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的影評
① 征服1453我覺得很不錯啊,為什麼豆瓣里評分這么低好多人罵
後面好假,歌頌土耳其對君士坦丁堡的征服
悲劇的誕生
——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那裡有湛藍的天空,白色的雲,那院子有大樹環繞,後來還有了搖曳的鞦韆架。那裡是盛夏的鄉村,是理想中的樂園,但又的確是凶宅。那裡,有無數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著,卑躬屈膝,只為苟延殘喘,更有無數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濃煙么?那不是炊煙裊裊,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遲遲不肯落下。曾幾何時,在《辛德勒名單》不也有這樣的濃煙么,只是在這里,我們還聞道了那股嗆人的臭味。
活著,又如何?
《辛德勒名單》中,你有沒有聽到兒童那歡快的叫聲「GOODBYE JEWS!」在《鋼琴師》,你有沒有看到,只要是猶太人,活著,就無處可逃。本片中,編劇似乎給出了答案:「猶太之流詬吾族,誘吾族之敵」「笑吾族文學音律」「凡其所到之處,災害不斷」「吾國必因其而亡,不遠矣。」這大概就是希特勒滅猶的緣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時看《北洋水師》,那裡也有日本天皇的擔憂,作為島國的擔憂。難道這就是侵略的緣由?
我無法想像,德意志,那個哲學大師輩出,崇尚理性的國家,竟會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甚至還施行過種族滅絕的政策。是德國人思考得太深,以致走火入魔了?還是擔憂太多,以致無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兒童顯然是未經思考,受了大人們的教唆的。兒童又真的那麼無辜嗎?不是。兒童本身固有的輕浮與好事,大概也是一個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會不會也在其中,興奮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經經歷了滄桑,然後,你說:「那是我年少輕狂!」是不是已經太晚了。
不僅在德國。文革其間,誣蔑師長的,毀滅文物的,為了各式派別而爭斗的,不是大有人在么?年少又輕狂,無知又沖動,大不了是受了某某某人的蠱惑,托詞不外乎如此。那麼,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又是什麼?要麼基於從眾心理,你這樣,我也這樣;要麼,是自我的彰顯。這樣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會永遠存在下去。
但這不是真相。
真相在於為什麼會有人盲從。
真相在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策。
真相在於人類創造了「我」與「我們」,而「我」與「你」便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我們隸屬與這樣集體,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許就是敵人,或者,就是那個不幸人中的一員。真相在於人類有了國家這一組織。庫切在《凶年紀事》中這樣說:「我們生而就有歸屬。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臣民。」「法律保護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對於國家的意志,從來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夠更改的,那麼,做個良民就意味著屈服與順從。
這不是真相。真相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國家意志。倘若國家意志是每個公民的意志,也許,就沒有悲劇的誕生了。但經濟學家已經給出了證明:這個美好願望是無法實現的。所謂國家意志只能是有大多數人的意識提煉出來的少數人的意志。少數人的意志就是這個國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所以,你說猶太人不好,那麼,人人都得說,猶太人不好,否則,便是以個人的力量來對抗整個國家。
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於這樣的意志為什麼會成為整個國家的意志,即便它那麼荒唐可笑(中國的大地不也曾上演過?罷黜馬寅初,消滅麻雀)。倘若,有多種聲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滿,倘若,你是對的,國家又真的夠虛心接受,那麼,悲劇也就不會發生。關鍵在於個人的意志成為國家意識,而對於這種意志唯有俯首貼面,老老實實去執行。這便是極權主義。極權主義的罪惡在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為他人的意志,皇權時代,軍閥時代,斯大林時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個獨裁者。極權主義的時代,你要麼躲避,要麼執行,要麼就是犧牲品。
