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觀後感500
㈠ 貞觀之治讀後感200字
急急急嚕嚕嚕刻苦努力
㈡ 貞觀長歌讀後感500字數
貞觀長歌》讀後感
整部書,是一部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背景的小說。以李世民、魏徵、頡利、長孫無忌、候君集、李靖、岑文本等人為主要對象,向讀者講述了一代英雄的悲歡離合。全書給我最深刻的是人物性格的刻畫,同時通過人物為我展現了。很真實的表現了中國在唐代時期的政治、軍事以及官場。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沒有一個王朝能像大唐這樣,家族旺盛、經久不衰。這一切,大多數都歸功於唐太宗李世民。那李世民究竟有何秘決,能成為千古一帝呢?
還是從李世民的性格說起吧!李世民二十多歲時經歷了許多坎坷與磨難,因而練就了沉穩的性格。現實生活里,李世民深知「創業不易,守業艱難,要得天下,先得人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的戰功。李世民自幼習武,射技神妙,戎馬一生,只有一人逃過他的必殺之技「連珠三箭」。在戰場上,他曾統率數萬軍隊掃盪群雄,一舉平定天下,為大唐王朝帶來了安寧。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寬容的心。他過人的領導能力,能夠將長孫無忌、候君集、李靖、岑文本、魏徵等人舉重若輕地駕馭著這些身負超凡智略的英才,做到了治國與治人的完美結合。
李世民以武力的方式掌握了唐代的統治權。至少從中國傳統道德上來說,這是不光彩的。殺兄長李建成視為不義,逼父親李淵退位為不忠不孝。一位統治者,一代明君。由於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失敗,魏徵作為建成一黨的謀臣自然逃不了誅殺的命運。長孫無忌帶人從市集找到魏徵等人壓往刑場,途中遇到李世民,李世民問魏徵願不願意追隨他。魏徵大罵李世民不忠不孝,李世民大笑說道:你只知忠於舊主確不肯輔佐我為國家做事,只拘泥於個人名節,但不知道忠於國家忠於百姓。故是忠而不是大忠。你學識淵博,為官正直,能力出眾,但寧願追隨舊主而去也不願盡謀於國家,造福於百姓。是故你是賢而不是大賢。難道這一番話僅僅是安撫魏徵的策略嗎?這又何嘗不是說出了李世民的心裡話呢。一位能力出眾的將軍,一名優秀的王子,僅僅因為封建社會有立長子為王的傳統,僅僅因為皇帝李淵害怕李世民勢力的壯大危急自己的皇位,就可能淪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一生淪為平庸。作為一個強者,他應該象男人一樣去戰斗;作為一個君主,他更應該胸懷天下以百姓為重。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英雄的歷史。英雄的的成長,英雄的成熟,一個英雄的衰落另一個英雄的開始就是歷史的全過程。
㈢ 觀後感(貞觀之治)
貞觀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
㈣ 學了貞觀之治,你有何感想50字
思想自然很多,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意見和經驗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重復性和歷史填補了下降,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不管什麼類型的社會組織體系,這一法律的歷史幾乎是絕對的真理。看到他們,我們將開發當今社會有一個指導作用。統治期間繁榮的時代,是一個社會的生產力和上層建築的完美運行團結。
歷史的重復性和一盛一衰,都存在一個無形的手。不論如何的社會類型或是組織體系,歷史的這一規律幾乎是絕對的真理。看過了它們,我們會對當今的社會發展有一個啟發的作用。貞觀之治是興盛的時代,是一個社會的生產力和上層建築的完美的磨合統一。
還有一種: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於他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的這一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
