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屬外殼觀後感
㈠ 金屬國的小王子讀後感
金屬國的小王子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金屬國的小王子》的書,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的時候我就感覺到它是一本有意思的書,這個假期我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這本書主要講了十一歲的菲利普很喜歡去姨媽家,在那裡他可以遠離忙碌的爸爸和嘮叨的媽媽,還可以盡情地使用電腦。姨媽是一位作家,她一步步地引導菲利普從表達身邊發生的事,到說出天馬行空的想像,再到寫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並通過這種方式使家人彼此了解,珍視親情。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仍然久久不能釋懷,書中「忙碌的爸爸」、「暴躁的媽媽」、「孤獨又不被理解的孩子帶給了我一下思索,我想親情,就像一滴春日裡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里,鮮活懷舊者那風乾的記憶;親情就像一片夏日裡的綠蔭,總能在炎炎烈日中,撐起迷茫者的藍天;親情,就像一縷秋日裡的陽光,總能在蕭瑟的風雨中,溫暖失落者的心田;親情就像一場冬日裡的白雪,總能在污濁的旅途中,洗盡跋涉者的征塵。它就是這樣,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更沒有虛偽,僅僅是相通的血脈間彼此默默地相互關懷。親情是一股涓涓的細流,給心田帶來甜甜的滋潤;親情是一縷縷的陽光,讓冰凍的心靈無聲溶化;親情是一個靜靜的港灣,讓遠航的疲憊煙消雲散。
還是要心懷美好吧!在「遠方的遠方」,金屬王國的國王和王後一定會放下他們固執的執念,尋找到他們的兒子小王子,並有時間去欣賞「樹做的樹」、「草做的草」……。
㈡ 求《風語者》影評
1,看完這部影片我掉淚了,戰爭的狂野以及戰爭影片難得的溫情細節非常感人,版一條線下來的權自然流暢,我也看過許多美國戰爭片,愛看斯皮爾伯格拍的戰爭片;但這部依然非常感動了我,以至於我不相信這是華人導演拍的片子,看完片子之後上網搜資料才知這是吳宇森的片子。
2,我覺得這是尼古拉.凱奇被拍的最美的片子,很喜歡他的影片,既英俊又有魅力;
3,塞班島戰役那母女倆是日本人啊,我還以為是當地土著居民呢,如果是日本人,讓美國大兵給他們送葯,保護他們這有些假,這好像不是美國人不是歐美人的性格,是東方人的思維;
4,但是影片中有一句台詞很經典:「戰爭就是這樣,今天我們和小日本打,50年之後沒准和小日本聯合起來掂量欺負誰呢?!」,今天美國真的和小日本聯合起來收拾中國呢!
㈢ 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黃金羅盤的觀後感
最近一次看的是黃金羅盤,提到這個我可得好好說說,網上負面評論很多,上次跟同事逛大悅城的時候我還以此詆毀了這個片子,害我差點把它棄出考慮范圍~否定者多半覺得劇情一般,沒有結尾,要麼與原著不符,鎧甲熊反敗為勝不夠有說服力,女巫的出現突兀等等,連LG也感覺這部片子沒有高潮,這是確實,不過我倒覺得很喜歡這種玄幻的結局,至少把我所有的胃口都釣起來了,介個。。。MS我偏愛這種以玄幻來解決問題的生活哲學。。。
我只能說如果你只把它當做一出漏洞百出的童話商業劇來看,無可厚非,但它不僅僅如此。我喜歡的是這部片子的思想基點,雖然依然是好萊塢一貫的救世主風格,但是小女孩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實現對朋友許諾的一句話:「如果你被抓走我一定會救你的。」這讓我想起了Bleach里,黑崎一護一直想要變得更強的理由就是為了保護身邊的同伴。同樣的理由,同樣的想法,不是為了拯救世界,不是宿命所致,就是一個單純的理由,為了身邊的人。
這裡面有歡的奇幻元素,靈獸,冷艷卻心地善良的女巫,披著鎧甲的戰熊王子,還有那不甚明了的「塵」。。。最欣賞裡面靈獸的想法,每個人的靈魂都是以靈神的形式存在於肉身之外,每個人都有一個陪伴一生的動物靈體,可能是我太過害怕寂寞的緣由,總覺得這是一種很美妙的創造,有一個與自己心靈相通的動物,彷彿在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不離不棄,靈魂不再孤單。所以即使是冰熊國王也那麼期待自己有一隻靈獸。小孩的靈神視小孩本身的想像力變化,成人則會依據性格有固定的模樣。憑借小女孩的巧舌如簧,那古靈精怪一會兒變鳥一會變狸的靈神再適合不過。要是故事憑我的想像發展下去,等女孩長大了,其靈獸會變成鎧甲熊吧。。。嗯,平常很溫順,鬥志起來很強悍的。。。——或者鎧甲熊更像是女孩的守護神,也是因女孩的真誠與勇敢為之戰斗,很唯美的童話~ ~我想如果我有隻靈獸的話,應該是一隻時而頑皮時而懶惰的小貓吧o
