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底色影評

底色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3-08 17:43:07

影評範文點評的目錄

總序/1前言/1
緒論影評寫作概述/1
概念/1
特徵/2
基礎/2
基本要求/3
應試技巧/4
幾點說明/6
第1篇 文藝片影評範文點評/8
春天裡尋夢的歌聲
——評《立春》中的王彩鈴形象/8
在傳統的含蓄美和形象美之間
——評《小城之春》的長鏡頭/10
語義混亂的浪漫狂想
——評電影《太陽照常升起》/13
魅惑之音與倫理悲劇
——淺談牛余和電影《黑白往事》與小說原著的人性深度/20
淺談馮氏電影的幾點特色
——兼論馮氏賀歲片風行內地的社會性心理因素/25
欲說還休的愛情之旅
——析散文電影《暖》/31
山路彎彎情長長
——筒析《十七》的美/34
百花深處的文明
——評電影《百花深處》的主題/37
清新脫俗雪蓮盛放
——評電影《岡拉梅朵》/39
青春:不可言說的灼灼年華
——評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42
都市:精神的漂移和傳統文明的失落
——評電影《綠茶》/44
手法精湛韻味無窮
——評《紅高梁》畫外音的藝術特色/46
哀婉凄涼悲愴
——評《撞車》中聲音元素的運用/49
賈樟柯《三峽好人》獨特的影像內涵/51
四場「夢」一段旅程
——對影片《野草莓》夢境的文本解讀/54
第2篇 社會生活片影評範文點評/60
韓國式的道德激情狂想
——評韓國電影《老男孩》/60
美國精神的寓言
——評電影《阿甘正傳》/66
這場望穿秋水的愛情
——評《雲水謠》的主題/71
愛情與理想的守候承諾與責任的交織
——評《雲水謠》之陳秋水/73
痛苦掙扎的一粒沙
——筒評《看車人的七月》中杜紅軍的人物塑造/75
在陣痛中成長
——評《茉莉花開》/78
餘震的心跳聲
——評影片《唐山大地震》/81
第3篇 家庭倫理片影評範文點評/84
遙遠的回響
——《天上草原》的文化解讀/84
黑白影像下的溫情守望
——評電影《不能沒有你》/89
肥皂泡.魔鬼
——評電影《菊豆》中楊天白的人物形象/91
生命的底色
——評電影《不能沒有你》的黑白色調/95
第4篇 社會問題片影評範文點評/98
被陽光遺忘的角落
——評影片《盲井》/98
在罪惡中反思挽救自己
——解讀《盲井》中的人物形象/102
那駛向靈魂的火車
——評影片《天下無賊》導演的創作風格/104
第5篇 戰爭片影評範文點評/107
集結號:在家國和個體間吹響
——評電影《集結號》/107
自然美質朴美色澤美
——評《沂蒙六姐妹》之張月芬/109
戰爭中迷失的靈魂
——評《折彈部隊》中的人物形象/112
第6篇 驚險勵作片影評範文點評/115
《漢江怪物》:遊走在國族形象和家庭倫理中的驚悚影像/115
在冷酷與感傷中探尋生與死
——解析日本影片《座頭市》/121
命懸一線
——評《保持通話》的細節和導演風格/125
多元視角傳統模式
——《英雄》《天地英雄》敘事策略的比較/127
第7篇 史詩片影評範文點評/130
心靈救贖的人性光輝
——《辛德勒名單》賞析/130
戲劇人生從一而終
——評《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形象/134
真作假時假亦真
——筒析《霸王別姬》中三組人物關系/136
一個偉大的政黨一部復興的史詩
——評電影《建國大業》/139
第8篇 傳紀片影評範文點評
附錄
後記

⑵ 影評。拜託高手救急,寫一篇影評(可自選,但是一定要是電影)一定從背景音樂寫,全篇圍繞音樂寫。

建議你多看看關於電影類的電視欄目,像光影星播客等等,看看別人是如何介紹與評論電影的。

⑶ 關於電影《西雅圖不眠夜》的背景和影評,謝謝

【導演】 諾拉 伊弗龍 (Nora Ephron)
【編劇】 傑夫 阿奇 (Jeff Arch) 諾拉 伊弗龍 (Nora Ephron)
【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喜劇/愛情/劇情/

【主要演員】
湯姆 漢克斯 (Tom Hanks) ...... Sam Baldwin
梅格 瑞安 (Meg Ryan) ...... Annie Reed
比爾 普爾曼 (Bill Pullman) ...... Walter
羅斯 馬林吉爾 (Ross Malinger) ...... Jonah Baldwin
Rosie O'Donnell ...... Becky
加比 霍夫曼 (Gaby Hoffmann) ...... Jessica
維克托 加伯 (Victor Garber) ...... Greg
麗塔 威爾遜 (Rita Wilson) ...... Suzy
Barbara Garrick ...... Victoria
凱里 勞威爾 (Carey Lowell) ...... Maggie Abbott Baldwin
戴維 海德 皮爾斯 (David Hyde Pierce) ...... Dennis Reed
達納 艾維 (Dana Ivey) ...... Claire Bennett
羅布 賴納 (Rob Reiner) ...... Jay
Tom Riis Farrell ...... Rob
Le Clanché Rand ...... Barbara Reed

【劇情簡介】
在90年代的今天,談愛情實在令人吃驚,周遭的例子或許會令你改變對愛情的看法,要追求燦爛、美麗童話式的愛情,《緣份的天空》相信可以滿足觀眾的要求,要不然影片又怎麼會在一片電影淡市中殺出重圍,盡管影片本身所描繪的愛情生活太過完美,太過脫離現實,仿似神話般活現眼前,但當中對愛情的認真程度,不怕犧牲及執著的態度,贏得少男少女的喝采聲。這次,湯.漢斯的直率與美琪.賴恩活潑可愛的性格,把電影包裝得充滿夢幻色彩,其主題也不斷強調「緣」字。森痛失愛妻,難以接受,一直把這份憂傷埋藏心底。久經折磨,終決定與兒子離開原居的傷心地,往西雅圖尋求新生活。聖誕前夕,森一如往常的在緬懷過往之時,兒子突然撥了一個電話,與電台一個訴心聲節目談起來,森亦因此在空中道出了一段凄美感人的真實愛情故事。恰巧,在駕駛途中的安妮正細心聽著,並對素未謀面的故事中心森產生一份奇異感受,更令她重新估計與未婚夫之間的愛。安妮被森一直牽引著,她終於選擇了千里迢迢走一趟,只為一個不相識的人,同時她也肯定了這份註定的緣。本片劇情加添了不少夢幻色彩,極其美麗吸引,尤其安妮對緣份的執著,描繪甚美,流暢的劇情配合悅耳動聽的主題音樂,再加上碟片本身的色澤柔和,給人的感覺極舒服
《西雅圖不眠夜》影評
今夜無眠

妻子因癌症病勢之後,薩姆.鮑爾溫把殘缺的家庭從芝加哥搬到了西雅圖,以逃避記憶,開始新生。但是他那個八歲的兒子喬納,一個整日不得安寧、思想獨立的小傢伙,打電話給電台"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請求幫助。他娓娓動聽地講述了父親痛苦的每一個細節;薩姆也談起了他的妻子,他們之間的濃情蜜意、他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安妮.里得,這個巴爾的摩的記者,無意中聽到了這一切,隨之便像著了魔般,跟著其他成千上萬的女人,追著電台要薩姆的電話號碼。許多人來信表達她們的傾慕之情;更有甚者,主動向薩姆求婚!終於,安妮受不住了,帶著一絲渺茫的希望,她飛去西雅圖找他!

與此同時,喬納讀到了安妮的來信,他更加確信安妮就是要找的那個人,那個能彌補父親生命中空白的人!於是他離開家,千方百計要找到她;薩姆出去找兒子;安妮又來找薩姆。當然,最終他們碰面了。

《西雅圖不眠夜》營造了一種浪漫,讓你相信:"愛"終究能夠治癒受傷的心靈!在那已幻滅與絕望的境地:它給你希望,它給你夢想。《西雅圖不眠夜》修飾了這一真理。它提醒我們,不管處境多麼絕望、遭遇多麼慘痛,"愛",終究能戰勝一切!

這個輕松的浪漫喜劇沒有給你意外的驚喜。從一開始,你就知道接下來的情節是什麼。但是誰在乎呢?這是一部好的家庭劇。租張碟、買盒面巾紙,家中的女人們無疑會邊被其牽動著神經。你呢,看完之後,是否准備好今夜無眠?

