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台詞配音 » 茶館劇本分析

茶館劇本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3-08 14:46:30

① 「老舍《茶館》」當代文學作品分析

作為老舍的代表作,《茶館》在藝術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集中體現了老舍劇作的風格。首先,劇作深刻地反映了舊中國的社會本質,展示了歷史反戰的必然趨勢,但是它卻沒有選取重大的社會題材,沒有去描寫中國近戊戌變法以來的重大實踐和重要的人物,而是通過「側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的方法,通過「裕泰」茶館的興衰來展現的。茶館作為社會的一個「窗口」,就是一個小的社會。通過它的每況愈下,最終為黑暗所吞沒,展現出一個時代不如一個時代的歷史事實,揭示出吃人的舊社會必然要滅亡的歷史規律。其次,劇作突破了傳統的戲劇手法,不求故事情節的連貫,矛盾沖突的緊張激烈,而是採取了「人像展覽式結構」,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的命運、沉浮,來完成作品的主題。劇作所反映的內容,時間之長,跨度之大,人物之眾多,都是話劇創作中罕見的。在全劇出場的70餘個人物中,有名有姓的就多達50餘人。對這樣多的人物,作家採取了主要人物有壯到老(如王利發等),貫穿全劇;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如劉麻子、唐鐵嘴等);每一個角色都說自己的事兒,又和時代結合起來;無關緊要的人物,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而且劇種的各色人物哪怕只出場一次,只有三言兩語的台詞,也都對深化作品的主題,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作品還比較集中的體現了老舍劇作的民族風格,充分發揮了作家熟悉舊社會、擅長寫北京市民生活的特點,具有濃郁的「北京味兒」。劇中的人物都是地道的北京人,其性格特點、心理狀態、精神氣質、語言習慣都是我們民族在特定時代的產物;而環境則是典型的北京茶館,茶館的陳設、布局,人物間的對話,都是地道的北京味兒。尤其是作家還把曲藝這種民族的藝術糅進劇作之中,不僅有機地介紹了劇情,解決了時間跨度大等難題,更增加了我們民族藝術的表現力。第四,《茶館》寫得雖然是歷史題材,但作者是立足於今天來反映過去的,因此,蘊含著強烈的新舊社會的對比。作者讓在人們看到往昔苦難的同時,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熱愛我們的新社會。這同老舍建國後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一樣,出發點仍然是歌頌社會主義的光明。

② 《茶館》人物分析 200字

《茶館》人物形象分析
1.常四爺的形象:
①常四爺是旗人,在滿清時吃皇糧.但是他對腐敗的清王朝不滿,對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坐了一年的監獄.出獄後參加義和團,以後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於正義感.他不諱言他的不滿,對抓過他的特務仍然很強硬,對正在發愁的王利發則雪中送炭.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也窮困潦倒,絕望地喊出:"我愛咱們的中國呀,可是誰愛我呢 "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
②個性語言:
"今兒個城外頭亂亂哄哄,買不到菜;東抓西抓,抓到這么兩只雞,幾斤老腌蘿卜.聽說你明天開張,也許用得著,特意給你送來了!"
"瞧著給,該給多少給多少!"
"是呀,您的眼力不錯!戊戌年我就在這兒說了句'大清國要完',叫你二位給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憑力氣掙飯吃,我的身上更有勁了!"
"什麼時候洋人敢再動兵,我姓常的還准備跟他們打打呢!"
2.松二爺的形象:
①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清朝滅亡前,他游手好閑,整日喝茶玩鳥.清亡後,"鐵桿莊稼"沒有了,但他仍然留戀過去的生活,不願自食其力.他寧願自己挨餓,也不讓鳥兒餓著,一提到鳥就有了精神,最後終於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②個性語言:
"怎麼樣 我想大哭一場!看見我這身衣裳沒有 我還像個人嗎 "
"我餓著,也不能叫鳥兒餓著!"
"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兒!不能不請安!"
3.劉麻子,唐鐵嘴等,這是一群地痞無賴,一個說媒拉纖,拐賣人口,一個是麻農相士,算命騙人.這樣一類人物形象,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畸形和病態.
"年頭越亂,我的生意越好!這年月,誰活著誰死都碰運氣,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唐鐵嘴)
"趕明兒我一總還給你,那一共才有幾個錢呢!"(唐鐵嘴)
"有人賣,有人買,我不過在中間幫幫忙,能怪我嗎 "(劉麻子)
"你個娘兒們,無緣無故地跟我搗什麼亂呢 "(劉麻子)
4.崔久峰:
"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者——"中國非亡國不可"的失敗主義者.
5.吳祥子,宋恩子:
順風倒的姦邪小人,靠坑害別人鑽營偷生.
6.王利發的形象
①"喲!你這是什麼話呀 咱們的買賣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給你長工錢嗎 (提示:既表現了當時社會經濟的蕭條,這表現了王利發自私的一面,從自己利益出發不"長工資".)
②"您等等,……我感恩不盡!"(提示:這表現了他委曲求全而又處世圓滑的一面.)
③"福氣不小!……我准給你留著!"(提示:這表現了他順應奉承,卻又不上當的處世技巧,真是處世絕招.)
④"這個年月還值得感謝!聽著有點不搭調!"(提示:這表現了他對自己處境的愁苦,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恨.)
⑤"我也那樣!我覺得請安比鞠躬更過癮!"(對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接待方式,此為處世精明之處.)
⑥"常四爺老是那麼又倔又硬,別計較他!"(為別人排解麻煩,這是他善良的一面.)
⑦"咱們可把話說開了,從今以後,你不能再在之這兒作你的生意,這兒現在改了良,文明啦!"(提示:精明干練,謹小慎微.)
⑧"好吧,我慢慢給你打聽著!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還沒忘,想起來心裡就不痛快!"(提示:想把別人支開,因為有兩張嘴吃飯,這又是自私的表現.)
⑨"那麼,你幾不想想主意,賣賣力氣,別叫大家作亡奴 "(提示:這並不表明他有了覺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表現了他深諳處世之道.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櫃,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盡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③ 用審美的觀點怎樣分析《茶館》

