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傳觀後感
[電視連續劇 觀後感 (之一) 因為是女子]
這幾年間,各種有關於後宮紛爭的,勾心鬥角的,深宅斗爭的,穿越題材的,亦或是帶著懸疑,恐怖,驚悚,玄幻色彩的古裝電視連續劇門陸陸續續地出現在觀眾門的眼簾,雖然說實在已經是老戲碼,可是依舊是深入人心,尤其是抓住勒少女與師奶門的眼球,看過許多,不由得心生出許多感觸來,電視連續劇 觀後感 (之一) 因為是女子。。。。
看到這些那些後宮爭紛的劇情,有時候只覺得可笑可嘆又可悲。
賢德詩才出眾一如班婕妤,最終也敵不過用肉慾美色蠱惑成帝之趙氏姐妹,落得個至死被成帝冷落,被拋棄於冰冷陰暗又潮濕的冷宮,只能寫《團扇詩》撫慰內心空虛寂寞之悲哀下場;能歌善舞國色天香一如戚夫人,也斗不過呂雉之蛇蠍心腸和心狠手辣,最終被整得人不人鬼不鬼,被呂雉變成「人彘」,被挖去雙目,用火把熏聾耳朵,毒啞口舌,斬斷四肢,還被棄置於茅廁之中,在肉身的巨大痛苦跟周遭的惡臭環境中悲慘凄慘地死去;姿色超群歌舞雙絕一如楊玉環,如何如何「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最終還不是落得個「馬嵬坡縊死貴妃楊氏」之悲慘結局。。。。這樣子的例子不勝枚舉。
都是從一開始怎癦怎癦光輝地一路走來,最終得不到好下場的女人門。想到一句話,「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也不知道最初是誰說的,亦或是出現在哪首歌曲裡面,不過這句話卻也變成某一部劉曉慶出演的連續劇勒,真是可笑。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是啊,縱觀歷史,勿論正史野史,過分為難別人的女人她門自己最終也沒有甚癦好果子吃。
就說趙飛燕跟趙合德兩個「紅顏禍水」把,也是干盡缺德事兒,壞事做盡,用各種手段弄死永巷裡面所有懷上帝裔的女子跟所生嬰兒,到頭來呢,不管是正史記載的一個自殺一個被棄置於冷宮凄慘死去,還是野史中記載都被變成跟戚夫人一樣豬狗不如死法的「人彘」,都是自食苦果。再說呂雉把,你再怎癦工心計使手段,雙手沾滿血腥,用不著說的這癦好聽,一切為勒兒子,你敢說,你沒有私心瑪?那癦又何來劉邦死後你獨攬大權之「輝煌景象」,還有,你將戚夫人整成「人彘」也就罷簕,還喪心病狂地將你兒子塞進你家茅廁進行「觀禮」,怎癦著把,你兒子劉盈就被你給活活地嚇死肋,弄得個最後到死沒兒子送終,劉邦死後外戚專權「呂氏滅門」的下場,你有必要伐你?
再說被弄死的那些女人門,聽到有人在嘆息:「人啊!要不就聰明到極致,要不就傻到極致,就怕半瓶子不滿一瓶子咣當,半桶糞水「臟臟動」,這也不是最要命的,最要不得的就是不夠聰明還自以為是,觀後感《電視連續劇 觀後感 (之一) 因為是女子》。尤其是在後宮這種地方,不漂亮不聰明過的會很悲慘,但漂亮不聰明結局就更悲慘。」戚夫人就是典型這類人,整天整夜地再劉邦耳邊上說要叫他立自己生滴兒子做太子,結果呢?就是這句,如花美眷,敵不過的豈止是似水流年?還有女人深深的嫉妒和男人重重的辜負,嫉妒,她門這種嫉妒得令人恐懼,嫉妒衍生出的手段殘忍到令人發指的地步,辜負,都是一開始說得多少好聽,多少甜言蜜語和承諾,多少海枯石爛的山盟海誓,再怎癦發毒誓,不過也是浮雲,再另覓新歡之後,這種男人隨便可以對另外一個女人說同樣的話語。
劉邦你其實太了解這兩個女人勒:呂後是一棵樹,而戚夫人是一朵花,只可賞心悅目,江山即便給肋戚氏母子,也會很快易手——與其再靠武力奪回,不如從一開始就交給呂後,在呂後手裡攥著,江山就會一直姓劉。於是,劉邦只有辜負戚夫人簕。最後那一手,也只能救贖自己的一點良心——受制於呂後的周昌能保護什麼呢?
此外,愛情從來都不是政治的對手,更不是奪取權勢的籌碼。生存從來都是一己之事,一己之任,依附得越高,摔得也就越重。所以楊二車娜姆會說:「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長得美不如活得美。」而活得漂亮活得美的前提就是,有自我的力量,最不濟也該是生存有道。。。。
發現稍稍有點扯遠勒耶,林宥嘉唱著看到甚癦吃甚癦,俺們則是現在想到什麼說什麼,總之,因為是女子,女人門,姐妹門,不要輕易對周遭的男人女人交託全部,不管任何事兒,亦或是你自己滴一切任何所有,在這個末後時代地人世間,沒有甚癦事情是可以被你自己絕對掌控滴,不要到頭來才發現,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滴人,卻是你自己。。。。
寫了一整個上午,什麼也不想再次多說了,此刻,有太多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兒,我只想,向主耶穌禱告,祈求阿爸父神,讓我們都能夠做智慧的女人,才德的女人,阿門,哈利路亞,贊美主耶穌,將全部的榮耀之名都歸給你!!!
〔電視連續劇 觀後感 (之一) 因為是女子〕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2. 三國演義第四回的讀後感
純原創 愛信不信
閑來無事,我讀了《三國演義》的第四回,這一回的題內目是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容賊孟德獻刀 。講的是董卓廢漢帝自立陳留王為帝,曹操為了除去董卓獻寶刀的故事,讀起來扣人心弦,讓人慾罷不能。在這一章節里,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曹操。在我的印象中,曹操是一個詭計多端,陰險狡詐這樣的人,唯一值得稱頌的就是他唯才是舉,能夠任用賢能,即使他骨子裡還有嫉賢妒能的特點。在這里,曹操能為了國家,為了正義向董卓獻刀,他的勇氣就讓我非常地佩服,是一個正義之士,並非我想像中的「壞」,他還有正義的一面,難怪易中天說他是一位可愛的奸雄了。今天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身上都有他光輝的一面,同樣,也有陰暗的一面,我們不應該因為別人做錯了一件事就向他宣判死刑,應該有一個寬容之心,理智地看待人和事物
3. 文忠公、眉山,少年和青年的讀後感
明周文忠公鳳翔《遺集》七卷,其族孫源搜羅散墜,於嘉慶癸酉付梓。集中
《論籌兵餉》略雲:「摧鋒陷陣則無兵,脫巾呼庚癸則多兵;殺賊攻城則士不力,
唾有司背噪擊戕道將則力。」又雲:「夫此健兒,美衣食、飽妻孥、酣酒肉,皆
四海之窮民,敲骨抽髓、鬻男嫁婦以供之者也。乃當敵而敵愈猖,剿寇而寇益潰。
甚至調一大將援某地,不過以一二千人往,而又多浮額,一遇大敵,縮而自保。
寇退,則割平人級以張功蓋罪,擄掠飽而入,鐃吹紛如矣。」指陳當時情事,
切中其弊。公召對,嘗陳:「吏速化則治不成,民重征則盜不息。」又嘗《論學》
曰:「學不可立黨,立黨則必爭,奚能見道?昔朱、陸之辯,虛心求是也;今之
辯朱、陸,私心求勝也,言愈多而道愈晦矣。」《論史》曰:「三代而後,漢與
外戚共天下,唐與母後、宦官共天下,魏晉以下與膏粱子弟共天下,宋與奸臣共
天下,元與宗族共天下。」趙氏吉士《續表忠記》備述之,稱為名言。公盡節時,
貽父母書雲:「國君死社稷,臣子無不死君上之理,況男忝列從臣,官居講職乎!
父母生育教誨以有今日,男幸不虧辱此身貽兩大人羞。男事畢矣,罔極之恩,無
以為報,矢之來生,萬祈珍調康茂,勿以男為念。日晷已促,不得盡言。」讀此,
知當日貳臣有以親在為解者,皆無所逃罪矣。
4.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讀後感300字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是從春秋到三國的歷史故事合集。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我國的歷史故事。本書講了五個系列:《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這本書里介紹了很多歷史故事,而且每一個故事都對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韓信拜將》的故事。韓信沒成名時,平時出門喜歡佩帶寶劍。可有人看著韓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樣子,覺得很不順眼。有一個屠夫的兒子就要挑起事端,對韓信說:「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劍來刺我;不敢,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韓信端詳了他一會兒,就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看到這里,我有許多感受。在學校里我們有時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吵架甚至告到老師那裡去,一連幾天悶悶不樂,心中像堵了個東西一樣,無法專心致志學習讀書。想想韓信的肚量,這樣做有意思嗎?韓信為什麼不和污辱他的人拼個你死我活呢?不是說「士可殺不可辱」嗎?項羽就為了他的所謂的氣節,兵敗垓下之後自刎於烏江了嘛!韓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為他心中有明確大志向。為了實現自己宏偉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為他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因此他不和小人計較,而是向著自己的目標堅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終成了漢軍總司令——大將軍,何況有時和你作對的人使你前進的步子邁得更堅定。因此,我們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要胸懷寬廣,和同學友好相處,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讀了這本書後,我了解了中國的一些歷史和典故,豐富了我的知識;同時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在寫作方面有所長進。 我感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歷史故事書,推薦大家也去讀讀這本有意義的書。這本書是從春秋到三國的歷史故事合集,分別講了五個系列:《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其中我映象最深的是《韓信敗將》。韓信雖然窮,但他還挎著一把寶劍。淮陰城裡的一般少年老取笑他,說:「韓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像個什麼啊?你還是把寶劍摘下來吧。」有個屠夫的兒子特別刻薄,要讓他更自己比一比,否則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韓信端詳了他一會兒,就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他讓我很有感觸,有的時候我們學校里同學為了一點點小事就斤斤計較,有時候甚至還會去告老師。而韓信沒有更屠夫的兒子計較,而是從他的褲襠底下鑽了過去。我們應該學習韓信的精神,寬宏大量。今天我讀了其中的一個故事——《千金一笑》,說的是周幽王為博寵妃褒姒一笑,不惜點燃烽火台的烽火來戲弄各路諸侯,最終導致西周滅亡的故事。這個教訓無疑是慘痛的。我覺得這個故事很像我以前聽過的《狼來了》的故事,都是教育人不要撒謊、不要騙人,要誠實做人的。我也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推薦大家讀一下全文
57416
楷楷皓LV.12018-02-11
5. 明朝那些事兒4000字的讀後感
那些人 那些事
朱元璋大概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坐上龍椅,貴為天子,君臨天下,當初迫不得已跟著造反,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但形勢不由人,一步一步下來,他這個乞丐和尚出身的人也當上了皇帝。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群雄角逐,給了豪強們功成名就的機會,但最終登頂的只朱元璋一人而已,朱元璋這個被時勢造就的英雄最終也造就了自己的時代。
他大概也不會想到,他的孫子只做了四年的皇帝就被四叔給趕走了;他想不到,自己整頓吏治,嚴懲貪污,百年之後,帝國卻一片狼藉,千里為官只為財啊,他改變不了;他也想不到,自己廢除了丞相,自以為自此之後就是皇帝一人說了算,但另一個叫內閣首輔的官卻比丞相還宰相;他想不到,自己手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碑竟然被一個叫王振的太監給撤掉了,之後的劉瑾,魏忠賢等大名鼎鼎的太監一個個比皇帝還風光;他還想不到,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試圖給子孫們做個還榜樣,卻還是有那麼多不成器的敗家子揮霍著他的江山;他想不到,自己盪平四海,自認此後邊疆永固,但有明一代,邊患迭起,最後還是被那個他沒有放在眼裡的女真給替補掉了。他想不到的太多了,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有多少精彩的事情,多少生動的人,這段好看的歷史要是他能想到,那歷史的未知性不就沒了,還是得有後人來為我們書寫這些。
歷史很好看,我一直這么認為,但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我才發現,歷史可以有趣到這種地步。在我看來,一步有思想的書就是好書,而有思想,能讓人接受,深入人心,又是基於事實的,就算是好書了,這本書不但具有這些,還生動有趣,鮮活形象,能達到這么多境界,而作者又是一如此年輕的非專業人士,那隻能說是非常好了,五體投地啊!
