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地題材
Ⅰ 關於三峽的資料
概述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恩施市宜昌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另有以三峽為題材的詩作。
簡介
三峽是重慶市至湖北省間的瞿塘峽、西陵峽和巫峽的總稱。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193千米。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6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山峰海拔1000-1500米,峭崖壁立,江面緊束,最窄處是長江三峽的入口夔門只有100米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雲升別有天」的境界。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3多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三峽地跨重慶湖北兩省市。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里的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在三峽大壩所在的西陵峽南岸——秭歸,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Ⅱ 三峽是什麼
三峽就是長江三峽的簡稱。
長江三峽位於重慶市,恩施州和宜昌地區境內的長版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權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另有以三峽為題材的詩作。
三峽是重慶市至湖北省間的瞿塘峽、西陵峽和巫峽的總稱.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193千米。自西向東主要有三
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三峽因而得名。
Ⅲ 《三峽》的主旨是什麼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回色,激發人答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Ⅳ 以三峽為題材的詩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466~527)字善長,范陽(今河北涿縣)人,著有《水經注》等。他筆下的《三峽》一文,想必大家不甚陌生吧: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歷來人們認為這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記。其實,它本是《水經注·江水》中的「(江水)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的一條注釋而已,但任誰也不能小看了這條注釋,它以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頗能激發人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故而膾炙人口,傳唱久遠。
可是,身處西北內陸黃土高原腹地的我,雖然「心甚嚮往之」,一直卻沒有機緣游覽三峽,但在歷代詩人筆下的詩詞中,又豈止是夢游一番了?不知這算不算也是1種游歷呢。
一
在美麗山水的家族中,三峽應是令人嚮往的地方之一,因為它有著真正的歷史性。
從重慶東部的夔門到湖北中部的荊門,全長兩百九十二公里的三峽,每一叢岩石,每一疊波濤,無一不是憾人心魄的詩的華章。
科學家、工程師們總是喜歡用抽象思維和數學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思想,而歷代詩人呢,則更習慣於將自己的激情融入歷史。
泱泱中華,是古老而又莊重的詩的國度,而三峽堪稱是一部真正的史詩。如果說,隨著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三峽工程的正式開工,三峽的史詩之筆,已經傳到了廣大水利水電建設者的手中,那麼此前歷朝歷代,這枝如椽的巨筆,則是一直握在眾多詩人的手中。
南宋大詩人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當他站在秭歸楚城的遺址上,曾經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楚城》):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前事,唯有灘聲似舊時。
詩中的「楚城」,史稱楚王城,遺址在歸州(今湖北秭歸)境內長江南岸。據《湖北通志·輿地誌·古跡·歸州》記載:「周成王時,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北枕大江。」宋孝宗趙昚淳熙五年(1178)四月,免官後的陸游離開成都東歸過忠州(今重慶忠州)後,又到歸州,作了此詩。
我們不難想像到身處秭歸江邊荒城的陸游,在聽到猿鳥的陣陣悲號,望著對岸孤寂的屈原祠時,那份撫今追昔、百感交集的心情。他懷念屈原,與屈原惺惺相惜,卻以十分經濟的筆墨,反語南宋與楚末形勢「絕不相同」,而這恰巧是對南宋統治者不思奮進、偏安江南的辛辣諷刺,深沉地表達了他愛國憂民的強烈感慨稱。
Ⅳ 長江三峽那三峽景色特點是什麼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
主要景點:
石寶寨:忠縣的石寶齋位於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上,高12層,登頂可覽長江風光。
張飛廟:位於四川省雲陽縣城靠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上,有結義樓、望雲軒、助風閣、得月亭等建築,「江上清風」四個大字遠遠可見。
八陣圖:位於奉節縣城外江邊,是當年諸葛亮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推演兵法之地。
白帝城:坐落於江邊紫色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當年劉備託孤之地,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即是指此。
瞿塘峽:以「雄」著稱的瞿塘峽全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口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牆、孟良梯、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
巫峽:以「秀」著稱的巫峽西起大寧河(小三峽)口,東到湖北的官渡口,長約40公里。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畫。峽兩岸為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為俏麗,「神女應無恙」即是指此。
西陵峽:以「奇」著稱,西起秭歸縣香溪,東止宜昌市南津關,長約76公里。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等。
(5)三峽地題材擴展閱讀: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重慶市巫山縣境內,有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長江沿線重慶境內,有「水下碑林」白鶴梁,「東方神曲之鄉」豐都鬼城,建築風格奇特的石寶寨、「巴蜀勝境」張飛廟、蜀漢皇帝劉備的託孤堂、龍骨坡巫山文化遺址等景觀。
