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女服務員影評

女服務員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3-07 21:13:53

1. 《盡善盡美》影評,最好聯繫心理學有關內容。急!!!!!!

盡善盡美的影評——感情的拼盤

首先需要承認一開始是傑克·尼科爾森把我吸引住了,他的經典角色以及出彩的演技給我的印象真的很深,所幸這部較長的心理小品確實又帶給我一次心靈洗禮......
一個精神異常的大叔(甚至老爺子)是如何迎來的他的第二春?這個問題聽起來有些惡搞,不過很能讓我們去反思,為什麼精神有些異常的人反而擁有更加簡單的快樂呢?
一開始可以看出,這位尤德爾大叔並不受人歡迎,他有很嚴重的潔癖,不接觸任何人,行為怪異,孤單的在家閱讀和寫作。他似乎偏愛愛情的文學,不過他只能通過書來感受這種感情,並保持著對愛情的幻想。除了小說,他還把自己依賴在一個餐廳女服務員卡羅爾身上,這點上他甚至有些孩子般的執著,非常關心她和她的孩子。
還要提到同性戀鄰居西蒙,這個藝術家有隻非常可愛的小狗,然而災難降臨在他的藝術展前夕,他被洗劫一空還被毀容,變得一無所有,不得不去向父母求救。
一個精神異常的尤德爾,一個處在絕望邊緣的西蒙,他們還都有著悲慘的童年,卡羅爾卻有著神奇的力量,在陪伴西蒙去求助父母的旅行中同時改變了這兩個loser的命運。她對尤德爾的感激逐漸的轉化為愛情,她又喚醒了西蒙的創作慾望,如同女神一般。
我想卡羅爾這樣的女人並不少見,她的生活並不很精彩,感情同時充滿著真誠和羞澀,沒有什麼做作,內心對愛情的渴望也很強烈但是適當的控制著自己,正是這樣的女人最有女人味。
尤德爾和卡羅爾的愛情有些詼諧的味道,前者的不識趣以及後者的略帶矛盾的感情讓很多對白和劇情有著喜劇的效果。終於尤德爾的主動打動了卡羅爾,西蒙也重新在他的幫助下繼續創作。
結局是圓滿的,感情是多樣的,友情,愛情?看起來很復雜,可是我們的天性和直覺會讓一切都變得清晰,除此之外,我想這部電影告訴了我,愛情是不需要繞彎的。

2. 推拿 電影影評,小馬是真的看見了嗎

汪金衛 2014-11-21 10:38:45
畢飛宇小說《推拿》講述的是盲人按摩中心男女推拿技師的故事。由於敘事對象的特殊性,被讀者普遍認為難以改編成電影作品。婁燁在讀過這部小說後很喜歡,於是有了電影《推拿》。

編劇馬英力女士對原著進行了刪減與改編,成果讓畢飛宇和婁燁都覺得她「把那麼厚的書變成這么薄,卻沒有丟失什麼」。《推拿》是一出盲人按摩院的群戲,小說的敘事主角是王大夫。但在電影里,另一名年輕推拿師小馬成為遊走於按摩院內外和故事之中的線索人物。成為無形中的「隱形男一號」。此外電影也對一些人物的往事片段做了刪減。這樣的改動基本保留了所有的人物形象,又使得成片不過於冗長。

在電影片頭,演職人員信息的出現方式非常獨特。讓觀眾先是驚愕,緊接著就明白了導演的良苦用心。這前所未見的出片頭方式是在提醒觀眾:這是一部以盲人為主要角色的電影。
在其他以盲人為主角的電影作品裡,往往充滿積極向上的勵志色彩:盲人努力融入社會,盲人和健全人之間互相幫助,其樂融融,充滿著美好溫暖而虛幻的和諧。然而,這種和諧在電影《推拿》里不復存在。不僅盲人與健全人之間的關系十分尷尬,連盲人之間的關系,都充滿慾望與利益的味道。盲人雖然看不見,卻能聞到鮮血與情慾的氣味。在小小的盲人按摩院里,各盲人推拿師的關系錯綜復雜,情慾縱橫。
電影里說,盲人對健全人的態度就像健全人對神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在片中的配角里,「健全人」的形象有三種:盲人按摩院的服務員、王大夫的父母弟弟及債主、街頭按摩房的性工作者。
盲人推拿師與接頭按摩房的性工作者,都是社會底層弱勢群體,他們的工作都要「上鍾」,都要服務比自己高很多層次的人士。電影中,這兩個群體之間通過某位角色,有著密切的交集,展現出片中難得的溫情。盲人按摩院服務員雖然是小角色,但卻也是按摩院接待客人的重要職位。她們不僅有心計,還能看見東西,對於蠅頭小利也要斤斤計較。她們之間的矛盾,給按摩院帶來了尷尬的氣氛。王大夫的父母和弟弟雖是他的家人,但他們膽小怕事的懦弱給王大夫增添了很多負擔。而面對咄咄逼人的債主,王大夫更是走上了極端的道路。可以看到,電影對盲人和健全人關系的處理上深刻獨到,不落窠臼,頗為難得。

有的導演一生拍很多種電影,有的導演一生卻只拍一部電影。婁燁即屬於後者。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愛情故事。甚至讓人難以想像婁燁如果不拍愛情片會是什麼樣子。一直以來,婁燁也都在電影拍攝中貫徹著自己獨特的手法:手持攝影,不設計固定走位。攝像,錄音和燈光都跟著演員走。給演員最大的發揮空間。演員的行為都非常自然,毫無拘束做作感。電影主要演員為了演好角色,去盲校和盲人體驗盲人生活,貼上讓視力模糊的隱形眼鏡。讓自己習慣看不見東西。尤其是已和婁燁合作了三部電影的秦昊,奉獻了精彩的表演。而梅婷的表演也給人相當大的驚喜。另外,有很多角色由非職業演員,真正的盲人扮演。為此主創人員克服了拍攝困難。使得片中盲人的形象真實可信。在國產電影市場追名逐利毫無節操的今天,以婁燁,賈樟柯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的這種堅持自我風格的創作理念頗為難得,也讓人欣慰。

由於題材的特殊性,除一貫的手持攝影外,導演婁燁和攝影曾劍拋棄了人物視線拍攝與剪輯的經典電影手法,探索出一種獨特的攝影方法,來展現和劇情緊密相關的盲人主觀體驗。在聲音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細節非常豐富。作為盲人主題電影,給觀眾帶來了非同尋常的,強有力的視覺聽覺感受。

在婁燁作品裡,一旦開始下雨,便會有重要的(往往是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蘇州河》里,大雨見證了馬達和牡丹的殉情;在《頤和園》里,大雨見證了學生的落寞;在《春風沉醉的夜晚》里,大雨見證了王平和姜城的同性之愛。在《浮城謎事》里,大雨見證了喬永照的殺人過程;而在《推拿》里,郭曉冬飾演的推拿師王大夫正是在雨中懷揣鈔票回到家裡,隨後發生了讓人震驚的、血腥的一幕。可以說,在婁燁的電影里,雨既是情慾的象徵,又是悲劇的預兆。
跳舞是婁燁電影角色互相示愛的獨特方式。《頤和園》里,余虹和周偉相識不久後,在酒吧跳舞,相擁;《春風沉醉的夜晚》里,王平和姜城在公園里伴隨音樂挽手起舞;在《推拿》里,秦昊飾演的盲人按摩院老闆沙復明第一次出場便是在跳舞,後來又試圖和他愛慕的推拿師都紅跳舞傳情。在舞蹈中,婁燁電影的人物關系更加親近。
除此之外,血與性亦是婁燁電影里永恆的元素。在《推拿》里,礙於電影審查的尺度,這兩點都有適當的妥協和刪減。但依舊幾乎突破了中國內地銀幕的最大尺度。對於街頭按摩房的直觀展示亦是銀幕上所罕見的。這一次,婁燁雖然也有無可奈何的妥協,但沒有像上一部電影那樣放棄導演署名權,而是驕傲地在片頭片尾打上了婁燁作品的烙印。

在婁燁作品中,《推拿》算不上最好的。其缺點也很明顯:電影對原著的刪減造成敘事碎片化,情節發展推動力不足。一些角色的性格和行為動機缺乏細致明確的展示。在秦昊和其他非職業盲人演員的出色表演襯托下,郭曉冬的演技顯得生硬兇猛而不夠自然。此外,婁燁第一次在作品中加入了非獨白的畫外音旁白。提供了一個游離於人物和故事之外的上帝視角。畫外音推動了電影敘事,但突兀的聲音也讓觀眾帶出戲外。個人認為反不如讓觀眾自行品味。不過總體來說,《推拿》依舊是一部出色的劇情片。保持了婁燁一貫水準。

