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影評人
誰瘋了:《Birdy》
煩一個人是有原因的。我一直煩尼古拉斯•凱奇。不管他演什麼,我都看不下去。所以這部《Birdy》,遲遲才看。
在《Birdy》里,尼古拉斯•凱奇出演Birdy唯一的朋友艾爾。艾爾在電影里有兩個基本造型:一個是在越戰前,他是一個快樂荒唐的小青年;第二是在越戰中,他的臉被炸碎了,出境時始終包著大半邊臉。這結果有二:一我看完了片子,二我終於發現他的討厭之處了:一是他的臉,二是憂傷的眼神,他那聞名於世的憂傷眼神只堪「如喪考妣」四個字來形容,看一眼,就他媽想上去跺幾腳才過癮——敢跟我家艾爾•帕西諾比電眼,靠,也配。
好在他即不憂傷,也不常露臉,所以我認為《Birdy》是尼古拉斯•凱奇演的最好的電影。演Birdy的演員身材很好,身體語言也很豐富,好看。導演也很好,特別是那幾個飛鳥視角的鏡頭,特別漂亮。當然,最好的是劇本。
劇本的好,好在改編自同名小說。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劇本,很少會出大問題。說到底,電影是藝術,需要文學基礎。所以張藝謀的電影,只要好好的改編小說,問題都不很大,一旦沒了好劇本,他就等同於一個MTV導演了。當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改編壞了,但《布拉格之戀》的壞和《十面埋伏》的壞,還不在一個檔次上。
劇本的好,好的很玄乎,最後一個鏡頭才呈現出來的。影片結束前5秒,Birdy從屋頂飛身而下,我以為就這樣結束了,心想這他媽的算什麼破電影?!但結果是還有一個鏡頭:Birdy安穩的站在下一階屋頂,抬頭問趕來的艾爾:what?讓我評選電影十佳結尾,《Birdy》絕對算一個。試想這樣一個結局:Birdy飛身而下,艾爾大叫一聲奔過去往樓下看,發現Birdy血肉模糊的摔爛在地面上——這他媽算是一個什麼電影呢?
就是這個結尾的好。它指出Birdy沒瘋,也沒偏執狂,他始終很清醒。人人都以為他瘋了,艾爾也差不多認為,連我都差不多認為他瘋了。但導演在最後一個鏡頭交待清楚,他很正常。但如果他很清醒,那他一直神叨叨的做鳥狀,算是怎麼回事呢?再明顯不過了,就是一個本能的反抗。
艾爾和Birdy曾是一對快樂年輕人。艾爾樂天,荒唐,冒失,而Birdy更溫和,靦腆,內向。Birdy愛鳥,很正常,他只是個大孩子而已。他最愛的鳥,並非老鷹夜梟之類的,而是一隻柔軟的小黃鳥。這是人物性格的外化,體現他的溫柔,敏感,內向的性格,和這小鳥一樣。
接下來有兩場戲,至關重要,一場是他們在街頭追狗,一場是小黃鳥差點被貓吃了。
追狗這一場,是艾爾和Birdy為了弄點錢,幫著一個混混追街上的狗,街上晃悠著的狗們被圍捕後,全都被送到一個屠場電死,血淋淋的剝下皮,然後被砍碎賣掉。鏡頭很血腥。兩個孩子又怕又驚又怒。初看之下覺得很怪,幹嘛寫這么一場十三不靠的戲,跟鳥也沒關系,跟什麼都沒關系。緊接著這一個場,就是一隻貓溜進屋子,差點把小鳥咬死了。
等看完了翻過頭再看,就看出來了這兩場的用途了。當時整個社會氣氛,就像個一個大屠場,街上的孩子們像狗一樣被圍獵、被追逐、最後被送去一批批的死掉,Birdy最早本能的感受到這隱約的恐怖,因為他最柔弱,也最敏感。整個影片里,Birdy在越南戰場只有一場戲,是以一個鳥的視角來的,先是低空飛行,越過屍體和戰火,最後高高的飛起來,把極端恐懼的Birdy扔在滿是戰火和屍體的人間地獄里。回憶到這里,Birdy哭了。
而艾爾,在戰爭中毀了臉,他憤怒,打架,怒罵,他知道自己被毀了,但不確信是被誰或者被什麼。他不斷的和Birdy談話,Birdy始終不開口。直到艾爾說出以下這些話:「birdy,我倆都完了。我們從未掌握過我們自己的生命……我覺得我們像沒人要的狗,記得嗎?……當炮彈打倒我臉上,我能聞到肉燒焦的味道,我不能觸摸傷口,什麼不知道自己的長相了,這些綳帶下還是不是我,或者變成軍隊屠夫的長相……Shit!他們的世界有什麼好!我們就呆在這不走了,你是對的,我們就藏在這不跟任何人說話,常常發瘋,爬上牆!吐口水!拿屎丟他們!」
這番話後,Birdy突然開口說話了。艾爾之前說了那麼多,Birdy都不理他,因為他覺得艾爾說的都是廢話,自己沒話跟他說。這段話一出,說出了核心,所以Birdy說話了。Birdy在大多數時候,沒有台詞,只靠肢體語言表達內心。他內心深處的創傷和他真實的想法,是由艾爾的口一步步說出來。
Birdy在醫院里的種種行為,並不是發瘋,而是無聲的抗議,是譴責:人的世界太他媽荒謬了,老子沒話跟你們說,不但不說話,人我也不當了。所以他日夜看著那扇窗,日日夜夜想飛離這荒唐的人世。
Birdy想當一隻鳥,這希望越是無望,也就越是反襯出這個世界的癲狂。兩個孩子的少年時光,全都在血光里、在死亡里、在戰爭里被毀掉了。所以當艾爾出發去越南時,Birdy的小黃鳥一頭撞在玻璃上自殺了。孩子們的好時光死了,一去不復返了,希望破滅了,一切都被毀掉了。
所以,最後的結尾,當然必須是那樣的,否則,Birdy就真成了瘋子。但事實是,瘋掉的是這個世界,而不是這兩個孩子。
《Birdy》和其它反越戰電影有很大不同,比如《生於7月4日》。要我說,更深刻。它不是依靠展現戰爭的殘酷場面,或者戰後歸來的失落,來譴責越戰的,在《Birdy》里戰爭場面就那麼三四個鏡頭。它的立足點在戰爭對人精神層面的摧毀。它不是理智的、思辨的,而是強烈的、本能的。這就是《Birdy》的深刻之處。它摧毀的不是人的信仰,不是國家榮譽,不是民主,不是理智,不是這些行而上的東西,而是直指人的心靈,這心靈創傷一點癒合的可能性都沒有。所以《Birdy》的主角birdy不是一個侃侃而談的社會批判者,而只是一個敏感柔軟如一隻小鳥的大男孩。他沒有說什麼大道理,甚至很少講話,但他的情感曾是完整的,飽滿的。他愛風,愛大海,愛過山車,愛剛出殼的雛鳥,愛自由。但戰爭毀了一切。
比較《生於7月四日》,同樣是講一個青年的越戰噩夢,《Birdy》這種拋離了理智的思考,直接入手展現心靈創傷的手法,明顯更勝一籌。另外,看了太多戰爭里的人和事,我成了一個無條件反戰者。戰爭的結果永遠是負數,還沒處補償,是純損失。
❷ 找一個年輕的影評人的全名 只知道他姓史......
怎樣寫影評》——周黎明看電影
《看電影》雜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黎明的《怎樣寫影評》,特貼上來,比較長,您可以挑選你喜歡看的段落讀,希望可以供大家參考,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寫寫影評。有打錯字的地方請原諒,沒有太多的時間校對。。。。。。。。。