女巫的設立也是很有特色,一直是很喜歡女巫的角色的,這里的女巫終於不再是騎著掃把滿天飛了,也不是加勒比海盜里那個滿嘴各色金屬牙的海洋女神,而是像fairy那一類的美麗角色,其武器也是一色弓箭,感覺和女性氣質而符合。。。感覺我有點花痴
跑遠了,總之自我感覺黃金羅盤是比較好看的一部片子,如果不喜歡童話的人還是不要看了,不然會覺得不過癮,當然我也覺得鎧甲熊的那場戰斗不夠酣暢,結尾意猶未盡,不過特技畫面真的非常贊,配樂也很震撼,再加上妮可和007的陣容(妮可很適合演那種高貴、矛盾、有點兇狠的角色),花上35去看一場真的很不錯
㈣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金屬工藝讀後感
這個中國的傳統工藝全集公益讀後感。讀完了才知道中國工藝的博大精精神呢
㈤ 電影<全金屬外殼>觀後感600字
題記:人是一根繩索,連接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繩索懸於深淵上方。
庫布里克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他那種冷酷深刻暗藏黑色幽默的電影視角,和我看待世界的視角經常一致。每個人都會對和自己本性相似的事物產生喜愛,這是心理學裡面說的。
全金屬外殼雖然也是越戰電影,但是看起來很愉悅很流暢,沒有壓抑沉悶的感覺,甚至還有時不時的黑色幽默讓人捧腹,我覺得這才是好電影的典範--深刻而不失有趣。庫布里克的其他電影同樣如是,比如很有意思的發條橙。
電影一開始是剃頭的情節,背景音樂輕松活潑,倒有些類似鄉村音樂。這個場景很有寓意,想要改變實質,第一件事是改變形式。所以,想要把這群菜鳥的思想改造成「黨國」需要的方式,第一件事情是改變外表,改變外表最容易地的是發型。於是大家都成了光頭,也許正大光明的理由是有助於受傷時的救治吧。
除了這個具有暗示性的場景外,其他的場景沒有直接表現,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來:服飾的統一(制服)、表達方式的統一(Sir,yes,sir),思想的洗腦(唱歌,發誓),行為的統一(隊列訓練),一切都是為了抹除國家所不需要的個性。除此以外,教官的臟話和侮辱,也是一項有力的制度外武器。
紀律和訓練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更強大的是情境的力量。我最近在學習社會心理學,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試驗。
紀姆巴竇曾用實驗向世人昭示,把和平的人轉變成虐待和敵對的人是多麼容易。1971年,他在斯坦福大學里招募了一些學生來模仿監獄的看守和囚犯。他把一個真看守的全部行頭給他的「獄卒」:制服、哨子、手銬、太陽鏡,這可以讓志願者在行為上更像獄卒。他還讓那些假扮的犯人不用名字,只用數字來分別。很多研究發現,這種匿名形式是改變人們待人方式的有效工具。結果,實驗只進行了6天就不得不停了下來,因為那些由於心理狀態健康良好而被挑選來作為看守的普通暑期學校的學生,竟然將很多囚徒推向了情感崩潰的邊緣。
僅僅是游戲性質的試驗都造成這樣的後果,那麼如果是真實的軍營呢?人性和道德是一層薄薄的外殼,撥開這層外殼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和力量,僅僅需要一顆足夠勇敢的心,一顆勇敢到正視現實和自我的心。只要你足夠理智和勇敢,你就會輕易地發現,在這層美麗溫情的外殼後麵包裹的,是一個動物。
人不過是動物,你的動物本性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你那小小的意志和理性,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人,是有智慧的動物。而且,這個動物已經將曾經統治自己靈魂的主人殺死了,上帝死了,現代人因缺乏神聖而空虛、焦慮和墮落。他們被物慾所吸引,就好像一隻丟失了牧羊人的羊,只知道追逐肥美的水草,而不關心腳下的危險。許多人在向上帝祈禱,但是現實中他們更加相信的是曼尼大神,可愛的誘人的曼尼大神。上帝和神聖是人類曾經的創造,是他們的童年美夢,可是夢終究是要醒的,現代人清醒過來,卻發現人性只是一片荒蕪。於是便有了形形色色的現代心理疾病,99%的人精神上有問題,但是靠著「友情」「親情」「愛情」這些心理葯物的治療,他們還不至於崩潰。當然,愛情這喂葯已經不怎麼靈驗了。
