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憐憫的影評

憐憫的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3-05 20:32:45

1. 電影 憐憫觀後感,都講述了啥

講了學生之間的勾心鬥角。

2. 藍白紅三部曲藍的影評

三色之藍(本影評純屬復制粘貼、樓主勿怪)
《藍》、《白》、《紅》是波蘭大師級導演、「道德焦慮派」代表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遺作。三部影片的顏色排列取自法國國旗色,因此其原始主題分別定義為自由、平等和博愛。 三色三部曲在93至94年陸續公映期間,以高度風格化的色彩映像、精妙的情景貫穿、深邃的寓意內涵引發了全球性的文藝騷動。且分別在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中獲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殊榮。以自由為主題的《藍》講述了因一次意外突然失去音樂家丈夫和五歲女兒的茱莉在往後的生活中復雜的心路歷程。此片所表達的不是行動意義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意義上的自由,而是情感自由與靈魂自由的相互角逐。情感自由即人與外界事物情感上的聯系,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信任、對路人的憐憫、對敵人的仇恨等等都是一種情感自由。它對於人們來講即是一種享用也是一種負擔。比如,對家人的愛一方面會使你感受到幸福,另一方面,在家人身陷困境時,你會焦急擔心的無法入眠。這就是說,與外界的情感聯系,在你得到滿足的同時也無形的壓負著你。因此,我們可以說情感自由是一種昆德拉式的「重」。

而靈魂自由則是完全失去任何負擔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昆德拉式的「輕」。茱莉在失去家人後,顯然已被情感自由壓得喘不過氣來。在自殺未遂後,她認識到了造成自己徹骨傷痛的就是情感自由。於是,她賣掉了別墅,告別了園丁和女傭,毀掉了丈夫未完成的遺作,甚至還用一夜情的方式回絕了曾是丈夫助手且深愛著她的奧利佛。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茱莉禁錮了感情自由,唯一留下的,便是一盞藍水晶吊燈。而這盞燈正是靈魂自由的象徵。至此,朱麗完成了從「重」到「輕」的轉換。接下來的黃昏、咖啡和雪糕、悠揚的笛聲、斗毆、陽光下的靜坐……都透露著「輕」的意味。然而,即使一個人生活,也不可能杜絕所有外界的聯系。此後,導演安排了四個人與茱莉見面,第一個出場的是歸還項鏈的男孩,項鏈又把她與「重」聯系起來,但茱莉拒絕了,她寧願活在靈魂自由中。接著她遇到了同樓的舞女露絲,當露絲看到藍水晶吊燈時,便羨慕的問道「你是怎麼找到這盞燈的」朱麗回答說「我就是找到了」這也進一步說明了茱莉已實現了靈魂自由。第三個出場的是奧利佛,他在咖啡館找到了茱莉,依然沒將她拉回情感自由。最後,朱麗去看望老年痴呆的母親,她很羨慕母親什麼都記不清,真正脫離了情感的重負,「現在我只剩下一件事要做,就是什麼也不要,我不要擁有任何東西,也不要回憶,不要朋友和愛情,他們都是陷阱。」而母親獃獃答道「你不可能什麼也不要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還是忍不住解釋了茱莉的內心狀態,同時母親的話也預示著導演開始安排茱莉漸漸向情感自由作回歸。之後,茱莉因負罪感(用貓殺幼鼠)控制不住與露絲溝通,又因強烈的求證欲去找了丈夫的情人。這兩段描寫表明了人是不可能完全禁錮住情感的。就如同舞女露絲,一個僅憑自己喜歡就去跳脫衣舞的女孩,顯然是靈魂自由的人。可當她在自己工作的艷舞酒吧遇見父親時,還是慌了心神,不知所措以至於半夜向朱莉求助。這同樣也表明了靈魂自由與情感自由的相生相剋。影片的結尾,茱莉將原先的別墅送給了丈夫的情人,並接受了奧利佛的愛,與之共同創作完成了丈夫的遺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朱麗又完全置身於情感自由之中,她從「輕」再次回歸到了「重」。在影片最後約一分鍾的長鏡頭里,朱麗抑鬱的面頰默默滑落兩行清淚正反映了她對生命中「輕」與「重」的難以承受和對兩種自由的無從抉擇。《藍》沒有一句華麗的詞藻或是深邃的語言,整片的意境只靠朱麗葉比諾什的表情和交替的音樂貫穿始終。作為當今歐洲影壇屈指可數的實力派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將女主人公的痛苦和抑鬱表現的無懈可擊。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進行到28分鍾左右時,需要她握緊拳頭沿著牆面摩擦。為了表現朱麗痛苦的感覺,同時也為了自己找到朱麗的感覺。比諾什拒絕任何保護措施完成了這個鏡頭。至於本片的音樂,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音樂家未完成的遺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從朱麗心奏的單手旋律到樂譜的合唱部分,從管弦樂隊齊奏到強聲的開頭主旋律,從交響樂到長笛獨奏,它在片中的出現也是自身不斷成長和完善的過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它最後出現的那一段,朱麗和奧利佛共同續譜時,朱麗將原先奧利佛的譜曲不斷削減。「輕一點,不要敲擊樂部分……不如不要小號吧……鋼琴稍稍低沉……不用鋼琴的話……長笛,有這里開始吧。」這段情節的畫面隨著朱麗的話語漸漸轉為失焦狀態,其含義象徵著朱麗由「重」轉「輕」的心路歷程。而最後僅保留長笛這一概念自然讓人聯想起朱麗和奧利佛在咖啡館相遇時對笛聲產生的共鳴。朱麗在丈夫的遺作上舍棄了一切只留下與奧利佛相互會意的笛聲,這也進一步表明了朱麗對愛的重新接納。第二類音樂是一種猛然而至的厚重的管弦協奏段落,它在全片出現過三次,象徵著朱麗對死去家人的傷痛不時地閃現和爆發。第三類音樂可以說和第二類是相對應的,那就是悠揚的笛聲,它主要用來渲染朱麗靈魂自由的意境,強調「輕」的生存狀態。除了表情和音樂的意境延伸,《藍》中許多細節也不得不重申其精妙。在導演自述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提到了兩處有趣的情景,一是當影片進行到29分鍾時,朱麗抱著個箱子,導演用了個特寫鏡頭拍出箱子上的字母「blanco」,西班牙語白色的意思。在接下來的鏡頭,她走在三岔口稍停時,有個男人穿著藍色的衣服從她左邊經,有個女人穿著紅色的衣服從她右邊經過。這微妙的暗號正好對應了藍、白、紅的排列。還有在咖啡館朱麗將糖塊浸入咖啡時,有一個特寫鏡頭是咖啡在迅速上竄將糖塊變色。導演在這里想要表現朱麗只專注於小東西,對身邊的任何人事都漠不關心。她想一直將自己封閉起來,忘掉對面的奧利佛,忘掉耳邊的使他們共鳴的笛聲。而女主角的這些念頭在導演看來只需五秒鍾。那麼這就要求從糖塊接觸到咖啡到其全部變色必須是五秒鍾。為此,劇組忙了大半天才找到可以五秒鍾變色的糖塊。除了導演刻意安排的細節外,還有很多隱喻性鏡像也十分值得一提,比如,朱麗每次游泳的情節,水上象徵著情感自由,是「重」,水下象徵著靈魂自由,是「輕」。因此,一次朱麗剛要上岸,便突然響起了「重」的音樂。於是她整個人縮到了水下,靜靜地如胎兒般漂浮,代表回歸到了原始狀態。這就是對朱麗在「輕」與「 重」之間交替的完美隱喻。這種隱喻鏡頭在全片中不勝枚舉,包括結尾處的一組意識流般的串聯鏡頭更將整個故事的意境做了高層次的回歸。