出於愛好,我比較喜歡歷史方面的東西,當然我承認,歷史確實比較枯燥,但這本書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讀著讀著竟然覺得是在看小說,而它確實是基於正史的,不是演義,能把歷史白活到這種程度,真是絕了。
當然,形式很重要,一種好的形式可以吸引很多人,但最重要還是得有好的內容,這本書可稱得上是內外兼修,表裡如一了,內容如形式一般引人入勝。
讀歷史的作用有很多,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其實不僅僅是這樣,手頭常備一些歷史書籍,不管什麼時候看看都有用,這部書出來之後,有這么一套擺在案頭,經常翻翻,應該感覺不錯吧。困難時,看看朱文正是怎麼守住洪都,袁崇煥怎麼千辛萬苦擊退寧遠來犯之敵,再想想長征兩萬五,覺得這點困難不過如此了;失意時,看看楊慎,三朝元老楊廷和之子,狀元及第,前途一片大好,曾經意氣風發,卻也躲不過政治的無情,杖責,監牢,流放,謀殺,他嘗了個遍,卻能安然處之,專心休學,最終著作等身,名揚天下;驕傲時,看看陳友諒,他是什麼下場,想想藍玉、胡惟庸,驕傲是什麼下場,還是被朱元璋給滅了;看看那些個人渣,王振徐有貞魏忠賢之類的,你會覺得咱還不是那麼差勁;讀了楊繼盛慷慨赴死,楊漣寧死不屈,就想到了信念的力量真是無窮的,精神真的可以支配肉體,人的意志可以堅定到如此程度,自愧不如感動之餘也知道了崇尚正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的人生誓言,他做到了,每每此時,自小心中那從軍報國建功立業的想法總被喚醒,頓感天地如此開闊,正是我輩馳騁時;看看李時珍,想想現在那些個庸醫,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現代社會人人為利而來,但總該講點職業道德吧;明朝的那些言官,屢屢直言抗上,凜然不屈,寧死不從,現在那些不惟真,只惟上的人該臉紅了吧。
明朝歷史真是奇怪,嘉靖、萬曆兩個皇帝在位將近百年,雖說多少管點事情,但比起朱元璋朱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而國家也能運轉下去,這可就要歸功於那些輔臣了,那兩個時代產生了多少優秀的政治家,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申時行等等。明朝官員的內耗是相當厲害的,這些人在你死我活之餘還能順手把國家給治理了,不是一般的強。看著他們的斗爭,絲毫不亞於刀光劍影的血拚,步步為營,進進退退,虛虛實實青雲直上身敗名裂只在旦夕之間,看看那些人,哪一個不是才高學富身手非凡,卻也一個個一敗塗地,只能感嘆,一般人真玩不了政治啊!
這也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開國名將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這些不必說了,嘉靖到萬曆這一百年,也是人才濟濟,東南抗倭有戚繼光,鎮守遼東,拱衛京師有李成梁,出征朝鮮有李如松,還有譚綸、王崇古、楊博這些文官出身搞軍事的也做得有聲有色,明朝的江山沒有他們估計也做不了這么長時間。戚繼光當然是我最服氣的了,先是抗倭,每次看戚家軍和倭寇的陣亡比例,往往是個位數對四位數,就是想不通他是怎麼做到的,真刀真槍的拼能有這么懸殊的差距,鴛鴦陣真有那麼厲害?戚家軍真的如此勇猛?再是北方守薊門,十五年屹立不倒,相當於前十任總兵的任職時間總和,看來他不但英勇善戰,領兵作戰三十多年,未嘗一敗之外,還精通人情世故,為人慷慨仗義,作為一個純武將出身的人將領卻能寫詩著書,在明朝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混的風生水起,等等這些,高山仰止啊!而李成梁就不那麼地道了,遼東鐵騎縱橫天下,他的戰功百年少有,但私心太重,貪欲太強,對蒙古女真,他是誰厲害誰打,卻也從不做毀滅性打擊,一次都打光了他也無功可立了,於是邊疆貌似平安無事,其實是養虎為患,最終後金的崛起,努爾哈赤坐大,最終對明朝長期為患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的兒子李如松倒是厲害非凡,遠征朝鮮,打得豐臣秀吉手下那些戰國名將落花流水,長國人志氣,只可惜天妒將才,英年早逝,可惜了。
海瑞算是明朝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影響力之大古今少有,文化大革命的爆發也有他一份功勞。舉人出身,四十做官,還是不入流的教諭,為人又不是一般的正直,這種人頭腦里想的都是忠君愛民,廉潔奉公,和官場規則不接軌,按說一輩子是沒指望了,但正直的人永遠都有,所以正直的他被個別欣賞他的人提拔,官越做越大,事情辦得也越來越不靠譜,名聲也越來越盛,海瑞是個好人,但這種正直近於刻板,廉潔近於苛刻,奉公近於自虐的行為是不是有點過了?水至清則無魚,凡事得講策略,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是有匡扶濟世的理想,但理想的跟著現實走啊!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辦事只能是日漸封閉,事倍功半了,雖有千古美名但都是虛的,除了道德理想,也得講技術,看看徐階張居正,這些人無疑更出色。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看來海瑞得學學,徐階就是王守仁的傳人,這一點上他做得很好。說到王守仁,作者把他列為明朝第一號人物,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此人確實厲害,大哲學家,心學的創始人,軍事家,單槍匹馬能召集千軍萬馬,盪平寧王叛亂,政治家,政治上相當成熟,跟他作對的壞人基本沒什麼好下場,基本上能在立於不敗之地,文學家,著作頗豐。算是傳奇人物了。
皇帝不好當,我算了算,明朝的皇帝平均壽命最多也就四十吧,像皇帝這種地位高貴,養尊處優,吃好的喝好的,還有一大幫太醫圍著轉,卻壽命不長,什麼原因?壓力大算是一個吧,整天得提防著誰暗算,誰圖謀不軌,心神不寧,生活壓力也大,那麼多嬪妃,累啊!最主要是治國理政太累,每天得批多少奏摺,想多少點子,英年早逝也算正常,當然也有高壽的,像朱元璋、朱棣,這父子倆戰亂出來的,長期征戰,身體條件好,活六十多七十正常,像嘉靖、萬曆祖孫倆情況就不一樣了,雖說活了五十多,但主要是靠偷懶換來的,不光彩。待遇高就得賣命幹活啊!都不容易。
一個朝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皇帝大臣,明朝有多少個皇帝很少有人能說出來,堪比宰相的內閣首輔近百人,真正讓人記住的不過十人,歷史記住的永遠只是那些功勛卓著或是臭名昭著的。就說青史留名的,各行各業都可以,只要是對人類的發展有貢獻,濃墨重彩也好,痕跡淡然也罷,史書上都有一筆,後人的評價可就不一樣了,當時的小人物現在可以是大人物,當是大名鼎鼎的現在也許無人知曉,像李時珍,像徐霞客,他倆一個醫生,一個旅行者,當時或許籍籍無名,現在卻是盡人皆知,只因為他們有功於人類;至於那麼多名噪一時,位高權重的狀元、首輔、尚書有幾個能讓人記住?
明朝的特務算是封建王朝里登峰造極的吧。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這些組織,無所不為,監視、抓捕、審訊、綁票、暗殺等等,雖說威風八面,但一個政府如果用這么一些恐怖手段去統治大眾,它的脆弱也可見一斑了。還是講法制的好,要想坐穩了江山,搞這些是不行的。
王朝更迭是歷史規律,中國更有趣,封建社會的大一統王朝沒有一個能超過三百年的,漢唐明清,都是二百多年,秦隋元則是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幾十年而已。明朝開國之初,滅北元,下西洋,修大典,四海歸一,萬國臣服,泱泱大國,何等尊崇。但歲月流逝,當這些繁華都已成舊日往事,帝國風光不再時,韃靼瓦剌又是俘虜皇帝又是兵臨京城,東瀛小國也敢騷擾侵犯,雖說一次次化解危機,但不難看出,大明帝國已漸漸走向沒落,最後苟延殘喘也逃不過歷史的宿命,被革掉了。
想起諸葛亮的一句話: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國家的強盛,需要一大批人才的支持,但凡盛世,無不是君主勵精圖治,臣下各司其職,建言獻策,一心為國。而那些黑暗的年代則是各有各的不同,有主上昏庸不堪,有奸臣蒙蔽聖聽,有閹黨為非作歹,有黨錮之爭,有外戚作亂,但社會大眾永遠都是決定歷史走向的,當群眾的憤怒達到了頂點,揭竿而起時,王朝末路就到了。明朝也是如此,後期魏忠賢一折騰,皇太極在關外騷擾,國內又有天災,政府還要加派三餉,去剿這個滅那個,那些當官的還照貪不誤,老百姓也不是搖錢樹,活不下去就反了他,大明最終是誰也沒剿就被老百姓給滅了。
明朝那些事兒,那麼多的事,那麼多的人,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精彩生動的歷史故事,讀了之後真是感觸不少,畢竟才讀了一遍,多讀幾遍,每一次讀應該都有不同的感觸,這就是讀書讀史的樂趣所在吧!
