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視影評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於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願。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後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了。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於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於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於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於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裡的創傷。不過,最後,母女重逢又給人心裡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於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於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後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麼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後,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
㈡ 求微電影《特殊交易》影評1500字,謝謝
劇情上簡單的不得了。 因為畢竟是短片。 無非是一個缺愛的孩子。 因為一面之緣。 把一個陪酒女幻想成媽媽。 然後陪酒女感動。 喚醒了自己的母愛雲雲。 其實主題超簡單。 只是告訴人們。 無論什麼身份的人。 內心都是充滿愛的。 只不過什麼時候被喚醒。 卻沒法說。 婊子也有情。 陪喝陪唱不陪睡的小姐也到處都是。 總比那些用模特身份出賣肉體的外圍........看到有朋友說這是一部描述簡單的愛的微電影,對於一個現實悲觀主義的我來說,實在不能苟同。
片頭出現的陪酒女不屑一顧的表情和言辭//片尾陪酒女的痛哭流涕
陪酒女一開始對小波拿錢僱傭她的蔑視/後來卻萌生同情而不願要小波的錢
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是一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更是一個明知道別人騙他也不願說穿的孩子//一個家庭優越的孩子卻是一個成績一般孩子更是一個愛數落他人說壞話孩子
一個夜夜笙歌的陪酒女變成了假冒的好孩子媽媽//一個尋花問柳的男人卻是一個真實的熊孩子父親
寫到這里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我很無聊,只不過是在復述劇情,請不要急,接著來看情感的反差。
為什麼陪酒女會有不屑一顧的表情和言辭呢?因為現實告訴她天下沒有不要錢的午餐,做什麼事錢才是硬道理。(她說100,50塊錢就不是錢了,甚至不願回家,要多賺一,。當然也可能是她已經沒有家了。這些足見她過得也不是很好。)//為什麼後來她卻又痛哭流涕了呢?有朋友說因為她被感動了,因為她明白了小波為什麼拉著她要她聽作文朗讀,因為作文是寫給她的,或者她被小波所做的事打動了。但我不認為是這樣。因為一個32歲的女人,也許她尚且可以保持青春但在時間的面前還能有多久呢?她雖然這樣能賺一些錢,可是卻再也沒有可能去體會一個適齡媽媽養育孩子成長的情感(片尾放出了幾幕母親與孩子和畫面,我想是為了突出這層意思,「看第一遍沒注意最後還有個小女孩的聲音,這樣就感覺像是她在感慨自己沒能陪在自己的孩子身邊,小波的痛苦就好比她自己孩子的痛苦,因此而傷感,而原意幫助小波,可是這樣後面她看作文時哭的就奇怪了點」,下面的內容是假設最後沒有小女孩的聲音,我覺得更好些),她甚至於羨慕為什麼小波不是她的孩子(從她在教室里看到小波成績和她客人孩子成績時的得意表情可以看出她的虛榮心)。其實她痛哭流涕更多的是因為自的人生。
為什麼陪酒女一開始嫌棄小波給的錢少而後來又偷偷把錢塞回小波的書包,有朋友說也是因為感動,我也不那麼認為。在真摯的情感面前,金錢究竟能佔多少比重呢。舉個例子:相信朋友么都聽說過親生兄弟姐妹為了房產、遺產而對峙公堂的無情無義。而反過來也有不是親生子女卻願意贍養送終的善良美德。所以陪酒女偷偷把錢塞回小波的書包是因為拿著那些錢讓她自覺羞愧而並非感動。
現實就是那麼殘忍,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日夜思念母親,願意用錢僱傭陪酒女扮母親而最終卻又不得不接受沒有母親的事實(要寫一篇關於媽媽的作文,可是沒有媽媽怎麼辦呢,只好找了一個他身邊看得到的相對來看算是善良的人來寫,可是他心裡明白,那不是他媽媽,所以他說「再見,媽媽」)//一個沒有孩子的陪酒女只想著她的拜金生活從沒想過孩子的問題而最終卻不得不接受自己沒能適齡生養,已經失去可能會擁有一個想小波一樣的好孩子的機會。
寫到這里有朋友會說如果陪酒女放棄現在的生活成為小波的母親應該是一個美麗的結局。是啊,一個沒有孩子的陪酒女改過自新後成為一個好媽媽//一個擁有孩子的父親卻是一個尋花問柳的嫖客,這樣看似有可比性,不過這樣一來就沒完沒了啦。因為現實可不是盡如人意的,誰能知道陪酒女做了小波媽媽不會後悔,誰知道小波在未來的生活中還能保持優越。現實可不像童話故事裡說的王子與灰姑娘擺脫了巫婆就可以永遠幸福了,巫婆的女兒還會來的,況且誰知道王子的母親不是另一個巫婆呢
㈢ 急!求電影《國家公敵》影評,最好有3000到5000字
一部經典好電影,應該是5-6年前看過,往後又看過幾遍.初次看時就被老美的高科技唬住了,其情節緊張尤其配樂非常不錯,總之它引人入勝,現在的電影正在住進喪失這樣的特性.各種因素如情節,攝影,配樂,場景配色,各個節點間關聯性等等,這樣的經典級電影在逐漸減少,更有能讓大家爭議的關於個人和政府間權力關系這個爭議性主體,總之.
一部讓人欣賞的電影
迪恩家被裝了監視器,他的手機,手錶,皮鞋,甚至衣服,都被換成或裝上了跟蹤、竊聽裝置,但他毫不知情.如果不是一個前國安局特工的出現,他永遠也不會知道,為什麼他跟舊情人約會的照片會立刻就送到他妻子手中.他身上的一切時刻都在出賣他.
也許這並不可怕,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扔掉的.讓我們設想一下這種可能:昨天晚上,當你熟睡的時候,有人在你身體里植入一個微生物級別的跟蹤竊聽裝置,就像在你身體里寄養了一隻小蟲子.你知道,人體內的微生物是很多的,所以多一兩個也不會有什麼不妥.它一直跟隨著你,你去到哪它就去到哪.與此同時,你頭上幾百千米的空中,有一根衛星天線正精確地對准你,把你的一舉一動都轉變成信號.
我呢,我在一間密室中,坐在一電腦前,看著你在街上用猥瑣的眼光偷看美女/帥哥,看你拎著公文包或手袋穿過大街小巷,看你被上司罵,看你罵下級,看你哭,看你笑,看你騙老婆/老公,看你哄情人,看你做愛,精確地繪出你一天的行程.總之,看你的一切.你的生活不是你的,你的生活是我的,是我的連續劇.當然你毫不知情.如果你不做什麼壞事,這電視的劇情就我一人知道,但你要做了,劇情就曝光了.不過你還是不會知道為什麼會曝光.裝在你身上的東西會成為你不可缺少的一個器官,就像生來就有,它會作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化為灰.
有另外一個人,他會在電腦前拍桌子罵娘:媽的,你整天坐在電腦前看電視劇,惡不惡心?你就不能來點刺激的嗎?他指的是我.也許有一天,他跟我在街上擦肩而過,嘴角會露出一絲微笑,心裡說:嘿,老兄,我知道你昨晚幹了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也許會成為未來的一種生活形態.每個人的生活都被記錄在一個巨大的資料庫中,一旦需要,就可調出.你對此毫不知情,一如既往地生活,有時做些特別的小癖好,以為無人知曉,卻不知道有人在看得津津有味.
這部電影挺不錯的,情節張弛有度.配樂特別好,配上蒼茫的城市遠景,就像一個未來社會的預兆.