曾經有讀者問我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難回答。說容易,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從來不認為寫影評有什麼N字方針:說難,寫影評跟看電影一樣,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很多東西只可意會。本文要說的,與其說是「怎麼寫影評」,不如說「我是怎麼寫影評的」。
寫影評,歸根結底就是把看完電影後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只要你看片時沒有睡著,你對所看影片都會有所感覺:即便是睡著,那也是一種反應,也許能證明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悶。影評沒有長度的限制(媒體會有),長的洋洋萬言,短的可以兩三句。有個英文電影論壇舉辦一句話影評比賽,結果有些獲勝者居然將評論濃縮成一個字。我最近編寫《西片碟中碟》這本歐美電影指南時深有感觸,寫短評絕對不比完整的評論輕松。
在成千上萬茶餘飯後發表觀後感的觀眾中,坐下來把想法變成文章的是少數,而媒體能採用的更少些。如果幾家有影響的媒體不約而同休用同一種文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影評就該這么寫。比如在美國,主流媒體的電影評論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譯成中文)。大約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劇情,剩餘的屬於評價,但評價的方式沒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寫影評時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落筆自然留下這種痕跡,我覺得無所謂好壞,只是一種風格而已。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文藝評論傳統長期受壓制的緣故,我們對一些概念界定沒有西方那麼明晰,可是我們又非常喜歡條條框框。就說「影評」,什麼叫「影評」?狹義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這類文章是寫給看電影的人看的,不是給拍電影或研究電影的人看的,一般發表在主流媒體或影迷刊物。羅傑。艾伯特是惟一得過普利策獎的影評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淺顯,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產,每周可以有五篇評論,但都比較短,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眾路線使得他成為讀者最多的影評家,全美國有兩百多家報紙授權轉載,而且他每周還有一個電視欄目,每期半小時。跟他相反的如《紐約時報》的艾維斯。米切爾,喜歡賣弄辭藻,非把讀者搞得雲里霧里不罷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駭客帝國國2》評論。寶琳。凱爾可能是最有影響的美國影評家,她反電影評論提高到藝術的高度,從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評論是美國文化的一面旗幟。她的文筆有點像子君,有一種女性的優美,但觀點非常尖銳,有時很刻薄。
我們的影評范疇似乎要更廣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隨筆、藉助電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應屬於essay;有一些是理論研究,屬於論文性質,英文應該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習慣於其中某一類的讀者,往往會對其他類型看不慣——看慣隨筆的會嫌其他的沒有個性;看慣論文的自然會覺得沒有大量專業術語和腳注就等於沒有深度。在我所寫的長篇評論中,《人工智慧》和《公民凱恩》都超過一萬字,但前者其實很感性,而後者本來就是一篇論文,只不過我竭力迴避論文的風格。假設我把該用的術語全用上,並附上每句話的出處,估計某些學院派會心悅誠服,而該文則會喪失99%的讀者。這是我的局限,媒體多半認為是長處,而大學和研究院則視為「你還嫩點,需要改進」之處。
以前老一輩的評論很像我們中小學里上語文課,先來一段時代背影 ,接著是故事大綱,中心思想,最後是具體分析等等。作為一種寫法,這未嘗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盡量迴避這種作繭自縛的寫法,害怕用一種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後,我會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也許是故事(如鋼琴家),也許是講故事的方式(如穆赫蘭道),也許是表演(如煞女),也許是攝影或置影(如吸血驚情四百年),也許根本沒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純感受(如雷吉奧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談論的東西很多,但應該談論的是那感動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會成為好影評。
影評人要不要文藝理論知識?以此為生者有理論基礎當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點點理論和不懂理論之間,我寧願選擇不懂。當剛涉足文藝理論(以及相光的美學和哲學)時,很容易產生豁然開朗的大徹大悟,以為什麼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學的只是很多理論流派中的一種。每一種理論都有獨到之處,但推到極致都會變得荒廖。