回顧貞觀王朝的燦爛文明史,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華民族曾經是世界上最最優秀的民族,中國人也曾經是最最優秀的國民!當今天的中國人回首先輩輝煌的過去時,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是死抱著「四大發明」和「文明古國」等早以消逝的光環自欺欺人;還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重新找回中華民族的理性和自信,還是每個中國人自己來作出抉擇吧
自己改改
㈤ 看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寫觀後感400字
唐太宗和貞觀之治方面的書也好,電視也好,零零散散都看了些。我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僅作給你的參考。
貞觀之治並非歷史上最富裕最昌茂的朝代,但是是政治最清明最開化的朝代。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隋煬帝的時候,其實國家是很富強的,當然了,是前期,因為有他父親隋文帝的治理,據說儲存的糧食夠天下人吃三年。而反觀唐朝,經歷了隋煬帝的動亂之後,李淵統治時期,其實一直在平叛平亂當中,很耗國力,等唐太宗登機後,用白話來說,其實是比較窮的。再加上李世民剛登基時,突厥來犯,當時根本沒有軍事實力與之一戰,李世民不得不採取「賄賂」的政策, 用金錢讓突厥暫時退兵了。
所以這么一個窮的時代,李世民又是親眼看到隋朝滅亡的,他不敢不勵精圖治,否則唐朝根本就走不下去。幫助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大臣,都是幫著他打天下的,文臣武治都十分能幹,李世民也虛懷納諫,這才漸漸地恢復了國力,統一了基礎,並且李世民自己的眼界是很開闊的,他不固守成規,對於外來文化的進入和內部文化的流傳從來不吝嗇,也不抵觸。這才讓他有了」天可汗「的稱號,這是外鄰友邦真正的尊稱。
所以說,一個朝代想要走的長遠,離不開兩點。明君、能臣。
㈥ 跪求一篇《貞觀之治》觀後感!!!要詳細!!!600字以上!
知己的價值——《貞觀之治》觀後感
貞觀之治的形成離不開太宗李世明,也離不開魏徵。
魏徵原為李建成的東宮洗馬,是東宮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他被太宗收服而後出謀劃策貢獻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他們之間的第一次相逢和對話很有意思。李世明問「為何挑撥我們兄弟的關系」,魏徵答「前太子如果早聽我的話,不會有今日之禍」。咋看感覺答非所問,卻是高手的對話、知己的交流。因為魏徵暗含了自己的觀點在李世明處得到了採納,所以,前太子才有禍,表明了和李世明在看待爭奪太子之位問題上是難得的知己。以後的多次惹怒太宗以及太宗多次揚言要殺掉魏徵更是兩人互相了解、知己的體現。
他們兩人的知己是政治上的知己,是對治國見解上的知己,同時也是對對方為人處事比較了解的那種知己。否則,太宗不會一直重用魏徵,魏徵也不敢屢次冒犯太宗。
人生難得知己。無論事業上的還是生活上的。這種知己可以是天生的高手之間的良好配合,也可以是後天在相處中很好的培養。「士為知己者死」,給願意為國分憂的人一個舞台,讓他們長袖善舞,其實也是對皇帝本人的貢獻,畢竟皇帝手下的能臣多了,國家變強大、百姓富裕了,在封建時代都是皇帝的光彩,唐太宗有魏徵這樣的大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太宗本人的知名度;李世明也知道魏徵這樣的人不容易,所以,在多次冒犯後,他龍顏大怒的情況下,也沒有真正的殺他,也沒有削官罷官流放之類的處罰,而是更加的重用。這就是一種互相的了解,這就是一種難得的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根據《貞觀之治》這部電視劇,李世明和魏徵他們確實應該很知足,他們不但在事業上是知己,他們在家庭上也都有著很好的伴侶,家庭生活也非常的幸福。這是多麼的不容易。而魏徵確實很在乎他的妻子,劇中發生的太宗逼魏徵夫人答應給魏徵賜美人,否則就賜毒酒,結果魏夫人寧願喝毒酒也不作半點讓步,尤其讓我贊嘆!人生就是要這樣的妻子,就是要在原則問題上不作絲毫讓步。魏夫人有她的運氣,碰到了魏徵這樣的人,也有幸碰到了太宗這樣的皇帝,所謂的毒酒不過是醋而已,這個故事以大家的哈哈大笑而結束,其實,魏徵的生活何嘗不是充滿這樣的哈哈呢!事業知己難得,伴侶知己更不易。也許正是後面一重關系才使得魏徵在事業上有更大的突破吧。他們都有事業和生活上的知己,而且都成效極大,有事多麼的難得。
