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預告 » 廣靈宣傳片

廣靈宣傳片

發布時間: 2021-02-17 22:34:43

Ⅰ 阿部規秀的人物經歷

阿部規秀,1886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阿部規秀的時代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空前膨脹的時代。同樣,成為「馳騁疆場、效忠天皇」的「武士」也是阿部所憧憬的人生。為了實現這樣的「理想」,阿部規秀考入了日本專門培養陸軍軍官的陸軍士官學校。
日俄戰爭的硝煙吸引著這些渴望成為「武士」的年輕人,而日本戰勝昔日不可一世的沙俄,則使這些青年相信,他們是戰無不勝的。雖然沒有機會親歷日俄戰爭的炮火,但阿部就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接受著陸士的嚴格訓練而「成長」的。
1907年5月,剛滿21歲的阿部規秀從陸士19期步兵科畢業,開始了他真正「武士」的生涯。同年12月26日,阿部規秀被授予陸軍下士軍銜,開始在陸軍中服役。
阿部規秀有一種超乎普通軍人的對「榮譽」和「光榮」的執著,對戰爭的執著,因而在嗜血的戰爭角逐之中,他「脫穎而出」,屢立戰功,頗受大本營的賞識,在日本軍界被譽為「名將之花」。
從1907年開始,阿部規秀在毫無任何背景的陸軍中,憑著「戰功」一步步晉升,先後歷任步兵第三十二聯隊副官、第八師團副官、第十八師團參謀。1932年4月11日,轉任仙台陸軍教導學校學生隊隊長。次年8月1日,升至步兵大佐。1935年8月,任第八師團步兵第十六旅團步兵第三十二聯隊聯隊長。1937年8月2日,晉升為陸軍少將,同時調任關東軍第一師團步兵第一旅團旅團長,率部入侵中國東三省。
1938年10月,原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常岡寬治被八路軍在河北省廣靈縣境內的張家灣擊斃後,日本軍部派阿部規秀接替常岡寬治旅團長的職務。1939年10月2日,阿部規秀被晉升為陸軍中將。被日本國內譽為「名將之花」。 到達淶源,稍待修整之後,阿部規秀馬上召開作戰會議,進行具體的戰斗部署:由第四大隊從插箭嶺出發襲擊走馬驛,第一大隊從白石口出發襲擊銀坊。
1939年11月2日夜開始行動。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決定以一部兵力鉗制、堵擊由插箭嶺出動之敵,然後集中第一軍分區第一和第三團以及第二十五團兩個營,游擊隊第三支隊,第三軍分區第二團,共六千人,伏擊向銀坊進攻之敵。
1939年11月3日上午,在進犯銀坊的第一大隊在八路軍一個小分隊的誘擊下,進入雁宿崖峽谷,被八路軍主力前阻後截,包圍在雁宿崖。戰至下午4時,第一大隊除少數逃脫和13名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殲滅。 剛晉升為中將,就在戰場上丟了一個大隊,阿部規秀很是羞怒,決定親自率領第二、第四大隊1500餘人,沿著原來第一大隊的行進路線進犯,以趁八路軍還在「消化」勝利果實的時候,打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
1939年11月4日夜,阿部規秀率部越過白石口,進至雁宿崖一帶,但是連八路軍和老百姓的一個影子都沒找到。撲了空的日軍把八路軍已經為之埋葬的屍體,一具具重新挖出來,用木杠子抬到一起,架上木柴,澆上汽油,點燃焚化,整條山谷彌漫著焚燒屍體的焦臭味。他想讓手下的士兵感受到同胞戰死的悲憤,激起他們復仇的決心。 阿部兩次撲空後,急不可耐。日軍偵察分隊終於在黃土嶺一帶發現八路軍主力,求戰心切的阿部規秀置孤軍冒進於不顧,沿著崎嶇山路直撲黃土嶺的八路軍主力。
1939年11月6日晨,當阿部規秀的部隊闖入黃土嶺時,八路軍主力已在黃土嶺以東的溝谷地區形成包圍圈。在快要進入八路軍的包圍圈時,看到周圍的溝谷地形,狡猾的阿部規秀突然意識到:敵人以一部引誘我方,而主力向黃土嶺附近集結,企圖從我旅團背後進行攻擊。
為了擺脫八路軍從「背後」攻擊的危險,避免再度被殲滅,7日凌晨,阿部規秀緊急進行新的部署,做出部隊繼續東進,經寨頭、煤頭店、浮圖峪返回大本營的決定。阿部規秀令下屬部隊分批從黃土嶺出發。前進時,由先頭部隊,攜輕重機槍,先佔領路兩側高地,然後掩護大隊緩慢前進。企圖通過這樣的彼此接應,加強機動反應力。
日近正午,阿部規秀的先頭部隊到達黃土嶺東面的寨陀村,大部隊卻還拖在上莊子一線,直到下午3點鍾左右,後衛部隊才離開黃土嶺。長長的一隊人馬陸續進入峽谷中的小路,踏進八路軍的包圍圈。八路軍等這隊人馬都進入「袋子」後,才收緊「袋口」,來個「瓮中捉鱉」,從南、北、西三面進行合擊。在八路軍的攻擊下,阿部規秀的主力被迅速壓縮在上莊子附近約5里長、百餘米寬的山溝里。一陣猛烈的襲擊過後,整個山谷彌漫著濃烈的硝煙。阿部規秀的部隊被打得七零八落。
為了掙扎擺脫包圍,阿部規秀立即整頓部隊,依仗精良裝備,向八路軍寨陀陣地方向沖擊,遭到堅決打擊後,又掉頭東向,妄圖從黃土嶺突圍,逃回淶源。八路軍第三團扼守陣地,死死封鎖住日軍退逃之路。這時,八路軍的增援部隊也趕到戰場,他們作為第三團的側應從左面加入戰斗,使包圍圈進一步收攏,後路被堵絕的日軍只能就地抵抗。16時許,阿部規秀旅團主力已傷亡過半,亂作一團。 就在戰斗激烈進行的時候,負責迎頭阻擊任務的八路軍第一團團長陳正湘、政委王道邦接到偵察兵報告,發現位於黃土嶺與上莊子之間的一個名叫教場的小村莊附近,一座獨立院落設有日軍的臨時指揮所。二人隨即命令配屬的分區炮兵營迫擊炮連,對准目標轟擊。
陳正湘在望遠鏡里發現,在南山根東西向的山樑,有3個向北凸出的小山包。中間那個山包上有幾個挎戰刀的敵軍官和幾個隨員,正舉著望遠鏡向793高地及上莊子方向觀察;在教場小河溝南面咫南山小山頭100米左右的獨立小院內,也有腰挎戰刀的敵軍官出出進進。陳正湘判斷,獨立小院是敵人的指揮所,南面小山包是敵人的觀察所。他當即命令通訊主任邱榮輝跑步下山調炮兵連迅速上山,在團指揮所左側立即展開炮兵連進入陣地之後,陳正湘指給他們兩個目標,並要求他們一定將兩個目標摧毀,楊九祥連長在目測距離以後說:「直線距離約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內,保證打好!」
在楊九祥連長指揮下,4發炮彈均在目標點爆炸。從望遠鏡里觀察,小山包上的敵人拖著死屍和傷員滾下山去了,獨立小院之敵跑進跑出,異常慌亂。
接著,炮兵連又向獨立小院北邊的山溝里打了幾發炮彈,以轟擊在死角下隱蔽的敵人。
當時被敵人關在獨立院落東邊小屋裡的一些群眾,親眼看到炮彈在獨立小院屋前爆炸,日軍指揮官被炸倒了,連那條狼狗也炸裂了肚子,可是卻沒有一塊彈片飛到小屋子裡來,群眾無一負傷,暗中驚奇:八路軍的炮真神!後來得知:阿部中將就在這次炮擊下斃命了。
這一壯舉是由當時年僅18歲的李二喜完成的。當時陳正湘、李二喜還不知道,他們已經在抗戰史上寫下輝煌的一筆。後來,他們才得知,他們擊斃了阿部規秀,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
敵人失去指揮官,極度恐慌,綠川純治大佐命令部下抬著阿部,朝黃土嶺拚命突圍,又遭到了我3 團、120 師特務團的迎頭痛擊。隨之,他們又向寨佗突圍,又被1 團擊退。這以後,敵人反撲勢頭頓減,戰法也亂了,不得不收縮兵力固守。
8日上午,敵機空投了新的指揮官。7日,從唐縣、完縣出動的日軍,從淶源增援的日軍各一千多人,8日也都接近黃土嶺。
聶榮臻另從各個方面送來的情報得知,四面八方的敵人都趕來解圍,正在對八路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便當機立斷地通知楊成武:我軍已經殲滅日軍九百多名,取得了重大勝利,雖說殘敵尚未消滅,但為避免陷入增援敵人的重圍,此時不可戀戰,應立即離開戰場,跳到外線去。
