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蝕狂愛影評
1.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拍過什麼經典電影
編輯詞條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目錄
個人資料
個人簡介
Leo的獲獎記錄
演員作品
製片
片酬
編輯本段個人資料
英文姓名:Leonardo DiCaprio
中文譯名: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本名: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
港譯名:李安納度·狄卡比奧
中文全名:萊昂納多·威爾海姆·迪卡普里奧
昵稱:Leo
生日:1974年11月11日(星期一)
星座:天蠍座
出生地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身高:182厘米
成名作品:《泰坦尼克號》
最喜歡的書籍:《老人與海》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棒球
最喜歡的音樂:說唱音樂
最喜歡的樂隊:Pink Floyd、Beatles、Led Zeppelin
最喜歡的男演員: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傑克.尼克森
最喜歡的女演員:梅格.瑞恩
最喜歡的電影:《教父》
最不喜歡的食品:肉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邊緣地帶》
最喜歡的度假地:德國
最喜歡的球隊:洛杉磯湖人隊
最喜歡的事物:檸檬汁 健怡型可口可樂 義大利面
最喜歡的顏色:綠色,紫色,黑色
最喜歡的時裝設計師:Vintage
最喜歡的城市:紐約,舊金山
最喜歡的樂琴:風琴
其他愛好:收集棒球和籃球卡片
最大的願望:保護環境,生活在和平之中
最喜歡的童年回憶:用惡作劇使鄰居驚恐不安
最好的生日:16歲生日,因為從那天開始,我可以開車了
最好的品質:我擁有極好的幽默感
最壞的習慣:常常有意地,習慣性地拖延做事情
習慣:撥弄頭發,啃指甲
演奏的樂器:過去常常彈風琴
以前擁有的汽車:69年產小野馬敞蓬汽車,鑽藍色切諾基大吉普和灰色寶馬單排座轎車
親友:父親喬治,義大利人,連環畫出版商;母親,艾米琳,德國人,律師助理;繼母,職業是健美運動員;同父異母兄弟亞當,演員
喜歡的女孩:善良,開朗和外向型的女孩
對童年生活的描述:有趣,可笑,聰明伶俐
生活的重要目標:成為一名成功的演員
名言:人們想要你成為一個瘋狂,失去理智的壞小子。他們想看到你的處境和他們一樣悲慘。他們不需要英雄,他們需要的是看到你墮落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1974年11月11日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降生在美國洛杉磯市一個富足家庭。說起萊昂納多的名字還有一段小小的故事。當時已身懷六甲的母親在看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畫展時,肚子里的小寶貝踢了媽媽一腳似乎對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畫也感興趣,因此媽媽給小寶貝取名萊昂納多。
父母對小萊昂納多疼愛有加,一切事情都為他選擇最好的。他們送萊昂納多上貴族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萊昂納多卻對表演情有獨鍾,對學習提不起興趣。這也許是他5歲時參加拍攝電視劇Romper Room後結下的影視情緣。在萊昂納多10歲時,他想成為一名演員的夢想曾被一度打碎。一家影視代理商將萊昂納多拒之於門外,理由是他們不喜歡他的發型、名字,並建議萊昂納多改名為Lanny Williams。不做演員心不甘,14歲時萊昂納多決定再做一次嘗試,終於有家代理商接受了萊昂納多,並推薦他拍攝了電視劇Santa
Barbara 和The New Lassie。16歲時萊昂納多參加拍攝了著名電視連續喜劇《成長的煩惱》,扮演一個叫Luke的無家可歸的男孩。萊昂納多無可挑剔的表演甚至搶去了主角的風頭。1992年萊昂納多再次憑借自己的實力擊敗眾多對手取得影片This Boy's Life中Tobias Wolff的角色。盡管萊昂納多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但他所拍攝的影片票房收入並不理想。
在與克萊爾.丹尼斯(Claire Danes)聯袂出演現代版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好萊塢老牌明星梅里爾.特里普(Meryl Streep)和演Marvin's Room之後,萊昂納多低票房收入的日子似乎結束。然而真正令萊昂納多盛名響譽全球,令他身價大增,還要是在他擔綱《泰坦尼克號》男主角之後,此片不僅打破美國票房歷年紀錄,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票房紀錄。萊昂納多的目前片酬是2000萬美元。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1974年11月11日降出在美國洛杉磯市的一個富裕的家庭里。細心的影迷一定發現他的名字和畫家達芬奇的名字一模一樣,其實他的名字是他尚未出生時就起好了的。當時他身懷六甲的母親與父親一起去義大利旅行,參觀了當地一家博物館舉辦的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畫展。參觀期間肚子里的寶貝踢了媽媽幾腳,似乎也對這位畫家的畫感興趣。因此媽媽就給他預留了一個名字「萊昂納多」,期望他以後會有出息。
萊昂納多的母親艾萊琳是個德國人,他的一頭金發和清秀的臉型便是母親遺傳所致。他的父親出生於愛爾蘭。萊昂納多一出生,他的父母便已離異,但幸運的是,父母的離異並沒有給他的成長產生任何不得影響。他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周末則和父親一起度過。而他父親也一直在關心著他,他到外地拍片時他的父親就一直陪著他。同時,即使離異後,萊昂納多的父親和母親也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親密狀態。
老迪卡普里奧是個不折不扣的嬉皮士,充滿著烏托邦的夢想。年青時代的他在紐約街頭過著放盪的反潮流式的生活。在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許多影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這種反叛的影子。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父母從小對他疼愛有加,他們送他上貴族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他對學習一直提不起興趣,尤其是數學。因此,最終他還是走上了影視這條路。雖然出道時間並不長,但萊昂納多第一次走上熒屏卻很早。5歲時他就參加了電視劇《Romper Room》的拍攝,12歲時在歷經了50次面試後,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得到了第1份職業演員的工作,一部短短的小汽車廣告。14歲時有家代理商接受了他,並推薦他拍攝了電視劇《Santa Barbara》和《The New Classic》。1990年,16歲的他參加了著名電視劇《成長的煩惱》的拍攝,在片中扮演一個無家可歸的少年----路克。萊昂納多在這部電視劇中無可挑剔的表演甚至搶去了主角的風頭。萊昂納多在該部電視劇中的成功,標志著他在影壇上的真正崛起,此後,他的片約不斷,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走向成功。1991年,他接連拍攝了《異形III》、《外星追逐令》,1992年又拍攝了《帶毒的常春藤》。
1993年,萊昂納多參加了《這個男孩的生活》的拍攝,在片中飾演一位受繼父虐待、內心無比壓抑、痛苦的少年形象。他的演技首次受到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同年,他還出演了《戀戀情深》中的一個弱智兒亞尼。片中的他不愛講話,常常是眉頭深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純朴自然的表演,為初涉影壇的他贏得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期男配角獎的提名,而此時,他才19歲。
