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國者的觀後感
『壹』 急求《愛國者》的觀後感!!!要求600字左右
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裡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於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嚮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後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於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並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於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 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 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
『貳』 愛國者電影觀後感
我們的作業,需要英文的愛國者的觀後感,我最喜歡希斯萊傑,希望最好以他為重點THE PATRIOT Roland Emmerich, USA, 2000 Mel Gibson is a movie star. A
『叄』 愛國者簡介觀後感不用太多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一種義務,是一種光榮。
——題記
電影《愛國者》最讓我感動的一個鏡頭是最後那場大戰:抵抗者——美國人的人數明顯比侵略者英國人要少,而且一大部分都是民兵;美國人的武器明顯不如侵略者,但他們毫不畏懼,用砍柴的柴刀、斧頭,與騎著高頭大馬、拿著長刀的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搏鬥。
是什麼力量鼓舞著愛國者?是失去孩子的痛苦,是喪失家園的憤怒,是心中燃燒的愛國熱情……
愛國熱情能讓人們不怕犧牲,無所畏懼;愛國熱情能讓人們團結一致,共同抵抗侵略者。愛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為國犧牲也是一種光榮。
回顧中國歷史上,也有無數愛國人士為國獻身:屈原因楚國國都被攻破,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就憤怒投汨羅江自殺;越王勾踐因難容亡國之恨,為雪國恥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秋瑾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積極參加反清活動,無所畏懼地走向斷頭台;多少中華兒女,因難容日寇蹄踐九州,因而奮起反抗,把自己的鮮血灑在神州大地上……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永遠鼓舞著我們奮勇向前。
我們應該向古今中外的的愛國者學習,學習他們的愛國熱情,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現在我要努力學習,幫助同學,樂於助人;長大後,當祖國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要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青春,獻出自己的一切!
愛國是是一種義務,是一種光榮!
『肆』 愛國者英文觀後感
[愛國者英文觀後感]THE PATRIOT Roland Emmerich, USA, 2000Mel Gibson is a movie star. A really big one, even. He\'s got charisma and presence and lights up the screen and is pleasingly handsome in a rugged, non-pretty-boy kind of way. He\'s funny and charming on talkshows and makes lots of money for all of the above. This much we know. What remains a bit of a mystery is how he maintains such status. His star-power is firmly rooted in the seemingly ancient Lethal Weapon series and the quip-throwing, fast drawing, scene-chewing character he plays in it seems to have overtaken his public persona as well. Does anyone actually know anyone who even saw Lethal Weapon 4? The more appropriate question perhaps being: does anybody remember it? Does anybody care?Since Mel Gibson is a movie star by trade, he is also tangentially an actor. And in his new film, The Patriot, he has a listless