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精神殖民觀後感
① 如何抵禦西方的精神殖民
抵禦西方的精神殖民:
首先,我們要有民族自信心,要做的就是對自己國家保持自信,去學習我們自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其次,我們要有一種精神就是懷疑一切的精神,當今社會是西方掌握話語權的社會,所以我們要有懷疑的心,不能被西方的一切蒙蔽雙眼,要看清本質。
我們在吸收西方的思想的時候把好關,把那些適合我國國情的思想吸收進來,把不適合的思想剔除,才能更好地發展,不被精神殖民。
(1)西方的精神殖民觀後感擴展閱讀:
西方的精神殖民的途徑:
第一,新聞,西方通過控制新聞,來控制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在西方大多對中國的報道是負面的,用負面的新聞來摧毀中國的自信心。
第二,廣告,在法國的時候,很難看到除法國以外的廣告,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到處都是外國的廣告。這些廣告的作用就是樹立國人對外國的崇拜。
第三,電影,西方國家通過電影闡述了自己國家的普世價值,宣揚西方的文化。中國作為一個崇尚和平的國家,要做的是保護自己,抵禦西方的精神殖民。
② 如何抵禦西方的精神殖民
抵禦西方的精神殖民:
首先,我們要有民族自信心,要做的就是對自己國家保持自信,去學習我們自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其次,我們要有一種精神就是懷疑一切的精神,當今社會是西方掌握話語權的社會,所以我們要有懷疑的心,不能被西方的一切蒙蔽雙眼,要看清本質。
我們在吸收西方的思想的時候把好關,把那些適合我國國情的思想吸收進來,把不適合的思想剔除,才能更好地發展,不被精神殖民。
(2)西方的精神殖民觀後感擴展閱讀:
一個民族被精神殖民的標志有三點:
第一,就是自覺的視殖民者為主人。鄭老師說,就像中國是一個電影大國,自己有百花獎,金雞獎,但是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就以奧斯卡金像獎作為電影獎的最高成就。一部電影就算在國內的口碑很好,票房很高,但是,只要沒有得到奧斯卡獎,就不能稱為一部好的電影。
第二,自覺接受精神征服者對我們的權力。中國是一個,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將外國人的權力放在我們本國權力之上的。
第三,按照殖民者的意願改變這一切。我們現在有太多人放棄我們自己的傳統去模仿西方的習俗和習慣。
中國作為一個崇尚和平的國家,要做的是保護自己,但是保護自己不是指消滅所有敵人,征服所有國家,而是做到和平共處。但是,西方國家不希望中國強大,希望可以重新控制中國。他們無法在經濟,軍事上控制中國,便在精神上控制中國,他們有著三大法寶。
第一,新聞,西方通過控制新聞,來控制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在西方大多對中國的報道是負面的,用負面的新聞來摧毀中國的自信心。
第二,廣告,鄭老師說,他在法國的時候,很難看到除法國以外的廣告,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到處都是外國的廣告。這些廣告的作用就是樹立國人對外國的崇拜。
第三,電影,西方國家通過電影闡述了自己國家的普世價值,宣揚自己的文化。
③ 如何看待西方精神殖民
今天,世界已經被美國文化殖民(洗腦)的自由主義者,把自由市場、比較優勢視作經典,來指導治國安邦、學術研究工作。而自由市場、比較優勢恰是經典的殖民主義基礎理論,「華盛頓共 識」則是美國炮製的經典的新殖民主義政策,過去的老殖民主義和今天的新殖民主義一直都把它們當成「真理的火種」向世界兜售傳播。他國消費者在消費可口可樂、迪斯尼、好萊塢影片時 ,會自覺接受美國的大眾文化;而他國學習者在學習被裁減、被扭曲的歷史後,則會青睞美國政治哲學文化。新殖民主義的病毒就這樣被感染——攜帶——感染。弱小國家,如若智商未泯,擺 脫經濟依附與文化殖民,就必須認清新殖民主義的面目,還原殖民主義歷史,重述世界文化史。
歷史上,中華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與古希臘文化等都曾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各領風騷數百年甚或上千年。西方文化的燦爛集中在給世界貢獻了資本主義,使人類像變魔法般在短短數 百年間創造出極大的物質財富,因此必須坦承西方文化有其先進性。近代歷史上,正是西學東漸,讓先進的中國人接受了西方先進文化,如此才有中國充滿科學與理性的改良與革命運動,將 中國從落後愚昧的泥淖中拽拉出來。但是,西方文化的先進性是有限的、有條件的。西方文化被西方新老殖民主義者、帝國主義者長期糟蹋性、毀滅性使用,其真理性、科學性、先進性不斷 流失、消失。看看時下正在蔓延、持續的歐美金融危機,資本主義的寄生、腐朽、貪婪被呈現得淋漓盡致。