但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於這樣的意志為什麼會誕生?真相在於,是誰選擇了這樣的獨裁者。意志可以歸結為個人的醜陋,但選擇,卻是民眾的結果,受蠱惑只是一時,但圖新鮮,為自己謀利不是大眾選擇的一個因素嗎?所謂人生,不過是在各種限制條件下,給自己選擇一個最優解——基於精神或物質。人生來就有慾望,有些人終生鬱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實現了願望,卻坑害了他人。就是這樣。
你可以不選擇嗎?當一個國家沒有了領導者,你會心安理得,穩如泰山嗎?你需要一個領導者,我也需要。我們都被奴役化了。幾百年前,一位法國作家這樣寫道: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經是臣民的平民突然會徹底忘掉他們早先渴望獨立的要求,以至於要喚起他們並重新獲得這種信念已經不可能了;事實上,他們無需敦促就在盡心盡力地做了,做得相當自在,乃至有人會說,從表面上看,他們沒有失去自由,只是坐穩了奴隸。實情也許是,一開始,這種服役是不得已的,因為受到了外力的強迫;但後來那些無怨無悔盡心效勞的人,卻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從事他們的前輩被強迫做的事。」
悲劇的誕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是一個壞人,辛德勒但並不像電影中所刻畫的那樣是一個近乎神聖的救世主形象。透過一本書《辛德勒名單》解讀辛德勒這個人,還原了英雄也是人這個常識,辛德勒早就是納粹黨成員;辛德勒竟然是間諜,辛德勒本質就是資本家,辛德勒或許是瘋子,諸如此類種種頭銜。 富賈之子的辛德勒沉湎酒色,在戰前作為間諜出入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從事偵察活動,他大發戰爭財,是當地有名的納粹信徒。他也是一個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哪怕20歲時的那場婚姻也是出於對方的豐厚聘禮,並以此來挽救瀕臨破產的家族企業。「二戰」後,他又拋棄了發妻。從流亡地阿根廷返回法蘭克福的辛德勒,處境卻極為悲慘。身無分文,蝸居在法蘭克福火車總站附近的一個單間居室,且頻繁酗酒,最終因煙酒過度而死。這就是一個真實的辛德勒。 英國作家威爾遜說:「辛德勒是個騙子,一個酒鬼,一個登徒子,可是,如果他不是這樣的人的話,他也就沒辦法從納粹集中營里拯救出上千個猶太勞工了。」,辛德勒只有是騙子、酒鬼和登徒子,才有本事拯救猶太人,但僅僅是騙子酒鬼和登徒子卻也救不了人。作者基尼利曾經解讀:「我對這個故事中的道德力量深信不疑……墮落之人跟他們身上向善的力量之間的斗爭總是讓人著迷。(辛德勒的時代)正是歷史上曾不止出現過一次的特殊時代:在那些時代,聖人已經完全無能為力,對你已經沒有任何好處,唯有那些講求實際的無賴漢才能擔當起拯救靈魂的重任。」
基尼利要寫出人類精神的偉大力量,同時又竭盡全力要為辛德勒「去魅」,驅散籠罩在這個偉大的拯救者、上帝的替身、猶太民族的「大義人」身上的光環和「迷思」,還他這個「如此含混復雜又如此崇高偉大的人物」的「真身」。所以他決定以小說的形式去展現這個人物,但同時又「力避一切向壁虛構」,所有的事件,哪怕最瑣碎的細節全部都有歷史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作為支撐,而且就算是當事人的回憶,作家也還要進行排比擇選,只選用經過判斷後認定為最符合歷史事實的記述。事實證明,基尼利的這種創作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實的力量勝過一切虛構,真實的面容也比一切設計都更精妙復雜,《辛德勒名單》不但將那段久已湮沒不聞的偉大的拯救故事,如目見耳聞般生動清晰地展現在當代讀者面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將奧斯卡·辛德勒這個真實人物無比復雜甚至矛盾的各個側面,如刀砍斧斫般深入細致地突顯在你我的心中。
至今沒人能夠否定辛德勒從納粹魔掌中拯救上千名猶太人的事實。他善與惡之間倫理取向的驟然轉變,讓學者無法自圓其說,或許永遠是個不解之謎。可我們又何必勞師動眾地去揭開這個謎底呢?甚至那份辛德勒名單的真假亦無需考證、辨偽,只要他在險境中確確實實拯救過一千餘條生命,此舉足矣。並且,這是他在當初境遇下唯一力所能及的行動。
我以為,只有國人才會對「高、大、全」式的人物鍾情萬分,才會為一個完美無瑕的英雄而錙銖必較甚或無原則地打造、粉飾、塗金。從國外對《辛德勒名單》以及辛德勒本人的爭議中,不難看出,「高、大、全」其實是一種普適的心理需求,造神運動並無時空的界限。這種普適性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道德訴求,更是人類對自身道德瑕疵和意志缺陷的心理過度補償。
