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觀後感1000字
1959年,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它凝重的風格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尊敬。在那裡,教育的模式是固
定的,不僅單調而且束縛了思想。然而這一切在一個新教師的手中發生了改變。John Keating 反傳統
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在他的課堂里,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
察周圍的世界;他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
了巨大的反響。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地面對每一天,把握他們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
這時發生了……
【影評一】
勇敢的死亡,不顧一切――《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要比《放牛班的春天》好看。其實最後故事可以有兩個結局。叛徒說,大家救
不了老師,但可以救自己。這句話頗有邏輯性。然後那個叫查理的富家子弟就把他打的流鼻血。按一
個影片的處理,這時候這個叛徒要很得意,就像片子中演的一樣,然後大家壓抑著心中的憤怒,做出
兩個眼睛要噴火的氣勢,攥緊了的拳頭又放下,好像渣滓洞里對反動派一樣。這在電影里叫調情緒,
然後當叛徒要離去的時候,再也抑止不住的情緒爆發,一個人沖上去打了第二拳,然後第三拳,第四
拳。各位看客這時心裡一定舒坦。當然配以前後的鋪墊和音樂,風味更加獨特。
而第二個結局就是電影這般,安德森好幾次要沖起來,可是還是平復了,我用腳晃了一下鼠
標,大概還有3分鍾的樣子。然後基丁老師回到教室,大抵也只有這最後一個可能了,所有的人站起來
,一個,又一個,音樂,結束。而且沒有像一般的美國片和美國廣告片一樣,在影片高潮之後再來一
小段。沒有,很乾脆的結束了。
片子好就好在他的循規蹈矩上,羅賓威廉斯演過好爸爸,好老師,他的臉好,表情多,跟金
凱瑞不是一個路線的,倒是那個自殺的孩子,方方的臉很像金凱瑞。他的死很突然,我以為他脫了衣
服是跳到雪裡,然後父母發現他,他已經昏迷,父母痛不欲生,然後他活過來,喊一句 「美國夢萬歲
」之類的話,然後大團圓結尾。最後他的死有些突兀,即便我們都知道不是基丁老師的錯,可是必定
自己的學生死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倒也難再輕松。
編劇不錯,攝影不錯,很多景色都拍的很美,可是片子還是有些悶,可能是文化詫異的原因
,那些詩讀起來讓我昏昏欲睡,也不知道就那幾句怎麼可以讓那個白凈的小子橫刀奪愛。這點上我倒
覺得沒有《放牛班的春天》自然。不過也可能是俺的俗氣。文學修養太差,梭羅的還湊合聽的懂,惠
特曼,雪萊就有點雲里霧里了。
影片的結尾有些像《聞香識女人》,勇敢正直的美國人民終於認識到忠於自己的靈魂是多麼
可貴,他們發揚1776年美利堅建國所秉承的執著精神。藐視權貴。最終獲得靈魂的救贖,可所不同的
是,《聞》中,將軍的話最終打動了董事會,這也是正義的勝利,而《死亡詩社》中,這些學生站起
來的代價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很清楚的,而這跟電影的主題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其實大抵半個小時之後我就有偏見,因為如果一個片子前半個小時很悶,結局即使激
動人心都很難說服我認為這是個好片子。前面提到的《聞香識女人》還有《放牛班的春天》,《肖申
克的救贖》都是一眼就看到的好片。不過,估計這個觀點的確是太過偏激,《悲情城市》因為畫面太
糊,我看了幾分鍾就刪了,可我決不敢說這是個濫片。不過同類的片子《你那邊幾點》我卻很喜歡。
【影評二】
在死亡中醒來——《死亡詩社》
看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死去了好久,從某個不經意間被打破的清晨開始。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太過純凈的故事。我說的太過是因為它沒有被商業化得很濫
情,所以也成就了它票房毒葯的性質。一群青春年少的男孩們,一個對生命有獨特理解的老師,還有
他們生活其中的一所刻板嚴格的名牌中學。
影片主要講了一群學生在基丁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反抗給予他們壓抑和束縛
的教學體制,但又以一個學生的自殺和基丁老師的被辭為結尾。 情節的安排行雲流水,沒有任何花哨
,只是在喜劇式的上半場走到沉鬱的結局時,多少讓人有點心情黯淡了,但正是這種被現實挫敗的感
覺,和著最後一個場景里抑鬱中的高潮,升華了該片的寓意。回過頭細細品味時,影片豐富的內涵甚
至會讓人分不清,究竟誰是該片的主角,基丁老師?學生?還是如鐵屋般禁錮人的心靈的體制或者說
是這個現實的世界?
在基丁的世界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育人者如何在體制和教條下成為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說,這
部片子里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象徵著束縛和壓抑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體現了自由和激情
的夢想的世界,那麼,基丁就是這兩個世界的聯系點。他是現實世界裡的老師,是擁有現實世界裡諸
多光環的人,但他更是指引著學生發現並珍視內心夢想的舵手(船長?),幫助學生坦然面對自己,
面對生命的友人。他教會他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樣的自己,挑戰那些在別人眼裡是金科
玉律的教條,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無論是讓學生撕掉權威關於詩歌的評價用自己的心去品讀,還是
讓他們看到自己是如何隨著別人的腳步改變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這一群在禁錮
里壓抑太久的年輕人,讓他們恢復了飛翔的勇氣和嚮往飛翔的激情。但,屬於基丁自己的結局是被校
方因為「毒害」學生思想為名趕走了,似乎和遙遠切近的時空里,那些個挑戰者,背叛者的悲劇式命
運無奈地呼應了。
盜火者給人們光明,而自己卻永遠只能背負著盜者的惡名,默默走開。
在尼爾的世界裡,展現的是一個人如何從別人生命陰影里走出來,看看陽光灑在自己身上的光輝
,做在想要走的路。尼爾在基丁老師的課堂上被點燃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重組了死亡詩社,瞞著父
母參與他夢寐於求的話劇的演出,他飛揚的生命在「仲夏夜之夢」里的精靈身上光芒萬丈。然而當帷
幕落下,他還得回到現實,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在父母和夢想之間,尼爾無路可逃,終於,在
一個飛雪的寒夜,他最後一次帶上精靈的荊冠,踏著冰涼如水的夜色,了結了自己短暫的生命以一個
自由而鮮活的生命的姿態發出他最後無言的憤懣。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一個尋夢者的浪漫和激越,也
能看到背負著現實生活壓力的被束縛者的無奈和呻吟。
而片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那就是托德。膽小,懦弱,發奮學習,沉默少語,看著他的時
候,總覺得自己體內有某些部分和他共鳴著。在他無能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是隱藏著激情的,但他的激
情總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後才有了一次無發抑制的爆發。基丁老師的走,他無能為力,甚至無
奈地充當著指責人,在基丁離開教室的瞬間,他站在了課桌上,呼喊著:「船長,我的船長!」這是
基丁教的方式,一種換種眼光看世界的方式。現在,這種方式成為公然嘲笑現實世界可悲束縛的武器
,雖然對於這個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導演還是讓我們看到在托德的帶動下,班裡
的同學幾乎都陸續地站了起來,場面有點煽情,也不是很真實,但這確實給了我們每個人繼續前行的
希望。基丁走了,但沒有人會懷疑,青春張揚的烙印永遠留在了這些剛剛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
靈深處。
整部電影充滿張力詩意和激情。其中有兩個場景意象讓我刻骨銘心。
一次是表現秋野上黑壓壓的鳥群驚飛的空鏡頭,從未見過這么多 鳥在一瞬間飛起,其漫天之
勢宛如一股掙扎著奮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計代價不計後果的飛騰,它們撲翅的聲響驚起秋野廣袤的
寧靜,即使是短暫的,但也讓這個世界聽到了它們自己的聲音。
還有就是黑夜裡穿行於迷霧間的那幾個嚮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靈魂,向詩歌取暖,在詩歌的激
情里顫栗。看不清他們的樣子,只是覺得,不經意間,心隨著他們奔向某個山洞,在那裡傾泄所有的
憤懣,在亢奮的目光里尋覓生活的力量。
一片關於詩歌的電影,當然是俯仰皆是的如詩般的妙句警言,如
「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
「兩條路在森林裡分叉,我選擇走的人少的那條。」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著。」
遙遠的日子裡,米蘭昆德拉如是說。
而在這里,在托德稚嫩的臉頰上寫著,在尼爾紫荊冠上刻著,
在基丁悵然的微笑里流露著的是這樣的詩句: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同樣的勵人自勵的文字。
影片名為死亡詩社,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於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
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於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而割捨
和死亡都是伴隨著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終結的尼爾,有了被迫離開學校的基丁,但,痛
苦的背後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讓我們看到了托德,看到滿教室的托德們,這就是延續和未來!