《藍》的色彩風格相當鮮明,以水晶燈為核心,窗戶、牆壁、糖紙、泳池等都以一種沉靜的藍色出現,主導著觀眾的視覺,讓人本能從代表自由的顏色中感受到陣陣抑鬱,並由此透射著本片的核心——不同自由之間的相互壓抑。

3. 有關於雷雨的影評,評述其中一個人物

原創
解讀繁漪
她是一個母親,卻愛上了親生兒子的哥哥:她是一位妻子,卻與繼子發生了不倫之戀。她果敢陰鷙,她愛的瘋狂。她的外表是沉靜的.憂郁的,但內心的火熱卻足以傾覆所有。
在那間悶的讓人發瘋的屋子裡,18年,六千多個日日夜夜,守著一個閻王,將自己的青春一點一點埋葬。只是可惜,她並非一個逆來順受的人,她有她的倔強,她有她的堅強。
與繼子的戀情她不曾後悔過,她拋棄了倫理道德,勇敢執著的追求心中的愛戀。她抓住周萍這根稻草,為了重新拾回那份破碎的夢來救回自己。
誓言就像花兒隨風飄向遠方,青春散場,留下永恆的傷。繁漪的心碎了,一個女人怎能承受兩代人的欺侮?她的心在顫抖,在滴血。可是血並不是頹廢,只是在詮釋著另類的美麗,那是她對愛的忠貞,對夢的留戀。
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道路,堅韌的追尋心中的夢想。十八年來她有過隱忍,為了愛而默默承擔所有。冰冷的色調深化了她的憂郁,沉靜的死水下掀起的是萬丈波瀾。繁漪的桀驁,卻是最動人憐憫的凄楚。屈就演繹悲哀,而抗爭卻能成就悲劇,悲劇則是將美麗毀滅給人來看。
一個人為著自己心中的夢而不懈追求,本應是催人上進的高亢進行曲,但這是漣漪的追求,也就註定了這悲劇性的毀滅。她如迅疾的雷雨打破了古老封建家庭的沉寂,卻閃電般瞬間窒息了。
淚眼問蒼天,竟無語凝噎。當所有的傷痛幻化成滿腔得恨意時,就那麼一丁點不經意的火花,卻瞬間點燃了炸葯的導火索,頃刻間將一切引向了滅亡。
這不是繁漪的罪過,不公的只是命運,是三十年前的荒唐,是追求門第的錯誤,是封建倫理的束縛,是......
或許,這所有一切正是一種解脫,是最好的結局......

4. 少年派的影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活著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幾年前我在美國訪學時,有很多機會被傳福音,每次在我百般抵抗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總是:「你怎麼能不信呢?」這一刻,在信徒們悲憫的眼神中,我一定是一個被神遺棄的可憐人。很對不起他們的是,對於一個死硬理性派來說,即便是皈依,也得必須給個理由。我想反問的是:「我為什麼要相信,如何『選擇』去相信?」

那一段被傳福音的經歷可以部分解釋我喜歡《少年派》的原因,這部電影雖然未必給出讓我滿意的皈依理由,但至少它做了這樣的暗示:信仰並非無理由的皈依,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雖然很多人似乎不這么看,但我還是覺得《少年派》無非就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我們如何獲得信仰,以及人性中幫助我們獲得信仰的「靈性」如何面對人性中與信仰相悖的「獸性」?

少年派原本是信徒,但他曾經失去信仰。雖然我們很難知道少年派究竟是在什麼時刻失去信仰的(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的經歷的真實細節),不過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下的經歷對一個人的信仰會有怎樣的觸動:

暴風雨,貨船沉沒,少年派、母親、廚師和水手成為救生艇上的倖存者,食物很快短缺。水手腿斷,在截肢手術後,廚師用水手的斷腿做魚餌釣魚。很快,水手死亡,廚師將水手肢解後晾乾作為魚餌和直接吃的食物。後來母親與廚師起爭執,母親被廚師殺死。後來憤怒的派將良心有愧的廚師殺死,並將廚師肢解晾乾,靠吃廚師的肉存活,直至獲救。

在漂流中,派遇到過另一場暴風雨,他向著神呼喊,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獻給你,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對我?至少在這一刻,派的感悟與《一九四二》的牧師安西滿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什麼我還會經歷這樣的人間極惡?信仰在人間地獄里崩塌。

接下來派的問題是:如何重新獲得信仰?

《生命之樹》之流的福音電影告訴我們說,你只要去相信上帝就好了,或者退一步說,你一開始不信、彷徨,然後看見一些相信上帝的人最後得了幸福喜樂、得了救贖,你自然就會感悟,隨後加入信眾的行列。總歸,建立信仰其實並不需要理由,要麼自始而然,要麼中途頓悟,信了就好。就是好,就是好。
《一九四二》的安西滿後來的經歷似乎就是如此。神父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質疑上帝,於是聖歌、禱告……。只不過這些手段在心理咨詢師看來也許更像是廉價的精神麻醉,而非建立信仰。

少年派後來的經歷則是這樣的:

獲救後的少年派編了這樣的故事。他說,一開始只有自己和幾只動物倖存了下來。廚師變成鬣狗,母親變成猩猩,水手變成斑馬,食人的經歷變成了一座漂浮在大洋中的食人島,被切割成一片一片晾在救生艇中晾乾的人肉變成了沼狸。而少年派自己,分裂成了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這個故事裡,少年派和理查德帕克到底代表了什麼?

