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防線影評
㈠ 天龍特攻隊影評200字
邊看邊寫
連恩尼森越老越帥了。
小白同學開場很棒,順序大概是先睡了將軍的老婆,在被將軍裝到輪胎裡面准備被燒死,再接下來被救。對他來說真是美好的一天。
老式的開場,4騎士出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華麗的打敗壞蛋。瘋子那傢伙開的直升機真的很神奇,估計只有瘋子才會那麼開。
然後劇情就正常了,插科打諢,戰無不勝,被人誣陷,英雄變叛徒。。。。等等。4個騎士個性塑造的都有點反社會的傾向。軍方、CIA什麼的又成了邪惡事件裡面的參與者。軍方不信任CIA,CIA利用軍方讓自己陞官發財,出了事誰都不想承擔責任,軍方現在連反恐的大活都想外包給保安公司。還好他們還在為他們的國家幹活。這時候我就想到咱們自己的國家,有關部門都在給誰幹活?呵呵,大家大概心裡都明白的。
黑森是在影射黑水公司那樣的保安公司吧。
還告訴我們個道理CIA裡面叫林奇的絕對不能相信。
瘋子模仿威廉華萊士那段真逗,看著姿勢像在自-----慰。哎。這只小隊其實真不是軍隊,就是一幫接受過正規訓練的流氓。
老兵是一隻軍隊的最寶貴的財富啊。希臘長槍方陣最後排都是老兵他們方正最後一道防線支撐整個方陣,羅馬軍隊裡面百夫長都是資深戰士擔當,現代軍隊士官是軍隊粘合劑,最基本戰術的執行者,士兵們的靈魂。一個當兵的兄弟跟我說,奧,士官啊,可以買的啊。哎,咱們這個世道啊。
坦克大戰無人灰機那段很有創意啊。美軍太先進了,坦克都能飛啊。還打下來了兩架灰機。太厲害,戰無不勝的米軍啊。
休閑放鬆用的不錯影片 。
此篇影評原作者:醉卧著的貓
㈡ 《拯救大兵瑞恩》的影評
《拯救大兵瑞恩》之結構•人物•藝術特色淺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講述了盟軍一隻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後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找到並帶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 比照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往往節奏緊湊,而這部影片卻是個例外,揮毫潑墨用了整整40分鍾描寫諾曼底登陸的血腥場面,以至許多觀眾都因受不了這樣的視覺刺激而提前退場。作為一個「極熱」的熱開場,導演無疑為屏幕前的觀眾們製造了與電影內容極為相符的情境,戰爭是慘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時顯得如此脆弱,槍林彈雨穿透頭盔、撕裂身體;士兵在灘頭上尋找自己的殘肢斷臂;一聲炸響過後,米勒拖著的傷員只剩半截……戰爭場面的還原達到罕見的真實。而氣氛烘托濃烈之餘,導演也精明地埋了鋪墊,即為日後把人小分隊深入德軍的巨大危險性作了全面預告,先讓觀眾在自己心裡有了對比,當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艱巨的任務如何完成。情境這座平台的成功設置,開拓了日後情節沖突發展的空間。四十分鍾漫長視聽刺激過後,本片節奏的功力開始凸現:導演僅用了五分鍾的膠片,八人小分隊就已走在了尋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節交待簡潔明了。一行人行軍的過程可算開端單元的句號,到此為止,每個成員的性格都已有所體現,小翻譯厄本跑前跑後問這問那既鬆弛了氣氛,又為下文揭開「米勒戰前的職業」打下伏筆。全片也進入帶入過程。帶入單元的第一個小高潮發生在第56分鍾,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高潮僅在兩分鍾後的58分,雙方無意間產生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兩個高潮連接得如此緊密,彷彿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鬆,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不但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免把自己的門檻墊高,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一點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第三個高潮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小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迪克•魏德死在攻擊傘兵的堡壘前;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高潮:列兵魯賓揚言離開,軍士豪沃茲舉槍阻攔。這個高潮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小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的點題,導演代米勒作了最機智的回答。這個高潮也可以看作發展部的內容。真正的瑞恩出現,是在影片過半,可見導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個人認為接下來守橋戰斗的開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發展部只有十幾分鍾,完成一個任務的轉移——救瑞恩到守橋。有趣的是,守橋階段的戰斗與開頭諾曼底登陸的長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鍾左右,可見本片敘述的輕重緩急,導演拿捏的大膽而准確。作為高潮,這部分本該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主人公命運的高潮,主題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於戰爭題材的緣故而變為視聽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說這部影片的視覺高潮和主題高潮在時間上是相一致的,便於觀眾體悟電影的主題。高潮與結局連接緊密,而實際高潮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表達的完結,最後老瑞恩在陵園的一場戲更多是為結構的完整性服務,而非情節上的必然連貫。繼結構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隊,人皆迥異。軍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實下屬;下士厄本是連短兵相接時都會用敵國語言喊「放下槍」 的小翻譯;軍醫迪克•魏德事業心強烈,常為自己無法擔負與身份相符的職責而自責;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魯賓對米勒上尉來說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機智刻薄的紐約客毫不掩飾對此項行動的憤慨和質疑;卡帕佐是個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亞人;利施很有正義感,他為納粹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狙擊手傑克遜長著一幅桀驁不馴的面孔,卻是個虔誠的教徒,把每一個狙擊對象當作上帝賜予他的禮物。 而我想詳談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個英雄,卻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當面跟他這么說,他一定會笑著讓言者滾蛋。畢竟,「英雄」這個詞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只對在乎他的人有意義。顫抖的右手、倒下的戰友、失聰、指揮戰斗、搶灘成功,與其說這是性格的鋪開,毋寧說是對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說到軍醫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戰爭片中的長官所代替。服從命令,寬容下級,所有的抱怨照單全收,所有的任務漂亮完成。可以說導演塑造了一個真正立體的分隊長,他不是靠等級威信、軍人責任感支在下屬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會把袒露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當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羞於與人分享卻又自豪而甜美的經歷。當然,他決不會忘記身為軍人的職責,和那個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這部影片的美國色彩濃郁,家庭對美國人來說,幾乎等同於信仰,我想米勒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一定也無數次在心裡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許每次說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離家近了一步」之外,還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軍醫下葬時,那個男人獨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動人。 瑞恩。大兵瑞恩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處於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這次行動本身的意義所掩蓋。但是,略去拯救對象的額外身份,他,又是觀眾了解美國最普通士兵的途徑。瑞恩就像一扇窗,透過他,不難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國年輕人在沒有被社會賦予特殊關照時應有的戰爭經歷,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橋的戰士們,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隊。被拯救,這是外界不為他所掌控的因素賦予他的義務,與他無關,因而影片的視角擴大了,在守橋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講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場戲,導演並非在試圖說服觀眾,力證這次行動是在拯救一個多麼值得憐憫的家庭,而是通過瑞恩的嘴,說出每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麼?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麼,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體現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更為類型化,同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部影片的鏡頭運用很見功底,導演的意圖在鏡頭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明確,並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鍾里,與其他人也一樣,小分隊隊員搶灘時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來切去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是「臉熟」(對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戰爭的高強度視聽施壓,導演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人類成片死去的過程,還有一些未死之人爭取活下來的過程,在這里沒有英雄沒有猛將,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隨時可能化為冰冷的統計數字中的一個,沒人相信「理智」,正如沒人會有意識的試著躲一顆子彈。又如卡巴佐犧牲的一場戲,鏡頭大部分時間對著敵方的高樓上的狙擊手,主觀鏡頭與臉部特寫頻繁切換,顯示出人物內心的猶豫不決,琢磨不定,而當鏡頭里的準星終於辨認出狙擊手傑克遜的影子,卻也是自己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反視角的運用告訴我們,在戰場上一對一的決斗中根本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言論必要,因為那時除了生,就是死。鏡頭的內容完全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後開槍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國人時,攝影師並沒拍屍體,可見死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強調的是,他終於敢殺一個該死的人了。影片結尾米勒死去,賀信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傑克遜炸黑了的高塔,戰坑,破碎的橋面和屍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麼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麼就註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後,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評~!
