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師的觀後感
㈠ 跪求《鋼琴師》觀後感,不要復制。不是 海上鋼琴師。 急用。灰常感謝。。。
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影片,以一個猶太鋼琴家主觀而又近似客觀的視角關注這個歷史的演進,種族,國家,信仰,這些矛盾的集合加之人慾望的膨脹,隨之而來的必然是一場以血腥殺戮來換取和平的歷史。
電影中關於鋼琴的元素較之整個片長來說比較少,但它卻是電影由始至終的串聯點,起著蜻蜓點水的效應,它關繫到男主角是否可以逃離華沙猶太區的重點,也是最後那個德國軍官是否幫助他的關鍵,或者說是他能否從那個德國軍官槍下活著的關鍵。
電影起初以一個遭受苦難的猶太人,他的親歷和目睹,面對一個完好的家庭變的支離破碎的事實,這樣一個主觀視角來批判德國人的種種惡行,男主角成功逃出猶太區之後,自己說了一句;「有時候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處在牆的哪一邊」,他看到自己的朋友反抗納粹而慘遭殺戮的事實時所表現的驚恐和悔恨,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同他們站在一起光榮的死去還是繼續這樣苟延殘喘的活著。
直到男主角被那個德國軍官發現,電影從一個主觀的視角轉為了客觀,客觀的看待了兩個對立民族的人,兩個個體,或許只能是兩個個體才能以一種平等的方式對話,群體是繁雜或者邪惡的,但是我們卻又不能脫離它而存在這是人類的悲哀。戰爭便是群體邪惡的體現,不管孰是孰非,誰勝誰輸,他們都飽受著心靈和物質的煎熬。在這種背景下的兩個同樣落魄的靈魂,在鋼琴的旋律和漫漶的一束陽光下相惜。
既然是戰爭,片中當然少不了血腥與殺戮的場面,但是導演刻意的在片中穿插了一些溫馨的場景,來協調這種壓抑的色調,記憶猶深的第一幕出現在男主角全家人即將分離的時候,父親花了20波幣買了一塊小小的牛奶糖,然後切成6塊分給大家吃,那是一種全家還能在一起吃東西的幸福與滿足,奢侈的幸福與滿足。第二幕出現在男主角逃出猶太區被朋友安置在一所住處時聽到隔壁夫婦甜蜜的吵架的一幕。第三幕是男主角聽到多洛塔拉大提琴的時候。這些場景在傳達給我一種生活態度,不管生活如何的壓迫我們,也不能阻止我們開懷的笑。既然命運安排了誕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那麼就好好的直面這些痛苦和磨難吧。
整個片子看下來,不禁讓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殺這樣一個與我們民族息息相關的歷史背景以及我們國家的那些導演拍的那些東西,我們總是在回憶,以至於忘了如何前進。
㈡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0字
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到,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地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面對這一切,那個叫1900的鋼琴師會淡淡地說:「我不羨慕。」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了一個人的故事。男主人公名叫1900,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燒爐工在男主角8歲的時候意外死亡。過人的天賦使1900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後,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最終與船葬於海底。
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讓我們常常思念他,但再也找不到他。
如果他放棄那無謂的堅持,那他的人生不是會有另一番風景嗎?
是的,一個真正會生活的人,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就應該與命運抗爭,離開井底,去往更開闊的天空,而不是逃避世界,放棄生命,對世間絕望。1900本有那麼難得的天賦,有那麼美滿的愛情,有那麼光明的未來。那次,馬克斯都已成功勸說他下船了,甚至他都要走下船了,但當他看著紐約這座城市時,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懼,便又放棄下船了。他最終還是與世界失之交臂。
1900曾說:「我那時穿著大衣,感覺也很棒,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然後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沒問題!可是,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唯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是啊,世界的盡頭,人生的盡頭,那裡應有回憶,沒有盡頭,是因為他沒有真正活過。外面的世界,他連經歷都沒有經歷過,卻已絕望了。原本,他的過人天賦,他的美滿愛情應該都是他面對世界的動力。他卻拋棄這些,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來逃避這個他恐懼的世界。他認為「陸地」對於他來講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他不會創作的音樂。他已喪失了生命的意識了。
他想結束生命來尋找自己的盡頭,逃避世界的盡頭。的確,世界沒有盡頭,真正的盡頭在自己的心裡,只要你經歷過,活過,就一定能看到真正的盡頭——你生命的價值。而他渴望在有限的空間,找到自己的堅持和熟悉。當無限的世界邀請他加入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死亡。那他死得其所了嗎?他看到天賦對於他的意義了嗎?他聽到世界對他的召喚了嗎?他感到愛情的真諦了嗎?沒有。
蔚藍的大海總是載滿了回憶的,無論它是快樂的,充滿希望或不堪回首的……可惜1900沒有看到真正的海,或許現實世界真的太讓人感到陌生、恐懼和殘忍吧。但我們這些未來的演奏者,就應該積極入世,經歷世事,認知世界。雖然我們改變不了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擁有強大的內心,去包容世界,去追求未來,奏響自己的命運交響曲。
我想——海上,其實應該是鋼琴師起步的地方。
㈢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
「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而是因為所不見。你明不明白?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
「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你可以奏出無限的音樂。」
「我喜歡那樣,我活得慣。」
……