1995年,萊昂納多在《籃球日記》中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吸毒作家形象。當時他正處於尷尬的年齡,有時看起來已是一個20歲的成年人,有時仍流露出小男孩的稚氣,而這也正符合了角色的需要。他在片中將一位對現實不滿而沉湎於毒品的青年刻劃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因此而獲得電影金像獎提名,並被譽為「瑞凡-菲尼克斯的繼承人」
同年,他又得與大牌明星金-哈克曼和莎朗-斯通合作出演西部片《致命快感》。當時已經紅得發紫的好萊塢性感女神莎朗-斯通寧願減低自己的片酬,指定萊昂納多在該片中與她演對手戲,出演劇中鎮長之子雷米。莎朗-斯通對20來歲的萊昂納評價極高,她曾多次表示:這個年輕演員是我見過的演員中最有天賦的一個。萊昂納多也沒有辜負莎姐姐對他的厚望,他把該人物身上那種少年槍手的狂妄和無畏精神用其與父輩極其沖突的性格表現得渾然一體、淋漓盡致。之後,他又相繼拍攝了《全蝕狂愛》和《親親壞姐妹》。在《全蝕狂愛》中他飾演了同性戀詩人蘭波,亦廣受好評。在《親親壞姐妹》中,他飾演了一個身患絕症的男主角,一個叛逆的小鬼頭。雖然片中戲不少,但夾在二個演技派大腕之間,他也難有什麼搶眼的演出。
《不一樣的天空》中的弱智兒亞尼,《籃球日記》中的吸毒少年傑米和《全蝕狂愛》中的憂郁蘭波對萊昂納多的演藝生涯影響甚大,這些角色確立了他影壇「最佳邊緣人」的至尊地位。1996年,在現代激情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他又塑造了一個嶄新的「羅密歐」的形象。在這部充滿性暗示和暴力的舊瓶裝新酒式的莎士比亞名劇中,他的表演被評論界稱為具有「毀滅性」,融狂躁不安、反叛精神和多愁傷感於一體的「羅密歐」,使他成為好萊塢「最沉鬱、最富傷害性、最深情的男明星」。全世界的少女都奉這個神經質的現代「羅密歐」為夢中情人。萊昂納多也因此片而榮膺柏林電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但真正令萊昂納多名聲響譽全球,令他身價大增的還要是在1997年他擔綱《泰坦尼克號》男主角之後。此片獲7項奧斯卡大獎,打破了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票房記錄。萊昂納多也因在此片中的完美表演而成了「世紀末的票房炸彈」,象旋風般席捲了全球,年輕英俊、充滿朝氣的他以一個活潑可愛的大男孩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其實在拍攝此片時,導演卡梅倫對萊昂納多並不是十分滿意。他曾對萊昂納多發出了最後通牒:「我知道你以往的角色大都是過度憂郁,有點神經質,但是在這部片中絕對不行。」萊昂納多最終聽取了卡梅倫的勸告,出色地塑造了他的第一個「正常人」的角色。確實,對一個演員來說,沒有比演一個清新、純朴、簡單的人物更難演了。在本片中,萊昂納多的演出相當投入認真,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一張稚嫩的臉龐下,隱約可見令人著迷的性情。萊昂納多成了新一代偶像的代言人。
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合作過的女演員也對他評價很高,她們認為他獨具魅力,光芒四射,而又為人善良。在充滿暴力、弱肉強食,社會危機使得個人主義膨脹的時代,萊昂納多代表了新一代的男演員形象:寬宏大量,樂於與人交往,給社會帶來了一些積極的東西。
2000年,萊昂納多在其新片《海灘》(「Beach」)中飾演一個酷愛暢游網路世界尋找刺激的美國年輕人,並決定到泰國尋找在網路上得知的人間天堂----海灘。影片反映的主題是:自然不是人類想改造就能改造的!影片在泰國第一次公演就激起了當地環境保護人士的眾怒,認為影片在拍攝過程中對當地菲菲島造成了環境破壞。萊昂納多一直聲稱沒有破壞環境,並刻意投身做環保先鋒,訪問美國總統柯林頓,大談環保問題,以推動環保活動。但隨著《海灘》一片在世界各地的上映,拍攝地泰國卻迎來了數不清的年輕旅遊者。他們都象片中的主人公理查德一樣,肩背雙肩包,跑到泰國來親眼目睹這里天堂一樣的海水和沙灘,極大地帶動了泰國的旅遊業。
最近萊昂納多正在羅馬拍攝由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黑幫史詩《紐約黑幫》(The Gangs of New York),但由於遲到被馬丁痛斥一頓。現在萊昂納多胖得都看見雙下巴了,他接下的下一部影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強尼-艾克》(Jonnhy Eck),他不僅要一人分飾強尼和他的哥哥兩角,還要挑戰演技,演一個沒有下半身的畸形兒,希望萊昂納多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他幾乎是一個再版的詹姆斯·迪恩
編輯本段Leo的獲獎記錄
2007:第7屆摩洛哥馬拉喀什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添加圖片
2007: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以《血鑽》獲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2005:爆米花獎(一個完全由美國民眾投票選出的獎項):憑借《飛行家》獲得最佳男主角
2005:14屆mtv電影獎:以《飛行家》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2005:加利福尼亞電影節:以《飛行家》獲得終身成就獎
2005:聖巴巴拉電影節:以《飛行家》獲得終身成就獎
2005:金球獎:以《飛行家》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項
2005:法國藝術勛章:以《飛行家》獲得騎士勛章
2004: 好萊塢電影節:以《我知道你是誰》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項
2003:俄羅斯國際影展頒發鐵塔大獎
1997:柏林影展銀熊獎: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項
1997:MTV電影獎:以《泰坦尼克號》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項
1995:獲電影金像獎提名
1994: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1993:國家影評委員會獎:以《戀戀情深》獲得最佳男配角獎項
1993: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以《This Boy's Life》和《戀戀情深》獲得新世代獎
編輯本段演員作品
The Chancellor Manuscript ------- (2009)
飛揚的羅斯福 The Rise of Theodore Roosevelt ------- (2009)
Freedom Within the Heart ------- (2008)
革命之路 Revolutionary Road ------- (2008)
謊言之軀 Body of Lies ------- (2008)
Crossing Criminal Cultures ------- (2007)
Stranger Than Fiction: The True Story of Whitey Bulger, Southie and 'The Departed' ------- (2007)
Penélope, camino a los Oscar ------- (2007)
Live from the Red Carpet: The 2007 Golden Globe Awards ------- (2007)
Live from the Red Carpet: The 2007 Academy Awards ------- (2007)
The World Awaits: De La Hoya vs. Mayweather ------- (2007)
Larry King Live: The Greatest Interviews ------- (2007)
