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屍影評
A. 美劇《局外人》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局外抄人》目前豆瓣評分8.8,才剛剛開播兩集,但是口碑隱隱要爆的懸疑驚悚片。
《局外人》一開場就是拋出一個奪人眼球的爆炸性案件,HBO也是一改往日沉穩大氣的慢節奏風格,剛播出的頭兩集剪輯迅猛又遞進,氛圍把控極其出色,第一集短短的時間內,就展現出非常多的信息,迷霧重重的線索、司法強權的誤傷、媒體的輿論風向等等,就可以說是一直抓著觀眾的心臟,讓觀眾停不下來,節奏感懸疑感加滿了進度條。
不說了,趕緊去看,已經提前預訂了懸疑神劇。
B. 犯罪心理第一季觀後感800個字
這位令人尊敬的母親,也是一位等待被電擊的死囚犯。因為她被控告謀殺了她的兒子,與她變態丈夫(殘忍分屍18個少女)同一天行刑。可是經過FBI探員的調查發現,她的兒子根本沒有死,而是被她送給一家人領養。她也覺得為了兒子的安全,到自己丈夫行刑之前,都不會和他相認。最後,即使她那魔鬼般的丈夫行刑後,她卻是選擇也行刑。她不想讓孩子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父母,尤其的父親。這一切的一切還是為了她的孩子。沒有人願意和變態殺人狂的孩子交朋友,如果要毀掉她孩子的一生前途,母親選擇義無反顧地赴死。就讓這個秘密永遠地深埋吧。
可愛的兒子,有優越的家庭,愛他的父母,大好的前程。他不曾知道有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他更好的活著,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來成全他。他不曾知道他的生母的一生,走得是多麼艱難和煎熬。唯一的希望就是這個根本不能相認的兒子。這位母親在臨死前說過:「生命中最大的禮物莫過於為人父母」,她並沒覺得自己的離去能換來兒子正常的生活有多麼了不起,而是一個自然的選擇。
母親最後坐在電擊椅上的表情,那麼淡定、那麼平靜、那麼隨和,但是卻止不住讓人哭到心顫。沒有人想看到她的離去,但所有人都尊重她的選擇,一個偉大母親的自然選擇。我在想,等這個小孩慢慢長大了,如果終有一天有人告訴他這件事,他會不會為自己的生母感到驕傲?算了,還是不要讓他背負太多,這樣做會毀了母親的犧牲。就讓他永遠地快樂、無慮地生活下去吧。
C. 《最愛》的結尾,趙得意為什麼要把商琴琴分屍了呢
內容簡介:
九十年代一偏遠小村裡許多人因為賣血共用針頭而感染了熱病(HIV),村裡的老師「老柱柱」(陶澤如飾演)家裡,大兒子趙齊全(濮存晰飾演)就是倒賣血發財的血頭,二兒子趙得意(郭富城飾演)也感染了,齊全的兒子小鑫被人報復毒死。
老柱柱提議所有被感染的人集體住到荒廢的小學校去,便於互相照顧。老柱柱侄子的媳婦琴琴(章子怡飾演)也住到這里,琴琴和趙得意都被各自的伴侶嫌棄,於是他倆暗生情愫,沖破阻礙各自離婚之後終於結婚。
影片結尾,琴琴為救得意而病死,得意砍傷自己大腿大出血而死。
說大話是很容易的,深思並建設性的思考商榷才真正有解決問題的意義。比如你願意接受一個不幸感染了HIV的孩子和你的孩子做同班同學甚至同桌嗎?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話,那些不幸感染的孩子該怎麼辦?是安排專門學校專門師資去教育管理,還是就散布在普通學校之中?有沒有風險?風險如何防控?出現意外或傳染感染怎麼辦?誰來承擔責任?
當然,防控和宣傳科普是尤為重要的,很多明星都是HIV親善大使,相信在更多人的關注之下,這一問題會得到越來越全面科學的解決。
琴琴和得意死在他們領取了結婚證之後,他們那樣執著的想要結婚證,是在昭示他們作為人的權利,以及他們內心不願孤單死去的期望。片名《最愛》,如果說有最愛的話,人們最愛的會不會是生命本身?
