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收視率
1. 有哪些評分特別高的影視劇,你卻連一集都看不下去
那可就太多了,比如說《甄嬛傳》,比如說《羋月傳》,比如說《那年花開月正圓》,好像很巧合的都是孫娘娘的劇,如果是《甄嬛傳》是孫儷的演技巔峰的話,後面那兩部其實就是基礎了。像《甄嬛傳》這樣的劇出一部是經典,再出一部就是嚼剩飯了,劇情實際上換湯不換葯的大女主劇情,看不下去也是正常的。看《甄嬛傳》看不下去,純粹是因為我不喜歡這種節奏比較慢的劇,也不太喜歡這么宮斗劇。
馬伊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她說,她在年輕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接《我的前半生》這樣的劇的,因為接受不了女主的窩囊。但是她現在接了,說明她理解了裡面角色的那種隱忍的情感。我不行,我還年輕,我到現在都接受不了這個劇帶給我的三觀,所以我一集都沒看。
2. 2019年最好看的諜戰劇是什麼求推薦。
2019年最好看的諜戰劇有《光榮時代》、《天衣無縫》、《諜戰深海之驚蟄》等,個人推薦這三部。
1、《光榮時代》
《諜戰深海之驚蟄》是由孫皓執導,張若昀、王鷗、孫藝洲、闞清子領銜主演,王瀧正特邀領銜主演,於小偉、李強、高曙光、王婉娟、羅秋韻、吉麗聯合主演的諜戰劇。該劇根據海飛的小說《驚蟄》改編,講述了1941年上海淪陷時期,陳山因長相酷似軍統特工肖正國,被日本特務荒木惟意外看中,從此捲入一場腥風血雨的諜戰。而在張離的不斷影響下,逐漸認識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責任,並毅然加入了共產黨的故事。
3. 電視劇《暗算》根據哪位作家的同名小說改編
麥家,作家,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從軍17年,輾轉七個省市。現定居成都,在成都電視台工作,辦有麥家工作室。1986年開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等150餘萬字,作品曾多次獲獎。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暗算》成為2006年收視率最高、影響最廣泛的熒屏節目。
以《暗算》一夜成名的作家麥家的新書《風聲》近日上市,即有讀者批評說它只不過是《暗算》的復製品。對此,麥家的回答是,不管是網路或《人民文學》刊出的,都只是部分,而被刪節部分恰好是最重要的。但也不排除讀者沒有完全讀明白的可能。
麥家表示,《暗算》與《風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就小說結構來說,《暗算》是抽屜式的,每節都可單獨使用,而《風聲》是一個打架的小說,就是東風和西風打架,西風把東風打掉了,勁風又把西風和東風共同推倒了。
麥家同時表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質疑,其實也表現了如今的讀者對小說缺乏信任,同時也是當代小說的真實性越來越下降導致的結果,也因此,小說越來越邊緣,讀者不信任小說。
重寫《風聲》,阿來說我瘋了
在麥家看來,寫小說就像登山,山頂只有一個,但是到山頂的路卻有很多,找到一個最捷徑、最簡單、兩旁景色最迷人的路,小說就成功了。「有的人可能隨便找一條路就走了,但我有足夠的耐心去比較。」
