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風景影評
個人認為今年國內新出的大片除了即日起程都沒什麼意思,長流水,看不出激情,所以建議你別看國內的了,這幾年給我留下印象的有:
搞笑--上帝也瘋狂1、2 這個已經公認為搞笑的
恐怖--電鋸驚魂 本來應該是死神來了,但你已經看過了
搞笑+恐怖--驚聲尖笑 (1、2、3、4)
經典--七重罪 想像不到的情節
雖然你不喜歡外國的連續劇但我還是推薦你看瘋狂主婦,那幾個主婦真是很瘋狂,以前我也不喜歡看外國的,但看起來還真是不錯
最近覺得沒什麼看的了,我看起動畫片火影忍者,也挺好,看之前我也是問很多朋友的評價
B. 求《寂靜嶺》的影評,謝謝!
《寂靜嶺》最佳影評!
《寂靜嶺》——人性最深處的「罪與罰」!
在《寂靜嶺》上映之前,游戲改編的電影都逃脫不了罵名,因為這類電影本身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以主流電影評論觀來看只是三流的動作娛樂片,難登大雅之堂;以忠實的游戲粉絲來看又不能還原他們心中的神聖原作,無法給人以更高的感官體驗。改編這種電影的初衷就是為了撈錢,利用著名游戲的影響力,專挑那些刺激的動作類游戲翻拍,藝術性是別指望了,即使連最基本的水準都不能達到也有大把的游戲粉絲為票房保駕護航,可憐眾多善良的群眾在一次次受打擊後已經對這類電影心灰意冷了,可令人驚喜的是竟然在這樣的夾板環境中誕生出了一部成功的電影——《寂靜嶺》!她不光在對游戲合理改編的基礎上成功再現了原作的風貌,而且在電影的藝術性上達到了同類影片所未曾企及的高度(其實之前「烏寶」之流的垃圾根本就無藝術性可言),更確切的說這部影片是真正挖掘了被大多數人忽視的游戲中的藝術性,成功的向觀眾正面展示了《寂靜嶺》游戲的哲學觀和導演本人的價值觀。
電影基本是以游戲的一代情節及世界觀為改編主線(融合了三代的補充情節,在人性探討上更有二代的精神),並對其中的人物關系做了利於突出主題的改動和重組,主角的父女關系變成了母女關系並帶出了電影要探討的一個主題——母愛,即「母親是孩子眼中的上帝」。母愛是偉大的,是義無返顧的,母親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可以舍棄生命也可以付出比個體生命更大的代價,母親在這個時候就是神(也可能是魔)!
羅斯為了尋找治療養女莎朗的精神絕症的方法,帶著女兒來到了莎朗發病時一直叫喊的家鄉——寂靜嶺,因其懷疑這里正是養女的出生地,一切厄運的根源。但是寂靜嶺是一座被遺棄了三十年的死鎮,被當年的一場煤礦大火燒毀,並始終彌漫著地底燃燒的煤炭所散發出的毒氣而無法重建。這座小鎮所隱藏的秘密就象籠罩其四周的濃霧一樣讓人無法看透,隨之而來的恐懼更是讓「鬼鎮」的名聲到處傳播。羅斯沒有被傳說嚇倒,不顧丈夫的反對毅然進入了與世隔絕的鬼鎮。母女倆反常的舉動也引來了當地的女警西比爾,但從踏入寂靜嶺的那一刻起,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羅斯為了避讓突然閃現在車道上的小女孩而發生車禍導致昏迷,醒來已不見了女兒的蹤影,隨即開始了一個母親的尋找之路,最初就是為了尋找解救女兒的方法而來,現在又要在這個陌生恐怖的地方尋找失散的愛女,慢慢才發現自己正在尋找這一切迷題的答案,也正是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罪孽。而這一路的尋找正是在一個酷似莎朗的小女孩的帶領下展開的,正是她的引領讓羅斯向著寂靜嶺所包藏的罪惡最深處步步挺進,抽絲剝繭般揭露出其中的巨大陰謀。
玩過游戲的人都能很容易的理解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表、里兩個世界,這是陰陽兩界又是互為疊加重合的異度空間,表世界簡單的看就是現實世界在人物內心的投影;而里世界就象地獄帶來的恐怖夢魘般讓人無法接受,它是受害者一切仇恨怨念的表達。羅斯初次接觸這樣的奇異環境,外界的巨大壓力與內心的極度恐懼都沒有使她精神分裂,而是堅強勇敢的繼續著尋找女兒的行動,其間也得到了女警西比爾的幫助。前者羅斯作為一個母親,身上所體現出的母愛的偉大和勇氣是顯而易見的,而女警西比爾的行動其實也是一種母性關懷的延伸,當初她正是擔心當地曾發生過的殺童案再現才跟蹤羅斯母女來到寂靜嶺,而在那起案件中她更是孤身陪伴受害兒童三天直到被搜救隊發現。這兩個女人的母愛天性支撐了她們在里世界惡鬼與表世界暴民的雙重追殺下都能有勇氣去面對,但同時也有區別:西比爾是現實世界的代表,她勇敢正義,但她的信仰無法解釋在寂靜嶺遇到的一切恐怖現象,她能選擇的只能是按照現實世界的准則去反抗,最後只能成全羅斯而犧牲自己,這一切都符合現實世界的善,簡單的善,而她臨死前最後喊出的那句「媽媽,和我在一起!」