人是動物,而它們的唯一目的是生存。
後面的電影情節一次次證實這一點。這和道德無關,所謂的善與惡不過是生存策略的選擇。妓女下賤嗎?她不過是為了生存。美國人為了自由和平而來嗎?他們不過為了保住自己的世界霸權,讓整個美國雄踞在人類世界的頂端,掠奪最多的資源和利益。戰士殘忍嗎?他們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命。狙擊手女孩殘忍嗎?她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園。你必須在生存面前做出理智的判斷,否則就會象那個跑出去救人的冰球一樣死掉,被生存法則所淘汰。
我們隨時戰斗著。和平社會,我們有嚴酷的社會階層有激烈的工作競爭有政治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這樣的爭斗依然殘忍,但是不那麼血腥,失敗者不會滿身石灰粉的躺在坑裡,但是肯能會靠拿低保上街揀白菜為生。戰爭時代,我們則採取一種更加直接原始和殘酷的方法競爭。兩者本無實質不同,不過後者比較透明,比較容易一眼看清。
人是動物,但是終歸是有智慧的動物。
所以我們不至於也不應該完全淪落為獸,然而總有些人過於軟弱,無法接受生存法則的殘忍,以至於完全墮落。比如直升飛機上面那個機槍手,他進行無意義的殺戮,卻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恐懼。除了讓人看到他殘忍下掩蓋的虛弱外,一無是處。殺戮不是目的而應該是手段,其直接目的並非是發泄或者招惹仇恨,而是給敵人帶來恐懼和毀滅,給自己和友方帶來利益和生存。
身為智慧動物,人類學到的最偉大的事情便是交易與合作。為了合作,人類不得不收斂了獸性,並且製造出道德、法律、良知等等工具以最大限度的調和人與人的矛盾,減少對抗,降低交易成本。為了關住那頭野獸,人類用教育來馴服它,用道德來勸誘它,用法律在鞭笞它,用宗教來麻醉它,目的不是為了所謂的「善」,而是為了保證交易的秩序,進而保證絕大多數人更好的生存。
絕大多數人就這樣生活在世界的表象之中,被其外表所迷惑,以至於產生「世界就應該是這樣子,人類就應是這樣」的錯覺。所以他們才經常因為環境的突然變化而無法適應以至於瘋狂。比如那個無能的胖子,我相信只要他有足夠的勇氣和時間,他會成為一個好的狙擊手,沒准還會獲得一枚戰斗勛章,如果他足夠聰明足夠運氣,說不定還會和一個黑鬼競爭美國總統的職務並且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但是他太過脆弱,所以第一個淘汰出局。
自幼而來的教育和熏陶,外在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有幾個人能夠超越人性的桎梏而明悟真相,又有幾個人能夠正視這真相呢。大多數人不過自我麻醉一番,然後繼續生活而已,如同群畜一樣的生活下去而已。電影裡面的小丑便是其中的典型,所以他能夠活下來,但是卻留下了心理創傷,今後註定在噩夢裡面驚醒。
如果你擁有看穿表象的智慧,此外還具有足夠的勇氣,那麼就請走過這橋梁,來到彼岸,庫布里克,在這里等著你。
㈥ 等你愛我…(將愛觀後感)
[等你愛我…(將愛觀後感)]在等你愛我的旋律中,莫名的失落,腦海中浮現的是楊崢用單車載著燦爛笑容的文慧,那時的年輕多好,羨慕李亞鵬為徐靜蕾送上的玫瑰,看他們在雨中奔跑,看他們偷偷落淚,青春就在盛夏中綻放了,等你愛我…(將愛觀後感)。有些人有些事,那些畫面,那些場景,年少時我們想要的愛情,年少時我們理解的愛情,年少時我們追求的愛情,有些人自以為是的放棄,有些人無理取鬧的堅持,歷經數年,回首遙望,是非對錯又有誰能下結論呢?還記得第一次送她花嗎,還記得第一次收到他大捧的玫瑰嗎;還記得第一次載她嗎,還記得放學他第一次用單車送你回家嗎;還記得第一次偷打電話給她嗎,還記得第一次聽到他聲音後的傻笑嗎;還記得跑道上她的喊聲嗎,還記得運動會上你為他喊的加油嗎;記得自習課嗎,記得課桌下的牽手嗎.記得跑道嗎記得大雨嗎記得初吻嗎記得眼淚嗎記得相愛的味道嗎記得相遇的那天嗎.如果看穿結局,你還會站在起點等待嗎?你、我、他的愛情只有兩條路:結婚,分手.十年前,除了愛情我們不知道還能去相信什麼?十年了,你傷痕累累了嗎?十年前,我們為著當時的選擇耿耿於懷,愛情--並不只是單純的渴望,我們哭著喊著往外逃…十年了,你可曾逃開?十年過去了,有句話在心中也變化著語氣和方式念叨著、吶喊著--將愛情進行到底!只是,我們為何將愛情進行到底?我們如何將愛情進行到底?我們拿什麼將愛情進行到底?11年後也許他們在北京,結婚七年後,需要一些新鮮的刺激來激活熾熱的情感。