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題材觀後感
㈠ 《國防軍事》的學習心得800字
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國民素質的全面體現。戰斗精神是國防意識的最高表現形式。戰斗精神是軍隊特有的一種精神狀態和氣質特徵,是軍人素質和覺悟的集中展示.戰斗精神對全民國防意識具有極強的導向功能。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人產生鬆懈麻痹思想,淡化國防意識。在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應加大國防教育力度,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樹立「大國防」觀念,牢記「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不斷增強關心國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會參與國防建設的良好氛圍,為培育戰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撐。軍隊戰斗精神的培育,則應重點圍繞愛國奉獻、堅定信念、敢打必勝等核心內容,鍛造高技術條件下軍人過硬的戰斗氣質,使全社會學有榜樣,推動全民國防意識的提高。
世界軍事變革風起雲涌,對我國而言,安全和主權永遠是第一位的,中國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周邊環境最復雜的國家,也是面臨的安全威脅多元化的國家。充分認識和准確把握形勢任務發展,強化大國防觀念與全民國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當今世界風雲變幻,雖然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沖突不斷,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種勢力的斗爭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世界並不安寧。在新的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改革不斷深入。在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同時,面臨的國防壓力也不斷加大,部分西方大國不願看到中國的強大,想方設法阻擾中國的前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學校,必然要為新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人才的准備,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從小樹立青少年報效祖國的意識,培養保衛祖國的強大後備軍,是我們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國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國防意識,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它關繫到國家安全和民族前途,關繫到青少年能否成為祖國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 俗話說,「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統一和穩定。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割,還是實現祖國統一,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 在中學階段適時進行國防教育,是黨中央的一項英明決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必須在完成科學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開展國防教育系列活動,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一.強化信息時代的大國防觀
信息時代的全民大國防觀念,是信息時代的軍事斗爭和國家的防衛任務、防衛意義、防衛方式以及相應的防衛特點在人們腦海中的綜合能動反映。從一定意義上講,國防觀念的精神作用,在有些特定的時候、場合,比國防建設中的經濟潛力、科技潛力等物質的因素顯得更為重要,沒有牢固的大國防觀,就沒有經濟潛力、科技潛力的有效轉化,國防現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談。因此,把大國防觀看成是團結各族人民、捍衛民族利益的"向心劑",引領人民克服艱難險阻,自覺關心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風向標"毫不為過。
大國防觀涵蓋了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面,較之傳統的國防觀,無論是從內涵還是從外延上都有了極大的擴展。海洋國防觀、太空國防觀、網路國防觀之類的新概念層出不窮,既生動又豐富,這就為我們的軍事新聞宣傳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和源源不斷的題材。***同志指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黨的十四大、十五大都提出要"抓好全民國防教育"。這是黨中央在國際風雲復雜多變、國內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為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作為輿論引導重要喉舌的軍事新聞宣傳理應在這上面做足做好做夠文章。
二.保持和平時期的全民憂患意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千年來被反復證明、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保持足夠的憂患意識,看到面臨的種種威脅,才可能有勵精圖治、奮發向上的勇氣和決心。軍事新聞領域充滿了血與火、光榮與恥辱,是進行憂患意識教育最理想的媒體平台。為了讓憂患意識能深入人心,軍事新聞宣傳不僅要注重對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分析,而且要更加註重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的預警報道,哪怕是真實的情況在眼前看來並不那麼危險。輿論的危機報道對於調動群眾的警惕性有百利而無一害。相反,盲目樂觀,只看到自己強大的優勢,不思自身的不足和未來的艱難,只求眼前過得去,不求長遠過得硬,最終只會導致嚴重的危機。