作為伴侶上的知己,太宗有他的長孫皇後,而太宗政治上的知己魏徵也有自己的知己的夫人。這是一個充滿美好的圈子,這是尤其難得的多重知己關系。給人無限遐想,讓人回味無窮,使人充滿嚮往……
㈦ 貞觀之治的影評
1、美輪美奐初唐風
走進《貞觀之治》,淡定、古樸而又大氣的初唐氣息迎面撲來,大到宮闕樓閣、小到日常擺設,無不盡顯唐風,那種簡練、典雅和含而不露,初見之下,已經讓人宛若身臨大唐。
朝堂(雖然很多外景是用特技做出的效果,但總算沒把漢宮直接拿來用)沒有《漢武大帝》般誇張的壯麗雄偉,然雍容凝氣的庄嚴和大度同樣存在,梁、柱、斗拱等等點綴上片片金飾,有一種洗練簡潔的美,站在那裡你會感嘆懾服,但不會手足無措。居所使用的屏風、幕帳和竹簾,除了最大限度展現唐風,還很好地增強了視覺效果。尤其喜歡劇中的屏風,折頁與不折頁的都設計精美、端莊,例如那扇經常出現的牡丹屏風,在虛虛實實的光線襯托下,帶著淡彩畫效果的它更籠上一層幻境色彩;大殿上的屏風,紋理華貴而矜持,即使用的是很眩目的金和紅,站在那裡也是如此的內斂毫不浮躁。這部片子從頭到尾的光影和色彩運用都非常好,通過窗欞、門縫,或者屏風和竹簾的投影,甚至人為製造的樹影,生動地營造出既穩重雅緻,又極富生活氣息的光影世界。在這里,每一個鏡頭、每一禎畫面都猶如美好的古畫賞心悅目。在庄嚴的大殿上,我們可以很親切真實地感受到早上的陽光從東邊透過門窗檐角投射進來,干凈簡單的光和影落在皇帝和議事的大臣們身上,一種嚴肅而和諧的氣氛便油然而生,這種效果較之《漢武》里那個採光極強的超級大殿所展現出來的場面更富層次和生活感。自然、開闊而沒有壓迫感,這也是初唐社會風氣的折射。在居所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物背後、屋外清亮的綠葉閃閃發光,讓人主動去設想那是如何晴朗的一天;而斑駁的樹影和直條紋的窗欞、竹簾的投影則共同構成另一幅美好的居家生活畫。
有人說這部片子偏暗、色彩沉悶,其實是我們過於習慣明亮的現代生活劇所帶來的視覺慣性,如果換一種思維和角度,用心欣賞就會發現此中的良苦用心和令人贊嘆的光影之美。
2、開創治世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貞觀,正而示之也。所謂正,是樹立端正、公平、明朗的社會風氣;示,標示之意,意在倡導開放、自由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貞觀可能算不上多大的盛世,但貞觀絕對是堪稱一代典範的治世。
從來所謂的治世,無非對內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民眾安居樂業,對外足以御敵於國門,能迎四海於一家,最起碼也無邊患。但這些都是治世的表面現象,促使治世形成和維持治世局面的不僅僅是執政者的能力和政策,更在於來自社會上下一致的一種共同思想、認識和信任,這就是民信而國立。字面簡單,做起來卻異常艱難。貞觀治世的開創,來自於君臣一心、上下同德的對「貞觀」的堅定堅持和切實落實。
《貞觀之治》的立意就在於此,所圍繞的主題也在於此,通過史實和文學的結合道出了貞觀的特點:一是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二是敬畏,對生命、對民眾、對人的敬畏——人有敬畏之心,方有互相尊重之意。能將這一點做到不容易,這一點是很多劇本做不到的。劇本,一劇之本,它的高度和深度決定一部戲的品質層次,優秀的劇本勝在立意,合格的劇本重在敘事,劣質劇本恐怕只有靠其他外在條件來彌補不足了,而《貞觀之治》無疑屬於優秀行列,盡管也有不少瑕疵。
治世如何開創呢?治理天下從何處入手呢?得到的回答是:「取信於民」、「從讓臣子說話開始」。於是有了魏徵那段忠社稷、還是忠君王的精彩對話,有了李世民堅定起用魏徵出使河北的信任和決定,有了孫伏伽罵天子卻得到皇家園林賞賜的意外結果,等等,不一而足。雖然大部分故事自有史實出處,但以嚴謹姿態還原並做到有韻味不容易,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看到的就不是群臣輕輕擊笏以示贊同的優雅場面,而是山呼萬歲的諂媚景象;不是昂首揚眉理直氣壯細述己見的正氣,而是俯首貼耳的唯唯諾諾;不是以國家和生命為重的據理力爭,而是為爭權奪利而展開的陽奉陰違;不是上下一心精誠團結的互相信任,而是爾虞我詐的官場斗爭,等等,若非用過一番功夫,哪來唐初開明清正的氣象?
