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自序觀後感

自序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3-05 22:40:39

① <<吶喊>>自序的讀後感

本文是這部小說集的序言,魯迅在這篇序言中,通過回顧自己從19世紀末崐到五四時期的經歷、自己的思想發展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歷程,說明了寫作崐《吶喊》的緣由及《吶喊》的主題,也反映了作者的觀點。
在藝術上,《〈吶喊〉自序》別開生面,獨具一格,不同於一般書序的寫崐法。娓娓而談,侃侃有議,在夾敘夾議中述說了自己的經歷,表達了自己的社崐會觀點和文學觀點,成為一篇傑出的散文。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紀末到五四時期,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思想發展崐歷程。
第一層(1自然段)總括全文,點明創作《吶喊》的緣由。
《吶喊》的緣由是青年時代的許多「夢」。「夢」是理解全文的關鍵──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魯迅在青年時代對革命思想的追求,對社會前進道路崐的探求,對光明富強的中國的憧憬,而這些都像夢幻一樣未能實現。回首往事,崐固然可因未荒廢時光,內心無愧而「歡欣」,卻也難免因無人理解而「寂寞」。崐但是,不管怎樣,那救國救民的願望在作者心中縈繞,那「我以我血薦軒轅」崐的壯志使作者心潮難平。當反帝反封建的戰斗號角吹響的時候,那長期埋藏在崐心底的理想和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就成為投入新的戰斗的動力,並凝結成為崐革命的文藝作品,這就是《吶喊》的緣由。
第二層(2─10自然段)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遷,著重敘述棄醫從崐文的經過,具體說明「夢」的產生和破滅的過程。
應該根據地點的變換,來整理作者的生活經歷,從中看出他的思想發展過崐程。(選用典型事例)
1.紹興父親患病: 反映作者飽嘗世態炎涼,痛恨黑暗的社會,埋下後來學崐醫的種子。(選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學: 反映了作者學習西方科學,接受進化論啟蒙,促成他選擇學崐醫,以醫學治療國民身體疾病,促進維新的思想。(選用《全體新論》《化學崐衛生論》等課程)
3.仙台學醫: 表現作者棄醫從文的思想轉變,認識到第一要著是要改變國崐民的精神,決心用文藝作武器喚起民眾。(突出一次時事畫片放映情景)
4.東京治文: 表現作者善於解剖自己,克服知識分子單憑熱情,只信自己崐輕視民眾的思想,認識到救國救民的大業,需要團結很多的人。(選用《新生》崐雜志流產一事)
在這一部分中,先寫父親患病一事,再寫上南京求學,學習西方自然科學崐知識,接受進化論思想的啟蒙,促成他抉擇學醫,並由此而形成了一個美好的崐「夢」: 平時治病救人,戰時從軍報國,一面又能促進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崐──表現出他青年時代救國救民的熱情。仙台學醫只選了一個最集中、最強烈崐的鏡頭──一次時事畫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憶中再不能忘卻的一件事,正崐是這件事給了作者以強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對「國民性」弱點的認識,促使他崐棄醫從文──第一個「夢」破滅了,第二個「夢」產生了。
棄醫從文這一行動,標志著魯迅思想發展的重大進步,說明他早期的愛國崐主義思想已經提高到更加自覺的階段,他已經把人民群眾的覺悟與祖國的前途崐緊密地聯系起來,而且決心著手做提高人民群眾覺悟的工作。按照魯迅當時的崐認識,認為文藝對改變人們的精神狀態的作用最大,於是他開始提倡新文藝運崐動。然而,那時社會上像魯迅這樣的革命民主主義者還是少數,在一般知識分崐子中,如魯迅那樣決心從事新文藝運動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圍的空氣是崐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熱烈的願望得不到人們積極的響應。崐但他還是克服重重困難,籌辦《新生》雜志,雜志的命名正表明魯迅催促「新崐的生命」的誕生的希望。結果,《新生》雜志流產了,他的美好的「夢」又一崐次遭到破滅,使魯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並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經驗,促使崐他嚴格地解剖自己,認識到「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救國崐救民的大業,要團結很多人,決不是一個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崐知識分子單憑熱情的弱點。
作者為什麼具體敘述他當時那種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為他當時的心情,與後來《吶喊》的創作密切有關。後來《吶喊》所反崐映的許多重大問題: 舊社會的積弊、國民性的弱點、辛亥革命的教訓等,幾乎崐都在這種「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進行了思考和探索。這是好「夢」破滅與崐勇猛戰斗之間的過渡,是爆發前蓄積力量的沉默,正是《吶喊》創作的重要醞崐釀准備。著重記敘當時的心情,可以幫助讀者更清晰地把握《吶喊》產生的過崐程。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紹寫作《吶喊》的緣由、經過和為革命而創作的文崐藝觀點、創作態度。
第一層(11─17自然段)創作小說的動機。
5.北京S會館抄古碑: 環境描寫烘託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敗以後寂寞、苦崐悶但不悲觀的心境,這是冷靜分析、深刻思索的時期。
6.北京朋友索稿: 詳寫寓意深刻的關於「鐵屋子」的對話,生動反映了十崐月革命給魯迅以「新世紀的曙光」,認識到喚起民眾,就能毀壞鐵屋子,從此崐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這就是五四時期魯迅的思想情況。
從以上魯迅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發展大致經過: 敇抉擇學醫,崐敇治病救人;棄醫從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掛上陣,吶喊戰斗崐四個階段,而貫穿於其中的,則是他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崐精神。要實現救國救民的美「夢」,喚醒沉睡的大眾,正是《吶喊》的由來。崐 第二層(18─20自然段)說明創作《吶喊》的指導思想,對小說能成集的心崐情和小說集《吶喊》的命名。
創作是為慰藉猛士而發出吶喊,當然須聽將令,這就是作者創作的指導思崐想。
先交代一下從寂寞到吶喊的變化,並非「不能已於言」,就是說,年青時崐候經歷了提倡文藝運動的「夢」,破滅以後,已處於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開崐始動筆,為什麼「仍不免吶喊幾聲」? 就因為「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崐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時候做過的「夢」,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崐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有前軀」。(不畏懼向前沖鋒)
「聽將令」魯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釋,是指「那時革命的前軀者的命令,崐也是我自己願意遵奉的命令,決不是皇上的聖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揮刀」。崐(《〈自選集〉自序》
「聽將令」反映到現實里,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崐寫出了積極的因素。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吶喊》含義的兩個方面:
1.為了驚醒精神麻木的人們,使他們起來抗爭,而發出的戰斗的吶喊;
2.為勇猛的革命前軀助威幫陣的呼喊。(出於魯迅的謙虛)