派後來說,對理查德帕克的警覺讓他在大海上存活了下來,那麼理查德帕克就是「危險」本身了。而這個讓派感到危險的東西既是從派自己身上分裂出來的,又是派之前並沒有意識到的,而且在苦難過去之後又似乎再次離開了它。

這個危險的分身,就是派心中獸性的本能。

完整的靈魂分裂成了靈性(少年派)和獸性(理查德帕克)。

我試圖在腦子里搜刮一些用來描述理查德帕克象徵意義的詞,最後發覺最合適的是一個老掉牙的概念,那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本我」。(而那個分裂之後的少年派自己則是「超我」。)

理查德帕克是少年派身上所有求生本能的象徵。

這其中有為求生存而躲避危險的趨利避害本能——在母親被殺時,派的恐懼取代了勇氣。

也有面臨威脅時爆發出的巨大攻擊本能——派最終殺死廚師。

而這其中最不容易在文明世界中暴露卻又蘊含最強大能量的,就是飢餓時不擇手段尋找食物以延續生命的本能,在這強大的本能驅使下,即使最不可觸碰的道德禁忌也被輕易突破,例如包括吃食同類。

「人相食」,在漂流中,派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求生本能展示出的巨大又令人畏懼的能量,而這股讓他恐懼的能量與他心中應該有的靈性完全背道而馳,這股能量讓他完全淪為野獸。

而救生艇上那個被理查德帕克威脅、又試圖去馴服它的少年派,則是他心中靈性的那一部分。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是人的「超我」,人心中代表道德、良心的部分。

堅守靈性,他才是一個人。而只有順從獸性,他才能生存。他該如何抉擇?

所以在我看來,《少年派》的主題是人心中的靈性與獸性的沖突。

有人說《少年派》的故事可以做多重解讀,每一重解讀中可以反映出人性的某個側面,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羅生門》。我不這么認為。吃人的故事為真,老虎的故事為假,再明顯不過。

也有人說《少年派》講的是一個經歷苦難的少年用一個幻想出來的童話故事慰藉自己的心靈以逃避痛苦的故事,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潘神的迷宮》。我也不這么認為。《潘神的迷宮》中的小女孩幻想出來的童話故事可以說是苦難中下意識的被動逃避,而少年派接下來要做的,卻是一種主動的抉擇。

在我看來,與《少年派》最相像的作品應該是一部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作品——杜琪峰和韋家輝的《大隻佬》。

大隻佬也曾失去信仰。表面上看來,他失去信仰的原因是女友被殘殺後看見了因果,然後就「當不成和尚了」。

看得見因果怎麼就當不成和尚了呢?這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借李鳳儀之口道出的。李鳳儀的前世是個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殺了人,李鳳儀就要死。李鳳儀說:「這樣公平嗎?」是的,完全不公平。大隻佬心裡明白這點,因此再也當不成和尚,因為它看見了因果背後的不公,而信仰的對象不應該是不公義的。

大隻佬後來的經歷是這樣的:人性中獸性的一面隨著李鳳儀的被殺而爆發,眼見新的惡因又要種下,心中的靈性卻在此時顯現。如果心中有佛,你就可以不去種下當下的因,雖然對舊的惡因帶來的不公無能為力,卻可以因為信仰而不去種下新的惡因。心中獸性的一面被靈性的一面取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過,這是一種皈依,還是一種選擇?在我看來,這里的信仰,是選擇用心中的靈性來取代獸性,而不是無理由的皈依。所謂信佛,其實是相信自己心中的靈性終會取代獸性。

在大隻佬這里,靈性戰勝了獸性。

而少年派如何面對心中靈性與獸性的沖突呢?
——他將一個獸性的故事,轉變成一個充滿靈性的童話故事。

在影片中,成年後的派與作家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你更喜歡哪個故事?」
「我更喜歡老虎的那個。……」
「對,所以你追隨上帝。」

對,獸性還是靈性,這其實是一個選擇。派面臨的問題和大隻佬一樣,眼前獸性的事實已經發生,但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選擇卻在自己,是在獸性中沉淪,還是堅信靈性必會復甦?心中有靈性,因此可以選擇相信上帝。或者反過來說,因為相信上帝,所以相信心中的靈性一定會復甦。對上帝的信心與對人性中的靈性必存的信心其實就是一回事。心外無物。

但是少年派對待獸性的態度與大隻佬又是完全不同的。大隻佬心中的佛性被喚起,獸性隨之不復存在。因此佛性被喚起的那一刻起,大隻佬就不再是「人」。

少年派獲救的那一刻,獸性也同樣離他而去。但《少年派》的原著中是如此描寫他當時的心情的:「我像個孩子一樣哭起來,不是因為我對自己歷盡磨難卻生存下來而感到激動,雖然我的確感到激動。也不是因為我的兄弟姐妹就在我面前,雖然這也令我非常感動。我哭是因為理查德帕克如此隨便地離開了我」。

在理查德派克消失在叢林之前,派以為它會回過頭來看他一眼,好讓他對它道別。可理查德派克卻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去不返。文明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一旦身處其中,心中的獸性便被重新壓抑得無影無蹤,再也不會以那樣清晰的面貌展現在面前了。《少年派》的原著中說:「我們活下來了,你能相信嗎?我對你的感謝無法用語言表達。如果沒有你,我做不到這一點」。
面對自己內心的獸性,派沒有用靈性壓制它、消滅它、取代它,而是對它心懷感激。
派說,那個沒有說出的再見直到今天都讓我傷心。但其實該說的話早就已經「說過」了。在那場差點殺死派和理查德帕克的暴風雨過後,派讓帕克依偎在他的膝頭,一同喘息和啜泣,在那一刻,他心中一直爭斗著的獸性與靈性就已經和解了。

於是,《少年派》其實回答了《禁閉島》最後的那一個「天問」:「Liv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是像野獸一樣活著還是作為一個好人死去?靈魂中的獸性與靈性能否兩全?

《禁閉島》給出的選擇是:消滅自己的靈魂以阻止自己的獸性,獸性與靈性一同滅亡。
《大隻佬》給出的選擇是:以靈性取代獸性。

而《少年派》的選擇是這樣的:做一個活著的好人,心中住著一隻野獸。

感謝上帝賜予我靈魂,也感謝野獸的本能讓我的靈魂延續。

5. 現代啟示錄的影評

《現代啟示錄》是一部很超前的戰爭藝術片,或者通俗的說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戰爭片……

如果你想看的是類似《拯救大兵瑞恩》的史詩般宏大場面,那還是奉勸你不用去看《現代啟示錄》了,俺看多了那些「偽影迷」大放厥詞般的影評,很是影響俺的心情……

要說《現代啟示錄》最經典的場面,莫過於神經質的上司為了一塊沖浪寶地而發動了一場奇襲,這場稀奇古怪的短兵交戰伴隨這瓦格納的《武女神》的曲段,俺彷彿也能嗅到那股嗆人的戰爭臭味……

回到正題,《現代啟示錄》以一個上尉接受一個秘密命令——刺殺叛變、瘋狂的上校而起書,在執行命令的路上,處處遇到讓人不可思議的荒謬。

接受命令的上尉,本身就帶著越戰的心理創傷,以至於接受命令之前酩酊大醉,房間里彌漫著讓人窒息絕望的氣息氛圍;

一些小細節在電影中的出現顯得非常有意思,那場荒誕曖昧的慰問晚會鮮明的表現出了戰爭與人性之間的矛盾沖突,連人的慾望都無法滿足,那標榜著「解放越南、剿滅共產主義」的戰爭,能給這些士兵帶來什麼?

