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宣傳片
㈠ 紀錄片 《高三》 為什麼要選武平一中來拍攝
紀錄片 《高三》拍攝者是周浩,周浩的好友方三文是武平一中畢業的,方三文也是王錦春老師的學生,當年是以福建省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績進入北大。經方三文的介紹,所以選定武平一中來拍攝。
本片聚焦中國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學——武平一中,記錄了一個山區小縣城的年輕的學子們瑣碎、重復和瘋狂的高三生活。一首班上學生謝怡輕聲哼唱的《那些花兒》掀開了紀錄片的序幕,也串起了整個高三備考的酸甜苦辣、深厚的同學情,凝結了作為高三學子所有情愫。一本作為獨白,貫穿始終的失去童真的學生日記,將學生們隱藏在機械的近乎麻木的學習生活背後的巨大壓力爆發出來:身為農民的父母,從凌晨5點到晚上8點辛苦勞作,每天的收入僅僅是13元錢,而高三學生一學期的學費是2500元(不包生活和住宿費);自己成績起伏不定,總日惶恐於自己在班上的名次、和同學們的分數比較。
而父母的期望則是:
「種田是很辛苦的,你們要認真讀書讀好書。」
「只要她喜歡的工作,我都支持她,如果錢不夠,可以把房子賣掉,只要她願意,當媽媽的願意付出一切……」——一個略顯蒼老的學生家長對著鏡頭說道。
懂事的學子懸梁刺股,絕望的學子叛逆逃學。一個「壞學生」講述了他為什麼翻牆出逃,不上課,眷戀網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打游戲有多麼好玩,而是可以憑借高超的技巧賺到錢,與其他行業一樣,游戲靠的是信用和手藝……
而這個班級的班主任王錦春老師更是以他循循善誘,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和「不放棄一個學生」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劇情
本片聚焦中國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學,一個山區小縣城的年輕的學子們瑣碎、重復和瘋狂的高三生活。一本作為獨白、貫穿始終的失去童真的學生日記,將隱藏在學子們機械近乎麻木的學習生活背後的巨大壓力爆發出來。而父母的期望則是:「只要她喜歡的工作,我都支持她,如果錢不夠,可以把房子賣掉,只要她願意,當媽媽的願意付出一切……」——一個蒼老的女人對著鏡頭說道。
善良嚴厲的班主任,緊張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執著愛情的「早戀生」,學生的父母,每個親歷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紀錄真實、直白,透過高三生活的紀錄,讓人感到的不僅僅是為理想執著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悲哀。
中文名 高三
外文名 Senior Year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周浩
製作人 沈顥
編劇 周浩
類型 紀錄
片長 95分鍾/138分鍾(完整版)
上映時間 2005-11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出品時間:2005年11月(廣東21世紀出版有限公司出品)
參賽紀錄:獲得2006年第3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人道獎、第三屆「reel china 紀錄片雙年展」評委會獎。入選台灣紀錄片雙年展、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瑞士festival black movie。
㈡ 武平縣象洞鎮什麼日子圩日
象洞鄉 13854 武東鄉 24662 永平復鄉制 19185 湘店鄉 9322 大禾鄉 14674 趕集日: 縣城的是... 武平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北緯24°47′-25°29′,東經115°51′-116°23'.