更是使她的戲劇情節達到了高潮,臨刑前還對同樣被綁的莎朗表現出無私的母性關愛,但在絕望的境地下又表現出人類的無助與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既是母愛的主體,又是母愛的受體,她是人性善良軟弱的正面體現,讓我們感受了一般定義下的母性,雖然用了雙重表現手法但是未免還是簡單了一點,所以真正的女主角羅斯對母愛的展示則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因為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舍棄一切甚至是生命(即使孩子是領養的也能引發母親的天性),但同時母愛也是相對自私的,為了解救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顧一切,哪怕與魔鬼達成交易,出賣正義、善良、道德、人性,一切底線都可以突破,極端自私只為一己之愛墮入原罪詛咒而施展一切本罪。
羅斯一路走來最後到達里世界黑暗恐怖的最深處——艾麗莎所在的B-151病房!艾麗莎是三十年前被邪教首領克里斯特貝拉燒傷的無辜女孩,就因為她是私生女還被人強奸過所以被鎮上的教會組織視為不潔不祥的邪惡化身,並被莫須有的誣稱為女巫,會眾在克里斯特貝拉的帶領下更是令人發指的做出了焚燒艾麗莎的暴行。人類自以為掌握了消滅邪惡的方法,但正是這方法被諷刺的反施在自己身上,教會的十字架斷落砸翻了焚燒艾麗莎的火盆導致大火終止了火刑儀式(我想這才是寂靜嶺當年被燒毀的原因),艾麗莎的母親達麗婭與警察趕來救下了被嚴重燒傷的艾麗莎,雖然獲救但艾麗莎的傷痛與害怕一日也未曾減輕,最終她所受的傷害與恐懼變成了深深的仇恨!這仇恨甚至引來了魔鬼,魔鬼施於艾麗莎復仇的力量,以小女孩的怨念創造了寂靜嶺的里世界,並締造出隔離外在現實世界的結界把當年所有傷害過自己的仇人都永遠封閉在寂靜嶺里。雖然這些仇人能躲進不承認自己命運的教堂來躲避里世界的恐怖追殺,但他們也永遠生活在恐懼之中不能解脫。即使這樣的懲罰也不能平息艾麗莎復仇的怒火,因為咎其根源是以她為化身的魔鬼不會放過那些膽敢小看和挑戰自己的人類。魔鬼以羅斯養女莎朗般天真無邪的外貌出現,這也正是當年艾麗莎的原形,以此迷惑羅斯步步進入寂靜嶺這個復仇的原點,魔鬼的最終目的是要附身羅斯以進入其無法到達的教堂殺死所有曾反抗她的人,而羅斯為了救出被當作魔鬼新的化身而被教會暴民抓走的女兒,最終選擇了與魔鬼達成交易!
這一系列的驚人陰謀都是邪惡、殘忍、卑鄙、無恥的血淋淋的再現,最終的復仇也是血腥到了極點,但救下女兒的羅斯只是遮住女兒的眼睛說那隻是一場夢,而她自己也閉上了眼睛希望一切對正義的背叛只是一場夢。羅斯為了救出自己的女兒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與魔鬼交易出賣全鎮人的生命,這看似極端自私的母愛已經與我們平時所知的代表人類善良天性的母愛、與那種前文所提到的女警西比爾的母愛的簡單體現有了本質的區別,這是背離現實世界道德觀念的行為,這樣的行為還是真正的母愛嗎?或者說背離正義原則的母愛還能算母愛嗎?
雖然羅斯的行為直接導致了人類被魔鬼殘殺,但我認為她所秉承的正是真正母愛的天性,影片更深刻的命題也就是正義是相對的,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有許多考量是變數,人類的道德底線已經不是簡單的規范,而是需要時刻反思的,而羅斯的母愛行為所代表的正是對這些隱藏其中的偽善的反思!在我們反思的同時也引出了電影的另一個主題——正義!
魔鬼一定是邪惡的,這是現實世界的觀點,正義必須反抗邪惡,所以與邪惡有關的是魔鬼也好、魔鬼的化身或代言人也好都要殺死,所以自認為秉持正義、鏟除邪惡的克里斯特貝拉以及那些暴民在焚燒艾麗莎,毆打並燒死西比爾的時候一點也沒有負罪感。可是正是因為人類的恐懼、猜忌、偏執等原罪才導致了瘋狂與殺戮,在這些殘忍的邪惡行為面前人類卻還能找到正義的借口,好象一切只要是為了打擊邪惡、維護正義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這樣的狀況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呢?反之魔鬼作為邪惡的化身,為了復仇殘殺所有反抗自己的人類,但是其行為又看似阻止了當時的暴民對無辜小女孩的傷害並為當年的受害者討回了公道。這樣的狀況下什麼又才是真正的邪惡呢?
正義非正義,邪惡非邪惡。一切都不是絕對的,導演借當年解救艾麗莎的警察之口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正義有很多種形式,人類有自己的正義,上帝有自己的正義,哪怕魔鬼也有自己的正義!」
我並沒有得到答案,反而是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中更加迷茫了,《寂靜嶺》的世界觀厚重而深邃,但是表、里兩個世界還邊界清晰,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何為表裡呢?