一、 結構分析(系表)
開端部
1、 開場 老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
2、 俄馬哈搶灘成功
發展部
總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犧牲的消息,上校決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協助同盟破敵,卡帕佐死;
錯認他人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兩小時,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繼續前行,得知瑞恩在蘭姆勒;
又一次小規模戰斗,魏德死;
放掉德國俘虜;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訴他來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決定不走,幫助瑞恩保住橋,等待救援。
整個戰役
結尾部
米勒死,臨死叮嚀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聲
老瑞恩在米勒墳前對他訴說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並不是一個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卻是一種象徵。是勝利的象徵,他對於米勒一行人意味著任務的終結,對美國意味著國家人性化、人權化、民主化的象徵。他從簡單的符號人物,變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且空泛的標志。但劇本賦予他的卻很少,他只是一個二等兵、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戰績和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年少輕狂,擁有拳拳報國心的男子。這就更引發人們對這次任務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勞師動眾、是否像劇中米勒一行人所議論的:只是因為他有三個同樣驍勇,戰死沙場的兄弟嗎?只是因為怕他的媽媽傷心嗎?試問:誰沒有父母?誰的死對於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憑什麼他能享受到這樣的幸運待遇?憑什麼要為他去浪費那些珍貴的軍用物資呢?難道只是為了美國的那些小小的虛榮心?為了高呼民主,人權嗎?米勒說過:「為了一項任務,死掉兩三個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換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這樣死是值得的。」但是為了區區一個二等兵瑞恩,卻死了三條人命,這看起來並不值得。但是幸好我們的瑞恩是個視死如歸的硬漢,試想:如果他只是個軟弱怕死的孬種,這次任務還是否具備他的意義?還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國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們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人,是一個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揚英雄主義的一個最好的典範。他的形象不見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卻顯出不平凡,並不需要多少另類,也足以謳歌美國兵士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兒孫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說的那樣,「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滿與墳冢排列整齊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於在影片的結尾,瑞恩不禁問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個好人?」 這是發自本源的一種疑問?他確實使得很多人為他而死,雖然他是無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無形中,他背上了一個包袱,三條人命的包袱,這是國家賦予它的,是生活賦予它的。他必須被動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艱難許多,他雖然活著,但是永遠不能放下包袱輕松的活著,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是為國家、為責任、為了三條人命活著,甚至為了米勒臨死的那句話活著;戰爭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聽天由命;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強烈的責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沒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這是他極度可悲的一面。戰爭泯滅人性,只要踏在戰爭邊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從那天起,生死就永遠不屬於自己,就永遠要背負著包袱沉重地走下去。這是戰爭帶給人們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數人眼中是個孬種的形象,在他的反襯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顯得如此的高大偉岸;但是厄本只是個小小的翻譯官,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在他眼裡,面對敵人,他並不確切知道什麼是仇恨,並不知道應該沖上去將他的頭顱打爆。他只是一個大多數百姓的象徵,他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現出的躲閃,懦弱、不敢面對死亡、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 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態度。在普通人眼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躲閃逃跑是第一個念頭,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麼可能神話般地沖上去將敵軍的頭顱打爆呢?這里片子想告訴我們,不是誰拿起槍都能獨當一面,不是誰面對敵人就能英勇在前,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樣簡單的事情。戰士都是英雄,他們都是超人,從肢體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觀眾,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面對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應該給予一些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後槍殺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國士兵,在最後一個鏡頭里,他手握長槍,從硝煙中走來。這個形象簡直就是在謳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死,沒有傷亡,他還替同伴報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頌的人,他才是最偉大的人。我想,這也是對高級官員的一種諷刺。畢竟他們才是最終活下來授勛的人,他們肩膀上的每一顆星都是用無數的戰士鮮血換來的,他們在享受美饌佳餚的時候,因為他而死去的戰士卻在地下嗚音哭泣,這是一個小小的諷刺,對高層,對那些腆著碩大啤酒肚,晃悠著一身肥油,享受著和平帶個他們的高薪、厚祿、美女、香車的日子,但是誰有知道在殺場上,他們是否在敵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國家總統該死,在敵人面前投降,給敵軍舔屁股呢?
米勒——無疑,他是一個英雄。在美國人眼裡,英雄的種類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們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起碼要獨擋一方,起碼要聰明睿智。但是伴隨著英雄的往往是災難,沒有災難哪兒會有英雄呢?這就好比哪裡有反抗,哪裡就往往有壓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卻死了。卻帶領著同伴兄弟去送死,難道英雄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嗎?這未必要求太高,畢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七情六慾,不是神仙。米勒顫抖的手告訴我們,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到疾病的困擾,也會痛;在兄弟死去之後,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這也告訴我們,米勒是個有感情的人。這些細節無疑讓英雄這個鋼鐵之軀更加貼近平凡的人。英雄並不是高處不勝寒的稀罕物件;同伴問起他為什麼要這么拚命的時候,他不是說:「我是為了國家」「為了家園」或者什麼其它的讓地球人聽著都覺得虛假的理由。他為的是早一天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團圓,「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敵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殲滅,只能是越殺越多,無窮無盡。在米勒眼裡戰爭並不像一場瘟疫,人慢慢一點一點死去,等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戰爭就結束了;在他眼裡戰爭是一場大火,越是煽動就越厲害,越蔓延,不斷死去的人,總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引發更多的人死去。這又告訴我們,英雄並不是好戰者,發動戰爭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應該學會怎麼樣去平息戰爭,不讓更多的人死去。從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體的英雄,影片無疑將米勒的多面性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兒童」無疑,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經驗豐富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和後面的為朋友哭泣是一種對比,但是卻顯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滿了人文關懷。他是一個戰地醫生,既是戰士又是醫生,他可以在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病人縫合,竭力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對生命的態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開端部里,他的出場是在幫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飛彈襲來,士兵當場死亡。「為什麼不給我個機會救他」飛彈就在他身邊滑過,在那一瞬間,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常人的生氣,一種憤恨,這不能僅僅概念化地說成是醫生的一種天職,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覺到了這種刻意。在卡帕佐中搶躺在雨中的時候,他不顧生命危險要沖上去,只是為了看清卡上在哪兒?這種行為,無疑是英雄主義的,無疑是誇大的,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符號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寫信件、講述自己兒童時代和母親的情感經歷,卻又覺得這個人物並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體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過於片面,對職業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甚至到最後,他看到夥伴們當著傘兵的面玩弄識別牌,過去組織的時候,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是個很善解人意,極度善良的人,但正是這個有些符號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時,卻感動得我落淚了。他的死真正讓我覺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為醫生的人卻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去死,完全無能為力。死的時候他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媽媽」。那是一種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種本能的表現。這樣的情感沖擊,又讓人覺得他並不十分符號化,片子將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並且加以美化,使他變成了一個塑像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完美卻真實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猶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著重渲染,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在坑道里,他拿著德國陣亡士兵的刀說:「它曾經是希特勒青年團的小刀,現在是猶太麵包刀」。說完這話,就坐在哪兒哽咽起來。這也不覺刻意,苦難深重的猶太人,手握著敵人的刀,作為一個戰利品,成就感馬上引起了一種悲痛的感覺,不用更多的語言交待,就能深深體會他曾經受的苦,和一種民族責任心。在德國俘虜隊伍旁,他拿著自己的識別牌,炫耀著:「我是猶太人,我是猶太人!」那是一種驕傲,一種挑釁。實際上也是可悲的,可憐的。德國人並不能聽懂他的語言,他這樣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種寬慰,死去的猶太人不可能復活,他的傷痛也永遠在心中烙下痕跡。這更增添了無數的辛酸和無奈。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極度殘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場就是從他的手開始,一雙顫抖的手,握著水壺;