《貞觀之治》演繹出了少有的自由和敬畏,並很好地把握和發揮了這兩個主題,這是難能可貴的。「自由」不等於無政府、無約束,而是最大限度的寬松和包容;「自由」也不是可以無知和無厘頭,它更需要獨立的思想和人格為支持,所以我們所看到的《貞觀之治》,盡管為人有內斂有囂張、言論有委婉有激烈,卻無一不在以蒼生為重的強大共識下,無一不在獨立思考和暢所欲言上,這決不是某些影視里生硬做作的放縱和故作叛逆,當然也不是這些作品所能仰望的。「敬畏」則更為古遠,尤其是在當今講「敬畏」似乎更不入流,然而事實是,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應保持應有的敬畏,這點《貞觀之治》的詮釋也很好。尊重是來自於敬畏心理的,也正因此人與人的關系才能有起碼的和諧、上下級之間才能產生相惜互重之情,執政者才知道必須謹慎決策。劇中李世民登極前一天的一段話耐人尋味:行軍打仗要是錯了,一人一騎兜個圈就帶回來,可是治理的是天下的話,決策錯了是不可能很快兜回來的,必須嚴格要求才能少出差錯、不出差錯。也許這是涉政未深的小李的困惑,但這就是敬畏,有敬畏才有自知之明,才有對人對事的剋制和尊重。
從史實上說,貞觀的特點是:創新、開放和和諧,例如調整民生政策、修訂律法、完善科舉和行政的設置,改善和促進與各族的關系,等等,用劇中話說:「貞觀要有貞觀的一套東西」,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海內一統、天下歸心。而這一切的實施和收獲,離不開君臣一心的團結和以社稷為重的共識,支持這一點的,是朝野共同對的自由與敬畏的認同。敢說敢幹、精幹實乾和人與人之間、上下級互相之間的理解和尊重,蔚然成風。「天可汗」的稱呼,是對大唐那種海納百川、包容自由和平等互重的認可與敬服,「天可汗」的心胸不止是李世民的心胸,更是大唐的心胸。
編導能將這些生澀抽象的意念於平凡處、於不經意處表現出來,表達到位,不能不說其誠意、認真和用心良苦。對於帝王形象的塑造,《貞觀之治》最大限度還原了李世民作為一代偉人的「人」的一面,而不僅僅拘泥於過往帝王戲的「偉」字上,為觀眾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果斷堅強、善良愛惡作劇和機謀大度的太宗皇帝,對父親、兄弟和妻子的情、對子女的愛、對臣下的信和對生死之交的義,無不淋漓盡致。當然了,它還沒完全擺脫帝王劇高大全的路子,很多方面還是以褒揚為主,只是這個太宗皇帝,能讓你在不知不覺間為他或喜或悲、或哭或笑。
