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五四運動觀後感300字

五四運動觀後感300字

發布時間: 2021-03-09 19:15:32

A. 求一篇五四運動的讀後感

2.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自從1840年,英國人利用鴉片和炮艦打開中國大門後,各國侵略者紛至沓來,發動了一次比一次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如鴉片戰爭、第二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用武力強迫腐敗沒落的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中國進行野蠻和瘋狂的劫掠。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一步一步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面臨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危機,中華民族陷入苦難深重和極度屈辱的深淵中。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寫一篇讀後感。(字數120個以上)
讀《詹天佑》有感
當我讀完這篇課文時,我就已經知道,詹天佑不怕任何困難,都堅持把京張鐵路修好,是我們的榜樣.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事:因為一點兒困難而放棄;因為心情不好,就找人出氣.可詹天佑不是這樣,他總是背著壓力去勤勉地工作,不管塞外條件怎樣惡劣,他從沒想過放棄.
如果我們也能象他一樣,世界將多美好.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於文學,宗白華偏於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蒙娜麗莎》原作前默坐領略了一小時,他常常興致勃勃地參觀國內的各種藝術品展覽會,即使高齡仍不辭勞苦。他更是一位欣賞家。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准確地把握住了那屬於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徵。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里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亭台樓榭、花樹池石。內容梗概藝術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與感悟,那麼美在哪裡呢?美就在你自己心裡。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的心靈創造的意象,獨辟的靈境,那麼什麼是意境呢?作者給我們分析到,人與世界接觸,因關系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境界;(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界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折射是無所謂美的。所以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品。所以中國藝術家不滿足於純客觀的機械式的模寫,而總是要在對對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調。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於是,中國藝術意境的創成,即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中」。超曠空靈,才能為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不但是盛唐人的詩境,也是宋元人的畫境。「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兩句話表出了中國藝術的最後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詩詞、宋元的繪畫莫不如此。中國那些最偉大的藝術品的境界,都植根於一個活躍的、至動的而有韻律的心靈。作者用他的這種一以貫之的看法引導我們去欣賞中國的詩歌、繪畫、音樂,尤其是中國的書法。中國人哀樂的情感能在書法里表現出來,像在詩歌、音樂里那樣。別的民族寫字還沒有能達到這種境地的。作者認為,寫西方美術史,往往拿西方各時代建築風格的變化來貫串,中國建築風格的變遷不大,不能用來區別各時代繪畫雕塑風格的變遷。而書法卻自殷代以來,風格的變遷很顯著,可以代替建築在西方美術史中的地位,憑借它來窺探各個時代藝術的特徵。比如魏晉的書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晉人簡約玄澹,超然絕俗的哲學美的具體體現。藝術的欣賞是為了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魏晉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國藝術史區別於其他民族,顯出中國藝術精神的最精采、最動人的篇章。這個時代之前,思想定於一尊,藝術過於質朴;這時代之後,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藝術過於成熟。只有這幾百年間,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晉人的美,是這全時代的最高峰。晉人發現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說:「從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他們風神瀟灑,不滯於物。而對於哲理的探索,卻是一往情深,王戎說「情之所鍾,正在我輩」,顧愷之畫絕、才絕、痴絕,痴絕尤不可及。晉人向外發現了自然,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虛靈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淵明、謝靈運的山水詩好,是由於他們對自然有那一股新鮮發現時身入化境、濃酣忘我的趣味。他們是用心靈在體味自然。晉人之美,美在神韻。神韻可說是「事外有遠致」,不粘滯於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這是一種心靈的美,擴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種鎮定的大無畏精神。美之極,則雄強之極。王羲之書法人稱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淝水大捷植根於謝安美的人格與風度中。枕戈待旦的劉琨,橫江擊楫的祖逖,勇於自新的周處,都是千載而下懍懍有生氣的人物。這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生氣,活潑愛美,美的成就極高的一個時代。這是一種唯美的人生態度,還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把玩現在,在剎那的現量里求極量的豐富與充實;二是美的價值寄於過程本身,不在於外在的目的,所謂「無所為而為」的態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憶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經宿至門即返,人問答曰:「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宗白華認為這種寄興趣於生活過程本身而不拘泥於其目的,顯示了晉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這部書里,宗白華用他抒情的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中國和西方那些偉大藝術家的心靈,去體味那些風流瀟灑的晉人的心靈,待得我們散步歸來,發覺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與凈化。