㈣ 求一篇影評《一次別離》的影評!! 很著急 謝謝了
一、譯名的「分離」
把英文片名"A Separation"直白地譯成「一次別離」似乎是欠妥的,個人覺得譯成「分離」或許更為貼切。一來,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在接受采訪時也說,「Separation」涵蓋了諸多的層面,如何去理解,這個問題需要留給觀眾自己。"A Separation of...."這個語法結構提供了一種開放性的解讀方式,但中文名「一次別離」卻隱約有種一錘定音的意味,弱化了電影本身的多重寓意。二來,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發覺所謂「別離」並沒有太多向過去告別的意思,也並非是一個位於時間軸上的重要節點,而是將各種「分離」全都交織在一個故事中,且無論在哪一層面上,都顯示出了一道鮮明的分野與裂痕。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正是試圖通過兩個不同階層家庭的碰撞來揭示出這道分野與裂痕的存在。
二、精英與精英的分離
納德和西敏所組成的中產階級家庭,顯然是伊朗社會中精英的象徵。他們有房有車,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體面的工作,負擔得起護工和家庭教師的開銷。但導演阿斯哈通過開篇那接近4分鍾的長鏡頭,透露出這個中產家庭正遭遇到的解體危機。一反慣例的是,在離婚的當口上,西敏依然承認納德是一個得體而正派的人。他們唯一的分歧在於,西敏拿到了出國的簽證,因為她不願女兒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至於是何種環境,阿斯哈狡猾地略過不表,點到為止——而納德不願離開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老年痴呆的父親是個明顯的隱喻——一個老邁而病入膏肓的祖國。西敏質問納德,你父親還認得出你這個兒子么?納德回答,這又有什麼區別呢,我認得出他是我的父親啊。國家失序的症狀之一,便是中產階級的逃離。離開還是留守,納德和西敏無疑代表了這一群體中兩種截然相反的的觀點。頗有意味的是,納德在法院的長凳上對著女兒Termeh舉手起誓時,卻不想把身邊和他拷在一起的士兵的也牽了起來——選擇離開的大可自由地離開,決心留下的卻處處為僵硬而強大的體系所掣肘,還有比這更絕妙的諷刺么?
三、 民眾與精英的分離
比起精英內部的裂痕,民眾與精英之間已然是一道鴻溝。而這也是整部電影著墨最多的部分。
護工Razieh和她的丈夫Hodjat無疑是底層民眾的象徵。他們在身處精英階層的納德和西敏面前,幾乎毫無話語權。 Razieh在和納德的薪資談判中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所有的努力都在後者的一句「下午之前給我個答復吧,這樣我也好找別人」前煙消雲散。而她的丈夫,背了一屁股債的Hodjat也只能祭出「如果我幹得不錯,能不能加點?不滿意你可以不付錢。」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對此,隔著玻璃窗的納德根本不置可否,他只顧提出自己的要求:你明天來吧,帶上身份證。
在精英階層的眼中,Razieh和Hodjat他們,無疑屬於一個和自己全然不同的群體。如果我沒有遺漏的話,在納德和西敏的對白中,有意一次也沒有出現過Razieh和Hodjat的姓名。對他們來說,民眾只是一張張模糊的面孔。其中一場戲是這樣的:納德下班回家,目不直視地稱呼Razieh為「女士」,邊敷衍著她的問候,邊直奔女兒的家庭教師而去,主動打招呼並稱對方為「Ghahraii太太」。兩相對照,區別立現。另一個更明顯的橋段是:納德的女兒Termeh在法院的走廊里背誦課文:「在薩珊王朝時期,人們被劃分為兩個階層:上層特權階層和普通階層(the normal class)。」她的外婆立馬糾正說,是"普通民眾(the normal folks)」。而此時占據鏡頭的,正是Razieh和Hodjat的女兒,她在一旁鸚鵡學舌地附和著Termeh的背誦。導演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分離的階層觀念,不僅是後天的自然演變,更是一種人為的假定和預設。
而在雙方的直接交鋒中,這種差距更是體現得尤為突出。在法院里,面對納德和Ghahraii太太條理清晰的反駁,Hodjat只能憤懣地對法官說,「我沒什麼可失去的了。」然後他指著納德,「我的問題在於,我沒法像他一樣能說會道。」他情緒失控,他被判蔑視法庭,可他除了以頭撞門之外再無他法。而他的保釋擔保人,還必須有公務員或企業主的身份才行。其後,Hodjat放棄了在法庭上的言辭爭辯,轉而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取真相。他闖進學校逼迫Ghahraii太太對著《可蘭經》起誓,而誓言完成的那一刻便意味著他最後的出路也被堵死。另一邊的納德完全不同,他只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就證明了,他不可能如Razieh所說的那樣,把她從門口推落至台階,因為這根本不可行。此時,在民眾與精英分離的背後,還隱含了另一種層面上的分離——宗教信仰和世俗規則之間的分離。而無論從哪種層面上來看,高下立判,勝負已分。
事實如此,在精英階層面前,普通民眾徹底居於被動。平時,他們處於一種失語的狀態;而當他們試圖抗爭時,又完全力不從心。但吊詭之處在於,在納德的父親——伊朗國家的象徵——患病之後,西敏選擇離開;有工作有女兒的納德無暇顧及,只好選擇僱人幫忙;因此恰恰正是沉默而弱勢的Razieh擔負起了最臟最累那些活。阿斯哈以此完成了一幅無比精確的社會速寫。
四、 道德與現實的分離
在事故發生之後,盡管納德、西敏與Razieh、Hodjat處於相互對立的立場,但他們都在各自道德的約束下被捲入了這場紛爭。只不過,一方信守的是傳統的宗教道德,另一方遵循的則是世俗世界的法律規則和個人道德。但這還只是一個開端。
Razieh的看護工作受制於宗教道德,在為老人洗澡之前,還需要打電話向宗教權威請教是否可行。在這個一路狂飆的現代世界裡,古老的宗教觀依然頑強地延續著它的生命力,傳統和現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漸彰顯。而因為顧忌丈夫Hodjat的感受而不敢坦白車禍實情的Razieh,一邊要將這出戲繼續演下去,一邊又暗暗地受到道德的譴責。這種掙扎一直持續到納德和西敏願意出錢賠償,才觸及到她的底線。諷刺的是,她道出實情的理由並不是擔心會給自己的女兒帶來負面的影響,而是害怕會招來可怕的詛咒。她的丈夫Hodjat同樣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也一個因無力養家而自責的男人。當Razieh袒露車禍實情後,他想收下賠償金並獨自承擔說謊的罪過。此時,在與宗教道德的沖突中,身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感最終占據了上風,贏得了一場近乎自殘的勝利。
納德為女兒溫習單詞,告訴她寫正確的答案,即便因此被扣分也無妨,則是一處用來勾勒人物性格的鋪墊戲。在順便嘲笑僵硬的學校教育之餘,更是在表明納德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不介意為堅持原則付出小小的代價。但面對法官的追問時,他卻違心地說了假話。當恪守道德便意味著遭受法律的制裁,當堅持的代價過於高昂時,向現實妥協成了一種無奈的選擇。其後法官要求詢問他的女兒Termeh,納德既沒有鼓勵她說出真相,也不曾慫恿她為他圓謊。他沒有勇氣向上攀升,同時也拒絕繼續墜落。他的不選擇,卻等同於將選擇的重擔轉移到了Termeh的肩上。而這一轉移,不想卻成為了另一種分離的肇因。
