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宣傳片
㈠ 侯馬孝義皮影的異同
皮影又稱「燈影」,屬傀儡戲的一種,是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最古老的戲曲之一,它產生於漢代,盛行於北宋,明清時得到空前的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侯馬皮影戲演出的「影人」,初以素紙雕簇,後用驢皮、牛皮,經過硝制、刮平,根據戲中角色和襯景的設計,進行雕簇、敷色、熨平、裝訂、製作,演出時在表演
藝人的操作下,靠燈光的透射,映現在屏幕上,同時配合各種樂器伴奏和唱腔,便成為「一口傷痛還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意趣盎然的戲劇表演形式了,千百年
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更重要的是,侯馬市皮影不同於其他皮影之處,一是人物臉部掏空,更能體現出角色的喜怒哀樂;二是有一批熱愛皮影藝術的人,歷盡艱辛,薪火相傳,才不至於消
失,特別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出《杜鵑山》、《紅燈記》、《小運動員》、《采蘑菇》、《看瓜》、《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鶴與龜》、《藍
子賣母》等,現在經常上演《大變化》、《收五毒》、《豬八戒背媳婦》、《賣雜貨》、《小公雞與老狐狸》等,保留了一大批劇目。
侯馬皮影戲將曲詞、音樂、舞蹈、武術、服裝、腦譜的美,融為一體,給人以聽覺和視覺兩方面的享受;此外,近年來推出的用上影製作的工藝美術品,令人賞心悅目。
皮影劇目題材廣泛,有神話、寓言、喜劇等,寓教於樂,是人民群眾最好的精神食糧。
孝義皮影 即 孝義皮影戲 。
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中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之一,因流行於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於戰國,是種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
歷史考證
皮影戲的形成時代尚無確考,但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記載,它至晚在宋代已經成熟和盛行,東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戲藝人已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畫中有一幅《影戲圖》,生動形
象地表現了當時山西皮影演出的實況。經過宋、金、元、明四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流行全國各地的皮影戲在清代呈現出繁榮局面。
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於戰國,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如今,多數專家學者認為,皮影戲開始於漢朝,主要依據《漢書·外戚傳》的記載:相傳漢武帝劉徹
孝義皮影戲
最
寵愛的妃子李夫人過早去世,漢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徹夜難眠。這時候,有齊人少翁深知漢武帝的心事。他花了3個晝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樣大的李夫人形
象,塗上顏色,學著李夫人生前的動作,在室內掛起了一塊白色方形帷幕,點上燈燭,讓漢武帝坐在方帷外觀看,少翁貼著帷幕操縱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樣……
從漢朝起,皮影戲慢慢發展,各地的樂調、民歌、唱腔、戲劇、雕刻、剪紙等藝術元素深深地融會其中,而因中國各地風俗的不同,皮影各具風格。
劇種流派
由於皮影戲在我國流傳地域廣闊,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見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東皮影、山西皮影、
青海皮影、寧夏皮影、陝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陳龍皮影等風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樂唱腔風格與韻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
音樂體系的精華,從而形成了溢彩紛呈的眾多流派。有沔陽皮影戲、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孝義皮影戲、復州皮影戲、海寧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陸豐皮影
戲、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阿宮腔、弦板腔、環縣道情皮影戲、凌源皮影戲等等。
在秦、晉、豫一帶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宮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調、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種,曲牌甚多。演唱時,還常用和聲接腔、幫腔和鼻哼余韻的唱法,拖腔婉轉悠揚,非常動聽。
河北、北京、東北、山東一帶的各路皮影唱腔,雖同源於冀東灤州的樂亭影調,但各自的唱腔分別在京劇、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間歌調的滋潤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暢的平調、華麗的花調、凄哀的悲調不一而足。而其中唐灤地區的掐嗓唱法十分獨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戲音樂及唱腔也都帶有本地地方特色。
8我國各地皮影戲編輯
華縣皮影戲
華
縣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形成於清代初葉。因其主要流傳於關中東府渭南二華、大荔一帶,所以也稱其為東路碗碗腔。該劇種唱腔板式齊備,伴奏樂器很有特
性,細膩幽雅、婉轉纏綿,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皮影造型優美,人物個性特徵明顯、選料考究、製作精細。清乾隆、嘉慶年間,戲劇家李芳桂等文人、舉子,為碗碗
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許多傳統劇目,至今流傳,並被其他劇種移植、改編搬上舞台,久演不衰,為陝西的戲曲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組