B. 五四運動的感想.

李敖談五四

五四運動至今七十年了,台灣島外的朋友,希望我談談五四。做為以思想家、歷史家自居的我,也自信能夠把這題目徹底的談一談,藉以糾正幾十年來大家對五四的錯誤認識。

我父親李鼎彝是五四運動後一年進北京大學的,他正趕上五四帶來的排山倒海,在巨浪之中,他和當時的許多人一樣,已經無法冷靜觀察這一運動,再予以評價。奇妙的是,晚他三十六年的我,卻在大江東去,浪淘盡五四人物的邊緣,得以冷靜的觀察了它。胡適、羅家倫,都是我認識的,五四時代,他們固一世之雄也,但在世亂飄盪之際,他們都局促海隅,無復當年了。這些雕謝了的身影,更是我觀察五四的具體人證,使我在下筆時候,別有領悟。

胡適生前,我寫過一篇「播種者胡適」,其中指出一九一九年「有件事情對胡適來說可能是不幸的,那就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把胡適所希望的一個單純的文化運動轉變為政治運動,擾亂了他那為中國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礎的夢想,對這個夢想的達成而言,五四顯然是一條岔路。新文化運動本來該是針對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而做的非政治的革命,當時那些健將們都相信唯有思想革命成功,政治革命才有了真正的保障,才不會一垮再垮。半路殺出五四運動,對新文化運動當然有「廣為流傳」的貢獻,但它也未嘗不是新文化運動的「罪人」,因為它使許多優秀的知識分子都紛紛忍不住了,紛紛忘了他們真正的深遠的使命了,他們不怕「任重」,但卻有點嫌「道遠」了。最後,他們終於暴露了狂熱的本質,選擇了感情的求近功的反應方式,大家都不肯再靜下心來研究問題了,大家都跑到十字街頭,投身到黨派的陣營里,高倡他們的主義去了。」

我這篇文章發表後,胡適寫信給我,可是還沒寫完,他就死了。死後他的文件都被監管,不過據看過這封殘信的台大校長錢思亮見告內容,並沒否認我上面的論斷。事實上,胡適是肯定我的看法的。早在他死前四年和我的一次談話中,他就批評五四以後各路人馬搶青年去搞政治的舉動,他怪國民黨、怪共產黨、甚至還提到「梁任公(啟超)他們也搶青年」,言下不勝惋惜。另一方面,我在「播種者胡適」中提到「只有胡適仍然守住不談政治的諾言」,引起陳獨秀在台灣故舊的不滿,寫文章質問我根據什麼證據,『確知陳(獨秀)、李(大釗)和胡適的「相約」? 難道是胡適親口告訴你嗎?』事實上,胡適所寫他回國時「打定不談政治的決心,要想在思想文藝上替中國建築一個革新的基礎」以外,有一封失傳了的信,便是證據。在張靜廬「中國現代出版史料」甲編中,就收有這封信。信是寫給陳獨秀的,中有「若要『新青年』改變內容,非恢復我們『不談政治』的戒約,不能做到。」他建議由北京同人發表一新宣言,「注重學術思想藝文的改造,聲明不談政治。」可見大家講好專心為中國做文化和思想的奠基工作,的確是經過相約。不幸的是,這批優秀的知識分子,最後終於在五四的排山倒海下,被政治席捲以去。

五四運動發生在一九一九年,只有在廣義的說法里,它才包括一九一七和一九一八年的新文化運動。而新文化運動,才是五四運動的基礎。新文化運動是孫中山所命名的詞兒,他在南方,深思遠慮的把眼光投射到北京,他肯定了「一二覺悟者」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他寫信給海外同志,告訴他們「吾黨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賴於思想之變化」,他極力贊美從北方起來的那個變化。可惜的是,所有的革命者都在思想變化過程中,就先政治掛帥了一切。於是,五四變成了一條岔路,「吾黨」應五四而興,五四卻完了。