以有關軍事技術發展的報道為例,在以往的軍事新聞宣傳中,較多的是以我軍的現有裝備與解放戰爭乃至其之前時期的裝備相比。這樣比,雖然有利於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樹立敢打敢拼的信心,但是如果一味沉浸於此,很容易滋生盲目樂觀的情緒。因此,在宣傳報道中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與先進的外軍相比,以認識差距,學習經驗。
三.加強全民國防教育
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國防教育工作,營造支持國防的濃厚氛圍,加快國防教育基本建設,推動國防教育發展創新,建立完善組織領導和運行工作機制,深入開展以居安思危、關注國防為主要內容的國家安全形勢教育,宣傳國防建設的重要意義,增強廣大群眾的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著眼促進國家的改革發展穩定,深入開展以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為主要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強化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國防教育更好地服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充分利用「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有利時機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國防、關心國防、獻身國防的積極性,增強全體公民的國防意識,
現階段我們迫切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國防教育,這是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必然:國防教育是對公民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知識的全民性教育,啟發公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履行各項國防義務。國防教育實際是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氣節的教育,是喚起人民憂患意識和民族危機感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別是學校,國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國家安全、民族利益的靈魂,是增強公民國防觀念、提高公民國防素質的基礎工程和中心環節。 我們必須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國防教育,這是鞏固國防、抵禦侵略的需要,是培養新世紀合格國防後備人才的需要。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泰才能民安,這是被歷史證實的真理。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也是綜合國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較量。今天的中小學生無疑是明天國防建設的中堅力量。因而,在和平的條件下,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國防教育,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鋼鐵長城的基礎,切實加強中小學生的國防教育,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總之,在新世紀初葉,可以預見,只要我們高度重視對大國防觀念與全民國防教育,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就一定能夠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從容應付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情況,從而確保在未來的軍事斗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把我國發展成經濟、國防實力雄厚,能夠對世界事務擁有決定性發言權,具有抑制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全球性強國。
《兵峰》講述了因邊境事件要回軍分區接受調查的上尉軍官肖沐天,帶著一個特回殊的「答兄弟班」,包括性格張揚的志願兵、受傷急需救治的藏族士兵、面臨絕境的現代女孩,尋找丈夫的美麗軍嫂、報考軍校的年輕軍人、軍犬九毛九等,在與上級失去聯系得整整六天中,克服洪水、大風口、雪崩區、泥石流、斷崖、暴風雪、冰達坂以及遭遇異國武裝人員等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回到大部隊營地的過程。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226388.htm?fr=ala0_1#40
㈢ 跪求軍事電影的觀後感。1500字以上
說起希特勒,讓人聯想到的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戰爭狂人!
第一次看了講述希物勒最後日子的《帝國陷落》,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希特勒的瘋狂、不是那些黨衛軍官們對他的忠誠和臨死時的視死如歸,是炮彈呼嘯在耳邊時的震撼、是那些在戰爭中斷胳膊少腿的傷慘軍人們痛苦的呼叫、是那一片片的廢墟、是那個母親,那個無奈而勇敢的母親的悲壯!她是希特勒帝國總理的妻子。
戰爭打到這時已經是不受他們的控制了,除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做為希特勒的近身官員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那個母親啊!要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女們,這對她來說是怎麼樣的一種無奈和悲哀啊!
看到她親手把一顆顆見血封喉的毒葯塞進兒女們的嘴中,讓兒女們在無知無覺的沉睡狀態死去時,而她們的父親卻只能站在門外無奈的、悲傷的、木然的佇立。這時的帝國總理已經不是總理,而是一個父親,一家之主的父親!帝國的陷落讓他別無選擇,為了他們所謂的對希特勒的忠誠,他的孩子只能這樣子結束幼小的生命。
母親一個孩子一個孩子的喂下毒葯,並讓那些葯丸在她們的嘴中溶化讓她們頃刻間命喪,在她們死去之後為她們輕輕的拉過床單蓋住全身。母親在做這些時沒有流淚,她做的那樣的仔細、那樣的有條不紊,彷彿她的孩子們不是死了,而是去了另一個快樂幸福的地方,她做完這些後出門,輕輕的關了燈,輕輕的把門關上,就象往常孩子們睡著了一樣。
堅強的母親在走出房間後就跌坐在地上!無聲的眼淚終於流下來!不管她是不是希特勒帝國總理的夫人,作為一個母親,她無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並且還要親手殺死她們,這對一個母親來說是怎麼樣的一種錐心刺骨的痛啊!