在《風聲》的寫作過程中,麥家也陷入了這種比較之中,如何用恰當的方式完成作品,成了他最重要的抉擇。當《風聲》已經寫了十二萬字,《人民文學》已經答應發表的時候,麥家到了麗江。那一晚他徹夜不眠,在這個不眠的過程里,他想到了有關這個小說的一條更簡單、更直接的一個敘述方式,於是重寫成了惟一的選擇。
在回憶這段過程時,麥家說,當時自己在麗江曾為此跟作家阿來通過電話,說准備重新寫,阿來就說,你瘋了,你太無聊了。但從這個寫作過程來說,麥家認為自己的創作是非常嚴謹的。
不會寫愛情,所以塑造英雄
事實上,由於中國當代文學塑造了很多假大空的英雄,導致人們對「英雄寫作」有了矯枉過正的反感。然而麥家眾多作品的主角卻都是英雄。對此,麥家解釋說,生活是由英雄和凡人組成,既然生活中有英雄,文學作品中就肯定也應該有英雄。於是,重塑英雄形象也就成了麥家的寫作努力。
從《解密》到《暗算》再到《風聲》,其背景基本上都集中在民國時代,人物多以一些高智商情報人員為主。而在記者問到他會不會嘗試改變風格時,麥家表示,這還需要等待,就像挖井,在之前,一直就沒挖倒甘泉,直到寫出《解密》、《暗算》。如果寫不出那隻能是所謂的封筆了。「但是我肯定不會寫愛情,因為不懂愛情,愛情不能讓我興奮起來。」
電影還原小說最重要
由於電視劇《暗算》獲得的成功,因此《風聲》還沒出版,就有影視公司來談改編的事情了。麥家表示,最近可能會定下來,但自己不會做編制,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而且這樣做對投資者也是負責。
麥家表示《風聲》可能會先拍成電影,然後再改編成電視劇,但無論誰來拍,怎麼拍,盡可能的還原小說才是最重要的。
喜歡在想像空間里寫作的他,把其寫作背景放到民國時期,想抒寫的依然是人的真性情。
4. 電視劇《風箏》收視率這么高,演員們的衣品如何
《風箏》劇著實不錯。從情節、結構、故事、人物等方面堪稱精品。唯獨在衣品方面,犯了如一般狗血劇的同樣錯誤。如:國民黨軍服,顏色以及裁剪都很粗糙,特別是「硬檐」大檐帽(真正的國軍大檐帽是軟檐的);主人翁的衣著均存在土且臟的現象,即便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真實衣著,雖土但凈。再說,在屏幕上,無論怎樣,衣品也應展現美感,對其所塑造的人物好感度有明顯的提升。這一點,《偽裝者》做得就比較好,其衣品甩了《風箏》好幾條街。這不能不說是《風箏》這部劇的遺憾之處。
這么巧,最近也在追這部劇,就來說說吧!
同期,騰訊有《紅薔薇》這部劇,不好意思,沒怎麼看,果斷放棄看《風箏》。
一開始,以為這部劇跟以往的諜戰片一樣,就是各種國共地下情報,打入敵人內部,歌頌執政黨等等。
但是看完這部劇:
1、選材,可以說這部劇不再像以往的諜戰劇一般,是在國共內戰時期的題材,這部劇可以說一直是打開了一個先河。前期的的確確是,但是自從劇中老陸死了之後,基本上就開啟了解放初期,特務橫行的高潮。所以在看了那麼多題材的諜戰之後,該劇確實是個先河。
2、劇情,相信不止答主我是這樣的感受,很多人都有,那就是沒天追完更新,總覺得這部劇快要結束了,但是一看該劇介紹一共40多集。怎麼感覺20多集的時候可以結束。總擔心下次更新就不好看了!但是,這也是這部劇能在現在有如此口碑的一個魅力。那就是沒看完一集,總覺得要結束。但是總在下一集又能吸引你繼續看。就在如此循環往復中,劇情還不顯得拖沓。而且很緊湊。
3、演員的演技,那就不用贅述了。相信要是演得不好的話,那麼現在也就不用在頭條上看到這個問題。
廢話扯了。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上面來!