為什麼五四是新文化運動的一條岔路呢?因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雖然是「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但是達成這些主流的基礎,不是別的,乃是個人的解放。而個人的解放的前提,乃是思想的解放。五四運動以後十六年,胡適寫「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回憶說:「民國六七年北京大學所提倡的新運動,無論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門,意義上只是思想的解放與個人的解放。蔡元培先生在民國元年就提出『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學一宗門之教義梏其心』的原則了。他後來辦北京大學,主張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百家平等。在北京大學里,辜鴻銘、劉師培、黃侃和陳獨秀、錢玄同等同時教書講學。別人頗以為奇怪,蔡先生只說:「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這樣的百家平等,最可以引起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但是,思想解放的達成,卻又有賴於顯示個性主義(Indiviality)的「健全的個人主義」。胡適回憶:「我們當日介紹易卜生(Ibsen)的著作,也正是因為易卜生的思想最可以代表那種健全的個人主義。這種思想有兩個中心見解:第一是充分發展個人的才能,就是易卜生說的:「你要想有益於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獨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國民公敵」戲劇里的斯鐸曼醫生那樣「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因為信仰「健全的個人主義」的人們深信:「一個新社會、新國家,總是一些愛自由愛真理的人造成的,絕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而這種「健全的個人主義」,在十多年後,已由胡適印證為不是別的,「其實就是『自由主義』(Liberalism)。」

不幸的是,五四運動以後的「吾黨」,卻丟開了「健全的個人主義」,而走上集體主義的路子。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罷,他們都「以俄為師」,輸入了蘇聯式的黨組織與黨紀律,而這種老毛子的玩藝兒,卻含有窒息思想解放的可怕禍害。胡適回憶:「蘇俄輸入的鐵紀律含有絕大的『不容忍』(Intoleration) 的態度、不容許異己的思想,這種態度是和我們在五四前後提倡的自由主義很相反的。」由此可見,不論是右派的國民黨、還是左派的共產黨,他們左右逢源的、「吾黨所宗」的,其實非布爾什維克即法西斯,他們都走上集體主義的路子。而這種路子,對個人解放與思想解放的新文化運動說來,卻是令人痛苦的歧途。

新文化運動的主題是「啟蒙」,是思想的、文化的、洗自己心革自己面的;五四運動的主題是「救亡」,是政治的、進而擁黨自肥的、洗別人心革別人面的。在救亡圖存的緊迫感覺下,舉國若狂,認為時不我與,而要中風疾走、結黨營公,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問題是,如果沒有這些各路英雄來救國,中國是不是會更糟呢?會一定等不及了呢?戊戌政變時,與康有為同為「救亡」人物的王照,在三十多年後回憶說:「戊戌年,余與老康講論,即言「……..我看只有盡力多立學堂,漸漸擴充,風氣一天一天的改變,再行一切新政。」老康說:「列強瓜分就在眼前,你這條道路如何來得及?」迄今三十二年矣。來得及,來不及,是不貼題的話。」照王照的意見,中國拖了三十多年還沒亡,可是當年若不「救亡」而去救小孩子,第一代不去救國而去救第二代、第三代,則三十年後,民智大開,思想解放,個人解放,這些非奴才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國人,才是建設新中國的本錢。當然,王照這種迂腐之論,誰也不要聽他的,大家都吵著說中國快亡了、緩不濟急了。這種憂慮,最後使從事新文化運動的許多優秀的知識分子,也都投入五四運動所帶來的政治掛帥里。結果,經過三十年的折騰,收回了台灣,可是丟掉了大台灣四十四倍的外蒙古,對俄引狼入室、對日以德報怨,滿目瘡痍之中,右派法西斯的國民黨逃到台灣、左派布爾什維克的共產黨得到大陸。中國人付了幾十年「救亡」的代價,最後,中國站起來了,可是中國人卻垮了。