五、童年時代與成人世界的分離
Termeh和Razieh的女兒一起玩桌上足球的那一場戲,是全片中為數不多的幾處亮色之一。那個時候,她們還生活在一個用童話與課本堆砌出的世界裡——那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當她們的父母不約而同地選擇用謊言來應對時,灰色出現了。她們被迫承擔起了不該由她們承擔的重負,保守著一個昏暗渾濁的秘密,她們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謀。而後,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動聲色地幫著父親圓謊,轉眼又在汽車後座上淚流滿面。她的童年時代從此崩塌,而在它的廢墟之上隱約出現了一個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臨近結尾時,這兩個孩子那陰沉對視的一幕,堪稱全片最驚心動魄的畫面。在這沉寂的四目相接中,兩個小女孩一同在向她們的童年時代無言地告別。一個殘酷的成年儀式完成了。
六、納德與西敏的分離
納德與西敏的分離,是整個故事的源頭,同時也構成了諸多「分離」中最淺顯可見的一個層面。事實上,分居起初只是種姿態,是一件納德和西敏用來博弈的武器。納德以為女兒和自己更親,她不走,西敏也不會走;西敏知道女兒為了留住她會呆在父親的身邊,所以除非納德棄子認輸,她也走不了。兩人之間,便維持著這樣一種微妙的平衡。但西敏和納德在是否該支付賠償金的問題上相持不下,以至於所有本已被按捺下的矛盾瞬間井噴,情勢的發展漸漸超出了兩人的控制范圍。當西敏朝堵在門口的女兒大喊:「鬼才答應過!」時,一切都變得無可挽回了。影片最後,阿斯哈又安排了一個納德和西敏在法院長廊里等候判決的長鏡頭,所有的「分離」都在這里等待觀眾給出自己的答案。
七、伊朗電影與大陸電影的分離
好玩的是,對於大陸電影而言,最後還會多出這一層面上的分離。那些老是把懷才不遇歸咎於投資匱乏的苦主們可以閉嘴了,人家這部基本用手持攝像機拍攝的《分離》才花了不過區區30萬美元,這點錢都不夠國內某些豪華爛片做宣傳的,用來雇水軍在網路上刷分可能還差不多吧。至於把所有症結都推諉到審查制度上的借口,似乎也顯得不那麼可靠了。繼《三個傻瓜》和《芭薩提的顏色》令我們驚覺,原來印象中只會又跳又唱的印度電影已經遠遠甩開我們一大截之後,面對受到同樣桎梏的伊朗電影,大陸電影還留有多少自辯的餘地呢?整體水準低劣,審查制度當然難辭其咎。但個人拍不出好電影,恐怕只有怪自己內功不夠。對此,借用卡爾維諾的一段話再合適不過了:「免遭痛苦的辦法有兩種,對於許多人,第一種很容易:接受地獄,成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種有風險,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學習:在地獄里尋找非地獄的人和物,學會辨別他們,使他們存在下去,賦予他們空間。」
㈤ 求《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影評
《殺死一隻知更鳥》: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一、艱難時世中的成長
威廉•曼徹斯特在撰寫美國社會實錄的時候,在開篇的標題中將1932年寫為「最慘的一年」,經濟大蕭條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年,上千萬的美國人在為了找工作而奔波,兩百萬人到流浪,中產階級迅速破落,有人用自殺這樣的極端方式反抗此等時勢。凱恩斯說類似的事情稱作「黑暗時代」,人們掉落深溝谷底,摸不清楚方向,在這種時候人們都會覺得已經山窮水盡。大多數人無事可做,前途渺茫,整個民族陷入一種陰暗的低潮期一蹶不振。
「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a Mocking bird,1962)就是發生在這個充滿不安、貧窮、掙扎和恐懼的年代的故事。梅科姆鎮古老而破敗,空盪盪的街道,歪斜的建築,雜草叢生的林蔭小道,在灰白的日光直直瞪射下形成了斑駁的陰影。人們慢吞吞地盡量拖延著時間,但仍舊不知道如何揮霍這漫長的二十四小時。當地的農民窮,交不起咨詢律師的費用,只能用糧食代替,身為律師的阿迪克斯•芬奇也生活拮據。以農業為主的梅科姆鎮,如果農民交不起現金,就意味著其他任何職業的人只能收到一些抵押物作為償付。
許多孩子在那個艱難時世里成長、懂事,其中一些人成為了今後美國的領導人和各個領域的引路人,比如七歲的羅伯特•F•肯尼迪,八歲的詹姆斯• 鮑德溫,十九歲的傑拉爾德•福特和理查德•M•尼克松。可以說,那個時代造就了他們,深深影響了他們的思想和今後的道路。影片就是透過九歲的斯考特和十三歲的傑姆的透明的目光,來審視這個世界,帶有一種孩童的好奇,對神秘的探索精神,少年時期的莽撞天真。他們容易犯錯,容易受創,容易憤怒,容易成長。這種成長的愉悅與艱辛,令平淡的故事透露著一股神奇的力量,帶著觀眾走出黑暗中的迷霧。
斯考特作為阿迪克斯的女兒,故事的講述者,她對世界的認知、情緒的波動,都在無形的影響著影片的步伐。小孩子都相信幽靈和鬼怪之說,並對挖掘這樣的軼事樂此不疲,所以她對於布•拉德利的各種可怕傳聞都深信不疑,說他是幽靈,滿手鮮血,生吃小動物,臉上有道駭人的疤痕,牙齒稀落,兩眼外鼓,活脫脫一個骷髏。在這種懼怕心理下,拉德利一家都漸漸被妖魔化成了一個講述著古怪悲劇的家庭。拉德利那座靜悄悄的房子更加成為了一個恐怖幻想的最佳場所,看起來不是寂靜無聲,彷彿醞釀著什麼罪惡,就是隱約傳來低沉的笑聲,令人毛骨悚然。布•拉德利就是恐怖的代名詞,在斯考特的噩夢中,他總是隱藏在什麼黑暗的陰影中,獰笑嚎叫,嘴角流著鮮血。於是,當她那天坐在輪胎里,滾到拉德利家的台階上時,幾乎嚇得動彈不得,「身上的血都凝固了」。孩子們一直以去布•拉德利家的院子里冒險,當成是娛樂的一部分,卻被父親阿迪克斯制止了。他們對此並不太了解,他們還是孩子,不太能分辨事情的原委。
每當斯考特充滿對生活憤怒、不滿,與身邊人發生矛盾時,都是一次成長的體驗,讓她更加認識到生活的面孔。她不愛上學,因為受到了卡羅琳小姐的指責,阿迪克斯教育她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雖然她認為傳統的教學方法「騙走了」自己的一些東西,但阿迪克斯仍舊讓她從中學習有用的東西;斯考特容易憤怒,不會控制情緒,所以她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以「拳頭」這樣的暴力方式解決。只要她生一個人的氣,就會極端到說「我恨你,看不起你,希望你明天就死!」這樣的話。某種程度上,大人們對於黑人的做法也如此極端,喪失理智和基本的道德判斷。他們恨,那麼就要令他死。孩子身上展現的一些毫不掩飾的人性的缺失,折射出大人身上的影子。
孩子們都喜歡尊敬阿迪克斯,不僅僅因為他是父親,而且因為他的公正。哪怕是小孩都需要有辯白的機會,雖然他們在大人的眼中,脾氣暴躁,不合規矩,有時候打架罵人,但是他們也需要理解,需要表達。這就是所謂的公平,阿迪克斯從來都不只是聽取任何一方的片面之言,都會讓他們有機會為自己的想法作出解釋。這也是斯考特非常崇敬父親的原因之一。到了社會上,法庭中,哪怕大多數人都認定一個人有罪,那麼他也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
