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戰四平觀後感作文
1. 李天佑血戰四平觀後感 300字
本片講來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國人民解源放軍第一次城市攻堅戰——四平攻堅戰。本片以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擔任四平攻城總指揮為主要線索,再現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城市攻堅戰。李天佑的對手是時任國民黨71軍軍長,後起義投誠並於1955年與李天佑同授解放軍上將軍銜的陳明仁。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兩位一代將才在這場慘烈的戰斗中相互博弈,鬥智斗勇。 本片從人物入手,不僅塑造了有勇有謀、愛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將,也刻畫了一批圍繞在他身邊,既純朴、可愛又令人尊敬的戰士形象,人物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眾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從多維度完整勾畫出了這場戰史上有名的殘酷戰役。通過眾多平凡英雄們的犧牲與奉獻,展示了我軍將士敢打敢拼,勇敢無畏、能打大仗、硬仗的優良作風,再現了戰爭中人性閃光的瞬間,反映出共和國開創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集體主義情懷
2. 李天佑血戰四平觀後感
觀《李天佑血戰四平》有感
今天,我們觀看了《李天佑血戰四平》這部影片。我看了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本片講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城市攻堅戰——四平攻堅戰。本片以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擔任四平攻城總指揮為主要線索,再現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城市攻堅戰。李天佑的對手是時任國民黨71軍軍長,後起義投誠並於1955年與李天佑同授解放軍上將軍銜的陳明仁。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兩位一代將才在這場慘烈的戰斗中相互博弈,鬥智斗勇。 本片從人物入手,不僅塑造了有勇有謀、愛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將,也刻畫了一批圍繞在他身邊,既純朴、可愛又令人尊敬的戰士形象,人物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眾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從多維度完整勾畫出了這場戰史上有名的殘酷戰役。通過眾多平凡英雄們的犧牲與奉獻,展示了我軍將士敢打敢拼,勇敢無畏、能打大仗、硬仗的優良作風。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情節是:當我軍進攻敵人最後一個陣地——指揮所時,李天佑的敢死小隊拿著炸彈向著敵人的指揮所沖去。但敵人用無情的機槍射死了一個個沖向敵人陣地的戰士們。最後,只剩下一個新兵,和老班長。新兵雖然沒有經驗,但表現得十分機靈,在老班長的掩護下,一點一點接近敵人陣地。但老班長為了掩護他,身中數槍,犧牲了。而且新兵在自己唱的山歌中,用生命的代價,摧毀了敵人最後一道防線。
多麼感人啊!我不禁想起自己現在的生活。原來都是老一輩用生命為我們造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應該用更加好的成績,去回報社會,回報國家!
一部好的電影讓我獲益良多!
3. 四戰四平的介紹
四戰四平是東北解放戰爭期間,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人民軍隊同國民黨容軍隊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的四次作戰。第一次作戰為四平解放戰,是東北民主聯軍為了奪取戰略要地四平,同駐守在四平的國民黨軍隊展開的戰斗。第二次作戰為四平保衛戰,是國民黨新一軍全面進攻四平,東北民主聯軍守城部隊奮起還擊,打響的四平城區保衛戰。第三次作戰為四平攻堅戰,是東北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決戰於四平外圍的戰斗。第四次作戰為四平收復戰,是東北人民解放軍集中力量肅清四平國民黨守軍的戰斗。在四平四次作戰中,國共雙方累計投入兵力達94萬餘人次,總計作戰時間長達63天。四平各次作戰的得失都直接或間接地關系著國共在東北的全局性戰略得失,因此,雙方不惜投入精兵良將,鼎力相奪,攻守進退,互有勝負。四平幾易其手。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之戰中,以總計傷亡4萬餘人的代價共殲滅國民黨軍6萬8千餘人,最終掌控了戰略要地四平。