【影評三】
縱情聲色:死亡詩社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一
很早注意到這部片名,大概是因為有個詩歌網站如此命名。對名字來源一無所知,只是憑了那些
天生對死亡、墳墓、女巫和鮮血此類詞彙偏執狂般的癖好,對文字後面隱藏的某些內容不由自主地傾
心。 以為影片該在講述普拉斯那樣的女人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會熱中於陰冷刺骨的文字,喜歡和
自己幻想的干屍舞蹈,美要到極致,那種審美,是以冰冷的墳墓為終結,如同普拉斯最終選擇的煤氣
爐盤。
然而,我看到了一個和自己預期完全相左的故事。你可以稱它是校園青春片,因為它講的正是校
園青春的故事。刻板的老師,青春懵懂的男孩們俊美如阿波羅,他們眼中好奇的光芒,對愛和異性的
憧憬,秋野上黑壓壓的鳥群驚飛,其漫天之勢宛如一種掙扎著奮起的力量,在嚮往一次不計代價的飛
翔。秋野寧靜而廣袤,那也是暫時的,暴風雨正在悄悄醞釀。
暴風雨來臨時,這些鳥兒又該怎樣?
二
也許我們都曾經暗暗盼望過生命中出現基丁這樣一位老師,他熱愛文學、人生,熱愛詩歌、夢想
,鼓勵年輕人張揚個性,告訴他們『Seizing the day』.(把握今天)。所以當那個男人哼著小曲在
教室里露面時,那些孩子的眼睛裡隱藏的光芒閃耀了。他在第一堂課上,就撕去了庄嚴的教科書上對
詩歌的規定,告訴孩子們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動人的詩句如蜜糖般從唇邊滑落。他讓孩子們稱他為『
船長』。
這個徹頭徹尾的詩人,不合時宜的船長,他的到來是為了從另外一個角度貫徹教育的目的:教育
是為了教會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詩歌無法以理性坐標的方式去度量,人類充滿著激情!醫學、法律、
經濟、工程,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詩歌、美、浪漫和愛才是生活的精髓。他告訴他們不要墨守成規
,要學會站到桌子上,從另一個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訴他們不要一味服從,因為,那對採摘真正的
生命的花蕾是有害的。
他的到來,是早春的第一滴雨水。
三
每一次地提到Neil Perry的名字,我都會隱隱疼痛。那樣一個可愛的少年,他學業優異,他
俊美、聰明、順從,寬容,他是每一個老師都會喜歡的標准好學生,父母的好兒子。在嚴厲的父親命
令下,他退出了校報編輯,他有一天會成為一名好的外科醫生,操著手術刀,精確地度量著病人腐爛
的軀體,他會生活無憂,成為一名受人尊敬,衣食豐祿的中產階級。這些早早設定好的路徑正擺在他
面前,鮮花和屍骨放在他的道路兩旁,一切都十全十美,他將是社會的棟梁,生活得平靜而絕望,在
某個午夜夢回之時,偶爾回望月色,想到青春時有過的夢想….然而,那樣的路中斷了。他遇見了
Keating。從第一堂課,撕碎了第一本教科書開始,就註定了他將與那樣的路分道揚鑣。他太過於早慧
,第一個明白了Keating提出的『卡配匹亞』。Keating帶領他們站在一百年前的校友照片前,看那樣
青春的軀殼,盛載著夢想和渴望,而如今,都已化為蛆蟲的食物。
他重組了Keating年輕時組織過的死亡詩社,帶領同伴,在夜裡奔行向那個印弟安山洞,夜的
迷霧間,蘇格蘭風笛響起,那些年輕的身影奔行的步伐如舞蹈,正奔向自由和幻想的世界。那種激情
飛越的時分,Neil真正體味到了幸福,他通過詩歌尋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浪漫主
義者,美麗、脆弱、高貴得一塌糊塗。
而這樣的浪漫註定走向死亡。在精神父親Keating與現實父親的較量中,精神在現實的蹂躪下
,不堪一擊。Neil的人生愈顯出其苦痛和孤獨,他的生活一直是一場演出,演出一個好學生,乖兒子
的角色,他演技高操,贏得一片贊許。所以,當有一天他要放棄父親為他劃定的軌道,選擇另一個不
可知的,可能充滿荊棘與艱難的道路時,父親震怒了。在強權的父親面前,他的靈與肉處於分裂的狀
態之中:是順從傳統父親的強勢?還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年輕的他無力承擔這種重負,他選擇了
死亡。把《仲夏夜之夢》的精靈花冠放在窗檯旁,他用那把父親長年希望他使用的外科手術刀打開通
向墳墓的道路。
他死得很美。在現實和理想的掙扎中,理想總成為祭品,庄嚴地放在了祭台上。他們非如此不可
,在嚴酷的成人世界裡,在一切以現世利益為准則來判斷是非對錯的社會中,理想主義者往往無力對
抗現實,他們的尖銳、脆弱與唯美都那麼觸目驚心,如煙花閃過,在夜空里刻下創痕。
Neil的死亡是一種永不消失的疼痛,讓我思考:怎樣在夢想與現實之中尋找一種合適的平衡?我
的這種思考屬於理性的那一半我,而另一半的我在想:其實這無可挽回的結局本身是一種必然,與其
看到多年後的Neil平靜而絕望地生活在庸常的世界裡,也許,在鮮花盛開時突然遭遇風雪而凋零,不
是最壞的事…
很多人,他們原可以不死的,如海子,普拉斯。柯本說,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痛快燃燒!那
些邁向鐵軌或伸向煤氣盤的頭顱里盛放著怎樣的決絕,對現世的毫不留戀,剩下的,只有些溫暖而寂
寞的句子。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四
Todd Anderson,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更准確地說,他近乎於本片的主角。因為Neil那樣
的絕對理想主義者的故事畢竟太激烈,太悲壯,一個故事裡,更需要一些普通人物的故事。他們不一
定是那種人群中的領導者,最有天份,最引人注目,頭上戴滿花環。他們常常保持沉默,面色蒼白,
在現實世界中膽怯地行走,唯唯諾諾,惟命是從。然而,從他們偶爾投過的眼神里,你仍然能看見一
些光芒。只是,那樣的光芒太微弱,隱藏得太深了,需要有良師益友在旁,把它們如抽絲剝線般,一
點一點地引發出來,最終引發熊熊大火。
因為,那樣的靈魂,往往才最堅韌,最有力量。只是,它需要時間打造和證明。
Todd剛出場時,他的眼神羞怯不安,在第一堂課上,他寫下了Seizing the day,課後又把它撕去
了,表明他內心對傳統訓誡與新鮮的Keating老師灌溉的思想之間的沖突。在交那篇詩歌作文時,他苦
苦呤誦,如完成作業般抓耳撓腮,不得要領。在死亡詩社的幾次聚會上,他害怕當眾朗誦詩歌,都只
作為記錄者存在。
他也是幸運的。擁有了Neil這樣的良友和Keating老師。他們都同時注意到了他眼裡的光芒。Neil
鼓勵他扔掉生日的文具盒,Keating在那堂英文課上,看出了Todd的恐懼,讓他大聲喊叫,釋放自己壓
抑的情感。Keating蒙住Todd的眼睛,讓他緊閉雙眼,描繪惠特曼的形象:「這些景象浮現在我的周圍
,一個瘋子緊盯著我令我精神緊張。他伸出手掐著我。他一直在喃喃自語,好像說一條毯子總是會蓋
不住你的雙腳。無論你如何拉它,拽它,它永遠不夠大…….從我們開始哭泣到我們死去,它僅僅能夠
在我們悲痛,哭泣和尖叫時蓋住我們的臉。」安份守已的Todd把惠特曼描繪成了一個『牙齒流汗的瘋
子』。他腦中的熱情與想像力正一點一點被激發出來,閃閃發光。然而,與Neil的絕對的浪漫與激情
不同,Todd認識到僅有激情是不夠的,「無論你如何拉它,拽它,它永遠不夠大…….它只能在我們悲
痛,哭泣和尖叫時蓋住我們的臉。」激情是生命的精髓和花蕾,但它的力量有限,無力保護我們面對
嚴酷的現實世界,光靠它我們將無法生存。
在Neil死後,Todd一個人踉踉蹌蹌走向空寂的雪地,對Neil的死亡,他的父母有著血肉相親的疼
痛與不解,Keating老師也會有終身的內疚與自責,唯有Todd,只有他,才徹頭徹尾地明白他這種行為
的前因後果,所有的意義,明白那褪去了塵世衣物的年輕靈魂的決絕與非如此不可。如果說從前,
Todd的精神一直處於Neil和keating的籠罩之下,他也心甘情願地站在他們身後,而摯友逝去,
Keating老師被放逐,Todd一下子成長起來,他在雪地里的嘔吐讓人心碎,他從此是孤獨的,再沒有精
神上的支柱,他從此將獨自面對那個大雪紛飛的冰冷世界。
他和那兩個人是不同的。Keating和Neil都是骨子裡的詩人,對美,對激情有著天生的把握與熱愛
,並有著殉道者般,不計後果的浪漫。他是現實的,生活原本是需要歷練艱難和忍受平凡的乏味。他
眼含熱淚,一樣地和其他孩子一樣在那份給Keating老師定罪的文書上簽了字,將靈魂擲於火中,順從
於已定的命運。然而,他會小心呵護心靈和頭腦中如星閃耀的火花,那最後喊出的一聲『oh Captain,
My captain』,那站在桌子上與Keating告別的姿勢正是Todd面對成年世界做出的第一個發自內心,並
願意去承擔後果的選擇。
五
我不得不提這個人,Cameron(卡梅隆)。他的出現正是為了證明生活里確實存在著的這樣廣泛的
人群。從第一節課開始,在Keating老師在黑板上畫坐標時,他立刻一字不差地記錄了下來,撕教科書
時,他撕得工工整整,第一節課下課,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這些內容要考嗎?他參加死亡詩社,不過
是因為其他人都去參加。在最為桀驁不遜的Charlie和學校鬧惡作劇時,他面如土色。所有的這些表現
一點一滴地累加,所以,在Neil死後,他是第一個向學校簽字證明Keating老師罪過的人,他從內心裡
也相信那是Keating老師的罪過,毫不猶豫地出賣了他,以保全自己。在最後一幕里,他也是那幾個沒
在站上桌子,為Keating送行的人。他屬於人群中的不小的那部分:對權威無比順從,沒有個性,在利
益面前會很快放棄原則,犧牲別人,保全自己。他不具備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然而,他將來最大的
可能會上哈佛等名校,畢業後,成為一個銀行家,律師,或者其他。他將生活優越,頤養天年。
某種意義上,他已經是一個死人。他的心靈從出生那一刻就死去,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那些暗夜