另外說一下主題曲歌詞,這與本劇未必有關,但卻扣著本劇,那句「看這錦綉山河,給我已經太多,讓我全心全意把這土地建成理想國」,於朴實中見真誠,這是很少帝王戲用到的,一般的片子必然一片歌功頌德或氣吞萬里如虎的姿態,《康熙》和《漢武》這類算精良的片子也不能免俗,不是「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就是「你燃燒自己溫暖大地」,就連最近的《卧薪嘗膽》也開口就是「史冊煌煌,千古一王」,一副施捨者、救世主的嘴臉,而《貞觀之治》的歌詞,卻體現了自信、真誠和敬畏,與唐初貞觀年間的務實和精幹呼應,是上下齊心互相信任建設國家的氣象。
3、和你在時空這點相遇
說實在這個劇本的故事性並不很強,沖突並不十分激烈,矛盾並不明顯尖銳,要靠劇情塑造人物形象實在很難,然而一部好的戲離不開優秀演員的演繹,《貞觀之治》的主要演員可能談不上特別有名,卻表演得尤其好。
馬躍(李世民):以前只知道挺帥的,沒想到在這里的太宗扮相如此出彩,簡直讓人覺得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長這樣子。除了扮相,馬躍的表演也十分精彩,一是眼神,一是細微處的小動作。青年時期干凈銳進、中年時期沉穩謀國、老年時期孤寂無助的眼神,在他伸收自如的運用和施展下,一個李世民幾乎可以說成功了一半。有時候真想不通,一個人怎麼可以有如此能耐去表現一代「天可汗」攝人魂魄的眼神、逼真的表情和性情。由眼看心,成功的眼神和表情,帶給了角色的巨大成功。馬躍使用的各種小動作,傳神地詮釋了李世民性情中人的一面,例如「喝醋事件」喝「菠菜事件」的壞笑,自鳴得意等待臣下誇獎地捻鬍子,被魏徵氣得掉眼淚,合夥「陷害」趙德言,抓住長孫皇後的手搖啊搖,等等。這些小動作非常細微,非常生活化,觀眾很難一下看明白和發現,但十分精彩和耐人尋味。
正如當年陷入對唐國強版諸葛亮的崇敬不能自拔一樣,《貞觀之治》後,馬躍版的李世民成為了我心中的經典和唯一,在我看來,歷史上的太宗皇帝就是如此。
苗圃(長孫皇後):雖然這位對我來說比較陌生,但卻演了一版最堅強和有骨氣的長孫皇後,可惜的是編劇和審查的緣故,能看到長孫皇後的場面不多,於是苗圃在我印象里,也就只有一個神態和表情。
金士傑(魏徵):雖然古怪刻板和賊頭賊腦,但是戲份不少,表演也很出色,很經典的寒儒,跟以往文縐縐的大臣形象比起來,生動和親切了許多。小時候看連環畫識字,我第一本接觸到的就是《魏徵與唐太宗》,那時候我說話還帶磕碰呢,但自此留下深刻印象,而這部戲也演出了我心中的那個魏徵。一個能把李世民管到一見他來了立刻把鷂鷹收起來扮三好學生的人,肯定不止有教導主任大道理碎碎念那一套硬功夫,更有鍥而不舍的執拗精神和一生為公的信仰。
金士傑的眼神也很獨到,有正氣、有鐵骨,還有一些被視為不入流的市井小動作,眨巴眼睛、咽口水和舔嘴唇,細微處見神采。
馬少驊(長孫無忌):據說長孫無忌曾被嘲笑其臉如面團,於是明白為什麼讓馬少驊來演這一角色了。長孫無忌介於夥伴、親戚和大臣三者身份之間,並不容易演,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能不露聲色出鬼主意的玩伴、老成忠於政事的重臣和親切而兩肋插刀的親戚,角色雖然復雜,但卻演得層次分明、立體生動。