電影里,梅婷飾演的都紅有這樣一句台詞:「人和人撞上了就是愛情,車和車撞上了那是車禍。可惜車和車總是撞,人和人卻總是讓。」當婁燁迎面撞上《推拿》。收獲的不是愛情也不是車禍,而是在當下國產電影市場中一部難得的踏實誠懇,堅持風格又突破自我的文藝片。

3. 我這輩子最看不懂得電影——穆赫蘭道,不來個高人指點下怕是死了也不會閉眼的 555

去網路么 解析挺多的

《穆赫蘭道》劇情全解析 影評
看完《穆赫蘭道》,倒吸一口涼氣!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做過類似的噩夢,而是沒有想到有人能把夢魘如此真實地展現在大銀幕上,經歷他人的噩夢也許比自己經歷噩夢更加可怕。我驚嘆於大衛林奇能構思出這樣一個噩夢來,如果他不是對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深有研究,那麼他的智商至少在160以上,又或者這根本就是大衛林奇自己的噩夢?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當我嘗試著用弗洛伊德的釋夢方法去分析這個看似荒誕的噩夢時,我發現能從這個噩夢中解出一些相當合理的因素來,一些離奇的夢境其實都是可解的!所以我幾乎懷疑這個噩夢的虛構性!

下面,我斗膽嘗試用弗氏的釋夢方式去解析「穆赫蘭道」這個噩夢。

首先,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幾個於此有關的心理學概念及弗洛伊的有關夢的理論:

1. 弗氏認為:夢是願望的滿足。夢的解析公式是:夢=被壓抑的慾望+偽裝起來的滿足。也就是說,一定的夢境總是用以表達做夢者一定的願望的,不過這個願望的滿足可能是經過偽飾的,不是那麼一目瞭然。

2. 仿同作用: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因某原因把自己代入另一個人的心理現象。這在「穆赫蘭道」這個夢中出現多次。

下面,我先打亂影片的敘事順序,來交代一下這個夢的背景,也就是這部影片中的現實部分。(我所描述的現實也許會與你所理解的相差甚遠,不過請你耐心的聽我說完,很多細節我會在後面逐步解釋。)

現實

Diane在其姨父和曾是演員的姨母的撫養下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長大,大概是在其姨母的影響下,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員,並在好萊塢出人頭地。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賽中奪魁,嶄露頭角,並從此進入演藝圈。她的姨父姨母去世後,她隻身來到好萊塢,像很多其他來好萊塢尋夢的女孩子一樣,她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參加試鏡,等待著有朝一日被哪位導演選中,一舉成名。

不久,一部叫《Silvia North Story》的電影征選女主角,Diane去參加了試鏡,她落選了,但是一位叫Camilla的女子憑借她在試鏡時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評委,得到了那個角色,並一舉成名。Diane和Camilla相識並成了好朋友。Diane在Camilla的幫助下在Camilla的一些影片中出演小角色。在這段時間里,Camilla已成為電影公司的寵兒,而Diane與 Camilla成了同性戀夥伴。Camilla為了掩人耳目,常常戴著金色假發來Diane家與Diane幽會。雖然Camilla似乎對她們的關系不以為意,但是Diane卻將Camilla視為自己的愛人。後來有一部大製作電影征選女主角。在片場,導演Adam與Camilla一見鍾情,Camilla順理成章的成為女主角,也成了Adam的女友。Diane也還是在片中扮演一個小角色。但是深愛著Camilla的Diane無法接受Camilla與Adam的親密關系。因看見Camilla與Adam在片場打情罵俏,Diane在家裡與Camilla大吵了一架。

失魂落魄的Diane在家裡邊哭邊自慰。電話鈴響了,是Camilla打來的。Camilla派車接Diane到穆赫蘭道。車突然在穆赫蘭道上停了,Diane有點兒害怕,他問司機:「你在干嗎?我們不該在這停呀?」司機回頭說:「給你一個驚喜。」Camilla出現在車旁,她帶Diane穿過一條山路來到一座豪宅。原來這是Adam的家,正在開party,很多電影公司和劇組的人都在。Diane與Adam的母親Coco寒暄了幾句後,進入party。在party上,Diane繼續忍受著Camilla與Adam的打情罵俏。這時,一個女演員走過來與Camilla說了幾句悄悄話,並當著Diane的面接吻。Diane感到絕望,她想,自己連Camilla的同性戀女友的地位也許也已經被人取代了。直到Adam說道「我和Camilla就要(結婚)了」的時候,Diane終於無法忍受了。

由忌生恨,Diane走上了絕路。她在一家咖啡廳請了一個殺手,讓他殺掉Camilla。殺手給她一把藍色的鑰匙,讓她到時候從咖啡廳後面的一個乞丐處拿能證明Camilla已死的東西。Diane來到乞丐處,乞丐扔給她一個藍色的盒子,似乎能用那把藍色的鑰匙打開,里邊是Camilla的殘骸?!Diane開始崩潰了,她彷彿看到自己的姨父姨母從盒子邊上跑出來(幻覺)。她嚇得跑回到家裡,氣喘吁吁的上床,作了一個噩夢(這個噩夢就是影片前3/4所詳盡描述的噩夢)。醒來後,Diane凝視著茶幾上那把藍色鑰匙。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她徹底崩潰了,她又看見姨父姨母凶神惡煞般的追趕自己。她逃到床邊,掏出手槍,飲彈自盡。

以上便是故事的現實部分,也是造夢者Diane做這個夢的背景。而這個夢是相當復雜的,很多夢中人物的名字、身份以及所經歷的事與現實是不同的,甚至是重疊和互換的。因此我在解釋這個夢之前,先把夢中和現實中人物關聯及主要背景交代一下。你也可以在看完我對夢境的解釋後,回過頭來看一看這張人物關聯表。

人物關聯表

人物:

Diane

現實中:如前所述的本片女主角

夢境中:Betty(Diane的化身,是理想中的完美的Diane,但有時又是Camilla的化身)

Camilla

現實中:如前所述的Camilla

夢境中:Rita

Diane的姨父母

現實中:Diane的姨父母(已去世)

夢境中:Betty在飛機上遇到的陌生人。而夢中Betty的姨母(留給她房子的那個人)是Diane理想化的姨母。

Adam

現實中:導演

夢境中:導演

Coco

現實中:Adam的母親

夢境中:Betty的房東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現實中: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夢境中: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他們的形象應該是虛構的。)

Party上與Camilla接吻的金發女子

現實中:可能是劇組中的女演員之一

吐咖啡的男子
現實中:在party上露過一面,可能是劇組成員之一
夢境中:電影公司幕後勢力成員,曾威脅Adam選他們推薦的那個Camilla為女主角

白鬍子老頭
現實中:寂靜劇場的表演者之一
夢境中:Adam落難時所住旅館的老闆

牛仔
現實中:曾在party上出現,可能是個演員(還有其他身份?)
夢境中:電影公司幕後勢力的打手,曾威脅Adam

咖啡廳女侍者(她在現實和夢境中僅僅是名字不同,但身份相同。)
現實中:名字:Betty(這是夢中Diane名字的來源)
夢境中:名字:Diane(夢里侍者的名字成了Rita追查自己身份的線索)

「路人甲」
現實中:Diane在咖啡廳與殺手交易時與他有過一面之緣
夢境中:他因夢見那個乞丐而在咖啡廳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乞丐
現實中:代替殺手將藍色盒子交給Diane的人
夢境中:牆後的魔鬼

下面,我按照影片情節的展開順序來試著解釋一下這個夢。
影片的開場畫面是幾對舞伴在虛擬藍幕前跳舞,他們的影像被復製成了很多份。這時Diane的影像出現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下一個影像中,Diane和她姨父姨母依偎著出現。這一段交待了Diane的身世:
(a)她由姨父姨母撫養;
(b) 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賽中奪魁,並從此進入演藝圈。(這段經歷是後來Diane自己在Adam的party上透露的。)

