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台詞配音 » 小借年劇本

小借年劇本

發布時間: 2021-03-04 11:33:31

A. 都有什麼呂劇

呂劇,又名「化裝揚琴」、「琴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迄今有100年歷史。山東省東營市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原屬廣饒縣)民間藝人時殿元等是呂劇的主要創始人。最初的呂劇班大都走鄉串村,演出於田間地頭,影響甚小。1910年前後搬上舞台。1953年山東省呂劇院成立之後,才使呂劇成為遍及山東、享譽全國的劇種。

傳統劇目分類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群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朴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

傳統劇目:
呂劇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出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
呂劇20世紀初開始登台亮相,到20世紀中葉達到鼎盛。20世紀五十年代是呂劇的輝煌時期,名角薈萃,新戲迭出,與安徽的黃梅戲同台進京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宣傳,呂劇《李二嫂改嫁》唱紅大江南北。

更詳細簡介請看:http://ke..com/view/79686.htm

B. 評劇的歷史沿革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筱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新鳳霞、喜彩蓮、花月仙、李憶蘭、趙麗蓉、魏榮元、馬泰、張德福、陳少舫、席寶坤、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鑫艷玲等;天津評劇院,著名演員有鮮靈霞、劉翠霞、六歲紅、蓮小君、李福安等;哈爾濱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喜彩苓、劉小樓等。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院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C. 評劇在早期被叫做什麼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小白玉霜、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市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後發展為生、旦、丑的「三小戲」。以後又受梆子和京劇的影響,逐漸發展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臉等行當。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30年代初,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建國後,新鳳霞在演出《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祥林嫂》《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於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以後,不少文明戲演員加入評劇隊伍,帶來了編演現代戲經驗,對評劇多方面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建國後,評劇演出的大量現代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謳歌了社會主義新人,提出或試圖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一些問題。這些劇目的出觀,為評劇以後更好地反映觀實生活,積累了可貴的經驗。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
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發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
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
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
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
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
《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
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D. 評劇有多少年的歷史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發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1]。
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韓少雲《小女婿》劇照評劇來歷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小白玉霜、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市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E. 請介紹一種戲曲

【越劇】
1、簡介: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越劇僅次於京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亦有「全國第二大劇種」之稱。
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由來:
清末起源於浙江嵊縣,即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由當地民間歌曲(落地唱書)發展而成。
3、特點:
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
越劇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起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
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演變。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4、優秀劇目:
《梁山伯與祝英台》、《王老虎搶親》、《五女拜壽》、《紅樓夢》、《祥林嫂》、《西廂記》、《桃花扇》、《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西園記》、《春香傳》、《白蛇傳》、《孟麗君》、《山河戀》、《李娃傳》、《北地王》《九斤姑娘》、《沙漠王子》、《盤妻索妻》、《盤夫索夫》、《送花樓會》、《柳毅傳書》、《陸游與唐琬》、《胭脂》、《追魚》、《情探》、《漢宮怨》、《春江月》、《桐江雨》、《花燭淚》、《孔雀東南飛》
5、了解更多:
http://ke..com/view/16781.htm
6、參與討論:
http://tieba..com/f?kw=%d4%bd%be%e7
(網路·越劇吧)