taciturnity that one could diplomatically describe as "understated" or, if so inclined, "Gary Cooper-ish." Ultimately, though, Gibson\'s performance just seems false -- hollow in an utterly competent, completely professional way. In the age of Jim Carrey and Fight Club, Being John Malkovich and Ben Stiller, Gibson\'s style of acting doesn\'t seem so much old school as plain inadequate. This is not to run roughshod over classical notions of subtlety or interiority, but merely to say that if he was once emblematic of his time, Gibson\'s moment has passed. Perhaps he is simply inching towards some exclusive hideaway of insignificance, where he can commiserate over the rising price of jet fuel with Kevin Costner and Harrison Ford.It\'s not all his fault, either, The Patriot. And it\'s not even that it\'s a bad movie, it\'s just not good either; it just is. Created by the director/procer team of Roland Emmerich and Dean Devlin, The Patriot is caught in the double bind of wanting to be two semi-incompatible things at once. On the one hand, the project has the air of an important, high-style heritage picture about a simple farmer trying to escape his past sins and keep his family together ring trying times. But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 the movie continually feels an alternate pull towards being a blood-and-guts actioner. Over the course of its 2 1/2 hours, the film often seems at war with itself -- every time it starts to move with a steady flow, building momentum, it suddenly finds itself in a little narrative eddy, taking time out for a funeral, or a wedding, or to reiterate how bad the bad guys are (as in not good) and how the good guys are simple folk just trying to get along and colonially do their thing.----------------這兩天,看碟的時間比看炒股實盤的時間為多,愛國者英文觀後感。一部早就看過的內地禁演的美國大片《愛國者》,反復看了三次,一是學英語原文對話,二是這部電演的確是一部好片。該片背景和人物都實有其事,主人公Benjemin Martin上校的原形是在戰爭中失蹤的Fransis Marlen上校,失蹤了兩百年,估計肯定是死了。片中除了過分宣揚美國民兵的無敵戰斗精神(實話實說,比起中國三元里的平英團,或者同時代上海小刀會、天地教這樣的戰斗水平,還算得上是現代化專家級的),以及渲染英國的殘暴(也不完全是假的,康華里集體屠殺CharlesTon的5000美軍戰俘,是英軍自已的戰場記載),其他,基本真實。 對於美國獨立戰爭,今天我們從歷史教材、歷史教材片中得到的定論,可以說是不盡不實。北美十三州新英格蘭,當然是英國殖民地(colony)。但事實上,在西方,這個詞的准確含義是移民地,殖民者colonist真實含義是移民者。今天看過歷史教科書,還沒有形成自已的人格思想的中國學生,殖民者是教科書教導的極負面的形象。他們會聯想到歐洲殖民者對印第安全的屠殺,對非洲人的奴役贖運,對亞洲殖民地居民的壓榨。當在,也包括保留統一全國的清政府,以便長期地為歐美列強在向中國收稅服務,事實上是列強向中國人收稅的包稅人。這就是傳說中的肢解中國實為下策,保留統一的中國政府符合列強在東方的最大利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有些中國教科書,意淫為中國人的反抗令列強覺得中國不可悔。殖民者colonist,即移民者,遠不是一個負面的詞,實際上,它包含著我們華夏民族所最缺乏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因子。沒有這種精神因子,中國永遠只能是一個弱國,將會被殖民,被奴役的對象。