然而根據當時是1團3營10連指導員肖友良的說法,阿部規秀先是被迫擊炮擊傷,後被1團3營10連2戰士宋岱擊斃 。這一說法與聶榮臻、楊成武和陳正湘等八路軍指戰員的說法不同,也和日本陸軍省發布的公告中迫擊炮彈造成致命傷的描述相矛盾。 阿部規秀中將被擊斃在黃土嶺的確實消息,聶榮臻是從敵人的電台廣播中得知的,他高興極了。很快,毛澤東也從延安發來電報查證此事,並要「總部向各方公布,廣為宣傳」。擊斃日軍中將級高級指揮官,這在華北戰場、在中國人民當時的抗戰史上都是第一次。 日本《朝日新聞》更以通欄標題哀鳴:「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Ⅱ 三原清河的的歷史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清河地處黃河下游,與華夏民族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 據八十年代初在清河縣杜村出土的新石器(石鐮、石斧等)證實,在距今5000——7000年之間,就有上古人類活動於清河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遠在4000多年之前,禹王治水以後,華夏劃分九州,今清河縣境屬於兗州。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今清河境屬「甘泉」之地。 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70年——前474年)清河先屬齊,後屬晉。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群雄角逐,諸侯割據。趙、韓、魏「三家分晉」,清河屬趙。趙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邯鄲(今邯鄲)。 秦(公元前221年——207年)兼並諸侯國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今清河縣境始置厝縣,屬巨鹿郡所轄四縣之一。清河作為行政區設置縣,自此開始。厝縣的城址,按《太平寰宇記》所載,當在今南宮市東家廟鄉懸空村附近。 西漢高帝(劉邦)四年(公元前203年),劃出巨鹿郡一部分地區,設置清河郡,轄清陽、東武城、莎題、東陽、信鄉、鄃、棗強、復陽、繚十四個縣。郡治清陽縣。清河郡及清陽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縣油坊鎮一帶。 東漢章帝劉烜七年(公元82年)廢皇太子劉慶為清河王,清河郡隨改清河國。漢安帝母左氏,即孝德皇後,死後葬於厝城東北角。漢安帝劉祜是劉慶之子,公元107年稱帝,尊劉慶為孝德皇,母左氏為孝德皇後,改厝縣為甘陵。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又改清河國為甘陵國。轄甘陵、貝丘、東武城、靈、繹幕、廣川等七縣。東漢清河國治甘陵縣,其城址在今清河縣辛集鄉漢墓(冢子)南側。 三國曹魏(公元220年——265年),因襲前朝舊制,清河仍為甘陵國治。後又改為清河郡,轄六縣:清河、貝丘、靈、鄃、繹幕、東武城。清河郡治清河縣,治所未變。 晉咸寧三年(公元277年),復稱清河國(因咸寧三年八月封司馬遐為清河康王而復國),都清河縣。晉清河國及清河縣治所,在今清河縣辛集鄉洪河村南。 十六國時期,清河為郡治,先後屬於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其治所與晉同。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清河為州郡治,州郡並存。清河郡屬北魏,轄四縣:清河、侯城、貝丘、武城。北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移清河郡及武城治信城。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分相州清河郡置貝州,郡州不廢,州、郡及武城縣治所在今南宮市董家廟鄉懸空村附近。 隋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置清河郡,轄清河、清陽、武城、歷亭、漳南、鄃、臨清、清泉、清平、高唐、經城、宗城、茌平、博平14個縣。清河郡治所清河縣,其治所仍在漢信城,即今南宮市董家廟鄉懸空村附近。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行政區劃仍襲隋制。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貝州,轄清河、武城、漳南、歷亭、清陽、鄃、夏津七個縣,州治所在清河縣。六年移治所於歷亭縣,八年仍復舊治。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貝州改為清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貝州。轄清陽、清河、武城、宗城、臨清、經城、漳南、歷亭、夏津九個縣。其治所在今清河縣城關鄉宋貝州城遺址處。 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因襲唐朝舊制貝州治所清河縣,城址未變。 宋初仍為貝州,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平定王則起義後,宋仁宗為炫耀他「明察聖斷有恩於民」,將貝州改為恩州。轄清河、武城、歷亭三個縣。今城關鄉東關村北、西關村南斷續可見的殘垣,即宋貝州土城牆遺跡,為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監官趙薦之所修。 金(公元1115——1234年)時,恩州治所於1134年因水患移歷亭。清河縣為恩州所轄四縣之一,其縣治所未變。 元(公元1206——1368年)時,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清河縣由恩州析出,隸屬大名府,縣治所未變。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清河縣隸屬北平布政司大名府。洪武六年改隸光平府,永樂後為直隸廣平府,縣城在清河老城裡。為明正德七年修,城周三里,高二丈,闊一丈五尺。 清朝(公元1616——1911年),仍為直隸省廣平府清河縣,初屬順廣道,後屬大名道。清河縣自金元降為縣之後,其縣境至今無大變化。清河縣城址仍與前朝同。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廢除州府制,實行中央、地方兩級行政管理,中央轄省(市)及地方。清河縣屬河北省。當時全省132個縣分15個區,清河是第12區所轄11個縣之一,區署設在南宮縣,清河為三等縣。 抗日戰爭時初期,清河縣屬河北省四專署。縣政府駐老城裡。1940年7月,劃出清河西、南部83個村與威縣東南部建立清江縣。1942年10月,清河縣東南部4個村,清江縣40個村(原屬清河縣)與今臨西、威縣部分村又建宏毅縣。1939年日軍佔領清河縣,此後縣政府處於游擊狀態,無固定駐地。1945年4月,日軍退出清河縣,7月縣政府遷駐戈仙庄。11月,清江、宏毅縣撤銷,原屬清河縣的村莊重歸清河縣管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河縣屬河北省衡水專區。1952年清河縣屬邢台專區。1958年4月撤邢台專區,合並為邯鄲專區,清河縣改屬邯鄲專區。同年11月清河縣並入南宮縣。1961年5月,恢復邢台專區。同年七月清河縣由南宮縣分出,恢復清河縣,屬河北省邢台專區。1993年邢台撤地區建市,清河縣屬邢台市。