中國站起來了,可是中國人卻垮了。為什麼?因為在幾十年的浩劫下,中國人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已經面目全非、奇慘無比。從外在的壓力看,中國人陷入集體主義的制度下,殊少個人的自由和顯示個性主義的條件;從內在的突破看,中國人中的匹夫匹婦固然氓之蚩蚩多是混蛋;至於其它出類拔萃之士,在「沖決網羅」(譚嗣同語)方面,表現得也一塌糊塗。五四於今,七十年了,但是比起七十年前新文化運動的真正精神,又在那裡?海峽東岸的出類拔萃之士,還在國民黨老神在在下,曲學阿世又阿當道,不敢攻擊三民主義,有的還妄想「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海峽西岸的出類拔萃之士,雖然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有勇敢的覺悟,但是因為幾十年的教條污染,這種覺悟,還處處留下污染的痕跡而不自覺。一般說來,水平實在不敢恭維。他們跳來跳去,以為自己跳出來了,其實還在如來佛的掌心裡。他們著書立說,處處不脫馬克斯的心傳與唯物的獨斷,雖然他們口口聲聲在爭自由民主。海峽兩岸的出類拔萃之士按說不該像匹夫匹婦那樣混蛋,但是,他們又高明多少呢?

為什麼中國人變成這樣?根本的原因,是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基礎太差。七十年前的新文化運動,還沒生根發葉,就「根株浮滄海」了。當時優秀的知識分子,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變成了半吊子,本欲度人,結果尚不足以自救。天下不危,豈可得乎?

當時優秀的知識分子,從事新文化運動,在標榜的項目上,雖不周全,大致不差。但是由於他們本身也在摸索中前進,所以矛盾時出。以急先鋒陳獨秀為例,他氣壯總勝於理直。他大刀闊斧論古典主義之當廢,但卻同時盛譽古典主義而不自知;他明白宣布「相信尊重自然科學實驗哲學」,但卻誤以為唯物辯證法是科學;他說實驗哲學和辯證法的唯物史觀是近代兩個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並希望兩者能成為聯合戰線,其實是完全錯誤的。辯證法是達爾文演化論成立以前的玄學,實在不是什麼科學,但是陳獨秀卻不知道,他的徒子徒孫也不知道。陳獨秀後來帶頭替中國選擇了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是美麗的、偉大的、無懈可擊的,並且是古往今來志士仁人的一貫好夢。「禮記」中「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豈不正是共產主義的「各盡所能」嗎?「貸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豈不正是共產主義的「各取所需」嗎?但是,把這么偉大的聖人才能做到的境界,施之於匹夫匹婦,又如何可行?此難怪中國人讀了兩千年「禮記」,結果卻只能讀不能行。陳獨秀不知國貨的共產主義不可行,反引進洋貨共產主義,他的徒子徒孫且以可用階級斗爭的方法,一蹴而幾於先,再階級專政於後,期得長治久安,殊不知此非深知馬克斯者也。馬克斯早在一八六五年就完成「資本論」初稿的最後兩卷,但他不讓恩格斯看,事實上,他在第三卷中,已經動搖了他在第一卷中勞動價值論的論據。他在一八七二年海牙大會的講演中,也有「我們不否認有些國家如英國、美國,甚至荷蘭的勞工們,可用和平方法達到目的」的石破天驚之言,可見馬克斯本人,對馬克斯主義,也不無疑義。恩格斯1890年寫信給舒密特,提到馬克斯曾自諷的說:「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是一個馬克斯主義者!」由此可見,此馬來頭大,固有自知之明者也。如今一個世紀下來,馬克斯所預言的資本主義,依然逍遙健在,而共產主義亦不得不明暗之間,走資以求繁榮,可見教匹夫匹婦去做聖人,志士仁人實有力不從心之苦。七十年前陳獨秀的帶頭誤以唯物辯證法是科學,證明了他錯認「賽先生」。新文化運動人物以「沖決網羅」的思想解放、個人解放為天下倡,但他們自己,卻身陷新羅網而不自知,五四之為岔路,此為最大明證。

新文化運動時代的優秀知識分子,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變成了半吊子,又豈止陳獨秀?他們之中,不論上層或下層,在為中國導向上面,都不難挑出毛病和笑話。例如魯迅,在當時,他的思想竟是反對「自由平等之念,社會民主之思」的,他不但反自由民主,並且連代議制度都反,這是什麼頭腦?又如毛澤東,他在中共建黨籌組湖南小組的前夜,還在長沙大公報上鼓吹「湖南獨立」、主張中國應「實行「各省人民自決主義」,二十二行省、三特區、兩藩地,合共二十七個地方,最好分為二十七個國。」而湖南本身,要建立「湖南共和國」,以免「湖南受中國之累」!這又是什麼頭腦?