⑷ 教父影評100字左右

《教父》對電影史、黑幫類型片、流行文化的影響至深至遠,它是版很多導演心中的影史權最佳電影,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等演員的出色演繹,加上故事本身的史詩性,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傑作。

《教父》作為黑幫題材的電影,不是虛無主義地淡化宗教意味,相反這部電影有著深深的基督教烙印,它很少討論善惡,也很少用主觀鏡頭表現宗教的道德觀,但就是在幾個節點,集中表現出人物內心的煎熬,舉重若輕地表達了這一層內涵。



(4)底色影評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40年代的美國,「教父」維托·柯里昂(馬龍·白蘭度 飾)是黑手黨柯里昂家族的首領,帶領家族從事非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

因為拒絕了毒梟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紐約其他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激化。聖誕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參謀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因為內奸的出賣,「教父」的大兒子遜尼被仇家殺害;小兒子麥克(阿爾·帕西諾 飾)也被卷了進來,失去愛妻。黑手黨家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

⑸ 羞羞影評22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罵醒我 - 周湯豪
詞:姚若龍
曲:陳穎見
有的時候很想玩
有的時候只想和你作伴
心情不停不停地旋轉 Oh yeah~
就算發了脾氣嫌你煩
也願意為你接受任何挑戰
要你笑得最燦爛~
恨別人管我 又愛有人等我
嘴裡喊著想自由 又渴望你抱我
每次看你難過 不管我道歉沒有
心還是會刺痛 Oh~
Babe 能不能抓住我
當我的心被搞亂了
當我又笨得要逃走 Oh~
Babe 從背後抓住我
當我的沖動又犯了
當驕傲把我變討厭了
狠狠罵醒我yeah~
不要放棄我yeah~
有的時候很簡單
有的時候溝通那麽的難
就有沖動調頭不聽也不看~
就算爭吵的話多難堪
最後還是鼻酸又抱成一團
就怕愛變遺憾~
Babe 能不能抓住我
當我的心被搞亂了
當我又笨得要逃走 Oh~
Babe 從背後抓住我
當我的沖動又犯了
當驕傲把我變討厭了
狠狠罵醒我
有時候真的覺得你比我懂我
不習慣被赤裸地看透
所以才會像個刺蝟激烈反駁
對不起常害你迷惑
對不起又讓你淚流
我不懂我在做什麽
你的愛我都曉得
Oh~ Babe 能不能抓住我
當我的心被搞亂了
當我又笨得要逃走 Oh~
Babe 從背後抓住我
當我的沖動又犯了
當驕傲把我變討厭了
狠狠罵醒我yeah~
不要放棄我yeah~
狠狠罵醒我yeah~
不要放棄我yeah~
狠狠罵醒我yeah~
不要放棄我yeah~

