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預告 » 河姆渡宣傳片

河姆渡宣傳片

發布時間: 2021-03-11 11:47:35

A. 河姆渡名字由來

關於「河姆渡」的稱謂有兩個謎團:
第一,是否由黃墓渡演變而來?
第二,黃墓渡因覆船山上的黃公墓而得名,黃公墓葬的究竟是何人?
歷代官方史志均有黃墓渡、黃墓市、黃墓山、黃墓坊、黃公祠的記載,獨不見有過河姆的記載。最早用文字記載「河姆」兩字的是康熙五十七年的《蘆山寺志》:「黃墓,俗訛河姆」。為什麼會俗訛河姆呢?據筆者推測,一是歷代有黃公與夏黃公之爭,民間當然也會有黃墓或夏墓之說,而當年慈溪的南鄉,「夏墓」與「河姆」的方言又極為相近,自然會以訛傳訛;二是與民間避諱「墓」字有關,墓畢竟與死相關,帶墓字的地名對於當地居民來說,自然會感覺不吉利。況且,避諱「墓」字也並非只有黃墓渡,如光緒《慈溪縣志》記載半浦有「大墓跟周」自然村,筆者去采訪時,當地並不知有此村名。村中老者告訴我們,老輩人是叫「大墓跟周」,但現在叫「陀姆跟」了。顯然,也是避諱改「墓」為「姆」了。

B. 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選擇一處地方,寫好講解內容作文150字

寫作思路:明確讀者,根據讀者需求來寫合適的文字,在寫文章時,也需要考慮到專業術語的使用。如果使用專業術語並且不向讀者解釋,讀者就會不明白我們所指的內容,邏輯上會出現不連貫。

正文:

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拉開了暑假的帷幕,我這個沒耐心的傢伙早已迫不及待地登錄網站,和弟弟一道報了個看起來挺有意思的活動「小小講解員」。

約定的日子到了,我和弟弟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報到。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帶著疑問看了一個宣傳片,大致認識了一些常識與知識。明白了講解員是什麼,「原來講解員就像導游一樣啊。」我長吁了一口氣。

可是講解稿一發下來,便大吃一驚,稿子長得拼起來要拖到地上,足足有六面呢!這叫我怎麼背呢?我愁眉苦臉。接著,我們便跟著講解阿姨參觀了博物館,她試著為我們講解了一下,她可真厲害,談吐不凡,模樣與行為高雅而又文質彬彬,給人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回到家後,我感覺了「壓力」。好像有什麼重擔重重地壓在了身上。只有一個禮拜的時間,我要上崗了,加油啦!

你瞧,弟弟正坐在窗前認真背誦呢,他才上一年級就那麼努力,我就得做榜樣,要更加棒。我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清脆的嗓音唱在耳邊徘徊,令人陶醉。姿勢,雙手的擺放以給我們上課的講解員為榜樣,對著鏡子模仿。

終於到了講解那天,我興致勃勃地領著遊客在展廳里參觀,按實物與圖片一個個講解,時不時抬起五指並攏的手,說話還露出雪白的牙齒。「雙鳥象牙蝶形器」,「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等一件又一件精美藝術雕刻品呈在人眼前,我一字不漏地有表情地背誦講解資料,盡量能夠印在人心頭。我的講解也得來了一陣陣掌聲,我真為我那敢於挑戰、兢兢業業的心而驕傲。

我講解的清脆嗓音仍在我耳邊徘徊,它成了本次公益活動的圓滿句號!

俞岳良點評:姐弟共同參加「我是小小講解員」活動,難得。把參加活動的經過寫得層次清楚,報名選拔,接受任務,認真准備,出色完成任務。結尾道出體會:為自己敢於挑戰、兢兢業業的心而驕傲。