最後布•拉德利通過自己的善行,一片誠摯之心,排除了他在孩子心中埋下的芥蒂。當恐怖的陰影驅散,斯考特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再害怕相信所謂「鬼、熱氣、符咒、信號」之類的事情了。她懂得了運用判斷力分析事情,而非輕信謠言和偏見。布•拉德利不僅僅送給了他們兩個木頭人,一個壞了的表和鏈子,一把小刀,還救了他們的生命,陪伴他們一路成長。
二、殺死一隻知更鳥
在美國南方有這樣一句俗語:殺死知更鳥是一種罪惡。電影的同名原著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取名自這句俗語,但是略去了後面的「是一種罪惡 」,所以從名字看來更像是對一種事件的陳述,這種客觀的平靜中暗藏著控訴的力量。知更鳥除了高唱動人的歌曲,不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情,不破壞花草,不毀壞谷倉,只是為了愉悅聽眾而盡情歌唱。所以打死這樣無害的生靈就是一種罪惡,一種毫無意義的殘殺。
在影片中,有兩只被人誤認為是惡魔的無害鳥兒,一個是斯考特的鄰居布•拉德利,另一個則是黑人湯姆•魯賓遜。前者是鄰里間偏見流言的受害者,後者則是當時美國社會對黑人歧視的犧牲品。
這個殘害無辜黑人的故事絕非隨意編造,而是來源於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況。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美國南方各州,黑人和白人性交是犯罪的,於是當很多白人女性被懷疑和黑人有染,她們為了推諉責任,就說這是強奸。曾經有一起著名的「斯科茨博羅青年冤獄」:兩位白人紡織女工指證九個失學的黑人男青年非禮她們,使得法院判處男青年死刑,之後關於本案的所有上訴均告無效,一切案情當最後一個受害者死於監獄才算告一段落。最後當真相公之於眾後,民眾嘩然,引發了黑人為自己的人權而斗爭。
當年的大蕭條對美國人心理的影響,決不是貧困兩個字可以解釋這樣簡單的,一系列的矛盾都在蓄勢待發,當時的總統胡佛實施的一系列政策都華而不實,他只能說一些空話和不痛不癢的承諾,很多報紙都指責他滿嘴謊言。全國到處都是一派衰敗的景象,金融巨頭們也畏首畏尾,鼠目寸光,不樂觀的前景讓所有人都躊躇不前。人們不再願意相信什麼,每個人都孤零零地無可依靠,面對束手無策的政府,人民的信心已經跌到了谷底。他們屢試屢敗,對以後的生活斷絕了希望,越是在這樣的情緒下,越突顯出很多社會問題。就像影片中的斯考特一樣,他們的怒火總是一觸即發,隨時准備將滿腔的積怨發泄出來。於是,就有了這樣各種復雜情緒下的犧牲者——湯姆•魯賓遜。
從一開始,故事並沒有說明這件事情的緣由,只是從成人之間嚴肅的對話,還有斯考特和同學的沖突中,看出來阿迪克斯要為黑人辯護的端倪,而這件事情似乎隨時都能挑起一場戰爭,平時的朋友和鄰居都因為這件事情漸漸變換了面孔。南方小鎮的平靜,勢必要被這個事件所打破。
傑姆和斯考特在跟隨父親探訪湯姆•魯賓遜一家時,初次體會到了整件事情的可怖之處。傑姆在黑暗中獨自坐在車中等候父親,尤厄爾先生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佝僂著身體,醉醺醺地撲向車窗,賊頭賊腦地窺視著熟睡中的斯考特,然後緊貼著玻璃惡狠狠地盯著傑姆,扭曲著五官,露出了嘴裡的假牙。傑姆有些被嚇壞了,在車子里狹小的空間中,他感受到真正的壓迫感,來自同類的威脅,這些不再是流言蜚語的空想,而是眼前的「惡魔」。幸好父親及時出現了,他像個不容置疑的守護神出在畫面的正中央,表情嚴肅,稍微皺起眉頭。尤厄爾先生已看到父親立刻矮了半截,從牙縫里擠出了一句「黑人維護者」就溜走了。他每次出現都不懷好意,卻總是看到阿迪克斯就退縮了回去,似乎罵人只是用來掩飾他的心虛。哪怕在庭審結束後,他吐了阿迪克斯一臉的口水,阿迪克斯也只是不卑不亢地用手絹抹掉了。阿迪克斯越是平靜,越使得尤厄爾無地自容。
黑人在這部電影中完全是沒有話語權的角色,他們只能坐著等待,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對於冷眼他們只能默默承受。但他們仍舊帶給大多數白人一種恐懼感。就像在書里哈珀•李寫道的那樣:「世界上一共有四種人。像我們和我們的鄰居這樣的普通人(『我們』指傑姆),像坎寧安那樣的住在樹林里的人,像尤厄爾那樣住在垃圾場上的人,還有黑人。」「我們」不喜歡坎寧安那樣的人,坎寧安不喜歡尤厄爾那樣的人,而尤厄爾憎惡黑人。而陪審團是由坎寧安那樣的人組成的。黑人處在最下層,最被蔑視和忽略的底層,人們對於自己不了解和鄙視的種族總會有種沒緣由的恐懼感,他們雖然自覺有優越感,卻仍舊覺得對方野蠻,粗橫,攻擊力強。哪怕到了今天種族問題依然是美國社會不可忽略的問題,在2004年引起廣泛關注的電影「撞車」(Crash)中,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白人女性在街上看到黑人經過,仍就會不由自主地閃躲。經過幾十年的社會發展,不斷地融合,這種不由自主地恐懼仍舊存在。只是內在的原因更加復雜隱秘。
在法庭審判湯姆•魯賓遜的前夕,梅科姆鎮人心中的恐懼醞釀的矛盾終於爆發了,除了阿迪克斯沒有人願意給黑人為自己辯解的機會。阿迪克斯守護在監獄的門口,頭上的燈泡射出冷靜的光芒。四面八方的汽車湧向了監獄門口,平日里和藹可親的鎮民都變得面目猙獰,他們不再是擁有理智的常人,而是一群暴徒,試圖沖破阿迪克斯的守護,撕碎了監獄里那個黑人。阿迪克斯已經不是年輕人了,實際上他五十多歲了,他沒有生氣或者有任何激動的情緒,他還阻止了斯考特對於其他人的踢打。後來他說,是孩子的出現制服了這些人的「獸性」,但阿迪克斯那種沉穩的正義的力量,是不容忽視和質疑的,他不用一兵一卒,他不用暴力相向,那些人會自己望而卻步。人擁有的不僅僅是身體、物質上的力量,更強大的是精神上的。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阿迪克斯這樣的人,但是人們都會對這樣的人產生敬畏,因為他有他們沒有的勇氣,他有他們沒有的堅持,他有他們沒有的文明。當每個人都盲目的憤怒、失狂,放縱自己的慾望,他們懼怕這樣目標清晰,為理想奮斗終身的人。
在整個美國的經濟和精神都跌入谷底時,羅斯福適時地站了出來,掏出在海德公園書房的手稿,洪亮的聲音通過廣播傳遍了美國大地:「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一種無名的、喪失理智的、毫無道理的畏懼心理。它能把我們搞癱瘓,什麼事也辦不成,使我們無法由退卻轉為進攻。」這番演講給奄奄一息的民族注入了一針興奮劑,那些流浪街頭的人停下了腳步,昏昏噩噩的人抬起了低垂的頭顱,孩子停止了哭泣。雖然新總統的上台不能馬上改變國內的凄涼現狀,但是卻讓人們的精神都為之一振。有的時候,人們在黑暗摸索中停滯不前時,需要的不是不遠處的曙光,而是心中的希望,這希望就像一盞明燈,能指引他們走出恐懼的黑暗。
小孩子對於布•拉德利的恐懼,梅科姆鎮居民對於黑人的恐懼,美國人民對於經濟蕭條的恐懼,都讓他們在恐懼中放棄了反抗,只能在恐懼中越陷越深。就像傑姆那天晚上,把褲子丟在了布•拉德利院子的邊緣,他也不知道害怕什麼,只是恐懼讓他拚命逃竄。當最後發現他們的恐懼並非真實,讓他們害怕的只是心中的懦弱,被挫敗感壓制的信心,而一旦你發現了這一點,發現了當人經歷絕境後心會變得多麼堅強,「因為我們始終站在死亡的邊緣而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熱愛。由脆弱變得堅強。有堅強而變得自信。」