第二次:俄馬哈搶灘成功後,手顫抖著拿水壺;
第三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手顫抖著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談到卡帕佐,手顫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蘭姆勒,手顫抖著拿指南針;
第六次:魏德死後,米勒躲在岩石後哭泣,手顫抖著拿著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敵軍坦克車,和瑞恩談天前,手顫抖謊稱在為音樂打拍子。
米勒的顫抖表現的是對戰爭的態度,是一種精神的緊張,也同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他害怕、痛苦、緊張的時候手都會顫抖。影片藉助米勒手的顫抖表現他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外部看來,他面對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泰然自若,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是個謎。但實際上,他只是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團聚。並不是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和理智。面對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隊伍的首領,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對死亡的冷靜。他變得冷漠,是戰爭改變了他。
(二) 米勒的無聲世界
片中,米勒常會進入無聲的世界。炸彈在他身後爆炸的時候,耳朵會有短暫的失聰現象。在開端部里——
第一次無聲的世界:米勒從海灘的血泊中爬出,炸彈在他身後爆炸。他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他眼前呈現出——
1、 一名癱軟哭泣的士兵;
2、 三個被彈葯引著的士兵;
3、 斷了一隻臂膀的士兵,在屍體中尋找被炸斷的手臂,用另一隻手撿出那隻手臂;
4、 幾個燃燒著的士兵,在海灘上奔跑逃命;
5、 一個對他大聲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無聲的世界:米勒拖著負傷布格,炸彈在他身後引爆,他又一次進入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之後,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經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結尾部——
第三次無聲的世界:橋頭,炸彈在米勒身後引爆,這一次他長時間進入了無聲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聲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槍。
在開端部,這種手法很像《黑鏡頭》裡面呈現的——平面的、瞬間的切割了戰爭。第一次無聲世界,哭泣的士兵——這象徵著一種對戰爭的恐懼,槍林彈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斷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隻手在屍體中尋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著自己的背包一樣,那並不像是自己肢體的一部分,而單純是個物件。戰爭帶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肢體上的痛楚,這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表現,他脫離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鎖,肢體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無聲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邊的槍。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槍,在他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的時候——沒有多餘力量去思考、去分析,這種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他站起來去拿槍,中彈後,癱在地上,還不停地瞄準正駛向他的坦克車,戰爭把人性都改變了,攻擊敵人變成了一種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邊的七個人
在開端部
1、 頭盔胸部中彈的戰士
2、 104醫隊戰士,胃部被打穿,內臟在體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邊的通訊員;
5、 坑道里腦部中兩槍的戰士。
這中慘烈的場面在米勒看來司空見慣,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邊死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內臟橫在屍體旁邊、子彈打穿頭顱,他依然往前沖,並不傷心,留戀或者懼怕。這除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外,還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米勒那「94」個兵士的死,帶給他的是一種對生命透徹的看法,變成了視死如歸。他曾對厄本說:「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計到一千,還是五百吧。」對生命,他知道他隨時可能死去,所以當他死的時候才顯得那是意料之中,沒有多餘的痛苦,像個活人一樣坐在那兒死去,沒有了大喊大叫也沒有淚流滿面,沒有恐懼沒有一切留戀,靜靜地死去。
夏樹 2005-10-05 20:52
時光可以流逝,歲月可以飄過,但是經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種情感可以使人回腸盪氣。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動可以讓人感慨萬千;那麼這種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偉大情義,這次行動也一定是一次偉大的行動——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這樣一次大無畏的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一部力作,重溫經典,感覺依舊如此強烈,既慷慨又激昂。湯姆·漢克斯的實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諾曼底登陸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主義拍攝手法再現了上世紀那場為自由而戰的戰爭的慘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領士兵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為線索,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用幾個人的性命去換取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畫了米勒為代表的一系列為自由而戰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題是鮮明和積極向上的。
搶灘行動中指揮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在101空降師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個哥哥都相繼在戰場中陣亡,為了不使他的母親失去這個最後的孩子,盟軍總部決定將他尋找回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每向前一步,就離敵戰區近了一步,危險也就增加了一分,他們面對的會是越來越多的德軍和大量的坦克!出發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近似荒唐的行動和與此引來的一系列傷亡是否值得去冒險?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戰士的陣亡,在准備襲擊德軍雷達站的時候,生存和為此次行動付出巨大犧牲的問題再次擺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終說服了大家——在他看來這次意外襲擊德軍雷達站的行動和尋找瑞恩的行動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正義和自由而戰的。終於,米勒上尉率領的弟兄歷經艱險找到了瑞恩。而為了盟軍的順利挺進,他們又決定留了下來一起參加橋頭保衛的戰役。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盡管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進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是面對不斷涌來的德軍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進攻,他們只能且戰且走,在橋頭最後的防線,身負重傷的米勒上尉在沖鋒槍槍彈打光的時候,無助地卻很決然地向坦克連連發射手槍子彈,奇跡出現了——隨著一聲爆炸的聲音,坦克被摧毀了——盟軍的「野馬式」轟炸機及時趕到!橋頭保住了,援軍陸續地趕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彌留之際對著俯身過來瑞恩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軍官。這次任務也應該說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務,但是他的這句話使我動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話語是一位長官對士兵的殷切囑托,也是為了尋找瑞恩而犧牲的士兵的共同心聲和話語,米勒和他的戰友都已經犧牲,但是瑞恩活下來了。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為了一個人的生命犧牲八個人的性命,這種犧牲的代價是否值得?從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這是個錯誤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務,但是從道義和正義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拯救行動,一次大無畏的行動。一個人的命值得用八個人性命去冒險的,一句普通的囑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實的語言,一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卻躍然在心中。
碟片已經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許久不能平靜。米勒上尉最後說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他的身影也越發令我肅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榮的任務,就是因為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話語,我一直記得這部影片,記得了湯姆·漢克斯,記得了這次大無畏的行動!
