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隱藏者觀後感
A. 泰坦尼克號 觀後感500字
如果我們的愛情註定被困在這波光瀲灧的水牢之中
就讓你我相擁著葬身這萬劫不復之中直至永垂不朽
許是因為在這冰冷的世界裡麻木了太久,想要找點感動來暖暖身子,才會去重溫這場多年前熒幕上的神話,試圖挽救自己一顆早已冰冷的心。
災難和愛情結合在一起,總是特別容易攫取人柔軟的心。時隔十一年,再看這場災難中燃點出來的愛情,依舊淚流滿面。或許會有許多人覺得不過是一場老掉牙的愛情故事,而其實當中牽扯出來的遠比愛情更多:親情,友情,人性,堅韌,本能,道德,責任,求生的意志…十一年前的那時,18億的票房,轟動全球的贊譽,幾乎無人不曉的名字,連當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依舊至今未被超越,這一切讓這部電影成為了電影史上空前甚至有可能是絕後的神話。有人說,這部影片什麼時候能被超越,人類怕是等不到了,讓上帝去等吧。
還記得當年看完後連續做了多晚的噩夢,夢見自己置身於電影里Jack和Rose被困於漲滿水的船艙的場景中,不停奔跑,絕望地求生,呼吸困難。那時候,覺得這對苦情人被困的情景,多麼令人恐懼。現在想來,其實他們或許是幸福的。即使所有的光亮都被黑暗遮蓋,所有的美好都被漩渦捲走,所有的熱度都被死亡吞噬,至少我還牽著你的手,在這世界上的最後記憶,是你溫情的面容,最後的感覺,是你溫暖的懷抱。
You are here,there is nothing I fear. 如果愛著,何懼死在你溫柔的懷里。
不知道是在災難面前,愛情變得偉大,還是在愛情面前,令災難也似乎變得渺小了。有些東西,或許真的可以超越生死。
No matter how hopeless,promise me you』ll survive. 如果不是因為這句話,想必她無法堅持下去,想必她會選擇一直牽著他的手和他一起到天國,死生相偎。
然而只是因為愛你,答應過你我會做到,所以我忍心放手,任由你僵凍的身軀沉入這冰冷的大西洋,從此留在天人永隔的遙遠虛無之中。
Rose Dawson. 上岸後,她這樣報出了自己的名字。無論他在與不在,她終將一生一世屬於他。Jack Dawson,她的男人。
有人說,如果他們不曾相遇,他和她便都能活下來。她可以順利坐上救生艇,而他則可以躺上那塊木板,憑著自己的求生本能和堅強力量活下來。只是,這樣的話,他們的人生難道不遺憾嗎?時光太短,並不是每個人在短暫的一生里,都有機會遇見真正的愛情。遇見過你,即使付出生命也無怨無悔;遇見過你,即使從此以後終於只剩一人獨自痛苦地懷念這場刻骨銘心的愛也心甘情願。
深情即是一樁悲劇,必得以死來句讀。
寫著寫著,忽然好懷念當年那時的自己。
至少,那時,我們還相信愛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歲月的消磨,我們慢慢變得只能從電影和虛構的情節中去尋找感動了。是什麼讓我們固執地相信著,不會再有愛情。
重溫這部足以轟動全球的經典之作《泰坦尼克克》,盡管歲月已經留下了斑駁痕跡,盡管觀影者已不再是同樣的心理和生理狀態,但影片本身仍是那樣攝人心魄,震撼心扉。作為一部以歷史聞名的海上大災難為背景的影片,影片本身的著力點並非在於對災難過程的濃妝淡抹,而更加註重對人物內心和情感的描摹,以男女主人公傑克和露絲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作為全劇線索,娓娓道來。從最初的傑克救下尋短見的露絲那一刻,彷彿冥冥之中上蒼安排好了即將發生的既定一切,他們在經歷了海上落日的絢爛浪漫之後,共同感受了放縱的激情和靈魂的近距離交流後,又一起體悟和感受了人生之大痛——生離死別。即便是在靈魂脫離肉體的瞬間,在傑克的眼中,露絲仍是他唯一至上的愛人,為了保存她的生命,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經受何種焦灼之痛,哪怕為之奉獻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此的犧牲,這樣的為情決絕,又有誰能輕易做到呢?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不論短暫抑或漫長,這或許是影片導演始終思考的主旋律問題。不難看出,貫穿於背後的隱藏線索便是對生命價值的探討,對生命選擇方式的凝思。露絲出身於上流富貴人家,外表看來光鮮亮麗,但在其內心深處卻掩藏著難以言表的悲哀與蒼涼,面對家族的安排,她曾選擇屈從,但傑克的出現改變了她人生的軌跡,露絲毅然拋棄為錢而生,為家族而活,她清楚自己的人生應該如何書寫,即便是一生窮困潦倒,哪怕一無所有,只要還有愛的溫存和感動,那已是足夠。而傑克對生命的度過方式更是顯得簡單,但並不盲目和草率,他有很明確的生活目標與方向,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又能通過努力得到何物,雖然是通過賭博的手段偶然獲得登上泰坦尼克的機會,但能與露絲結識,年輕時擁有一份足以刻骨銘心的愛情,於他已是了無遺憾了。正如影片最後,泡在冰水裡的傑克望著身邊患難的戀人,仍用最後殘留的溫暖和力氣為其維持求生的勇氣和信心,他坦言「能夠得到這張船票,認識你,與你相愛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樂」,的確,傑克前期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日子雖是困頓,卻淬煉出一顆火熱而善良的心靈。20餘年人生旅途,短暫得如流星劃過星際,但傑克選擇了有質量的度過,他曾那樣大膽坦盪的為之愛過,奮斗過,付出過,當生命歸於盡頭之時,他的臉上未有太多遺憾,太多悔色與不舍,反倒多了一份坦然,甚至是一份凜然,為愛獻身,為戀人撐起生命的架梁,又有何妨?傑克和露絲,雖有迥異的人生軌跡,但在他們相遇相愛期間的這段交匯時期以及此後兩人命運的最終歸宿,盡管各異明顯,但都無愧於對生命內涵的完整詮釋,作為一個人,一個有完整心智和不朽精魂的人,生命應當這樣度過!
