呢。戰士們立刻把兩姐妹抱起來,放到兩只大籮筐里,抬回了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哦?我們這里來了兩個日本朋友啊?我來看看。」聶司令笑著走出來,望著那兩位日本小姑娘無助的眼神,他的心被深深震動了。他從工作人員手中拿過一隻梨子,親手削好遞到那位稍微大點的姑娘手中,溫和地說:「這梨子洗干凈了,吃吧。」看著眼前這位高大威武的叔叔那麼和藹,那名叫美穗子的姑娘「放心」地接過梨子吃了起來,聶司令笑了。這時,前線攝影記者沙飛拿著照相機拍下了聶司令給美穗子梨子的瞬間,聶司令說:「要照就照張正面的,來。」說著把美穗子抱出籮筐,拉著她的小手,面對著鏡頭留下了珍貴的瞬間,一會兒,秘書問他:「怎麼安置她們啊?」聶榮臻司令想了想:「送回日本。」他轉身走進「辦公室」,在桌前坐了下來,拿出一張便箋,寫了幾筆: 「日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於茲四年矣。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 「此次八路軍進擊正太線,收復東王舍,帶來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於炮火中,其父於礦井著火時受重傷,經我救治無效,亦不幸殞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僅五六齡,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後,茲特著人送還,請轉交其親屬撫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後已。 「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不圖日閥專政,逞其凶毒,內則橫征暴斂,外則製造戰爭。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難,背井離鄉,觸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對於中國和平居民,則更肆行燒殺淫掠,慘無人道,死傷流亡,痛劇創深。此實中日兩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閥之萬惡罪行也。 「但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為仇敵,所以堅持抗戰,誓死抗日者,迫於日閥侵略而自衛耳。而侵略中國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願,亦不過為日閥脅從耳。為今之計,中日兩國之士兵及人民應攜起手來,立即反對與消滅此種罪惡戰爭,打倒日本軍閥、財閥,以爭取兩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與幸福。否則中國人民固將更增艱苦,而君輩前途將亦不堪設想矣。 「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斗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寫好後他把信裝進信封,放到籮筐里,不久,前方的負責同志把美穗子姐妹安全送達日本。這件事似乎已經結束了。 1980年春,日本著名的《讀賣新聞》頭版頭條刊登了大標題《美穗子姐妹,中國元帥聶榮臻想念你們》立刻吸引了日本人民的目光,當然也吸引了已經結婚的美穗子姐妹的注意,她們決定:到中國去,面謝救命恩人!7月的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人民大會堂大廳里聚滿了各大媒體的記者,他們是來采訪一次特別的會晤。美穗子全家早早地站在大廳中央等著救命恩人的到來。不一會兒,正門打開,已是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聶榮臻元帥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美穗子面前,美穗子似乎沒有找到合適的語言表達對元帥的感激,「撲通」一下子跪倒在元帥面前,聶元帥連忙扶起她,此時她已經淚流滿面,她捧出一幅字畫,上面寫的是中日友好萬古長青,在聶榮臻的幫助下展開在他面前,聶元帥高興地點點頭,連說:「好啊……」此情此景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 元帥戰火救孤,已成歷史佳話。 1980年,正是中日兩國關系在各個領域都開始升溫的階段。將軍救孤女,這樣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話,是任何一個新聞媒體都不會放過的。毫無例外,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也拍攝了記錄美穗子訪華的電影《美穗子探親》。 在12冊蘇教版的語文書上名為《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