2001年重新上映的《現代啟示錄》補足了之前刪去的法國殖民者的那段情節,在這個場景中,法國殖民者和美國士兵之間的交談直至最後近乎矛盾爆發的質問,完全把戰爭的詭異表現出來:越南的叢林,真的就比巴黎的生活更加重要?所謂的根植,難道就是這般苟且偷生?

神經錯亂的上校在柬埔寨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實現癲狂目的的王國,死亡、血腥、殘忍充斥著這個王國,在這種群體下,所有的隸屬人的屬性全部消失,將原本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動物本能給表現了出來,在這個矛盾沖突下,無論究竟完不完成任務,那位上尉最終仍然逃不出被戰爭改造的命運:不殺上校,意味著上校之前的哲學般的對話有著深刻的涵義去解讀,而最終殺死上校就如同鏡頭展現那般,上尉成接過了神經錯亂的上校的衣缽……

影片中唯一帶有孩童般天真思想、喜歡聽聽搖滾樂的少年士兵最終倒在執行任務的途中,也證明了科波拉想要表達的思想高度:所謂的戰爭,剝奪掉人性,只剩下弱肉強食的自然機制,任何的憐憫和慈悲,都是可笑的、虛偽的……

無論藝術如何激進,總是改變不了這個社會的現實,無論充滿激情、充滿大同精神的藝術家如何去用電影來表現自己的想法,現實總是無情的告訴我們:人始終是一種悲哀、變態的動物

就讓《現代啟示錄》去傳承戰爭的本質,讓現實中的戰爭繼續抹殺吞噬現代社會中僅有的絲絲人性……

6. 關於電影《健忘村》的影評

《健忘村》是一部有著深度的愛情喜劇片,它用一種喜鬧的方式真誠深刻地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縮影。不難發現影片講述的就是忘憂和回魂兩大主題,而在這兩大主題之下隱藏著太多內涵。《健忘村》即有政隱還有愛情故事。從黑色幽默諷刺角度來說,影片真正做到了含沙射影,電影通過荒誕的喜歡含沙射影出這么多的內涵,不得不說導演的功底還是很大的。
《健忘村》也不僅僅是一部女性題材的電影,電影中每個人物形象都極其豐滿,每個村民都有自己生動的性格和故事。影片有料有趣有新意,層次分明回味無窮,是一個風格獨特的奇幻喜劇。
早年的周星馳電影,看起來是喜劇,但是很多鏡頭都暴力血腥,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看似溫情脈脈,實則殘酷絕望。帶著一種導演強烈的任性、不妥協氣質,再摻雜一些時政隱喻,當然這一點,在徐克電影,或者不少早年香港電影中,都有。

在表達方式和影片風格上,《健忘村》和早年周星馳電影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內里的殘酷表述和自殘式反諷上,它們一脈相承。

對,我說的是早年周星馳電影,早年香港電影。《西遊·伏妖篇》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馴服。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觀點,僅僅是有助於你理解我在影院看到《健忘村》的驚喜,有點像早年看周星馳電影的感覺,並不是要把兩者進行直接對比。

事實上,《健忘村》和周星馳電影又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說周星馳電影里尚有對小人物的憐憫和共情,陳玉勛導演完全是上帝視角。

明亮的用色,歡快的音樂,很容易讓你有先入為主判斷的角色設定,看起來溫馨動人,但導演時時刻刻不忘打破你的天真期待。

什麼是好?什麼是惡?到最後,你也弄不清楚了。

7. 求一篇雷雨的影評,主要評述其中一個人物。急急急(800字)

原創
她是一個母親,卻愛上了親生兒子的哥哥:她是一位妻子,卻與繼子發生了不倫之戀。她果敢陰鷙,她愛的瘋狂。她的外表是沉靜的.憂郁的,但內心的火熱卻足以傾覆所有。

在那間悶的讓人發瘋的屋子裡,18年,六千多個日日夜夜,守著一個閻王,將自己的青春一點一點埋葬。只是可惜,她並非一個逆來順受的人,她有她的倔強,她有她的堅強。

與繼子的戀情她不曾後悔過,她拋棄了倫理道德,勇敢執著的追求心中的愛戀。她抓住周萍這根稻草,為了重新拾回那份破碎的夢來救回自己。

誓言就像花兒隨風飄向遠方,青春散場,留下永恆的傷。漣漪的心碎了,一個女人怎能承受兩代人的欺侮?她的心在顫抖,在滴血。可是血並不是頹廢,只是在詮釋著另類的美麗,那是她對愛的忠貞,對夢的留戀。

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道路,堅韌的追尋心中的夢想。十八年來她有過隱忍,為了愛而默默承擔所有。冰冷的色調深化了她的憂郁,沉靜的死水下掀起的是萬丈波瀾。繁漪的桀驁,卻是最動人憐憫的凄楚。屈就演繹悲哀,而抗爭卻能成就悲劇,悲劇則是將美麗毀滅給人來看。

一個人為著自己心中的夢而不懈追求,本應是催人上進的高亢進行曲,但這是繁漪的追求,也就註定了這悲劇性的毀滅。她如迅疾的雷雨打破了古老封建家庭的沉寂,卻閃電般瞬間窒息了。

淚眼問蒼天,竟無語凝噎。當所有的傷痛幻化成滿腔得恨意時,就那麼一丁點不經意的火花,卻瞬間點燃了炸葯的導火索,頃刻間將一切引向了滅亡。

這不是繁漪的罪過,不公的只是命運,是三十年前的荒唐,是追求門第的錯誤,是封建倫理的束縛,是......

或許,這所有一切正是一種解脫,是最好的結局......