D. 大秦帝國觀後感
50集的連續劇《大秦帝國》,我用一周的時間就看完了,深深地被商鞅的才能和不屈服的人格、秦孝公的知人善用和堅持真理的決心、秦人在面臨國破家亡和發憤圖強是表現出的精神所震撼。
三丈之木,取信於民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是商鞅的變法指導思想,為了取信於民,在變法令下達後,商鞅以三丈之木置於國都南門,募民有能徙木於北門者賞十金,但無人響應,最後他將賞金增至一百金,有一人應募,即獲得一百金,以此來取信於民。可見誠信對一個國家的變法的重要性,對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同樣至關重要,我們能有今天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誠信」二字,「選擇二十冶就是選擇放心」這是我們的企業責任理念。一面面的錦旗、一封封的感謝信、不斷擴大的市場是最好的證明。
忠於職守,威武不屈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是古人高風亮節的人格,在這部連續劇里的商鞅為了變法的實施,不畏同貴族、權勢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他也知道這樣肯定會得罪他們,但為了秦國的強大,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在他們的威逼恐嚇、甚至暗殺面前絲毫沒有退縮。這里體現的是對事業的忠誠,聯想一下我們當代人,在困難和大部分人反對的情況下能有幾人能不退縮?社會的變革、企業的發展是必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堅持真理、不畏強勢,才能實現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的發展。
不拘一格,廣納賢良
當今社會與其說是經濟的競爭,不如說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戰略越來越被重視。秦國之所以能擺脫貧弱,一躍成為群雄之首,離不開像商鞅等一大批的人才引進。更離不開秦孝公的不拘一格、廣納賢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的思想。古人常說「千里馬好找,伯樂難尋」,今年我們二十冶一次引進了100多名大學生,如何為他們搭設展現個人才華的舞台?如何讓他們一展所長?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原來的人才培養模式可能已經落伍,必須縮短人才的培養時間,使他們盡早發揮才幹。可以考慮選擇幾個好苗子先把他們推上去,讓他們直接接受市場洗禮,允許他們犯錯,經驗的積累是他們快速成長的電梯。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在秦國面臨內災外侵之時,秦國人的口號,他們表現出來的團結,全國上下齊動員捐款捐物,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要支援國家,是這部電視劇給我最震撼的一個場面。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我們全國人民表現出來的,也印證了中華民族固有的愛國精神是深深烙印在骨子裡、流淌在血液里的。什麼樣的國家最具發展潛力?什麼樣的企業最不可限量?就是要有一群團結一心、發奮圖強的人民和員工。我們二十冶闖盪上海30年,能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不斷攀登高峰,靠的就是我們的團結、奮發的精神,這種精神還會帶領我們企業不斷創造新的、更大的輝煌。
PS: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再改改!
E. 特洛伊 電影觀後感 (急!急!急!)
三千兩百年前,一場發生在希臘和特洛伊之間的戰爭堪稱永垂不朽。它的偉大,不僅僅在於它的規模空前龐大,還在於參戰的英雄。
電影《特洛伊》所演繹的這場不朽的戰爭,卻可以看出一個真真切切的神與人的慾望
世界 隱性的神欲
神,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直接的出現,但在戰爭的起因和發展中,也不難看出神的慾望,並因為他們的慾望,對這場戰爭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集威猛、超凡、英俊、傲慢、狂妄、兇狠、專橫於一身的英雄阿喀琉斯,在戰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阿喀琉斯,就不會有特洛伊戰爭。即使有,也不會如此的慘烈和血腥。是阿喀琉斯的慾望,助長了希臘想與特洛伊決一死戰的決心和勇氣。而神的慾望,則助長了神子阿喀琉斯的慾望。