1900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燒爐工在男主角8歲的時候在意外中死亡。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後,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最終與船葬於海底。
他用音樂來表達他看到的人和事,極盡其力,鮮明又生動。也用音樂來填充自己,揮灑生命,可以放縱,像把所有的音符擠在最狹窄的指尖一瀉而下的暢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適合的時間壓下那一指黑鍵,聽旋律的優雅和輕盈。一流的鋼琴家帶著鄙視和嘲笑來到了船上的宴會,三曲終,他用皎潔瀟灑的笑和一根琴弦點燃的煙,把鋼琴家的高高在上燒得一干二凈,把聽者的情緒燒得澎湃激昂,把世界的不平都撫平驅除,什麼等級,什麼高貴,不過如此,不堪一擊。自討沒趣的人,總缺少一份內心的安寧。
我們或許從來都不是天才,但是我們至少能做到勤懇、踏實。我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會圓滑,學會世故,但內心深處,終究會一直記得,這一生所做的種種妥協,不過是為了在這個微塵世界,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於自己的旋律與琴音。 黑白交錯的琴鍵彈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悅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彈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際遇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他奏響的是自由理想主義輕靈完美的輓歌。
(我們學校的文學社讓寫的這篇觀後感 剛寫的哈哈)
㈣ 求電影《鋼琴家》影評800字
一、對於鼎鼎大名的《鋼琴家》,一直心而往之。因為是2002年的片子,再加上,聽說獲獎不少,沖著好萊塢模式的電影去看的,我又自以為是了一把。呵呵,還好自己之前的自以為是讓我對這電影有了新的理解。
片中以二戰為背景,以德國迫害猶太人為導火索,表現一個猶太鋼琴家在長達近13年的戰爭時期內如何生存,並堅持下來。說實話,情節很簡單,這么說下來,任何人想的都會是那個鋼琴家是如何如何的堅毅,如何如何的堅強,如何如何的英雄,扛過那麼久,並生存下來。其實,不然,片中的鋼琴家就是一個人,一個超級普通的人,先是活著。
導演沒有將我們的主人公描寫的那麼偉大,那麼英雄,完全不是好萊塢喜歡的英雄模式。我們的鋼琴家,會為了五斗米折腰,該有的氣節在戰爭面前統統不見了。惱人的袖章,一邊罵著不帶,一邊掛在自己的胳膊上;為了飯,乞求一份工作;為了家人,架子是啥?為了生存,跪了,求了,哭了;哪怕低聲下氣求之前的愛慕之人,哪怕裝死人,哪怕那水到嗓子里快惡心的想吐,哪怕像過街老鼠一樣居無定所……我們的主人公,在努力的,活著……
中間鋼琴家對於自己的處境到處找人幫忙的時候,我有點氣憤,為什麼不站出來,為什麼不跟他們一起去奮斗,哪怕死了,也是光榮的。
從一開始鋼琴家拒絕朋友的當警察的介紹,到後來鋼琴家被那個警察朋友救了,與父母分散,真的是成也鋼琴,敗也鋼琴。到中間,鋼琴家乞求朋友幫忙送信,朋友說「出去很容易,難的是你怎麼在牆的那一邊生活」,再到鋼琴家賣表時說「飯比時間重要」,最後,鋼琴家找到一個罐頭,打開的時候撞見俄國上校,繼而彈琴,繼而交流,從始至終,鋼琴家帶著罐頭,生怕不見了似的。處處彰顯著一個人的活法。
電影終究是電影,就算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那終究是電影,那麼就有電影特有的潛台詞。德國大兵對一個猶太老人的羞辱;一個孩子的夭折;「若你刺我們,我們不會流血嗎?若你們抓我們癢,我們不會笑么?若你對我們下毒,我們不會死去嗎?若你加害於我們,我們不應該復仇嗎?」;20波蘭幣一塊牛奶糖,全家人最後的一餐;只有自己的時候,面對這鋼琴只能動動手指頭,使勁幻想著音符;生病的時候,手指依然在彈。
全片沒有將鋼琴家打造的像個英雄似的,就連搬磚的時候失誤被德軍打,一直受著,從未用手擋,朋友揶揄他說:真希望你彈鋼琴比你搬磚強。我想做為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出點力氣應該不算什麼,那麼,就是我們的鋼琴家在保護自己的手。
最後,翻過牆去,一片狼藉,渺小的他在廢墟中無限被放大。在給德軍上校彈琴的時候,那種自由奔放。戰爭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人的事情。上校手邊的全家福,我想上校幫助鋼琴家也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鋼琴家吧。
「戰爭結束後,你准備干什麼?彈琴吧。」「你為什麼穿那件德軍的大衣?我冷。」
片中主人公台詞不多,但是戲挺足。一個鋼琴家,要演出的不僅僅是他的隱忍和堅毅,還有那雙手。
二、戰火中的無聲演奏者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傑作,——[鋼琴家] 「二戰時,波蘭斯基被無情地捲入了時代的風暴,最終,他獨自一人逃離波蘭的集中營,幼小的身軀里鍥著無法磨滅的陰影頑強地活了下來。這個兩世為人、現今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垂暮之際,回首往昔,開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傷痛。為了記憶中碎片似閃爍的烙印,為了六十多年前那場人類的劫難,波蘭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說性質的集中營電影——【鋼琴家】。」影片剛開始,鋼琴家正在波蘭電台彈鋼琴,他完全沉浸於優美的音樂之中。突然間,一聲巨響破壞了他的演奏,電台遭到了德軍的轟炸,他的指尖還在鋼琴鍵上停留,他不願意終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繼續,這一刻炸毀的是牆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己。在電台同事的崔促下, 他不得不停止錄音,逃離了電台。現實總是那樣殘酷,無情的炮火不會憐惜再美妙的音樂,而是繼續猖獗。而德軍迫害一切猶太人,無論他是乞丐,還是鋼琴家。看過這部電影我們就會發現,它的影像風格與波蘭斯基一貫的黑色陰暗有所不同,反映戰爭殘酷的電影,卻用了較為明亮的色調。可正是這種明亮,反襯出戰爭所帶來的那些殘無人道德罪惡,使它們暴露於陽光之下,無可掩飾,真可謂是一場「白天的惡夢」。「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廖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在這些鏡頭下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德國人讓猶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個六角星標志以易辨別,斯皮爾曼認為這是一種屈辱,他說:「我不戴。」很多人都這么說,可是他們最後只能妥協。再比如剛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歡樂的樂曲,兩眼含淚的跳著歡快的舞步。