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革命到底觀後感

革命到底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3-06 05:23:25

① 革命英雄故事的觀後感400字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0年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曾當過兒童團團長和民兵,被評為民兵模範。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作戰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在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的情況下,為了戰斗的勝利,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範團員」稱號。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② 《革命到底》的觀後感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周五,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觀看了《革命到底》這部影片。說實在話,這部影片對我們產生了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部影片以三個普通村民加入紅軍開篇,並以他們三人加入到紅軍隊伍後由無知到成熟,由敵對到友愛,由精神懶散到紀律嚴明等種種事跡為主線,演繹了革命戰爭年代,我黨第5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在到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前的渡江戰役這段期間一個個普通革命戰士為革命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他們三個人起初都不願意加入紅軍隊伍,就在這時候,剛剛才失去丈夫的阿山站起來說:」你們誰參加紅軍並且能夠革命到底,我就嫁給誰.」 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三個年輕人早是心儀已久。為了阿山這句話,阿貴,秀龍,玉虎三人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他們翻雪山,過草地…一路上紅軍的隊伍經歷了千辛萬苦,更為艱辛的是心裡的悲慟——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伴一個一個的離自己而去,有可能下一個離去的就是自己。他們三個人的命運就是整個紅軍隊伍的縮影。我們的三個主人公在一次次戰斗中相繼犧牲。先是秀龍,在過雪山的時候因為背著受傷的秀龍用盡了體力,犧牲了。接著是玉虎,為了救出掉進沼澤的阿貴犧牲了自己。本以為是一個還算不錯的結局,就是阿山還能和阿貴在一起。可是不幸再一次發生了,阿貴為了救戰友,犧牲了。他們是真正革命到底了……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突出革命勝利的喜悅,而是歌頌我們每一個在革命中犧牲的最可愛的人,我們要永遠記住。記的上小學、中學的時候,這樣的觀後感、讀後感沒少寫過,可是現在想想那時每一次寫都是那麼的機械那麼的被動和應付,根本體會不到革命戰爭年代的殘酷和艱苦卓絕,但是現在不一樣,每次看到這樣題材的電影或者書籍對我都是心靈的一次震撼一次洗禮。我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為了革命情願犧牲自己,為什麼能為了救自己的戰友而犧牲自己。答案只有是為了自己的信仰,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全國的老百姓過上遠離戰爭,和平安定的日子。
看《革命到底》很意外,也很驚喜,很難想像一個關於長征、關於革命的故事可以這么拍,愛情居然能成為革命的由頭。影片讓紅軍戰士回歸為單純的普通人,他們革命的目的起初並不崇高,只是為了能娶自己喜歡的女孩,但又能夠在戰爭中成長起來,明白戰爭的真正意義。「革命到底」這樣嚴肅的口號對他們而言,卻是能不能娶阿山的標志,但又和「革命到底」的真正意義不謀而合,都是對幸福理想的追求。整部影片因為這樣的不一樣和「荒誕」而變得真實可信。 影片最大亮點當屬吳軍飾演的「阿貴」。為了娶阿山參加革命的他,起初也總是嫌苦怕累,甚至不知道什麼叫「革命到底」,當了逃兵。可是,隨著玉虎、秀龍、老班長的犧牲,他臉上的神情越來越堅毅,「阿山」成了埋藏在心底的願望。最後他的犧牲,因為前面的基礎夯實,能讓觀眾更容易理解英雄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同時玉虎和秀龍兩者之間既有「家仇」,又是互相較勁的「情敵」,在戰爭中卻成長為生死與共的戰友
另一方面,為了承諾,阿山在鄉間苦苦勞作,孝敬著三家父母,痴情地等待他們歸來!一輩子因為一個漂亮女子,一句簡單的「誰革命到底,我就嫁給誰」。阿山在家鄉苦苦等等了一年又一年,然而卻不知道他們三個人是永遠不會回來了,是永遠……為了革命事業寧願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苦苦等候,還要侍奉幾家人的家長。一個女人究竟為什麼這樣堅持?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人們過上和平安定的日子。
作為一個現代生活的「90後」,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幸福的生活里,永遠是無憂無慮。可是相比過去的紅軍戰士,我們真的是無地自容。為什麼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革命到底」能夠放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而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又幹了些什麼?有些人早已經把曾經的理想拋九霄雲外,沉溺在網路世界裡無法自拔的比比皆是。成天都活的無所事事,沒有奮斗目標。曾經的夢想,信仰。看了這部影片,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重新樹立下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信念。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利用自己的大學時光,提高自己的素質。