朗讀詩歌的時刻,那心靈曾有一度的復活跡象,而隨著Neil逝去,他立刻回到現實狀態,毫不留情地
把心靈丟進了垃圾堆。他和很多其他的人一樣,行走在街道上,人群中,如死人群舞,面無表情。
我無權指責他,按照死人的邏輯,也許他是對的。心靈何用?夢想何用?詩歌何為?終究,人要
在現實的世界裡苟延殘喘,看浪漫化為齏粉。我也有過懷疑Keating的時刻,在5月14日夜,第三次看
完這部影片後,我走在校園里,反反復復地想:Keating他究竟錯了嗎?也許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激情都
已冷卻,我開始用正常人的思維來考慮這問題。這種思維讓我痛苦,我走在朋友身旁,神思恍惚。
夜裡,朋友用衣服蒙住我眼睛,說:向前走。
我遲疑不敢前行。
朋友說:不怕,我看著呢。不會讓你掉溝里去的。
我仍然猶豫著,終於伸出了腳步,一點一點,十米的路程用了近十分鍾的時間來完成。在黑暗裡
,在我的目力失去力量的時刻,我害怕,害怕每一個未知的溝壑,害怕跌倒。我必須眼睛能看清楚前
方的路程,才能夠從容地去邁出腳步。那蒙在黑暗裡的時刻是一種折磨,我為恐懼折磨。也許,我正
在成為一個喪失勇氣的人,不再有年少時,那種一往無前,哪怕天塌下來又如何的莽撞與熱情。
這種認識讓我酸楚,生活需要的歷經艱難與忍受平淡乏味,這些我從前不屑一顧地屏棄的東西,
如今,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心中的光芒正日益黯淡,日常的幸福正慢慢地屏蔽住感知的毛孔,在日
復一日的勞作中,我正在伸手,猶豫著,是否與生活妥協。
我在伸手、猶豫中,正一步一步變成一個死人。
六
兩條路在森林裡分叉,我選擇走人少的那條。
浪漫的詩人keating走了,被放逐,如普羅米修斯,盜火者承負了盜火的惡名,他是一個被放逐的
游吟詩人。浪漫的詩人Neil去了,走向死亡。他被點燃的生命激情無法再回到鐵屋般禁錮的體制,如
魯迅先生描繪過的那個沒有窗的大鐵屋子,他醒來,無法接受這現實,只能把自己骨骼捏碎,為維護
精神的自由選擇了毀滅。鬥士Charlie離開了,他的命運是一個未知數,他將始終是體制的一個反叛者
,蔑視傳統與成規。理性的Todd存留了下來,他是他們中最有人生智慧的人,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那
些夢想和詩意的火花,獨力承擔起自身的命運。
那是一條人少的路。
2. 《死亡詩社》觀後感
[《死亡詩社》觀後感]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死亡詩社》觀後感前幾天於閑暇之餘,翻開今年第十四期《讀者》中的《觸動人心的3分鍾》這篇文章,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到了三則廣告,《死亡詩社》觀後感。瀏覽了文章中的第一部分"夢騎士"的內容之後,我不禁微微一笑:一個學生在幾個月前看了這個短片之後感觸很深,曾經寫過它的觀後感,我也因此而拜讀過,只是至今我才知道這是大部分台灣人在今天過年時觀看的一個片長3分鍾的廣告!這篇文章還提到去年和前年的同系列的廣告主題分別是"母親的勇氣"和"馬校長的合唱團",作為先是讀了四年學校教育,繼而又讀了三年教育基本理論,而今又熱愛教育教學實踐的我來說,對"馬校長的合唱團"更感興趣。多年的學習經歷讓我並未止步於對"馬校長的合唱團"的了解,我同時對文中所提到的《心靈捕手》和《死亡詩社》這兩部教育題材的電影發生了興趣,前者是在演繹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和他陳年故交--一位心理學教授如何幫助整天打架滋事,不敢直面真實自我,但是卻極有數學天賦的問題少年--威爾走上正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後者則是演繹威爾頓預備學校新來的文學教師基丁帶領著一群17歲左右的充滿活力、夢想、激情的男學生如何勇敢地追問人生的。這兩部電影都長達兩個小時之久,但只是觀賞了幾分鍾,我就被《死亡詩社》吸引了,在二十幾分鍾的時候則深深地喜歡上了它,看完以後則完全被它擊中了,反復看了幾遍,還找到了電影中的經典台詞。究其原因,是這部電影給我思想上的啟發很大,對於我這個注重內在精神享受的人來說,被它俘虜也在情理之中。其中有兩點感受是最為深刻的,第一,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這關乎教育的目的性;第二、惟有在夢想中,人們才是真正自由的,這關乎現實的殘酷性。這篇文章先論第一個感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相信每個從事教育的人都想去尋求它的答案,也許是因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直接決定著教育者所應該採取的教育手段,畢竟是"目的決定手段"。縱觀古今中外,各種哲學學派,各種教育學說,各種政治主張,不斷演進,層出不窮。自從"教育"一詞被創造出來伊始,對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這些流派、學說、主張也是爭論不休。只可惜,至今也沒有探討出一個明確的答案,當然我們並不追求對事物的唯一的確定性的理解,況且"教育"又是眾多事物當中最為復雜的一個。關於這方面論述的書可以稱得上是"汗牛充棟",我沒有這個手筆去論證它。人是萬物的主宰,我假定"人是目的"這個主張是站得住腳的,而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也認為"認識你自己"是世界上最為困難的事情,那麼教育的目的就應該是教人去認識自我,特別是學會自我思考。基丁老師的教育教學手段是為這一目的服務的。在電影中,由於查理的莽撞行為(在校報上刊登信息要學校招收女生,這所學校是一所男校)而暴露了死亡詩社的一些信息,他也因此挨了諾蘭老師的一頓毒打,但他的強硬態度才使整個詩社暫時倖免於難。當諾蘭找到基丁談話時,強調了"傳統"和"紀律"這兩種所謂的"美德"(也是這所學校賴以生存的四大支柱中的兩根中流砥柱)對於學生獲得"榮譽"和"卓越"(另外兩根中流砥柱)的重要性,基丁老師直接闡明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觀: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當文學課老師基丁第一次登台亮相時,他沒有一本正經地站在神聖的講壇上,而是吹著口哨從教室中堂而皇之地走過,把學生召喚到教室外張貼著這所學校已經畢業的學生的畫像前,發表一番熱情洋溢的演說,讓學生們走近那些先驅們,敞開心靈,屏息凝神,豎耳傾聽來自他們內心野性的呼喚(當然這些聲音是從基丁的喉嚨里發出來的):Carpe diem,seize the day,boys,make your life extraordinary.當學生們聽到這里時,原本暗淡無光的眼睛立刻炯炯有神,原本死氣沉沉的臉上馬上神采飛揚,從他們的眼睛中、臉上我看到了他們內心極具戲劇性的變化,因為他們的自我被封存得太久,他們的夢想被深深埋沒於殘酷的現實之中,他們的心燈未曾被人點燃過,來上文學課時,男孩們每個人的內心包括整間教室都是毫無生機的,如今被一位名叫基丁的老師給慢慢點亮了。我非常佩服這位老師,他為了培養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煞費苦心。在詩歌欣賞時,為了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想去評判一首詩歌的優劣,他戲劇性地"煽動"每個學生把《英語詩歌五百年》的序言(那是一位權威的博士、教授所作)全部給撕掉,學生集體撕書的混亂不堪的場面至今還令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稀里嘩啦的聲音至今還在我的耳畔回響。學生在粉碎紙張這種物質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快感,進而是對一種精神上的超越、解放,那就是對傳統、權威的粉碎。來自家庭的期望、學校的紀律在精神上無休無止地束縛這群青春年少的孩子,他們為了能夠在未來從事醫生、律師、銀行家等等為世人所矚目的,可以為家庭和學校帶來榮耀的職業,如尼爾要成為醫生,諾克森要成為律師,查理要成為銀行家,而屈從於世俗的壓迫,接受學校正統的教育,永遠生存在別人的陰影之下,讓自己貌似優秀、卓越。用別人的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實質上是掩蓋了自己的本性,如尼爾酷愛演戲,諾克森要追求愛情,托德要活出自己,他們目前沒有發泄的途徑,基丁老師這一反傳統的做法滿足了他們的需要,真可謂是大快人心啊!基丁不但使學生明白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還要學生在行為上能夠做到,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盲從。在學校的院子里,他讓三個年輕人排成一隊走,本來三個人剛開始走的時候是各自有自己的步伐和節奏的,可是由於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了,最後變得三個人在行為上一致,失去個性。每個人開始都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節奏,都認為"我本來可以走得不同",而順從(我覺得應該是盲從)的結果則表明堅持與眾不同的信仰的困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會理性地自我思考是多麼的重要!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六年級語文下冊第21課《我最好的老師》中的懷特森先生,他在講授"貓蝟獸"這一課時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舉動與基丁老師的撕書、站在講桌上等做法的初衷有異曲同工之妙,即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不唯書,不唯上,觀後感《《死亡詩社》觀後感》。