那些泯滅人性的暴民在做出傷天害理的罪行時內心卻有著正義的借口,即使最後一死他們也一定認為自己是在抵抗邪惡的戰斗中為正義而犧牲,但是他們的死卻正是一種懲罰,對他們背離正義原意的懲罰!只是非常諷刺的假借邪惡之手更使得《寂靜嶺》有了復雜而深刻的內涵。同時,母親羅斯也得到了懲罰,她所代表的罪惡更復雜,出於母愛而與魔鬼妥協,為救女兒雖看似沒有過錯,但犧牲其他人生命的時候也已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以非正義的方法去維護正義其實與那些暴民一樣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表現罪的多面性。最後她所得到的懲罰是進入了另一個表世界,因為在她做出選擇的時候就註定背離了她原來所處的現實世界的美好,她再也回不去了。
導演非常巧妙的用人類最美好、最善良的一種天性——母愛去表現人性中罪的多面性與人性深處罪孽的不可知與欺騙性,是非常難得的一次藝術上的探索。電影假借了游戲的外衣,以恐怖片的形式其實在嚴肅的探討我們往往忽視的正義與邪惡的永恆話題,用心極其難得,而也正是由於這人性最深處的「罪與罰」是很難正視也很難界定的,所以這類實驗性質的電影必定少有真正的受眾,她不是簡單的能以好或壞去衡量的,就好象電影中表達的正義與邪惡也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那樣簡單。
C. 安哲羅普洛斯出生於什麼時代
對於我來說,電影更像是一種信仰。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於1936年出生在雅典這座世界聞名的奧運之鄉。直到他18歲進入部隊服役之前,安哲羅普洛斯一直都沒有離開過這座城市。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安哲羅普洛斯全家慘遭政治迫害與飢餓難忍的雙重煎熬,以至於他的童年也是在一種充滿了艱難和困苦的凄慘回憶中度過的。不過盡管如此,此時的安哲羅普洛斯已經對電影產生了狂熱的興趣。當他第一次在雅典一家專演警匪片的影院里看到法國電影大師戈達爾的經典之作《精疲力竭》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電影帶給人們精神上的鼓舞更加強大。於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偶然的念頭,卻使他決定開始自己的電影創作。他先是和家人移居法國,接著就在巴黎著名的電影高等教育學院開始刻苦進修。在那段日子裡,他經常出入巴黎朗格羅影片資料館,大量觀摩和研習各式各樣的類型影片,而且還自稱是「影片資料館里的老鼠」。但是好景不長,他很快就因為和電影學院的教授發生爭執而被學校開除了。
20世紀60年代初期,游盪於巴黎的安哲羅普洛斯還只是一個熱愛電影的年輕人,當時早已功成名就的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這兩位大師級人物的藝術創作卻給了他十分深遠的重大影響,並使他最終沒有放棄自己的電影夢想。
為了拍攝真正屬於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重建》,安哲羅普洛斯開始周遊全國,認識雅典以外的希臘,並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發現了在雅典不復存在的神話、歷史、習俗和文學。後來,每每談及此事,他總是說:「希臘人是在撫摩和親吻那些死石頭中長大的。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話從至高的位置上降下來,用於表現人民……」於是,此後的安哲羅普洛斯開始用他標簽式的「風景中的人物」的長鏡頭,漸漸地試圖進入「一個人」的靈魂居住地。而他光輝燦爛的導演生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拉開了序幕。
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安哲羅普洛斯先後創作完成了《36天》、《流浪藝人》和《獵人》等經典作品,不僅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國際影評人大獎,而且一舉奠定了他在國際影壇上不可動搖的大師地位。在歐洲電影在整體上陷於冷寂狀態的80年代,安哲羅普洛斯更是綻放出他人所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奪目光彩,推出了幾部令整個世界為之震撼和驚喜的不朽傑作。
在一時期內,安哲羅普洛斯先是一改那種具有多層次、象徵意義的濃縮的政治類影片模式,拍攝了經典傑作《亞歷山大大帝》,並由此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接下來,他又在1984年憑著與詩人編劇東尼諾格拉合作完成的一部影片贏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關於「旅程」這樣一個概念成為安哲羅普洛斯在下一階段所拍攝的絕大多數作品最基本的敘事主題。比如他在1986年推出的影片《養蜂人》,描述的就是一名離家出走的老人生前的最後一次旅行。他在50歲那一年創作完成的影片《霧中風景》,也基本上屬於這一共同的主題。除此之外,影片藉由描述兩名小孩尋找他們不存在的父親的故事,更是難能可貴地開始反省這個毫無方向且失去信仰的現代社會。也正是因為這一緣故,此片再次贏得了歐洲電影最高獎——費利克斯獎。
20世紀90年代後,安哲羅普洛斯仍舊以自己的創作繼續著自己對於人生、歷史和世界的思考,也續寫著令世人矚目的輝煌。1991年,他開始用《鸛鳥的躑躅》一片來反思柏林牆倒塌後的歷史處境。在1995年也就是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時候,他又拍攝了那部全世界聞名的影片《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在接下來的1998年,他則推出了經典影片《永恆和一日》。
D. 《當幸福來敲門》《霧中風景》《冬冬的假期》《十七歲的單車》 影評 不要抄襲他人的
本人能力有限只看過《當幸福來敲門》