還有那個因殘疾而無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連人帶輪椅從樓上扔下捽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猶太苦力們挨了一頓皮鞭,理由是那幫德國兵在慶祝新年。而類似的場景在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戰爭中被壓迫的人民,只能無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絲生的希望。對於一直在逃亡的鋼琴師來說,音樂一定就是他求生的精神支柱。而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那個用於藏身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但鋼琴師卻不能出聲,於是他將手指懸在琴鍵上盡情演奏,完全沉於一個存在於內心的純粹而美好的音樂世界。也正是鋼琴師彈奏的音樂,觸動了他遇到的那位德國軍官,那位軍官的良知與善心也促使他幫助了鋼琴師,使鋼琴師得以在一片廢墟中存活了下來。影片臨近結尾處,還有一幕令人難忘。德國人已經被打敗,這時終於敢走上街的鋼琴師卻又因穿著德國人的大衣而遭到誤會,別人問他:「你怎麼會穿著那鬼東西?」回答是:「因為冷。」這是最真實的回答。而真實的總是不會那麼圓滿,救過斯皮爾曼的那位德國軍官最終死在了戰俘營。影片的最後,在那場戰後的音樂會上,鋼琴家彈奏了一隻完整的曲子,這一次將沒有人會打斷他。而觀眾們也在能這支曲子中,慢慢體會這部電影所贈與我們的一種真實的回望,和深入靈魂的震撼。
㈤ 看了《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感傷的海上傳奇
生於船,
長於船,
死於船,
這是一個虛幻的奇跡,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
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
孤獨,自從他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開始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
樂者,自從在丹尼的海葬聽到音樂時就註定與音樂的一生糾纏,
傳奇,自從他無師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註定了他一生的傳奇,
他有個好長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無根的,終生都在飄泊的維珍尼亞號上,至死也沒有踏足陸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與音符所組成。與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樂,他用率性而為的靈感,譜出最有情的音樂去解讀人生。
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是一種超敏銳的洞察力,與靈歌之王雷·查爾斯不同,雷·查爾斯是用音樂來完成對生命的依託,而他卻是用音樂去解讀生活,感悟人生,雖然他們對音樂都有異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卻有著不一樣的執著,雷·查爾斯將一生都放在了音樂這個精神生活上,而對於1900來說,音樂就是他的語言。他用心靈演繹融入了世間百態的樂曲。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著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著他的音樂,就像是聽著人生的經歷,聽著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痴迷的樂者一樣隨著自已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么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么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孤獨的寂寞與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輪就是他的家,他的執著就是對海的依戀,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人間萬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盡了人間的繁華、冷漠、凄涼與虛偽,也看盡了人生。
「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在陸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運,他也無法操縱那幺多的選擇,他的能力僅限於用88個鍵子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他選擇了不變。船就是他保護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時也是他與紅塵隔離的地方。沒有身份證,沒有出生證明,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陸地的牢籠,真正是牢寵卻是他的心,是一個在他的心中永遠的家。對於外界的不可知與不確定,他只有幻想、好奇與極大的恐懼。而維珍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里,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後醒悟,性格豈非宿命,決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對於1900,他宿命的一生豈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純粹的天才,他的個性是天才與幻想交融,他沒有下船,他選擇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議,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碼,他選擇了自已的路,為自已而活,而我們是不是還在為了一些遙不可及的所謂理想而奮斗,是不是還在為了壓力、為了別人而活,對一些唾手可得的卻沒有珍惜,對這些身邊的美好都沒有觸摸過。這豈非也同樣不正常。
友情是世間賜予他的唯一的溫暖
自從出現了光影的留念後,影片里就從來就不缺愛情,但偏偏這個海上鋼琴師卻沒有這樣的好運,對海的依戀,對選擇的恐懼,使他錯過唯一一次去愛的機會,他掰碎了那張記錄了初戀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沒有結果的回憶。
還好,宿命在剝奪了他愛情的權力後,又給了他一段難得的友情。