⑹ 黑天鵝 影評

劇情剖析
一、意象: 1、顏色和衣飾 顏色的喻意最常用也最明顯 白色、粉色:白天鵝、妮娜。黑色:黑天鵝、母親、莉莉、貝絲。灰色:唯一的男主角——舞團藝術總監托馬斯。 白色:妮娜的枕頭是黑白花紋的,在多個夢醒的俯看鏡頭中,她的頭顱都正好擱在黑色藤蔓花紋盤繞糾纏的中心;她的雪白圍巾,呈絨毛狀,既是白天鵝羽翎的象徵,又像是雛鳥新生未豐的遍體軟茸。(以這種絨毛狀服飾象徵純潔,不久前在《單身男子》中也見過:尼古拉斯-霍爾特飾演的代表救贖天使的肯尼,就穿著這樣的軟絨白毛衣。) 粉色:妮娜的房間幾乎全部布置成粉色;開場的第一個早晨,母親端上來的早餐是切成兩半的水果,妮娜有如小女孩般呢喃:「粉色,多漂亮!」 妮娜的手機多次出現,可以看到她的手機屏幕上出現「MOM」字樣時,底色是粉紅色的。 當妮娜獨自蜷坐在甬道中練習手臂動作時,圍巾是淡粉色。 到她被選為「天鵝皇後」之後,那條絨毛狀的圍巾就不見了,即雛鳥褪毛的象徵。 ——不過,當妮娜受到托馬斯誘惑又被拋閃後,曾坐在鏡前哭泣。彼時絨毛圍巾再次出現,應是喻意她此際彷徨悲苦,又回到瑟縮雛鳥的狀態。 灰色:當她頻頻出現幻象之後,她練舞時穿的上衣從白色變成灰色;她的家居服也成了灰色——灰色滲入了妮娜的粉色天地。 在酒吧中,莉莉給了妮娜一件黑色的性感背心。妮娜把它套在了白衣外面。服下致幻葯物後的一夜,妮娜的毛衣徹底變成了深灰色。 在妮娜的「白色時期」,她的鞋子是圓鈍、無侵略性也無野心的灰色棉布雪地靴,與她形成對比的是「黑天鵝」莉莉那冶艷的黑色皮靴。 2、天鵝 天鵝是個復雜奇怪的意象,可以代表純潔,卻也可以是肉慾的化身:眾神之神宙斯,為斯巴達王廷達瑞俄斯之妻麗達的美貌所傾倒,變為天鵝與其野合。天鵝雪白的胴體、柔媚的長頸、軟滑的羽毛、飽滿肉感的身軀,亦可看做女子性徵極致的組合。 天鵝的另外一個象徵意是藝術家的詩意唯美化身,聖桑的《天鵝之死》、諺語「天鵝之歌」,都用這個意義。 本片中天鵝的意象無處不在,貫穿始終的《天鵝湖》音樂令全片像一部音樂劇,此外尚有妮娜的手機鈴聲、帶有《天鵝湖》節奏和芭蕾舞小人兒的八音盒等。 我認為最重要的天鵝意象,出現在妮娜躺在浴缸中的時候(第50分鍾)。觀者可以看到鏡頭右邊一隻小盒子,盒子上用色點鑲嵌的手法砌出白天鵝的圖形。就在這天鵝的陪伴下,妮娜在浴缸中自慰——鏡頭中只有她閉目呻喚的面孔,和那隻天鵝圖形。這其實是「麗達與天鵝」故事的影像化的一幕,妮娜甚至向天鵝圖形那邊拋去一個嫵媚的眼風!但最後,妮娜被滴入水中的血液驚醒。 片中多名女子帶有黑天鵝的特質。 第一隻黑天鵝,當然是莉莉。 第二隻黑天鵝是貝絲。 第三隻黑天鵝,是妮娜的「另一個自己」。 需要說明的是:黑天鵝並不是徹底的邪惡象徵。它代表的是慾望、掙扎、不懦弱,和不掩飾、不壓抑一切渴求。黑天鵝唯一的原則是追求快感的原則。 (27分鍾時,一位黑衣舞蹈教師教授妮娜如何飾演黑天鵝,鏡頭長久凝視著這個老女人露出的肩胛,蝴蝶骨在衰老皺縮的皮膚下艱澀滑動,這是只不能再飛起的老天鵝。) 3、指甲與抓痕: 妮娜做了被黑魔王擒住的夢境之後,第一次發現肩胛處有傷痕,並且她閃躲著、砌辭掩飾,不願母親過多注意;後來,抓痕頻繁出現;她的足趾趾甲破裂,血肉模糊;在托馬斯把天鵝皇後隆重推出的晚宴上,妮娜發現指甲處開始有血印。她躲在洗手間里,試圖剝掉甲溝處脫離的皮膚,讓人心悸的是她順勢一撕,撕扯下一長條帶血的表皮,但當她喘息著在水流下沖凈血跡,發現傷口消失了;後來,妮娜的母親把她拉到洗手間,陰沉著臉為她修剪指甲。 指甲是「黑天鵝」掙扎出繭的武器。母親的動作代表粗暴的「解除武裝」與鎮壓。種種表象,暗喻妮娜身體中另一個自己越來越急迫地要破繭而出,要掙脫這個清潔的、嚴肅的、死氣沉沉的軀殼。 從處子到女人,需有一道疼痛和流血的儀式。無處不在的血污,象徵著妮娜性意識之逐漸覺醒,在心靈上從處子跨越到女人。 ——或曰,妮娜並非處子。她曾在托馬斯的強迫下面對這個問題。然而當他問「你喜歡歡好么」,妮娜臉上露出的不是對美好事情的緬懷,而是不得不勾起醜陋回憶的憎厭。若她不曾領略到歡好的快感,從精神角度上說,她便仍是處子。 妮娜試圖在浴缸自慰一段。注意:自慰需要使用手。她被水面上懸空出現的自己的臉驚嚇,浮出水面,發現手指在流血——也便是用來自慰的手。亦即「撫慰」她的是她心中的「黑天鵝」。 而在浴室鏡子前剪指甲時,試圖剪除「指甲」的是妮娜,而鏡子里惡笑著令她把肌膚剪破、淌出血來的,則是要迫切要破殼出來的自我。 4、莉莉: 莉莉肩胛處有黑色紋身,粗看像是鋪開的羽翼,有張牙舞爪之勢,凝神看去,可以辨出圖案是兩朵並蒂開放的花,象徵善與惡的並蒂。 莉莉出現的這天傍晚,妮娜在歸途中首次與遍體黑衣、長發披拂的自己劈面撞見。這是她潛意識中的「黑天鵝」首次出現,暗示妮娜其實對風情迷人的莉莉十分欽羨。 莉莉把妮娜帶到酒吧作樂,在從酒吧回去後,妮娜最嚴重的一次幻象出現了。 仔細觀看這段影像可以看出,不必等到第二天早晨,導演早就暗示了莉莉的不存在:在妮娜笑著進門時,她的身影出現在多面鏡中,被分裂成無數個「妮娜」,暗示此時的她已呈分裂狀態;母親出現,沒有向「莉莉」打招呼(第一次看時,可能會當做母親對莉莉的不滿或故意忽視,但返回去看便知進門的從頭至尾只有妮娜一個人);而此處有更明顯的暗示(1小時06分鍾):在鏡子里一個妮娜的身影後閃出了莉莉的影像,她媚笑著躡手躡腳地走開,這表示莉莉就是從妮娜腦中分裂出來的。隨後,妮娜「拉著莉莉」跑回自己的卧室,當她把母親關在門外時,可以清晰地看到門上懸掛著灰色鑲嵌粉邊的外套——灰色已經是主要色調,粉色退居邊緣。 母親大喊:「you』re not my Nina again!」此際的妮娜確已不是母親的女兒,她歸屬於自己、臣服於慾望。 當「莉莉」與妮娜以同性方式歡好,由於別致的姿勢,觀者和妮娜都可看到莉莉怪異扭動的肩胛,以及肩胛上的紋身:從並蒂花變成了振起的翅膀——黑天鵝再次出現。 此際兩種弦樂——陰險的大提琴與纖細憂傷的小提琴,交織在一起。映襯著妮娜面龐的,也不再是黑白花紋的枕頭,而是曖昧艷麗的肉粉紅色枕頭,其上飾有彩色圓形圖案,象徵交合圓滿——淺粉色象徵純真少女,肉紅色便是肉慾的象徵。「莉莉」的面目始終埋在妮娜雙腿之間,惟有一種「破繭」的撕裂聲傳來。當妮娜從高潮中醒來,她發現「莉莉」的面孔,是自己。 這是第一次她在莉莉身上看到自己。 當妮娜在最後一天排練結束後,發現托馬斯與莉莉在晦暗的舞台角落中歡好,然而恍惚間,那張放盪快活的面孔卻是自己的,而御於自己身上的人,卻也不是托馬斯而是劇中的黑魔王。與托馬斯的歡好,當是妮娜心底盼望的,被黑魔王的蹂躪,則是她真實心靈現狀的物化體現。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的背景交響樂中混雜了一種奇怪的、禽類的「格格」叫聲,這應當是妮娜心底「黑天鵝」急欲破體而出的聲音。在妮娜受驚飛奔開去時,更有鳥類展翅撲棱的聲音。 5、母親: 永遠一襲黑衣的母親,有一張禁慾者的長面孔,蒼老的手像鳥爪一樣抓在女兒粉嫩的手臂上。她曾是該公司的舞者,仍有人脈,妮娜在公司的舉動和表現,她都可掌握。 母親的愛好是坐在自己的屋中畫畫,她描繪的是自己年輕時的樣貌,以及妮娜的臉——畫像上的女子頰上有一顆痣。 可以捉摸到她的過去:曾經輝煌,因沉湎情愛,生下私生女斷送舞蹈生涯,因此她認為肉慾和性愛是毀滅性的,強迫女兒停留在十餘歲的懵懂之中。對女兒懷有不正常的控制欲和愛。 (耶利內克的《鋼琴教師》亦渲染此類畸形母女關系。) 6、妮娜與托馬斯的三個段落: A、在托馬斯的門外等待他的妮娜,首次拆散了一絲不苟的發髻(發髻象徵禁慾與嚴格自律),對唇上鮮紅的胭脂膏子(唇膏來自貝絲)還不大習慣,不由自主地抬手去擦拭。此際她心中是矛盾的:為了得到夢寐以求,她不得不打算啟用長久以來忽略的、性別的魅力,做最後一搏——她其實意識得到自己是美的,只是始終不屑於張揚和運用,這仍是某些中學女孩子在性別差異萌發時的心理:努力勒緊腫脹的胸部,為性徵感到羞恥。 當她對著托馬斯時,就像犯了錯誤的小孩子面對手拿她的糟糕成績單的老師。隨時准備哭出來的急促氣息、這個時候的妮娜,甚至不是「女人」。她來爭取角色,竟像請求老師給予補考機會,始終喃喃說道:「我能做到,我昨晚努力過了。」她仍不敢亮出自己最原始的武器。當托馬斯誇獎她「美麗、優雅」的時候,妮娜臉上並未出現釋然和些微歡喜,目光甚至更焦慮,慌亂地躲閃開去。 在他的逼迫下,妮娜第一次說出了「完美」這個詞(舞者大多是完美主義者,撲朔迷離的「完美」,往往令他們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托馬斯扳過她細巧的下巴,惡狠狠地吻著了她。若是旁的女人,恐怕立即香舌暗度、運津咀華,順勢往來一番,然而竟有妮娜這等不曉事的,咬了上司一口。可以說托馬斯早就心有定案,要扶助妮娜成為白天鵝,一切波折只是故意鍛造她的過程,或可說在妮娜的咬嚙中,托馬斯看到了她並不懦弱、甚至有些兇狠的一面,於是相信她仍是可造之材。 在某些時候,灰色托馬斯的舉動,會引人誤解他是個想把妮娜潛規則的上司,其實他絕非心地齷齪,他看出這女孩有如渾金璞玉,希望通過愛欲的打磨,令她升華到更高境界。 所有藝術最高形式的魅力,其實都是模擬性快感。因此,不懂得愛與性愛的藝術家,永遠無法到達最高境界。她們需要先捉摸、領略過那個園中果實的異香與甜美,才能在舞台上模擬一二,以此引領觀者沉浸入相似的妙境。 B、從托馬斯的辦公室出來後,妮娜盤坐在牆角(她總是獨個兒坐在牆角,是膽怯小女孩的表現),狠狠地將散發再次綁起,這意味著她後悔方才的「放盪」,要迅速回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清心寡慾的殼子去。 (在影片45分鍾時,妮娜第一次在練習舞蹈時拆散了發髻,旋轉時,長發在空中飄散出曼妙曲線,喻意她內心的「黑天鵝」的風情初露。) C、托馬斯的理解是:舞者要散發出性的魅惑,要讓觀眾愛上你。 他親自與妮娜共舞,用手掌嫻熟地抹過女子的敏感處所,成功地喚起妮娜的迷狂。背景弦樂逐漸加強,危險而充滿誘惑,黝暗的練功房恍如亞當夏娃的園子,托馬斯反復說「open your mouth」,妮娜逐漸情動,揚起手反撫住托馬斯的頭頸,與他唇舌交纏。這是她的性意識被徹底喚醒的關鍵時刻。 (這男人如此用心良苦。在妮娜贏得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後,他輕聲說:「你聽到了嗎?他們愛你。」) D、首演前夜,妮娜在樓梯上向托馬斯哭訴。他仰頭看著她,看著她那張凄楚小面孔上的珠淚盈盈——是他把她托舉到了高處不勝寒的地方。 7、地鐵 地鐵是個奇妙之處。嘈雜昏暗、狹小擁擠的空間,不得不親密貼緊的無數陌生人,黑暗中映出人影的玻璃門窗,凄厲的呼嘯風聲,車廂像是一個盛滿夢魘的巨大鐵盒。 妮娜第一次塗口紅,便是在地鐵玻璃窗的映像中。 托馬斯曾問妮娜的男伴舞:「你想與她歡好么?」——此時妮娜全無性方面的吸引力。當妮娜的性意識覺醒後,地鐵中一個老者對著她大做猥瑣動作,值得注意的是,而空盪盪的車廂中有許多空位——地鐵的場景出現過很多次,惟有此次車廂幾乎是空的,導演在暗示妮娜可以更換座位,但她既未沒露出異樣神情,也未更換座位,只是平靜地轉開臉去——她其實並不厭惡,甚至暗暗喜悅自己具備了這樣的原始吸引力。 8、雕塑: 宴會結束後,妮娜在大廳中等待托馬斯,廳心有一尊奇異的雕像。當妮娜對牢雕像凝睇,音樂陰郁奏響,提醒觀者注意。雕像有如夢魘中的妖魔,吸引滿臉懵懂的少女一步步走近:五官模糊一片、塗成慘白的人臉,手臂斷折不見,只有兩只翅膀高揚,兩腿緊並,身體以耶穌受難的姿勢直立,下身有男子性徵。 這個雕塑的意思:要想要翅膀,就要拋棄雙臂,等待受難。 ——下體的男子性徵,喻意不明。或暗喻「合體」? 9、貝絲: 妮娜在被貝絲砸得亂七八糟的化妝間中,偷取了一隻唇膏。這表示她其實暗暗期望像貝絲一樣有魅惑人心的女性魔力;貝絲的小刀象徵她的侵略性——那也是白天鵝潛意識中期望得到的。 她所擔心的:貝絲的今日就是她的明日,失掉舞者的腿,失掉容貌。因此幻覺中看到貝絲/自己瘋狂地將刀子向臉上插去。 10、前夜 在此引用茨威格一段話: 「她內在的激情還未蘇醒,她真正的、深處的自我尚未成形,只有被狂熱的激情激發之後,他才能真正蛻變,綻露出蜷縮的翅膀。就像選手在竭盡全力沖刺前所做的一次深呼吸,她的生命正在停滯的休眠期里積蓄著力量,猶如沉睡的火山,一旦噴發,將地動山搖。」(《蘇格蘭玫瑰-斷頭女王斯圖亞特》) 首演前夜,妮娜感到的壓力達到峰值,近乎崩潰,眼中的幻象也越來越血腥:她看望貝絲時看到瘋狂毀掉容貌的自己(象徵對年老色衰的恐懼);畫像變成蒙克的吶喊者(母親的囚禁力幾乎成了妖魔);她的肩胛上抓傷的地方迸現黑色的羽毛(黑天鵝已經迫不及待要掙脫白天鵝的肉身。但此段太像《變蠅人》),她的眼睛變得血紅(血的意象),雙腿折斷變成禽類的腿,用門掩傷母親的手(手,又是手),最後昏暈過去。 在她從昏迷狀態醒來之後,在鏡頭中始終沒出現母親的右手,令觀者疑慮:是否昨夜的恐怖都是臆想?當妮娜為了搶回門閂,捏住母親受傷的手,才明示昨夜的爭執其實都發生過。 期望妮娜得到成就的母親,為何一反常態,鎖了門不許她去參加演出?——她嫉妒了。她永遠不曾當上天鵝皇後,然而妮娜做到了。此時妮娜不再是她的「Sweet girl」,而是比她更成功的、映襯出她之失意寂寥的舞者。 11、黑天鵝之死 一切來到最後關頭,反而變得簡單多了。妮娜心事重重,從舞伴手中跌落——她所見的莉莉與男舞伴「密謀」暗害她,到底是真是幻?從後面情節來看應當是她臆想出來的。當妮娜回到化妝間,「黑天鵝」在等她。妮娜把她猛推到鏡子上,鏡面破碎,白天鵝用一塊鏡子的碎片殺死了「黑天鵝」。 鏡子,是鏡子。鏡子不復存在,鏡像亦香消玉殞。 這一段戲也頗為精妙:波曼把死去的黑天鵝拖入盥洗室,喘息未定,遍體戰栗,但音樂漸強,令她逐漸安下心來(迷茫時她曾喃喃「My music」,舞者心中有對音樂的下意識依賴),雙眸再次變為血紅——黑天鵝未死,反之,它完全攫住了妮娜的靈與肉。 妮娜化身黑天鵝之後的一段舞蹈,音樂節奏急促,時時伴有翅膀扇動之聲、喘息呢喃之聲。後一種聲音暗喻著歡好,而歡好之愉悅亦有人形容為「飛」,比如老三(《山楂樹之戀》)。 可以看到身著黑衣的男舞伴將驚艷痴迷的目光投在她面上,應對了前面托馬斯那一問(你願意與她……嗎?)。音樂暫停,妮娜回到幕後,表情仍像沉溺在歡好之後的余韻中。 最後一段獨舞中,她(在臆想中)看到兩臂滋生出天鵝的毛羽,在雪亮的燈光里,黑色羽翼應和著音樂瘋長,旋轉揮舞,越來越圓融,越來越忘我,越來越囂狂,越來越恣肆,越來越美。最後那一勢,巨大的天鵝影子與昂首的舞者交相輝映,心魅、靈魂、肉體、渴求、慾望,均在這一刻得到最自在無礙的完滿。 這一舞完成後,黑天鵝隱去——標志是妮娜的一對瞳仁回復清澈——舞者在潮水般的喝彩中變回白天鵝。亦即黑天鵝只為這最華彩的段落而生,方才的獨舞,便是「天鵝之死」。 但白天鵝亦不再是從前的白天鵝:妮娜在掌聲中回到側幕,激動快慰的托馬斯正在眾人中等待她,她欺上去狠狠吻住他,立在芭蕾舞者樹起的足尖上,吻了他,挾著隱隱風聲,像一次兇猛的襲擊,像天鵝從雲端俯沖而下,像他當初吻她一樣霸道。然則,她仍被邪魅所魘?宛轉柔媚的音樂浪濤一樣澎湃而起:不。黑天鵝確已死去,不再復活;白天鵝攝取了黑天鵝的悍勇、情致與佻達,涅磐再生。 在那一吻結束後,素常鎮定的托馬斯也禁不住顯出神魂顛倒的痴笑,目光微微無措羞赧卻又自豪地四下一溜。此一幕,應對了他在練功房中說的:「下一次,你來誘惑我。」徒弟出師了,被迷醉難以自拔的換成了師父。他看妮娜的眼神,是在看自己打磨成功的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不過,懸念仍未解開:化妝間中還有一隻死去的黑天鵝。妮娜用粉色的毛巾遮擋住門縫里滲出的血泊,卻驚見莉莉推門道賀,懸念之弦被綳上了最緊的一扣——死去的到底是誰?鏡子確實碎裂一地,但門下並沒有血……弦樂始終陰森急促地迫在空氣中,妮娜泫然呆怔,慢慢垂下頭,從小腹一起一伏的傷口中拿出了折斷的鏡子碎片。真相大白。 這一段波曼的面部表情豐富刻骨,恍然、惶然、悲凄、絕望、悔疚、無措、忍痛、堅忍……層次感極強的表演毫不脫力地支撐起這個最高潮的情節。最後,她低泣著在鏡前坐下,用粉撲抹去眼淚,肌肉受到被動拉扯,硬生生把戚容轉換為微笑。黑天鵝已死在舞台上,白天鵝也要在舞台上死去。 而在最後一躍中,遍體雪白的妮娜終於帶著黑天鵝的傷口,回歸純白世界(白色的海綿墊子)。 「完美。我得到了完美。」 在經歷靈與肉的雙重磨難之後,黑天鵝與白天鵝在糾纏中合為一體,創造出完美的境地,俱獲安寧。 當然,為什麼觀眾始終看不到血漬?為什麼眾人圍上來時沒有第一時間看到白裙上的鮮血?不必深究了。 12、青衣: 「青」有黑色的意思。《黑天鵝》的故事,很像畢飛宇的《青衣》。冰冷冷的筱燕秋(妮娜),青春洋溢的春來(莉莉),甚至最後一場演出的「遲到」橋段都如此相像。筱燕秋在雪地中的自舞,亦有血的伴隨。
二、戲與人生
毫無疑問,《黑天鵝》是一部奧斯卡級別的影片。精細得無微不至的音效和微妙聲音,簡直像是無言的解說,令這部電影更加飽滿,增添奇幻、妖異的魅力。畫面多次著墨在妮娜的精緻發髻、瘦削肩胛、天鵝一樣優雅的修長脖頸,讓人切實感到這就是職業芭蕾舞演員。妮娜時時迷惘、眉尖緊蹙、怯生生的表情,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嫌少。稍顯美中不足的是,「黑天鵝」上身時,魔力欠缺少許,好在黑天鵝的驚悚妖艷妝面提供助力,雙眼圓睜那一亮相,仍令人心頭一凜。 駭人的是,她還這樣年輕,小金人遲早是她的——不過,也許不是這次。 「女神的男人」文森特-卡索,乍看普通,多看幾眼,便覺優雅迷人、透骨而來,暗嘆莫妮卡挑枕邊人的眼光著實了得。文森特的面目恰到好處地有點肉慾色彩,時有媚氣一閃,符合他在女人堆廝混的身份;他特殊之處是雙眼生得有些開(錢老雲:會略害相思病),感覺像《潘神的迷宮》中的潘神——半羊半人的潘神,湊巧也是慾望的象徵。 「莉莉」米拉-庫妮絲,看過她的《忘掉莎拉-馬歇爾》和《約會之夜》。她確實是能讓人忘掉女主角的美人!黑天鵝的邪魅之美,算是選對了代言人——不過,映襯女主角一定要煙熏眼么?《穿Prada的惡魔》中,艾米莉-布朗特煙熏眼一次之後便星途坦盪,但願米拉妞能為這條「煙熏眼定律」再做佐證。 薇諾娜的戲份不多,但相當出彩。其實若無當年一場偷盜波折,「白天鵝」這個角色由她擔綱亦非不可能,然而心裡的黑天鵝毀掉了她。白羽染皂,她再也飛不起來,如今只能看著年輕的波曼挾風直上,夷猶如意。戲中戲外之況味,不知何如? 舞蹈團中牙伶齒利、刻薄輕佻的維羅妮卡,肉臉厚唇,也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女人的小團體中,是必定會有一個這般人物的。 更讓人感慨的是:娜塔莉-波曼在拍攝中結識該片編舞、舞蹈家本傑明-皮勒米,相戀訂婚,如今已宣布有孕。 難道波曼與本傑明真的像妮娜與托馬斯一樣,在耳鬢廝磨、肌體交纏的共舞時,情愫滋生?戲中妮娜因一部《天鵝湖》醒覺了性意識,戲外波曼因《黑天鵝》得到愛情婚姻和胎兒。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即此謂也。