4. 關干四戰四平的作文
我的家鄉四平不大,也不是很有名氣,但提起一個人可能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就是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後,四平的葉赫就是她的故鄉。那就讓我從這里開始介紹吧。 葉赫鎮,坐落在四平東南35公里處,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狹長地帶。它南北寬12﹒5公里,東西長35公里。全鎮三萬多人口,分布在十三個村,雖然我們生活的地方距葉赫有十幾公里之遙,可對這聞明遐邇的鎮子卻不陌生。早就耳聞過這里景色優美,歷史悠久。誘人的轉山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塊土地上;有名的葉赫河像一條溫柔的白色飄帶深情地流向遠方;葉赫古城遺址猶如一幅歷史畫卷,亂時期的風雲;壯麗的石龍山不但蘊藏著動人的故事還飄盪著古老的傳說。 「四戰四平」名揚中外,被歷史學家譽為「東方馬德里」。英雄廣場就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將士們而修建的。廣場的每處景觀都別巨匠心。浮雕更是真實的再現了「四戰四平」的畫面,置身於廣場讓人不由想起革命先烈在四平這座英雄城浴血奮戰的動人畫面。 如果你來我的家鄉做客,我還會請你吃我們家鄉的風味小吃:李連貴大餅、伊通燒鴿子、滿族火鍋。保證讓你吃了一次還想下有次哦。 這就是我的家鄉四平,不是最大,不是最美,但卻是我的最愛。願我的家鄉永遠美麗,永遠富強。 《我的家鄉四平》原文地
5. 關於四戰四平的故事
1946年春,東北民主聯軍在進行長達一個月的四平保衛戰後,因戰局突變,被迫撤出四平。此時是東北局勢最為嚴峻的時刻。稍錯一步,東北全盤皆輸。林彪本來對四平保衛戰就有異議,在國共談判期間,延安和東北局的許多領導人,包括毛澤東本人都認為東北問題有望和平解決。
3月13日,中央致電東北局和林彪:東北問題有和平解決之可能。3月23日,毛澤東致電東北局和林彪:立即動員在運動中及其立足未穩時,堅決徹底殲滅國民黨進攻部隊。愈多愈好,不惜重大傷亡,求得大勝,以利談判與將來。3月26日,東北局按中央指示電告各部隊:此次作戰(指保衛四平)為決定我黨在東北地位之最後一戰。然而,林彪不這樣看,他說:全國有無和平,因不了解情況,不敢說。但是,東北肯定沒有和平。歷史證明,此刻林彪的頭腦是清醒的。
四平保衛戰,林彪與杜聿明棋逢對手。雙方傷亡都很大。5月15日,廖耀湘的新六軍22師65團進攻威遠堡。除了第一次試探性的沖鋒外,65團團長李定一上校指揮的所有攻擊都是一次成功。客觀地講,國軍65團一個團依靠優勢炮火在威遠堡打垮了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主力(今日第四十集團軍的前身,當時三縱司令時為程世才)。小小的威遠堡戰斗在東北早期國共較量中意義非同小可。65團一個團可以打垮三縱主力,新六軍又有什麼樣的對手好怕呢? 威遠堡丟失,四平之戰必敗。為此,林彪沒有等待延安的命令,開始部署撤退。大凡在戰斗遭受重大損失且在失利得情況下,指揮戰略性撤退是十分危險的。稍有差錯,就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雪上加霜的是,在撤離四平時,林彪的作戰科長王繼芳攜帶大批文件叛變投敵。杜聿明,孫立人,廖耀湘由此了解到民主聯軍實力大損,便放心大膽指揮國軍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聯軍主力趕到松花江以北。在此艱難困苦的情況下,林彪等高級將領毅然擺脫了國軍,保存了部隊的精華。這是值得大書的一筆。勝仗易打,敗兵難帶。檢驗一個統帥,一個將領的軍事才幹,不僅僅在於看其打了多少大戰,勝仗;有時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部隊的士氣和完整性。林彪不愧統帥這個稱號。在四平失利後不到20天,抓住戰機,指揮梁興初一師和羅華生二師接連打了拉法和新城兩勝仗,消滅國軍兩個團,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士氣。使官兵們在四平失敗的陰影中看到了新未來。
1947年夏,東北民主聯軍在夏季攻勢的後發起了四平戰役。此戰的經過及結局眾所周知。不管是最高指揮林,羅,劉還是前線指揮李天佑和鄧華均負有責任。林彪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首先自我檢討,而且多次講反復講。林彪這點與有些高級將領是不同的。他從不把責任推到下級身上。以李天佑為例,四平之戰失利李天佑,鄧華當負主要責任。但林彪並未責怪他,到48年再戰四平時還是讓李天佑指揮,參戰部隊還是以一縱(李天佑),六縱(洪學智),七縱(鄧華)為主。可見林彪作為戰區最高指揮官的氣度。可後人往往把47年四平失利,就只放在林彪一人頭上,稱之為"二走麥城"。("一走麥城"是指46年四平保衛戰,"三走麥城"是指青樹坪。)李天佑原於百色起義的紅七軍,到江西蘇區後編入彭德懷的三軍團,任五師師長。土城戰役前因遭王家烈部隊襲擊,被彭德懷撤職。平心而論,彭總的做法有點過火。因為當後來土城戰役失利時,軍委也沒有撤彭德懷的職嗎。這也可以看出彭,林二人不同的將將之法。跟著林總打勝仗,這是四野全軍的共識。
