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如何寫影評
㈠ 關於豆瓣寫影評的活動
當然不是,只要是的喜歡的都可以寫。你以前看過的老電影也行,只要寫得好就有機會獲得獎品。
㈡ 到豆瓣上發表劇評影評怎麼評啊需要些什麼條件嗎
需要有賬號。
然後搜索你要評論的影片或電視劇,進入頁面。如果是短評,可直接點擊看過,進行評分跟評價。若是想寫長評,一直往下滑,下面有寫影評一欄,點擊開始寫作
㈢ 如何專業地寫影評
作者:夏昊BFA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571461/answer/155661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曾經有讀者問我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難回答。說容易,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從來不認為寫影評有什麼N字方針;說難,寫影評跟看電影一樣,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很多東西只可意會。本文要說的,與其說是「怎麼寫影評」,不如說「我是怎麼寫影評的」。寫影評,歸根結底就是把看完電影後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只要你看片時沒有睡著,你對所看影片都會有所感覺:即便是睡著,那也是一種反應,也許能證明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悶。影評沒有長度的限制(媒體會有),長的洋洋萬言,短的可以兩三句。有個英文電影論壇舉辦一句話影評比賽,結果有些獲勝者居然將評論濃縮成一個字。我最近編寫《西片碟中碟》這本歐美電影指南時深有感觸,寫短評絕對不比完整的評論輕松。在成千上萬茶餘飯後發表觀後感的觀眾中,坐下來把想法變成文章的是少數,而媒體能採用的更少些。如果幾家有影響的媒體不約而同的用同一種文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影評就該這么寫。比如在美國,主流媒體的電影評論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譯成中文)。大約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劇情,剩餘的屬於評價,但評價的方式沒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寫影評時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落筆自然留下這種痕跡,我覺得無所謂好壞,只是一種風格而已。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文藝評論傳統長期受壓制的緣故,我們對一些概念界定沒有西方那麼明晰,可是我們又非常喜歡條條框框。就說「影評」,什麼叫「影評」?狹義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這類文章是寫給看電影的人看的,不是給拍電影或研究電影的人看的,一般發表在主流媒體或影迷刊物。羅傑-是惟一得過普利策獎的影評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淺顯,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產,每周可以有五篇評論,但都比較短,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眾路線使得他成為讀者最多的影評家,全美國有兩百多家報紙授權轉載,而且他每周還有一個電視欄目,每期半小時。跟他相反的如《紐約時報》的艾維斯-切爾,喜歡賣弄辭藻,非把讀者搞得雲里霧里不罷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黑客帝國2》評論。寶琳。凱爾可能是最有影響的美國影評家,她把電影評論提高到藝術的高度,從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評論是美國文化的一面旗幟。她的文筆有點像子君,有一種女性的優美,但觀點非常尖銳,有時很刻薄。我們的影評范疇似乎要更廣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隨筆、藉助電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應屬於essay;有一些是理論研究,屬於論文性質,英文應該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習慣於其中某一類的讀者,往往會對其他類型看不慣——看慣隨筆的會嫌其他的沒有個性;看慣論文的自然會覺得沒有大量專業術語和腳注就等於沒有深度。在我所寫的長篇評論中,《人工智慧》和《公民凱恩》都超過一萬字,但前者其實很感性,而後者本來就是一篇論文,只不過我竭力迴避論文的風格。假設我把該用的術語全用上,並附上每句話的出處,估計某些學院派會心悅誠服,而該文則會喪失99%的讀者。這是我的局限,媒體多半認為是長處,而大學和研究院則視為「你還嫩點,需要改進」之處。以前老一輩的評論很像我們中小學里上語文課,先來一段時代背影 ,接著是故事大綱,中心思想,最後是具體分析等等。