小結:
一、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
作者抓住《吶喊》緣由這條線索,敘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發展過程,崐這條線索即是: 好夢──寂寞──吶喊(敘事線索)
以「夢」的產生、破滅為線索,這樣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確,重點突出,體崐現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二、夾敘夾議:
本文是按作者經歷的幾個階段進行敘述,所以以記敘為主,但作為序言,崐要說明小說創作的動機、意圖,自然離不開議論。本文議論主要有三種形式:
1.在敘事的關鍵地方作畫龍點睛的議論
寫父親的病,說「在敁侮蔑敋里接了錢」;寫上南京求學「彷彿是敁走異路,逃崐敁異地敋」;學洋務是「將靈魂敁賣敋給洋鬼子」。這些敘事已透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崐炎涼,而作者在記敘之中又特意在兩段敘事的聯結處,加入幾句承上啟下的議崐論: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崐人真面目」寥寥數語,使敘述中所含意思更加顯豁。
2.記錄作者的思想變化的感受的議論
它往往交織在敘事中,但由於它更多的是作者歷史上思想認識的結論,所崐以應該說主要是議論。如: 記敘看時事畫片刺激後寫的一段話,把棄醫從文的崐原因和啟蒙主義文學觀揭示得很透闢,論述了醫治身體的病和醫治精神的病的崐關系。又如毀壞鐵屋子爭論後的一段話,更是鮮明的議論,結論是: 希望是不崐能抹殺的。
3.總結性的議論
結尾處對《吶喊》和文學革命的關系論說。這段議論旗幟鮮明,闡述精闢,崐落在文章的結穴處,是全文敘事的理論歸結。議論的末句,又與文章第一句自崐然呼應。