三、只屬於格利高利•派克的阿迪克斯•芬奇
「即使我說得天花亂墜,如果沒有慈心一片,那也猶如鍾鳴缽響,徒有其聲而已。
即使我預見未來,深通奧秘;即使我信念十足,力能移山;如果沒有慈心一片,我又算得了什麼呢!?」
——《新約•保羅致哥林斯人的第一封信》
在紀念格里高利•派克的晚會上,她的女兒站在台上,說:「全世界都希望有格里高利•派克一樣的父親,但他是我們的父親。他真的很像阿迪克斯• 芬奇。」紀念會播放的紀錄片中,派克在「殺死一隻知更鳥」劇本的最後,潦草地寫下了這樣幾個字:公正、勇氣、執著、愛。這幾個詞不僅僅屬於阿迪克斯,也屬於派克。作為父親的派克,也許不算寬厚,但總是公正,不管工作多忙,他都能空出時間處理家庭的事情,他從沒有錯過孩子們成長中任何一個重要的時刻。作為他的孩子,你只需小心不要要求太多,因為他都會給予滿足,只要他覺得要求合理,哪怕橫跨半個地球他都會飛到他們身邊。
派克生命中發生過兩件對他意義重大的事情。一個是在1952年,遇到薇諾妮,她是他的至愛,人生侶伴,她與他排練了劇本上的每一句對白,去過他每一處拍攝地,她總在他身邊陪伴著。他很愛她。另外一件事情就是1961年,朋友送給他一本《殺死一隻知更鳥》,這部小說成為了他事業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小說作者哈珀•李成為了派克一家非常重要的朋友。
阿迪克斯•芬奇一直是好萊塢銀幕上的經典形象,他是好父親,好律師,既是一個戰斗者,也是一個守護者。他具有男人能具備的所有美德:有良好的教養,富有責任心,為堅持信念作出不懈的努力,盡量去愛每一個人,不因為個人情感而作出不理智的舉動。最為可貴的是在那個充滿恐懼的年代,人人自危,他能站出來為堅持理念,為改變社會作出努力。他曾告訴自己的孩子:「我們不能因為一百年前失敗過就不再爭取勝利了。」
阿迪克斯快五十歲了,已經不再年輕,只是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不做一些能讓自己的孩子拿來炫耀的工作,此外他還戴著厚厚的眼鏡,左眼幾乎瞎了,如果他想看清楚什麼,只能扭過頭用右眼看。他也沒有其他的娛樂,「從不打獵,不玩撲克,不釣魚,不喝酒,不抽煙」。他只喜歡看書。他是個神槍手,但是他從不引以為傲,直到他打死了路上的一條瘋狗,孩子們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槍法精準的獵手。
那是二月的一天,街道靜悄悄的,人們都待在家中,,樹葉紋絲不動,日光直射在大地上,一切都顯得明晃晃得無所遁形。一隻狗歪歪扭扭地從街道的盡頭走過來,沒有口吐白沫,也毫無向什麼人撲過去的跡象,卻更加令人心驚膽顫,沒人知道它接下來會怎麼樣,是倒下去,還是變成猛獸。阿迪克斯和幾個男人都聞訊趕了過來,但是其他人都不敢上前開槍,他們把槍交給了阿迪克斯。他毫無遲疑地走向街中心,空氣像水一般在他身邊緩慢流過,他把眼鏡往上推了推,又滑了下來,他乾脆把它扔到一邊,敏捷地扣動了扳機,那隻狗應聲而倒。阿迪克斯依舊保持著微蹙的眉頭,並沒有得意的樣子。別人都說他是神槍手,但他並不以此為傲,所以傑姆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槍法如此好。他不會輕易端起槍射擊,除非他覺得萬不得已,因為射擊不是繪畫或者彈鋼琴,畢竟當端起槍的一刻起,就註定擁有「超越了大部分生物的才能」,這對於其他人或者動物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對於一隻發瘋的狗,阿迪克斯可以端起獵槍,對於懷有種族偏見的居民,他卻一直都這樣說:「這次我們不是和北方佬打仗,而是和朋友較量。但是記住這一點,不管事情變得對我們多麼不利,他們仍然是我們的朋友,這里仍是我們的家。」哪怕尤厄爾先生再強詞奪理,梅耶拉再隱瞞事情的真相,阿迪克斯都有條不紊地陳述辯辭,他鏗鏘有力的語調,擲地有聲的話語,總帶有可以平息怒火的力量。他是唯一一個可以讓陪審團遲遲不能下決定的人,他也是唯一一個頂住各方的壓力和威脅,在為黑人的利益辯護的人。問到這樣做的理由,阿迪克斯說得很簡單:「假如我不這樣做,在鎮上我將抬不起頭,在立法機關就不能代表這個縣,我甚至不能要求你或者傑姆別再做某種事了。」他不僅是為了堅持自己的理念而作,也是在為自己的孩子而作,他希望成為他們的榜樣,他也知道孩子們都在看著他。很多時候不用多說,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榜樣。傑姆就是在父親的影響下不斷成長,到最後,誰都知道他會成為阿迪克斯那樣的人。
不論是阿迪克斯或是派克的存在,都讓那些生存在各種恐懼中的人看到一絲曙光。告訴世界,還有這樣的人存在,還有很多人都不再相信的情感存在。在美國電影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儀式上,派克已經八十歲了,他把自己稱為「來自拉霍亞的小子」,榮幸地和萊昂內、沃爾特•休斯頓、威廉•懷特這樣的傳奇人物合作,而他也正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傳奇。他悉數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演員,每一個名字都激動人心,這些都是和他合作過的夥伴。他這樣詮釋自己的職業:「影視娛樂擴大了人們的同情心,啟發心靈,激發鬥志,溫暖人的心房,摧毀偽善、貪婪、虛假,引發幽默感,讓我們娛樂後得意容光滿面。影視娛樂並不只是為了賺錢,同志們,作為藝人的自豪感的價值更高,藝術的價值更高,人類的創造力是無價的。」恐怕在那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沒有一個人可以自豪地說出上述一席話,但是派克就可以,因為他用自己的一生來證明了這句話。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若沒有我的妻子薇諾妮,沒有我的家庭,我不會有今天,沒有他們,這一切都會毫無意義,家人需要我時,我希望自己能足夠堅強……薇諾妮,你是我的唯一,我不打算在電視上哽咽著說我愛你,讓你難為情,至少我是這么想的。」永遠把家庭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有了可以分享的人,可以同甘共苦的人,才有勇氣和動力去面對這個世界,追求的東西才真正變得有意義。所以,在電影的最後,阿迪克斯抱著斯考特守候在傑姆的床前,整個晚上他都會在這里,他的影響會一輩子都守護在孩子的身邊。
如果可能,他的堅毅與溫暖也會一直陪伴在所有看過此片人的心中。
㈥ 跪求一篇《回魂夜》的影評!!!!很多人其實沒看懂這部電影
此文只是我的觀後感,再說一遍,是觀後感。
十三歲那年,在一個騷動不安的夏日,我從朋友那裡拿回一部《午夜凶鈴》回家觀摩,之後無論在每個悶熱的夜晚里我不得不用毯子把自己裹的絲絲入扣,躲在裡面痛快的汗流浹背,偶爾探出腦袋透口氣時還警惕的將房間窺視一遍,看那清純可人的貞子是否就趴在地板上瞪著心虛的我淫笑。這樣的情況於三個月後有所好轉,那就是睡覺時敢把電燈閉上了,不至於總是被喊我起床的老媽叨嘮。
一年後,我終於快要將貞子遺忘,卻突然發覺自己竟對恐怖電影有了強烈的排斥性,經過嚴謹快捷的自我生理心理綜合檢測後得出一個令人汗顏的結論:本人確確實實患上了醫學上所稱的——噼里啪啦恐怖電影菩薩搖頭怕怕精神虛幻後遺症,並且讓我那柔弱似水的小心肝留下了一層永久的揮之不去的陰影。痛定思痛,在一次難得的清醒之際我憤然揮毫在床單上寫下兩條戒律:一、此後堅決抵制日貨!二、此生永不觀看恐怖電影!