眾多"懷特森"對學生的影響不只是局限於知識的授受,技能的掌握,而是對學生的未來影響更為巨大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的變革,而是對學生求知慾望的激發、身心潛能的開發,所以我始終堅信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注重對人的生命的內在尊重,而不是把受教育人的當作是裝滿知識的"容器"。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五六十年代(195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美蘇國際爭霸剛剛開始,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伴侶"1號成功,這使美國的朝野震驚。他們把這一切歸結於教育,認為美國教育落後於前蘇聯是美國沒有人造衛星的原因,因此在普通教育方面特別重視對數學、自然科學和現代外語的教學,同時提倡天才教育,對有高度天才的學生進行特殊教育,以便為發展科學技術和開展國際斗爭培養更多的尖端人才。在這種背景之下,當時的美國教育必然壓抑人的可以隨意張揚的某種個性,提倡尊重傳統、遵守紀律的"科學主義教育",把與之和諧並存的"人文主義教育"摒棄不顧,因為只有"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科學主義教育"才能批量生產知識"精英",為當時的美國帶來榮譽和卓越,而"傳統、紀律、榮譽、卓越"不就是威爾頓預備學校的四大支柱嗎?在這種形勢下,基丁老師強調"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生活的意義"這一論調是與世俗格格不入的,是無法存活於世的,除了那群學生,所有的家長和當時學校里的教育者沒有一個人認同他的教育理念,他只是那群孩子們孤零零的"精神領袖"和"心靈伴侶",受到的永遠只是嘲笑、警告、打壓,乃至最後被炒魷魚。所幸我們生活在21世紀,對"科學"和"人文"的強調並行不悖,幾乎上所有的老師從頭腦上已經認識到了教育應該是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對學生生命、人格的尊重與喚醒,對心靈、人性的關注與關懷已經成為一些老師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的理念。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生存狀況,思考自身的處境,以便做出自己的應對。基丁的學生們確實做到了"你們用不著表演,完全為你自己",做到了"我要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隸",做到了"不是別人雇來的奴僕",不用再為父母兄弟所左右(三綱五常),不用再為老師長輩所影響(我想這絕不可能說他們是欺師滅祖)。這也讓我聯想到了一個曾經教過的學生。那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學生,任何時候都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看問題的視角和對事物的感受力與眾不同,思想具有片面的深刻性(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最高級別的褒揚)。我已經不記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深刻起來的,許是自我教育的結果,許是老師影響的結果(不知道我是否包含在內),從為人處事和寫文章當中可以看出這一點。如果對他的行為加以限制,就有可能導致與你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如果對他的思想加以約束,就有可能導致作文大失水準,自由發揮的題目則另當別論。這統統算不了什麼,發生的一件讓我大跌眼鏡,哦,不,是令我甩眼鏡的一件事,更讓我對他刮目相看,這自我思考力和自我行動力實在是太強大了!五六月份,小升初的緊張氣氛氤氳在廣州的空氣中,讓我不禁感嘆:是誰讓廣州的學生這么累的?民校聯考報名已經過了,他竟然不知道,是故意為之,還是真的不知道,我當時就不得而知,現在看來多數屬於前者。在母親的堅持下,他就在倉促之下報考了幾所中學,並且信誓旦旦要不讓媽媽和老師失望,我也信以為真。大家都在備戰小考,他也在准備,但表現卻與眾同學截然不同:一如既往地與老師討論一些與考試關系不大的內容(關系大的也討論),依然故我地上網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我行我素地發表在其他同學看來與緊張學習根本無關的文章(當然上述行為都是在完成學校教育之外所做的事情,也無可厚非),好像根本沒有把升中考試當成一回事。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有幾個同學語文沒有考好,當然包括他在內。我不是很開心,盡管整個班的語文成績在年級是名列前茅的,於是冒著被個別同學誤會的危險(而實際上是被深深誤會了,甚至被一個學生的家長當面罵得狗血噴頭,是有生以來,也是從教八年以來遭受的奇恥大辱!這個影響這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盡管我已經寬容大度地處理了此事。),在課堂上安慰他、幾個沒有考好和准備考民校的同學考好第二天的民校考試,一張試卷代表不了自己真實的語文水平,我以為會使他能夠鼓起勇氣去參加考試。考後幾次試探結果,都避而不談,最後我所知道的結果是棄考,理由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沒有任何的解釋。作為一向包容他諸多個性化思想與行為的甚至因此而對自己造成很大傷害的老師,我在知道這個結果時差點腦溢血!(不好意思,這里有些個人化的情緒在裡面,好像又是題外話,但是又不得不提)這種棄考行為是在公然對抗當前的教育體制嗎?是不想受到教育制度的束縛嗎?是不想為家長、老師而活嗎?是要做自己的思想的主人嗎?是還是沒有勇氣去考呢?現在學生已經畢業,我也無權知道事實的真相,但我相信是前者,因為他非常信奉泰戈爾的那句"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名言。再回到電影中,培養出了一批思想自由,行為受自己頭腦控制的學生,即使基丁老師被趕出學校,他也是帶著眼淚和笑容走出教室的。"基丁們"的目標達到了嗎?懷特森的學生的自我思考使學生增長了見識,逐漸地接近真理;尼爾的自我思考使"死亡詩社"的死灰復燃,使他敢於冒充父親給諾蘭寫信同意他去飾演《仲夏夜之夢》中的男主角,使他最後以飲彈自盡的方式來表示對父親所代表的傳統的反抗(他是那麼喜歡偉大詩人梭羅的那首詩,他也以自己的行為踐行了這首詩的精神實質: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查理的自我思考使他在挨打的情況下也沒有說出詩社的秘密,使他在其他同學在基丁的號召下尋找屬於自己的步伐和步調時站立不動,即行使不走的權利,使他寧可被開除也不把尼爾之死的罪責推卸到基丁身上;諾克森的自我思考使他贏得了克麗絲的愛情;托德的自我思考使他在講台上發出野性的呼喚,使他有勇氣說出趕基丁下台的簽名是被逼無奈,使他最後敢於帶領有自我思考能力的同學們集體站在課桌上公開反抗諾蘭老師,對著基丁發出那句無比動情的"captain,my captain!"的呼喚!這個鏡頭讓我不禁為之動容:這是教育的神奇效果,基丁的教育解放了孩子們,使他們發出了心靈深處的聲音,是自由之聲,是天籟之音,難怪泰戈爾會在《飛鳥集》中曾經寫道:"這是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時便有了歌聲了。\'""弓在箭要射出之前,低聲對箭說道:\'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oh,captain,my captain!"這是美國詩人惠特曼寫給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總統林肯的,這是其中的幾句:啊,船長!我的船長!可怕的航程已完成;這船歷盡風險,企求的目標已達成。港口在望,鍾聲響,人們在歡欣。千萬雙眼睛注視著船--平穩,勇敢,堅定。熟悉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林肯上任後不久,南部奴隸主挑起了南北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林肯肩上的擔子之沉重,是以往絕大多數美國總統無法比擬的。但是,他憑借著自己的非凡毅力和決心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即使在遭到詆毀時,也從未動搖他的方向:恢復聯邦、廢除奴隸制。他把自由帶給了美國當時受苦受難的諸多奴隸,而悲劇卻發生在這位偉大的船長身上:1865年4月14日晚10時15分,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兇手是一位同情奴隸制的精神病患者。但是痛心啊!痛心!痛心!瞧,一滴滴鮮紅的血!甲板上躺著我的船長,他倒下去,冰冷,永別。自由思想已經在美國人當中根深蒂固,已經在基丁的學生的頭腦中生根發芽,我終於有些明白為什麼基丁一開始就讓他的學生們稱他為"captain,my captain!"的真正原因了,難道他一早就知道他這個引領著學生乘坐"自由與思想之船"不斷迎風破浪,不斷叩問人生的船長的最後結局就是像林肯一樣倒在世俗的利劍之下?這需要多麼巨大的精神力量啊!教育的根本在於學會自我思考,但需要千千萬萬個像基丁這樣的"captain"。如果通過教育可以培養出更多有思想、有個性的學生,我想一些教育者至少我也想做一個"captain",當然這需要勇氣。"captain,my captain!"