成,行動方便,不擇場地,長年可活動於民間的村鎮、宅院,在廣闊的農村紮下牢固的根基。
現因各種原因面臨失傳和生存的危機,拯救和保護碗碗腔皮影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唐山皮影戲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唐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桿子有3根,分別叫「主桿」和「手桿」。唐山皮影戲演出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有「七忙八閑」之說。
唐山皮影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目有《五鋒會》、《二度梅》、《青雲劍》
等。皮影傳統劇本的文學結構為人物出場有上場「詩」,下場「對」。其格律常用
「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硬散」、「大金邊」、「小金邊」等。這些唱詞結構都是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
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
孝義皮影(20張)
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涼調、悲調、游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皮影的雕刻要經過刮皮漿皮、拓樣雕刻、著色塗油、拼釘裝桿幾個步驟。刀口和上色是最能體現雕刻藝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為生、小、大、鬢、丑等。
唐山皮影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當地社會民俗民風、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歷代唐山皮影藝人對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
和技藝的改良與創新從未間斷過,這些經驗是今人和後人的寶貴財富。唐山皮影的傳承延續著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鑒價值。唐山皮
影的唱腔、音樂、表演、造型有著本地域特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贊譽,具有很高的欣賞與研究價值。
現在,能夠進行皮影戲劇本創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藝人年齡偏大,找不到徒弟傳承,欣賞皮影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少。唐山皮影面臨著失傳的困境。
冀南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邯鄲市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於河北邯鄲多個縣區。
冀南皮影戲源遠流長,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於河北南部,並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冀南皮影戲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有著重要聯系。
冀南皮影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體現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風貌。冀南皮影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
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樂器。樂隊配有板胡、二胡、悶
笛、三弦、嗩吶、笙等樂器,現在又配上了電子琴。武場配有板鼓、戰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馬號、梆子等。冀南皮影戲班社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習
俗,基本上體現了原生態皮影戲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戲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時至今日卻陷入十分尷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數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中年藝人特別是
年輕藝人很少,影戲箱也越來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藝人已經沒有了。據在冀南6個縣的統計,現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戲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個減少
至10餘個,皮影藝人由過去的近千人減少到100餘人,演出劇目從過去的200多個減少到30多個,而且演出場次越來越少,演出范圍越來越小。傳統的皮影
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目、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失傳。
復州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瓦房店市
復州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復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和盛行的時
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1),當時河北一帶「白蓮教」盛行,有皮影藝人也參加「白蓮教」,被清政府誣為「懸燈匪」,並下令禁演皮影戲。河北
灤州皮影藝人被迫大量流入東北並進入遼南。復州皮影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從1932年開始,復州皮影戲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後,復州皮影戲恢復。全國解放後,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最興盛時,全縣有皮影戲班43個,在群眾中影響較大的皮影藝人有20多位。