然而當我在街邊音像店裡看到星爺的《整鬼專家》時便毫無牽掛的把第二條戒律破掉了,也曾想到它要破,但是沒想到破的這么快!平時拿星爺的電影回家看基本都要叫來小弟小妹一起看,但這次我把表姐同學都統統請了來,心想,人多鬼少,不至於再讓我已遭受重創的心靈雪上加霜吧。
影片開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靈位供桌兩旁站倆紙人,加上詭異的音樂,這緊張的氣氛仍我感到了一絲提心吊膽的快感。當看到Leon那小刀威脅附到小榮身上的鬼往家裡打電話給人道歉時,我邊樂邊想:原來此片仍是延續星爺一貫的無厘頭搞笑風格,大可放膽來看了。
世上惟有鬼最難描述,可大可小,可方可圓。身為抓鬼專家的Leon便可以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發揮了。Leon實屬天生高人,從BABY時代就開始鍛煉自己去接受UFO、尼斯湖水怪,從而使得他無所畏懼。最終由於他太——大膽!被關進精神病院。我想他呆在院里頭肯定也沒有閑著,定是在刻苦的研究如何捉鬼,直到有一個很崇拜很信任他的人——阿群的出現。以阿群的穿著打扮以及生活方式,我認為這個形象代表的應該是像我們這樣6——60歲的年輕人。
阿群之於Leon的信服,衡等於廣大星迷對於星爺的那種崇敬信任的心態。但社會總存在著一堆自認為受過高等教育出入什麼上流社會的老古董對星爺的無厘頭風格嗤之以嘴,就像開始時保安們對Leon的態度,但Leon沒有反駁,而是用行動征服了他們。
劇情從頭至尾跌宕起伏,處處都是小意外,驚喜不斷令人噴飯。比如,李太太墜樓後,Leon對其進行了一大頓慘無人道的暴扁,起初讓人誤以為他在鞭屍,而結果``````比如,還魂夜男鬼將他掐到七孔噴血癱倒在地,他竟又爬起來拔腿就跑,邊跑還給大家糾正了一個錯誤的傳統觀念:七孔流血是七孔流血死是死``````比如阿群一刀捅進神功護體的他後`````比如用熨斗燙平大齙牙``````類此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捉鬼無外乎全是道士加雞狗血道符桃木劍,而在這里,探鬼用盆花,打鬼用巧克力,抓鬼用保鮮膜,想見到鬼得擦牛眼淚,難道這還不夠神奇不夠創新嗎?還不夠挑戰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大腦想像力嗎?為何我還能見到一些帖子對此片挑三揀四的頗有微詞哪?星爺曾說:我拍攝電影最大的目標就是給觀眾提供娛樂,不是教育什麼的,觀眾開心是我最想做的事。我問你,你看此片時確實開心的樂了嗎?如果是的話就別那麼多橫加指責說什麼又不恐怖又不搞笑的廢話;如果沒樂那麼我可以大膽的說:你的存在不適合星爺的電影,建議你去看那些個道士天師捉僵屍的「高雅藝術」電影吧!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配角:自信堅韌大難不死的道友明。這哥們從出場到結束按順序一共挨了:盧隊長一腳、李先生一刀、李太太四刀、Leon一槍、Leon一小刀、五秒左右的電擊、臨死的李太太又一槍、從天而降的飛行帽一砍、飛馳的汽車一撞``````什麼都不多說了,給英雄敬個禮先!