與西方文化相對應的東方文化,在沉寂多年後,如今正煥發出強大生命力。明清以後,中國總體上開始落後西方,西方挾資本主義蒸蒸日上之氣勢,在軍事政治上逐一擊敗了東方,如此東方 及其文化長期處於「被表述」、被侵蝕、被殖民的狀態。積貧積弱,是東方文化被殖民的根源。但是,善於學習的東方,很快便在西方主導的秩序中,實現了經濟強盛與國家崛起,在此基礎 上正在實現文化復興。而且,與西方「弱肉強食」的霸道法則不同,東方推崇的是「和而不同」的王道精神。這種精神對於構建一個和諧安寧的世界更具吸引力。2005年9月15日,胡錦濤總書 記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發表題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中指出:「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應該以 平等 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
承認、尊重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更加進步的體現,是國際社會走向和諧的體現。經濟全球化非但沒有碾平世界,反而令世界更加崎嶇。這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強大國 家向弱小國家轉移風險、轉嫁危機的過程中一覽無余。世界經由大危機,「無主義」、「無秩序」、「無信任」的特徵愈發明顯。在「三無」世界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戰略方針 意義更加重大。我們應在此方針指導下,大力發展民族經濟,弘揚民族文化,使得經濟強大獨立與文化自信自覺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一方面,文化中的通俗文化、大眾文化直接構成文化產 業的中流,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另一方面,文化中的思想意識形態、政治哲學的高端文化則成為構築民族精神的靈魂、引領民族進步的燈塔。與此同時,經濟增長與實力增強為文化繁榮發 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於提升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為民族文化自信、自覺、自強創造良好條件。
當前,在中國,要警惕用西方自由主義理論來指導研究國家安全,在自由主義的理論架構下為國家安全作各種「頂層設計」,用自由主義的邏輯思維為國家安全建言獻策的現象。就西方強大 國家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看,國家安全戰略與政策只能構建在國家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無論是經濟安全還是文化安全都不能建立、根植於自由主義理論之上,自由主義的泥灘無法建立維護國家 安全的長城。我們只有立足中國國情,吸取西方國家的經驗,才能有助於國家安全戰略與政策制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④ 觀看鄭若麟精神殖民的觀後感
從西方入侵東方開始,西方的殖民就進入中國。第一次是一手火槍、一手聖經進專入了人的世界。第二次是屬一手自由、一手革命進入中國。第三次是一手民族、一手民主進入中國。第四次是一手經濟、一手文化進入中國。第一次是中國人被動的,後面你會發現都是中國人主動的,中國人主動拋棄了自己的文化。你會發現從1921年開始,有人在不斷的改造中國的文化。中華民國的要求是中國的文化、美國式的民主。中共要的是中共的文化、蘇聯式的民主,但是到了後面就是中國、俄羅斯、美國文化的糅合,所以生活在現代你會發現中國的文化已經不是文化是四不像。中國的文化其實已經斷了、如果你去尋找中國的文化日本有5分、台灣有7分、香港有4分、大陸可能就只有1分了。
⑤ 如何抵禦西方的精神殖民觀後感800字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文化殖民高度濃縮在自由市場的教條中、比較優勢的理論中、「華盛頓共識」的政策中。歷史上,英美等任何一個西方強國都不是依照自由市場、比較優勢、「華盛頓共識 」實現崛起的,恰恰相反,它們無一不是依靠國家主義、競爭優勢、保護主義走向強大的。當初,大英帝國倘若一開始就推崇自由市場、比較優勢,那麼發展毛紡織的不是英國,而是其殖民 地愛爾蘭;發展棉紡織的也不是英國,而是其殖民地印度。但是,英國通過宗主國的特權,硬是剝奪了愛爾蘭發展毛紡織業的權利,嚴格限制印度發展棉紡織業的空間,用高關稅甚或嚴禁出口 羊毛來扶植本國紡織業,而大英帝國正是依靠紡織業起家的。