8. 濃情巧克力 影評

一場風雪揭開這座法國小鎮的面紗,沒有華麗色彩的法式建築,還在沉睡中的寂靜街道,似乎是遠離塵世的另一個世界。
沒有高大的建築,顯得這場風雪有著鋪天蓋地的氣勢,白色的背景襯托出兩個紅色斗篷的異常鮮明,就連她們的到來都讓人覺得異常。
一個帶著可愛小女孩的神秘女人,一間神秘的巧克力店,無聲的吸引著小鎮居民,卻因為傳統思想的根深蒂固,居民們空有著好奇心,卻害怕因為踏進這家店而「玷污」了他們的清白。
女主角薇安是一個堅強的美麗女人,是一個善良的單生母親。法國是浪漫的,巧克力是浪漫的,一個擅長製作美味巧克力的法國女人,又會有多大的魅力呢?薇安的一顰一笑,她的每一句話語,都回盪著不僅僅用perfect去形容的高雅氣質。她可以准確的猜測顧客的口味,
她會在可可里加辣椒,據說是一種神秘的配料。讓我想起曾經的一部漫畫,女主角可以在巧克力里施法術,讓吃了的人愛上贈送巧克力的人。薇安沒有法術,但她卻真地做到了讓周圍的人接受她,愛上她。
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是一帆風順的,包括融入一個陌生而又保守的環境,薇安最初的境遇是不順,鎮長帶頭鼓動居民排擠薇安,更詛咒她會在復活節前離開這座小鎮,然而薇安堅強的給予了回擊,她溫和而又禮貌的對待每一位顧客,她收留了被丈夫虐待被鄰里排擠的古怪女人,開導生活頹廢性格暴躁的老太太。也許她並不只是用她可口的巧克力去打動周圍的人,更是用她獨特的思想與性格吧!
薇安的女兒阿努克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小女孩長著很典型的法國容貌,有著與身具來的淑女氣質,她微笑的純真,悲傷時令人憐惜的神情,讓人不忍心再看到她四處流浪,阿努克有隻不能行走的小袋鼠,她會把自己的想法借用袋鼠間接的表達出來,在影片完美結束的時候,小袋鼠才第一次出現,阿努克開心地看著恢復跳躍的小袋鼠遠去的背影,我開始想,是真的有這么只袋鼠嗎,還是阿努克因為孤單而假想出來的童年玩伴?又因為不再需要漂泊,而讓這只「袋鼠」去尋找自己的夢?
吉普賽流浪者洛克斯的出現給薇安的生活增添了一絲精彩,居民們厭惡流浪者,甚至罵他們是畜牲,唯有薇安接納了他們,卻因為部分愚蠢的居民,洛克斯居住的船被燒毀了,薇安一度自責的想要離開,卻因為會被感化的好心居民的鼓勵,決心永遠的留在這里,洛克斯也在匆匆離開後又回到了這里,於是故事的結局便是美麗的女人和英俊的紳士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他們在這個溫暖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家。
我開始想,成長的代價也許就是有一天會離開溫暖的家,而去尋找另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不是每個人都像薇安會做出美味的巧克力,也不是每個人都像薇安一樣堅強,一樣可以面對明天微笑,所以幸福就會更加的難得,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就會更多。
Juliette Binoche的完美演繹,給我帶來了精神上的釋放,一種閑情逸趣般的享受,情節上沒有大的跌宕起伏,僅僅是Johnny Depp出現時的小高潮已經足夠,Juliette獨特的優雅韻味,讓我真實的見到了一個法國女人的魅力。Johnny的戲分不多,卻會讓人印象深刻,他也當仁不讓的擔當著男主角,他帶著一絲懷壞的玩世不恭的氣質,卻讓洛克斯看上去很紳士,Johnny抱著吉他彈唱時的神情,讓我想到了流浪歌手,想到Johnny曾經想搞搖滾當歌手的夢想,那麼,會否感到一些滿足呢?
我想我終究還是喜歡童話的,還是喜歡完美的結局。

9. 關於電影《撞車》的影評 以及反映出的美國文化

我也很喜歡這部電影,但沒那麼好地表達能力,所以只能復制幾篇給你,希望能幫你,給不給分無所謂,反正不是我原創的

影片一舉打敗獲獎大熱門《斷臂山》,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這是一個多線索共同進行的故事,單單看導演有條不紊的把這個紛繁的故事巧妙的串連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功力了。不過看過他的前一部編劇的作品《百萬寶貝》的人應該不會有絲毫的驚奇,因為《撞車》所帶來的震撼與思考,與《百萬寶貝》敲擊人心的痛楚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哈吉斯希望觀眾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要報著「逃避生活」的目的來度過這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希望人們都能從自己的內心來檢測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類似影片中的心態。關種族以及人際交往的問題,現在仍然是爭論頗多。哈吉斯利用電影語言,向人們揭示了這種糟糕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由來。選擇洛杉磯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正是由於洛杉磯的城市特點所決定的。多民族文化在這個城市中相互碰撞著,更容易引發新的沖突。為了烘托影片中的思想氛圍,導演哈吉斯將鏡頭中的洛杉磯處理得象一座人間地獄。不過,在影片的結尾的地方,在文化碰撞的碎片當中,創作者還是給觀眾們留下了希望。

Crash是一部以人與人之間關系(或者說人性)為主,以多個同時發生的獨立故事穿插講述為手法,以各個獨立故事中看似毫無關系的角色們之間的聯系為基礎(每個角色都可以說代表一個階級/種族,諸如白人,黑人,墨西哥/中美洲裔,亞/華裔,中東裔等)來反映諸如像種族問題這樣的深刻問題。片名叫"Crash"(雖然有撞車的意思,但對將片名直接以為「撞車」持保留態度),是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只顧自己的事情,沒有時間關心/關注別人,更不要說另一個階級/種族,我們每天忙忙碌的奔波,很多時間是在汽車這個小鐵盒子里度過的(比較資本主義化的評論),唯一能夠讓我們有機會跟別人接觸的就是當出現交通事故的時候,結尾處大概也是為了應這個主題吧。

歧視到處都存在,尤其是反映在小人物和弱勢群體身上,但關鍵的是你是否歧視自己,有的歧視是表面上的,比如老警察對老黑的歧視,老黑對亞裔的歧視,但更要命的是發自內心的不自知的歧視,比如最後的新警察,表面上和主觀上反對歧視,但內心深處卻早已接受了對老黑的歧視。「歧視」可能帽子太大了,用「偏見」

《撞車》可能會更廣義一些,每個人都有偏見。每一個群體都有stereo type,stereo type在每個人的眼中形成了「偏見」,stereo type是有統計學基礎的,偏見是有道理的,盡管我們應該單獨的審視每一個個體。這部影片反映的人類的本性,不僅在美國,在哪個國家都有,不僅僅是膚色,而存在於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用膚色只不過是更讓人易於理解,而且比衣冠更容易分辨。想一想我們身邊的 例子,都是黃皮膚,還不是有各種「偏見」。我認識個華裔小孩,才3歲不到,在美國上幼兒園,沒有人告訴他什麼叫歧視,但他就是覺得黑人小孩兒臟。

文化差異太大了:種族歧視的問題和生存環境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所以至少在理解電影的人物的動機上肯定會有影響。你不會真正理解那個老傢伙為什麼開槍;你不會理解為什麼要那個導演停車;你不會理解……很多。看這個片子我疼了2次——2次槍響。除此之外,我一無所知。

心靈的碰撞,其實有很多影片是不需要看懂的,被震撼被觸動已經足夠了,哪怕只是瞬間。

這片子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故事編得太圓了,太圓潤,以至不夠有力!巧合太多,意外太多,以至太像通俗劇,這些人為的編排痕跡太暴露,削弱了影片在思想上的提升空間。這個問題,在很多美國劇作家和一線導演身上都有,不僅僅保羅·哈吉斯。因為好萊塢的游戲法則是既定的,是要求導演迎合觀眾的,太多的導演習慣於從觀眾角度為出發點思考自己的作品,而恰恰矯枉過正,妥協過多。保羅·哈吉斯的問題在他今後的影片里還會再次暴露出來,作為一個出色的編劇和相當有水準的導演,我希望他在親近奧斯卡之餘,也能夠做些稍稍出軌的事,尤其是在改編《父輩的旗幟》的時候,不要太迎合好萊塢的製片商和一小部分影評人。

本片又是一個每個人都不快樂的故事,導演保羅•哈吉斯在讓觀眾感受到劇中人焦灼心態的同時,也希望觀眾能夠看到人際間沖突的路徑隱伏之處,導演並不激憤,在視覺上也沒有什麼野心,他有意識地平行處理著主人公們的行為,通過並不炫目的電影鏡頭映襯著普通人偶然間生活逆轉的故事,沖突步步鋪陳,矛盾點點累積,在揭示人際間交流和膚色偏見的問題時更注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道德沖突的描寫。雖然生活中時常上演著宿命般的悲劇,但影片還是在努力傳遞給觀眾一種試圖看到陽光時費力掙扎的氣息。

《撞車》 精彩影評
之一:我們以為我們是誰?