豪宅,成功人士,經濟上的富足卻帶來了精神上的疲乏,於是有了婚後七年之癢,二人對彼此的猜測,好在最後理解萬歲,找回了感覺,在這個貓捉老鼠,螳螂捕蟬的小游戲中,我們發現,彼此的愛沒有沉澱,偶爾的小懷疑也是對愛的提醒。也許他們在上海,像大多數人一樣,為生計忙碌,在重逢時尋找怦然心動。工薪階層小市民的愛情,挺俗氣的,但是挺搞笑,尤其同學聚會,大家起鬨撮合楊崢文慧,他倆假裝在酒店裡的床上發出聲音,影院里笑聲一片,後面那個寫著"背信棄義"塗鴉的車,也是給足了笑料,後來文慧楊崢在旅店親熱時楊崢妻子打來電話想要聽海的聲音,文慧打開洗衣機讓她聽的地方笑死人了,結尾不能在一起的兩個人,背負著家庭,責任,一個吻,再見了一切…楊崢說的很對,"有些事過去就過去了,無論我們怎麼追也是追不回來的!我們還是不要再見面了!"也許他們天各一方,一個人為愛執著,一個遭遇背叛,誰還會廝守誓言?那個留下的電話里錄著這些年楊崢答應文慧給她聽的海的聲音,鼓浪嶼,馬爾地夫.在普羅旺斯無人的街道上、教堂里、陽光下、田野中追逐嬉戲,浪漫而憂郁。在影片結尾,楊崢說道:"我第一看到大西洋。文慧,你聽…"驚濤拍岸的壯觀更是男人那如同大海一般浩瀚無垠的胸懷。愛情或者會在婚姻中逐漸的變得平淡,存在感漸漸消弭,瘋狂的試圖印證愛情依舊存在的時候發現她原來一直沒有走遠,一直默默的愛著;或者會在兩人都選擇淡忘了之後,在某個場合因為回憶的催化再度燃燒,卻最終還是無力地敗在了兩個人性格和生活態度的改變這樣的一個現實面前,只能選擇再度淡忘;或者他念念不忘,年復一年的用濤聲來彌補著那個未能實現的諾言,可是她早已變了,把這份愛深深埋在心底,只把他當做了親人一樣的存在,在傷心的時候找他哭訴,可惜真正愛的卻不再是他。其實愛情懼怕的或許並不是時間,也不是距離,而是命運對兩人的改變。這就是那個夏天的故事,你們是否已經忘記了那個時候的情景呢?那時的陽光,和那時風的氣息。還有曾經那樣認真地去哭,去笑,去愛一個人呢。雖然彼此傷心,彼此錯過,卻還是去喜歡,去愛。PS:附註很好的一篇影評影片的結構很罕見,上一次看到這種分段式但是取得成功的電影還是《全金屬外殼》。從某種角度上講,這部影片甚至可以說是由3個相互獨立的短篇組成的。3個短片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聯系,是平行的,在蒙太奇上也沒有什麼暗示性的過渡,很直接,但是不暴力。3個短篇可以看作是10年前那部萬人空巷的電視劇的3種結局,喜怒哀樂盡在其中。之所以說導演在這方面處理得很高明,是因為10年前產生最強共鳴的那部分觀眾如今大部分已經結婚生子,步入了婚姻殿堂。而正所謂人有悲歡離合,王子和公主在經歷了10年的婚姻生活後,有的生兒育女,有的勞燕分飛,林林總總,形形色色,俯拾即是,不一而足。《將愛》通過3則現代愛情寓言生動而全面地總結了大多數飲食男女不惑之前而立之後的生活形態,時而酸楚凄婉,時而匪夷所思,時而浪漫多情,時而輾轉悱惻。相信這樣的處理會使得每一個經歷著或是經歷過婚姻的觀眾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從而借著楊崢和文惠的故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觀後感《等你愛我…(將愛觀後感)》。即使像我這樣尚未結婚也沒怎麼談過戀愛的人,在觀影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心靈的慰藉和滿足。而這對於一部商業電影來說,已經相當難能可貴了。影片的第一部分情節上貌似中規中矩,但技巧上卻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大學畢業後文惠出國深造,幾年後回國工作,順理成章地和楊崢結了婚,兩人收入可觀,前途可觀,啥都可觀。然而這樣的生活往往最容易寄生感情的芥蒂。某日,下班回家打算連續第279天收看《體育新聞》欄目的楊崢推開自家房門卻發現裡面有一大堆不認識的人正在開睡衣派對,這打亂了他長期以來規律而無聊的生活,令他無所適從,一怒之下決定離家出走,到對面的一幢名為"hidden tree"的酒店裡去過夜。一覺醒來,他發現在收到的80條簡訊和20個未接里邊竟然沒有一個出自老婆文惠之手,這不禁令他倍感失落。為了喚醒老婆對他的關心,他延長了住在酒店的時間。然而不如意事常八九,文惠的生活並未因楊崢的失蹤而發生任何變化,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二人世界中的一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一段大量使用了李亞鵬的旁白,因為篇幅較短,表現這樣一個沉重的主題並非易事,使用旁白能夠使思想更通俗;技巧上則大量使用FLASH,突出了畫面的波普效果;明暗的對比度較為強烈,色調也很好地襯託了人物的內心活動。