⑺ 求時光影評背景音樂,是鋼琴曲,很輕快。謝謝。

我是彈琴的,是月光奏鳴曲

⑻ 白日焰火影評怎麼寫

1、《白日焰火》影評:人生的無措與人性的無奈

柏林電影節獲獎影片《白日焰火》自上映以來,一直成為話題中心。細細品味這部電影,暴力與愛情的渲染與提煉,只是表層空間,而其內在的文化審美,則在於人生的無措與人性的無奈,這足以引發我們的深層次共鳴。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白日焰火》的成功,正在於抓住了我們的心結,並深度挖掘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有的凄惶與無力。

影片中,無論是煤場司磅員梁志軍、乾洗店員工吳志貞還是警察張自力,不同的人生,卻有著相同的底色,都有著失落與失意,人生的無措幾乎在每一個細節上烙上了深深的痕跡。當然,電影並沒有在這方面濃墨重彩,而是作為一條副線隱藏在背後。

整部影片以黑白為基調,取景於冬日的哈爾濱,雪地、鐵路、隧道、冰場、舞廳、夜總會、居委會,一切都那麼沉鬱,卻又潛藏著無法壓抑的騷動與慾望,而無處不在的瑣碎與污垢,與人物的心境、處境乃至人性深處的張皇與無奈相通。

梁志軍與吳志貞的畸戀,顯得殘酷而真實,無奈而荒誕,而張自力與吳志貞的愛情,則時時處在情與理、真與偽的沖突與融合中。張自力的頹廢與進取、理智與激情,往往相生相剋,吳志貞的內斂與反抗、平靜與狂熱,又往往是一體兩面。演員的表演非常克制,電影所著力渲染的氛圍,恰恰與人性深處的矛盾與糾葛、陰暗與光明、救贖與背叛相通。暴力與愛情,其實正是人性深處潛藏的可怕力量,可以開放出最美麗的花朵,也能生發出最可怕的罪惡。

從整體上看,電影的情節營構,設置了多重視角,梁志軍為愛情不顧一切,張自力為真相深陷糾葛,吳志貞為人生茫然無措,而這三者糾纏在一起的時候,互相豐富、升華,又互相抵制、削弱,這就保證了情節上的豐滿度與合理性。

最根本的是,《白日焰火》渾身上下散發著「文藝范兒」,讓人體驗了壓抑、傷感、掙扎的悲劇氣氛,又有著商業氣氛,因為其中充斥著謀殺、懸念、糾葛的情節線索。這樣,它就能夠左右逢源,讓人慾罷不能。

也許,無數的人都在問,為什麼叫白日焰火?或許,這個問題有無數種答案,雖然有故弄玄虛之感,但屬於黑夜的焰火在白日盛放,其中顯然蘊藏著恣肆的力量與無力的抗爭,在蒼白之中透出絢爛,似乎正暗含了人生與人性的變奏。《白日焰火》能夠在國際上大發異彩,顯然得力於其在挖掘人生的無措與人性的無奈,這顯然是一個共同性與共通性的主題,彷彿一聲輕輕的慨嘆,又彷彿一個終極性的追問。

⑼ 求一篇電影《大腕》的影評,主要從文本內容和營銷推廣兩個角度分析,字數在800字以上,謝謝

消費文化的困局,解構與重建
與一般意義上的商業喜劇片不同,《大腕》中蘊涵了與其形式幾不相稱的大命題。即對所存身的消費主義文化的反思與部分的反動。在其中蘊涵的獨特思考使該片有了卓然的氣質。
泰勒無疑是導演本人理想化的自況(現實中卻以尤優的面目出現,借用一句話,馮小剛對泰勒是「社會層面上的認同」對尤優是「個人層面上的認同」)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使他成為一個「被上帝放逐的人」。在孤獨的世界中探索,是所謂現代社會中的知識良心。在片中,他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全知全能者」的符號而存在。
開頭所表現的泰勒「因為無法獲得靈感而停止拍攝」,象徵了在現代文化環境中,從事者面臨的匱乏現狀--由於對主流價值過多的消解而導致內容的無以為繼。面對「陳腐的過去」,雖然感到了顛覆的必要,卻找不到顛覆的武器。唯一的道路,就是否定過去的否定,重新拾回一些價值,在片中的表現就是泰勒重拍《末代皇帝》(修正過去的西方/窺視視角),並問道於尤優--所謂真正中國人的代表。(其實尤優在片中的作用就是中國當下群體精神的代表。集下崗,沒錢,離婚,惟利是圖又有種隱藏頗深的義氣與血性等所謂普遍特徵於一身。典型的當代都市平民,混沌的大多數。)尤優還代表著現世中的另一種匱乏--「no woman,no money,我的一生才是悲劇的。」自然,無法指望處於基本匱乏中的「大多數」給予在孤獨中求索的泰勒太大的支持,這是他所面臨的另一重困局。然而他所面臨的外界現狀逼迫他必須作出超越,否則就會被更加無聊不堪的人和物所替代。「他認識到自己孤立無援,他必須想一個辦法,讓自己得救,他邁出去了,就必須向前沖,可他對自己毫無信心」
隨即導演在泰勒的尋找中開始了對現狀的突圍,首先擺出的是所謂「境界」問題,作為首要問題,導演認識到境界(亦即眼光)一定要遠,這樣就和一般的「小」的文化劃清了界限。這是整個突圍行動的思想方針。
泰勒在寺廟中提及的「死亡即新生」,即突圍的手段:至之死地,將消費文化中所有的負面一並發揮到極至,以取得一種無比荒誕的效果,從而換取變革的出路。(其實與他們解構正統文化的手段一樣,用無比的正經來揭露正經假面下的假正經。)但是在王小柱(即為當下文化環境現狀的象徵)手下,迅速加上了功利化,全球化等話語痕跡。說明導演一方面希望突圍,一方面又無法掩飾自己的悲觀傾向。正如片中做出的似乎毫不經意的結論:「王小柱是真瘋了…………」,在「瘋狂」的現代語境下,一切個人單方面的突圍行動無不被其所裹脅,成為又一場三無(無聊,無趣,無望)鬧劇。
有一個細節成為本片的轉折點,Lucy去教堂祈禱,該教堂正在翻修,圍著腳手架。這一幕象徵了突圍,即精神家園的重建的開始。隨後泰勒/精神人開始好轉,發現,或者正可以說是導演了接下來的變化。
將「喜劇」與「葬禮」這兩件大相徑庭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構成了本片的戲劇沖突和敘事張力。從中取得既突破傳統又不落窠臼的表達形式。因此,「葬禮」更象是影片的「戲中戲」,有不同於「本片」的表現形式和實際內容。
「葬禮」中,名義上的主導者尤優的動力是「一不做二不休」。由於沒有知識分子積壓的所謂文化道德和文化使命感,尤優所奉行的就是現實意義下的務實,以想像力為手段,以底線狀態的道義為標准。泰勒對此採取一種放任的態度,象做實驗一樣,讓尤優把一切荒誕的可能揭示出來,以開展療治。
由此出現的各路消費文化符號:大片,明星,無處不在的廣告品牌,被改編的嚴肅文化符號....悉數登場並一一被笑罵。這是一個展示階段,用列舉的方式來論證生活的荒謬(當然,這樣拍本身是為了抖包袱)。尤優在不停地為自己與社會找平衡點的過程中,漸漸發掘出生活本身的價值所在。也就是說,精神重建的過程是通過對自身的消解完成的。
由泰勒「復活」而導致的眾人發瘋在敘事上實在突兀,所以我更願意看作是一種象徵(盡管這象徵也太明顯了一點),即世界的瘋狂底色。一眾「商界精英」在精神病院匯合,他們的種種言論,既是荒誕無比的瘋話,又恰恰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成為直接的現實觀照。整部片子中,最有力的就是這個場景。
關於這個場景還有一個細節,精神病院牆上掛著一幅油畫------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這副作品中拉斐爾把希臘、羅馬、斯巴達以及義大利的著名哲學家和思想家聚於一堂構築了人類精英的精神殿堂。它代表著人類的理性、自覺和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和嚮往。但它出現在了瘋子中,這種反諷是對時代虛症的最大限度的嘲笑。」這是影片中唯一的超現實鏡頭,也是點睛之筆。
然而,泰勒/馮小剛畢竟是商業片導演,他反抗的目的即為能讓這種消費主義創作繼續下去。同時本身《大腕》就是一部供人消費的商業影片,所以他不會,也不能徹底否定一些本質的東西。只能作改良,不能作顛覆性的革命。所以影片的結尾我們看到了尤優對精神病院醫生---主流的代表的調侃,和他為電影作出的「I,Lucy,together,go to bed,long time kiss,music,stop」的結尾。因為救贖已經完成,所以心甘情願地落入窠臼。
影片的結尾,我們看到了小皇帝在繼續喝他的可樂,消費主義的秩序被恢復,一切還是那個「三無」的老樣子,不同的只是泰勒不再為此感到煩惱。這結尾無形中流露出導演的悲觀情緒。
相對於片中表現的文化整體上的浮躁和膚淺,裡面的小人物有時會流露出和他們身份不相稱的嚴肅態度和真誠的使命感。王小柱的「會見國際人士」的正式,尤優維護泰勒尊嚴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舉動,一方面是搞笑,一方面也寄予了導演對這些「小人物」能擁有「大精神」的期望。
葬禮是場喜劇,而生活是場悲劇,這就是馮小剛要告訴我們的。