看過影片,很多經典影像和片段仍在腦海中反復回盪,像兩位戀人在航船桅桿上的浪漫一幕,像露絲在得知傑克被人陷害後,拚命重返船艙求人幫忙,救助傑克,這樣的鏡頭實在太多,無法一一贅述,但對我震撼最大的部分莫過於露絲在他的未婚夫可以保證傑克安全後,進入救生艇,當救生艇緩緩下降之時,她望著傑克眼神中流露出的款款深情和對自己生命全然不顧,只為戀人能安全脫險的無畏,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跳回泰坦尼克,雖然她深知這一跳意味著生還希望可能的驟減,意味著她將要面臨的種種凶險和艱難,但這跟生命中最可珍存,最值把握的真愛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能跟自己相愛的人共患難,同呼吸,用彼此相擁的方式,攜手走完最後的生命里程,然後隨巨輪一起消逝於漫漫的海域,長眠於海底,這遠比苟且空虛地度過一生來的幸福,踏實!
在觀影過程中我還注意到一個在高潮部分反復出現的細節,很多為貴族拉琴的小提琴手們,在面臨災難之時,並未顯露絲毫的慌張與焦慮,或許准確的說他們的內心也同樣焦急無助,但幸運的是他們用集體拉奏小提琴曲的方式掩飾了內心的惶恐,無助,選擇忠於藝術,用美妙的天籟之音作為終結個體的終點,在生與死的艱難跨越面前,這樣一群可愛而堅忍的人們,選擇了又另一種純粹而充滿分量的方式活過,那即是對藝術的執著,對精神的守候!
記得印度詩人泰戈爾曾這樣描述人生「天空不曾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人之一生,是上蒼的饋贈,上蒼賦予了你生命的全部基本本領,而如何運用這些本領走過人生路,則是每一個生命個體需要仔細思考的終極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懸疑,但隱約之中,才驀然發現,其實答案就在身邊,就在觸手可及的不遠處。人之一生,白駒過隙,生命如天平,兩邊的托盤加上何物方能使其平衡,好像是每個人不懈尋求的理想狀態,我們總在路上追尋求索,不過細想起來,難道絕對的平衡就是最好的嗎?如果天平的一端放入至真至善,一生珍貴的愛情,另一端則加上對個人精神領域的不斷探索和堅守,那麼生命的天平因不堪一方的重量自然要向一邊傾斜,難道面對這樣的所謂「不平衡」,我們也能將其武斷認知為失衡嗎?
第七十屆(9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又名《鐵達尼號》Titanic
《泰坦尼克號》上演不到二十天,票房就超過了兩億美元,到1998年4月已近十一億美元(國內票房為3億元人民幣)。它是美國電影史上迄今為止製作時間最長(五年),製作費用最高(二億五千萬美元),獲奧斯卡獎提名最多,獲奧斯卡獎項最多,票房最高的影片。在7O年的奧斯卡獎歷史上,只有1959年的影片《賓虛》獲得過11項奧斯卡獎。盡管如此,它卻與四項表演獎無緣。
《泰坦尼克號》使全球的觀眾爭睹了詹姆斯.卡麥隆製造的這一災難神話。不少女觀眾是淚眼汪汪地看完的,紛紛稱贊這是一部弘揚偉大的人間真情的巨片,而且片子的視覺效果極佳,觀眾彷彿自己置身? 坦尼克號輪船上,與片中人物共同經歷了葬身大海的驚險歷程。然而,影評人士卻紛紛對該片提出批評,認為該片後半部分驚險、特技效果應貫穿全片,以突出災難片的份量;前半部分的愛情戲顯然畫蛇添足、無足輕重,完全可以壓縮;片長達三小時,使觀眾難以坐得住,也限制了該片單位放映次數等等。
這是一艘曾真實存在的巨輪,它的沉沒奪走了上千人的生命,成為一場史無前例的海難;這是一個虛構的愛情故事,它的悲劇奪走了億萬觀眾的眼淚,成為影史上最成功的商業大片。不論有多少人對這部電影指手劃腳,但是你無法忽視那全球累計18.4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以及迄今難以逾越的賣座程度,還有奧斯卡上的11項大獎的冊封,而十餘年來觀眾對該片的持續發燒也是最好的證明。詹姆斯.卡梅隆斥資之重令人咋舌,可終究為其贏得了世界級導演的聲譽,同時也成了自己無法超越的高峰。而他也通過本片樹立了「災難+愛情」的模式,為災難片增添人情味,為愛情片增添觀賞性。可以說,一艘大船的沉沒卻成就了一種電影文化現象的誕生。
影片採取倒序的結構。一開始的時間是1996年,一艘比較先進的深海探測船潛入大西洋3821公尺的深度,船艙里的探險隊員是要在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中尋找一塊價值連城的鑽石「海洋之心。跟隨他們的在迷宮一般的沉船里游弋,能夠看到當年乘客們的皮鞋、眼鏡、破敗的鋼琴。終於,探險隊員們找到了一個保險箱。當他們上船後滿懷期望敲開後卻發現裡面只有一灘毫無用處的泥漿和一張畫稿。那幅畫稿經過清理之後,竟然可以看出是一幅裸體女人的畫像,而女人的脖子上正掛著他們所要尋找的那塊鑽石海洋之心。這一段鏡頭明顯看出是在攝影棚里拍攝的,船發出的光居然可以照射到海底。類似這種缺乏常識的穿幫鏡頭在電影中比比皆是,接下來我就不多揭穿了,因為很多著名穿幫都已經路人皆知。不過通過這一段,可以感受到這艘大船如今的凋敝,並且可以想像出當時沉船時震撼人心的畫面。
這次打撈行動通過電視轉播出去之後,引起了一位白發蒼蒼、臉上布滿皺紋的老太太的注意,她自稱羅斯,並且說畫中的那個女人就是她。探險隊員為了找到「海洋之心」的下落,請來了羅斯太太。於是羅斯太太就跟大家講述了當年她在這艘輪船上所經歷的刻骨銘心的愛情。影片用了前20分鍾時間表現沉沒後的泰坦尼克,而且跟觀眾交代了整艘船沉沒的模擬過程,便於觀眾理解以下的劇情。
B. 誰給我篇電影貝多芬傳的觀後感啊
最近我觀看了影片《貝多芬傳》,在觀看的過程中使我想起了貝多芬的好多事情,同時我也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通過斗爭,取得勝利」。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的斗爭。從一些資料來看,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並且使用暴力強迫他練習各種樂器。
貝多芬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但是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不怕。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
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
