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觀後感
Ⅰ 蘇州園林觀後感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名城,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娥娜多姿,享有「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之一的美稱,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史的一個縮影。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山水見長。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網師園更是蘇州園林藝術的典型代表,體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台等。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尤其是虎丘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這座這座聳立於虎丘的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虎丘很大,由於沒有導游我玩的稀里糊塗的,不過還是很盡興! 第二個去的園林是留園,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巾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園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為奇觀。咸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現全園佔地約50畝,大致可分中、東、西、北叫個景區。其間以曲廊相連。迂迴連綿,達700餘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來寒碧山莊的基址.中辟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築。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氣氛。山曲之間水澗蜿蜒,彷彿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樓是故園的上體建築,樓閣如前艙。敞廳如中艙。形如畫舫。樓閣東側有綠蔭軒,小巧雅緻,臨水掛落與欄桿之間,湧出一幅山水畫卷。涵碧山房西側有爬山廊,隨山勢高下起伏,連接山頂聞木樨香軒。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氣浮動,沁人心脾。此處山高氣爽,環顧四周,滿同景色盡收眼底。池中小蓬萊島浮現十碧波之上。池東濠濮亭、曲溪樓、西樓、清風池館掩映於山水林木之間,進退起伏.錯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澗壑隱現,可亭亢於山岡之上,有凌空欲飛之勢。 東部重門疊戶,庭院深深。院落之間以漏窗、門洞、廊廡溝通穿插,互相對比映襯,成為蘇州園林中院落空間最富變化的建築群。土廳五峰仙館俗稱楠木廳,廳內裝修精美,陳設典雅。其西,有鶴所、石林小院、揖峰軒、還我讀書處等院落,竹石倚牆,芭蕉映窗,滿目詩情畫意。林泉耆碩之館為鴛鴦廳,中間以雕鏤剔透的圓洞落地罩分隔,廳內陳設古雅。廳北矗立著著名的留園三峰.冠雲峰居中,瑞雲峰、岫雲峰屏立左右。冠雲峰高6.5米,玲瓏剔透,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系江南園林巾最高大的一塊湖石。峰石之前為浣雲沼,周圍建有冠雲樓、冠雲亭、冠雲台、佇雲庵等.均為賞石之所。西部以假山為主,土石相間,渾然天成。山上楓樹郁然成林,盛夏綠蔭蔽口,深秋紅霞似錦。至樂亭、舒嘯亭隱現於林木之中。臀高望遠,可借西郊名勝之景。山左雲牆如游龍起伏。山前曲溪宛轉,流水淙淙。東麓有水閣「活潑潑地」.橫卧於溪澗之卜,令人有水流不盡之感。北部原有建築早已廢毀,現廣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處建有葡萄、紫藤架。其餘之地辟為盆景園,花木繁盛,猶存田園之趣。留園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豐間劉比。獨具風採的石峰景觀,成為江南園林藝術的傑出典範。由於導游風趣的講解,我對留園的印象還是滿深刻的 緊接著是我覺得最漂亮的園林——拙政園,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東北側。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前後,王獻臣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造園,用晉代潘岳《閑居賦》中「拙者之為政」句意為園名。現在的拙政園經過多次修建,面積約為62畝,分為東區(原「歸田園居」)、中區(原「拙政園」)、西區(原「補園」)三部分。