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就這樣無知無覺的成了希特勒戰爭的犧牲品!她們原本可以過的好好的,天真爛漫的過完她們快樂的童年,可是,是戰爭的殘酷摧毀了一切,摧毀了她們可以生存下去的機會。
那一刻,我痛恨戰爭!痛恨希特勒!痛恨納粹!
看完《帝國陷落》後,我要對天下好戰的人們大聲疾呼:請你們為了天下的孩子,為了天下的母親,不要輕易說打仗!
二戰時期死了五千多萬人啊!這是個充滿鮮血的數字啊!
好戰的人們,請你們醒醒吧!
㈣ 國內外軍事讀後感500字
優質解答
《孫子兵法》問世以來,光芒與力量千年不衰而歷久彌新.審視《孫子兵法》獨具的超越時空的思想魅力,其核心價值支撐很大程度上應當歸結於兵法內蘊的樸素而深邃的科學精神.從哲學層面分析,《孫子兵法》蘊涵的科學精神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在兵學領域的展開與升華;在具體形態上,這些精神則體現為孫子對戰爭觀念、戰略戰術、軍隊建設等諸多層面軍事認知的探索、把握和創造.伴隨著後世傳承,《孫子兵法》內蘊的科學精神又以文化的形式逐步注入社會,成為了中華民族2500年來斗爭哲學的主導特質,同時也以巨大的發散能量,深刻地影響著當代世界軍事文化的發展. 一、安國全軍的慎戰思想 從現代軍事哲學的視角進行考察,「慎戰」屬於戰爭觀層面的思考,它是孫子對戰爭問題的一個基本認知評價.誠然,《孫子兵法》當年成書的目的更多在於博取吳王闔閭的賞識,不大會有這種濃重意識,然而這並不影響做出如此判斷:孫子天才地遵循了這一建構規律,字字珠璣地展現了「慎待戰爭,利益為上」的理念.如果將這一理念歸結為功利主義,孫子的慎戰思想一定意義上可以視為當今國際關系思維的主流——戰爭理性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鼻祖,盡管如此,界定孫子多少有點現代化、理想化的嫌疑. 二、先勝全勝的不戰智慧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全軍為上……全旅為上……全卒為上……全伍為上」(《謀攻》)
㈤ 國防教育片觀後感600字
國防教育 觀後感
當我在《國防教育》這本書上,讀到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時,我的心不僅僅被深深震撼了,兩萬五千里長征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的心靈深處不能不擁起情感的波瀾。1933年秋,我國革命處於低潮,蔣介石調集重兵先後對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5次反革命圍剿,當時黨內執行了錯誤的軍事路線,紅軍和根據地損失慘重,經過了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革命領導集體,糾正了錯誤路線,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前堵截,後有追兵的危急關頭,毛澤東同志帶領紅軍進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從閩西出發連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沖過烏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走過無人荒地,到達陝北,歷時一年,經過十一個省,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經過了長征,我們的黨得到了考驗,從而更加堅強,我們的軍隊更加具有戰鬥力,然而紅軍人數出發時有30萬人,經歷長征後,只剩下3萬餘人,這也充分說明革命成果來之不易。為了祖國。我們為人,做事,學習必須有一種像國防戰士那樣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時刻敲響警鍾,居安思危,用堅持不懈的精神求學問,救國家,讓大家心中燃起熊熊愛國之火。讀完這篇文章後,使我感慨萬分,為了取得革命的勝利,我們的先人不怕艱辛,不怕流血犧牲,從而使我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我決心做到:以後努力學習,做個四好少年,掌握科學知識和建設本領,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㈥ 軍事題材電影觀後感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這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葯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葯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斗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著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便禁不住熱血沸騰。《閃閃的紅星》這部影片我太喜歡看了,閉上眼睛,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眼前。
看著這部影片,我自己也彷彿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每當看到紅軍戰士戰斗時陷入困境的場面,我恨不得沖上前去,幫助紅軍戰士把敵人消滅干凈。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和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等著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要像冬子的媽媽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准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它又像戰斗的號角,時時催促著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顆啟明星!