對我來說,怎麼寫不重要,有本事寫成詩歌也無妨。重要的是寫的內容是否言之有物。說到這個「物」,裡面有太多奧秘。由於我們生長在一個「統一思想,統一口徑」的大環境中,很多讀者不由自主地尋找跟自己相同的觀點。一旦意見相左,便會做出激烈反響。顧小白很少寫review型的影評,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對《雙雄》的評論也是如此。有網友不同意他的觀點,這也很正常,但這位網友顯然感情受到傷害,因為顧小白說了他偶像的壞話。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見盡可以發表,在網路時代,已經沒有人能壟斷話語權;但只要沒有「高度統一」的政策,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見,對一部電影的評論更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不能適應言論自由的環境,那他最好躲開這個環境或者自己創造一個言論統一的小環境。
《手機》引發的爭議表明,有這種心態的影迷在我國為數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為一名該片的評論者,他犯下了兩個大忌:一是你必須看過影片後才有資格評論,否則你的觀點是空中樓閣;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強烈的語言駁斥該片,如果覺得有誹謗之嫌,可以訴諸法律保護,但他暗示電影局應該禁映(原話是:我甚至不理解電影局為什麼能讓他通過還在全國放映)則是一種對電影業極為有害的思維。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網的調查中,高達40%的人同意他的觀點(也許只是同意他言論中的某一部分。)
讓我們來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電影局審片官員,他必定會槍斃該片。如果這40%的網友中有人有權槍斃該片,那麼該片就不會問世。這么多人這么樂意剝奪公眾看某部影片的權力,同時又很多人叫嚷著沒好片看。你說這中間有沒有因果關系?能怪誰呢?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時,真是非常痛心:中國觀眾,我們只配沒電影看,因為我們動不動就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作品給禁了。可以想像,如果這40%的人可以一票否決的話,中國將從此沒有一部電影可以上映,也不會再有一部小說、一張報紙、一篇文章可以問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沒有哪部電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認同和贊許的,如一個政客得到60%的民意認可,就算很受歡迎的了。如果一個人可以剝奪所有人的選擇權力,那麼任何形式的創造都可以休矣。
當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審片官員,而且他也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所以我們的反應可能過火了。不過這種國民心態對於拍電影或寫影評都是一大障礙。十多年前的所謂影評,被淪為圈內說好話的宣傳;現在有些人為了駭世驚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調,其實心態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迎合。真正的影評,最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感覺沒有對錯,感受一定有反對者,但感受有講道理和講歪理之分,有常態和奇特之分。寶琳。凱爾的觀點80%我都無法認同,她對於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會演戲的說法,相信大多數電影業人士都不會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邏輯。我不必同意她的結論,但我欣賞她獨特的視角。
一個影評人的真本事不在於人雲亦雲,而在於發現別人疏忽的佳作,當《雌雄大盜》無人問津時,凱爾為它搖旗吶喊,說《指環王III》是優秀作品,沒有人會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沒有鼓勵大家故意唱反調)我覺得一個好的影評人,應該勇於推薦遺珠。介紹《指環王》是工作,但當你發現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導演帶領一班不會到處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員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種快感是無與倫比的,而向大家介紹這樣的作品,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電影基礎知識
二、電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影評寫作的角度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電影基礎知識
一、電影:由活動照相術結合幻燈放映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現代藝術。發明於19世紀末。1895年12月28日法國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對觀眾放映,故將這一天定為世界電影誕生日。
二、電影的本性:
1.作為大眾文藝樣式的藝術觀賞性;
2.作為實現利潤、擴大再生產手段的商品性;
3.作為意識形態載體的工具性。
三、對電影事業的要求:1.體現個性力量的藝術創造性 2.適應時代與社會需要的思想性;3.實現經濟價值的功利性。
四、電影的兩大風格類型:
1.紀實風格:源於路易·盧米埃爾兄弟放映的《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影片對生活的紀實。強調真實客觀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
2.戲劇風格:源於美國用電影對舞台演出的紀錄,注重場面繁華、情節曲折、明星效應,形成好萊塢式電影風格,對故事片創作產生重大影響,成為電影市場中主要的影片樣式。(***98年3月9日對《泰坦尼克號》和美國電影的看法)。
五、電影主要表現手段:
蒙太奇:將片斷鏡頭加以組合,並與聲音配合,創造出特殊電影時空的結構方式。