復州皮影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傳播文化知識,保留、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歷史傳說、風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從復州皮影戲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丑,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海寧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海寧市
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寧市境內,至今流傳著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寧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
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嗩吶、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
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寧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寧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
「蠶花班」。
海寧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為材料,通過繪圖、剪形、勾線、上色、縫制插簽等工序製成,主要特點是:「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為主,頗具民族民間特色。
海寧皮影戲演繹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寧境內尚有戲班20多個,劇目達300餘個,演員
120多人。隨著時代的變革,皮影藝術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門為組建劇團赴京演出,經調查全省惟海寧尚存技藝精湛的皮影老藝
人。但時至今日,僅存的幾位老藝人年歲均逾七旬,後繼乏人,已屬重點搶救的傳統民間藝術項目之一。
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沔陽(今仙桃市)、潛江、天門、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皮影尤以沔陽皮影戲最為著名,它融傳統繪畫、雕刻、美術於一體,集電影、電視動畫於一身,具有濃郁的漢族文化氣息,是中國藝術菀里的一朵奇葩。
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皮影戲在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一帶,其顯著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雕鏤(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
江漢平原皮影戲所操作的皮影,影子長70厘米至80厘米,屬「門神譜」類大皮影,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湯格」、
「郭格」和「楊格」四種風格。「皮格」為仙桃綉花堤皮思金、皮思銀兄弟二人所創,影子製作細膩,正反如一,呈剪紙風格;「湯格」為潛江王場皮影雕刻師傅湯
玉堂所創,其皮影以花草圖案精細見長;「郭格」為潛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詳)所創,尤以人物造型逼真傳世;「楊格」為原沔陽皮影隊成員楊雙林
所創,影子身形較其他風格影人細長、孔大、透光性好。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目多達300多個。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江漢平原皮影製作精細、造型生動、唱腔優美,富有古樸的楚文化風格,深受歷代人民群眾喜愛。
隨著現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藝人的相繼謝世,江漢平原皮影已經開始走向消亡,其藝術精華亟待後人傳承。
沔陽皮影戲
沔陽皮影戲,俗稱「皮影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以玲瓏剔透造型生動的影像,優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橫生的台詞,優雅動聽的伴奏而獨具一格, 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是江漢平原眾多民間藝術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的皮影藝術之鄉,民間流傳「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捏悶脾」的歌謠,足見皮影戲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仙桃皮影造型仿效戲劇人物臉譜,用沔陽雕花剪紙的
技藝雕刻而成,雕刻精美,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在形制上,皮影影子長70厘米至80厘米,屬「門神譜」類大皮影,造型較為寫實;內容豐富(多來
自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等),有楚漢相爭、三國、隋唐、水滸、西遊等300多個劇目,情節起伏,懸念迭出;以漁鼓調演唱,語言詼諧幽默,富有濃郁的鄉土氣
息,廣泛流傳於仙桃城市和農村,乃至江漢平原。
沔陽皮影戲的唱腔以漁鼓腔、歌腔為主,配打擊樂伴奏,以一唱眾和的形式進行演唱。漁鼓皮影以沔陽漁鼓調為主腔,高亢豪放,活潑歡快。沔陽漁鼓唱腔分為【平腔】、【悲腔】、【魚尾腔】、【琵琶腔】、【雜花腔】五大類,共50多種。因流行地域不同,又分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上路子腔借鑒民間小調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雞鳴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漢劇、楚劇等唱腔,下路子腔曲調婉轉悠揚,是沔陽漁鼓腔的正源。
沔陽皮影戲的道白有散白、韻白兩種,以地道的沔陽話,夾雜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方言土語等,幽默風趣詼諧,充滿鄉土氣息和民俗風味,使聽眾極具親切感。唱詞一