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7)
第十一個小時 The 11th Hour ------- (2007)
Boffo! Tinseltown's Bombs and Blockbusters ------- (2006)
Celebrity Debut ------- (2006)
無間行者/無間道風雲/神鬼無間 The Departed ------- (2006)
Forbes Celebrity 100: Who Made Bank? ------- (2006)
VH1 News Presents: Hollywood Secrets Revealed - Scenes They Don't Want You to See ------- (2006)
血鑽/血腥鑽石/滴血鑽石 Blood Diamond ------- (2006)
12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 (2006)
The 6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 (2005)
The Affliction of Howard Hughes: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 (2005)
Earth to America ------- (2005)
11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 (2005)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 (2005)
A Life Without Limits: The Making of 'The Aviator' ------- (2005)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5)
The 61st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 (2004)
Michael Moore, el gran agitador ------- (2004)
飛行家/飛行者/神鬼玩家/娛樂大亨/飛行員/飛行大亨 The Aviator ------- (2004)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 (2004)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A Tribute to Robert De Niro ------- (2003)
The 100 Greatest Movie Stars ------- (2003)
'Catch Me If You Can': Behind the Camera ------- (2003)
Frank Abagnal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 (2003)
Playboy: Inside the Playboy Mansion ------- (2002)
Shirtless: Hollywood's Sexiest Men ------- (2002)
貓鼠游戲/逍遙法外/我知道你是誰/捉智雙雄/神鬼交鋒/有種來抓我 Catch Me If You Can ------- (2002)
紐約黑幫/紐約風雲 Gangs of New York ------- (2002)
"E! True Hollywood Story" Growing Pains ------- (2001)
The 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 ------- (2001)
Don's Plum ------- (2001)
迷離沙灘/海灘/迷幻沙灘 The Beach ------- (2000)
Titanic: The Premiere ------- (2000)
Twentieth Century Fox: The Blockbuster Years ------- (2000)
Celebrities Caught on Camera: Volume 1 ------- (1999)
"Biography of the Millennium: 100 People - 1000 Years" ------- (1999)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1998)
To Leo with Love ------- (1998)
Titanic: Breaking New Ground ------- (1998)
Leo Mania ------- (1998)
Femmes Fatales: Sharon Stone ------- (1998)
鐵面人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 (1998)
Beyond Titanic ------- (1998)
名人錄/名人百態 Celebrity ------- (1998)
泰坦尼克號/鐵達尼號/泰坦尼克/鐵達尼克號 Titanic ------- (1997)
Directors: James Cameron ------- (1997)
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後現代激情篇 Romeo + Juliet ------- (1996)
馬文的房間/親親環姊妹/一切從心開始 Marvin's Room ------- (1996)
David Blaine: Street Magic ------- (1996)
101夜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éma, Les ------- (1995)
心之全蝕/全蝕狂愛 Total Eclipse ------- (1995)
鳳舞狂沙/致命快感 The Quick and the Dead ------- (1995)
邊緣日記 The Basketball Diaries ------- (1995)
Total Eclipse ------- (1995)
"HBO First Look" ------- (1994)
The Foot Shooting Party ------- (1994)
戀戀情深/不一樣的天空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 (1993)
不如重新開始 This Boy's Life ------- (1993)
慾海潮 Poison Ivy ------- (1992)
魔精3 Critters 3 ------- (1991)
成長的煩惱 "Growing Pains" ------- (1985)
聖誕壞公公 Bad Santa ------- (2003)
AFI's 100 Years... 100 Passions ------- (2002)
編輯本段製片
procer
1 In Dark Woods (2007) ..... procer
2 Cat's Cradle (2007) ..... procer
3 Untitled Theodore Roosevelt Project (2007) ..... procer
4 Blink (2007) ..... procer
5 The Chancellor Manuscript (2006) ..... procer
6 11th Hour (2006) ..... procer
7 Gardener of Eden (2005) ..... procer
8 刺殺尼克松 The Assassination of Richard Nixon (2004) ..... executive procer
9 飛行者 The Aviator (2004) ..... executive procer
全體團隊 crewmembers
1 聖誕壞公公 Bad Santa (2003) ..... special thanks
2 AFI's 100 Years... 100 Passions (2002) ..... thanks
編輯本段片酬
《海灘》 20000000 美元
《泰坦尼克號》 2500000 美元
2. 有看過電影《復制貝多芬》的,幫我想想觀後感!!