F. 評劇的評劇劇目

在不長的歷史里,評劇積累了眾多雅俗共賞的經典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曾上演過的評劇劇目約有1880餘出。劇目來源有:①對口拆出時期來源蓮花落、蹦蹦戲的劇本;②清末民初「勸善」為宗旨的「宣講文學」;③根據《今古奇觀》《聊齋志異》改編;④評劇形成前後從皮影戲、河北梆子、京劇移植改編;⑤根據冀東和渤海人民到東北、唐山等地經商引起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改編;⑥五四運動之後的新編現代戲
諸如:安安送米、庵堂認母、白蛇傳、敗子回頭、搬窯、保龍山、拜月記、半把剪刀、半江清澈半江紅、包公賠情、包公三勘蝴蝶夢、茶瓶計、春草闖堂、春香傳、黛諾、打金枝、打狗勸夫、丁香割肉、竇娥冤、杜鵑山、杜十娘、對花槍、奪印、樊梨花斬子、鳳還巢、鳳陽情、費姐(小姑不賢)、焚香記(打神告廟)、夫人城、高山下的花環、疙瘩屯、庚娘傳、海棠紅、韓玉娘、黑貓告狀、紅白喜事、紅樓夢、紅樓夜審、紅岩詩魂、紅龍傳、洪湖赤衛隊、胡風漢月、蝴蝶杯、花為媒、花打朝、回杯記(王二姐思夫)、寄印傳奇、家、江姐、金沙江畔、金玉奴(豆汁記)、金印記(六國封相)、井台會(李三娘打水)、九尾狐、鋦碗丁、卷席筒(奇冤義膽)、孔雀東南飛(劉蘭芝)、苦菜花、會計姑娘、空谷蘭、老媽開嗙、梁山伯與祝英台(雙蝴蝶)、李雙雙、李香蓮賣畫、劉胡蘭、劉伶醉酒、劉巧兒、呂布與貂蟬、馬本倉當官記、馬寡婦開店、賣妙郎、賣油郎獨占花魁、梅香、梅雪遇、孟麗君、密建游宮、蜜蜂記、穆桂英掛帥、南方烈火、南海長城、楠竹夫人、鬧嚴府、霓虹燈下的哨兵、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乾坤帶、秦香蓮、青春之歌、瓊花、勸愛寶、人面桃花、阮文追、三看御妹、山裡人家、燒骨記、雙羅衫(白羅衫)、水冰心抗婚、孫龐鬥智、桃花庵、桃李梅、啼笑姻緣、王少安趕船、我那呼蘭河、無雙傳、西廂記、祥林嫂、祥子與虎妞、向陽商店、相思樹、瀟湘夜雨(臨江驛)、小二黑結婚、小姑賢、小借年、小女婿、小院風波、謝瑤環、雪玉冰霜(秦雪梅弔孝)、綉鞋記(三節烈)、楊八姐游春、楊二舍化緣、楊門女將、楊乃武與小白菜、楊三姐告狀、野火春風斗古城、夜宿花亭、櫻花戀、於公案(劉翠屏哭井)、玉堂春、玉鐲記、御河橋、宰相胡同、張羽煮海、趙五娘、珍珠衫、珍珠塔、周仁獻嫂、鍾離劍、朱痕記(牧羊卷)、賺文娟、卓文君等。

G. 呂劇借年歌詞

呂劇《借年》(《王漢喜借年回》)

劇本答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527123/

H. 山東省的地方戲曲有哪些

呂劇,又名「化裝揚琴」、「琴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迄今有100年歷史。山東省東營市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原屬廣饒縣)民間藝人時殿元等是呂劇的主要創始人。最初的呂劇班大都走鄉串村,演出於田間地頭,影響甚小。1910年前後搬上舞台。1953年山東省呂劇院成立之後,才使呂劇成為遍及山東、享譽全國的劇種。
名稱由來
呂劇名稱的由來,流傳著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一、1915年前後,原屬廣饒縣牛庄的時家村(今已劃為東營區)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
德州市呂劇團
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二、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葯》,當地群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三、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 四、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五、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呂同音,於是定名為呂戲(呂劇)。編輯本段傳統劇目分類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群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朴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呂劇、2008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25個分團編輯本段源流沿革
[1]呂劇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早在
北京市呂劇團
清代中葉,山東南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小曲子」的小曲連唱體曲藝形式。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洋琴(洋琴),故又稱「揚琴」、「洋琴」。歷史上揚琴曾廣泛流行於古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並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台)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盡相同,如東路琴書藝人商業興自稱本路琴書為「改良揚琴」;北路琴書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台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 光緒初年,廣饒縣(舊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雲霞,長期在煙台、青島一代演唱,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為東路琴書藝術的代表人物;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由於《王小趕腳》首次採用驢形道具,群眾又稱此類戲為「驢戲」。此後,時殿元又陸續將一些琴書篇目改為化妝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眾喜愛。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鑒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里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台、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並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此後,藝人們向山東梆子學習,演出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涌現出郎咸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於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半邊天》於197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逼婚記》於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於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集成》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匯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 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咸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余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全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2]。