一個一生清白的人或許對身邊的世態炎涼從來漠不關心,而一個墮落放縱之徒或許曾經對身陷絕境者攙扶過一把。英雄沒有必要是完美無缺的,我們更沒必要以神的標准來奢望他人。人類道德的恆古原則,一是無需極致,二是必須踐行。"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在基尼利的筆下,真實的辛德勒的本來面目纖毫畢現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就是這樣一個壞人,經過了種種磨難,做了一件好事,拯救了一千三百多個猶太人的生命。「救人一命,如普度眾生」……我想,也正因此,歷史才不至於僅僅成為一部征服和壓榨史,不論在多麼黑暗的時刻,不論邪惡的力量何等強大,也都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也總有人類的靈魂在成長。
電影開始,普通一猶太家庭圍立桌旁聖詠進行傳統的祈禱儀式,搖曳閃動的燭光隨著合聲的減弱漸漸被黑色吞沒。影片由彩色切換為黑白兩色的畫面。貫穿影片始終的凄慘哀惋的小提琴獨奏和幾近無伴奏的混聲合唱給出的強弱和諧依然不失聖詠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紅色亮點短暫的跳動給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為記的永約。影片結尾處伸開的地平線上,聖詠的基調展開世俗的旋律擁過來黑壓壓的一群人,畫面果斷地轉為彩色的鮮艷,橫掃一切的光明,「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
黑暗的昨夜已經過去,讓我們擁抱來之不易的幸福。
Schindler's List
舊聞新讀:東方早報2009年4月16日「辛德勒名單」副本澳大利亞被發現,新南威爾士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整理作家托馬斯·肯尼利的6盒舊手稿時,在一堆研究紀要和德國剪報中發現了這份「辛德勒名單」的副本。
《拯救大兵瑞恩》——生命的價值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令人心驚的程度。當子彈射入腦顱,鮮血尚未濺到地上;當利刃插進胸腔,心臟仍在舒張抽搐,生命已然逝去,留下的那些些痕跡,也只如流水滑過指縫後,手上殘留的水漬般輕易蒸發。史蒂芬用二十五分鍾時間,強迫我接受這個震撼——
身處戰爭中的人,就如我們指尖下的蟲蟻。
為什麼?為什麼造物創造了人類,卻又讓我們如斯羸弱,不堪一擊?而究竟生的價值又在哪裡?
當我經歷了那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的二十五後,我以為我明白了。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堅持正義;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鏟除奸惡。當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沖上那名叫諾曼底的法國海灘與德國人作戰時。我腦中想到的是中國古賢們所謂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思想,是近代革命者「拋頭顱,撒熱血」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流血犧牲,為的是全人類的安寧與和平。依然活著的戰士和倒在海水與沙灘上的屍體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然而,我錯了。當我看到那位在兩天中被戰爭接連奪去三個兒子的老母親瑟瑟發抖地倚靠著門邊時;當我看到原本掛在戰士脖頸上,代表著他們生命的金屬牌灑落滿地時,我意識到:我錯了!任何一個人都沒那麼偉大,任何一個人都恐懼死亡。生命的脆弱不僅僅體現於它能那麼輕易的被打碎,更在於我們對於這種脆弱的強烈恐懼。為什麼要派遣一組戰士去尋找那一個名叫瑞恩的大兵?因為他是那位老邁母親僅存的一子。答案簡單但卻真實。生命的維系,需要以生命的價值來換取。或許生命的價值就在於此:我們恐懼死亡,但我們更恐懼自己所關懷、熱愛的人被奪去生命!
可是,我又錯了。錯在以偏概全,錯在有失偏頗。直到影片後半程才終於出現的大兵瑞恩,在上級命令他離開戰場的前提下,堅持留下完成任務,與戰友們在一起;帶領著自己的小隊歷經了生死考驗的米勒上尉,在即將完成使命時,卻決定戰斗,用自己受傷的軀體與一支手槍,阻擊敵人的坦克。還有其他那些前赴後繼、英勇戰斗的戰士們。他們大義凜然,勇不畏死。是什麼支持著他們的神經與肉體?是什麼使他們即使為之拋卻生命,也無怨無悔?其實,他們都是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情感與思想。而在「那一刻」來臨時,他們又都成為了英雄,成為了同輩中最傑出者。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由於境遇的不同「那一刻」也都不竟相同。或許會是一場殘酷的戰爭,或許只是一個落水的兒童……但我們每個人的生之價值,決不會體現在那日日重復普通又普通的三餐一宿之中。它只會在我們一生中所僅有的幾次,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那一刻」中閃現,而平時我們只是普通人。
當我最終看完這部影片時,留於腦中記憶最深刻的,再不是開場的那二十五分鍾。而是已經受傷的米勒上尉依靠在殘垣斷壁上,無力但卻堅定的舉起手槍向德軍坦克射擊的鏡頭。
還記得他戰前的職業嗎?而「那一刻」他已成為英雄!