沒過多久,最不幸的事情也來臨了,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差,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漸漸地,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成的。
不僅如此,他的身體的其他器官也「背叛」了他,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貝多芬不論面臨多打的困難都毫不動搖,可見他的勇氣和毅力是多麼地驚人!
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在音樂創作上既繼承了古典主義的精髓又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河,將交響樂的創作推向了藝術的頂峰。他是一個民主與自由的追求者,並不斷地進行著斗爭。
C. 2009感動中國觀後感
應該是指2008年的感動中國人物吧,2009年頒獎,評選的是2008年的人物
2008,對於中國來說的確是不平凡的一年:雪災、地震、奧運,從驚天動地的自然災害到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到震撼人心的空前盛事,我們在2008年流下了太多淚,而在2008年我們也感受到了太多的感動。而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是讓我們感動的種種的剪影,也是讓我們感動的最典型。
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紮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忍、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的中國人!
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有質量、有愛心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幾分向前走的勇氣。
相信,看完《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目標清晰而身心輕松;又會有一種不可推卸的義務感,走路的腳也更堅定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有「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還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既可以支撐自己,同時也可以救治更多的人。 這,正是一種感動的力量……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D.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E. 求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的觀後感和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千與千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10歲少女千尋因好奇闖入一條神秘隧道,在另一方發現一個無人居住的不可思議之鎮。不安的千尋想盡快離開,無奈貪心的父母卻在一食店內瘋狂偷食,千尋唯有獨自游盪,途中看見大群精靈和幽靈四處出沒大吃一驚,欲通知父母之際卻發現他們變成了大肥豬„„!千尋逃走,身體竟開始變成透明,快要消失。 此時,一個叫小白的男孩出現並救了她,更告訴她這個鎮是精靈棲息的世界,人類是不許進入的,若要生存必須遵守兩個條件:首先要為掌管鎮中大浴場的魔女湯婆婆工作,第二要被她剝奪名字,千尋被奪去一字,成為小千。 孤獨的小千在大浴場工作時認識了很多朋友:指導她工作的小玲、負責煲洗澡水的鍋爐爺爺、煤炭屎鬼、入侵浴場搗亂的無面男以及各式各樣的客人等,每日都遇上超乎想像的奇幻事情,令她對生活有很多新體驗。 一天,千發現一條受重傷的白龍,原來是小白的化身,他為到湯婆婆死對頭姐姐錢婆婆處偷寶物而受襲,湯婆婆兒子與僕人更被變成老鼠及小鳥,白為救千竟膽敢與湯婆婆交易 — 救回其兒子,條件是讓她父母變回人類及返回原來世界„„ 那個名叫千尋的小女孩,是這個物質年代的產物。冷漠,麻木,缺乏此起彼伏的內心氣力。就像散落的蒲公英,在物質的空間隨風漂流。所以,當千尋跟隨著父母在前往新居的路上,沿途的風光對她來說,也許只是視線里的掛畫,略帶陌生卻又缺少好奇。 看過的宮崎駿的其他電影中,都有快樂單純的場景。仿若一場未被塵煙漂染過的夢,側耳傾聽,風之谷,天空之城,就是一對對純白的羽翼,劃過童年的夢幻盒子,擁有無遠弗屆的內心空曠。 宮崎駿習慣手握101種方式,因此,他的電影語言是有選擇性的,而且操控自如。《千與千尋》是一段寫給10歲孩子的童話文字,然後用視覺表現出來,更加簡潔和意趣。 關於人格,或者關於心靈,我們的自身都隱埋著一些無名的能量。無法自我發現。所以,當千尋從開始拒絕走入未知的隧道彼端,到害怕或孤獨影響了她尾隨父母之後,再到後面的歷險開始發生了„„這些就是心靈蘇醒的引線。 然後一切開始改變。 源於物質的慾望,父母觸犯了規條而被變成了豬;千尋被迫在幻境之城裡生存,靠艱辛的體力勞動;面對或暴戾或無情的眾神仙們,在艱難中無從選擇,只能從基本的生存中尋求出口。 幽暗的廟宇隧道盡頭,隱藏著多少灰黑煙塵,對一個小女孩來說,固然無法預言。幾分鍾過後,突然就要面對一次告別。鑰匙在陽光下迷失,靈魂在物慾中被越牽越遠,失去堅牢的依靠。 像一場虛擬的電動游戲,神仙的幻境里,也有好人和壞人。曾經覺得這個世界有太多背離,世界控制了靈魂的行走方向,有的開始猖獗,有的卻開始頹靡。就連游手好閑的小偷,都可以製造一段銘心的詩意的戀情。 無論是表面冷酷內心復雜的小白,還是銳利熱烈的阿鈴,抑或沉著寡言的鍋爐爺爺,在生命的控局中,他們都保持著實為內斂的姿態。與蠻橫的湯婆婆相比,我們可以感受他們的平靜,以及被宿命控制的內心圖景。而另一個澡堂來客無面 人,缺乏性格,比現實中的千尋更加軟弱,隨波逐流。因此,千尋卻自此擔當無面人的導師,為他尋求自我手心的出口。 