(公元前221~1989年)秦始皇帝元年(前221年)全國劃為三十六郡,在清河之地設厝縣,屬巨鹿郡。 西漢 高祖四年(前203年)析巨鹿郡,置清河郡,轄14縣,厝縣、清陽縣屬之。 景帝三年(前154年)三月,封景帝子劉乘為清河王。改郡為國。 元鼎二年(前115年)劉義由代王徙清河為剛王。 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決清河郡靈縣嗚犢口,屯氏別河塞絕。 成帝鴻嘉四年(前17年)秋,黃河決,渤海、清河郡縣受災。 新莽始建國三年(11年)河決魏郡,清河郡縣受災。 新莽地皇二年(21年)劉秀起兵反王莽,使蓋延等擊銅馬於清陽。 更始二年(24年)劉秀起使耿弇、寇恂地薊殺死王郎居將趙閎,沿途又斬王郎大將九卿校尉以下3萬我,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間乖郡縣。 東漢 建武二年(26年)正月,檀鄉農民起義軍進攻魏郡、清河郡。 延平元年(106年)八月,殤帝死。太後定策迎立清河之子劉祜嗣位,是為安帝。十二月,清河王劉慶死,葬於清河。 永和四年(139年)清河郡縣蝗蟲為災。 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改清河國為甘陵國,改厝縣為甘陵縣,信成、清陽二縣並入甘陵。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巨鹿(今平鄉縣)張角率眾起義,安平、甘陵民眾群起響應。 中平四年,漁陽(今密雲西南)人張純與同鄉張舉聯盟,舉兵攻破清河、平原。 建安九年(204年)十月,曹操圍鄴時,袁譚背操,遣軍攻甘陵。 建安十一年,改甘陵國為清河郡,甘陵縣屬之。 三國 青龍三年(235年)九月,遭水災。 景初元年(237年)九月,遭水災。 西晉 咸寧三年(277年)於厝城西南3.5公里置清河縣,清河縣名之始。 咸寧四年,七月,大水,莊稼被淹,房屋倒塌,人有死亡。 永嘉四年(310年)二月,石勒攻冀州之廣宗、清河等郡縣。 東晉 永和九年(353年)十一月,前燕慕容恪擁兵割據於樂陵,平原、清河、陽平諸地趙幫將朱禿、杜能、丁嬈、孫元皆降前燕。 太元十一年(386年)清河國改為清河郡,清河縣屬之。 十月,後燕寺人吳深據清河(今清河東南)起義,燕王慕容垂遣兵鎮壓,攻之不克。十二月再攻而破,吳深單騎出走。十二年五月,吳深殺後燕清河太守丁了,再次占據清河。十四年五月,義軍首領吳深被清河孔金殺害。 北魏 太和九年(485年)六月,清河大水。 武定四年(546年)二月,大雪寒,人畜凍死,同年冬大霧彌天,六晝夜不散。 北齊 天保七年(556年)改清河縣為武城縣,屬清河郡。 天保八年蝗澇為害 天保九年遭旱災。 河清二年(563年)二月,大雪。 河清三年。山東大水,餓死者不可勝計。河北境內司州之東郡陽平、清河等水澇最重。 天統三年(567年)大風,晝不見日,廢房拔樹。 隋 開皇八年(588年)廢郡存州,武城縣改稱清河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貝州為清河郡,清河縣屬之。 大業四年正月,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水濟渠。 大業攻七年景縣人高士達聚眾於清河起義 大業九年三月,張金稱等農民起義軍在河北地區活動,隊伍不斷壯大。 十一月,隋煬帝派右衛將軍馮孝慈前往清河鎮壓,張金稱率起義軍與之激戰,義軍大勝,馮孝慈戰敗而死。 大業十二年三月,張金稱率眾接連攻下平恩、武安、巨鹿、清河等縣。 大業十四年清河縣趙德君起義,不久為李密部下。 唐 至德元年(756年)十月,史思明陷河北清河、博平、信都、饒陽諸郡縣。 至德三年安慶緒派蔡希德、安太清攻破清河。 乾元元年(785年)清河郡改稱貝州,轄清河。 興元元年(784年)李抱真、王武俊、大敗朱滔軍於貝州,斬萬餘人,滔遁歸幽州。 光化二年(889年)劉仁恭屠貝州 五代 天福四年(939年)七朔,河決博平,清河大水。 天福八年大蝗害田,人食草木葉皆盡,百姓捕蝗一斗,官府給粟一斗,時蝗旱相繼,百姓流移,餓殍載道。 天福九年正月,契丹佔領貝州,所殺達萬人。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衛運河屢次決口,特立清河兵備二隊,專司河防。 乾德二年(964年)清河(今清涼江)溢,淹民田。 開寶四年(971年)清河溢,漂溺民舍數百間。 慶歷七年(1047年)十一月,貝州宣毅卒王則據城起義,占兵庫,擒知州,自稱東平王,建國號安陽,改元得聖。八年一月,宋這軍攻貝州城不下,挖地道夜入,城破,王則被捕遇害。同年,改貝州為恩州。 嘉祐三年(1058年)黃莘為清河令,與南宮令劉摯,信都令李沖皆以治行聞,時稱為河朔三令。 熙寧元年(1068年)恩州河(黃河)決,清河遭水災。 熙寧四年清陽縣劃入清河縣。 元豐五年(1082年)御河(衛運河)決,清河遭水災。 元祐六年(1091年)監官趙薦之監修恩州城(古貝州城)。 元符三年(1100年)恩州地震。 宣和元年六月,恩州河決清河堤。 宣和三年六月,恩州河決,清河傷禾。 南宋 端平三年(1236年)割恩州屬大名路,清河屬之。 元 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旱。 至元十八淫雨,莊稼受害。 至元十九年蝗蟲遮天蔽日,達7天之久,禾稼俱盡。 至元二十八年八月,清河、南樂諸縣霖雨,莊稼受害。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陰河(衛河)決,清河遭水災,民舍莊稼被淹。 明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將徐達會兵於清河、臨清一帶,北逐元兵。 洪武六年改大名路為廣平府,轄清河縣。 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燕王起兵靖難,沿清河、臨清驛道展開拉鋸戰,三年燕兵攻佔廣平府。 永樂二年(1404年)九月,由山西移民,定居清河。 永樂四年臨清至渡口驛衛運河7處決口。 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縣移民清河,撥田耕耘,免田租一年。 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衛運河水乾涸,為多年所僅見。 成化十六年衛運河泛溢入清河,民房舍漂溺幾盡,死者甚眾。 弘治四年(1491年)縣三老宗安等人,為排除縣南部積水上書朝廷開疏水渠一道,長20公里。 弘治六年蝗蟲遮天蔽日,莊稼被食。 弘治十五年九月,地震有聲。 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楊虎起義軍經清河,攻破縣城。 正德七年詔改建新城於舊城之東南隅,同知何宋伊,知縣張一鵬監修。 正德八年詔賜慶陽伯夏儒清河縣慶田3300餘項。 嘉靖九年(1530年)衛運河決自白廟口,泛清河,舟楫通於城門外,漂民廬舍,有系嬰兒於樹上者。 嘉靖十年大飢,升粟至百七十錢。 嘉靖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 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孟仲遴主持創修《清河縣志》五卷。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至八月不雨,遍地生蝗蟲,升粟至百八十錢,民采草木根葉而食,多餓死者。 隆慶三年(1569年)六月,衛運河決,泛清河,毀禾苗廬舍。 隆慶四年六月二十七日,衛運河決,泛清河,田園舍被淹。 萬曆九年(1581年)知縣向日紅重修《清河縣志》十二卷(今存七至十二卷)。 崇禎十三年(1640年) 四月至七月不雨,衛運河乾涸,冬大飢,民始採食樹葉、木皮、繼則人相食。 崇禎十四年春,大疫,死屍枕藉。五月,飛蝗至,飢民取以代食。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進入清河佔領縣城置縣衙。 清 順治十年(年)衛運河決,洪河等村盡淹。十三年又決,淹沒更甚,陸地行舟。 順治十五年三月,蝗蟲食禾苗。 順治十七年四月,遭雹災。 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二十一日夜,風霜並作,禾苗凍死過半。 康熙十六年春,風霾陰霧49餘天。 康熙十七年知縣盧士傑、夏琮纂修《清河縣志》十八卷。 康熙五十七年知縣錢啟文纂修《清河縣志》十八卷。 康熙五十八年大水,平地行舟。 雍正十年(1732年)秋,禾生蟲,形如蛆。 雍正十一年二月,大雨莊稼被淹。 雍正十三年大旱,禾苗枯死。 乾隆二年(1737年)衛運河決尖庄,田禾淹沒。四年復決。 乾隆八年夏旱,大飢。減免田租有差。 乾隆十二年七月,大風拔樹。 乾隆四十四年衛運河決,民宅行舟。 嘉慶十八年(1813年)歲大飢。 嘉慶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 道光三年(1823年)河決,平地水深丈余。 道光十年四月(閏)二十二日地震有聲。 咸豐七年(1857年)蝗災,大飢。 咸豐十一年四月七日,白蓮教首張善繼攻破清河城,知縣陳大烈、典史趙維煥死。白蓮教於洛體,由山東夏津率萬人,進入油坊、謝爐,與官府團勇戰於黃金庄,兵敗南撤。 同治元年(1862年)瘟病流行。是年,成立民團30餘團。 同治三年正月,白蓮教楊蓬嶺之侄招聚教徒萬餘人,屢攻清河,均被團勇擊退。 同治六年知縣熊存瀚蒞任,成立民團三十三團。 同治七年衛運河決口,莊稼被淹。 同治十一年知縣王鏞續修《清河縣志》十八卷。 光緒三年(1877年)歲大飢,人多有餓死者。 光緒四年大旱。 光緒八年地震。 光緒九年知縣工黃汝香續修《清河縣志》四卷。 光緒十八年衛運河決成災。二十年河決復甚,全縣盡成澤國。 光緒二十四年山東交界各州,鄉民多習拳勇,名曰義和,繼改稱梅花拳,後沿用義和名目。直隸南宮、曲周、清河、威縣、滄州等地拳民日益增多。 光緒二十五年河間、故城、吳橋、清河等縣的義和團以景州為中心開展活動。 光緒二十六年酷旱,至七月始雨,大飢。 光緒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景廷賓聯合義和團余部趙三多等萬餘人,在巨鹿廈頭寺正式起義,清河農民義和團紛紛響應。 光緒三十年縣設立高等學堂。 光緒三十二年縣高,設立師范傳習所,同年改秒初級師范學堂。