《美麗人生》——幸福的存在
就算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裡,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愛著並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的妻子與兒子。他的勇氣與智慧,即使在戰爭的硝煙彌漫中,即使在集中營的暗無天日中,即使在最後槍聲響起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依然閃現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他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悲慘世界裡,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游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於是,他的兒子便有了足夠的勇氣,熬過那段水火的歲月,最後,當他坐上盟軍的坦克時,他的幸福無可言語,而那種幸福,正是他的父親用生命為他交換的。他不放棄任何機會為他風雨中的家庭製造哪怕是點滴的歡欣,在路過集中營的廣播室時,他冒著危險在廣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訴她,他和兒子都還活著。他趁著做侍者的機會,為妻子播放了《船歌》,這首曾經響在他們定情之夜的歌曲,飄過沉沉迷霧的阻擋,在黑夜裡,給他的妻子帶去安慰,也讓他們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氣,共同經歷灰暗的時光。
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將兒子安頓在一個鐵箱子里,然後,去尋找他的妻子。當他被捕之後,路過那個鐵箱子時,他知道他的兒子正注視著他,於是,他裝出一副滑稽的模樣,惹得兒子笑出聲,他仍然堅持著,堅持著使兒子相信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千萬不要害怕,永遠要微笑而樂觀地去面對。然後,槍聲響起,他去了,而他的兒子與妻子終於獲得解放,當他們在陽光下摟抱在一起的時候,他的兒子說道,我們贏了!確實,在這一場浩劫當中,他們贏了,因為,他們有一個英雄的丈夫與父親,他的名字叫基度。
《美麗人生》是一部相當浪漫的電影,猶太青年基度到一個義大利小鎮上准備以開書店為生,在那裡,他遇見了美麗的姑娘多拉,然後,是一系列充滿了智慧、滑稽、陰錯陽差、浪漫的輕松片段,終於,基度與多拉終成眷屬,鏡頭一轉,他們從房間里追著他們的兒子來到院子里,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基度用自行車載著美麗的妻子,車框里坐著機靈的兒子,他們飛馳而過,而街道上,卻已經出現了納粹的鐵絲網。
沒有什麼比快樂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當基度的幸福生活剛剛開始之時,他的猶太身份使他被抓去了集中營,而他的妻子,本來並不用去集中營,卻毅然的隨他們跳上了火車。最真摯的愛情,有時候真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連執手相看都不需要,只是縱身一躍,跟去天涯海角。在影片當中,演多拉的演員有很好的演技,那是一種很克制的平靜,當她在集中營里聽到孩子將要被殺掉的消息時,她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只是站在樓梯上,由著後面的人群在她身上沖撞,她望向窗外,目光深遠。後來,她被派去挑揀死難者的衣服,那種小心翼翼,不敢也不願發現兒子衣服的感覺很到位。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最深沉的愛,其實,是很平靜的,能夠撕心裂肺哭出來的,往往也是釋然的開始。
最後,基度的兒子和多拉在陽光下抱在一起,他大聲喊叫著,我們贏了。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死去。電影響起旁白,以基度兒子的語氣,聽聲音,他也已經步入老年,那麼,這部電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憶。在他的回憶里,他的父親,依舊是那樣鮮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著。槍炮、炸葯、毒氣、死亡、飢餓,這些東西看似強大,最後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剎那,意思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盼望,人生終究美麗,於是,我們總會贏。