美國則是通過獨立戰爭、第二次英美戰爭以及南北內戰這些「血與火」的艱辛過程,才擺脫英國施加的自由市場與比較優勢的束縛,然後通過高關稅壁壘(最高時達到100%),保護民族工業發 展,前後歷時100餘年。此前,英國的保護主義沿用了近200年(從1651年《航海條例》頒布到1846年《穀物法》廢除)。處於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日本與韓國,都是用了至少30年的時間來孵化卵 翼自己的民族產業。所謂自由貿易與自由市場,都是在成長壯大之後逐漸且有條件、有選擇實施,與保護主義交替使用。因此,整個西方強大國家的成長史,與它們所推行的自由主義殖民政 策,存在明顯偏差。
今天,世界已經被美國文化殖民(洗腦)的自由主義者,把自由市場、比較優勢視作經典,來指導治國安邦、學術研究工作。而自由市場、比較優勢恰是經典的殖民主義基礎理論,「華盛頓共 識」則是美國炮製的經典的新殖民主義政策,過去的老殖民主義和今天的新殖民主義一直都把它們當成「真理的火種」向世界兜售傳播。他國消費者在消費可口可樂、迪斯尼、好萊塢影片時 ,會自覺接受美國的大眾文化;而他國學習者在學習被裁減、被扭曲的歷史後,則會青睞美國政治哲學文化。新殖民主義的病毒就這樣被感染——攜帶——感染。弱小國家,如若智商未泯,擺 脫經濟依附與文化殖民,就必須認清新殖民主義的面目,還原殖民主義歷史,重述世界文化史。
歷史上,中華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與古希臘文化等都曾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各領風騷數百年甚或上千年。西方文化的燦爛集中在給世界貢獻了資本主義,使人類像變魔法般在短短數 百年間創造出極大的物質財富,因此必須坦承西方文化有其先進性。近代歷史上,正是西學東漸,讓先進的中國人接受了西方先進文化,如此才有中國充滿科學與理性的改良與革命運動,將 中國從落後愚昧的泥淖中拽拉出來。但是,西方文化的先進性是有限的、有條件的。西方文化被西方新老殖民主義者、帝國主義者長期糟蹋性、毀滅性使用,其真理性、科學性、先進性不斷 流失、消失。看看時下正在蔓延、持續的歐美金融危機,資本主義的寄生、腐朽、貪婪被呈現得淋漓盡致。
與西方文化相對應的東方文化,在沉寂多年後,如今正煥發出強大生命力。明清以後,中國總體上開始落後西方,西方挾資本主義蒸蒸日上之氣勢,在軍事政治上逐一擊敗了東方,如此東方 及其文化長期處於「被表述」、被侵蝕、被殖民的狀態。積貧積弱,是東方文化被殖民的根源。但是,善於學習的東方,很快便在西方主導的秩序中,實現了經濟強盛與國家崛起,在此基礎 上正在實現文化復興。而且,與西方「弱肉強食」的霸道法則不同,東方推崇的是「和而不同」的王道精神。這種精神對於構建一個和諧安寧的世界更具吸引力。2005年9月15日,胡錦濤總書 記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發表題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中指出:「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應該以平等 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
承認、尊重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更加進步的體現,是國際社會走向和諧的體現。經濟全球化非但沒有碾平世界,反而令世界更加崎嶇。這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強大國 家向弱小國家轉移風險、轉嫁危機的過程中一覽無余。世界經由大危機,「無主義」、「無秩序」、「無信任」的特徵愈發明顯。在「三無」世界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戰略方針 意義更加重大。我們應在此方針指導下,大力發展民族經濟,弘揚民族文化,使得經濟強大獨立與文化自信自覺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一方面,文化中的通俗文化、大眾文化直接構成文化產 業的中流,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另一方面,文化中的思想意識形態、政治哲學的高端文化則成為構築民族精神的靈魂、引領民族進步的燈塔。與此同時,經濟增長與實力增強為文化繁榮發 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於提升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為民族文化自信、自覺、自強創造良好條件。