般為「五五七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種句式,也有三四字垛板句。大段唱詞有一韻到底和每段一韻兩種。所用韻目分為「光、消、板、修、歌、麻、洋、於、
親、乖、為、克、四、中、福」。沔陽漁鼓皮影唱詞「十五韻」和詩詞韻字「十三轍」相同。藝人演唱漁鼓皮影,必須通曉音韻,尤其是自編自唱「浩水詞」時,一
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壓韻合轍。
早期漁鼓皮影戲無管弦樂伴奏,只有漁鼓筒和雲板打板眼,鼓、鈸、大鑼、小鑼、馬鑼打鬧台、間奏和唱腔過門。開始皮影戲班由三至四人組成,兩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漁鼓、雲板、一人「打夾手」(鑼鼓等)。後來引進民族器樂伴奏(揚琴、二胡、四胡、笛子、嗩吶等)和增添女藝人唱女詞,皮影戲班人數增至五至八人,進一步增強了皮影戲唱腔的藝術效果;沔陽皮影戲在舞台美術、燈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樂、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斷革新,使皮影戲極富藝術感染力。
沔陽皮影戲代代有傳人,新中國建立後演唱人員增多,1951年,仙桃還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個皮影藝術團,並應邀列入祖
國慰問團,4位皮影藝人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鼓勵將士們英勇殺敵,保家衛國。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陽皮影曾給仙桃人帶來不少歡笑和榮耀。1953
年,皮影藝人龔本槐創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獲得一等獎。1955年3月,赴省會演,沔陽皮影戲《武松打虎》榮獲會演一等獎;1957年皮
影戲《造車記》,有湖北廣播電台錄音,中國唱片社向全國發行,1988年,西德國家皮影代表團在沔陽觀看了皮影戲後,索取兩個皮影像帶回國內,並陳列在該
國博物館內;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國木偶皮影協會的的領導同志到沔陽,觀看了皮影戲《火焰山》後,對該劇的唱腔極為贊賞。省電視台也前往拍攝了
一組介紹沔陽皮影戲的紀錄片。2007年,仙桃市是省政府命名為「湖北皮影藝術之鄉」。
現在仙桃市共有皮影藝術團15個,皮影藝人近300人,常年活躍在街頭、鄉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現。
陸豐皮影戲
申
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皮影戲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
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陸豐皮
影就在這座小城棲身,它的歷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
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復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所
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1975年之
後,多次赴京參加及演出,所演劇目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斗》、《哭塔》等廣受好評。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
很高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㈡ 請問山西省侯馬市的耐克、阿迪達斯專賣店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正式拿了代理權的專櫃裝修大致一樣。如果是私人店鋪的話。是假的機會很大。但我相信你看到的是正規專櫃。一般他們賣的款式和全國各地一起上市的一樣。價錢也很正規。這些都不用擔心。
㈢ 出演過《喬家大院》的山西籍女歌手是誰
山西籍女歌手譚晶沒有出演過《喬家大院》,為《喬家大院》演唱過主題曲《遠情》。
譚晶,女,漢族,1977年9月11日出生於山西省侯馬市,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當代歌壇開創民族、通俗、美聲三種唱法融為一體的跨界演唱風格歌唱家,第十九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3)侯馬宣傳片擴展閱讀
譚晶2000年,首次參與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受到觀眾關注。同年,因獲得第九屆青歌賽專業組通俗唱法金獎,被觀眾熟知。2002年在央視春晚首次獨唱,演唱其成名曲《在那東山頂上》,前後十二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
2001年,譚晶以「第九屆步步高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的金獎」得主的身份與青歌賽其他獲獎歌手倪睿思、谷峰、容中爾甲在1月23日除夕夜參加央視春晚。
2006年02月15日,電視劇《喬家大院》在央視黃金檔播出,據新浪網顯示,該劇登陸央視後創下全國收視冠軍,而譚晶演唱的主題曲《遠情》讓她自己再攀事業高峰,完成歌曲錄制後,譚晶特意為這首歌拍攝了MV,作為電視劇的廣告宣傳片,每天分兩個時段在央視一套、三套滾動播出。
㈣ 這個女星是誰
我覺得有點像譚晶,零八年時,她還是事業高峰期,還很活躍,現在已經沒什麼消息了,你可以搜索這首歌,每個歌手出來的時候,旁邊都有名字的
㈤ 請問各位這個女演員是誰和佟大為演隆力奇廣告片《江南之戀》的~
官嘉麗,女,演員,曾參與演出《十八歲的天空》,《曹老闆和他的十八個秘書》。MV《白愛了》
http://ke..com/view/1016745.htm
㈥ 山西籍著名女歌手,都有誰
山西籍著名女歌手有:
1、譚晶:
譚晶1977年9月11日出生於山西省侯馬市,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當代歌壇開創民族、通俗、美聲三種唱法融為一體的跨界演唱風格歌唱家,第十九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10年作為中國文藝界傑出代表在《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篇》中入鏡。
2、蘆秀梅:
蘆秀梅歷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屆執行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國家文化部優秀專家,擁有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多次參加春晚 被評為十大民族女高音歌唱家。