劇中的衣品到底如何?我們分幾個場景對比吧!
a、國共負責人的衣服。相信大家在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每當軍統出來,衣服總是靚麗。這一點從六哥身上就可以看出來!一開始的軍統6哥,每天穿得那是一個筆挺軍裝。但是去了延安之後,在巧合之下穿上了八路軍的衣服,而且鏡頭還給了個特寫,那就是補丁。但是從呈現的鏡頭來看,八路軍與國民黨的衣服,明顯可以看出質量問題。但是不會個別人的感覺就是皺不拉幾。
b、再來說下,解放之後,也就是6哥被關進渣滓洞之後。這個時候出來了個公安局,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明顯的對比,那就是公安局的衣服對比之前八路軍的衣服,不只是顏色上有些許的差異。而且在整體的效果上也給觀眾呈現了解放初期,在當時情況下,服裝上的改變。
其實對於抗戰片的衣品,不同於古裝,可能說會有很多改變。很多設計。但是諜戰片的服裝相較之下,只有,抗戰時期部隊,地下黨,普通群眾,敵人部隊,敵人首領。
不過這部劇個人覺得唯一有個缺陷的地方,就是宮長官的配音,總感覺很奇怪。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
很不容易看到這身公安服。柳導的作品裡總是有很多向那個時代致敬的元素,比如高爾基的《海燕》,在《暗算》「聽風」里有過,是在李秘書和楊紅英的婚禮上,現在,袁農和韓冰結婚,戰友們又齊頌《海洋》,1950年代的蓬勃和昂揚之氣撲面而來!
5. 繼風箏之後,哪部諜戰劇又出現了全網收視第一
繼風箏之後,哪部諜戰劇又出現了全網收視第一?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剛剛大結局的《隱秘而偉大》了。
該劇正是用了夏處長的悲涼結局,讓觀眾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的艱苦付出,夏繼成的那個沒有左臂的落寞背影真的看的人心裡很難受,同時也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了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前輩們。
另外主人公顧耀東和沈青禾的愛情也是該劇的一大亮點,諜戰劇里突出了愛情情節,確實少見,但是該劇中顧耀東和沈青禾的愛情戲份卻加的恰如其分,很自然。
顧耀東和沈青禾經歷了無數次生離死別的相互扶持,有了共同的革命信念,這是他們愛情的基礎,這樣的愛情讓人動容,哪怕是兩個人簡單的一個擁抱,都讓觀眾淚目。
6. 近幾年來,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有哪些
要說近幾年來收視率高的電視劇,一般有下面這么幾部:
《最美逆行者》:這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根據202年全民對抗疫情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的故事改編的,由7個單元的故事組成,講述了發生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故事,這也是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系列。
7. 給諜戰劇做一個好壞排名,前十名會有《潛伏》嗎
基於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視劇的類型也逐漸多樣,不同的人喜歡的類型不一樣。有人喜歡偶像劇,有人喜歡穿越劇,有人喜歡都市劇,但也有大部分人偏愛諜戰片。該類型的電視劇以間諜活動為主題,裡面夾雜的諸多元素,比如懸疑、愛情以及暴力審訊等等,融合了眾多內容,看起來十分刺激。如果我們給諜戰劇做一個好壞排名,大家覺得前十名裡面會有《潛伏》嗎?