6. 楚國八百年的觀後感
轉一篇供參考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浪漫和雄壯並兼,不羈與拘謹共舞。《楚國八百年》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沉睡著的歷史。楚國波浪壯闊的歷史,既是激勵奮斗的個人史,也是鞭策改革的民族史。我本人榮幸地作為一隻「九頭鳥」,懷著一顆青春的心、責任的心遊走在刻畫血與火的竹簡上,探索著,踐行著。21世紀的我,21世紀的中國人,怎樣才能實現中國夢,怎樣才能實現民族復興?楚國八百年靜靜地講述著它的故事與啟示。
三千六百多年前,自以為火神祝融之後的楚人在與之血統相異的商朝軍隊的驅逐下,被迫離開中原,向南遷徙,並被商朝認為南方的蠻族。幾百年間,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著重回中原懷抱的機會。於是,鬻熊率領精銳部隊,應周國號召,參與推翻商朝,甚至出師未捷就死在征討的路上。然而遍嘗肝腦、披荊斬棘、付出巨大代價之後,楚人依然被周王朝排斥於中原文明之外,直至因收留「周公」,為「周公」主政平叛有功,周成王封熊繹為「子爵」,封地五十里,雖然爵位低下,國土狹小,但楚人畢竟擁有了自己的國家,不再四處遷徙,成為了中原禮制體系中的一份子。然而,嚴守邊境的周昭王為打壓異族,鞏固政權,率軍南下攻楚國。楚人回歸中原的滿腔熱情,被周王朝的冷酷與敵意澆滅。楚國國君熊渠以封子為王,投石問路,欲了解淮北諸國的想法,也反映了楚國正虎視眈眈,瞄向了周王朝的霸業。
公元前八世紀,周王室日漸衰微,中原各國內政混亂,朝代更換頻繁。楚武王熊通趁勢起兵,意圖闖過「漢陽諸姬」的防線,控制擁有豐富銅礦資源的銅綠山。兩次伐隨沒能擊潰隨國。年邁的楚武王率領楚國勇士踏上第三次伐隨的征程,至漢水東岸,楚武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楚王遺囑不讓部下發喪。在將士高亢的士氣之下,壯士不懼斷腕,楚國最終征服隨國,取得了銅綠山——這一立足命脈的絕對控制。青銅的力量,最終推動楚國成長為一個席捲江漢的強國。
公元前八世紀,外部少數民族虎視中原。齊桓公在管仲的幫助下對齊國進行改革,尊王攘夷,會盟諸侯,成為天下霸主;宋襄公東施效顰,反倒自食惡果。流浪多年過來的晉文公,胡蘿卜與大棒並用,續齊桓公之路而壯大。以史為鏡,楚成王雄心勃勃爭奪霸權。楚國立郢都,擴軍備,與中原國家為榮譽而戰不同,滅他國為縣,向北沖擊,得寸而進尺,欲興霸業,卻收獲了中原諸國的恐懼。楚成王最終死在兒子商臣的叛劍之下,楚國稱霸未果,而楚成王至死,沒能從夢中醒來。
楚莊王在險惡環境中成長,執政初期,不問朝政,蟄伏蝸居,韜光養晦,其後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他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化解國家危機,一方面深化改革楚國內政治體制,加大中央集權,體現王權的魄力;另一方面通過幣制改革,發展商貿,繁榮經濟,又重用賢相孫叔敖發展農業,楚國的國力,極力提升。志得意滿的楚莊王欲代周而取天下,問鼎中原;在德不在鼎,周天子的王孫滿充滿智慧的回答征服楚莊王。明君賢臣,風雲際遇,造就楚莊王的雄圖霸業,也向世人展示了當時禮法精神的貴族文化;然而當一代雄主逝去,他所創造的盛世也很快光芒散去。
晉楚爭霸多年,國力損耗。弭兵之盟,帶來久違的和平。從晉楚爭霸抽身,楚國的青銅技術登凌絕頂;然而在以禮法精神為指導下的過度中原化的進程中,楚國衰落的萌芽始動——奢侈成性,不思進取。弒君篡位的楚靈王,正是在此風氣之下,以修建章華台來彰顯楚國盛世榮耀。盛世崩坼,貴族逆亂,楚靈王自縊身亡。章華台開啟了動亂的潘多拉之盒,楚國的霸業漸行漸遠,名存實亡。而在楚國衰落的同時,近鄰吳國卻在楚人巫臣的引導下,遵循楚國曾經的足跡,迅速崛起,楚國正好成為其理想的獵物。
三萬吳甲可吞楚,勢如破竹入郢都。楚人在逆境中爆發了民族的潛力,全民竭力死戰。吳國一舉滅楚的計劃, 在楚人反抗的吶喊中,灰飛煙滅。當吳國如同曇花般凋零時,楚昭王與楚惠王的反省自躬、勵精圖治使楚國走上康莊大道。至楚宣王和楚威王時期,疆域擴大,文化發達,楚國登上了盛世頂峰;但之前政治制度埋下的禍端爆發,繁榮的泡沫終究破裂了。
宣威盛世成了絕唱。埋下隱患,國君當街遇刺,貴族至王權於不顧,此時的楚國儼然成了周朝的翻版。於是,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手握利劍的吳起大刀闊斧挑戰貴族權威:遷徙貴族,南平百越,開疆闢土,獎勵軍功,發展郡縣……疾風暴雨般的改革,效果顯現。然而,隨著楚悼王突然病逝,貴族射殺吳起,楚國的變法戛然而止。與此同時,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迅速崛起,虎狼時代到來。
受貴族、奸臣的排擠,聽進讒言的楚懷王棄用了屈原,楚國斷絕了最後一次機會。秦相張儀以六百里土地的承諾,騙取楚懷王與齊國斷交;上當受騙後,楚懷王一意孤行怒而攻秦,然而丹陽之戰,楚師大敗;面對秦軍兵臨城下,楚懷王親自赴秦議和,卻遭囚禁,貴族掌權,楚國內憂外患,愈演愈烈。三年後,楚懷王在咸陽鬱郁而終;絕望中,屈原跳進了汨羅江。楚國的大幕在血與火的洗禮下漸漸閉上。
講述完這段激盪的楚國史,讓我們重點討論兩個問題,楚國興盛的道路與精神的問題與戰國末年楚秦改革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與民族復興與中國夢密切相關。
1、秦楚改革
戰國末年,屈原的改革閃亮一時。而在當代,改革一詞被反復提了30年,改革之於社會生產關系的改變,尤其重要。改革是我們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必經之路。
屈原的前輩,吳起施行疾風驟雨般的改革。均爵平祿,打破世襲的終身爵位制度,直接刺激了將士的積極性。「均楚國之爵,而平其祿,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厲甲兵以時爭於天下。」另外,「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廢除贅余官職,增強王權,削弱外戚的權利,從平民中選賢用能,組織人才的流失,不許徇私情,因私廢公。「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斗之士」。「禁遊客之民,精耕戰之士。」削減下來的經費用以備戰備荒;致力於對楚國自然資源的開發,吳起責令楚國一些與王室關系疏遠的貴族到僻遠的地方去開發。吳起對楚悼王說:「荊所有餘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餘。」 這是一種新的拓土殖民形式,也阻礙了貴族對朝政的過度干涉。
吳起變法打擊了楚國大貴族既得的政治經濟利益,遭到大貴族的激烈反對。吳起「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皆甚苦之」,楚之貴族皆欲害吳起。楚國官員皆楚王室宗支,決不許異姓插足。於是,在楚悼王的靈堂上,楚國貴戚大臣作亂而共攻吳起。吳起跑到楚悼王的屍體下躲藏,貴族射殺了吳起,也射中了王屍。楚國之法:「麗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射王屍者,盡當其罪,因而被夷宗者70餘家。但變法也因楚悼王和吳起的死而停滯。
吳起的變法使楚國國力強盛,曾與魏國「戰於州西,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楚自庄王以後,又一次打到黃河岸邊,使中原國家刮目相看。吳起又以戰略家的眼光,向南擴展疆域,「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吳起變法,成果濟濟。
與吳起變法同時,商鞅在秦國大刀闊斧,運用法家文化,將秦國的法制進行到底。
商鞅變法在秦國取得成功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商鞅很重視威信二字。無威不立,無信不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這一故事在《史記》中有「五十金徙一木」的故事。與利用權貴樹立威信的司馬穰苴、孫武等人不同,商鞅避免與權貴發生直接沖突,而是取信於民。「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當秦國上至大臣,下至平民反對商鞅的變法時,商鞅稱「法之不行,自上范之」。仍借商鞅之口,「太子,君肆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至此,商鞅達到了「秦人皆趨於令」的目的。
立威信於國人,這是商鞅改革的根本。但是在此之後,他卻走向了極端,開始強化自己(即法制)的「威」而輕視霸權政治。作為法家代表,他堅信法可以駕馭一切,以至於後來的張良評價「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商鞅企圖採用上至下的獨裁,不準百姓議政事,強堵言路,施行愚民政策。最終,五馬分屍,成了商鞅得罪了所有階級的結局。商鞅的例子告訴我們,改革應摒暴刑正視人的主觀能動性
商鞅認為,法律是調整改革中各種社會關系最有效的強制性規范,是判斷功過、是非、利害推行賞罰的唯一標准。法之所以有如此地位,是因為商鞅賦法以公正、平等、公開等價值。這一思想在春秋戰國應該是很先進的思想了,已經認識到人的行為必須要用外物來約束。
但是商鞅卻又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商鞅之法只是懲罰之刑法,非限制政府權力以保證民權之法,是以確保君主利益無任何損害為前提,以「以暴制惡」手段的重刑、酷刑主義。盡管商鞅以刑賞為治國二柄,但他認為應重刑輕賞,賞只是刑的輔用手段。商鞅的做法只會壓迫人性,扭曲人心。
相比之下,在屈原生活的年代,儒、墨、道三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流傳甚廣。而儒家學說從傳世的時候起,便被東方各國統治階級奉為經典,各派學說的正宗。屈原改革、施政的思想來源於三個部分。
第一,儒家思想的政治
屈原見聞廣博,又是楚國貴族,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儒家學說。從《史記·屈原列傳》和《新序·節士》篇里那個屈原小傳及屈原的作品中,都可以發現屈原的思想具有明顯的儒家色彩。儒家主張「德政」、「仁政」,屈原主張「美政」,在《離騷》結句中表述他的美政理想: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理想的政治既沒有人可以協商,我要死了去依就殷代的彭咸。)
孔子主張「禮治」,屈原主張「廉政」;孔子主張天下歸「有德者居之」,屈原主張「有德者在位」;孔子主張「愛人」,屈原主張「恤民」;孔子主張「舉賢才」,屈原主張「舉賢授能」;儒家反對秦國的戰爭政策,屈原反對秦國的暴力征伐;儒家主張大一統,屈原也主張大一統……屈原繼承和接受了儒家德政思想中許多合理的成分,因為儒家思想在奴隸制向封建制轉換的時期是一種革命的、進步的思想。
第二,以改革為追求的法治
戰國時代,法家推崇「法治」,儒家講求「周禮」。表面上兩家針鋒相對其實,儒、法兩家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一部分法家人物早期曾接受過儒家學說,有的直接出於儒家。如在魏國變法的李悝,曾經是孔子學生子真的弟子,《漢書》作者班固根據劉歆《七略》,將李悝的著作列為儒家學說。屈原改革的前輩吳起、秦國的始變革者商鞅都與儒家有密切關系,都曾受教於儒家。
在幾個重大的帶方向性的問題上,儒家和法家的主張似乎是一致的。如:儒、法兩家都主張實現中華民族的大一統,都主張愛民,都重視新興地主階級的作用,都主張治國平天下要選賢任能,依照一定的規矩,遵守一定的准則。但在幾個重大問題上,儒、法兩家卻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如:儒家用以治國的綱領是「德」和「禮」,法家用以治國的手段是「法」與「刑」。儒家的理想王國是「王道」,法家的政策措施是「霸道」。法家講「人定勝天」,而儒家則稱「天命」。儒家主張對各國採取友好相處的溫和政策,法家則採取武力征伐,兼並弱小國家的霸權主義。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為慶。(固然是糊塗的人善於取巧,不守一定的規矩任意胡鬧。拋卻了一定的准繩只圖遷就,競爭著在依阿取悅以為常套。)在高中課本中《離騷》片段曾經這樣提到過。
屈原精心為楚懷王草擬《憲令》。憲令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家進行改革的重大舉措。屈原已經完成了早稿,因機密暴露遭到舊貴族勢力的離間觸怒懷王而夭折。由此可見,屈原曾接受過法家思想,特別是吳起的改革思相。楚國的舊貴族勢力不遺餘力地反對他,證明他的改革方案與吳起的變法有共同之處。