千尋實在是一個干凈的孩子,只是在過多的物質影響和父母封閉的庇護中失去真實。宮崎駿說,千尋是平凡的,毫不起眼的,也許每個10歲的女孩,都可以在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怯懦,孤僻,麻木,失卻孩子應有的純真和好奇。用一個平凡的女孩來發掘生活的理由和力量,抗拒善惡難辨的世間曖昧,也許是宮崎駿講述這部片子時的初衷。 名字是一個符號,就像生命的籌碼,或者地下鐵的方向牌。片子中,失去了名字的記憶,就等於丟失了自我。變成一場洶涌中的空瓶,錯亂,直到湮滅。如果宿命的陽光被巨大的物質困惑所吞噬,這場危險可以覆沒個性。生命隨時灰飛煙滅。千,只是一個臨時的代號,那個小女孩開始知道如何控制局面的時候,始終沒有忘 記自己的名字,千尋。 我對電影的回憶,始終浮現那一條隱浮在海面的軌道,被蔚藍寂靜的大海擁抱,是通往陽光的鑰匙。當千尋牽著尋回名字記憶的小白的手,在現實的那片天空中雲翔,心情暢然,了無牽掛。生自安安,死亦碌碌,包圍人類的永遠是無解的未知世界。你摘下的小花,你遭遇的輕風,你踏過的長街——誰明白它們的本相? 隧道的另一端有想像之外的幻境,所有不可能發生的事都是這個城鎮的理所當然,它和人界比鄰而居,但人類的雙眼永遠不能捕捉到它的存在。因為有治癒百病的溫泉,幻境里聚集了無數神仙精靈。迷路的十歲少女千尋,無意間掉入了這個人類的禁地。為了在幻境中生存,千尋被魔女湯婆婆把名字改成千,徹底脫離人界的 生活;她還成為湯婆婆手下的工人,在這個專橫的魔女所控制的溫泉浴池裡不停勞動。 千尋從釜爺爺、鈴鐺姐姐和神秘美少年小白的鼓勵里得到生存下去的勇氣,在溫泉拚命工作避免淪為動物。漸漸的,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喚醒了,原來人可以實際的感覺到自己是活著的,千尋第一次有了這樣的體驗。 溫泉里有個叫「無顏」的面具人,他整天只會嘟囔著「冷」,「俺都要,俺有錢,拿來」,「千,餓了」這樣的詞,脾氣暴躁粗野,喪失了與人溝通的能力。一心要活下去的千尋體會到了生之美好,她不希望自己和無顏有同樣的下場,於是努力尋找解放無顏靈魂的方法。同時,曾經保護過她的少年小白刺傷了湯婆婆的女兒錢娘,千尋毅然決定拯救小白,挑戰魔女的權威。 取勝的魔法只有一句話——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對於生來就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為何物的千尋,不啻為一次全新的考驗。 萬物重生的早晨,來到寂靜無聲的窗口。放棄無盡需索,復歸於零的時刻,人類才會得到滿懷的所有。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級哲學書籍,講述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一封由一個神秘的哲學導師寄來的信,從此開啟了她學習哲學的道路。隨著蘇菲的經歷,一系列哲學史的發展歷程和哲學思想在我心中生根發芽,從而也引起我對這個世界謎團的好奇與思考。 整本書篇幅很長,我前後一共花了兩個多月才讀完,內容很多,對於哲學史的發展過程,我記住的很少,但是作者獨具匠心的構思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閱讀前幾章,以為本書的主角就是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覺得詭異,到蘇菲十五歲生日的那場哲學宴會上,我才漸漸意識到,本書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親,而蘇菲和艾伯特只是本書作者筆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筆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創造出這兩個人以及他們的經歷,寫成一本書,作為給女兒席德的生日禮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筆下,蘇菲和艾伯特也漸漸感受到了這個創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他手中,於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脫離了少校的控制,獲得了成功。這種被創造者逃離被安排的命運的構思,讓我感覺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維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很久以前就被灌輸以一種思想,就是哲學書非常枯燥、難啃,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閱讀哲學類的書籍,但它給了我驚喜並激起了我的思考和興趣。書中的少校筆下的蘇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學的發展史,但它給我的啟迪卻很多,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構思,或許是要更直觀地告訴我們,真實與虛幻其實並沒有什麼界限。而我們是誰,誰又是我們,我們是否真實的存在,還是如同蘇菲和艾伯特一樣,只是被一個更偉大的個體所操縱著的一些幻像而已?一切都如同迷一樣。但無論如何,即使我們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世界仍舊存在,地球仍舊旋轉,時間仍舊流逝,周而復始„„或許這就是哲學吧!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這樣評價本書的:「《蘇菲的世界》的小說部分,蘇菲的主體自覺過程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哲學加偵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觀,它讓人心胸開闊,這不正是哲學愛智最古典的定義嗎?」是啊,雖然初次接觸哲學的我還不能非常深刻地理解書中的一些內容,也不能像南先生那樣作出深刻的評價,但是,我感受到,它喚醒了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這的確是一本好書!