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區的面積約31畝,現有的景物大多為新建。園的入口設在南端,經門廊、前院,過蘭雪堂,即進入園內。東側為面積曠闊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構亭,四周縈繞流水,岸柳低垂,間以石磯、立峰,臨水建有水榭、曲橋。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楓楊成林,林西為秫香館(茶室)。再西有一道依牆的復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門數處與中區相通。中區為全園精華之所在,面積約為18.5畝,其中水面佔1/3。水面有分有聚,臨水建有形體各不相同,位置參差錯落的樓台亭榭多處。主廳遠香堂為原園主宴飲賓客之所,四面長窗通透,可還覽園中景色;廳北有臨池平台,隔水可欣賞島山和遠處亭榭;南側為小潭、曲橋和黃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滄浪廊橋和水院;東經圓洞門入枇杷園,園中以軒廊小院數區自成天地,外繞波形雲牆和復廊,內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築處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緻精巧。西區面積約為12.5畝,有曲折水面和中區大池相接。建築以南側的鴛鴦廳為最大,方形平面帶四耳室,廳內以隔扇和掛落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稱「十八曼佗羅花館」北部名「三十六鴛鴦館」,夏日用以觀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則可欣賞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與誰同坐軒」,造型小巧玲瓏。東北為倒影樓,同東南隅的宜兩亭互為對景。在這個園林里我們留下的笑容最多,拍了很多照片,擁有了美好回憶! 最後一個是最小的滄浪亭,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在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此園數易其主,歷經滄桑,但多是建物的傾毀修復,而園中假山,園外池水,大多保持舊觀。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所謂自然,一是不矯揉造作,不亡加雕飾,不露斧鑿痕跡;二是表現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風景。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彌漫,極富山島水鄉詩意。而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於其間,藤蔓垂掛於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築亦大多環山,並以長廊相接。但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遂沿池築一復廊,蜿蜒曲折,既將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復廊上一百餘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為一體,此可謂借景的典範。園內還有五百名賢祠,壁上嵌有五百餘人像石刻,運刀細膩,頗值觀賞。滄浪亭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太小了,感覺沒什麼意思! 結束了一天的游覽,很是敬佩古人貴族對生活的享受,留下了這么多美好的事物,當然不僅僅是美麗的景色,還是一門學問,什麼借景,框景,隔景,很有講究,除了感嘆就是感慨了,這不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有什麼能成為呢?
Ⅱ 蘇州園林體現的審美情趣1500字觀後感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名城,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娥娜多姿,享有「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之一的美稱,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史的一個縮影。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山水見長。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網師園更是蘇州園林藝術的典型代表,體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台等。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尤其是虎丘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這座這座聳立於虎丘的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虎丘很大,由於沒有導游我玩的稀里糊塗的,不過還是很盡興!