第三,道家思想及其他
兼收並蓄,是楚文化的精華中獨特而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諸子中其他一些思想都映入屈原的腦海。楚人人「信巫鬼,重淫祀」(不該祭祀的也在祭祀,濫祀)。崇尚巫術幾乎成了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巫術有幾個特點:一祀奉上帝,祈求天官賜福;二是裝神弄鬼,給人祛邪禳災;三是占卜問卦,預測人間吉凶。淫祀之風在楚國非常盛行,上至宮廷,下到百姓,無不熱衷於祭祀。
屈原是楚人,他的《九歌》就是以民間祭祀歌曲為素材而創作的,不可能避免此類影響。在《離騷》、《招魂》和《卜居》中,都曾有過屈原找靈氛、巫陽、太卜占卜問卦和迎接巫咸下凡的情節,跟他們說了一大篇道理。屈原這方面的思想來源是陰陽家和道家。郭沫若先生認為,屈原「本質上對於神的存在是懷疑的。《天問》一篇差不多整個是對於『怪力亂神』的疑問。但他在另一方面卻仍然保留著對天的信奉,例如前面已舉出過的『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便是良好的例證。」郭老又說:「屈原思想對於奴隸制時的神權束縛本來是懷疑的,但他卻不惜費力量來描寫天堂、地獄,而仍然承認著上帝與土伯的存在。他反對『怪力亂神』,但也匯歌『怪力亂神』,像他的《九歌》裡面所謳歌的一些神鬼,差不多都是一些怪力亂神的標本。」
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先進文化的代表,寫在最後的楚文化由此可見一斑。
2.楚國興盛之道中值得借鑒的地方
楚國在文化上,由初期被孤立,於是建立了自己的「鳳」文化。在建立本族特立獨行的文化後,積極吸收外來文化,講求包容,兼收並蓄,不歧視,不排斥周邊部族。在楚國控制銅綠山期間,沒有一起礦工受虐、礦難事件,這表現了楚文化中對生命的尊重,也正因為此,在兼並百越之後,楚國沒有因民族嚴重分裂造成的叛亂。楚國的多民族性在古代也只有羅馬帝國能夠比擬。
在占絕對優勢的商王朝統治階級的壓迫下,楚人先祖被迫遷徙至湖北丹陽。在那片原始、蠻荒之地艱苦奮斗、獨立自主,封子為王象徵了楚人不屈的精神。後來,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團結諸侯,抵抗外來侵略,顯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楚國滅他國為縣,不拘於周王朝禮法的條條框框,這是楚國興盛的原因。中央集權,削弱藩鎮,削減對平民的賦稅,獎勵軍隊,使楚國人民勁往一處使,楚國的資源得到極大的開發。禮法教化忠君愛國,修身養性,這無疑是最佳的思想統治利器。在楚莊王施政初期,貴族的開拓精神促進了楚國的繁榮穩定,但貴族的專權也為其滅亡埋下了禍根。晉楚爭霸多年,國力衰退,歷史證明和平才是穩定發展的前提。弭兵之盟,無疑是晉楚的一次共贏,減少軍費,發展農業、原始的冶煉工業,楚文化有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正是在這種安樂的環境下,根基不牢的楚國承載了太多贅物,最終坍塌了。
不思進取,是我國古代、近代政權衰落的重要原因,楚國由初期對禮法精神的發揚到後期曲解立法精神,將禮法精神中臃腫而落後的部分發揮到極致,沉迷於聲色犬馬,流失人才,農民賦稅加重,沒有激發懶散的農民的生產力。
如周王朝等東方五國的禮法文化走向了封閉僵化的老路,而統一天下而後倏忽滅亡的秦國走的是一條由禮法改弦易幟,成為嚴苛法治,最終迅速滅亡的絕路。而楚文化浴火重生,其兼收並蓄的特質被開元之治的唐朝所吸收,其艱苦奮斗的品質在中共的現代史中得到體現。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拋棄了中國古代落後的封建禮教,學習新式科學。崇尚文明,兼收並蓄是楚文化的精髓。團結是楚國在多次波瀾中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楚民族內部的團結、楚民族與楚民族結合的周邊部族的團結,楚國各個階級的團結,延續了楚文化的傳承。
焚書坑儒沒有使它被湮滅,外族入侵沒有使它被葬送,八股教條沒有使它被僵化。楚文化如鳳凰一樣飛出古老的遺址,化為太陽,以其新的光芒照耀中華民族。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談,我本人在大學里作為手語學校的一名成員,在取得手語學校畢業資格證後,到聾啞學校去看望哪裡聾啞的孩子們。和正常的孩子們不同,缺少了聽力這種獨特的感觀與蘊含豐富情感的語言,缺少方便的交流形式,受到社會上種種歧視,雖然網路給了他們很大方便,但聾啞孩子們封閉在校園里,同外界交流依然太少。但我和他們用手語交流時,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樂觀的心態,他們渴求著像常人一樣生活,努力同外界交流,對待自己的夢想可謂「永不放棄」。
這種夢想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腳踏實地的;不是空洞無物的,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真切實在的,是每個人心中呼喚的。聾啞孩子的熱切、堅強、堅持,讓我依稀看到中國夢的影子。我的夢、他的夢、大家的夢,如同天空上高掛的月亮透亮。撲通撲通,面對更加接近的夢想,我對他的追求更為熱切。
我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我自己的夢想。相比以前的我更有信心,更堅強,更有能力實現夢想。對我個人而言,夢想是人活著、奮斗著的重要精神動力,失去了夢想,人就沒有了精氣神,也就失去了精彩的人生。我是中國夢的創造者、追求者、享有者的一員。我在生活與一個不斷改變、不斷發展的時代。為了夢想,我要不斷努力,不斷改變自己,為自己,為自己愛的人,也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美好的未來而奮斗。
從民族的角度來談,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偉大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當我們的國家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體時,當我們國家處於這樣一個高度競爭的時代下,我們國家的軟硬實力正經受著巨大的考驗。楚文化的精髓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的軟實力,其中獨立自主、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與不思進取、追求奢華、在安逸中腐敗的失敗值得我們學習。中國夢是自立自強的依託,失去了中國夢,民族也就沒有了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中華民族,靠頑強拼搏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從積貧積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在今後的征程上,我們要奮力前行,開創新的局面,必須繼續大力弘揚中國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落後就會挨打,發展才能自強,我們要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把藍圖變成現實,我們還將走很長的路,我們必須為之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7. 後漢演義讀後感作文600字
有漢一代,史家分為兩撅,號為前、後漢,亦稱東西漢,這因為漢朝四百專年來,中經王莽篡屬國,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漢,王莽以後,叫作後漢。且前漢建都陝西,故雲西漢,後漢建都洛陽,故雲東漢。《前漢演義》百回,自秦始皇起頭至王莽篡國為止,此編從前編接入,始自王莽,結局三國。《前漢演義》附秦朝,《後漢演義》附三國首尾相對卻也是一個無獨有偶的創格。
若要論及後漢的興亡,比前漢還要復雜:王莽篡國,禍由元後。外戚為害,至於此,光武中興懲前毖後,親攬大權,力防外威預政;明帝尤有父風,章帝初政可觀;和帝以後,國事日非,外戚,宦官爭斗,終至同歸於盡,國家大權歸入州牧掌握,群雄爭霸,弱肉強食,遂有三國。總計自光武至章帝,是君王專政的時代,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權的時代;若獻帝一朝.變端百出,初為亂黨交訌時代,繼為方鎮紛爭時代,終為三國角逐時代……
8. 從西周到明清時期的綜合歷史寫不少於800字的讀後感
中國歷史上只有兩次政治管理制度的變革,一次是秦始皇變革,他確立了絕對的中央集權體制,另一次是辛亥革命,目標是推翻秦始皇的集權制,代之以分權與權力制衡的憲政體制。由於辛亥革命按照西方模式的改革沒有取得成功,中國政治改革的基本主題便是對秦始皇確立的體制進行修補。
「始皇難題」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創立中央集權,是對國家管理體制的一次深刻變革。他的改革無疑是開創性的,但既成功又失敗,既有益又有害。
秦始皇掃除六國,使天下歸一,威震四海。此時他有兩個可供選擇的方案,一是採用周朝確立起來的分封制,把征服的領土分給家人,包括兄弟、兒孫和親戚等,並讓他們世代相襲。但這些以血緣為紐帶維系的國家,隨著代際推移,親情關系疏淡,各成獨立王國,不但置天子於不顧,而且相互撕殺,天下永無寧日。其二,採用戰國時期各國為更能有效地集中資源進行戰爭而開始建立起來的集權制。秦始皇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他把全部領土劃分為36郡,郡以下設縣,由皇帝委派官員進行治理,官員都對皇帝負責,職位不能世襲。
秦始皇建立的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大而統一的國家,普天之下已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力量。只有他的中央政府才有能力集中和調動全國資源,並有能力把一切反對勢力都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始皇帝來說,最大的政治就是全面加強皇權安全,確保天下萬世不替。對外,他南征百越,北卻匈奴,修築長城,消除外敵入侵的威脅;對內,消除造反隱患,收繳和銷毀民間所有武器,使百姓再無反抗之力,對六國舊的統治者除了殺一批,就是大強迫他們大量遷徙到首都咸陽,置他們於朝廷的直接監視之下。使用嚴刑峻法對付犯上作亂、作姦犯科者。帝國政府還大力加強軍事設施建設,在修長城之外,努力修建以帝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公路,以利於迅速集散軍隊。他還夷平可能為反叛勢力提供據守的軍事要塞、工事、城牆、險阻。最後,通過焚書坑儒,將最有可能形成反叛思想的源頭徹底根除。
帝國的一切部署、布置、准備,看起來周密細致,無隙可擊:制度優越,國力雄厚,軍事強大,強敵就範。皇帝毫不懷疑,千秋萬代的基業已經奠定。
但是,再周密的計劃,再挖空心思的設計,比起變幻莫測的世界來,都不過是掛一漏萬。帝國政府在對未來和形勢的種種研判中,肯定不會想到過大澤鄉那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更無人知曉,也沒有興趣知曉陳勝、吳廣為何許人也。帝國建國的第12個年頭,也就是秦始皇死去的第二年,也就是二世元年,這里發生了一起小規模的群體性事件,陳勝、吳廣兩個農民帶著900餘人去今北京附近地區戍邊,不想路上遇到暴雨,耽誤了行程,按法律,這些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趕到的人都要被處死,於是他們抱著反正都是一死的想法起義暴動。這數百農民,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農民,敲響了史上最強帝國的喪鍾。各種力量乘機而起,不但六國的舊貴族紛紛起事,如楚國的世家子弟項梁率部參戰,這支部隊後來在項羽的指揮下成為一支最大的打擊力量,而且體制內的勢力也應聲而起,地方基層小吏劉邦劉亭長率一幫囚犯起於沛縣,殺死縣令,開始打天下的事業。反叛武裝很快在各條戰線上節節取勝。奇怪的是,不久前橫掃六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的帝國大軍,彷彿已人間蒸發!命運沉浮,緣起緣滅,殊難預料。最煊赫的勢力可能一朝垮台,而最不起眼的人物也可能橫空出世,一切好象既是定數,又不可思議,既有悖常理,又實屬必然。