3、單秀榮:
單秀榮,1946年出生於 漢沽人,是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聲樂研究學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4、馬玉濤:
馬玉濤,1936年出生於山西保德馬家灘,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195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國家歌唱家一級,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友歌舞團藝術指導。
歷任綏遠軍區文工團演員,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獨唱演員、合唱隊教導員、歌舞團副團長、聲樂藝術指導,第四屆委員,中國音協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5、郭蘭英:
郭蘭英1930年12月生於山西平遙,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㈦ 侯馬志願者的活動
「 原本斑駁零亂的牆壁變得整潔了」
冬雨淅淅瀝瀝的下了兩天了,也沒下出雪花,更沒有放晴的跡象,到處濕漉漉的,潮濕中還夾雜著陰冷。
2006年11月25日上午8點30分,雨還在繼續。一輛銀灰色的麵包車停在了侯馬市府路東口,車上掛著紅底白字的橫幅,上面寫著侯馬志願者五個大字。車的旁邊是三五個身著休閑裝的男青年,年齡在20到40歲之間,大家圍成個圈,跺著腳,嘴裡哈著白氣。他們一邊商量著活動的內容一邊調侃著等待隊友。其間,有的不忘點燃香煙,並禮貌相讓,似乎可以藉助這微弱的星火,增加一些體內的溫度,增進一下朋友間的友情。
9點鍾,由清一色的男同胞們圍成的圈子,就逐漸大了起來。網名為「都市網」和「清新」的兩個小夥子和大家商議好行動計劃後,宣布活動開始。於是,志願者們紛紛戴上由「都市網」提供的紅色帽子和透明塑料手套,拿上自備的清潔球、刷子、白色塗料、鏟子等工具,沿著市府路從東向西進發,用手中的「武器」將沿途街面和小巷牆上的諸多廣告,逐個「殲滅」,對於一些不好清理的「頑疾」就刷上雪白的塗料。如此,原本斑駁零亂的牆壁變得整潔了。
雨還在下,隊伍在勝利中不斷前進,隊伍規模也不斷壯大。10點30分,澮濱學校五年級二班的姜瑤、汪雅敏小朋友在大人的帶領下,騎自行車來到現場觀摩,並適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有一些騎山地車和打面的來的志願者陸續們加入隊伍。也許是由於兩個女志願者的加入,隊伍的戰鬥力和戰斗速度就更強、更快了。這是侯馬志願者搞的首次活動,主題是:「凈化家園」之市府路篇。
「不做任何公開的個人宣傳,以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今年29歲的「金手指」開著自己的麵包車,車上掛著寫有「侯馬志願者」的橫幅,車內載著各種工具和志願者們隨身不用的衣物,盡職盡責的跟著隊伍,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其間,曾送電視台記者一次,回駐地拉塗料一次。他說:「現在活動才剛剛開始,網上就有人發貼刻意攻擊我們,為了產生不必要的影響,我決定不做任何公開的個人宣傳,以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很多志願者都和我的想法一樣,不願意在公共場合包括媒體透露自己的職業和真實姓名。」
「現在有很多人對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活動持一種觀望態度,有的怕丟人,有的怕同事、家人、朋友不理解」,「金手指」一邊緩緩的開著車一邊無奈地說:「自從有人在網路侯馬吧發出召集侯馬志願者的帖子後,11月11日,一些想參加志願者活動的朋友們相聚在新田廣場的晉文公塑像下,舉行了簡單的見面會,有不少人表示願意加入志願者行列。當時我發現周圍還有有很多人在遠處偷偷地觀望,有的忍不住了,等不及了才湊上來,探個究竟。所以,想把志願者活動搞好不容易。」
「都市網」說:「我們不想出名,也不想圖利,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勞動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通知電視台和報社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宣傳,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了解我們,壯大隊伍,為社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他的話剛說完,「心有菩提」立馬接話,「搞活動就是搞活動,不要讓媒體關注,感覺像是在作秀,我反感這一套」。「清心」急忙說:「我們是利用媒體擴大我們的知名度,讓政府知道我們到底是干什麼的,到底搞了哪些有益活動,這樣才能讓民政部門批准我們的組織。」活動快要結束的時候大家又圍成一個圈各抒己見。
36歲的「心有菩提」身著時尚的名牌運動休閑裝,他是這次活動中堅決不讓鏡頭對准他的一個,也是不帶紅帽子的一個。「心有菩提」充滿激情地說:「多來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去關心一下孤兒,帶著他們去動物園參觀,或者去吃一頓快餐,讓他們切身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不要叫什麼志願者,叫義工就好,在廣州等大城市,就做得很好。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要是咱們有人玩虛的我就不參加了。」
大家討論了一番後,「都市網」說:「我們商量一下近期的工作,12月5日是志願者日,我們要搞一些活動,比如在市委禮堂前,做一些宣傳,爭取早日讓民政局把我們的手續批下來,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展工作了。」「都市網」還對今天的活動做了總結,大家表示要在網路上繼續討論近期的活動內容以及侯馬志願者的發展方向和方法。
晚上,「都市網」忙完了家中的事情,把我上午為他們拍攝的活動照片貼在了網路貼吧里。起的題目是《青春無悔·志願者的微笑》。一時間,跟貼的不少,陽泉吧的 「陽泉劍」和「舒眉」還向侯馬志願者表示敬意。他們說:「真的,你們都是好樣的,支持,佩服! 」
㈧ 侯馬性侵事件 該案2008年10月發生於山西省侯馬市一犯罪嫌疑人家中;2010年7月9日侯馬市公安
一位自稱知情的男生說,他早在2010年秋天,就在網上看到過該視頻,不知為何後來又被傳到網上。據該男生透露,被侵害的女生姓孫,侵害她的幾名男生也都來自侯馬市職業中專,「情況很復雜,外邊人說不清楚。」案發後,警方曾抓獲一名姓袁的男生,但很快就取保候審,「其餘的人聽說一直沒抓到。」
如今,侯馬所稱的「主要指控證據反復」具體所指為何,何時「將五名嫌疑人抓捕歸案」,以及2010年就開始偵查的案子,為何10個月還未偵結等,侯馬市委宣傳部負責人稱,這些問題尚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