「長江三峽」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 ,「長江三峽---夔門」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氣候條件
長江三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2001年度(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三峽庫區氣候總體特徵為偏旱偏暖。各地年度降水量普遍偏少,氣溫普遍偏高。與常年相比,庫區冬季降水偏多,春、夏、秋季降水持續偏少。年內氣溫變化較大,與常年相比,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氣溫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氣溫偏低。庫區平均風速略小於常年且季節變化不大。
旅遊信息
旅遊季節
長江三峽的豐水期是三峽旅遊的旺季,此時游覽可盡情領略兩岸秀色,三峽只有此期間方可行船,枯水期會有一些地方因水淺不能行船而造成遺憾。但是在三峽大壩建成後,三峽段水位上漲100多米,在游覽三峽上,不存在豐水、枯水之差。
長江三峽每年1至4月為枯水期,5至10月為豐水期。
長江三峽的看點就是「壯美奇秀」,由於豐水期水質渾濁,所以豐水期並不是游覽長江三峽的最好時機。
Ⅵ 三峽的主題是什麼酈道元的。。。急啊各位。。。。。。
該文記敘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的奇景,能激發人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Ⅶ 三峽包括哪幾個地方
長江三峽又來名峽江或大三峽,源位於中國重慶市、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另有以三峽為題材的詩作。
Ⅷ 概括《三峽》主題
《三峽》主題:其記述了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描繪出三峽各具特色的四季風光,展現出了長江萬里圖中一幀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麗清新的山水散文,全文結構嚴謹,布局巧妙,渾然一體,其用語言簡意賅,描寫則情景交融,生動傳神。
此篇即節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題為後人所加。是作者記錄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光所作。
(8)三峽地題材擴展閱讀:
酈道元的《三峽》(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兩百字的篇幅就描寫出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的景色。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
第一段作者先寫山。用「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山之「連」,「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寫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烘托,讓人進一步感到三峽的狹窄,寥寥數筆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峽雄偉峭拔的整體風貌,使讀者很快就被三峽的雄險氣勢所吸引。
第二段開始寫水。作者按照自然時令,先寫水勢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正面描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通過對比、誇張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寫春冬三峽之景。「素湍」「綠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
「清榮峻茂」一句話四字寫四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字寫柏樹,「茂」字寫草。「良多趣味」,又摻入了作者的審美意趣,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極為精練的四字,狀寫了四種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導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寫秋天三峽之景:水枯氣寒,猿鳴凄涼。以「霜」暗指秋季,以實景補足前意。這時已無江水喧騰,卻也不見草木爭榮,而是充滿了凄清肅殺之氣。寫秋峽用猿來表現,寫猿又分兩層,一是直接敘述,一是引漁歌為證。寫猿又圍繞著「山」和「哀」兩個重點,從而顯示秋天三峽的特色。
從猿鳴之中,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同時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也讓人從這句漁歌中體會到了,漁者們的辛苦和生活的艱苦。
Ⅸ 三峽地貌的總體特徵是什麼四季各有什麼特點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恩施市、宜昌市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另有以三峽為題材的詩作。
長江流過四川宜賓之後,經重慶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稱為「川江」,是歷史上巴蜀、黔(通過烏江在重慶涪陵注入長江)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
(9)三峽地題材擴展閱讀
三峽的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三峽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盪的、凄寒的、湍急的……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完美的組合而成,共同構造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瞿塘峽山勢雄峻,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之稱。
有詩稱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江水至此,水急濤吼,蔚為大觀。清代詩人何明禮有一首詩寫得至為貼切:「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流橫。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於岩間;飛瀑懸泉,懸瀉於峭壁。峽中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
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
有唐代詩人元稹之詩為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西陵峽灘多水急,其中的泄灘、青灘、崆嶺灘,為著名的三大險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