這也是一個沒有女主角的電影,影片就是隨著胖子麥克斯的旁白開始,麥克斯也成了他主動與社會相關聯的唯一鈕帶,而與胖子麥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與音樂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託,也正是由於這個老友的存在,我們才會覺得他這孤獨的一生有了些許的溫暖。
當胖子抱著唱機,播放著柔情似水的無名樂曲在即將炸毀的維珍尼亞號上尋找他時,隨著影片的剪輯,胖子與柔情的音樂出現在了船上的一些舊地,這時與其說他的行為是尋找,倒不如說是緬懷,緬懷與1900一起走過的日子,緬懷對過去光影的留念。
你為什麼暈船浪?這是兩人多年後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友情最開始的記憶。
胖子最終沒有勸阻1900的最後決定,理解的面對他不歸之路的選擇,這是一種什幺深度的感情,換了是你,你會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還是放手讓他達到靈魂的升化。當麥克斯默默地含淚離開即將炸毀的維珍尼亞號時,1900叫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不好笑、但動人的笑話,我也發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傾訴竟也感性、如此動人,也如此傷感,這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是一種孤獨的傷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靈魂
整部影片的氣氛都是由這個男人來營造的,從來沒有看過蒂姆·羅思這樣的儒雅,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朴實,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著痕跡,洗盡鉛華、渾若天成,驕而不躁。
他賦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並不年輕帥氣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將與紅塵疏遠的海上鋼琴師的無世俗、輕松、自然、雍容的性格進行了最有力的詮釋。他的眼神,親密而疏遠,清轍且憂傷。他將人物進行細節的刻畫,用點托起了人物,「隱」而不發的霸氣,悠然自得的優雅氣質,卻又略帶童稚純真。
在他的演繹下,這個海之子,就像是一個惹人憐愛、頑皮反叛、隨性而為的孩童,卻又有著叫人傷感的孤獨宿命。這會是一個不朽的角色,這會是一個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靜的歐州風格,非現在一些狂轟爛炸的好萊塢影片可比,雖然有幾段因要帶出劇情的而設置的回憶也稍嫌突兀與冗長,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對影片的喜愛。它雖有看似稍有荒誕的劇情,但演員出色的表演賦予了影片太多,將你帶入了故事,讓人完全忘了這是一出戲,只是一個關於奇跡的傳說。 當他平靜的抬頭望向天空,那清轍直透入人心靈的眼神至今叫我難忘,看著他隨著爆炸的像涅盤一樣的維珍尼亞號號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與感嘆。
從來沒有一部片子能帶給我這樣的感傷,我想把文字寫的傷感,細膩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筆無法達到。這部影片的原聲音樂應該是最有價值,因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樂都記錄著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卻不矯情,平淡卻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這部片子的直譯名《1900的傳奇》一樣,這是一個奇跡,是一個海上傳奇,傷感的。
看過《海上鋼琴師》後,我有一種想要理解1900的沖動,那怕只是一點點。雖然隔著電視屏幕,隔著遙遠的年代,隔著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清晰的看到1900純凈得如同嬰兒般的藍眼睛。演員蒂姆·羅斯的精湛演繹使我確信,真的有那樣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戶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曾在海上飄泊過。人世間的誘惑,功名利碌,他都視若無睹。即使是愛情,或可曾讓他魂牽夢縈,但就算那樣,他也只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夢幻般輕柔舒緩的樂曲,三等艙里膽怯忐忑的一個輕吻。此外,便是鋼琴、遊船和大海,還有浪濤中的平穩與寧靜。八十八個琴鍵上創造的無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樂,充實了他有限而單純的生命。
1900是優雅的男人。絲紋不亂的深金頭發,纖塵不染的衣帽領結,風度翩翩的舉手投足,才華出眾的自信風采,純凈脫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鋼琴前曾有多少美女為他傾情?他一定是沉浸於自己的音樂而無暇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單純但不乏人性之美。與養父間短暫的親情,與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愛情,以及陪伴他最長時間的邁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潤過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細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傾注在鋼琴的八十八個琴鍵上。誰能理解他的心聲,誰能讀懂他憂郁而溫柔的眼神,誰是他不離不棄的愛人?惟有流淌於他指間的動人樂符。
若與俗世的生活來對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實的地方。比如,他從未接觸過鋼琴和音樂,但當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鍵上的時候,那些動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瀉而出;他從未受過正統的教育,卻能說出那麼詩意而蘊涵豐富的語言;甚至最後,當朋友邁克斯在那條殘破不堪的,顯然已廢棄很久的遊船上找到他時,1900哪來的食物維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顆詩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開物質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靈魂與音樂的交融,同時引導觀眾與片中或精彩絕倫,或妙趣橫生的音樂達到共鳴。
最後,當天上的一縷光線投射下來。1900仰起平靜的臉,似乎在問上帝,天堂里有鋼琴嗎?