第二個去的園林是留園,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巾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園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為奇觀。咸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現全園佔地約50畝,大致可分中、東、西、北叫個景區。其間以曲廊相連。迂迴連綿,達700餘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來寒碧山莊的基址.中辟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築。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氣氛。山曲之間水澗蜿蜒,彷彿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樓是故園的上體建築,樓閣如前艙。敞廳如中艙。形如畫舫。樓閣東側有綠蔭軒,小巧雅緻,臨水掛落與欄桿之間,湧出一幅山水畫卷。涵碧山房西側有爬山廊,隨山勢高下起伏,連接山頂聞木樨香軒。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氣浮動,沁人心脾。此處山高氣爽,環顧四周,滿同景色盡收眼底。池中小蓬萊島浮現十碧波之上。池東濠濮亭、曲溪樓、西樓、清風池館掩映於山水林木之間,進退起伏.錯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澗壑隱現,可亭亢於山岡之上,有凌空欲飛之勢。 東部重門疊戶,庭院深深。院落之間以漏窗、門洞、廊廡溝通穿插,互相對比映襯,成為蘇州園林中院落空間最富變化的建築群。土廳五峰仙館俗稱楠木廳,廳內裝修精美,陳設典雅。其西,有鶴所、石林小院、揖峰軒、還我讀書處等院落,竹石倚牆,芭蕉映窗,滿目詩情畫意。林泉耆碩之館為鴛鴦廳,中間以雕鏤剔透的圓洞落地罩分隔,廳內陳設古雅。廳北矗立著著名的留園三峰.冠雲峰居中,瑞雲峰、岫雲峰屏立左右。冠雲峰高6.5米,玲瓏剔透,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系江南園林巾最高大的一塊湖石。峰石之前為浣雲沼,周圍建有冠雲樓、冠雲亭、冠雲台、佇雲庵等.均為賞石之所。西部以假山為主,土石相間,渾然天成。山上楓樹郁然成林,盛夏綠蔭蔽口,深秋紅霞似錦。至樂亭、舒嘯亭隱現於林木之中。臀高望遠,可借西郊名勝之景。山左雲牆如游龍起伏。山前曲溪宛轉,流水淙淙。東麓有水閣「活潑潑地」.橫卧於溪澗之卜,令人有水流不盡之感。
Ⅲ 虎丘讀後感50字
最近幾天,我讀了一篇描寫風景的文章,名叫《游虎丘》,作者是陳鳴。
虎丘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美稱,一想到虎丘,就彷彿走進了人間仙境。那個地方美不勝收。湖水清澈見底,林木鬱郁蔥蔥,路兩旁還有盛開的鮮花呢,它們好像在爭奇斗艷,一朵比一朵漂亮,個個五彩斑斕的。關於虎丘,還有很多傳說呢!「進入山門,就能看見吳王闔閭的試劍石。傳說吳王手持莫邪劍經過虎丘,看到這塊石頭光滑堅硬,決定用來試試手中的寶劍,於是,揮手一劈,這塊石頭就從中裂開了。兩千年風吹日曬完全沒有變成很乾裂的那副模樣,依然是光滑堅硬的。這塊石頭的裂痕有三個手指寬,如果把它再和起來的話,還是完美無缺的一塊石頭。」「走到山道盡頭,空闊的地方有千人石和一個劍池。劍池很小。相傳兩千多年前的一代吳王闔閭就葬在這里,陪葬的有魚腸劍和其它寶劍三千把。」讀到這兒,我就想:這風景為什麼還是保存得好好的,還是兩千多年前的模樣呢?經過我深思熟慮,想到了這美麗的風景是居住在這里的後人保存起來的,一點也沒有破壞。來虎丘的遊客也很保護環境,遵守這里的規則:不亂丟垃圾,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地上也很乾凈。正因為他們這樣,我們才能看到這美景。
虎丘很美,可其他地方呢?不說別的地方,就說說我們的崑山吧!崑山挺好的,但有的地方,實在是有點不堪一擊。崑山和虎丘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崑山以前也很美,青山綠水,秀麗宜人,可以說和虎丘是有的一拼了。現在,千燈、周庄也是4A級、5A級的旅遊景點嘛。可是,有的地方就是不行。崑山已不是昔日那番模樣了。河水很快就要變成臭水溝了!不時還有垃圾飄過,讓人去也不想去,聞也不想聞。地上很臟,污垢很多,不管怎麼清潔還是那樣。為什麼呢?因為崑山的人不怎麼愛護環境,沒有自我保護環境意識。
保護環境是一件小事,可是人人都保護,那是保護了一座大城市。讓自己所在的城市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讓來來往往的中外遊客誇贊,也給自己添置了一份好心情。希望以後的崑山會越來越干凈,中國越來越美麗!