三、比喻貼切,寓意深遠
關於鐵屋子的爭論:
鐵屋子: 比喻黑暗濃重的舊社會,極深刻地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示眾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們。
置身於毫無邊際的荒原: 比喻叫喊於生人中卻毫無反響而感到狐獨。
聽將令: 比喻適應新民主主義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纏住了靈魂。

② 《吶喊》自序 概括和感想!急急急!

http://www.5156e.com/html/50826/1.html

③ 《子愷漫畫選》自序讀後感

語文綜合學習里有啊

④ 《史記太史公自序》第一篇讀後感

史記太史公自序讀後感
《太史公自序》論文 讀過司馬遷的《太史公自序》後,我感慨頗深。

《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一書所做的序文,排在全書 的最後。全序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司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馬 談的論六家要旨;第二部分敘述司馬遷自己的經歷及作《史記》的原 由旨趣;第三部分對《史記》中的每一篇作了非常簡要的介紹。

這是《史記》的自序,也是司馬遷的自傳,人們常稱之為司馬遷 自作之列傳。不僅一部《史記》總括於此,而且司馬遷一生本末也備 見於此。文章氣勢浩瀚,宏偉深厚,是研究司馬遷及其《史記》的重 要資料。

在《太史公自序》一文中,司馬遷不僅介紹了自己的身世,而且 還總括了《史記》的主要內容,所以此文大致相當於司馬遷的自傳和 《史記》 的目錄。

《太史公自序》 然而 一文敘述的最重要的是 《史記》 寫作的宗旨和過程,可以說這兩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因為正是宗旨的 宏大深遠,才能在過程中排除了艱難險阻;而過程的蹉跎跌宕,更使 得宗旨如斧鑿刀銘! 文章首先記述了司馬遷家族的譜系:
司馬遷的家族與歷史的緣分 可以上溯到重黎氏即唐虞之際, 因而司馬遷家族修史有著千餘年的傳 統,這也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一大優勢——史官傳統。悠久的史 學沉澱和顯赫的家世加強了司馬遷寫作《史記》的信心,這在我們讀 《太史公自序》的過程中也是可以發掘出來的。

(太史公曰:
「先人有 言:
『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 世、正《易傳》 ,繼《春秋》 、本《詩》《書》《禮》《樂》之際?』 、 、 、 」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 文中還記載了司馬遷早年的人生經歷:
「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 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 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 過梁、楚以歸。

」如此豐富的人生閱歷也使司馬遷與整日呆坐於象牙 塔里的傳統史學先生有所不同。

因為司馬遷的雲游四方不僅增長了他 的見識,而且還磨礪了他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使司馬遷把幼年時從書 本上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親身考察結合起來, 這對於以後司馬遷創作 《史記》這一巨著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文章中包含了司馬遷寫作《史記》的原因:寫史既是祖傳之業, 也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囑托——「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 於虞夏, 典天官事。

後世中衰, 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 則續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 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 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稱 誦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 及公劉,以尊後稷也。幽厲之後,王道缺,禮樂衰,孔子脩舊起廢, 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 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 太史而弗論載, 廢天下之史文, 余甚懼焉, 汝其念哉! 十年礪一劍。

」 然而,如果想要完成一部不世出之奇書,就要耗費一生的精力。
《太史公自序》中還提到,司馬遷在寫作《史記》的過程中並不 是一帆風順的。他為李陵辯解,最終被漢武帝處以腐刑。此後的一段 時間內, 他也曾哀嘆 「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 身毀不用矣! 」 然而司馬遷真不愧為千古之奇才,他反思一段時間以後,表明了自己 的態度「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 、 演《周易》 ;孔子厄陳、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離騷》 ;左 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 覽》 ;韓非囚秦, 《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 、 ; 為作也。