其實,殖民者colonist,即移民者,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所表達的也是這樣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正是這樣一些100年前闖關東,50年前闖西北,闖三線,80年代以來闖深圳,闖廣東,闖浦東的精神。可以說,否定了殖民者的奮斗精神,也就否定了中國的末來。這是我們過分憐憫在文明沖突中的失敗者,亞非美洲土著時,所應該區別惜別的。你想成為強者嗎?那就分析強者的成功,將來做得比他們更好,更仁慈;你想你和你的子孫成為弱者任人宰割奴役嗎?那就同情歷史的失敗者,與他們為伍吧!可以說,英國征服印度,是把印度當成了colony,卻不是為了移民,是為了讓他們低估盧比(東印度公司)向英帝國低價出口原料和基礎工業品;也就是今天中國一些利益集團自願地挾持整個國家,為美國、日本所做的事;英國殖民南非,是為了阿扎尼亞的黃金、鑽石;殖民澳洲,是為了把骯臟的貧民趕到澳洲,為英國生產廉價的農產品、蓄產品。但對於北美13州,那是真正的殖民地,是當成真正的新的英格蘭去建立的,並且,在殖民地初建時,提供了大量的優惠的財政、物質、市場的支持。顯然,colony這樣一個詞,並不足以代表如此廣泛的意思。事實上,被中國教育誤導,是把conqueror(征服者),reiver(掠奪者)的意義,套用到了colonist(殖民者,移民者)上了。西班牙對拉美,是conqueror,reiver,不是殖民者colonist;英國對印度,英法荷西征服東南亞,是conueror,reiver;歐美瓜分中國,是reiver,不是colonist;歐洲列強在柏林會議瓜分非洲,是conqueror,reiver,也不是colonist;沙皇俄國要把中國變成黃俄羅斯,是conqueror;舊蒙古帝國征服宋代中國、西亞,是conqueror;蒙古、俄國和中國各朝代,都是把自已的本國領土、居民當成了殖民地一樣掠奪。 而英國之於北美十三州,是colonist,是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地,它相當於腓尼基人殖民(移民)迦太基,科林斯人移民敘拉古(Syracus)。同樣,colonist(殖民者),conqueror(征服者),reiver(掠奪者),和autochthon(土著,原住民),這幾者的概念,在中國歷史書簡單解釋北美獨立戰爭時,嚴重混淆錯用,難以洞釋歷史發生在那一個時期的真實。有一首燴炙人口的歌曲《紅河谷》,可以很真實地反映出這些殖民者(移民者)的精神面貌;後來譯成中文後成了情歌,變得不倫不類:野牛群離草原,無蹤無影;(包括只能吃野牛的印第安人和劍齒虎)它知道有人類要來臨;大陸等人們將它開墾;用雙手帶給它新生命;草原上將蓋滿金色麥穗,大城市過不久就會建立;歡迎你各民族姐妹兄弟(包括不情願的黑奴,華工,和很自願的中國大小海泡留學生),一起來開拓這遍新天地;移民者的生存也是惡劣的,惡劣的生活條件帶來了艱苦、死亡;唯一鼓舞人的,就是希望!馬可尼的《新世界交響樂》可以說充滿希望,也充滿了傷痛,非常有代表性:我說的是簡譜,有興趣的朋友在琴上彈一彈,就可以感受到作者這種希望+傷痛的情感。對於殖民者和原住民之間發生的悲劇,這是文明的沖突,道德只是文明的上層建築;以道德層面去譴責基礎文明已經發生嚴重沖突時的行為、事件,那是毫無意義的,觀後感《愛國者英文觀後感》。這就是中國歷史教科書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談而不深,深則離題的原國。澄清這個概念,是要明白當時北美獨立戰爭中,持獨立立場的一方,實際上是一些什麼人?他們,是英帝國驅使移民美洲的許多民族的集合體。在他們中間,有以賜贈貴族作為領地的英國貴族,他們在美洲成為農場主,象華盛頓本人;有被強行押運到美洲服刑的罪犯,就象被秦始皇押到嶺南殖民的罪犯,其實,絕大部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走鬼小販;也有被強行抓丁的愛爾蘭失去土地的農民,愛爾蘭當時是英國殖民地conqueror,愛爾蘭人的地位,相當於北美印第安人;以及被強行征役的德國人,英國王室,當時是四分一德國的領主(黑森和漢諾威選帝侯);還有數量不算多的,乘大大小小的五月花號自願到美洲求生的自由民。這些殖民者,在印第安人世代抓野牛的原野上種田養蓄,與大自然的一部分的印第安部落,當然就與歐洲移民團體形成了激烈的文明的沖突,不可調和的沖突。如果歐洲移民不能接受印第安人一樣脫光衣服追殺野牛的生存方式,就只有印第安人放下弓箭和歐洲人一樣種地了。沖突的結果,必然是其中一方的被徹底消滅,在印第安人難以抵禦的歐洲軍事優勢面前,和印第安人無法抵禦的舊大陸天花病毒的攻擊下(冰河期後十萬年的隔離,令到人數基數較小的美洲土著面監臨更大的感染風險),印第安整個種族從新大陸消失了;以致於,缺乏勞動力的美洲種植園,需要更大的成本從遠達非洲進口很不情願的新移民,黑奴!在這場文明沖突,其中一個文明被消滅的過程中,真正的得益者是英帝國,遭受損失的是被驅使的colonist(移民者),承受滅絕災難的是autochthons(土著)。這樣的結果,倒也令北美的美國與加拿大,與南非、印度等前英殖民地截然不同,而與澳大利亞、紐西蘭成為純粹的盎格魯撒克森國家。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更接近是一個脫離原宗主國軍事威力范圍的自治地區,與中央政權之間為經濟利益分配的爭奪爆發的一場內戰。無可否認的是,英帝國對於建立北美殖民地作為新格蘭,是盡心盡力的。北美新貴族種植園主生活水平雖然比不上倫敦的世襲貴族,是鄉巴佬(rubstic);但北美移民總體生活水平,卻比英國本土居民生活水平要高,稅收水平要低。同樣無可否認的是,長期與法國在歐洲和世界進行殖民爭霸戰爭(七年戰爭),在令法國走向崩潰的同時,英國本身的財政負擔也近於崩潰。相對富裕而低稅的新英格蘭,自然象股市裡有人賺錢一樣讓財政部的人眼紅,白天黑夜地想著加新的稅收。只不過,美洲移民者是200年殖民戰爭打出來的,可以說全民皆兵;不象中國股民是壓出來的,全民皆熊。