③ 革命往事的觀後感 十萬火急

在萊昂內的兩個三部曲中,《革命往事》似乎是受關注度最低的一部,但卻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鏢客三部曲對西部片的顛覆讓人耳目一新,它們已成經典,並延伸出新的類型分支,不再帶來長久的驚艷;往事三部曲中,《美國往事》作為萊昂內的集大成之作,以其龐大的敘事含量、繁復的電影技巧和晦澀的意義解讀,征服卻也折磨著無數影迷;《西部往事》則的確像是對西部片的終結,其中的致敬與策反,甚至將包括鏢客三部曲在內的西部片統統引向了不可預知之處。



《革命往事》觸及的「革命」這一宏大的敘事主題,正迎合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性的革命思潮以及由此引發的眾多社會事件,如法國的五月風暴、日本的左翼學生運動等,其中最聲勢浩大的當然是文革,電影領域的代表則是新浪潮運動。萊昂內選擇在1973年拍攝《革命往事》,既難免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也有重新審視當時癲狂的革命主義的意味。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綉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萊昂內拿這段耳熟能詳的毛語錄作為開篇,似乎是道出了革命的本質和本片的主旨,但從影片後面的敘事中,我們發現這也引申出對革命的諷喻和批判。

墨西哥游寇胡安,愛爾蘭革命家肖恩,因20世紀初的墨西哥革命讓兩人的命運交集在一起。胡安唯錢是圖,一心想打劫銀行,革命於己無關;肖恩則因在愛爾蘭革命中被摯友出賣,轉戰墨西哥,革命意志消沉。一個革命旁觀者,一個革命懷疑者,卻成了革命行動的主角。胡安陰差陽錯解放了地下金庫中關押的政治犯,又擊斃了當局執政官,這讓他成為革命的英雄,但他失去了所有的親人。而甘願隱身其後的爆破高手肖恩,則在兩次伏擊戰中大顯身手,且懲戒指揮行動的叛徒,受傷後引爆炸葯自殺。這裡面便飽含了幾層「隱味」:完成革命的是對革命無知無覺的人,策劃革命的卻背叛了革命,而堅持革命的最終選擇了死亡。

由此我們能看出萊昂內對革命的不信任,革命不僅造成現實的巨大傷害,也帶來了人性的異化。忠誠與背叛,正義與邪惡,都在革命的幌子下翻來覆去,而最終的既得利益者,永遠不會是受難的大多數。這就是革命殘酷的本質。至於人類能否脫離革命(暴力、戰爭),萊昂內藉由肖恩的自殺給出了悲觀的回應;而活下來的胡安,命運又會如何,這是萊昂內留給觀者的疑問。



萊昂內標志性的大特寫、長鏡頭、閃回、慢鏡以及莫里康內的配樂,在《革命往事》中都有極好的表現。尤其是閃回,雖然不如《美國往事》中那般炫目,但我認為這是萊昂內做的最完美、最能表達影片立意的一次。最重要的閃回情節有三段,第一段是肖恩與男女兩位摯友駕車行駛在路上,肖恩與女友甜蜜親吻,畫面浪漫真摯,也讓人想起《朱爾和吉姆》《戲夢巴黎》中兩男一女的曖昧關系。第二段是摯友背叛革命,指認肖恩,最終我們看到,肖恩舉槍射殺,摯友坦然以對。這一段解釋了肖恩後來對醫生施行懲戒的矛盾心理,在最後一刻,他似乎希望醫生能夠逃命,但醫生選擇了死亡。第三段被放在影片結束之前,三人在林間相互追逐,先追到的肖恩與女友熱烈親吻,而後,女友又與摯友擁吻在一起,鏡頭轉向肖恩,肖恩露出燦爛的笑臉。這是充滿魅力的一幕,是電影帶給我們的情感「奇觀」——三人之間情感的隱秘是什麼?摯友的背叛、肖恩的復仇又意味著什麼?說到底,革命與人性有著怎樣的糾纏?影片戛然而止,把迷思留給了我們。