這部電影本人認為深入的在探討「幸福」的定義回。本答片近1個小時的時間都是講述主人公的悲慘經歷,帶著孩子,買醫療器械,妻子與其分居。自己與孩子住在教堂,救濟所。主人公的勤懇,踏實,懷有夢想。這些特質使主人公考上了證券公司的職員。主人公的幸福只有最後的10幾分鍾,卻徹徹底底的讓我們感到了他的幸福。本片特點就是先抑後揚用主人公的悲劇來襯托他最後的幸福。也告訴我們勤懇踏實的人終究會得到幸福的。本片推薦指數一般。推薦肖申克的救贖,忠犬八公的故事,告白,阿甘正傳,等等大片
E. 推薦好看的電影~~不要動作片
----------------------------------------------------------------------
愛情類:如果愛 初戀50次 緣分天註定 電話情緣 雲中漫步 我的野蠻女友 我記憶中的橡皮擦(韓) 附註我愛你 兩小無猜(法)愛有天意(韓) 我的野蠻女友(韓) 雲水謠(國) 全民情敵 公主日記 情人節(美
驚悚懸疑類:禁閉島 七宗罪 達芬奇密碼 搏擊俱樂部 致命id 記憶碎片 記憶裂痕 沉默的羔羊 超時空效應 機動殺人
劇情類:海上鋼琴師 阿甘正傳 教父 楚門的世界 奔騰年代 紐約黑幫 致命魔法 守法公民 第9區 荒島餘生
動畫類:倒霉熊 怪物史萊克 喜洋洋與灰太郎 玩具總動員 小雞快跑 愛麗絲夢遊仙境 海底總動員 秒速5厘米 功夫熊貓 精靈鼠小弟 鐵臂阿童木 艾爾文與花栗鼠
恐怖類:理發師陶德 死神來了 斷頭谷 驚聲尖叫 捉迷藏 僵屍之地
人物傳記類:8英里 美麗心靈 聖女貞德 莎翁情史 勇敢的心 阿里傳記 靈魂歌王 大偵探福爾摩斯
超能力類:刺客聯盟 全民超人 x戰警 心靈傳輸者 驚魂下一秒 綠巨人 夜魔俠
災難類:後天 泰坦尼克號 世貿中心 2012 完美風暴
喜劇類:阿獃與阿瓜 拜見岳父大人 小鬼當家 小鬼當街 男女變錯身 蜻蜓俠 留級之王 決戰剎馬鎮(國)101隻斑點狗 樓上的外星人 博物館奇妙夜 王能遙控器 假結婚 神探飛機頭 笨賊妙探 糊塗偵探
勵志類:風雨哈弗路 當幸福來敲門 心靈捕手 永不妥協 弱點 一球成名
魔幻類:魔界契約 地獄神探 暮光之城 黑夜傳說 尼波龍根的指環 指環王 加勒比海盜 惡靈騎士 范海辛 諸神之戰 阿凡達 墨水心 地獄男爵
諜戰類:諜影重重 諜中諜 史密斯夫婦
戰爭類:空戰英豪 隧道之鼠 兵臨城下 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系列 謊言之軀
實事改編類:辛德勒名單 逍遙法外 談判專家 忠奸人 決勝21點
動畫改編類:寂靜嶺 變形金剛 蜘蛛俠 街頭霸王:春麗傳奇 七龍珠 路燈俠 鋼鐵俠 蝙蝠俠
舞蹈類:街舞少年 舞出我人生 輕舞飛揚 歌舞青春 舞夢成真
冒險類:勇敢者游戲
科幻類:機械公敵
------------------------------------------------------------------
都是自己看過的,手動編輯,覺得好就給分吧...
F. 帝都迷霧觀後感
[《迷霧》觀後感]《迷霧》觀後感放寒假不久,妹妹便了一部美國的電影《迷霧》給我,《迷霧》觀後感。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一個風景秀美的小鎮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迷霧將David等人圍困在了一個超市裡。他們將每個門窗都緊閉起來,而在霧中傳來的陣陣慘叫仍然讓他們恐懼,David明白不能在這兒等死,於是勇敢的走出超市,開始了求生之路.這部片子雖說是科幻、恐怖、驚悚片,但我認為很值得我們學生一看,因為它也是一部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他告訴我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千萬不能夠絕望,只要自己堅定信念、相信自己、相信夥伴,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這樣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出迷霧,觀後感《《迷霧》觀後感》。可結局是凄慘的,David經過了那麼多的努力,終於逃出了超市,但是他絕望了.四聲槍響結束了四個人的生命,包括他可愛的兒子,而當他走出汽車,向著迷霧等待著被怪獸吃掉,卻發現救援的官兵已經趕到.他獲救了!但如果他再堅持一分鍾,如果他沒有絕望,那麼車上的四個人也一樣能獲救,還有他那可愛的兒子.()〔《迷霧》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G. 好電影可遇而不可求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8)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8) 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恐怖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恐怖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恐怖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恐怖片代表,有恐怖,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恐怖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恐怖而搞笑。
8) 異形系列:科幻類恐怖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恐怖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8) 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8) 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8) 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十大情色片
1) 艷舞女郎:少見的描寫夜總會無上裝演員的作品,場面很精緻!
2) 卡里古拉:有史以來最「嚴肅」和宏偉的情色巨片!
3) 羅曼史:探討愛情沖突和仇恨的情色名作。
4) 親密:獲得柏林金熊,在歐洲大型電影節獲獎影片中首次出現口交的場面!