對於加稅的宏觀調控政策,鄉巴佬們(Yankees,rubstics)提出必須和倫敦舊貴族平起平坐的決策參政權,no votes no tax(不讓我們投票就不交稅),以保證殖民地本身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地區自已的利益政策,地區自已要有參政議政權的諸侯理論,與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宏觀調控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最終證明,非戰爭不能解決。這就是北美獨立戰爭。同樣無可否認的是,英國作為宗主國(祖國),如果解除消除地區貧困差異的宏觀調控政策的話,北美新英格蘭移民地,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利益空間。它包括:1)《海運法》,它規定美洲殖民地的產品只能賣給英國本土的進出口公司,運到不列顛後,再由進出口公司轉賣到世界各地;進口產品亦然。顯然,這是英國在利用宗主國的優勢地位,獲得最大的國際貿易利潤,而讓殖民地中是享受低價帶來的競爭優勢;同時,保持帝國統一關稅,殖民地當然不能自設關稅,所以英國本土進出口公司可以把印度產的低成本的茶賣到美洲,賺除高額進出口利潤。乖乖,這不就是中國國營外貿進出口公司的角色嗎?14億中國人都沒有意見,它300萬新移民者就這么不愛國呀!??何況殖民地居民生活水平高於英國本土貧民,就從平衡地區貧富差異來說,也應該支持中央宏觀調控呀!不過呢,英帝國也不是吃素的,為了這個《海運法》,曾經和當時超級大國荷蘭打了三場戰爭,如果不和英國統一成一個國家,就無條件接受《海運法》。這個新英格蘭,可比舊荷蘭份量輕得多了,英國當然不會把大大小小的華盛頓放在眼裡。站在北美殖民者角度看,(現在他們自已成了原住民authchthons了),自已的產品賣了要加稅,人家的產品賣進來不用加稅;當然火氣上沖。這個價差之大,遠涉到新法蘭西(密西西比)走私生活必需品,比今天中國走私柴油還要暴利。2)英帝國在殖民地為了培養的社會主義萌芽,規定殖民地有些行業不能發展,以免造成重復建設;有些行業可以重點發展,象當時的高技術產業,造船用的帆桿,還有基礎產業,農業;就是十三移民州的優勢發展行業;3)英帝國規定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是國有資產,為免國有資產流失,禁止移民者對該處開墾;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壓制從新法蘭西向新西格蘭的新的走私通道。英式半夜雞叫(印花稅),只不過是美國獨立戰爭的一條導火索;引爆的是早已裝滿了火葯的和諧社會。華盛頓等人的no votes no tax(沒有投票權不交稅),不妨想像假如英帝國如其願讓他們到倫敦國會參政,難道,真是讓他們投幾票,他們就會放棄獨立了嗎?顯然,希望用整個英國的投票多數壓倒北美經濟利益要求,並不能避免北美獨立戰爭。可以想像,華盛頓所要求的,是北美利益代表,即今天代表各州利益的參議員(senator,每州兩個);在倫敦要求英帝國承認北美作為獨立利益體的身份,才能成為英帝國的一部分。這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即英國的社會思想基礎,並沒有沖突。正如一個不受自已,不愛自已家庭的人,不會真正愛國,那麼一個地區的人民,如果不愛本鄉本土,不維護他所生活工作的地區的利益,也不可能真正去維護一個國家的利益,有私才有公,這是英美國家文明的最基本的思想依據。和中國傳統的無私先有國的官方教導,顯然有著根本性的沖突。無私最徹底的,可能就是中國特色的太監文化了。我們可以再預計,代表北美地區利益的華盛頓到了倫敦國會,將會提出以下的要求:1)北美可以自已組織進出口業務,是英國本土的一部分;並享有同等待遇;2)北美按競爭優勢,可以自由發展產業;3)在此基礎上北美可以接受與英帝國統一的關稅和稅收水平;可以想像,如果英國接受了這樣的條件,今天稱霸世界的,可能就是以英國為核心的英美同盟,而不是以美國為核心的美英同盟,雖說大同小異。英國要求北美殖民地考慮國有資產對北美經濟歷史上的投入和保值增殖,北美要求末來利益上的公平競爭,共同發展。北美殖民者並不打算挑戰強大的日不落帝國,他們反復向英王請願,但是對於這些鄉巴佬,喬治五世只是簡單地say "NO!";其蔑視幾乎可以趕上中國管理層對股民基民的虧損自負了。不但如此,還下令英軍對北美民兵繳械,戰爭變得不可避免。這場戰爭催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建立各利益體求同存異為原則共同憲法上的共和國。經過這一次戰爭,英帝國吸取了教訓,一方面給予剩下的殖民地所有北美十三州所要求的待遇,不但阻止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的同樣的離心傾向;也阻止了美國對加拿大的兼並行動;另一方面,把夾在新興美國與法國之間那一片不可分割原國有資產的英王直屬產地,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大片領土送給美國(今天威斯康星到亞拉巴馬的多個中東部州);以此阻止美國與法國聯盟。英帝國這個決策非常高明,法國企圖通過軍事支持十三州獨立,既削弱英國,又可以伺機自肥侵吞。法國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打敗英軍的光榮變成了華盛頓民兵的戰功,乾涸的財政加速了大革命的爆發。與英國的爭斗,令法國希望佔有西阿巴拉契亞變成送出路易斯安娜的新法蘭西。因應英法兩國爭霸,作為中間人的美國以明智的外交立場,迅速成為一個擁有600萬富庶土地的大國。許多人只是知道美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卻完全忽視了那是明智的內政外交政策的成果。