㈦ 軍事理論以家國情懷為主題寫一篇觀後感
軍事家和名將不是一個概念,名將是在實際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的軍人,而軍事家未必是軍人,更不一定打過勝仗。西方最富盛名的軍事家德國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作者,海曾經被法軍俘虜過。但他在西方軍事史上的地位無可置疑。軍事家的標准就是要對軍事行動的整體發展有過卓越貢獻的人,尤其是那些以理論形式系統的總結出了某一個歷史時期的軍事制度,戰爭謀略,戰術要領的人,甚至於在更高層次上對戰略進行分析總結的人。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名將軍事家輩出。各類名將軍事家的排行也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以下是鄙人經過十年苦讀,反復比較,研究出來的中國十大軍事家排行榜,入選的標准已經很明確,高下排位的順序則以該軍事家的理論對歷代乃至當今局勢影響來排列。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十位——杜牧。代表作:杜氏《孫子注》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有安邦定國之志,經天緯地之才。他為孫子兵法所做的注釋,詞意佳妙,影響深遠,成為後世武學兵書的必讀之作。他能上榜的更重要原因在於開啟了文人知兵的風氣,為後世樹立了好榜樣。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九位——司馬穰苴。代表作:《司馬法》姓田,名穰苴,春秋時期齊國人,是齊景公時掌管軍事的大司馬,被後世尊稱為為司馬穰苴。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軍事家、軍事理論家。《司馬法》其核心思想是治軍以「仁、義、禮、讓」為本。書中論述了統率軍隊和指揮作戰的經驗,以及指揮員應具備的條件。此書系統總結了以宋襄公為首的春秋五霸的成功戰爭經驗,提出了以仁制敵的軍事思想,為後世難以企及的理論高度。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八位——李牧。李牧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長期駐防代地,總結出了一套防禦匈奴的有效法,里來為後世抵抗外族入侵所借鑒,雖然沒有成型的兵書傳世,但這套軍事思想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軍事防禦斗爭。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七位——韓信。代表作:《尉僚子》韓信作為軍事家來講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對兵書戰策的活學活用,他的這種對軍事理論的學習應用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背水一戰」,歷來為無數傑出將領所借鑒模仿。此外他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例也為後世的巴蜀政權歷次成功大舉北伐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六位——曹操。代表作:《孟德新書》該書是三國第一軍事理論家兼實踐家曹操為《孫子兵法》所做的注釋,相傳曾經被燒毀過,傳世的只有殘篇。但是該著作的偉大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在三國這個軍事斗爭十分頻繁的年代,躬親實踐的曹操以他的偉大兵法引導自己完成了四越巢湖五奪昌霸的偉大功業,並取得了滎陽追擊戰,烏林截擊戰,漢中保衛戰一系列卓絕的勝利。可見這本兵法的影響力。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五位——戚繼光。代表作:《紀效新書》戚繼光也是一位身兼名將和軍事家的偉人。他的著作從實踐出發,結合抗倭斗爭的經驗,詳細的闡述了練兵這個軍事環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明代以冷兵器為主火器應用日益廣泛的軍事狀況給予了精要的概括,對明代的訓練以及作戰特點做出總結。他的軍事思想對中國戰爭的影響甚至持續到了熱兵器時代。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四位——孫臏。代表作:《孫臏兵法》孫臏的故事人人熟知,他的「圍魏救趙」攻敵必救的軍事謀略成為後世的絕佳範本,引導了張和高覽等名將在官渡之戰的偉大勝利。此外他的「增兵減灶」的計策也被虞詡等名將發揚光大。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三位——吳起。代表作:《吳起兵法》吳起作為軍政全才,他的「在德不在險」軍事地理認知使其軍事思想上升到戰略高度。他重視士兵單體素質的做法直接導致了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二位——伍子胥。