整體上給人一種光怪陸離的感覺,重在表現後現代語境中個人生存的荒謬感和無助感。結局也比較出人意料,一直以為老婆對自己的失蹤置若罔聞的楊崢最終沒能從通過人間蒸發爭取到主動權,懷著悲愴而憤懣的心情回到了家中,卻在無意中發現原來"hidden tree"的老闆竟然是文惠,而她自始至終一直在通過酒店的監控畫面注視著丈夫的一舉一動。個人認為,文惠之所以沒有親自去請楊崢回家而是守株待兔包含著兩個層面的原因:第一,夫妻二人平日里缺乏溝通,否則楊崢不可能不知道酒店是文慧開的,這里體現了現代家庭的通病,那就是日漸稀釋的感情逐漸冷卻了夫妻二人心的溫度,甚至連基本的交流都可以省略,只要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愛情和其他形而上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犧牲品,歸根到底,這依然是對理性所倡導的現代文明所進行的反理性的後現代反思。第二,這里邊包含著對主體合理性的質疑,涉及到婚姻中的身份地位平等問題,相信結過婚的都應該深有體會,男人愛面子,有些場合和語境中比女人還要虛榮,需要哄著,需要另一半率先作出妥協讓步,可以說這是愛情中的綏靖政策,好壞優劣不可一概而論。第二部分比較詼諧,基本上是平鋪直敘,有賈樟柯的風格。文惠留學歸來,和楊崢失去了聯絡,草草結婚生子,婚後生活很不幸福,最終成了一個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身母親。畢業10年後同學聚會,文惠才知道原來楊崢也離婚了。兩人受到昔日同窗們的奚落,各自回憶起了那段清純而懵懂的校園時光。都有些情動的二人打算到文惠家裡重溫鴛夢,卻不料楊崢被文惠的兩個兒子給趕了出來。外出購買安全套的文惠回到家中得知情況後開著一輛畫滿塗鴉的麵包車去找楊崢,騷情難耐的二人在車上就一番雲雨,結果由於違章停車被拖走。兩人慌不擇路棄車而逃,卻發現落腳的地點正是當年他們經常光顧的"hidden tree"酒吧。兩人站在酒吧門前忍不住心潮澎湃,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決了口,往事如同潮水一般敲擊著二人的心扉。相必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已使得二人的荷爾蒙水平嚴重超標。鏡頭馬上知趣地切換到二人在一家小旅館開房,正要圈圈叉叉又被掃黃的警察逮個正著,脫險之後二人又碰上了文惠的前夫,此人是個一事無成的小流氓。廝打一番後文惠痛哭失聲,對楊崢說:"你不是問我這些年是怎麼過的嗎,現在你知道了,就是這樣過的!"當晚兩人不歡而散。第二天楊崢要從上海返回北京,結果文惠把飛機攔了下來,顯然單身的她孤枕難眠,也嘗盡了生活的苦辣酸甜。如今與曾經的如意郎君再度相逢,文惠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面對文惠的挽留,楊崢卻拒絕了她,因為經歷了昨晚的是是非非之後他意識到文惠已經不是當年的文惠,他們也不再是曾經的他們。"有些事過去就過去了,無論我們怎麼追也是追不回來的!我們還是不要再見面了!"這是楊崢和文惠道別時說的最後一句話。這一段比較苦情,無論道具還是場景,和第一段相比都顯得落拓了許多,沒有香車豪宅,取而代之的是真實得有些血腥的人間煙火獨有的氣息,很市儈,很通俗,但卻最容易賺取觀眾的眼淚。和很多優秀的導演一樣,張一白選擇用喜劇的手法表現悲劇的故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文惠的變化,曾經的她楚楚動人,而在這個故事裡的她則媚俗,平庸,具有依賴性,像極了日常生活里常見的那些心比天高命如紙薄的女性。應該說這個角色是具有普世意義的,如果用人道主義的眼光去看待的話,她是一個值得同情的角色。如同易普生在《玩偶之家》中塑造的娜拉,此時的文惠更多地具備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層次感,人物形象也更加立體豐富,充滿了戲劇的張力,使人頓生憐憫之情。另外還應強調的是,米蘭·昆德拉創造的"媚俗"這個詞用來形容文惠是十分恰當的,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同化,看到了扭曲,也看到了消磨。但這不是她一個人的錯。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我們往往只是在一味地斥責白沙的隨波逐流,卻從未有人追問過那麼多的涅從何而來。這究竟是誰的悲哀,值得我們反思。影片的第三部分,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全部場景在普羅旺斯拍攝完成,每一個鏡頭都干凈得讓人心疼。