相比之下,那位一萬年才出一次的戰天斗地的天才的宗教領袖,挾持著弱小中國,在冷戰中同時與美蘇兩強爭霸對抗,其國際戰略眼光,與鄉巴佬華盛頓差之遠甚;獨霸權力的慾望,更是領先一萬年。孫武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下兵攻城,偉大領袖選了下下之策,與兩強對守。這部大陸禁影的好萊塢大片《愛國者》,重點刻劃的正是北美殖民者那種辛勞之間貪圖一點安逸而不得,為保護自已的小利益拋棄國家民族大義爭取個人和家鄉利益,想和解,卻不得不投入戰爭的處境。驅動他們成為英帝國的叛國者,同時成為美國奠基人的正義感,只是兩個字:社會公平!為個人利益奮斗的自由!保有個人奮鬥成功的權利!而在戰爭中,也遠不是所有殖民者都希望放棄英帝國許諾的利益,與冒著生命財產的威脅追求所謂的公平,影片中的一個殖民者上尉,也就是以這樣的認識投入英軍,把自已的鄉親全部燒死。在獨立戰爭中,支持英國統一北美的居民佔了四分之一,大部分是新移民,他們既沒有舊移民的實力積累,也沒有舊移民對新大陸利益的關注和感情。而同樣,這些舊移民對新的故鄉是如此熱愛,以致於另一個鄉巴佬內森黑爾上尉走上英軍絞刑架時,面對這一遍大陸深情地留下最後一句話:I only regret that I can not die for this country twice(只是遺憾,我不能為這個國家死兩次),說這話的時侯,黑爾上尉法理上是英國公民,英國才是他的祖國。英帝國在北美戰爭後採取的明智的對殖民地政策調整,帶來了維多利亞女王所不停重復的那個詞,glorious,光榮!光榮的十九世紀,屬於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如果不是英帝國的政策的調整,早在拿破崙掌握法國前,英帝國就崩潰了,不會挨到二戰後邱吉爾下台!大英帝國的光榮,來源於對一個政治真理的認識:人民沒有義務愛國,國家有義務愛民;人民愛國,是因為國家願意維護他的利益,至少,國家願意就他的利益,和他們對話,商量;而不是用國家的名義簡單剝奪奴役之。同時,英帝國的危機和美國的強盛,也表明,國家的統一,並不需要中央集權對地方自治自理,對地方利益、個人利益的壓制。恰恰相反,只有走向分裂的國家才需要集權以維持統一,只有民主共商,求同存異,才是不同利益的地區走向長期統一、建立和揩國家的通路。本文只是該電影的觀後感,所談所論,是向同好者解釋電影的經濟、政治、外交、軍事歷史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PATRIOT》,直譯為愛國者,英文原意是熱愛家鄉、熱愛家人(famlily)的騎士。家人,在中世紀歐洲,也不僅是父母子女,原意是同一個屋頂下的人,包括了仆從,屬民,從屬的騎士;簡言之,就是一起在戰亂中躲在城堡里求生的人。 這個詞的來源,充分說明愛國者,首先是愛家者。
『伍』 愛國電影《捍衛者》800字觀後感! 急!!
捍衛者觀後感(一)
9月3日,是一個重大的日子,它是我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日。看了電影《捍衛者》後,感觸頗深,心中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在那個戰火硝煙到處紛飛,人們生命與國土岌岌可危的年代,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而出,保護人民,保衛國土,不顧個人安危,這種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不已,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英雄不懼戰火,不懼生死,他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潑灑熱血。他們的正義,他們的頑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前奮進,中華人民保衛祖國的不懈動力。
他們,為了顧全大局,甘願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與敵人同歸於盡。於是,他們緊握光輝的使命,光榮的倒下了。但他們那種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卻從未消失過,因為它已經深深地住進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從未衰減。
英雄從不分年齡的大小。王二小,小小年紀卻英勇無比。他被鬼子抓住了,鬼子讓二小給他們帶路,二小勇敢地走在最前面,將敵人引進了游擊隊的潛伏地點。隨著槍炮聲的響起,戰爭開始了。鬼子接二連三地倒下了,可愛的二小,也光榮地倒下了,多麼勇敢的少年。二小在遇到如此險惡的情形頭腦依然十分鎮定,他不怕犧牲,他只想讓大家的安全得到保障,將鬼子消滅,他做到了,多麼了不起!
一首首詠唱英雄的不朽之歌響起,贊頌著偉大的抗日英雄,他們的名字會永垂青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
這也告訴我們,戰爭,會帶給我們許多前所未有的苦難。硝煙四起,家破人亡,無數鮮血染紅了土地;戰爭抹殺了人們的歡樂與幸福,無數的淚水也難以詮釋戰爭的殘酷與罪惡。我們要謹記住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齊心協力,讓祖國走向繁榮昌盛!
戰爭的可怕,無不警醒我們保衛祖國,珍愛和平。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一名名抗戰英雄奮力拚搏、英勇抗敵換來的,英雄不朽,我們要將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銘記歷史,做祖國的捍衛者!