民國初中期 民國元年(1912年) 民國成立,設直隸京師,轄清河縣。在油坊鎮設二等乙級郵局。 民國3年東鄉民團團長馬全天(馬雙埠人),抗繳官府稅,「馬全天抗洋捐,要官府速豁免」的口號迅速傳播,馬率民團及鄉民持土槍、刀劍、三眼槍、土炮等進攻清河到城,城內警衛開槍射擊,死亡數人。 民國8年全縣人口130066人。 民國9年大旱,未能播種,死亡外逃者甚多。 民國12年在廉冢集北街,借春暉書院籌立蠶桑學校。 民國15年食鹽短漲價,每斤銀5分9厘。 民國18年縣高等學堂改名為完全小學校。春,縣成立女子完全小學校。 民國19年10月12日4時,山東土匪王治岐率土匪200餘人竄入清河,東北軍及保衛團剿匪。 民國20年9月18日日軍侵佔沈陽後,縣立高小學生王發武、劉鐵之、楊波、牛壽君等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民國21年大雨成災。 民國22年12月,張福謙及趙鼎銘等續修《清河縣志》十七捲成。 民國23年春,東野庄宋春山經王福田(南宮和生店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清河縣第一名黨員。 3月,由中共南宮縣委委員馮化宣主持建立清河縣第一個黨支部------東野庄黨支部。 民國24年春,中共直南特委決定,建立中共南(宮)清(河)工作委員會(簡稱南清工委),書記馮化宣,委員郭松鶴、馬建榮。 秋,東野庄黨支部派宋春香去南宮蘇村參加冀南黨組織領導的分糧吃大戶暴動。 民國25年3月,冀南暴動失敗後,馬國瑞、馮化宣等轉移到東野庄,該成為冀南特委開展秘密工作的臨時指揮部。 3月,劉鐵之在戴家屯一帶做宣傳工作,發展黨員。 3月,寧心力在大堤、峨二庄、王化庄做黨的創建工作。 11月,王發武回清河開展黨的地下活動,發展黨員。