拋開演員不講,個人特別喜歡這部電視劇,是因為它曲折離奇的情節以及凝重深沉的氛圍。即便如此,裡面也夾雜著令人會心的幽默。自始至終,該劇都貫穿著奉獻精神,給人快感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向觀眾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諜戰片非常考驗觀眾的邏輯能力和智商,當然了,對於導演和編劇的要求也極高。真能夠經得起考驗的諜戰劇並不多,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潛伏》絕對有資格排在前十名。
8. 諜戰劇排行榜前十名
截止到2020年3月,好看的諜戰劇有:
1、《潛伏》:《潛伏》是由孫紅雷和姚晨主演的一部民國題材諜戰劇,也是2009年的大熱劇,收視率與口碑雙贏,孫紅雷也因這部劇躍居一線演員。
《潛伏》根據天津作家龍一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以1945年初為背景,講述了身處國民黨軍統總部情報處的余則成棄暗投明成為中共特工的故事。
5、《風箏》也是柳雲龍執導拍攝的一部年代諜戰劇,女主角是羅海瓊,這部劇曾經一度遭到禁播,《風箏》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9. 如果要搞諜戰片電視劇排行榜,哪幾部作品可以上榜
國產諜戰劇排行榜的貼子,其實最高的來來回回都是那幾部。但當中有兩到三部,大家意見就不統一了,爭議很大。
伯光看來,如果國產諜戰劇排名列舉前五部,那麼就沒有那麼大的爭議了。下面大致分析一下,國產諜戰劇前幾部的排名。
第1部:《潛伏》的毫無爭議
其它如《告密者》《功勛》《面具》《和平飯店》等等。
這些國產諜戰劇有些堪稱經典,但是伯珧認為,與上述幾部國產諜戰劇相比,各方面還是要遜色一籌。
更多關於諜戰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10. 《暗算》 的小說電影電視劇有哪些不同
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同樣是小說,有的就可以改成電影電視劇,翻拍翻拍再翻拍,有的卻只能放在書店裡無人問津,歸根到底還是和小說本身的質量有關。在國外,好多小說好哪怕不是上乘之作也會被製片人們拿出來拍成電影電視劇形成大熱,遠有《福爾摩斯》、《基督山伯爵》、《安娜卡列寧娜》,近有斯蒂芬金的作品無數,還有轟動全球的《冰與火之歌》。這些作品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小說的延展性大,可以經得起時間和地域的推敲,完全打破了大多數小說的局限性。
在中國,好的小說早在幾十年前就成了影視劇成功的必備保障了,尤其是近幾年影視市場如此火爆,好多小說的被改編速度更是快的驚人。一個版本剛剛播完,另一個版本就粉墨登場,還不說翻拍正在籌備中。
素有「中國諜戰小說之父」的麥家2004年獲得茅獎的小說《暗算》就是被改編比較頻繁的一個。這里有必要先要做一個小貼士,那就是《暗算》究竟有幾個故事?幾個主人公?不少人看過《暗算》電視劇會納悶,為什麼主人公一會兒是瞎子阿炳,一會兒又變成了女破譯家黃依依。而暗算的電影版《聽風者》乾脆沒有了黃依依,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暗算》小說的獨特性上。它一共包含了五個故事,三個篇章。阿炳和黃依依分別屬於《聽風者》《看風者》,裡面還有一個在電視劇和電影中都未出現的《捕風者》。
好了,書歸正傳,既然如此,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比較一下,《暗算》的小說,電影,電視劇,三個版本有什麼不同,也方便喜歡這部小說的書迷、影迷們閑時看看。
1、阿炳還是阿兵,傻傻分不清
一個貧困水鄉的智障男青年生就一雙能聽到蒼蠅交配的「順風耳」,被701神秘人物領進禁地,連破奇功,最後也敗在了耳朵上,因為聽出了自己剛出生的孩子一聲啼哭,斷定這孩子的親爹不是自己羞愧自殺斷送了性命。這樣一個天才、奇才、怪才,又命運如此戲劇性,不被改編才怪呢。雖然阿炳在小說中命運不濟,但是它卻是被改編命運最好的一個。《暗算》同名電視劇播出後,該電視劇獲得了空前好的收視率,也成了當年所有電視劇獎項的奪獎熱門。2013年,根據《暗算》的第一個部分「聽風」改編的電影《聽風者》上映,同樣取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但是,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阿炳變成了阿兵,王寶強變成了梁朝偉,從醜陋變成了英俊幽默,打扮時尚洋氣的很。那麼到底兩個人哪個更符合原著呢?