這種由當時優秀知識分子給中國亂投醫、亂帶路的現象,在在都顯示了他們的「目的熱」,往往造成了「方法盲」,原因無他,他們自己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火候不無可議,熱情有餘,沉潛不足。當時最理智的莫過於胡適。胡適看出主義不是萬靈丹,因而勸人多談問題少談主義,其眼光銳利,確在他人之上。但胡適也有他的盲點,例如他在一九二六年宣稱:「十八世紀的新宗教信條是自由、平等、博愛。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的新宗教信條是社會主義。」當時講了許多話申述這個主張。可是二十七年後,他公開懺悔了,公開懺悔他「在那時與許多知識分子所同犯的錯誤;在當時,一班知識分子總以為社會主義這個潮流當然是將來的一個趨勢」。他說三十多年來,「極左的與極右的社會主義,拿國家極大的權力來為社會主義作實驗;而兩種實驗的結果都走到非奴役、集中營,非用政治犯、強迫勞工,非用極端的***,沒有方法維持他的政權。因為這個三十多年的政治、經濟的大實驗,極左的極右的大實驗的失敗,給我們一個教訓。」所以大家才有以覺悟。「在外國,如在美國,現在有好幾個雜志,最著名的如「自由人」(Freeman)雜志,裡面的作家中有許多都是當初做過共產黨的,做過社會主義信徒的,現在回過頭來提倡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經濟制度。這種在思想上根本的改變,我們不能不歸功於三十多年來世界上這幾個大的社會主義實驗的失敗,使我們引起覺悟——包括我個人,在今天這樣的大會里當眾懺悔。」由此可見,新文化運動時代的大宗師胡適,在為中國導向方面,也未嘗不一時錯認「德先生」,而有以誤入歧途。連胡適都如此,其它優秀知識分子更可知矣 !

一個多世紀來,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為祖國帶路,試驗過君主立憲、試驗過開明***、試驗過保皇、試驗過革命、試驗過勤王復辟、試驗過再造共和、試驗過新華春夢、試驗過金陵春夢、試驗過北京紅樓夢。什麼都試驗過,只忘了試驗一件事,就是帝國主義統治香港那種調調兒。結果呢,一個多世紀的比賽下來,試驗出來最成功的,竟是帝國主義下的香港!香港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國人,但在洋鬼子的統治下,居然創造出一個令全世界贊嘆的地區,在全世界經濟衰退的時候,它還能維持生產總值每年百分之十的成長、還能成為全世界第三個金融中心,更重要的,在繁榮以外,它給了中國人充份的言論自由。結果比賽下來,他們的「殖民」待遇,都勝過我們的「大國民」水平。連起碼的自由與繁榮都遠勝於中國人自己的統治,這種國恥,比香港割給英國更丟人吧?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除了「以做中國人為榮」外,其它能引以為榮的,竟不堪枚舉,除了「愛國」、「民族」、「光榮」、「大義」這些引以自慰的抽象外,簡直沒有多少可以自豪的實績了,做為中國人,這不太可憐了嗎?設想當年道光皇帝甘心亡國,豈止香港,連整個中國都割給英國,一個多世紀下來,中國人是不是也不錯呢?我看至少至少,不會比國民黨統治更壞吧?當然愛國者會說:這是什麼話!我們不要做亡國奴!但是,另一種聲音我們也不妨想想:許多時候,做了亡國奴的自由與繁榮,竟比做一個政權的家奴還象樣,這又怎麼說呢?富蘭克林說:「那裡有自由,那裡便是我的祖國。」這種聲音,豈不也值得我們比比嗎?

五四運動以打倒帝國主義始,以被帝國主義打倒終。我們走了七十年的遠路,如今自由無緣、繁榮沒份,在上者專政,在下者渾沌,所謂思想解放、個人解放,都還瞠乎其後,不知何年何月才得登彼岸而迷津。撫今追昔,真令人不禁為五四憂。也許再過七十年,我們才能真正達到新文化運動所標榜的項目。不過,先決條件是不能再走錯路了,再走錯路,再來個七十年也沒用。那時候,我們已是世界第一貧窮愚昧之國,連帝國主義都不要我們了!