㈢ 八百影評
《八佰》講述淞了滬會戰末期謝晉元所率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的歷史故事。影片讓我們感受到了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為深刻!其中最感人的一幕是,戰士們做好准備,將炸彈綁在自己身上,一個接著一個報著自己的名字和家鄉,往下跳的那一幕,眼淚就止不住的流。太慘烈了,他們血肉喚醒的不止是蘇州河對岸的國人。
還有銀幕前的觀眾,國難當頭民族氣節顯得尤為重要。電影拍出的戰爭臨場感帶來的最直觀的震撼尤為強烈,很難想像自己身處這樣環境下的時候,能不能做出這種犧牲自己的決定!看完以後久久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
看看這安逸的社會,都是血與淚保衛而來的!中國崛起!人民團結!珍惜生活!勇敢面對!我敬佩的是在這個國家一盤散沙時每一顆沖上去粉身碎骨的沙子。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3)原子防線影評擴展閱讀
《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彼時,這場中日首次正面交鋒已持續近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奉命死守最後的防線——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有800人,這便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預告呈現了震撼的戰爭場面,日寇從地面到空中輪番進犯,4天4夜戰火硝煙彌漫不休。在武器裝備、參戰人數均處於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四行孤軍明知獲勝希望渺茫,仍選擇正面迎戰。
為了最真實還原抗日戰場的殘酷,據煙火指導尹星雲透露,本片僅地面子彈點便設置近5萬個,超過10部大型戰爭劇集的總和;每個戰斗場景,一般也會設置60個以上炸點。
而為了將這一切以最好的視覺效果呈現在銀幕上,攝影指導曹郁使用了業內最頂尖的ALEXA IMAX攝影機,本片也成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㈣ 《卡薩布蘭卡》觀後感
這是一部被譽為世界電影殿堂中的經典之作,以愛情故事貫穿起來的驚險偵探片,蘊涵著愛國主義和反法西斯主義的主題。我認為,一部稱得上經典的影片除了它特殊的背景外,還在於它的內涵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同時其表現手法是值得後人模仿和學習的。以下我將分享一下對影片的幾點看法。
一、背景深刻,還原歷史
這部電影是好萊塢在二戰期間拍的,講述二戰期間歐洲人為了逃避德國納粹的迫害想方設法逃去美國的故事。其中卡薩布蘭卡是德國納粹控制的最後防線,想要逃去美國必須經過這里。在這里,有的人可以達成夢想,逃到美國,但有的人就一輩子在等待機會,最後很可能死在那裡。作為當時一個逃亡的轉折點,故事發生在這里顯得意義重大。這就好比電影《江湖》里所謂的「一步天王、一步死亡」。
另外,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結束,而美國本土又遠離戰場,這樣美國有足夠的創作空間。作為影響極為深遠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而且這種影響起碼涉及二、三代人。這部影片的存在價值在於它時刻提醒著人們戰爭的殘酷,警惕世人歷史的沉重教訓。哪怕是沒有親身經歷那段歷史的人,只要對二戰有所了解,那麼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就會不自然地聯想起來。而正是這個原因,過了半個世紀,這部片仍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而且將會永恆地延續自身的使命。
二、三線組合,人物生動
既然是被譽為經典,那麼就不得不提它的敘事手法。依我看全片有三條
線索。一是大逃亡——歐洲人逃亡到美國,這既是故事的背景,也是全電影發展的匯流排索;二是愛情糾紛——主人翁里克、維多克、伊爾沙三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是本片觸動觀眾心靈的重要橋段;三是英雄情懷——里克冒死相送,展現亂世中的英雄氣概及大局觀。
其中第三條是主線,而第二條是輔線。影片在里克、維多克及伊爾沙三人的碰面為分水嶺,在此前的部分是以第一條線索來交待背景,為後面的發展作好鋪墊。而在此之後,第二和第三條線索並駕齊驅,既有細膩的愛情戲也有變幻莫測的爭端。這樣的結構十分清晰,淺顯易懂。同時,兩條線索的並行,豐富了劇情,引人入勝。特別是三人之間的感情瓜葛融入到生死攸關的戰爭局面中,更能突出了人物特點,朔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
里克的內斂、長情和智勇;維多克的熱血、鎮定和誠懇;伊爾沙的靚麗、情慾和凄楚都在這兩條線索的敘述中很好地表現出來。
三、細節出彩,英雄主義
本片有好幾處細節拍得十分精彩。一是黑人歌手的感性演出。他在伊爾沙和里克的多年後重逢時他彈奏並演唱的經典歌曲《時光流轉》將兩人思緒連在一起,而這首歌也拉開了他們感情戲的序幕。此後這首歌也多次出現,令觀眾也為之陶醉,為男女主角的愛情感到悲哀和無奈。二是里克和伊爾沙單獨在房間的纏綿。
這一幕把里克的長情和溫柔表現得特別到位,相反伊爾沙的左右為難雖讓人同情但也令人替里克可惜。這是兩人愛情戲的高潮,也是為接下來里克的英勇做好埋伏。三是最後里克與伊爾沙和維多克的分別。里克在這部分充分顯示出果斷和勇敢,特別是殺死德國警官頭目雷諾更加突出美國式的英雄主義,同時也預示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而在送別維多克夫婦時,更多的是讓人感受到那份為了全世界和平的大局而不顧兒女私情的情懷。而這樣的寓意在當時乃至現在的社會也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卡薩布蘭卡》很有存在價值。在電影故事架構上,民族情義與兒女私情間的矛盾沖突,加重了本片深入人性心理的感性色彩。而電影中男女主角在亂世重逢時各自身不由己的無奈和矛盾的掙扎非常有看頭。里克那種外冷內熱的滄桑男子形象和伊爾莎的嬌柔個性,都成為後來好萊塢浪漫類型電影中角色的教科書。這確實是一部經典的作品。
㈤ 2012電影影評
那也要看什麼電影啊,看什麼電影就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映。本人也喜歡看電影的,呵呵~我喜歡看美劇。
異能神奇超能力之類,或者英雄拯救人世界什麼的,有的驚恐的也不錯。
通常看電影會哭會笑,會感動,或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比如有的反映社會上的腐敗黑暗的,社會現實的等需要鄙視評擊,。
有的反映人生世間百態,或者反映出什麼道理真理的,很多都反映人性的片。
```````````有的是反映愛情親情啊,重要啊取捨啊珍惜啊等。
有的就是刺激大腦細胞的拉。
看你喜歡什麼樣的,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呵呵我也看過2012。場面挺震撼,那就是警示人們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匹夫有責。
杜絕污染環境的事情的,還有,朋友情親情之間什麼的,,社會現實呀,,大難各自飛,哎~人心否側,人性。。要環保咯,珍惜有限資源咯。科技時代發達不錯。
㈥ 2000字左右的泰坦尼克號影評
更近我主。
在死亡來臨的時刻。
上帝擦去他們所有的眼淚
死亡不再有
也不再有悲傷和生死離別
不再有痛苦
因為往事已逝。
當我看見逸夫樓的公告板上寫著下午放映《泰坦尼克號》時,抑制不住內心的沖動再次坐到了放映廳里——這是我第三次觀看此片,也是第一次和這么多人一起看電影。菜丸爸知道我正在看《泰坦尼克號》時,發簡訊說:「千萬不要哭哦。」我回復說不會啦,看這部片子的層次已經不是哭了,哪個鏡頭不熟悉啊。可是,影片開始沒十幾分鍾,輝煌的音樂響起,華麗的泰坦尼克號第一次出場時,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的暖暖一片。
1912年4月10日。
英國南安普敦,伯爾法斯特港。
陽光和煦,微風輕柔。
如果可以乘坐時光機回到1912年,那麼作為新聞記者的我一定是興奮不已的。鋼鐵工業時代的驕傲,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的處女航,是多麼值得記錄在歷史里。
2006年,我翻看起新聞史時,被記錄在紙上的,不是奇跡,是災難。
最近越來越覺得生活像是一出出戲劇,所以再也不敢懷著不屑的心態去看待任何文藝劇情。當我第三次重溫《泰坦尼克號》時,忽然很真切地體會到,人生的閱歷是這樣明顯的影響著我們對某些意義的解讀。1997年的我在看熱鬧,2006年的我在看新聞史,2007年的我在看深刻。我相信某些被註定的東西,正如傑克在贏得船票的小酒館里揚起年輕的臉,興奮地說:「一些人的人生會改變!」
他對著碼頭的人激動地說再見時,改變的豈止是他的人生?