C. 唐山大地震的觀後感(現實版)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湧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裡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倖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裡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倖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裡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台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此後的電影完全的進入了電視劇時間。支線情節有頭無尾,結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達加元妮,方登加養父母這兩條線並行不悖,基本沒什麼關系。張靜初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她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在《拉貝日記》里她就是這樣),以此顯示顯示她的國際范。陸毅一出場就一臉無辜的壞相。你不想演壞人,我懂的,但是導演讓你跑送子觀音的龍套,沒辦法。賈媛媛他爸賈志國也打了一回修電話的醬油,二十年過去了,你胖了,歲月無情的為你留下了富態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光了再建設,蓋廣場,蓋百貨大樓,然後留下你的小屋,等著死去的親人們回來。你說買了房,搬了家,他們就找不到了,於是她還真就找回來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墳邊,突然起身,然後慢慢的走兩步,找個清涼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陳道明和陳瑾演得很好,很穩很自然。陳道明演戲很有爆發力,給陸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發上突然拍起來「你到哪去了」,都很流暢。陳瑾淡淡的酸氣,和她臨終前對張靜初的愛的表白都很到位。這讓我恨得牙癢癢,養父母都這樣了你也不回來看一眼,就忙著和陸毅在寢室里,抓被單造小人,太不是個東西了。

說一下這部電影穿幫的地方吧,其實這裡面很多不是穿幫而是廣告。以前找穿幫是樂子,現在找穿幫,正中了廣告商的下懷。

1988年(電影說是86年後的兩年),陳道明和陳瑾商量給張靜初報志願的事。陳道明穿87式軍服帶中校軍銜沒問題,陳瑾帶文職幹部軍銜就不對了。1988年4月,中央軍委下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規定文職幹部不授軍銜,不著統一的制式軍裝,只佩帶統一的胸章符號,胸章背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胸章符號」字樣。直到1992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佩帶文職幹部肩章、領花。 1992年,陳瑾飾演的養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記兒子,花了5000塊裝了個電話機。這個情節沒大問題。我們家那邊88年前後電話還在按級別裝,要不就的有錢排著。我家94年裝的,還花了2000多。但問題是,誰聽說過沒電池就不響的電話?電話機通話的電不是從電話線里來的么?賈圓圓他爸,你這醬油打得太有才了。

軍隊的房子,尤其是軍區宿舍那種,在過去是嚴格按照級別給分的。1976年舊軍裝,看不出陳道明的級別,但就兩屋一廚來看已經是不小的幹部了,從後面倒退,我估計是營連職幹部。88年中校軍銜,縣團級;90年左右大校軍銜,師局級。可這房子怎麼就一直沒換過呢?是怕張靜初找不回來呢,還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安德羅波夫一樣在做總書記前一直住70幾米的公寓?這是多麼優秀的共產黨員啊!

90年工商銀行的存摺什麼樣?是那個紅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樣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摺是藍色軟皮的,上面畫著人民儲蓄的標志。工商銀行,你作為贊助商,花了那麼多錢,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譜一點?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車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絨服。我第一次認識這個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圖斯的隊服,那時候斑馬軍團的贊助商還是SONY。根據kappa的官網介紹,kappa是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96年你有錢了,可能是去歐洲買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攤買的么?看來那時候杭州的山寨貨很新潮,不負溫州義烏之盛名。

方達96年有錢了,於是在劇組的安排下買了輛寶馬。那時候寶馬賓士林肯凱迪拉克,沒個一百多萬根本下不來。可能你太有錢了,不在乎這一百多萬,可你這香檳色的寶馬樣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鑽進車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說到開車,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傷。根據19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殘一肢的方達是不可能申領駕照的。這么些年你無照駕駛,就沒被警察逮著過么?

為了表現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編劇安排張靜初在溫哥華看CNN的新聞。一洋大叔說,「有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你」,然後張一臉的無知狀。CNN的新聞,災區一片狼藉,連個人影都沒有,主持人一個人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就像是在拍國家地理的紀錄片一樣。外國記者進入地震核心災區已經是地震發生將近一周之後,那時候總理都二赴汶川,寫下「多難興邦」了。在這之前的幾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這再買機票趕回國,從北京買票去成都,里外里折騰幾天,廢墟下的倖存者還等得了么?歸根到底一句話,《唐山大地震》的劇組,你們找找CNN最早播發的汶川地震的新聞會死啊!你們拍的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道具就不能准備的精良一點么?