第二個鏡頭是Diane的第一視角鏡頭,伴隨著她沉重的喘息聲。這時其實是他剛從乞丐處逃回家裡,她的眼前搖晃著出現床、被單、枕頭。然後鏡頭淡出,其實是Diane開始進入夢境。(狡猾的大衛林奇,其實他在這里就已經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夢,但第一遍看時,有多少觀眾能領會這個鏡頭的意思啊?)
夢境從第三個鏡頭開始:

夢魘

夢境第1段:
鏡頭淡入,是「Mulholland DR」的路牌(這個影像在現實中其實是Diane坐在轎車里去Adam家的party途中看到的,不過在夢中,坐在轎車里的換成了Camilla)。車突然停了,Camilla問了與現實中Diane一樣的問題:「你在干嗎?我們不該在這停呀?」司機掏出手槍對著她,命令她下車。但這是迎面開來一輛填滿飈車族的跑車,與Camilla的車相撞。所有人都遇難了,除了Camilla。他踉蹌著下山,躲在了一家女主人(就是Betty的姨母)即將外出的公寓里。兩位警探在車禍現場開始調查。在得知車禍發生的消息後,電影公司的那幫幕後黑手互通電話並確認Camilla不見了。而最後一個響起鈴聲的電話,是現實中Diane家裡的電話。
分析:
(1)Diane入睡前最強烈的心情和願望是什麼?我想,是後悔、愧疚,她希望Camilla還沒有死。所以,在夢中出現了Camilla躲過一劫的情景。但是Diane還有一個心魔在作怪,她不願承認或是相信自己請了一個蹩腳殺手殺害了Camilla,換而言之,她希望殺Camilla的不是自己,因此,在夢中,要殺Camilla的成了電影公司的幕後黑手。Diane的這一意識一直在夢中延續著,並以此發展出了夢境的另一條主線--即導演Adam的遭遇和選角風波,當然,那又是另有意義的。
(2)現實中,Camilla失蹤後,電影公司和警方一直在與找她的下落,並把矛頭指向了Diane。這點從Diane後來和她朋友的對話中看出來,那兩個警探一直在找她問話,想必電影公司也一直在打電話聯絡她。因此警探和電影公司人員的意象在此出現了。

夢境第2段:
Betty從加拿大安大略省來到好萊塢,她和飛機上認識的得一對老夫婦在機場道別,老夫婦(特別是老婦人)對betty表示衷心的祝福。隨後Betty坐計程車前往她姨媽留給她的公寓。
分析:
(1)Betty是Diane的化身,她的名字是來自Diane在咖啡館瞥見的女服務員名字(夢的表象往往是來自做夢前一天所見的影像)。Betty外表亮麗、樂觀、自信,這與Diane頹廢、潦倒、有些自卑的真實形象大相徑庭。Betty其實是理想化的、Diane內心深處希望自己成為的形象!Diane的遭遇使她逃避真實的自己,所以在夢中,她索性連自己的名字都換了,而且自己也變成了自己理想的形象,「如果我是Betty,一切重新開始,那該多好啊!」
(2)老夫婦的形象其實是Diane的姨父姨母。不敢面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並懷殷切希望的姨父姨母,是Diane最後自殺的重要原因。但這里姨父姨母成了陌生人,原因有二:(a)Diane希望減輕自己的愧疚感,畢竟對自己滿懷希望的只是陌生人而已。(b)Diane希望姨父姨母還沒有去世,所以他虛構了一個理想化的姨母(後面詳述)。這一段的最後一個鏡頭是老夫婦坐在行駛的轎車里,他們臉上洋溢著那種典型的對子女滿懷希望的幸福笑容,但是這個場面的背景音樂卻異常詭異,這正是Diane心中愧對姨父姨母的心情的寫照。

夢境第3段:
在那家咖啡廳,兩個男子在談話,其中一個是Diane與殺手交易時在咖啡廳見過的男子(暫且稱他為路人甲),另一個人好像是個心理醫生。路人甲說他在咖啡廳後面的牆後看到魔鬼。他們走出店外,牆後果然出現了一個魔鬼--那個乞丐。
分析:現實中的乞丐是代替殺手將藍色盒子交給Diane的人,是Diane的罪行的見證者。Diane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懼怕見到乞丐這個人的,然而正是由於乞丐是Diane的罪行的見證者,Diane不願自己提起的乞丐此人。所以在夢中,Diane把自己仿同成了一個不知道自己罪行的路人甲,把自己裝在路人甲的外殼里,來間接的宣洩自己對那個乞丐的恐懼。
夢境第4段:
導演Adam為他的一部大製作影片找女主角,然而製片公司的幕後勢力派人送來一個金發女子Camilla的照片,強迫Adam選她為女主角。Adam憤然離去,回家後又發現老婆和清潔工在鬼混,Adam一氣之下毀了妻子的珠寶,但被妻子的情人痛打一頓後趕出家門。
分析:
(1)Adam是造成Camilla離開Diane的關鍵人物,Diane的意識中除了對Camilla離她而去的恨之外,當然還有對Adam的奪愛之恨。因此,他在夢中狠心的報復了Adam,他被公司脅迫,老婆與人鬼混,又被掃地出門。Adam在現實中確有離婚,他在party上提到:他得到泳池,前妻得到泳池清潔工。但以Adam的性格他應該不會對別人提起自己被老婆和清潔工修理的不光彩經歷,因此這段夢境以及Adam老婆和她情夫的形象應該是由Diane虛構的。
(2)這里非常關鍵的「選角風波」的意義和Camilla為什麼被換成了一個金發女子,待這整段夢境完整出現後再分析。

夢境第5段:
殺手出場:他殺了一個長發男子,又不小心打中了女秘書,好不容易殺了女秘書,又被清潔工發現,殺了清潔工,又不小心打中了吸塵器,弄得警鈴大作。
分析:
Diane知道Camilla已經被殺手殺死了,這會被人知道么?這個強烈的疑慮和恐懼在夢中表現為殺手殺人後欲蓋彌彰有屢屢失手,越想掩蓋殺人事實就越弄巧成拙。

夢境第6段:
Betty來到了姨母留給她的公寓,房東Coco來歡迎她,公寓豪華舒適,Betty非常滿意。
分析:
(1)Diane的姨母以前是好萊塢演員,後來去了加拿大,然後去世了,這是Diane在Adam的舞會上說的。而在夢中,她虛構了一個理想化的姨母--在好萊塢有人際關系(因為在後面的夢里,Betty參加試鏡時的負責人是姨母的朋友),還留了相當不錯的住處給她。而在現實中,Diane其實是非常孤獨無助的,她隻身來到好萊塢,也只住得起簡陋的房子。而這個姨母的形象應該也是現實中Diane的姨母以前的樣子。
(2)房東Coco的形象來自現實中Adam的母親。在舞會上,Diane曾與Coco有過簡單的對話,Coco對Diane的際遇頗有一點同情,反而當Adam說「我和Camilla就要(結婚)」時,Coco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情。Coco對自己的這一點「知遇之恩」,使得Coco在夢里成了對自己頗為熱情的房東太太。

夢境第7段:
Betty發現了躲在浴室里Camilla,她以為Camilla是姨媽的朋友。Camilla其實在車禍中失憶了,完全忘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她只有以Rita來代稱自己。Betty明白Rita的遭遇後,決定幫Rita找出真相,她們在Rita的手提包里找到大量現金和一把藍色鑰匙。
分析:
(1)Camilla在現實與夢中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現實中的Camilla給人的感覺是個冷艷、高高在上的冰美人。而在夢中她成了無助、憂郁的Rita,這其實是現實中Diane的氣質。Camilla與Diane的強弱關系在夢中對調了。Diane希望自己(Betty)成為強者,而弱小的Rita必須依靠著自己才能活下去。讓Camilla永遠留在自己身邊——這是Diane最強烈的願望之一。而Camilla只有成為弱者這才有可能。因此在夢境中,Camilla失憶,成了依附於Betty的弱者。
(2)錢的意向來自於Diane付給殺手的錢。現實中Diane只用了一疊紙幣雇殺手,而在夢中rita袋中的錢遠遠多於這些。因為Diane一個很隱蔽的願望希望即使Camilla已死,也不要死於自己僱用的廉價殺手,而應死得更「值錢」一點!
(3)這把藍色的鑰匙就是現實中用來打開裝有證明Camilla已死之物的藍色盒子的鑰匙。

夢境第8段:
導演Adam住進廉價旅館,旅館老闆告訴他他的銀行賬號已被封,而後Adam又被一名神秘牛仔要挾,這個牛仔很明顯是電影公司幕後勢力的打手。
分析:
「選角風波」的延續。