」這段話也廣為世人所傳誦,至今不朽。

然而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目的是什麼呢?《太史公自序》中也 給出了明確的回答,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以周公、孔子為榜樣,興 禮樂,正王道以及漢興未載,完父遺願。

文章的最後一個部分,司馬遷把一百三十卷各自的寫作主旨,排 出了一百三十段的闡述。其中有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八 書, 十表。

正如梁啟超所說的 「諸體雖非遷所自創, 而遷實集其大成, 兼綜諸體而調和之,使互相補充而各盡其用,此足證遷組織力之強, 而文章技術之妙也。

」這可以說是對《史記》完成工作的一個總結和 概括。在每一段里,司馬遷都簡要的介紹了這一卷的主人公和司馬遷 本人對於該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的評論。在這些歷史人物中,既有 傳說中的五帝及夏王朝,又有一些平民英雄如陳涉等,可以說是無所 不包。相對於歷史人物、事件的多樣性,司馬遷的評論和立場則是基 於周公、孔子和《春秋》所標榜的價值觀念,是單一的。

讀完此文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司馬遷以立德、立功、立言為宗旨 以求青史留名的積極入世精神以及忍辱含垢、歷盡艱辛而百折不撓、 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他有資格成為我國古代士大夫的典範。

後人對於這篇《自序》 ,可以說是贊譽備至:《太史公自序》高 「 古莊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奧衍宏深,一部《史記》精神命脈,俱見 於此太史公出格文字。」

⑤ 求<子愷漫畫選>自序的讀後感300字

加油加油加油玩

⑥ 自序成功靠自己導演的讀後感咋寫

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成功,在人們的眼裡你是那麼閃耀,可是在成功的背後總是會有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下面就讓我來說說我成功的背後吧!

記得小時候,我學習非常差,但是現在我的學習不是最好也是中上等,那是為什麼呢?呵呵,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是因為那時候我考試成績不好,老是遭到老爸老媽的緊箍咒,念得我頭疼,所以從那時我就決定有好好學習,不讓他們失望,,也避免了他們的嘮叨。
於是我便開始了我的學習之路,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老師講到哪,我就聽到哪。
下課,我把老師講的題在復習一遍,然後看一會課外閱讀。
回家的時間,我也不會浪費,我不會把書包一扔就去看電視了,而是先把作業寫完,然後拿出學習資料認真的做一遍,然後再預習下一課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個月,又到了月考的時間,我看到那些題,不由得洋洋得意,因為那些題我都預習過,分數下來的時候,我考了97分全班第一,令我傷心的是同學們都說我是抄的,都很懷疑我這個下等學生居然能考到全班第一名,就連老師也十分驚訝。

我心想:原來我在同學的心裡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啊,哼,那我以後就每次都考好給他們看。
回到家裡,媽媽說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說我長大了,知道學習了。
我心裡便高興了,原來被媽媽表揚是件這麽美好的事啊!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鍾,全力以赴我們心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是啊,不付出哪有回報。

⑦ 太史公自序讀後感 高二的700字左右 求 快點 謝謝

《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最後一篇,是《史記》的自序,也是司馬遷的自傳,人們常稱之為司馬遷自作之列傳。不僅一部《史記》總括於此,而且司馬遷一生本末也備見於此。文章氣勢浩瀚,宏偉深厚,是研究司馬遷及其《史記》的重要資料。原序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歷敘世系和家學淵源,並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經歷;第二部分利用對話的形式,鮮明地表達了作者撰寫《史記》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以《史記》上續孔子的《春秋》,並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繪、評價,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抑鬱不平之氣,表白自己以古人身處逆境、發憤著書的事跡自勵,終於在遭受宮刑之後,忍辱負重,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規模宏大,文氣深沉浩瀚,是《史記》全書的綱領。

《自序》歷述了太史公世譜家學之本末,作者娓娓道來,錯落有致,累如貫珠。敘寫司馬遷千餘年家世,不過數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壯游,磊落奇邁的倜儻少年形象躍然紙上。父子執手流涕,以史相託付,場面又何其凝重。草創未就,橫被腐刑,憤懣不平之辭,又使讀者不禁掩卷嘆息。特別是作者用相當篇幅序寫六家的要旨,論道六經的要義,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馬父子的學術思想。對儒、墨、名、法、道及陰陽六家的分析精闢透徹,入木三分,指陳得失,有若案斷,雖歷百世而無可比擬。