這部電影一共140分鍾,頭40分鍾,我一直在看電影,並時不時感到眼眶濕潤。後100分鍾我一直在找這樣的樂子。沒辦法,情節太鬆散了,跟不住。有人說,《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公司准備投拍的同名電視劇的超長宣傳片,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么一個偉大的題材被馮導浪費了。據說在此片開拍之前曾有專門的紅頭文件要求「避免引起傷痛回憶」。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處的心痛。以仇恨掩蓋受傷,以親情化解痛楚,難道是我們這個民族缺乏正視淋漓的鮮血的勇氣?電影結束的時候,隨著王菲的歌聲,出現了一望無盡的人名牆,那不是一堵堵牆,那是幾十萬意外逝去的生命。說句題外話,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設計的,蓋房的,買房的,把樓蓋好,把橋修好,設計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徑的鋼筋,多用些高標號的水泥,不要急著趕工期,該養護好的的一定養護好。工程中層層扒皮的現狀我們改變不了,但希望每層都少扒一些,多留一點給工程,給工人。我們花兩三萬一米買來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災難來臨之時能保我一命。這是我看過本片之後最真切的感想。電影頭二十分鍾太恐怖了,當年多少唐山人是因為簡陋的預制板樓房而喪命,這樣的悲劇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這樣的悲劇能夠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絕跡。

我還希望中國以後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無法刻滿一堵牆。所謂「天佑中華」不過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國人當自強」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結束時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樣,我是真誠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D. 東亞文化之都的中國寧波

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於2015年7月底啟動。8月上旬,寧波接到省里通知。作為浙江省唯一一個申報城市,寧波立即啟動材料准備、文案策劃等工作。8月底,長達50多頁的《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申報書》准備就緒,報省文化廳、省政府同意後遞交給文化部。9月11日舉行的評選活動初審會議上,經專家認真評審,最終浙江寧波、江西景德鎮、湖南長沙以前三名的成績入圍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
2016「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終審定於2015年9月29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終審由申報城市代表陳述理由、現場答辯、評審委員會專家打分三個環節組成。其中最受考驗的是現場答辯,因為是根據抽簽決定具體哪位專家提問,事先不知道專家會提哪些問題,考的是答辯者對自己所在城市各項文化領域的了解程度及臨場應對能力,每位城市代表要接受三位專家的提問。
寧波排在最後。首先,寧波的宣傳片向評委展現的是寧波這座「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國際港口城市的特質和內涵。
隨後,寧波市副市長張明華向評委解說了寧波一系列引以為傲的文化名片、城市地域特色和優勢以及與日韓兩國的歷史文化淵源和交流合作成就,也介紹了務實可行的「東亞文化之都」活動策劃方案。在答辯環節,寧波抽到的三個專家所提的問題是:一、中日韓三國友好發展的未來寄望於青年,鑒於當前中日關系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如果寧波能夠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將以何種方式、舉辦什麼樣的活動來吸引更多的中日韓青年投入到這個活動,從而實現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這一美好願景?二、寧波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如何將「東亞文化之都」活動融入到「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框架之中?三、寧波的公益性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占什麼樣的地位?如何把非遺傳承落實到「東亞文化之都」建設中去?張明華胸有成竹一一解答。當聽到張副市長介紹寧波與日韓兩國多年來已在頻繁開展的系列文化、經貿交流合作活動以及開展「東亞文化之都」活動的各項務實、可行的策劃方案時,專家們尤為滿意。
經過十幾分鍾的短暫休會,終於到了揭曉當選城市的時刻。文化部副部長上台宣布三個城市的得分情況,按陳述順序分別為:長沙市86.8分,景德鎮市81.3分,寧波市89.2分。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為———寧波市!」