他是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希翼。乘風破浪,去美國,他說,「沒有錢便沒有煩惱」。他站在全速前進的船頭,迎著海風,視野開闊,內心激盪。他對著大海豪邁地喊——「我是世界之王……!」
而冥冥中,有一位叫rose的少女,她那對人生感到絕望和茫然的臉,漸漸在煙霧里開朗起來。
我們都是在等待救贖的人。
她的第一次出場,像小說里描寫的情節。(雖然她確實是出現在電影里。)——鋪滿陽光的甲板上,緩步走來一位少女,飄逸,嬌媚,然而神色淡漠。柔和的夕陽灑在她的身上,看起來聖潔高貴。
"Outwardly, I was everything a well brought up girl should be.
Inside, I was screaming..."
1997年的時候,我注意女主角的美貌。2006年的時候,我注意女主角的表情。2007年的時候,終於讓我看見了一些細節。曾經略過的細節,哪怕是很小的一點點,都如醍醐灌頂。
她看見隔壁桌穿著正式的小姑娘,翹起蘭花指,學習優雅的用餐禮儀。
媽媽幫她束腰,以便塑造出更美的身形。
她的身邊是一群紳士,他們聊政治,聊股票,他們是時代的主宰者。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叫傑克道森的人,笑著告訴她:「這是莫奈的畫。」
只有這樣一個人,告訴她,To make each day count.
愛上一個人,其實只需要一個瞬間。
讓我看三遍的電影,當然不只是因為愛情。
2006年以前,對《泰坦尼克號》的記憶只是停留在強大的劇情上。如果不是某個下午,我閱讀了一本新聞史。不怕你們笑話,直到2006年,我才知道,這部電影原來不完全是瞎編。
有人說,泰坦尼克的沉沒,成就了一個叫范安達的人。
這位《紐約時報》史上最偉大的編輯。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深夜,美聯社的一位值班人員收到了一個信號,他判斷,這可能是「泰坦尼克號」的求救信號,於是他把這一消息傳給了各大報社。1912年,是無線電報等技術還沒有完全被接受的年代,加上「泰坦尼克號」走得這么舉世矚目,沒有人相信值班小伙計的判斷,除了范安達。關於他那一夜是怎樣神奇又迅速地組織記者和編輯加班加點,又是怎樣在第二天說服無線電報發明者馬可尼和他一起突破警方防線,混進「卡帕西亞」號采訪發報員,獨家報道了這個轟動世界的新聞的,諸位可以去網路。
我想說的是,范安達留給我的震撼,不僅是新聞業務上的厲害手段,還有他記錄下的那些歷史。這些歷史的細節,無一不像是寫好的劇本。正是這些看起來像虛構的情節,才讓我在多年後,在知道真相後,深深的被感動。
或許你們都知道了,沒錯。這些都是真的——
那些古板的紳士們要死得很體面。
女士和兒童先上,男人們等待死亡。
船上的樂隊,從容演奏到了最後一刻。
誰能告訴我,身邊是世界末日的驚恐,但依然安靜地演奏,是因為擁有了什麼樣的力量?
「很高興今晚和你們合作。」
想起另外一部電影的一句台詞:「假裝我們明天還會再見。」
生離死別,說了再見,但是沒有明天。
Nearer My God To Thee。
在那樣的時刻,上帝是帶著怎樣悲憫的神情俯看著像螞蟻一樣弱小的人們?
1912年4月15日
凌晨2點20。
「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走完了它短暫的航程。
緩緩沉入大西洋這座安靜冰冷的墳墓。
如果可以乘坐時光機回到這個凌晨,rose會不會帶走那幅簽上了「JD」字樣的畫?
她說,那是她一生中最性感的時刻。
其實未必是這樣。
只是在那一個迷離的瞬間,被禁錮了十幾年的少女第一次釋放出了內心澎湃的情感。
他帶著她逃跑,跑入鍋爐房。她穿著拖地的長裙,不安但幸福地跑向人生的另外一端。
煙火彌漫的地方,紅色的火光與淺色飄逸的裙子形成一個絕美的畫面。
從此,是新生。
女人的心裡總是藏著很多秘密,而是什麼樣的秘密,讓年老的rose,在講述它的時候,性感得如1912年4月的某個夜晚?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babies and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lady.
promise me now,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你將長壽,子孫滿堂。」——聽到這句話時,彷彿有種宗教一樣的溫暖。她做到了,她像男人一樣騎馬,她成了一名演員,熱愛生活,笑容燦爛。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贏得這張船票是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情,也是她的。
像是會有預感那樣,一切都是似乎只是偶然。之所以把幸福定義成平平淡淡,是因為我們承受不了這么多跌宕起伏的劇情。往往藏在我們心裡最深處的,是又甜美又痛苦的一些秘密。那什麼是你最幸福的事情?什麼又是你最難忘的回憶?——它是和你日常的生活無關的,可能僅僅只是某個時刻。
這個夢境有沒有陪伴rose度過八十年?
那時候她還是風華正茂的少女,臉龐泛著好看光澤。她穿著那件長裙,優雅地走到那扇華麗的門前。服務生微笑有禮,迎她入場。她看見和藹的安德魯先生、船長,直率的布朗夫人,還有那些熱情的三等艙的朋友們。他們都站在大廳里朝她微笑。站在旋梯上的他,那個在她最絕望的時候說:「you jump,I jump」的他,此刻,正溫柔地朝她伸出手來……
再也沒有什麼比時光更讓人傷感的東西。
老rose舉著打撈上的鏡子照照,說:「它還是像以前那樣,只是我,好像改變了一點。」
那一刻,想起了很多事情。
只是我,好像改變了一點。
你知道的,很多事情,都是回不去了的。
我們啊,就是在這樣的擁有和失去里,才豐富起來的啊。
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㈦ 十佳戰爭片影評
評全部我就不敢當了..
就評評拯救大兵瑞恩吧..
第一次看是9歲的時候..到現在已經看不下10次了..那張DVD碟還保留著..
怎麼說呢..每看完一次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人物刻畫的相當鮮明..就像你說的..是放映人性和戰爭的巨作...
印象最深刻是的老雷恩的眼淚.二樓閣樓的刀戰..狙擊手在塔樓上冒死掩護..主角擰著手槍打坦克.一架野馬戰機呼嘯而過..膽小鬼的爆發..
呵呵...經典...算了.我再去看一次..