代表作:《孫子兵法》伍員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做到了白起王翦的功業,他把這種實踐經驗系統的升華成為享譽千秋的《孫子兵法》,單看我們的排行榜就有兩位是給此書作注釋的就可以知道此書的分量。被奉為兵家第一經典的《孫子兵法》不僅在影響了中國幾乎整個冷兵器時代,它的影響力直到今日仍沒有分毫衰減,甚至被應用到全世界的商界政界。這也印證了那句「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可見各類學科的研究最終是殊途同歸的。中國歷史將星璀璨,軍事家比較傑出的還有著有《六韜》《三略》的呂尚,著有《諸葛亮兵法》的諸葛孔明,著有《魏公子兵法》的信陵君,著有《太祖文選》的大元帥,著有《唐太宗李衛公問答》的李靖,這些都可以與上面這幾位有一爭之力,但是他們代表不了軍事與時代發展相變遷的趨勢。因此十大裡面排不上他們。
㈧ 軍事記錄片觀後感800字
《大國崛起》觀後感800字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近日推出12集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引起強烈反響。對於眾多國人來說,這部紀錄片無疑稱得上是一次「歷史教學片」,是對公元1500年以來世界9個主要大國發展史的一次集體學習。
用電視畫面展現曾經的大國興衰,顯然沒有浩瀚的歷史典籍來得深刻。但是,電視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轉變形象地將歷史上曾經的輝煌、榮譽、血戰前行和繁華散盡形象地在大眾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將歷史反思從精英的書齋挪移到草根大眾思考的有益嘗試。央視將9個大國的500年興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濃縮,絕非大眾娛樂的電視劇快餐,而是品讀歷史的鏡鑒和對中國未來的深深思索。
在過去的500年間,中國所謂的盛世已經持續至清康乾時代,期間還包括明初鄭和浩大船隊的遠洋。但這只不過是古老的「中華龍」慣性繁華的迴光返照。而從14世紀開始的300年間,歐洲文興復興擊碎了中世紀宗教的神學桎梏,將人們從蒙昧主義、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解放出來,在精神方面為近代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奠定了基礎。從1500年開始,歐洲的強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引領了歐洲作為全球翹楚的新時代。
無論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過海洋冒險成就的海洋霸權,抑或荷蘭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創立的商業帝國,還是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推動自由貿易成就的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以及法德兩國的隨後興起。這些歐洲強國都是通過制度和體制創新、科學和文化的發展、將商業和自由貿易作為大國崛起的基本要件。至於繼承歐洲文化譜系的美國在另一塊大陸的崛起,日本和俄羅斯的後發制人,除了自覺的趕超意識,也經歷了制度轉型的陣痛。當然,這9大強國的輝煌中也都沾染了窮兵黷武的戰爭殘酷和侵略他國乃至滅絕異質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來的500多年間,這些強國或有興衰,但他們的一個或多個在21世紀依然佔有全球主導地位。即,西方社會主導全球的大趨勢並沒有逆轉。
對中國而言,讀懂這9個大國的興衰起伏,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9個大國在過去的150年間和中國都發生過直面接觸,對中國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但沉浸在歷史的傷痛和仇恨中是沒有意義的,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嘲弄和怒斥資本主義的罪惡更是無謂的。在全球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首當其沖地要融入這個世界。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理念等等,這些既是中國從既往強國的興盛中總結的經驗,也是從某些強國的滅亡中汲取的教訓。
半個世紀前毛澤東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對新中國如何擺脫歷代王朝「興勃亡忽」的質疑時,給出的葯方是「人民民主」。今天,這句話對中國如何實現民族復興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現實意義。當綜合實力成為衡量大國地位的標准時,作為硬實力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同作為軟實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影響力一個都不能少。美國的強國之路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將「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並列。