英國梅里愛的發現與探索。美國格里菲斯在《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成功的運用。蘇聯電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將蒙太奇上升為理論。「庫里肖夫實驗」,一個毫無表情的臉與喝湯、棺村、小孩的畫面連接,產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強調剪輯的作用。有多種表現手法,如鏡頭~、音響~、對比~、平行~、聲畫分立、聲畫對位等。蒙太奇極大地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
長鏡頭:指對一個運動志面較長時間的連續不間斷地表現,保持運動著畫面的整體性。這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反對蒙太奇造成的虛假而提出的一種電影閏美學理論。強調電影的照相本體屬性,強調生活的真實性。
二、電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一、電影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1、從產生以來逐漸成為最普及、最重要的藝術樣式(電視只是傳輸方式的改進,其以聲畫為手段的表現特,質與電影一致),列寧說:「對於我們來說,在一切藝術樣式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影。」電影對人的行為、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現在人均每年看6次電影。
2、對人類文化信息傳輸方式的巨大變革,使人類進入影視文化(信息文化)的發展階段。西方學者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以語音為載體的口頭語言文化,以文字為載體的書面語文文化,以音像為載體的影視文化。
二、電影評論的作用:
1、影評是一種科學的活動,是電影藝術與觀眾的橋梁,是實現電影三重價值(藝術的、社會的、經濟的)的重要手段。國外影評主要作用於票房價值,中國影評側重於社會性,形成中國特有的、最廣泛的群眾影評浪潮,形成中國文藝評論獨特景觀。
2、影評本身是一門藝術,有利於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思辯能力、寫作能力。從寫作學的要求看,影評寫作需要信息處理能力,也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能力的綜合運用。許多人從影評起家,走上專業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語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題,要求學生寫影評,題目是《推薦一部影視劇》,15分,這一舉措使學校掀起起電影熱,97年的《文匯電影時報》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報》對此作了報道。國外文科大學一般都有電影課程。今年,東南大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要求大學生觀看百部優秀影視片。最近,北師大為大學生設立電影院,結合放映的影片請專家給學生講評。
三、影評寫作的角度 一、思想評論: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見《銀海珠光》)。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貶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二、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紀了優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棗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四、電影特性的評論。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 電影語言評論。《<紅高梁>――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 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平津戰役>的結構藝術》。
3. 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開天闢地>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 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周恩來>的節奏藝術》
5. 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碟中碟>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音響》
7. 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 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 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交*、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活體、問答體、隨感錄。近年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緊扣「電影」與「評論」。
所評論的內容必須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從說明書和報刊故事中尋找。
要抓住電影藝術的特質,評論的對象有畫面感、運動感。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能獲得對影片的大致了解,認同你的觀點。
要展開評論,明確中心,嚴密地進行說理與論證,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觀點而無論證。
二、總體把握,細部突破。