特洛伊戰爭雙方,都是受諸神幫助支持的,希臘方的有智慧女神雅典娜等,特洛伊方則是太陽神阿波羅等。太陽神阿波羅受特洛伊人頂禮膜拜祭奉,按照祭司所參悟到的神的旨意,堅信特洛伊之戰將獲得神助,於是特洛伊便十分堅定不移地迎接著戰爭的到來。但是,備受觀眾期待的太陽神阿波羅卻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而特洛伊也沒有像大祭司所預言的那樣,得到神助。大王子赫克托死於阿喀琉斯的劍下,木馬被看成是希臘祭奉海神的祭禮被拖入特洛伊城卻使全城被滅。神,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特洛伊人的祭奉,卻自始至終沒有幫助特洛伊人民免遭戰爭的危害。為慾望驅使,享受著祭禮和膜拜,卻背信棄義,因為對立諸神的壓力而卻步,甚至面對全城被屠殺的百姓無動於衷,不做任何救助。
而眾神為何劃為兩派支持一個國家的戰爭呢?因為想藉助所支持的國家以發泄對對立諸神的不滿,助長自己在眾神中的威望,享受所支持國家的祭奉,這一切,都出於雖是神的身軀、身份、地位,卻實質與凡人有相同的對於名利的慾望,物質的慾望。而這些慾望,恰恰導致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特洛伊之戰,就是其中之一。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特洛伊國王普里爾蒙,阿喀琉斯的表弟帕卓克斯等等,無論他們多麼的勇敢無畏,沉著智慧,都不過是諸神慾望下的犧牲品。
顯性的人慾
《特洛伊》中所表現出的,除了神的慾望,還有人的慾望。人的慾望,無疑是更直接的導致了特洛伊之戰的發生。而人慾對戰爭的影響可以說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是戰爭的導火索——帕里斯和海倫對愛情的追求和不顧一切。特洛伊二王子帕里斯愛上了米奈勞斯的皇後海倫,並私自將海倫帶回國。因為一己的愛欲,不顧特洛伊嚮往已久的和平以及整個國家人民的生命,帕里斯無疑是自私和不理智的。對一個人的愛情的成全比起要用一個國家的人的生命作為代價,無疑是淺薄而不值得一提的。而作為一個國家的王子,竟然會這樣選擇,是被個人慾望沖昏了頭腦。
其次,是希臘國王,阿珈門農,因為不滿足於眼前統一的希臘國土,為了滿足擴張和征服的慾望,勞師動眾,率領士兵橫渡大海去攻打特洛伊。為弟弟搶回弟媳報仇雪恥的借口終究不能隱藏他作為一國暴君的貪婪和野心。而他的野心和貪婪,卻造成了特洛伊的毀滅。
再次,便是為「千古留名,永垂不朽」的名利慾望所驅使的英雄阿喀琉斯。對名利的慾望,讓他前往特洛伊作戰。而因為對布里塞伊斯的愛情的慾望,最終讓這個呼風喚雨的大英雄最終喪生在愛人的面前。在這里,不是對愛情這種人之常欲的否定,只是,當英雄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將拋棄兒女私情。
還有,便是阿喀琉斯的表弟帕卓克斯。一個英武的少年,受阿喀琉斯一手栽培,卻因阿喀琉斯過分的在意和保護,生出叛逆之心,並最終因為他的魯莽和任性葬送了自己。他在偽裝成阿喀琉斯出戰前,口口聲聲是為了希臘出戰,但在我看來,無疑是一個年幼又缺乏實戰經驗的少年對名利的慾望。他想立一次戰功,使他在軍隊中享有聲譽,甚至最好能超越專橫狂妄的表哥阿喀琉斯。
《特洛伊》的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耐人尋味的世界。它的音樂,電腦特級,拍攝角度,情節安排等多方面,都值得我們做深入的探討和分析。這篇評論是我對本影片就某一點所產生的看法,權當是一個引子,好讓更多的觀眾都參與到對電影《特洛伊》的探討中。
F. 《大秦帝國》觀後感
剛看完電視劇《新大秦帝國》,感想良多,忍不住想寫點東西。
電視劇《新大秦帝國》將戰國時代的商鞅變法拍成了一部大氣磅礴、盪氣回腸又充滿激情、浪漫的長篇歷史電視劇,採用大量的虛構甚至是改變史書記載來塑造了兩個幾乎完美的藝術形象:秦孝公和衛鞅(後因封為商君才稱為商鞅)。
秦孝公贏渠梁(侯勇飾)接任國君之位時,秦國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絕境。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後,秦國四代君主君權旁落,宮廷政變不斷,私鬥成風,農耕荒廢,國力劇降。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更是以戰強國,卻屢戰屢敗,耗盡國力,還被迫向魏國割讓了河西、秦東和函谷關等大遍土地。六國在魏國主持下召集大會,准備分秦。秦國正臨內憂外患、生死存亡之際。秦孝公清醒地認識到秦國無論是國力還是軍事都遠遠落後於其它六國。秦軍士兵基本上沒有盔甲,武器簡陋,後勤不繼,兵源匱乏,老爺爺和小孫子同上戰場。全靠老秦人的捨生忘死、前赴後繼、浴血奮戰才勉強保住暫時不亡國。為了穩定最急於滅秦的魏國,他在所有大臣的反對下,釋放了被俘本應斬首為先父祭靈的魏國丞相公孫痤,並拿出國庫與皇室的大量財產和稀世珍寶賄賂六國權貴,力保秦國暫時無戰事,為秦國贏得了一絲喘息之機。他手刻國恥碑,以血塗字,立於宮門,誓以變法強國。他向天下發出《求賢令》,以與賢士「分享秦國」的誠意,大召天下士子入秦為官。他讓來秦的士子先到秦國各地走訪三個月,根據實情寫出對策再論才任用。衛鞅以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治秦九論》更使他看到了秦國的未來希望。他們連談三天三夜,決定實行變法,以法治國,並立下了「君臣相知,永不相負」的誓言。秦孝公拜衛鞅為左庶長(相當於丞相),後升大良造,掌握軍政大權,進行了君臣二十年的大變法。在衛鞅實施的充滿艱難險阻、危機重重的二十年變法期間,秦孝公頂住一切壓力,包括老世族和宮廷內部的壓力和陰謀詭計,讓衛鞅放手變法,甚至不惜孤身犯險、親至墨家駐地神農大山,解釋秦國變法的情況,說服了墨家鉅子,阻止了墨家因誤解衛鞅變法是暴行而想刺殺衛鞅的行動。秦孝公在意識到自己病重將不久於人世時,為保護衛鞅在自己去世後不被老世族和宮廷內部勢力報復,不惜想違法採取非常手段除去對衛鞅威脅最大的自己的哥哥長公子嬴虔和老太師甘龍。在劇中侯勇演活了一個胸懷大志、目光遠大、堅忍不拔、重情重義的國君形象,是全劇演技最好的演員,是劇中最大的亮點。