必須釐清的是,和上述9個大國不同的是,中國的強國之路有著5000年和平包容文化的深厚根底,絕少侵掠他國的文化傳統的貪婪品格。也正因為如此,在學習9大國優點的同時,中國可以避免其他強國最終「亡乎」的歷史宿命。
不過,僅有和平的理性,經濟的勢力和開明的政治依然不能實現強國之夢。如中國兩宋,經濟文化發展俱佳,政治也相當開明,但依然是偏安一隅最終被異族所滅。去年5月22日,美國《紐約時報》在評論版中罕見地以中文標題發表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評論文章:「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雲」。這雖是對美國提出的警醒,但也給我們以警醒,強國之路,必須要保持軟硬力量的綜合平衡,綜合國力的哪一個要素都不能偏頗。
㈨ 軍事題材小說的讀後感,要1500字,在線急等,最好的新的,自己寫的,謝謝了,
軍事題材小說的讀後感
1.求《向天傾訴》讀後感
嚴格說來,任何一種文學題材都不可能是由一種模式構成。比如曾經引領文壇風氣之先的「家族小說」,它所反映的固然是發生在一個個封建家庭內部的情與仇、盛與衰的故事,並以此揭示家族的矛盾與歷史的變遷,但由於創作主題的多元化,至今仍能派生出許多頗具新意的作品。軍事題材小說同樣也不例外。軍事題材小說在其由雛形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雖然始終走的是一條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弘揚英雄主義的主旋律道路,卻也時常面臨「責任」與「情感」的二元困惑與選擇。亦即是說,「責任」與「情感」不僅是軍事題材小說作家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心結」,而且還時常縈繞於他們的創作過程之中,成為軍事題材小說的一個無法迴避且必須面對的課題。
王秋燕的長篇小說《向天傾訴》試圖在這種二元的兩難選擇中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從作品的表層結構看,它講述的是一代航天人為成功發射我國自主研製的人造衛星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他們的犧牲奉獻精神,作者把航天人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及他們的「責任」意識深入細致地表現了出來。作品的這種宏大主題自然切合了軍事文學所必須具備的一切基本品格,並使之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表現我國航天科技領域歷史現狀的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然而,在這種表層結構的深處,王秋燕則細膩地為讀者展示了這些航天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們的心路歷程,對他們生活中的憂郁、他們情感世界的豐富多彩作了深度的剖析與展示,從而豐富和完善了他們立體的性格和人格,「責任」與「情感」在這一刻達成了共識,並找到了恰當的契合點。
作品為我們塑造了蘇晴、馬邑龍、司炳華、呂其、於發昌、季永年、羅順祥、喬亞娟等一批致力於我國航天發射事業的人物群像。這些人物遠離親人、遠離繁華的都市,常年駐守在地處偏遠的衛星發射基地。他們犧牲的不僅是一個正常人本應該享受到的安定快樂的生活,有的甚至還犧牲掉了家庭的安寧與和諧:在北京工作的基地副總指揮馬邑龍漂亮的妻子由於不堪忍受夫妻長期兩地分居最終離他而去;而氣象專家蘇晴的丈夫司炳華在為衛星成功發射的工作中甚至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此時,衛星能否成功發射,關系的已不只是他們個人的命運和前途、榮譽與地位,更主要的關系著整個中國航天事業能否健康發展、關繫到國家的榮譽能否確保。正是有了這樣的目標和信念,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才無怨無悔、雖死不辭。這是一個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讓人肅然起敬的群體,長期受黨的教育和部隊的培養所建立起來的守土有責的「責任」意識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女主人公蘇晴的出現為這部反映我國航天事業從發展走向成熟的作品打下了一個非常亮麗的底色。蘇晴本是北京大學氣象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但在畢業時她毅然放棄了大都市唾手可得、條件優越的工作,告別了與自己相戀多年的同學加戀人,最終走到了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的衛星發射基地,成為一名為衛星發射尋找氣象「窗口」的氣象專家。在衛星發射基地,蘇晴經歷了「失戀——結婚——喪夫——病逝」這樣一個不幸的生命過程,但她並沒有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在她的有生之年裡我們仍能看到一位部隊科技幹部為黨的事業和國家利益忘我工作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可貴精神和品質。