夢境第9段:
Betty要去試鏡,她先在家裡與Rita對台詞。第二天試鏡時,她完美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他被帶到片場,准備見導演Adam。此時,那個被電影公司力薦的金發女子Camilla正在試鏡,Adam很不情願的妥協了,他說:「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但他卻注意到了身旁的Betty,他倆眼神接觸的剎那,兩個人似乎都觸電了。但是Betty卻以要幫Rita為由,莫名其妙的逃離片場。
分析:
(1)這是影片中很關鍵的一段夢境。前面已經說過,Diane與Camilla的地位在夢中是有互換的,Betty除了是Diane的理想形象外,她身上也有很多現實中Camilla的氣質。這也不難理解,Camilla各方面都比Diane出色,Diane當然想成為Camilla那樣的人。這段夢境在現實中是發生過的,不過成功試鏡的不是Diane,而是Camilla!!這里,Betty的身份更多的成了現實中Camilla的化身。(這里Diane把自己協同成了Camilla,Diane當然希望自己像Camilla那樣的成功試鏡了。)現實中,是Camilla在片場與Adam一見鍾情,Adam那句「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的確是對Camilla說的。但Diane多麼希望這一幕沒有發生過啊,她多麼希望Adam當初選的不是Camilla而是其他的女孩子,這樣Camilla就會一直留在她身邊了。因此她在夢中虛構了一個在電影公司幕後勢力操縱下Adam選了一個與自己無關的女孩的「選角風波」,Adam選的是一個金發的、自己根本不認識的Camilla,而不是自己的那個Camilla(Rita)。這是Diane的「Adam在試鏡時要是沒選Camilla就好了」這個願望經過選角風波偽裝後的滿足。這也是選角風波的意義所在和夢中的Camilla被換成一個自己素不相識的金發女子的原因。而後,當Adam與Betty一見鍾情的場面出現後,Diane的意識也要強行把Betty與Adam分開,於是Betty就這樣離開了片場。
(2)其實在現實中,有過兩次選角。第一次是導演Bob Broker(即夢中在房間里替Betty試鏡的那個導演)的《Silvia North Story》,Camilla和Diane都去參加試鏡,她倆也是那時認識的。Camilla得到了那個角色,並從此成名。後一次是Adam的影片的試鏡。夢有凝縮的作用,在這里,Diane就把這兩段經歷凝縮在一起了。
夢境第10段:
1.Rita看見咖啡館一個服務員的名字牌「Diane」,她想起了自己可能叫Diane。她們找到了Diane所住的公寓,發現一名女子已經腐爛在床上!
分析:
Diane那深深的恐懼終於出現在夢中了!那所公寓的確就是現實中Diane所住的公寓,而那具腐屍,不知你是否仔細看了:黑色的睡衣,一頭披肩的黑色卷發--那是現實中的Camilla的樣子啊!這其實是Diane想像中的Camilla的死相。而且她的死都與Diane這個名字聯系在一起。「Camilla已經被Diane殺死了!」 Diane的這個意識是這段夢境的成因。
2.夢中,她們快到Diane公寓時,看見了幾個像是保鏢的男子。其中有一個還接走了一個金發女子。因為害怕,她們躲開了這些人。
分析:
現實中,Camilla至少已經是個名氣不小的明星了,而且似乎還是電影公司的寵兒。因此,她來Diane家時,為掩人耳目,她總是戴金色假發的,並有保鏢接送。這是夢中保鏢和金發女子意象的來源。

夢境第11段:
Betty和Rita逃回家中,Rita深感自己也會遭此厄運。Betty幫她換上金色假發。Betty邀Rita同床共寢,兩人做愛並相互表達了愛意。
分析:
(1)Camilla又回到自己身邊的願望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Diane的潛意識里還是意識到Camilla已經不在了,所以這一段的配樂有那麼點兒生離死別的味道。
(2)Rita終於戴上了金色假發,這應該是現實中Camilla每次出現在Diane家裡時的形象。只有Camilla戴上金發時,她才是完全屬於Diane的。

夢境第12段:
Rita在夢中不斷地用西班牙語叫著「寂靜」一詞。Betty叫醒了她。她們來到一處叫「寂靜」的戲院觀看錶演。表演的主題是「你所看到、聽到的都是假象,是幻影。」Betty在台下不停的啜泣甚至出現劇烈的顫抖,Rita在自己的包里發現了那隻藍色的盒子。
分析:
這個噩夢快要結束了!「寂靜」戲院其實是Diane和Camilla在現實中去過的地方,這從「寂靜」劇場的一個演員--那個白鬍子老頭可以看出來。在前面的夢境里,他是Adam落難時住的旅館的老闆。「寂靜」劇場的演員才是他的真實身份。演出的主題是揭露幻象,這恰好對應著:夢境是虛幻的,殘酷的現實即將來臨。因此意識到這點的Betty(Diane)不停的抽搐。同時,藍色的盒子也出現了,現實中最突出的矛盾出現在夢中,一切變得越來越「真實」。「寂靜」劇場因為它的演出主題的特殊而出現在這個夢中,而且成了夢境與現實的結合點。

夢境第13段:
她們回到家裡,Rita拿出藍色鑰匙,這時Betty不見了,Rita一個人打開了藍色盒子,鏡頭進入盒子,一片黑暗。
分析:
夢已經接近尾聲了。Betty不見了,這時的Rita幾乎已完全是Diane的化身,世界彷彿只剩下Rita(其實是Diane自己)一人,無助、惶恐的承擔自己犯下的罪過(藍色的盒子)。

夢境第14段:
夢的尾聲:Betty的姨母環視了一下自己的公寓,然後離開。鏡頭突然轉到了Diane的公寓,睡在床上的是夢中Diane公寓里那具死屍完好時的模樣,牛仔推開門說:「美女,該起床了!」鏡頭轉回到床上,屍體已經腐爛!噩夢結束。
再下一個鏡頭,Diane以與屍體相同的睡姿躺在床上,與她換房的朋友來取東西,她的敲門聲把Diane吵醒了。
分析:
這一段Diane已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美女,該起床了!」是以前經常有人對Diane說的嗎?是牛仔嗎?牛仔在現實中只在Adam的party上出現過一次,而且沒露過正臉。如果是牛仔說的話,那難道牛仔是Diane的情人?更合理的是這句話以前是Diane和Camilla經常相互說的,又或者只不過是那個來敲門的朋友說的,但為什麼在夢中說話者的影像成了牛仔? 牛仔實在是一個很難解的角色。

以上便是我對「穆赫蘭道」這個噩夢的分析。我想說我對夢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在上述的對這個夢的分析中,有些只是我的推測,有些只是我的幾個推測中較合理的一個。我這樣釋夢,也許是會在內行人面前貽笑大方的。但我希望以這篇影評做拋磚引玉之用,讓一些看到這篇文章的心理學專業人士用專業的釋夢方法來解析這個噩夢。
我想《穆赫蘭道》已經是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了。我已經記不得多少自己的夢魘了,但是大衛林奇的這個噩夢也許會伴隨我很久。這種奇怪的感覺也許只有看電影的我們能感受,也許只有看過《穆赫蘭道》的我們能感受。