作為一種寫法,這未嘗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盡量迴避這種作繭自縛的寫法,害怕用一種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後,我會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也許是故事(如鋼琴家),也許是講故事的方式(如穆赫蘭道),也許是表演(如煞女),也許是攝影或置影(如吸血驚情四百年),也許根本沒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純感受(如雷吉奧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談論的東西很多,但應該談論的是那感動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會成為好影評。影評人要不要文藝理論知識?以此為生者有理論基礎當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點點理論和不懂理論之間,我寧願選擇不懂。當剛涉足文藝理論(以及相光的美學和哲學)時,很容易產生豁然開朗的大徹大悟,以為什麼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學的只是很多理論流派中的一種。每一種理論都有獨到之處,但推到極致都會變得荒廖。對我來說,怎麼寫不重要,有本事寫成詩歌也無妨。重要的是寫的內容是否言之有物。說到這個「物」,裡面有太多奧秘。由於我們生長在一個「統一思想,統一口徑」的大環境中,很多讀者不由自主地尋找跟自己相同的觀點。一旦意見相左,便會做出激烈反響。顧小白很少寫review型的影評,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對《雙雄》的評論也是如此。有網友不同意他的觀點,這也很正常,但這位網友顯然感情受到傷害,因為顧小白說了他偶像的壞話。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見盡可以發表,在網路時代,已經沒有人能壟斷話語權;但只要沒有「高度統一」的政策,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見,對一部電影的評論更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不能適應言論自由的環境,那他最好躲開這個環境或者自己創造一個言論統一的小環境。《手機》引發的爭議表明,有這種心態的影迷在我國為數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為一名該片的評論者,他犯下了兩個大忌:一是你必須看過影片後才有資格評論,否則你的觀點是空中樓閣;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強烈的語言駁斥該片,如果覺得有誹謗之嫌,可以訴諸法律保護,但他暗示電影局應該禁映(原話是:我甚至不理解電影局為什麼能讓他通過還在全國放映)則是一種對電影業極為有害的思維。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網的調查中,高達40%的人同意他的觀點(也許只是同意他言論中的某一部分。)讓我們來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電影局審片官員,他必定會槍斃該片。如果這40%的網友中有人有權槍斃該片,那麼該片就不會問世。這么多人這么樂意剝奪公眾看某部影片的權力,同時又很多人叫嚷著沒好片看。你說這中間有沒有因果關系?能怪誰呢?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時,真是非常痛心:中國觀眾,我們只配沒電影看,因為我們動不動就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作品給禁了。可以想像,如果這40%的人可以一票否決的話,中國將從此沒有一部電影可以上映,也不會再有一部小說、一張報紙、一篇文章可以問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沒有哪部電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認同和贊許的,如一個政客得到60%的民意認可,就算很受歡迎的了。如果一個人可以剝奪所有人的選擇權力,那麼任何形式的創造都可以休矣。當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審片官員,而且他也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所以我們的反應可能過火了。不過這種國民心態對於拍電影或寫影評都是一大障礙。十多年前的所謂影評,被淪為圈內說好話的宣傳;現在有些人為了駭世驚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調,其實心態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迎合。真正的影評,最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感覺沒有對錯,感受一定有反對者,但感受有講道理和講歪理之分,有常態和奇特之分。寶琳。凱爾的觀點80%我都無法認同,她對於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會演戲的說法,相信大多數電影業人士都不會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邏輯。我不必同意她的結論,但我欣賞她獨特的視角。一個影評人的真本事不在於人雲亦雲,而在於發現別人疏忽的佳作,當《雌雄大盜》無人問津時,凱爾為它搖旗吶喊,說《指環王III》是優秀作品,沒有人會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沒有鼓勵大家故意唱反調)我覺得一個好的影評人,應該勇於推薦遺珠。介紹《指環王》是工作,但當你發現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導演帶領一班不會到處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員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種快感是無與倫比的,而向大家介紹這樣的作品,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㈣ 手機版豆瓣電影怎麼寫影評