F. 要三篇紅色電影的觀後感,400字左右,不許太多
第一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中國1937年~1939年的歷史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表現了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的浴血奮戰的情景,第一次出現了八路軍所有將領的形象,也第一次在電影里集中表現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陽明堡戰役,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黃土嶺戰役等大型抗日戰役。 然而我覺得,《太行山上》不僅僅是一部血與火的戰爭片,還是一部充滿智慧與謀略的軍事片。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日軍瘋狂地在一個村子裡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總司令已下命令讓大家都撤離了。凶惡的日軍便集中了整個村子裡的民眾,把他們全都關在一個房子里,命令他們只要說出八路軍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們。但是,沒有一個人出聲。日軍的將領氣急敗壞,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氣彈。屋子裡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沒有人願意屈服。這個時候,朱總司令正躲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他看到村民們因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員與總部取得聯系請求支援。身旁的將士不斷提醒他這樣做可能會暴露他們的隱藏位置,但總司令依然堅持要解救受難的民眾。在這危難關頭,有一名將士出來用明語(也就是俄語)與總部取得了聯系,順利把消息告訴了對方。而正在偷聽的日軍卻一頭霧水,搞不清出他們在說什麼。看到日本將領氣急敗壞又無能為力的樣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後來,八路軍支援部隊到來,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與之產生明顯反差的是日軍的殘暴。日寇將領阿部規秀壓迫被八路俘虜後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搶地的喊著:「我有什麼錯?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軍都不殺我,自己人倒要殺我。天皇陛下,皇軍必敗!」然後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掙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尋味。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軍之愛民如此,也難怪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德在平型關戰後向參戰指戰員訓話時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你們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英勇頑強的戰斗,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你們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 聽了這段話,所有在場的我們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這番話真是大有分量,簡直是振聾發聵。我想,在此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學校團委讓我們觀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奮人心了。當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都深刻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這么隆重地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我們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第二篇《黃河絕戀》
黃河,中華民族的象徵,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她著書立傳。而今,馮小寧導演更以一部氣勢恢弘、昂揚著極強的生命力的《黃河絕戀》,再次讓我們領略了黃河的壯美。同時,讓我們看到了一幕戰火中偉大而聖潔的愛情悲劇,更讓我們聆聽了一麴生命的絕響!
影片一開始,作為美國援華軍官的歐文,在與日寇的一場激戰後,死裡逃生。爾後,在逃往革命根據地的路上,他走進了中國軍民的生活中,共同譜寫了一首偉大的國際友誼之歌。當他第一次看到影片的女主人公安潔時,便感到這是上帝派來拯救他的天使,並一再地稱她為「安琪兒」。隨著劇情的發展,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天使」一詞是多麼恰當地描述了安潔流星般美麗而短暫的一生。護送歐文去解放區的路曲折、驚險,生命隨時在生與死之間徘徊。一路走來,走出了安潔獻身革命的緣由,走出了安潔的父親及安父與黑子父親的恩怨化解;一路走來,走出了歐文對安潔的赤誠的愛戀之情,走出了歐文對黃土地、黃水河的痴迷;一路走來,走出了歐文對中國大地上這場戰爭特殊性的認識,更走出了歐文對生命與尊嚴的深刻理解。為了歐文——正義的化身,又有多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啊!不知名的放牛娃、小戰士、黑子、黑子父親……特別是安潔,在滔滔的黃水河中,在面臨著生與死的選擇時,毅然用歐文送給她的信物——匕首,割斷了將歐文、花花和自己死死捆在一起的繩索,將生的希望交給了歐文、花花,而將死亡留給了自己。天真的歐文在將匕首送給安潔時,曾說過「希望你永遠用不著它。」,然而,這匕首最後卻用在了安潔自己身上!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默默的選擇,而這默默的選擇,卻譜寫了一曲輝煌壯美的生命絕響!