1900舉起雙手在空中虔誠的彈奏,輕盈悠揚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靜的空氣里迴旋。頃刻間,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1900帶著他尚未湊完的樂曲飛升至天堂。
㈥ 戰地鋼琴師觀後感
[戰地鋼琴師觀後感]戰地鋼琴師觀後感\"《鋼琴師》又名《戰地鋼琴師》,在我看來,前者是有點不太合適的,這分明是一部 歷史戰爭紀實片(僅是個人觀點),而後者是比較貼切的,戰爭中生存的鋼琴師,比較 符合電影情節的發展,戰地鋼琴師觀後感。 《鋼琴師》是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天才猶太人鋼琴家瓦列迪克-席皮爾曼在二戰期間 為躲避德國納粹的追殺在朋友的幫助下而四處躲避、逃跑的經歷。面臨著一次次的納粹 分子的獵殺,他總能幸運的逃脫,最終從戰爭中存活下來。我總覺他有種莫名的智慧, 或許叫生存的智慧,也許是這樣,只要活著,一切都會好起來。 電影的以六七十年代黑白背景開始,一段優美的鋼琴曲把我們的視覺帶到主角瓦列迪 克-席皮爾曼的現實生活中。席皮爾曼在華沙的一家電台工作。他修長的手指在琴鍵之間 滑動,彈奏出悠揚動聽的音樂,直到德國納粹的飛機轟炸他所在的電台,他還是那樣不舍 離開他所鍾愛的鋼琴,他要彈完這一曲。故事的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席皮爾曼對鋼琴的熱 愛對藝術的追求,給我們展現一個偉大鋼琴家的形象。當然電影中的他確實是以為偉大的 鋼琴家,一位赫赫有名的華沙鋼琴家,為整個波蘭甚至是整個歐洲所敬仰。 在逃離電台的時候,席皮爾曼遇上了美麗善良的多蘿塔。多蘿塔是慕名聽他的演奏的, 由此可知,席皮爾曼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當然這次相遇,也為以後席皮爾曼逃離納粹的 魔爪埋下伏筆。 席皮爾曼回到家中,本來逃走或許是條很好的路,但最終的錯誤的決定,可能也是他們一 家人最後的悲劇。當他們圍著電台歡呼慶祝英法對德宣戰的時候,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的悲 劇已經慢慢開始。 若干天之後,或許是多蘿塔拜訪席皮爾曼先生,兩人浪漫的散著步。但生活總是殘忍 的,尤其是處在二戰時期的猶太民族包括席皮爾曼先生。他什麼都不能做,或許只有在馬 路上散步聊天的份。故事到這里的時候,我以為他們倆個會擦出點愛情的火花,或許也應 該有點羅曼蒂克的味道。但最終都沒有,這點令我感到有點小小的遺憾。 電影雖然名為《鋼琴師》,但在鋼琴的演奏上卻寥寥無幾,印象中只有五處,第一次 是在電影開始;第二次是從猶太聚集區逃出來之後,在他躲避的住處,恰好有一台鋼琴, 但席皮爾曼也只能靠自己的想想來安慰自己是在彈鋼琴,我感覺這恰是對一個鋼琴師最殘 酷的折磨,觀後感《戰地鋼琴師觀後感》。對於我們來說,從欣賞電影的角度來看,導演給我們配上了動聽的音樂,給我 們以感覺那就是鋼琴家席皮爾曼的演奏,但對鋼琴家席皮爾曼來說,他只能靠豐富的想像 力了,雖然如此,對他來說,我認為這應該也是美好。 第三次演奏,是他再次逃到猶太集中營的廢墟的時候,給一位德國軍官彈奏的肖邦的 第一敘事曲。我總感覺席皮爾曼這位偉大的鋼琴家不夠偉大,人應該有尊嚴的活著或死去, 或許他只是出於求生的本能,整天面對著納粹的殺戮,出於對死亡的畏懼,這也是人之常 情,情理之中。但這次的彈奏,也把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電影中席皮爾曼的落魄和鋼琴 這種樂器的高貴有很大的反差,似乎每一位偉大的人都會經歷一種坎坷的人生,或者是上 帝對偉人的考驗和磨礪,告訴人們一個真理,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席皮爾曼在藏身的破房 子里,為面前的德國軍官彈奏著肖邦的第一敘事曲,一束皎潔的月光從單扇窗中射進來, 那光芒是如此的神聖,而席皮爾曼的身姿也顯得如此的聖潔,彷彿是落在人間的天使。他 傾心的彈奏著,忘記了自己的落魄,飢餓,俗世間的一切好像都與他無關,他整個心都在 曲子里,這是一曲發自靈魂的歌唱,是一種能讓靈魂顫抖的聲音。對面做著的是一位雙手 沾滿自己同胞鮮血的德國人,或許曾經的他視生命如玩物,多少無辜的人喪命於他手。但 在這一刻,他似乎聽到了靈魂的吶喊,或許自己心靈深處也有那麼一刻的彷徨,但此刻他 正沐浴著神聖的聖浴,污穢的靈魂得到了濁清。 我想這次的彈奏不但是德國軍官形象的轉折,更是細皮爾曼生命的轉折點,如果沒有 德國軍官的幫助,我很難想像,僅僅一罐罐頭,我們偉大的鋼琴師能堅持多久。但有一個 情節很是讓我費解,在他為德國軍官驚心動魄的演奏之後,他坐在閣樓上的低泣,雖然只 有短短的幾秒,卻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他為什麼要哭泣?難道應為給殺害自己無數同胞的 納粹分子演奏使他感到羞恥,還是為自己的坎坷人生感到不公而委屈的落淚。我無從得知, 而這種事也只能自己去揣摩。 第四次就是戰爭結束後,鋼琴師細皮爾曼重新回到了波蘭電台,生活再次歸於平靜, 如同暴風雨過後的水面,靜如平鏡,波瀾不驚。第五次就是結尾時的演奏,實際這也是一 次最正規上的演奏,為鋼琴師的形象畫上了完美句號。 電影中生動形象的為我們重現了二戰時期那段不光彩的歷史的一部分,這段歷史也將 是整個人類歷史的污點,永遠無法拭去。(僅是我個人觀點)從中我看到,戰爭對人性的摧 殘,給受害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與傷痛,這種痛和苦我是無法描述出來的,也是對人類文 明抹上污點。電影直面抨擊了戰爭的殘酷,給我們現代人以思考,以歷史為鑒,以防將來 人類得失。同時電影也對鋼琴師席皮爾曼對藝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贊揚,表現了善良人 性的另一美好。