㈢ 急求紀錄片 《武平一中 高三》的全集和 魯豫有約之高三
去網路要不把你郵箱發給我我給你~~~~
㈣ 武平縣的經濟
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04.67 億元,增長12.1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04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44.32億元,增長20.6%;第三產業增加值36.31億元,增長7.8 %。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4.8:40.1:35.1 調整為23.0:42.3:34.7。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2.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0.4個百分 點。全年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1%,上漲2.1%,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2.5%,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4%。八大類價格呈現「六升一降一平」格局。「六升」是食品類、煙酒及用品類、衣著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居住類,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漲4.9 %、2.2%、0.1%、1.5%、4.4%、1.1%;「一降」是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2.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持平。 武平以農業為主,農業資源豐富。建國前,受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生產條件差,農業技術落後,資源優勢得不到發揮,生產水平低下。1949年,全縣農業總產值2080.38萬元,糧食總產46850噸,播種面積畝產93公斤,人均佔有糧食309公斤。
建國初期,經過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並多次發放水利、耕牛貸款,支持貧苦農民發展生產。1952年,召開第一次全縣勞動模範大會,推廣豐產經驗。接著,全縣農民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逐步走上互助合作道路,掀起興修水利熱潮,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95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糧食總產量和人均佔有糧食分別比1949年增長78.81%、52.1%和31.8%。
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運動中,由於違背客觀實際改變生產關系,以及生產分配上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等「左」的錯誤,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加上自然災害等原因,生產受到嚴重挫折,1958年至1962年,糧食連年減產,糧食總產1962年比1957年減少42.2%。1963年至1965年,經過國民經濟調整,農業生產逐步回升。
1966年至1968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嚴重干擾,農業生產又連續三年徘徊。「文化大革命」後期,又由於片面強調「以糧為綱」,限制農村多種經營的發展,農村產業結構得不到合理的調整,資源優勢得不到發揮,1975年農業產值在全縣農、林、牧、副、漁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仍高達63%。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全縣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改善農業經濟結構,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涌現出一大批發展農村商品生產的專業戶、重點戶和新經濟聯合體,多種經營得以較快發展。農業技術部門適應新形勢,面對千家萬戶,採取農業咨詢服務,技術承包,巡迴指導,印發技術資料,舉辦廣播講座,出版牆報,建立農業科技示範戶和縣、鄉、村科技推廣網路等各種形式取代原來的「四級農科網」(縣農科所、公社農科站、大隊農科隊、生產隊農科小組),進一步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1983年,縣成立農業區劃委員會,組織359人的區劃隊深入農村,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編出《武平縣農業區劃報告匯編》,並經縣人大常委會審定通過,為今後發展農業提供科學依據。
198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9282萬元,分別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長3.46倍和49.66%,農業總產值中農業產值的比重下降到47.73%;糧食總產129502噸,分別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長1.76倍和20.4%;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畝產240公斤,是1949年的2.6倍;人均佔有糧食405公斤,比1949年增長31.1%,高於龍岩地區的平均數。
但是,全縣農村生產責任制仍然需要繼續完善,農業生產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糧食生產時起時落的狀況需要改變。