後遺症:朋友介紹MM認識,我開口說先:首先,我問你,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有飛碟、尼斯有水怪?幾個哥們去飯館,點菜我對服務生說:來個豆枝蒸柳丁,豆腐乳西瓜,趁她發怔之際再補一句:小辣~~~就可以了。
一句話總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加上星爺爐火純青的演技造就一部韻味非凡的恐怖喜劇。
㈦ 三個白痴 印度影片 觀後感
一所印度有名的理工科高等學府里,三個好朋友蘭喬(Rancho),法蘭(Farhran)和拉杜(Raju)所經歷的種種趣事。蘭喬天資聰穎,卻不喜歡循規蹈矩和照本宣科,他不滿現有的教育體制,經常跟嚴厲而死板教導主任作對,是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人物。拉杜家裡貧困,全家都寄希望於他以後找個好工作飛黃騰達,以致他精神壓力巨大不得不虔心於神明。法蘭也是家裡唯一的希望,他的父母和無數中國家長一樣省吃儉用把最好的物質條件都讓給了他,卻不知道自己兒子對自己所學的東西絲毫沒有熱情和動力。
三位主角的性格反差形成了第一組對比。蘭喬是一個光輝的存在。其他兩位則不敢放下心中的包袱,心底還是希望能按世俗意義上的標准生活下去。拉杜一度甚至覺得蘭喬是個不切實際滿嘴跑火車的傢伙而不願與他來往。但最終,在蘭喬的指引下,法蘭和拉杜也漸漸走出最初的懦弱膽怯,開始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蘭喬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自己朋友的弱點。法蘭是沒有熱情,把生命消耗在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上。拉杜是對未來過於畏懼。「如此害怕明天,今天怎麼生活?」
而第二組對比來自外號叫「病毒」的教導主任和三位主人公之間的沖突。「病毒」的理念很簡單,人生就是一場戰斗,每個人都必須全力以赴地隨時幹掉對手,只有第一才有意義,就像人們都知道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卻不知道第二個登上月球的是誰。他對學生冷酷無情,甚至對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在學校里,這種優勝劣汰的達爾文學說是靠成績說話的。像中國孩子所經歷的一樣,分數是判別一切的標志,連照畢業照的位置也要根據排名來安排。特立獨行的蘭喬的出現,成了他眼中的尖刺。這小子大言不慚:「我要教你們如何去教。」「病毒」自然不容許別人這樣蔑視他的權威。
除了「病毒」之外,還有一個不那麼正面的角色「消音器」,他是一個所謂的好學生,玩命的念書,恨不能把所有的公式都記入腦海,甚至不惜買葯來吃,不料此葯的副作用是放悶屁,為此人送外號「消音器」。他秉承了「病毒」的處世哲學,以打倒一切對手為快事。為了考試第一,除了自己拚命之外,還要影響別人,在考試前夜把playboy塞到其他同學的寢室里。他和「病毒」是天然的同盟,自然也被蘭喬等人所憎惡,從而組成了影片的第三組對比。
電影的一開始,是畢業多年之後,法蘭,拉杜和「消音器」一起去找蘭喬。畢業伊始,他們就斷了聯系。法蘭和拉杜是急著和好友相聚,而「消音器」是為了炫耀自己美國的豪宅和跑車,以此來證明他的活法才是最正確最光明的。尋找的過程一波三折,再加上不斷穿插他們校園里發生的往事,構成了影片的主體架構。
這部電影在商業上是極為成功的。人物鮮活,細節豐滿,各種伏筆天衣無縫。盡管幾個橋段有些似曾相識,但絕不突兀,和故事走向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很少有這樣的一部片子能讓人看得全情投入,完全進入了影片的情境中,跟著主角們一起經歷喜怒哀樂,手舞足蹈而不自知。
在觀影過程中,我經歷了若干次的情感變化。先是欣賞蘭喬的活潑機智,蔑視權威,接著又漸漸對他嚷嚷的「為自己活著」,「做你所喜歡的」之類口號不以為然。因為這種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很容易流於空洞的說教。每個人都會這么去說,但每個人都不會這么去做。那個叫「現實」的可怕怪物會輕易地把我們變成口是心非的傢伙,靠著自我欺騙過活。但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我又慢慢修正了自己的想法,蘭喬確實在踐行自己的信念。他的道理不是蒼白的,而是有很充實的行動作為根基,這也使得他周圍的人能被深深地感召。到了影片最後,我甚至都忘了這是一部皆大歡喜為標准結局的印度電影,而為他暗暗捏了一把汗。理由很簡單,理想主義者被現實擊垮是一件非常杯具的事情。
理想主義的勝利總是因為稀有而令人激動。因為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中,理想最容易被拿來作點綴,而一旦遇上抉擇,最容易犧牲的也是理想,與社會同化的過程往往也是理想破滅的過程。盡管我們不願意承認,在現實中,還是「消音器」這樣的人往往成為標準定義的成功者,他們的成功可以復制,也不斷會有新的模仿者前赴後繼。而一個人的理想太過純粹,往往會遁入虛無。
㈧ 急求七宗罪影評
昨天深夜看完了《七宗罪》。
這是一部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與之相似的《第七封印》。如果說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對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進行了追問和探討,那麼《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丟掉信仰,世界將會怎樣。
影片中的紐約,灰暗、潮濕、骯臟、混亂,接連不斷的命案,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開頭是老少兩代警官追查殺人兇手,感覺好像一部偵探片。被殺者的慘象和陰森的作案現場在影片開頭就讓人心理緊張。在案子進行到第三個時,他們突然領悟到兇手是以殺戮的方式進行傳道,在以上帝之名懲罰被天主教認為遭永劫的七種大罪: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嫉妒。片子的宗教意義也就從這里開始顯現,並在劇情行進中愈加強調,特別是將近影片最後,兇手極力控訴的一段話,他說自己是被上帝選中的,來懲罰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墮落,有罪之人會遭懲罰。這樣片子就有種道德勸誡的警世意味,讓人看後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麼原因讓這些人產生罪惡,讓兇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殺戮的方式來進行懲戒,影片好像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是因為信仰的缺失嗎?在西方,啟蒙運動發現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漸推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的自我意識不斷膨脹,充分肯定了人類的理智,開始蔑視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理性摧毀了宗教信仰精神,認為科學技術萬能的人類覺得理性可以實現一切。不錯,以科學為代表的理性的確推動了西方社會的飛速進步,促其完成了現代化的過程。可是,理性也越來越成為人們束縛自身的枷鎖。依照齊美爾的看法,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諸如效率、計算、守時這些「理性化」的東西,這樣的理性化其實就是一種「物化」,金錢和商業價值成為衡量一切價值的唯一尺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由於金錢的厲害變得日益冷漠。影片中,對現代城市的冷漠現實不斷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強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會有人關注;受到房東欺騙的大衛和tracy住著一棟不斷受地鐵震顫的房子;房東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當做最好的房客,因為他會定期收到放在郵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態度其實就是現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對這個世界很是厭惡,在目睹一場街邊的搶劫案後鑽進計程車,司機問他去哪裡,他說:「far far away…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他選擇的態度是逃避。他這種心理在一次和大衛的酒吧談話中被大衛揭穿,大衛還表示自己不會如此,知道這個世界的罪惡,但仍然堅持下去與它斗爭。威廉沒有反對,他的想法的確如此,他意識到自己也應該積極面對這個世界,不能再逃避,所以他回家後砸掉了那個讓他更感孤獨的鬧表。並且最後警官問他退休後將要去哪裡時,他說:「around,I』ll be around。」可是,大衛的堅持不是盲目樂觀,是因為他有動力有信念,那就是對妻子的愛。片子中,可以看到大衛結束和威廉的內心對話回到家後,抱著妻子說:I love you,very much…但是威廉的堅持就有些不得已,而且僅僅是種個人行為。
這是部絕望的片子,它向人們展示了世界的罪惡和冷漠,但是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避免這種境況的惡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對上帝的皈依嗎?可是片子塑造的擁有美好人性的tracy最後也被兇手殘忍殺害。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為陰暗的一面,對於美好光明溫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衛與tracy的愛情尚且算作這個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線,最後也由於tracy的被殺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裡?影片最後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話: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這個結尾太沒有說服力,這個世界不是個好世界,如何值得人們去奮斗?