Ⅲ 山西歷史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義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特別是晉商十分活躍,威震海內外,其足跡東出日本,北抵沙俄。最著名的是山西票號,可謂中國金融之鼻祖。
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為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為重大貢獻。
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人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可以說,山西是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BR> 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如佛教聖地五台山、應縣木塔、雲岡石窟、永樂宮壁畫、運城關帝廟、永濟普救寺、洪洞廣勝寺等在國內外都很著名。山西民歌、民謠舞蹈、民間傳說、民間工藝等具有獨特的魅力。
山西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具有勤與儉的民風。劉胡蘭精神、大寨精神、太舊精神、李雙良精神激勵著人們為爭取新生活不斷艱苦拚搏。

Ⅳ 凈空法師問答

阿彌陀佛

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者「阿彌陀佛」四個字,不要聽別人亂說。

學佛要看佛經和祖師大德的講經說法,不要自己亂看一些不知道出處的學佛資料,很多錯誤或不圓滿,壞了自己法身慧命。

你可修凈土法門。網路上很好找到凈空法師講經的「認識佛教」,無量壽經,十善業道經,等,

凈空法師---《阿彌陀經》上講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所以,蓮池大師在晚年,「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他老人家就是一部《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他念四個字,不念六個字,四個字比六個字簡單容易。

說到念佛,念佛的種類有很多,就是持名,持名也有許多種念法。你要問:哪一種正確?很難講,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你明了一個yuan則就好,哪一種腔調你聽了很舒服,聽了你的心能靜得下來,這種腔調就最適合你。

念佛最重要的是:心口要相應!心裡頭真的有佛,真的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句佛號念起來才會得力。談到得生凈土,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是持名念佛最重要的綱領,我們能不能得生,就是這一句我們是不是真正能夠做到!