此情可待成追憶
電影開場,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學員,年輕的安娜(黛安·克魯格飾)被召喚到貝多芬的經理人希勒姆爾先生的辦公室,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即將首演,而希勒姆爾先生已病魔纏身,他想讓安娜完成抄錄樂譜的工作。盡管希勒姆爾先生提醒她貝多芬(埃德·哈里斯飾)是個魔鬼般的人,安娜還是滿懷熱情地接受了這個工作。
在抄錄樂譜的日日夜夜裡,安娜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音樂大師痛苦而才情四溢的世界——她將兩人的合作視為激發自己音樂創作才華的天賜良機;他希冀她純潔靈魂的光輝能幫助自己完成藝術創作的顛峰——最後弦樂四重奏,音樂史上最崇高壯麗的樂章。
在合作弦樂四重奏的過程中,貝多芬表現出了對安娜的依賴和慈愛。安娜因此大膽地給貝多芬看自己創作的樂譜,遭到貝多芬草率的嘲弄,安娜絕望地離開了他。
在對音樂天分灰心喪氣的情況下,安娜接受了長久以來一直追求她的馬丁(馬修·古迪飾)的求婚。貝多芬因此狂怒,逼著她在馬丁和他之間做出選擇。安娜想逃離維也納但又做不到,她的命運已經與貝多芬緊緊相連。她回去找到貝多芬,想把最後的工作完成,發現他已將不久於人世,安娜記錄下了貝多芬口述的四重奏樂譜。
貝多芬在人世的使命已經完成,臨終時,他告訴安娜,她是個天生的作曲家。
這部美、德合拍片以戲說的形式敘述了音樂大師貝多芬晚年創作最後弦樂四重奏時的一段逸事,將天才背後的激情公諸於眾,導演不諱言其中存在著許多虛構的成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是公認貝多芬最成功的作品,也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共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悲壯震撼,第二樂章含力量,第三樂章平緩柔美,第四樂章加入人聲合唱「歡樂頌」,贊頌人類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光輝燦爛到極致。關於第九交響樂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耳聾的貝多芬在首演現場已經聽不到雷鳴般的掌聲。
沖奧力作
《復制貝多芬》的班底個個都是重量級人物。男主角埃德·哈里斯是個極有才華的實力男星,從1996年至今4次與小金人失之交臂——分別是《阿波羅13 號》、《楚門的世界》、《時時刻刻》的3次最佳男配角提名和《波拉克》的最佳男主角提名,除了上述影片外,《水手刀》、《暴力史》、《深淵》、《第三個奇跡》、《尼克松》、《美麗心靈》、《人性的污點》、《拜金一族》等片也因為他的加盟備添光彩。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美國影評人協會獎、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百視達獎、廣播電影批評家協會獎都對他的精湛演技有目共睹,多次給予提名和褒獎。他主演的電視電影《帝國的崩塌》同時獲得艾美獎和金球獎首肯。除了已臻化境的演技外,他的導演才能也不容忽視。2000年他自導自演的《波拉克》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女演員瑪西婭·蓋伊·哈登更因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埃德·哈里斯是不瘋魔不成活的典型,在拍攝《波拉克》時,為了掌握波拉克的畫風以便現場表演,他曾特地建造了一座畫室,事實證明,他不但將天才的乖戾與陰郁表演得令人信服,鏡頭前的幾次作畫更是讓人目眩神迷。此次為完美演繹貝多芬,他又學習彈鋼琴,熟悉古典音樂,為了貼近樂聖而在外型上大動干戈。傳記電影本是奧斯卡熱門,而化裝+演技的雙重保險更是奪金殺手鐧,哈里斯這次勝算很大。目前,哈里斯正在計劃編劇兼導演一部名為《Appaloosa》的影片,已邀得黛安·蓮恩擔任女主角,預計明年上映,他還很可能出現在王家衛的新片《藍莓之夜》中。《復制貝多芬》的女主角黛安·克魯格曾在《特洛伊》中扮演具傾城之美的海倫,早年學習芭蕾舞的經歷使黛安舉止優美,氣度嫻雅,卻始終缺乏使人為之神奪的魅力,「海倫」的失敗差點帶給她一座金酸莓,安娜這個角色的艱難處境和內心掙扎也許能夠幫助她將演技提升到更高層次,她曾對媒體坦言:「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劇本,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本片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1948年出生於波蘭首都華沙,年輕時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專業。入行後,她先是在波蘭做克里茨托夫·扎努西的助理導演,同時與良師安傑伊·瓦依達合作編寫了許多電影劇本。編劇身份的她很快榮譽加身,其中包括戛納、波蘭格但斯克、柏林、蒙特利爾等地的電影節和美國金球獎,霍蘭被歸為波蘭新浪潮的一員。長期以來她都是一名非常成功的編劇,除了早期頗顯尖銳的作品之外,1990年代她還和克日什托夫·基耶洛夫斯基多次合作,參與編寫了《藍色》和《白色》的劇本並擔任了《紅色》的劇本顧問。她首次引起美國電影界的注意是在1986年,她編劇兼導演的《憤怒的收獲》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後她導演的《歐洲,歐洲》(1990)、《奧利佛,奧利佛》(1992)和《秘密花園》(1993)、《全蝕狂愛》(1995)等片進一步奠定了她的國際地位。《華盛頓廣場》(1997)和《第三個奇跡》(1999)已是完全的美國出品。埃德·哈里斯拍攝《波拉克》時霍蘭曾經提供幫助,最後她的名字出現在了鳴謝名單中。現在,她除了導演幾部正在拍攝或籌備當中的影片,還是影片的聯合製片人。