5) 巴黎野玫瑰:描寫愛到極至的感情,可怕!
6) 深喉:現代色情片的鼻祖!
7) 悲情城市:法國色情片演員出演的反映丑惡社會的獨立電影。
8) 感官世界:大島渚的驚世駭俗之作,以演員的真實做愛場面聞名!
9) 巴黎最後的探戈:懷念馬龍白蘭度,就看看這部片子吧!
10) 丑聞:最新的韓國情色作品。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H. 誰給我推薦幾部有內涵,富有哲理的電影,最好是國外的的
<第七封印>哲理性很高。如果看不懂,最好看一看影評
《死亡詩社》主要是年輕人看的,適合學生。
《楚門的世界》關於自我。
《情書》關於愛情。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適合青少年看。
I. 永恆與一天的關於導演
安哲羅普洛斯:幾乎孤獨的延續者就年齡而論,安哲羅普洛斯比他同時代的導演要晚十年才開始自己的電影創作。在歐洲的電影地貌中,1950年代開始勃發的歐洲電影的造山運動,只有安哲羅普洛斯和寥若晨星的幾個存活者在這個世紀之交不時地引發餘震。而安哲羅普洛斯的令人觸目驚心地噴薄幾乎是在1980年代這個相對死寂的歐洲電影地質期了。
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ulos),1935年出生雅典,直到他18歲服役進入部隊一直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舉家慘受政治迫害與飢餓煎熬。德軍佔領期間,父親被共產黨人判處死刑。內戰結束後,1953年至1957年,他在雅典進修法律。在雅典的一家專演警匪片的影院里,安哲羅普洛斯在那裡看到戈達爾的《精疲力竭》,決定自己必須到法國去。1961年他到了巴黎,先就讀索邦大學,後轉往法國電影高等學院(IDHEC),卻與教授鬧翻,被逐離學校。
「我考進IDHEC時,藝術史、電影史、劇本分數都很高,理化卻考了鴨蛋。教授喬治.薩杜爾很賞識我,讓我住進他家。和我爭執的是教導演的老師。因為我認為在學校中應有做各種實驗的可能,但老師卻專注於傳授一些我早已熟知的基本知識,而對我做的小型電影實驗不以為然。現在我覺得我錯了。學校本該有紀律,即使基礎課程亦然。但這次退學的經驗對我很有幫助,怎麼說呢?因為所有同學都開始崇拜我,拿出錢來幫我一部驚悚短片,主題是一個男人在巴黎遭到不知名的跟蹤。最後電影沒有完成,因為錢終究不夠。」
1960年代初期,在巴黎的安哲羅普洛斯還只是一個熱愛電影的年輕人,當時兩位大師級人物帶給他重要影響: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長鏡頭和畫外空間(l』espace off)。
安哲羅普洛斯1964年在左傾的《民主力量報》撰寫影評,右派獨裁專政開始後,報紙被查封,後來他和幾位希臘新浪潮導演走在一起,合作設法拍出逃脫政治審查關卡的電影,經過兩年的時間拍成首部23分鍾長的作品《傳播》(Broadcast,1968)。1970年,安哲羅普洛斯為了拍攝第一部長片《重建》(Reconstruction 1970),導演第二次周遊全國,認識雅典以外的希臘,開始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他發現了在雅典不復存在的神話、歷史、習俗和文學。
「希臘人是在撫摩和親吻那些死石頭中長大的。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話從至高的位置上降下來,用於表現人民……」
於是,安哲羅普洛斯用他標簽式的「風景中的人物」的長鏡頭(他從來不在攝影棚里拍攝,而且沒有這個打算),攝影機游動地探詢著人的居所的歷史與歸屬,漸漸地試圖進入「一個人」的靈魂居住。在後一點上,我們看到《永恆和一日》(Eternity and a Day 1998)導演在對一個具體命運的呈現上張力萎縮,我們也更為期待。安哲羅普洛斯的空間在迷宮式的展現過程中形成了象徵和隱喻,時間在掙脫此在的一刻彷彿凝視著神跡和神啟,這一切構成他的「戲劇」之域,氤氳著他的主題「時間、生命、歷史」。
「《塞瑟島之旅》(Voyage to Cythera 1984)之前是我創作的第一階段,描述人如何受困於歷史的變動,第二階段我呈現內在與外在的放逐,如今我關注邊界如何阻隔人與人的溝通,在混亂的世界中,人失去了中心,失落了源頭。」 福爾曼故事(Forminx Story)1965[本片中途而廢]
傳播(Broadcast/EKPOMBI)1968[23分鍾 黑白]
重建(Reconstruction/ANAPARASTASSI)1970[110分鍾 黑白]
三六年的歲月(Days of 』36/MERES TOU 36)1972[170分鍾 彩色]
流浪藝人(The Travelling Players/O THIASSOS)1974-1975[230分鍾彩色]
獵人(The Hunters/I KYNIGHI)1977[165分鍾 彩色]
以上三部被稱為「希臘近代史三部曲」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re The Great/O MEGALEXANDROS)1980[210分鍾彩色]
雅典(Athens)1983[43分鍾彩色記錄片,是歐洲首都系列電視報道專輯之一]
塞瑟島之旅(Voyage to Cythera/TAXIDI STA KITHIRI)1984[137分鍾彩色]
養蜂人(The Beekeeper/O MELISSOMOS)1986[120/140分鍾 彩色]
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TOPIO STIN OMICHLI)1988[125分鍾彩色]
以上三部被稱為「沉默三部曲」
鸛鳥躑躅(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york/TO 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1991[143分鍾 彩色]
尤里西斯的凝望(Ulysees』 gaze/TO VLEMMA TOU ODYSSEA)1995[176分鍾彩色]
永恆與一天(Eternity and a Day)1998[132分鍾 彩色]
我不知道年輕的電影製作者是怎麼跟電影聯繫上的……但是對於我們,對於我這代人——這些「電影資料館里的耗子」來說,這並不是一種個人的聯系或一種簡單表達的方式。我會說這里包含著更多的東西……這是一種狂熱的共生現象。