015年12月20日,第七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在青島舉行。會上,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共同簽署了東亞文化交流行動計劃《青島宣言》,宣布寧波、奈良、濟州三個城市當選為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 據介紹,當選「東亞文化之都」並非易事,根據三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的具體要求,「東亞文化之都」需要具備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國際領先水平的硬體設施、較為深厚的對外文化交流基礎、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民參與的非遺保護與傳承等多項指標。在評選工作中,寧波在這些指標上都走在全國前列,文化部對寧波市的綜合發展水平及各項文化事業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寧波是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遺址」發源地,是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波自古人文淵藪,以天一閣為代表的藏書文化淵源流長,馥郁書香孕育了王陽明、黃宗羲、朱舜水等一大批思想家、哲學家,開啟了近代維新變革思潮。河姆渡遺址、天一閣藏書樓、保國寺、阿育王寺……寧波的這些文化名片歷經漫長的歷史歲月,卻依然熠熠生輝。
唐代起,寧波已是與日本、新羅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廣州、泉州並稱為東南地區三大對外貿易港口。近年來,寧波與日韓交往更加密切,與日本的長岡京市、上田市、益田市以及韓國的順天市、平澤市均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寧波與日本、韓國旅遊往來密切,開通有多條國際直飛航線。由於寧波在中日韓交流中的特殊地位,2012年4月,第六次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在寧波舉行。
寧波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11個縣(市)區個個成為「浙江省文化先進縣」,其中有7個縣(市)區還被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最近10年來先後推出了大型民俗風情舞劇《十里紅妝》、青瓷甌樂等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和寧波地域風格的文化精品50餘批次,在海外演出深受好評,而且還打造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海外寧波文化周」、「國際聲樂節」等國際性文化活動品牌。
寧波在非遺保護上還獨創了「三位一體」的「寧波模式」,受到文化部表彰並在全國推廣,目前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3項。「朱金漆木雕」、「金銀彩綉」、「泥金彩漆」、「骨木鑲嵌」等非遺工藝代代相傳,流芳百世。 據了解,上兩屆當選「東亞文化之都」的中國城市泉州和青島,利用「東亞文化之都」這一國際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在帶動城市文化建設、激發城市活力、擴大城市的國際知名度方面,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首屆當選城市泉州市的統計,2014年,在「東亞文化之都」活動的直接帶動下,泉州共舉辦了200多場重大文化活動,2萬多場群眾文化活動,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300億元,佔GDP比重超過5%,位居福建省首位。
「東亞文化之都」寫入2015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發表的宣言中。宣言指出,祝賀韓國濟州、日本奈良、中國寧波當選為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並支持建立「東亞文化之都聯盟」,推進「東亞文化之都」開展國際性交流。
2016年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活動開局年,寧波將以「春、夏、秋、冬」為設計主線,開展「東亞文化之都·2016中國寧波」開幕活動、東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展覽、第24屆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中日韓文化藝術交流季、中日韓青年設計藝術節四個大型主體活動。在國外,寧波還將組織「海絲之旅」「非遺之旅」兩個「寧波文化周」,組織寧波交響樂團、「十里紅妝」赴日、韓巡演展示。按計劃,寧波將開展國內、國外兩大板塊活動100餘項。
隨著2016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寧波活動年的逐步開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世界必將更多地了解寧波,寧波也將進一步走向世界。寧波的文化底蘊、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必將在國際舞台上得到更為璀璨、輝煌的呈現。