莫里康內給萊昂內電影的配樂,早已是公認的經典,但我仍然覺得《革命往事》是其中最好的一部。雖然不懂配樂鑒賞,但從感受上來說,鏢客三部曲跳脫經典西部片模式的配樂,在帶來驚艷之餘,能明顯感受到其中的實驗性,包括對各種先鋒配樂形式的嘗試,這在《西部往事》的開頭部分到達極致,各種細微的但被放大的聲響讓音樂成為這一段的主角。而在《革命往事》中,莫里康內為肖恩和胡安所創作的主題音樂很好地契合了兩位主角的性格、經歷和命運走向,尤其是讓人稱道的肖恩的主題音樂,伴隨著的「肖恩、肖恩、肖恩」的冷清的人聲,預示出一個理想幻滅的革命者必然的悲劇結局。



萊昂內是一位被放大的導演,正如他偏愛特寫鏡頭一樣。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標新立異的精彩之作。他對於類型的顛覆和雜糅,既有肆意炫技的華彩,也有極其謹慎的匠心。這可能與他的性格有關。拍攝《革命往事》時,起初萊昂內只是作為監制,並找來彼得•博格丹諾維奇做導演,但兩人互不買賬,難有默契。

關於這段故事可參看《萊昂內往事》(廣西師大出版社,2010年版)一書,書中不僅從萊昂內的角度詳細描述過此事,還特別附錄了一篇彼得•博格丹諾維奇評說萊昂內的文章,雙方觀點南轅北轍,看起來讓人莞爾。萊昂內評價彼得是一個需要姐姐照顧的還沒有長大的平庸小子,而彼得則說萊昂內是一個好大喜功、虛張聲勢的頑固分子。從書中萊昂內的主觀敘述,及書後其他導演對萊昂內的正面評價中,都能夠感覺到萊昂內某種矛盾的性格特質,既鋪張渲染又謹小慎微,既有大師氣度又有巨匠的精慎,可謂獨樹一幟於導演界。

回到《革命往事》,本片也繼承了萊昂內電影的獨特氣質,但技巧更圓融,情緒更飽滿,之前電影的求新求變,至此已完全成熟。我個人認為它代表了萊昂內電影的真正成就,雖然是拍攝前倉促上陣,但萊昂內之前對影片的全面思考,以及省卻了過分精細的匠心,反倒成全了它,而《美國往事》其實已有了跳脫萊昂內電影特色的離弦之音。

④ 關於革命的故事,觀後感,400字左右

今天,我讀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我非常感動。他們都十分勇敢,面對殘酷的環境他們寧死不屈,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劉志丹。

劉志丹在1903年冬生於陝西保安縣。他在青少年時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於是,他想改造社會,復興中華。通過努力,他考進了黃埔軍校。1926年他畢業了,之後隨軍東征,在這期間,他帶領著革命軍打土壕,分財物。這時敵人帶領大批部隊向革命軍發起了進攻。他帶領革命軍英勇阻擊,將敵人打了回去。惱羞成怒的敵人組織大批部隊再次攻擊,這次他們因為力量懸殊而失敗。

之後,劉志丹帶領著部隊在三交鎮展開戰斗,他的部隊從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大順利,總是攻不下三交鎮。於是,他決定親自去指揮戰斗。結果,在指揮部隊發起進攻時,不幸被敵人的子彈射中了左胸,傷到了心臟。在臨死前他讓其他戰士告訴政委,請他帶兵,一定要把三交鎮給攻下來。

他為了革命出生入死,百折不撓,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⑤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⑥ 《革命到底》觀後感 急急!!!!!

看了主旋律教育影片《革命到底》,感觸頗深。

故事以3個普通村民加入紅軍開篇,並以他們3人加入到紅軍隊伍後由無知到成熟,由敵對到友愛,由精神懶散到紀律嚴明等種種事跡為主線,演繹了革命戰爭年代,我黨第5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在到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前的渡江戰役這段期間一個個普通革命戰士為革命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故事最終是個悲劇,我們的3個主人公在一次次戰斗中相繼犧牲。電影的主題並不是突出革命勝利的喜悅,而是歌頌我們每一個在革命中犧牲的最可愛的人,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記住他們的事跡,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記的上小學、中學的時候,這樣的觀後感、讀後感沒少寫過,可是現在想想那時每一次寫都是那麼的機械那麼的被動和應付,根本體會不到革命戰爭年代的殘酷和艱苦卓絕,但是現在不一樣,每次看到這樣題材的電影或者書籍對我都是心靈的一次震撼一次洗禮。
我,不會忘記他們!