Ⅳ 誰能給我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讀後感
18個文言虛詞
由於字數限制這里只能粘11個,整個文件我給傳過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Ⅳ 尋求馮至的《杜甫》文章以及讀後感
關於《杜甫傳》的寫作目標,馮至曾經這樣要求自己:「還杜甫的本來面目,他的偉大之處和歷史局限性都要寫夠,寫出分寸。」杜甫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關注現實,關心民生疾苦,這些在他的詩歌中都有很具體的反映。但杜甫並不是一個高大全的人物,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由於時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馮至在作品中寫道:「他在長安一帶流浪,一天比一天窮困,為了維持生活,他不能不低聲下氣,充作幾個貴族府邸中的『賓客』。」「從這里我們看到,杜甫一方面被貧窮壓迫,一方面被事業心驅使,為了求得一個官職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他40歲以前存留下來的並不多,一共不過50來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創造性的詩句,但歌詠的對象不外乎個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麗和雄壯。」……通過上面的一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馮至在作品中刻畫了一個為貧困和仕進心折磨的真實的杜甫。在長安的十年,他努力想博得權貴的青睞,謀求仕進的途徑,因此這個時期,他創作了很多歌功頌德、酬酢唱和的詩篇,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他更多的關注個人的榮辱,他的目光還沒有投向廣大的人民。這是他的歷史局限性,但是闡述這一點時,馮至又真實地刻畫了杜甫內心的矛盾,同時從個人的不幸中,杜甫也開始看出時代的危機,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創作方向或者人生道路的轉變即將到來。杜甫的詩之所以被稱為「詩史」,就在於他在詩歌中真實記錄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20年間的社會歷史狀況,這其中有重大歷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寫照,不同於正史只關注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詩歌把目光投向廣大的人民,即使在個人身世的感喟中,我們也能看到時代的影子。馮至本身是出色的詩人,文章中也專門選錄了他的一首「十四行詩」,讓大家能更好地認識「詩人如何寫詩人」,同時也加深對杜甫詩歌被稱為「詩史」的意義的了解。這個怎麼樣
Ⅵ 快快樂樂寫作文,讀後感
五一見聞五一到了,姥姥讓我去她家摘櫻桃吃,我高興極了,纏著爸爸立即就要去,爸爸被我纏得無計可施,終於答應了我的要求,我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姥姥家。不一會,我們就到了姥姥家,我連屋都沒進,就直奔櫻桃樹下,我抬頭一看,櫻桃樹上掛滿了櫻桃,一個個櫻桃象水晶一樣光亮,有紅的,有桔黃的,有白的,還有淡紅的。我來不及細看,上了櫻桃樹,隨手摘了一大把,用水沖了一下,就丟進嘴裡,頓時,一股清香帶酸的味道鑽井了我的心裡,顯然這些櫻桃沒熟,我看見爸爸和媽媽摘得雙大雙紅、吃上去那麼甜,我不服氣,剛想上樹再摘,爸爸叫住我說:「紅的櫻桃才是熟透的」。我又上了樹,按爸爸說的去摘紅的大的,不一會,我摘了滿滿一籃子櫻桃,用水沖好,放進嘴裡,甜津津的,一點也不酸,我連忙給爺爺、姥姥吃,爺爺、姥姥都說:「尚文摘得可真甜啊!」爺爺媽媽吃了我摘的櫻桃也說甜。我心想:明年我還要來摘櫻桃吃。五一」見聞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山東省煙台第二中學初三六班吳婧五月一日是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爭取自由的紀念日,是對我們學生來說,是盼望已久的節日,同時也是我們在寒假過後又一次長假,有這么長的假期,我又可以敞開心懷,快快樂樂地、高高興興地,自由的打發和支配屬於自己的時間空間了。在「五一」放假之前,我就與爸爸媽媽商量,「五一」放長假,由爸爸開車,去上海、蘇州、杭州一帶逛逛,去上海浦東的楊浦、東浦大橋、東方明珠、「APPEC」會址等地方看一看,領略一下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新變化;去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等地方參觀參觀,接受一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去蘇州的虎丘、西湖等風景區逛一逛,飽覽一下祖國江南一帶的自然秀美風光;去寒山寺、蘇州園林走一走,感受一下「夜半鍾聲到客船」的美好意境······這樣,一方面可以放鬆心情,解除疲勞,另一方面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可是,不巧得很,爸爸「五一」期間因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外出,無奈,原先的計劃「被徹底地打破了」。家裡只剩下我和媽媽母女相互做伴了。我因為「心煩」,七點多鍾,已是太陽高照,光芒四射,我才懶懶地穿好了衣服,吃好飯,在媽媽的反復「鼓動」下,和媽媽一起來到了煙台山。人人都說,大海的胸襟是寬廣的,胸懷是坦盪的,人如果當「心煩,有了不順心的事」就到海邊去走一走、看一看,大海可以包容一切,這話真是一點也不假。我們到了海邊,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頓時覺得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心曠神怡,先前的煩惱頃刻之間被沖刷地一干二凈。海邊的環海路好像一條蜿蜒起伏的長龍纏繞著整個海岸線,環海路雖然較以前擴寬了許多,但依然是擠滿了熙熙攘攘、三五成群、成雙成對的人群,路邊樹木吐綠,花草爭榮,讓人賞心悅目,好一派節日的歡慶景象。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海鷗飛舞、帆舟穿梭、碧波盪漾的改制的海邊真是美極了!海邊金黃色的沙灘,遠遠望去彷彿鋪了一地閃閃發光的金子,走在上面松軟軟的,非常舒服。我和媽媽拉著手唱著小曲悠閑地走在海邊軟棉棉的沙灘上,聞著海邊那誘人的輕輕的海腥味和那清鮮的空氣,心裡感覺開闊敞亮了許多。放眼遙望大海,一望無際,彷彿水天相連。在上面時常會飛舞著一些雪白色的、淺灰色的海鷗,還漂浮著像海鷗一樣顏色的雲朵。濕潤的涼風在海面輕輕地吹過,海面上掀起一個個上下翻滾的大大小小的浪頭,層層疊疊,遠遠望去就像一行行正在展翅飛翔的白鷺;又如千萬匹脫繩狂奔的烈馬;似無數條正在怒吼狂叫的張牙舞爪的蛟龍「嘩嘩嘩」地撲向岸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一層疊過一層的浪頭,遠遠望去,就像綻開千萬朵潔白晶瑩的白花。