E. 請問有沒有好的中國歷史視頻或電影介紹

CCTV10 有一部叫做《中國史話》的紀錄片,幾年以前的了,從河姆渡、良渚社會講到民國肇造。市面上有買的.
1.先秦部分:
文明初始
西周東周
尋找失落的年表(3集)
春秋戰國
三星堆文化
曾侯乙墓
2.秦漢魏晉卷
秦人崛起
鐵血軍團
一統天下
短暫的帝國
兩漢三國
金縷玉衣
魏晉風度
雲岡龍門
3.隋唐宋元
發現虞弘墓
盛唐氣象
大唐遺風
五代與遼文化
汴京夢華(北宋)
錦綉江南(南宋)
西夏王朝
黨項變遷
元朝風韻
4.明清近代[上]
定鼎北京
大明勢漸
康乾盛世
山莊秘史
文化之劫
清末鐵路
5.明清近代(下)
庚子國變(5集)
晨鼓暮鍾
風雨變革
少年中國

F. 吳文化到底起源於哪裡

是太湖

吳文化的地域范圍究竟有多大?根據自然環境蘊含的不同特徵,物質精神方面的不同形態,相關專家研究認定,吳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長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形象地說是以太湖為腹心,滬、寧作首尾,蘇錫常、杭嘉湖為節肢,旁及鎮江、南通、揚州的一個地域整體。
作為吳地腹心的太湖,應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太湖文化作為一種大文化,涵蓋了先吳文化和吳文化。卻有人誤將太湖文化當作吳文化的一部分,譬如那部電視宣傳片《水天堂》的解說詞,就是這樣寫的:太湖騎在蘇州這匹已經奔走了兩千五百多年的竹馬上,風韻動人地擺動著不老的青梅……
吳文化起源於太湖,其開創則源自吳地始祖泰伯及其弟仲雍。他們為讓王位,離開岐山來到太湖,立國「勾吳」。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都被習慣地稱為「吳國」。後世人就以「吳」字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或簡稱,也作為這一地區的文化符號。「吳」是會意字,《說文解字》解道:「吳,大言也。從矢,口。」「口」表示呼喊,「矢」系人在奔跑時回頭反顧的象形。這是早先居住在陝西一帶狩獵者——吳人的原始意義(筆者姑且稱其為「先吳人」)。上古「吳」字,是後世「吳」、「虞」兩字的原始文字,狩獵者為誘捕獵物,往往身披獸皮,所以在吳字上也加上「虍」字頭作「虞」,故先秦以前,吳、虞兩字相通,因此,吳人也可稱「虞人」。至今在常熟還有以「虞」命名的地名,如虞山、虞城。
確切的說,泰伯奔吳,應是泰伯奔「湖(太湖)」。早在炎黃之時,隨著炎黃部落的東擴,先吳人就大規模東遷。到堯舜時,先吳已有多支系遷徙到太湖流域。泰伯奔吳後,學江南之俗,荊蠻文身,刀耕火種,漁獵為業。《吳地誌》載:泰伯「以『魚』為圖騰,並建立『吳(魚)國』(吳語「吳」「魚」音義相同)」。吳文化從此揭開了序幕。先吳人也由內陸山區的虞人、獵人,變為水鄉澤國的漁人、農人。同時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農業技術和手工業技術,使黃河流域文明與太湖流域土著文化相融合,推進了太湖地區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勾吳文化」。並歷經了越楚齊魯等國的頻繁交戰兼並、春秋戰國時的相互交融整合,直到六朝前期才走向完善,形成了兼容並蓄的獨特的吳文化。
而泰伯奔「湖」前的史前文化,包括新、舊石器時代太湖地區土著人創造的文化,人們習慣稱為江南土著文化的遠古時期,或稱之荊蠻文化、先吳文化。其實這段吳文化的原創時期,也就是太湖文化。人們發現,一萬年前太湖地區就有古人類活動。如舊石器晚期的太湖三山文化、馬家浜的稻作文化,作為吳地的史前文化,比之於中原地區也有輝煌時期。太湖流域河網稠密,湖盪眾多,雨量充沛,氣候溫潤,是我國著名的水鄉,適合農業的發展,種植水稻的歷史十分悠久。考古發掘證實,馬家浜文化類型的蘇州唯亭草鞋山,就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在吳縣澄湖和吳江梅埝龍南遺址等處,也發現了史前水稻遺址,並有一套較為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與生產工具。太湖流域及良渚大小墓地出土的數量不等、精緻不一的陶玉器等隨葬品,顯示了吳地先民的卓越智慧。漫長的太湖文化(先吳文化)所創造的史前文明,對華夏文明產生了很大影響,為隨後而來的勾吳文化乃至整個吳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打下了良好基礎。

G.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發現於(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流域氏族的情況。