㈦ 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
[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鋼琴師》是在我記憶中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一部電影,它給了我一種心靈上的洗禮和一種美的享受,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在這部電影中許多美的形式都表現的近乎完美。首先,《鋼琴師》這部作品是電影。電影是一種藝術創造,藝術美就在這部電影中很好的展現。因為藝術美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進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產物。藝術美是存在於各類藝術作品的審美意象之中。雖然《鋼琴家》的劇本來自波蘭猶太鋼琴家伍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該書的力量在於在華沙猶太人區中求生的痛苦與內心的掙扎,正如波蘭斯基所說"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而電影《鋼琴師》卻是一部電影,他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導演所拍的,他是經過再加工的,其中多多少少的情節、景象和當時經歷的人有所出入。這就符合了美學中所說的藝術美的本質:藝術美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物態化形式,因此,藝術美也就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凝聚並顯現於特定物質符號形態中的美。還有他選了這個自傳作立足點,把鏡頭帶進了二戰的屠猶浩劫中,這段可怕的歷史里,有他躲閃著的童年影子--他母親死在集中營里,他父親倖存下來。所以藝術創造是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交融並舉的實踐-精神活動。這種審美反映活動本身具有的心靈激盪,又推涌審美創造的同步展開。這種審美的反映和創造活動,包含對現實美和自然美的真切關照和加工美化。其次,藝術美的主觀性是強烈的、又往往是隱蔽的。一般地說,藝術家的強烈感情都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的。這是因為藝術家的任務不是直接出面說服欣賞者,而是通過藝術本身的力量感動欣賞者。因此,藝術家總是把客觀性融入具有客觀性的物態化形式之中。在電影中,鏡頭和場景的細節就成了藝術家展現個人情感的工具。在《鋼琴師》這部作品,鏡頭語言多數都是第三視角轉切第一視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戰爭的殘酷,羅曼·波蘭斯基在表現屠殺和局部戰爭的絲毫沒有含蓄的成分,德軍連續近乎荒誕的屠殺的場景被直白地表現出來。他採用了圍牆分割的對比鏡頭,使人感覺到圍牆兩邊就是天堂與地獄。表現了猶太民族被納粹毫無人性的虐待。羅曼·波蘭斯基他還用審視的鏡頭表現了極端環境里人性的殘酷悲歌,當然猶太人也是有好有壞,從隨即在街頭死去的流民,為了搶奪食物無奈的錘打和哭泣。猶太酒吧里,肖邦的音樂和自私地驗證金幣的商人。這就表現了他比較客觀的視角。細節刻畫中從主角在極端困頓情況下依舊顫動的手指,在腦海里響起的旋律,在飢餓和恐懼中揉搓泥灰的雙手,鋼琴上端放的德國軍服,依舊憂傷、動情的旋律;甚至連德軍軍官辦公桌上的全家合影都一一鏡頭留意了,德軍軍官最後的話也具有深刻的意味。就表現了導演對人性的探討和他對和平的渴望。前後有三個長靜景對比鏡頭,一是嬉戲的華沙廣場,指引遠方的銅像;二是德軍浩盪地行進的廣場,依舊指引遠方的銅像;最後就是依舊指引遠方殘破的銅像,逐漸出現大規模殘垣斷壁的遠景。這種滿目蒼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是奠定了全篇的基調。最後也在《降A大調波蘭舞曲》里結束這段文字,有太多值得反思的,有太多悲哀的,但沒有仇恨和報復;有太多哀傷,有太多期望,卻依舊是謳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再次,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很好的藝術形象,甚至創造了一個典型的猶太人的形象,觀後感《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這部電影其實說的是個倖存者的故事。剛開始我認為那個人可以是任何人,鋼琴家,電影導演,或是街邊小販,家庭婦女。為了生存,每個人都使盡看家本領。這個故事裡的人碰巧是個音樂家,他靠音樂支持精神,靠音樂打動敵人,無他,只因音樂是他最擅長的東西。而慢慢地開始我懂得了劇本中為什麼主人公的職業是特定的,並且片名叫《鋼琴師》。因為導演要強調藝術是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堅韌.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遭遇不同。