《復制貝多芬》的編劇克里斯多夫·威爾金森與史蒂芬·J·瑞沃曾共同合作《阿里》(2001)、《尼克松》(1995)等片的劇本,尤其擅長傳記電影。兩人還擔任本片的製片工作。
《復制貝多芬》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凱奇凱米特、蘇普朗和英國倫敦等地拍攝外景,片長104分鍾,9月10號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試映,10月在美國全面上映
3. 萊昂納多和一個男人接吻的電影
全蝕狂愛 又名心之全蝕
影片詳情
◎導演: 阿格涅絲卡·霍蘭 Agnieszka Holland ◎主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Leonardo DiCaprio 大衛·休里斯 David Thewlis 羅曼娜·波琳熱Romane Bohringer 影片截圖
◎國家/地區: 法國/英國/義大利/比利時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 Capitol Films . ◎類型:劇情/傳記 ◎片長:111 min ◎上映日期: 1995年11月3日 美國 ◎官方網站: Fine Line Features ◎MPAA評級:Rated R for strong sexuality and nudity, language, and some startling violence. ◎級別:Spain:18 / UK:18 / Germany:12 / South Korea:18 / Italy:VM18 / Canada:18 / Argentina:16 / Portugal:M/16 / Singapore:(Banned) / Hong Kong:III / USA:R / Canada:R / Canada:13+ / Australia:MA (15+) / Iceland:16 ◎劇情 這部傳記片以19世紀的法國詩人蘭波和魏爾蘭的生活經歷為主要內容,形象生動地再現了他們獨特的關系。
兩人因詩而相識,再由相識而成為戀人。魏爾蘭因此而拋下妻子,與蘭波流浪到倫敦,過著極為貧困潦倒的生活。途徑比利時,蘭波提出分手,被魏爾蘭開槍打傷。魏爾蘭因此入獄。之後,蘭波四處流浪,又有過15年的冒險生涯,足跡啟蒙及歐亞非三洲。病逝於馬賽時年僅37歲。
幕後/花絮
◎一句話評論: Touched by Genius. Cursed by Madness. Blinded by Love. Impassioned by genius. Inflamed by desire. Imprisoned by love. ◎幕後製作: 《全蝕狂愛》電影中的萊昂納多純凈清新又風情萬種。電影之外拍攝期間萊昂納多的外祖父去世,這成為他有歷以來拍攝最艱難的電影。很慶幸萊昂演了蘭波,留下了這份寶貴的美麗。 法國天才詩人蘭波,15歲即出名,與魏爾倫、馬拉美並稱象徵派詩人的「三駕馬車」,垮掉派先驅,超現實主義的鼻祖,有著太陽一般滾燙的靈魂,他在最美的時候和魏爾倫一起,成為19世紀 影片截圖
後期巴黎詩壇著名的同性情侶,37歲離世。時年20歲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出演了《全蝕狂愛》,飾蘭波。 詩人的故事一旦拍成電影,肯定不同於一般的傳記片。因為詩人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個詩人靈與肉的歷史。。其實魏爾倫和蘭波的故事應該有許多版本,而電影畢竟是個通俗的東西,所以詩人之愛,特別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愛也會處理得很通俗。不過電影中也有很詩意的演繹,特別是大海和日出拍得很美。
編輯本段相關影評
《全蝕狂愛》中萊昂納多的美是毀滅性的,美的無與倫比不可思議,就像罌粟花——清晨的太陽徐徐升起,漫山雪白、淡紫、金黃、嫣紅的各色花朵搖曳在亞熱帶的暖風中,奔放而妖冶,一 影片截圖
股微甜苦香的氣息彌漫在空氣里——充滿誘惑卻飽含毒汁的罌粟花。「萊昂施展了他天性中的憂郁,將一個17歲蘭波對於詩歌的靈性演繹得惟妙惟肖、一覽無遺(第十放映室)」。當萊昂面對愛人淡淡微笑、慢慢揮動左手使陽光間隔撒在臉上、凝視遠方靜靜的從湛藍色眼中劃落淚水……美的晶瑩剔透。 電影開始,蘭波是個矛盾結合體:純真叛逆、激烈頹廢、虔誠襲讀、優雅 、粗俗、溫柔冷酷。他的詩擁有驚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魏爾倫是唯一發現詩中恆久生命力的人。思想的契合、才氣的吸引,魏爾倫和小他十年的17歲才華橫溢的蘭波墜入愛河,同居兩年後魏爾倫拋妻棄子和年輕美麗的蘭波私奔了。初升的朝陽下、翠綠的山坡里、奔騰的海洋中到 影片截圖