當前,在中國,要警惕用西方自由主義理論來指導研究國家安全,在自由主義的理論架構下為國家安全作各種「頂層設計」,用自由主義的邏輯思維為國家安全建言獻策的現象。就西方強大 國家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看,國家安全戰略與政策只能構建在國家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無論是經濟安全還是文化安全都不能建立、根植於自由主義理論之上,自由主義的泥灘無法建立維護國家 安全的長城。我們只有立足中國國情,吸取西方國家的經驗,才能有助於國家安全戰略與政策制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⑥ 如何抵禦西方精神殖民》觀後感
一是發展壯大自己的精神文化,二是對西方保持足夠的警惕,三是做好意識 形態工作
⑦ 對精神殖民危害的認識
從西方入侵東方開始,西方的殖民就進入中國。第一次是一手火槍、一手聖經進入了人的世界。第二次是一手自由、一手革命進入中國。第三次是一手民族、一手民主進入中國。第四次是一手經濟、一手文化進入中國。
精神被「殖民」有三個特徵
精神被「殖民」有三個特徵。第一是自認征服者為我們的精神主人;第二是自覺接受征服者對我們的權力;第三是根據征服者的意願改變自己的一切。
自認征服者為精神主人,相對而言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不知從何時起,評價我們電影水平的,不再是我們的票房,不再是我們的金雞獎、百花獎,而是奧斯卡獎,是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一部票房成功的中國電影,要是沒有獲得奧斯卡提名,在我們一些影評人口中,便是「進不了奧斯卡殿堂的低劣之作」;而當一部戛納電影節獲獎的作品在中國票房慘淡的時候,一些影評人又認為,「中國人的素質怎麼這么差,竟不懂欣賞高水平的文藝片?」我曾遇到這樣一件事:在一次談到普利策獎時,有聽眾不知,便問是什麼獎;我的一位中國同行居然這樣回答:普利策是咱們新聞界的最高獎!「咱們新聞界」?還是「最高獎」?如果這不是在精神上被「殖民」的話,那我真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形容了。
精神被「殖民」的第二個特徵是:自覺接受征服者對自己的權力。我在法國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也參觀、訪問過很多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我去過的國家,幾乎沒有例外地都是其國民在任何領域都擁有優先權。大概只有在中國,「外賓」才享有不少優先於中國國民的權利。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我因為在法國直接用法語撰寫、出版了一本書:les chinois sont des hommes comme les autres。法國媒體還做了報道。於是國內有一家涉外出版社就找到我,與我商談,邀請我做他們的簽約作者。條件非常優厚:我繼續我的外語寫作,出版社給予我一定的津貼,等我的書在國外出版後再購買我的版權在中國出版。一切談得非常好。等到要簽約時,對方突然問我,鄭若麟先生您是什麼國籍?我說,當然是中國國籍。對方立即回答:啊呀對不起,我們這個合同只對外籍人士有效。你是中國國籍,對不起,我們不能簽這個約。這樣的事我還多次遇到。
精神被「殖民」的第三個特徵是:根據征服者的意願改變自己的一切。本來,「師夷長技以制夷」,或者「師夷長技以自強」,都是為了學習世界先進文明之長處,來保證我們能夠與時俱進。然而,從「師夷長技」到「崇洋媚外」有時僅僅一步之遙而已。今天有些人幾乎竭盡全力地要根據征服者的意願來改變我們自己的一切。這就成了典型的崇洋媚外而不再是師夷長技了。
我們近年來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與國際接軌」。改變我們的制度以向「國際標准」、「國際慣例」靠攏,也是「真理與謬誤只有一步之遙」的典型例子。一旦越界,我們就踏上了被精神「殖民」的不歸之路。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法國國民議會是如何在1973年1月3日、在「與國際接軌」的精神指導下,通過了一個《銀行法》,從而走向今天深陷公共債務經濟的深淵的。與國際接軌,要看接的是什麼樣的軌。而事實上錯誤的軌道太多了,其中有很多甚至是西方故意給我們預設的。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精神「殖民」。
用新聞報道來「解釋」你的現實
最極端的例子當然就是:全盤西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今天的中國,這種自覺地接受外來精神「殖民」的人民,似乎並不少……
因此,下面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落到這一步?