世尊在經上,教導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南無」是我們加上去的,南無是梵語,意思是皈依、歸命、恭敬。所以從前蓮池大師念佛念四個字,《竹窗隨筆》裡面有記載,這是他老人家自己筆記裡面寫的。

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你老人家教人家念佛,是怎樣教法?你自己念佛是怎麼個念法?」他就說:「我教人念佛,教他念六個字;我自己念佛,念四個字。」人家覺得奇怪,就問他:「為什麼你教人的跟自己念的不一樣?」

大師就說:「我自己對西方凈土有堅定的信心、懇切的願望,這一生是決定要去,非去不可,所以我就遵守世尊的教誡,執持名號四個字。我教別人,別人未必有信心,未必有這個願望,所以我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

換句話說,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還不想去的,加上「南無」好。客氣一點,跟阿彌陀佛結個緣,種種善根,這一生不能去,還有來生,還有後生,是這么個意思。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恭敬禮敬阿彌陀佛,那是對一般人講的。

真正決心要生凈土,跟阿彌陀佛就不要講客氣,客套都不要,直截了當就是這一句名號。這客氣話不必要,愈簡單愈好,祖師給我們做了典範、給我們做了模範,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應當怎樣修學。

《阿彌陀經》上講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所以,蓮池大師在晚年,「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他老人家就是一部《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他念四個字,不念六個字,四個字比六個字簡單容易。

Ⅳ 中國英雄

1840鴉片戰爭—1911
林則徐
鄧廷楨
關天培
陳化成
顏浩長
尤渤
謝朝恩
江繼芸
陳連升
麥廷章
祥福
韋逢甲 海齡
鄭國鴻
葛雲飛
王錫朋
朱貴
徐保
何玉成
何大庚
聶士成
韋紹光
裕謙 史榮椿 馮子材 歐陽利見
王德榜 劉銘傳 馬維騏 劉永福 丁汝昌 鄧世昌 劉步蟾 左寶貴 徐邦道 徐驤 譚嗣同 楊深秀 楊銳
劉光第 康廣仁 羅榮光 戴宗騫 林永升 林旭 王孝祺 陳嘉 蔣宗漢
蘇元春
馬盛治 張春發
覃修綱 吳永安 孫開華 煥明 蘇得勝 左宗棠 林洪烈 羅之曼
民國時期
孫中山 廖仲愷 黃興 秋瑾 林覺民 喻培倫 宋教仁 姚宏業 禹之謨 劉道一 劉振鴻 黃鍾傑 鄒容 蔡鍔
趙聲 丘逢甲 范鴻仙 朱執信 陳天華 陸皓東 劉靜安 白毓昆 彭楚藩 焦達峰 陳作新 王金銘 熊朝霖 江光國
陳濤 施從雲 林文 饒國梁 劉復基 倪映典 方聲洞 楊卓霖 熊成基 劉貞一 楊守仁 楊宏勝 彭家珍 王天傑
孫武 史堅如 徐錫麟 韓恢 程家檉 張啟善 王憲章 蔣翊武 黃炎培 鄧蔭南 馬君武 邵力子 徐樹錚
抗日英雄
馬佔山 張自忠 佟麟閣 趙尚志 楊靖宇 趙登禹 陳嘉庚 戴安瀾 郝夢齡 左權 李家鈺 王甲本 謝晉元 林彪
司徒非 劉震東 鄒紹孟 趙渭濱 范庭蘭 劉桂五 周元 李必蕃 黃啟東 方叔洪 付忠貴 林英燦 李國良 張諝行
王禹九 陳安保 馬玉仁 韓炳宸 張唐聚 丁炳權 鄭作民 關鍾毅 戴民權 張敬 王竣 梁希賢 陳文杞 唐淮源
寸性奇 金崇印 石作衡 賴傳湘 朱實夫 李翰卿 武士敏 朱士勤 郭子斌 王鳳山 胡義賓 張慶澍 周復 張少舫
高道先 江春炎 彭士量 孫明瑾 盧廣偉 陳紹堂 周鼎銘 王劍岳 闞維雍 陳濟恆 薛岳
趙一曼 鍾毅 郭征 陳寶安 武士敏 饒國華 王銘章 葉成煥 馮安邦 范築先 高志航 閻海文 姚子青營 彭德懷
五壯士 聶耳 羅福星 吉鴻昌 李宗仁 馮玉祥 吳克仁 馮占海 蔡廷鍇 馮治安
劉家騏 鄭廷珍 姜玉貞 付作義 衛立煌 魏拯民 李紅光 關玉衡 鄧鐵梅 苗可秀 雙槍老太婆 呂旃蒙 齊學啟
孫震 楊愛源 蘇炳文 何基灃 仵德厚 胡旭盱 夏國章 吳國璋 肖山令 姚中英 <台兒庄戰役英烈紀念館>

抗美援朝
彭德懷 楊根思 黃繼光 伍先華 許家朋 孫占元 邱少雲 李家發 楊連第 楊春增 楊育才 胡修道 卜廣德 於泮宮
於喜田 王 海 王兆才 王學鳳 王德明 毛張苗 孔慶三 劉慶亮 劉維漢 孫生祿 孫振錄 伍先華 李鳳林
李家發 李延年 余新發 許家朋 沈樹根 邱少雲 張永富 張積慧 吳志洲 員寶山 周厚剛 陳忠德 楊寶山 楊育才
楊春增 楊連第 胡修道 趙寶桐 柴去振 徐長富 高成山 高景灝 倪祥明 秦家彬 曹慶功 曹玉海 郭忠田 郭恩志
曹家富 崔建國 雷寶森 魯 珉 魏玉德 譚煩雲 牛保才 王興紀 孫鳳鉅 羅盛教 張益仁 羅滄海 范萬章 毛岸英

抗俄英雄榜
於慶陽 孫征民 楊 林 陳紹光 王慶榮 孫玉國 杜永春 華玉傑 周登國 冷鵬飛 袁壽山

對越自衛反擊戰

趙佔英

志願軍團以上烈士名單 :