《自序》明述了作書之本旨,概述了各篇的寫作旨趣。一般說來,書之為序其義有二:一曰,序者,緒也,所以助讀者,使易得其端緒也。二曰,序者,次也,所以明篇次先後之義也。《自序》可以說是兼此二義。推本春秋,考信六藝,這一宗旨或殿於卷末,或冠於篇首,反復述明;又分別標明諸篇小序,申明為某事作某本紀,為某事作某年表等等,全書綱領體例,《自序》中莫不燦然明白。讀者在讀《史記》之前,須將《自序》篇熟讀,深沉有得,然後可讀諸紀、傳、世家;讀紀、傳、世家若不得其解,仍須從《自序》中求得。這實乃司馬遷在教人讀《史記》的方法。其體制如《周易》的《系辭》,《毛詩》的《小序》,皆關繫到一書的體要。清人牛運震曾評價:「《自序》高古莊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奧衍宏深,一部《史記》精神命脈,俱見於此太史公出格文字。」(《史記評注》)

⑧ 關於管好自己就能飛自序的讀後感悟

《管好自己就能飛》的作者吳牧天,通過自我管理,自己對自己負責。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現在在「美國航空航天之母」普渡大學上學。但他原來和我們大多數同學一樣,並沒有自我管理意識。比如小學三年級時,在老家玩了一個暑假,開學前兩天回到家,暑假作業竟然有90%沒做。但自從他父親把自己的自我管理方法交給他之後,他便慢慢的學會了自我管理,並對此進行實踐,終於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學生。
在書中,他將自我管理的秘訣寫了出來。比如:日日總結,讓成長和幸福加倍;事事用心,做解決問題的高手;放棄是唯一的失敗……學會自我管理後,他在遭到歹徒的綁架時死裡逃生;學會自我管理後,美國歷史連B都不到的他用實踐力打動歷史老師並當其助教;學會自我管理後,他用一句親和的話語把以前使他如臨大敵般的地區代表變為朋友……這些無不展現出自我管理的益處。
自我管理,貌似很難的樣子--在家家長管,在校老師管,還要自己管自己,還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其實不然,假如你學會了自我管理,家長還會喋喋不休?老師還會滔滔不絕?如果家長與老師繼續如此,說明你的自我管理能力還需要繼續鍛煉。
回想以前的我,總是家長催一下就學一會兒。不催的話就抓緊時間玩。看完這本書後,我也試著學起自我管理。比如:學新概念一學習音標時。由於我是插班生,對音標一無所知,班裡大多數同學已經學過,老師講的有些快。所以課後檢查時因為掌握的不好被老師批了一頓。回家後,我每晚不等家長催,主動堅持學一個小時,每天中午、晚上休息前聽15分鍾錄音。結果在第二次上課時,就得到了老師的肯定。(www.lz13.cn)從這件事中,我體會到了自我管理的好處。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堅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
當今社會,家長管,老師管都沒有用,唯有肯自我管理才出效果。要想在學習上有收獲,就一定要學會自我管理。那到底該怎麼進行自我管理呢?吳牧天哥哥老師的三句話解釋了這個問題,就是每天問自己:「第一,我的目標是什麼?第二,我現在在做什麼?第三,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的目標有沒有幫助?」然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肯定對我們會有幫助的!也希望大家看看這本書!