⑽ 黑天鵝 電影影評論文2000字

一、意象:

1、顏色和衣飾
顏色的喻意最常用也最明顯。
白色、粉色:白天鵝、妮娜。黑色:黑天鵝、母親、莉莉、貝絲。灰色:唯一的男主角——舞團藝術總監托馬斯。
白色:妮娜的枕頭是黑白花紋的,在多個夢醒的俯看鏡頭中,她的頭顱都正好擱在黑色藤蔓花紋盤繞糾纏的中心;她的雪白圍巾,呈絨毛狀,既是白天鵝羽翎的象徵,又像是雛鳥新生未豐的遍體軟茸。(以這種絨毛狀服飾象徵純潔,不久前在《單身男子》中也見過:尼古拉斯-霍爾特飾演的代表救贖天使的肯尼,就穿著這樣的軟絨白毛衣。)
粉色:妮娜的房間幾乎全部布置成粉色;開場的第一個早晨,母親端上來的早餐是切成兩半的水果,妮娜有如小女孩般呢喃:「粉色,多漂亮!」
妮娜的手機多次出現,可以看到她的手機屏幕上出現「MOM」字樣時,底色是粉紅色的。
當妮娜獨自蜷坐在甬道中練習手臂動作時,圍巾是淡粉色。
到她被選為「天鵝皇後」之後,那條絨毛狀的圍巾就不見了,即雛鳥褪毛的象徵。
——不過,當妮娜受到托馬斯誘惑又被拋閃後,曾坐在鏡前哭泣。彼時絨毛圍巾再次出現,應是喻意她此際彷徨悲苦,又回到瑟縮雛鳥的狀態。
灰色:當她頻頻出現幻象之後,她練舞時穿的上衣從白色變成灰色;她的家居服也成了灰色——灰色滲入了妮娜的粉色天地。
在酒吧中,莉莉給了妮娜一件黑色的性感背心。妮娜把它套在了白衣外面。服下致幻葯物後的一夜,妮娜的毛衣徹底變成了深灰色。
在妮娜的「白色時期」,她的鞋子是圓鈍、無侵略性也無野心的灰色棉布雪地靴,與她形成對比的是「黑天鵝」莉莉那冶艷的黑色皮靴。

2、天鵝
天鵝是個復雜奇怪的意象,可以代表純潔,卻也可以是肉慾的化身:眾神之神宙斯,為斯巴達王廷達瑞俄斯之妻麗達的美貌所傾倒,變為天鵝與其野合。天鵝雪白的胴體、柔媚的長頸、軟滑的羽毛、飽滿肉感的身軀,亦可看做女子性徵極致的組合。
天鵝的另外一個象徵意是藝術家的詩意唯美化身,聖桑的《天鵝之死》、諺語「天鵝之歌」,都用這個意義。
本片中天鵝的意象無處不在,貫穿始終的《天鵝湖》音樂令全片像一部音樂劇,此外尚有妮娜的手機鈴聲、帶有《天鵝湖》節奏和芭蕾舞小人兒的八音盒等。
我認為最重要的天鵝意象,出現在妮娜躺在浴缸中的時候(第50分鍾)。觀者可以看到鏡頭右邊一隻小盒子,盒子上用色點鑲嵌的手法砌出白天鵝的圖形。就在這天鵝的陪伴下,妮娜在浴缸中自慰——鏡頭中只有她閉目呻喚的面孔,和那隻天鵝圖形。這其實是「麗達與天鵝」故事的影像化的一幕,妮娜甚至向天鵝圖形那邊拋去一個嫵媚的眼風!但最後,妮娜被滴入水中的血液驚醒。
片中多名女子帶有黑天鵝的特質。
第一隻黑天鵝,當然是莉莉。
第二隻黑天鵝是貝絲。
第三隻黑天鵝,是妮娜的「另一個自己」。
需要說明的是:黑天鵝並不是徹底的邪惡象徵。它代表的是慾望、掙扎、不懦弱,和不掩飾、不壓抑一切渴求。黑天鵝唯一的原則是追求快感的原則。
(27分鍾時,一位黑衣舞蹈教師教授妮娜如何飾演黑天鵝,鏡頭長久凝視著這個老女人露出的肩胛,蝴蝶骨在衰老皺縮的皮膚下艱澀滑動,這是只不能再飛起的老天鵝。)

3、指甲與抓痕:
妮娜做了被黑魔王擒住的夢境之後,第一次發現肩胛處有傷痕,並且她閃躲著、砌辭掩飾,不願母親過多注意;後來,抓痕頻繁出現;她的足趾趾甲破裂,血肉模糊;在托馬斯把天鵝皇後隆重推出的晚宴上,妮娜發現指甲處開始有血印。她躲在洗手間里,試圖剝掉甲溝處脫離的皮膚,讓人心悸的是她順勢一撕,撕扯下一長條帶血的表皮,但當她喘息著在水流下沖凈血跡,發現傷口消失了;後來,妮娜的母親把她拉到洗手間,陰沉著臉為她修剪指甲。
指甲是「黑天鵝」掙扎出繭的武器。母親的動作代表粗暴的「解除武裝」與鎮壓。種種表象,暗喻妮娜身體中另一個自己越來越急迫地要破繭而出,要掙脫這個清潔的、嚴肅的、死氣沉沉的軀殼。
從處子到女人,需有一道疼痛和流血的儀式。無處不在的血污,象徵著妮娜性意識之逐漸覺醒,在心靈上從處子跨越到女人。
——或曰,妮娜並非處子。她曾在托馬斯的強迫下面對這個問題。然而當他問「你喜歡歡好么」,妮娜臉上露出的不是對美好事情的緬懷,而是不得不勾起醜陋回憶的憎厭。若她不曾領略到歡好的快感,從精神角度上說,她便仍是處子。

妮娜試圖在浴缸自慰一段。注意:自慰需要使用手。她被水面上懸空出現的自己的臉驚嚇,浮出水面,發現手指在流血——也便是用來自慰的手。亦即「撫慰」她的是她心中的「黑天鵝」。
而在浴室鏡子前剪指甲時,試圖剪除「指甲」的是妮娜,而鏡子里惡笑著令她把肌膚剪破、淌出血來的,則是要迫切要破殼出來的自我。

4、莉莉:
莉莉肩胛處有黑色紋身,粗看像是鋪開的羽翼,有張牙舞爪之勢,凝神看去,可以辨出圖案是兩朵並蒂開放的花,象徵善與惡的並蒂。
莉莉出現的這天傍晚,妮娜在歸途中首次與遍體黑衣、長發披拂的自己劈面撞見。這是她潛意識中的「黑天鵝」首次出現,暗示妮娜其實對風情迷人的莉莉十分欽羨。
莉莉把妮娜帶到酒吧作樂,在從酒吧回去後,妮娜最嚴重的一次幻象出現了。
仔細觀看這段影像可以看出,不必等到第二天早晨,導演早就暗示了莉莉的不存在:在妮娜笑著進門時,她的身影出現在多面鏡中,被分裂成無數個「妮娜」,暗示此時的她已呈分裂狀態;母親出現,沒有向「莉莉」打招呼(第一次看時,可能會當做母親對莉莉的不滿或故意忽視,但返回去看便知進門的從頭至尾只有妮娜一個人);而此處有更明顯的暗示(1小時06分鍾):在鏡子里一個妮娜的身影後閃出了莉莉的影像,她媚笑著躡手躡腳地走開,這表示莉莉就是從妮娜腦中分裂出來的。隨後,妮娜「拉著莉莉」跑回自己的卧室,當她把母親關在門外時,可以清晰地看到門上懸掛著灰色鑲嵌粉邊的外套——灰色已經是主要色調,粉色退居邊緣。
母親大喊:「you』re not my Nina again!」此際的妮娜確已不是母親的女兒,她歸屬於自己、臣服於慾望。