4. 高中影評800字左右。請看清楚要求啊! 大神們幫我寫一篇影評,高中的800字左右。1.大致寫看

觀海上鋼琴師有感,我曾經幻想海風襲浪 ,雨點跳動和弦, 撫琴自若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無名指上金色的戒指,我輕輕轉動了一下,嘴角泛起一絲微笑,我想我就是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
我就是海上鋼琴師。不要問我的出身,不要問我的生活,不要對我表示驚嘆。你可以問我的朋友,她對我無微不至,她對我滿含深情,我們惺惺相惜。因為她大家叫我Musician,Now you know what I say.她就是我的摯愛 Music!
我發現她的時候,她靜靜的躺在黑白相間的鋼琴上,我出生時也躺過的地方。她看見了我,我望向了她,我們互相吸引著。不由自主的我坐在了凳子上,右手輕輕劃過黑白鍵。神一般的雙手在琴鍵上曼妙的跳動,一時她隨我翩翩起舞。如今我28歲,猶記得她那時的一顰一笑如含苞待放如雨露春光。一念二十年,我諳熟了她的音容笑貌,她讀白了我的陰晴圓缺。
小時候爸爸教我說mogo mama,what's the mama.他說mama就是世上最美麗的母馬。後來爸爸歸去了大海,大概是去找母馬了吧。剛好我8歲,我找到了你,我想I am your Jack,you are my Rose.不管以後我魂去多少年,我想你依然會來看我,不是70年而是為三生。
我們每天在頭等艙為富人們歡樂奏樂,不!我們是在為自己狂想。我們紙醉金迷,我們花天酒地。每當海風襲浪,雨點跳動和弦,四下無人我們配合默契,管它搖搖晃晃,管它玉碎瓦全。我們多快樂,哪怕被船長罰去燒火,我們依然形影不離。
我們來回大西洋穿梭,每到迷霧朦朧總會有一雙藍色眼睛填滿了希望,他第一個伸起手臂大喊:American! Now,我們並沒有任何激動,因為它是陌生的。有朋友問我這么多年你為什麼沒有下船,那裡會有更多人欣賞你的音樂,你會有美麗的妻子和美麗的房子。我都有想過,其實那裡還會有很多有名的鋼琴家。
有一天不知什麼風把爵士鋼琴王子吹來了,據說是沖著我來的。Oh my god,我有些納悶 我何德何能。大家凝重的看著他入場,一身西裝革履露出一隻金牙發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目光射向我,並非兇殘也無蔑視只是有點冷。他喝了杯啤酒,然後一曲高難度優雅的曲調打動了眾人,我有些局促按部就班的按著他的曲調重新來了一遍,大家沒有反應似乎有些納悶我的意思。他好像認為我認為他的曲子太小兒科而在模仿他,於是他第二首曲子加大了難度,曲畢我奪淚盈眶。太難了,我根本做不到,我想認輸,我只得彈了一首jingle bells 。
眾人不解,我的朋友嗔怒道 what's up!My eyes are filled with tears.I just say he was beautiful 我根本做不到!爵士王子認為我彈的聖誕節曲子是瞧不起他,於是他有些生氣但很鎮靜自若的點了一根煙放在了鋼琴上使煙頭朝外,用他至深的功力譜奏一曲磅礴朝氣的曲調,Once again my eyes filled with tears.曲畢煙頭灰塵並沒有絲絲掉落,已知其功力極其深厚。我有如醍醐灌頂,向朋友索要一根煙,他很無奈的跟我說,你是不抽煙的,你想干什麼!Just gave me!同樣的把煙放在了鋼琴上,我使勁渾身解數 如疾風驟雨拍打臉龐,如海風襲浪洶涌澎湃,如電閃雷鳴穿透心房,如天鳴泣訴不絕如縷。眾人作驚呆狀,服務員不自然地將酒灑在了富豪身上,闊太不知不覺被碰掉了假發……全場噤然 。我拿起那隻煙點向了琴弦,瞬間火起,我拿起這支點燃了的香煙紳士地送到了他的嘴裡,同時說You foced me ! 他噤然,全場雷動,富豪才發現一身都是酒水,闊太發現假發沒了……。之後他一直留在船艙內沒有出來直到船靠了岸,而我仍舊煥發光榮。
船靠岸前,一些知名唱片公司的人找到我請我錄制唱片,朋友也鼓勵我把音樂傳世。我沒有接受他們的意思,我看到窗外我一直關注的女孩在那彷徨尋找,我彈起了音樂由境生情,由情入景。旁邊的人不斷的在贊美,我拿起唱片奪門而出想要把唱片送給她。但是她已經被人群簇擁到很遠,只模模糊糊聽到她留下的一個地址。這是我錄制的第一首曲子也是最後一首,當她消失在我的視線,我把它折斷丟在了垃圾桶里。沒有惋惜,只有留念於腦海中。
後來朋友又勸我上岸,可以去找那個女孩。當我們再見面你已為人父,黃臉婆帶著幾個孩子。後來我准備下船,朋友送了我一頂帽子,當我下到倒數第二個階梯時候我回頭望瞭望然後站定,思索停留了5秒鍾,忽然我將帽子扔向空中 ,向大家揮手,仍舊回到我的小窩。對影知己,惺惺相惜。

幾年過去了朋友上了岸,過得並不是很好,當年靠吹小號上了船,下了船卻要把陪伴多年的小號當掉,卻是捨不得 ,也沒當幾個錢。剛好店主的唱片機放著我當年錄的唱片,我朋友有些動容就問他唱片哪裡來的 ,店主說是在一艘將要爆破的大船上找到的又拼湊起來的。朋友聽後就急忙趕到港口捕捉我的身

5. 求電影《蘇州河》的專業影評

[選片背景介紹]
婁燁是中國的第六代學院派導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擯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滿足,自我封閉,展示的社會生活面過於狹窄且脫離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我選的電影是他的《蘇州河》,該片2000年獲得第二十九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獎(金虎獎)、第十五屆法國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
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這部電影反映的內容,很觸動,我看了好幾遍,但每次都內心的感情都很復雜。二是想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的手法、技巧,特別是由婁燁所代表的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的學院派電影手法。
這部電影在國外獲了很多大獎,在國內所受的關注卻極小。但是這部電影和《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一樣,都是很不錯的大陸藝術片,這也是我選這部很冷門但是藝術性很強的電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上海的普通攝像師,以為別人攝影為生,開頭是他眼裡的蘇州河是穿過上海的一條骯臟的河,在河的兩岸發生著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個酒吧的老闆找到他,要他拍在店裡游泳的美人魚的形象。攝影師逐漸與扮演美人魚的女孩熟識,從她嘴裡得知馬達和牡丹的故事。
馬達是一個以送貨的黑道郵遞員。一次,主戶讓他送一個小女孩牡丹(周迅飾),這樣幾次後,馬達與牡丹熟識,並產生了愛情。但不久馬達被捲入了綁架的陰謀,綁架者企圖要挾牡丹的父親,以綁架牡丹來換取錢財。而綁架者是馬達的黑道朋友,他們讓馬達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機綁架牡丹,馬達不願意這樣做,又迫於朋友壓力,只得答應。拿到錢後,牡丹知道自己被騙,絕望之下跳入蘇州河,最後一句話是,她將化為一條美人魚,從此不見蹤影。馬達因參與綁架也被投入監獄。
當他出來時,很多年過去了。但他依然思念著牡丹,他借送貨的時間,四處打聽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發現女服務員(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魚的女孩)長的很像牡丹,就想辦法與他接近。攝影師知道此事,感到馬達在搶自己的女朋友,於是找來打手將馬達痛打一頓。馬達逐漸明白扮演美人魚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請求攝影師利用他與警察的關系幫助他找到牡丹,攝影師答應了他。不久,攝影師接到一瓶寄來的帶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從信上得知馬達在他的幫助下終於在一個便利店裡找到了牡丹。
攝影師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沒想到接到公安局的傳喚,要求辨認在車禍中死去的人,馬達來到事故現場,原來馬達和牡丹喝了過多的沃特伽酒,在帶著牡丹經過蘇州河上的橋時,摩托車墜入河中,兩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魚的女孩也來到現場,終於相信了馬達所說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後她也離開了攝影師,看攝影師會不會像馬達一樣去找她。

[故事結構]
《蘇州河》的故事從結構上其實夾雜著兩段愛情--馬達和牡丹的愛情、敘述者即攝影師「我」與美美的愛情,這兩個故事由敘述者的敘述加以銜接。
第一個愛情:送貨員馬達出於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隨之而來的愛情令他手足無措,愛還是不愛,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剎那,也許他明白了什麼是愛情--至少是牡丹對他的愛情。馬達在出獄後苦苦尋找牡丹,在尋找過程中馬達遇上與長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敘述者。一番波折之後,馬達終於找到了人間蒸發多年的牡丹,兩人重又飲酒,最後意外地死去。這是本片的主線。
第二個愛情:相對來說簡單得多,主要通過敘述者的自白來完成。美美是世紀愛心酒吧的「美人魚」--一類在酒吧的透明水櫃中表演的女優。敘述者「我」認識美美之後不久,兩人即開始同居。不過敘述者可能一開始並不認為這是「愛情」,從他那反應神速的一句「我們是現在分手,還是做愛之後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來,新同居時代,同居而已,誰會去想「愛情」這兩個字?馬達、牡丹死後,美美也離開了。這是影片的輔線。