再回到47年四平攻堅失利上來。林彪的長處在於運動戰和伏擊戰。因為以往的歷史原因,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時期,中共部隊都沒有打過大規模的城市攻堅戰。因此幾乎所以高級將領均缺乏打攻堅戰的經驗。林彪也不例外。而國軍在抗戰中後期,尤其在西南戰場,與日軍打的幾乎都是攻堅戰。日軍防禦戰打的極為出色頑強(本人不是在為日寇宣揚。本人認為日本是中國的天敵),尤以昆侖關大戰(國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松山攻堅戰(國軍新38師和第八軍,軍長何紹周)最為慘烈。之後,國軍專門研究日軍的防禦戰術,知己知彼,為日後戰場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中 日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雪峰山戰役時,日軍一個聯隊(團)要想攻擊國軍一個營的陣地已是不可能的了。陳明仁的71軍對日軍的防禦戰術研究的十分透徹,故在四平把這一套全部用以對付林彪了。共軍以其之短擊國軍之長,四平失利在情理之中。
若以濟南攻堅戰和石家莊攻堅戰來證明粟裕,許世友和聶榮臻之強,以四平攻堅戰來說明林彪,李天佑之弱是不客觀的。四平之戰在47年,對手是陳明仁,而且,這是我軍第一次大規模攻城。濟南戰役在48年9月,並有吳化文起義的因素。石家莊戰役則是先有清風店,後有石家莊。四平失利給東北我軍上了一課,也為日後的義縣戰役,錦州戰役,天津戰役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四平之戰是慘烈的,但它同時又是東北民主聯軍走輝煌的起點。勝仗可喜,敗仗亦不可悲。從敗仗到更大的勝仗,便可稱為"輝煌"。
6. 四戰四平的戰爭影響
四戰四平影響了東北解放戰爭各戰略階段的戰局走向,影響了國共兩黨在東北戰場上的最終結局,進而影響了此後國共兩黨的政治命運。
7. 四平游記初中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四平不大,也不是很有名氣,但提起一個人可能就無人不知版,無人不曉了。那權就是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後,四平的葉赫就是她的故鄉。那就讓我從這里開始介紹吧。 葉赫鎮,坐落在四平東南35公里處,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狹長地帶。它南北寬12﹒5公里,東西長35公里。全鎮三萬多人口,分布在十三個村,雖然我們生活的地方距葉赫有十幾公里之遙,可對這聞明遐邇的鎮子卻不陌生。早就耳聞過這里景色優美,歷史悠久。誘人的轉山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塊土地上;有名的葉赫河像一條溫柔的白色飄帶深情地流向遠方;葉赫古城遺址猶如一幅歷史畫卷,亂時期的風雲;壯麗的石龍山不但蘊藏著動人的故事還飄盪著古老的傳說。 「四戰四平」名揚中外,被歷史學家譽為「東方馬德里」。英雄廣場就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緝發光菏叱孤癸酞含喀將士們而修建的。廣場的每處景觀都別巨匠心。浮雕更是真實的再現了「四戰四平」的畫面,置身於廣場讓人不由想起革命先烈在四平這座英雄城浴血奮戰的動人畫面。 如果你來我的家鄉做客,我還會請你吃我們家鄉的風味小吃:李連貴大餅、伊通燒鴿
8. 「游四平戰役紀念館有感」這篇作文該怎麼寫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四平市英雄大街,與烈士紀念塔相對,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正門上方鑲嵌著「四平戰役紀念館」七個鎦金大字,為彭真同志親筆題寫。該館初建於1958年,時稱「四平市展覽館」。此後該館多次易名(1961年改稱「四平市博物館」,1963年稱「四平戰役紀念館籌備處」,1965年稱「四平市博物館」,1973年恢復「展覽館」名稱,1980年更名為「四平市博物館」),1987年最後定名為「四平戰役紀念館」該館現有工作人員36名,分設文物部、陳列部、保管部、群工部、辦公室等機構。紀念館內設有一個序廳、四個展廳和一個電影錄象廳。