本幕講述的時間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的時候。秋,清晨。

地 點
北京,裕泰大茶館

主要

人物特點
王大栓――王掌櫃的長子。為人正直;
王小花――大栓的女兒,王利發的孫女;
小唐鐵嘴――唐鐵嘴之子,繼承父業,有作天師的願望;
小宋恩子――宋恩子之子,承襲父業,作特務;
沈處長――憲兵司令部某處處長……
主要講了茶館的衰敗(由以前的藤椅變成了現在小木板凳和長條凳,說明了茶館已維持不了王利發他們一家的生活)、王利發兒子、媳婦和孫女等人也要逃走,沈處長要把茶館改造成咖啡廳和舞廳。王利發最後上吊自殺而死
是一部揭示舊中國城市底層勞動者悲劇命運的現實主義巨作,不僅是老舍全部創作的一座高峰,還代表著我國30年代文學的水平與成就。標志著他現實主義風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會批判的觀點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舊中國的黑暗與衰敗。
2、站在文化批判的視點上,「看生命,領略生命,解釋生命」,由此獲得深刻的主題意蘊,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裡的委頓。
祥子,成為五四以來,新文學人物畫廊里第一個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層勞動者。老舍側重於揭示人物精神和靈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寫往往採用敘述者的內視點,揣摩人物的每一寸心事。
在語言運用上,《駱駝祥子》的語言平易澄潔、親切活潑,有著鮮明的地方色采,開創一種風格獨特的「京味文學語言」。人物的語言也高度個性化。
三、《茶館》[分析戲劇結構和藝術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國話劇的一塊里程碑,是幾乎運用、綜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藝術積累,方才成就的一個「老舍牌」的藝術精品。它在歷史內容、結構形式、主體意識、人物塑造、戲劇語言、場景設計等各方面既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也傳達出強烈的現代審美特徵。《茶館》是不朽的,在中國話劇80多年的歷史中,以其為標志,話劇形式已經完全擺脫最初的模仿痕跡,成為我們的民族形式。它呈現被譽為「遠東戲劇的奇跡」「中國現代戲劇的精華」。其文化學、敘事學方面的透視,使其有永恆的藝術魅力和文化魅力。
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徵。
A、反映在《茶館》中的風俗文化內容,大致可歸納為兩方面「第一,各式各樣的京華舊俗。第二」滿漢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質。用民俗狀繪了社會歷史的演進軌跡,展示了不同歷史階段的生活情狀、生命形態和文化形態。
B、把風俗喜劇與史詩劇結合成一體。《茶館》的深層結構,是兩組人物群像之間的對比,一是無辜民眾形象;二是惡勢力形象。他們共同構成國民劣根性的象徵性形象。
其次,具有強烈的現代性。
A、不像傳統戲劇那樣把注意力集中於結局;
B、沒有緊張激烈的整一的戲劇沖突,甚至根本沒有貫穿情節,它主要以人物活動構成一幅幅世態風俗畫卷。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串全劇;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來串聯結構和推動劇情;