影片的結尾,滔滔的黃河岸邊,在老歐文深情的目光中,安潔終於與花花和自己爬上了河岸,並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走去。這時,響起了影片的主題音樂—— 一首抒情壯美的小提琴曲,悲而不哀、哀而不傷的音樂,正如一麴生命的贊歌,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安潔的生命去了,但「天使」卻永遠活在歐文的眼中,活在每一個熱愛生命、熱愛和平的人心中!第三篇《南京南京》南京南京觀後感這不是一部電影,更像是真實的片段錄像。整個電影從頭到尾都是觸目驚心殺戮和獸行,看了讓我很難受,如果電影講的是事實,那歷史就太瘋狂、太殘忍了。最觸動我的場景是日本兵在活埋了中國人後還在一個個頭顱中間原地踏土,跳舞,簡直滅絕人性。另一個場景是拉貝先生離開難民營大門後下跪對中國人謝罪,中國人需要一個外國的納粹來保護,真是諷刺。生命如草芥,但是草芥是不會被殺光的,電影的結尾還是在死亡中給我們留下了生的希望。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充滿了人性的真實,人道主義和人文主義的精神也充斥在每個段落中。在電影中沒有國家與國家的對抗,只有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每個人都是真實的,也是矛盾的,不可復制的。如果假設我們身臨其境,你能像劉燁那樣慷慨赴死么?你能像高圓圓那樣挺身而出么?你能想范偉那樣出賣同胞又捨身取義么?甚至你能像角川一樣在人性中掙扎,而最後選擇自殺么?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無法回答的,導演能夠正面,真實的講述這段歷史,讓人敬佩,這個電影沒有講述為什麼,如果非要找答案,那答案就是歷史,就是現在。回頭看看歷史,每一次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都是伴隨著戰爭這顆人類文明的毒瘤,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避免重蹈覆轍,拒絕戰爭。
G.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800字 緊急!!!!
影片以中國1937年~1939年的歷史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表現了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的浴血奮戰的情景,第一次出現了八路軍所有將領的形象,也第一次在電影里集中表現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陽明堡戰役,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黃土嶺戰役等大型抗日戰役。 然而我覺得,《太行山上》不僅僅是一部血與火的戰爭片,還是一部充滿智慧與謀略的軍事片。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日軍瘋狂地在一個村子裡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總司令已下命令讓大家都撤離了。凶惡的日軍便集中了整個村子裡的民眾,把他們全都關在一個房子里,命令他們只要說出八路軍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們。但是,沒有一個人出聲。日軍的將領氣急敗壞,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氣彈。屋子裡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沒有人願意屈服。這個時候,朱總司令正躲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他看到村民們因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員與總部取得聯系請求支援。身旁的將士不斷提醒他這樣做可能會暴露他們的隱藏位置,但總司令依然堅持要解救受難的民眾。在這危難關頭,有一名將士出來用明語(也就是俄語)與總部取得了聯系,順利把消息告訴了對方。而正在偷聽的日軍卻一頭霧水,搞不清出他們在說什麼。看到日本將領氣急敗壞又無能為力的樣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後來,八路軍支援部隊到來,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與之產生明顯反差的是日軍的殘暴。日寇將領阿部規秀壓迫被八路俘虜後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搶地的喊著:「我有什麼錯?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軍都不殺我,自己人倒要殺我。天皇陛下,皇軍必敗!」然後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掙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尋味。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軍之愛民如此,也難怪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德在平型關戰後向參戰指戰員訓話時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你們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英勇頑強的戰斗,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你們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 聽了這段話,所有在場的我們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這番話真是大有分量,簡直是振聾發聵。我想,在此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學校團委讓我們觀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奮人心了。當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都深刻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這么隆重地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我們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H. 電影2012觀後感3000字,急急急急!!!