我們知道,西方文明以一神教為基礎。大凡一神教文明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將世人分為兩類:信教的上帝的子民,和不信教的異教徒。上帝的子民先天就有一個任務,就是將「迷途的羔羊」帶回上帝的懷抱。也就是說,一神教文明的特質,是一種征服文明。
歐洲在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之後,一旦條件成熟,便開始向海外殖民。派出的第一批先驅,正是有著傳教任務的傳教士。很快,隨著大英帝國率先完成工業化革命後,在軍事技術上白種人突然以無可比擬的優勢壓倒世界上所有其他民族,殖民征服便大規模地拉開了帷幕。大英帝國征服美洲,進軍印度,蠶食非洲,最後來到東方古國中國,開始了征服中國的漫長且充滿了火與血的歷程。然而,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使中國避免了印度那樣全面淪為殖民地的命運。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於外國殖民主義者的偉大國家。
但是征服文明是不會放棄其征服使命的。就像一頭肉食動物永遠是要獵取其他動物一樣,我們無法改變征服文明的本性。當然,我要請大家注意的是,說老虎是一種肉食動物,並不是說我們就無法與老虎和平相處。只是我們作為一種從來沒有擴張野心的草食動物(用大熊貓來形象是再貼切不過了),我們必須警惕和防止被老虎吃掉。今天,西方在軍事上打敗中國、在政治上馴服中國、在經貿上操縱中國、在金融上控制中國……都已不再可能的時候,還有最後一個領域並沒有放棄,那就是在精神上「殖民」中國。
要在精神上「殖民」一個國家,有三大重要的法寶:用新聞報道來解釋(或更確切地說是虛構)你的現實,用廣告來構築你的理想(或更確切地說是構築你的幻想),用電影來定位(或更確切地說是重新定位)你的歷史。
大家不知道是否意識到,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已經不再是通過我們自身對生活的直接體驗和感觸,而是主要通過媒體上的新聞。新聞告訴我們一個我們所不了解的世界。新聞是向世人解釋(甚至虛構)現實的一個有效工具。可以說,我們每天對世界現實的認識,大致就是大眾傳媒告訴我們的「電視世界」、「互聯網世界」或「紙媒世界」;媒體告訴我們的這個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虛擬的世界」,對我們的影響早已超
過我們自己切身體驗的真實世界。
本來,我們中國人生活是否幸福,應該是我們才最有發言權。但現在已經不是了。西方媒體在談及中國時,90%以上都是負面的。久而久之,中國的負面新聞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中國現實」。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西方的媒體都是以批評為主的。所以西方負面報道中國也是「正常的」。我每次聽到這種說法我都會反問:你做過調查嗎?事實上我做過多次統計。法國媒體在報道其本國新聞時,絕對是以正面報道為主,比例大約是70%左右。但問題是,法國媒體在涉及中國的報道時,幾乎90%以上是負面的。一正一負,其洗腦「效益」是非常高的。
基辛格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我想加一句:「誰控制了媒體,誰就控制了你的思想!」為什麼在西方只強調新聞自由,而從來不提民眾的「知情權」?因為絕對的新聞自由就意味著不需要對事實負責。如果沒有事實來制約新聞,如果不是絕對嚴格地對事實進行實事求是地報道的話,那麼造謠也將是自由的。因此絕對的新聞自由就使大眾傳媒成為一種洗腦的工具。所以,請大家謹記:只有自然發生的事件,沒有自然形成的新聞,對某一事件「是否報道」、「如何報道」以及「如何評論」本身就是一種選擇方式。之所以西方只對發生在中國的負面事件進行報道,就是為了在世人面前將中國描述成一個負面的國家。這是對中國進行精神「殖民」的第一步:摧毀中國民眾的自信心。
當今世界的國際新聞現存「秩序」是:從美國(西方)而來、朝美國(西方)而去。
發生在美國(西方)的一切都是新聞,而發生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新聞,則只有當美國(西方)關注的時候,才會成為新聞。正因為這一新聞秩序,使得美國(西方)主導著全球的新聞報道,使得美國(西方)對世界的認知,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當這一認知成為現實時,我們就大致可以判斷,我們在精神上正處於被「殖民」的狀態,或被精神「殖民」的邊緣。
用廣告來構築你的「理想」
第二個法寶,就是利用廣告來構築你的理想(或更確切地說是構築你的幻想)。
我回國後非常吃驚地看到,西方的廣告已經滲入到我們每時每刻每個場所。我出門坐公交,公交上不停地在播放西方模特兒走秀的廣告;我在家裡看電視,打開樂視就是西方的汽車廣告;我在大街上看到一則中國房地產廣告,上面居然也是一個西方白人作為模特兒的廣告……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識到,西方的廣告、特別是在中國所做的廣告,從根本上來說都是朝著一個方向邁進:西方是天堂,只要購買了西方的某個產品,你就將一步進入天堂。如果說,在新聞報道中蓄意詆毀中國是為了將中國塑造成一個負面形象,那麼西方的廣告則是用來告訴你,西方是如何美好,是人間天堂,是你的理想之國。