這一段比較注重對人物內心的揣摩和刻畫,顯得浪漫而憂郁。畫面十分精緻,在普羅旺斯無人的街道上、教堂里、陽光下、田野中追逐嬉戲,充滿了小資情調,是地道的文藝腔。分別10年後的某個深夜,楊崢接到了文惠打來的電話,她先是罵罵咧咧,而後又哭著唱起了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聲,然後電話就戛然而止。正所謂與時俱進,楊崢通過手機GPS定位功能得知了文惠的位置,第二天便飛到法國與她相見。這時的文惠正深陷感情危機不可自拔。她的丈夫肖(杜汶澤飾)有外遇,文惠得知後就假借肖的名義把對方(何潔飾)騙到法國,謊稱自己是肖的秘書,代替公務繁忙的肖款待她。文惠和肖有個兒子叫大象,楊崢很喜歡這個孩子,有一場在噴泉拍攝的戲,楊崢和大象玩得很開心,拍得十分性感,原來男人照料孩子的樣子真的可以令女人魂飛魄散。何潔的表演可圈可點,其實她早就知道文惠的真實身份,但是隱而不發,正所謂將計就計。文惠則自作聰明,經常以旁敲側擊的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何潔可以知難而退。文惠戴著一條I Do的項鏈,以之作為肖深愛自己的證據,最後才知道原來這條項鏈是何潔買的。她不知道這個女孩哪裡比自己強,最後才知道其實這個90後哪裡都比自己強。影片的尾聲楊崢提議讓文惠和自己回國,文惠的顧慮卻很多,她捨不得這一切,其實是因為捨不得那個只會唱happy birthday to you的肖。這一部分寫人生的無奈,對於那些得不到的,我們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因為除此之外的一切行為都只會給她帶來不幸。影片在海灘結束,李亞鵬說道:"我第一看到大西洋。"很難解釋這么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帶給我那麼多震撼,那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我只能說那個鏡頭美不勝收,同時也隱喻了男人那如同大海一般浩瀚無垠的胸懷;文惠總也走不出的那片沙漠則象徵了女性內心深處對於失去和迷茫的恐懼和絕望。兩相對照,恰好是絕妙的比喻。《將愛》這其中不只是對愛情地描寫和剖析,更多的是那種滄海桑田過後的感悟,轟轟烈烈有之,平平淡淡亦有之,沉澱在每個人心頭,也碰觸到了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等你愛我…(將愛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㈦ 求拆彈部隊影評
賺足票房與人氣的《阿凡達》,在第82屆奧斯卡頒獎中活脫脫成了最大的「杯具」,與卡梅隆前作《泰坦尼克號》11項大獎的輝煌來了個天差地別,僅得3個技術獎的結果讓《阿凡達》徹底淪落為一部技術掛帥的特效片。而《拆彈部隊》則成為奧斯卡之夜的最大贏家,一舉斬獲6項大獎,其中不僅有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甚至連經常頒給大片的音效剪輯等技術性獎項也收入囊中。這一戲劇性的結果讓許多影迷在大呼吃驚的同時,也在互聯網上掀起了一場關於兩者勝敗原因的大討論。
原因一 題材論
《阿凡達》的技術之獨步天下是人所共知的,它在3D電影科技上也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但是奧斯卡從來都是技術流的傷心地。1978年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的轟動不亞於《阿凡達》,但在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爭奪中還是敗給了一部溫情脈脈的《安妮·霍爾》。《拆彈部隊》挑動的是美國人最痛的伊拉克戰爭,但是跟一般反戰主題的戰爭片又不太一樣,影片以小見大表現出戰爭對伊拉克人和美國士兵的影響,動作場面凌厲有氣魄,而畢格羅又賦予影片女性特有的細膩風格。《阿凡達》在劇情設置、拍攝手法等專業電影人較為看中的部分都不及《拆彈部隊》,又因為它的技術太過強勢,奧斯卡頒獎前就有美國媒體認為如果《阿凡達》得獎會是電影業界的悲哀。
原因二 鼓勵論
畢格羅如願成為奧斯卡史上首位最佳女導演,除了圓她自己的願,莫如說也遂了奧斯卡的意。電影是製造夢想的利器,奧斯卡是這個造夢工業的一部分,創造歷史除了要迎合大眾的心理,還要獎勵電影工作者的努力。只要是作品質量過得去,在相同條件下獎項會傾向於更能製造轟動效應的電影。況且,很多評委覺得像《阿凡達》這樣的影片是好,沒人說《阿凡達》不好,《阿凡達》也得了很多提名,在重大的獎項裡面也得了提名。為什麼不給它?他們的想法就是《阿凡達》高票房是對它最好的肯定,它不需要奧斯卡。而《拆彈部隊》如果沒獲獎,就失去了讓更多觀眾知道、了解它的機會。