㈧ 愛國電影影評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㈨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有點長)
《拯救大兵瑞恩》之結構•人物•藝術特色淺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講述了盟軍一隻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後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找到並帶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 比照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往往節奏緊湊,而這部影片卻是個例外,揮毫潑墨用了整整40分鍾描寫諾曼底登陸的血腥場面,以至許多觀眾都因受不了這樣的視覺刺激而提前退場。作為一個「極熱」的熱開場,導演無疑為屏幕前的觀眾們製造了與電影內容極為相符的情境,戰爭是慘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時顯得如此脆弱,槍林彈雨穿透頭盔、撕裂身體;士兵在灘頭上尋找自己的殘肢斷臂;一聲炸響過後,米勒拖著的傷員只剩半截……戰爭場面的還原達到罕見的真實。而氣氛烘托濃烈之餘,導演也精明地埋了鋪墊,即為日後把人小分隊深入德軍的巨大危險性作了全面預告,先讓觀眾在自己心裡有了對比,當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艱巨的任務如何完成。情境這座平台的成功設置,開拓了日後情節沖突發展的空間。四十分鍾漫長視聽刺激過後,本片節奏的功力開始凸現:導演僅用了五分鍾的膠片,八人小分隊就已走在了尋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節交待簡潔明了。一行人行軍的過程可算開端單元的句號,到此為止,每個成員的性格都已有所體現,小翻譯厄本跑前跑後問這問那既鬆弛了氣氛,又為下文揭開「米勒戰前的職業」打下伏筆。全片也進入帶入過程。帶入單元的第一個小高潮發生在第56分鍾,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高潮僅在兩分鍾後的58分,雙方無意間產生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兩個高潮連接得如此緊密,彷彿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鬆,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不但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免把自己的門檻墊高,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一點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第三個高潮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小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迪克•魏德死在攻擊傘兵的堡壘前;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高潮:列兵魯賓揚言離開,軍士豪沃茲舉槍阻攔。這個高潮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小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的點題,導演代米勒作了最機智的回答。這個高潮也可以看作發展部的內容。真正的瑞恩出現,是在影片過半,可見導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個人認為接下來守橋戰斗的開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發展部只有十幾分鍾,完成一個任務的轉移——救瑞恩到守橋。有趣的是,守橋階段的戰斗與開頭諾曼底登陸的長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鍾左右,可見本片敘述的輕重緩急,導演拿捏的大膽而准確。作為高潮,這部分本該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主人公命運的高潮,主題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於戰爭題材的緣故而變為視聽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說這部影片的視覺高潮和主題高潮在時間上是相一致的,便於觀眾體悟電影的主題。高潮與結局連接緊密,而實際高潮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表達的完結,最後老瑞恩在陵園的一場戲更多是為結構的完整性服務,而非情節上的必然連貫。繼結構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隊,人皆迥異。軍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實下屬;下士厄本是連短兵相接時都會用敵國語言喊「放下槍」 的小翻譯;軍醫迪克•魏德事業心強烈,常為自己無法擔負與身份相符的職責而自責;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魯賓對米勒上尉來說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機智刻薄的紐約客毫不掩飾對此項行動的憤慨和質疑;卡帕佐是個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亞人;利施很有正義感,他為納粹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狙擊手傑克遜長著一幅桀驁不馴的面孔,卻是個虔誠的教徒,把每一個狙擊對象當作上帝賜予他的禮物。 而我想詳談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個英雄,卻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當面跟他這么說,他一定會笑著讓言者滾蛋。畢竟,「英雄」這個詞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只對在乎他的人有意義。顫抖的右手、倒下的戰友、失聰、指揮戰斗、搶灘成功,與其說這是性格的鋪開,毋寧說是對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說到軍醫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戰爭片中的長官所代替。服從命令,寬容下級,所有的抱怨照單全收,所有的任務漂亮完成。可以說導演塑造了一個真正立體的分隊長,他不是靠等級威信、軍人責任感支在下屬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會把袒露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當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羞於與人分享卻又自豪而甜美的經歷。當然,他決不會忘記身為軍人的職責,和那個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這部影片的美國色彩濃郁,家庭對美國人來說,幾乎等同於信仰,我想米勒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一定也無數次在心裡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許每次說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離家近了一步」之外,還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軍醫下葬時,那個男人獨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動人。 瑞恩。大兵瑞恩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處於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這次行動本身的意義所掩蓋。但是,略去拯救對象的額外身份,他,又是觀眾了解美國最普通士兵的途徑。瑞恩就像一扇窗,透過他,不難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國年輕人在沒有被社會賦予特殊關照時應有的戰爭經歷,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橋的戰士們,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隊。被拯救,這是外界不為他所掌控的因素賦予他的義務,與他無關,因而影片的視角擴大了,在守橋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講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場戲,導演並非在試圖說服觀眾,力證這次行動是在拯救一個多麼值得憐憫的家庭,而是通過瑞恩的嘴,說出每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麼?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麼,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體現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更為類型化,同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部影片的鏡頭運用很見功底,導演的意圖在鏡頭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明確,並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鍾里,與其他人也一樣,小分隊隊員搶灘時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來切去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是「臉熟」(對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戰爭的高強度視聽施壓,導演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人類成片死去的過程,還有一些未死之人爭取活下來的過程,在這里沒有英雄沒有猛將,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隨時可能化為冰冷的統計數字中的一個,沒人相信「理智」,正如沒人會有意識的試著躲一顆子彈。又如卡巴佐犧牲的一場戲,鏡頭大部分時間對著敵方的高樓上的狙擊手,主觀鏡頭與臉部特寫頻繁切換,顯示出人物內心的猶豫不決,琢磨不定,而當鏡頭里的準星終於辨認出狙擊手傑克遜的影子,卻也是自己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反視角的運用告訴我們,在戰場上一對一的決斗中根本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言論必要,因為那時除了生,就是死。鏡頭的內容完全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後開槍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國人時,攝影師並沒拍屍體,可見死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強調的是,他終於敢殺一個該死的人了。影片結尾米勒死去,賀信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傑克遜炸黑了的高塔,戰坑,破碎的橋面和屍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麼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麼就註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後,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評~!