額額額,這是四篇、加上樓上的1篇剛好5篇
③ 一部爛電影《征服者》觀後感
同感。
④ 如何評價征服第一部
2003年《征服》首播,角色層面以劉華強為匪、徐國慶為警,追逐殺伐、鬥智斗勇。劇情層面以「警匪」、「匪匪」之間的對決為主線,「愛情」、「友情」、「親情」三條脈絡為輔線。寥寥20集的劇情,卻締造了一段收視率神跡,那一年孫紅雷更憑借《征服》和《周瑜的火車》收獲了電視劇、電影雙料大豐收,奠定了其國內一線男演員的地位。
《征服》以後,也有很多作品效仿它的手法,側重匪徒的心理描寫,放大匪徒的人物性格和內心戲份,但效果能夠達到《征服》高度的卻寥寥無幾。
電視劇《征服》的意義在於它開了先河,以重描「匪徒」為主,警匪抓捕為輔,以人物個人角色魅力來帶動整體劇情,記住了劉華強也就是記住了《征服》,筆法可以復制,但《征服》的榮光和光芒,卻很難再現。
⑤ 如何評價《征服》這部電視劇
整部劇的題材的選取在當時絕對算是非常火熱的一種,直接抓住了觀眾的心。男性觀眾喜歡看那些有情有義的江湖生活,女性觀眾喜歡看劉華強對愛的女人不顧一切。
⑥ 美國恐怖電影《征服》的影評
想看名人情史的要失望了,這里沒有愛情,只有政治。
*三段性愛
甚至三段激烈的性愛場面也都是隱喻政治——年輕的墨索里尼的身體在黑暗中,肌肉緊綳,在輪廓光的勾勒下,呈現出有如大理石雕塑般的線條;身下的女人亦如「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渴望淪陷;她開始呻吟了,喚起他更強的征服欲,不是肉體的,兩性的,他眼睛裡燃燒的是俾睨天下的野心。
編導極匠心的設計兩人的關系,當伊達越是臣服,他對她的愛還象男人對女人。其中她把所有資產變賣支持他創立《義大利人報》,在這一場戲中,伊達近乎赤裸著身體躺在黑暗中,她深色的長睡衣,沒有遮擋她所有最迷人又最脆弱的私處——她那樣橫陳著,眼中閃爍著乞憐般的愛慕。他此時沖進了她早已淪陷的城池。
而當,伊達企圖維護自己愛情的尊嚴時,當她不再臣服而是憤怒時,他以對待敵人般的絕情回答她的追問。
因此,從這個關系的設計上,編導並不是在塑造一對愛恨糾纏的情人。而是隱喻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更直接地講是,獨裁者和民眾。從這個動機出發,那些看似高深的紀錄片插入的依據就結實了,也令結構上可以解讀。我往往害怕不可解釋的,因此鬆了一口氣。
然而這僅僅是影片的一半。
下一半,從伊達回到家鄉開始,他的情人不再出現,而僅以墨索里尼的紀錄影像穿插。
*四種「送信」
從此,電影變得越發令人痛苦,不在於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悲歌,而在於伊達正常與瘋癲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四個「送信」段落是不斷加深的絕望:開始她請修女幫她向外寄信,她說他不知道她的處境,還有給教皇、法官etc.的申訴;然後她逃跑,爬上高高拱門柵欄,向路過的少年求助,把信拋給他們,她大喊她是元首的合法妻子;再然後,她在深夜裡又爬上那高高拱門柵欄,向滿天飛雪拋灑她給他的信,萬籟俱寂;而最後,她就是個瘋子了,監禁她小屋的四壁,遍地的紙片,都寫著她的控訴……
顯見,這並不是寫實的電影,它充滿著意象,影像的修辭與格律,對故事的渴望是得不到滿足的。有評論說片子更接近歌劇,很有幾分道理——義大利人的激情表現得像黑色而寒冷的火。
*一段史料
或許很多對義大利政治圖景不大了解的人,對後半部會產生費解,墨索里尼對伊達的決絕僅僅因為此人的冷酷和醜陋嗎?答案顯然不是。
這里簡要的補充一下。
這得從影片開頭說起:年輕的墨索里尼與眾人爭論對上帝的信仰,他借了一支懷表大聲宣稱——如果上帝存在,請他在五分鍾內讓我死。在戲劇化了的嘀嗒聲中,時間流逝,他灼熱的野心挑戰了上帝同時征服了一個女人。這個段落是表現這個投機者和兩人命運最重要的場景。即墨索里尼早期贏得聲望是依靠挑戰宗教權威、梵蒂岡的天主教廷而積累的。
而天主教教義是伊達最終被她的男人和歷史拋棄的根本。因為,天主教義是不允許離婚的。
墨索里尼向權力巔峰邁進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手段是使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天主教會成為他推行法西斯制度的主要支柱。於是,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
作為反基督者的他或許愛她,而政治投機後,他必須以虔誠天主教徒的面目出現。她脆弱的愛情像一顆粘在權力「華服」上的蒼蠅屎。