201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87億元,增長4.2%。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各為18.46億元、5.76億元、14.38億 元、1.46億元、0.8億元,分別增長3.4%、1.2%、6.0%、7.2%和4.3%。全縣糧食麵積56.3萬畝,增長0.6%,糧食總產21.3 萬噸,增長2.0%;油料產量0.3萬噸,增長2.7%;種植烤煙4.6萬畝,烤煙產量0.64萬噸,增長8.5%;水果產量3.52萬噸;增長4.8%;食用菌總產0.52萬噸,增長12.5%;茶葉產量 0.29萬噸,增長17.6%。 歷史概況
宋代,武平始有土法燒制石灰。明清時期,武平已出現造紙、采礦、冶煉、陶瓷、制磚瓦等手工業。清末民國初,鑄鍋、榨油、釀酒、熬樟油、織草席、編棕衣、木器等手工業也陸續興起。尤其是土紙業發展較快,鼎盛時期年產值70餘萬銀元,產品遠銷潮汕、香港地區及東南亞各國。民國18年(1929年)出現有1台印刷機、4個工人的近代印刷工業——民文印務社。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阻擊日軍奉命毀路,運輸困難,加上國民黨對革命根據地的摧殘,手工業逐漸衰落。至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96萬元(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99%。
建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發展工業、手工業生產。1952年5月創辦武平松香廠,1953年至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起武平電廠、武平第一碾米廠、卦坑伐木場、武平酒廠,並在十方、附城、岩前等鄉鎮組織鐵木器生產合作社。至1957年,全縣有縣、鄉(鎮)辦的工業企業55家,職工129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19家,集體所有制企業36家,年產值641.45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5.89%。1958年,在「大躍進」浪潮中,武平掀起全民辦工業高潮,有工業企業204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44家),縣辦企業職工2463人,年工業產值1756.4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5.5%。但因操之過急,脫離實際,不少企業或缺乏生產原料,或產品銷不出去,生產難以維持,不久即相繼停產。接著進入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到1961年全縣工業企業減少到63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19家),年產值577萬元。經過「調整、鞏固、充實、提高」,1965年,只剩下54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10家)縣辦工業企業,職工1018人,年產值769.72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9.95%。
「文化大革命」前期,工業遭到沖擊,生產滑坡,1968年比1966年工業產值下降了15.75%。盡管如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全縣相繼建起磜豐嶺水電站、制材廠、水泥廠、造紙廠、汽車修配廠等縣辦企業。至1978年,全縣有工業企業62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18個。縣屬工業企業職工2687人。年產值1744.88萬元,比1965年增加2.3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武平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圍繞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創辦了農墾水泥廠、石黃峰水電站、纖維板廠、自來水廠等一批骨幹企業,並對一批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方式也由原來的單純生產型逐步改變為生產經營型。1987年,全縣已有采礦、鑄造、機械、化工、造紙、印刷、飲料、食品、傢俱、汽車修配、縫紉、工藝美術、塑料、皮革、文教用品等20多個門類的工業企業119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22家(列入縣財政預算內企業13家),集體所有制企業97家(含鄉鎮辦企業81家),共有職工5309人,完成工業總產值3802萬元(其中集體所有制1405萬元,佔36.95%),比1949年增加38.6倍,比1978年增加2.18倍。實現利潤1002萬元。有固定資產2813萬元。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5%提高到37%。1954年至1987年工業上交國家稅利5818.19萬元,超過固定資產原值2倍。產品質量普遍提高,帆船牌松香獲國家銀質獎、平川牌汽車缸套獲省優產品,均行銷國內外。
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1.4 億元,增長24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7.91億元,增長24.6%,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3.3億元,增長10.3 %。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8.1%,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新增福建鑫宏峰茶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福航不銹鋼有限公司、龍岩東岳生物飼料有限公司、武平縣三卓紙業有限公司、臻富(福建)果汁食品有限公司5家億元企業,累計達16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累計達96家。礦產品加工、機械製造、農林產品加工、光伏和電子等重點產業實現產值 61.08億元,增長19%,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89.9%;資質建築企業在地總產值13.8億元,增長25.2%。
工業園區
武平縣堅持把園區建設作為實施項目帶動的重要抓手,結合區位、資源優勢,在交通便利的國省道沿線規劃建設武平工業園區和岩前、十方工業集中區(簡稱「一園二區」),著力構建「三足鼎立、眾星拱月」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