2、師傅還是師母,聽風者的伯樂身份成謎
相信大家還記得《聽風者》里有一個畫面是周迅牽著一根拐杖帶著梁朝偉扮演的聽風者第一次走進神秘701。可是看過小說和原著的會想,咦,小說里帶阿炳到701的不是男的嗎?怎麼變成了周迅?還用一個知名交際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身份掩蓋自己701的身份?這恐怕就是電影的特性決定的了。電影的主要觀眾是女人,女人愛看大銀幕上談情說愛,如果《聽風者》的主角只有一個梁朝偉沒有女性角色和他搭配,那不是白白浪費了眾人yy的機會?所以,和阿兵離得最近的只有他的老師,也就是電視劇《暗算》中的安在天,小說中的「我」,《聽風者》中的張學寧,那這個角色自然也就順理成章變成了女人,並且和阿兵玩兒起了暗戀和被暗戀,在大時代背景下上演有那麼點悲情主義的浪漫故事,這恰恰是女性觀眾喜歡的。在這里,「諜戰」只是一個背景,一個噱頭,一個讓男女主角走到一起的線,阿兵是否能夠破譯和怎麼破譯密碼都已經不重要了。
3、阿炳的耳朵究竟有多神?《暗算》的「聽風」故事,主要講的就是靠耳朵吃飯的傢伙,阿炳是其中最傳奇的聽風者。那麼他神奇的耳朵究竟有多神呢?據說,在「我」去找他的時候,詢問他村裡的人,村裡人都不敢大聲說話,說可能我們現在說的話都飄到他耳朵里去了。後來,進了701,一隻母狗帶著小狗在外面,他竟然能聽出有幾只公狗幾只母狗來。私以為,這簡直趕上西遊記里的順風耳了,還帶自動辨別性別功能。可是這些神奇的情節在《聽風者》電影中全部被刪除。電影嘛,大情節大場面,可以展現可歌可泣的愛情怎麼會在乎這些細節,再加上,梁朝偉一個人足以,他說我是聽力奇才就是奇才,誰還會質疑呢。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句公道話,《暗算》的電視劇拍的是最終於原著的,不僅表現了小說中寫的小橋段,還增加了個別細節,如保衛科的人子彈少了兩發,大家找了半天怕特務偷了去,最後發現阿炳拿來做耳塞塞住了耳朵。這些,都是電視劇中特意增加的。使得觀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更真切的感受阿炳的奇特,從而記住這個人物。
4、老鬼,怎麼又是老鬼
看過《風聲》的人都知道,那麼多人關在一個別墅里幾天幾夜最後拼了性命就是為了找出誰是老鬼。老鬼成了電影的線索中心,並且也成了麥家電影的主要標志人物。這也就難怪《聽風者》里,好好的安在天要變成周迅,延續《風聲》把老鬼再插入裡面。《暗算》小說其實根本就沒有老鬼這個人物,也和《風聲》的故事沒有半毛關系。但是這樣一來,喜歡《風聲》的觀眾有福了,會把《聽風者》當成它的前傳。可是這樣做也消弱了「聽風」本身作為故事個體的戲劇張力,把原著小說的精彩稀釋了不少。其實,「老鬼」,阿炳,阿兵,安在天,無論他是誰,都是701龐大破譯體系中的獨立個體。用這樣一個公式可以來表明他們的關系:
701= 安在天+阿炳+ 阿兵+ 黃依依+ 老鬼+ N
《暗算》小說 > 《暗算》電視劇>《聽風者》電影
5、阿炳的真正結局是什麼?
阿炳的耳朵監聽到了敵人電台無數,是701的大英雄,卻有著天才都有的脆弱和敏感。他自尊心極強,絲毫不許別人懷疑他耳朵的能力,極為自負又極度自信,還封建的很。他一心想給母親抱孫子就找了小護士結婚,沒想到卻因為孩子出生時聽到嬰兒啼哭斷定了孩子親爹另有他人最後含恨觸電身亡。電視劇《暗算》中保留了小說設置的情節,還給林曉芳增加了戲份。《聽風者》裡面,阿炳的這些性格都被梁朝偉的星光掩蓋,阿兵不僅和自己的伯樂談起了戀愛,還最後失明復明再失明。戲劇性是有了,卻也荒誕的過了頭兒,有點兒太小兒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