劉亭長登上大位,國號漢,雖然仍然沿用了秦的郡縣制,但他遇到了一個還將令今後的中國統治者始終糾結不已的兩難問題:到底是血親更能維系權力,還是用律法和利益連結起來的皇帝官員更能維系權力?二者各有利弊,無法協調。秦帝國二世而亡,如此短命的前朝留下了什麼樣的教訓,成為漢初官方討論的熱門話題。文帝時的大才子賈誼在《過秦論》里認為秦乃亡於自己的暴政,但在劉邦看來,秦失其鹿,是由於在面臨強大的反叛勢力時沒有血親即同姓諸侯做中央的屏障。漢朝建國伊始,皇帝分封了七個異姓功臣為王,那隻不過是對戰爭中既成事實和有約在先的不得已承認。這些王占據王朝半壁江山的事實,使高祖如哽在喉。隨後幾年,皇帝使用各種招數基本擺平了異姓諸侯(讓地處偏遠、對劉氏江山不會產生威脅的長沙王繼續保留其領地),將收回的大片土地分封同姓諸侯,並下令:「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在劉邦眼中,管理國家還是自家人最為可靠。兒子不會反老子,這是其一;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是其二;其三,冒著生命危險得到的天下,本來就應該由子孫享受。因此分封制對王朝保持著長久的吸引力,直到唐朝建國時,唐太宗還認真考慮過分封皇子和功臣的問題。
確保劉家人掌控了全部的國土,劉邦心中的石頭也就落地,但這塊石頭很快又會回來,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又回來了,即血親成為帝國動盪和分裂的源頭。劉邦死後,經文帝、景帝兩朝,諸侯王和皇帝的親屬關系漸行漸遠,地方同中央愈加疏遠,中央對諸侯愈加難以駕御。當中央設法要削弱諸侯實力的時候,各諸侯也在力求加強自身的獨立性,景帝的削藩行動終於激起了吳、楚等七國的聯合叛亂。叛亂平定後,中央集權才又逐步加強。
朝廷必須依靠代理人即官員對國家進行實際管理,官員掌握著王朝的各種實權,對於中央政府來說,國家管理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管理和控制官僚,使他們既是皇帝的好管理者,又是安份守己的朝廷忠臣,於是一邊要約束他們不能在強烈的利益驅動下為追求個人利益而毀掉皇帝的江山社稷,一邊又要給他們經濟實惠和甜頭,激勵他們盡心為皇帝的江山服務。在高級官員相互制約方面,漢代的制度經過改革比秦更加縝密。丞相在簽發和下達命令時必須通過御史大夫,或者朝廷同時任命左、右兩位丞相。對地方官的監督辦法,是在全國設立監督區,它的長官刺史獨立行使職權,負責監察郡守等地方官。
即使是最成功的統治述也僅能收一時之效,現實中的新情況隨時會使過去的成功策略失效,漢王朝還是死在體制內的官員手裡。西漢政權被大將軍王莽所顛覆,東漢死得更加痛苦,王朝權力在傳遞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內部危機,如宦官、外戚專權,以及黃巾軍叛亂給它造成的強烈危機,完全打亂了既有秩序。董卓、呂布、袁術、袁紹,曹操,劉表,孫堅等,或是朝廷掌兵重臣,或是地方要員,他們利用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機會,或作亂於上,或起兵於下,割據一方,征戰討伐。野心與陰謀,出賣與背叛,一直是最高權力爭奪戰中的基礎內容,而在王權失控和軍閥混戰時代就更是政治常態。
統治者走進了一個永遠也走不出的死局,無論是分封制——把國家直接交給自己的家人治理,還是集權制——把國家交給皇帝的代理人即官員負責具體治理,都不能解決政權萬世不替的「始皇難題」。
晉室復辟分封制,速死。司馬氏篡奪了曹魏政權,同時也鑒於漢朝失敗的經驗,司馬氏建立晉朝後對秦始皇體制進行了改造,重新回到古老的分封制,大封宗室王,再次把王朝長治久安的希望寄託在自家人身上。晉建國僅21年後,轟轟烈烈的「八王之亂」開始,統治集團內部的這場大混戰是一次相當徹底的彼此毀滅,西北少數民族勢力趁虛進攻,王朝壽終正寢,宗室王的一支在江左建立起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才使晉朝香火勉強得以延續。
隋朝採用集權制,也速死。晉朝的失敗,使隋朝把制度的鍾擺再一次調回到中央集權,撤郡並州的改革結束了南北朝以來行政區劃混亂的局面,在權力牽制、軍民分治、建立監察體系等方面全面學習漢朝的制度,但像秦帝國一樣,隋帝國亦二世而亡。
自秦至清,統治集團為謀求萬年江山的長治久安,一直在不斷總結前人經驗,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改革,包括行政改革、軍事改革和財政賦稅改革。這些改革是否真正延長了其統治時間都是個問題,有的改革與其說有利於統治,還不如說有害於統治。一個王朝可能有一百種死法,誰也不能事先預計它到底是以哪種方式結束自己。
秦始皇以為實現了中央集權,就能保證江山萬世不易,但他對事情的考慮過於簡單了。一統體制的確有利於集中最多的資源,最多的人力,形成最大的打擊力量,最無敵於天下,但這些太過表面,兩千年中,它屢陷失敗。力量和強大的假象欺騙了統治者。壟斷政權所引起的挑戰和風險太多太大,它完全不可持續。秦始皇給中國只是帶來一個中央集權體制,這個體制延續到二十一世紀,從這個角度看,秦始皇是非常成功的;但集權制並沒有給他和他所有的衣缽傳人帶來他們想要的江山萬世流傳,也從來沒有給帝國帶來過穩定,相反造成周期性的動盪和戰爭,從這個角度看,秦始皇是完全失敗的。
致命的貪婪
腐敗深化和統治權威的衰微是王朝危機的開始,通常也是改革的開始。王朝每次遇到危機時,最高統治者近乎本能地採取的改革措施就是強化自己的權力。在帝國,官員的腐敗是普遍的。從壞的方面看,腐敗是官場的腐蝕劑,對帝國行政造成破壞,從好的方面看,它又是激勵官員的手段。也就是說,腐敗對於體制運轉是一種必要,因而它不可能消除,但反腐卻是皇帝揮向官員的利劍,特別是對於新繼承大統的皇帝,反腐是他整肅大臣、掃除異己、為自己樹立權威的極佳途徑。但中國式政治是一場輸不起的游戲,反腐過於較真,打擊面太大,引起官員普遍反感,怕輸;反腐動靜太小,腐敗日益猖獗,也怕輸。正是由於必要的腐敗存在,皇帝才一直可以反復運用反腐之劍。
中國圍棋最富於智慧的技巧是棄子求勝,懂得放棄對獲勝至關重要。極而言之,圍棋乃是一門放棄的藝術,高手知道如何放棄,何時放棄,知道放棄和獲取之間的交換,知道最大程度利用棄子的價值。高手的對弈,最後的生死對決往往在「打劫」之役。打劫,就是利用棄子攻擊對手的薄弱地帶。圍棋技藝的極至,就是放棄的極至。相反,圍棋新手不懂得放棄,雖然他也知道需要放棄,但一進入實際操作,他就會情不自禁地去盡力守住每一顆棋子,他怕輸。越是怕輸,越是要看緊自己的棋子,當然,他的結局只有一種,就是輸掉整盤棋。即使是兩個新手對弈,贏棋的一方也一定是更善於放棄的一方,雙方棋藝的高低就體現在放棄上。
政治上把放棄的智慧發揮到極至的,非華盛頓莫屬。英國古老的王室存續至今,也完全得益於它放棄的智慧。絕對佔有,絕對危險,尋求安全的惟一之策就是放棄絕對佔有。中國的統治者卻從未表現出放棄的智慧,他們一直模仿秦始皇,但從未超越秦始皇。一次又一次地全盤輸掉,一次又一次地建立新朝,後來者沒有從前人失敗中學到一點真知。他們依然象前代的帝王一樣,盡最大努力把守每一個棋子,把任何一個棋子的丟失都看成是巨大損失。每當統治遇到危機時,他們的唯一應對方式,就是近乎本能地加強權力,追求更大的權力集中。他們從歷代王朝失敗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決心比以前的統治者更加努力地去死守棋子。結果是再次重蹈覆轍。
政治比圍棋當然復雜得多。一盤圍棋的對手只有一個人,但在一個政治棋盤上,則有很多對手。民主政府中,政治對手都在明處,雙方都按照明確的規則博弈,彼此不會給對方造成不能承受的傷害。而專制政府中,政治卻是一場毫無規則的游戲,出其不意,詭計和奇謀,在這里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對手通常都在暗處,即使在身邊,他也可能渾然不覺,雖然也許隱約感覺到危險的迫近,但仍然不知道危險具體何在,這時,當然要做足種種准備應付可能的事變,結果很可能只是瞎忙一通,不得要領。在自以為危險會出現的地方大力加強戒備,採取各種防範措施,實際危險卻完全在另一個地方出現,當它出現時,卻猝不及防。花大價錢、大力氣修築的政治、軍事工事,有如法國耗費巨資建成的馬其諾防線,雖固若金湯,卻根本派不上用場,原來德國軍隊繞過了法國的防線,突然從法國人意想不到的阿登高地突進。
統治的安全不取決於嚴防死守,而取決於對抗力量的發展。釋放部分統治權力,是釋放社會對抗性壓力最有效的措施。世界歷史上,凡在懂得放棄權力的地方都不會也沒有發生過血腥的暴力革命,而死不放棄權力的,特別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必定會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無窮的敵人
改革的目的就是消除政權面臨的危險,可非常要命的事實是,統治者永遠也不能准確判斷危險來自何方。
政府必須在很多條戰線上同時防範和進行作戰,既要防民,又要防官;既要防範身邊的危險,又要防範遠處的危險;既要防止內亂顛覆,又要防止外敵入侵和吞並。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統治者又必須去完成不能完成的事,沒有選擇。他們把國家當家業,而家業是絕對不能放棄的。但這份家業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從來就沒有獲得天下人的認可,毋寧說,它是一份無主的家業,所有人都可以去佔有它,就看誰有佔有它的實力。這樣,中國政治的實質就是連續不斷的武力賭博,每一個政權既是這種賭博的結果,又必須參與下一場賭博。贏只是暫時的,輸卻是絕對的。再強大的政權,智力、財力、人力總是有限,可挑戰、危險、敵人則無窮盡。以有限應對無限,顧於此,必失於彼,嚴於內,必疏於外,這就是所有獨攬天下大權的統治集團永遠沒有安全、永遠不會長久、改革永遠不會成功的原因,他們永遠守不住本來就不屬於他們的家業,在他們自認為找到了可以長治久安的可靠制度保障時,卻意想不到地埋下了災難的種子,改革意在醫治痼疾,卻往往成為下一個危機的起點。
持續受到邊境民族巨大壓力的唐王朝,被迫對軍事體制進行改革,去建立一個規模龐大的防禦體系。在北邊和西邊邊境地區建成的九大藩鎮,形成了龐大的軍事能力,確實加強了應付外來挑戰的力量,但不詳的是,藩鎮制度同時也形成了遠離中央、難以制約、對朝廷構成嚴重威脅的一個個力量中心。自安史之亂開始,藩鎮演變為地方割據,決定性地改變了唐代的國內政治,動搖了王朝的權威。到了行伍出身的宋太祖,前有唐朝的教訓,後有自身發動兵變的經歷,不但深知軍隊的重要性,更深知軍隊的危險性,為了嚴防於內,新政權剛剛安定就對軍隊管理體制實行改革,強化皇帝對軍隊的領導權,削弱武官的地位。減少了內患,卻增加了外憂。有宋一代對外虛弱不堪,它在同北方遼、夏、金的軍事斗爭中屢吃敗仗,割地賠款,宋朝的兩位皇帝徽宗、欽宗父子連同他們的女人、百官被金人虜獲,終其一生都受盡凌辱。
世人都只看到皇帝無比風光的一面,看到他們權力無邊,享盡榮華富貴,當代電視劇極力渲染帝王們的豐功偉績和浪漫生涯,人們便以為每個皇帝都想再活五百年,何曾去想還有多少苦命的皇帝。秦二世屈服於宦官趙高指鹿為馬的淫威,蜀漢後主、南唐李後主都成了敵國的俘虜,漢獻帝作為軍閥們爭奪的目標,被反復劫持,以便後者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崇禎皇帝在李自成的隊伍包圍京城之際讓皇後貴妃自盡,又揮刀砍殺15歲的長公主,埋怨她「何生帝王家」,最後自縊煤山。
不幸的皇帝何勝枚舉。不幸的皇帝各有各的不幸,他們中雖然有秦二世胡亥這樣殘暴愚蠢、不堪造就者,但如果以為都特別無能特別昏庸,則不符合事實。劉禪與諸葛亮君臣融洽,可見既賢且識大體;崇禎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開局良好。總的來說,他們的悲劇是他們自己無法逆轉的,是形勢所定,即使諸葛亮再世,也不能挽回蜀國的失敗。當明王朝受到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軍和充滿銳氣的清軍兩面夾擊時,已然無回天之力。王朝自興盛而沒落,所呈現的軌跡是一條平滑向下的直線,而不是一條起伏有致的曲線。中興只是虛幻的假象,是短暫的迴光返照。一般情況下,他們在出生或繼承大位時,時局已經緊張,危機正在到來,不但社會顯現亂象,朝廷內部也變得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往往始於最高權力的繼承危機。在特殊情況下(實際上屢見不鮮),比如帝位出缺,新皇帝要經過朝廷中主要實力派別的協商、斗爭、甚至發動一場政變才能產生,而這可能只是隨後更激烈的權力爭奪戰的序曲。皇帝位於權力體系的核心和中樞,身不由己,大權旁落,王朝危機深重的時刻已經到來。