原因三 嫉妒論
卡梅隆是好萊塢第一導演確實沒錯,但從「電影暴君」的外號也可以想像他的圈內人緣。1998年他的《泰坦尼克號》斬獲11項奧斯卡,獲得最佳電影更讓他在台上說出「我是世界之王」,這番話是他在飽受質疑和巨大壓力得以釋放後吐的一口惡氣,但台下坐著的心裡不以為然的大有人在。他強硬獨裁的工作作風也一直為人詬病,與他合作《深淵》的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認為他苛刻、粗魯、脾氣很壞,讓周圍的人很痛苦,「他的刻薄對影片沒有任何幫助」。另外,《泰坦尼克號》女主角凱特·溫斯萊特在影片殺青之後,就決定以後再不跟卡梅隆合作,她承認卡梅隆是個好人,但是脾氣太壞了。
原因四 陰謀論
曾經讓《撞車》登頂奧斯卡的製作人辛西婭·施瓦茨(CynthiaSwartz)被《拆彈部隊》找來運作這次評選准備。施瓦茨令人質疑地直到2009年12月份才送出DVD,這樣一來,每個評選者反而都抽出時間來觀看這部影片。同時她還煞費苦心地將影片的DVD發給每一位美國編劇工會的成員,並通過一封情真意切的郵件煽動學院成員為《拆彈部隊》投票。這一涉嫌違規拉票的舉動看來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勾起了學院成員的「同仇敵愾」之心。施瓦茨還成功地利用了畢格羅的「品牌效應」,後者是好萊塢不多的「女強人」型導演。《阿凡達》這邊,福克斯則完全將權利放給卡梅隆。看來業餘人士終究玩不過專業人士。
原因五 隱憂論
以技術取勝的《阿凡達》,讓全世界都為之瞠目結舌,可是全靠特技不靠真人的形式,卻引發了明星的憂慮。如果所有導演都爭先恐後拍攝《阿凡達》式的影片,演員們都只能在幕後「默默耕耘」,演繹幕前的虛擬形象。如同劇中女主角一樣,辛辛苦苦拍了這么長時間,但是最後連一個露臉的機會都沒有,那不就等於變相砸碎自己的飯碗嗎?反正你演跟他演區別都不大,演再好都無緣最佳男女主角,連配角都沒份兒角逐。有人說這是一部「反演員」的電影,如果表彰它,今後這樣的電影多了,好萊塢的大牌明星估計都要失業了,要知道,奧斯卡5000多名評委中,演員佔了絕大多數。這樣視演員為「草芥」的電影,據說很多美國演員看了很「不爽」。
還有的自己上博客搜吧,都不錯的
㈧ 地雷戰觀後感
地雷戰觀後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個人影看不見」。這就是民兵們對付鬼子的最好辦法。民兵們就是按照這種打法,和日本鬼子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在戰斗中,村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製造了許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飛雷、子母雷、蠍子雷等等。其中最厲害的地雷,要數「天女散花」了。這可是村民石大爺苦思冥想發明和製造出來的。這種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會爆炸,爆炸時石頭飛上天,落下來就會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雖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們並不甘心。他們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後把雷起出來。但民兵們也有辦法對付他們。他們發明了「蠍子雷」。這種雷,當鬼子去起雷時,就會有一個小小的鐵夾子蹦起來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
看了這部電影,使我了解了當年的抗日戰爭,了解了過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艱苦。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聰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將來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我們決不辜負先烈們的鮮血和希望,把我們的國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建設得更加美好!