管好自己就能飛讀後感800字(二)
看完了吳牧天哥哥寫的這本《管好自己就能飛》,我的感觸很深,讓我很想根據這本書的方式方法去改變自己,並且真的做到了很大的改變,受益了的我很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讓千千萬萬和我一樣困在「謎團」的朋友們一起受益。
在收到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和平常孩子一樣,討厭家長管理,而自己卻從不有意識去管理自己的學習。我老愛偷懶,總希望作業能夠少一點,也總幻想著能整天不上課,在家裡泡著玩。但我卻總希望我自己的成績能夠很好,能讓自己安心,父母放心,老師開心,但在惰性面前我幻想的這一切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差勁的分數面前,我從不想到要付出努力去學習,爭取下一次拿到好成績,總是安慰自己:還有比我考得更差的人呢!我沒必要那樣認真去對待學習。明明知道粗心是我的一個壞毛病,卻從沒想過悔改;明知道老師和家長說的話是對的,卻總是有意識的去逃避他們的說教,這到底是為什麼?會使包括我在內的千千萬萬個孩子患上以上所有的毛病?
在看完《管好自己就能飛》之前,看透這一切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知道什麼是導致我成了這樣的一個孩子,卻總不知該怎樣去改變附在我身上的惰性。我總希望長大後我能夠做出一番事業,給家人帶來幸福,但改變似乎和我遙不可及,直到我看到了這本《管好自己就能飛》之後,謎底解開了。
《管好自己就能飛》這本書,是一個優秀中學生的自我管理秘訣。作者吳牧天哥哥在他的父母另類的教育下,成了一個自己會管理好自己的優秀學生,他能不要家長催,就可以自覺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可以不要家長管,就寫出了三十萬字的「自我管理日記」,自覺的他甚至在17歲就作為交換生去了美國上高中,之後又在美國努力學習,考上了被譽為「美國航空航天之母」的普渡大學。就是他遞給了我這個成功的鑰匙,從此我開始改變了。
受到吳牧天哥哥的感染之後,上課從來都偷懶的我,居然在老師驚奇的目光下,認真地做起了筆記。在我高效率的聽課之後,我幾乎全優的作業再一次讓老師驚呆了,更讓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嘴。在自我管理方面,我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現,我可以自覺地安排好時間完成老師交給我的任務,與爸爸媽媽約定好的事,我一定會高質高量地做到做好。偷懶的壞毛病也改正了,甚至把大把大把玩的時間用來學習。我還可以認真地安排好時間,並自覺完成每個時間段的任務。我向吳牧天哥哥學習的自我管理法,真有用啊!這使操碎了心的媽媽再也不要管理我的學習了,現在她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玩、去運動、去做她原來喜愛卻為了管理我沒時間去做的事。我現在的成績很是讓老師滿意,我現在的表現更是讓爸爸媽媽興高采烈。
我改變的不止是學習方面,我的性格也改變許多,以前毛躁、老不聽媽媽話的我,開始站在媽媽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了,這使我們倆的爭吵越來越少。我的脾氣也變好了,在生氣的媽媽面前,我也開始會謙讓,安慰媽媽,讓我們家變得更和諧、更幸福了。
我感謝吳牧天哥哥,他的教導讓我受益終生。寫這篇讀後感,我只為了千千萬萬和我原來一樣總不想改變自己,卻有遠大理想的學生,讓他們有方法,有計劃地去改變自己;分享這本好書,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讓無數的家庭受益無窮,讓每個家庭每天都充滿歡聲笑語!

⑨ 《吶喊》中的《自序》《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的讀後感 要分著的 例如:

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其中《狂人日記》是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人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銳,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明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作品通過寡婦單四嫂痛失獨子的描寫,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吃人的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寫作風格顯示出他對黑暗社會的憤恨。精煉而寫實的藝術顯示了作者寫作手法的純熟。洗練而朴實的筆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鎮風俗畫,而人物的刻畫與對話的描寫,更難有一字更改,實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警策深邃。全文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頌下層勞動人民崇高品質的同時,還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現出真誠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新思想。在五四運動時期能有如此認識是很不尋常的,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本篇的寫作特點,一是運用對比手法,將車夫和「我」對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進行對照,顯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車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當,關心別人的高大形象。這種對比的妙處在於以間接而含蓄的筆墨突出勞動者的朴實無私。在表現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寫畫,又近於當代的「小小說」,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長;情節真實可信,成為現代小說中傳頌最廣的名篇之一。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銳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說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說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伙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敘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說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櫃,小伙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眾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畫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余,令人嘆服!
《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說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蘊極為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群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斗爭。小說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說的全篇籠罩著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