目錄

簡介
特徵
現存遺址
文化遺產自然環境
住屋特質
編結紡織
原始音樂
經濟和宗教生活
經濟狀況
重要遺存稻穀
木構建築遺跡
人體遺骸
主要器物陶器
石器
骨器
木器
原始藝術品
文化的分布簡介
特徵
現存遺址
文化遺產 自然環境
住屋特質
編結紡織
原始音樂
經濟和宗教生活
經濟狀況
重要遺存 稻穀
木構建築遺跡
人體遺骸
主要器物 陶器
石器
骨器
木器
原始藝術品
文化的分布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河姆渡文物
該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74和1977-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進步,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穀,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它的發現,不但改變了中國栽培水稻從印度引進的傳統傳說,許多考古學者還依此認為河姆渡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發源地。
編輯本段特徵
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 河姆渡干欄式建築
面的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發現是為最早。它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房屋有著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因此,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並不相同。 貫穿中華大地六千公里的亞洲第一大河「長江」,盡管總長超過了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以前並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中華文明的發源歸根到底還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才是歷史的主流,但是近年來,在長江下游一代卻不段出現令人振奮的發現。首先,是和半坡遺址處於同一時代的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稻穗紋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圖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發掘中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據發掘報告說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余糧屯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是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在遺址中普遍發現有稻穀、谷殼、稻桿、稻葉等遺存。 遺址 中還出土有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薏仁米和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但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著明顯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為主,並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以南的一種較早的新石器時代。
編輯本段現存遺址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文化
鯔山遺址 鯗架山遺址 慈湖遺址 小東門遺址 傅家山遺址 名山後遺址 塔山遺址 田螺山遺址 白泉遺址 靈山遺址 河姆渡文化陶器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中國浙江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西元前4000年到5000年之前,因以浙江餘姚河姆渡村遺址發掘最早,故稱作河姆渡文化。 該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74和1977-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亦有較也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平,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攝氏度。
編輯本段文化遺產
河姆渡文化玉石
河姆渡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 主要分布於浙江寧紹平原。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加砂、泥質灰陶,均為手制,燒成溫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盤、缽、盆、缸、盂、灶、器蓋、支座等。器表常有繩紋、刻劃紋。有一些彩繪陶,繪以咖啡色、黑褐色的變體植物紋。 河姆渡文化則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例子。因遺址首先是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被發現,故1976年命名之。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的時間介於裴李岡、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分布以長江流域為主,環境與華北不同,所以觀察河姆渡遺址立體造景,可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
自然環境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河湖泥沙沉積土壤肥沃,為原始農業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遺址附近水源豐富,適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長,普遍都發現稻穀、稻殼、稻桿、稻葉的遺存,是中國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證,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記錄。當地降水多,氣溫高,應屬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闊葉林,森林有水鹿、野豬、牛等動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動物遺骸,以鹿科動物最多,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耜」即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密布如織的沼澤,又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發展漁獵、飼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遺址中所發現的柄葉連體木槳,證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獵活動中乘用。桿欄式的房屋也反映出為適應南方高溫潮濕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與華北黃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別。 河姆渡文化遺址周邊山水
住屋特質
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東北面當時是一片湖泊,這樣的地理位置最適合桿欄式建築型式。桿欄式住屋有許多特色,使居民能臨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風涼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過後的氾濫,及不衛生的蒸氣和低飛的昆蟲聚集。殘餘棄物可從地板空隙擲出,隨水漂流;在陸上的桿欄建築擲出物可成犬豬的飼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濃煙的火以防蚊蟲。如建築在地形崎嶇之地,還可減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臨下,也可防敵人襲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許多樁柱、立柱、梁、板等建築木構件,構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遺址中所發現的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將兩塊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一道企口,可與另一塊側邊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們的木質地板還是用這方法拼接。另一是銷釘孔,帶銷釘孔的榫和樑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銷釘栓住,榫頭就不會從卯口脫出了。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說已為中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編結紡織
河姆渡出土的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據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附件,顯示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由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的機械。
原始音樂
河姆渡出土相當多的骨哨,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狩獵時模擬動物聲音的狩獵工具。浙江杭州市還能看見一種用小竹管做成,發出鳥鳴聲的竹哨,顯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遺存。陶塤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遺物,塤身呈鴨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樂器,市面上觀光區兜售的陶笛與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塤只有吹孔而無音孔,可見它的原始。河姆渡遺址充分顯示出南方長江流域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發展不亞於華北的文化,這可證明中國文化其實是多元發展,各有特色的!
經濟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現顯示農業收獲較前豐富,才有餘糧釀酒。河南龍山文化中,還流行以豬、牛、羊、鹿的肩胛骨為材料製成卜骨,將卜骨加以燒灼,觀察兆文以解釋吉凶。占卜顯示此時已有某種程度的信仰。另外在龍山的兩座窖穴里還發現了煉銅用的坩鍋殘片,說明當時已能鑄造銅器。一般認為河南龍山文化處於原始農業社會解體階段,最終發展為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