海面上有幾艘快艇,閃電般的在海面上往返地穿梭著,船的身上被劃出的浪花飛濺四射,看上去好驚險、好刺激。聽媽媽講,他們是到崆峒島觀光的。崆峒島離煙台山只有幾海里,崆峒島內樹木枝繁葉茂、花草爭榮、鳥語花香,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的「島嶼公園」;漁民淳樸善良、粗獷奔放、熱情好客,在島內豎桿垂釣,吊上來的魚蝦,就地下鍋,原汁原味、新鮮可口,朋友相聚,別有一番風趣。特別是崆峒島的附近還有數個無人居住的小島,有些島遠遠看去,有的像海龜、有的島像天鵝、有的像卧佛、有的像······這些小島至今在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美麗的傳說呢!岸邊的石登上坐著悠閑的人們有的在閑談說笑,談的有滋有味。公路旁還有一些賣菠蘿串的在叫賣,叫賣聲隨處可聞,海邊還有幾個搞清潔的清潔工,他們拿著大掃帚把海邊打掃的一塵不染。我想,如果人們從此都像這樣愛護、保護環境,我們居住的煙台市回更美麗,也會成為人類最適合居住的綠色家園。我站在海邊傻傻地看著波浪起伏地大海,我已被波瀾壯闊的大海和周圍迷人的景色給陶醉了、吸引了,我已愛上了這一望無際的碧藍的大海,已是對它戀戀不舍,彷彿有了依戀之情。時間過得可真快,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肚子里的腸胃也已正在大鬧「五臟廟」了!真是「美景可餐」,我深深地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觀看之中,竟然把吃飯這樣重要的「事情」都給忘記了。但到哪去吃呢?又是一個難題!我突然想起了「迪迪漢堡」,在我上學的時候,因學習比較忙,沒有時間,而無法去享受「迪迪漢堡」的滋味,幾次一想起那誘人的香味,就讒得流口水。我讓媽媽領我去吃,媽媽同意了,於是,我們搭車來到了「迪迪漢堡」的大門口。我和媽媽點了許多自己喜愛的食品,如:薯條、冷飲、醒目、果味飲料、漢堡套餐等等。我和媽媽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開始品嘗我們的「美味午餐」。「媽媽你吃呀!你看這個雞腿,多麼好吃呀!」「媽媽不吃,媽媽不餓,你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忽然一個嫩稚的童音在我的耳邊響起,於是,我向發出聲音的方向望去,原來是一個天真無邪的看上去只有六七歲的小女孩正在跟她的媽媽說話。頓時好奇心觸動了我,我仔細望去,只見她們點了看上去有比我們少一些的食品,有雞腿、牛柳漢堡,可樂、薯條。那個小孩的媽媽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吃的是那麼香,那麼帶勁,媽媽我看著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笑容,看上去比自己吃了還高興,還滿足。過了一會兒,孩子吃飽了,餐桌上殘留下了孩子丟下還沒有吃完的雞腿和薯條······孩子站起來,拍拍身上的飯渣,「媽媽,咱們走吧。」「等一會兒。」媽媽拾起孩子吃剩下的雞腿,有仔細地啃了起來,,「媽媽,您不是不餓嗎?」,孩子操著童真無暇的聲音問道,「這孩子,這么貴的東西,丟掉多可惜呀」,話語中似乎帶著幾份自卑和無奈,而後,又用眼的餘光迅速掃了一下餐桌四周的人們,臉「唰」地一下紅了。看到這情景,我的心「咚」地被震了一下,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那位母親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富裕,為了讓孩子多吃一點,寧可自己挨餓呀!我被那位母親的「愛子」精神感動了。是啊,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愛子」是她們的本能,寧可自己受罪,也盡可能地給孩子多一份溫暖,多一份愛。母親對待孩子,永遠是無私的、真誠的、甘願奉獻、不圖回報,看到此景,我現在終於理解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媽媽看我有點發呆,便叫醒了我,此時,我的臉龐已在不自覺中流出了激動和感動的淚花。吃完飯,我和媽媽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想這件事。下午,我又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塔山游樂城,我們爬山欣賞了風景、坐了模型飛機、盪了鞦韆、看了雜技表演、逛了動物園、乘了滑道、壓了蹺蹺板等又玩了很多有趣的項目。「五一」這天我過得非常充實,過得充滿樂趣;過得開開心心;過得快快樂樂;它讓我懂得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和道理;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良深!30回答者:壞壞555··-實習生一級2009-5-311:45我來
Ⅶ 儒林外史讀後感怎麼寫
元朝末年,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國,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嘆:這種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僅不會為國家選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將來的讀書人恐怕也只有這一條榮身之路了,他們因此會把學問、道德、做官、退隱的准則都看得輕了。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運!王冕是反對八股取士、自甘清貧的隱士,然而在當時的社會里,像王冕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後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間,文人們所走的是一條醉心於科舉功名的歧路。 明憲宗成化末年,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一位教書先生,名叫周進,他為了能夠出人頭地,榮耀鄉里,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60多歲了,卻連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與姐夫來到省城,走進了貢院。他觸景生情,悲痛不已,一頭撞在了號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後,滿地打滾,哭得口中鮮血直流。幾個商人見他很是堪憐,於是湊了二百兩銀子替他捐了個監生。他馬上就向眾人磕頭,說:「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 不久,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終於發現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於是將范進取為秀才。