永遠記住不是說說就可以的,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多奉獻,為祖國的蓬勃發展盡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才對得起無數為祖國流血犧牲的英雄們!
寫你的感想就行了啊!實在寫不出就多寫寫革命到底的內容!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寫好觀後感,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能力,還能起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師嚴肅地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⑦ 寫影片《革命到底》觀後感,不少於1000字

看了主旋律教育影片《革命到底》,感觸頗深。
故事以3個普通村民加入紅軍開篇,並以他們3人加入到紅軍隊伍後由無知到成熟,由敵對到友愛,由精神懶散到紀律嚴明等種種事跡為主線,演繹了革命戰爭年代,我黨第5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在到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前的渡江戰役這段期間一個個普通革命戰士為革命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故事最終是個悲劇,我們的3個主人公在一次次戰斗中相繼犧牲。電影的主題並不是突出革命勝利的喜悅,而是歌頌我們每一個在革命中犧牲的最可愛的人,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記住他們的事跡,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記得上小學、中學的時候,這樣的觀後感、讀後感沒少寫過,可是現在想想那時每一次寫都是那麼的機械那麼的被動和應付,根本體會不到革命戰爭年代的殘酷和艱苦卓絕,但是現在不一樣,每次看到這樣題材的電影或者書籍對我都是心靈的一次震撼一次洗禮。 我,不會忘記他們!
永遠記住不是說說就可以的,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多奉獻,為祖國的蓬勃發展盡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才對得起無數為祖國流血犧牲的英雄們。

⑧ 《革命到底》觀後感

周五,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觀看了《革命到底》這部影片。說實在話,這部影片對我們產生了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部影片以三個普通村民加入紅軍開篇,並以他們三人加入到紅軍隊伍後由無知到成熟,由敵對到友愛,由精神懶散到紀律嚴明等種種事跡為主線,演繹了革命戰爭年代,我黨第5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在到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前的渡江戰役這段期間一個個普通革命戰士為革命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他們三個人起初都不願意加入紅軍隊伍,就在這時候,剛剛才失去丈夫的阿山站起來說:」你們誰參加紅軍並且能夠革命到底,我就嫁給誰.」 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三個年輕人早是心儀已久。為了阿山這句話,阿貴,秀龍,玉虎三人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他們翻雪山,過草地…一路上紅軍的隊伍經歷了千辛萬苦,更為艱辛的是心裡的悲慟——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伴一個一個的離自己而去,有可能下一個離去的就是自己。他們三個人的命運就是整個紅軍隊伍的縮影。我們的三個主人公在一次次戰斗中相繼犧牲。先是秀龍,在過雪山的時候因為背著受傷的秀龍用盡了體力,犧牲了。接著是玉虎,為了救出掉進沼澤的阿貴犧牲了自己。本以為是一個還算不錯的結局,就是阿山還能和阿貴在一起。可是不幸再一次發生了,阿貴為了救戰友,犧牲了。他們是真正革命到底了……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突出革命勝利的喜悅,而是歌頌我們每一個在革命中犧牲的最可愛的人,我們要永遠記住。記的上小學、中學的時候,這樣的觀後感、讀後感沒少寫過,可是現在想想那時每一次寫都是那麼的機械那麼的被動和應付,根本體會不到革命戰爭年代的殘酷和艱苦卓絕,但是現在不一樣,每次看到這樣題材的電影或者書籍對我都是心靈的一次震撼一次洗禮。我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為了革命情願犧牲自己,為什麼能為了救自己的戰友而犧牲自己。答案只有是為了自己的信仰,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全國的老百姓過上遠離戰爭,和平安定的日子。
看《革命到底》很意外,也很驚喜,很難想像一個關於長征、關於革命的故事可以這么拍,愛情居然能成為革命的由頭。影片讓紅軍戰士回歸為單純的普通人,他們革命的目的起初並不崇高,只是為了能娶自己喜歡的女孩,但又能夠在戰爭中成長起來,明白戰爭的真正意義。「革命到底」這樣嚴肅的口號對他們而言,卻是能不能娶阿山的標志,但又和「革命到底」的真正意義不謀而合,都是對幸福理想的追求。整部影片因為這樣的不一樣和「荒誕」而變得真實可信。 影片最大亮點當屬吳軍飾演的「阿貴」。為了娶阿山參加革命的他,起初也總是嫌苦怕累,甚至不知道什麼叫「革命到底」,當了逃兵。可是,隨著玉虎、秀龍、老班長的犧牲,他臉上的神情越來越堅毅,「阿山」成了埋藏在心底的願望。最後他的犧牲,因為前面的基礎夯實,能讓觀眾更容易理解英雄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同時玉虎和秀龍兩者之間既有「家仇」,又是互相較勁的「情敵」,在戰爭中卻成長為生死與共的戰友
另一方面,為了承諾,阿山在鄉間苦苦勞作,孝敬著三家父母,痴情地等待他們歸來!一輩子因為一個漂亮女子,一句簡單的「誰革命到底,我就嫁給誰」。阿山在家鄉苦苦等等了一年又一年,然而卻不知道他們三個人是永遠不會回來了,是永遠……為了革命事業寧願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苦苦等候,還要侍奉幾家人的家長。一個女人究竟為什麼這樣堅持?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人們過上和平安定的日子。
作為一個現代生活的「90後」,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幸福的生活里,永遠是無憂無慮。可是相比過去的紅軍戰士,我們真的是無地自容。為什麼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革命到底」能夠放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而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又幹了些什麼?有些人早已經把曾經的理想拋九霄雲外,沉溺在網路世界裡無法自拔的比比皆是。成天都活的無所事事,沒有奮斗目標。曾經的夢想,信仰。看了這部影片,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重新樹立下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信念。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利用自己的大學時光,提高自己的素質。