捍衛者觀後感(二)
非常真實客觀的電影,讓我們告別神經狗屎劇,做一位真正的愛國者,遠離虛偽的政客
這是近年來國產抗戰電影的逆流。自然是因為它的題材。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之前的寶山之戰,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國民黨少將姚之青帶領部下誓死抵抗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幾倍於己方的日本軍隊,最終寡不敵眾,戰死沙場。
淞滬會戰時,28歲的黃埔軍校畢業生姚子青營長率600人在寶山駐守,敵強我弱,敵眾我寡。日本此戰籌備精良,海陸空三面圍攻,上有空軍轟炸,下有坦克開道,遠程還有海上戰艦發射硫磺彈火攻戰場。我軍六百人,手榴彈是要扯一下引線的原始手榴彈,槍打一下要拉一回栓,除此之外,只有血肉之軀和布防的沙袋。
子青和學長一人為正一人為副,運用戰術巧妙周旋,到第六日,增援被日軍堵截,寶山失守已在眉睫,學長負傷死去的那夜,敵軍的炸彈鳴叫著轟平了營地。姚子青清點人力,算上一個兒童,總共二十五人,首長下令突圍。子青站在寶山,身後是浙江、貴州、湖南和廣州,他炸平了指揮部,將自己的名字也畫到死簿,決心抗戰到最後,讓手下和兒童,務必把600將士的名單帶給世人。那一刻,火光照映中,他並不高大的身軀恍若戰神。
最後一天,子青在巷子里設立了三層防線,在侵略軍進城時,他們每一顆子彈都帶著恨,每一聲吶喊都表達著對無恥的侵略者的憤怒,他們怕死嗎?當然害怕,年輕的才十八歲,但是他們知道,身後是家人,是祖國,是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他們年輕的身軀要做這最後的防線,哪怕阻止鬼子一步,也義不容辭。他們一步不退,他們沒有大炮,就抱一把手榴彈突入坦克車底,沒有子彈,就拼刺刀,沒有刺刀,就肉搏……
這是一部很血腥而中肯的戰斗劇,侵略者不是痴痴獃獃的小丑,我們也沒有手撕鬼子的橋段,更沒有鬥智斗勇,美的五迷三道的女特務。你不會從中意淫到痛扁他們的快感,也沒有多麼傑出的勝利,更沒有美女給你視覺盛宴。這是真實的歷史,博物館珍藏著姚子青的日記本,裡面寥寥數語記錄著戰爭的進展,花名冊里,六百個將士的名單被認真的一筆勾銷,鐵血錚錚,永垂史冊。
你看見的是革命先烈在極端的條件下,咬緊牙關浴血奮戰,他們也會痛哭流涕,絕望地大哭大叫。年輕的士兵在連天的炮火中會瑟瑟發抖小便失禁,他們會在戰爭的間隙自娛自樂,唱一段小曲。姚子青壯烈犧牲後,日軍首領親自為他整理儀容,一個人被下屬尊敬不稀奇,但是贏得宿敵的敬意,卻是難得。
以往的抗日劇里,會有老百姓和民間義士噓寒問暖、出謀劃策,但是在這部劇里,寶山城空無一人,面對敵人的,是整個國家的脊樑——捍衛者。然而英雄無名,八十年後,一段歷史重見天日,觀者寥寥,蒼天有淚。
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究竟有多來之不易,又有多少姚子青這樣的先烈用鮮血染紅了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
『陸』 愛國主義教育的電影觀後感100字
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版。
地道戰權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柒』 看英語電影愛國者2000的觀後感
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裡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於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嚮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後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於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並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於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
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
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
『捌』 愛國者觀後感
[愛國者觀後感]還很記得那天,李老師給我們看了《愛國者》這部電影,當時我是深陷進去了,整個人就只會跟著故事情節一起開心,一起緊張,一起難過,想不到別的東西,只是被那一幕幕的電影鏡頭震撼著,愛國者觀後感。後來,大概過了半天吧,我才從那個電影環境中抽身出來。很習慣地,就像以往看電影一樣,我冷靜下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叫愛國者?雖然我看過的電影不算十分多,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完一部電影我總會首先想知道這部電影為什麼起這樣一個名字。比如《色戒》吧,有人說色指使特務改變,使漢奸改變的情色,戒就是電影最後引發女主人公王佳芝做出驚人決定的戒指。又比如《門徒》,在電影情節中指阿力是跟隨昆哥的門徒,即徒弟,還有一種意思是吸毒者成為毒品的門徒。那這部《愛國者》就是想告訴我們片中的主人公馬丁是一位愛國者嗎?在影片開頭,主人公馬丁並不支持美國向英國宣戰,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戰爭不只是在前線,在遙遠的地方進行,而更重要的是戰爭會在我們家人身邊爆發。這時,不少人鄙視他,說他沒有原則,還有人認為他不愛國。但我不是這樣想的。有人說過愛國必先愛家,如果連家人都不懂去愛,怎麼有資格談愛國?馬丁並不是不支持獨立,他只是想以更柔和的方式達到目的。我覺得就正因為他深知如何愛國,他知道戰爭的可怕,他不想他的家人陷入這樣的深度惶恐,不想他的國家因為戰爭而千蒼百孔,不想一座座原來和平繁華的城市一瞬間變為廢墟,所以他才會這樣提。李老師曾說過讓我們不要把善事做得太膚淺了,我想,愛國也是一樣的,我們愛國也不能太膚淺了。就像好幾年前,美國又撞我們戰機,又炸我們南斯拉夫大使館,不少國人都特別憤怒,甚至還有輕浮的傢伙說支持中國對美國宣戰!說什麼×不如毛澤東有魄力,這樣讓別人欺負都不敢出聲……不知道為什麼,當時聽到這些言論我只覺得無奈,並不高興。當時我只是想像,如果中國真如他們所願主動挑起戰爭,中國的平民百姓會怎樣,世界又會怎樣,這會不會成為新的一場世界大戰?又比如今年藏獨事件、火炬事件後引發的中國人民抵制佳樂福的行為。我不是說不支持大家愛國,但是如果真像網上有人說的去搶裡面的東西,砸裡面的東西,或者把貨物拿了亂放,拿了一大堆東西去結帳,到最後笑著說抱歉,我忘記帶錢包了。