㈨ 電影<金剛王>觀後感
休-傑克曼的精彩表演
跌宕起伏的劇情
意猶未盡的感覺
促使我寫下這篇觀後感
讓自己再度走進劇情
體驗這部影片帶給我的視覺震撼及心靈感觸
影片的開始,是一個生病的小男孩,在床上忍受著病魔的折磨,渾身的汗水還是無法讓他逃出冰冷痛楚,感覺上帝都拯救不了他,但是他堅強地面對著,不放棄。同時床不遠處另一個稍大的男孩,目光中則流露出兇狠的眼神,話語中充滿了憎恨,憤世,剛開始就給人一種壓迫感,一個眼神讓人有害怕的感覺,像一個冷箭射入心臟,無法呼吸。這個小男孩即是詹姆斯-霍萊特,一個庄園主的兒子,因父親被殺,親眼目睹慘狀的詹姆斯在暴怒之下狼形顯現,將兇手殺死,之後逃出門去,哥哥維克托隨後追趕上他,兩人開始了逃亡的人生旅程,後來一起被威廉-史崔克將軍集合到一起,准備利用他們這些變種人,為了保護國家的利益製造出變種人終極武器,他們一起殺了很多人只為找到一顆隕石,世界上最堅固的金屬。這個時候懸疑在慢慢出來,我們屏住呼吸,全身貫注,維克托秉承了小時候的憤世,兇殘無比,像個野獸,一個瘋狂的野獸,詹姆斯制止他去殺害無辜的人,讓維克托很憎恨,在他的眼中,他們是同類,是兇殘的,但是詹姆斯的善良讓他獸性得不到發揮,狂躁無比,覺得他背叛了他們兄弟的感情。詹姆斯無法忍受這種暴行,殘害無辜,離開了這個組織,義無反顧。畫面斗轉到溫馨的畫面,一個小木屋裡,詹姆斯走出木屋,隨後一個女人走出來,從後面環抱住他,感覺是如此的幸福,與世隔絕,影片繼續著,我們放鬆了,但是維克多出現了,帶著殘忍和無情出現在我們眼前,兇殘無比,變成了一隻真正的野獸,把曾經離開的隊友一個個殺害,繼而也殺害了詹姆斯的女朋友卡拉,為了報仇詹姆斯重新進入了這個組織基地,被威廉-史崔克將軍在骨髓中注入世界上最堅固的金屬,但是峰迴路轉的那刻發現將軍有一顆醜陋的野心,他准備清除金剛狼(詹姆斯)的記憶,把他變成一個只會殺人的武器,但是他沒有算到愛情的力量有多偉大,可以讓他忍受非人類的痛苦,從死亡中醒來,可以讓他聽到他的對話,從而逃脫,他不會抹去記憶,因為記憶中有卡拉,他的摯愛。那一刻的感動無法寫於筆下,只能說愛的力量真的很偉大。他離開了,他准備去報仇,我覺得影片的精彩處不在於場面有多大,視覺效果有多強勢,而在於裡面所插入的幾個片段,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他逃離時,一對老夫婦對他的照顧和幫助,那種感覺很像家人,家人的感覺是那麼得讓人踏實,而且他怕露出鋼爪嚇到老夫婦的片段,笑場中覺得他如此可愛善良,但是就是因為他,那對老夫婦的生活不再平凡幸福他們為了他失去了生命,金剛狼從此沒有退路,不得不為了正義為了那些無辜的人而消滅那些兇殘的暴徒,一步一步,懸念繼續著,卡拉沒有死,越來越多的變種人出現,他們的特異功能讓人驚嘆,影片的最後讓人意猶未盡,覺得還想繼續看下去,失去記憶的金剛狼將會有怎樣的未來,他真的忘了卡拉了嗎?卡拉這次是真的死了,但她沒有殺了史崔克將軍,因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就像她一直告訴金剛狼,他不是野獸一樣。不是野獸,不會喪失理性,不會兇殘無性。
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震撼的視覺效果,懸疑的劇情,意猶未盡的結局,劇中多處平凡的感動,讓你進入其中,感觸頗多。
㈩ 英語電影影評
侏羅紀公園3英文影評 Jurassic Park III(2001)2010年1月25日 "Jurassic Park III" is neither as dreadful as it might be, nor as perfectly wrought as it could be. For one thing, it moves along as jauntily as one of those horrific raptors scooting alon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英文影評(1997)2010年1月22日 Where is the awe? Where is the sense that if dinosaurs really walked the earth, a film about them would be more than a monster movie? Where are the ooohs and ahhhs? ``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英文影評(1993)2010年1月20日 When young Steven Spielberg was first offered the screenplay for "Jaws," he said he would direct the movie on one condition: That he didn't have to show the shark for the first hour. By sl 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英文影評(2004)2010年1月15日 It is such a relief to hear the music swell up at the end of a Roland Emmerich movie, its restorative power giving us new hope. Billions of people may have died, but at least the major characters ha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英文影評(1987)2010年1月13日 "Full Metal Jacket" is more like a book of short stories than a novel. Many of the passages seem self-contained, some of them are masterful and others look like they came out of the bottom 狂蟒之災3英文影評(2008)2010年1月10日 It's not surprising to note that Anaconda 3: Offspring immediately establishes itself as the weakest entry within this ongoing series, as the film boasts many of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ne geDeep in the jungles of Borneo lurks the blood orchid, which blooms only once in seven years, and whose red flowers contain a mysterious ingredient, which extends the ability of living cells to reproEvery preconceived notion audiences might have about "Anaconda" is correct. This supposed serpentine shocker features doomed adventurers wading through murky water while a deadly snake app U-571英文影評When it comes to films that take place in submarines, World War II is still the favorite time period. There have been exceptions -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and Crimson Tide spring to mind - bu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