馬精武(李淵):在《卧薪嘗膽》之後繼續演一個讓兒子郁悶到的父親形象。在位那段基本不怎麼樣,退休之後的幾段倒十分精彩,把一個郁悶、無聊、孤獨和偶爾耍老頑童性子的太上皇和依然愛著自己的兒子卻對曾經發生的慘劇不能釋懷的父親演得入木三分。
《貞觀之治》的精彩情節往往不在慷慨陳詞間,而在無聲卻勝有聲處。這是一部需要表演來豐富劇情的戲,因此對演員的要求很高,他們的付出也是巨大的,而他們的努力和誠意也是有目共睹的。
4、醇酒清茶看戲文
有人說這片子比較悶,平淡而沉重——除了與劇本立意有關外,與台詞也有關系。這里沒有生澀但韻味十足的古文——竊以為這是本劇的不足之一,與前面的古裝劇一樣低估觀眾的理解能力,將一些已成經典或耳熟能詳的典故和名言「翻譯」地不止是白開水那麼白,不要說韻味了,連意思也難保不走樣的。話說回來,這里也沒有劍拔弩張、或尖銳華麗的對白,只有很日常生活的台詞,但日常並不平常,這些台詞很考究。
劇中君臣父子的性質和角色轉換,就在這樣小小的稱呼中巧妙地表達著,精準、含蓄:
老李與小李吵架 小李:……父皇。
老李:稱我陛下!
小李與小小李吵架 小李:承乾……
小小李:請陛下稱「太子」!
高陽與小李吵架 高陽:父皇連我的人都要殺?
小李:如果你鬧,我就是皇帝;如果你不鬧,我還是父親。
所以本劇里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皇上」、「聖上」和「娘娘」、「王爺」,只有「陛下」、「殿下」和「大人」。玄武門之後,李世民與李淵的關系非常尷尬和微妙,當最受李淵信任近的裴寂被貶後,小李去看老李時,老李說想彈琵琶。
小李:這琵琶怎麼只剩下一根弦?
老李:原來還有兩根的,現在,就只剩下一根了……
太上皇孤獨、無聊的晚年心境、痛失兒子的悲慘陰影、去日苦多的無奈感慨,在聊琵琶弦數上表現得非常到位,風燭殘年不要緊,形單影只更傷人。
郁悶的李淵考慮退位,但又不確定李世民會如何對待他及武德的老臣們,於是開始了一番試探性的詢問:
老李:如果你,坐到這里,他們還會在嗎?
小李:陛下什麼意思?我不明白。
裴寂:最近陛下常常想起晉陽起兵前,和我們一同飲酒作樂的快活時光。
小李:如果我坐在這里,陛下的大臣,還會坐在原來的位子上。
老李:酒也會有嗎?
小李:酒,也會有的!
小李非常含蓄而平靜地向老李保證了玄武門之後不再會有血光之災,父親「交班」後將「一切照常」,連父親大人的待遇也沒有降規格,於是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李世民與頡利有幾段不多但頗為精彩的對話:
頡利大營前,指著頡利軍營 小李:你沒見過叛變嗎?你來這么多人看?!