梁實秋:我參加了五四運動
南方網訊 我那時候在清華學校讀書,學校在北京郊外,我們只能在周末進城一次。我記得第二天全體學生集合在操場上體育館前面,站在體育館陽台作主席的是陳長桐。我們這位老同學是天生的領袖人才,他說話有條理、辦事有才能、為人有風度。清華的學生在服裝上和城裡的學生不一樣,平時都是布衣一襲,但是列隊外出則頗為整齊嚴肅,高等科的學生一律著兵操軍服,中等科的學生一律著童子軍裝。我們列隊進城受到盛大歡迎。天安門前集會,被軍警包圍,拘送北大法學院,清華的同學亦在其列。以後我們逐日派隊進城參加遊行,作街頭演說鼓舞民眾抗議政府。這時候有一輛汽車駛了過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打,我們一涌而上,用旗竿打破了汽車玻璃,汽車狼狽而逃,我們不知道汽車里坐的是什麼人,我們覺得坐汽車的人大概挨打不算冤枉。

這個運動由學生掀起,是自動的,沒有人指使,也沒有人操縱,只是愛國的熱情表現。所以等到學生運動擴展而為商人罷市,由北京而及於上海,這運動的目標初步達成之後,這運動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響所及,學生們醒起來了,五四運動一變而為新文化運動。一方面學生們的組織力加強,學生會紛紛成立。以清華的學生會而論,其組織是頗為民主的,評議會的成員由各級選舉,幹事會為執行機構分組工作。我們的學生會因為和學校當局齟齬,一連發生三次風潮,把校長三人逐出校外,其基本原因是當局的官僚作風未能因勢利導。全國其他各校也是事變迭起,秩序大亂。但是在另一方面,學生們的思想開放,求知若渴。對舊有的不能一律滿意,乃歡迎外來的新的思潮,諸如政治學說、經濟理論、文學、藝術的思想,紛至沓來。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月刊。後遷至台,歷任台北師范學院英語系主任、英語教研所主任、文學院院長、國立編譯館館長。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雲集》、《偏見集》、《秋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編輯:姜志)

C. 朝氣蓬勃的五四運動 讀後感 400字以下

1919年4月,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參加了「巴黎和談」,討論山東問題。日本想從中國謀取利益,從中國掙錢,從而征服世界。中國人本以為英美列強會幫助我們奪回山東,但是英美列強出賣了我們,它自稱是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其實就是為了讓日本對抗前蘇聯。此事一傳到北京,舉國震驚。隨後就爆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當學生們湧上街頭,振臂高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的口號,咬破手指血書「還我青島」,青年一代擔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撲面而來,看得人熱血沸騰。但是英美不顧當時中國人的心聲,不待中國代表團簽字,就把山東送給了日本人。
看著電影里學生們激憤的表現,我也不禁有感而發。雖然當時政府腐敗,但這並不能說明四萬萬中國人都是無能的。學生們上街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高呼愛國主義口號,發揚愛國主義情懷。而且,國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幹好所有的事情。就像在最腐敗的時候,學生團結,工人團結,舉國上下「凝」在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布爾什維克」政黨。我想,我們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更應該團結起來,發奮學習!

D. 求作一篇關於五四運動的感想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八十五周年。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之旗幟,開創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於拼搏,志比雲天。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於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斗的足跡,做出了無愧於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吧。
青春是什麼?青春可以是攜子之手,浪漫而溫馨地漫步於桃紅柳綠之中;青春可以是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在大街上旁若無人地大跳千奇百怪的街舞;青春可以是無休止地泡吧,瘋狂地蹦迪,如果還嫌不夠刺激的話,那就去蹦極,開飛機。難道,難道青春僅僅就只剩下這些了嗎?青春也可以是潛心於科學研究,十年磨一劍;青春還可以是紮根於邊疆,一心謀發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葯包炸碉堡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采,去挖掘,去釋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於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於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青春需要實現人生價值。
青年朋友們,不,戰友們,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未來在向我們召喚,歷史將會永遠記住我們的身影,前進吧,前進吧,讓我們釋放青春的能量,點燃創業的夢想。