處都是他們愛的印記 只是他們註定會分開,蘭波太過鋒芒太熱愛自由了,一直追求著太陽,魏爾倫卻背著現實與道德責任。對於選擇愛靈魂還是愛肉體,魏爾倫說的挺經典:I think it's less important to love the soul. After all, the soul may be immortal. We have plenty of time for the soul, but flesh rots(我認為愛身體比愛靈魂更重要。畢竟靈魂可能是永存的,我們有的是時間去愛;但肉體會腐爛)。可惜蘭波和他選的截然相反。但魏爾倫太愛蘭波,無法接受他離開,用槍打穿了蘭波的手,被判入獄兩年。 兩年後他們再次見面,題目依然,不過這次蘭波讓魏爾倫在自己這選: 影片截圖
I offer you an archetypal choice, a choice between my body, and my soul. Choose. Choose(那就在這,在這片荒野,我讓你做個選擇,是要我的身體,還是我的靈魂)。魏爾倫最終還是選了:Your body。蘭波笑了,孤獨而寂寞。 電影的結尾,20年後(蘭波已逝),魏爾倫又在綠色苦艾酒的恍惚間看到了蘭波,一如當年那個眉眼精緻的17歲少年,一如當年那段愛意。或許蘭波真的喜歡過魏爾倫,或許蘭波從來就沒愛過,他只對魏爾倫說:You 影片截圖
know I'm very fond of you。但蘭波卻鄭重的問:Do you love me?魏爾倫回答的柔軟而肯定:Yes。然後蘭波說:Put your hand on the table。刀尖拂過魏爾倫的手心,蘭波輕輕留下一吻,笑了,深情而訣別。魏爾倫在夢中聽到蘭波告訴他: I found it. Eternity, where the sun mingled with the sea. (我找到了。 永恆,太陽與海洋 ——交相輝映)
4. 《心之全蝕》觀後感,結局好看嗎
劇情簡介
1870年,年僅歲的蘭波(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把自己寫
全蝕狂愛 劇照(20張)
的詩集寄給了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倫(大衛·休里斯飾)。魏爾倫在復信寫道:「我的詩人,到這里來吧。」
蘭波第一次離開了他的母親和家庭,從鄉下來到巴黎找魏爾倫。初次見面的蘭波粗俗、傲慢、自大,經常做出一些怪異的舉動。在一次詩歌朗誦會上,蘭波狠狠地奚落了詩人領袖艾卡,並把他追打到丑態百出。魏爾倫哈哈大笑,卻不加阻止。在魏爾倫家中,蘭波甚至毫不客氣地侮辱他的岳丈,並且惡作劇地打碎了他老人家心愛的古董。魏爾倫也不加怪罪,反而更欣賞他的鋒芒畢露。
對於魏爾倫來說,蘭波的出現煥發了他靈感的復生。每次討論詩歌,蘭波的言談總是那樣的激進和前衛,魏爾倫很快被蘭波的才氣征服。兩人相識相知之際,漸漸形影不離,關系亦由彼此的相互欣賞發展到迸發另類的情感光芒。
兩個詩人就這樣結合了。魏爾倫離家出逃,和蘭波開始一段自由自在的旅行。他們到了野外嬉鬧,一起看落日的夕陽。第一次看到大海的蘭波異常激動,兩個人緊緊地抱在一起。
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魏爾倫忍不住和追蹤而來的妻子瑪蒂德(羅曼娜·波琳熱飾)復合了。但是,蘭波的一個眼神、一個呼嘯,就將要偷偷逃跑的魏爾倫勾回了他的身邊。在火車上,魏爾倫又偷偷地離開了妻子。
兩人在倫敦過著寒酸的生活。一次,蘭波在窗口再次稱魏爾倫一臉賤相,無法忍受的魏爾倫離開了。面對登上船的魏爾倫,蘭波哭喊著說對不起,但是已經晚了。
此後的一次見面更使兩人的關系破裂。魏爾倫在逃跑的邊沿猶豫,而蘭波卻做出了抉擇,准備離開魏爾倫。在強大的自尊心下,魏爾倫用槍射穿了蘭波的手掌。兩人的瘋狂愛戀就此暴露,魏爾倫被判入獄。
魏爾倫出獄後,兩人又在一起爬山。但此時的蘭波已經決定了斷。他離開了依舊愛著他的魏爾倫,獨自一人去了非洲。後因膝蓋上長了致命的瘤而回到法國,最後無聲地死於馬賽。
聽到死訊的魏爾倫,一臉哀傷。在他面前,恍惚坐著那個曾讓他心痛的蘭波,撫摩著他的手。他想起了蘭波曾說的那句話,「永恆,我找到了。那就是太陽與海,交相輝映。」[2]
5. 關於萊昂納多的外貌,你能給出的評價是什麼
如果把萊昂納多的五官分別挑出來單獨欣賞其實我個人會覺得沒有特別出眾的地專方。但是偏屬偏結合在一起再看,就意外的好看了。小李是為數不多的男子能讓我以「美」這個詞來形容,特別是他年輕時期的那種陰柔絕美又清澈明朗的少年顏,真是讓我移不開目光。
摘自《全蝕狂愛》的某篇影評中節選。萊昂納多的美是毀滅性的,美的無與倫比不可思議,就像罌粟花——清晨的太陽徐徐升起,漫山雪白、淡紫、金黃、嫣紅的各色花朵搖曳在亞熱帶的暖風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氣息彌漫在空氣里——充滿誘惑卻飽含毒汁的罌粟花。
6. 有人認識他嗎
是電影明星啊,應該有不少人都知道吧
7. 第十放映室 哪期介紹了 全蝕狂愛 並有如下的影評:
07年4月份有兩期做的萊昂納多:朗朗少年味和翩翩君子風,不知是否是這兩期中的內容?