此外,在這個片子中還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波茲曼在《娛樂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中反復論述的觀點,新媒介的出現對人們認知世界方式的改變。老少警官威廉和大衛,代表了受不同媒介影響的兩代人。老威廉是在印刷媒介的環境里成長的,他應該出生在20,30年代,那個時代電視還沒有普及。而大衛顯然是看電視長大的一代。所以他們處理案件時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方式。印刷品是有字元構成的,閱讀時需要大腦不斷的解碼、記憶、呼應、總結、抽象,是一個典型的邏輯思維過程,老威廉正是秉承印刷媒介造就的邏輯的、縝密的、深刻的思維方式,善於發現細節,並以此為線索進行邏輯推理,遇到問題甚至會翻閱古典著作,表現了沉著謹慎的偵案風格。電視是光影和聲音組合物,看電視不需要動腦子,人們不費任何力氣就能理解電視上的通俗語言和畫面,從小就看慣圖像偏向視覺體驗的大衛的表現是狂噪、沖動、易怒、油腔滑調、滿嘴臟話,偵案時也是對著幾副現場圖片翻來覆去沒完沒了的看個不停。老威廉給他的幾本但丁的書,被他詛咒並扔進抽屜里。
另外,老威廉去圖書館查資料時,遭遇一撥無所事事的同事。他們整年呆在圖書館,只知道喝酒、打牌,威廉責問他們為什麼不學習知識時,他們自嘲自己有文化,隨即打開唱機,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在靜謐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們繼續打牌取樂。先賢的知識高雅的音樂被人們漠視,在這樣的情節中,這個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樂。
還有,就是morgan freeman這個老黑人演技實在太棒了,尤其最後回答警官提問退休後將去哪裡,他說「「around,I』ll be around」時的表情和聲音。第一次看見他是在《肖申克的救贖》,當時就覺得他演的那個黑人犯人真特別好。聽說他還演過《冒牌天神》,以後一定找機會看。再有就是pitt啦,狠帥,雖然扮演的年輕警官沖動魯莽。
㈨ 王牌特工影評聲音分析
《王牌特工》是一部娛樂效果上佳的爆米花大片,但它又不光是一部爆米花片,還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洗腦教程」。但凡看過該片的人,都會對手工訂制西服留下深刻印象,會念念不忘結實防彈的長柄傘,會記住「牛津鞋好過布洛克鞋」,而有些中毒較深的人,可能已經開始攢錢籌備一次英國旅行……不動聲色間,《王牌特工》向觀眾輸出了一堆品牌、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而且觀眾還能高高興興地接受,「洗腦」功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品牌Logo植入】
《王牌特工》中的麥當勞植入相信引起了不少觀眾爆笑,但品牌Logo在《王牌特工》中還有更大的作用。導演馬修沃恩深諳「Logo就是現代人的分類標簽」,電影利用各種品牌將劇中人物快速分類,品牌成了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有趣的是,對那些世界知名的大廠牌,導演明著植入,暗地裡卻都揶揄了一把,也不知道給錢的廣告客戶看了到底開不開心。
1、麥當勞
在超豪華的大宅里瘋狂反派的女助理端上晚餐的時候,誰會想到,竟然是麥當勞!大反派還要配超級昂貴奢侈的拉菲紅酒。面對這種暴發戶品味,英國人往往都是看著,保持著他們的禮貌,不予評價。當然了,費斯大叔還是很傲嬌地說,「來一個巨無霸,謝謝。」
2、阿迪達斯
該電影另一個明顯植入是阿迪達斯,在酒吧里欺負小青年塔倫的那個馬臉小混混,穿了一身阿迪達斯。雖然阿迪達斯的運動風現在也是時尚人士心頭好,但仍改不了它的平民屬性。《王牌特工》對此給予了毫不留情的揭穿,什麼阿迪達斯,就是街頭小混混標配!
3、Lenovo
影片中瑞典首相的辦公電腦右上角模模糊糊出現了Lenovo的廠牌。這個政客角色既不酷、又充滿功利心,所以他只能使用面向商務精英人士的Lenovo電腦,要是他用蘋果Macbook就肯定和人物不相符了。
【消費方式洗腦】
雖然《王牌特工》光明正大地給很多品牌做了硬廣,但電影本身對這些東西卻一概抱持一種冷嘲熱諷的態度。在穿著訂制西服、光鮮筆挺喝著馬蒂尼的Kingsman特工面前,什麼大廠Logo都是浮雲,高級訂制和薩維爾街,才是這部電影最想要灌輸給大家的東西。陰暗一點想,《王牌特工》說不定就是英國男裝訂制行業在電影界進行的一場無比成功的公關。
1、高級訂制
在國人還在追捧愛馬仕,香奈兒的時候,紳士用高級訂制把我們甩十條街。高級訂制服裝是時尚的最高境界,紳士的西裝一定高級訂制。所以電影中費斯叔帶著小青年塔倫來到裁縫店看西裝,人家都是有專門的裁縫量體裁衣,設計上照顧你的身材曲線和穿著習慣,選用的是頂級的料子,絕對貼合舒適。小青年穿了以後,氣場瞬間躍升三級,穿著高訂,在名流雲集的商務場合也是鶴立雞群。
要知道,發明了紳士著裝的歐洲貴族,根本就不care浮誇的品牌和logo,人家早就明了一個真理:不要拿高級訂制與成衣作對比。人家也是真的慢工出細活,他們會為每位客人記錄量體數據、布料材質,然後終生保存;為了「合身」到每一毫米,一套西裝至少要耗費八個星期才能完成,時間長的甚至要花八個月。在此期間,客人要進行三次試穿。而這些都還只是基本的。
2、薩維爾街的裁縫
Kingsman特工機構從外表看是一家位於倫敦薩維爾街(Savile Row)的裁縫店。薩維爾街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是「bespoke」(男裝高定)一詞的起源地。日語「西裝」一詞讀作「sebiro」,正是沾了日式口音的「savile row」。這條街的主顧都是誰?拿破崙三世(1858)、威爾士王子(1863)、維多利亞女王(1869)……
明星們譬如貝克漢姆,都喜歡大搖大擺地把車開進薩維爾街,然後享受小街兩旁突如其來的閃光燈轟炸。所以呢,牛津街的大牌們,都覺得能在薩維爾街開店有面子,他們不惜花費巨額房租,哪怕虧到吐血也不在乎。
【英式文化輸出】
最深層的洗腦和最牛逼的廣告一定都是要上升到文化層面的。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英國人對於陌生人、外省人、外國人、島外人具有天生的不信任和蔑視。在《王牌特工》中,身為英國人的導演馬修沃恩,就在種種細節上狠狠地輸出了一把英國文化,最典型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紳士文化,
1、Manners maketh man
費斯叔在酒館里教訓小嘍啰的時候說「Manners make a man」,這是600年前溫徹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的名言。Manners在英國意味著什麼?紳士文化。在Kingsman中,唯一比間諜使命更重要的,就是保持紳士之風。
英國是紳士的發源地,英語權威字典《韋氏在線大辭典》中,「紳士」有四種解釋,即指「出身高貴的男士」、「擁有田產的貴族男士」、「出身高貴又有騎士風度的男士」、「無需為生活勞碌奔波的閑漢」。總結就是:不僅有錢,還出身貴族。最早的紳士,所有的規矩和標准都是外在形式上的要求,譬如要求同一套西裝不能連續穿兩天,不同的西裝還要搭配不同的皮鞋,皮鞋還一定要手工製作的,平常放在家裡要用鞋楦撐起來,免得變形。在不同的場合換不同的領帶,褲子的長度也要非常精確。
那麼,自然的,費斯叔作為每場戲都要換套西裝,戴昂貴眼鏡,喝馬提尼,被小嘍啰辱罵面不改色的男子,就是貨真價實的紳士了——至於他說的那些臟話,姑且認為是英式幽默吧。
2、英式VS美式
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時,英國人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傲嬌。電影中的英式文化和美式文化的對抗無處不在。大反派塞繆爾傑克遜,典型的美國打扮,嘻哈風格的衣服,寫著「NY」的棒球帽。這位反派跑到裁縫店穿高定禮服的時候,還戴著棒球帽,被費斯叔諷刺了一把,建議他去某店買一頂禮帽,同時呢,費斯叔還糾正了一下反派的美式口音。
塞繆爾傑克遜被刻畫成了「美國暴發戶」和「邪惡的科技狂人」,和Kingsman形成鮮明對比。他全程叫叫嚷嚷,隨時可能會癲狂,他超級有錢,信奉高科技。他打算用手機晶元卡控制人腦以統治世界,就連他上台演講的方式,都是最時髦的美國IT大佬style呢。而影片的最後,這個不可一世的美國壞蛋死在了穿高訂的英國紳士手中,英國文化就此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