姓名 單位 職務 籍貫 出生年份 入黨時間 參軍時間 入朝時間 犧牲時間 犧牲地點

蔡啟榮 12軍35師 副師長 河南商城 1919 1934 1932 1951 51。5。17 前線
蔡正國 50軍 副軍長 江西永新 1909 1932 1932 1950 53。4。12 前線
曹國英 12軍35師104團 團長 河北安國 1916 1938 1938 1951 52。3。22 前線
曹生 67軍201師603團 代團長 山西廣靈 1921 1938 1937 1951 53。5。16 前線
車景友 空軍17師 領航主任 山西應縣 1918 1938 1937 1951 52。6 空戰
陳達 65軍後勤部軍械科 科長 河北平山 1920 1938 1938 1951 52。11 前線
陳亮 空3師9團 副團長 山東歷城 1926 1944 1943 1951 53。3。13 前線 空戰
陳建國 67軍200師後勤處 政委 河北藁城 1909 1931 1936 1951 53。7 前線
陳森標 20軍政治部秘書處總務科 科長 浙江仙居 1919 1940 1940 1950 51。9 前線
程道健 39軍司令部通信科 科長 江蘇淮陰 1924 1942 1940 1950 53。1 前線
儲紹孟 65軍194師炮兵團 團長 河北博野 1915 1938 1937 1951 51。5 前線
崔景昆 38軍112師後勤處 副處長 山西 1922 1939 1937 1950 50。11。5 前線
鄧仕均 63軍187師559團 團長 四川蒼水 1917 1935 1932 1951 51。5。20 洪川江南岸
鄧玉林 炮兵7師10團 政委 江西瑞金 1913 1937 1932 1951 52。6。22 前線
杜耀亭 1軍7師後勤處 處長 山西原平 1917 1937 1937 1953 53。6。26 前線
杜英哲 65軍司令部通信科 科長 河北博野 1920 1939 1938 1951 51。2。 前線
樊玉祥 空軍15師45團 團長 河北靈壽 1923 1940 1938 1951 53。6。22 空戰
方秉直 27軍81師後勤處 政委 廣東開平 1921 1939 1938 1950 51。4。29 前線
馮建屏 20兵團政治部保衛部 部長 江西 1916 1936 1934 1951 52。3。13 前線
耿福海 27軍80師239團 政委 山東乳山 1917 1939 1938 1950 51。4。23 東部前線
郭介人 志願軍政治部文藝科 科長 河南孟縣 1916 1940 1940 1951 55。6。24 朝鮮
郭文仲 64軍後勤部秘書科 科長 河北定縣 1914 1938 1938 1951 51。5。27 前線
何凌登 39軍司令部參謀處 處長 福建福州 1917 1938 1938 1950 50。10。19 前線
郝亮 20軍58師174團 團長 山東萊陽 1918 1939 1938 1950 50。12 長津湖
侯依清 68軍202師後勤處 副處長 山西榆次 1920 1940 1939 1951 52。6。28 前線
胡乾秀 20軍58師 參謀長 湖北陽新 1916 1931 1929 1950 50。12 長津湖
洪定太 20軍59師175團 團長 湖北黃崗 1918 1939 1937 1950 51。4。27 前線
賈廣和 空軍15師43團 團長 江蘇沛縣 1924 1941 1939 1951 53。2 前線
康致中 1軍7師19團 團長 陝西 1919 1938 1937 1953 53。6。23 前線
孔玲 27軍後勤部運輸科 科長 山東榮成 1913 1940 1939 1950 50。12 前線
寇排貴 26軍特務團 代團長 陝西吳堡 1922 1937 1934 1950 52。3。4 前線
李寶珍 後勤司令部4分部參謀處 處長 山西原平 1917 1938 1937 1950 53。2。14 前線
李錦堂 68軍202師606團 代團長 河北獲鹿 1915 1938 1937 1951 53。7 前線
李文范 中南軍區赴朝實習團 副政委(原中南軍區組織處處長) 江西 1916 1935 1933 1952 53。6。 前線
李錫臣 39軍後勤部管理科 科長 山東單縣 1910 1939 1939 1950 51。3。12 前線
李雪瑞 67軍200師 師長 湖南茶陵 1914 1932 1931 1951 51。7。7 前線
李湘 67軍 軍長 江西永新 1915 1931 1930 1951 52。7。8 前線坑道 病故
李振 後勤司令部37兵站醫院 院長 遼寧丹東 1916 1943 1941 1952 53。 前線
李中林 1軍政治部組織科 科長 山西汾陽 1924 1939 1937 1953 53。6。26 前線
李樹人 20軍58師172團 政委 江蘇 1920 1938 1938 1950 51。5。17 前線
廖亨祿 赴朝慰問團2分團 副團長(中南軍區幹部管理部部長) 福建永定 1913 19311930 1951 51。5 前線 遇敵機轟炸
林基坦 42軍後勤部幹部處 副處長 山東文登 1922 1944 1944 1950 52。2 前線
林晶 後勤司令部工程兵指揮所作戰科 科長 上海 1921 1940 1939 1950 52。6 前線
劉光義 15軍44師後勤處 政委 山西大同 1917 1938 1938 1951 51。9。12 前線
劉榮光 65軍193師578團 政委 河北豐潤 1925 1943 1941 1951 51。4 前線
劉毓滿 16軍47師炮兵團 團長 山東黃縣 1922 1939 1937 1953 54。 前線
盧炳德 後勤司令部2分部汽車1團 團長 安徽五河 1918 1936 1933 1950 52。3。13 前線
陸駿 23軍67師200團 政委 浙江嘉興 1923 1942 1942 1952 53。3。13 前線
呂景文 後勤司令部2分部10大站 政委 山西稷山 1916 1937 1937 1951 53。3。7 前線
羅永祥 後勤司令部1分部 代副政委 江西興國 1916 1934 1931 1951 52。9 前線
羅春生 40軍118師 師長 江西吉水 1916 1932 1930 1950 52。5。15 前線
馬德里 38軍政治部組織科 科長 山東 1919 1939 1938 1950 50、11、7 前線
馬順天 40軍120師359團 政委 河北灤縣 1921 1939 1938 1950 50、11、14 前線
馬勇 空軍5師 師長 河北藁城 1922 1938 1938 1951 52、8、31 飛機失事
喬華春 27軍後勤部衛生部政教科 科長 山東文堅 1921 1941 1940 1950 51。4。6 前線
邱世清 39軍後勤部 部長 江西瑞金 1913 1934 1933 1950 51。3。12 前線
饒惠譚 23軍 副軍長 湖北大冶 1915 1933 1930 1950 53。2。21 中部前線