⑨ 觀《革命到底》電影有感:600字作文

《革命到底》電影有感,你可以參考下面這篇寫一下:
《建黨偉業》我覺得拍得非常不錯,故事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等,都是可以單獨寫一部電影了,要把如此眾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說清楚,其實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劇中人物形象豐滿的不多,但歷史事件述說著非常清楚例如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以及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們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歷程, 是《建黨偉業》濃墨刻畫的另一條主線,劉燁演著毛澤東確實不錯,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著青年毛澤東初到北大,雖頗有鄉下人進城的感覺,但他熱愛先進知識的那股干勁兒與一心為國的思想就似乎已經註定了後來的一切。他聽胡適講課時與胡適的對話,總會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他與楊開慧的愛情平淡之中的深情,不由的讓人想起這一家的結局,這位偉大的革命家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了太多的貢獻與犧牲。 以陳獨秀、李大釗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適、辜鴻銘等國學大師為首的保守思想的辯論和沖突,是《建黨偉業》寫著很精彩的第二條主線 馮遠征演出了陳獨秀特有的領袖魅力,看完《建黨偉業》,你會覺得,沒有陳獨秀,可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沒有這樣順利。 《建黨偉業》這個標題可以說是突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大事,看後的第一感覺是電影里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較模糊。當然了電影脈絡還是十分清晰,可能是這部電影本身涉及的內容太多太雜,跟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件大事緊密相聯的歷史事件太多了有關,如果交代不詳細,可能會適得其反。跟大多數電影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的故事太多, 實際上很多電影從頭到尾就一個故事,你想讓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從這個角度講,本篇的導演以及編劇,要把一切做到完美確實難度很大,用一部電影把這么重大的歷史事件交代清楚,讓觀眾們滿意,恐怕還需要努力。 然後就是尊重歷史事實。跟很多歷史題材的電影一樣,怎麼樣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都是比較棘手的難題。《建黨偉業》真的是有獨到之處,我相信應該是不會有觀眾質疑電影的內容脫離歷史事實了。我們曾經看到的歷史題材方面的電影,尤其是歷史比較久遠一點,有的真的是胡編亂造的,跟原來的歷史估計沒什麼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題目以外。我覺得,這方面一定要把好關,給觀眾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歷史的東西,歪曲了,會害人的,影響孩子教育的。 最後的想法是我們是幸福的。曾經有過和80後同齡人一樣的困惑和憤懣,困惑輿論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憤懣這個時代給80後生存空間的諸多壓力,譬如考學、工作、成家立業等等。但看過慶祝建黨90周年獻禮大片《建黨偉業》後,我突然對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審視和感悟,我不禁捫心自問:這個時代真的虧待我們了嗎?如果有那是什麼?身處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著五彩斑斕的夢想去努力奮斗。相比那個備受列強欺凌、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我們不用提心吊膽的輾轉流亡、飢寒交迫,至少我們還有和平的生活,追求夢想的權利和實現夢想的可能,所以我們還是幸福的。當然,我們在通往夢想和成功的路上也會有失敗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驅者的鮮血和生命比起來,顯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為我們還有更多再來一次的機會,直至獲得成功的喜悅。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不解請追問,O(∩_∩)O~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