〔《死亡詩社》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3. 死亡詩社英文觀後感 1000字左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輝煌時刻,誰來帶給我們青春的激情,誰來帶領我們開始輝煌的起點?是伯樂。
影片開場的蠟燭猶如證明了羅賓.威廉斯的行動:燃燒著自己為了青年得其生命精髓。在老師面前他還帶了幾分客套,但在學生面前他是如此的實在與親近。一切只因為真理。
片中的學生們雖然眾多,但個個都是個性鮮明,印象深刻。有的軟弱,有的頑皮有的叛逆——這些面孔就是年輕時的我們。一所歷史悠久、升學率較高的學校對於大人來說,稱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再聽聽孩子的看法:對於他們來說私下裡稱之為地獄罷了。
大人想把孩子們打造成自己,適應於這殘酷的社會,可誰來為我們的激情負責?誰來為我們的青春買單?如果青春只有所謂的成績好那是和年齡不吻合的。只有激情、叛逆、個性、奮發,都存在的生命才成其為生命,校園才成其為校園!
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人讓社會來打造自己,一種人是自己打造社會。基廷老師的出現就是倡導後面一種方法,他打破了所有的教學模式,Carpe Diem (【拉】抓住今天,及時行樂(=seize the day))。這個詞說通俗一點就是抓住時間做最好的自己。他將這條道理一直貫徹給他的學生。當學生問起他什麼是DeadPoetsSociety他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青春經歷傳給了他的學生,他不再年輕。可他希望真理可以傳承。學生們找到了哪個地方,對於他們來說這不是山洞,是精神的家園。一個山洞可能簡陋,但他們的心確實比這潮濕的山洞溫暖、豐富。這其實就是俱樂部的前身吧。
你們可以封閉我們的白天,但你們不能封閉我們的黑夜!在那裡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事,對於學校來說這是不對的,錯誤的,可這不就是文藝復興嗎?13世紀打破傳統就是這幅情景呀!革命應該是美麗的。
但革命也是流血的,當學校發現孩子們的事情時,青春的弊端也暴露無疑:有告密的,有膽小的。我不想去對這些學生有任何的評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在那種年齡階段。你還無法去對他們的人格做分析。我只記得那句:Captain!MyCaptain!。你可以打倒我們的身體,但你永遠無法打倒我們的靈魂。影片最後的哪個高潮讓我得到了強烈的共鳴。那時,孩子們的青春已不在平凡。理想的種子已根生地固。
人生最難是選擇。每個人經歷過片中尼爾的處境。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的無情相碰撞。是向現實妥協,還是放飛自己的理想?當然他的方法讓我們應該慎重,生命如此燦爛,確實那容得為別人而活。尼爾之死是對夢想追逐的最高形式。那麼這到底是對還是錯,我無法去正確的判斷,我只知道船長告訴我們: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隸。為了融入社會我們是必須丟失一些浪漫,但還是希望有些東西能夠在我的骨子裡苟延殘存。如果一個人在該沖動的年代沖動不起來,那麼到頭來也許只剩下「可憐白發生」。是,現實和理想永遠有差距。但又如何?醫葯,法律,商業,工程是維生的必須條件。但是詩,愛,浪漫,美這些才是我們生存之原因。
現代生活的節奏,讓我們不得不審視自己為何活著?為何我們一直在做和自己年齡不相符的事?大人們的世界如此復雜,以為學校傳統的教育模式就是對我們最好的保護,但卻一直缺乏著人文色彩。生命的精髓沒人教給我們。就像哪個古板的校長所說:按學校的傳統教學,其他方面任其發展。傳統,傳統!我們存在不是為了傳統,而是為了創新,為了革命。
生命是什麼?在電影里,生命是詩,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戲劇,生命是一場演出里最為充滿華彩的那個篇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們應該從電影中借點激情面對生活,在我的學生生涯中很少遇到一個讓我尊重的老師,現實沒有,那麼死亡詩社,我借你來面對現實,我的船長。
正是有了基廷老師的教誨,尼爾才會放開自己展現表演天賦,諾克斯終於大膽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查理才完全放開了自我,膽小的托德也通過基廷找回了勇氣。我們就是劇中人,我們也應該打開自己的心結。
當你的目光炯炯地射向舞台的正前方,當音符漸止,當剎那靜寂之後掌聲雷動,當鮮花與喝彩湧向前台,當你的面孔重又寫滿一個人所應具有的自信,那一瞬間,你彷彿看見了你的理想,是這種理想鼓舞著你,引導著你,哪怕你將會走向死亡--
這就是生命,桀驁不遜的生命。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人的一生,其實只需要一課。
4. 死亡詩社觀後感 , 2500字 。 急呢
在它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么一部影片,影響我的一生。
青春,激情,理想,現實,光影交錯中散射的氣息竟然與我而今的心情如此的契合。那種迷惘,那種追尋,那種急切的想掘出活著的意義卻無毫無頭緒的焦躁。王朔在他的小說中形容這種心情為《動物兇猛》。也有哲人說:這就是成長。如果說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的話,那麼在四處碰壁撞的頭破血流後突然發現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世界不過是自己的臆想,在現實的面前一切夢想都可以渺小的無關緊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面對呢?
有人選擇沉默,在現實面前沉默,在夢想面前沉默。但沉默的代價可能是,至死之時你仍在心底里尋找:我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就像一句話中形容的一樣:真正突圍而出的只是極少數,更多的人在經歷青春的悲憤和不安後酣然遲鈍。
有人學著解脫,在他們滿腹的激情遭遇到現實一次次無情的摧殘之後,他們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來祭奠自己夢想中的青春――死亡。
我沒有權利去指責前一種人生是怯懦,因為我很難分清是否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我更不能虛妄的批評後一種人生的魯莽,他們可能比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熱愛生命,比我們任何一個人更接近生命的真諦,只是他們選擇用自己認為唯一完美的方式去接近完美,如果這種堅定可以稱作勇氣的話,我承認,他們的堅定讓我汗顏。
也許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在這兩種人生之間徘徊著,試圖逃離平庸,也避免墮入極端,總想選擇一個平衡的支點,在那個支點上,懸立的便是人生的真正的意義。但是,這個平衡點隱立在何處呢?