當「莉莉」與妮娜以同性方式歡好,由於別致的姿勢,觀者和妮娜都可看到莉莉怪異扭動的肩胛,以及肩胛上的紋身:從並蒂花變成了振起的翅膀——黑天鵝再次出現。
此際兩種弦樂——陰險的大提琴與纖細憂傷的小提琴,交織在一起。映襯著妮娜面龐的,也不再是黑白花紋的枕頭,而是曖昧艷麗的肉粉紅色枕頭,其上飾有彩色圓形圖案,象徵交合圓滿——淺粉色象徵純真少女,肉紅色便是肉慾的象徵。「莉莉」的面目始終埋在妮娜雙腿之間,惟有一種「破繭」的撕裂聲傳來。當妮娜從高潮中醒來,她發現「莉莉」的面孔,是自己。
這是第一次她在莉莉身上看到自己。
當妮娜在最後一天排練結束後,發現托馬斯與莉莉在晦暗的舞台角落中歡好,然而恍惚間,那張放盪快活的面孔卻是自己的,而御於自己身上的人,卻也不是托馬斯而是劇中的黑魔王。與托馬斯的歡好,當是妮娜心底盼望的,被黑魔王的蹂躪,則是她真實心靈現狀的物化體現。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的背景交響樂中混雜了一種奇怪的、禽類的「格格」叫聲,這應當是妮娜心底「黑天鵝」急欲破體而出的聲音。在妮娜受驚飛奔開去時,更有鳥類展翅撲棱的聲音。

5、母親:
永遠一襲黑衣的母親,有一張禁慾者的長面孔,蒼老的手像鳥爪一樣抓在女兒粉嫩的手臂上。她曾是該公司的舞者,仍有人脈,妮娜在公司的舉動和表現,她都可掌握。
母親的愛好是坐在自己的屋中畫畫,她描繪的是自己年輕時的樣貌,以及妮娜的臉——畫像上的女子頰上有一顆痣。
可以捉摸到她的過去:曾經輝煌,因沉湎情愛,生下私生女斷送舞蹈生涯,因此她認為肉慾和性愛是毀滅性的,強迫女兒停留在十餘歲的懵懂之中。對女兒懷有不正常的控制欲和愛。
(耶利內克的《鋼琴教師》亦渲染此類畸形母女關系。)

6、妮娜與托馬斯的三個段落:
A、在托馬斯的門外等待他的妮娜,首次拆散了一絲不苟的發髻(發髻象徵禁慾與嚴格自律),對唇上鮮紅的胭脂膏子(唇膏來自貝絲)還不大習慣,不由自主地抬手去擦拭。此際她心中是矛盾的:為了得到夢寐以求,她不得不打算啟用長久以來忽略的、性別的魅力,做最後一搏——她其實意識得到自己是美的,只是始終不屑於張揚和運用,這仍是某些中學女孩子在性別差異萌發時的心理:努力勒緊腫脹的胸部,為性徵感到羞恥。
當她對著托馬斯時,就像犯了錯誤的小孩子面對手拿她的糟糕成績單的老師。隨時准備哭出來的急促氣息、這個時候的妮娜,甚至不是「女人」。她來爭取角色,竟像請求老師給予補考機會,始終喃喃說道:「我能做到,我昨晚努力過了。」她仍不敢亮出自己最原始的武器。當托馬斯誇獎她「美麗、優雅」的時候,妮娜臉上並未出現釋然和些微歡喜,目光甚至更焦慮,慌亂地躲閃開去。
在他的逼迫下,妮娜第一次說出了「完美」這個詞(舞者大多是完美主義者,撲朔迷離的「完美」,往往令他們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托馬斯扳過她細巧的下巴,惡狠狠地吻著了她。若是旁的女人,恐怕立即香舌暗度、運津咀華,順勢往來一番,然而竟有妮娜這等不曉事的,咬了上司一口。可以說托馬斯早就心有定案,要扶助妮娜成為白天鵝,一切波折只是故意鍛造她的過程,或可說在妮娜的咬嚙中,托馬斯看到了她並不懦弱、甚至有些兇狠的一面,於是相信她仍是可造之材。

在某些時候,灰色托馬斯的舉動,會引人誤解他是個想把妮娜潛規則的上司,其實他絕非心地齷齪,他看出這女孩有如渾金璞玉,希望通過愛欲的打磨,令她升華到更高境界。
所有藝術最高形式的魅力,其實都是模擬性快感。因此,不懂得愛與性愛的藝術家,永遠無法到達最高境界。她們需要先捉摸、領略過那個園中果實的異香與甜美,才能在舞台上模擬一二,以此引領觀者沉浸入相似的妙境。

B、從托馬斯的辦公室出來後,妮娜盤坐在牆角(她總是獨個兒坐在牆角,是膽怯小女孩的表現),狠狠地將散發再次綁起,這意味著她後悔方才的「放盪」,要迅速回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清心寡慾的殼子去。
(在影片45分鍾時,妮娜第一次在練習舞蹈時拆散了發髻,旋轉時,長發在空中飄散出曼妙曲線,喻意她內心的「黑天鵝」的風情初露。)

C、托馬斯的理解是:舞者要散發出性的魅惑,要讓觀眾愛上你。
他親自與妮娜共舞,用手掌嫻熟地抹過女子的敏感處所,成功地喚起妮娜的迷狂。背景弦樂逐漸加強,危險而充滿誘惑,黝暗的練功房恍如亞當夏娃的園子,托馬斯反復說「open your mouth」,妮娜逐漸情動,揚起手反撫住托馬斯的頭頸,與他唇舌交纏。這是她的性意識被徹底喚醒的關鍵時刻。
(這男人如此用心良苦。在妮娜贏得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後,他輕聲說:「你聽到了嗎?他們愛你。」)

D、首演前夜,妮娜在樓梯上向托馬斯哭訴。他仰頭看著她,看著她那張凄楚小面孔上的珠淚盈盈——是他把她托舉到了高處不勝寒的地方。

7、地鐵
地鐵是個奇妙之處。嘈雜昏暗、狹小擁擠的空間,不得不親密貼緊的無數陌生人,黑暗中映出人影的玻璃門窗,凄厲的呼嘯風聲,車廂像是一個盛滿夢魘的巨大鐵盒。
妮娜第一次塗口紅,便是在地鐵玻璃窗的映像中。
托馬斯曾問妮娜的男伴舞:「你想與她歡好么?」——此時妮娜全無性方面的吸引力。當妮娜的性意識覺醒後,地鐵中一個老者對著她大做猥瑣動作,值得注意的是,而空盪盪的車廂中有許多空位——地鐵的場景出現過很多次,惟有此次車廂幾乎是空的,導演在暗示妮娜可以更換座位,但她既未沒露出異樣神情,也未更換座位,只是平靜地轉開臉去——她其實並不厭惡,甚至暗暗喜悅自己具備了這樣的原始吸引力。

8、雕塑:
宴會結束後,妮娜在大廳中等待托馬斯,廳心有一尊奇異的雕像。當妮娜對牢雕像凝睇,音樂陰郁奏響,提醒觀者注意。雕像有如夢魘中的妖魔,吸引滿臉懵懂的少女一步步走近:五官模糊一片、塗成慘白的人臉,手臂斷折不見,只有兩只翅膀高揚,兩腿緊並,身體以耶穌受難的姿勢直立,下身有男子性徵。
這個雕塑的意思:要想要翅膀,就要拋棄雙臂,等待受難。
——下體的男子性徵,喻意不明。或暗喻「合體」?