——————————安哲羅普洛斯
J. 求兩篇電影的影評。急用。隨便什麼電影都行
影評:《致青春》昨日青春今日傷痕
嚴格地說,《致青春》是兩個人的作品。導演趙薇的樂觀、活潑以及小小的惡作劇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戲;編劇李檣的細膩、敏銳,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戲。今天已經高度社會化的大學校園,過早地培養出了不少「成熟」的學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校園之牆還是一堵防衛線。《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呈現出走後的坍塌感,然而青春還有餘燼之熱,在催促著人們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電影後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時期是最適合激烈表達感情的時候,而有過這種激情燃燒之後,就再也不會心生漣漪——看看鄭微後來是怎麼對待重新回來找她的陳孝正,看看韓庚飾演的林靜如何對待他的追求者。
趙又廷與韓庚,一個為出身貧賤而自卑,另一個因看到父親愛上鄭微的媽媽蒙上心理陰影。在青春的兩頭,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後面是中年無法面對之尷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熱情的歲月。但青春卻如篝火,燃燒得越旺盛,成為灰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終將逝去」這樣的描述再合適不過。
按照目前電影市場最流行的喜劇元素來看,《致青春》一個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營造、戲劇沖突的設置、角色表現完成度等方面,均體現出不錯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獲取一場歡笑,《致青春》不會令人失望。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呆板、嚴肅的外表與其孩子氣的言行,製造了差異感很強的「笑果」;客串午夜電台主持人的韓紅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領神會……
《致青春》完全可以採取《泰囧》式的喜劇狂歡,把搞笑進行到底,最後來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這樣似乎更符合觀眾的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社會的切面呈現出來。在後來的情節里,《致青春》放棄了繼續逗觀眾笑,轉而去思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及情感之於人的重要性。鄭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陳孝正以回歸救贖內心,林靜以努力想換回愛的能力,朱小北以遺忘告別過去……他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無法用成敗來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於殘忍之中奢侈地品嘗點滴甜蜜。
《致青春》對於沉重部分的把握,不會影響到只圖來影院找樂的觀眾的心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內心充滿歡愉者,會通過這部電影得到歡愉;內心曾有荊棘者,也會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過渡方面,有操之過急之處。在角色戲份分配方面,後半部分也有些吝於刪減,但作為趙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簡單的四個字可以評價:超過期待.
《小時代》
從客觀角度說,《小時代1.0》的成片質量沒有預想的那麼差,我的意思是,還有一點可看之處,影片比較大的亮點似乎也就集中在視聽影像上的現代化和唯美化,唯視覺系論,《小時代》確實做得還是可圈可點。再一個亮點就在於「HOLD住姐」謝依霖幾乎包攬了全篇90%的笑點。這一點,功勞不全在郭敬明,而在與謝依霖本身。
商業上,郭敬明做得很好,充滿想像力和力度的宣發能力,鋪天蓋地的水軍式傳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給足排片面子的強大噱頭,讓這個提前到8點的超前預售場,呈現了非常好的飽滿狀態。但是這有一點僥幸,那就是晚上8點場確實是黃金時段。不管怎麼說,這個電影會向郭敬明的小說那樣,不管質量如何,票房會爆。大眾唯一關注的是「爆多久」的問題。這個問題關乎影片的質量、敘事和口碑。無論是《北西》、《泰囧》、《致青春》還是《合夥人》,票房之所以輕松飄紅過5億大關,全部是觀眾口耳相傳的口碑效應堅挺下來的。也許《小時代》 的首輪觀眾會比上述幾部電影要多,正好遇上了暑假檔,首周票房,《小時代》也是完全有可能創一個記錄的,但是票房要想如小四粉說的那樣輕松過10億,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有三:1、受眾群太集中,影片對於70、85前的另一主流電影觀眾來說吸引度不大;2、影片不接地氣,無法達成社會性集體追憶話題;3、影片敘事成為最大硬傷。
《小時代》影片本身有著非常大的硬傷,那就是在於故事本身,並延續到了影片的視聽影像表現手法上。郭敬明並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是一個善於將文字用無邏輯的擰巴手法而讓大眾認為這是一種藝術,這個大眾專指90後一代中鍾愛他文章的人群。用一個比較不討人喜歡的名詞就是「腦殘粉」。事實上我們不能控訴《小時代》這樣一部不太電影的電影賣錢,我們應該控訴這個時代,是這個時代的某些因素讓我們的審美變得扭曲和異樣,讓我們的認知不那麼高尚,所以《小時代》才能賣的了錢。郭敬明於歷史人物一樣,只是在一個對的時刻出現了而已,他的作用,和商鞅變法的性質沒什麼區別。
一、這到底是誰的時代?