過後不久,范進又去應考,中了舉人。 當時,范進因為和周進當初相似的境遇,在家裡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到處說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會與常人一樣的,對范進更是畢恭畢敬。後來,范進入京拜見周進,由周進薦引而中了進士,被任為山東學道。范進雖然憑著八股文發達了,但他所熟知的不過是四書五經。當別人提起北宋文豪蘇軾的時候,他卻以為是明朝的秀才,鬧出了天大的笑話。 科舉制度不僅培養了一批庸才,同時也豢養了一批含官污吏。進士王惠被任命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地的治安,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高要縣知縣湯奉,為了表示自己為政清廉,對朝廷各項法令嚴加執行。朝廷有禁殺耕牛的禁令,湯奉不問因由,竟然將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師父活活枷死,鬧得群眾義憤填膺,鳴鑼罷市。事發後。按察司不僅沒有處罰湯奉,反而將受害的回民問成「奸發挾制官府,依律枷責」之罪。如此「清廉」的知縣,一年下來居然也搜颳了八千兩銀子。 官吏們貪贓枉法,而在八股科舉之下,土豪劣紳也恣意橫行。舉人出身的張靜齋,是南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奪。為了霸佔寺廟的田產,他唆使七八個流氓,誣陷和尚與婦女通姦,讓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縣的監生嚴致和是一個把錢財看作是一切的財主,家財萬貫。他病得飲食不進,卧床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裡要收早稻,打發管庄的僕人下鄉,又不放心,心裡只是急躁。他吝嗇成性,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捨不得買一斤,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 他的哥哥貢生嚴致中,更是橫行鄉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王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凶,打斷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雲片糕說成是貴重葯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生死後,他以哥哥身份,逼著弟媳過繼他的二兒子為兒子,謀奪兄弟家產,還聲稱這是「禮義名分,我們鄉紳人家,這些大禮,卻是差錯不得的」。 科舉制度造就了一批社會蛀蟲,同時也毒害著整個社會。溫州府的樂清縣有一農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來朴實敦厚。為了贍養父母,他外出做小買賣,流落杭州。後來遇上了選印八股文的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贈給他十兩銀子,勸他讀書上進。匡超人回家後,一面做小買賣,一面用功讀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縣的賞識,被提拔考上了秀才。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祿,他更加刻苦學寫八股文。不料知縣出了事,為避免被牽累,他逃到到杭州。在這里,他結識了冒充名士的頭巾店老闆景蘭江和衙門里當吏員的潘三爺,學會了代人應考、包攬訟詞的本領。又因馬二先生的關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選家」,並吹噓印出了95本八股文選本,人人爭著購買,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都在書案上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個曾提拔過他的李知縣被平了反,升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著去了京城,為了巴結權貴,他拋妻棄子去做了恩師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貧困潦倒中死在家鄉。這時,幫助過他的潘三爺入了獄,匡超人怕影響自己的名聲和前程,竟同潘三爺斷絕了關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對曾經幫助過他的馬二先生他不僅不感恩圖報,還妄加誹謗嘲笑,完全墮落成了出賣靈魂的衣冠禽獸。 科舉制度不僅使人墮落,同時也是封建禮教幫凶。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又對女兒說:「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難道反而阻攔你?你就這樣做罷。」八天以後,女兒穿著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絕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說:「死得好!死得好!」但事過之後,當他女兒的靈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了傷心。回家看見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離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兒,凄凄惶惶,到了蘇州虎丘,見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竟一下想起了穿著孝服殉夫的女兒,心裡哽咽,那熱淚直滾下來。 凡此種種從明朝成化年間以來形成的風氣,到了萬曆年間則愈演愈烈。科場得意,被認為才能出眾;科場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顏淵、曾參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無能。大戶人家講的是陞官發財,貧賤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馬。儒林墮落了,社會更加腐敗。看來,要尋找不受科舉八股影響的「奇人」,只能拋開儒林,放眼於市井小民之中了。 那知市井中間,真的出了幾個奇人。 一個是會寫字的。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無家無業,總在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他性格乖張,但凡人要請他寫字他要齋戒一日,親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願,他才高興。