9、貝絲:
妮娜在被貝絲砸得亂七八糟的化妝間中,偷取了一隻唇膏。這表示她其實暗暗期望像貝絲一樣有魅惑人心的女性魔力;貝絲的小刀象徵她的侵略性——那也是白天鵝潛意識中期望得到的。
她所擔心的:貝絲的今日就是她的明日,失掉舞者的腿,失掉容貌。因此幻覺中看到貝絲/自己瘋狂地將刀子向臉上插去。

10、前夜
在此引用茨威格一段話:
「她內在的激情還未蘇醒,她真正的、深處的自我尚未成形,只有被狂熱的激情激發之後,他才能真正蛻變,綻露出蜷縮的翅膀。就像選手在竭盡全力沖刺前所做的一次深呼吸,她的生命正在停滯的休眠期里積蓄著力量,猶如沉睡的火山,一旦噴發,將地動山搖。」(《蘇格蘭玫瑰-斷頭女王斯圖亞特》)

首演前夜,妮娜感到的壓力達到峰值,近乎崩潰,眼中的幻象也越來越血腥:她看望貝絲時看到瘋狂毀掉容貌的自己(象徵對年老色衰的恐懼);畫像變成蒙克的吶喊者(母親的囚禁力幾乎成了妖魔);她的肩胛上抓傷的地方迸現黑色的羽毛(黑天鵝已經迫不及待要掙脫白天鵝的肉身。但此段太像《變蠅人》),她的眼睛變得血紅(血的意象),雙腿折斷變成禽類的腿,用門掩傷母親的手(手,又是手),最後昏暈過去。
在她從昏迷狀態醒來之後,在鏡頭中始終沒出現母親的右手,令觀者疑慮:是否昨夜的恐怖都是臆想?當妮娜為了搶回門閂,捏住母親受傷的手,才明示昨夜的爭執其實都發生過。
期望妮娜得到成就的母親,為何一反常態,鎖了門不許她去參加演出?——她嫉妒了。她永遠不曾當上天鵝皇後,然而妮娜做到了。此時妮娜不再是她的「Sweet girl」,而是比她更成功的、映襯出她之失意寂寥的舞者。

11、黑天鵝之死
一切來到最後關頭,反而變得簡單多了。妮娜心事重重,從舞伴手中跌落——她所見的莉莉與男舞伴「密謀」暗害她,到底是真是幻?從後面情節來看應當是她臆想出來的。當妮娜回到化妝間,「黑天鵝」在等她。妮娜把她猛推到鏡子上,鏡面破碎,白天鵝用一塊鏡子的碎片殺死了「黑天鵝」。
鏡子,是鏡子。鏡子不復存在,鏡像亦香消玉殞。
這一段戲也頗為精妙:波曼把死去的黑天鵝拖入盥洗室,喘息未定,遍體戰栗,但音樂漸強,令她逐漸安下心來(迷茫時她曾喃喃「My music」,舞者心中有對音樂的下意識依賴),雙眸再次變為血紅——黑天鵝未死,反之,它完全攫住了妮娜的靈與肉。
妮娜化身黑天鵝之後的一段舞蹈,音樂節奏急促,時時伴有翅膀扇動之聲、喘息呢喃之聲。後一種聲音暗喻著歡好,而歡好之愉悅亦有人形容為「飛」,比如老三(《山楂樹之戀》)。
可以看到身著黑衣的男舞伴將驚艷痴迷的目光投在她面上,應對了前面托馬斯那一問(你願意與她……嗎?)。音樂暫停,妮娜回到幕後,表情仍像沉溺在歡好之後的余韻中。
最後一段獨舞中,她(在臆想中)看到兩臂滋生出天鵝的毛羽,在雪亮的燈光里,黑色羽翼應和著音樂瘋長,旋轉揮舞,越來越圓融,越來越忘我,越來越囂狂,越來越恣肆,越來越美。最後那一勢,巨大的天鵝影子與昂首的舞者交相輝映,心魅、靈魂、肉體、渴求、慾望,均在這一刻得到最自在無礙的完滿。
這一舞完成後,黑天鵝隱去——標志是妮娜的一對瞳仁回復清澈——舞者在潮水般的喝彩中變回白天鵝。亦即黑天鵝只為這最華彩的段落而生,方才的獨舞,便是「天鵝之死」。
但白天鵝亦不再是從前的白天鵝:妮娜在掌聲中回到側幕,激動快慰的托馬斯正在眾人中等待她,她欺上去狠狠吻住他,立在芭蕾舞者樹起的足尖上,吻了他,挾著隱隱風聲,像一次兇猛的襲擊,像天鵝從雲端俯沖而下,像他當初吻她一樣霸道。然則,她仍被邪魅所魘?宛轉柔媚的音樂浪濤一樣澎湃而起:不。黑天鵝確已死去,不再復活;白天鵝攝取了黑天鵝的悍勇、情致與佻達,涅磐再生。
在那一吻結束後,素常鎮定的托馬斯也禁不住顯出神魂顛倒的痴笑,目光微微無措羞赧卻又自豪地四下一溜。此一幕,應對了他在練功房中說的:「下一次,你來誘惑我。」徒弟出師了,被迷醉難以自拔的換成了師父。他看妮娜的眼神,是在看自己打磨成功的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不過,懸念仍未解開:化妝間中還有一隻死去的黑天鵝。妮娜用粉色的毛巾遮擋住門縫里滲出的血泊,卻驚見莉莉推門道賀,懸念之弦被綳上了最緊的一扣——死去的到底是誰?鏡子確實碎裂一地,但門下並沒有血……弦樂始終陰森急促地迫在空氣中,妮娜泫然呆怔,慢慢垂下頭,從小腹一起一伏的傷口中拿出了折斷的鏡子碎片。真相大白。
這一段波曼的面部表情豐富刻骨,恍然、惶然、悲凄、絕望、悔疚、無措、忍痛、堅忍……層次感極強的表演毫不脫力地支撐起這個最高潮的情節。最後,她低泣著在鏡前坐下,用粉撲抹去眼淚,肌肉受到被動拉扯,硬生生把戚容轉換為微笑。黑天鵝已死在舞台上,白天鵝也要在舞台上死去。
而在最後一躍中,遍體雪白的妮娜終於帶著黑天鵝的傷口,回歸純白世界(白色的海綿墊子)。
「完美。我得到了完美。」
在經歷靈與肉的雙重磨難之後,黑天鵝與白天鵝在糾纏中合為一體,創造出完美的境地,俱獲安寧。

當然,為什麼觀眾始終看不到血漬?為什麼眾人圍上來時沒有第一時間看到白裙上的鮮血?不必深究了。

12、青衣:
「青」有黑色的意思。《黑天鵝》的故事,很像畢飛宇的《青衣》。冰冷冷的筱燕秋(妮娜),青春洋溢的春來(莉莉),甚至最後一場演出的「遲到」橋段都如此相像。筱燕秋在雪地中的自舞,亦有血的伴隨。

二、戲與人生
毫無疑問,《黑天鵝》是一部奧斯卡級別的影片。精細得無微不至的音效和微妙聲音,簡直像是無言的解說,令這部電影更加飽滿,增添奇幻、妖異的魅力。畫面多次著墨在妮娜的精緻發髻、瘦削肩胛、天鵝一樣優雅的修長脖頸,讓人切實感到這就是職業芭蕾舞演員。妮娜時時迷惘、眉尖緊蹙、怯生生的表情,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嫌少。稍顯美中不足的是,「黑天鵝」上身時,魔力欠缺少許,好在黑天鵝的驚悚妖艷妝面提供助力,雙眼圓睜那一亮相,仍令人心頭一凜。
駭人的是,她還這樣年輕,小金人遲早是她的——不過,也許不是這次。
「女神的男人」文森特-卡索,乍看普通,多看幾眼,便覺優雅迷人、透骨而來,暗嘆莫妮卡挑枕邊人的眼光著實了得。文森特的面目恰到好處地有點肉慾色彩,時有媚氣一閃,符合他在女人堆廝混的身份;他特殊之處是雙眼生得有些開(錢鍾書雲:會略害相思病),感覺像《潘神的迷宮》中的潘神——半羊半人的潘神,湊巧也是慾望的象徵。
「莉莉」米拉-庫妮絲,看過她的《忘掉莎拉-馬歇爾》和《約會之夜》。她確實是能讓人忘掉女主角的美人!黑天鵝的邪魅之美,算是選對了代言人——不過,映襯女主角一定要煙熏眼么?《穿Prada的惡魔》中,艾米莉-布朗特煙熏眼一次之後便星途坦盪,但願米拉妞能為這條「煙熏眼定律」再做佐證。
薇諾娜的戲份不多,但相當出彩。其實若無當年一場偷盜波折,「白天鵝」這個角色由她擔綱亦非不可能,然而心裡的黑天鵝毀掉了她。白羽染皂,她再也飛不起來,如今只能看著年輕的波曼挾風直上,夷猶如意。戲中戲外之況味,不知何如?
舞蹈團中牙伶齒利、刻薄輕佻的維羅妮卡,肉臉厚唇,也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女人的小團體中,是必定會有一個這般人物的。

更讓人感慨的是:娜塔莉-波曼在拍攝中結識該片編舞、舞蹈家本傑明-皮勒米,相戀訂婚,如今已宣布有孕。
難道波曼與本傑明真的像妮娜與托馬斯一樣,在耳鬢廝磨、肌體交纏的共舞時,情愫滋生?戲中妮娜因一部《天鵝湖》醒覺了性意識,戲外波曼因《黑天鵝》得到愛情婚姻和胎兒。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即此謂也。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