渭水便橋邊,指著頡利兵馬 小李:我剛剛即位,你們就來朝賀,不必來如此多的人馬。
對話簡單略帶打趣,與李世民和頡利交手的經歷形成呼應,戰場上熟悉的對手,彼此都是讓自己想起來寢食難安的外患,同時帶著軍人獨有的干練爽快和互為英雄的惺惺相惜。
玄武門之後,有人避而不談、有人諱莫如深、有人居功自傲,等等,李世民這樣對他的大臣們說「我有一句話,憋了很久,今天必須說出來。玄武門的事過去這么多年了,我不願說,你們不敢說,於是好像從沒發生過這件事一樣。但是,我沒有一天忘記過這件事,那一幕一遍又一遍地在我夢里出現……這沒什麼對和錯,我做了什麼永遠都抹不掉。」人貴有自知之明、有敬畏之心,記住自己的污點不容易,坦然承認並時常引以為戒更不容易。
總之,《貞觀之治》的台詞溫和如風、婉約似水,波瀾不驚卻總是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力量,是需要、也是值得平心靜氣慢慢感受和回味的,其實要聽明白這些台詞,倒的確要有點唐史基礎才行。
5、夢回大唐
說到這里,也許還有人覺得這部戲情節太過單調、歷史太過枯燥、對白太過平淡、畫面太過沉悶,那好,推薦幾個精彩的情節:
玄武門前夜的謀劃: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忠心耿耿的屬下和謀劃得當的良臣,可以聽到感人的盟誓,可以感受到不屈不撓和眾志成城的慷慨與豪氣,連「人銜枚、馬裹蹄」這樣的細節,也表現得很生動和感人。
渭水便橋之盟:目前為止最令人熱血沸騰的一版便橋。畫面很美,太宗便服立馬橋頭的英姿和氣勢讓人嘆為觀止,在鏡頭的運用下,形象更為高大。相對於那些太宗在渭水邊全副武裝的版本來說,這里不僅更突出了他「孤膽英雄」的氣質,而且與他征戰四方、每戰當先的將軍形象更為貼近和相符,那種時刻以天下安危為己任、凡事親力親為的個性和氣質躍然熒幕上。
魏徵夫人「喝醋事件」:小李惡作劇天賦的典型表現。
尊「天可汗」的八方來朝:沒有長篇幅的歌功頌德和溢美之詞,沒有排山倒海的朝拜,甚至看上去場面也不是想像中的宏大,但天可汗的氣質還是出來了,雍容但絕不是金玉滿地,包容而不以天朝自居,平等而不是頤指氣使,自信而不是吹鬍子瞪眼,大度卻沒有激揚文字的表態……優雅的大唐,就這樣從李世民顧盼生輝的笑容里呈現出來。
長孫皇後去世:全劇最悲情情節之一。自始至終沒有任何一方的嚎啕大哭,小李默默地把皇後梳落的頭發收好揣進懷里、長孫無忌壓抑的哭泣、承乾的絕望,都在長孫皇後平靜地交代後事和用毒葯包表明心跡的敘述中讓你感到莫名的悲戚,眼淚於是很自然就流下來了。
魏徵吃菠菜事件:又一場有預謀的惡作劇,只不過策劃者是長孫無忌,具體實施是小李,而魏徵的吃相也的確「不負眾望」的難看。
廢太子事件:承乾和老爹兩次對話,都很精彩。
李世民去世:絕對經典的表現手法。同樣沒有大哭場面和群臣侍從的問候與忙碌,略顯空盪的大殿,李世民彌留之際回想起當年金戈鐵馬的生活和出生入死的兄弟,然後跨上白馬而去;殿內,白色的麻布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掩蓋上他生前用過的盔甲、刀、御座、屏風和其他遺物,最後蓋在遺體上,整個過程沒有其他的喧囂,而此刻你可能已淚流滿面。
縱觀此劇,缺點和遺憾不少,例如過於古雅平靜的劇情和對白,拙劣的特技效果,剪得讓人有點莫明其妙的情節,等等,令人贊嘆的細節也偶有疏漏,如天子平天冠的十二旒,數來數去居然是十三根——難怪小李後來一直用無旒的了,其實拆掉一根就可以了,讀聖旨的禮官也偶有念錯音的,諸如此類,但瑕不掩瑜,初唐的精神到底是出來了,貞觀是什麼也基本說清楚了,同時塑造了目前為止最靠譜最讓人感動的一版太宗皇帝——這才是大唐,這才是那個時代應有的精神風貌。最後引用下片尾曲的兩句歌詞,以表達對此片的感受和敬意:
永恆,從你開始,要運氣也要勇氣;
時間,證明一切,我們不用再懷疑
㈧ 《貞觀之治》觀後感500字
讀完《貞觀之治》後我漸漸懂得很多人夢回大唐的渴望,那是一片遙不可及的樂土,令人遐想,我渴望朗朗乾坤的清平世界,更渴望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美好生活。那是一個完美無法復制的國度,令人回味和仰望。
「濟世安民,隆於堯舜」——唐太宗李世民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個人才,他是第一位響應太原起義的人,並且能清楚地看清當下的局勢,極力勸誡李淵無效的情況下,堂堂男兒夜裡在軍帳中泣不成聲,從這點我們可以清楚第看到李世民憂國憂民的苦心。作為封建時代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擁有著世上至高的權利。他完全可以如很多封建帝王一樣,傲視群雄不可一世地居高堂之上,讓所有人誠惶誠恐地匍匐在自己的腳下!然而,李世民卻堅守民貴君輕的思想,用寬廣的胸襟,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貞觀長歌,留下了顯耀千古的豐功偉業及精神財富,為後代萬世景仰。他沒有像漢武帝那樣窮兵黷武,也沒有像隋煬帝那樣剛愎自用。他用文治管理國家、用納諫完善自我,實現了君臣和諧、民風淳樸的貞觀氣象。治國之道值得當今的統治者們去學習和借鑒。