然後揚長而去等等。那些這樣去做的人,難道就不覺得是自己在毀中國形象嗎?是的,沒錯,英國CNN等的失實報道是真的讓人氣憤,但我們在這時更需要冷靜地思考清楚我們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愛國。其實說實話,本來我以為現在的中國人,特別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都沒有什麼愛國情感了,有時我甚至還會想像如果中日戰爭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也許我們早就輸了。但是,經過今年的一連串事件——雪災、藏獨、火炬、地震,特別是藏獨事件和火炬傳遞事件,我看到了深藏在我們年輕一代人心中深深的愛國情節。似乎平時的我們就像反對宣戰的馬丁,給人感覺也許是懦弱,不愛國,但真到危難時刻,我們心中的愛國情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源源不斷地往外涌,灼燒著大地,就像後來勇猛參戰的馬丁。還記得影片中有一個情節是馬丁去招募民兵,在一間酒店裡,在報名的隊伍中突然跑出一個小孩,大概五、六歲吧,才剛夠桌子高。但他仍很自信地用他稚嫩的童聲說:我要報名,我能殺死紅衫軍。也許因為以後我是做小學教師的吧,而且這一學期在白老師的帶領下,每周我都會去小學見習,跟小朋友親近多了,就會有點對小朋友比較敏感吧。反正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一幕我也是呆住了。在看片子的當時,我是覺得很震驚,這么小的一個小朋友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在那個時候,在那個環境下長大的小朋友都會特別愛國呢?等後來冷靜下來,我又回想起這個鏡頭,我就想到了我去見習時遇到的那一班小朋友,他們已經五年級了,可是他們卻好象不太懂事。我想像著,如果是他們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會不會全都躲在爸爸媽媽身後不敢出來了呢?不知道是不是我過於古板,當我見習時看到他們把紅領巾當成一塊隨便的抹布,當成進校門的通行證時,我真的挺生氣的,那時我就在想:這班小朋友的愛國情懷不知會有多少?記得我小時候對自己能戴上紅領巾可是感到無比光榮的啊!老師的那句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就特別鼓舞我。但現在的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我們推行了這么多年,怎麼好象效果反而越來越差了?是現在的社會過於物慾橫流導致的嗎?我們都知道,中小學是人生價值觀樹立的重要時期,要培養一個人的愛國情感,一定不能忽略小學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當然,我們給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不一定要按照以前那一套,講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堵槍眼,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因為那個時代離小學生是越來越遠了,他們很難真正領會到故事其中的精神,聽多了他們可能還會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所以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事情教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關注國家時事也是愛國呀,愛護環境也是愛國呀。更具體一點,比如在四川地震時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書捐文具也是愛國呀,懷抱感恩的心對待我們身邊的人讓社會更和諧不也是愛國嗎?愛國不是只有在戰場上才能體現出來的,畢竟現在是和平時代,戰爭還是少有的,所以愛國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小學生,我們要教會他們做力所能及的愛國事。但是,我發現現在小學的思想品德課很少,一個星期大概也就一節吧,而且這一節品德課還會經常被別的老師佔用去上語文或數學或英語課,甚至被用於作為練習課,觀後感《愛國者觀後感》。這就是我們學校,我們老師的認識上不足了。雖說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只是在品德課上可以進行,在語文、數學課中其實也可以體現,但是,有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啊!是的,現在我們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不用考思想品德,高考你不選政治也大可不用怎麼學政治了,但是道德教育,愛國情操是每個人潛在的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支柱,而且它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形成的,是必須要從小開始積累,從小開始接受教育、指引才能形成的。作為現在中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又怎能如此忽略愛國主義教育呢?我們能想嚴重些,若干年後的小學生在看天安門升旗儀式時他們還能感覺到心潮澎湃嗎?也許他們寧願選擇睡懶覺都不願那麼早起床吧?作為教育者,作為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身上還有一副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擔子,我們不能被中考、高考、升學率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在我們討論現在的年輕人,現在的小學生愛國情操不強時,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其中也有我們的一份責任啊!何為愛國?愛國的含義實在太廣了,廣到可以說我們做的每一件正確的事都是愛國的!看看我們的心吧,憑著我們的良心,憑著我們潛在的愛國心做事,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愛國者,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比馬丁差,我們每個人都能和他一樣,甚至比他更愛我們的祖國!