除了宏大的場面,其實給我最深刻的還是影片中的對各種人物的親情、愛情、責任的展示,以及人類不分國籍互相關愛、災難面前相互扶持。影片的每個人物都是人類不同國籍不同層次的典型代表。當然與社會道德相悖的反面人物是不可缺少的,這是每個影視作品及社會都存在的。
1、親情
剛開始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傑克遜一家給吸引住了,過於專注於熱愛的事業而忽略了妻子及子女的傑克遜在影片開始的時候,開著別人的豪華轎車帶著一子一女到曾經和妻子一起去過的黃石公園野遊,兒子一副完全愛理不理且表現出很喜歡媽媽的新男朋友的樣子,為父親這恐怕是莫大的諷刺。送子女回前妻家看到情敵戈登醫生和妻子出來應邀請他一起到家裡吃煎餅,傑克遜面對了另一個尷尬。送雙胞胎上飛機,在雙胞胎與他對罵時不小心透漏了災難的降臨及政府的計劃,傑克遜全速開車回到剛剛離開且正在面臨滅頂之災的前妻家,來營救他的家人當然也接上了前妻的男友。逃難的過程是影片的一大看點,也就在這一過程中,使這一家人一直隱藏的愛湧上來。傑克遜一直都是愛他的前妻及子女的,這個在開始就很明顯了,只是因為前妻和兒子不理解他對寫書的痴狂,在無奈中他埋藏著自己的感情和自尊;其實前妻和男友(不好意思,忘記他的名字了,暫且叫他醫生吧,因為他的職業是名醫生)在超市第一次遇到地裂時,醫生在言語上冒犯傑克,前妻極力維護他,就已經表現出了她仍然愛著傑克遜,後來他們偷偷進入方舟一路上相互扶持,尤其是只剩幾分鍾海嘯就到來而方舟的門卻關不上傑克遜返回去檢修時,兒子對父親的愛完全爆發了,趁大家不注意,諾亞尾隨父親,兩人齊心協力在最後幾秒的時候解除了故障,大門及時合上,方舟發動了引擎,整個船上的人脫離了危險;諾亞回到了母親身邊,媽媽問他爸爸呢,他說就在我後面,可是他們卻沒看到傑克遜,母子倆抱在一起為失去親人哭泣,指揮中心的人都陷入了哀默中,就在此刻傑克遜出現了,當他浮出水面與前妻兒子相擁的畫面通過監控顯示出現在大家面前時,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當時自己也鬆了一口氣,不喜歡看災難片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導演或者作者總是喜歡把相愛的情侶或者溫暖的家庭生生拆散,讓人看得撕心裂肺的痛,還好此片沒有讓人如此絕望。)最後災難結束,地球恢復平靜,一家四口出現在大屏幕上,女兒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父親說:「我們就在這兒建立一個新家好嗎?只要我們在一起到哪兒都是家。」我想說的是,在我們還來得及的時候,請好好珍惜身邊的或者遠方的家人吧,不要等到你的一個轉身變成了一世的訣別。如果兒子覺得父親不夠愛你,其實你錯了,因為作為一家之長,他必須養家糊口以及擔負著這樣或那樣的責任,他想把最好的東西放到你面前,而你的冷漠刺傷了他;如果父親覺得兒子不夠敬愛你,其實你也錯了,他只是感覺不到你的愛與重視,所以想用冷漠和叛逆來引起你的注意。
當方舟的大門要關上時,尤里用他所有的力氣和希望將兒子推上了方舟而自己卻葬身於海嘯,我才開始注意這個自始至終的反面人物,哪怕再冷酷無情的人也是有愛的。他漠視小人物時的殘忍,以及在危難時刻毫不猶豫的丟掉信任他的拳擊手和女友的無情,然而在這一刻他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父親,為兒子爭取活著的權利,將希望全部寄託到了生命尾聲的那跳躍著向上的一舉。
勞拉的父親,那個美國總統在最後關頭選擇了和國民一起面對這場災難,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就在勞拉登上方舟以為父親在指揮中心忙碌時,打來了那個訣別的電話:「勞拉,如果讓你在等船之前知道,我想你是絕不會登船的。」
影片的另一個主人公,博士再登船之前也給父親打了最後一通電話,父親很安詳的等待著災難的降臨,並告訴博士:「我跟你媽媽的這一生過得都很精彩,我們最成功的是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博士父親的搭檔哈里也給一直冷戰的兒子打了多年來的第一通電話,然而卻沒來得及跟兒子說上一句話,但是導演留了一個讓觀眾想像的空間,因為哈里的小孫女說是爺爺打來的,這是不是意味著兒子已經知道了父親原諒了他去了一個日本妻子?畢竟父子之間還是有一些默契的。
影片里另一反面人物,我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在總統放棄生機後成為美國的總指揮的那個人,他像往常一樣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還跟母親說下個星期的這個時候再打,手中拿著兩張票,然而89歲高齡腦子已經不清楚且腿腳不便的母親顯然不能登船的,手中那張多餘的票已經沒有可送之人,我想這是影片中最悲哀的人吧。
......
2、愛情
在每部影片中,愛情都是不老的傳奇,它的偉大與震撼在於沒有血緣關系的兩人之間因為存在愛情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勞拉與博士在逃難以及拯救人類的過程中發現了共同的價值觀,在人們脫離危險後,愛情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產生了。
尤里和他漂亮的女朋友,救援人員請他們出示登船卡時,他們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爆漏,尤里早就知道女友和飛行員之間的關系,因此他毫不猶豫的丟棄了女友,而他的女朋友也在後來向傑克遜承認了她其實愛的的確是飛行員,她真應該早點兒做出選擇。然而她一直選擇呆在尤里身邊,也不過是看上了人家能夠拿安225作私人飛機的財富。貪婪的人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他們最後都沒有逃離那場災難,盡管在危難時刻他們都表現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傑克遜的前妻和戈登醫生,不說傑克遜,是因為他和前妻雖然離婚了,但他們彼此相愛,還共有一對兒女,已經成了深入骨髓的一家人。不可否認戈登醫生是愛傑克遜的前妻的,而這個女人顯然也是被對方吸引的,曾一度認為是愛他的,只是在最後關頭她才明白誰才是自己等的人,導演給戈登的結局看似殘忍,其實在愛情上這是最好的歸宿,藝術是高於生活的,也許在現實世界裡什麼都不如活著更有意義,而在藝術里的愛情總會以一種悲劇來成全另一場喜劇,傑克遜一家在一起了,他們都不會忘記戈登,尤其是被他愛的那個女人,他永遠活在她的心裡。我想說的並不是得不到愛情的人都應該以死亡這種悲壯的方式活在對方生命中,而是想說如果不能夠和我們愛的人在一起,請把最美好的自己留給他/她,然後退出他/她的生活,成全他/她的幸福,那麼我們就會永遠以最好的形象出現在那個人的回憶中。
......