他若不情願時,任你王侯將相,大捧的銀子送他,他正眼兒也不看。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靶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每日寫了字,得了人家的筆資,自家吃了飯,剩下的錢就不要了,隨便不相識的窮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爛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友讓他換鞋,他居然說我這雙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還要算抬舉你。一次,他看見和尚房裡擺著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寫字,拿來就寫,當一位有權有勢的鄉紳要他去寫字時,他竟破口大罵「我又不貪你的錢,又不慕你的勢,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寫起字來!」 又一個是賣火紙筒子的。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兒最喜下圍棋。他無以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帶賣火紙筒過活。 那一日,妙意庵做會。王太走將進來,碰到三四個大老官簇擁著兩個人在那裡下棋。大家開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們同王太剛下了半盤,就不得不投子認負,眾人大驚,就要拉著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裡還有個快活似殺矢棋的事!我殺過矢棋,心裡快活極了,那裡還吃的下酒!」說畢,哈哈大笑,頭也不回就去了。 像他們這樣淡泊功名利祿的隱士在市井中還有,只不過在那些達官貴人看來,追求功名利祿才是正道。
Ⅷ 300字的初中散文讀後感怎麼寫
2種散文寫作的模式
記人散文模式
【開頭】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後。 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
【中間】▲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
▲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 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尾】①重申特質,照應開頭。②深化感情關系,發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開頭】1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系。2議論景物和自己。
【中間】1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2聯想發揮,更大意義。
【結尾】感慨
(一)精於立意
「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於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從生活實際出 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 的想像,深沉的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心靈受到觸 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 詩的靈感。我們要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裡面有心靈的顫動,思想的 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 學。」
譬如,一個作家去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 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花秧,終於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的 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意思記下來。後來,他聽一位花 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並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麵茶花開了。」而花匠聽了這話省悟後說:「真 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麵茶花,豈不正可 以象徵著祖國的面貌?」於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 《茶花賦》。這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
(二)善於構思
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提煉 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 達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 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
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並且選取了 表現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麼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成日記體?是寫成隨 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後感?確定 具體體裁的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遊之後,你感到要向父母 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信;你在遊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寫隨筆、漫錄;你在遊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後,覺得寒山 寺的鍾特別吸引人,並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遊,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於回憶,寫成《小米 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確定表現形式--具體的體裁。