石存仁 67軍後勤部軍械科 科長 北京豐台 1919 1941 1939 1951 51。6。24 前線
石傑 66軍政治部組織科 科長 河北完縣 1922 1940 1939 1950 51。1 前線
史懷珍 39軍司令部管理科 科長 山西長治 1915 1938 1938 1950 53。1 前線
宋崇魁 12軍34師106團 團長 山西和順 1920 1939 1938 1951 51。4。23 前線
宋文海 西康省公安總隊政治部(志願軍後勤司令部見習) 主任 山西長治 1917 19381938 1952 52.6 前線
蘇冶 志願軍司令部通信器材科 科長 北京 1919 1941 1941 1950 50。10 前線
孫德普 42軍司令部偵察科 科長 山東淄博 1916 1938 1938 1950 51。1。1 前線
孫洪炎 26軍76師炮兵團 政委 山東臨沂 1921 1940 1939 1950 51。12。31 前線
孫傑 27軍81師後勤處 處長 山東文登 1921 1941 1940 1950 51。4。29 前線
孫澤東 1軍7師19團 政委 河北 1921 1940 1938 1953 53。6。26 前線
湯福亭 31軍93師279團(20軍見習) 團長 山東榮成 1913 1940 1940 1952 52。8。12 前線
湯景仲 40軍118師 參謀長 山東壽光 1917 1938 1937 1950 52。5。15 前線
唐玉楷 27軍幹部部 副部長 山東榮成 1923 1940 1939 1950 52。4。10 前線
田潤身 65軍193師578團 團長 山西懷仁 1918 1938 1937 1951 51。4 前線
田有信 60軍(綿陽軍分區12團見習) 團長 河北魏縣 1918 1939 1939 1952 52。10 前線
王德榮 鐵道兵1師橋梁11團 團長 江蘇 1901 1938 1937 1950 51。2 前線
王德勇 中南軍區赴朝實習團(中南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 副團長 湖北 1913 1932 1930 1953 53。6 前線
王國華 64軍司令部管理科 科長 河北定縣 1915 1939 1939 1951 53、3、31 前線
王珩 炮兵8師 師長 河北任丘 1911 1938 1938 1950 51、7、24 前線
王啟光 1軍7師後勤處 政委 河北蠡縣 1922 1939 1938 1953 53、6、26 前線
王乾元 38軍司令部作戰科 科長 山東 1917 1939 1938 1950 50、10、25 前線 車禍
王泉 39軍116師政治部 副主任 陝西禮泉 1920 1938 1937 1950 52、6 前線
王憲堂 戰防炮33師407團 團長 河北沙河 1918 1939 1939 1953 53、6、2 前線
王雪琴 65軍193師578團 政委 河北定興 1919 1939 1938 1951 51。9 前線
隗永文 65軍193師578團 團長 北京房山 1922 1940 1939 1951 51。9 前線
吳國璋 39軍 第一副軍長 安徽金寨 1919 1935 1930 1950 51。10 前線
吳書 39軍117師政治部 主任 江蘇灌雲 1918 1938 1937 1950 51。2 前線
吳彥生 12軍35師105團 團長 河南 1918 1937 1937 1951 51。5 前線
邢志儀 27軍司令部管理科 科長 山東萊陽 1912 1941 1939 1950 52。9 前線
薛劍強 39軍116師 參謀長 江蘇漣水 1922 1940 1940 1950 51。3 前線
楊惠春 後勤部軍需部 部長,軍需上校 河北固安 1910 1939 1938 1953 56。12。13 朝鮮 因公
楊友濤 後勤司令部4分部衛生處 處長 河南偃師 1921 1940 1938 1950 52。3 前線
於國良 38軍112師後勤處 處長 山東 1910 1937 1938 1950 50、11、5 前線
喻求清 20軍後勤部 部長 湖南平江 1912 1931 1930 1950 51。5 前線
臧克力 12軍34師101團 政委 山東諸城 1918 1940 1940 1951 51。5。20 前線
張端勝 26軍77師230團 團長 山東淄博 1920 1940 1939 1950 50。12。29 前線
張樂天 27軍政治部宣傳部 部長 山東蓬萊 1915 1938 1938 1950 51。5。12 前線
張平甫 12軍35師104團 政委 河南滑縣 1920 1939 1938 1951 53。4。15 上甘嶺
張四維 65軍後勤部衛生處醫務科 科長 河北新樂 1921 1940 1938 1951 51。4 前線
張祥 67軍199師596團 代團長 貴州畢節 1917 1937 1935 1951 53。6 前線
張振一 40軍119師衛生部 部長 山西汾縣 1920 1939 1937 1950 51。8 前線
張子豐 68軍202師606團 政委 河北 1919 1938 1938 1951 53。7 前線
張纖華 47軍139師416團 團長 湖北京山 1917 1937 1935 1951 51。11。15 前線
張慶和 空2師 師長兼空軍司令員第一指揮助理 河北寧晉 1921 1938 1938 1951 53。4 朝鮮
趙大海 空軍4師12團 團長 山西大寧 1923 1949 1948 1951 51。7。9 空戰
趙鴻濟 20軍60師180團 團長 山東掖縣 1918 1939 1938 1950 50。12。10 長津湖
趙傑 26軍77師後勤處 處長 山東新泰 1917 1939 1938 1950 51。10。7 前線
趙切源 12軍35師105團 代團長 四川渠縣 1912 1935 1933 1951 51。5。17 前線
趙文全 空軍6師16團 團長 山西代縣 1926 1943 1940 1951 53。6 前線
趙渭清 27軍政治部宣傳部宣教科 科長 山東文登 1922 1940 1940 1950 51。5 前線
趙興玉 66軍196師588團 代團長 江西興國 1916 1934 1931 1950 50。12 前線
鄭希和 42軍126師378團 團長 山東壽光 1919 1939 1938 1950 50。12 前線
周谷性 38軍政治部前進報社 總編輯 江蘇淮陰 1919 1940 1940 1950 52。10 前線
邊登甲 後勤司令部5分部20兵站部 主任 河北定縣 1914 1938 1937 1951 51。8。24 前線
左淮映 19兵團後勤部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四川長壽 1905 1937 1938 1951 51。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