C、用強烈的戲劇動作來直觀表現戲劇沖突。
(1)將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種社會矛盾構成一個巨大的社會背景,圍困著茶館及茶館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強烈的動作性來表現戲劇沖突,動作的強烈與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內心。
最後,《茶館》中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是喜劇性,是一出「寓哭於笑」的喜劇色彩濃郁的劇作。運用多種幽默後,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和鮮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諷和無情的鞭撻。(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詩規模、新穎的藝術結構和出色的民俗再現外,接前面,發揮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館老闆王利發、常二爺、秦仲義,屬於無辜民眾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吳祥子、唐鐵嘴、老小劉麻子屬於惡勢力的代表。他們共同合成了國民劣根性的象徵性形象。老舍通過稍帶誇張的「父子傳承」的方式表現了惡勢力在不同時代的延續,又以茶館常客的關系使歷經滄桑的王利發、常二爺、秦仲義得以聚首回顧一生,從而使「裕泰」成為整個舊中國社會的象徵,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民族性的深層心理結構象徵。「裕泰」的王利發是一條主要線索,他膽小圓通、順勢趨利的性格並未使茶館在時代變遷、社會惡勢力壓榨下逃脫倒閉的命運。和他一樣貫穿三幕的還有常四爺、秦仲義等。秦仲義做著實業救國的好夢自矜於民族資本家的「會作生意」與那份「救世主」的神聖,至於常四爺的正直狹義,則有著鮮明的滿文化特徵。另外像吃洋教的馬五爺的陰鷙乖戾、唐鐵嘴的鄙俗無賴……都深刻地體現了那個烏煙瘴氣的時代環境中殘酷的事實。
《茶館》有名有姓的出場人物共51個,集中了整個下層市民社會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回答者: yyroyalty - 神法師 十六級 發消息 加為好友 12-13 12:54
相關內容 搜狐推廣服務
相關內容載入中...
相關搜索
其他回答 共 2 條《茶館》是中國當代話劇藝術的經典之作。戲劇運用側面透露的表現方法,以北京裕泰茶館為典型環境,以茶館的變遷和一些小人物悲劇命運來表現時代的主題。戲劇採用了人物展覽式的結構,塑造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群像,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國民黨統治時期近五十年的歷史變遷,深刻表現了「埋葬三個時代」的主題。

④ 關於劇本老舍《茶館》的評析與鑒賞

茶館》賞析

2006-3-28
--------------------------------------------------------------------------------

《茶館》賞析

一、老舍先生曾說:「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老舍先生的劇本寫法新嘗試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與曹禺的《雷雨》作比較加以分析)
老舍先生相對於傳統戲劇寫法不同的新嘗試在《茶館》的第二幕中主要表現在結構、情節與戲劇沖突的設計上。
1、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也叫人像展覽式結構)。這一幕出場的人物有三十多個。有台詞的近二十人。這些人物沒有特別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斷登場,又不斷下場。茶館中每個人物的台詞也都不多,他們在茶館一閃而過,口中說著自己的事情。
比如:舊民主主義者崔久峰與王利發的對話,只表現了他理想破滅後的沮喪和失望;松二爺的出場也只表現了封建遺老的沒落。即使是起著貫串作用的茶館主人王利發,也沒有什麼重場戲,只是在與茶客的交往中表現自己。
由此看來劇中人物的活動,都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斷面。無數的畫面組織起來,構成了一幅卷軸畫,隨著劇情而逐步展開。
《雷雨》採用的是緊湊集中的戲劇結構——「鎖閉式」:戲劇一開始,就已面臨緊張的矛盾沖突,情節的開端、發展則放在情節向高潮推進過程中用回憶、倒敘等方式逐步加以交代。
《雷雨》基本遵循戲劇創作「三一律」原則——即「時間、地點、情節一致」,一出戲只演一件事,劇情必須發生在同一地方、一晝夜之內。作者把跨越三十年的故事集中在一天的午後到夜裡兩點鍾,巧妙運用了「回顧」和「穿插」的方法,把「現在的戲劇」和「過去的戲劇」交織在一起,在周公館的客廳里重現,充分表現周魯兩家的矛盾。
2、淡化貫穿始終的情節設置,這一幕沒有統一的情節,人物雖多,但關系並不復雜。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單一的,人物之間的聯系也基本上是單線的,小范圍之內的。(比如,一開始出場的跑堂的李三,與茶館有關的戲不多,他的戲主要集中在他與茶館主人之間的矛盾上,抱怨活忙而工錢少。再比如劉麻子的戲主要是與兩位逃兵有關,茶館只是他做販賣人口交易的一個場所。王利發的戲是屬於應付生意的,這是人物身份決定的。真正屬於他本人的戲只有在茶館的利益得到維護或受到損害的時候,比如他與常四爺、李三、巡警等人的戲。總之,整個一幕戲就是由一個個發生在茶館中的小情節、小故事聯成,是平面展開的。)
曹禺的《雷雨》人物不多,(課文部分)有台詞的僅有五人,卻關系復雜,有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主僕等多種復雜的血緣關系,有主有次,人物的語言動作都圍繞著同一個矛盾展開——三十多年間周魯兩家的矛盾始終交織在一起,貫穿全劇,戲劇性極強。
3、《茶館》的新嘗試還在於它所採用的特殊的戲劇沖突方式。劇中雖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沖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關系。劇中的人物彷彿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運行。正直、善良的人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常活躍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准則行事。作者也沒有過於追究他們個人品質上的某種邪惡之處。
老舍先生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們與舊時代的沖突。這是一個帝國主義、封建勢力、流氓特務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的時代,也是一個中國人民對水深火熱、災難深重的社會反抗的時代。
這些新嘗試,展現了清末社會的眾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國主義的滲透、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荒淫、腐敗所造成的農民破產,市民貧困和社會黑暗。表明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月即將來臨。