[電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許美美這樣的女子,是都市裡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愛情的女子。也許是曾經有過愛的傷痕,才會獨自一人在大都市裡謀生,生活的艱辛,使得她不得不做著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因為那些只是愛情故事裡才有的。最後她離開了攝影師,或者是為了想驗證他們之間的愛情,或者只是不想繼續這段所謂的愛情,想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2、馬達
馬達不是那種很善解人意,很溫柔體貼型的男子。他應該是在牡丹跳了蘇州河之後,才發現自己徹底地愛上了那個小姑娘。當然他尋找牡丹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諒,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結永遠解不開。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餘生都會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個沒有得到過什麼親情溫暖的女孩子,媽媽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習以為常,直到遇見馬達,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樂。當馬達欺騙了她,背叛了她的愛情之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於是她才可以帶著那樣從容的表情跳下蘇州河。即使後來他們重逢,他們也沒有因為喝酒駕車而雙雙死去,他們還可以回到以前那樣嗎?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蘇州河成了他們生命的終站,是開始也是結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兩種人,卻因為有著同樣一張臉孔而結緣,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兩人的迥異,卻在愛情這一問題上有著一致性,都是想獲得一份永恆的愛情,卻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傷害,都逃不過愛情的追逐。馬達是一開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愛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來他對愛情也是十分執著的,他始終相信牡丹不會死,尋找成為了他活著的唯一理由。
4、攝影師「我」
敘事者"我」應該不曾真正愛過,就算對美美也是,即使曾經有過愛情,也只有短暫的一刻,我們不斷看到美美出門的情景,然後他等待著她歸來。他無法完成馬達所做的種種,因為他不是馬達,他是個現實的愛情者,他知道他與美美的愛情是不會有結果的,所以他最終決定放棄。
影片中的攝影師在結尾處推翻了自己在影片開始時所說過的話,美美問他:如果我走了,你會找我找到死嗎?他語氣不確定的回答:會的。但在結尾處美美終於走了的時候,攝影師對自己說:我將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降臨。

這樣的四個人物形象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現實社會中的各型各態的人,四種人的四種個性與對愛情的不同態度是整個影片的客觀反映。反映現實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誠和純真。
[電影分析]
許多影評盛譽,《蘇州河》中的搖晃鏡頭、第一人稱敘事的拍攝手法、兩段式劇情發展,還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慶森林》中以愛情故事反映時代風貌的味道,也因此婁燁有了「中國王家衛」的美譽。而另有影評指出,《蘇州河》中兩個面容相仿的少女,愛情與生命因機遇而交會,更宛如奇士勞斯基《薇若妮卡德雙重生命》的變奏版。下面就從多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一、 結構
整部影片絕大部分是以「我」——一個攝影師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斷構成的。所以「我」的樣子至始至終沒有出現在影片中。《蘇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電影。這讓我聯想到了安東尼奧尼的《雲上的日子》,同樣是夾雜著導演的敘述,有時候,攝影機在記錄別人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電影在導演的攝像鏡頭之下。影片的敘述者總是不緊不慢地敘述, 「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敘述者在電影開始便說明了.這樣的結構讓人感覺很乾凈、利落。
二、鏡頭
整部電影的色調是灰色的,膠片給人一種粗糙的顆粒感,鏡頭一直在晃動中展開,旁白敘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員的語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屬於《阿司匹林》那種的旁白電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機器拍的,所以,畫面的素質似乎不能太較真,有時,鏡頭的運動和節奏也有一點奇怪,但即使如此,畫面的震撼力,還是足夠。整部電影的畫面風格有一點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頭一開始那條長鏡頭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那不是透過鏡頭看一條河,那是透過一條河,看一座城市,和發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愛恨。
不合時宜地晃動,焦距得拉進和推遠,畫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實的表現出這個故事。 依舊搖晃的畫面,中長的鏡頭,機位跟近,特寫,他的鏡頭感覺與賈章柯導演的長鏡頭剛好有個對比。驚恐的男人的臉龐有著懺悔的表情,帶著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著不辨虛實嘲諷的目光。水花四濺,一切安靜了,成為過去。在主觀鏡頭的攝影機前,盡情傳達的特寫與剪影,成功烘托出兩個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極了日本怪誕攝影師荒木經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別是拍周迅的臉時,忽遠忽近,神情的變化和攝影角度的變化都為影片帶來了色彩,讓人不禁贊嘆攝影技術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節奏很快,跳躍性強,對白簡短而精煉,不拖泥帶水。粗糙畫面,晃動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著別人的同時也探究著自我。是窺視的姿勢,因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在影片用攝影機記錄下在河面上諸多的景象,將鏡頭對准城市的低層,又是用非常紀實的拍法,這個段落給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後,鏡頭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這暴露了導演的意圖:蔞葉並無意在這座城市裡尋找一段歷史,一種真實,他所關心的,只是破敗的城市景觀下一個鏡像般的愛情故事。
最後,說說兩個自己感到特別震撼的鏡頭,一是牡丹從蘇州河的橋上脫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馬達掀開帷幕的一角看著美美梳妝打扮足有幾分鍾,兩個鏡頭都是一氣呵成拍攝的,婁燁的才華明白無誤地寫在了這兩個出手不凡的畫面上。

三、語言
1、對白
影片的一開始就打動了觀眾的心。一男一女的對話,女子的聲音有些喑啞,男子的聲音有些漫不經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找我嗎?」會啊。
「會一直找嗎?」會啊。
「會一直找到死嗎?」會。
「你撒謊……」
這是《蘇州河》最開始的鏡頭。也是影片的主線。
然後是導演開始一段意味深長的陳述:「在這條河流上我們可以看到友誼,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孤獨,看到一個嬰兒的降生,看到……看到順水漂流的愛情,看到美人魚…… 看在河的盡頭河流流進大海。」然後依然是旁白,把你帶入這部哀傷的電影之中。
2、語句
(1)、「我知道一切不會永遠, 我想我只有回到陽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愛情故事會繼續下去, 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也許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才是精髓所在吧。這應該是現代人的選擇吧。我不喜歡他的選擇。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像馬達尋找牡丹一樣,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問遍所有能問到的人,來尋找自己迷失的愛情。雖然馬達只是個混混,信誓旦旦的說要走出去干一番事業,最後只做了運輸工人中的一個,雖然牡丹也只是個普通的扎兩只馬尾,穿紅白色運動服的普通女生,雖然他們沒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馬達可以用以後幾年的時間來尋找她,尋找離開的愛情,就已經足夠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費精力會尋找自己的愛情,現代人的愛情觀是和馬達的愛情相違背的,卻與敘事者有著相似,這是不是種對愛情的一種迷失呢。曾經,我們期盼一個人的出現,哪怕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我們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城市的搜索。
(2)、「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盡管婁燁在創作該片的時候看起來是十分自信的,不過那種通過攝像機進行的敘述方式和自以為是的旁白總讓人想起過去的蘇童的小說。不過,總體來說,在國產影片當中,《蘇州河》屬於比較成熟的那種,故事講得不沉悶,旁白和對白也很適合喜歡王家衛的朋友們的口味,所謂一不小心成了「經典台詞」。
(3)、「如果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去找我嗎?」
聽到這句話,突然覺得女人是愚蠢的,當她們相信愛情的時候。 就像美美一樣。 當她不相信馬達的愛情故事的時候,她享受著這個故事。當她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潰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樣的愛情。 於是美美離開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是她尋找真正愛情的努力。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只是逃避罷了。 而她留下的字條,只是她和自己開的一個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經質的女人。她的選擇似乎讓我看到自己和身邊很多人似有似無的影子,選擇離開,選擇出走,無非是離開暫時的一個自己,結果我們還是我們,回頭來想,不知道我們戀上的是那個人,還是愛上了愛情。