一、 結構分析(系表)
開端部
1、 開場 老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
2、 俄馬哈搶灘成功
發展部
總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犧牲的消息,上校決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協助同盟破敵,卡帕佐死;
錯認他人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兩小時,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繼續前行,得知瑞恩在蘭姆勒;
又一次小規模戰斗,魏德死;
放掉德國俘虜;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訴他來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決定不走,幫助瑞恩保住橋,等待救援。
整個戰役
結尾部
米勒死,臨死叮嚀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聲
老瑞恩在米勒墳前對他訴說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並不是一個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卻是一種象徵。是勝利的象徵,他對於米勒一行人意味著任務的終結,對美國意味著國家人性化、人權化、民主化的象徵。他從簡單的符號人物,變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且空泛的標志。但劇本賦予他的卻很少,他只是一個二等兵、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戰績和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年少輕狂,擁有拳拳報國心的男子。這就更引發人們對這次任務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勞師動眾、是否像劇中米勒一行人所議論的:只是因為他有三個同樣驍勇,戰死沙場的兄弟嗎?只是因為怕他的媽媽傷心嗎?試問:誰沒有父母?誰的死對於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憑什麼他能享受到這樣的幸運待遇?憑什麼要為他去浪費那些珍貴的軍用物資呢?難道只是為了美國的那些小小的虛榮心?為了高呼民主,人權嗎?米勒說過:「為了一項任務,死掉兩三個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換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這樣死是值得的。」但是為了區區一個二等兵瑞恩,卻死了三條人命,這看起來並不值得。但是幸好我們的瑞恩是個視死如歸的硬漢,試想:如果他只是個軟弱怕死的孬種,這次任務還是否具備他的意義?還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國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們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人,是一個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揚英雄主義的一個最好的典範。他的形象不見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卻顯出不平凡,並不需要多少另類,也足以謳歌美國兵士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兒孫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說的那樣,「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滿與墳冢排列整齊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於在影片的結尾,瑞恩不禁問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個好人?」 這是發自本源的一種疑問?他確實使得很多人為他而死,雖然他是無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無形中,他背上了一個包袱,三條人命的包袱,這是國家賦予它的,是生活賦予它的。他必須被動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艱難許多,他雖然活著,但是永遠不能放下包袱輕松的活著,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是為國家、為責任、為了三條人命活著,甚至為了米勒臨死的那句話活著;戰爭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聽天由命;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強烈的責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沒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這是他極度可悲的一面。戰爭泯滅人性,只要踏在戰爭邊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從那天起,生死就永遠不屬於自己,就永遠要背負著包袱沉重地走下去。這是戰爭帶給人們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數人眼中是個孬種的形象,在他的反襯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顯得如此的高大偉岸;但是厄本只是個小小的翻譯官,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在他眼裡,面對敵人,他並不確切知道什麼是仇恨,並不知道應該沖上去將他的頭顱打爆。他只是一個大多數百姓的象徵,他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現出的躲閃,懦弱、不敢面對死亡、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 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態度。在普通人眼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躲閃逃跑是第一個念頭,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麼可能神話般地沖上去將敵軍的頭顱打爆呢?這里片子想告訴我們,不是誰拿起槍都能獨當一面,不是誰面對敵人就能英勇在前,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樣簡單的事情。戰士都是英雄,他們都是超人,從肢體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觀眾,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面對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應該給予一些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後槍殺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國士兵,在最後一個鏡頭里,他手握長槍,從硝煙中走來。這個形象簡直就是在謳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死,沒有傷亡,他還替同伴報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頌的人,他才是最偉大的人。我想,這也是對高級官員的一種諷刺。畢竟他們才是最終活下來授勛的人,他們肩膀上的每一顆星都是用無數的戰士鮮血換來的,他們在享受美饌佳餚的時候,因為他而死去的戰士卻在地下嗚音哭泣,這是一個小小的諷刺,對高層,對那些腆著碩大啤酒肚,晃悠著一身肥油,享受著和平帶個他們的高薪、厚祿、美女、香車的日子,但是誰有知道在殺場上,他們是否在敵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國家總統該死,在敵人面前投降,給敵軍舔屁股呢?
米勒——無疑,他是一個英雄。在美國人眼裡,英雄的種類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們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起碼要獨擋一方,起碼要聰明睿智。但是伴隨著英雄的往往是災難,沒有災難哪兒會有英雄呢?這就好比哪裡有反抗,哪裡就往往有壓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卻死了。卻帶領著同伴兄弟去送死,難道英雄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嗎?這未必要求太高,畢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七情六慾,不是神仙。米勒顫抖的手告訴我們,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到疾病的困擾,也會痛;在兄弟死去之後,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這也告訴我們,米勒是個有感情的人。這些細節無疑讓英雄這個鋼鐵之軀更加貼近平凡的人。英雄並不是高處不勝寒的稀罕物件;同伴問起他為什麼要這么拚命的時候,他不是說:「我是為了國家」「為了家園」或者什麼其它的讓地球人聽著都覺得虛假的理由。他為的是早一天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團圓,「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敵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殲滅,只能是越殺越多,無窮無盡。在米勒眼裡戰爭並不像一場瘟疫,人慢慢一點一點死去,等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戰爭就結束了;在他眼裡戰爭是一場大火,越是煽動就越厲害,越蔓延,不斷死去的人,總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引發更多的人死去。這又告訴我們,英雄並不是好戰者,發動戰爭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應該學會怎麼樣去平息戰爭,不讓更多的人死去。從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體的英雄,影片無疑將米勒的多面性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兒童」無疑,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經驗豐富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和後面的為朋友哭泣是一種對比,但是卻顯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滿了人文關懷。他是一個戰地醫生,既是戰士又是醫生,他可以在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病人縫合,竭力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對生命的態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開端部里,他的出場是在幫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飛彈襲來,士兵當場死亡。「為什麼不給我個機會救他」飛彈就在他身邊滑過,在那一瞬間,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常人的生氣,一種憤恨,這不能僅僅概念化地說成是醫生的一種天職,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覺到了這種刻意。在卡帕佐中搶躺在雨中的時候,他不顧生命危險要沖上去,只是為了看清卡上在哪兒?這種行為,無疑是英雄主義的,無疑是誇大的,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符號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寫信件、講述自己兒童時代和母親的情感經歷,卻又覺得這個人物並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體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過於片面,對職業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甚至到最後,他看到夥伴們當著傘兵的面玩弄識別牌,過去組織的時候,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是個很善解人意,極度善良的人,但正是這個有些符號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時,卻感動得我落淚了。他的死真正讓我覺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為醫生的人卻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去死,完全無能為力。死的時候他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媽媽」。那是一種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種本能的表現。這樣的情感沖擊,又讓人覺得他並不十分符號化,片子將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並且加以美化,使他變成了一個塑像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完美卻真實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猶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著重渲染,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在坑道里,他拿著德國陣亡士兵的刀說:「它曾經是希特勒青年團的小刀,現在是猶太麵包刀」。說完這話,就坐在哪兒哽咽起來。這也不覺刻意,苦難深重的猶太人,手握著敵人的刀,作為一個戰利品,成就感馬上引起了一種悲痛的感覺,不用更多的語言交待,就能深深體會他曾經受的苦,和一種民族責任心。在德國俘虜隊伍旁,他拿著自己的識別牌,炫耀著:「我是猶太人,我是猶太人!」那是一種驕傲,一種挑釁。實際上也是可悲的,可憐的。德國人並不能聽懂他的語言,他這樣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種寬慰,死去的猶太人不可能復活,他的傷痛也永遠在心中烙下痕跡。這更增添了無數的辛酸和無奈。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極度殘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場就是從他的手開始,一雙顫抖的手,握著水壺;