衛鞅(王志飛飾)是法家弟子,曾任魏國丞相公孫痤的中庶子,身懷不世治國絕學。公孫痤在病危時向魏王推薦衛鞅繼任魏國丞相,但魏王不以為然。公孫痤接著又告訴魏王,如果不能啟用衛鞅,就把他殺掉,千萬別讓他出境,一但別國延攬,那將成為魏國大患。魏王依然不以為然。衛鞅在魏國不受重用,便游學各國,感動於秦孝公敢於歷數祖上先君的不賢、知恥後勇、發憤圖強的《求賢令》,來到當時七國中國力最弱、生活最原始、危機四伏、朝不保夕的秦國。與秦孝公推行一場長達二十年、驚天動地、堪稱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大變法。新法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祿制、鼓勵宗室貴族建立軍功、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推行縣、制定秦律、「燔詩書而明法令」等,讓七國中國力最弱的秦國一舉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並親領新軍出戰河西,一戰全殲魏國三萬精騎和八萬河西守軍,逼迫魏國返還河西、秦東和函谷關等土地,為以後秦國滅掉六國、統一天下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在變法過程,他真正做到了「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廢餐忘食、鞠躬盡瘁,全力推行變法;執法鐵面無私,儲君違法殺人後,衛鞅依法對儲君的兩個太傅進行處罰,儲君的首席太傅長公子嬴虔被削去鼻子,另一名太傅公孫賈被黥而放逐隴西牧馬;為得到秦國宮廷的支持,雖然即將與如心愛的白雪結婚,而且白雪已懷有他的孩子,但在白雪的勸說下,只能放棄了與白雪結婚,接受了與公主的婚事;為了護法,不惜給自己留下殺身後患,勸說秦孝公重新立因殺人被流放並對自己心懷仇恨的嬴駟為儲君,放棄除掉長公子、老太師等人。最後在新國君嬴駟、長公子嬴虔、老太師甘龍和太傅公孫賈等勢力的瘋狂報復下,被誣陷為謀反之罪,被處以最殘酷的車裂分屍而死。王志飛演的衛鞅形象各方面都非常完美,但王志飛的演技確是一般,特別是他的言行舉止顯得做作和生硬。
看完該劇,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啟發:
一、拍歷史劇時,對已有史書記載的事件的改編要恰到好處,不可過分。
劇中虛構的三個女性形象非常成功,給整部電視劇增彩不少。一個是衛鞅的未婚妻白雪,是魏國大商人白圭的女兒。她深愛著衛鞅,全力支持著衛鞅,並已懷有衛鞅的孩子了,但為了讓衛鞅得到王族的支持,忍痛勸說衛鞅接受與瑩玉公主的婚事,自己黯然離去,獨自養育兒子。在衛鞅被車裂時,她安排兒子的事,趕赴刑場與衛鞅殉情。一個是秦孝公的情人玄奇,是墨家女弟子,與秦孝公約定「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由於墨家內部事務纏身,直到秦孝公臨終前聽到消息趕來與秦孝公舉行大婚,陪他走完最後的一段日子。還有一個是瑩玉公主,是一個在王宮里最受寵的天之嬌女。她非常傾慕和深愛衛鞅,雖因政治因素嫁給衛鞅後,不僅沒有半點介意,反而以一個普通妻子的身份悉心照顧衛鞅,每天晚上在衛鞅工作時,親自給他熱米酒。在得知白雪的事後,多次要求衛鞅把白雪母子接回來一起生活。在衛鞅身陷牢獄、將被處死時,不惜犧牲生命來救衛鞅。這三個女性形象給整部劇增加了一種浪漫、激情,讓人感受到女性的溫馨、柔情、包容的美。
但劇中為了突出衛鞅形象的十全十美,對史書已記載得很詳細的事情進行過分改編,甚至是顛倒黑白,對於沒看過史書記載的人也許覺得很精彩,但對於已看過史書記載的人來說則是難以接受。就象姚雪垠寫的小說《李自成》,參照紅軍長征的事跡來寫李自成起義,參照毛澤東的形象來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把李自成寫一個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讓很多知識分子難以接受。《史記·商君列傳》記載:河西之戰,衛鞅率領秦趙聯軍進逼魏國,騙魏國軍主帥公子昂來談判,卻設下伏兵擒住公子卬,並以秦軍冒充公子卬的隨從詐開城門,攻入魏國,大敗魏軍,並殺了公子卬。但劇中卻拍成衛鞅只率領秦國新軍,擺開軍馬,一戰全殲魏國三萬精騎和八萬河西守軍,並放走了公子卬。衛鞅逃亡至邊關因沒有通行證件被拒絕就宿,但劇中卻拍成是去找白雪途中被拒絕就宿。魏人因衛鞅曾背信攻破魏軍不願收留他,但劇中卻拍成了公子卬主動邀請衛鞅到他門下避難而他卻不願意。衛鞅回到封地商邑不願束手就擒,起邑兵造反,北擊鄭國,兵敗於鄭國黽池,被殺死後屍體又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但劇中卻拍成了衛鞅寧死不願逃亡和造反,大義凜然、從容就義,主動走向監獄,含笑走向刑場,坦然接受車裂。