LZ提到的這段我也很有印象啊,全蝕狂愛里的他的確是非常迷人~
8. 《心之全蝕》觀後感,結局好看嗎
剛剛看完了leon啲全蝕狂愛。
要是對腐界了解夠深的話。不會不知道這部戲的。
這部傳記片以19世紀的法國詩人蘭波和魏爾蘭的生活經歷為主要內容,形象生動地再現了他們獨特的關系。
兩人因詩而相識,再由相識而成為戀人。魏爾蘭因此而拋下妻子,與蘭波流浪到倫敦,過著極為貧困潦倒的生活。
途徑比利時,蘭波提出分手,被魏爾蘭開槍打傷。魏爾蘭因此入獄。
之後,蘭波四處流浪,又有過15年的冒險生涯,足跡啟蒙及歐亞非三洲。病逝於馬賽時年僅37歲。
相當啲意識流。
話說那兩只攻受的作為渣得是個人都受不了啊。還是說作為詩人就必須要擺脫世俗所謂的枷鎖呢。
受的老婆算是徹底炮灰了。
話說萊昂納多是年下美攻。那隻大叔受長著那樣一張臉。身體確實比萊昂納多啲還要白還要嫩。
這個是從演技和視覺效果來說。
要說到這部片子的內涵。
我從影評上看見了這個。於是姑且在影評上再評。
「蘭波有時候會狠狠親他,有時候滿眼憎惡地看著他。這個男人,什麼都做不到位,驚世駭俗做不到位,愛又愛不到位,就這么窩窩囊囊地被世人罵著又縮頭縮腦向世俗屈服。 」
是的。鉨什麼都願意給。但什麼都給得不徹底。
很久以前不知道從哪裡聽過這句話。總覺得。在這部片子里。在醉醺醺的魏倫和清醒的蘭波之間的愛恨。就是這樣一種感覺吧。
「蘭波問魏倫「你愛我嗎」,魏倫醉醺醺的點頭,卻三不五時逃開蘭波跑回家,把這個任性地惹怒他的少年孤零零留在異鄉——蘭波的恨和愛一樣充滿一種惡狠狠的味道。
「愛」,魏倫想都沒想就這么說。
蘭波冷峻地笑了:「那麼,把手放在桌上,手心朝上。」
魏倫沉浸在和少年調情的旖旎氛圍中的臉,和被蘭波用刀扎穿掌心的驚恐表情——對比起來。 」
這一刻。蘭波比他想像的要喜歡魏倫。但是他不敢也不能也不願對這個醉醺醺的酒鬼說出那個愛字。那個字太沉重了。怕一說出口就真的成真了。所以只好說。你知道我喜歡你。
而魏倫沒有他說的那麽喜歡蘭波。 這算是寵溺或者算是迷戀或者算是慾望。但卻不是愛情。
他拋下他一人獨留異鄉。
他在最後的問話仍然回答。我愛的鉨是鉨的身體。
所以刀刃穿透了手心。
垂垂老矣的魏倫獨自坐在酒館,像往常一樣點了兩杯苦艾酒。
少年蘭波似乎就在他跟前,端起苦艾酒抿了一口。
「你愛我嗎?」魏倫問。「你知道我喜歡你。」蘭波回答,「那麼你愛我嗎?」
這一回魏倫沒有喝醉,他清醒地認真地說「愛」。
蘭波讓他把手放在桌上,掌心向上。
這次魏倫沒有被刀刺痛。少年拿起他的手,在掌心印下一吻。
終於在鉨清醒啲時候。聽見了發自靈魂啲那句愛。所以以吻代刃。
9. 如何客觀評價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萊昂納多的美是毀滅性的,美的無與倫比不可思議,就像罌粟花——清晨的太陽徐徐升起,漫山雪白、淡紫、金黃、嫣紅的各色花朵搖曳在亞熱帶的暖風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氣息彌漫在空氣里——充滿誘惑卻飽含毒汁的罌粟花。
一篇關於《全蝕狂愛》的影評中節選。
10. 復制貝多芬影評
此情可待成追憶
電影開場,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學員,年輕的安娜(黛安·克魯格飾)被召喚到貝多芬的經理人希勒姆爾先生的辦公室,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即將首演,而希勒姆爾先生已病魔纏身,他想讓安娜完成抄錄樂譜的工作。盡管希勒姆爾先生提醒她貝多芬(埃德·哈里斯飾)是個魔鬼般的人,安娜還是滿懷熱情地接受了這個工作。
在抄錄樂譜的日日夜夜裡,安娜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音樂大師痛苦而才情四溢的世界——她將兩人的合作視為激發自己音樂創作才華的天賜良機;他希冀她純潔靈魂的光輝能幫助自己完成藝術創作的顛峰——最後弦樂四重奏,音樂史上最崇高壯麗的樂章。
在合作弦樂四重奏的過程中,貝多芬表現出了對安娜的依賴和慈愛。安娜因此大膽地給貝多芬看自己創作的樂譜,遭到貝多芬草率的嘲弄,安娜絕望地離開了他。
在對音樂天分灰心喪氣的情況下,安娜接受了長久以來一直追求她的馬丁(馬修·古迪飾)的求婚。貝多芬因此狂怒,逼著她在馬丁和他之間做出選擇。安娜想逃離維也納但又做不到,她的命運已經與貝多芬緊緊相連。她回去找到貝多芬,想把最後的工作完成,發現他已將不久於人世,安娜記錄下了貝多芬口述的四重奏樂譜。
貝多芬在人世的使命已經完成,臨終時,他告訴安娜,她是個天生的作曲家。