首先對一部影片有正確的總體評價,在此基礎選擇一個較小的視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鑒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雲亦雲。
另一方面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力求寫出鞭辟入裡的專論,不要寫泛論、散論。目前各類報刊包括專業電影報刊為了搶時效,搞「炒作」,發表的大多是新聞記者根據編導散發的資料摘編的綜合評介,陷入「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藝術特色+演員介紹+拍攝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側重於社會意義的評論要注意兼顧影片的藝術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銀幕形象進行說明與論證。有一學生寫《火燒圓明園》的影評,只是對這一歷史事件抒發感慨,全文與影片毫無關系,嚴格講這樣的文章不是影評。
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評論要把握藝術表現中體現的思想內涵。
要講究評論文章自身的藝術性。
四、注重思辯、講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求新穎、深刻,寧可是「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不要趨同,說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確觀點」。構思立意如同兵家謀略,「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耳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
注意評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注意句式長短得當、音韻和諧,既要有理論色彩,又要明白曉暢,讓理論文章給人語言美感與動情力量。
《黃河絕戀》主要情節與場景
1.海空大戰。先聲奪人,以快節奏的戰斗場面調動觀眾情緒。
迫降遇險。繼續以驚險場面吸引觀眾,小孩救人;懸崖墜機;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見花花捉蠍治傷;歐文見花花紅肚兜,引出閃回鏡頭:日寇毒氣殺人,哥哥出窗被槍殺。
8.山寨受困。過河被民團俘;獄中歐文「光榮的投降」與黑子「只要有一口氣絕不停止抵抗」的爭論;三炮對寨主談「外人、親人、仇人」的關系。三炮看黑子,「趙家害得我喪了男兒身」;閃回:械鬥。
9.刑場脫險。刑場行刑在即,安潔救人,鬼子槍殺安潔――寨主夢醒(內心斗爭);安潔出窗奔刑場,拉手榴彈威脅父親,救人。
10.古廟棲身。花花放蠍子咬日本軍官;古廟,東方文化神秘氣氛,營造相愛氛圍;歐文學漢語「我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們……都有許多愛」,初步理解,相愛的開始。
11.屈辱回憶。黑子夜訪寨主,曉以大義(講述安潔的不幸,促使寨主轉變);蘆葦叢中,安潔痛苦回憶;波爾明白「一個弱女子寧可放棄生命,不能放棄人的尊嚴」。
16.祭奠忠魂。一張張照片――小孩、花花、父親、黑子、安潔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讓生命還歸黃河」,信天游的葉哨響起,閃回:匕首、手榴彈、黃河留影……
評論角度
一、評主題:1、抗日斗爭,揭露日寇罪行,歌頌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懷、崇高人性;2、生命價值與民族命運;3、對和平和期呼喚與社會的發展的期望;4、在人類之愛基礎上不同文化觀念的撞擊與交融。
二、人物評論:1、單一人物;2、某類人物;3、對比性人物;4、從人物關系評析,如中外、父女、民族與宗族等關系入手。
三、場景細節:幾次爭論;手榴彈的出現;小刀的運用;幾個人物對死的選擇;照片的作用。
四、懸念設置:人物命運為主線,將人物經常處於生死關頭,環環緊扣。
五、矛盾沖突:1、進步與反動、民族解放與法西斯專制;2、東西方觀念;3、宗族。
六、敘事線索:三種時態,現在時著眼於戰爭與和平的對比,調節情緒、深化主題,給作者一個自由的敘述時空;過去時表現矛盾沖突與情節發展的主線;過去完成時重點在揭露日寇罪惡。
七、情節與節奏:戰斗高潮與抒情段落的設置;緊張與舒緩情緒的起伏;鏡頭節奏快與慢的轉換。
八、中外影片比較:與《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憶形式講述拯救生命與回歸家園,但《黃河絕戀》避開為什麼救人的爭論,避免說教,容納更多內涵;多種矛盾沖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鮮明個性;戰爭與愛情兩條線索推進,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與《紅河谷》比較:文明沖突的合理性;敘事特色強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對比中展現性格的發展,注意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有很多人認為看電影就看電影唄,評什麼?論什麼?但事實上,在你寫影評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回溯在這一個半小時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爛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用什麼眼光來看?沒人願意製造一部人人唾棄的大爛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爛片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製片.導演.演員們用著不同的想法來拍攝?
這些,當你開始用心寫影評時,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明,想的范圍愈來愈廣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體會,也能將你的體會帶給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評中,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文筆進步了,看電影時能看到更多的細微末節,能感動到心靈的深處,那麼,你成功了