E. 怎樣介紹五四運動(通過五四運動的爆發,發展,結果,歷史意義,精神等),寫一篇300字的短文。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
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幹部上准
備了條件,為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早在十
九世紀末,中國人就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馬克思學
說,但那隻是一些零星的介紹。直到五四運動之前,先進的中國
人使用的思想武器還主要是西方資產階級的進化論、天賦人權說
等。他們所嚮往和追求的大都還是西方文明。五四運動使人們受
到了一次生動的教育,西方列強的弱肉強食,俄國十月革命的影
響,迫使人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追求作出新的反省。此時,《新青
年》公開發表宣言,宣稱「我們相信世界上的軍國主義和金力主
義(按:指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已經造了無窮罪惡,現在是
應該拋棄的了」。此後,有不少報刊對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學
說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也被陸續翻譯出
版。經過反復的研究、比較和鑒別,先進的中國人才在五四運動
以後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救民的理論武器,並在這一
思想指導下創立了中國共產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
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F. 求救一篇關於五四運動的感想(200字左右就可以了)

許多革命先輩,他們在敵人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幸福而和平的今天,方誌敏就是其中一個。
方誌敏——一個耳熟能詳的中國共產黨員。由於叛徒的出賣,不幸被捕。當他被捕後,敵人們又來搞「慶祝會」,把他帶到大會的講台上去「示眾」,妄想藉此宣揚他們的勝利,打擊群眾的革命熱情。
他挺立在台上,那麼地鎮定自若,那麼地冷靜,好像不是一個被捕的人。上饒的革命人民誰不敬仰他,他們一看到方誌敏落在敵人的手裡,心情無比沉重,對那些敵人,嘴裡有說不盡的恨。敵人們是那麼殘忍、凶惡,但方誌敏在最後幾秒,抓住時機,給大家說最後的宣傳。方誌敏這種鎮定自若的精神多麼可貴。以後,很多敵人引誘他投降,但方誌敏卻說:「不!我們不會投降!」他的這句話告訴著每一個敵人,但敵人們依然不放棄,想引誘方誌敏,答應他只要投降,就可以享盡榮華富貴,但方誌敏凜然正氣,他沒有出賣革命、出賣戰友,他說:「革命者寧可被敵人殘殺,決不投降敵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因為他始終堅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英雄氣概。敵人們見他意志堅強,無計可施,就「成全」了他,最後,他在1935年1月24日光榮的犧牲了。
今天,我們過上了安寧的日子,多麼舒適,沒有爭吵聲,我們不禁會想起;那些在敵人面前不屈服、視死如歸的國際主義精神的革命者,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自己卻犧牲了,他們雖然沒有享受到安居樂業,但他們曾為了人民的希望——共產黨,拋頭顱灑熱血的奮斗精神一直千古流芳。方誌敏永遠存活在每一個的心中!我們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他們把自由給了我們,自己卻犧牲了,如果換上我,我一定會選擇自由,多麼可貴的精神啊!
他們為什麼會不願屈服呢?為什麼會那樣忠貞呢?原因就在於他們有著為自己的理想,為人民的崇高的革命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催人奮進的興奮劑;是沖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原動力;是摧毀反動派的致命武器,以及,他們有一種人生信念。
我們生活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在空中飄揚時,我便會想起方誌敏、江姐、劉胡蘭以及的革命者,他們用生命換成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珍惜吧!