劇中為美化衛鞅形象,確實是不惜歪曲事實、顛倒黑白,把歷史上人格並不高尚的衛鞅硬是塑造成胸襟極其寬廣、品格極其高尚的君子,寧死不願逃亡和造反,對秦惠文王拿自己的腦袋平息老世族的憤怒充分理解、體諒和贊賞,還安慰心中有愧的秦惠文王,並為秦惠文王策劃殺了自己後的人事安排和治國方略,如此高尚的品格在古今中外也找不出第二個,就是連歷史上真正自願以死殉法的譚嗣同也自愧不如。把歷史人物形象拔得太高、塑造得太假,是該劇的最大硬傷。其實如果劇中按史實如實地反映衛鞅得知秦惠文王和老世族要加害自己,在大難臨頭時不願束手就擒,出逃他國,憤起造反,戰敗被殺,屍體被車裂,更讓人感到有血有肉、合情合理,也無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變法家的形象。
二、處死衛鞅,顯示出秦惠文王非常高超的馭國治世之術。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變法家不得善終,被最殘忍的車裂五馬分屍,令所有讀到這段史實的人都扼腕痛惜、感慨萬千。秦惠文王雖然殘殺了衛鞅,但仍然按照衛鞅制定的法度治理國家,使秦國越來越強,最後一統天下。其實平心而論,秦惠文王殺衛鞅是非常高明的策略。當時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勢單力薄、君權旁落。一方面衛鞅大權在握、權傾朝野,無論是權力還是威信都處於最高峰,剛繼位的秦惠文王被衛鞅巨大的光芒掩蓋著,君權名存實亡。另一方面在衛鞅變法中失去權力和受害的公子虔和老世族們在秦孝公死後蠢蠢欲動、妄圖復辟、報仇雪恨,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顛覆新法、打擊衛鞅。這兩股勢力的明爭暗鬥令秦國政壇暗流涌動、政局動盪。秦惠文王非常聰明地利用公子虔、老太師甘龍、太傅公孫賈和太廟令杜摯等宮廷和老世族勢力對衛鞅的誣陷,果斷地除掉權傾朝野、壓制著自己的衛鞅,然後利用因衛鞅之死引發的朝野眾怒,再鏟除妄圖復辟舊制的公子虔、老太師甘龍、太傅公孫賈和太廟令杜制等宮廷和老世族勢力。借力打力、一舉兩得,清除了所有妨礙自己行使君權和繼續推行新法的勢力,真的非常高明。
三、衛鞅慘死,讓人更深刻地體會到見好就收、激流勇退的難能可貴和遠見卓識。衛鞅死於非命,在於他貪戀權位,沒有及時收手和及早歸隱。由於衛鞅變法確實太過於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嚴厲執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樹敵太多,留下殺身之患。雖然新法起到「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的功效,但秦國權貴卻懷恨在心,百姓敢怒不敢言。秦孝公死後,衛鞅身後的撐天大樹倒了,當時趙良就曾勸說衛鞅宜「歸十五都,灌園於鄙」、「不貪商、於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只是勸他拋棄一些既得的功名富貴,以緩和矛盾、化解仇恨。但衛鞅不聽,依然故我,貪戀權位,最後落到死無全屍、不得善終。衛鞅是他看不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同時過於自信,認為自己的變法使秦國日益強大,新法已深入人心,誰也無法推翻,新繼位的秦惠文王要繼續推行新法就離不開他。這種「離開了我地球就不轉了」的幼稚思想害死了他。殊不知秦惠文王非常高明地利用衛鞅的政敵來處掉衛鞅,再利用衛鞅的死來鏟除衛鞅的政敵。衛鞅與復辟勢力之爭是「鷸蚌之爭」,卻讓秦惠文王得到「漁翁之利」。衛鞅到死才明白秦惠文王要留的是他的新法,要除掉的是他的人,離開了他地球轉得更快了。因為沒有了權傾朝野、搶盡君王風頭的衛鞅,也沒有了心懷不軌、妄圖復辟的公子虔和甘龍等人,秦惠文王推行新法更加順利,秦國變得更加富強。但歷史上真正能在功成名就時就能激流勇退的又有幾個?數來數去也沒幾個。最出名的是春秋時期越國的范蠡在扶助越王勾踐滅吳後立即攜西施偷偷歸隱,戀位不去的大功臣文種很快被勾踐逼得自盡了。漢初的張良在幫助劉邦統一天下、建立了漢王朝後,立即借口患病而辭去高位、深居簡出、不聞世事,逃過浩劫。而韓信和蕭何兩個大功臣最終還是被呂後害死。歷史上還有很多因功高蓋主而不懂激流勇退最終死於非命的名人:吳起、李牧、白起、周亞夫、徐達……
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思想非常的可怕,可以讓懷恨在心、伺機復仇的人十幾年如一日地忍耐、潛伏、等待時機,一旦有機會便是雷霆萬鈞、一招致命。公子虔被割去鼻子後為了復仇可以八年一步不出門。老太師甘龍以「颶風過崗,伏草唯存」為座右銘,二十年忍辱負重、不折不撓、堅忍不拔、等待機會。拋開公子虔和甘龍等人復仇的性質不論,單從他們的意志而論,確實讓人敬佩不已,也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颶風過崗,伏草唯存」一言,道出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真諦,非常精闢、形象和發人深省。颶風過崗,颳倒、摧毀一切敢於強悍擋道的高大樹木,唯有身性柔軟的小草可以隨風伏在地面,逃過浩劫。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順風順水,「萬事如意」、「一帆風順」是一種願望和祝福,而不可能是事實。人生肯定要經歷無數坎坎坷坷、坑坑窪窪,甚至遭受災難。在遇到坎坷和災難時,就象遇上了颶風過崗,只有象柔軟的小草隨風伏地,低調沉著、修心養性、暗練內功,才能逃過浩劫、伺機東山再起。