當然,沒人是一蹴可磯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學創作者外),當我自己回顧一開始寫的文章,也覺得自己的文筆生澀,眼光不夠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發現自己很自然的就長篇大論了起來,當然,現在依然不夠好
最好的一句話是----
「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
不是一定要中規中矩的寫影評,正面.反面.側面的見解都是很獨到
化簡為繁,化繁為簡,字字都是精采
❸ 800字影評
《2012》就是那種從形式到內容都力求達到類型片極致的的雄心壯志之作,是專為寬銀幕和至少720P畫質要求的下載資源預備的饕餮盛宴,從類型片的角度看,他甚至也將和魔幻片領域的《指環王》,科幻片領域的《星球大戰》一樣將單獨成為災難片領域不可逾越的標桿之作。可惜的是,國內不少影評人基於對大片審美疲勞產生的刻板影響,不例外的也立刻給予該片不少草率的批評和譏諷,為標榜影評人自己的品位而對一部大片所表現出的能力和真誠盡可能選擇性失明,這樣的狀況頻頻出現而又不可掙脫,中國所謂影評人在為電影的特效震驚之餘,又流露出小市民在逛完迪斯尼樂園後那種酸溜溜的特有的傲慢。 此類評論,若指責《2012》的故事單薄、敘事混亂,或許用在《後天》上面尚可,但《2012》顯然沒在此讓人不能接受,艾默里奇吸取了前作的教訓,明白自己可及和不可及之處,在毀滅地球的視覺特效中不遺餘力,對敘述故事卻保持這中規中矩的謹慎,雖無新意,但確沒有邏輯不清的硬傷。而影評人不惜吹毛求疵,指責該片的思維深度和哲學意義更是無稽之談,艾默里奇不是庫布里克,好萊塢大片作為工業化的電影產品,尋求的『大多數前去影院的觀眾』,而不是那些對精神體驗有著特殊要求的人,換句話說,你不能因為在家樂福買不到卡拉馬喬的油畫,而責怪家樂福沒有深度,你也不能因為在星巴克聽不到鋼琴家彈奏的《月光》而痛罵其缺乏內涵。而我目前看到大多數影評,在影片上映過程中即為其宣判全家福災難影片。無異於上述兩種行為。 在就電影本身談論之前,對另一些周邊問題提出我自己的看法,留給還沒看過此片但以被誤導的影迷今後自己判斷,影片上映之初關於導演因受汶川地震場景感動而加入中國元素的輿論,應該是某位三流記者或院線推手一廂情願的炒作,這位軟文編寫者一定有著一種微妙的大國情節,而且看了很多屆的《感動中國》,導致自己虛構了《感動美國》的美夢。我個人認為製片方或許考慮到了中國市場,但更多完全是出於主題和劇情的需要,對此我在後面會著重論述。與此相反,還有一些憤青因為在事關中國的場景中出現了『西\藏喇\嘛』而指責導演別有用心,指責導演在相關台詞涉嫌『辱\華』,這種用屁股的位置思考問題的人也實在多餘了些。任何人拍這部電影也會更希望用這個小喇嘛而不是IT精英的形象站立在雪山之上,至少畫面會更加優美一些,比如小說《天鵝絨》中的線索是豬肉,而姜文在《太陽照常升起中》把豬肉換成了魚鞋,於是我們看到某個場景一雙魚鞋浮在水面徐徐向前,而不是一塊豬肉咕咚沉到了水底。如果您確實有好萊塢需向中國市場諂媚的需求,那麼導演是不是需要在中國演員臉上寫上「漢族」兩個字,才能滿足您這種較為怪異的民族自尊心呢? 電影特技特效之前無古人不容贅述,影片中四個場景,四條線索構成的故事也並沒有一個顯得可有可無,以下: 1、 場景為洛城,作家柯蒂斯為拯救家庭街頭和空中的逃亡進程順序推動故事的進行、柯蒂斯家庭內部的沖突、柯蒂斯家庭與俄羅斯富商家庭之間的沖突作為次要矛盾突出戲劇張力。 2、 場景為美國白宮內部,首席顧問科學家艾德里安和總統班底成員的推動的亞特蘭蒂斯計劃為副線。 3、 場景為公海上的民用航船、艾德里安的老父親和其樂手搭檔作為一條不太重要的線索卻引發了全片最感人的淚點。 4、 場景為西藏、小喇嘛和其家人的逃亡准備。不動聲色的寧靜心態中緩和整個影片的緊張氣氛。 首先,作家柯蒂斯是有著明確目的的逃亡者,有主流的家庭觀念支撐其行為動機,有研究亞特蘭蒂斯的專業背景身份使他的覺醒更具有說服力,整個逃亡的過程仍舊是操縱交通工具在災難中迫在眉睫的賽跑,沒有也不太必要跳出《龍卷風》《後天》這種類型片的套路,汽車在洛城崩塌中的飛奔雖有著太多偶然性和違反物理常識的運氣,但導演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向人們解釋合不合理,而是夠不夠酷。待到乘坐飛機在上空時,鏡頭跟隨飛機的尾翼展現出天氣的變換,然後用主觀鏡頭的空中俯拍出整個洛城的毀滅實況。這個災難場景之所以很難復制,是因為導演選擇了地殼移動消失殆盡的災難給予整個世界,從地震、地裂、火山爆炸到海嘯幾乎把能拍的災難都匯聚到了一部電影中,比《後天》更優美的是,影片有對於黃石公園的毀滅過程,有通過電視紀錄片風格再造巴西上帝山倒塌,有麥加清真寺和倫敦街頭的群眾恐慌,這種大量自然、現實奇觀實景拍攝與電腦特效相結合的部分比單純的城市樓盤倒塌更為暴力的視覺美感。 白宮內部的線索,視點主要集中在科學家艾德里安身上,這個片段是摻雜著陰謀論和政治博弈的劇情風格。劇本採用『瑪雅預言』『亞特蘭蒂斯』『諾亞』歷史宗教中這些稍顯陳詞濫調的符號,導演沒有打算深入就此末世論的真實性探討下去,而只是需要營造末世的氛圍。對照2012這個並不遙遠的年代,以及亞特蘭蒂斯計劃展開的時間,在看看黑人多數的內閣班底,這個電影應該是一部現在進行時的電影。導演將艾德里安和黑人總統作為這個片段中的正義力量,將白人副總統作為內閣內唯一的准反派,還不留情的揶揄了一把那位「他是個演員,他是在念台詞,不要相信他」的加州州長。導演個人的政治傾向似乎一覽無余,而最後讓黑人總統放棄逃亡,選擇與國民共赴死亡。其煽情段落確實天真的令人難以信服。 這條線索充滿了著選擇,如果說黑人總統的慷慨赴死代表了美國價值觀中的政治正確,內閣班底通過篩選人員才能搭乘亞特蘭蒂斯逃亡的計劃代表了精英主義,副總統及其支持者最後選擇金融寡頭、獨裁者、商業大鱷方能購買求生門票的選擇代表了資本至上的原則、那麼這最後一條才是最可信的,影片在此的邏輯是由世界G8峰會確定少數人逃生的計劃,因耗費巨大,所以由資本家購買十億元一張的船票成為現金流、交由中國製造。考慮到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人力成本廉價,且開展這樣大的工程或許在程序上不必遭受太多國會和議會方面的阻撓,又擁有著青藏高原的世界之巔。所以我在前面說,中國元素的加入完全是劇情的需要,是很合理的。如此這一條亞特蘭蒂斯方舟的產業鏈就形成了完美的一環。