影片迫使你思考,就不像是娛樂的產物。其實,我也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看一個這樣徹底的政治電影……也許是因為政治在我們的創作中更加禁忌,而禁忌就意味著危險的趣味。
⑦ 征服者的影評
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妻兒、祥和的生活、河流和山林不受侵害;我們將付諸我們所有的一切。生命在流逝,鮮血將流盡;可是我們絕不後悔。因為對幸福與寧靜的渴望;我們顯得如此無畏、勇敢而且強大。——火神紀。題記。為什麼這會成了一部被忽略的電影呢。這部耗資4500萬美元製作的集民族、奇幻、劇情、冒險、戰爭等諸多元素為一體猶如史詩般的電影卻居然沒能在中國的影迷中引起並點波瀾,實在有點讓我不明所以。在我所熟知寫電影的朋友們中,似乎沒有人注意到這部電影。因為沒有足以吸引眼球的明星加盟,因為導演馬庫斯·尼斯佩爾的名字還不夠響亮,因為製片方前後期的宣傳工作做得還不到位……或者其它什麼原因,反正這部電影都已經淹沒在一大堆大片里沒有人注意到它。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跟梅爾·吉布林的《啟示錄》一樣感人;只是因為梅爾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獨立電影製作人和導演的名號要比馬庫斯響亮得多。執導《德州電鋸殺人狂》以其彪悍風格著稱的馬庫斯也並非無名之輩,如果看過他的那部《德州電鋸殺人狂》而且能夠接受他的那種電影風格的話,應該會對這部電影有所期待並且應該會喜歡上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挺大氣的電影,也許多少帶著殘酷和血腥,可是這要比馬庫斯的前作溫情也收斂得多。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也接近於扎克·施奈德的《300死士》;尤其是那些殺戮和對抗的場面都讓我想起了前陣子紅紅火火的《300死士》。而且這部電影的風格、底蘊和藝術高度上都不比那兩部電影差。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600年的美洲大陸。講述了一個被遣棄在北美大陸上的維京小男孩被當地的印地安人養大並且跟著他們過著平靜而安定的生活,善良、朴質、寬容、與世無爭的印地安人感化了這個自小生活在殘暴的維京世界裡的小男孩。電影開始在一場維京人的劫掠和肆殺,為了徹底而完全地侵佔這塊尚未被開發的富庶之地,他們自從發現了這塊大陸之後就從來不曾停止過屠殺;在他們眼裡,他們必須把這里原來的所有居民斬盡殺絕之後,他們開始給這塊大陸書寫一個清澈而且純潔的歷史,富饒、平靜、與世隔絕的美洲大陸上興起了血雨腥風;維京人開始了他們肆無忌憚的燒殺擄掠徹底地結束了這片大陸上所有的平靜與幸福。十五年後;他們來到了那個維京小男孩所在的村莊燒毀了所有的房屋並且屠殺了整個村莊的男女老少。這是一場鐵器時代對石器時代發起的戰爭;也是一場侵略和反侵略的守衛戰。富饒的美洲大陸豐富的獵物和單一的社會構建養活著世世代代的印地安人,原始的小規模戰爭讓他們的武器和狩獵工具依舊停留在最原始的石器工具時代,他們只要使用這些最古老的石器和木器便足以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自給自足而平靜地生活。維京人則帶著他們從歐洲帶來的尖銳鋒利的長劍劃破了整片美洲大陸自古以來的平靜,厚重的用以保護自身的鎧甲則遮擋住了那些古老武器的所有進攻。武器和裝甲上的先進和優勝讓他們的殺戮如同羊入狼群般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這是一場鐵器時代發起的侵略戰以及石器時代的家園保衛戰,無止境的慾望以及無邊無奈苦痛和充滿血淚的掙扎;可以說,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維京人屠殺了不計其數的印地安人,燒毀了無數的原始村莊,不論男女老幼大村莊小村落都無一倖免。
這部電影多少延續了馬庫斯在《德州電鋸殺人狂》里那種殘酷寫實的執導風格,噴濺式的鮮血和堆積如山的屍骨讓這部充滿了血淚的電影顯得殘忍而現實,景美的原始叢林和高高的雪山,極其駭人的雪崩和履著薄冰過湖時的坍塌,電腦特技上的完美效果讓這部電影顯得磅礴大氣。唯美的寫景和殘酷的殺戮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就賦予了這部電影在精緻的鏡頭構圖和頹殺的暴力上形成了一種極致的視覺反差。侵略戰里維京人的殘酷和慘無人道的屠殺;與守衛戰里印地安人和長大的維京男孩所表現出來的堅韌勇敢與無窮的智慧讓這部電影一波三折的緊湊劇情顯得緊張而誘人。可以說,這不應該是一部被忽略被遺忘的電影。被維京人所遺棄在美洲大陸並且被善良而寬容的印地安人養大了的維京小男孩,他所面臨的一方是跟自己同根同脈的維京同族,另一方卻是拋開了種族的成見把自己養大的那些寬容的印地安人,他將要面臨的是一個極其困惑的窘境:是幫助自己的族人前往下一個印地安人的村落里徹底地斬盡殺絕那些原始未開化的野蠻民族,還是救助養育自己的印地安人並且替他們報仇;這將是個沉重的問題。