然而,蘇晴畢竟是一個正常生活著的有著正常的生活和心理需求的正常人,雖然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她忘我的工作狀態,卻也不惜篇幅地描寫了她作為一個女人非沛的感情世界,以及她正常的生理與心理需求。比如她入伍的動機似乎是因為一見鍾情地暗戀上了氣質儒雅、相貌英俊,卻已經成家立業的馬邑龍,這種一廂情願的精神戀愛對蘇晴來說既撕心裂肺又確實是一種人生的折磨與考驗;她與司炳華結婚也是在確認了與馬邑龍相戀無望的情況下所作出的無奈之舉。她的感情世界復雜、矛盾,卻不幸福。作品在多個層面上對蘇晴的感情世界進行了展示與剖白,並豐富和完善、乃至還原了蘇晴作為一個女人的「人」的本質。對於這樣一個負載了太多不確定因素的人物,我不太贊成一些論者用「精神分析學」來探尋蘇晴身上所體現的「人」的本源屬性;對用「女性意識」或「女性視角」來生搬硬套這一人物也不敢苟同。在我看來,蘇晴身上所體現出的種種心理矛盾,是每一個生活不幸福的女人所共有的心理特徵,這些矛盾不能遮蔽她作為我軍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美好形象。
如前所述,「責任」與「情感」是軍事題材小說作家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心結」,在任何時期作家都會願意用創作實踐去化解它。所不同的是,作家寫作的側重點不同,兩者在作品中所佔的分量就會有輕重之別。《向天傾訴》應當說是當下軍事題材小說中的一部情感味更濃的作品,這種對過往閱讀經驗的顛覆式寫作很容易造成對作品的誤讀,它對看慣了軍事文學金戈鐵馬、刀槍相向的讀者而言難免不適應,但仍然不能改變它軍事題材小說的一切固有的形態。從這一意義上說,《向天傾訴》是一部具有探索意義和價值的軍事題材長篇小說。
2.《亮劍》
寒假的時候在家裡看到很多電視台在一遍一遍地播《亮劍》,可老是看不全,就在外面買了一本,回來以後仔細看了一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這是一部描寫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小說,有著較強觀賞性,同時又是一部塑造精良具有史詩風格戰爭題材。《亮劍》給人的更多的是一種真實感立體感,她向人們傳輸的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並沒有打算消解戰爭的真實和殘酷,小說中人物豐滿,情節生動,有驚濤駭浪,有炊煙裊裊,兄弟情革命情與愛情交相輝映。片中刻畫出了一個可以媲美「王樹聲」、「姜大牙」的軍人李雲龍,他身經百戰,直爽豪帥,表現出一種鐵血軍人的氣勢。這里八路軍再不是我們童年記憶中攻無不克的神兵天將,而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人間鐵。
我很欣賞主角李雲龍說的一句話:「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假定這個對手是天下第一劍客,你明知不敵該怎麼辦?是轉身逃走還是求饒?當然不能退縮,要不你憑什麼當劍客?這就對了,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就叫做亮劍」。壯志凌雲,豪氣在天。給人生無限的啟示。
一本書總有一個靈魂,《亮劍》的靈魂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忠貞。忠貞就是承諾,當為了完成這種承諾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時,這些忠貞不二的人們無論其多低微,他就成了英雄。我想,作者想要表達的就是這些。所以,面對成群的日本騎兵,只剩一人,且左臂已斷,鮮血直流,卻高喊口令勇敢向前沖的孫德勝是英雄;臨死前手握著手槍和一枚來不及拉想的手榴彈怒目圓睜得魏和尚是英雄;「各為其主」的國軍軍官楚雲飛是英雄;那些奮不顧身寧死也要把楚雲飛從共軍的重圍中救出的國軍無名士兵也是英雄;忠於自己信仰受盡非人苦難也「不承認有罪不改變觀點不落井下石」的田老先生也是英雄。
人生難免會有不如意的事,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生活中的偶爾起伏迭盪花開花落雲卷雲散,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我們要先從自身做起,拿出你的勇氣,拿出你的能力,亮出你的劍,勇敢的迎上去。論英雄不計成敗,數風流可鑒興亡,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而在能行,我們要成為行動上的巨人,人生最大的資產就是希望,在希望中奮斗,在奮斗中希望,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和平年代,我們大可不必在刀光劍影中以命相搏,但書中想向我們傳遞的那種亮劍精神是絕不能丟!和平年代的亮劍精神,應該是不卑不亢的站立,應該是團結拼搏的前進;應該是敢於攀登不畏艱難的奮斗。我們每個人都能象周恩來總理所說的那樣,都把振興中華作為己任,民族的和平崛起指日可待,中華民族必將巋然屹立於世界之林!