I. 關於評劇的知識 速求!!!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發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1]。
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韓少雲《小女婿》劇照評劇來歷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小白玉霜、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市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編輯本段]【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後發展為生、旦、丑的「三小戲」。以後又受梆子和京劇的影響,逐漸發展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臉等行當。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30年代初,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建國後,新鳳霞在演出《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祥林嫂》《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於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以後,不少文明戲演員加入評劇隊伍,帶來了編演現代戲經驗,對評劇多方面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建國後,評劇演出的大量現代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謳歌了社會主義新人,提出或試圖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一些問題。這些劇目的出觀,為評劇以後更好地反映觀實生活,積累了可貴的經驗。
[編輯本段]【角色行當】
評劇的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戲」兩個階段,那時的行當也不象現今這樣分明。經過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評劇成為一個大劇種。評劇的行當,也依據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劇種的行當分類經驗,逐漸形成現在生、旦、凈、丑門類齊全的規模。
「對口戲」的行當是一旦一丑,旦腳稱「上裝」,丑腳稱「下裝」。這種形式系由冀東大秧歌中民歌小調對口唱衍變而來;「上裝」、「下裝」是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並分別表演劇中人物(如《西廂記》,「上裝」要表演紅娘、鶯鶯、老夫人三個角色)。由於這種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劇中人物來固定著裝和勾畫臉譜,因此他們的最初裝扮是「上裝」(旦腳)彩扮,身著裙襖或彩褲褂,手持摺扇、手帕;「下裝」(丑腳)頭戴氈帽或頭巾,身著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拆出戲」亦稱「三小戲」。系由「對口戲」演變而來,以代言體、單折式、分場式為其戲劇結構基本體制。上演的劇目雖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連貫,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員便依據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確的分工,逐步由「上裝」、「下裝」形成「三小」行當,即:小生、小旦、小花臉(丑)。「三小戲」,初以小生、小旦戲為主,丑腳居於次要位置(《回杯記》的王計(家人)為丑扮)。隨著「拆出戲」的劇目不斷增多,所表現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相應的也出現了老生、老旦、彩旦、打旦等行當。1909至1912年,「拆出戲」經過改革創新,形成了大型地方劇種——評劇(初名平腔梆子戲)。隨著劇目種類的增多,題材范圍的擴展,評劇的表演行當仿效京、梆大劇種行當門類的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並積累了各行當的代表劇目,發展了各行當的表演藝術。
評劇由於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局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重大內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層官吏、市民階層、農民階層的生活為主,因此各行當的表演藝術(聲腔、技巧),特別是老生、凈、刀馬旦、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特別是小生、老生、凈行的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腳色之分,後逐漸發展成為生、旦、丑三小戲,受梆子和京劇影響,增添行當,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但仍保留了民間小戲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唱腔為板式變化體,板胡為主奏樂器。
[編輯本段]【顯著特徵】
評劇的顯著特徵是貼近生活,劇目以反映現實社會生活題材為主。評劇的第一個劇作家成兆才,1919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即以真人真事為素材,久演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以及《金沙江畔》、《奪印》、《野火春風斗古城》等。評劇除在東北、華北地區流布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也有演出團體。
[編輯本段]【評劇流派】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河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台。《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青年演員繼承下來的一出好戲。
評劇流派劃分
月明珠(調):花蓮舫、
倪(俊聲)派:桂寶芬、成國禎、劉子熙、馬連成、張潤時、泰海貴、劉鳳楊、李月樓、楊振邦、艾景全、賈蘭亭、劉小樓(後學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義廷、王鳳池、竇齡童、鄭伯范、孫連芳、呼勛卿、倪偉、杜寶宇等。
李(金順)派:朱寶霞(兼劉派)、花玉蘭、筱麻紅、筱桂花、鮮靈霞(兼劉派)、六歲紅(兼劉派)、李寶順、羊蘭芬、小花玉蘭 小玉霜(退休後改為白派)、宋玉文(後改鮮派)等。
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韓少雲、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宮靜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銀香等。
張(鳳樓)派:張麗華、碧燕燕等。
碧(蓮花)派:花月仙等。
劉(翠霞)派:朱寶霞(兼李派)、新翠霞、鮮靈霞(兼李派)、六歲紅(兼李派)、郭硯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艷玲、筱紫玉,花淑蘭(兼愛派)、董瑞海、張淑敏、小靈霞、筱佩茹(後學筱俊亭)、董美珠、筱美榮(兼愛派)、馬淑華、吳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後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鳳、筱月珠、李蘭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愛派)、高艷敏、吳博莉(兼劉派)、劉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麗等。
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筱美英(兼劉派)、王曼玲(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
喜(彩蓮)派:郭硯芳(兼劉派)、喜少蓮、小喜彩蓮、邢韶瑛、李憶蘭、申增麗、張秀琴、孟素潔等。
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蘭,王彩雲
桂(寶芬)派:袁鳳霞、劉小樓、李金銘等。
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後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
新(鳳霞)派:張金秋、李曉梅、李憶霞(兼劉派)、李紅霞、谷文月、王曼玲、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高闖、趙三鳳、王瑾、郭美美等。
鮮(靈霞)派:小鮮靈霞、李秀雲、孫桂榮、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劉淑萍、張淑桂、劉珊、恆紅等。
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劉惠欣等。
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
張(德福)派:張彥生、崔英傑、徐培成、李志華、陳勝利、齊建波、趙立華(兼馬派)等。
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
韓(少雲)派:胡桂秋、宋麗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鄭小娣)、李冬梅、王曉萍等。
花(淑蘭)派:解郁文、徐廣琴、王鎮芝、鄭桂芳、張麗華、趙俊芝、馮玉萍、曾昭娟、田敬陽、李娟娟、吳丹陽、艾麗珍、趙繼蘭、張秀雲等。
谷(文月)派:張秀雲、王麗京等。
洪(影)派: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張俊玲、石文明等。