武平工業園區是省級工業園,距縣城中心1公里,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區內已建成16棟12.8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和4棟3.7萬平方米職工宿舍。主要發展電子、機械製造、輕紡等產業,有新洲林化、宇田汽配、瑞晶機械等30多家企業入園。
十方工業集中區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的交通樞紐——武平十方鎮,距縣城15公里,距天汕高速公路永武路段互通口500米,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林農產品加工、機械製造產業,有中恆通機械製造、澳森高檔傢俱、希科廚具等10多家企業入園。
岩前工業集中區位於海峽西岸經濟區西南門戶重鎮——武平岩前鎮,與梅州接壤,距天汕高速公路永武路段互通口1公里,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是福建省距離「珠三角」最近的一個工業集中區,已建成29棟15.6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和6棟5萬平方米職工公寓、培訓中心等配套用房。主要發展電子產業,有20多家電子企業落戶園區。
為有效聚集國有資產,增強國資運營實力,提高國資經營效益,武平縣對國有資產運營體系進行改革,重新組建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成立縣礦業投資開發公司、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一園二區」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等子公司,實行經營性國資「國家所有、集中授權、分級管理、市場運作」的運營模式,強化資本運作、資產經營和資源開發,扎實推進土地盤活、資產處置、企業產權改制重組及優勢礦產資源勘查收儲開發等工作,有效拓展投融資空間,2008年融資2.55億元,有力支持了國企改革和重點建設。
2008年,武平縣新開發項目116個,總投資7.9億美元。新簽約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69個,新開工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39個,新竣工投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新開工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個。列入龍岩市「三個一百」項目計劃中的12個新增長點項目新增產值2.35億元,19個投資項目完成投資8.72億元,分別超計劃26.3和27.6個百分點;21個重大儲備項目有7個轉化實施。利用國內資金7.1億元,增長65.1%;新批外資企業8家,實際利用外資1133萬美元,增長332%;外貿出口661.1萬美元,增長12.9%。
㈤ 武平縣在哪裡啊
武平縣,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革命老區縣、中央蘇區縣,是國家和省商品內糧基地縣,是國家無公害蔬容菜生產示範縣,是「全國生態旅遊大縣」,素有閩西「金三角」之稱。武平系客家聚居地,有世界獨特的「百家姓鎮」姓氏文化,有客家人的保護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構成的「仙佛文化」,還有「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等神奇民俗絕技,圍繞著建設「閩粵贛邊山水園林式風景城市」,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打造獨特的城市「名片」。
㈥ 武平縣各鄉鎮人口多少
武平縣各鄉鎮人口一共有40.3萬(2019年),下轄14個鎮、2個鄉、1個街道。
武平縣位於福建省龍岩市西南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武夷山脈的最南端,龍岩市最西端,東鄰福建省上杭縣,西接江西省尋烏縣、會昌縣,南連廣東省蕉嶺縣、平遠縣,北靠福建省長汀縣,是閩西、粵東、贛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中轉、集散地,素有閩西「金三角」之稱。
武平縣為低山丘陵地區,平均海拔274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溝壑縱橫,山脈連綿,最高峰梁山頂,海拔1538米,西北部多高山,東南部多寬廣的平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17-19.6度,年降雨量為1450-2200毫米。
具體情況:
1、平川街道:駐城南,轄5個居委會(河東、河西、南門、東城、西城)、5個村(七坊、紅東、西廂、興南、城南)。
2、岩前鎮:駐靈岩,轄16個村(靈岩、大布、將軍、東峰、逕田、上墩、伏虎、三河、洋坑、寧洋、和安、龍井、雙坊、峰貴、澄邦、楊梅)。
3、十方鎮:駐十方,轄19個村(十方、黎明、黎畲、三坑、白土、來福、中和、和平、處明、梅坑、鮮南、丘坑、集賢、葉坑、高梧、彭寨、熊新、樂畲、鮮水)。
4、中山鎮:駐老城,轄11個村(上嶺、上峰、武溪、太平、三聯、老城、新城、城中、陽民、龍濟、卦坑)。
5、中堡鎮:駐朱坊,轄21個村(嶺頭、下村、芳洋、遠富、悅洋、互助、朱坊、中堡、田坑、大績、大坪、羅助、梧地、林坊、朝嶺、章豐、新湖、新化、小嶺、上濟、烏石)。
6、桃溪鎮:駐桃溪,轄15個村(桃溪、新礤、亭頭、田雁、新田、江坑、魯溪、新貢、湘坑、洋畲、湘里、小瀾、新華、新蘭、湘溪)。
7、城廂鎮:駐文溪,轄16個村(堯祿、雲礤、東雲、園丁、南通、始通、靈通、凹坑、汾水、長居、金橋、文溪、磜文、下東、上東、東崗)。
8、萬安鎮:駐下鎮,轄6個村(小密、捷文、賢溪、上鎮、五里、下鎮)。
9、東留鎮:駐大明,轄18個村(大明、蘇湖、桂坑、背寨、蘭畲、龍溪、中坊、大聯、永福、新中、小溪、黃坊、封侯、新聯、新福、大陽、泥洋、南坊)。
10、民主鄉:駐民主,轄6個村(民主、嶺下、高書、高橫、林榮、坪畲)。
11、下壩鄉:駐下壩,轄9個村(下壩、大田、大成、石營、園豐、美溪、露冕、福興、貴揚)。
12、中赤鎮:駐中赤,轄7個村(育平、中赤、上赤、壯畲、萬營、下營、平沿)。
13、象洞鎮:駐聯坊,轄11個村(光彩、洋貝、東寨、官坑、沾洋、聯坊、富嶺、新崗、中段、芹礤、太山)。