3、友情
友情在這部影片里表現得並不是很多,畢竟在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很少再有人關注一些與我們毫無血緣關系的人了,何況是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博士的朋友在死亡到來之前的那通電話。但那個鏡頭是一家三口相擁著等待死神的降臨,毫無畏懼,也許親情真的更為偉大吧。
4、責任和人性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友情,但是影片中人與人之間,完全的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認識的人,在關鍵時刻都沒有隻顧自己逃命而放棄別人的生命,是責任還是人性的偉大,我無法區分。飛行員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駕駛那架安225,只是為了讓其他人安全降落,甚至尤里根本就不領情,更不會因此更感激他,他應該是知道的,然而還是選擇了犧牲。
尤里的女朋友在閘門合上前一霎那,把傑克遜的女兒麗莉推了上去,而自己卻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那個中國藏族老太太說:「我們都是地球的兒女!」這句話道出了人性的良知,也是對整個影片中那一個個對生命的尊重的行為的詮釋,她代表了最平凡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
博士則代表了社會上層人物,不管是底層也好,上層也罷,他們都是人類道德規范的象徵。
I. 《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還要張麗莉的觀後感 在線等,快~~~
「還有一招讓你哭響起
期待已久的」感動中國2013頒獎典禮「,和終於,在2013年2月19日晚上在央視播出,昨天晚上,我特地抽觀看了頒獎儀式,觀看過程中幾次眼眶濕潤,獲獎者,一些以民族大義忘了我的工作,直到生命的盡頭,令人欽佩他們的家庭,一些瑣碎的,為別人付出,堅持,和取得的成就普通尋常的感動每個人都感動的兒子和女兒,在平凡的崗位的普通百姓,他們抱定一個信念,「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人。」這種愛是不,他們堅持在一年內,一刻也不這個問題,但幾十年來,所有的辛勤工作,所有的愛。
1,垂直死胡同,所以汗竹香 - 德霖
沙漠,燈塔馬蘭平沙廣大黃色的每一天,五十年英雄殘害。劍河風和雲,寬,一般金甲夜。永別了戰士的自己的士兵,你永遠不會倒下!
2,孝順更精湛的腳可以誇耀 - 陳濱江
童年,根布帶是母愛,母親背著你使用它。長大了,這塊布背著母親與兒子親熱,您可以使用它。有一天,她的母親的記憶早已盪然無存,但愛不是傳統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的武器。
3,何處春江無月明 - 何玥
花樣年華,你悄悄地離開了。你捐,分散,如花朵般從樹枝上留下了滿地的香味。這樣一個殘酷的命運,你是天使一樣飛翔。你,你永遠不離開你的不平凡的一生最後的閃光燈照亮大地。
4,難過莫悲傷兮生別離 - 高冰寒
海峽淺彎月亮。一封家書,一張票,錯過了一生。除了更大的混亂和痛苦,近鄉,但我知道,故鄉甜。我離開了家,現在你回來了,他的手顫抖著,你是不是退伍軍人的遺骸,祭壇是另一個壇,是充滿懷舊色彩。
5,火炬燃燒的火振興的巨大和強大 - 高淑珍
粗糙的手支起的辦公桌,一個慷慨的回擋住了風和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每天茁壯成長。你的心臟和土壤鄉村,你就灑下的種子硬實的好意,長成參天大樹。
6,將你周圍吃的所有的苦沒有一個字 - 陳加順行
人卧底,為市民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最甜蜜的交流。您偽裝的變化,玩,而不是隱藏在內心最深切的懷念,你不願透露姓名的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誰。
7,雪地輪胎 - 有章哩蠡
不要哭,孩子,那是你的生活的教訓是,最美麗的容於你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給了翅膀,她大爺沒剩下多少了,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說,人生沒有綵排,甚至可能面對的那一刻,這是她不變的選擇。 BR />
8天磨為鐵漢 - 文博
二十年來堅持你的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但是,只有不配的黑頭發白了頭發。有一個夢想,但我知道,你的心臟比大的肩膀上的責任。自己的一片海,帆的祖國從來沒有下降。
9,香味通田心 - 華艾從
她在她自己的葯箱,他再次對她承認,她與她所有,她的心裡充滿了整個村莊。他充滿一種方法,兩個人,二十年來,巍巍群山,小溪蜿蜒帶來了月華,愛是長期上漲。
10,長使英雄淚滿襟 - 羅楊
如果你沒有離開,仍與吳鉤巡邏萬里關山。祝你只是休息,醉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你聽到我嗎?,戰機呼嘯,沒有悲傷,和你打了!
/>我覺得這一刻,有很多人淚落,他們的先進事跡非同尋常,我想這一刻,很多人的激情,伏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刺的驕傲。
這是一票,但整個中國的熱情點燃。雖然這是只有10個普通的人,但看到了中國的民族錚錚鐵骨。
有時,我們需要這種感動,喚醒良知和激情。有時,我們需要這樣的人來帶領我們走向新的輝煌。
記住這些名字,他們樹立了榜樣和示範作用。記住這些面孔,他們醒來內心的狂熱。這一刻,他們感動中國,感動了全世界。
我的眼淚幾次男人不輕易哭泣,因為悲痛的淚水從你的臉頰靜靜地滑落觸動了我們最柔軟的心臟,2013年倡導積極的能量,這是我的孝順,最不能等待,做好事,追求的夢想,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必須有一個身體和靈魂的道路上來吧!欣賞別人感動,我深刻地認識到的同時,也學習到觸摸你的生活,工作,學習,並努力將他們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