這部美、德合拍片以戲說的形式敘述了音樂大師貝多芬晚年創作最後弦樂四重奏時的一段逸事,將天才背後的激情公諸於眾,導演不諱言其中存在著許多虛構的成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是公認貝多芬最成功的作品,也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共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悲壯震撼,第二樂章含力量,第三樂章平緩柔美,第四樂章加入人聲合唱「歡樂頌」,贊頌人類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光輝燦爛到極致。關於第九交響樂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耳聾的貝多芬在首演現場已經聽不到雷鳴般的掌聲。
沖奧力作
《復制貝多芬》的班底個個都是重量級人物。男主角埃德·哈里斯是個極有才華的實力男星,從1996年至今4次與小金人失之交臂——分別是《阿波羅13號》、《楚門的世界》、《時時刻刻》的3次最佳男配角提名和《波拉克》的最佳男主角提名,除了上述影片外,《水手刀》、《暴力史》、《深淵》、《第三個奇跡》、《尼克松》、《美麗心靈》、《人性的污點》、《拜金一族》等片也因為他的加盟備添光彩。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美國影評人協會獎、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百視達獎、廣播電影批評家協會獎都對他的精湛演技有目共睹,多次給予提名和褒獎。他主演的電視電影《帝國的崩塌》同時獲得艾美獎和金球獎首肯。除了已臻化境的演技外,他的導演才能也不容忽視。2000年他自導自演的《波拉克》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女演員瑪西婭·蓋伊·哈登更因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埃德·哈里斯是不瘋魔不成活的典型,在拍攝《波拉克》時,為了掌握波拉克的畫風以便現場表演,他曾特地建造了一座畫室,事實證明,他不但將天才的乖戾與陰郁表演得令人信服,鏡頭前的幾次作畫更是讓人目眩神迷。此次為完美演繹貝多芬,他又學習彈鋼琴,熟悉古典音樂,為了貼近樂聖而在外型上大動干戈。傳記電影本是奧斯卡熱門,而化裝+演技的雙重保險更是奪金殺手鐧,哈里斯這次勝算很大。目前,哈里斯正在計劃編劇兼導演一部名為《Appaloosa》的影片,已邀得黛安·蓮恩擔任女主角,預計明年上映,他還很可能出現在王家衛的新片《藍莓之夜》中。《復制貝多芬》的女主角黛安·克魯格曾在《特洛伊》中扮演具傾城之美的海倫,早年學習芭蕾舞的經歷使黛安舉止優美,氣度嫻雅,卻始終缺乏使人為之神奪的魅力,「海倫」的失敗差點帶給她一座金酸莓,安娜這個角色的艱難處境和內心掙扎也許能夠幫助她將演技提升到更高層次,她曾對媒體坦言:「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劇本,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本片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1948年出生於波蘭首都華沙,年輕時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專業。入行後,她先是在波蘭做克里茨托夫·扎努西的助理導演,同時與良師安傑伊·瓦依達合作編寫了許多電影劇本。編劇身份的她很快榮譽加身,其中包括戛納、波蘭格但斯克、柏林、蒙特利爾等地的電影節和美國金球獎,霍蘭被歸為波蘭新浪潮的一員。長期以來她都是一名非常成功的編劇,除了早期頗顯尖銳的作品之外,1990年代她還和克日什托夫·基耶洛夫斯基多次合作,參與編寫了《藍色》和《白色》的劇本並擔任了《紅色》的劇本顧問。她首次引起美國電影界的注意是在1986年,她編劇兼導演的《憤怒的收獲》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後她導演的《歐洲,歐洲》(1990)、《奧利佛,奧利佛》(1992)和《秘密花園》(1993)、《全蝕狂愛》(1995)等片進一步奠定了她的國際地位。《華盛頓廣場》(1997)和《第三個奇跡》(1999)已是完全的美國出品。埃德·哈里斯拍攝《波拉克》時霍蘭曾經提供幫助,最後她的名字出現在了鳴謝名單中。現在,她除了導演幾部正在拍攝或籌備當中的影片,還是影片的聯合製片人。
《復制貝多芬》的編劇克里斯多夫·威爾金森與史蒂芬·J·瑞沃曾共同合作《阿里》(2001)、《尼克松》(1995)等片的劇本,尤其擅長傳記電影。兩人還擔任本片的製片工作。
《復制貝多芬》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凱奇凱米特、蘇普朗和英國倫敦等地拍攝外景,片長104分鍾,9月10號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試映,10月在美國全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