幸好,在我仍是飽含激情的年紀,《死亡詩社》給了我一個讓我醍醐灌頂的答復,讓我在往後的人生里,能夠清醒的活著。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當那個氣度非凡的老師基丁第一次走入我們視線的時候,一種獨特的睿智,風趣,深刻和詩意的氣質既透過屏幕,讓我如沐春風。在他的第一節課上,他讓同學們記住了那個詞:卡佩迪恩。他讓同學們記住了一句話:seize the day。這,其實正是貫穿他全部精神的中心支點。同時他還詩意的囑咐同學們,要用惠特曼的詩句來稱呼他:「噢,船長,我的船長。」
我不禁會心一笑,生活的樂趣確實能從一些小小的細節窺得一二。
那種恬淡的風度讓我也看到了他的過去,他曾經激情盪漾的青春,只有真正經歷過這些的人才能把人生參悟的如此透徹。換句話說,他現在也在充滿激情的活著,只是這種激情,早已歷煉成了一種難得的平靜,他用這種平靜的眼光審視著周圍的孩子們,看著他們在懵懂種的追求,在他們身上,他嗅到了自己當年的氣息。他所做的,是在引導,幫助他們及時找到青春的意義,幫助他們在迷惘中突圍,幫助他們抓住人生最精華時刻的每一天。
我甚至開始羨慕他們可以置身其中去享受那種春風化雨的感覺了。尼爾和托德,顯然也被基丁的生活激情所觸動了。雖然他們是不同性格的兩個人,但他們無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都期待著生命的真諦。
尼爾性格開朗,他對生活的熱情很快因為老師的熱情而點燃。他喜歡演戲,憧憬未來美好夢想的時候都會興奮的顫抖。忘不了他在爭取夢寐以求的到《仲夏夜之夢》的角色時欣喜若狂的表情,好像那個時刻全世界都是他的,沒有什麼不可征服。除了,他異常威嚴頑固的父親。是的,近乎專制的國王。所以當托德問起他:「那你怎麼跟你父親說呢,他知道的話會殺了你的!」他想極力迴避的最大問題也無法迴避了,極其沮喪的他黯然說道:我現在連劇本還沒看,你就不能讓我先在心裡過過癮。眼睜睜看著他臉上的狂喜和激情僵硬黯淡成沮喪和頹廢,夢想和現實碰撞的結果讓你目不忍視。其實他的父親是殘酷現實的一個化身,在尼爾的世界裡,即使曾經多麼美麗和強烈的沖動最後在父親的嚴酷的面容前面只能輕輕的支離破碎。
托德內向羞赧,他的世界很封閉,其實他的內心很豐富,在他小心翼翼的隱藏的內心深處,夢想在那裡閃著別樣的光芒。但他不敢把他拿出來,他害怕別人的評價,他沒有自信去展示自己。當我看到托德那種單純無辜而又矛盾掙扎的表情時候,心頭猛得一震。是不是當我們遇到似曾相識的感覺時都會有這樣的心靈的震顫呢?我從他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虛弱的內心讓我悸動,每次嘗試的釋放都會因為與期望的有的絲毫差池而不自覺的放棄,放棄後的失落會讓我更加否定自己的勇氣。那份渴望變的自然而又無法擺脫的緊張始終左右著我,我在其中痛苦的掙扎。
當托德聽到基丁老師的一席話後,他再平靜的外表也難掩他翻騰的內心。我知道他開始覺醒了,但他長久的性格仍然強烈的抵制著這些改變,所以,他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seize the day」,然後,又把他揉碎扔到了桶里。他在掙扎,我看的很清楚,因為我也會經常的掙扎,看著他的一舉一動就像再看自己,會不清晰嗎?但是,畢竟是多少年的性格和習慣,雖然會因為那一陣的波濤而掀起風浪,不久又恢復到了往日的沉靜。即使自己的內心其實知道,這種沉靜以久,會變成麻木。
基丁發現了這個封閉但卻豐富的小夥子,他知道讓他釋放自己才能激發出他潛在的激情。在課堂上,忐忑的托德站在講台上感到無所適從,『我不懂咆哮,我不會表達,站在這讓我覺得難堪,但老師為什麼讓我做這些』他的心裡在紛煩的跳出這些字眼。「說說你看到惠特曼的畫像時想到了什麼。閉上眼,不要思考,大聲說出第一個跳入你腦海的字眼…… 」基丁大聲的啟發他的靈感,鏡頭開始繞著他們兩個轉動,一圈一圈,托德的內心也在劇烈的晃動,當「他看起來像個牙齒流汗的瘋子」這樣平日看來荒誕不經的話語都脫口而出時,鏡頭突然定格,一種堅定已經從心底油然而生,自信的驚喜第一次籠罩在自己的臉上。我喜歡這樣的表情,因為它讓我欣慰:他正在逃脫自己的束縛,像我所期望的那樣,像現在的我一樣!
突然之間腦子里冒出了王小波的一句話: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有一個詩意的世界。難道不是嗎?原來真理究其源頭都是殊路同歸,東西方文化在這個上面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我們的船長」帶領著同學們一個個站到桌子上俯視四圍,因為他告訴我們,換個角度看看世界,你會發現不同的東西。
「我們的船長」讓同學們在校園里隨意四處行走,不要跟隨著別人的步伐,因為當你跟在別人的身後行走的時候你才會發現,順從是多麼的容易,而不受他人影響堅持自己的個性是多麼的困難。
「我們的船長」讓同學們在運動場上咆哮著運動,因為運動時的激情才最接近生命的本質。
世界就是這樣的,當一大幫孩子們正為青春而激動的時候,傳統的守舊勢力便會跳出來指責這是不務正業,這是顛覆制度。他們會像校長那樣板著面孔斜眼望著你,好像再說:年輕人,清醒一點,現實是不容你放縱的。
曾經聽過「殘酷的青春」這個詞,現在漸漸明白,指的就是這個吧!
2715個字
5. 轉:教育——死亡詩社觀後感
[轉:教育——死亡詩社觀後感]
PS:既然我們不能改變整個教育體制,那麼當有一天如果我們自己成為一名教師的話,一定要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每一位學生,去啟發學生的心靈與智慧,而不應該在應試教育的魔咒下繼續摧殘著中國的希望,轉:教育——死亡詩社觀後感。——靈均
我看到了一篇名為《教師必看電影》的日誌,開始在煩躁之餘去搜索,去觀看,去思考。列表如下:
1、《黑板》:背負信仰的教師
2、《鳳凰琴》:守望教育
3、《美麗的大腳》:張美麗的「窮人教育學」
4、《我的教師生涯》:中國的「瓦爾瓦拉」
5、《放牛班的春天》:音樂開啟心靈
6、《音樂之聲》:瑪利亞老師的詩性魅力
7、《霍蘭先生的樂章》:生命因你而動聽
8、《弦動我心》:教師成長的艱辛與燦爛
9、《死亡詩社》:何為好的教育?
10、《蒙娜麗莎的微笑》:「我是自由女神」
11、《心靈捕手》:「問題」天才的使者
12、《跑吧,孩子》:跑出希望的少年
13、《天堂的顏色》:一個盲童的尋找
14、《草房子》:真情永駐
15、《家庭作業》:學生不能承受的生命重負
這是15部教育電影,也是15部教育詩篇,更是15部教師的生命樂章。本書所選擇的這15部電影,大多數反映了教師的人生、教師的生涯、教師的信念與追求、教師的教育智慧等主題。欣賞這15部教育電影後,作為教師的您會發現,您正在走進學生的心靈,正在走進優秀教師的行列,正在走向教育的詩性智慧。
何為好的教育?
這個問題太引人注目了,我一直想知道什麼是後的教育,自己無法形成思想,一家之言便成了一種自我思索。很有興,這個問題吸引我認真看完了《死亡詩社》。
我的角色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主角——基丁。當我在他的引領下一步步走完這幕戲時,我彷彿看到希望,教育就是讓每個人活得有意義,就像我的名字——為了幸福的教育。
經典讓人難忘,讓他們永久記住:
(梭羅)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丁尼生)來吧,我的朋友/尋找更新世界尚為時不晚/我決心已定,要駛過夕陽盡頭/盡管我們不再有昔日的偉力,可以震天撼地/我們仍有著,同樣的英雄的心/時間和命運,使它衰老/但堅強意志仍在/讓我們去奮斗,去探索,去發現/永不屈服
(Alfred Lord Tennyson)Come my friends, 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 for my purpose
holds to sail beyond the sunset. And though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然後我有了信仰/然後我有了想像/我被他們沉迷的嘲笑所感染/然後我看見剛果河/在黑土地上流過/在森林中劃下一道金色的溝壑(語言的節奏感)
Then I had religion, then I had a vision. I could
not turn from their revel
in derision. Then I saw the Congo creeping
through the black, cutting
through the forest with a golden
track.
我們不能成立死亡詩社去造成危害,基丁給學生帶來了很好的內驅力,就是興趣,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只是缺乏引導,當然是對我們這些旁觀者而言的,當讓勸少年們珍惜時光時,那種語態和方式讓每個人都會用心去聆聽,即便我們理解不多,至少一切都應該讓我們的生命超凡脫俗,觀後感《轉:教育——死亡詩社觀後感》。
當他讓學生們撕去那一頁頁目錄時,是一種思想的解放;當他站在檯子上來看眼前一切時,遠比喋喋不休的說教更讓學生獲得真知,這個角度的世界是不一樣的;當他們在校園中進行走路的舉動時,我認為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創舉,是順從還是自我,這一刻,每個人都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尼爾死了,是一個悲劇,也是對當代中國教育的警示,讓孩子們健康成長,不要成為順從者而完全失去思想。
不順從就要滅亡,選擇自我就等於選擇了滅亡。多麼可怕的概念——但是基丁老師對學生們說,勇敢不等於鹵莽,抗爭也要知道保護自己。是的啊,順從不是說我們要事事嚴格遵守,而毫無自我,而自我也不是說事事都只要順應我意,凡事不是絕對。
當我無意中看到梁啟超先生的演說《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時,我真的感覺自己找到了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也是做好教育的根本。
他文中提到;各人選擇他趣味最濃的事項做職業,自然一切勞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勞作越發有趣。反過來,若是學法政用來做官的手段,官做不成怎麼樣呢?學經濟用來做發財的手段,財發不成怎麼樣呢?結果必至於把趣味完全送掉。所以教育家最要緊教學生知道是為學問而學問。為活動而活動。所有學問,所有活動,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學生能儲值得這個兒見解,他的趣味自然終身不衰了。
當世界的腳步已經太快的時候,我們想想發生在各地的事情,違背規律,造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不正是額待解決的問題嗎?