郭敬明在《小時代》里打出的口號中有一句是「這就是我們的小時代」。這句話表明,郭敬明想通過他的故事來給年輕人呈現一個年輕人的時代,實際上,這個時代,虛假得很,文藝的很,陽春白雪的很。
電影本身所傳遞的「時代」概念,僅僅是依託「時代姐妹花」、「上海時代中學」以及林蕭、宮茗等人嘴裡的獨白吐出的「時代」來完成的,整部電影對於「時代」概念的解釋是依託於粉絲對於郭敬明本身的信仰來達成的。郭敬明的生活極度奢華而浮誇,如果假設心理學有這種理論,他是用這種奢華來彌補他生理的劣勢。郭敬明的生活與當下普通女孩子的生活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訴別人這時年輕人的「時代」,本身就是悖論,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女孩子篤信這種情節。
郭敬明在小說亦或是電影中,所呈現的那個時代,離年輕人的時代相去甚遠。生活無憂,性格憂傷,仰望四十五度。那隻是郭敬明一個人的時代,他把自己的時代,自己的生活誇張而浮華的寫出來拍出來,讓那群還不懂的生活和現實的年輕女孩子們意淫成自己的時代,這種做法,不論是於文學、於商業甚至是於道德,都是不厚道的。可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一點,沒人知道為什麼。
《小時代》小說和電影里到底講述了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這一點,似乎郭敬明自己的說法都不能夠完全的讓人服眾,而宣傳過程中小四粉們說郭敬明寫出了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這種說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過度個人崇拜基礎之上的。從小說中描寫的浮誇世界來說,不管是草根的林蕭、高傲的顧里、與世無爭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對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輕女孩子們可以一一的比對,把自己想像成此間的人物,但是小說中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為、習慣、身世、思想、言語似乎都太「陽春白雪」的厲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麼說話和辦事,只有宛如這樣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實的寫照。也許現在的學生們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們的生活波瀾不驚,時代的進步讓這一代的年輕學生缺少對信仰、文化以及審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們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亂碼的一代人。於是郭敬明抓住了點,寫出他們想要的人物,於是,女孩子們開始瘋狂的膜拜,郭敬明成了神,實際上,他只是抓住了時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園民謠,借著時代的契機,文藝了一把。所以如果《小時代》確切要講述一個時代的話,那就只是郭敬明個人特殊人生經歷的寫照,來虛構這樣一個時代的假象,藉助於年輕學生對於認知上的處女地,活生生的賺著錢,還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神。
《小時代》里的時代,並不是真的,它與當下的時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社會真的是上帝創造的。郭敬明是《小時代》的上帝,但是那個世界裡,沒有人,只有幾個既定了人物命運而沒有生命的俊男靚女而已。
二、郭敬明是怎麼講故事的
《小時代》電影115分鍾,全片圍繞著顧里、林蕭、南湘和宛如四個人之間的友情故事,外加與簡溪、顧源、席誠、宮洺、崇光和衛海一群型男之間的愛情故事展開的。片子沒有涉及親情故事,因為這種類型故事不賣錢。友情故事成為核心,愛情故事成為調味料。故事的主線則是林蕭的菜鳥上位記。
電影中的重點是愛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現愛情和友情上面,因為缺少了戲劇的推動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構成,使得整部電影中的愛情和友情感動人的地方幾乎沒有。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郭敬明「全神」視角的想法,在他的筆下,他說「你們要有愛情,於是就有了愛情;林蕭你的愛情是這樣的,於是林蕭的愛情就是這樣的」,他筆下的人物是缺少靈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這些人物不管什麼性格,都是太文藝,高高在上,說話做作,這些人物本來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殼光鮮,實際上空如草莽。
從故事講述的角度說,郭敬明犯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電影敘事的均衡性。為了讓影片展現出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硬生生的將那麼多人物塞進了電影里。他使用寫小說的手法在拍電影,這本身就是一種悖論。電影的講述方式是戲劇性的,是視聽性,而小說的審美藝術在於讀者的二次想像。直觀藝術遇到幻想藝術,本質的區別導致電影的故事不可能有小說那樣零散不堪。