[電影主題]-----關於愛情
蘇州河是婁燁展現才華的力作,不論是鏡頭還是涵義,都是上乘之作。它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愛情的真實性和持久性,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愛情。這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特別是放在現在來看,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蘇州河這部電影帶給我們一個不同的視覺沖擊。
美美離開了我,留下一張紙條,「如果愛我,來找我」。顯然,她震驚於馬達和美美的愛情,並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夠延續同樣的浪漫。但是,作為敘事人的「我」正如片頭中所表現的那樣,猶豫不決。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續前緣;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為他覺得,一切都不會永遠,美美的離開未嘗不是解脫,他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這個結尾顯示了導演的才華,留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愛情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這個結局構思的很巧妙,相當具有獨特性,和影片的開頭相呼應。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的愛情是必須認真面對的。然而什麼是愛情,我們很難說得清楚。可以感覺,但無法說明。婁燁注意到這個問題,提了這個問題,雖然沒有完全回答,但是給出了一個建議: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找我)。
也許愛情這個問題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贖形而上、深刻、嚴肅,可這並不能否定它
是一種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誰能迴避思考愛情這個永恆的主題?恐怕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聲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使有,也是個自大狂,或者可以說,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過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一些人對作為文學、藝術創作主題之一的愛情抱有空前的輕蔑態度,不知道這種輕蔑是出於本能的自負,還是出於有意識的敵對。
曾經,我們在一個街頭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個人的出現,哪怕這是極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習慣在眾人中尋找那個人的影子,而往往會一眼就看到對方,然暗暗喜悅。愛一個人,哪怕不說話,也可以一味去愛,或者只說一句,那麼便是銘心刻骨的。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城市整個城市的搜索,還是像最後一樣,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影片沒有告訴我們愛情是什麼,它只能告訴我們愛情有什麼,以及我們向愛情發問。你是願意繼續你的愛情故事,還是等待下一次的愛情。每個人都能在內心裡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許根本不許要答案。我想關於純粹的愛與期待,旁若無人的找尋,或許只是懷念而無計可施。蘇州河見證這一切。

這是我最近一年來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國產影片。在我眼裡,它完全可以與西方電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陽光下,它的音樂,它的搖搖晃晃的鏡頭,它的漫不經心而又 憂傷的對白,那條很臟很美極溫暖也極親切的蘇州河一直在我心中盪著,與我糾纏著,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記在我的筆下,當然,此刻,這記載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
《蘇州河》這部電影的名字也許並不重要,也許河流,只是一種隱喻。或者是某個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斷,或者是我們生存的某些空間,在那裡,我們相愛,痴迷,纏綿,激越;在那裡,我們背叛,悔恨,痛苦,絕望,;在那裡,我們變老,然後死去……

6. 求電影《蘇州河》的影評

剛在豆瓣電影上找的:
婁燁是中國的第六代學院派導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擯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滿足,自我封閉,展示的社會生活面過於狹窄且脫離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我選的電影是他的《蘇州河》,該片2000年獲得第二十九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獎(金虎獎)、第十五屆法國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
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這部電影反映的內容,很觸動,我看了好幾遍,但每次都內心的感情都很復雜。二是想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的手法、技巧,特別是由婁燁所代表的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的學院派電影手法。
這部電影在國外獲了很多大獎,在國內所受的關注卻極小。但是這部電影和《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一樣,都是很不錯的大陸藝術片,這也是我選這部很冷門但是藝術性很強的電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上海的普通攝像師,以為別人攝影為生,開頭是他眼裡的蘇州河是穿過上海的一條骯臟的河,在河的兩岸發生著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個酒吧的老闆找到他,要他拍在店裡游泳的美人魚的形象。攝影師逐漸與扮演美人魚的女孩熟識,從她嘴裡得知馬達和牡丹的故事。
馬達是一個以送貨的黑道郵遞員。一次,主戶讓他送一個小女孩牡丹(周迅飾),這樣幾次後,馬達與牡丹熟識,並產生了愛情。但不久馬達被捲入了綁架的陰謀,綁架者企圖要挾牡丹的父親,以綁架牡丹來換取錢財。而綁架者是馬達的黑道朋友,他們讓馬達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機綁架牡丹,馬達不願意這樣做,又迫於朋友壓力,只得答應。拿到錢後,牡丹知道自己被騙,絕望之下跳入蘇州河,最後一句話是,她將化為一條美人魚,從此不見蹤影。馬達因參與綁架也被投入監獄。
當他出來時,很多年過去了。但他依然思念著牡丹,他借送貨的時間,四處打聽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發現女服務員(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魚的女孩)長的很像牡丹,就想辦法與他接近。攝影師知道此事,感到馬達在搶自己的女朋友,於是找來打手將馬達痛打一頓。馬達逐漸明白扮演美人魚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請求攝影師利用他與警察的關系幫助他找到牡丹,攝影師答應了他。不久,攝影師接到一瓶寄來的帶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從信上得知馬達在他的幫助下終於在一個便利店裡找到了牡丹。
攝影師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沒想到接到公安局的傳喚,要求辨認在車禍中死去的人,馬達來到事故現場,原來馬達和牡丹喝了過多的沃特伽酒,在帶著牡丹經過蘇州河上的橋時,摩托車墜入河中,兩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魚的女孩也來到現場,終於相信了馬達所說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後她也離開了攝影師,看攝影師會不會像馬達一樣去找她。

[故事結構]
《蘇州河》的故事從結構上其實夾雜著兩段愛情--馬達和牡丹的愛情、敘述者即攝影師「我」與美美的愛情,這兩個故事由敘述者的敘述加以銜接。
第一個愛情:送貨員馬達出於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隨之而來的愛情令他手足無措,愛還是不愛,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剎那,也許他明白了什麼是愛情--至少是牡丹對他的愛情。馬達在出獄後苦苦尋找牡丹,在尋找過程中馬達遇上與長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敘述者。一番波折之後,馬達終於找到了人間蒸發多年的牡丹,兩人重又飲酒,最後意外地死去。這是本片的主線。
第二個愛情:相對來說簡單得多,主要通過敘述者的自白來完成。美美是世紀愛心酒吧的「美人魚」--一類在酒吧的透明水櫃中表演的女優。敘述者「我」認識美美之後不久,兩人即開始同居。不過敘述者可能一開始並不認為這是「愛情」,從他那反應神速的一句「我們是現在分手,還是做愛之後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來,新同居時代,同居而已,誰會去想「愛情」這兩個字?馬達、牡丹死後,美美也離開了。這是影片的輔線。

[電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許美美這樣的女子,是都市裡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愛情的女子。也許是曾經有過愛的傷痕,才會獨自一人在大都市裡謀生,生活的艱辛,使得她不得不做著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因為那些只是愛情故事裡才有的。最後她離開了攝影師,或者是為了想驗證他們之間的愛情,或者只是不想繼續這段所謂的愛情,想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2、馬達
馬達不是那種很善解人意,很溫柔體貼型的男子。他應該是在牡丹跳了蘇州河之後,才發現自己徹底地愛上了那個小姑娘。當然他尋找牡丹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諒,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結永遠解不開。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餘生都會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個沒有得到過什麼親情溫暖的女孩子,媽媽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習以為常,直到遇見馬達,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樂。當馬達欺騙了她,背叛了她的愛情之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於是她才可以帶著那樣從容的表情跳下蘇州河。即使後來他們重逢,他們也沒有因為喝酒駕車而雙雙死去,他們還可以回到以前那樣嗎?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蘇州河成了他們生命的終站,是開始也是結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兩種人,卻因為有著同樣一張臉孔而結緣,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兩人的迥異,卻在愛情這一問題上有著一致性,都是想獲得一份永恆的愛情,卻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傷害,都逃不過愛情的追逐。馬達是一開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愛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來他對愛情也是十分執著的,他始終相信牡丹不會死,尋找成為了他活著的唯一理由。
4、攝影師「我」
敘事者"我」應該不曾真正愛過,就算對美美也是,即使曾經有過愛情,也只有短暫的一刻,我們不斷看到美美出門的情景,然後他等待著她歸來。他無法完成馬達所做的種種,因為他不是馬達,他是個現實的愛情者,他知道他與美美的愛情是不會有結果的,所以他最終決定放棄。
影片中的攝影師在結尾處推翻了自己在影片開始時所說過的話,美美問他:如果我走了,你會找我找到死嗎?他語氣不確定的回答:會的。但在結尾處美美終於走了的時候,攝影師對自己說:我將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降臨。