二、課文的語言特色是什麼?
⑴人物語言的個性化。
戲劇中每一句台詞都是人物的語言,表達人物的思想,顯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於根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選取符合他們心理的個性化語言。
王利發的語言謙恭、周到,與各種人物應酬反應機敏,對答如流,很能顯示他茶館掌櫃的身份。常四爺的語言則豪爽耿直,帶有闖盪多年的俠氣和飽經滄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吳祥子的語言則狡猾奸詐、傲慢無理,具有老牌特務的特點。出場的人物不論台詞多少,都寫得活靈活現。⑵語言的幽默風格。
老舍談《茶館》時說,作品寫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對黑暗社會的諷刺、批判與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聯系起來,在微笑中蘊藏著嚴肅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風格。
課文中,當唐鐵嘴誇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兒時,看起來滑稽可笑,但實際上卻激起了人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仇恨,王利發問報童「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也像一句玩笑話,然而表現出的則是人民對動盪時局的不滿。又如松二爺看見宋恩子和吳祥子仍穿著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馬褂說:「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兒!」。表現出松二爺的懷舊情緒,也諷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這種寓庄於諧的語言更能給讀者以回味的思考。⑶濃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這個特點在課文中表現得很明顯。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別是北京市民的語言。在《茶館》中恰當地應用地道純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實。

分析人物形象
《茶館》中出現的人物眾多,前後三幕中出場的共有30多個,我們不可能一一分析,這節課我們主要分析一下課文節選部分出現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發、常四爺、松二爺、宋恩子、吳祥子、劉麻子、唐鐵嘴及課文中提到的秦二爺幾位。
(投影顯示八位人物姓名,點擊王利發人名進入相關鏈接)
(一)、王利發。
1、對不同人採取不同態度。
(1)、對難民、李三等人:「別耽誤功夫!」「咱們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對難民強硬、冷漠,對李三雖同情,卻有限度,表現他自私。
(2)、對大兵、警察、特務:「您聖明。」「你多給美言幾句,我感恩不盡!」「老總們在對不起,還沒開張,要不然,諸位住在這兒,一定歡迎!」「您甭看,準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對他們的態度則是討好,巧應付,怕得罪。表現王利發的圓滑世故。
(3)、對唐鐵嘴之流:「你混得不錯呀!穿上綢子啦!」「可是,我這兒已經住滿了人,什麼時候有了空房,我准給你留著!」
對唐鐵嘴厭惡仍笑臉相迎,表現王利發的精於處世。

2、善於經營,不斷改良。
「all right?」「yes,也有這么一說!」
體現王利發言語上的改良。
「西直門的德泰,……全先後腳兒關了門,只有咱們裕泰還開著,……」
「大茶館全關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隨機應變地改良!」
通過王淑芬和常四爺之口表現王利發善於改良,是茶館業中的佼佼者。

3、對現實不滿,含蓄表達:
「這年月還值得感謝!」「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
表現王利發的膽小怕事。

總結: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櫃,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盡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二)常四爺。
1、「我賣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聽說你明天開張,也許用得著,特意給你送來了!」
表現常四爺的自食其力,樂於助人。
2、「什麼時候洋人敢再動兵,我姓常的還准備跟他們打打呢!……」
表現常四爺的愛國、敢作敢為。
3、「要是洋人給飯吃呢?」「盼著你們快快陞官發財!」
表現常四爺的正直、倔強。

總結:旗人。正直,愛國;倔強,敢作敢為;自食其力,樂於助人。

(三)松二爺。
1、「看見我這身衣裳沒有?我還像個人嗎?」「可是到了民國,我挨了餓!」「我餓著,也不能叫鳥兒餓著!」
表現松二爺的游手好閑、懶散無能,不願自食其力。
2、「我看見您兩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兒!不能不請安!」「你說得對!嗻!四爺,走吧!」
表現松二爺的膽小怕事。
總結:旗人。膽小怕事,懶散無能,游手好閑,喝茶玩鳥,不願自食其力。最終餓死。

(四)秦二爺。
民族資本家。一心實業救國,最終破產。

(五)劉麻子。
靠說媒拉纖、拐賣人口掙錢的地痞無賴。

(六)唐鐵嘴。
「我感謝這個年月!」「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面兒』,兩大強國侍侯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算命看相的江湖騙子。無恥。