GO壇上有人說,Crash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阿步說,Crash好悶,大悶片。XM說,如果說罪惡之城是形式主義的極端,那Crash就是內涵主義的極端,Crash的確是一個大雜燴,這部電影里讓我們震撼的不是撞車,而是種族,文化,尊嚴,人格,親情之間的撞擊,每一次撞擊都擊在我的心中,一下一下,讓人無言以對。

《撞車》電影里的人物,每個人都像一顆珍珠,不是那種光芒四射圓潤無暇的珍珠,而是有著一點瑕疵的不那麼完美的珍珠。隨著電影劇情的發展,一顆又一顆的珍珠被巧合和沖突連成一串,光鑒照人,掠人魂魄。雖然每顆珍珠都有一點瑕疵,但那瑕疵卻替華麗增添了一份真實。

真實,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真實?這個社會,壓力太大,每個人都有說不出的苦,這苦被壓抑被扭曲,反射出來的就是暴躁,激進,叛逆。人性本惡或是是人性本善?這個命題,不會有答案。任何人都有善的一面和惡的一面,視於觀察角度的不同。在CRASH這部電影里更是如此,沒有哪個人是絕對的好人,也沒有哪個人是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像我上面所說,有著不同的問題,都有著不同的罪惡,但每個人的罪惡都有其行成的原因,都能讓人在感到厭惡的同時在心裡的某個角落升起一絲的憐憫和同情。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真實的反應了人性,反應了人性的兩面性,人性的掙扎。自我的掙扎與矛盾,是另一種crash,這種crash,也許傷害最深。

暴力的警察可以是一個有著拳子之心的孝子,他的暴力是他為父親所苦的發泄。他替父親的遭遇而憤怒,他為父親的結局而痛心,但是作為一個小警察,他沒有力量來改變這個結局,他的力量微弱的看著父親受苦卻無能為力。他痛恨這一切,他認為父親對黑人貢獻了許多,可是父親的貢獻卻沒有任何回報,所以他變成了激進分子,種族主義者。在電影的前面部分,這個警察是十分讓人討厭的,但是看到他與父親的故事後,我對他產生了憐憫之心。他並非沒有血肉,他只是需要發泄。第二天,他在車禍現場搶救前天晚上被他侮辱的女人,他幾乎是豁出命去救她,我想,這除了他的職業原因和人性本善之外,很大一方面也是為自己前一天晚上的行為贖罪。人的矛盾就在於善惡的掙扎,惡意的發泄過後,善的內疚和空虛也許就隨之而來。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在沖動、郁悶、憤怒中,做了傷害他人的事情,表面上看,好像這些人很威風,但事情過後,自我譴責、內疚和後悔,無法言語,無法補救,只留遺憾。

被侮辱感常常是自找的。比如那個每天抱怨種族歧視的少年,比如被洗劫一空的智利老頭,比如那個為了面子寧願受辱的電視導演。在少年眼中,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著對有色人種的歧視,他認為整個世界都帶著有色眼鏡,其實有色眼鏡在他的心裡。只見別人眼中有釘子,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少年在埋怨的同時,忘記了自己正在做著引起人埋怨的一切。波斯老頭也是如此,懷疑周圍的一切,怒氣沖沖,不相信別人,最後害了自己。電視導演更是如此,為了自己在朋友前的面子,寧可妻子受辱,懦弱至極。他本意是保住面子,但結果卻失去了尊嚴,而且是在自己心愛的女人眼裡,他完全的失去了尊嚴。男人的尊嚴是很敏感的,尤其在心愛的女人面前,他妻子對他的指責對他是極大的打擊,但是我絲毫不同情他,我認為他是自取其辱。第二天他遇到警察時的反應,讓我有點想不通,忽然的勃發,為了什麼,是突然的覺醒,還是長久壓抑的崩潰,抑或是為了救車上的少年?我

《撞車》無法分析,只是覺得人是很難預料的,什麼都可能發生。

電影用很大一塊筆墨描寫了種族沖突和文化沖突,白人想做出平等尊重有色人種的姿態,但卻在心裡歧視黑人,黑人一面警惕著白人的歧視,另一面歧視著亞洲人,亞洲人同時也歧視著其他有色人種。頭尾兩次撞車的爭吵十分有意思,第一次撞車,是亞洲人販子的老婆和南美女偵探,兩個人都罵對方的族裔,歧視對方的種族。片尾的撞車,診所女接待遭遇保險公司理賠員,一個黑人一個亞洲人,兩人一樣的用對方的種族作為攻擊對象。這種現象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這樣的互相侮辱表現了他們的不自信,他們都努力的討好主流社會。只有白人是高高在上的主流,可以說著偽善的話,像個慈善家一樣有目的的施捨自己的平等,只是遇到利益,立馬鑒出真章。就象那個偽善的法官,打著平等的旗號,實際上做著骯臟的勾當。

探長說,人與人太疏遠了,我們都渴望撞擊,只有撞擊才能讓人感受到真實的接觸。平日風光無限的法官太太摟著女傭說,你才是我最好的朋友,辛酸畢露。人與人的溝通並為隨著溝通方式的越來越多越來越便捷而有所改善,相反,溝通變得越來越難,越來越復雜。夫妻的溝通,母子的溝通,同僚的溝通,不同族裔的溝通,都可能對你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人都知道溝通重要,卻不知道,怎樣能處理好這重要的事情。人善於將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復雜的社會讓人無法簡單的面對生活。人無法按照善惡標准來做事情,只能按照利益標准來行事。當探長對法官說出唯心的話,當年輕警察將男孩推出車子,他們都無奈的踐踏了自己的良心,我聽到他們心裡的嘆息。但是,又能如何,如果換成是我們,我們又能如何做?前幾日看到有人在談論,如果你是妻子被警察侮辱的那個電視導演,你在妻子受辱的當場會如何做,沒有男人表態,沒有男人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我想,答案就在這避而不答中,但是這種態度無可厚非也無可指責。

「你要幹上幾年才會明白過來。你以為你知道你是誰!」老警察對新警察如是說。我們以為我們是誰?