不可以 只可以用電腦書寫 我也很郁悶QAQ
㈤ 在豆瓣上寫的影評怎麼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假設寫的還不錯)
你需要朋友捧場,不然的話,頂不到前面就沒人能看到
㈥ 豆瓣文藝裝逼青年是怎麼寫出影評的
念豆瓣的名字,請先放緩語速,然後像法語讀音那樣,用舌頭輕掃上牙床,再慢慢滑出「豆~瓣~」的音,乾脆利落地收尾。一定不要加er音,那會像把LV念成「哎羅喂」一樣惹人怨念。豆瓣絕對在鄙視鏈的頂端,這點毋庸置疑。有人總結:豆瓣裝逼,天涯猥瑣,貓撲淫盪,貼吧腦殘。當人們指責網路暴力、網路暴民時,豆瓣網的存在就像是為了刺瞎造謠者的眼睛,那裡絕對是鮮脆無敵小清新,那裡總是做些和實際賺錢無關又挑戰人類無聊底線的事情。關注芬蘭歐非拉美智利小眾電影,別管最後能不能找到資源;關注同城組織,別管是不是要靠譜地參加活動;關注豆瓣「我們都愛大金鏈子」、「父母皆禍害」小組,別管裡面是神話還是笑話。
對於豆瓣,天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涯叔」很忙的。涯叔通常都會把和貓撲打仗列入日常工作流程,比如聲討某張圖片、帖子的版權問題;搶奪熱點事件的八卦權。由於論壇網友分母數量巨大,所以出精品的概率也大。涯叔認為自己很草根很民生,有容乃大,睥睨群雄。很多M opper(貓撲用戶)轉身變成T yer(天涯用戶),是因為厭棄貓撲的爛界面,更多人則同時潛伏在貓撲和天涯,對兩方的論戰表示無奈,本是一家人,還折騰個P啊!對此,貓撲表示很不服,M opper嗔怪涯叔的一點是,涯叔年齡大了,只會動眼,不想動手;還嗔怪涯叔的天涯觀光團只會喊口號,沒得半點創新和實際行動。而貓撲自己獨特的人肉手段使網友更加津津樂道於事實的真相。可是貓撲不能迴避的是,自己圈子裡確實聚集了大批意淫控和黃段子狂人。正因為限制小,貓撲也是網路新詞的發明重地之一。
鄙視鏈尾端的貼吧,我們只能說,委屈你了。誰讓你被無窮無盡的商業推手、網路水軍、閑散窮人和各種粉包圍,於是你們神奇了!經常爆吧和被爆,爆吧狀態下的你們是x戰警,是霹靂嬌娃,是上了妝的施瓦辛格,是噴了香水的格雷諾耶,是無處不在的方舟子,是諾亞方舟的船長!
㈦ 怎麼在豆瓣客戶端上寫影評啊
(⊙_⊙)
㈧ 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輯技巧、道具的作用、轉場流暢度等都可以進行評論。
例:《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
而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
(8)豆瓣如何寫影評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內容是多樣的。有著重評論影片的題材、主題、人物或它的社會意義,也有專門論述不同片種、樣式或影片的藝術風格、造型表現手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的;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流派的電影創作進行專題評論的,也有為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等電影藝術家撰寫評論的。
既有在報刊上對當時上映的影片或某種創作問題寫專欄評論的,也有對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進行評論的。由於讀者和觀眾的欣賞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電影專業工作者研究用的專題論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觀眾欣賞水平的影評文章。
㈨ 影評到底怎麼寫
一篇應試的影評文章,要學會運用專業知識進行思考和寫作。例如:如何正確觀影?如何選擇影評寫作角度?故事情節是我們去理解電影的基礎,在寫作的過程中,故事情節卻不是我們重點去分析論證的內容。
我們要去分析的是電影如何表現主題的?電影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去表現主題?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情感?
那首先,你要知道影評寫作能評什麼?評電影的哪些方面?所以,「我應該怎麼寫影評?」也可以轉化為「我應該選擇什麼角度寫影評?」
1.主題角度
主題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電影的外在故事講什麼?內在涵義是什麼?」一部電影所要表達的主題是多方面的,但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只需要提煉出最核心、最重要的那個主題層即可。
關於寫影評這件事,同學們可以參考範文書集《影評高分範文集》,裡面收錄了許多歷年來高分學員的影評文章,值得大家借鑒參考。
㈩ 如何在豆瓣發表影評
找到你要的電影,頁面上有一個框框,寫著「我來評論這部電影」,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