(七)宋恩子、吳祥子。
1、「王掌櫃不願意咱們看,王掌櫃必會給咱們想辦法!咱們得給王掌櫃留點面子!」「對啦!坐下談談吧!你們是要命呢?還是要現大洋?」「別動!君子一言:把現大洋分給我們一半,保你們倆沒事!咱們是自己人!」

2、「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誰給飯吃,咱們給誰效力!」
宋、吳二人的貪婪、蠻橫、霸道。有奶便是娘的走狗。

《茶館》塑造了眾多的各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王利發是一個貫穿全劇的人物。他精明、干練,謹小慎微,委屈求全,善於應酬。在劇中,他巧於應付巡警的敲詐,耐心傾聽崔久峰的牢騷。作為商人,他還具有膽小怕事和自私的特點。如他對李三的苦處、康順子的處境和難民的哀告雖然同情,但也很有限度。他對社會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如唐鐵嘴說「感謝這個年月」的時候,他說「這個年月還值得感謝!」這句話中蘊含了他的愁苦和憤恨。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常四爺是個旗人,但他對腐敗的清朝政府不滿,對帝國主義更加痛恨。他正直、倔強,敢作敢為,富於正義感,樂於助人。劇中他對抓過他的特務不服軟,為正發愁的王利發送來了鹹菜和雞。他的身上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和愛國精神。劉麻子,這是一個靠說媒拉纖、拐賣人口掙錢的地痞無賴。課文中他又同兩位逃兵談生意,還沒有談成就被當做逃兵槍斃了。這個人物形象表現了當時社會的病態和畸形

《茶館》的戲劇結構是獨特的,稱為「圖卷戲」。作品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線索,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沖突,而是以眾多人物的活動帶動情節的發展。《茶館》第二幕出場的人物有30多個,有台詞的近20人,但這些人物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每個人的台詞都不多,在茶館中一閃而過,各自說著自己的事情。劇中人物的活動,都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斷面。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便構成了一幅卷軸畫,隨著劇情逐步展開。

《茶館》所採用的是特殊的戲劇沖突。劇中人物彷彿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運行,正直、善良的人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常活躍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准則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如李三的報怨,巡警的勒索,難民的哀告,逃兵的蠻橫,都表現了帝國主義指使的軍閥混戰給社會造成的黑暗,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⑤ 茶館中所有人物的分析

1、王利發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櫃,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

在黑暗的舊中國,盡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2、常四爺

常四爺是旗人,在滿清時吃皇糧。但是他對腐敗的清王朝不滿,對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坐了一年的監獄。出獄後參加義和團,以後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於正義感。

他不諱言他的不滿,對抓過他的特務仍然很強硬,對正在發愁的王利發則雪中送炭。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也窮困潦倒,絕望地喊出:「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

3、松二爺

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清朝滅亡前,他游手好閑,整日喝茶玩鳥。清亡後,「鐵桿莊稼」沒有了,但他仍然留戀過去的生活,不願自食其力。

他寧願自己挨餓,也不讓鳥兒餓著,一提到鳥就有了精神,最後終於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4、秦仲義

秦仲義是裕泰茶館的房東,是維新運動後出現在政治舞台上的新生民族資本家。他年輕時血氣方剛,態度傲慢,目空一切,甚至敢於同有權有勢的龐太監作斗爭。他有一個自認為很遠大的理想,就是「實業救國」。

他天真地認為,可以用經濟競爭的手段,把國家經濟命脈掌握在中國人手裡,就能戰勝洋人,救國救民。但他慘淡經營了幾十年的「實業」卻被國民黨政府沒收了,心如死灰的他,到老年卻悟出了這樣一個荒唐的「道理」:「有錢呀,就應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干好事!」

在這一人物身上,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既有斗爭性又有軟弱性,既有幹事業的狂熱一面,又有在挫折面前軟弱灰心一面的特點。

(5)茶館劇本分析擴展閱讀:

《茶館》通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一新式一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暗示著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著更大的危機。

到了第三幕,不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表明了茶館已經到了人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系。老舍以茶館為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變革。

⑥ 試析話劇《茶館》主要人物形象的特點和作品的思想意義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現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龍須溝》、《駱駝祥子》、《茶館》等

本幕講述的時間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的時候。秋,清晨。

地 點
北京,裕泰大茶館

主要

人物特點
王大栓――王掌櫃的長子。為人正直;

王小花――大栓的女兒,王利發的孫女;

小唐鐵嘴――唐鐵嘴之子,繼承父業,有作天師的願望;

小宋恩子――宋恩子之子,承襲父業,作特務;

沈處長――憲兵司令部某處處長……

主要講了茶館的衰敗(由以前的藤椅變成了現在小木板凳和長條凳,說明了茶館已維持不了王利發他們一家的生活)、王利發兒子、媳婦和孫女等人也要逃走,沈處長要把茶館改造成咖啡廳和舞廳。王利發最後上吊自殺而死