《新大秦帝國》無論是從其思想性還是藝術性來看,都是一部難得的電視劇。(文 / 凌雲公子)
----------------------------------------------
聲明:以上觀後感非出自老郭之手。老郭攜夫人從年前到現在,陸陸續續下載《新大秦帝國》來看,直到上個周末才把這部大氣磅礴、盪氣回腸的歷史劇看完了,確實感想良多,藉此文來表達。這部連續劇稍微長了點,51集,不足之處也有,比如部分場景、老秦人的「國歌」經常重復出現等,但總體來說拍得很好,畢竟是基於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個人認為的確非常值得一看。
G. 《守望者》觀後感
[《守望者》觀後感]《守望者》觀後感2011年01月17日星期一09:35 A.M.看了這部三個小時的科幻片,感覺這是我看過的最深刻的一部科幻片,《守望者》觀後感。除了科幻片應該有的絢麗的特效,以及其中的血腥暴力和裸露限制鏡頭之外,這部電影所想要挖掘和告訴大家的是人性,並將各種復雜的人性通過不同性格角色置於矛盾深處。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觀眾能簡單的用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去判斷其中的對與錯,包括我,所以看完電影後,留給我的是沉默和深深的思考,有一種凝重的感覺。盡管我認為我難以用個人的文筆將這種感覺描述出來,可我仍然想試試,因為想表述的感覺此刻對我來說太強烈了。守望者是電影中一個英雄隊伍的總稱,他們都是各有絕技的大人物,甚至有的角色接近於神的境界,但各自都有人性上的缺陷,他們人性上的閃光與陰暗缺陷之處,使得觀眾都能在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身上發現原型。他們各自的性格,帶給他們不同的命運。"那些守護者的命運,又由誰來守護呢?"台詞非常的豐富,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句,一是其中的角色曼哈頓博士在孤獨時候的獨白,"當我眺望星空,它們如此的遙遠,星光經過這么多光年才映入我眼簾,但卻只是它們多年以前逝去的樣子而已…",還有一句就是另外一個角色的獨白"我的生命,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玩笑",暗喻整個世界和人類也是一個天大的玩笑。每個角色都稜角鮮明,彼此的優點和缺點,不同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推動著整個電影劇情的矛盾起伏。即使是裡面的幾個惡棍,都有著他們無法被簡單反駁的觀點。"絲鬼"勞麗,母親是上一任"絲鬼",她自身是母親與"喜劇演員"出軌後的產物,演員把她得知母親隱瞞其父親是劣跡斑斑的"喜劇演員"後復雜的心態刻畫得很到位。另外,她難以接受男友曼哈頓博士凌駕於人類同神一般的思維方式,出現交流困難之後拋棄男友,重新選擇了"夜梟",留給觀眾關於愛情和人性的思考。曼哈頓博士,擁有無比強大的能力,心靈和電磁控制、瞬間傳送、預言未來、物質分解和改變、透視、超強力量、不朽的生命、頂尖物理學知識,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觀後感《《守望者》觀後感》。但因為這種力量,他的思維方式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對於人類的未來顯得悲觀及冷漠,十分不擅長表達個人情感,往往通過獨處和瘋狂工作來逃避和壓抑感情,但對勞麗卻非常在乎和關愛。被幕後惡棍維德特利用,並被其陷害,被全球視為公敵,在被其用暴力換和平的理論說服後,甘心背上黑鍋,把自己放逐到火星,一個古典型悲劇人物,非常讓人同情。維德特,幕後最大惡棍,超越人類的智商,野心家,守望者一員,將自己同古代的亞歷山大和拉美西斯二世相比。他利用著守望者每個人,策劃著內部的清洗,製造若干大城市的滅絕,嫁禍給曼哈頓博士,希望全球轉移核戰爭注意力,以暴力和犧牲換取和平,避免世界整體毀滅。建立個人在守望者中帝王一般的功勛,並不擇手段。盡管他做出許多壞事,可是仍然難以將他定性為一個簡單的惡魔,他的理論確實難以被推翻,人性中存在的好鬥與渴望暴力,確實無法被改造,而且他的出發點依然是為了守護世界,他就如同一個天使和魔鬼的矛盾結合體。怎末理解呢,引用一句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台詞吧,"我很愛你,所以我要殺了你。""夜梟",富家子,航空學天才,隊伍飛行器駕駛員,好好先生,對勞麗一直保持關愛,內心善良。羅夏,幼年家庭環境惡劣,缺乏關愛,在下層的成長經歷帶給他極度暴力的傾向,嫉惡如仇。在一次緝拿殘殺小女孩的罪犯過程中受到觸動和沖擊,決心以更殘酷的暴力回饋暴力,不善與人相處,好朋友不多,具有偏執和善良的兩面,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電影中,他拒絕殘殺小女孩的罪犯告饒,用罪犯作案分屍的菜刀直接劈死其本人,鏡頭很直接血腥,但是我看得卻很過癮。