這一段的劇情設置改編自1987年挪威的經典電影《白夜迷蹤》,也許也是這部電影所改編的最重要的一個情節。人性的劣根性與人性的良知所交織和斗爭,矛盾和糾結以及人性的選擇,也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在一種輕描淡寫的描繪里選擇了良知;可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並不容易。也許,個人的情感擺在了民族和種族大節之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當他把維京人鑄就的鐵器揮向暴戾的族人,並且最後設計殺死了所有入侵的維京人而保護了僅存的所有印地安人時,他的身影足以被標上偉大。這個時候我突然想起了那部風馬牛不相及的《辛德勒名單》里那些獲救了的猶太人。
這樣的一個選擇賦予了這部電影濃烈的說教味道。當一個人處於人生的交叉點和十字路口的時候,我們也許猶豫不前,可是我們最終必須由自己來決定我們前行的路;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或者選擇一條錯誤的歧道,選擇了荊棘或者平坦,其實只是在我們自己的一念之差。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是,選擇良善,我們有能力決定我們的人生以及前行的路。石器時代戰勝鐵器時代。從兵器考證學的邏輯來看,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因為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中間橫亘了兩個冷兵器時代;基本上,這是一場現代對古代的戰爭。然而,電影里的這個故事卻違背了這種在力量上的懸殊的導致戰爭勝負的規律促成了這場家園保衛戰的最終勝利。也許,並不是所有的戰爭結果都純粹只是以武力的高低來決定的。我記得在高中時代的歷史老師就曾經告訴過我,中外歷史上所有的任何一場戰爭的最後勝負都是由戰爭的性質所決定的;武力上的實力懸殊、裝備的優劣只能決定局部戰場的失利和暫時的失敗,可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最後的勝利終將歸於正義的一方。中國最簡單的一句古話「得民心者得天下」早已一言蔽之了。而這部電影里的故事,無疑是符合了這個客觀的歷史規律;侵略和反侵略的保衛,節節敗退的正義最終將取得的勝利就顯得一點也不出人意表了。人類有這樣的能力,至少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當我們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之後,當我們為了這個正確的選擇而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和汗水之後,我們可以得到我們最想要的那個結果。實力的懸殊讓我們選擇了智取,而正是因為這種邏輯思維能力才是我們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根本。我們能夠做到以弱勝強,所以最後正義總會戰勝邪惡。我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邪惡最終被打敗了,所有的維京人喪身於萬丈的懸崖之下,正義得到了傳頌,人性的良善也最終戰勝了人性里的邪惡。所有的一切都結束在必然里。我當然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美好,我也知道很多事情並不可能如同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發展與結束;然而我們也許並不怎麼喜歡不停地被提醒著這個世界的可怕,我們也許更願意相信我們心裡的那些應該歸於美好的幻想。 眾所周知,電影拍出來就是給人看的。然而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卻是,導演拍是拍了,卻又不想讓人好好看。
色彩不是黑就是暗
盔甲是黑的,兵器是暗的;頭發是黑的,皮膚是暗的;山是黑的,水是暗的;除了雪是銀灰的,血是深紅的,幾乎找不到能有強烈對比的色彩。無論對話、行軍還是打仗,全都糊做一堆。對話時就看到灰白的牙齒在上下翻飛,唾沫星子倒是沒有見到;行軍時只見火把在前行;打仗時只有劍還有勉強發出一點微弱的光亮,剩下的什麼流星錘呀,長矛呀,箭呀,全是黑不溜秋的。難道1000多年前的世界就是這樣的?物資匱乏可以理解,總不至於色彩也這么匱乏吧。導演是想通過暗色系來表現當時社會的殘酷呢,還是對演員或是場景的細節表示擔心呢?