這個鋼琴師,他有音樂傍身,比別人可能要堅強一點,柔韌一點,淡薄一點,所以他活下來的機會比較多。就這樣這種故事就具有獨創性,他也不僅體現在藝術家對自己所表現的對象的特質的把握上,而且更體現在他對這一特定對象的獨有感悟和發現上,體現在他嶄新的藝術形式的創造上。作者就這樣創造了個典型的人物,他是具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鮮明而又獨特的人物形象,他是栩栩如生和獨一無二的。最後,我想說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情節,就是當主人公去找東西吃的時候,被一個德國納粹軍官遇見。當時主人公已經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當看見德國軍官的時候,他的眼神已經很絕望了,但是也有一種知道總有那麼一天的心情,他其實等待的是命運的安排。可是那個德國納粹卻動了憐憫之心,他叫主人公彈了一首肖邦的第一敘事曲,令我吃驚的是德國軍官居然叫他彈的是蕭邦的,波蘭人彈蕭邦固然是自然,而一個德國人要彈波蘭人的曲子,可是看到後來才想到這是自然,美的事物是不分國界的。一個德國人喜歡波蘭人的曲子又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呢?現在想來當時認為德國人喜歡這種曲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想法,我到覺得當時我的那種想法是不可思議的,我怎麼有那麼多民族主義的想法呢?其實一部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可以引起全人類的共鳴的。肖邦的第一敘事曲就把主人公和德國軍官帶回到和平的年代,其實哪個人沒有家庭和親人,也許那個德國軍官以前也做過許多滅絕人性的事,但是他在聽主人公彈奏的時候,好像心靈得到了凈化,他就恢復了人性,放過了主人公。而後,當德國戰敗時,德國軍官在戰俘營看見了一個和主人公一樣的藝術家,他哀求的求著那人,講出了他曾救過主人公一命,他那種眼神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他是多麼渴望活下來。那種悲切的眼神是一種人類求生的慾望,甚至是一種生物的本能,讓人看了哪有人不能動容,我留下了眼淚。我想要是我曾經做過一些錯事,那我也一定想得到原諒,我也相信人是寬容,而那個猶太人主人公也是這樣。當他得知那個德國軍官在哪裡時,他也就立即去,可是為時已晚,戰俘已經轉移了。其實他這樣的行動也表示了猶太民族的寬容和知恩圖報。戰爭中,很多人死去,也有很多人活了下來,軍官一絲人性的閃光,就救下了鋼琴家的一條命,而其他千千萬萬死去的人呢?片尾的鋼琴曲又一次響起,有生以來頭一次,我覺得鋼琴曲是那麼的憂傷。我也就真切的覺得戰爭是多麼的可怕。這也就體現了欣賞藝術美的一種特殊作用。我們以為藝術美的特殊價值,可以從欣賞者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來加以分析:藝術美在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藝術所能發揮的作用,和藝術欣賞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藝術美在推動社會生活前進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所以在我看的時候相信許多人包括現在的德國人、日本人一定也不想有當時二戰時候的景象,而那些現在的新軍國主義一定不敢去看這部影片,因為他們一定怕看見戰爭的結果。藝術美能夠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們心頭燃起為現實理想的生活而斗爭的火焰,以達到推動社會生活前進的最後目的。死亡是一種可怕的事,但主人公一次次逃過了死亡,每一次經歷著死亡,他都感覺到絕望,當時他並沒有倒下,他是為了他的家人活著,也許是為了一切的一切。他一個個逃脫死亡的同時,雕刻著死亡,給我們一種生需要的希望,給我們勇氣面對我們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其實我們遇到的和主人公所遇到的挫折簡直是差的太多了。〔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㈧ 求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塑造了一個倖存者的形象,作為鋼琴家的瓦列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顛回沛流離居無定所,從最初答的生活窘迫到被拘禁做工,再到流離逃亡,無論身處何地,即使衣衫襤褸,被飢餓病痛折磨的無法忍受,他的行為卑賤,靈魂卻是純潔的,一開始接觸這部類似於紀錄片的我,並不能理解為什麼影片名被定為鋼琴師,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加堅韌,不拋棄不放棄的堅持心中的信念。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的遭遇各不相同,瓦列作為鋼琴家,有著別人沒有的柔韌,他所追求的物質享受比他人少,他所需要的僅僅是生存和溫飽,因此他活下來的可能性比他人大。在那樣的年代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已經很小,更別提追求藝術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㈨ 求《鋼琴師》觀後感啊!!!!不要復制的!速度啊!