也許對於罪犯,與其讓他們鑽法律空子逃脫罪責,不如直接用良心審判執刑來得公正,這個話題類似於《死亡筆記》的觀點。"喜劇演員",暴力硬漢,典型的混子性格,好色無度,缺乏正義和良知,經常做一些下三濫的事情。但其有軟弱一面,曾經醉酒後找到隊友泣訴內心的痛苦。其被殺後,葬禮上隊員回憶,認為其下流無恥欺軟怕硬,模仿人類的陰暗面,是為了如同他名字一樣,演一出人間喜劇。除了角色各自人性的展示外,電影還通過角色們的視角來描述我們現在的世界,想引起觀眾對於世界和人性的深度思考。其中羅夏的內心獨白和日記的方式做得最好,偏激卻又相當准確,曼哈頓博士的視角也不錯,悲觀卻又異常的超脫冷漠,維德特的視角,也相當深刻,盡管做了這么多壞事,可他的確達到了挽救世界的本意。這部電影的本意,就像世界上最經典PC游戲《輻射》想讓大家思考的一樣,英雄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人類又由誰來救贖呢。〔《守望者》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H. 《誘狼》觀後感500字
《誘狼》觀後感
影片《誘狼》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以經典戰例黃土嶺戰役為背景,重現當年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三支隊支隊長曾雍雅智誘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及其所屬部隊進入我軍包圍圈,最終被我八路軍一舉殲滅的精彩故事。
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官至中將,是歷史上我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他所率領過的部隊,幾乎百戰百勝。其人作戰風格殘忍,手下沒有俘虜,他對任何一個作戰時未接到命令而後退的士兵,給予的懲罰都是燒死、分屍,不許其自殺。日軍有針對性的安排阿部規秀對付我八路軍和游擊隊,他的死宣告了日軍這一戰略的失敗,也震驚了整個日本。當時《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報道了阿部規秀被擊斃的戰斗經過。黃土嶺戰役的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所謂神話,展現了八路軍高超的戰術素養,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全國的抗戰士氣。
看完之後不禁感概萬千,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熱愛這個歷盡劫難的祖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時刻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不論戰爭或是和平,我們都要很好的發揮下去,萬眾一心,團結奮進。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I. 愛殺的影評評價
關於《愛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美人林青霞的魅力,那會比她被徐克打造成無法脫逃的女扮男裝形象還要早上十年。距離她出道時的驚為天人亦不算遠(1973年《窗外》、1978年《金玉良緣紅樓夢》),芳華絕代,不可方物。張國柱即張震的父親,後來在楊德昌電影中幾次出演經典的父親角色,但要領略他的表演風范,還得首推《愛殺》。出演路易的英俊小生是秦祥林,1980年,他剛與林青霞在美國舊金山宣布訂婚,在影片里是以特別客串身份出現。此外葉德嫻、許鞍華等人還出任配角,值得一瞧。
譚家明的許多作品都有一個可算靈魂人物——一個處於中心,被其他人圍繞的女主角。《雪兒》里的鍾楚紅、《最後勝利》里的李麗珍、《烈火青春》里的夏文汐、《殺手蝴蝶夢》里的王祖賢,從出場造型到一顰一笑,無不魅力驚人。經典段落包括鍾楚紅義無反顧跳向蔚藍大海,往前遊走;李麗珍跟李殿朗在舞廳里對唱《人在旅途灑淚時》;夏文汐含情脈脈的眼神、歌舞伎表演和雙層巴士上的激情等等。
不同於張國柱由愛生殺的猙獰詭異,《愛殺》里過目不忘的角色自然是林青霞,她優雅從容,甚至還真空上陣,毫不在意凸點,放今天這早就被媒體爆炒。只可惜《愛殺》走的是過於偏向實驗手法的路線,試圖從台灣轉移到香港發展的林青霞,並沒有馬上被觀眾認可。
簡單說,影片就是愛情與殘殺。IVY(林青霞飾演)和傅柱中(張國柱飾演)相戀,愛得火熱。他們能在美國相會是由於柱中的妹妹JOY鬧自殺。 JOY想追隨愛人路易(秦祥林飾演),但路易對她沒有感覺,反倒對IVY有些意思。帶著死亡氣息的JOY 走上了絕路,這讓哥哥柱中陷入崩潰狀態,這對兄妹間好像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回到香港後傅柱中性情大變,殺妻分屍之後離境赴美。他不顧一切地想重見 IVY,為此更是殘忍地虐殺了IVY的所有室友,然後宿命般地死在她面前。