J. 評劇起源與什麼方式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評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俗稱蹦蹦戲 、落子戲 ,又稱平腔梆子。1935年改稱今名 。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為主。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l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麼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和《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6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1-6集)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 (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和《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筱白玉霜、 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專區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 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後發展為生、旦、丑的「三小戲」。以後又受梆子和京劇的影響,逐漸發展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臉等行當。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3O年代初,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建國後,新鳳霞在演出《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祥林嫂》、《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於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以後,不少文明戲演員加入評劇隊伍,帶來了編演現代戲經驗,對評劇多方面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建國後,評劇演出的大量現代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謳歌了社會主義新人,提出或試圖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一些問題。這些劇目的出觀,為評劇以後更好地反映觀實生活,積累了可貴的經驗。

【派別】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河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台。《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青年演員繼承下來的一出好戲。

評劇流派劃分參照 撰稿人:王森 (本人知識有限,此文只供參考)(本文更全)
月明珠(調):花蓮舫、
倪(俊聲)派:桂寶芬、成國禎、劉子熙、馬連成、張潤時、泰海貴、劉鳳楊、李月樓、楊振邦、艾景全、賈蘭亭、劉小樓(後學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義廷、王鳳池、竇齡童、鄭伯范、孫連芳、呼勛卿、倪偉、杜寶宇等。
李(金順)派:朱寶霞(兼劉派)、花玉蘭、筱麻紅、筱桂花、鮮靈霞(兼劉派)、六歲紅(兼劉派)、李寶順、羊蘭芬、小花玉蘭 小玉霜(退休後改為白派)、宋玉文(後改鮮派)等。
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韓少雲、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宮靜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銀香等。
張(鳳樓)派:張麗華、碧燕燕等。
碧(蓮花)派:花月仙等。
劉(翠霞)派:朱寶霞(兼李派)、新翠霞、鮮靈霞(兼李派)、六歲紅(兼李派)、郭硯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艷玲、筱紫玉,花淑蘭(兼愛派)、董瑞海、張淑敏、小靈霞、筱佩茹(後學筱俊亭)、董美珠、筱美榮(兼愛派)、馬淑華、吳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後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鳳、筱月珠、李蘭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愛派)、高艷敏、吳博莉(兼劉派)、劉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麗等。
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筱美英(兼劉派)、王曼玲(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
喜(彩蓮)派:郭硯芳(兼劉派)、喜少蓮、小喜彩蓮、邢韶瑛、李憶蘭、申增麗、張秀琴、孟素潔等。
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蘭,王彩雲
桂(寶芬)派:袁鳳霞、劉小樓、李金銘等。
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後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
新(鳳霞)派:張金秋、李曉梅、李憶霞(兼劉派)、李紅霞、谷文月、王曼玲、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高闖、趙三鳳、王瑾、郭美美等。
鮮(靈霞)派:小鮮靈霞、李秀雲、孫桂榮、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劉淑萍、張淑桂、劉珊、恆紅等。
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劉惠欣等。
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
張(德福)派:張彥生、崔英傑、徐培成、李志華、陳勝利、齊建波、趙立華(兼馬派)等。
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
韓(少雲)派:胡桂秋、宋麗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鄭小娣)、李冬梅、王曉萍等。
花(淑蘭)派:解郁文、徐廣琴、王鎮芝、鄭桂芳、張麗華、趙俊芝、馮玉萍、曾昭娟、田敬陽、李娟娟、吳丹陽、艾麗珍、趙繼蘭、張秀雲等。
谷(文月)派:張秀雲、王麗京等。
洪(影)派: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張俊玲、石文明等。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