熱血男兒,勇於亮劍。於今而言,在中國大地,亮劍精神,真的太少太少!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不能把歷史忘記,為了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更應該勇於亮劍!
狹路相逢勇者勝。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是為「亮劍」之精神。人生如戰場,同樣需要「亮劍」;學習亦如戰場,同樣需要「亮劍」,只是方式不一樣,但同樣在鬥智斗謀,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斗的是誰更努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這一切的一切都激勵我們勇敢的向前沖,共同演義現代傳奇故事。
不僅是學習,現在的中國也是這樣,曾經有一段時間詆制日貨,因為不少日本商家的產品已經占據了中國的市場,可是假如說中國的政府也具有亮劍精神,勇敢地向外國的產品挑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產品也會風靡日本,中國的劍會變得越來越鋒利,中國的產品也會變成最棒的,最好的!
古語:「由獅子統領的一群綿羊戰勝得了由綿羊統領的一群獅子。」可見領頭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李雲龍才會取得勝利。勇往支前奮勇拼搏一直是我們軍人的堅毅品格,我們就是要汲取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力量,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不俗的事業。
㈩ 看軍旅生活觀後感500字
又是一個金色的秋天,又是一個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已匆匆走過了七十個年頭。為了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我們懷著虔誠之心觀看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咚——咚——咚」這是解放軍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正踏著雄壯的步伐,沿著長安街的天安門廣場前進。「咚——咚—— 咚」多麼有勁,多麼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界民族之林的聲音,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悅之聲,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腳步聲。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在戰場上與敵人頑強搏鬥,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無私地向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因為有這一群 「威武之師、文明之市、勝利之師」為祖國做後盾,才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團結。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經的傷痛;勿忘「昨天」,牢記那可貴的覺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難得的堅毅;勿忘「昨天」,繼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國魂。但勿忘「昨天」,不是讓我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驕傲中不知前進的方向,勿忘「昨天」,是為了讓我們正視今天,是為了讓我們挑戰明天,是為了讓我們將「昨天」勝利的輝煌重現……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過,但這一天卻讓我收獲了許多,思索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或許平日的我們並不會將那段難忘的歷史特意拿出來宣揚一番,但只要我們將那個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腦海,它便能像警鍾一樣時時鞭策我們保持警醒、踏實前進,讓我們的後代在將來的某個日子裡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有著無數個榮耀的『昨天』,我們還要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_^望採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