走在香港新浪潮前沿的譚家明,大膽學習法國前衛導演戈達爾,充滿著大量魅惑的畫面場景和夢囈般的故事情節。人物處於畫面中間、正對著鏡頭,而一般港片處理二人對話都是正打反打,追求效率。講究人物站位的嚴謹構圖,四人相見的一場戲。一些意有所指的空曠背景,IVY和傅柱中後來出現時,身邊不會出現其他閑雜路人。帶有神秘寓意的藝術作品,幾場室內戲的場景尤為突出。這些另闢蹊徑的手法都是有跡可尋。《愛殺》走的是實驗路線,跟初出茅廬的張叔平大有關系。當時他沒啥名頭,在美術指導上卻功不可沒。多年後的今天看來,這一點依然相當突出。
譚家明還在《愛殺》里插入了許多帶有象徵意義的畫面,比如開頭IVY走向寸草不生的荒蕪沙漠,對准陌生都市的空鏡頭,中間坐過山車的天旋地暈,歡愛時彷彿走上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這些都跟兩個人的愛情建立起模糊曖昧的對等關系。照理影片把場景設置在香港並無不可,但選擇在美國發生,遂有了些不同意義。雖然舊金山華人族裔眾多,但與香港遠隔著大洋,還是有著無數不同。俗說漂泊的人們沒有根,缺乏存在感,IVY抓不住生命中的愛情,原因正在於此。
看《愛殺》,紅與藍兩種顏色的對比從頭到尾始終存在。色調上來說,紅與藍對應著暖與冷,同時對應著愛與殺的行為。再到片頭出字幕時的方式,林青霞名字打紅色,張國柱名字打藍色,直接說明了這兩個主線人物的性格特徵。後面的演職員人名也是一紅一藍,交替出現,很是新穎。
IVY(林青霞)熱情,感受著正常愛戀的悲喜;傅柱中(張國柱)憂郁,深陷於精神病症的疾苦。紅與藍的色彩,這無處不在的對比導致影片出現許多可以形成對應的東西:舊金山與香港、都市與荒漠。開頭自殺畫面帶來的沖擊,很快轉化為前面所說的強烈色彩對比,中間還蘊藏著可怕的情感力量。
譚家明很快加入一種色彩作為調和,那就是白色。以關鍵的舊金山重逢一段為例(結尾天台一段也可作為例證),IVY和傅柱中相遇。IVY身穿白色連衣裙,正要開車門鎖,一輛紅色的車。此前與路易表示內心擔憂時,她還身披紅色。傅柱中突然出現,一身白色。他們再次開車前行,黑夜降至。紅色的餐桌布,白色的背景,一個大大的、黑色的「纏」字。突然傅柱中獻出一枚婚戒,爆發出瘋狂的愛意,大表真心。情意尚在的IVY關切詢問,他卻露出陰冷駭人的眼神,面容扭曲。紅色的地板,藍色的打光。傅柱中講述著IVY想探知的事情,鎮靜地講起變態的虐殺細節,如同他之所以那樣做完全是被迫的。畏懼的IVY逃跑,又是一片藍色背景。紅、白、藍三者在這里反復出現,各不相同,適合做番分析筆記。
說了這么多優點和亮點,《愛殺》卻有著多數人認為的致命命門。它的故事經不起嚴格推敲,後半段完全是放任自流。在已成娛樂化的香港電影中,觀眾會在意人物行為動機的合理性,卻不會耗費更多時間在揣測導演的手法用意上。
帶著懸念、暗藏殺機的故事迅速展開,這一大半要歸功於開頭JOY血淋淋的決然割腕。JOY的自盡是純粹的:沒有愛,寧毋死。由副線人物JOY 帶出主線人物傅柱中,由妹妹及哥哥,也算尋常。兄妹倆的不協調關系,在突然見面的一場戲上暴露無遺。 JOY的佔有欲導致她排斥著哥哥的戀人IVY,但她失去了控制事態的可能,只有把好惡寫臉上。這個瀕臨死亡的灰色人物,也將故事導入一場驚世駭俗的無動機殺人事件,形成一道魔障。
傅柱中匪夷所思地完成一場屠戮,只因他是可憐的精神病患者(腦袋裡有聲音,要炸掉一樣)?他神經錯亂地尋求自我毀滅,只因跟JOY一樣的動機(沒有愛,寧毋死)?我能給出的答案就是這些設問。林青霞IVY對他避不可及,傅柱中卻要抓住一絲希望。千帆盡過,皆非心中所屬,只有在充滿形式感的自戕中終結一切。有人提出這執刀一刺的電光一瞬像極了《名劍》結尾。事實上我的疑問出現在倒地後的無頭屍體上,猛然嚇了一跳。後驚覺只是白色床單蒙頭,不由罵了聲干。這種跟導演直接較勁的暢快感,在今天的香港電影幾乎是見不著了。譚家明「有佳句卻無佳章」的光輝之處,也在於此。
J. 電影《誘狼》觀後感
影片《誘狼》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以經典戰例黃土嶺戰役為背景,重現當年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三支隊支隊長曾雍雅智誘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及其所屬部隊進入我軍包圍圈,最終被我八路軍一舉殲滅的精彩故事。
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官至中將,是歷史上我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他所率領過的部隊,幾乎百戰百勝。其人作戰風格殘忍,手下沒有俘虜,他對任何一個作戰時未接到命令而後退的士兵,給予的懲罰都是燒死、分屍,不許其自殺。日軍有針對性的安排阿部規秀對付我八路軍和游擊隊,他的死宣告了日軍這一戰略的失敗,也震驚了整個日本。當時《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報道了阿部規秀被擊斃的戰斗經過。黃土嶺戰役的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所謂神話,展現了八路軍高超的戰術素養,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全國的抗戰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