是一部揭示舊中國城市底層勞動者悲劇命運的現實主義巨作,不僅是老舍全部創作的一座高峰,還代表著我國30年代文學的水平與成就。標志著他現實主義風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會批判的觀點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舊中國的黑暗與衰敗。

2、站在文化批判的視點上,「看生命,領略生命,解釋生命」,由此獲得深刻的主題意蘊,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裡的委頓。

祥子,成為五四以來,新文學人物畫廊里第一個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層勞動者。老舍側重於揭示人物精神和靈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寫往往採用敘述者的內視點,揣摩人物的每一寸心事。

在語言運用上,《駱駝祥子》的語言平易澄潔、親切活潑,有著鮮明的地方色采,開創一種風格獨特的「京味文學語言」。人物的語言也高度個性化。

三、《茶館》[分析戲劇結構和藝術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國話劇的一塊里程碑,是幾乎運用、綜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藝術積累,方才成就的一個「老舍牌」的藝術精品。它在歷史內容、結構形式、主體意識、人物塑造、戲劇語言、場景設計等各方面既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也傳達出強烈的現代審美特徵。《茶館》是不朽的,在中國話劇80多年的歷史中,以其為標志,話劇形式已經完全擺脫最初的模仿痕跡,成為我們的民族形式。它呈現被譽為「遠東戲劇的奇跡」「中國現代戲劇的精華」。其文化學、敘事學方面的透視,使其有永恆的藝術魅力和文化魅力。

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徵。

A、反映在《茶館》中的風俗文化內容,大致可歸納為兩方面「第一,各式各樣的京華舊俗。第二」滿漢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質。用民俗狀繪了社會歷史的演進軌跡,展示了不同歷史階段的生活情狀、生命形態和文化形態。

B、把風俗喜劇與史詩劇結合成一體。《茶館》的深層結構,是兩組人物群像之間的對比,一是無辜民眾形象;二是惡勢力形象。他們共同構成國民劣根性的象徵性形象。

其次,具有強烈的現代性。

A、不像傳統戲劇那樣把注意力集中於結局;

B、沒有緊張激烈的整一的戲劇沖突,甚至根本沒有貫穿情節,它主要以人物活動構成一幅幅世態風俗畫卷。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串全劇;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來串聯結構和推動劇情;

C、用強烈的戲劇動作來直觀表現戲劇沖突。

(1)將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種社會矛盾構成一個巨大的社會背景,圍困著茶館及茶館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強烈的動作性來表現戲劇沖突,動作的強烈與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內心。

最後,《茶館》中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是喜劇性,是一出「寓哭於笑」的喜劇色彩濃郁的劇作。運用多種幽默後,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和鮮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諷和無情的鞭撻。(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詩規模、新穎的藝術結構和出色的民俗再現外,接前面,發揮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館老闆王利發、常二爺、秦仲義,屬於無辜民眾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吳祥子、唐鐵嘴、老小劉麻子屬於惡勢力的代表。他們共同合成了國民劣根性的象徵性形象。老舍通過稍帶誇張的「父子傳承」的方式表現了惡勢力在不同時代的延續,又以茶館常客的關系使歷經滄桑的王利發、常二爺、秦仲義得以聚首回顧一生,從而使「裕泰」成為整個舊中國社會的象徵,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民族性的深層心理結構象徵。「裕泰」的王利發是一條主要線索,他膽小圓通、順勢趨利的性格並未使茶館在時代變遷、社會惡勢力壓榨下逃脫倒閉的命運。和他一樣貫穿三幕的還有常四爺、秦仲義等。秦仲義做著實業救國的好夢自矜於民族資本家的「會作生意」與那份「救世主」的神聖,至於常四爺的正直狹義,則有著鮮明的滿文化特徵。另外像吃洋教的馬五爺的陰鷙乖戾、唐鐵嘴的鄙俗無賴……都深刻地體現了那個烏煙瘴氣的時代環境中殘酷的事實。

《茶館》有名有姓的出場人物共51個,集中了整個下層市民社會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⑦ 有關《茶館》的評點。人物的。。。劇情的。。。。

王利發的形象特點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櫃,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盡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常四爺形象分析

常四爺是旗人,在滿清時吃皇糧。但是他對腐敗的清王朝不滿,對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出獄後參加義和團,以後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於正義感。他不諱言他的不滿,對抓過他的特務仍然很強硬,對正在發愁的王利發則雪中送炭。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也窮困潦倒,絕望地喊出:「我愛咱們的中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