每一個王朝的覆滅都開始於農民起義,它如果不是直接把王朝送進墳墓,也是為王朝掘墓的第一批力量。農民起義一開始就直奔地方官府,殺死官吏,即使沒有對王朝造成最致命的威脅,它也打開了致命的魔盒,那些原本處於蟄伏狀態的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各種勢力此時乘機崛起,形成滾滾洪流撲向王朝。
9. 急求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讀後感,簡短一點,200-300字左右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非同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症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像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西遊記》讀書筆記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煉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三國演義讀後感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綉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綉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綉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綉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台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台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說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卧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痹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後,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嘗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於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劉備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聽徐庶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前二次去請,諸葛亮都不在家。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出山後,關羽、張飛說:「諸葛亮能有什麼本事?」劉備聽了以後說:「我得了孔明,就像魚得了水一樣。」關羽和張飛聽到劉備這么說,也就不再說什麼了。果然,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場戰役劉備就大獲全勝。從中可以感到劉備求賢若渴,很敬重諸葛亮,前兩次去隆中拜訪他,可他都不在家,劉備還要第三次去拜訪他。見了諸葛亮在睡覺,他一聲不吭,一直等到諸葛亮醒來才和他談話。
10. 1500字的唐太宗李世民傳觀後感
大業九年,年僅十二歲的長孫氏嫁給了李世民,婚後長孫氏回永興坊省親,舅舅高士廉的小妾張氏在長孫氏居住的地方看見了一匹高頭大馬,而且鞍勒等物准備得一應俱全,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丈夫,於是高士廉令人占卜了一番,占卜的人說:「此女貴不可言。」果然不出所料,不久之後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元武德,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冊封其妻長孫氏為秦王妃。
武德二年,秦王妃長孫氏與李世民的長子誕生於承乾殿,故以此殿為名,取名李承乾。不過承乾有著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所以此二字雖為宮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時卻有著無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當為唐高祖為這個孫子親賜。
武德三年,長孫氏為李世民誕下第二子,取名李泰。同年六月,李承乾與李泰分別被冊封為恆山郡王與宜都郡王。
武德四年,長孫氏為李世民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麗質——天生麗質難自棄,單從這名字中就可想見李世民對這個寶貝女兒的喜愛之情。同年,唐高祖又將宜都郡王李泰進封為衛王,加授上柱國,以繼李元霸之後。原本作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後的爵位原本最高不過是從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淵卻將其封為了正一品的衛王(而不是從一品的嗣衛王)並授予上柱國的勛官,這對李世民一家來說是莫大的恩寵。
這一年的七月十日,唐高祖廢五銖錢,發行開元通寶。唐高祖特別准許李世民可以自己鑄三爐的錢,據唐玄宗時的大臣鄭虔所說,歐陽詢奉上蠟樣時,王妃長孫氏曾不小心在蠟樣上留下了一點指甲的痕跡,於是開元通寶鑄造完成後上面便有了一縷「掏文」。
武德五年,李世民將長孫氏的侄子、長孫熾之孫長孫家慶任命為長子李承乾的侍讀。
武德七年,唐高祖將恆山郡王李承乾徙封為中山郡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後,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雙雙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學經典,同年,李世民又將長孫氏的另一個侄子,也就是長孫家慶的胞弟長孫祥任命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又因為妻子長孫氏的身體不太好,李世民在經過太原的時候想到妻子曾經在玄中寺聆聽鍾聲並修葺寺廟一事,便特意到玄中寺拜會寺中的高僧道綽大士,供奉了大量珠寶,以此為妻子祈福。
隨著大唐江山的統一,李世民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京城,又因為功高震主,秦王府與太子李建成的摩擦積怨也日漸加深。長孫氏便充分發揮了自己身為女眷的優勢,時常進宮侍奉高祖與他的後宮嬪妃,盡力彌補彼此之間的嫌隙。
武德九年,秦王府與東宮的局勢越來越緊張,長孫氏與房玄齡「同心影助」,共同輔佐李世民。最後,李世民為了自保不得不率先帶領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人在玄武門埋伏,長孫親自為將士們分發盔甲,勉勵眾人,將士們都感激萬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成功誅殺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後,被唐高祖立為皇太子,而長孫氏也被冊拜為皇太子妃。
八月二十一日,唐太宗登基後的第13天,就將自己的妻子長孫氏冊立為皇後,並追贈自己的岳父長孫晟為司空、齊國公,謚曰獻。十月癸亥,又立嫡長子中山郡王李承乾為皇太子。
貞觀元年,唐太宗將玄武門之變中功勛第一的長孫無忌襲爵齊國公,實封一千三百戶。又因為長孫無忌與自己年少時就是好朋友,如今又是外戚與功臣的雙重身份,唐太宗對他格外重視,經常讓他出入自己的居室之中,又授予了尚書右僕射的要職。三月癸巳,長孫皇後舉行了親蠶禮。
同年,長孫皇後的叔父長孫敞因為受賄被免官,唐太宗卻因為長孫敞是妻子叔父的緣故,經常命人送絹給他,供他開銷,不久又讓他以宗政卿的官銜退休,又加授了金紫光祿大夫的散官,以及正二品平原郡公的爵位。
十二月,長孫皇後的異母哥哥薛國公長孫安業與李孝常、劉德裕、元弘善等人謀反事泄,按罪當死,但長孫皇後卻流著淚向丈夫求情:「安業之罪,萬死無赦。但他早年將我和母親趕出家門,此事天下皆知,如果殺了長孫安業,世人必然會認為我是仗著陛下的寵愛報復兄長。」於是別的主犯全部被誅,甚至李孝常的幾個兒子也因連坐全部被殺,惟獨長孫安業得以免於一死。
貞觀二年,長孫皇後反對哥哥長孫無忌擔任要職,常常對丈夫說:「我身為一朝皇後,尊貴已極,實在不願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之上。漢朝的呂家和霍家外戚正是前車之鑒,希望陛下千萬不要任命我的哥哥為宰相。」唐太宗一開始並沒有聽從妻子的意見,堅持給了長孫無忌高官厚祿,於是長孫皇後私下讓哥哥主動辭去這些職位,直到唐太宗最終不得不答應,只加封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的虛銜,長孫皇後這才喜笑顏開。
五月,衛王李泰改封越王。李泰因為是長孫皇後所生的緣故而寵冠諸王,唐太宗令其遙領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封地竟然有22州之多!比同時受封的親王封地多了近兩倍。
六月庚寅,長孫皇後在麗正殿生下了第三個兒子李治,唐太宗欣喜異常,不僅大宴五品以上的官員,賜帛有差,還下令只要是在這一天出生的人都可以領取糧食。據說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後的「洗三朝」時,長孫皇後將當年丈夫從晉陽宮中得來的玉龍子與綴滿珍珠的朱紅襁褓一並賜給了這個小兒子。從此,這枚「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的玉龍子就成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們代代相傳。
同年,長孫皇後的長女,年僅八歲的李麗質被冊封為長樂公主,食邑三千戶。
貞觀五年正月庚戌,唐太宗封長孫皇後之子李治為晉王。同年,唐太宗召法師元琬於苑內德業寺為長孫皇後寫藏經。
貞觀六年,唐太宗與長孫皇後特所鍾愛的長樂公主將要出嫁,唐太宗特別下令讓有司准備比長公主多一倍的嫁妝,然而不久之前御史大夫韋挺剛剛上表批評過時風:「今貴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極歡宴;唯競奢侈,不顧禮經。……若不訓以義方,將恐此風愈扇。」結果唐太宗竟然「頂風作案」,要為自己的愛女准備的嫁妝甚至比長公主還要多許多,此舉自然而然招徠了魏徵的嚴厲制止。
魏徵認為嫁妝比長公主多一倍不合禮法,極力諫止,唐太宗下朝後將這件事告訴了長孫皇後,長孫皇後感嘆道:「我知道陛下器重魏徵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才知曉原來魏徵果然是於社稷有益的肱骨之臣,而魏徵作為臣下卻能夠秉直上諫,這份品行實在是難能可貴。」於是下旨賞賜了二十萬錢與四百匹絹給魏徵,並特意囑咐道:「我希望鄭公能夠一直將這份敢於直諫之心保持下去,認為不對的就直說,不要因為君臣之禮而有所諱言。」
三月,唐太宗與長孫皇後到九成宮避暑。四月癸卯,夫妻二人在散步時,發現丹霄殿西面有片土地略感濕潤,於是用手杖通導,即刻便有泉水湧出,隨即用石檻圍住,將之引伸為一個水渠。又因泉水出自丹霄殿之西,唐太宗便在丹霄殿置酒宴請諸位大臣,並賜帛各有差。而由魏徵撰稿、歐陽詢正書的《九成宮醴泉銘》,記敘的正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後散步時發現醴泉的這件趣事。
幾個月後,長孫皇後所生的小公主滿月,唐太宗十分欣喜,大宴群臣於丹霄殿。九月丙申,太子李承乾來九成宮朝見,唐太宗高興之餘大宴東宮官屬,又賜帛各有差。
十月乙卯,唐太宗與長孫皇後自九成宮回到長安,唐太宗親自侍奉太上皇李淵,與長孫皇後一起獻上飲食服飾等,直到夜深了才離開。唐太宗想要親自送太上皇回去,太上皇不肯答應,讓太子李承乾代為相送。
貞觀七年,在經過一年多的准備後,長孫皇後與唐太宗的愛女長樂公主出嫁,而駙馬不是別人,正是長孫無忌的嫡長子,未來的趙國公,現在的宗政少卿長孫沖。同年,長孫皇後的幼子晉王李治遙領並州大都督一職,那麼並州又是什麼地方呢?