〔轉:教育——死亡詩社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6. 死亡詩社觀後感50字
我們的獨立精神
——《死亡詩社》觀後感
我總覺得,銀幕上所體現的相對於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獨立的。從物質的角度來講,電影其實只是一束光:大幕拉起——燈光熄滅——除了你的靈魂,就只剩下了那束光……在其中,你能發現什麼,你便會擁有什麼。
在路上,幾近成名,任逍遙,可頭發亂了。哎呀呀哺乳的年代已經過去,我們長大成人,過著狗臉的歲月,懷念那些雲上的日子。電影依然是我的夢,在這聲色犬馬的年代,我渴望著獨立的行走,獨立的飛翔。「神六」的成功,實現了一代中國人的夢,可我自己的夢還在繼續,還在掙扎。
最近校園里的事頗讓我震撼,我眼睜睜地看著一朵花從天空飄落,滿是血色的浪漫,心裡空盪盪,空盪盪的。
——題記
「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在《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把這句梭羅的詩宣講給他新一屆的學生。
名字容易讓人誤解,其實這不是一部充滿死亡氣息的電影。在這里,沒有普拉斯那樣的女人故事,也沒有陰冷刺骨的文字。相反,這應該歸類於校園青春劇。在這個嚴謹的威爾頓教會學校(男校)有著這樣的四個口號,傳統,榮譽,紀律,優秀。校園里,有這樣一群俊美如阿波羅的男孩。他們的眼中閃著好奇的光芒,對愛和異性的憧憬,掙扎著奮起的力量,嚮往一次不計代價的獨立的飛翔。
這是七個男孩的故事,他們是:托德,尼爾,查理,諾克斯,米克斯,皮茨和卡梅隆。托德是個不敢表達自己的男生,他的哥哥非常優秀,所以他總是顯得有那麼些自慚形穢。尼爾是一群人中的首領,為人直爽性格熱情。查理是一個肆無忌憚的人,沒有他不敢說的話也沒有他不敢做的事。諾克斯愛上了一個女孩,在三番兩次的膽怯中終於鼓起勇氣捧著花束去了女孩子的學校。基丁的出現,似乎改變了他們的未來,但他們眼中閃耀的光芒,又表明了他們內心的期盼。
第一堂課,基丁叫大家撕去了教科書上對詩歌評判與賞析規定那一頁,並努力告訴他們青春的激情和詩句的甜蜜,讓大家都叫他「船長」,大家都笑了。早慧的尼爾乾脆的撕去那一頁,懦弱的托德怯怯的撕去那一頁,認真的卡梅隆工整的撕去那一頁。學生不同的表現並沒有讓基丁感到奇怪
第二堂課,基丁站在講台桌讓大家上講台來換一個眼光看這個世界,讓他們朗誦自己的詩歌,讓他們用詩句唱出心底的感受。尼爾很驕傲的展示自己的傑作,卡梅隆寫得規規矩規矩,膽小的托德在基丁的逼迫下也喊出了他心中的惠特曼,博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第三堂課,基丁耐心的告戒大家,理想是不能對抗現實的,他們必須在現實的天空下放飛自己的理想,他鼓勵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理想,又著實為他們的現實擔憂。尼爾愛好戲劇,可他父親並不希望兒子和戲劇沾上邊,基丁不止一次的鼓勵尼爾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父親聽,尼爾辦不到。尼爾瞞著父親參加了學校戲劇團的演出,父親意外出現,冰冷的拽走了尼爾,還嚴肅的說要把尼爾轉送軍校。尼爾一聲大叫,然後獨自說:「我演得真好。」
最後一堂課,一個戲劇愛好者,一個詩人,一個學生,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死了。無奈的尼爾最終拿起了父親書桌里的手槍,指向了自己……托德的難以置信,在白雪皚皚的雪地中,托德不斷奔跑卻又不斷摔倒,還有他那撕心裂肺的哀嚎,他無法理解這一切,他無法原諒這一切。當七個男孩中唯一一個依然嚴謹依然只懂得明哲保身的卡梅倫報告了學校關於基汀老師鼓勵他們組織死亡詩社之後,基汀只能選擇離開。忍無可忍的查理在揍了卡梅隆一拳後也被學校開除。可在他身後一個接一個的靈魂站了起來。即使是校長也不能把這些孩子從課桌上拉下來,他們獨立、驕傲、自信。他們反復吟唱著惠特曼的詩句:「啊,船長,我的船長。」面對這個世界,他們做了第一次發自內心的選擇,一個願意承擔後果的選擇。基丁最後的笑容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了,他們已經長大,已經獨立了,他們已經學會怎樣在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夢想一起生存了。
影片依然有美國電影的一貫風格——艷麗的色彩,逗人的橋段,戲劇的沖突,煽情的故事。然而,導演並沒有因此而讓影片止步於此。
浪漫的詩人走向了死亡,無法接受現實,只有把自己捏碎。
勇敢的鬥士離開了,他會用他的一生去戰斗去向現實挑戰。
理性的哲人留下了,他從生命和死亡的對話中透徹地理解了人生的智慧,他會獨立地承擔自身的命運。
無畏的船長被放逐了,他註定是一個流浪的游吟詩人,也註定是他船員們一輩子的老船長。
影片名為《死亡詩社》,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於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於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
電影在一群站在課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視下劃了句號。可生活還在繼續,看電影的人還在繼續。我是否有一天也能那樣獨立的站著?
電影是門遺憾的藝術,她界於創作與未完成之間。她象一盞燈,照亮你心靈的一條小路,啟發你,引導你,讓你獨立的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去完成,去實現。看電影也是一件很獨立的事,在那流光幻影之中,你快樂,你悲傷,你憤怒,你感悟。在電影里,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都是獨立的。
我們的獨立精神應該植根於生命的野性,夢想和勇氣,生命是對於這個世界的狂野的愛。或許生命有時會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靈魂深處面向生的勇氣和對生的渴望。
讓我們以這樣的詩句自勉:
我步入叢林 I went to the woods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我希望活的深刻 I wanted to live deep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滿意 請 採納為最佳-----
【詩酒天涯-團隊】
7. 急需一篇《死亡詩社》觀後感 要求3000字左右
夢想在啟航—《死亡詩社》觀後感 (抱歉,字數不夠,供參考) 這是一部有關青春和夢想的影片。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中葉美國的威爾頓教會學校。那是一個充斥著教條、古板氣息的古老學校。以傳統、紀律、榮譽、卓越作為學校的四大支柱。然而,新學期伊始,英文老師基丁的到來,卻悄悄的改變著這一切。當所有其他老師都以一種正統的、嚴肅的方式進行著他們的教學的時候,新來的基丁老師卻吹著口哨將他的學生帶出了教室,帶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求知之路。他教他的學生們carpe diem,及時行樂 ,教他們seizes the day,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抓緊時間,讓你的生活與眾不同。他帶領他們領略詩歌的美好,將刻板的格調、韻律和修辭手法拋在腦後。他讓他們明白了浪漫與激情才是成就一首好詩的關鍵之處,他說:「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他擁有的是絕對的浪漫與激情,俗世的功利在於他是不屑的,他鼓勵他的學生們追求自己的夢想,放縱自己的個性,在嚴謹、呆板的學校里,他盡自己所有的可能給那些渴望自由的孩子們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他教他們站在桌子上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無論這是否看起來愚蠢或者不正確。他教他們堅持自己的步伐、步調,堅持走自己選擇的路,「兩條路在樹林里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在基丁老師的影響下,學校里出現了一批像他一樣熱愛生活,追求夢想的孩子。這些孩子共同組成了一個叫做「死亡詩社」的社團。白天,他們忍受著學校里刻板,嚴謹的教育。晚上,他們打著手電筒,穿過樹林,穿過河流,去赴一個詩歌和夢想的約會。然而,現實總是在無情的打擊著充滿夢想的人們。這些浪漫的詩人,在他們一開始走上那條與眾不同的追夢之路的時候,悲劇就已悄悄的埋下了種子。學校和家庭陸續發現了這些孩子的叛逆,他們極盡所能的打擊著這些叛逆的苗子。那個叫查理的孩子,他一向是最叛逆的,這次也是他最先起來與校規對抗,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他被帶進了校長室,接受體罰,甚至一度要被開除。