館內所陳列的內容包括《四戰四平文物陳列》和《四平地區出土歷史文物陳列》兩個部分:《四戰四平文物陳列》是為紀念解放戰爭期間聞名中外的「四平戰役」而設。陳列內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展示了抗戰勝利後的國內形勢和中共中央關於爭取東北的戰略決策,突出了東北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部分,通過四戰四平的歷史進程,展示了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第三部分,展示了四平戰役在東北、乃至全國解放戰爭中的重大歷史意義。該館陳列展出的文物共計500餘件,均是解放戰爭期間、特別是在四平戰役中敵我雙方的武器裝備、電報文件、獎章錦旗,以及我方人民群眾支前所用的器具等。
《四平地區出土歷史文物陳列》主要陳列內容為四平及周邊地區出土的歷史文物。該陳列以考古分期和歷史編年為序,展出不同歷史階段的各類歷史文物共計780餘件。其中絕大多數為近年四平地區出土的文物精品,透過這些文物,可以窺見四平地區古代文明之一斑。
本館館藏文物極為豐富,多達七萬余件,其中歷史文物與考古發掘品居多,以遼金文物為大宗;其所收藏文物的另一特點是較完整地保存了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四平戰役期間的文物資料。
該館擁有一批素質較高的專業研究人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別是在歷史研究方面如遼金史、滿族葉赫部史和四平戰史及有關東北解放戰爭史的研究。陸續出版了《四平市文物志》、《四戰四平》、《四平英烈》、《血沃英雄城》、《松遼文物》、《東北古代民族史論著索引》等一批有影響的著作。此外,還編印了《四戰四平文物陳列簡介》、《四平地區館藏歷史文物陳列簡介》等一些書籍。
9. 美麗四平作文,800字到900字左右,
我的家鄉四平 我的家鄉四平不大,也不是很有名氣,但提起一個人可能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就是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後,四平的葉赫就是她的故鄉。那就讓我從這里開始介紹吧。葉赫鎮,坐落在四平東南35公里處,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狹長地帶。它南北寬12﹒5公里,東西長35公里。全鎮三萬多人口,分布在十三個村,雖然我們生活的地方距葉赫有十幾公里之遙,可對這聞明遐邇的鎮子卻不陌生。早就耳聞過這里景色優美,歷史悠久。誘人的轉山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塊土地上;有名的葉赫河像一條溫柔的白色飄帶深情地流向遠方;葉赫古城遺址猶如一幅歷史畫卷,記載著戰亂時期的風雲;壯麗的石龍山不但蘊藏著動人的故事還飄盪著古老的傳說。「四戰四平」名揚中外,被歷史學家譽為「東方馬德里」。英雄廣場就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將士們而修建的。廣場的每處景觀都別巨匠心。浮雕更是真實的再現了「四戰四平」的畫面,置身於廣場讓人不由想起革命先烈在四平這座英雄城浴血奮戰的動人畫面。如果你來我的家鄉做客,我還會請你吃我們家鄉的風味小吃:李連貴大餅、伊通燒鴿子、滿族火鍋。保證讓你吃了一次還想下有次哦。這就是我的家鄉四平,不是最大,不是最美,但卻是我的最愛。願我的家鄉永遠美麗,永遠富強。
望採納
10. 四戰四平觀後感
四平市位於東北大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遼吉兩省交界處。現轄專鐵東區、鐵西區、公主嶺市、雙屬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0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市區人口45萬。
四平是東北的軍事重鎮,在解放戰爭期間,四平戰役名聞中外,被外國記者稱為"東方馬德里". 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國共雙方先後調動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開四次大戰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戰;第二次是四平保衛戰;第三次是四平攻堅戰;第四次是四平戰役.在這幾次戰役中,雙方共投入兵力40萬人,累計戰斗52天,國民黨軍隊5萬多人被殲滅,我軍也犧牲了3萬多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四戰四平".四戰四平不僅解放了四平,對全國解放也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四平又被譽為"英雄城".
四平物華天寶、地靈人傑。距市區30公里的葉赫滿族鎮,是清代孝慈高皇後的出生地;慈禧、隆裕兩皇後的祖藉地。文有翰林,武有將軍。清末著名愛國將領依克唐阿將軍、打響中華民族抗戰第—槍的馬佔山將軍、著名愛國人士杜重遠先生、張學良將軍的夫人於鳳至女士都出生於這塊土地。四平是東北的軍事重鎮,解放戰爭期間「四戰四平」名遐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