根據史書的記載,並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說李治得到的是太原這塊封地。但凡對唐朝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有唐一代,太原貴為北都,在政治、軍事、經濟上可謂是地位全面超然。因為太原不僅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鎮,更是李唐的龍興之地!而唐太宗卻輕描淡寫地將晉王這個封號給了李治,又將地位如此獨特的太原封給了他,唐太宗對妻子所生的這個小兒子的寵愛之心也由此可見一斑。
同年,越王李泰也在遙領鄜州大都督及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的同時,又被授予了左武侯大將軍、雍州牧等職位,而在別的同齡皇子已經遠赴封地上任的時候,李泰不僅仍舊留在父母的身邊沒去封地上任,唐太宗甚至還下令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
貞觀八年三月甲戌,太上皇李淵在兩儀殿大宴西突厥使者,唐太宗與長孫皇後親自奉上膳食以及衣物等,全部都是奇珍異寶,長孫皇後又親自為唐高祖梳頭,為他戴上冠冕,並感慨道:「至尊年事已高,頭發都全白了。」眾人無不傷感流涕,一家人如同尋常百姓一樣。
庚辰,長孫皇後與唐太宗一起駕幸九成宮,一天夜裡柴紹匆忙前來上報說有急變,唐太宗不得不穿上盔甲離去,而同床共眠的長孫皇後雖然正抱病在身,但也堅持要一同前往,宮人紛紛勸止,長孫皇後卻說:「陛下如此震驚,我又如何能夠安心養病?」
貞觀九年三月,長孫皇後舉行了親蠶禮。同年長孫皇後身體不適,唐太宗擔憂之下接連請了曇藏法師、法常法師等諸位得道高僧進宮為妻子受戒祈福。後來曇藏法師逝世於會昌寺,長孫皇後與太子李承乾皆派人前往為其吊喪,唐太宗又下詔安葬了曇藏法師。法常法師也因為為皇後受戒的緣故,得到唐太宗的旨意有幸成為了空觀寺上座。
貞觀十年,隨著長孫皇後病重,李承乾為母親的病情十分憂心,想要大赦天下以此為母親祈福,但長孫皇後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並說道:「死生有命,非人力所能改變的。何況赦免囚犯是國家大事,崇尚佛教又是陛下所不為之事,怎麼可以因為我一介婦人而亂了天下的法度呢?」承乾於是把這件事告訴了房玄齡,唐太宗與朝中大臣十分感慨,大臣們紛紛請求大赦天下,但是長孫皇後堅決拒絕了大赦一事。
唐太宗雖然不忍違逆妻子的意思,沒有大赦天下,但是卻另闢蹊徑,想到了用別的方法來為愛妻祈福。
四月,唐太宗下詔說:「皇後虛風日久,未善痊除,修復廢寺,以希福力,天下三百九十二所佛事院宇,並好山水形勝有七塔者,並依舊名置立。」唐太宗下令大修天下392所廢棄寺廟,希望佛祖能夠保佑妻子早日康復。相州的修定寺,益州的善寂寺,皆是因此得到修復的寺廟,大名鼎鼎的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為此親自撰寫了《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一文並流傳至今。而明明崇尚佛教本是自己所不為之事,但是為了從死神手裡搶回妻子的生命,唐太宗還是為了。
然而,盡管唐太宗想方設法想要從死神手裡將愛妻的生命奪回來,卻天不遂人願,這一年的六月己卯,長孫皇後拋下了少年時代相伴至今的丈夫,拋下了剛剛弱冠的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拋下了出降不久的愛女長樂公主以及更為年幼的4個兒女,崩於長安太極宮立政殿,年僅三十六歲。
長孫皇後盛年而逝,留給丈夫、兒女的是無盡深重的哀痛。唐太宗面對妻子的離世悲慟萬分,諸位皇子公主也悲傷異常,尤其是晉王李治,哀慕感動了周圍的人,唐太宗亦十分心疼,於是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舉動:親自撫養了長孫皇後的一雙兒女晉王李治與晉陽公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親自撫養皇子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親自撫養公主的皇帝!
試想中國上下五千年有過多少位皇子,有過多少位公主,又有幾個能有這份殊榮被皇帝父親親自撫養?而長孫皇後的兒女並沒有因為母親人走茶涼,反而享受到了這等殊榮,這實在是唐太宗這個性情中人情之所至下的驚世舉動!
九月丁酉,長孫皇後將要安葬昭陵,虞世南為此撰寫了一篇《文德皇後哀冊文》,而提到長孫皇後的謚號「文德」二字,又是說來話長。
皇後有謚號是從東漢開始的,但直到隋朝,所有的皇後都只有單謚而不是復謚,只不過史官為了便於區分,才將她們的謚號和皇帝的謚號合在一起。如唐高祖即位的時候,追謚竇皇後為「穆皇後」,唐高祖死後合上他的謚號即為「太穆皇後」。而長孫皇後卻在逝世後直接被唐太宗上了復謚「文德」。
根據春秋禮法,單謚為正,雙謚非正,在古人看來,只有當單謚不足以道盡逝者的美好品德時,才會用上復謚。所以復謚極為罕見,縱觀貞觀十年長孫皇後逝世之前,也就只有劉感這位忠君死節的烈士被唐高祖李淵賜了復謚「忠壯」,除此之外再沒有人有過復謚。
而長孫皇後的「文德」這兩個謚號皆為美謚,尤其是「文」這個字。唐人認為「文」是最好的謚號,「為美無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謚里,也沒有哪個謚號能比文還要美好。可見在唐太宗的心目中,只有「德」這個單謚並不足以表現出妻子的美好,只有再加上唐人最為尊崇的「文」這個謚號,才能表現出長孫皇後的盛德。
十一月庚寅,長孫皇後安葬昭陵,唐太宗親自為妻子撰寫碑文,特別提及了長孫皇後臨終前曾百般囑咐過要「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的心願,所以唐太宗親自選定了九嵕山為帝陵墓址,因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以完成妻子的願望。
長孫皇後下葬時,唐太宗又特意挑選了名聲嘉美、英俊可愛、博通諸藝、富於才情的於尚范、袁公瑜、齊世武、獨孤士餮、宋思真、陸紹、崔玄籍、郭敬宗等少年為挽郎。
就在這段百官為皇後服喪的期間,又發生了一件事。中書舍人許敬宗看到歐陽詢的相貌醜陋怪異,大笑出聲,唐太宗知道後十分生氣,立馬將許敬宗貶為了洪州司馬。許敬宗不僅一下子官職連降3級,而且還從京官被貶為了地方官員,罰得極重。
而唐太宗對妻子的追念遠遠不止於此。長孫皇後逝世後,唐太宗度人在宗聖觀出家,為皇後追福。
又根據史書的記載,長孫皇後安葬進昭陵的玄宮後,唐太宗下令讓人在五重石門外修建棧道,令宮人起居供養一如皇後生前。而這條棧道直到唐太宗駕崩後合葬昭陵玄宮,這才拆除。
唐太宗又因為十分思念妻子,在上苑中建了層觀以登高眺望昭陵。一次,唐太宗和魏徵一起登上層觀,唐太宗指著昭陵讓魏徵看,魏徵則回答說:「臣老眼昏花,看不清,臣以為陛下是在讓臣看獻陵(唐高祖帝陵),如果是在看昭陵,那麼臣看到了。」唐太宗聞言潸然淚下,不得不流著淚毀掉了層觀。
事實上在這個百善孝為先、夫不祭妻的時代里,唐太宗如此張揚地思念妻子被魏徵嘲弄譏諷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唐太宗對愛妻的思念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發洶涌難以自控,以至於他在一次給魏徵的回詔中,公然向大臣傾訴說起了自己喪偶之後的悲苦心情——「頃年以來禍釁既極,又缺嘉偶,荼毒未幾,悲傷繼及。凡在生靈,孰勝哀痛,歲序屢遷,觸目摧感。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如此一字一血淚,當真令人唏噓不已。
貞觀十四年,唐太宗將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光大之舞》定為祭祀長孫皇後時用的廟樂。
按照慣例,只有當皇帝駕崩後,皇後才能跟隨丈夫一同配享太廟,但唐太宗卻早早將長孫皇後配享太廟,並且連指定的廟樂也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光大之舞》——這需要唐太宗何等的深情與重視,才會讓妻子與自己的祖先們一起享受同等級別的祭祀?