假如末世論和亞特蘭蒂斯方舟的陰謀論是真的,我斗膽站在高層的角度考慮也想不出比這更可能的解決辦法。 但導演給我們高層另一種可能的解釋,這就是白宮首席科學家黑人艾德里安的解釋,既然多數人必然不能存活,誰該聽天由命,誰該搭上這條生命之船呢,艾德里安的選擇既是不選擇。在他和另一位女科學家的對話中,他拿出一本由前面提到的作家柯蒂斯寫的『只賣出不過區區五百本的小說』,此書由艾德里安正在窗上的父親贈送,而他正在不停的閱讀,到此整個故事中至少有三條線索匯聚在了一起,父親買了作家柯蒂斯的小說,把他送給兒子,兒子帶著書活了下來,並將繼續傳播,只要這樣「美國文化就不會滅絕」,艾德里安活下來既是為了繼續傳播現代文明,在這種抓鬮式的生存心態中,艾德里安擺脫對生命的選擇,上升到更為可貴的文化選擇上。 之所以說導演擁有著雄心壯志,除了上述兩條剪輯飛快、動感十足線索之外,還體現在當影片的視點集中在公海上的民運航船時,內景拍攝上在心理節奏上選擇了相對平靜的固定機位和正/反打鏡頭來細細刻畫人物,配合著《1900》般優雅的光影效果和爵士音樂背景,完全COPY《泰坦尼克號》的輪船傾覆鏡頭和「你已經有二十五年沒喝過酒」『我不能離開哈里,離開我哈里根本常不準音調』等樂隊的兩個耄耋老人通過幾句簡短的台詞表現出的跨越時間的滄桑感,分別給家人打得告別電話,已經他們在死亡來臨之時的相互呼叫姓名,包含著濃濃的人間溫情和催人淚下的力量。和公海的場景一樣,盡管洛城和白宮已是兵荒馬亂、奔逃呼救,在西藏的場景里,片段風格也凸顯出一種文藝片的寧靜氣質,老喇嘛和小喇嘛在得知災難來臨時的品茗對飲,奶奶就算知道末日將來也要先做好飯再說的那種固執,無一不是原始的宗族社會對於現代的經濟社會的一種再教育。 作為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這部片子堪稱卓越,但長達二個多小時還是能找出一些尿點(PS:意指在不影響情節和觀看愉悅性前提下以小跑去廁所的那個點)對於觀眾來說,影院票價如果太法西斯,也最好忍到720P的資源出來再下。最後,如果有人對我說這部片子「不過是一部好萊塢電影,毫無深度……特效還行,欠缺那種發人深醒的美感……」之類的話,我對此唯一的忠告是「小資是病,得治!」在國內影評的話語系統中,對好萊塢大片一直是不公平的,我只看到這個產業怪獸在不斷進步,而且沒有止境,誠然藝術評論是沒有國界的,但文化心態卻有,如果法國人憑借電影藝術起源地和新浪潮的餘波可以盡情嘲笑好萊塢,那麼中國影人一直憑的是什麼?是站在帝王的高度俯瞰草芥一般芸芸眾生的《英雄》?還是《建國大業》?洗洗睡吧。
❹ 八百壯士影片觀後感悟
《八百壯士》觀後感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 「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啊。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為什麼?為什麼?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要讓所有人看不起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❺ 八百電影評價
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非常好 體現了當時惡劣環境下共產黨無畏的精神 對於許多的年輕人來說 沒有經歷過這種苦難 無法體會他們的艱辛 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能夠讓大家明白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
❻ 求八百字左右的英語影評範文
我是學渣,這是之前在知米背單詞(http://shouji..com/software/item?docid=6683750&from=as)交流群找別人求的。望採納。
星球大戰的影評
What made this the hugely successful triumph it was? Was it casting, music, imagination, ingenuity, or luck?
I remember opening day at the theaters. I was old enough to remember every scene, every character, every nuance of this film; having committed it to memory forever, as if I would never again be able to see this beloved, instantly loved masterpiece.
I also remember that the HIT factor of this movie was so unexpected that you had to wait literal MONTHS to get the action figures promised on the cereal boxes. The pieces were still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we had to settle for coupons promising our toys in a few months. I wound up seeing this in the theaters a grand total of 36 times; much to my mother's dismay. She loved the movie as I did, but felt I was obsessed. Today, thirty years later, sitting here writing this review, I realize how right she was. I'm still obsessed with this movie, and with the subsequent movies which followed. I wait in great anticipation for Episode 3. I'm a fan, and I don't care what other people say about Episodes 1 & 2. I don't even mind the "prequel" factor, as the situation at the time, dictated to Lucas which movies he would do first.