第二次:俄馬哈搶灘成功後,手顫抖著拿水壺;
第三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手顫抖著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談到卡帕佐,手顫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蘭姆勒,手顫抖著拿指南針;
第六次:魏德死後,米勒躲在岩石後哭泣,手顫抖著拿著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敵軍坦克車,和瑞恩談天前,手顫抖謊稱在為音樂打拍子。
米勒的顫抖表現的是對戰爭的態度,是一種精神的緊張,也同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他害怕、痛苦、緊張的時候手都會顫抖。影片藉助米勒手的顫抖表現他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外部看來,他面對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泰然自若,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是個謎。但實際上,他只是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團聚。並不是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和理智。面對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隊伍的首領,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對死亡的冷靜。他變得冷漠,是戰爭改變了他。
(二) 米勒的無聲世界
片中,米勒常會進入無聲的世界。炸彈在他身後爆炸的時候,耳朵會有短暫的失聰現象。在開端部里——
第一次無聲的世界:米勒從海灘的血泊中爬出,炸彈在他身後爆炸。他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他眼前呈現出——
1、 一名癱軟哭泣的士兵;
2、 三個被彈葯引著的士兵;
3、 斷了一隻臂膀的士兵,在屍體中尋找被炸斷的手臂,用另一隻手撿出那隻手臂;
4、 幾個燃燒著的士兵,在海灘上奔跑逃命;
5、 一個對他大聲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無聲的世界:米勒拖著負傷布格,炸彈在他身後引爆,他又一次進入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之後,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經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結尾部——
第三次無聲的世界:橋頭,炸彈在米勒身後引爆,這一次他長時間進入了無聲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聲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槍。
在開端部,這種手法很像《黑鏡頭》裡面呈現的——平面的、瞬間的切割了戰爭。第一次無聲世界,哭泣的士兵——這象徵著一種對戰爭的恐懼,槍林彈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斷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隻手在屍體中尋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著自己的背包一樣,那並不像是自己肢體的一部分,而單純是個物件。戰爭帶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肢體上的痛楚,這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表現,他脫離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鎖,肢體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無聲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邊的槍。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槍,在他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的時候——沒有多餘力量去思考、去分析,這種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他站起來去拿槍,中彈後,癱在地上,還不停地瞄準正駛向他的坦克車,戰爭把人性都改變了,攻擊敵人變成了一種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邊的七個人
在開端部
1、 頭盔胸部中彈的戰士
2、 104醫隊戰士,胃部被打穿,內臟在體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邊的通訊員;
5、 坑道里腦部中兩槍的戰士。
這中慘烈的場面在米勒看來司空見慣,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邊死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內臟橫在屍體旁邊、子彈打穿頭顱,他依然往前沖,並不傷心,留戀或者懼怕。這除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外,還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米勒那「94」個兵士的死,帶給他的是一種對生命透徹的看法,變成了視死如歸。他曾對厄本說:「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計到一千,還是五百吧。」對生命,他知道他隨時可能死去,所以當他死的時候才顯得那是意料之中,沒有多餘的痛苦,像個活人一樣坐在那兒死去,沒有了大喊大叫也沒有淚流滿面,沒有恐懼沒有一切留戀,靜靜地死去。
夏樹 2005-10-05 20:52
時光可以流逝,歲月可以飄過,但是經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種情感可以使人回腸盪氣。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動可以讓人感慨萬千;那麼這種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偉大情義,這次行動也一定是一次偉大的行動——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這樣一次大無畏的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一部力作,重溫經典,感覺依舊如此強烈,既慷慨又激昂。湯姆·漢克斯的實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諾曼底登陸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主義拍攝手法再現了上世紀那場為自由而戰的戰爭的慘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領士兵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為線索,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用幾個人的性命去換取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畫了米勒為代表的一系列為自由而戰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題是鮮明和積極向上的。
搶灘行動中指揮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在101空降師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個哥哥都相繼在戰場中陣亡,為了不使他的母親失去這個最後的孩子,盟軍總部決定將他尋找回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每向前一步,就離敵戰區近了一步,危險也就增加了一分,他們面對的會是越來越多的德軍和大量的坦克!出發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近似荒唐的行動和與此引來的一系列傷亡是否值得去冒險?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戰士的陣亡,在准備襲擊德軍雷達站的時候,生存和為此次行動付出巨大犧牲的問題再次擺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終說服了大家——在他看來這次意外襲擊德軍雷達站的行動和尋找瑞恩的行動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正義和自由而戰的。終於,米勒上尉率領的弟兄歷經艱險找到了瑞恩。而為了盟軍的順利挺進,他們又決定留了下來一起參加橋頭保衛的戰役。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盡管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進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是面對不斷涌來的德軍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進攻,他們只能且戰且走,在橋頭最後的防線,身負重傷的米勒上尉在沖鋒槍槍彈打光的時候,無助地卻很決然地向坦克連連發射手槍子彈,奇跡出現了——隨著一聲爆炸的聲音,坦克被摧毀了——盟軍的「野馬式」轟炸機及時趕到!橋頭保住了,援軍陸續地趕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彌留之際對著俯身過來瑞恩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軍官。這次任務也應該說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務,但是他的這句話使我動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話語是一位長官對士兵的殷切囑托,也是為了尋找瑞恩而犧牲的士兵的共同心聲和話語,米勒和他的戰友都已經犧牲,但是瑞恩活下來了。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為了一個人的生命犧牲八個人的性命,這種犧牲的代價是否值得?從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這是個錯誤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務,但是從道義和正義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拯救行動,一次大無畏的行動。一個人的命值得用八個人性命去冒險的,一句普通的囑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實的語言,一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卻躍然在心中。
碟片已經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許久不能平靜。米勒上尉最後說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他的身影也越發令我肅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榮的任務,就是因為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話語,我一直記得這部影片,記得了湯姆·漢克斯,記得了這次大無畏的行動!
㈩ 《投名狀》觀後感
投名狀」,語出《水滸》。兄弟結義,一命見證,誅一人,取首級,立誓言,共富貴。
很久沒有看到華語古裝片拍出這么史詩般的場面和氣質了,陳導不錯,劉德華、李連傑、徐靜蕾、金城武演繹的也都很到位,所以影片很耐看。但我不想隊影片本身評論過多,只想說說這4位主人公的命運和他們各自的價值觀。
龐青雲,一個權欲熏心的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多情的人,一個讓人恨不起來的悲劇人物。他出身軍營官場,自打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便決心與「魁」字營一絕高下,為死去的整營兄弟報仇,為自己雪恥,所以,他的不擇手段在他的字典里沒有錯。他唯一的錯誤就是他不該遇到蓮生,不該視投名狀如無物,那樣的話,他還是會尋找到成功的機會,但錯誤就在於他了解官場,但不了解江湖,只知軍令如山,不懂義薄雲天。他雖然死了,但他視快樂的,他成功的復仇了,他追逐到了真愛,他死的明明白白。
趙二虎,一個草莽英雄,一個視兄弟如手足的人,一個把憐憫轉變成愛情的人,一個單純而快樂的山匪。年輕時自以為是的「救」了蓮生,對孤兒姜午陽如親生兄弟,對後來結拜的大哥龐青雲深信不疑。「當匪,我們要當最大的!」
趙二虎為了兄弟不挨餓可以去劫軍糧,也可以為大哥那種賭博式的戰爭去做炮灰,但攻克蘇州之後他曾經疑惑過,但在大哥的一跪之下他又繼續攻下了南京。他單純的沒有痛苦,至死不知被大哥所出賣,也不知妻子的不忠,可以說趙二虎是他們中最最幸福的一個。
姜午陽,悲劇中悲劇人物,他聰明而堅毅,為報養育之恩跟隨二哥做匪,為報擋箭之情隨大哥賣命,又為救二哥性命手刃二嫂,再為替二哥報仇殺死大哥,最終為投名狀而自殺。「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可以說姜午陽是為誓言而活,為投名狀而活,他的聰明讓他知道了很多,所以他痛苦;他按照自己的邏輯想拯救兄弟間的情誼,但一次次的都失敗了,最終他只能不知所以的為投名狀而死去,悲!
蓮生,一個揚州瘦馬出身的多情女子,卻被二虎「救」出做了匪妻,她不愛這個目不識丁的男人,卻愛上了文人書卷般的浪漫的龐青雲。為了真愛而大膽追求幸福,最終卻死在了三弟的手上,這個看似悲劇的結果中,她也是幸福的,畢竟她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和激情,她的錯誤就是在多次的逃跑中不夠堅定,哪怕只要堅定那麼一次也就夠了,也就沒有了被三弟所手刃時的留戀,畢竟她還沒有掛上心儀的紅色的紗簾。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