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裡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於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嚮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後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於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並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於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抗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心好像被無數的鋼針刺著一樣疼。我想起自己平時對同學的態度不好,心裡難受極了,感到自己臉紅,羞愧。過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個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這個吵嘴,就是找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腳,他一邊跑一邊說:對不起!我卻故意刁難他,把他一推,大聲說:對不起值幾個錢,你把我的鞋子弄臟了,你賠!那位同學一邊道歉,一邊說:我不是有意弄臟你的鞋,我幫你洗。行嗎?可我還是要他賠,並舉起拳頭要打他。旁邊的同學聽到我的叫罵聲,圍了上來。了解情況後,個個都不滿意,眼睛怒視著我,好象說:如果你再欺負這個同學,我們就去告訴老師。我一看這嚇人的架勢,不敢再說什麼,只好偷偷地溜跑了。看《上甘嶺》的英雄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電視演完了,爸爸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談論《上甘嶺》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可是我這個平時愛鬧的人,卻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
『玖』 電影愛國者的觀後感
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裡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於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嚮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後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於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並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於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
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
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
『拾』 求一篇電影《愛國者》觀後感 最好是現在寫的
《愛國者》觀後感
一段悲愴的歷史,一場十八世紀的硝煙,一個亂世,據說造就了一位英雄。他雖然曾經是一名堅強的戰士,卻不是一個徹底地.國者。
在那個戰火迷亂的大陸,他曾經是英國人的親密戰友,他們曾在一起對抗過法國人和印第安人的侵入。他曾經是那個紳士之邦的堅定擁護者。他相信終於有一天,法國人和印第安人會被他們擊敗,無論怎樣,他有一顆.國的心。等到那一天終於到來時,他卻牽起了法國人的圍裙,與曾經親密的戰友割袍斷義,因為那張笑臉的主人在一個夜晚過後突然變成了一隻猙獰的魔鬼,他要與撒旦作戰。遠遠地,隔著一個半球和許多海洋,蘇格蘭凄婉的風笛在迷濛的草原響起。
他有很多孩.,有的年紀還幼小,有的已長大成人,甚至成為反抗英軍的民兵頭領。但他並不知道這所有一切,他領在家人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庄園里過著平靜的生活,滿足每天都會寫在他的臉上。你可以輕易的察覺,他所需要的,就是這些,只是這些。
那場嚴肅的會議因為他的參加而顯得生動活潑,一個庄嚴的議題在他輕松的笑容中被輕輕擊潰。英國人是我的戰友,他們不會焚燒我們的土地,也不會搶奪我們的兒女,他們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財富,我甚至了解他們。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群面容冷漠的英軍來到了他的庄園,抓走了他的兒.,他的另一個兒.因此而送命。一個.國者的心在這里從此埋葬,他只是一個父親,所有希望保護自己孩.的父親都會因此而觸動。.國者,沒有.國者。如果你殺死了我的兒.,你就是入侵我家園的魔鬼,在想像里,我將擊敗你。是的,去報仇!
戰爭會帶來數不盡的硝煙和痛苦,會迷亂人的本性。那些死在我手裡的英軍,也許曾經只是一個和我兒.同樣的年輕人,有著自己的願望,一個國家的歷史使命改變了陌生人一生的命運。那麼多刀砍在一個陌生人的身上,那麼多血濺滿了我的衣裳,我是一個罪人,塗炭了生靈,我是一個失敗者,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家園,我不是一個父親,因為我的兒.死在了我的面前。天快要黑了,日不落是一個神話……
他有許多往事,他曾經是一名戰士,現在,他是一名抗擊英軍的上校,他可以替許多失去家園,痛失親人,仇恨英軍的同胞復仇,火焰在他們胸中燃燒,許多人都可以是.國者。
沒有觸及別人的感受,只有復仇的快感。你是殺害我兒.的魔鬼,這一刻,有許多人在天堂里觀望,有許多人在地獄中煎熬。
因為一次冒險但成功的人質救贖,我看見了我的仇人,那個殺死我兒.的魔鬼。我發誓要在戰爭結束之前結束他的生命,這個罪惡的靈魂需要一個復仇人的拯救,我不是一個.國者,我是一個父親,我本不該失去我的兒.。
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里,那是一個逼上樑山的英雄,其實我可以說他是一個不徹底的.國者,但卻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國者的心,因為死去的親人而被激怒,於是在那場硝煙里,多了一個揮舞著國旗的戰士,他不再年輕,他最終將成為一名.國者,這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