過去,廣告僅用於商品的銷售。而今天,政治廣告已經成為一大創舉。在選舉民主中,廣告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美國最高法院取消政治獻金最高限額主要就是使競選者能夠通過無限制的廣告來影響選民。由此可窺廣告作用之大。
我們被廣告、特別是西方廣告滲透的時候,我們從崇拜西方的產品走向崇拜西方的社會、從崇拜西方的社會走向崇拜西方的國家、盲目崇拜西方目前盛行的政治體制。我在法國二十年,幾乎沒有看到過一則正面褒揚中國的廣告。所以,這是精神「殖民」的第二步:建立對西方的崇拜。
用電影來「定位」你的歷史
第三大法寶,是用電影來定位(或更確切地說是重新定位)你的歷史。
電影從來不是一種單純的娛樂工具。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多少美國好萊塢對世界歷史的詮釋?從《巴頓將軍》到《獨立日》、從《第一滴血》到《美國往事》,美國就是「救世英雄」,美國人就是「人性高尚」,美國體制就是「盡善盡美」。
戛納電影節更為高明。他們通過「選片」方式,鼓勵中國人自己拍攝「醜陋的中國人」電影。在這里我要提出一個細節來說明他們是如何通過電影來對我們進行精神「殖民」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戛納電影節的入選片都是由各國自選自送,也就是說,影迷們在戛納看到的電影,真的是各國選送的本國最佳電影。這時的戛納電影節還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世界電影盛會。但從七十年代末期開始,戛納電影節開始不再由各國選送電影,而是由電影節自己組成了一個選片班子來選片。於是,地下電影、反叛電影、反政權電影等所謂的「獨立電影」就開始成為東方國家能夠進入戛納的惟一的「窄門」。從這時起,戛納電影節便成為西方最為有效的宣傳工具。入選戛納電影節就成為「負面化」東方國家和「美化」西方國家的代名詞。電影就是這樣通過對歷史的詮釋,來再定位各國電影觀眾的歷史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正因為電影的這種超乎尋常的「洗腦」功能,美國、法國等所謂的電影大國都將電影作為世貿談判的重點,甚至不惜為此在盟國之間大打間諜戰:如法美之間。
電影「洗腦」的主要方法除了情節以外,就是細節與畫面:我們忘記了情節,卻記住了形象。在西方和中國入選西方各大電影節的電影中出現的中國人形象基本上都是一臉猥瑣和邪惡的。通過定格中國人的醜陋形象,來解釋中國的歷史也是醜陋的,最終達到使觀影者厭惡中國人……這就是通過電影對我們進行精神「殖民」的一大發明。
反精神「殖民」,關鍵在於覺醒
今天諸多觸目驚心的事實證明,我們面對的形勢是嚴峻的,針對我們、特別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精神「殖民」,是來勢洶洶的。
要打贏這場精神領域的反「殖民」決戰,關鍵在於覺醒。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精神「殖民」不是我們的臆想,而是一個嚴酷的事實。西方對我們的精神「殖民」是全方位的、運用了一切可以運用的手段……但我是樂觀的,特別是對我們年輕的一代,我是樂觀的。因為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積淀的文明大國,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異常豐富的精神遺產;因為我們的年輕一代有著比我們更為開放的心態,比我們更為堅定的自信。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年輕一代一旦認識到西方對我們的精神「殖民」的現實時,我們有著一切手段和條件,來打贏這場精神領域的決戰。
在這里,我想提供幾點個人思考:
首先,要打贏這場精神決戰,我們要重溫馬克思的那句著名的座右銘:懷疑一切。今天的世界,是西方控制著話語權,是西方在向我們發動精神上的「殖民」攻勢。因此我們要循著馬克思的榜樣,以「懷疑一切」的精神,來抵禦對我們的種種「洗腦」。我們不能一味地仰視西方,不能對西方的一切不求甚解地囫圇吞棗,不能天真地以為西方告訴我們的一切,就是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歷史的終極真理……
其次,我們要樹立以民族自尊為特徵的自我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在漫長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中,我們不到兩百年的挫折,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而已。多難興邦,這場征服與反征服斗爭宛如大浪淘沙,它沖走的是精神上的弱者和失敗者;它將重塑的是我們的靈魂。我堅信我們終將要打贏這場反精神「殖民」的戰爭,並重新構築我們的審美權、道義權和歷史解釋權。中國不僅僅要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而且也應該成為世界歷史的書寫者和講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