這樣的四個人物形象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現實社會中的各型各態的人,四種人的四種個性與對愛情的不同態度是整個影片的客觀反映。反映現實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誠和純真。
[電影分析]
許多影評盛譽,《蘇州河》中的搖晃鏡頭、第一人稱敘事的拍攝手法、兩段式劇情發展,還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慶森林》中以愛情故事反映時代風貌的味道,也因此婁燁有了「中國王家衛」的美譽。而另有影評指出,《蘇州河》中兩個面容相仿的少女,愛情與生命因機遇而交會,更宛如奇士勞斯基《薇若妮卡德雙重生命》的變奏版。下面就從多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一、 結構
整部影片絕大部分是以「我」——一個攝影師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斷構成的。所以「我」的樣子至始至終沒有出現在影片中。《蘇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電影。這讓我聯想到了安東尼奧尼的《雲上的日子》,同樣是夾雜著導演的敘述,有時候,攝影機在記錄別人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電影在導演的攝像鏡頭之下。影片的敘述者總是不緊不慢地敘述, 「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敘述者在電影開始便說明了.這樣的結構讓人感覺很乾凈、利落。
二、鏡頭
整部電影的色調是灰色的,膠片給人一種粗糙的顆粒感,鏡頭一直在晃動中展開,旁白敘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員的語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屬於《阿司匹林》那種的旁白電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機器拍的,所以,畫面的素質似乎不能太較真,有時,鏡頭的運動和節奏也有一點奇怪,但即使如此,畫面的震撼力,還是足夠。整部電影的畫面風格有一點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頭一開始那條長鏡頭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那不是透過鏡頭看一條河,那是透過一條河,看一座城市,和發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愛恨。
不合時宜地晃動,焦距得拉進和推遠,畫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實的表現出這個故事。 依舊搖晃的畫面,中長的鏡頭,機位跟近,特寫,他的鏡頭感覺與賈章柯導演的長鏡頭剛好有個對比。驚恐的男人的臉龐有著懺悔的表情,帶著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著不辨虛實嘲諷的目光。水花四濺,一切安靜了,成為過去。在主觀鏡頭的攝影機前,盡情傳達的特寫與剪影,成功烘托出兩個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極了日本怪誕攝影師荒木經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別是拍周迅的臉時,忽遠忽近,神情的變化和攝影角度的變化都為影片帶來了色彩,讓人不禁贊嘆攝影技術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節奏很快,跳躍性強,對白簡短而精煉,不拖泥帶水。粗糙畫面,晃動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著別人的同時也探究著自我。是窺視的姿勢,因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在影片用攝影機記錄下在河面上諸多的景象,將鏡頭對准城市的低層,又是用非常紀實的拍法,這個段落給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後,鏡頭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這暴露了導演的意圖:蔞葉並無意在這座城市裡尋找一段歷史,一種真實,他所關心的,只是破敗的城市景觀下一個鏡像般的愛情故事。
最後,說說兩個自己感到特別震撼的鏡頭,一是牡丹從蘇州河的橋上脫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馬達掀開帷幕的一角看著美美梳妝打扮足有幾分鍾,兩個鏡頭都是一氣呵成拍攝的,婁燁的才華明白無誤地寫在了這兩個出手不凡的畫面上。

三、語言
1、對白
影片的一開始就打動了觀眾的心。一男一女的對話,女子的聲音有些喑啞,男子的聲音有些漫不經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找我嗎?」會啊。
「會一直找嗎?」會啊。
「會一直找到死嗎?」會。
「你撒謊……」
這是《蘇州河》最開始的鏡頭。也是影片的主線。
然後是導演開始一段意味深長的陳述:「在這條河流上我們可以看到友誼,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孤獨,看到一個嬰兒的降生,看到……看到順水漂流的愛情,看到美人魚…… 看在河的盡頭河流流進大海。」然後依然是旁白,把你帶入這部哀傷的電影之中。
2、語句
(1)、「我知道一切不會永遠, 我想我只有回到陽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愛情故事會繼續下去, 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也許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才是精髓所在吧。這應該是現代人的選擇吧。我不喜歡他的選擇。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像馬達尋找牡丹一樣,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問遍所有能問到的人,來尋找自己迷失的愛情。雖然馬達只是個混混,信誓旦旦的說要走出去干一番事業,最後只做了運輸工人中的一個,雖然牡丹也只是個普通的扎兩只馬尾,穿紅白色運動服的普通女生,雖然他們沒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馬達可以用以後幾年的時間來尋找她,尋找離開的愛情,就已經足夠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費精力會尋找自己的愛情,現代人的愛情觀是和馬達的愛情相違背的,卻與敘事者有著相似,這是不是種對愛情的一種迷失呢。曾經,我們期盼一個人的出現,哪怕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我們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城市的搜索。
(2)、「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盡管婁燁在創作該片的時候看起來是十分自信的,不過那種通過攝像機進行的敘述方式和自以為是的旁白總讓人想起過去的蘇童的小說。不過,總體來說,在國產影片當中,《蘇州河》屬於比較成熟的那種,故事講得不沉悶,旁白和對白也很適合喜歡王家衛的朋友們的口味,所謂一不小心成了「經典台詞」。
(3)、「如果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去找我嗎?」
聽到這句話,突然覺得女人是愚蠢的,當她們相信愛情的時候。 就像美美一樣。 當她不相信馬達的愛情故事的時候,她享受著這個故事。當她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潰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樣的愛情。 於是美美離開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是她尋找真正愛情的努力。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只是逃避罷了。 而她留下的字條,只是她和自己開的一個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經質的女人。她的選擇似乎讓我看到自己和身邊很多人似有似無的影子,選擇離開,選擇出走,無非是離開暫時的一個自己,結果我們還是我們,回頭來想,不知道我們戀上的是那個人,還是愛上了愛情。

[電影主題]-----關於愛情
蘇州河是婁燁展現才華的力作,不論是鏡頭還是涵義,都是上乘之作。它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愛情的真實性和持久性,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愛情。這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特別是放在現在來看,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蘇州河這部電影帶給我們一個不同的視覺沖擊。
美美離開了我,留下一張紙條,「如果愛我,來找我」。顯然,她震驚於馬達和美美的愛情,並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夠延續同樣的浪漫。但是,作為敘事人的「我」正如片頭中所表現的那樣,猶豫不決。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續前緣;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為他覺得,一切都不會永遠,美美的離開未嘗不是解脫,他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這個結尾顯示了導演的才華,留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愛情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這個結局構思的很巧妙,相當具有獨特性,和影片的開頭相呼應。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的愛情是必須認真面對的。然而什麼是愛情,我們很難說得清楚。可以感覺,但無法說明。婁燁注意到這個問題,提了這個問題,雖然沒有完全回答,但是給出了一個建議: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找我)。
也許愛情這個問題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贖形而上、深刻、嚴肅,可這並不能否定它
是一種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誰能迴避思考愛情這個永恆的主題?恐怕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聲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使有,也是個自大狂,或者可以說,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過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一些人對作為文學、藝術創作主題之一的愛情抱有空前的輕蔑態度,不知道這種輕蔑是出於本能的自負,還是出於有意識的敵對。
曾經,我們在一個街頭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個人的出現,哪怕這是極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習慣在眾人中尋找那個人的影子,而往往會一眼就看到對方,然暗暗喜悅。愛一個人,哪怕不說話,也可以一味去愛,或者只說一句,那麼便是銘心刻骨的。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城市整個城市的搜索,還是像最後一樣,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影片沒有告訴我們愛情是什麼,它只能告訴我們愛情有什麼,以及我們向愛情發問。你是願意繼續你的愛情故事,還是等待下一次的愛情。每個人都能在內心裡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許根本不許要答案。我想關於純粹的愛與期待,旁若無人的找尋,或許只是懷念而無計可施。蘇州河見證這一切。



這是我最近一年來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國產影片。在我眼裡,它完全可以與西方電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陽光下,它的音樂,它的搖搖晃晃的鏡頭,它的漫不經心而又 憂傷的對白,那條很臟很美極溫暖也極親切的蘇州河一直在我心中盪著,與我糾纏著,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記在我的筆下,當然,此刻,這記載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
《蘇州河》這部電影的名字也許並不重要,也許河流,只是一種隱喻。或者是某個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斷,或者是我們生存的某些空間,在那裡,我們相愛,痴迷,纏綿,激越;在那裡,我們背叛,悔恨,痛苦,絕望,;在那裡,我們變老,然後死去……

7. 成事在人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透過覆蓋我的深夜,
我看到黑暗如深墳。
感謝萬能的上蒼,
賜我不可征服的靈魂。

就算逆境猶如地獄,
我也從未退避哀求,
哪怕命運的棒喝下,
我也要流血不低頭。

這怒與淚的塵世外,
恐怖幽靈悄然出沒,
但面對歲月的威脅,
我絲毫不感到畏縮。

不論案卷寫滿懲罰,
還是前路門有多窄,
我是我命運的主宰,
我是我靈魂的統帥。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