See, I remember the studios saying to him that he had to choose from the three central climactic books, and trash the rest, or just trash the whole idea. He didn't exactly "sell out," he did what he had to do to get his movie...his vision...out there for us to see and experience. I admired his decision then, and I admire it now. Episodes 1-3 are being filmed now, because Lucas had the clout, the money, and the patience to give us his vision...his complete vision and not just the three center books of a 9-book series. I realize that now, there are dozens of books, but at the time, there were nine. And while most of us were happy with Episodes 4-6 and would not have missed 1-3 and 7-9, I personally am so very glad he has taken it upon himself to give us his full vision. I have enjoyed each and every installment with the same sense of awe and joy as I did this one.
The casting was the first triumph for this cinematic milestone. Ford is a charismatic and magnetic personality and portrayed Han with a professionalism that you'd expect from more seasoned actors. Sir Alec Guiness is an absolute joy as Obi Wan. His casting was precise and excellent in that part. Carrie Fisher portrayed Leia in a way that, up until then, had never been experienced. Most "princess" types before her were whining, whimpering, little snots who were incapable of anything beyond tripping and twisting their ankle in times of peril, while Fisher portrayed her character as a bold, brazen, yet sophisticated and ecated woman who was aware of her surroundings and capable of defending herself and her realm with the utmost authority.
And Mark Hamil. He was perfectly cast as the whining little boy who wanted more, but was afraid to reach for it. He grows up quite well on film in these three installments, and endears himself to the audience so much the more for it. But a cast member who is almost always left out of these reviews is Peter Mayhew. Chewbacca. His character, as a supporting character to Han's, was exemplary. It's not easy portraying a walking carpet, yet holding the attention, admiration, and love of virtual millions. I am VERY happy about his being cast as Chewy in Episode 3. Couldn't happen to a more deserving...or capable...fellow. Bravo! And James Earl Jones's voice being used as the voice of Darth Vader, was pure genius. His commanding voice haunted the dreams of countless thousands of star-struck children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I also have to say that this movie would not have had the charm it does had it not been for Anthony Daniels' C3P0. He is a gift and a joy.
The musical score by John Williams featured in this masterpiece was one of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But honestly, this movie's success was such a total surprise to everyone, including Lucas, that nothing could prepare the world for the aftermath of having witnessed this bona fide legend, first hand.
The story itself; replete with sub-plot after sub-plot, rich in dialog and detail, was beyond anyone's greatest expectations. Everyone, including Lucas, expected this movie to fail. It is a timeless classic, which I will not repeat here. There are too many movie reviews giving full details of the plot, and I won't be rendant beyond what I have already said.
However, that being said, there are a few points I would like to make concerning the symbolism of this endeavor. The Force is a metaphor for the psychic abilities with which we are all born. It was also a metaphor for hope and faith, dedication and commitment to the greater state of being. The Empire is said to have been a metaphor for the Germanic Nazi "storm troopers." While the Rebellion is said to have been symbolic of (what would later become) the NATO forces who defeated them.
And then there are the effects. The effects were, in 1977, so awesome; so creative; so ahead of their time, as to ensure this movie's vast success for the next forty years. George Lucas enjoys an almost god-like status among sci-fi/fantasy fans worldwide.
This movie does not rate a rating. Usually, when I say that, it is because the movie is so bad, or disappointing that I don't have the heart to rate it.
❼ 《水滸傳》八百字影評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給我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劉胡蘭的義舉,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作為祖國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的後代培養成為新一代人才,以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更富強昌盛的國家。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❽ 八百影評
《八佰》講述淞了滬會戰末期謝晉元所率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的歷史故事。影片讓我們感受到了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為深刻!其中最感人的一幕是,戰士們做好准備,將炸彈綁在自己身上,一個接著一個報著自己的名字和家鄉,往下跳的那一幕,眼淚就止不住的流。太慘烈了,他們血肉喚醒的不止是蘇州河對岸的國人。
還有銀幕前的觀眾,國難當頭民族氣節顯得尤為重要。電影拍出的戰爭臨場感帶來的最直觀的震撼尤為強烈,很難想像自己身處這樣環境下的時候,能不能做出這種犧牲自己的決定!看完以後久久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
看看這安逸的社會,都是血與淚保衛而來的!中國崛起!人民團結!珍惜生活!勇敢面對!我敬佩的是在這個國家一盤散沙時每一顆沖上去粉身碎骨的沙子。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8)八百影評人擴展閱讀
《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彼時,這場中日首次正面交鋒已持續近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奉命死守最後的防線——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有800人,這便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預告呈現了震撼的戰爭場面,日寇從地面到空中輪番進犯,4天4夜戰火硝煙彌漫不休。在武器裝備、參戰人數均處於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四行孤軍明知獲勝希望渺茫,仍選擇正面迎戰。
為了最真實還原抗日戰場的殘酷,據煙火指導尹星雲透露,本片僅地面子彈點便設置近5萬個,超過10部大型戰爭劇集的總和;每個戰斗場景,一般也會設置60個以上炸點。
而為了將這一切以最好的視覺效果呈現在銀幕上,攝影指導曹郁使用了業內最頂尖的ALEXA IMAX攝影機,本片也成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