貞觀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令律宗南山宗初祖釋道宣為妻子寫了《大般涅盤經卷》作為供養經,以此為長孫氏追福,這部經書後來由清末民初的收藏家李盛鐸所收藏。
同年十一月辛卯,魏王李泰發願為母親長孫皇後所造的龍門山三龕落成,唐太宗駕幸伊闕,親自檢閱佛龕。而伊闕佛龕之碑上的《三龕記》則是由岑文本撰稿、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書寫,是龍門形制最大的摩崖碑刻。字畫奇偉,名垂千古,其工程之浩大,裝飾之宏偉壯麗,乃至「有金銀之語」,足可見李泰對母親長孫皇後的一片孺慕之心,更可見唐太宗對此佛龕之重視。
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在太平觀內為長孫皇後建造了一尊元始天尊像,為已逝世的愛妻追福。
同年八月二十日,唐太宗將年僅8歲的小女兒封為衡山公主,食邑三千戶。衡山郡即是衡山所在之地,衡山自古以來便是五嶽之一,位在名山之列,而《唐六典》中則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內縣皆不得以封。」唐太宗卻大方地將衡山作為封邑,封給了這個嫡出的小女兒。
貞觀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意欲謀反的事情敗露,而通觀歷史上那些走上謀反之路並失敗的皇子,下場往往只有身首異處這一種結局。但是輪到李承乾時,唐太宗卻沉默了。
承乾的所作所為固然讓他感到失望,為了將愛子栽培成為合格的儲君,自己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與精力!只是李承乾逼宮謀反固然是大錯特錯,但唐太宗終究還是愛著這個兒子,更不想讓逝去的妻子傷心,可是自己又不能公然帶頭違反法律規定,這該如何是好呢?於是唐太宗將這個棘手的問題拿到了朝上,扔給了諸位大臣——你們說說,該怎麼處置承乾?結果沒有一個大臣敢回答。
因為關於皇子謀反一事該如何處理根本就無需商討,按律當誅,可現在唐太宗卻當著眾大臣的面公開詢問要怎麼處理李承乾之事,很明顯就是在表示他根本不想殺了李承乾。最後還是通事舍人來濟站了出來,說:「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於是唐太宗下令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總算是保住了兒子的一條性命。而來濟也因為此事得到唐太宗的看重,官職不斷得到升遷,不久就考功員外郎,次年便升遷中書舍人,與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寫《晉書》。
縱然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因為奪嫡而雙雙被貶,唐太宗也因此傷透了心,但為了同時保全這三個心愛的兒子,唐太宗果斷立了年幼但性格溫和的幼子李治為太子,並說了這樣一段話:「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而意欲奪嫡的魏王李泰所得到的最大處罰,也不過是降了一級爵位,只被貶為了東萊郡王,後又改封順陽郡王。
李承乾作為謀反案的主謀保全了性命,只被廢為庶人,但身為從犯的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卻依舊難逃一死。杜荷死後,唐太宗心疼女兒,於是親自為她挑選了薛瓘作駙馬,而為了讓城陽這一次的婚事再無缺憾,唐太宗特意令人占卜了一番,卜文則顯示:「兩火俱食,始則同榮,末亦雙悴。若晝日行合之禮,則終吉。」
按照當時的慣例,婚禮應於傍晚時分舉行,不過根據占卜的結果,婚禮需要白天舉行才會吉利。於是唐太宗決定破例將城陽的婚禮改在白天舉行,但此舉卻遭到了馬周的強烈反對,唐太宗不得不作罷。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城陽與薛瓘的婚事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夫妻二人婚後感情十分和睦,他們的兒子薛紹正是日後唐高宗愛女太平公主的駙馬。
八月,正值青春少艾的長樂公主病逝,唐太宗對愛女的早逝悲痛異常,下令讓長樂公主的墓使用了三道石門的規格——這不僅是在昭陵現已發掘的陪葬墓中獨屬一份,即便是在整個已發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號墓為陵」、按天子等級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屬這一情況。
然而皇家的不幸並沒有就此戛然而止。唐太宗一直親自撫養在膝下的晉陽公主也因病逝世,年僅十二歲。唐太宗悲傷不能自己,甚至一個多月都不能正常飲食,每天要哀傷數十次,身體也因此變得羸弱不堪。大臣們紛紛進諫勸慰,唐太宗則答道:「我又怎麼會不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如此悲傷根本無濟於事呢?只是情不能自禁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無法控制自己的悲慟。」
最終唐太宗只得強忍悲傷,下詔給有關官員,將晉陽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錢於她的墓旁修建佛祠,以此為不幸夭折的愛女的往生祈禱,同時也希望能夠藉此給予自己一絲絲的安慰。
貞觀十八年十二月,李承乾逝世於黔州,唐太宗為此輟朝,並以國公禮安葬了他。
貞觀二十年,高士廉生病,唐太宗親自到他的府邸看望他,提及往事時不禁潸然淚下。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壬辰,高士廉薨於長安崇仁里,唐太宗帶著病體執意要親臨宅邸吊喪,並對前來阻攔的房玄齡說:「我這次前往,不只是為了君臣之義,更是為了當年允婚的情誼,士廉也是我的舅舅,姻戚義重,你不用再勸我了。」於是唐太宗帶著數百騎士兵從興安門出發,一直到了延喜門,長孫無忌上前說道:「陛下聖體抱恙,此時前去吊喪是大忌,陛下念及亡舅的舊情,臣很感激,但亡舅臨終前曾說過:『陛下對我恩情甚重,我死了以後也許會親自前來吊喪,而我只不過是朝堂上很普通的一員,活著時對陛下沒什麼幫助,怎麼可以死後還要讓陛下如此勞煩,如果我泉下有知,一定會十分愧疚的。』」長孫無忌跪在唐太宗的馬前流著淚極力勸止,唐太宗這才答應回宮。
同年十一月,唐太宗將順陽郡王李泰重新進封為濮王,食邑一萬戶。
貞觀二十二年六月,太子李治為了紀念母親長孫皇後,修建了一座被唐玄奘評價為「壯麗輪奐,今古莫儔」的大慈恩寺。如此宏偉富麗的大慈恩寺,面積之大甚至占據了整個晉昌坊的半坊之地,共修建了10多座院落,1897間房屋,雲閣禪院,重樓復殿,十分奢華,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是一項勞民傷財的工程,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和允許,即使是太子,也沒有這個能力與膽量這么做,而《詔建大慈恩寺》這封詔書也證明了這座規模宏偉的寺廟得以修建,正是出自唐太宗本人的旨意。
十二月大慈恩寺落成,唐太宗下詔令太常卿李道宗帶領九部樂,萬年令宋行質、長安令裴方彥等人各率縣內音聲及諸寺幢帳,務必要讓大慈恩寺顯得庄嚴肅穆,並下旨度了三百名僧人,請了五十名得道高僧。隨後,唐太宗又帶領太子李治與百官在安福門樓執香爐,目送高僧與各種佛像、經卷、舍利等依次奉進大慈恩寺,各種奇珍異寶「眩日浮空,震耀都邑」,甚至一眼都望不到盡頭。
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就在長孫皇後的生辰這一天,唐太宗將妻子所生的小女兒衡山公主下嫁長孫詮,唐太宗還因此特意將長孫詮的父親長孫操升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風,與京兆尹、馮翊並列為三輔,地位非同一般。唐朝將州縣分為八個等級,岐州位列第二,僅次於雍州、洛州、並州,中晚唐時更是一度被定為了西京,所以長孫操身為一介臣子,只因兒子尚主便被提拔為了岐州刺史,唐太宗對衡山有多重視可想而知。但是公主出降的儀式極為繁瑣,所以遺憾的是直到唐太宗駕崩,婚禮仍未完成。
五月己巳,唐太宗崩於九成宮含風殿。八月庚寅,唐太宗下葬昭陵玄宮,與長孫皇後同穴而葬。
隨著唐太宗的逝世,一代貞觀帝後的故事似乎就此落幕。其實不然,從古至今各種關於貞觀帝後的傳說一直屢出不窮,至今未歇,比如長孫皇後懷孕患重病,孫思邈引線診脈傳頌千古;又比如唐太宗為產後體虛的愛妻訪求一種名為蜜碗的美食;再比如唐太宗親自釀了葡萄酒與長孫皇後共飲等等。
而關於長孫皇後的種種事跡,也歷來為世人所喜聞樂見,如長孫皇後所作《春遊曲》,唐太宗對妻子的這首詩是「見而誦之,嘖嘖稱美」,但偏要有老學究認為長孫皇後作為一代賢後卻「作情艷,恐傷盛德」;又如長孫皇後一雙保存至宋時的岐頭履,「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為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中有兩系,首綴二珠」——這雙岐頭履由鮮艷光燦的羽毛織成,黃金珍珠點綴其中,後來傳到宋代秘庫中。此履製作精細絕倫,宋朝畫家米芾奉命為文德皇後履作畫題字,後又流傳到明代,亦被時人當做國粹來保存,有人慾出數萬錢只為看一眼,主人仍不許。
而這只遺履的出現,也使長孫皇後「布衣補丁」求賢德的說法不攻自破。一雙鞋子尚且如此華麗,那麼衣飾的華麗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事實上史書記載的也是長孫皇後對這些衣飾物品的態度是夠用即可,杜絕不必要的鋪張浪費,而不是說她苛求自己,只穿破舊或打著補丁的衣服。而這雙飾金綴珠、丹羽織成的遺履也恰如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長孫皇後燦若丹羽,金裹珠耀的華麗一生。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唐太宗的後宮那麼風平浪靜,是長孫皇後的寬容慈悲感動了這些嬪妃嗎?不,當然不是!寬容慈悲並不能阻擋爭寵出頭之心,史書中不乏善良的皇後被得寵的妃子踩下去的例子,能讓後宮風平浪靜真正平息了爭寵之心的只有皇帝本人。也正因為唐太宗只愛長孫皇後一人,後宮中這些除了生育皇子外再無記載的無寵嬪妃們並不會蠢笨到以卵擊石自尋死路,只能安分守己,後宮中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爭風吃醋的事情發生。
很多人奇怪,長孫皇後為什麼不妒忌後宮,為什麼會善待後宮?原因很簡單,後宮是自古以來的制度,並非唐太宗才有,何況歷數唐太宗後宮的嬪妃,基本上除了因為生育皇子而被記載了一筆外再無更多的記錄——對於早已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長孫皇後而言,這些無寵後宮又有什麼值得她妒忌呢?這個世上錦上添花者也許不多,但更多人也還不屑於落井下石,面對已無力還擊的這些弱者,長孫皇後照顧她們,善待她們一些又何妨呢?
很多人奇怪,魏徵明明阻撓皇帝給長樂公主加嫁妝,長孫皇後卻重賞魏徵,這是在假裝賢德嗎?她難道就不想親生女兒嫁得風光些?答案很簡單,因為她的女兒一直很風光,「上以公主皇後所生,特愛之,敕有司資送倍於永嘉公主」,這句話已經勝過了世界上的任何奇珍異寶,這句話就是長樂公主最為珍貴的嫁妝。
很多人奇怪,長孫皇後臨終前為什麼要說「妾之本宗,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難道她不想家族榮耀嗎?理由很簡單,當一個皇後不用去擔憂人走茶涼,反而擔心皇帝莫要賞賜太多時,必然是因為皇帝已經對自己的家族實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