松二爺形象分析

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清朝滅亡前,他游手好閑,整日喝茶玩鳥。清亡後,「鐵桿莊稼」沒有了,但他仍然留戀過去的生活,不願自食其力。他寧願自己挨餓,也不讓鳥兒餓著,一提到鳥就有了精神,最後終於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劇情理解與分析
《茶館》寫於1957年,是老舍話劇創作的高峰。曹禺稱它為「中國話劇史中的經典。」 劇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館為中心場景,展示了清末、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後三個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三幕話劇《茶館》,一幕寫一個時代,每一幕敲響一個時代的喪鍾,最後一幕三個人的談話點出了全劇的主題。這三個人,一個是實業家秦二爺,代表著那些真想做點事情的中國人;一個是常四爺,代表著愛打報不平的、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還有掌櫃王利發自己,代表著和氣的、希望息事寧人、只想活著的中國人。無論哪種人,到最後都是徹底的失望。他們為自己撒紙錢,其實是在為所有的中國人撒紙錢,也是為整個時代送葬。
課文節選的是《茶館》第二幕。這一幕寫的是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這時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然難以維持下去。《茶館》不是以一個主要人物和事件貫穿全劇的縱式結構,而是用截取橫斷面的手法,把眾多的人物和事件展示出來。劇中人物的活動,只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斷面。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構成一幅卷軸畫,隨著劇情逐步展開。這些人物沒有特別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個人的台詞都不多,在茶館中也是一閃而過,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這些故事或相互交織,或平行發展,共同構成了茶館這樣一個大時代的縮影。整個一幕劇就是由一個個發生在茶館中的小情節、小故事連成的,是平面展開的,是我們稱之為卷軸式的平面結構。《茶館》還採用了特殊的戲劇沖突方式——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劇中雖然集中了三教九流人物,但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沖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關系。劇中的人物彷彿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在運行。正直、善良的人們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常活躍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准則行事,作者也沒有去追究他們個人品質上的某種邪惡之處,而是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
《茶館》第二幕出場的人物有30多個,有台詞的近20人,但這些人物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每個人的台詞都不多,在茶館中一閃而過,各自說著自己的事情。劇中人物的活動,都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斷面。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便構成了一幅卷軸畫,隨著劇情逐步展開。
這一幕沒有統一的劇情,人物雖多,但關系並不復雜。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單一的,人物之間的聯系也基本上是單線的、小范圍的。整個一幕劇就是由一個個發生在茶館中的小情節、小故事聯成的,是平面展開的。
人物關系分析
場景1:李三和王利發是加錢關系
場景2:巡警勒索王利發
場景3:王利發(房東)和唐鐵嘴是租房關系
場景4:常四爺和松二爺是給王利發道喜的
場景5:劉麻子給吳祥子和宋恩子辦差 吳祥子和宋恩子敲詐王利發
場景6:唐順子是唐大力的媽,和劉麻子是爭斗關系 王利發收留了唐順子和唐大力
場景7:崔久峰和王利發論世(討論世道) 劉麻子和老林、老陳做交易
場景8:吳祥子、宋恩子和老林、老陳做交易
(再具體點回家好好看一下書~對於劇情本身要有相當的了解)
總體上把握課文,理清文章情節
1、李三向王淑芬發牢騷(反映茶館為生存而進行了改良,王利法苦心經營,在動盪局勢中努力掙扎,下層人民生活愈加困苦,生活難以維系。)
2、王利法和王淑芬拌嘴 (王利法生意的難做,戰亂對人們生活的威脅。)
3、巡警和大兵的壓榨與掠奪 (黑暗勢力橫行霸道,小商人委曲求全。)
4、唐鐵嘴要租房屋 (社會更動盪,軍閥混戰使得病態與丑惡進一步滋生。)
5、常四爺、松二爺來賀喜開張 (旗人失去了鐵桿莊稼,倔強的常四爺自食其力,而懶散的松二爺難以維生。)
6、吳祥子、宋恩子來抓人、敲詐 (常四爺身上表現出中國人的不甘受奴役的反抗情緒,兩個特務的敲詐行為表現出反動勢力的猖獗和人民的欺詐。)
7、康順子求工 (下層人民的不幸遭遇和困苦生活。)
8、劉麻子和老陳、老林的交易 (病態與丑惡進一步滋生。)
9、王利法與崔久峰 (舊民主主義革命者悲觀絕望的情緒,也反映中國難以救治的黑暗事實。)10、老陳、老林被搶,劉麻子被抓 (黑暗勢力蠻橫、霸道、社會秩序混亂。)
第二幕(節選部分):軍閥混戰時期,茶館生意艱難,盡管王利發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慘淡經營。
《茶館》代表了老舍話劇創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舊北京城中一個大茶館——裕泰茶館的興衰為背景,通過對茶館及各類人物變遷的描寫,反映了從清末、民初到抗戰勝利後三個不同時代的近50年的社會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動盪、黑暗和罪惡,達到了作者預想的創作意圖,即埋葬這三個詛咒的時代,宣告舊中國必將走向滅亡。

人物分配:(場景一)
孟瑩:李三 難民:梅軍森、范燕、沈微微、鄭賀捷、庄若文、呂燕(大家一起上,這里不用管台詞、大家一哄而上地嚷嚷那幾句難民的台詞就行了,稍微亂一點沒關系)
陳佳音:王淑芬
華琦:王利發