14、武東鎮:駐陳埔,轄20個村(陳埔、三峙、張畲、黃埔、新東、教文、美和、六甲、豐田、袁上、東興、上畲、五坊、川坊、四維、安豐、爐坑、遠明、袁田、袁下)。
15、永平鎮:駐帽村,轄15個村(帽村、塔里、中湍、杭背、梁山、瑞湖、田背、恬下、孔下、鉤坑、崗背、唐屋、昭信、朝陽、龍歸礤)。
16、湘店鎮:駐堯山,轄6個村(湘湖、湘洋、三和、七里、店下、堯山)。
17、大禾鎮:駐大禾,轄13個村(大禾、山頭、坪坑、帽布、賢坑、上湖、鄧坑、上梧、源頭、龍坑、湘村、大寨(音譯)、大沛)。
㈦ 武平縣的特產
豬膽肝
武平豬膽肝是武平的特產,是閩西八大幹之一。武平豬膽肝色澤紫褐,香而微甜,是宴席冷盤名菜。它含有多種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成份,具有生津健胃,清涼解毒的功效。
綠茶
武平綠茶,產自境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創制於八十年代初,加工工藝獨特,具有「香高、味濃、湯清、色綠」的特徵,榮獲省級名優茶及以上獎勵23個次,在全省同類茶中名列前茅。2009年7月13日,「武平綠茶」正式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是武平縣首個獲得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
金線蓮
武平金線蓮根莖較細,節明顯,棕褐色。葉上面黑柴色,有金黃色網狀脈,下面暗紅色,主脈3—7條。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氣微,味淡。武平金線蓮味甘,性涼,主治清熱涼血,除濕解毒。主治肺熱咳嗽,肺結核咯血,尿血,小兒驚風, 破傷風,腎炎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2010年3月「武平金線蓮」正式被國家工商總局核准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盤菜
「武平西郊盤菜」獲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這是該縣繼「武平綠茶」、「武平金線蓮」等之後又一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的農產品。盤菜是武平縣特色蔬菜,學名蕪菁,客家語稱「油頭」,塊莖類植物,形似盤狀,而「武平西郊盤菜」是從當地盤菜品種中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其表皮光滑、皮肉黃白、肉質緻密,味甜、品質好,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生食、煮食或腌制均可。武平縣成立盤菜協會,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以「生產標准、資料供應、產品銷售」三統一,實現「種植(基地)+加工(外銷)」的發展模式,有效推進西郊盤菜種植產業化進程。通過種植戶、營銷戶努力,武平縣每年在西郊地區的平川、城廂、中山、萬安、東留等5個鄉鎮56個村種植盤菜2500畝以上,產量達3750噸,可實現年產值2200多萬元,西郊盤菜種植已成為主產區農民致富主要途徑之一。
簸箕粄
簸箕粄是著名的客家小吃,因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肉(菜)餡而得名,現代的簸箕板已經很少用簸箕蒸了,改用蒸籠。
薴葉粄
一年四季均可製作,尤以春夏兩季為佳。製作方法是摘取新鮮雛嫩薴葉,和適量粳米、糯米和井水於石臼搗爛、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團,然後把粄團捏成小塊,放在蒸籠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後金黃酥脆,清香甘潤,別有風味。
黃粄
黃粄是武平農家用米和糯米混合加工而成的一種風味小吃。凡吃過黃粄的人無不為黃粄的香、嫩、爽而贊嘆不已。每逢過節,武平農家大多喜歡做黃粄,作為贈給客人的禮物。
㈧ 武平縣歷史名人有哪些
朱發古(1899-1930)武東鄉張畲村上屋人。1930年朱發古帶領赤衛隊轉戰武西南。
李長明(1903-1931)桃溪鄉亭頭村人。1931年1月任杭武縣蘇維埃政府委員、第八區蘇維埃政府主席。
劉克模(1894-1931)湘店鄉湘洋村。劉亞樓、羅斌、梁思久、梁光天等是他的學生。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張滌心(1909-1931) 湘店鄉七里村(今桃瀾區小瀾村)人。原姓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陳丹林(1908-1932)象洞鄉聯坊村人。1930年調任紅12軍101團政治委員,轉戰贛南、閩西等地。
劉亞樓(1910-1965)桃瀾區大洋泉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空軍司令員,原國防部副部長等。
羅斌(1914-1967)原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兼公安部隊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林偉(1914-1979)陳坑區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第九團團長兼政治委員,少將軍銜。
廖步雲(1914-2008)原湖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藍文兆(1919-2001),原名高祿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四十五軍一三四師政治委員。
林默涵(1913-2008),武東鄉川坊村人。文藝理論家。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宣部副部長等。
王錦春,萬安鄉小密村人,福建省「優秀班主任」,「首屆中國銀行閩西獎教金」獲得者,省級「骨幹教師」。
王松興,筆名王超,南風,東留鄉大陽村人,《中國文化報》記者,《名人名家》雜志執行副總編輯。
方三文,曾任《南方周末》記者、《南方都市報》編委、網易副總編,雪球財經網創辦人。
鍾兆雲,筆名趙雲,青年作家,福州市作協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㈨ 武平一中的紀錄片《高三》過去近十年了,當年,有的同學考入名校,而更多的同學只是平常畢業了,他們性格
你看那個記錄片,幾個典型人物的現狀,記錄片中都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