之二:人性的閃亮

撞車,人性的碰擦。是一部多個小故事聚集的電影。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導演巧妙地故事插在一起。

西班牙裔的修鎖工,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可愛天真,由於以前的後遺症,害怕槍聲,子彈,躲在床底睡覺。爸爸

《撞車》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在他很小的時候遇見了一個仙女,給了他一件隱形的斗篷,使他什麼都穿不透。女孩天真地聽著這樣的故事。爸爸鄭重地對她說:現在要把他送給女兒。脫下一件隱形衣,交給女兒。從此女兒再也不怕任何子彈了。一個美好的故事,為了鼓勵女兒擺脫子彈的陰影。

——閃亮之一,父愛的偉大。童話是善良的。

一個阿拉伯裔的雜貨店老闆。門鎖壞了,找修鎖工過來修,換了新鎖,但沒有用,其實是門壞了。與修鎖工起了爭執。第二天雜貨店就被偷了。沒有保險公司能夠賠付。老闆很氣。於是他把所有的帳都算到修鎖工的頭上。於是他帶著一把槍來到了修鎖工的家門口。就在他拿著槍與修鎖工爭論時,他突然舉起槍。而小女兒沖出來:爸爸沒有隱形衣。她撲到爸爸的懷里幫他擋了那一槍。接著是父親撕心裂肺的哭聲,女孩勉強撐起微笑:爸爸,我可以保護你。很慶幸,女兒沒有死。而開槍的老闆也呆了,明明射中了,為什麼?

——閃亮之二,女兒的愛。愛的力量大到一切,包括阻止子彈。

一個人呆在雜貨店裡,女兒多莉回來都不知道。老闆對著女兒說:我碰到仙女了,她是天使。是啊,確實是個善良的小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的女兒才是他的天使,女兒在買槍的時候,就買了一盒空彈。

《撞車》——閃亮之三,女兒之愛,了解父親,深愛著父親。

黑人導演和妻子在回家的途中被一個白人警察找茬。白人警察借機侮辱妻子。作為丈夫,在面對這種情況下,他除了忍,沒有什麼能做的。然而妻子卻譏諷他沒有能力不能保護她。兩人產生矛盾。其實妻子不知道,丈夫比他承受了更多。

——閃亮之四,有時忍是需要承受很多的。

妻子遇到車禍,被卡在車內。白人警察去救她。妻子怎麼也不讓白人警察碰她。因為上次的事情,心中仍存恐懼。白人警察實在受不了,朝女人吼了。這是性命攸關的事情。於是女人妥協了。帶著不安,看著警察一步步幫著她把腿挪下來,把保險帶割斷。當人們把警察拉出車時,警察奮不顧身又回到車里把女人拉出來。女人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抱著白人警察哭了。

——閃亮之五,不管以前的芥蒂,在生死之間,一切都沒有拯救生命來得重要。

之三:善惡一念間

不得不佩服《撞車》的編導保羅·哈吉斯,他十分准確的捕捉到人物微乎其微的心理活動,並使之成為推動這個多線索故事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洛杉磯這個多民族的大都市,人們的感情既脆弱又冷漠,他們時刻忍受著未知的恐懼,卻又肆意宣洩自己的憤怒。檢察官的妻子簡因為汽車遭兩名黑人青年搶奪,而對所有有色人種疑神疑鬼;警察瑞安因為父親無法得到及時診療,而遷怒於一對黑人夫婦;購槍時遭到侮辱的阿拉伯裔店主也將怒氣發泄到鎖匠丹尼爾身上……恐懼和憤怒就像瘟疫一樣在城市裡蔓延開來,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安中,負面壓力愈積愈大,原本一次小小的口角也會演變為一場致命的事故。

本來,看到人們的命運因為些許微不足道的誤差而導向一個無可挽回的悲劇,就已經足夠令人扼腕,但更揪心的是,這些看似純屬意外的誤差背後,其實存在著一個掌控一切、所有人都難以違逆的幕後黑手,那就是人性固有的弱點:偏見、恐懼以及憤怒。這並非僅僅存在於美國這個多民族文化國家,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以貌取人、恃強凌弱、遷怒他人、宣洩不滿等等。只是平時我們無法看到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以為只是小事一樁,很快就忘了。而導演卻讓我們看到了它們的後續影響,看到它們如何像蝴蝶效應一樣最終掀起狂風巨浪。

影片的前半部分著重於細節的積累和情緒的醞釀,我一直以為它將會導向一個巨大的悲劇,以此給觀眾留下極具

《撞車》震撼力的道德警示。然而,當我看到導演為不同人物安排的巧妙結局時,我的心再次受到強烈的震動。警察瑞安處理一場車禍,竟發現受害者正是自己曾經非禮過的黑人女性克里斯汀,克里斯汀因害怕而拒絕瑞安的營救,而瑞安仍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她。那一刻,兩人的心恐怕如同車禍一樣受到極大的沖擊,克里斯汀究竟該痛恨還是該感激?瑞安究竟是善還是惡?誰也說不清。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瑞安稱得上幸運,遇到一個能夠彌補過錯的機會,並且珍惜了它。與之相反,一直以正面熱血形象出現的年輕警察湯米,最後竟因一次多疑而誤殺了黑人青年,並親手掩埋殺人證據……人物形象的一百八十度逆轉讓一直以為明辨是非的觀眾傻了眼,不得不推翻先前的成見,重新思考人性的復雜。

前半部分,導演讓我們看到了任意宣洩不良情緒的連鎖反應,後半部分又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人性的巨大振幅與彈性,以及由之產生的迥然不同的結果。其實,每個人都是天使與惡魔的合體,風雲際會,境遇逆轉,善惡輪回。有時候,作惡之人固然有其值得同情的緣由,但這卻不能成為他為惡的借口,因為,社會上的人看似孤立,實則彼此聯系,哪怕一點小小的惡意都有可能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但會傷及無辜的人,甚至也會最終報應到自己身上。善與惡僅僅是一念之差,卻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局。也許我們無法解決深刻的民族問題、階級差異,但至少,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恐懼或憤怒泛濫之前,冷靜幾秒鍾,盡量理智的做出正確選擇。

10.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影評

呂克.貝松作品。
一個純情的男人。
穿蓋不住腳腕的褲子,表情木吶,長長的風衣。只喝牛奶,一個牌子的牛奶,連乾杯用的也是牛奶。獨自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英俊優雅的男人穿在和冰鞋悠然掠過大街小巷,幸福地唱歌,路人駐足觀望。他像孩子一樣新奇愉快,還不時回頭張望除他以外的唯一觀眾,想和人分享他的快樂。
這樣一個讓我心酸微笑的男人。
他是一個殺手。
墨鏡下的男人敏捷狠辣,一個著名的殺手。
他以此生存。
法蘭西溫和的陽光下,活著的方式黯然交替。
工作,打理植物,喝牛奶,坐在沙發上睡覺,旁邊放上一把槍。
只有植物不會出賣你,他說。
悲涼的生活。
Mathilda出現,背負深仇的女孩。
我要跟你學做一個殺手。
他一生中唯一溫暖的時光,不再只是一個人。
女孩說,我想我愛上你了。它在這兒(胃),以前它很冰,現在它很暖和。
而愛,沒有年齡。
故事的結局。女孩無法遺忘的仇恨帶走了他,似是早有預料的歸期,這是一個殺手的宿命。
女孩把他心愛的植物種在地里,不再活在盆里。她說,我們在這里很安全。
鏡頭拉遠,法蘭西遼闊的海岸柔和一片。
生活繼續。
暗夜裡,我的心溫暖撕裂。