而尼爾,「死亡詩社」的發起人,一個熱愛詩歌,熱愛表演的孩子,卻被要求接受父親為他選擇的成為一名醫生的道路,在父親一次次的警告之下他還是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夢想,代價卻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沉重。在他成功演出了戲劇「仲夏夜之夢」後,憤怒的父親狠狠的斥責了他,深深感到夢想實現無望的尼爾選擇了極端的做法,在寒冷的冬夜裡用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年輕的如花綻放的生命。尼爾的死給「死亡詩社」的成員們和基丁老師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學校及尼爾的父母都將尼爾的死歸罪於基丁老師,並據此開除了他。「死亡詩社」也在學校的強迫下解散了。表面上看來,夢想的堅持者已在殘酷現實的打壓下低下頭來。但是,影片最後的那一幕卻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存在,基丁老師即將離開教室的那一剎,一向軟弱的托德突然爬上桌子高喊「oh, Captain, my captain!」接下來,受基丁老師影響頗深的那些孩子們也站上了桌子。我想,這些孩子們以這樣的方式向基丁告別,他該是欣慰的。他走了,他的思想卻留了下來。以後,這些孩子們也許不會再反叛,他們會依照學校的要求,完成父母的期望,但在他們的心裡,永遠有著自由而勇敢的光。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我曾一度對基丁的做法產生過懷疑,在那樣一個古板而傳統的學校里,所有老師都在嚴守著他們所認為正確的一切。只有他,只有基丁,做著與學校傳統背道而馳的事情,這無異於以卵擊石,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可他還是做了,毫無顧忌的做了,並且鼓勵他的學生們也向他一樣勇敢的去追求他們所渴望的夢想。直到影片結束,我也不能肯定我是否贊同基丁的做法,對於被無情的現實重重壓迫的孩子們來說,反抗是否有意義?然而,我想到了魯迅筆下的那間鐵屋子,基丁和他的學生們也生活在這樣一間鐵屋子裡,基丁叫醒了那些熟睡的孩子,給了他們打破鐵屋的勇氣和希望,但卻無法保證他們一定能沖出這間鐵屋子。但是,他起碼留下了希望,比起在昏昏沉沉中死去,我想,這些孩子們應該更願意清醒的面對無法撼動的事實。畢竟,他們還年輕,假如青春的時候沒有夢想,假如青春的時候不夠瘋狂,那麼,等他們老了的時候,一定會後悔,就像那首詩寫的:「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也聽有人說過,《死亡詩社》呈現的並不是對紀律的抗議,而是通過那拙劣的原始的對於自我的尋找,而告誡人們這社會力量的強大。可我寧願相信,這部電影贊揚的是夢想的偉大和堅持的意義。電影的最後,雖然一切都歸於平靜,但是基丁老師帶來的理念仍然會像暗潮在平靜的表面下涌動,直到最後擊垮壓制人們夢想和自由的傳統制度。
8. 死亡詩社觀後感
我們的獨立精神
——《死亡詩社》觀後感
我總覺得,銀幕上所體現的相對於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獨立的。從物質的角度來講,電影其實只是一束光:大幕拉起——燈光熄滅——除了你的靈魂,就只剩下了那束光……在其中,你能發現什麼,你便會擁有什麼。
在路上,幾近成名,任逍遙,可頭發亂了。哎呀呀哺乳的年代已經過去,我們長大成人,過著狗臉的歲月,懷念那些雲上的日子。電影依然是我的夢,在這聲色犬馬的年代,我渴望著獨立的行走,獨立的飛翔。「神六」的成功,實現了一代中國人的夢,可我自己的夢還在繼續,還在掙扎。
最近校園里的事頗讓我震撼,我眼睜睜地看著一朵花從天空飄落,滿是血色的浪漫,心裡空盪盪,空盪盪的。
——題記
「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在《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把這句梭羅的詩宣講給他新一屆的學生。
名字容易讓人誤解,其實這不是一部充滿死亡氣息的電影。在這里,沒有普拉斯那樣的女人故事,也沒有陰冷刺骨的文字。相反,這應該歸類於校園青春劇。在這個嚴謹的威爾頓教會學校(男校)有著這樣的四個口號,傳統,榮譽,紀律,優秀。校園里,有這樣一群俊美如阿波羅的男孩。他們的眼中閃著好奇的光芒,對愛和異性的憧憬,掙扎著奮起的力量,嚮往一次不計代價的獨立的飛翔。
這是七個男孩的故事,他們是:托德,尼爾,查理,諾克斯,米克斯,皮茨和卡梅隆。托德是個不敢表達自己的男生,他的哥哥非常優秀,所以他總是顯得有那麼些自慚形穢。尼爾是一群人中的首領,為人直爽性格熱情。查理是一個肆無忌憚的人,沒有他不敢說的話也沒有他不敢做的事。諾克斯愛上了一個女孩,在三番兩次的膽怯中終於鼓起勇氣捧著花束去了女孩子的學校。基丁的出現,似乎改變了他們的未來,但他們眼中閃耀的光芒,又表明了他們內心的期盼。
第一堂課,基丁叫大家撕去了教科書上對詩歌評判與賞析規定那一頁,並努力告訴他們青春的激情和詩句的甜蜜,讓大家都叫他「船長」,大家都笑了。早慧的尼爾乾脆的撕去那一頁,懦弱的托德怯怯的撕去那一頁,認真的卡梅隆工整的撕去那一頁。學生不同的表現並沒有讓基丁感到奇怪
第二堂課,基丁站在講台桌讓大家上講台來換一個眼光看這個世界,讓他們朗誦自己的詩歌,讓他們用詩句唱出心底的感受。尼爾很驕傲的展示自己的傑作,卡梅隆寫得規規矩規矩,膽小的托德在基丁的逼迫下也喊出了他心中的惠特曼,博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第三堂課,基丁耐心的告戒大家,理想是不能對抗現實的,他們必須在現實的天空下放飛自己的理想,他鼓勵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理想,又著實為他們的現實擔憂。尼爾愛好戲劇,可他父親並不希望兒子和戲劇沾上邊,基丁不止一次的鼓勵尼爾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父親聽,尼爾辦不到。尼爾瞞著父親參加了學校戲劇團的演出,父親意外出現,冰冷的拽走了尼爾,還嚴肅的說要把尼爾轉送軍校。尼爾一聲大叫,然後獨自說:「我演得真好。」
最後一堂課,一個戲劇愛好者,一個詩人,一個學生,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死了。無奈的尼爾最終拿起了父親書桌里的手槍,指向了自己……托德的難以置信,在白雪皚皚的雪地中,托德不斷奔跑卻又不斷摔倒,還有他那撕心裂肺的哀嚎,他無法理解這一切,他無法原諒這一切。當七個男孩中唯一一個依然嚴謹依然只懂得明哲保身的卡梅倫報告了學校關於基汀老師鼓勵他們組織死亡詩社之後,基汀只能選擇離開。忍無可忍的查理在揍了卡梅隆一拳後也被學校開除。可在他身後一個接一個的靈魂站了起來。即使是校長也不能把這些孩子從課桌上拉下來,他們獨立、驕傲、自信。他們反復吟唱著惠特曼的詩句:「啊,船長,我的船長。」面對這個世界,他們做了第一次發自內心的選擇,一個願意承擔後果的選擇。基丁最後的笑容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了,他們已經長大,已經獨立了,他們已經學會怎樣在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夢想一起生存了。
影片依然有美國電影的一貫風格——艷麗的色彩,逗人的橋段,戲劇的沖突,煽情的故事。然而,導演並沒有因此而讓影片止步於此。
浪漫的詩人走向了死亡,無法接受現實,只有把自己捏碎。
勇敢的鬥士離開了,他會用他的一生去戰斗去向現實挑戰。
理性的哲人留下了,他從生命和死亡的對話中透徹地理解了人生的智慧,他會獨立地承擔自身的命運。
無畏的船長被放逐了,他註定是一個流浪的游吟詩人,也註定是他船員們一輩子的老船長。
影片名為《死亡詩社》,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於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於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
電影在一群站在課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視下劃了句號。可生活還在繼續,看電影的人還在繼續。我是否有一天也能那樣獨立的站著?
電影是門遺憾的藝術,她界於創作與未完成之間。她象一盞燈,照亮你心靈的一條小路,啟發你,引導你,讓你獨立的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去完成,去實現。看電影也是一件很獨立的事,在那流光幻影之中,你快樂,你悲傷,你憤怒,你感悟。在電影里,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都是獨立的。
我們的獨立精神應該植根於生命的野性,夢想和勇氣,生命是對於這個世界的狂野的愛。或許生命有時會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靈魂深處面向生的勇氣和對生的渴望。
讓我們以這樣的詩句自勉:
我步入叢林 I went to the woods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我希望活的深刻 I wanted to live deep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