動作場面永遠只有局部
這個應該是追究導演本人還是動作設計還是攝影還是特效還是其他什麼什麼劇務的責任呢?很明顯,導演肯定是想把這部電影拍成類似《魔戒》之類的史詩片的。然而更明顯的是,他沒有成功。故事時間史詩了,場景史詩了,服飾史詩了,人物模樣也史詩了,影片內容也算史詩了,偏偏在動作場面的拍攝上,馬上屎濕了。動作場面永遠都是近鏡頭搭配特寫,深怕觀眾看不清楚演員的鼻毛。好幾場維京人與印第安人交戰的大戲,如果把遠近結合得當,相信至少場面上不會輸《魔戒》好幾條街。偏偏這樣的好場面就被拍成一堆或者幾堆黑不溜秋的人物抱在一起互砍場面的特寫。再比如強渡冰面或是結尾那段墜崖的片段,如果能適當地使用遠鏡頭,無一不是顯示場面壯觀、氣勢恢宏的好機會。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近境特寫,倒像是一群本就為數不多,偏又有勇無謀的維京小分隊在鏡頭面前耍寶的雷人畫面。加之之前說的色調的超級統一,觀眾幾乎分不清誰是誰。
怪不得導演
導演是誰?馬考斯·尼斯派爾。馬考斯·尼斯派爾是誰?他在音樂電視和商業廣告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電影界,最出名的應該是與邁克爾·貝合作翻拍托比·霍珀的《德州電鋸殺人狂》。在我印象里,這類驚悚電影,要的就是近距離特寫劇中人物的恐懼神情和肢體紛飛的血腥畫面的。如此說來,《開拓者》被拍成寫真集並不全是他的錯,只是苦了看電影的主。
⑧ 亞歷山大大帝 影評
我是最近兩天剛看過,這部史詩戰爭片,全劇以老者回憶的方式回憶了亞歷山大波瀾壯闊的一生。從小被母親寄以厚望,其母認為他是宙斯的兒子,是神的孩子,是第二個阿基里斯。他本人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雄心勃勃,從馬其頓的國王想做萬王之王。先是以少勝多征服了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並將自己認為的文明帶到了波斯,繼而娶了波斯的女兒。此後,更是躊躇滿志,不滿足眼前的勝利,收編了東方諸國的軍隊後繼續向東進發,最近到達印度,並與當地的政權進行了殘酷的戰斗,並在戰爭中受傷,由於戰事的不順,以及隨行將士歸國心切,亞歷山大最終決定收兵回國。在一路上經歷了與自然的抗爭後,最終回到希臘。但他並沒有就此決定休戰,他要求將士准備造船,要繞阿拉伯海到達埃及,但最終隨著自己的好朋友的死,自己也在一次飲酒之後而猝死。時年33歲,亞歷山大死後由於將領們的爭權奪勢,最終帝國分裂為四個國家。他生前統一歐亞的願望沒能實現。
可以說,亞歷山大是以為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帶給征服過的地區不僅是戰爭,更是先進的文化,教育和一座座亞歷山大城。他是一位神一樣的君王。他甚至超越了他的前輩阿基里斯。他就是亞歷山大大帝,一個讓後人無限思索的名字!
以上就是我個人看完這部電影的影評,在此與你分享。祝你快樂!
⑨ 愛情怎樣征服了婚姻 豆瓣
如果復你不僅想弄懂現制代婚姻的微妙差別,而且還想了解關於同性婚姻、「同居」和離婚的爭論,那麼它正是你所需要的書。斯蒂芬妮·庫茨粉碎了一大堆關於婚姻生活的過去和未來的神話,並讓我們看到:今天的婚姻為什麼能夠給人們帶來比從前更多的回報,盡管它更加脆弱易碎。今天的婚姻被視為一個愛情與友誼、性與穩定的幸福港灣。我們渴望金科玉律,渴望傳統婚姻,但到頭來卻發現婚姻有過一段變化無常的過去。這種對人們認為是「傳統的」東西所做的真實照察,最終解釋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如此害怕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