十二歲的Mathilda,綠色外套,小紅帽,童話一樣嬌好甜美的臉龐,清澈卻直指人心的眼睛,充滿敵意卻又有些怯生生的表情,連她想要殺的仇敵在抓住她後,都要忍不住驚嘆一聲,"Angel。"
這就是娜塔莉·波特曼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樣子。又一個華麗而冷漠的都市傳奇,一向以浪漫和深情脈脈著稱的法國人為它注入了一杯牛奶的溫馨,以及一片綠葉的清新。
殺手冷靜而溫情,他坐著睡覺,只喝牛奶,每天認真給一棵植物澆水,因為那是他唯一的朋友。在他眾多的同行中,只有沒有摘下面具的大人可以與之媲美。
他手把手地教會了全家死於販毒的少女如何用槍,卻又伸出有力的手保護她,讓她可以免於拿槍,直到最後,因為她的緣故而中了致命一槍。
一切一切自然而完美,從容不迫地敘述,他們笑鬧,他們日益親密,整部影片的色彩越來越明亮,甚至,在重殺傷力武器發射後,大家都因為已經死亡的leon喬裝成警察,走向出口,外面是等待著他的小天使。這更是給予了一線兩人幸福生活的希望。
但是這並非出於憐憫,而是為了讓人更加絕望。只是真正絕望的不知道是劇中人,還是我們這些旁觀的閑人。
殺手有情,但造成這一切的元兇卻是政府官員,誰是正,誰是邪,早已模糊不清,只有最後倒在門邊的leon的一灘鮮血,永遠在我們心中殷紅不散。
一步之遙,天人永隔,那門外明亮的日光,和門內血光,一樣刺目而令人窒息。這從頭到尾就是個溫柔陷阱,因為一直柔情款款,在突然撕下偽裝後,變得更加猙獰而觸目驚心。
這樣無言的心痛,皇昴流一定感同身受。只是這一次天使的眼淚,惡魔的微笑,背後不動聲色的操縱者,不是任何人,是命運,也許我們都只是神的玩偶,jeasus fucking christ,這句劇中台詞真是great!
重新孑然一身的女孩,最後將他心愛的植物種在她自己過去的學校門口的泥土中,想讓它找到根。她跪在地上,鏡頭越拉越遠,孤獨單薄的身影依然還是個孩子。那樣的姿勢近乎祈禱,可是她真的從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嗎?
她想回去上學,想重新開始正常生活,在接受關於消失的那段時間的生活的詢問時,沒有像以前一樣說謊,她說的是真話,但是更沒有人能夠相信。
她早就被社會所棄,收容她的是同樣不容於世的殺手,如今斯人既去,她又該何去何從?與其被殺,不如殺人吧,這一朵末路狂花,該在血海中怒放,是我們對她最美好也最實在的祝福了,雖然很無奈。
平靜生活,that's mission impossible。樹欲靜而風不止,生活真實的殘酷,超過死亡本身,既然生活本就殘酷,並不是因為誰的緣故,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奢望它至少可以殘酷得美麗一點?
至少,少女纖細未成年的手指扣下堅硬冰涼的扳機,leon在一邊對她靜靜微笑,那一刻美好得另人眩目,我們知道這樣其實非常罪惡,但是真的非常美。

由義大利來法國謀生的Léon,一直是孤獨的僱傭殺手。直到有一次,他為了救一個面臨死亡危險的Mathilda打開了自己的房門,兩個人從此開始相依為命。Léon教她「殺人技術」,她教給Léon法文,兩人的關系日趨親密。殺害Mathilda一家大小的瘋狂警察找到了這兩個人,一場血戰之後,Léon與該警察同歸於盡。

義大利殺手在美國的亡命生涯,這本來就是個法國電影中少見的題材。我們似乎能在馬丁.斯科塞斯的美國義大利社區黑幫片中約略找到一點影子。在這個大片橫行的新時代,貝松出於對娛樂性的追求,著眼點、處理手法、影像風格都完全不同於馬丁的紐約社會寫實派電影,充斥影片始終的更多是槍戰和爆炸的刺激性場面。盡管影片以感官刺激和誇張的漫畫手法增強娛樂性,但成功的卻是對兩位主人公的獨特刻畫,其中的細膩浪漫之處,是我們無法對好萊塢動作片強求的。

雷諾飾演的「酷」殺手Léon,把內心的孤寂和痛苦都外化為冷漠麻木的行為舉止和自我封閉的風衣墨鏡,這種造型可以在阿蘭.德龍全盛時期的法國黑幫片中找到根據。比較之下可以看出,新時代電影強調的是外化的、平面的、簡明極端的影像風格。Léon的思維在現代社會顯得簡單、固執,種種行為使他像個都市中最「酷」的「鄉巴佬」——如果他沒有了瞬間奪人性命的殺手本領,那他就是個純粹的都市農民了。簡單封閉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託使這個誇張的人物更加貼近觀眾的心,殺手的冷酷與鄉巴佬的憨直結合地是那樣自然,也難怪Léon稱自己的工作是「清潔工作」。在Léon的思維里,殺人只不過是個工作,和農民種地、工人做工同樣平凡也同樣無法擺脫。這就是Léon的生存方式,他的情感也是如此封閉麻木,影片中隱約透露出當年Léon的一段「情史」可以讓我們揣測這種封閉的原因。在同樣孤苦的Mathilda出現後,Léon開始恢復自己已經死去的情感,寄託他情感的象徵就是片中那盆著名的花草。

小童星娜塔麗.波特曼的角色,未必有多少揭露法國社會現實的企圖,分明是一種帶有投機傾向的劇本操作。不過,這個角色在世界范圍得到青少年影迷的喜愛,也能夠從側面反映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

在這部漫畫一般的影片中,貝松不僅塑造出極其鮮明的人物形象和細膩的情感,而且創造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槍戰段落,這也是影片能夠在全世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Léon的出場就先聲奪人,以神龍難見首尾的殺手技巧凝成氣勢。影片中段,Léon在殺手基礎課的傳授中顯示了深厚的「職業理論基礎」,鞏固了自己在觀眾心中的地位。奠定「絕頂高手」的場面,是Léon十分鍾搞定緝毒署大樓,從警察手中救出小愛人的段落,大有溫酒斬華雄的大將風范。在影片最後一場,Léon一身獨對警方兩百多人,雖然身死,但猛志長存,成就輝煌英名。這幾個段落層次分明,設計巧妙,是動作片結構的絕佳範例。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