這部片子是圍繞二戰展開的,它以揭露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為主線,所要表現的主題就是人們對二戰的反思。希望通過把戰爭對生命的踐踏、對人的尊嚴的挑戰、對人類文明的破壞展現出來,從而讓人們能夠意識到戰爭所帶來的深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以期望以此來達到喚醒人們捍衛和平的良知。
伴隨影片第一個鏡頭的,就是這首升C小調夜曲。這是一段什麼樣的音樂呢?我想這是一段獻給情人的音樂。坐在電台的鋼琴前向全波蘭獻奏的鋼琴家施皮爾曼,那一刻他也同樣是穿越在肖邦的夢中吧。
施皮爾曼只是一個極具才華的波蘭鋼琴師,猶太人血統,他為波蘭電視台演奏,可是他才剛剛起步的職業顛峰狀態,還沒有來得及開始的戀愛,就被德軍的炮火終結了。
夢被撕碎了。把夢撕碎的是把華沙電台炸得粉身碎骨的炮彈。從第一聲爆炸開始,天堂就已經變成了地獄。
我的心也一次次被撕碎了。那個從隔離牆的牆洞中奮力想逃進猶太區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在鋼琴家的懷中。他的眼裡除了能漫出淚花,還能怎麼辦呢?他抬頭望著我,他無助的眼神中象臨風的枯葉那樣的無助,也穿透了我的眼,使我沒有勇氣正視。當他不小心把肩膀上的磚頭撒在地上時,德國軍官用皮鞭把他打倒在泥濘的地上。那皮鞭抽打的是全波蘭最傑出的鋼琴演奏家的身體啊,那一刻被玷污的是藝術,被抽打的是全人類追求美好境界的尊嚴的心。
最讓我感動的畫面就是鋼琴家全家最後一次相聚的場面,那是全家人在等待前往集中營的車站廣場一起分享一塊指尖那麼大的糖塊。老父親把小小的糖塊分成了六份,我想,那大概是這個家庭的所有成員最後一次在人間來分享甜的滋味了。轉眼之間,父母兄妹全部都被塞進了開往集中營的列車車廂。當鋼琴家穿行在空無一人的華沙猶太人聚居區的街道上,他撕心裂肺地哭嚎著,為轉眼間的人世轉變生命無常,那種掩藏在命運背後的時空反覆。我知道,我明白,是那種心無所依的精神空白把一顆曾經是那樣高貴和驕傲的心踩在泥濘中反復蹂躪。痛也就痛罷了,為什麼無辜的生命可以這樣輕易地以這種比草芥還不如的方式從充滿愛的懷抱里奪走?!沒有尊嚴,沒有親人,沒有食物,沒有安全,這樣的世界不是地獄又是什麼?!而這個人間的地獄是誰造成的?不是外星球的邪惡力量,不是山崩海嘯,而是那個比鄰而居的曾經哺育出貝多芬,舒曼,海頓這樣的一個崇拜古典音樂大師的民族啊!
施皮爾曼在影片之中,渺小身影背後是一副殘敗的廢墟,那麼一個深遠的鏡頭,讓我看到了後現代主義的世界末日。 直到一個德國高級軍官的出現,源著施皮爾曼苦心找尋來的罐頭發出的聲響。當德國軍官見到眼前這位魯濱遜式人物,當得知施皮爾曼是一位鋼琴師的時候,他傾聽了施皮爾曼的演奏。肖邦的敘事曲在德軍軍官和施皮爾曼之間展開了一場對話,施皮爾曼喪失希望的眼神,蒼白的沒有任何感情的面孔,修長的只有一個鋼琴師才可能擁有的手指,輕輕的觸動鍵盤,陌生和麻木的彈奏。漸漸的音樂傳遞著人性的力量,施皮爾曼忘記了戰爭,忘記了疾病和飢餓,忘記了懦弱,飛動的手指觸動的每個音符,輕柔的、婉轉的、激昂的、如訴如泣講述著人類生存的意義。
之後,德國軍官不斷的給施皮爾曼提供食物,甚至於脫下自己的大衣交給這位曾經要被毀滅的猶太佬……
影片結束的時候,我們的鋼琴家在交響樂隊的陪伴下重新回到了他的鋼琴面前。仍然是那首雄偉狀闊的華麗大波蘭舞曲,這一次他清清楚楚地觸鍵,明明白白地揮灑。沒有比波蘭舞曲這樣的曲式更適合表現波蘭民族的性格了,這是肖邦的靈魂,這是鋼琴家的靈魂,這是波蘭民族的靈魂。不要讓我們的鋼琴家只能在空中揮舞他的手指,讓肖邦在這個缺少愛和寧靜的世界裡復活吧。讓他從鏡子的邊緣醒來,讓他在黑色的鋼琴前面坐下。讓音樂的天使垂下他那些美妙的手指開始傾訴。漸漸地周圍的一切開始暗淡下來,他的手指是他心靈的僕人,在黑鍵白鍵上,它們拂過。音樂雨流過我的發,我的額際。彷彿看到了黑色的弧形水面映著岸上閃亮的光影流瀉的團團燈火。這時候才是真正的肖邦,用鋼琴說話的肖邦,貼著泥土和雨水行走的肖邦……
惡魔已經不是惡魔了,受害者也沒有了恨,影片就這樣給我們提供了關於人類生存意義的希望,主角都已經沒有恨,我們還能說什麼,音樂改變了施皮爾曼個人的命運,難道音樂真的可以改變整個人類的命運?
藝術的魔力讓一個弱小的男子躲過了戰爭帶來的原本無可逃匿的災難,這個故事應可以讓所有懷疑藝術魅力及價值的人得到了一定的慰藉。在真實的生活中,總會有尊重藝術的平凡人存在著,這樣虛構的事實總是鼓舞人心的。
就讓音樂去貫穿人類命運的始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