編輯本段經濟狀況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表明,新石器時代中期寧紹平原的農業經濟和家畜飼養都比較發達。在河姆渡遺址的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了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葉、稻殼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 1 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遠古各氏族文化遺存中所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中發現了大批農業生產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農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骨耜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農業生產和穀物加工工具。 家畜主要有豬和狗。破碎的豬骨和豬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捏塑的體態肥胖的陶豬和在黑陶缽上刻劃的豬圖飾。有一件陶盆上同時刻劃著稻穗和豬的圖像,具體而生動地反映出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許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製作的,說明水牛當時已被馴養。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業也是比較發達的,在經濟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制陶業、紡織業、骨器製作、竹木器加工都比較進步。這一帶的氏族先民燒制的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種類比較單一,無論炊具還是炊食器一律都是夾炭黑陶,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 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還比較原始。稍晚出現了一些夾砂紅陶和褐陶。各種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在 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陶器的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比較容易破碎,到了晚期,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些器物已經用慢輪進行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為復雜的新產品。有些陶器火候較高,燒成溫度已達到 1000℃左右。
編輯本段重要遺存
稻穀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穀、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穀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00厘米。剛出土時稻穀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穀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經農史學家多次抽樣鑒定認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個類粳、類秈及中間型等各種粒型的亞洲栽培稻屬雜合群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不僅為研究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我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阿薩姆傳遞過來的傳統說法,有力地證明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木構建築遺跡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築遺跡,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對遺跡和木構件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梁、蓋頂的干欄式建築。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中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採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後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跡。水井構築於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人體遺骸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鑒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年人4具,編號M23、M17的頭骨保存比較完整。 (1)年齡。M23出自第三文化層,頭骨碩大,前額接近闊額型,顴骨寬而外突,下頜厚大,男性特徵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癒合和臼齒磨蝕度推算,年齡在30歲左右。M17頭骨前額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特徵顯示為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 (2)身高。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我國現代人身長特徵,換算出身高。M23,身高為169~170厘米。M17身高為152~157厘米。 (3)人種。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樑、低矮的眼眶,與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更為接近,應為南方蒙古人種。
編輯本段主要器物
陶器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陶器占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缽、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置。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後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製作精細,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
石器
河姆渡遺址石器的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後二種可能是穀物和硬殼果實的脫殼工具。
骨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於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扎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木器
共300多件,大多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說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製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卷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說明河姆渡先民已脫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 木槳共8件,採用整塊木料加工製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劃槳行舟,用於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
原始藝術品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在象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1)象牙雕刻藝術。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製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長16.6厘米,寬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陰刻5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外圓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紋,象徵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隻引昂勾喙鷙鳥擁載太陽,器物邊緣還錐刻羽狀紋。整件器物圖像布局嚴謹、雕刻技術嫻熟、形象逼真傳神、寓意耐人尋味,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 鳥形圓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長15.8厘米,寬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鳥頭,圓目勾喙,似鷹類猛禽,中間為鳥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陰刻短直線和斜線組成的圖案,兩側也有斜線和彎月形短線,羽毛感強烈。腹部較厚,有橫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繩佩掛之用。尾部扁長,略成圓弧。這些精緻的藝術品雖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 (2)陶器刻畫作品。刻劃於陶器口沿和腹部,內容包括太陽、月亮、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畫面簡潔舒展,風格朴實而又生機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內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魚藻紋陶盆、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五葉紋陶塊等。這些帶有刻畫藝術的陶器,出土時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壓碎,可以拼復完整,說明河姆渡先民對它們特別珍重,應是祭祀用品,推測原始宗教意識已在先民中萌芽。 (3)人體裝飾品。有璜、管、珠、環、餅等。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製成,在陽光下閃爍著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的獠牙或犬牙、魚類的脊椎骨製成的裝飾品。
編輯本段文化的分布
1981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圍開展調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紹平原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這三處遺址位於河姆渡以北10公里之內,文化內涵和河姆渡遺址一致,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發現。如田螺山遺址發現北方遺址經常出土的高達90厘米的深腹罐,這是南北文化交流還是自己創造發明,引起考古界的爭論(河姆渡與田螺山之間在遠古時期是一片)。不管怎樣,這些遺址發現發掘,豐富了河姆渡文化內涵,說明河姆渡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寧波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