G. 五四運動 觀後感

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演講稿
在共青團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中有這樣幾句歌詞,「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是啊,還有幾天就是令人熱血沸騰的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的日子了,五四運動至今,一代代優秀青年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循火紅足跡,經坎坷征程,一代代優秀青年緊跟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峰頂浪尖!
回望歷史,九十年前,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五四運動」。 當時原德國將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的消息傳入國內時,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3000餘名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喊出了"外爭國權, 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遊行隊伍前往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是北洋政府與日本具體交涉的親日派官僚。當時,曹汝霖已嚇得躲了起來,憤怒的學生就將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頓,並放火焚燒了曹宅。這時,軍警趕到逮捕了32名學生。在各界的強烈聲援下,被捕學生很快被釋放了,但運動的目的並未實現。5月19日,北京大中學校2.5萬多人舉行總罷課,並進行大規模的愛國運動 。6月3、4、5日,800多名學生在抗議時被捕入獄。這次拘捕激起全國各地更強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群起響應,正義凜然、不畏強暴的愛國斗爭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據統計,全國有20多個省區,100多個大中城市捲入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
這次的五四運動促進了中國人民新的覺醒,使先進青年們更加清楚地看到國家命運,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敗黑暗的社會現狀難於忍受,他們以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為己任,積極探索著拯救中國的道路。五四運動後,各地青年紛紛成立社團,傳播新思想的刊物有如雨後春筍大量涌現。僅五四運動後的一年中,就出現400多種。可以說五四運動以其獨特的啟蒙性和開創性獨立於第一次歷史巨變與第二次歷史巨變之中,五四運動不僅是新舊民主革命的分水嶺,而且在中國社會進程中也具有劃時代性的標志。
如今,當我們戴著光芒四射的團徽,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我們自己的團歌,怎能不為之自豪?回想著那五四運動激情澎湃的一幕幕,怎能不為之驕傲?聽著那似乎仍在耳邊繚繞的口號聲,又怎能不為之激動?
我們作為21世紀世紀的先進青年,21世紀期待我們創造新的青春輝煌。青年昭示著未來,江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80周年大會上向青年一代發出號召「全國各族青年,代表著我們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代表著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你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你們手中實現。」黨在召喚,時代在召喚,只要我們以「崇高的理想、創新的意識、無畏的勇氣」發揮青年的智慧、風采和力量,就能乘風破浪、與時俱進!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團結一致,永遠跟黨走!

H. 《 從鴉片戰戰爭到五四運動 》讀後感300字左右

這幾天我讀了一篇叫《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文章,它系統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時期重大的歷史事件,總結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和本國賣國賊的英勇斗爭,著力地頌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讀完後我感到非常難過,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老百姓因為吸鴉片身體越來越差,連農活都幹不了;士兵因為吸鴉片精神越來越差,連武器都拿不動了;官員因為吸鴉片思想越來越腐敗,連國家都可以出賣.鴉片的大量侵入使白花花的銀子從中國人的腰包流進了外國人的腰包,從中國的倉庫流進了外國人的倉庫,中國的財政越來越空虛,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鴉片戰爭》這部影片,它主要描寫了1838年鴉片在我國泛濫成災,道光皇帝派遣兩廣總督林則徐去虎門禁煙的事.片中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那一幕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里:他把從英國商人那裡繳獲來的兩萬多箱鴉片全部銷毀.他不為個人利益,不畏強權,不顧個人生死,堅決的打擊毒品,他的精神令我感動不已.熊熊烈火燒掉了給人們帶來災難的鴉片,也燒掉了英國商人的囂張氣焰,看得老百姓拍手稱快,林則徐那高大的身影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令我肅然起敬.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政府打了敗仗,從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把自己的領土――香港割讓給了英國,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這些事例又給我們帶來了反思,當時我國腐敗的清朝政府實行的是閉關自守的政策,不向其他國家學習知識、技術.而在這段時間里,別國的科技飛速發展,可中國仍在使用落後的生產工具,仍在使用長矛和大刀等兵器,這讓擁有先進武器的侵略者有機可乘,致使我國人民咽下種種慘痛的苦果.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希望,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面對這一切,我們只有不忘國恥,時刻記住這段令中國遭受痛苦和磨難的歷史;面對這一切,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鑽研科學,運用自己的知識來建設我們的祖國,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為振興中華作出自己的貢獻.

I. 淺淡"五四"活動觀後感作文30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於歷史的文章《爭國權「五四」運動》。這篇文章講述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戰敗。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等27國外交首腦集於巴黎,召開了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在會議上,北洋政府竟讓代表在喪權辱國的條約上簽字,中國人民不答應,國內掀起了一場反抗熱潮。學生們的反抗最為強烈。1919年5月3日,北京大學和北京各校學生准備發起了學生運動。
5月4日下午1點多,十多所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發動了「五四」運動。學生們闖進了賣國賊曹汝霖的家裡,把在曹宅的章宗祥打個半死,一氣之下燒了曹宅。北洋政府害怕了,6月6日——10日被迫釋放被關押的學生,撤去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國家了紀念這一運動,將5月4日確定為青年節。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好好珍惜。我們都是中國人,所以我們決不能忘記5月4日這個重大的日子。
我們的祖國啊,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不能一味地享受著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向先輩學習,學習他們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新的時代創出一條屬於我們年輕人自己的道路。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