第二、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應該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 珠互相之間有內在的聯系,我們寫作者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散亂的珍珠穿起來, 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那末,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 可以用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 蜂、農民勞動和夜晚夢蜂等事串連起來的。
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 槍」的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
三是人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這個人物作為線 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 起來。這個人物還可以是寫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鶩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於 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就能通過聯想與想像,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 石》等。
五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
六是行動線索。如游記以遊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以遊程為主線來寫, 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航進——穿過黑夜走向黎明」。
「文無定法」,散文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
第三、創設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代精 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 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 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於「淡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 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可感,而葉香、蛙鳴、 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 意境。這種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
構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出一種「散文快 速構思法」,為《青春》、《採石》等刊物的編輯所重視。
(三)巧於布局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一堆亂石,就很容 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結構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築布 局上,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築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聖陶在《蘇州 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築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 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 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聖陶又說:「蘇 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麼,散文的整體布局要講究藝術性,它的局部的布 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嗎? 至於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 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 「卒章顯其志」,並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 的方法。
(四)明於斷續 。散文要「散」得起來,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巧。明於 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 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空白』處理,一是散文 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飛起』,神妙便顯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 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裡卻有分數。」
散文是一個人的生存記憶。活出了境界的人,寫的散文自然會有境界。散文是走路,要腳踏實地,要一步一個腳印。詩是跳高,小說更麻煩一些,是做游戲。小孩子也可以寫小說,就是做「過家家」的那種兒科游戲。
總之不要把寫散文想的有多麼難。一個人說話就是用嘴傳達他的想法和看法,寫散文就是用筆傳達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想法和看法。寫散文就是一個人在說話。散文的寫作技巧就是人說話的技巧。在我的理解中,會說五方面的話就差不多了。
五個方面的話是:說人話,說家常話,說實話,說中肯的話,說有個性、有水平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