實際上《小時代》的小說三部曲就是一種介乎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下意識文學作品,可讀性很差,但是留出了非常大的幻想空間。這一點對於正在埋頭苦讀,生活中沒有色彩的中學生來說,就是一味良葯。郭敬明在電影中也是使用了一種近乎橋段拼湊的手法在講故事。《小時代1.0》分成上下部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種敘事方法不可能在兩個小時之內講完一件能夠吸引人,且帶來深刻思索回味的故事。郭敬明在寫劇本的時候,還算是做了一些功課,知道電影的敘事是按照情節點組合而成的。
影片敘事的情節點,按照戲劇性的要求,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情節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要解決,另一個重要的技術要點是,不能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兩點,郭敬明都沒有做到。影片中雖然是以林蕭的工作過程作為主線,但是每一個關乎工作的情節點似乎都沒有融入到主線中去,從劇作的角度說,這些情節點都還是僅僅在表現一種情緒狀態,而非一種事件的推動力。在整個故事的講述中,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都過於「假定性」,幾乎沒有給足動機和理由。在小說的閱讀中,觀眾尚還可以花時間去仔細考量,而時間短暫的觀影過程中,這種假定的,沒有邏輯推動性的人物情感變化是缺少力量的。任任何正常人看都會覺得,本來就是把大配角的崇光,脫光了對著鏡頭詭異的表情做結尾,對於這個電影來書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宮洺所說的從林蕭不穿高跟鞋身上看出了「美好」而送她一雙鞋子,與前文有沒有直接性的聯系。
郭敬明還犯了一個比較大的致命錯誤,那就是給出了線索而沒有去結尾亦或是說明。林蕭面試幻想與宮洺的親密接觸,到了終了也沒有交代林蕭是真的愛上了宮洺還是只是花痴的幻想;宮洺送給林蕭的戒指,中間出現了兩次,一次簡溪發現,一次聖誕節矛盾爆發,本是一個好的戲劇線,結尾處也被陽春白雪的雪地溫馨場面給弄沒了,到了也沒給出理由來。
另外一個於電影本身的問題就是人物的命運變化是幾乎沒有的。人物既定命運,沒有前史,性格形成沒有誘因,一切以假定性為主,是郭敬明小說創作的手法,從他的《幻城》到《小時代》,裡面所涉及的主人公幾乎都是沒有行動性說明的。郭敬明就是一個上帝一樣的說:「顧里應該是這樣的,於是顧里就這樣了,南湘是這樣的,於是南湘就這樣了」,《聖經》的開頭都這么寫。整個影片中,所有人的故事似乎都是林蕭的畫外音來交代的。在不是大師的導演手中,如此多的運用畫外音,確實是一個不會講故事的導演和編劇的最好證明。從側面說,郭敬明不會講故事,讓他真的成為了「渺小微茫的存在」。所以,如果拿著郭敬明小說或是電影中人物的塑造去挑毛病,肯定是罄竹難書的,但是如果你就是郭敬明的子民,你把他當上帝,那麼他筆下的人物,沒有一點問題。
郭敬明還是不會用電影的方式講故事,電影成片中所出現的邏輯性錯誤,以及指導演員表演情緒表現上出現的誤差,都讓人看的出,這位從不那麼地道的作家轉戰大熒幕的稚嫩和蹩腳。
你選擇信他,你就要信他。
三、那麼美的畫面是不是真的好
《小時代》的畫面絕對拍的是近幾年國產中小成本電影中最講究的。
初看《小時代》,每一個人都會被這種美輪美奐的畫面所吸引,甚至驚嘆。郭敬明對於畫面的構造和想法看得出他的天賦,《最漫畫》的畫風和風格相對於電影來說更具有優勢。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將鏡頭語言運用的相當復雜多變,這似乎是郭敬明急於想證明自己確實是一個專業的,懂行的導演,而不是作秀。但是表現的太明顯了,這些華麗的鏡像背後所反映的並不是郭敬明多麼專業,而是更加的不懂行。
電影《小時代》中幾乎可以成為一個攝影專業的教材了,推拉搖移跟,遠全中近特,長鏡頭,蒙太奇,逆光,剪影,對焦,散射,慢鏡頭,快切,似乎電影拍攝和剪輯上應該有的技術都在電影裡面找得到。郭敬明在《小時代》中用了一種比較現代化的影像方式來表現這個更加現代化的故事。這種現代化也僅僅是表現在了四格畫面,還有快切的MTV剪輯手法上。並沒有形成一種風格性的手法在電影中貫徹下來。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奢華影像,恰恰反映了影像與敘事之間的裂痕,而且裂的離譜。慢鏡頭和搖臂的使用在電影中似乎成了最大的亮點,相對的來說,郭敬明在電影中將視覺影像放大化的意義,主要還是為了表現出整部影片在視覺上的奪人效果,因為對於他的粉絲來說,小說的故事本身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重要的是那種奢華而浮誇的感覺,他就是要用這些與故事本身脫離很大的視覺沖擊力來再現一個小四迷們苦苦幻想了五年的虛假「小時代」的盛景。這一點,他做對了。
也許於小四迷來說,敘事本身帶來的愉悅感早已被更有敘事性的小說所消化掉。
商業上《小時代》成功了,這一點完全歸結於郭敬明發達的商業頭腦,《小時代》不管是從小說包裝,卡司挑選與配備,影像風格,還是從口號上,都做到了完全商業的無以復加。仰仗他十多年的粉絲積淀,他也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把這種商業吸金稱之為「青春的覺醒」。然而,《小時代》本質上的虛偽性和假定性,讓這部電影必然與小說一樣,不可能青史留名。電影本身所傳遞的價值觀和社會性折射,都與當下隔著王屋太行,借著滿山的風景,告訴你一個美麗的謊言。《小時代》是尊重讀者的,郭敬明和他的小說確實也是為讀者服務的,寫進了讀者的心坎,電影《小時代》也是尊重觀眾的,消費《小時代》確實也是比《不二神探》、《富春山居圖》值得那個票價的。但是《小時代》的本質是虛偽的,它遠不能拿著「青春」來叫嚷,它所謂的「青春」和「時代」,都是水中月霧中花,你以為就在眼前。
國產電影剛走上一個重視故事,重視電影本身的路子,恐怕,又要被這群自詡為神的人攪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