「帝王人鏡,千秋金鑒」——一代名相魏徵
在我的眼中,他是佐成貞觀之治的大唐宰相,是中國歷史上敢言直諫之臣的代表,是傳統政治文化中諫諍的坐標。他的話,直白有用。身為太宗的人鏡,在死之前,仍惦記著的是大唐,為了國家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個人覺得魏徵進諫,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上乘。他對唐太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前後二百餘事,數十萬言,觀點鮮明,文辭犀利,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而且他諫技高超,道理闡述地清晰且透徹。在數十年的漫長歲月中,屢諫屢勝,唐太宗對他言聽計從。魏徵死後,太宗如喪考妣,慟哭長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能讓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對一個部下如此地倚重、傾心,就是放在今天這樣的開明社會也屈指難數。
「煌煌彤管,千載遺芳」——長孫皇後
或許很多人僅僅把贊許的眼光投在二十四功臣和唐太宗身上,然而,卻有一個人,在我看來,是必不可少的。她是觀音婢,即是後來的長孫皇後。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李世民即位數天即冊封為皇後。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長孫皇後一直默默地站在李世民身後,默默地支持著他。她始終以史為鑒做著一個皇後,也可以說成是一個女人的本職工作,不越雷池半步,不爭風吃醋,生性節儉,只甘願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幕後賢內助,為開明的貞觀風豎起一面良好的旗幟。我們後人只是遺憾她走的太早了,從與太宗破釜沉舟的玄武門之變到輝煌的貞觀之治才走過十個年頭。那位「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的姑娘已經化蝶遠去。在她死時,李世民哭了,我也哭了。
《貞觀之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封建帝國時代,一位政績輝耀的明君,一群勇於犯顏直諫的忠臣。這是一種榜樣的力量,一位母儀天下的賢後,一種無與倫比的美麗。值得我們學習和景仰。
㈨ 觀後感《百家講壇》,主要講的是貞觀之治之李世民奪位。
今天我看了百家講壇,主要講的是貞觀之治之李世民奪位。
當時漢高祖時期,皇帝李淵治國有方,當時全國上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時,李世民就起了奪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齊王開刀,他設計計謀在玄武門把太子和齊王殺了。這就是所謂的玄武門政變。為什麼當時皇帝不處罰李世民呢?是因為他的聲望太高了,殺了他天下就會暴亂。殺了齊王和太子後,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員大將去找皇帝要兵權。當時,皇帝和幾個大臣在劃船,看見一名全副武裝的將士來到他的面前,就被嚇著了,明白了此人的來意,但皇帝還是故作鎮靜地問他:你來干什麼?此人就說外面有人生亂,請你把兵權交給秦王,讓他來統一安排,全部聽從他的指揮,旁邊兩位大臣也幫李世民說好話,皇帝沒有辦法,也只有交了兵權。從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讓了,因為當時兵權就等於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帝。
李世民當上了皇帝,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他篡位,有的又說是繼位。史書是史書,說法歸說法,我認為李世民的做法是錯的。因為他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殺兄囚父。雖然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卻失去了手足、父子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