人物分配:(場景二)
巡警:庄若文 華琦:王利發
三五個大兵:梅軍森、范燕、沈微微、鄭賀捷(這里進場要大氣、野蠻一點,大兵說得話你們幾個自己分配)

人物分配:(場景三)
唐鐵嘴:鄭賀捷 華琦:王利發 報童:范燕

人物分配:(場景四)
常四爺:呂燕 松二爺:梅軍森 華琦:王利發

人物分配:(場景五)
宋恩子:沈微微 吳祥子:庄若文 常四爺:呂燕 華琦:王利發
劉麻子:庄若文 孟瑩:李三

人物分配:(場景六)
唐大力:范燕 唐順子:沈微微 華琦:王利發

人物分配:(場景七)
崔久峰:呂燕 華琦:王利發 老陳、老林:庄若文、鄭賀捷

人物分配:(場景八)
吳祥子:孟瑩 宋恩子:沈微微 老陳、老林:庄若文、鄭賀捷
軍官:陳佳音
(匆忙之中~如不是人物出錯~將不再改動~請大家互相體諒~敬請配合~謝謝)
(認真閱讀屬於你的角色的那一份台詞~到時候我會再講語言的說話語音語調~台詞要求背出)

⑧ 老舍的《茶館》在戲劇結構上有什麼獨特之處

在老舍的話劇中,《茶館》的戲劇結構是獨特的,稱為「圖卷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①的確如此,整部作品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線索,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沖突,而是以寫人物來帶動情節的發展,這與中外傳統的戲劇寫法完全不同.每一個在茶館中出現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這些故事共同構成了茶館這樣一個大時代的縮影.正如作者所雲:「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式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②老舍抓住這一典型環境,採用「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讓各類人物先後登場,寫他們的言行舉止,寫他們是怎樣活著和怎樣死去的,折射出當時社會形形色色的生活,進而表現出整個社會的動盪變遷.老舍作為一個戲劇家,他的嘗試是成功的,他從容地駕馭了眾多的人物,紛繁的情節,在動中取靜,使得「茶館」這個舞台有條不紊地運行.

三幕歷史劇《茶館》就猶如三組風俗畫,反映了三個時代長達50年的風雲變幻,成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這里,筆者就把《茶館》第二幕與《雷雨》第二幕從人物多少及關系、情節、矛盾沖突、人物性格的塑造、語段意義分析等幾個方面作一個簡單的比較,以便窺一斑而知全貌。

(8)茶館劇本分析擴展閱讀

《茶館》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官里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

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茶館》藝術特色

1、形散而神不散的結構

《茶館》的謀篇布局獨具匠心。全劇沒有貫穿到底的矛盾斗爭,是一出以人物帶故事的話劇。它由幾乎沒有聯系的幾個小故事組成。幕與幕之間在情節上的聯系,表面上看是不太緊密的,但仔細分析,便可發現三幕之間的聯系是作者描寫的一種深層的政治意識。如「莫談國事」的字條一幕比一幕多。這富有象徵意義的紙條,揭示出在這三個軍閥政府的專制下,人民受苦受壓,是不能說話的,同時也有力地說明臨近解放的國民黨政府殘酷的事實真相。

2、浮雕式人像展覽

作者老舍塑造人物形象有其獨特的方式。著重刻畫時代的、階級的、職業的和氣質的特點以及地方色彩,作出各種社會典型的藝術概括,通過浮雕般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社會面貌。如秦二爺是民族資本家,他出場時少年得志,對實業救國充滿信心,但顯示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年幼無知。秦二爺轟趕飢民的惡劣態度,暴露了他和貧民格格不入的本性。經過幾十年風雨,他只剩下對現實和自我痛苦而盲目的詛咒。秦二爺的悲劇是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性格和命運的縮影。

3、獨特的喜劇樣式

《茶館》中有不少悲劇性的場面,但是全劇的基調卻是喜劇的,而且即使是悲慘的情節和細節也往往以幽默的筆法表現出來。老舍在《茶館》中塑造了許多小人物。王利發與秦仲義在社會風浪中的命運升沉都有相同之處,他倆都沒有逃脫破產的下場。

劇中也出現了一些權勢人物,如龐太監、馬五爺及沈處長,但從處理這些人物的漫畫式、剪影式的手法來看,他們也還是作為小人物來描寫的。這些小人物都是老舍筆下幽默的對象,正是這些小人物形象才提供了這種寓悲於喜,啼笑皆非的題材。

⑨ 求老舍《茶館》完整劇本。。。。

《茶館》

作者:老舍

劇本(三幕話回劇)答


http://dahaodahao.bokee.com/3842500.html

http://dahaodahao.bokee.com/3842594.html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